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应用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
一、建构主义概述
建构主义中建构一词是从建筑学中引申而来的,原意是在建筑或木器加工中把现有的零件和材料筑成某种结构。在建构主义思想中,建构指的是通过人的认知结构的发生和转换解决问题。具体来讲,就是指学习者在新的和原有的知识经验之间,通过二者反复的和双向的作用形成并不断调整个人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他们反对用直接教学的方式获取知识,主张用提出问题的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来探究答案。近代,哲学家维柯在代表作《新科学》一书中表明:人类创造了文明社会,社会被创造的同时也创造、塑造了人类自身,所以人们才能够通过历史认识到社会是如何被创造的。由此,维柯进一步提出:人们只能认识到自己所创造的东西,也就是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自己所建构的一切。继维柯之后,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先天综合判断”命题和“主体建构客体”思想验证了在建构科学知识中人的认知结构起决定作用,对建构主义的生成和拓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自20世纪以来,当代建构主义以皮亚杰和维果茨基为主要代表,皮亚杰从认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角度对儿童心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认识是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建构的,认知结构是在认知个体与环境的双向作用和不断建构中发展的。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其后继者布鲁纳提出:学习的过程是积极的,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依靠的是自己现在的和过去的知识来建构新的思想和概念。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从认知结构的性质与发展条件两个主要方面做了进一步研究。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多次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的结构中有多么重要,还对个体的主动性如何在认知过程中进行充分发挥作了深层次的思考。总之,上述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建构主义,也为建构主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在追溯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时,我们不难发现建构主义思想来源驳杂,涉及领域广泛,虽然上述各种建构主义提出的角度不一样,但是在如何看待知识、如何学习等方面是趋同的。概括起来,我认为建构主义至少具有三个共同的特点:一是重视学习者的主体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位学习者都是参与的主体,别人无法替代。二是强调学习的情境性。建构主义认为特定的学习情境能够促进学习者理解和建构新知识,知识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对已有知识进行改组和重建,而不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知识。因此,学习离不开真实的学习任务,对于学习就要努力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三是主张学习的社会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但是个人建构新知识的过程,更是以社会为媒介通过与他人的协作和会话而内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未来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但是纵观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可以发现高校培养出的人才往往不是社会所需的人才,不少大学毕业生正经历着与社会相脱节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基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偏离社会需求的人才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狭窄,部分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探究素质、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培养,教育教学资源没有得到深层开发等。针对上述困境,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可以为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拓展新的视角和提供参考。在建构主义看来,知识不是学习者对现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基于自身经验对知识赋以意义,同时强调学习者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中介通过与别人的协作不断建构新知识的。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学习理论,鼓励学习者能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更强调反思能力的培养,还主张将学习置于真实的情境中。建构主义倡导的教育理念与新形势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契合,我们应当予以借鉴。找到建构主义与应用型人才培B的契合点,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重新定位师生角色,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从而达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最终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三、建构主义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为了满足新课改和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的需要,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加关注的是学生在实践与创新思维方面的发展。建构主义主张的教育理念与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相契合,我们应当予以借鉴。其中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优化课程体系成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难点。这就意味着课程体系在课程目标、课程设计等方面的理念、方式和方法都要进行深刻的转变。
在课程设置方面,从强调课程的工具性向强调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将课程视为传授知识的工具,但是在建构主义视角下,课程被视为工具性和个体发展的统一体。课程设置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创新思维习惯、提高素质和强化实践能力。因此,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课程设置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要因材施教,要把学生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统一起来,综合考虑。
在课程设计方面,从强调知识的传承向强调知识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转变。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创设情境,围绕学生“意义建构”而展开的,不是以分析教学目标为主。在学习方式上,建构主义提倡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结构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参与的有意义的学习,认为知识是生存在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的。在这个意义上,建构主义要求课程设计要将知识的学习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课程设计首先要立足于知识的情境性,本着情境教学的理念,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然后将学生置于情景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
(二)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以建构主义为指导,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处于主导地位。整个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过程。其中,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教学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教学环节要考虑学生的主体价值,真正赋予学生话语权,这样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教师作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导力量,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具体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做两大转变,一是教师角色的转变,二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在角色方面,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学习的领导者、强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在教学观念方面,教师应该由以知识学习、教学任务和教育教学为中心转变为思维训练、学习效果、自育自学为中心。
(三)以建构主义为指导进行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文字呈现,主要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展开。目前,纵观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可以发现在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培养的目标局限于信息的传递,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的内容仍以现成知识为主要载体,对学生的现实需求缺乏关照,教学方法缺乏师生之间的合作和交往,缺乏教学资源的深层开发等问题。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实践能力、探究素质,以及采用何种方式、方法进行人才培养成为当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重点。在这个意义上,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强调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注重学习者在活动与交往中探究学习,重视培养学习者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习惯的理论,与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相吻合,可以解决上述诸多问题。
从建构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和定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改变过去长期存在的被动灌输的培养方式,关注学生的现实需求与实践中棘手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在活动与交往中M行探究性学习,切实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校教学与社会的联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张银蒲,申彦春,姚明林.基于建构主义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继续教育,2011(05).
