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学艺术手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学艺术手法范文1
“真不错。”作为评委的书法家们给予现场的优异作品高度评价。不过,他们也表现出自己的担忧:“大部分大学生的书写水平却实在不敢恭维。”书法家陈稼夫建议:“大学生毕业论文应该废除打印,恢复手写。”
书写差会带来很多麻烦
电子科技大学退休教授陈稼夫是雷达结构专家,其书法造诣也颇有成就。从11年前退休至今,他一直在学校给大学生教授书法课。在接受本报记者访问时,陈稼夫毫不客气地批评起当前大学生的书写水平。“每回看见他们手写的作业,简直就是‘惨不忍睹’。”
“大学生书写差,会带来很多麻烦。”陈稼夫说,尤其在理工类大学,学生经常要写一些理学公式和符号,如果书写潦草,容易造成严重错误,还会给阅卷老师带来很大压力。“好几个老师都向我抱怨,说现在大学生们的字写得很不规范,批阅他们的作业简直‘苦不堪言’。”
“不仅是大学生,大学老师的板书水平也在下降。”陈稼夫对部分大学老师也提出了批评。根据他多年来的观察,相比上世纪50年代以前出生的老教师,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大学老师的整体板书水平明显逊色得多。
书写水平下降因为写字少
什么原因导致大学生书写水平下降呢?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韩邦彦分析,随着书写工具的不断进步,毛笔、钢笔等书法常用工具被人使用得越来越少,电脑、圆珠笔等不利于书法练习的工具使用得越来越多,是导致大学生书写练习偏少,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
“现在有手机、电脑,哪个还写信。发短信、打电话,或者上网聊天就行了。”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大二学生小李告诉记者,自从他上大学以来,从未给别人写过信,“写信太慢了,也麻烦得很”。参赛的西华大学学生表示,钢笔不仅卖价较贵,而且还要经常灌注墨水。相比之下,圆珠笔、中性笔要廉价、方便很多,“不信你去教室里看一下,大部分是用中性笔的,用钢笔的少得很”。
建议毕业论文恢复手写
文学艺术手法范文2
【关键词】舞蹈编导;文学艺术;表现技巧
中图分类号:J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138-01
编导在舞蹈编排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舞蹈的灵魂所在。因为编导可以对舞蹈进行动作的编排,表达舞蹈所蕴含的精神文化。舞蹈的编排可以对现实世界进行升华,表现世界的面貌和人们的思想感情。本文通过对舞蹈编导中的文学艺术表现技巧进行分析,传达舞蹈编导的精神文化思想。
一、舞蹈编导的基本类型分析
商业型舞蹈编导。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精神文化要求的提高,对娱乐项目的需求也逐步提高。到了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现代,以舞蹈为商业活动的现象数不胜数,催生了大批进行商业表演的舞蹈团体和演出团队。商业舞蹈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宣传和营销,注重的是借助舞蹈起到的商业作用。
庆典型舞蹈编导。庆典型舞蹈编导主要是以事业单位为主体,进行节日、大型活动、晚会等的气氛营造。这种舞蹈的编导和商业活动不一样,一般有明确的主题和要求,用于晚会类型活动的气氛营造,以及具有纪念意义活动的主题突显。所以要求比较高,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比较细腻。
综合型舞蹈编导。这种舞蹈编导形式主要运用于团体演出,具有一职多专的特点。
二、舞蹈编导中文学表现技巧的具体应用
(一)舞蹈编导中语言艺术的应用
舞蹈编导语言艺术的应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口述语言进行表现,另一类是通过肢体语言进行表现。所谓口述语言就是通过话语进行表达,主要表现形式就是诗歌。自古以来艺术的表现方式就是为诗歌、绘画、音乐和舞蹈。舞蹈的话语表现形式是通过与诗歌的结合。古代通常是通过文人写出的诗歌进行舞蹈编排,融合诗歌的意境和语言风格,并结合音乐,表现舞蹈带来的魅力。肢体语言的表现形式主要是通过对肢体动作的编排,使编排出来的动作能够表现舞蹈的内涵,这种表现技巧成为“象”。
(二)舞蹈编排中抒情和叙事的应用
