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习语言的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习语言的方法范文1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语言与文化 交际能力 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培养的只是纯语言能力,而对于所学语言的文化内涵不够重视,忽视了语言形式的意义和在实际场合的应用性,忽视了语言的文化教育,导致学生交际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因此,深入研究语言的社会文化因素,培养学生对所学语言的文化意识,进而转化成为自身的文化能力,是今后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语言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的习俗、制度、宗教、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的制约和影响。古德诺夫(H.Goodenough)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中是这样论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和W.E.L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由此可见,离开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要想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必须了解产生、使用这种语言的特定的文化背景。否则,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这种语言,而明确这一点对英语教师和英语学习者来讲尤其重要。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被称为文化的偶合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会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这种相似性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中来。例如:“披着羊皮的狼”,英语为wolf in sheep’s clothing;“同舟共济”,英语为in the same boat;“破土动工”,英语为break earth;“三思而后行”,英语为 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蓝图”,英语为blue print,等等。但是,不同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不同,因而对不同的事物和经历有着不同的编码、分类;不同的民族因其发展的特殊历史过程也产生了本民族自己的历史典故、传说轶事;不同的民族因不同的,也导致了他们独特的笃信、崇尚和忌讳心态。例如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
三、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发展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即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曾提出过交际能力的四个要素:即语法性、可行性、得体性和现实性,后两个因素直接和文化有关。但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培养的只是纯语言能力,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对文化意识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交际能力。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学生只能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不能正确理解所听、所读的材料,导致他们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所写的内容也因此而不够得体、恰当。外国人一般都能容忍我们所犯的语法或语音错误,但对文化错误却常常耿耿于怀,因为这些错误不符合他们的交际习惯,在习俗上不能接受。语言知识只能指导人们表达出形式上正确的句子,而语用能力则指导人们表达出恰当、得体的话语。因此,外语教学目的最终应是培养语言应用能力,交际能力离不开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
四、文化教育的方法
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作为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进行多方位文化渗透教育,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够主动、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一)正确使用注释
教材中对涉及到具有文化特异性的内容加以注释和讲解。但是学生对于这些内容理解很困难,有时还会引起理解偏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化难为易,可以利用一些事例进行讲解,有针对性地把这些零散内容进行系统化让学生易于接受,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
(二)应用归纳教学
教学中可以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这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可将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士初交时谈话的禁忌归纳为四个词:I,WARM,where,meal。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W代表weight,A代表age,R代表religion,M代表marriage。由此而引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这样可使学生对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禁忌有更清楚的了解,实现语言交际的现实性和得体性。
(三)把文化教学融入语言教学
把外国文化内容作为语言教学材料,介绍外国文化中的异国习俗、典故、历史、风土人情等。这些内容学生们很感兴趣,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英语教学。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同时进行。例如:让学生收集一些英语故事,将这些故事进行分类。将有些故事当作课文进行讲解,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主动学习的习惯。另一方面将这些故事作为阅读材料,通过大量的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四)让学生体验异国文化
体验教学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但通常情况下条件不会允许。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英语兴趣小组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教师一定要注意英汉两种语言及文化的对比教学,不断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失时机地向学生灌输一些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英语。
参考文献:
[1]齐筠.语言,文化及英语听力教学.外语学刊,1998,1.
[2]罗传伟.跨文化意识与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
[3]刘书英,张光明.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外语交际能力.外语研究,2002,6.
