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范文1

【关键词】临床病案 实验实训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15-02

一、基于临床病案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目的

历年来,我们学院外科护理实验实训教学的模式主要是通过小班上课(一般每一个班25人左右不超过40人)、小组练习(每个小组4~5人)的方式,采用 “教、学、练、考”四步训练法的模式实施教学过程。

笔者有幸在新加坡南阳理工学院学习3周的时间,他们对护理学生的教育做到的是在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后,再把学生放在教学医院中对真实的病人训练考核实际操作,他们的学生只要能毕业既获得了护理上岗的资格证。结合我院现状,由于我院目前暂无自己的附属医院,如果想把学生放在医院内实施临床护理无法实现,故我们考虑学习新加坡南阳理工学院的经验,在教学实践中引入临床病例的桥梁作用,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犹如身处临床环境,将单一的实验实训学习与考核变成以临床病案为载体的综合技能学习与考核,创设“校中院”的教学考核体系,丰富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帮助护理学生更好地完成学生向临床护士的过渡。

二、基于临床病案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模式

创设病案情境、制定教学及考核方案,建立规范的“临床病案”为中心的实验实训教学模式与考核评价体系。

三、项目实施执行情况

(一)收集资料、建立临床病案库

笔者走访三甲医院,收集典型病例文字资料其中包括甲亢、消化性溃疡穿孔、重症胆管炎、腹外疝、骨折、前列腺增生等20余例,并尽力收集图像及声音资料,建立涵盖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案库。

(二)确定研究对象

我们在2015-2016学年对我校护理14A3、14A4班学生在外科护理教学中,进行了基于临床病案的外科实验实训教学与考核模式的尝试。项目操作中实验班为14A3、对照班为14A4班。

(三)实施教学模式探索

需要说明的是,不管是实验班或是对照班,我们都根据教学大纲及国家护士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结合临床实际需要进行教学组织,使学生的学习知识和技能做到必须、够用。

对于对照班14A4班,我们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组织,即实行“教、学、练、考”四步训练法。首先是“教”,教师讲授、示范的操作方法,学生观摩、记下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接下来实施操作练习,强化操作方法、注意事项,这一步训练称作“学和练”,学生“学和练”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纠正学生的不规范手法,巩固学生正确的操作技能;最后一步“考”,任课教师按考核标准给出客观公正的成绩。

对于实验班14A3,上课前教师先根据课程内容整理适出合教学目标的临床病案的文字、图像、视频或录音等资料,上课时先请学生通过多媒体了解患者信息,带领学生进入事先创设的教学情境,引出实训学习内容并实施学习。

(四)考核成绩分析

对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实验实训考核,采用同一标准进行,将考核项目的成绩进行平均,按100分制计分,总成绩分析如下:

t=4.3201 p

考核成绩对比得出,实验班成绩比对照班高出8分有余,且80分以上学生的成绩占总人数的64%,而对照班80分以上学生的成绩占总人数的20%,经统计学处理P

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范文2

【关键词】课证融合 护理 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2-285-02

高等职业教育是将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证书体系衔接起来,以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为核心,突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最新的技能,并将其贯穿于学历教育的全过程,以此来组织教学内容和设计课程体系,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1]。

“课证融合”中的“课”是指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证”是指学生毕业后所从事职业岗位要求。 从微观上讲,“课”指专业课程体系,“证”指的职业资格证[2]。“课”的实施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是实现学生由知识技能,心智技能向策略技能转变的手段,而职业资格证书持证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是持证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也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在校期间,考取职业资格证,有助于学生增强就业能力。

1 护理专业实行课证融合模式的现实意义

护理专业目前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职业岗位的需要,以学科体系知识对接未来职业岗位的要求,出现了所学知识与职业岗位需要的脱节。为了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实现充分就业和优质就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势在必行。

课证融合培养模式,注重学生未来职业的需要,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设计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2 “课证融合”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全面分析护理专业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的内容(见表1所示),结合护理专业开设的课程,重新构建基于职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所示。