对舞蹈的概念分类可以从本质及形式来说,前者将舞蹈归为抒情的艺术,后者则归为对比拟和象征手法的利用。优美的肢体动作可以将舞蹈编导所赋予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肢体动作的存在就是为了帮助人们进行理解和消化,舞台上舞蹈的表演通常是没有语言的,一般通过优美的动作进行内容的表现和感情的渲染。从第一个动作开始就带领着人们进入编导所编制的故事当中,随着剧情的推进,舞蹈动作也越来越丰富。如俄罗斯芭蕾舞《天鹅湖》,全程没有一句语言,而是通过肢体动作和音乐的完美结合,将故事和感情深刻的传达出来,这也是它不朽的原因之一。
(三)舞蹈编排中虚拟象征和假设的具体应用
舞蹈编排来源于生活,而在生活中升华。它采用虚拟象征及假设的表达技巧,表现它蕴含的精神,也是其关键部分。舞蹈有着自身的特点,与电影、戏剧、话剧相比,独特之处就是它的虚拟性和假设性。它是生活的升华,那么生活中的很多部分都可以被舞蹈所虚拟和假设。通过与音乐的结合,达到理想的表现效果,从而得到观众的共鸣和喜爱。
(四)舞蹈编排中寓意的应用
舞蹈作品的成功不仅需要音乐美和绘画美,还需要意境美来表现。意境是古往今来诗人词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在进行创作时要注意意境的渲染,这样读者在赏析阅读时,通过文字在脑海中构造诗人想要描绘的画面,和诗人产生共鸣。同样,编导在进行舞蹈编排时,也要注重意境的构造和渲染,运用优美的舞蹈动作,展现舞蹈所蕴含的美妙。我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的经典作品《雀之灵》,就是通过利用肢体进行无声的渲染,将一只美丽、自信的孔雀展现在观众面前,传达出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讴歌。舞蹈是一种感情的表现艺术,以此寓意就变得非常重要。舞蹈具有丰富的感情,通过外观的美表现出来,散发其所特有的魅力。
三、结语
编导是舞蹈的灵魂,舞蹈通过编导的表现技巧呈现出来。编导只有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与审美水平,结合时代的发展潮流,赋予舞蹈时代的精神,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安华文.浅谈舞蹈编导中的文学艺术表现手法[J].作家,2013(16):219-220.
[2]陈双媚.浅谈舞蹈编导中的文学艺术表现手法[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23).
[3]宝勒尔.浅谈舞蹈编导中的文学艺术表现手法[J].才智,2014(35):110-110.
文学艺术手法范文3
面对影视艺术的蓬勃发展,面对权威的丧失和话语权的取代,作为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内容博大精深,底蕴宏厚悠久的文学艺术一时手足无措。在影视艺术的冲击下,文学在话语地位﹑审美形态﹑情感的表达及作家的生存方式﹑身份处境和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巨变[4]。“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视觉狂欢时代的到来已是大势所趋,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面对视觉文化的冲击,文学没有必要哀叹和担忧,也没必要誓死坚守和排斥新生艺术。虽然新事物的成长必然伴随着旧事物的抗争,但是文学艺术想要在新的时代下生存下去,切勿故步自封﹑孤芳自赏,与影视艺术斗争到底;而应放低姿态正视影视艺术,敞开胸怀欢迎影视艺术,及时调整自身,与影视艺术交融共生,以适应新的时代需求。从信息的流向来看,文学是信息的者,而电影、电视则是信息的接受者,文学一直是影视最重要的资讯来源。文学在长达几千年的发展、流变中,积累了多种多样的叙事手法、结构样式、表现技巧,沉淀了一大批经典之作,为影视的艺术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借鉴的素材和营养,并直接催生出了一批优秀影视剧作品。近年来兴起的“影视同期书”就是影视文化和文学艺术合作的范本。“影视同期书就是与热播的影视剧同期或后期推出的文学读本,它是以影视媒体转换成印刷媒体的形式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小说———剧本———影视的改编过程,而倒置为剧本———影视———小说,它是传统小说与影视剧作两种艺术形式的衍生物”。
