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纺织制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纺织制衣范文1
作为一个传承了20年经典的品牌,“兔皇”羊绒在瞬息万变的时尚潮流中,始终坚持不变的高贵品质,从细节处演绎奢华,从简约中体现品味。
据了解,嘉兴市兔皇羊绒有限公司前身为嘉兴市兔皇羊绒制衣厂,在整个浙江羊绒行业中为先驱企业、起步较早,现已成为浙江省羊绒产品制造销售骨干之一,其品牌拥有极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
在2011年“兔皇”羊绒经过改制和资产重组,投入技改资金3000万元,使得“兔皇”羊绒产品的市场声誉不断上升。现在,“兔皇”羊绒衫在全国拥有加盟商80余家,商场及专卖店将近200多个,在北京翠微大厦、王府井百货大楼、蓝岛大厦、上海杨浦东方商厦、黄金广场、文峰大世界、万千百货、杭州解百、杭州百货大楼、济南贵和大厦、山西铜锣湾、郑州丹尼斯商场、西安万千百货、武汉中南商业大楼、合肥鼓楼、大连新玛特集团等一二类城市均设有专柜,每季有百余个男女款畅销全国各地。
2013年“兔皇”将品牌定位于“艺术羊绒服饰”,提出“东方之美 艺术兔皇”的理念。这既是指“兔皇”立足于中国传统美学文化,在产品开发注重融入传统元素,以高雅经典的东方美将品牌建设成为中国羊绒服饰“美”的代表;同时又致力于将“兔皇”羊绒服饰建设成为时尚艺术的化身,使东西方艺术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品牌个性,为消费者提供具有艺术品位、高雅的品牌体验。
纺织制衣范文2
到了汉代,随着社会的稳定,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迅速发展,汉代的丝织品种、质量、技艺得以全面提升。伴随着著名的“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丝织品开始得以传向四面八方,使当时世界上许多文明古国(如波斯、罗马、印度等)的贵族们以穿戴中国产的丝织衣物为骄傲。“丝国”的称号开始扬名世界。
由于丝绸为有机质,先秦秦汉时期的纺织品非常难以保存。值得庆幸的是,1972-1974年,湖南长沙市郊马王堆发掘了三座西汉初期的墓葬,出土了一大批服饰实物与原料,主要包括冠帽、绵袍、夹袍、单衣、单裙、鞋、夹袜、手套、绣枕、枕巾、几巾、香囊、组带、针衣、镜衣、夹袱等四季服装、起居用品、衣物饰品和丝织面料等,一应俱全。其中,丝质手套、夹袜等是以前从未发现过的。从织物种类与织造技术上来看,品种包括绢、纱、罗、绮、锦、绦、组带、刺绣等。虽经历二千多年,其保存之完整、品种之丰富、工艺之精湛、色泽之鲜艳,反映出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技术和高超水平,为目前国内也是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最能代表汉代的纺织工艺水平;也说明了汉代丝织业已朝着技能专业化方向迈进,工艺日益复杂,技能分工更加细化,在缫丝、织造、印染、刺绣、图案设计等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另外,在马王堆三座汉墓中出土的大量木俑身上、帛画中的人物形象中、遣策的记录里等都保留了丰富的形象、图像、文字资料,加上各类佩饰、妆饰实物的出土,部成为研究汉代服饰最翔实、可靠的资源,再现了汉代灿烂的服饰文化,为研究汉代乃至中国服饰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蚕桑与缫丝
