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考古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考古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考古的认识

对考古的认识范文1

一、发展定位的背景:落实精神,认识区情

(一)党的十精神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的具体表现。党的十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这对我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道路,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建设美丽内蒙古,具有重大现实和指导意义。八个发展定位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了党的十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精神,五大基地属于经济建设范畴,安全稳定屏障属于政治、社会建设范畴,文化旅游基地属于文化建设范畴,生态安全屏障属于生态文明建设范畴。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我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定位。这些战略定位归纳性和概括性非常强,贯彻落实好战略定位精神,需要将其进一步具体化。自治区党委把握重点,明确思路,逐一细化。把“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细化为“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把“国家重要的新型化工基地”细化为“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把“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细化为“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把“国家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细化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把“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调整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增加了“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这些细化的发展定位更具指导性和操作性,便于组织实施。

(二)我区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客观要求。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区牢牢抓住国家进入以能源重化工产业发展为主的阶段后,对能矿资源需求急剧上升的战略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生产总值增速连续8年全国第一。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的过渡,国家对能源需求逐步下降,以能源工业为单一增长动力的我区经济增长格局面临着经济增速下降的问题。客观形势的变化要求我区在继续发挥好能源资源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广泛寻求新的增长动力,以保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增长。我区不仅自然资源丰富,而且人文、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发展定位既注重了能源资源的开发,又注重了其他具有比较优势资源的开发,通过全方位资源的开发,加快推进产业多元发展,形成我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三)自治区区情的现实反映。我区资源富集优势明显,资源开发转化的发展路径是最好的选择。我区资源开发转化在能源领域具有绝对优势,能源工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总量迅猛扩张,与此同时也形成路径依赖。发展定位是对区情的一次再认识和升华,很好地解决了长期困扰人们的“单一发展路径”问题,实现了资源的全方位开发转化。特别是第一次把文化、历史等人文资源的开发上升到自治区以及国家的发展定位层面,进一步明确了其开发的重要性和发展路径,具有很强的创新性。

(四)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重要选择。新世纪以来,我区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12年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在看到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我区也存在着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需要在发展战略的选择上把社会建设放在应有的位置。发展定位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可以预见,随着发展定位的落实,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将会得到逐步解决。

二、发展定位意义:利于国家,惠及内蒙古

(一)对于国家的意义。一是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我国人均占有资源水平较低,能源资源约束矛盾日益突出。而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能源资源来保障。国家出于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和节能减排的需要,必然会提高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比例;以煤为基,发展煤制烯烃、煤制醇醚、煤制天然气等新型清洁燃料,用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替代石油资源,达到优化能源结构的目标。我区能源和矿产资源储量丰富,通过建设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和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可以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对于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二是有利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我区生态状况直接关系到东北和华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我区提出建设生态安全屏障,就是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探索建立体现生态文明的体制机制,进而保护建设好我区的生态环境,为全国的生态安全作出较大贡献。

三是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目前,我国产业空间布局不合理,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能源重化工产业大多数布局在空间狭小、人口稠密的东部地区,已使东部地区的环境承载力不堪重负。同时,现行产业布局中资源和市场脱节,导致资源长距离运输、电力长距离输送,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而且人为推高了经济运行成本。我区提出建设清洁能源输出基地、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就是要充分发挥我区资源、能源、区位和环境容量等优势,促进国家加快实施重化工业“西移”战略,在我区建设能源密集型产业示范区,这对于优化资源配置,形成我国合理的产业布局意义重大。

四是有利于完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长期以来,我国对外开放重心在沿海地区。我国对俄罗斯和蒙古经贸深化合作潜力巨大,发展活力需进一步释放。我区提出建设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就是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扩大对外经贸合作,深化宽领域多层次交流,加快我区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构筑起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中的沿边经济带。

五是有利于保障北疆安全稳定。我区是祖国的“北大门”和首都的“护城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我区提出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就是要全力维护民族团结,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保证社会和谐稳定,为我国重构地缘政治格局、实现兴边富民、筑牢北方安全稳定屏障作出贡献。

(二)对于的意义。通过建设“五大基地”,积极推动我区资源型产业向大规模、长链条、深加工、高效益转换,促进我区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和支柱产业多元化,对于我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形成自主增长机制,保持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发展定位的特点:内涵丰富,特色鲜明

(一)内涵。明确我区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角色与定位。认清自身是把握未来的前提,只有明确我区在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准确位置,才能把自身优势、发展诉求和国家要求相结合。五大基地很好地明确了我区在国家产业体系分工中的地位,既得到全区各族人民的广泛认同,又能够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明确我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目标。发展定位明确下一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突破口。定位进一步明确我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思路,要继续做大规模、做成集群,提高在全国同行业中的份额,扩大我区基地市场的服务和输出范围。

明确我区发展新阶段的新任务和新要求。能源基地中强调“清洁”,反映了我区传统产业新型化的要求。现代煤化工基地中强调“示范”和“生产”并重,既强调我区在现代煤化工产业工艺和技术方面创新的要求,又注重把试验示范成果产业化的需求。在强调发展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的同时,提出发展现代装备制造及新型产业基地,为我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指明了方向。