这种从影视艺术到小说艺术的讨巧的变迁方式,正说明文学艺术不排斥影视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借助影视的力量来发展自身。但是,在为文学作品带来意想不到的知名度的同时,影视给文学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有目共睹。在影视狂欢的时代,文学一方面必须不拒绝影视艺术,反而应该将文学的各种艺术形式渗透到影视艺术之中;一方面又需要对大众影视文化保持警惕,因为向影视艺术献媚并不是文学艺术的唯一出路。例如,近年来出现的为拍影视即兴创作的剧本或脚本,这种为影视而文学的作品,影视化的痕迹明显,文学的味道全无。正如作家、编剧徐小斌分析说:“为了迎合市场,不少作品都被打上了浓厚的商业化烙印,粗制滥造、狗尾续貂之作比比皆是”[6]。这种舍本逐末的文学创作道路,无疑是不可取的。文学应该在融合其他媒介的基础上,丰富自身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其次,影视艺术要以开放谦卑的姿态面对文学艺术。影视艺术是多元吸纳、全方位融合艺术成果的一种新的媒介艺术,诞生发展的历史仅百余年,所以各个方面发展还不完善,在文学艺术面前,多少显得有点稚嫩。文学在长达几千年的发展、流变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叙事手法、结构样式、表现技巧,沉淀了一大批经典之作,为影视的艺术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借鉴的素材和营养,所以我们要看到影视艺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学艺术,如果没有文学各种艺术形式作支撑,影视艺术很难获得飞速发展。正如张艺谋说:“中国有好电影,首先要感谢作家们的好小说为电影提供了再创造的可能性。如果拿掉这些小说,中国电影的大部分作品都不会存在。”[7]不仅仅是小说对影视贡献极大,文学的其他三种体裁(诗歌、散文、戏剧)都极大地影响了影视的发展,无数小说、戏剧和散文作品不断被直接改编成为电影,如古典四大名著、莎士比亚的戏剧、海明威和莫言的小说等。影视虽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传播优势,但如果没有文学的支撑很难有佳作。
众所周知,影视剧本大体有两种类型:原创剧本和改编剧本。原创剧本是影视编剧专为拍摄影视剧而写的,虽然出现了一些优秀的作品,如《爱情公寓》《我的青春谁做主》等。但这类剧本多少有点急功近利,缺乏一定的思想深度和情感浓度。而“绝大多数有品位、上档次、能吸引观众的影视剧则是来源于水准较高的文学作品”[8]。例如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改编自莫言的《高粱地》,《活着》改编自余华的小说。这就足以说明,影视艺术若想长期生存,需要借助文学的力量来提升。但是,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虽然在大众文化浪潮下影视艺术对文学造成了挤压,但是影视艺术固有的局限性使它远远不能代替文学。文学是“读”,影视是“看”。“读”是一种抽象的理性思维活动,形象思维融汇其中,意义更加丰富深刻,而“看”,如看电影,却主要是一种直观的感性活动,比较平面化,缺乏深层思索。因此,文学的发展为影视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能量和物质基础,而影视艺术也正是强大的文学的另一种形式的表述和体现。总之,影视艺术和文学两种媒介融合是历史的必然,正如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赵宁宇所说:“影视和文学的联姻,不过是消费时代各取所需的结果。许多文学作品纷纷‘触电’带动了影视剧的发展,更有许多小说因为搭乘影视顺风车,而一跃成为畅销书”。
文学艺术手法范文4
【关键词】文学艺术 赏析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0.130
文学艺术的赏析所涉及的内容多而杂,以专家的视觉来看,有什么追根溯源、旁征博引、比物丑类等等赏析层面。可在解答此类高考题时,这一切就完全没有必要了。在我看来,无论多么复杂的赏析都离不开三个核心:手法、表意、效果(含“表情”)。
首先,看手法。艺术手法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主要针对的是字词或句子,表现手法通常针对的是作品整体或段落。至于从哪种手法入手赏析,这就要看题干设问的对象了。如:
新晴(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题:请分析“偷”字的妙处。
解析:该题是炼字,自然从修辞的角度去赏析了。
答:“偷”字运用了拟人手法。诗人将“南风”人格化,写出了南风的顽皮,它仿佛有意要和它朋友开个玩笑,躲开诗人眼目,悄悄地溜进了诗人房间,“又翻书”。
又如:
菩萨蛮其三(韦庄)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题:该诗采用了什么手法?请赏析。
解析:该题针对的是整诗设问,我们就应该从表现手法这个角度着手赏析。
答:该诗运用了村托或反村的表现手法。词人极写少年时在江南的乐事,反村今日头白难归的可悲。