表1 护理专业学可考取的职业资格证

图1 护理专业课证融合培养模式图

3 课证融合模式实施框架

3.1 课程改革

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根据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重构行动领域,转化为课程[3]。在学习领域(课程体系中),融入职业考试课程内容。该课程学习结束,学生即可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考试合格后,拿到职业资格证书。

课程设置有两种方式。1.将职业资格考试内容融合到课程内容当中,不另外开设相关课程,如护士执业资格证书是护理人员从事护理工作的首要的证书,在课程授课中,将护士执业考试内容分别融入到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护理学基础等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中,而不需另外开设相关课程。2.在课程体系中设置资格考试课程。如育婴师职业资格证,可以单独设育婴师课程。学生有单独的教材,培训结束,参加资格认证考试。护理人员可以考取的这些证书,均可采取第一种方式,无需另外单独开设课程。如老年护理员证,融合到老年护理课程中。营养配餐师证,融合到临床营养课程中。

3.2 职业资格考试要求融入教学大纲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依照各门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内容,同时糅合各类职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即课程教学大纲要包含职业资格考试要求,但同时要兼顾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而不是将教学大纲等同于职业资格考试大纲。教育教学活动一方面即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同时让学生提前了解该行业的职业资格要求,节约学生适应未来岗位的时间。

3.3 整合教学内容

教师要根据大纲要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涵盖资格考试内容。而不是仅仅教授学生考试内容,要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人文素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原则,组织课堂教学实践。教师要及时了解未来岗位能力的要求以及资格考试要求。而这两者都是在动态变化的,因此教师要据此调整自己授课内容,而不是备一次课讲好几届学生。

3.4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增加学生动手能力,融“教”“学”“做”为一体,充分利用新的教学手段,设计实践教学,真正实现课和证融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不能用课堂理论知识同化或代替职业能力的培养。

3.5 对教师的要求改变

3.5.1 备课的难度增加了 原来教师上课,参照教学大纲,讲清楚重点难点,学生考试达到60分,就可以了。施行“课证融合”模式后,要求教师要了解相关行业职业要求,同时了解资格证书考试要求,并以此来规范和组织教学,增加了老师备课的难度。

3.5.2 对教师设计教学环节的能力要求提高了 由于“课”和“证”融合在一起,教师在上课之前要精心思考如何能使课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生不感觉突兀。按照工作过程序化教学内容,同时完成考证和职业能力培养的任务,这就要求教师要费心思设计教学环节。

3.5.3 对教师行业企业经历要求提高了。基于职业导向的要求,学生要掌握经典工作过程,进而由经验层面上升到策略层面。因此教师要具有相关行业企业经历,即具有双师素质,这样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才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真正做到“课证融合”。

4 改革评价方法

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由两个主体来完成:学校和职业证书考试主管部门如劳动部,卫生部等机构。学校考核方式主要有理论考核、过程性实践考核、学生平时表现等。主管部门考核,主要是学生参加相关职业考试,并取得合格证书。职业证书获得率要作为检验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5 总结效果

我院通过课证融合,改进人才培养方案,我校学生职业证书取得率达到98%。学生反映,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开始理解和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学校专家组认为,通过课证融合,优化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有利于学生快速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用人单位反映,学生适应新岗位的时间缩短,工作能力大为提高。

参考文献

[1]黄振业.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证融合”教学改革的探索[J].现代企业教,2007,12x:45-46

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范文3

关键词:民族地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0-0031-04

护理专业人才被国家列为四大紧缺人才之一,加快护理人才培养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的优先发展战略。如何培养出能满足临床、社区护理工作需求的合格的护士一直是护理教育界探讨的焦点问题。许多院校通过对临床护理岗位需求的大量调研,针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各种人才培养新模式,从确定培养目标、重视职业素质培养、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技能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由于我校处于祖国边陲的新疆南疆地区,属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有明显的生源、服务对象、条件、地域等特殊性。因此,构建民族地区富有特色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非常必要。

我校对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研究,但在课程设置和专业能力训练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的现象。从目前的情况看,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与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相同,属于一种传统的、模块化的教学模式,传统学科型课程模式依然没有根本改变。教学过程的组织还是理论与实践分开进行,学用不一致十分明显,在许多方面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和专业发展的需要。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缺乏本专业的特色,护理课程设置在结构上、内容上已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和护理理念,课程设置不能体现学校服务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办学目标与定位。这些问题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决。