(二)特点。比较优势和国家要求相结合。定位的谋划充分考虑了我区的优势。新型清洁能源输出基地、现代煤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都立足于我区资源优势,同时通过清洁生产、现代工艺、精深转化等方式,契合了国家优化能源结构、促进清洁低碳、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要求。生态屏障、安全稳定屏障、草原文化休闲度假基地和对外开放桥头堡建设,既充分反映我区作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区域特点和区位条件,也反映了我区对国家生态安全和政治稳定的重要作用。

现实性与可能性相结合。发展定位既考虑目前我区在国家占有重要地位的领域,如煤炭、火电、风电、有色金属生产加工、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等优势特色产业,也考虑了具有良好成长性,在未来能够成为全国重点的领域,如发展以矿机、煤机、化机、风机、重型及特种运载车辆等特色化的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和新型材料等产业。

导向性与目的性相结合。发展定位既能够成为引领全区上下为之奋斗的目标,突出了我区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和要求,也充分反映了我区对国家支持政策的诉求。如在能源基地、绿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中强调“输出”,目的就是能够得到国家层面对我区运输通道、电力外送通道等方面的支持。在现代煤化工基地建设强调示范的同时,强调生产目的是争取国家在我区目前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现代煤化工项目取得成功的基础上,支持我区尽快放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群。

全局性与重点性相结合。目前“五大基地”“两个屏障”和“一个桥头堡”的八个发展定位,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各个方面,既包含了党的十确定的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各项内容,又反映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内涵丰富,重点突出,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发展定位既贯彻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的精神,体现了我区历届党委、政府已经形成的共同认识,注重了发展思路和方向的延续性,又结合我区发展阶段的新特点,赋予发展定位新的内涵和要求,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四、实现举措:统筹谋划,把握关键

(一)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我区产业结构单一、链条短、支柱少,总体发展不够充分。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既要做大总量,更要增强长期发展后劲,着力构建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强技术改造和创新,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提高产业技术含量,向长链条、高附加值方向转变,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加快煤炭延伸转化,加快发展非煤产业,使非煤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多元发展支柱产业,依托现有龙头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装备,提高产业规模效益,形成新的支柱产业。

推动上述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虚拟经济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加快推进由单一商品交换向资本运作深化阶段的转化,加快发展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金融服务,推进资源资本化的进程。在具备条件的地区设立能源交易中心,实现资源和资本的有效结合。

(二)以支持发展非公经济添活力。非公经济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活力和繁荣程度的重要标志,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出台倾斜性支持政策,鼓励企业进行产业链分解,外包辅助配套产业,凡是国家没有明令限制的领域和行业都要对非公企业放开。完善非公经济发展服务体系,清理已出台的政策措施,优化非公经济发展环境。

(三)以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为载体。县域经济是承载发展定位的重要平台。县域经济要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围绕区域资源和产业特点,重点引进延伸配套加工产业,有针对性地承接中间价值型、资本密集型及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业,鼓励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强专业化分工,实现产业链分解,把配套型、服务型产业在县域范围内进行发展。推进城镇建设,根据未来城镇化人口变化趋势,突出抓好城关镇和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高起点、高质量建设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打造一批集聚带动力强的县城、特色镇和专业镇。

对考古的认识范文2

当前,宁夏固原市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向纵深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迅速提升,生产要素聚集明显加速,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动,流动人口数量大幅增加,人口流进流出数量多、频率高、范围广,计生信息变化快,对人口计生部门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带来不少困难,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切实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已成为当前创新社会管理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固原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存在的难题及原因

1.流动频繁,住所难以确定

流动人口由于忙于生计、总体收入不高,且有固定住所的不多,与流出地的联系也不多,很难掌握他们的住所;再加上有的小区本身居住人员就很复杂,物业配合不积极,就是找到其居住的小区也难以找到其本人住所。

2.无明确界定的主管部门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各个部门都在喊,但效果不明显,有的部门为了自己的工作需要,只采集自己需要的信息,而且各部门重复的调查又会引起流动人口的厌烦;尽管相关部门采集了一定的信息,但没有专门的部门牵头,最终导致信息资源还是不能共享。据不完全统计,公安、人口计生等部门的流动人口数据就有较大的出入。

3.人口计生部门本身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

不少乡镇的人口计生部门对流动人口往往管理多、服务少,在流动人口服务方面只强化计生方面的服务,而在育龄妇女生殖保健方面关注得不多,没有将服务与管理并重。

4.服务管理方式单一,创新不够

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目前只局限以重大节日回归开发计生服务,但思路不宽、方法不多。

5.《条例》宣传不到位,落实不到位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颁布后,各地虽然做了一些宣传和学习工作,但范围不够广、力度不够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由户籍地与现居住地的地方人民政府共同管理,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要求落实不到位,流入地的人口计生部门往往疏于管理,不少地方未将流入人口纳入计划生育正常管理范围。

二、对固原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建议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切实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顺势应时、更新观念、理清思路、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指导方针,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立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综合治理的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新机制。

1.建立完善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新机制

各级政府要将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纳入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的全局中,建立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通报制度。公安、民政、工商、卫生、统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要积极探索建立流动人口信息共享机制,逐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管理互补、服务互动、信息互通、多方共赢的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新机制。

充分发挥城市社区的服务作用,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的有效衔接。将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纳入社区卫生、社区警务、物业及基层流动人口协管员的工作职责之中,采取联合办公、“一站式”服务等方式,拓宽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新渠道,形成社区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的整体合力。