其次,规范赏析。赏析类题的答题规范通常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步,指出手法;第二步,诠释手法;第三步,揭示表达效果,包括意境、思想情感和艺术效果等。常见的艺术效果如:比喻、拟人是形象、生动,对比是对比鲜明,衬托是突出表达,另外还有言简义丰、含蓄隽永、清新自然等等。例如:
江楼夕望招客(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题: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请赏析颈联的高妙之处。
答:(点手法)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诠释手法)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白似秋霜。(表达效果)写出了夏夜的清凉、优美的风光,逼真、传神,比喻新奇,想象丰富,视听结合,意境清新、高妙,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而又对仗工整、自然,为全诗增添了不少光彩。
又如:
水龙吟 (宋)章楶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沾轻粉,鱼吹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题:词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一句对杨花的刻画之工非同寻常,试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其妙。
参考答案:(点手法)运用拟人手法。(诠释手法)作者将柳花拟人化,写出了柳花紧挨着珠箔做的窗帘散开,缓缓地想下到闺房里去,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旋风吹起来的情景,(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柳花的轻盈体态并赋予它以“栩栩如生”的神情,真正做到了形神俱似。
最后,无手法词句赏析。赏析文学作品的词句赏析并非都要从手法开始,有时赏析的对象并没有用到什么手法,但含意非常丰富或者揭示了作品的思想情感。对此,我们可以直接揭示其多重含意或思想情感即可。如:
岁 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
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问:请赏析“犯”字的妙处。
解析:该句如果仅仅要表达烟尘的浓重,用“笼”或“罩”都比“犯”好,那诗人为什么要用“犯”呢?联系前后诗句不难发现,诗人要表达的除了烟尘之大,还有敌兵犯境之意。所以,我们就可以这么答:一个“犯”字,既写出了烟尘之大,又表达了敌兵犯境之意,言简义丰。
又如: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题:赏析“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句中“红”“绿”二字的表达效果。
文学艺术手法范文5
摘要:无论是中国古典美学还是西方近代美学,“文学意象”一直受到高度关注,它作为审美范畴是在理论上对存在于创作者和欣赏者大脑中的意识形态的艺术世界的概括。本文主要以人物意象为例,从文学创作心理学角度探讨文学意象在文学艺术家的意识空间中的动态流变。
关键词:文学意象;文学创作心理学;动态流变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1)06-0189-004
早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古代文论家们就用“意象”指称创作者和欣赏者意识之中的艺术世界,他们对“意象”的认识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魏晋六朝至晚唐,如刘勰的“窥意象而运斤”,[1]王昌龄的“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曰生思”,[2]司空图的“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生,造化已奇”。[3]这一阶段的文论家、诗人们大多把“意象”放在创作者的构思这一环节观照,是指创作者在进行了一系列充分的审美活动(如审美观照、审美感受、审美体验)的基础上“神思”“生思”(即艺术想象)后浮现在创作者意识之中的艺术世界。二是晚唐之后,随着品评之风日盛,艺术鉴赏学的兴起,经宋至元、明、清,出现了大量的诗话、词话、画论以及书法理论著作,从现今接受美学角度看,无疑是欣赏者记下的一己体悟。引人注目的是大多数品评家以“意象”论诗评词、赏画品字。