民族地区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专业培养目标应与行业需求相适应 根据对地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调研结果,护理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机构为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就业岗位为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和社区护理等五类岗位。每一类工作岗位都有相应的工作任务与之对应,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全部被调查者认为是一名合格护士必须必备的,具体如表1所示。排列在前6位非常需要的素质分别为双语(维吾尔语、汉语)能力(占95.1%);责任心与服务态度(占94.8%);规范的基础护理和各专科护理的基本操作技能(占94.2%);护理文书书写能力(占90.1%);病室管理能力和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占85.1%);一般的卫生宣教、健康指导和预防保健能力(占81.6%)。这表明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一名合格护士,双语能力、责任心与服务态度甚至比专业技术更重要。护士的工作不再局限于护理技术的应用,对患者进行健康咨询和健康管理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培养能在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临床一线工作,具有良好的沟通技能,能独立处理服务对象需求,并对其实施整体护理的技术型、实用型高等护理专门人才,需要我们所培养的护士不但应具有娴熟的护理技能,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态度和责任意识、为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服务的人文基础和维语汉语沟通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运行应与岗位需求相适应 根据调研,护理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岗位为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社区护理等五大岗位。根据医院和五大岗位的需要确定岗位课程培养目标,学校在第三、四、五、六学期分别进行了五大岗位技能课程的教学,在医院(社区)进行了对应岗位的实训实习。学生在五大岗位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根据兴趣和个人特长进行6周的拟就业岗位的顶岗实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此阶段在第六学期进行。在岗位实训实习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和学生一起到实习基地进行实践锻炼,同时布置学习任务,指导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专业课程设置应与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 要保证人才培养适应护理行业的岗位需求,必须在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应以护理岗位需求为导向,聘请行业专家和课程专家在对护理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护师执业资格要求和高职生源特点,以护理工作任务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考虑到各课程间知识、能力递进的逻辑关系,可设置“公共技术平台课+岗位技能课”。公共技术平台课包括文化素质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特色课和专业基本技能课;岗位技能课根据五大岗位设置,同时辅以其他部分岗位课程。

课程设置应与学校办学目标和定位相适应 我校护理专业紧紧围绕学院总体目标“立足阿克苏,面向南疆三地州,服务新疆,以有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通过部分特色课,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民族特色、根据办学目标和定位能服务于少数民族区域的特色护理高技能人才。为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能服务于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的人才,在公共技术平台课中需专门设置专业特色课,包括《新疆一体多元文化与护理》、《常用护理用语与人际沟通》、《多元护理礼仪》、《护理伦理与法规》、《护理心理》等。这5门课程主要在公共课程的基础上专门设置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内容。只有通过特色人才的培养,才能围绕学院总体目标和定位,有效地为新疆各民族提供医疗服务。

课程改革应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相适应 课程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学校要积极与医院合作开发项目化专业课程,根据护士执业资格标准和岗位的任职要求进行课程设计。要以职业能力为标准确定课程内容,定位相应的知识、技能,设计相应的活动,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要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临床案例为载体,根据临床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选取、序化课程内容。专任教师和兼任教师应共同承担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实施“工学交替、教学做用一体”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课程学习。同时要注重职业素质的教育,注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教育,注重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教材建设应与课程改革相匹配 项目化课程的实施需要相应的教材做支撑。课程改革后的项目化课程要与医院共同开发,充分体现任务引领、项目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如《内科护理技术》应按照入院护理、支持知识、住院过程中护理、出院护理的程序进行教材内容的重新编排。入院护理包括入院介绍、入院评估与记录、入院健康宣教、指导协助检查等内容;住院过程中的护理包括按医嘱进行治疗、一般护理、对症护理、用药护理、随时观察评估病情变化、心理护理等内容;出院护理包括护理评价、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中体现区域特色等内容。要建设能彰显民族特色的专业课程校本教材,如在《新疆一体多元文化与护理》校本教材的编写中,可根据区域特点设置文化与护理、新疆一体多元文化的构成、汉族文化、新疆少数民族文化、汉族文化与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比较和相互影响及护理特征、跨文化沟通与护理等五项内容,紧紧抓住“新疆一体”这个主题思想,注重学生正确民族观、价值观的培养;《常用护理用语与人际沟通》在了解一定的少数民族文化宗教的基础上学习,按照“展示病例案例分析找出沟通的主要切入点选择正确的沟通方式正确有效的沟通达到沟通目的”的护理工作沟通流程组织编写实施教学内容。