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重仅49克的素纱单衣(图一),纱的孔眼均匀对称,纱的经丝与纬丝很纤细,交织的孔眼较大,其透光面积约为75%,每平方米的织物为15克。它是我国现存最薄的织物。“薄如蝉翼、轻若烟云”的素纱织物,突出反映了西汉初期缫丝技术的发展程度。素纱是一种单色、纤细、稀疏、方孔、轻盈的平纹织物,没有花纹,是秦汉时期做夏服和衬衣的一种非常流行的织物。在汉代文献中称这种纱为“雾毅”,“言其轻若云雾”,十分形象地描述出了这种纱的轻薄程度。
好的丝绸源于好的蚕桑与高超的缫丝技术。《齐民要术》一书中总结了从西汉到北魏的蚕桑技术。20世纪70年代,专家们通过现代化测试方法,鉴定出马王堆汉墓出土丝都属于桑蚕(家蚕)丝纤维,而且蚕丝极细,说明与当时长沙地区桑叶质量的提高及讲究养蚕技术是有密切关系的。而画像石中的《纺织图》所反映的汉代缫丝方法,与近代的缫丝技术几乎完全一样。丝织物所用经纬丝纤度,是直接衡量缫丝技术水平高低的指标之一。1号汉墓出土的这件素纱单衣,其经纬丝纤度为10.2-11.3旦。这样高的纤度和近代缫出最精细的纤度十分相当,反映了西汉初期高超的缫丝技术。
再从出土的丰满厚实的绒圈锦(图二)的测试分析可知,至少在西汉初期我国劳动人民已经掌握了相当完善的缫丝技术,能够应用蚕丝中各茧层丝纤维的不同纤度配茧,进行较科学的煮茧、添绪和缫丝,并能均匀地控制蚕丝的条份,缫出丝织物品种所需要的生丝纤度。我们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古高昌、楼兰、于阗等“丝绸之路”沿途出土的汉唐精关丝织品的实物分析来看,它和马王堆出土的丝织品达到的经纬丝纤度和均匀度等技术数据也是非常接近的。当时能够利用简单的缫丝工具缫出这样精细的纤度来,完全是长沙地区缫丝技术已高度发展的结果。
除了精美绚丽的丝织品之外,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麻织品也是很值得一提的。出土的麻布共有灰色细麻布、白色细麻布和粗麻布三种(图三)。一块细麻布的幅面总经根数为1734-1836根,相当于21-23升布,是我国第一次发现最精细的麻布。从实物分析,早在西汉,劳动人民对麻的脱胶、麻布的漂白、浆碾以及防腐等加工技术,都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织造工艺
马王堆汉墓的出土丝绸数量很多,品种丰富,包涵了过去出土的绢、绮、罗、锦、绣等所有高级丝织品种。众多的织物让我们口睹和了解了西汉时期精湛的工艺,充分反映出汉代长沙地区高超的织造技术和巨大成就。
绢,属于一种薄而坚韧的丝织物。马王堆出土的衣物中绢(图四)的使用最为普遍,在1号汉墓中出土的12件绵袍中,2件袍而为绢,11件袍里用绢,8件袍缘用绢。大体来说,经密每厘米100根以上的细绢多用作绵袍、夹袍、几巾、枕巾、夹袱等的缘,并用以制作香囊和手套等。经密每厘米60根以下的粗绢使用较少,仅见于个别衣物的里部和若干盛物袋。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纱”,是指经纬丝线加捻、密度稀疏处呈显方孔状的平纹组织,又叫假纱罗织物。1号墓共出土7幅纱(图五),质地轻薄,厚度为0.05-0.08毫米。这种结构精密细致、方孔均匀清晰的纱,应该是借助纺车和筘纺织出来的。纱在当时属于一种质地较好的织物,仅在某些特殊衣物或衣物的特殊部位才会采用。
罗,是采用绞经组织使经线形成明显绞转的丝织物,最早出现于商代。菱纹罗织造技术比较复杂(图六),1号墓出土单幅的岁10幅,除朱红色外,还有香色、烟色等,图案全为菱纹。出土衣物中,有6件绵袍、1件夹袍以罗为面料,由此可见罗为当时非常时尚的服装面料。
绮,是有花纹的平素类织物。其中对鸟菱纹绮是平纹地起斜纹或浮长花的素色提花丝织品,是汉代纺织工艺的新品种(图七)。图案巾几何纹、植物纹和动物纹相互交替分布。对鸟飞翔在朵朵云气之中,瑞草花卉枝叶蔓生,菱形耳杯纹连续紧扣。线条配置匀称,画面生动活泼(图八)。织造技术相当复杂,专家研究推测,当时应有提花束综装置的织机才能达到织造要求。