[2]徐维英.建构主义理论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发展浅析[J].教育与职业.2011(23).
[3]刘儒德.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J].人民教育,2005.7.
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范文2
【关键词】市场需求 技能型物流人才 问题 建议
进入21世纪,我国物流产业得到快速的发展,物流的发展带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因此,对物流技能型从业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后,人才的竞争成为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关键,人才的匮乏将严重制约着物流企业的发展。如何加强物流人才培养,满足物流产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成为各所高校教育者研究的重点。本文对目前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给予市场需求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传统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人才的培养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在高校物流专业教育中,虽然招收的学生数量不少,但是却存在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很多对物流人才需求旺盛的企业都反映高校毕业生只能掌握传统的储运业,而对现代物流的观念、技能掌握较差。这反映了高校物流教学内容与现代市场需求脱节,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供需双方错位现象严重。很多高校受到主客观环境的影响,教学模式仍旧停留在注重传统储运业的工作流程和经营方式教学上,现代化信息物流教学还不完善。
(二)教学理念陈旧,制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目前,我国高校物流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师往往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根据教材对学生进行大量的理论灌输。在教学中,教师强行地将学生的思维禁锢在自己设定的套路之下,不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质疑,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够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的高速流动让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理论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师资力量薄弱
虽然物流业发展迅速,但是高校目前的物流教学中,物流专业的教师资源相对匮乏。因为过去并没有物流人才的培养,导致学校缺少专业的物流教师,物流课程并不作为专业主修课,往往由相关经济专业教师代课,教学效果得不到有效保障。为了加快物流教学的改革,很多学校将一些其他专业的教师送出去进行短期培训,在简单熟悉了物流课程,或者是翻阅了一些物流方面的书籍之后,将这些教师投入到物流教学中,由于缺乏扎实的专业知识,对物流操作时间缺乏认识。物流教学效果很差,学生得不到有效的实践,导致理论教育与实践技能的脱节。
表1: 传统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名称 内容
传统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物流人才的培养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教学理念陈旧,制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师资力量薄弱
二、构建基于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
在技能型物流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上,要科学分析当前国内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社会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设置与社会需求相关度较高的物流课程。课程的设置中,要注意理论传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适当地减少理论教学的比重,占到总课时的30%-40%即可,同时,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更好地理解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加强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应该多开设一些与实际物流工作相关的实验课程,安排学生有步骤的操作,安排学生定期到社会企业进行实习,回校后安排学生总结实践经验。实践性学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认识阶段,主要是学生在大一时期对物流理论知识学习后,组织学生去物流企业参观,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物流行业;二是基础实践阶段,在学生掌握一部分专业知识后,安排学生到校外进行适度实践学习,掌握物流的基础环节操作; 三是专业实践阶段,学生在校完成所有的专业课程学习后,由学校组织,安排到对点企业进行较长时间的定岗实习,使学生掌握实际的物流操作技能。
(二)加强校企合作,掌握市场需求动向
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是高校物流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一个契机。首先,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只有开展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才能培养出适合企业的高素质人才,企业的先进技术才能得到有效的使用,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其次,由于教育的投入较大,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不可能独立培养自己员工,对于员工的培训可以借助校企合作的方式,有效培训已有员工,实现员工专业知识的更新。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就必须加强物流专业师资力量的建设。首先,对已有的师资力量应该组织专业系统的培训,及时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其次,积极引进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引进一批学历高,专业知识牢固的优秀博硕士毕业生,更新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同时还可以聘请校外兼职,通过这种形式聘请著名专家到校授课,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范文3