学习语言的方法范文2
关键词:蒙特梭利;语言教育;语言发展条件;发展策略
语言是表达自我的主要工具,孩子有吸收周遭环境语言的本能,也需要和亲人沟通以满足他生理和情感方面的需求,如何激发幼儿的在语言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是家长和幼儿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问题。著名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蒙特梭利,她从实践中总结出崭新的、具有巨大教育魅力教学方法备受推崇,而她关于语言教育的理念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一、蒙特梭利语言教育理念及启发
蒙特梭利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能力。因此,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要尽早应该着手,引导和挖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蒙特梭利在著作中完整论述了语言教育的相关内容,包括语言概述,语言文字教育的意义、目的、特点、发展、方式等理念。而其中三点语言教育理念则更让人深受启发:
1、语言发展是有敏感期的,错过敏感期,就会阻碍语言的发展。(0~2岁――听的敏感期;6个月~3岁――说的敏感期;2~6岁――阅读、书写的敏感期)幼儿教师要适时、有计划、有目标地抓住婴幼儿语言发展的敏感期,以日常生活为途径,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和机会,灵活、随机地引导幼儿的语言活动,使他们乐意运用语言进行交往,以帮助他们积累运用语言的技能,培养其听说能力以及交往技能。
2、语言的学习来自于听、看、模仿、练习、正确的辅导。蒙特梭利注重语音、语调、文字应用并进。语言机能结构复杂,感官的发展与语言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在学习中可通过感官训练与操作,获得实际的经验,逐步培养孩子听、说、写、读的能力与习惯。
3、提供丰富的语言学习环境,加强语言学习。幼儿语言的发展同成人学习方式不同,是在自然环境下学习的,如口语教育要从交谈身边的事物开始。要把孩子放在预备的环境中,要得到成人的帮助。
二、幼儿语言发展的条件解析
蒙特梭利认为,幼儿语言上的缺陷和不完善,一是由于先天原因造成的生理性缺陷;二是由于后天原因造成的功能性缺陷,即在幼儿的语言形成期,因为听不到正确的发音、完整的语言,或是由不好的(或错误的)发音习惯造成的言语缺陷。因此,幼儿语言发展的条件主要有两点:一是要有健全的大脑与言语器官;二是要有适宜的语言环境。
1、保持健全的大脑与言语器官是幼儿语言学习的基础。正常的生理结构为幼儿语言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人类完整的语言活动包括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大脑皮层有主言中枢”。由此可见,完整的言语活动需要整个大脑的协调运作。它受整个大脑皮层机能的制约,并不是某个语言中枢能独立完成的。
2、提供有准备的语言环境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学习语言需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因为字、词、句子都要与一定的语言情景结合在一起才有实际意义,若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死记字、词、句,即使记住了也是不会理解运用的。语言能力是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将幼儿放置在有准备的环境中,循序渐进地让幼儿学习语言,其发展效果是惊人的。这一个学习语言的特点正如蒙台梭利教育强调的:成人应为幼儿准备一个符合幼儿需要的真实环境,它能为幼儿身心发展所需提供活动与练习,并且像家一样充满爱、快乐与便利。
三、创设幼儿语言发展条件的策略
(一)充分锻炼幼儿大脑与言语器官,为幼儿语言学习打下物质基础。
蒙特梭利语言活动的重点是口语表达的能力,我们认为口语是所有其他语言表达形式的基础。透过语文图卡和分类卡、故事、新闻、谜语、童谣、手指谣、诗词,甚至延伸到其他工作区的活动范围,孩子有许多机会吸取正确的新词汇,这些丰富的词汇和表达自我的能力是蒙特梭利环境给予孩子在语言方面的第一把钥匙。
在奠定口语基础的同时,孩子由“声音的游戏”和“注音符号砂纸板”,认识语言的声音和符号,听力的提高对语言的学习至关重要,先有听后才有说;此后,孩子将用“拼音盒”开始拼字、造词,甚至写故事或其他的文字创作;而阅读能力随著孩子对文字的解析自然地发生了;孩子由日常生活区和感官区所磨练出的手眼协调和控制手肌肉,间接为他日后书写的能力建立稳固的基础。我们以孩子所显现的敏感期作指南,给予适时的工具和辅助,促进幼儿大脑言语器官的成熟,幼儿对语言文字的吸收及探索便会随之自然地发生。
(二)创设一个让孩子想说、敢说、爱说、有机会说的环境。
在蒙特梭利环境中,任何语言活动都和孩子周遭的生活及喜好息息相关,惟有透过对孩子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才能产生共鸣,并且引发孩子自我表达的兴趣和动机。
1、创设丰富的生活场景。丰富的生活内容是幼儿语言学习的源泉。有效的语言学习并非一定需要正式的教学,在有意义的生活情景中使用语言也同样可以有效地学习语言。幼儿的语言学习就融合在日常生活中,它几乎无所不在,可能是在起床穿衣时、在餐桌上用餐时、在户外游戏时,在幼儿所经历的各种生活场景中。生活是语言学习的源泉,有了丰富的生活内容,才能有丰富多彩的语言。所以,我们要创设各式各样的生活场景,让孩子多看、多说。
2、提供标准、正确的语言示范。幼儿最初学习语言的方式是模仿,而其出生以后又是在成人的照料下成长起来的。幼儿生活的照顾者(家长、幼儿教师等)是其直接学习的“榜样”,幼儿语言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使用语言的质量。因此,成人在与幼儿对话时应注意:说话语速要慢,口型明确、语音清楚、准确,语调抑扬顿挫;坚持使用正确的词语和语法正确的句子与幼儿交流,不要用不准确的词来逗孩子,避免使用儿语。
3、创造自由交流的语言环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教师要重视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际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寓语言教育于一日生活(来园、进餐、睡觉、如厕、盥洗、饮水、散步、做操、户外游戏等)之中,在帮助幼儿建立生活常规的过程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自由是蒙台梭利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幼儿只有在自由的气氛中,才能将学习潜能发现出来。还要家园合作,举办大型户外活动带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和社区、多接触伙伴,如多去公园、游乐园、动植物园等地方举办活动,给孩子创造与伙伴们自由交往的环境。这样做可弥补幼儿交往经验的不足,有助于孩子人格和语言的发展。