坚持社会参与,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做好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在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企业、集贸市场等成立流动人口计生协会,促进流动人口计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将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纳入出租房管理、市场管理和劳动用工等管理工作中,房屋租赁中介机构、房屋出租(借)人和物业服务企业等有关组织和个人在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了解流动人口情况时,要如实提供相关信息,探索合同管理、以房管人、以地管人、以厂管人等有效机制,落实企业法人责任制,督促个人、企事业单位履行职责,合力做好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

2.流入地和流出地落实服务管理责任

切实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要求,认真落实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各项工作职责,推动建立流动人口计生统一服务新体制,不断提高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水平。

流入地要按照“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原则和“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要求,将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纳入经常性工作范围,明确责任目标,落实管理职责,健全完善流动人口登记、婚育证明查验、宣传教育、避孕药具发放、免费技术服务等制度,积极为办理暂住证的流动人口提供市民化服务,以多种形式增强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流动人口同当地居民的融洽。

流出地要从源头上加强对流出人员计划生育的服务和管理,加强对流出育龄妇女的登记工作并及时向流入地提供相关信息;积极做好对外出人员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指导流出已婚育龄妇女落实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依法为符合条件的流出人口办理生育服务事项,依法落实流出计划生育家庭应该享有的奖励优惠政策。

流入地和流出地要加强协调配合,推进两地的区域协作。积极探索流动人口计生双向考核的有效办法,促进流入地和流出地有效落实服务和管理责任。

3.构建流动人口计生工作“一盘棋”新格局

提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关键环节,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任务。关注和关心流动人口,体现的不仅是一座城市的人文精神,也是一座城市在发展进程中不可回避的课题,更是社会能否和谐进步的关键所在。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有机体,社会成员之间的公正与平等、信任与合作、宽容与关爱是这个有机体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只有消除歧视、真诚容纳,使流动人口融入到城市主流社会,推进社会的多元融合,这样才能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

依托已婚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巩固和完善全市流动人口全员信息系统,真正实现流动人口计生信息适时变动、异地查询;充分利用政府及相关部门信息网络,依托社区和行业信息管理载体,做到信息互联共享,特别是公安机关登记流动人口、办理居住证时,要与人口计生部门互相交换信息,并形成制度。将流动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纳入人口计生信息化发展规划,列入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中;完善流动人口计生信息管理制度,设定合理的统计指标体系。坚持以出租房、流动人口集中居住地和封闭住宅区管理为重点,强化社区外来人口登记,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以房管人、证件代管”等有效管理机制,落实房屋出租人、承租人的相关责任。

4.切实保障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法权益

各基层、各有关部门要利用网站、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栏等平台,向流动人口广泛宣传人口计生政策法规、技术服务、生殖保健、便民措施等内容。各基层及以上人口计生部门要开通流动人口计生宣传服务热线电话,及时解答生育政策、技术服务、办理相关证件等有关问题。在流动人口集中的地方,要开展经常性的送政策、送知识、送服务、送药具上门等关怀关爱流动人口的服务活动,加强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

在发放和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生育相关手续时,流入地和流出地要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审查流动人口婚姻生育状况,按照相关规定认真做好资料审核、公示公告、登记发证工作。要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为流动人口生育、避孕节育提供技术服务,做到服务上门。各基层、乡镇、社区要建立违法生育举报奖励制度,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认真落实流动已婚育龄夫妇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基本项目技术服务工作。要加强城镇计生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流动服务车、社区服务网点,提高流动人口计生免费技术服务覆盖率,全面落实流动人口计生宣传倡导、技术服务和奖励优待。畅通流动人口免费领取药具的渠道,随时为流动人口提供计划生育服务,真正使流动人口享受到与户籍人口同等的计生服务。

要畅通流动人口投诉渠道。通过设立流动人口维权热线和电子信箱等渠道及时解答群众疑问,接受群众监督。要通过人口计生基层组织网络,帮助流动人口计生家庭排忧解难,为留守家庭提供生产、生活帮助,畅通流动人口表达意愿、反映诉求、维护权益的渠道。深入开展“爱在流动”公益活动,积极想办法为流动人口办好事、办实事。

三、固原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对策

1.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队伍网络建设

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面广量大,涉及信息采集登记、统计汇总、证件发放查验、服务管理信息交流、两地协作等内容,还要协调宣传、规统、科技、财务等条线做好相关计生服务管理工作,要切实充实县级以下人口计生部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力量。另外,可以积极探索培育扶持民间组织,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2.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双向考核评估制度

由于流动人口构成的复杂性、居住地点的随意性、生育行为的隐蔽性和人口计生专线的本位主义,给实际考核评估带来难度,难以真实反映一个地区的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情况。因此,市、县(区)、乡镇、村(居)应完善“双向”考核评估制度。

明确户籍地和现居住地两地职责,实现流动人口双向管理,通过签订双向服务协作协议,落实目标责任。组织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专项考核,做到综合考核与平时调查相结合,人口计生专线登记信息与相关部门信息、PADIS(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平台交流信息相核对,资料检查与入户抽查相结合。

加大对PADIS流动人口系统的评估、考核的力度,PADIS流动人口系统运行情况是最能体现一个地区流动人口“双向协作”和服务管理情况的重要平台,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系统运行程序,加强对PADIS系统的培训、指导、督促,强化以孕情监测、避孕措施落实为主的计生技术服务信息交流,提高PADIS系统的运行效率,要加大对PADIS流动人口系统的评估、考核的力度,以系统内的各项数据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