锦,是高贵的丝织品,用两种以上的彩色丝线提花织造的多彩织物。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锦纹样风格非常丰富,既有几何图形、小矩形纹和花卉写意纹等题材,也有变形的动物纹样,如隐花波纹孔雀纹锦、夔龙纹锦(图九、十)、黄色朱龙纹锦和游豹纹锦等(图十一、十二),都是西汉纹锦织造高超技艺的实证。其中起绒锦,或称绒圈锦、起毛锦(图二、十三),采用提花装置和双经轴机构的织机,花型层次分明,圈大小交替,使织锦起到了“锦上添花”的立体效果。它代表了汉代织锦工艺的创新与发展,突出地反映了汉初的缫纺技术,是这批汉代丝织物中的一项重要发现。
印染技术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织品,包括刺绣所用丝线,据粗略统计,现有朱红、深红、绛紫、墨绿和香、黄、蓝、灰、黑等19种色泽。通过实验测试,可知西汉时已能应用矿物颜料(朱砂、绢云母、硫化铅等)和植物染料(靛蓝、茜草、桅子、炭黑等),进行浸染、套染和媒染等染色技术。当时进行织物染色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先染后织的线染法,如矩纹锦,用红青和棕色两色丝线织成(图十四);另一种是先织后染的匹染法,用于单色的织物,色泽较为匀称,如朱色菱纹罗(图十五)。
还有一些织物为先染一种颜色打底,媒染后再套染另一种颜色,如泥金银印花纱和印花敷彩纱。1号汉墓出土的两幅泥金银色火焰纹印花纱(图十六),是我国第一次发现的套版印花丝织物。泥金、泥银是将金、银研磨成极细小的粉末,然后调胶呈泥状。其图案曲线为银灰色和银白色,小圆点为金色或朱红色。点与线的套印十分准确,这种印染工艺已远超前代技法之上(图十七)。金银色火焰纹印花纱是迄今所见最早的三版套印丝织品,为研究我国古代印花技术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印花敷彩纱(图十八)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印花与彩绘相结合的丝织品,特别是用以制成的印花敷彩纱丝绵袍(图十九),在考古发掘中尚属初次发现。印花敷彩纱上印出的图案为藤本科植物的变形纹样,由枝蔓、蓓蕾、花穗和叶组成,外廓略作菱形,是使用朱红、粉白、墨、银灰、深灰等五种颜色多次套印的结果。在织物上印好枝蔓后,还需要进行六道描绘工序(图二十)。这种印花敷彩纱无疑是我国古人在涂料印染方面的杰作,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它完全突破了古代刺绣纹饰的束缚,使人感到一种别具清新雅洁的生动风格。
刺绣与编织
刺绣是在已织好的丝织物上,以细针添附各色丝线,犹如画师的彩笔,手工绣出花纹。战同时期的绣法多为“辫绣”,即多用链环状的针脚组成,这种绣法在汉代仍很普遍(图二十一)。其中,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多种美刺绣,代表了西汉时期的刺绣工艺水平。
其中,“信期绣”(图二十二)图案用朱红、棕红、深绿和金黄等丝线,绣成流云、卷枝花草和长尾小鸟等(图二十三)。变形长尾小鸟似燕,寓意“似燕归来”,故墓中遣策称这种纹样为“信期绣”。
“乘云绣”(图二十四),花纹为呈眼状的桃形花纹和云纹,主要为朱红、浅棕红、橄榄绿三色(图二十五),遣策称之为“乘云绣”,寓意“凤鸟乘云”。以绮为绣地,织纹和绣纹交相辉映,更显华贵。
“长寿绣”(图二十六),花纹的图案单元较大,每个单元包括的穗状流云较多,最多可达二十余朵。由于色彩的变化,似朵朵卷曲的祥云舒展在仙树的枝叶间,细看则是茱萸、风鸟等吉祥生物显现在云中(图二十七),也许这是战国时期楚地刺绣龙凤纹的一种抽象化演变,神奇浪漫色彩十分浓厚,具有古拙的艺术风格。
茱萸纹绣(图二十八、二十九),用朱红、浅棕红、棕和深蓝四色丝线绣成。除枝叶为深蓝色外,花蕾、瓣、蒂等用朱红、浅棕红和棕色。茱萸是一种乔小,结实气味芳烈,可入药,古人认为能“辟除恶气,令人长寿”。汉代织物上的茱萸纹,常见和云纹组合一起,构成四方连续纹样。在当时寓有辟除不祥、祝颂长寿的含义。