除此之外在蒙特梭利语言教育中,还要侧重于培养幼儿乐观、自信的品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参考文献:
[1]玛利亚・蒙特梭利,蒙特梭利儿童教育手册,中国妇女出版社,2012
学习语言的方法范文3
关键词:民族预科生;数学教学
预科学生是否能学好数学关键在于教师,如果数学教师能够提供新的教育观念和学习方法,调动每位预科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培养预科生重任放在首位,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优化整个课堂教学,那么预科学生就能够快速、有效地学习数学。做好预科教育教学工作,能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很多的求学机会,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创造条件,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科学文化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少数民族预科生学习特点分析预科学生来自各州县、牧区和农村,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成绩差距较大,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浓,有的学生甚至讨厌数学,以至于彻底放弃了数学学习。来到预科后,面对新的学校和学习环境,大部分学生普遍感到压力很大针对以上的差异及特点,采用变抽象为直观,教学效果会更好。
二、实施分层教学
1.分层教学的内容
分层教学是把一个班级或几个班级中的学生按其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分成若干个层次,提出相应的知识要求,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不同层次学生都得到最好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的形式一般分为“年级分层”和“班内分层”两种,由于“年级分层”实施以后学生整体水平比较一致,教学和管理相对比较稳定,而且学校分离出来的强化班只是学生整体中的较小部分,我们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班内分层”教学上。
2.分层教学的实践
在班内分层,可以采取隐形分层法,这种分层仅由教师本人掌握,对学校和学生并不公布。通常把较好基础与较强学习能力的学生分到C 层,把基础较差且学习速度明显较慢的学生分到A 层,其余大多数学生都到B 层。划分后要随时跟踪学生的变化,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划分的结果。学生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等各个方面。
教师必须重视每位预科生的个性差异,在全面了解预科生的个性特点的基础上,在达到预科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要求的前提下,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达到自己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针对学生的具体实际水平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对A、B、C 三个层次的学生分别提出各自的具体要求。 转贴于
A 层:使每位预科生掌握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基本方法,并且对数学学习不再产生厌恶和自卑的心理,并能够通过各种考核。
B 层:使学生掌握“三基”的同时,还具有分析、解决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素质,为学生学生其他专业课打下良好基础。
C 层:培养学生在达到B 层的基础上,能揭示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加以应用创新,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并为其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一章的内容前,可以将本章的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分为知道、理解、熟练掌握三个级别,向学生进行大致介绍,并指出重点难点以及本章和其他章节的内在联系。另外,针对部分学生纪律观念淡薄,自我要求不严,缺乏学习热情等现状,可以对各个层次学生分别提出明确的要求和建议,帮助学生确定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拟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三、优化教学内容通过数学课的教学,我们可以了解有潜力的学生的特点和差异,给他们提供更大的空间,让他们在不同的特点和差异中发展和成长。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想象能力,传授和讲解新课是挖掘学生潜能的最有效方法,原有的新授课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在间接中获取知识,这种方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使学生总在教师思维的牵制下发展活动的。所以要想挖掘预科生的学习潜能和广泛的思维能力,教师必须创设自主、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教师必要时还给预科生提供学习方法和建议要求,这样才能激发和提高预科生学习的欲望和积极性。教师必须放下高高在上的权威架子,让每位预科生感觉到师生之间是在共同探讨、共同学习,使每位预科生在最大限度中发挥学习的潜能。其次,还要给预科生创造一个讨论和思考的空间。学在于勤和思,思缘于疑,学生只有学会勤奋与思考,才能学会创新和不断进步。经常独立去思考质疑的学生,他们就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更学会了如何去获取新知识,这正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要在引导下以预科生的自学和讨论方式完成课堂学习,活跃课堂气氛,调动每位预科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预科生学习的欲望,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使预科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找到快乐和兴趣。