3.进一步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综合治理机制

加强与公安、工商、社会保障、卫生、教育等部门的协作,实现信息共享。由政府牵头,明确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定期召开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联席会议,强化信息资源共享,进一步建立健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

4.进一步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

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是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必须完善制度、加大部门之间的协调力度,让每一个流动人口享受到人口计生服务,切实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逐步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同等的市民化服务与管理,不断扩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的覆盖面,为流动人口提供出生一级干预、孕前优生健康筛查、生殖健康检查等规定的免费服务。

5.进一步用《条例》来规范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

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规定》是关键。

一是做好学习宣传,在人口计生系统强化《条例》的学习贯彻,在群众中开展《条例》的宣传,与相关部门做好沟通协调,形成学《条例》、落实《条例》的良好氛围;二是做好服务管理,加大对流动人口的服务力度,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同管理、同服务、同考核,保障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的合法权益;三是做好督查考核,以落实部门责任、推进综合治理为重点,明确户籍地和现居住地工作责任,规范管理行为,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新体制。

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有利于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对于有效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稳定低生育水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扎实工作,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提到一个新水平。

对考古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农业考古;事实推定;证明标准;结论

[作者简介]孙春祥(1965―),男,河南偃师人,法学硕士,律师,郑州牧专讲师。(河南郑州450011)

农业考古中结论最终得出的方式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所谓直接方式是指存在满足证明标准的直接证据,可以直接得出考古结论的证明方式。直接证据是指能够直接证明待证考古事实存在与否的证据。所谓间接方式是只存在间接证据的情况下符合有关考古证明标准的证明方式。在农业考古中,在无必然性的直接证据证明待证事实的情况下,通过或然性的间接证据所确证的事实与待证事实间的关联性,由学者依据逻辑判断和经验法则对待证事实进行“假定性”认定的活动就是考古的事实推定。事实推定属不属于间接的方式要看考古的证明标准体系的确定。

一、两元的考古的证明标准

考古的证明标准应是两元的。小的容易的证明对象要采取“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即100%的证明标准,大的目前技术状况难以证明的要采用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

“确实、充分证明标准”的不合理性。近几年来证明标准问题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这场学术论战的焦点之一就是到底是应当坚持“客观真实”标准还是应当坚持“法律真实”标准。持“法律真实说”的学者们认为:“客观真实说”在理论上具有抽象性,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和主观的影响,实际上往往难以实现;在实践上具有笼统性,操作性差等缺陷,不能真正解决诉讼证明中的问题,因而提出了“法律真实说”并取而代之。客观真实和法律真实的辩论使我们看到了法官认识案件事实的程序性、认识能力的有限性、法官主观判断的决定性等特征,看到了“确实、充分证明标准”的不合理性。证明标准作为主观认识的结果均体现一定实质意义上的盖然性,无法实现百分之百的客观真实。

马列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也是我国考古工作的理论基础。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是完全可以认识的,在考古结论的得出上不能满足于接近真实,必须“确实充分”,才能经起实践的考验。但是,人类思维中的选择受到主体的思维结构、思维定势、价值取向以及情感、意志和兴趣等多方面、多因素的影响。主体思维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取舍和加工制作必须通过“建构”或“重构”这一环节,才能实现主体以观念形式反映客体的要求。也就是说认识运动具有中介性、复杂性和辨证性。再加上客观条件的制约,决定了多数的考古工作要达到必须确实充分,难度非常大。许多学者的论文中不可避免地使用了推测、推断、推定的词语。虽然,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可以达到真理性的结论。但在认识的某一个环节上,可能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会密切地交织在一起。我们不能忽略考古工作也有阶段性,技术的有限性和复杂性。所以,“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的借鉴对阶段性的研究的评价是必须的。

二、推定不是科学的证明方式

1、推定和考古的证明标准

推定的概念,按照金山词霸的解释是指“推测判定”。《美国统一商法典》第1―201条第31款规定:“推定或假设是指事实的审理者必须发现该推定事实的存在,除非提出对该推定不存在予以认定的证据。”(1)美国《加州证据法典》第600条规定“推定是一种事实的假定,即法律要求从另一事实或事实组中得出或在诉讼中加以确认。”(2)所谓推定是指当两个事物或两组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存在一般与个别、常规与例外两种情形时,根据择优原则,将其中的一般逻辑关系、常规逻辑关系确定为他们之间的正常逻辑关系的一种行为或结果。(3)把一般逻辑关系、常规逻辑关系确定为正常逻辑关系的一种行为或结果的推定不符合“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更不符合“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如果采用推定进行科学的考古研究,那么得出的结论是不符合逻辑的,不科学的。因此,在农业考古结论得出应排除事实推定的使用。

2、推定的逻辑分析

在事实推定中,已经知道的事实是基础事实,待证明的事实是推定事实。从逻辑学的角度看,基础事实和推定事实之间的关系应当说只有五种。如果用A表示某一事物或一组事物,用B表示另一事物或一组事物,A和B在逻辑上不外乎以下五种逻辑关系:(1)等值逻辑关系,表明两事物必须同时存在或同时不存在。(2)蕴涵逻辑关系,这表明A事物是B事物的充分条件。(3)逆蕴涵逻辑关系,表明A事物是B事物的必要条件。(4)或然逻辑关系。即当A事物存在时,B事物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5)矛盾逻辑关系。即当A事物存在时,B事物一定不存在;当B事物存在时,A事物一定不存在。由于必然的逻辑联系相对应的证明方法是直接的证明方法和间接的证明方法(这里的间接方法所达到的证明标准是确实、充分,符合必然联系的要求)。只有或然联系和推定密切相关。