蚕纹绣(图三十),图案结构较为简单,多作蚕状,每单元长15厘米左右,宽10厘米左右,其中一件有“e”字形纹饰。通幅都是三组,两侧各留有宽7厘米左右的空白。这类绣品绣工花纹虽简单,但纹饰图案的寓意一样带有祝福吉祥的含义。
纺织制衣范文3
{中医治痔分内外}
刘佃温介绍,中医认为痔疮的发病因素与风、湿、热、燥、气虚、血虚有关。中医疗法主要是运用中医中药,局部中药注射、中药内服、外敷、熏洗、灌肠等方法,辨证治疗。
肛肠病手术较痛苦,被称为世界第一大疼痛手术。刘佃温说,相比而言,中医治疗痔疮避免了痔疮手术治疗和换药的痛苦,见效快、痛苦小、无需住院,被患者称为“最舒服的治疗”。
此外,痔疮和其他疾病一样,也有一个最佳治疗时机。患者不要因工作忙而耽误了痔疮的治疗,否则,既给自己带来了痛苦,也增加了治疗难度和治疗费用。
{内治法}
对年老体弱者或内痔兼有其他严重慢性疾病的痔疮患者,如果不能进行手术,可采用中医内治的方法。主要包括:
一、风伤肠络型,患者主要表现为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大便带血或滴血,治疗以清热凉血祛风为主,代表方剂为凉血地黄汤。
二、湿热下注型,患者主要表现为苔薄黄腻,脉弦数;便血色鲜红,量较多,有肿物脱出,可自行回缩,灼热。治疗以清热渗湿止血为主,代表方剂为脏连丸。
三、气滞血淤型,患者主要表现为舌黯红,苔白或黄,脉弦细涩;肿物脱出,甚或嵌顿,坠胀疼痛。治疗以清热渗湿、祛风活血为主,代表方剂为如神汤。
四、脾虚气陷型,患者主要表现为舌淡胖,苔薄白,脉弱;坠胀,痔核脱出需手法复位。治疗以补气升提为主,代表方剂为补中益气汤。
小偏方:
每天吃葡萄干30粒,多运动。
时间:
定在下午四点,连续服用1个月看疗效。
{外治法}
熏洗法
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各期内痔及内痔脱出或伴有脱肛者均可应用。本方法主要是以药物加水煮沸,先熏后洗,也可以用药物做热湿敷,具有收敛消肿、活血止痛作用。
方法1
【原料】芒硝150克,明矾15克。
【制用法】将上药打碎置盆中,加入2000毫升开水将药冲化。患者坐在盆上,先用热气熏蒸,待水温下降后,再用药水洗涤患处并坐浴到盆中,直至水凉,每日熏洗2~3次。
【功效】主治外痔。
方法2
【原料】马齿苋、甘草、五倍子、防风各10克,枳壳、侧柏叶、当归各12克,芒硝30克,川芎15克,红花6克。
【制用法】将除芒硝外的上述各味药研为细末,装入小布袋中备用。使用时将药袋和芒硝放入盆中,加入开水2500毫升,浸泡30分钟。然后患者坐浴熏洗患处20分钟。此方每天1剂,每剂熏洗2次,早晚各1次。第二次使用此药液时,只需将药液加温即可。患处经熏洗后,应涂上少量马应龙痔疮膏。此法7天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炎性混合痔、嵌顿痔、血栓痔等。
方法3
【原料】 无花果叶适量。
【制用法】将无花果叶放入瓷盆中煮20分钟,趁热熏洗患处。每日3次。
【功效】此方对外痔疗效特佳。
敷贴法
方法1
【原料】儿茶15克,炙轻粉7.5克,龙骨10克,冰片5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然后加适量的水调成糊状敷于患处。
【功效】主治患痔疮时间短且无肛瘘的患者。
方法2
【原料】冰片、大黄、黄柏各等份。
【制用法】将上药混合后研成细末(冰片后下),装在密闭的瓶中。用时,取出适量药粉,加水调成糊状涂于,再用纱布敷在上,并用胶布固定好。每日换药2~3次。换药前可用温水或1∶1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或清洗。
【功效】治疗各种痔疮。
涂擦法
方法1
【原料】大田螺数个,龙脑冰片3克。
【制用法】将田螺洗净,用小刀挑开螺盖,放入适量冰片,并用刀尖在螺肉和冰片上捣戳数下。放置一段时间后,螺肉会化成液体。取此液体涂于患处。