总之,教师只要用心去传授学习方法,提供学习建议和要求,提高预科生学习的欲望和积极性,就能不断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子兴主编.数学教学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学习语言的方法范文4
[论文关键词]教育科学 量化研究 文献研究 思辨研究 质化研究
教育学科理论和体系的建构,依然是今天教育研究者的一项重要使命。教育学学科界限的模糊性,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则是教育科学理论建构的根本有效路径。
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及其分类
如果将教育学科归为社会科学范畴的话,那么,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即量化研究、质化研究和文献研究方法,理应成为教育学科研究中的重要研究方法和手段。而思辨研究依然会是教育学科研究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因为教育研究者面对的是一个有意义的、价值关涉的教育世界,教育学科所蕴含着的人文精神和人性特质,使它与人文科学有着天然的联系。
因此,教育科学研究方可归纳为四大基本类别:量化研究方法(实验法、定量调查法、数理分析和测验等)、质化研究(人类学方法、定性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思辨方法(注重纯粹的逻辑推理的一种哲学思辨)。虽然,量化研究与文献研究、定性调查法等一样,都具有一定的科学属性,具有可积累性、可修正性等特征;都强调对资料数据的科学收集和有效占有,通过严密可靠的数据资料为寻求事物间的规律性联系和科学性结论提供必要的事实和依据(当然,量化研究通过观察、调查和测量所得出的相关数据属于第一手资料,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中的数据则主要来自于文本,属于第二手资料),但由于研究技术、手段、方法的差异性,决定了它们属于不同的研究方法类型。
二、量化研究的广泛使用是教育科学研究日趋成熟精细的标志
广义上的实证研究包含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学者张红霞认为,实证研究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比如,个案研究如果能把每一步操作都详细地记录下来,就可以认为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重复性。而我们这里所指的量化研究属于狭义上的实证性研究,即主要以实验、调查、测验和数理分析等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的实证性研究。实证性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的一种研究范式,倡导将自然科学实证的精神贯彻于社会现象研究之中,主张从经验人手,采用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分析的手段,使社会现象的研究达到精细化和准确化的水平。
20世纪初,德国学者梅依曼和拉伊力倡把教育研究从哲学思辨传统中脱离出来,走科学化、实验化的路径,要求通过科学的验证来发现和陈述事实,提出只有通过实验与观察,在有意识地简化要素条件下研究教育现象中各种复杂的因果关系,教育学才能成为一门科学。
一个多世纪以来,社会科学的各种理论、方法与技术蓬勃发展,研究方法日趋精细,并陆续引入教育研究领域,促使教育研究呈现出不同的取向和形态。从西方教育科学的发展历程看,教育科学对实证研究方法的借鉴、吸收是其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教育研究者通过对教育实践中各种数据的调查、分析,通过对文献研究、质化研究、思辨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对教育实践中的众多实然问题给予问答,并进行了理论上的有益探索。
以教育管理学的发展为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教育管理理论的兴起,教育管理科学论成为美国教育管理研究的一个主流性理论学派。“教育管理科学论将自身奠基在逻辑实证主义的基础上,强调教育管理研究立场的价值无涉,强调教育科学理论的描述、解释和预测功能,强调教育科学理论的可应用性、可操作性,强调量化研究,重视测量、数据统计,强调观察、实验的重要性,偏爱用图标和模型说明问题”。尽管教育管理科学论在20世纪70年代后遭到了教育管理主观论和价值论的挑战,然而,纵观今天美国和欧洲的教育研究,量化研究方法依然占据着研究方法的重要地位。
马尔科姆·泰勒在分析了欧洲2000年出版的最具代表性和影响性的17种英文高等教育专业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后得出结论: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占主导的只有三类研究方法,分别是:文献分析(37%)、多变量分析(26%)以及访谈(17%),这三种研究方法占到文章数的80%之多,即文献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质化研究分别占据了发表文章的37%、26%和17%。马尔科姆还认为,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因为在所有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像文献评论、问卷调查和访谈这些方法都非常普遍。
从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看,国内主要教育类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大多是马尔科姆所指的诸如概念分析、批判和现象学等思辨类型的研究方法,而关于量化研究方面的文章内容比较单一,比如,调查问卷类文章主题主要集中在学生经验方面,诸如大学生就业、创业、学习等。有学者在分析《教育研究》所发表的文章后指出,它共登载的165篇研究论文中,主要以思辨、历史文献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完成的论文为主,占86.7%,其中思辨类论文达115篇,又占有绝对优势(70%)。采用“定量方法”或自然科学方法完成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和数理分析研究论文共计22篇,仅占13.3%。
三、量化研究的运用与效用范围