如王廷相的“夫诗贵意象透莹,不喜事实粘着,古谓水中之月,镜中之影,可以目睹,难以实事求是也。”[4]李东阳的“‘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论者以为至妙。子不能辩,但恨其意象太著耳。”[5]以及刘熙载的“画之意象变化不可胜穷,约之,不出神、能、逸、妙四品而已。”[6]这一时期的文论家以“意象”论诗评词、赏画品字,并不意味着意象客观存在于诗、词、画、字之中。诗、词、画、字不过是字、词、音、律、色、线的集合体,而“意象”则是文论家们在阅读(广义)上述艺术符号的过程中,借助于它们的有顺序地连续出现,凭自己的体验、感悟,在自己的意识之中重建的艺术世界。有必要申明的是,对中国古典意象理论的断代是人为的。究其实,这两个阶段界限不是太明确,断代的依据只能是某一阶段人们审美意识的主流。
西方近代美学家克罗齐也认为,人们通常所说的艺术作品,如绘画、小说、电影拷贝等只不过是线条、颜色、声音或者文字符号之类在有形的物质材料上的有机结合或有序连缀。这些客观存在于物质世界、现实时空中可以触摸的实在物不过是艺术作品的“备忘录”,它们只是一种“物理的事实”,真正的艺术作品只能是经艺术家的直觉而存在于艺术家意识中的美妙的意象。美国当代美学家苏珊•朗格也一再强调,这些可以触摸的东西不是艺术家的创造,艺术家创造的是一个消匿了物理世界的物质性的虚的实体――“幻象”、“虚象”或“意象”。比如,舞蹈中,舞蹈家的创造性并不在舞蹈演员本人的躯体、演员的服装、舞台地板、灯光照明或其他物质设备上见出。虽然舞蹈也包含着一切物理实在――地点、重力、人体、肌肉力、肌肉控制以及若干辅助设施(如灯光、声响、道具等),但是在舞蹈中这一切都消失了。一种舞蹈越美,观众从中看到的这些现实物就越少,观众从一个完美的舞蹈中看到、听到或感觉到的是一些虚的实体。显然,朗格所说的“幻象”、“虚象”或“意象”,并不是艺术家的创造,而是欣赏者依靠自己的审美知觉进行的二度创造。与克罗齐一样,苏珊•朗格否认艺术作品是物理存在,她认为“每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都有脱离尘寰的倾向。它所创造的最直接的效果,是一种离开现实的‘他性’”。[7]所不同的是,克罗齐把艺术作品脱离物理现实的使命交给了艺术家的直觉心理;而朗格则把艺术作品离开现实的任务推给了欣赏者的审美知觉。与之相关的是,他们各自把“意象”或“虚象”、“幻象”归之于完整的艺术活动的一个环节。在克罗齐那儿,“意象”浮游在艺术家的构思之中,在苏珊•朗格这里,“虚象”存在于欣赏者的接受之中。
通过从创作者和欣赏者两个角度的分析见出,“意象”作为审美范畴是在理论上对存在于作者和欣赏者大脑中的意识形态的艺术世界的概括,是凝聚了外在审美客体的审美表现性和作家、艺术家内在的全部人格力量(主要是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文学模型、文学蓝图。它既是一个理论范畴,也是一种文学现象。文学活动中,文学意象有一个孕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本文主要以人物意象为例,从文学创作心理学角度探讨文学意象在文学艺术家的意识空间中的动态流变。
一、文学意象动态流变的现象描述
文学意象的动态流变复杂多样。它因不同作家的不同创作个性、同一作家不同的创作心境、创作环境而显得千姿百态。概括来说,有以下三种态势。
1.由局部到整体。一般来说,这一态势出现在文学艺术家构思人物意象的创作环节中。他往往是先想象出或者追忆出人物意象的某一局部,然后再将这些局部综合成完整的人物意象,使其成为一个有生命的艺术实体。就好像机械工人用零散的部件装配成能够运转、投入生产的机器设备一样。如作家托尔斯泰在构思安娜•卡列尼娜这一人物时,先是“闪现出一只贵妇人的着的臂肘”,然后“出现了肩膀、颈项”,“最后是一个完整的穿着浴衣的美好的形象”。再如罗曼•罗兰在酝酿约翰•克里斯朵夫这一人物时,“……起先那前额从地下冒起,接着是那双眼睛,克里斯朵夫的眼睛。其余的身体在以后的年月中逐渐而从容地涌现。”文学意象的这种态势的流变,使作家艺术家有充足的时间去从容地发现、选择最富有审美表现性的意象局部,有机地组合成一个完美的艺术典型,从而提高人物意象的审美价值,增强其艺术魅力及审美效应。
2.由单一到群体。这一态势是指由单个的文学意象向文学意象群体的渐进。这一渐进过程是建立在文学意象之间审美表现性相类似、相关、相异等关系基础上,是文学艺术家借助于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等艺术思维方式实现的。原先的单个的文学意象则成为联想的触发点,是文学意象群体的核心。这一态势一般地说有两种基本的情形:一是由单个的人物意象向众多的人物意象的渐进。如《雷雨》的创作。“在《雷雨》里的八个人物,我最早想出来的,并且也较觉真切的是周繁漪,其次是周冲。其他如四凤,如朴园,如鲁贵都曾经孕育时给我些苦痛与欣慰,但成了形后反而不给我多少满意。”一是由人物意象向人物意象所处的环境的渐进。这一环境也是作为意象在作家艺术家的意识里出现的。