或然逻辑关系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当A事物存在时,B事物存在的概率大于B事物不存在的概率,此时,A事物存在是B事物存在的近似充分条件。二是当A事物存在时,B事物存在的概率与B事物不存在的概率相当。三是当A事物存在时,B事物不存在的概率大于B事物存在的概率,此时A事物存在是B事物不存在的近似充分条件。这样,或然逻辑关系又可以分为三种:常态逻辑关系、例外逻辑关系和中立逻辑关系。其中常态逻辑关系分肯定型和否定型。肯定型是指当A事物存在时,B事物极有可能存在;否定型是指当A事物存在时,B事物极有可能不存在。中立逻辑关系是指当A事物存在时B事物存在和不存在的可能性一样大。例外逻辑关系相对于常态逻辑关系而言的。当常态逻辑关系是肯定型时,例外逻辑关系就是指当A事物存在时,B事物有可能不存在;当常态逻辑关系是否定型时,例外逻辑关系就是指当A事物存在时,B事物有可能存在。

从演绎逻辑的角度讲,或然逻辑关系中的常态逻辑关系不能被用来作为推理前提,因为A与B或B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不是一种必然的蕴涵逻辑关系,利用这种前提得出的结论并不必然为真。但是若从另一个角度――价值的角度――来看的话,利用或然逻辑关系中的常态逻辑关系作为推理前提,对于解决一些证明困境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际的考古过程中,不能利用或然逻辑关系中的常态逻辑关系原理进行证明。因此,事实推定不能在考古下结论时使用。但这并不排除事实推定在考古理论上使用。

对考古的认识范文4

摘要:中国有着数目众多的考古遗址类文物,体现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目前,考古遗址保护已经成为文物保护领域的重头戏,各地掀起了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的热潮。遗址展示已经成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重要手段,而文化展示在这方面发挥的作用依然有限。利用考古遗址公园平台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对于考古遗址公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文化展示 考古遗址 遗址公园

中国是世界上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传统不曾中断的多民族统一国家。遗存至今的大量文物古迹,形象地记载着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进程,它们不但是认识历史的证据,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 考古遗址不仅在物质遗存方面具有特殊性,在其文化层次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个性。如何全面地去认识一个考古遗址,就需要从物质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入手。目前,遗址展示已经成为中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重要手段,能够揭示出遗址在物质层次方面的内容。相比较而言,传统文化展示(文化展示)则尚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在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中的实践也显得非常不足。总之,传统文化是考古遗址灵魂,决定着考古遗址的历史文化定位。考古遗址是承载传统文化的物质基体,见证了历史人群的社会活动。因此,传统文化与考古遗址是相互依存的,其关系正如人体和灵魂的关系。

毫无凝问,考古遗址只有通过文化展示才能够尽可能地揭示其蕴含的“传统文化信息”,而相关的传统文化只有通过考古遗址平台才能够进行“再现性”的展示。文化展示可以将考古遗址与其表征的传统文化连接起来,使人们能够在了解考古遗址的同时,认识其相关的历史。

遗址展示和文化展示是考古遗址保护的两个重要方式。遗址公园建设始于日本,由于他们重视遗存的可观赏性,因而特别注重利用遗址和文化展示方式“再现”遗址的历史风貌。事实上,西方很多国家都同时采用了这两种方式进行本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依据旅游学对文化展示的定义,可以将考古遗址公园方面的文化展示定义为:以特定的传统文化内涵为线索,以考古遗址公园为载体,将抽象的传统文化主题通过具象的形态展示出来的一种场景设计方式。[2]文化展示是全面揭示考古遗址的文化内涵、弘扬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

一、文化展示有利于全面诠释考古遗址内涵

遗址展示和文化展示是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两种重要方式,我国也已经从过去重视遗址展示,逐渐地朝着并重遗址和文化展示的方向发展。例如:西安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一直都非常注重遗址展示工作,广泛地利用景观营造、数字手段和轮廓表示展示模式;一些遗址目前也开始了相关的文化展示方式,如大唐公主出嫁仪式,就是在丹凤门前按照唐代风俗习惯展示皇室嫁娶活动。

文化展示可以借助于遗址展示提供的场所,利用相关手段展示与遗址相关的传统文化内涵,其有益于全面诠释一个遗址的传统文化特色,加深人们对考古遗址和相关历史文化的认识。例如,英国弗拉格考古遗址公园是英国重要的一处青铜时代遗址,它将遗迹展示和文化展示协调统一起来。该考古遗址公园展示了部分古代遗迹出土时原貌,借以展示给游客古代遗址埋藏状态,同时也唤起人们对遗址的保护意识。同时,它广泛地采用了多种文化展示手段,如考古培训、实验考古、历史文化活动、多媒体演示等手段,使游客从被动的受众成为主动的参与者。

二、文化展示有利于考古遗址公园的保护

中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给考古遗址的利用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给遗址保护带来了挑战。事实上,中国诸多考古遗址都采用了完全展示遗址发掘现状的方式进行遗址公园建设,将珍贵的遗址置于各种腐蚀因素之下,遗址保护问题日益凸显。文化展示可以减少游客对文物实体的关注度,有效地减少文物面临的保护压力。如,日本的吉野里考古遗址公园就是在覆土的遗址上复原古代建筑极其相关文化内涵,仅仅展示了极少部分的考古遗迹,有效地保护了遗址。