实训基地建设应与人才培养需求相适应 护理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护理专业实践基地应根据学校“校内基地临床化,校外基地教学化”的理念,积极推行院校融通,进行校内仿真医院建设。我校从第三学期开始就安排学生进行学校、医院、社区的交替学习,在第六学期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进行拟就业岗位的就业实习,充分体现了办学的开放性、实践性。学校和医院共建育人平台,理论与实践“零距离”,使人才培养达到高技能的要求,真正彰显高职护理专业教育的特色。根据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方式,在每年的4月份有部分护理专业学生到医院进行岗位实习,可缓解医院每年4~7月无实习生的状况,同时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践操作,真正实现了院校双赢。

教学团队建设应与人才培养需求相适应 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构建双向流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可通过邀请职教专家开设讲座、职教思想学习研讨、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培训的方式转变专业教师的职教观念。同时,将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等教改任务与专业教师的职教理论学习相结合,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提升专业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可聘请相应数量的兼职教师,满足护理人才培养的需求。要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举办兼职教师培训班,可将兼职教师编入课程组,参与课程建设、教学研究,增强兼职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实现专任教师与兼任教师的优势互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少数民族地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构建

创新院校结合、工学交替的“风车型”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调研结果,通过研究分析,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考虑专业知识、技能训练自身内在的逻辑关系和三年学制等因素,结合护理行业的工作要求,我们在原有的院校合作、工学结合的“E”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在国内知名护理教育专家、护理行业专家、专业教师共同制定的“工作过程导向”型课程和彰显民族特色课程的指导下,根据各教学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的工作性质和人才需求情况,创新和推进了“院校结合、工学交替”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以护理专业公共技术平台为基础,以护理职业岗位(群)实际要求的专业素质为核心,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特长,对职业发展进行方向拓展。具体可用“风车型”加以形象表述,其模型及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课程体系结构 根据护理工作任务和少数民族区域的特点,建立了公共技术平台课+岗位核心技能课的课程体系。公共技术平台课包括文化素质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特色课、专业基本技能课四大子平台。岗位核心技能课包括与岗位对应的内、外、妇产、儿科护理技术和社区护理技术课程。

人才培养模式运行 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方式是:第一、二学期在学校进行公共技术平台课的学习;第三、四、五学期的前9周,在学校进行内、外、妇产、儿科护理技术课程的学习,后9周在医院进行内、外、妇产、儿科对应岗位的实训实习;第六学期在学校进行6周的社区护理技术学习和护士执业资格考前辅导,到社区进行4周实习,最后8周针对拟就业岗位进行就业实习。针对医院条件限制、班级较多的实际,可打破传统学期的时间安排,考虑将班级分组进行每个岗位的循环式学习安排。在学校岗位核心技能课的学习中,主要以病例为载体按岗位工作过程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完全按医院环境设置建立模拟医院;在医院或社区前1~2周时间主要进行各种疾病的见习和实习,后面的3~7周主要进行岗位实习,同时根据真实的临床病例进行小范围授课。

人才培养的预期价值

实施全新的护理教学模式 通过上述改革,彻底打破了原来的2+1办学模式,改变了课中见习受限、达不到教学要求的现状,将原来学生从第五学期才真正进入临床改为第三学期就彻底进入临床实习,真正实现了“大理论小实践、边理论边实践、小理论大实践”的全新护理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使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在就业岗位上,就业于学习环境中”,成为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双高”,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双强”,知识覆盖面和就业岗位面“双宽”,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的技术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

体现“教、学、做、用”一体化教学 构建民族地区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强调以工作任务的相关性和支撑理论进行课程设置,突出了行动导向。第二,对原有课程进行结构性改变,突出了课程的综合性、实用性。第三,围绕工作任务逐步开展学习有利于突出实践的主体地位。第四,可以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相关理论知识,真正体现“教、学、做、用”一体化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分析民族地区护理专业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适应民族地区护理专业教学改革需求的教改建议,根据建议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富有特色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进行与之相匹配的各项建设,才能真正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建萍,陈丽莲,等.高职高专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09(4).