如巴金创作《家》时,“我当初刚起了写《家》的念想,我曾把小说的结构略略思索了一下,最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的就是那些我所熟悉的面庞。然后又接连出现了许多我所不能忘记的事情,还有那些我在那里消磨了我的童年的地方”。[8]巴金在这儿用了个借代的修辞手法,用“面庞”借代整个的人物意象。“那些我在那里消磨了我的童年的地方”实际也就是浮现在他脑海里的那些熟悉的人所生存的空间。这时,人物意象与他所活动的背景组成一个文学意象群体,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出现在作家的意识之中。这两种态势的渐进简言之就是在文学艺术家的构思过程中形成“人――人”的关系及“人――自然”的关系,从而把人物的意象放置在矛盾冲突中去处理,使人物意象显示出自身的性格成长以及丰富的隐秘的人格力量;同时,形成一个有主有从、层次分明、审美内涵极其丰富的完满的艺术世界,扩大文学意象系列的审美容量,为读者的创造想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艺术空间。
3.由模糊朦胧走向确切清晰。文学意象的生成虽说有“长时的过程思维”与“瞬时的直觉思维”两种艺术思维方式,但通常情况下,文学意象来自于作家艺术家的直觉心理。文学意象起初的出现往往是突发的、随意的,容不得作具体的仔细的逻辑思虑,有时还超出意识的控制和自觉。同时,它只着重于把握审美客体的部分突出的审美表现性,这就导致了文学意象的朦胧模糊。而文学艺术家的意识之中,是浑沌的一片,这就给文学意象的外在符号化这一艺术工程带来了困难。因为,作为外化媒介的艺术语言一般要求与文学意象形成一一对应关系,这势必要求文学意象由模糊朦胧走向明确清晰。
这一态势需要文学艺术家有目的的意识活动的积极参与,需要调动审美心理结构中一切库存对此作补充,甚至需要做文字方面的辅助工作。著名电影导演郑君里在《角色的诞生》中详细记载了一位演员在演《北京人》时逐渐塑造愫方这一意象的过程,对从事其他门类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不乏深刻的启示。这位演员回忆说:“我用什么来描绘我读过《北京人》以后愫方的意象的来临呢?――那太难说了。哦,那有点像我刚听完一节哀怨而寂寞的小提琴的独奏,我在不知不觉中迷失在一种凄寂的雾霭中,那氤氲的气流似乎在散布着一种心灵的味觉――辛酸和沾在舌尖上的一点点微甜。也许我流过泪,也许我微笑过,但我不知道它们在什么地方开始和终结。我想捕捉什么,但什么都是轻烟似的抓不住,迷蒙。于是我掩上剧本,躺着,什么也不想。过了一会,雾幕似乎松散了一点了,有些东西要凝聚下来。我开始看见一个模糊的黑色的身影在眼前掠过,接着也许是一瞥幽柔的眸光,也许是一丝隐默的微笑,也许是耳边依稀听见的一声悠然的叹息,也许是心头流过的一股凄寂。总之,好多东西我现在已经记不起了……这些幻影不经意地闯到我心里来。待我察觉时,它早飞逝了,但是它们在我心版上留下的痕迹,却不会马上泯灭。我赶紧把这些不连贯的、凌乱的感触全部记下来,不问它们在当时显得多么不相干或无意义。过一两天我再读剧本,那种雾霭已经消了,不知在什么时候已经凝聚成一团较凝固的情调,愫方的影子在里面闪现着。我所看清楚的只是我当初的和现在的感触的留影,其他东西像一个光晕似的,只能意会,而无法捉摸。我便放下剧本,打算用思索来拨开这些隐约的浮光。突然,一个亲戚的身影出现在我记忆中……她的眼、嘴、全身、仪态,她的为人、脾气以及我们之间的往还,等等。一种记忆挑起另一种,从此我的心好像发生一种磁力,把我过去看过的、听过的、经历过的一切与这调子相近的影像都摄吸过来,像萤火虫似的在心头穿来穿去。角色所给我的一些直接的感触开始跟我记忆中的原有影像互相渗合,模糊的演变为清晰,断片的引伸为完整……”在这位演员的意识里,意象起初是飘忽不定、迷蒙模糊,接着才逐渐凝聚清晰。首先是不能知觉,然后是有意思索,这种由模糊到清晰的演变无疑是一个较为漫长的意识过程。它需要集中注意,使意识活动有明确的导向;需要动用贮存在记忆中的各种表象、生活经验,以此为参照系,对文学意象的空白处进行填补。所以,陆机认为要想“物昭晰而互进”,即清晰鲜明的文学意象的纷至沓来,必须“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级,心游万仞”,也就是不视不听,止息外在感官活动,去深思傍求,复活一切记忆。正因为这样,好多文学艺术家常把文学意象的诞生生动形象地说成好像经历了一次“阵痛”。
其实,在文学意象的动态流变过程中,以上描述的三种态势是共时性的,而不是历时性的,没有先后次序之别,也没有优劣等级之分。在由局部到整体,由单一到群体的流变中,文学意象已经由朦胧模糊走向确切清晰。文学艺术家“久用精思”(王昌龄语)之后,一个完整的清晰的审美的文学意象或文学意象系列就诞生了。
二、文学意象动态流变的成因探讨