方法2
【原料】红砒(火煅)1克,乌梅(火煅)3克,枯矾3克,辰砂2克,牛黄2克,冰片1克。
纺织制衣范文4
1、加强栽培管理:采收后要松土施肥。增强树势。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枝、虫枝、弱枝,使果园有良好的通风透光环境。
2、病树治疗:每年冬季用10%~15%的石灰乳液涂抹整个树干;用1%波尔多液或氧氯化铜600倍液喷有地衣寄生的树干和枝条;或用波美5度的石硫合剂喷射或涂抹树干。
(来源:文章屋网 )
纺织制衣范文5
肝脏被称之为人体的“化工厂”,许多物质都要在肝脏中进行合成、分解和转送,脂肪也不例外。正常人在摄入良好的膳食时,肝脏的脂肪含量约占肝脏重量的3%~5%,但在某些异常发生时,肝脏的脂肪量则明显增加。当肝脏的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10%时,即称脂肪肝。长期的脂肪肝如得不到控制,可以导致肝功能损害,甚至引起肝硬化。与高脂血症的发生一样,由于在办公室的环境中,主要从事脑力劳动,再加上热量摄取机会较多,所以,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生年龄已有年轻化的趋势。
引起脂肪肝的病因较多,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近些年来发现的脂肪肝多与进食不当有关,如摄取过多脂肪、胆固醇或甜食以及长期饮酒等。其他原因包括肝炎后、糖尿病等。每个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差十分悬殊,常见的不适有,肝区疼痛、乏力、腹胀、大便不成形、食欲不振等。此外,临床观察到脂肪肝往往与血清高、甘油三酯症和转氨酶增高并存。脂肪肝晚期容易发展成为肝硬化。
脂肪肝患者常同时伴随肥胖、血脂增高(尤以甘油三酯增高明显)、肝功能异常(转氨酶轻至中度增高)。通过肝脏B超检查即可作出判断。脂肪肝应与其他肝脏疾患加以区别,如传染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变、肝癌、胆道疾患、胃溃疡病以及胰腺疾病等。
由于脂肪肝的起因与高脂血症有共同之处,关于其预防可以参考高脂血症的有关内容。治疗脂肪肝应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要去除病因。如治疗原发疾病、停服某些引起肝脏损伤的药物等。(2)调整饮食结构。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饮食,少吃甜食,肥胖者限制热量(可参考高脂血症治疗的方法计算)或增加运动量、降低体重。饮酒要适度,一般每次饮酒不要超过50g,每周饮酒不超过250g,当然最好是少喝或不喝。(3)服用降脂药物。如有肝脏损害和转氨酶增高时可服保肝药,并服用多种维生素。当然服药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最近社会上流行所谓的“抽脂手术”和“洗肠疗法”,因其容易引起感染和导致体内正常代谢紊乱,故不要轻易尝试。
纺织制衣范文6
尹 兵(安徽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 合肥230061)
当您发现身体在不知不觉中胖了起来。腹壁脂肪增厚,体重也增加许多。这时您便想起去医院检查血脂。
当您拿到检验报告单时,看到化验单上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LDL-C),其中TC、TG、LDL-C任何一项高于化验单右侧参考值,或HOL-C低于正常值时,说明你已患上了高脂血症,或称血脂异常症。