三、文化展示有利于文化旅游的发展

文化旅游是旅游现象中最为古老的形式,在当今国际旅游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考古遗址公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何将传统文化信息展示给旅游者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文化展示对于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是至为重要的,可以弥补遗址展示的缺点。文化展示可以将传统文化以多种形式展示给大家,从而避免了文物带给受众的静寂感,使受众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或者亲身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文化展示还具有无限扩展性,可以不断地衍生新形式和内容,吸引旅游者再次游览,为遗址旅游开发提供源源不断的新资源。

四、文化展示在考古遗址文化产业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化产业园建设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文化产业园作为文化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聚集,可以形成集创新、孵化、管理投资、后勤和产权交易等系列功能为一体的文化产业组织形式。

目前,国内许多地方开展了文化产业园建设计划,其中很多都是以考古遗址为依托,如西安建设五大文化产业园计划,涉及考古遗址就有临潼文化产业园区、曲江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法门寺文化园区和华夏始祖文化园等。

历史文化发掘和展示过程是一个重现性过程,会再现一批优秀的历史文化项目,为文化产业提供发展方向和必要支撑。同时,考古遗址的文化积淀为文化产业园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意资源,能够推动特色文化产品的形成。

古建遗址公园网络平台可以同数字化博物馆和虚拟遗址公园网络化建设结合起来,利用网络平台构建相关展示系统。数字博物馆是一个运行在网上的博物馆。它也是集供网民参观、学习、休闲及社会教育等功能于一身的博物馆,同时,它又能提供有关藏品更多的、现有研究所得的相关信息。而虚拟遗址公园通过计算机技术及相关技术创建一个三维虚拟环境,用户通过用户接口感受虚拟环境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信息,可以同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从而使人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参考文献:

对考古的认识范文5

摘要:磨制石器作为新石器时代重要的生产工具,目前对其的研究仍以传统方法为主。石器微痕分析的方法为其功能的探讨提供了新思路,这种方法目前虽主要应用于旧石器的研究,但实验表明,微痕分析在磨制石器的功能分析上也有用武之地。本文拟对国内所做的石器微痕工作做简要评述,并对微痕分析在我国的发展特点及在磨制石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以期对今后的石器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磨制石器;微痕分析;实验考古

一、引言

磨制石器作为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金属工具成为主流之前,是人们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工具。判别这些石器的功能是我们重建和认识史前群体经济生活、社会行为的基础和前提。传统的石器研究方法有类型学方法、民族志类比法、力学分析法、考古学背景分析法等,但是这些方法总体来讲都是间接的求证,而非直接的取证研究。石器微痕分析则是对石器功能认知最直接的方法,它通过模拟实验对石器的使用痕迹加以认识和总结,并结合出土石器表面的微痕特征进行功能推断的研究模式,使其结论更加可靠。

石器微痕分析的理论依据较为简单,即石器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在石器表面留下一些使用痕迹(包括破损、磨耗、光泽等),通常情况下,这些痕迹需要借助显微镜,甚至是电子显微镜才能进行观察,并且这些痕迹的产生是不可逆的①。正是基于这个原理,我们可以通过模拟试验,对比分析出土石器微痕产生的原因,进而了解史前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并分析其经济结构和社会行为等一系列考古学问题。

二、 石器微痕研究发展简史

石器微痕分析由前苏联学者谢苗诺夫开创,其研究成果《史前技术》一书,于1957年出版。60年代,石器微痕分析的理论和试验方法传入欧美,并不断发展和完善。70年代逐渐形成了以基利②为代表的“高倍法”和以奥代尔③为代表的“低倍法”,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所使用的显微镜种类和观察描述重点的不同。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只有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扬长避短,才能综合观察各种使用痕迹,得出更加全面的认识。

石器微痕分析方法在1958年已介绍至国内,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④。20世纪80年代,童恩正⑤和张森水⑥先生将这一方法引进,部分研究人员⑦开始尝试这一新的功能分析方法,并将之应用于实践。这些研究成果使学者们开始认识到微痕分析的优越性和科学性,并强调这种功能分析方法在石器时代考古中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以后,这一技术在一些学者⑧的推动下,继续发展和推广。但是目前的微痕研究大多集中于打制石器领域,而对于磨制石器的关注较少。国内关于磨制石器微痕研究的成果主要见于王小庆⑨对兴隆洼、赵宝沟文化石器的分析、谢礼晔⑩对二里头石斧及石刀功能的探讨以及蔡明B11对陶寺遗址石器功能的判断。这些工作在方法上是有益的尝试,对磨制石器的微痕研究工作也起到了推动和促进的作用。总体来讲,我国80年代以来的石器微痕分析工作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 石器微痕分析被介绍到我国以后,研究者们都不约而同地将重点放在了石器微痕分析的实践工作上,理论发展略显滞后;

2、 高倍法与低倍法均有运用,研究者开始在自己的研究中综合观察分析破损、条痕、光泽等使用痕迹,同时研究者也将微痕分析的结果同其他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相互印证;

3、 研究者对于观察痕迹的描述多使用照片,比较直观的展示微痕特征,这已成为微痕研究的范例;