由于浮现在文学艺术家脑海里的意象无论怎样清晰,总比不上知觉鲜明生动,而是比较模糊黯淡。它也不能一下子就完整地把握审美客体的审美表现性,只能把握到客体的主要部分和突出的特性,因此,意象具有片断性。这就要求文学艺术家通过有意识的努力,促成文学意象呈上文所说的三种态势的流动变化。在文学艺术家真正的创作活动中,文学意象有可能呈大幅度的跳跃,但这种跳跃终究还在一定的范围之中,即在文学艺术家意识中的主体文学意象或核心文学意象以自身为圆心所划出的圆内,其半径就是文学艺术家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以及审美客体的审美表现性。因此,文学意象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流动变化,究其实是审美注意的变换。
所谓审美注意,就是文学艺术家的审美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审美客体)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是指某一瞬间,审美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向一定的审美客体,而离开其余审美客体;集中是指审美心理活动对审美客体的把握达到一定清晰和完善程度。在文学艺术家构思、酝酿文学意象的过程中,审美注意的对象不同于日常的审美注意。在日常的审美活动中,审美注意的对象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内部的,外部的是那些在审美主体意识之外存在的审美客体,内部的是指审美主体陶醉在自己精神世界的沉思中。而在文学意象的生成过程中,审美注意的对象只能是内在的,对自己的精神世界的沉思。因为,这时的审美客体已不再是在意识之外的现实时空中的美物,而是意识之中凝聚了现实时空中美物的审美表现性的表象。文学艺术家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沉思有两种:一是指对包容了审美表现性的表象的沉思。二是指对自身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即内在审美价值的沉思。当然,外在的审美注意必然影响到内在的审美注意。因为,内在精神世界离不开外在的物质世界。内在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实际上就是对外在的现实时空中的美物的价值判断。
审美注意具有双重功能:一是选择功能,即文学艺术家选择有审美意义的、符合审美要求的、与当前的创作活动相一致的影响,避开(抑制、排除)其他与之相竞争的各种非审美的影响或无重大意义的审美影响。这种选择既表现为对审美心理(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选择,也表现为对刺激对象――包含了审美表现性的表象的选择。正是由于这种选择功能,审美注意发生转移。文学艺术家随之表现出新的审美选择。当审美注意的局部移向整体时,文学意象呈第一态势即由局部向整体的流变;当审美注意由单一的审美对象向众多的审美对象转移时,文学意象呈第二态势即由单一向群体的流变。二是维持功能,是指审美注意在一定时间内在意识中指向并保持在特定方向上。这种保持直到文学艺术家对外在的审美价值――寄托在表象上的审美表现性与内在的审美价值――文学艺术家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达到清晰的外观照与内透视为止。这一功能促成了文学意象由朦胧模糊走向确切清晰这一态势的流变。
文学意象的生成,并不意味着文学创作活动的终结。此时的文学意象毕竟是意识之物,它作为文学模型、文学蓝图存在于文学艺术家的大脑中,依旧是文学艺术家的私有财产。而创作最终都是想得到社会的认同,引起自身之外的欣赏者的共鸣,这就要求文学意象从文学艺术家的意识之中走出来,成为一种客观的社会存在,使之成为可能是艰苦的艺术创造过程――文学意象的审美外化,即文学艺术家借助自己熟练掌握的艺术语言(或艺术媒介),以精湛的艺术传达技巧把飘忽不定的文学意象相对固定,符号化在艺术语言之中。所以,克莱夫•贝尔说:“当一个艺术家的头脑被一个真实的情感意象所占有,又有能力把它保留在那里和把它‘翻译’出来时,他就会创造出一个好的构图……在出现情感意象时和感受到这种意象之后,还存在着艺术家有没有能力保护和用另一种形式把它表现出来的问题。”这也就是刘勰所说的“窥意象而运斤,寻声律而定墨”。只有文学意象在意识中的生成与在艺术语言中的符号化结合起来,才能成为“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刘勰语)。只有生成能力而缺乏外化技巧,生成也就没有什么审美意义。正因为此,本文并不因为重视文学意象的意识生成而偏废、鄙夷文学意象的符号外化,只因篇幅所限,对此不再做论述。
参考文献:
[1]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295.
[2]王昌龄.诗格[M]//郭绍虞等.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89.