血脂异常是现代医学名词,可以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出血性或缺血性),是心脑血管急症的元凶。早期防治高脂血症不仅可预防动脉硬化.而且还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流行病学调查证实:降低总胆固醇,可使冠心病的危险性减少20%:降低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30%。
如何防治血脂异常
1.遵医嘱服药: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调脂药物共有五大类:①他汀类,被称为“血管清道夫”。它不仅能调血脂.还可逆转动脉硬化。对抗心绞痛和心律失常,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病等。②贝特类,主要作用是降低TC和兼调TG是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首选药物。③烟酸类,是治疗混合性血脂异常症的药物,尤其是TC、LDL-C、TG均高者应用较理想。④树脂类,是胆汁酸螯合剂,多用于青少年人,由于机体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脂肪需要胆汁酸的参与,故使用树脂类药――考来烯胺等,可显著降低血脂。⑤鱼油类,该类药调脂作用较弱,只适用于轻、中度血脂增高患者。
2.坚持体育锻炼:可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每天坚持30分钟至1小时。锻炼项目可选择散步、慢跑、跳舞、太极拳、体操、舞剑等。
3.调整饮食结构:做到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饮食宜清淡、以杂粮、蔬菜、豆类、瓜果等为主的低脂、低盐、高蛋白的绿色饮食。
4.降低危险因素:戒烟、少酒、减肥、不吃宵夜;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原发病,以及有碍治疗高血脂症的其他危险因素。
肿瘤患者不必过度滋补
章必成(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重庆 400037)
临床上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对待肿瘤患者,家人或朋友往往会关怀备至。为了保证患者的营养,他们不仅会在每日3餐上大做文章,而且往往给患者购买很多的滋补品。除了正常进食外,有的患者同时服用的滋补品竟达5~6种之多。面对这种填鸭式的过度滋补,不仅很多患者常常感到难以取舍,甚至很多医护人员也不知道如何给予正确的指导。
根据我们的观察,肿瘤患者使用的滋补品大约可以归为4类:
一是常见的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类(如甲鱼汤)、肉类(如排骨汤)、禽类、牛奶、鸡蛋、奶制品和豆制品等;
二是民间认为“大补”的保健食物,如人参、蜂王浆、大枣、灵芝、阿胶、冬虫夏草和螺旋藻等;
三是市场上出售的保健品,如所谓的蛋白质粉、维生素制剂、深海鱼油和脑白金等;
四是具有进补作用的中药或中成药。
这些滋补品大多价格昂贵,尤其以广告中大肆宣传的那些保健品为甚。除了少数的确具有一定的滋补作用外,大部分对患者康复并没有太大的作用;有的甚至可能加重肝肾负担和影响消化功能,从而带来负面影响。
和正常人相比,肿瘤患者摄取营养其实并无特殊之处。我们建议:
1.要均衡搭配。如动物食品和植物食品要相互搭配,尽量选择热量足、蛋白质足、维生素足的食物,不能过分偏爱某种食物。
2.要有一个基本的饮食谱。由于人体的需求量有限,因此补充营养,过犹不及。我们推荐,肿瘤患者每天进食1~2杯牛奶,1~2个鸡蛋,150克瘦肉,4种蔬菜和水果,200~300克谷物,2-3公斤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