关键词:工商管理;实用型人才;特点;现状
改革开放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结构变化的同时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社会需要实用型人才。工商管理人才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当前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作为人才输出基地就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当前学校培养人才的重心应该逐渐地转移到实用型人才培养上来。对学校来说,在培养工商管理实用型人才时,应该采取更多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工商管理及工商管理专业
工商管理是一个涉及了很多内容的一个行业,主要涉及了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工商管理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的一门科学。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来说,它是一个涉及到很多学科的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具体的专业方向,可以选择的方向有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企业投资等。工商管理专业从开始发展到现在,一直是随着我国经营主体的体制改革而不断地发展、成熟。
二、工商管理人才需求及其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工商管理人才需求情况。社会体制及经济结构的变化,使得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零售业的快速发展加大了社会对店铺管理人才的需求。为了刺激消费,国家出台了一些刺激消费的政策,比如说家电的以旧换新、家电补贴政策,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消费。这种背景下我国的连锁店急剧增加,零售业展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因此对店铺管理人员的需求也急剧增加;第二,管理人才难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目前,工商企业管理人员中非常缺少高级管理人才,而且从事基层工商管理的人员素质不高、学历也比较低,专科以下的从业人员比例大约为50%,这些人员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所以我国高校应该向社会输送一些素质高的管理人才[2]。
(二)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目前,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人才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情况。从零售业的发展及人才需求情况可以看出,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极度匮乏。对于零售业来说,一个好的店长可以明显提高零售店的营业额。目前,优秀的店长都是通过高薪聘用的,因为培养一个店长需要大约3年的时间,并且一个普通的员工想成为一名店长需要经过大量的培训,这个过程既费时又费力,所以零售业中通常都以高薪挖人。然而,作为人才输出的高校没有发挥出它们培养人才的作用,社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急剧的攀升,但是高校对该类人才的培养却存在严重脱节现象,通过调查发现几乎没有一所高校开设店铺管理专业,即使开设了相关的专业,其人才培养的方向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另外,高校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校在人才培养的定位上存在盲从性,很多高校都存在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定位盲从,教育资源没有优化配置,培养的人才实践能力差,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其次,高校培养目标有所偏离。目前,各高校都比较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了实践教学,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可能是一个合格的工商管理人才。
三、对工商管理实用型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开展工商管理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能够更好地刺激学生去思考、去主动的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在工商管理教学过程中,首先老师应该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老师切身的实践过才能够了解到工商管理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这样老师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方向;其次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让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而促使他们主动提出问题,甚至是解决问题。在工商管理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地传授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教学,如果只是理论授课,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胜任职位需求。
(二)建立实习基地。工商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所以在专业人才培养时脱离实践培养和培训是不可以的。高校为了保证培养出来的管理人员可以胜任自己的工作,就必须加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可以给工商管理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实践机会,学校要树立面向应用,依托行业办学的建设理念,而且可以广泛邀请企业专家和行业人士参与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相信通过这种方式一定会培养出更多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结语:总而言之,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结构的转变给工商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各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要想输出更多能够胜任工商管理专业需求的人才,就要加强实践教学,切不可与社会需求脱节。