在教育领域中,量化研究要求研究者事先建立假设并确立各种关系变量,通过概率抽样的方式选择样本,使用经过检测的标准化工具和程序采集数据,同时将事物在某一时刻凝固起来,对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建立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必要时使用实验干预手段对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对比,进而检验某种关于事物客观规律的理论假设。在研究过程中极力排除研究者本人对研究的影响,尽量做到价值中立。由于量化研究所具有的客观性,以及具有明确、具体的操作程序、可验证性和可重复性等特征,它在宏观研究、因果分析、规律性和趋势性问题的分析、描述、预测及验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马尔科姆对高等教育文章研究方法特点的总结看,采用量化研究的文章主要集中在系统政策、课程设计、高等教育评估和评价、学生经验等研究层面和主题方面,关于教学质量、院校管理等研究则较多采取了混合研究方法。由此可见,教育科学中的量化研究适用于下述研究。(1)适合于宏观研究。即比较适合于教育政策、教育规划和教育预测方面的研究,适合在宏观层面上对事物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和趋势性的特征预测,通过教育现象的平均情况和抽样总体的代表性,以求发现问题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2)适合于对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的因果分析和相关分析,发现趋势性的因果规律和相关规律。例如,研究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与GDP之间的数量关系、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相关性分析等。(3)适合于课程改革、教育评估和评价、学生发展等方面的评价、描述和预测性研究。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将数据加以分析和归纳,发现和推断具有代表性的、可推广的特征和模型。(4)能够证实或证伪已形成的理论假设,并不断地修改或完善已有的理论假设。比如,学习心理领域的许多理论就是通过验证或证伪方法发展起来的。
信度和效度是关系到量化研究结论准确和普遍意义的关键性要素,而无论是观察、实验、测量、数据统计,还是用图标和模型说明问题,其设计和研究难度都比较大,对研究者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因此,研究者除了需要具有严谨规范的求实精神、较强的演绎归纳分析能力外,还需要对研究问题能够给予合理假设,需要具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如问卷法、实验法)、数字统计方法(如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研究者不仅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样本或者选题值得进行大样本调查,同时在问卷设计、样本选择、信度和效度检验、分析工具、分析深度、合作沟通等诸多方面都应具备科学的态度和较高的专业水准。
四、基化研究的优缺点辨析
实际上,教育科学中的量化研究虽然强调事物的“量化”,即通过对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而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但其根本意义依然在于寻求一种规律性认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只是量化研究更追求和强调科学的程序、手段和步骤,依靠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和相关关系进行调查、测量、计算和分析,以达到对事物“本质”的一定把握。一般来讲,在研究阶段上、对问题的认识程度上,定性是定量的基础,定量是定性的更高阶段。从这个意义上看,量化研究方法有以下优点。(1)量化研究方法符合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教育研究可以定义为对数据(用于分析和研究的各种数字、文字、图象或其他形式的资源)的系统收集和分析,其目的是对教育的方方面面进行有效的概括、预测、干预和说明。”(2)量化研究有利于数据资料的有效积累,有利于对研究问题的深度解决,有利于克服教育研究中的主观性和各种偏见。如果我们想对大学的教学改革评头论足,必须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研究型大学和普通大学的教学现状,否则难以令人信服,而这很难通过思辨或文献等方法来完成目的。大学教学的实际状况和学生对教学质量的真实想法,只有通过问卷调查等量化研究方法才能够真实地得以反映。以张红霞、曲铭峰的《研究型大学与普通高校本科教学的差异及启示——基于全国72所高校的问卷调查》为例,该文章通过对研究型大学与普通高校本科教学的差异性的问卷调查,通过大量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客观真实地为我们揭示了不同类型高校的大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情况和影响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其得出的结论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研究型大学(北大、清华除外)的教学质量问题普遍严重;教学经费不足是质量问题的首要原因。由于研究者客观中立的研究立场和科学求实的科学态度,由于问卷内容的严谨规范和数据资料的真实可靠,尽管结论令人意外,但却很难否认该结论的真实性。(3)量化研究能够通过清晰易懂的图表、数字或简短的文字说明事实、实质和趋势。比如,马丁·特罗通过相关数字对高等教育精英阶段、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15%以上)和普及化阶段(50%)作出了科学论段,形象说明了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数字特征。
量化研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量化研究除了对研究者的技术性有较高要求外,还需要研究者秉持一种客观中立的立场,尽量坚持价值与事实的适度分离。但是,当研究者因某些原因想用自己的研究支持某种观点时,就有可能产生偏见,这势必会影响结论的真实性。虽然研究者应坚持价值无涉这一原则,但真正将价值与事实分离却很难做到。(2)作为量化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研究手段——问卷调查法,其抽样误差总会客观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使研究的总体效度受到影响。问卷调查和结果往往会受到经费和人为因素的干扰,而且,大多数问卷往往比较浅显,不能深入到引出应答者真实意见和情感,也就不能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以《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一文为例,研究的主题是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的调查,但调查的人群却只有在校大学生,调查内容主要反映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创业意向与家庭背景关系、大学生赞成创业或不赞成创业原因、大学生创业知识等问题方面,而有些结论与问题内容不构成必然关系。