[3]司空图.诗品[M]//郭绍虞等.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205.
[4]王廷相.与郭价夫学士论诗书[M]//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332.
[5]李东阳.麓堂诗话[M]//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330.
[6]刘熙载.艺概•书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16.
文学艺术手法范文6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英语文学作品是不同时期西方社会发展的文学表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英语文学作品对时代的反馈,为读者描述的西方社会环境与文化环境,有利于学
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积累世界各地的民俗风情知识。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通过文学作品激发想象力除了有助于英文写作之外,其文学素养也会随之提高。因为英语文学作品总是一段时期社会历史的综合反映,通过高超的文学艺术表现手法描述故事情节与人物性格,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不同的社会背景与人文风情,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潜意识。而跨文化背景的历史文化知识熏陶,会使学生在文学素养不断提升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英文的学习兴趣。另外,典型人物当中的优秀代表也很容易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楷模和榜样,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树立也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文学作品是集合了历史、民俗风情与语言的艺术表达成果,受汉语环境影响的英语学习,需要营造英语文学作品所蕴含的纯英文氛围,以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良好语感。同时汉语文化与英语文化的跨文化交融,能够使英语教学通过知识性内容的传授,拓宽学生的眼界,学生既学习了英语的表达,更获得了了解国外文化的途径,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总的来说,英语文学作为外国语言与艺术的结合,传递了异国的历史和文化。一是通过纯粹英语环境与氛围的营造,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语感,从而提高学生英语表达应用能力。二是学生通过欣赏英语文学,领略中外文化差异,逐渐加大学生英语知识的积累,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三是英语文学欣赏课程融汇多种文化,可以提高学生对不同语言文化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突破英语学习的瓶颈。
二、英语文学欣赏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应注意的问题
英语文学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而结合方式的多样化及其效果需要进一步探讨。第一,将英语文学作品的优美句式放在英文句式学习中,通过英文句式的分解与组合,了解文学作品句式的结构,欣赏文学句式的特殊用法,可以加深学生对英文句式的理解与应用。第二,可以将英语文学段落植入英文阅读理解之中,通过对文学经典桥段的阅读与分析,了解其文学架构手法,为英文写作提供框架思路。第三,可以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整体性阅读,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欣赏文学艺术的价值。换言之,通过英语文学的句式、段落与文学整体的解构,在英语教学之中融入不同层次的英语文学内容,提高英语学习的文学艺术性。但应该注意的是,英语文学欣赏融入英语教学需要一定的步骤,逐渐渗透在英语教学中,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一)控制英语文学融入英语教学的节奏语言学习本身是一个量变积累的过程。英语文学对于英语学习来说,是在规范性学习过程中通过营造英语语境、交融国内外文化以及英语语言内容的综合推进,实现英语教学中的词汇、句式等英语学习内容的传授。如果一开始就将英语文学欣赏作为全部的英语教学内容,将大段大段晦涩难懂的内容提供给学生学习,不仅提高了英语教学的难度,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降低了英语教学的效率。一般而言,文学欣赏在教材中有具体的进度安排,要遵循教材内容的设计,使文学作品不脱离教学目的。所以,应该注意英语文学融入英语教学的节奏,如在学生英语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逐步将文学欣赏有计划地融入英语教学之中,通过教学过程让学生熟悉某部文学著作,并在一定阶段对著作进行全面解析,通过逐步推进学习,实现文学与教学的整体结合。
(二)教学方式与手段的多样化文学欣赏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通过书籍的阅读直接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也可以通过影视作品对文学名著的形象化再造为英语学习营造出纯粹的英语语境,还可以通过对文学作品经典桥段的戏剧化表演,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在日常教学中,要将文学作品内容呈现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成为必需。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呈现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引发学生思考。同时,通过文学内容进行语言训练,既改变了纯粹的死记硬背式教学的单调性,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场景的结合,文学是提炼自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表现,缩短艺术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在理解作品过程中增强人文意识,更便于学生通过语言学习嫁接艺术与生活。
(三)注重发挥教师的教学能动性与创造性英语文学融入英语教学,既是对传统教学内容与模式的挑战,也是突破教学瓶颈的途径。对于教师而言,不仅仅是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文学作品的知识性引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动性,自身也要注意培养对英语文学的理解力,通过加深对文学内容的理解,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与点拨,提高教学效果。而教学模式的改良往往需要教师能动性地创造,在熟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现代技术的应用,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相长。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