参考文献:
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范文4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高校人才培养 协调性
近些年来,北京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其发展不仅速度快而且速率高。其中,人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人才的需求更是极为迫切。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会议就曾提出北京将制定高端文化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优惠政策。然而,高校对专门人才的培养却稍显迟缓,同时后劲不足。长此以往,将给首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进而为经济增长带来不少牵绊。因此,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协调性进行研究,即:如何使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高校对此类人才的培养相互协调,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1 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1.1 文化创意产业定义
文化创意产业(以下简称“文创业”)的概念起源于西方,不少学者对此做过界定。其中,我国著名学者金元浦教授认为文创业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以消费时代人们的文化、精神、娱乐需求为基础,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新的媒介方式为主导的新产业发展模式。它的主要特征是文化和经济全面结合,以创新为核心,以知识产权为根本,贯穿生产、流通、消费等产业发展全过程的一种跨国、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重组或重建的新型产业集群,从而满足大众文化、娱乐、精神、心理等方面的需求。
1.2 首都文创业发展现状
北京市于2005年提出发展文创业,并将其分为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其他辅助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文化商务服务)等9大类。截至目前,北京市从事文创业的企业数量已超过5万个,规模以上的企业有7 300多家,就业人数超过100万,资产总额超过1.5万亿元,营业收入在5 000亿元以上。2011年产业增加值达到1 989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0%。可以说,北京市的文创业发展在全国已处于领先地位,甚至超过服务业成为第二大支柱产业。
2 首都文创业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不协调
纵然首都文创业蓬勃发展,仍面临很严峻的问题,其中之一便是专业人才的缺乏。目前,北京很多院校,包括本科和专科层次,开设了美术、广告、影视、艺术等与文创业相关的专业,基本涵盖了所有涉及的文创业相关专业,且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各大高校亦十分重视师资的整合。虽然目前看来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并非科班出身,是从相关专业转过来的,但其学术背景、教学经验等都无可置疑。各高校还加紧实训设施的配备与实习实践基地的建置。尽管如此,二者之间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其不协调表现如下。
2.1 人才供求数量不协调
2012年北京市文创业从业人员人数达到140万,只占全市从业人员的1%,而纽约为12%。可见,北京的创意人才占全市总从业人员的比例仍然较低,总量不足矛盾依然突出。除此之外,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北京将成为文艺演出、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动漫和网游、文化会展和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以动漫产业为例。动漫产业每年需要10~15万人,可当前从业人员仅1万左右。相差悬殊。以此类推,保守估计,北京要发展这些重点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量都分别为10万,而实际从业人员和高校相关专业每年毕业生数量均达不到这个数字(除出版发行业现从业人员数量基本达到外)。随着这些产业的日益壮大,这个缺口还会不断加大(见表1)。
2.2 人才供求类型不协调
文创业领域需要多方面人才,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将文创业人才分为7类(如图1所示)。
文创业是文化知识与经济发展加高新技术紧密结合的产业。从业人员应具备T型知识结构。其顶部“―”代表丰富的社科文化知识,其下部“”代表较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这对人才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我国文创业存在复合型管理人才少、新兴行业专业人才少、内容创意型人才少的局面。北京的情况亦不例外。从业人员往往表现出要么有内容知识但不懂技术,要么懂技术却缺乏内容知识。由此可见,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和市场需要的人才对接不上。
2.3 人才供求质量不协调
人才供求质量主要体现在从业人员的软件素质上,即创意才能。上海文创业协会会长、著名经济学家厉无畏教授指出,创意才能是创意人才必备的首要素质,是在获得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基础上突破已有模式的独创思维和能力。创意才能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包括深厚的文化底蕴、T型的知识结构、较高的技术素质,强烈的创新意识等。由于我国文创业刚刚起步,创意理念始被重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缺少对创新能力的关注,培养的毕业生往往按照学校书本所教内容刻板“创意”的痕迹比较重,尤其是在实践操作层面,灵活处理能力欠缺,因而无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普遍被企业抱怨为“没有创意”。
3 对策与建议
3.1 设立专门机构,牵引高校发展