[2]涂明华,沈宁,等.护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4).

[3]陈列.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设置[J].中华护理教育,2009(7).

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范文4

关键词:老年服务;人才培养;培养模式;互联网

1.背景分析

国际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标准是,这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我国在2000年时,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了7%,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老龄型社会。到2012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4.3%,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2013年底浙江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浙江省总人口数的18.68%,衢州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浙江省总人口数的17.50%,其中老年人慢性病高达49.5%、失能达18.6%、空巢达49.5%,2015年衢州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25.43%。预计2033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将翻番到4亿,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老年人对于专业化、社会化的养老服务要求也会随着老龄化增大。但目前从事老年人照顾服务和管理人员数量不足、素质偏低,不能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求,急需受过专业培训、综合素质高,懂得照顾技巧,具有责任心的专业人才。

2.“互联网+”理念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可以通俗说成“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互联网+”理念在国内最早由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于2012年11月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言中提出,总理也在2014年11月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国务院于2015年7月4日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国家语委于2016年5月31日在京《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中将“互联网+”入选十大新词和十个流行语。

我国急速老龄化的情况下,加速培养老年人服务专业人才势在必行,传统的在中、高职校开设老年护理服务的培训课程来培养老年人服务人才的速度过慢且专业性不够强,不能满足老年人服务市场的需求。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各种网络教学课程极其广泛,我们可以在保留传统教学培养人才的方法的同时,运营“互联网+”理念,有针对性的开设老年人服务专业课程,将互联网培训与基地实践有机结合,这样不仅可以加快人才培养的速度,而且不影响培训质量,基于“互联网+”老年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3.老年服务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

在社会老龄化日趋严重的今天,衢州市在老年人口占比25.43%情况下还在上涨,对老年人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紧急救助、医疗康复、社区日托、老人代购与专业养老机构等都需要有专业服务人才和专业的管理人才。衢州市有7家专业的养老机构,若干社区,失能老人与空巢老人更是高达70%以上,衢州市开设老年护理服务课程的中、高等学校凤毛麟角,衢州老年服务专业人才急需补充。

4.老年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培养老年服务专业人才,加快适应我国日趋严重的老龄化社会的步伐,健全老年人服务的管理体制,提高从事老年人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促进老年服务事业的发展,减轻家庭负担,使得老人在晚年能够得到专业的照顾。可以采用完善养老服务课程的知识构架、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等方式来进行老年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老年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分年龄可以社会解决部分失业就业问题。

5.衢州老年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5.1在中、高职校开设老年护理培训课程

在各个中、高等职校开设老年护理培训课程,主要真针对符合入学条件的学生进行老年服务专业与老年服务管理专业的培训,采用最传统的教室固定式教学,在课堂上将基础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进行讲解。

5.2开设老年护理培训网络课程

首先是对现在已经从事老年护理服务行业人员进行的专业提升培训课程,主要巩固服务人员的基础知识和加深知识了解,可以不固定形式的进行学习,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其次是针对想要从事老年人服务行业的留守妇女,又不满足中高职校招生要求的人员,从基础开设课程,逐步加深。

5.3建设老年服务培训实践基地

在网上不定期的组织服务老人社会实践工艺活动,实习基地可以在专业的养老院或指定某个社区,参与社会老人服务实践的人员,给予相应的证书或资格证,累计参与次数,作为老年服务社会机构招聘人员的一项招聘参考。政府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让本市老人做到老有养,也做好充分迎接“银发潮”的准备。