比如,结论对策中的“政府应优化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与问卷内容无法呼应。(3)基于访谈法的量化研究结果的效度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访谈者的观察能力、反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4)发现趋势性的因果规律和相关规律具有相当大的难度。研究者在对复杂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的因果分析和相关分析时,不同变量的选择会对结论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且,如政策等变量因素在实证研究和数据预测中很难得以体现。预测与实际的不符使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对宏观预测的科学性提出质疑。比如,关于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预测方面,20世纪90年代相关实证性预测文章对我国2010年的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的最大胆的预测也没有超出1000万人,而2008年我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已经超过2 700万人。在对教育现象的相关分析中,有些相关分析显得比较牵强,令人难以认同。有时从一项相关研究的结果中获得有关原因和结果的推论是困难的。当变量A和B相关时,研究者不能明确地推断出是A引起B,还是A和B是由第三个变量C引起的。
学习语言的方法范文5
一、 调查目的
1、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
2、分析学生学习效果产生差异的原因
3、找出改善这种状况的方法
二、 调查对象及其方式
本次调查主要是对大城二中八年级(2)班的学生进行整体问卷调查,并选出几名优等生进行问答。
三、 调查结果
(一)预习情况、方法
预习是听好课的基础,也体现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其中“老师要求预习”和“想起来就预习”的学生大约占45%,而自觉预习的学生只占25%。而大多数学生预习也只是简单地把课本看一遍,通过预习发现问题并找出课本中的重点和难点的学生则更少。优等生中也有人经常预习,他们预习通常采用找重点和难点的方法,而差等生和中等生则至多是看一遍新课内容,很少或只完成老师课前不值得预习任务。以上结果都表明,预习是中学生学习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
(二)听课情况、方法
听课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途径,中学生自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影响学生听课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老师听课的方式和课堂的活跃气氛,这些因素约占70%。因此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课堂笔记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成绩较好的学生多采用上课及重点的方法,这类学生约占22%,他们都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节省大量时间。大部分中等生采用做详细笔记的方法,而差等生则很少或根本不记笔记。基于以上学生听课和记笔记上的区别,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听课、记笔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四)情况和方法
学习语言的方法范文6
初中学生关于学习方法的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六2中队的班长。很高兴能够再一次站在这里,为大家接下来的学习做一个指引。
在本次期中测试中,我摘下了季军的花环。班级里,也常常被作为比较的人物。在座的各位同学们中,本次期中考试显然有进步的,也有各种原因发挥失常的。面对期末考试,我们要做的就是成绩好的稳定下来,成绩不理想的稳步提升至理想状态。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学习小经验:
语文学科,主要就是重在背。背课文,背注释,自然阅读也不能落下了。所以平时多阅读,读名作,勤思考,对于语文成绩的提高帮助很大,最近几次测验我深感阅读方面的欠缺,成绩一下被拉下来了。
数学学科,要把各种题型掌握透彻,公式也要牢背。现在许多同学,由于最近学习的公式比较多,什么弧长公式、扇形公式的经常会搞在一起,请注意区分。
英语学科,首先是要勤背单词、词组等。毕竟现在六年级,主要的考点就在于单词、语法和固定词组搭配等。在闲暇时间,尽量多多去拓展单词,但是一定是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不要贪多嚼不烂,学了新的忘了旧的,久而久之反倒起了反效果。当然,勤背是对填空题、选择题、选词填空、首字母填空和完形填空有比较大的帮助。你不妨一试,一会可以应万变。
要选择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是对英语成绩提高的一个途径。比如将新词、语法等,一是在课堂上做好笔记,二是课后要勤于整理。我认为,整理笔记最好的方式就是在自己有条件的情况下分门别类,整理到不同的本子上,有时间随便一瞄,立即感悟倍出。
做,与不做,那也就是一个学习态度的问题。小学时,由于没有升学压力,可能少部分同学们对于学习敷衍了事。“学学就行了,考试考上多少都无所谓”“太烦了”这种语句一直流传到了初中。这里我要提醒同学们,要纠正这种学习态度。
首先,对考试成绩不在乎是绝对不正确的。考试成绩,是一把衡量你一段时间之内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尺子。若是学得不扎实,那么成绩就会下降;若是情绪不稳,则成绩就会超乎想象。
再者,若是成绩不理想。你一是不能无所谓,二是不能气馁。而
是要将失败作为一次转折,要在失败之后重新振作起来,再次努力向高峰冲刺。
我的发言就到这里了,也祝同学们勤奋刻苦,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再接再厉,力争在期末考试中取得闪光的成绩,在一片赞扬声中过春节,度寒假,那将是多么骄傲的日子。
谢谢大家