鉴于上述问题,笔者建议在政府、企业和高校层面分别设立专门机构,由专人负责三者之间有关事宜的接待、解答、协助办理与合作等工作,形成联动机制,为各方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例如,高校在进行文创业相关课题研究时,经常需要到企业或聚集区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开展实证研究,要求企业或集聚区在不涉及保密内容的前提下给予有力配合,不致出现主管文创业的政府部门与企业管理人员互相推诿的情况。由于我国文创业起步晚、起点低,三方都未建立起彼此间可以对话的专门机构。尽管政校企各方都希望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但在实操层面却存在无门进入、无人专管、无路沟通的尴尬局面。可以说,高校的运行机制与文创业发展之间无论在内容模式、目标方向还是思维方式上都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也急切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的牵引。而这首先需要设立专门机构才能有所保障。
3.2 继续体制改革,适度规模扩张
我国当前的教育以应试为主导,不太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头脑中会形成很多的条条框框,高学历、低创意的表现比比皆是。同济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林嘉杨曾说过中国虽已进入创新时代,但教育还停留在知识教育时代。我们天天讲艺术、讲创新,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却做不到,因为考试方法和内容已经决定了生源的基本素质。例如:考试考石膏像、人物头像等。这是一种模仿性的考试方法。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怎么能产生创新人才?许多院校缺乏能够紧跟时代要求的教育理念,在很多方面明显反映出对创意人才培养理解上的偏差。笔者认为,应积极变革高校培养人才的方式与手段,建立创意学学科体系,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力量以及教学实践等多方面提出配套措施,把知识熏陶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课堂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国内办学与国际访问相结合,通过多渠道、多层面、多平台提高人才的创意能力。同时,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根据北京市提出的重点发展相关产业的要求,在招生数量、范围等方面适度扩张。水涨才能船高,扩大基数也是万万不可忽视的。
3.3 资源合理分配,确保资金到位
截至目前,北京市将大部分资源和资金投入到文创业集聚区等企业层面的硬件设施和内外环境建设上,而在关乎文创业的关键要素―人才培养方面则分配不足,多数项目几乎没有关于人才培养等软件建设的详细规划与说明,或者说对人才培养部分的投入远没有前者多,除了招生计划内的正常拨款外,对于创意人才的培养似乎没有“特殊待遇”。随着北京文创业的蓬勃发展,政府方面应制定有关政策,如:给予高等教育创意人才培养、校企重大项目合作、政企校开展重大活动专项经费,设立文创业人才培养引导基金等。高等院校在为首都文创业发展乃至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过程中,应处于科研与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有关部门要有宏观上的指导和规范,确保资源合理分配、资金使用到位。
3.4 创新教育职能,直接服务发展
长期以来,国内大部分高校的主要任务是独立开展科研和人才培养,缺乏对直接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功能的认识,更没有形成一套有效服务地方经济的运作机制和管理体制。北京高校也是如此。在支持经济建设方面,大多通过培养创意人才来间接实现,比较缺乏直接服务首都文创业发展的创新思路。此外,对创新体系的投入与扶持也较为薄弱,激发师生参与创新研究的奖励机制与管理制度尚不完善。这样,导致各高校不能依据首都经济的发展脉搏及时地对科研、教学和学生工作进行调整,使高校科研成果不能又好又快地应用于产业发展,当然也就难以实现高校与地方的良性互动。因此,笔者以为,在树立起服务于首都文创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意识的基础上,在政企校都成立联动机构的条件下,三方多进行沟通、多开展对话,将产业需求直接反馈给一线教研人员,使高校创意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直接挂钩、紧密结合。
3.5 提供开放平台,加强多向合作
为培育创意人才,各方要提供开放平台,建立政府、企业和高校文创业人才的多向交流制度,进行产官学合作及人才培训,实现资源共享。高校要紧盯首都文创业的发展前沿,将文化产业教育与新兴就业岗位结合,定期邀请创意产业一线从业人员来学校承担课程教学。同时,根据创意人才知识结构特点、专业特点、行业特点,有计划性地增加实践类课程,配建文化创意产业相关发展设施,或进行创意开发、实验、创作与展演,提供就业导向的教育训练,使优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与此同时,产业界在关心自身企业营运之际,也应观察现在及未来国家人才培育的方向,并主动提出未来人才需求的建议,如:提供专业人力职能标准。产业需要怎样的人才,只有产业最为清楚,敦促产业界或产业组织进行职能分析,与高校合作制订能力指标,作为文创人才的评选与培训标准。另外,高校与文化创意企业联合建设文创业人才培养基地,成立一些创意工作室,由学生自己运营和管理,为学生在校期间提供更多参与相关实践的机会。同时,鼓励高校和小型文化企业对接,做一些针对市场的创意设计。在此基础上,共同开展有意义的科研工作。既促进学生专业与个人成长,又推动文创业与人才培养协调发展。
4 结束语
文创业是智慧产业,其核心竞争力是创意人才。人才可谓是文创业的第一推动力。因此,创意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今国家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整体来讲,文创业的发展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应是一个体系内的事。首都文创业不可能一味地自求发展,以至于形成现有人才与后备人才脱节的局面。它要同时兼顾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而高校对创意人才的培养也要跟上首都文创业发展的步伐,并建立起良性的互动机制。这样,文创业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进而拉动城市和国家经济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厉无畏.创意产业导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2] 向勇.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开发[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3] 陈冬.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J].北京社会科学,2008(1):8-15.