5.4建设老年服务专业的网站

政府建立老年服务专业的网站,对所有从事老年人服务的人员和社会机构进行系统的监管,确保整个老年服务事业能够稳步发展,在实际生活中解决老年人各方面照顾问题。

参考文献:

[1]吴玉韶.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R],北京:社会科学

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范文5

关键词:全程互动;人才培养模式;地方工科院校;四双制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6-0010-04

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既要有别于讲究理论研究的学术型人才,又要不同于注重操作熟练的技能性人才,从而“定格”为具备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种观点已在高等教育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按“应用型人才”目标所培养的学生,要求掌握的理论知识要“厚”于高职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又要“强”于研究型大学学生。这个在理论上十分合理的目标,在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两个“极端倾向”。一是学术性倾向,在强调“理论知识要厚”的时候,难免会把大量的课时分配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上。那么,实验课、实践环节分配课时数就会偏少,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强于研究型大学学生”,很可能只是一句空话。二是职业性倾向。突出“专业实践技能”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在课程体系中安排大量的职业岗位培训课程。这样,就会压缩许多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时,失去了本科院校的学科相对优势,学生“理论知识要厚于高职学生”的想法,也许只是“一厢情愿”。如何避免这两种“极端倾向”,是摆在地方工科院校面前的一个难题。

地方工科院校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行业性特征,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优势与特色的形成都要依托于“地方”与“行业”,培养的人才也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于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秉承“校企互动”思想,实施“四双制”措施,在方案制定、培养实施、毕业就业、效果反馈等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全面互动,是解决这个难题的一种途径。

一、“四双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四双制”是指人才培养方案的“双方制订制”、人才培养过程的“双方负责制”、学生毕业就业的“双方推荐制”和人才培养效果的“双方反馈制”,是实现学校与企业全程互动的具体方法。

1 人才培养方案的“双方制订制”

地方工科院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体人员,主要是集中于校内的相关学科专家或课程专家。由于实践应用层面相关经历的缺失,校内专家们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较多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容易忽视应用能力和工作态度的训练,即使有些方案在理论上赋予了应用能力培养的概念,但实践操作过程中并不可行或效果不显著。另外,由于学校自身所处环境的影响,专家们对社会和市场的变化了解不够,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也不能紧跟市场的步伐,实际应用的针对性也较低。

因此,地方工科院校应该邀请更加了解市场需求的企业共同参与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一方面,企业可以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信息,以及对人才技能和员工素质的要求带入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专业结构调整、课时分配、教材选用、课程考试以及学生职业道德和素质培养方面提出建议,增加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及针对性;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把自身对人才的要求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岗前培训和职业培训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与高校合作培养企业自身所需要的人才。

2 人才培养过程的“双方负责制”

地方工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在夯实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将教学的重点回归到生产实践、工程实践。让学生以主动的态度、实践的行动、探究的方式来强化工程能力,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在工程中掌握理论。但是,地方工科院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比如不能及时准确把握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难以在较短时间让学校教师既掌握丰富理论知识又拥有专业实践技能、教学缺乏与企业相关的实践案例等。

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地方工科院校可以与企业联合。利用企业在项目管理、项目案例以及实践型人才等方面的丰富资源和经验,与其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明确责任分工,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方案、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切实执行“人才培养过程的双方负责制”,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落实。教育部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除了对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尤其重视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这与“全程互动”思想的“双方负责制”培养模式是不谋而合的。

3 人才就业的“双方推荐制”

为了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许多地方工科院校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业基地建设、开设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等途径,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还充分发挥学校广大教师的作用,广泛搜集用人单位信息,积极开拓学生就业市场,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但是,学生能否得到企业的认可并顺利在企业就业,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企业。

因此,高校与企业全程互动,不仅能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实际动手能力,而且还能让学生在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调整就业心态、完善自我定位等方面取得优势,进而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不同于职业教育中的“定单式”培养,地方工科院校与企业的“双方推荐制”模式,更加注重于把推荐就业的形式从“成品包装”转向为“产品设计”。通过联合举办岗前鉴定、岗前培训、双方推荐等方式,让学生们更了解未来就业的岗位需求,增强踏入职场的适应能力。