4、 对磨制石器的微痕研究工作仍然较少,大多学者还是根据已有的认识,对遗址中出土的石器功能进行推断,在定名和分类上缺乏实证分析。为了给石器一个更加客观准确的定位,我们应该重视微痕研究在判断磨制石器功能中的作用,并在石器的定名和分类中积极运用这些研究成果。

三、对磨制石器微痕研究的一些看法

石器微痕分析在国内的发展也已有30多年了,并不断发展壮大。研究者们将这一方法运用于考古材料,取得了相当多的成绩,并吸引着更多的学者涉足这一领域。众多研究者的介入,必将不断推断这一分析方法向前发展。笔者基于磨制石器使用痕迹的模拟实验,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 学界对磨制石器的微痕研究投入不足,目前所见的研究成果甚少,且对国外经典研究案例的翻译工作也鲜见报道,这是发展磨制石器微痕研究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由于磨制石器具有经久耐用的特点,并有一器多用的现象。因此,磨制石器的加工和使用实验费时费力,需要长期的观察和记录,工作量是相当大的,我们希望更多的研究者投入其中,为微痕研究的资料库增添资料。

3、 实验中应加强量化分析,对加工次数及加工方式要明确记录,尽量不使用笼统的描述,这样既不利于实验的科学性,也不利于后人对研究成果的参考。

4、 广泛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如3D技术、超景深显微镜等,这些技术手段都可以大大增加我们在石器上所获得的信息量。

5、 我们还要将微痕分析建立在将石料产地研究的基础之上,在开展微痕分析工作之前,进行石料产地的调查,然后在产地选择与出土石器标本相同或相似的石料来进行模拟试验。

6、 在模拟试验中,应广泛参与“盲测”,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四、结语

石器微痕分析,为我们联系静态的考古实物资料和动态的人类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这一理论虽原理简单,但包含的具体方法还有很多,具体操作起来也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只有将石器微痕分析和残留物分析、植硅石分析、民族志调查等结合起来,才能使我们的研究结果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考古学的任务是通过古人遗留下来的实物,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石器微痕分析仅仅是认定石制品使用方式和功能的一种研究方法,我们的目标应该是以这种分析所获得的结论为基础,对当时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做出尽可能完整、准确的复原。(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注释:

①王小庆,2005.石器使用痕迹显微观察(高倍法)的研究,农业考古,2005年第1期

②Keely,L.H.,1974,The Methodology of Microwear Analysis:a Comment on Nance,American Antiquity,39,126-128

③Odell,D.R.,1975.Microwear in perspective:a sympathetic Response to Lawrence H.Keeley.World Archaeology,7,226-240

④高星、沈辰,2008.石器微痕分析的考古学试验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⑤童恩正,1983.石器的微痕研究,史前研究,1983年第2期;

⑥张森水,1986.石器使用的实验鉴定——微磨损分析.人类学学报,第5卷第4期

⑦a.侯亚梅,1992.考古标本微磨痕初步研究,人类学学报,第11卷第4期;

b.李卫东,1992.燧石尖状器实验研究,考古学研究,1992

c.黄蕴平,1994.沂源上崖洞石制品的研究,人类学学报,第13卷第1期;

d.夏竞峰,1995.燧石刮削器的显微观察,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5年第1期

⑧a.沈辰、陈淳,2001.微痕研究(低倍法)的探索与实践——兼谈小长梁遗址石制品的微痕观察.考古,第7期

b.同①

⑨王小庆,2008.石器使用痕迹显微观察的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

对考古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历史学;考古学;相辅相成

中图分类号:G6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4-0175-01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故国。因此,史学是中国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的卓立于世界学术之林的一门学问。展望新时期的新史学,是取得了很大成就的。随着当代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思维模式的更新,这些都将为历史研究的推进提供空前便捷的手段和空前广阔的学术空间。

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历史学与考古学的关系问题在学术界历来是大家争论的焦点,争论的核心主要集中在“历史学与考古学的地位谁重谁轻;二者应不应该保持各自独立性,互不统属”等诸多问题上。这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历史研究的进程,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问题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长期以来,人们有这么一个惯性,即在谈论某两者关系问题的时候总喜欢在经过一番煞有其是的论证后,最后一定要得出两者之间必定有一方是主要因素,是统领者;而另一方则是次要因素,是从属者的结论。好像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弄清事物的本来面目,才有利于事物进一步的发展。其实不然,笔者认为,这样往往会导致认识的“一元化”,反而使人们看不到事物真实的本质所在。更多的事实表明:事物的发展往往不是由某一个“必然”所决定的,相反则多是由众多的“偶然”综合在一起构成所谓的“必然”结果的。事物的发展变化更多是“多元化”的,而不是单一的。近一个世纪前,德国量子物理学家普朗克曾讲过这样一段值得深思的话:知识是一个完整的链条,人们由于自己的无知,由于自己认识能力的局限,所以将知识这一完整的链条人为地割裂了。正因为如此,才有了物理学、化学、数学、文学、史学、哲学等等。他预言,随着科学的进步,随着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被人为割裂的知识的链条一定会重新连接在一起。这在历史研究方面更是如此。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更是多方面的,要想弄清楚一个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并非易事,更不能简单的用某一个“必然”来解释。因此,要想还历史一个客观的真实面目,是不能单单依靠某一个学科就可了事的。显然,历史研究所需的各个学科,同是属于一定的历史范畴,同是历史的产物,它要存在下去,要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就一定要适应社会历史的发展。