初中学生关于学习方法的演讲稿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在前面的几次考试中,我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我的努力,当然学习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我给各位介绍一下我的学习经验。
第一我觉得要想学习好先得对学习感兴趣。俗话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对学习有动力,自然会越学越好。第二,要想搞好学习,必须掌握好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才是最重要的。在学习当中,我们的脑子里必须有三个字——“为什么”!牛顿被树上掉下来的苹果砸到,他问了个“为什么”,于是他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看到开水后,壶盖跳了起来,他问了个“为什么”,于是他发明了蒸汽机……,所以说聪明的人懂得说;智慧的人懂得听;高明的人懂得问。最后就是一定要勤奋,这是最重要的,连爱迪生都说“天才需要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也许上面我说的很抽象,具体下来就是上课要认真听课,注意要多独立思考,不懂就要问,要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要认真细致地做好老师布置的作业,决不能马虎。还有的是,要做好笔记,课前最好预习,先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这对于接下来的课能更容易地吸收。课后也要进行复习,巩固好老师所讲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古人曾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不也是这道理吗?最好要注意劳逸结合。只顾着死读书是没有用的,要让脑子适当地放松一下才行,比如打打球,听听音乐,看看电视新闻等。
以上这些是我个人的学习体会。毕竟学习是因人而异的。但我相信一分耕耘自有一分收获,付出汗水才会收获硕果的!我也会加倍努力,争取在下一次考试中成绩更上一层楼。
最后我想说“你再强也不要和别人比,你再弱也要和自己比,你挑战过了自己,把以前的自己比下去了,你就会收获比别人强。”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初中学生关于学习方法的演讲稿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在前面的几次考试中,我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我的努力,当然学习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我给各位介绍一下我的学习经验。
第一我觉得要想学习好先得对学习感兴趣。俗话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对学习有动力,自然会越学越好。第二,要想搞好学习,必须掌握好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才是最重要的。在学习当中,我们的脑子里必须有三个字——“为什么”!牛顿被树上掉下来的苹果砸到,他问了个“为什么”,于是他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看到开水后,壶盖跳了起来,他问了个“为什么”,于是他发明了蒸汽机……,所以说聪明的人懂得说;智慧的人懂得听;高明的人懂得问。最后就是一定要勤奋,这是最重要的,连爱迪生都说“天才需要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也许上面我说的很抽象,具体下来就是上课要认真听课,注意要多独立思考,不懂就要问,要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要认真细致地做好老师布置的作业,决不能马虎。还有的是,要做好笔记,课前最好预习,先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这对于接下来的课能更容易地吸收。课后也要进行复习,巩固好老师所讲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矗古人曾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不也是这道理吗?最好要注意劳逸结合。只顾着死读书是没有用的,要让脑子适当地放松一下才行,比如打打球,听听音乐,看看电视新闻等。
以上这些是我个人的学习体会。毕竟学习是因人而异的。但我相信一分耕耘自有一分收获,付出汗水才会收获硕果的!我也会加倍努力,争取在下一次考试中成绩更上一层楼。
最后我想说“你再强也不要和别人比,你再弱也要和自己比,你挑战过了自己,把以前的自己比下去了,你就会收获比别人强。”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初中学生关于学习方法的演讲稿
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谈的话题是:学会学习。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不知你的学习是“要我学”还是“我要学”?是“我学会”,还是“我会学”?在我们学校这样优越的环境下,你们该怎样去做?在春天里你是否思考过秋天的收获?你是否在为秋的收获积蓄着力量?人生的大幕已经缓缓开启,你就是这方舞台的主角,台下万众瞩目,面对压力,你准备好了吗?有学必有考,面对各种考试竞争,你准备好了吗?为了在那金秋的季节不留下遗憾我劝戒同学们:
1、要有自己的目标
基础可能不同,方法可以各异,但目标是必不可少的。目标是呼吸的空气,是沙漠中的绿洲,是我们心中的太阳。目标坚定的人,往往会无怨无悔,尽心尽力。拉斯金曾说:“无目标的生活,犹如没有罗盘而航行。”目标越明确,学习积极性就越高;目标越宏伟,为实现目标所付出的努力就越多,学习意志就越坚强。目标有大目标,小目标,有远期的,也有近期的,小到一节课,大到一生的志向都属于此范畴。无论是大目标,还是小目标,只要有就有动力和希望。目标需要行动的支持。小的目标一个一个地实现,就能给自己信心,为实现最终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2、要学会吃苦
谁都知道取得成功不可能一帆风顺,也决不会是平坦大道,但面对摆在眼前的道道难题,你是回避,还是不怕艰险,把困难踏作脚下的泥丸?泰戈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至理名言: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生命中总有些时候,我们心须为自己的优秀付出代价,就像一粒梦想长成参天大树的种子,在最后冲破泥土之前,必要经历黑暗中绝望的挣扎,而也正是那个梦想支撑着种子,让它在多梦的季节里战胜黑暗,破土而出,“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而当我们手持优异的成绩单时,手持理想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时,一切的付出,就都化成了脸上幸福的微笑!