4 人才培养效果的“双方反馈制”

人才培养效果是衡量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尺,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方面可以通过学校的学科知识考核、相关能力考查。以学生所取得的成绩、获得的奖励等方式来体现;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学生最终的就业状况来体现。相对于前者,后者更能体现出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认可度。从这种意义上说,高校学生就业后,用人单位反馈意见就成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

地方工科院校与企业联合、互动,建立人才培养效果的“双方反馈制”,对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企业通过学校提供的人才信息,更好了解毕业生是否符合单位岗位的要求,并可根据毕业生的个性化的能力素质条件,安排其职业发展规划。使其个人发展与企业的发展同步;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定期走访、网络交流、校友同学聚会等形式,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和对学校培养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获得最新的办学信息,不断修改人才培养方案,改进教学工作,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二、实施“四双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1 以校企双赢为原则

“校企合作”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已探索多年。有许多成功的典范,也有不少失败的案例。失败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一是高校方面,一些地方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流于形式,学校虽然与企业签订了多种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协议,但协议的条款可操作性不强;一些学校只是为了评估或宣传的需要,签订“形式”协议;还有一部分学校墨守成规,缺乏开放包容的心态,担心企业参与办学,会改变学校的办学性质等等。二是企业方面,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致使学校方面处于“一头热”的尴尬境地;另外,出于企业安全责任的考虑,提供给学生实习的时间及参与实习的内容非常有限,一般只能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不能进行真正的实训操作,签订的合作协议层次较浅。

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要形成良性互动、持续推进,其生命力在于“双赢”。学校通过与企业的互动,可以弥补学校自身条件的不足,尤其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上的不足。企业在与学校合作互动过程中,可以在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人力资源培训、获得高质量毕业生和企业的品牌形象树立等方面上受益。

因此,学校应具备主动服务企业、积极推动合作的意识。应优先考虑校企合作可以为企业解决什么问题、带来什么效益,让企业看到校企合作的好处。企业也应该意识到与高校合作所获得的长远利益,意识到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与高校及时进行信息沟通,逐渐形成良性互动、紧密合作的运行机制。

2 以行业协会为平台

由于受相关人事制度的政策限制,地方工科院校的教师大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登上了讲台。虽然拥有高学历,但几乎没有任何企业任职的经验,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教师少之又少;课程内容相对陈旧、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实践能力考核方式僵化等问题,都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企业对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力的评价意见。不能及时反馈,只能反馈于学生就业后,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几乎听不到企业的声音。这种状况影响了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关注度。另外,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地位对等”思想,使学校失去了不少的合作机会,中小企业进入不了高校的合作名单,而大型企业却又更加愿意寻找重点大学。所以,行业协会的介入,是打破这种“尴尬局面”、搭建合作平台的契机。

行业协会是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的社会中介组织,其宗旨是为会员服务。它是企业和政府间的桥梁和纽带,是会员企业交流的平台。地方工科院校完全可以利用这一平台,与其他各会员单位平等沟通、相互帮助、合作共进。

3 以法律政策为推力

为推动学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政府出台了不少政策给予扶持,但这些政策还需要进一步的细化和深化。如学校与企业双方的责、权、利的具体划分,实习生的劳动安全、报酬及保障等方面,都缺少法律、法规的指引或约束,校企合作涉及的相关事务的处理。缺少相应的处理规范和标准,这些都制约着校企合作的顺利实施和后续发展。

要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实现校企全程互动。必须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互动合作中的助推作用,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统筹管理。政府要加快出台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订出有关政策及管理办法,让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打消高校及企业的顾虑。其次,在政策导向上。应该按照“双方互惠、共赢”的原则,制定并规范旨在鼓励和引导行业企业充分互动、深度参与校企合作的政策措施,对校企合作的项目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及必要的资金保障,逐渐形成政府主导、社会监督、行业企业与学校紧密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格局。