著名历史学家张光直先生认为:“考古学与历史学不能打成两截。那种考古归考古,历史归历史,搞考古的不懂历史,搞历史的不懂考古的现象,是一种不应有的奇怪现象,说明了认识观的落后”。他将这个问题提到“认识观”的高度是很深刻的。考古学所研究的是历史的物化表现,而历史学研究的是对历史的文字记录,应该说二者的根本区别不在于研究对象的本体,而只是研究对象的不同表现形态。两个学科间因为研究对象表现形态的差异造成的方法与技术层面的差别,只能决定学科各自教学方式与训练方式的区别,不应该成为学科间相互结合的障碍。如果仅仅因为这种差异,形成学科间的封闭,就恰如张光直先生所言,是非常落后的认识观。在提倡多学科交叉进行学术研究的今天,历史科学的这两个分支学科间的不正常状态实在有必要加速改善。

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历史学也好考古学也罢,二者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不可分割的。历史的真实正是通过它们二者的相互印证而得到证实的。早在二十年代,王国维先生就已认识到了这一点。他在自己的《古史新证》中提出了著名的“二重证据法”:“研究中国古史,为最纠纷之问题。上古之事,转说与史实混而不分。史实之中,固不免有所缘饰,与传说无异;而传说之中,亦往往有史实为之素地。两者不易区别,此世界各地所同也。……至于近世,乃知孔安国本《尚书》之伪,《纪年》之不可信;而疑古之过,乃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未充分之处理也。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未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虽古书之未得证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已得证明者,不能不加以肯定,可断言也。”

我们中华民族不仅有数千年的文明史,而且有着延绵不断记载历史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我们对于中国古代的了解,正是通过那些传世的文献典籍而获得的。可是,中国古代尤其是先秦时期的有关历史文献,由于年代久远,或是语之不祥或是神怪传说混杂太多,甚至有些根本就没有任何文字记载。面对此种困境,如果没有考古学的补充,历史学家们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孔子就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夏礼,吾能言之,杞之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当然,有详实的文献资料,也并非就意味着万事大吉。历史注重的是求实。因此,有了详实的文献进一步就是要“去伪证实”。这一过程除了用多本权威史料对照印证是否记载一致外,利用地下挖掘出的实物来证明更是具有说服力。不少古文献和古代典籍中记载的史实,经地下发现的新材料的印证,或被确证其原貌,或被拂除其尘封,或被解读其真谛。考古发掘和研究的大量已有成果,足以证明地下发现之材料确可印证地上传世之文献,如甲骨卜辞、铜器铭文、其中就有不少能印证古文献的材料。例如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殷本纪》记载了商朝诸王的世系和名号。王国维老先生通过研究甲骨文证实了商朝先公先王的世系正如《史记》中《殷本纪》的记载从而得出了“《史记》所据之《世本》全是实录”的结论。再例如近年来,战国秦汉时期简帛的大量出土,也为学术史研究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进一步推动着历史学的研究与发展。但是如果因此便着重考古而看轻历史学,也是愚不可取的。因为考古挖掘出的东西虽说是客观的存在但那些(下转177页)(上接175页)毕竟只是一些无意识的无生命的遗物或遗迹,如果只是从物质上来看,就把其中所蕴藏的文化价值大部分丧失了。格林?丹尼尔曾经讲过:“考古学首先是一种工艺技术,那么从事调查、发掘、保护、收藏的实践者都是有技艺的工艺师。其次,考古学又是一门科学研究,在这门科学中已运用了各种科学分支中的手段方法。但是,工艺技巧和科学技术如果没有历史阐释和写作艺术的专业也无法完成考古学的研究。” 显然,考古发掘的成果必须经过相关历史文献的印证,也只有经过这样科学的研究,才能赋予死的东西以鲜活的生命,让这些长眠于地下的沉闷的物体开口说话,才能显示出其真正的历史价值。不然,青铜器再是经过考古研究也只能说明它是某个历史时期的青铜器皿,除此之外,再无什么可考的了。

总之,从历史研究的角度考虑,考古学与历史学必须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二者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一方归属于另一方的关系。历史学主要是通过文献资料来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而考古学从本质上说是通过研究历史上人类所创造的文化遗存来揭示当时人类的社会行为,研究古代社会的。这样,无论是从研究对象上还是从最终的研究目的上来看,历史学与考古学都是一致的,二者并无矛盾冲突。如果一定要找出二者的不同之处的话,也只是在研究历史的凭借手段方面有所差异。但是,如果要想从理论上界定历史学与考古学的关系,其二者研究的手段和方式是不足为凭的。研究手段和方式的高低是不能作为评价二者地位高低的决定因素的。历史学需要通过考古学得到印证与检验,而历史考古学则要以历史文献记载为确定课题与研究途径的重要参考,在上升到研究层面时也需要历史学的诠释。中国历史研究的发展和创新需要历史学与考古学的共同努力,我们更应该客观的看待二者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应该为了追求所谓的独立地位而刻意的把这一问题绝对化。

参考文献

[1]朱孝远.历史的意蕴[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1页。

[2]张光直.未定稿[M].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1988年第4期。

[3]杨伯峻.论语译注[M]. 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6页。

[4]格林・丹尼尔 ,黄其煦译.考古学一百五十年[M].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