三抓好学习的关键
学习可分为四个主要环节:预习、听课、复习、作业。
预习:预习要养成习惯。要在学习新课前挤时间预习,也可以在周末。预习要找重点,难点,要攻破它,这是预习的关键。这能证明一个人的能力,同时也能培养一个人的能力,更会磨练一个人的意志。
听课:听课是学习时最重要的环节,会听课意味着会抓重点,能理解老师的意图。要及时做好笔记。记性好不如烂比头。记笔记是一种良好的听课习惯,好笔记不是全记,不是漏记,不能只听不记,更不能只记不听。可以记在笔记本上,也可以记在课本教学内容旁边,级笔记既实用,又利于今后复习。
复习:复习要遵循遗忘规律,及时进行复习。复习的目的是把学习内容进一步巩固、掌握,以便摸清其内在规律,在运用中举一反三。
作业:布置作业的目的是巩固学习的知识。作业要独立完成。多数学生为了完成任务,不复习就急于做作业,这不利于知识的巩固。做作业前首先阅读一遍课本内容,和老师讲课的内容对照一下,看一看是否一致。这样做等于及时地复习了一遍,然后再做作业,既快速又能保证作业质量,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四,学会“第三次学习”
学习知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次学习,第二次学习和第三次学习。“第一次学习”是上课听讲;“第二次学习”是指做作业通过前两次学习,学生能够学习到基本知识,并能够简单应用,“基本上”达到了学习知识的目的。但是仅有这两次学习,知识还只是机械的存贮在学生的大脑里,而且不系统,并没有真正转化成为学生的能力,遗忘率非常高。正如人们常说的“学完就忘”、“知识都还给老师了”。而“第三次学习”才是真正形成能力的关键一环。“第三次学习”是指在前两次的基础上,学生自主进行的学习:对笔记本知识点的深化理解,对零散知识的系统化,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融会贯通,并能灵活运用的过程。
同样的教室,同样的老师,同样的上课,同样的作业,可为什么有的学生考70分,有的考90分?70分到90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20分的问题,而是体现出中等生和优等生水平上的本质差异。而这一差异就来自于他们在“第三次学习”上的不同。
同学们,人生岁月,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让我们珍惜这美好的今天,为了明天的幸福,让我们携起手来,下定决心,行动起来,用勤奋弹奏一曲精彩的人生华章!
谢谢大家!
初中学生关于学习方法的演讲稿
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提高自我学习水平。
自信心是学习的源动力,是提高学习水平的基本条件。在学习过程中,自信所迸发出来的勇气和毅力,可以帮助克服学习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挖掘自身的潜力,去完成学习任务。
“我能行”、“我要拼搏”、“我一定超过他”,经常给自己这种积极暗示,你就会充满活力、朝气蓬勃,学习成绩就会得到快速提高。
自信不是盲目的,同学们应学会冷静分析自己的学习情况,分析总分成绩名次的高低、稳定性,分析特长学科的成功经验,分析短腿学科、成绩不稳学科的形成原因,分析学习状态、学习潜力、投入时间等情况。
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正确定位自己的奋斗目标,制定清晰的学习计划,并持之以恒地督促自己执行落实。送同学们一句话“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又是最好——拿破仑”。
高中生的学习任务是十分繁重的,要出色地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必需提高学习效率。高效学习的根本不是搞题海战术,而是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包括自学能力、阅读写作能力、书写能力、创设情景能力、提出研究课题能力、假设猜想能力、质疑批判能力、总结反思能力等。
一个有较强学习能力的学生,如果能在安排各学科的学习中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他的学习过程一定是高效的,他的学习一定是愉快的。
每个人的学习都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一个成功的学习者必定是一个善于借助老师和同学力量的人。
老师的点拨标准、规范、到位,尽管语言表达上缺乏时代气息。对老师要施以“缠”字决,没解决的问题一定要缠到彻底解决为止,决不能一知半解简单的点点头微笑着把自己给忽悠了。在培优补缺这一学习活动中,应主动预约老师,预先提出辅导课题。
同学间的互助学习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学习环节,但仔细研究学习成功的同学的学习秘诀或许更重要。要追上这些同学,你得挖掘出他们的优秀学法为己所用。要超越这些同学,你得奋勇拼搏有所开拓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