4 成立校企合作组织

校企全程互动要重视对合作组织以及合作制度的建设,要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因此,应积极组建由企业技术专家、用人单位代表、专业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参与的合作联盟协调小组,共同协商解决人才培养、企业职工培训、企业技术攻关的问题。首先,在人才培养方案、学科专业调整、教学计划修订、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就业推荐及效果反馈等方面,广泛听取和征求学校、企业和社会各方的意见;其次,根据企业的要求,共同开展企业职工培训、技术咨询服务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等工作;再者,共同制定一系列合作制度,明确合作项目主体及其职责,使合作更加规范、有序。

5 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教师是高校培养人才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地方理工科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需要既熟悉业务、又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双师型”教师。但就现实而言,把地方工科院校的大部分教师,在短时间内培养成具备多种素质或多种能力的教师,是难以实现的。以校企合作互动的方式,可以通过引进具有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的企业人员担任教师或兼职教师,邀请企业专家、工程师、一线管理者开设讲座,解决当前地方工科院校缺乏拥有实践能力师资的现实问题。同时谋划长远,通过派教师深入企业挂职学习、参与企业的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决策咨询等途径,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进而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范文6

关键词:工学结合;改革;简析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简析

工学结合就是将工作和学习结合在一起的模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提出,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今后教育改革的重点。外科护理这门学科有着极强的综合性,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使学校内外的各种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能够将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就业能力的目的。要在外科护理的教学过程中成功推行工学结合模式,除了需要有制度、学校等宏观方面的保障外,还需要有教学改革等微观方面的保障。工作任务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最为重要的载体,强调学习内容必须能够反映具体的工作情境和工作过程,不能只是单一地学习各种复杂的理论知识,必须把书本上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外科护理教学的改革探究

在工学结合的课程设置方面必须将各种课程有机整合在一起。从职业岗位的方面来看,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重点要放在对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岗位综合素质的培养上;在外科护理课程方面,课程以培养护理工作的能力为核心,以外科护理的工作岗位和过程为标准,在这两者的基础上对外科护理的课程进行整合和改革。整合以后的外科护理教学的工作任务就主要来源于各种不同的实践。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工作任务就具有几个特点,这个模式是在一个已经被设置好的职业情境当中,有计划、实施、评价等完整的工作过程;主要的工作内容以及典型的工作形式在工作任务中都有所体现;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职业性。

外科护理作为一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它是对各种知识、技术以及素质的整合,同时它也是以职业分析为基础的。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就要求教学内容必须把市场的需求作为自己的导向,以市场的需求作为教学内容设定的规格,在这两者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以此达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求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必须具有极强的针对性、适应性、变更性以及拓展性。如今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外科护理教学过程中,书本上已经将原有的绪论和各个章节的顺序进行了重新编排。不仅如此,教学改革还极为重视对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培养,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与他人进行沟通以及合作的能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工作。因此,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下就产生人物驱动以及项目导向等新的教学模式。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外科护理教学中,任务驱动这种教学模式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这一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分为几个步骤:首先,工作任务的确定;其次,工作计划的实施;最后,对结果的检查、评价、记录。其中对工作任务进行确定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对工作有一个整体的设想。第二步计划的目的,则是让学生能够对完成任务的各种方法、步骤以及工具进行确定,并鼓励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第三步则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以后,对自己所得到的结果可以有更为客观的评价。这种评价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出现差错的原因,从而可以更好地完成下一次的任务。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实施的教学活动是在真实的环境下进行的,这就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各种基本的护理技能。

建议各个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置全真模拟手术室,模拟医院的工作环境,在内部设置护士站、更衣室、接待区、物品储存室、物品准备间、标准手术室、吸收间、麻醉机、整体聚焦无影灯、监护仪等设备,让学生可以开展无菌操作等各项训练。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充分地将这种环境与设备利用起来,将技能训练贯穿落实到整个操作过程中,在真实的环境中锻炼学生的综合护理能力。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作为培养的主体,同时以能力为培养的本位,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以及素质的提高三者融合在一起,使学生拥有更好的实践、创新以及就业能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使外科护理教学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成果,值得大范围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卡,黄明君,李智.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前景探讨[J].华西医学,2013.

[2]王银燕,蔡聚雨.高职护理专业工学结合、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