[4] 姜玮,何敏芝.艺术类高职教育服务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长效机制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11):46-48.
[5] 姜文学.创意产业与创意人才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76-80.
[6] 金元浦.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梯与三种模式[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0-24.
[7] 梁露.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7):92-93.
[8] 姚伟钧.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创新的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14-16.
[9] 教育部.招生阳光工程指定平台阳光高考网[EB/OL].http://.cn/.
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范文5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083
1 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理论界第一次明确对人才培养模式界定的是刘明俊教授。他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办学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样式”。[1]有学者认为:在教育活动中,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各级各类教育根据不同的教育任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即培养模式。[2]近年来,学术界对人才培养模式基本达成这样的共识: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一定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定的培养目标,而在培养过程中采取的某种能够稳定培养学生系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框架和运行组织方式。[3]
2 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
2.1 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2.1.1 办学经费充足,科研实力较强
理工类院校大多重视科学研究,科研成果丰富,办学经费充足。虽然法学专业在理工类院校发展时间较短,但发展速度较快,法学教育起点高,发展环境相对宽松。理工类院校在法学人才培养方面上,大多受到传统理工科发展思维的影响,在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等硬件方面高度重视。
2.1.2 法学教育的发展要求同科学技术紧密结合
法经济学、物证技术学、知识产权等新兴法学领域同科学技术紧密相连,用自然科学中的研究方法研究法学也是法学研究中的新兴领域。从社会需求来看,法律人才的需求不再单纯局限于公检法等司法部门,企业管理、信息技术、安全生产、能源、知识产权等新兴领域也需要大量法律人才。理工科院校自然科学相对比较成熟,很多高校都尝试培养复合型人才。
2.1.3 办学水平较低,办学环境较差
理工科院校的法学专业大多都是伴随着扩招而设立的。更有甚者,少数理工科院校甚至只是把法学等人文学科作为学院向综合性院校跨越的台阶,这种观念严重制约了法学等学科的发展。
2.2 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2.1 法学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通过对将近30所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院校法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考察,发现这些高校毫无例外地将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法学高级专门人才”。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今天,这样的培养目标显然不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2.2.2 人才培养机制落后
多数理工科院校建设法学专业和培养法学人才依然沿袭传统理工科观念,没有因地制宜的论证法学人才培养的合理性。相当一部分理工类高校都是靠着理工科思维在管理法学专业,在教学评估、学科考核、质量评价等方面沿用理工科的评价标准和体系,造成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畸形。
2.2.3 课程体系不合理
法律专业课程与非法律专业课程比例失调是我国高校法学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通病。很多理工科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开设非法学专业课程偏多,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应付,这种课程设置导致学生无法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课程,教师也不能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动性,不能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学竞争机制。
2.2.4 法学专业评价体系不完善
法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更讲求知识的灵活性运用,单纯靠卷面成绩很难衡量学生的真实水平。从就业机制来讲,法学专业因为对口公检法等政府部门,择业期较长,就业机会稀缺。为了增加就业率,各高校把司法考试通过率作为考核法学教育好坏的指标。但现实中只有个别学生大学本科毕业时能顺利通过考试,因此较低的司法考试通过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学校现行专业课程考试设置的不合理。
3 完善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化建议
对理工科院校法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完善,总体上应把握三原则:一是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脱节;二是要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符合法学学科自身特点;三是结合学校优势学科,走理工科特色法学人才培养之路。具体建议如下:
3.1 调整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建设只有走特色建设之路,才可以在我国的法学教育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如果开展特色专业建设,能够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从而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与社会需求的密切结合。理工科院校一定要结合自身学科优势,重新调整法学特色专业培养目标,充分发挥法学办学优势,推进教学体制改革,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法学专业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3.2 优化课程设置体系
理工科院校应依托自身优势学科,增开理工科相关课程。在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形下,强化理工科与法学结合的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把就业目光转向理工专业领域。同时,加强理工科高校法学院系之间的交流,共享各种教学资源,增设经济、管理、外语等选修课程,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形成或懂经济或管理或通外语的复合型知识结构,以满足社会需求。
3.3 强化师资力量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在理工科院校法学发展起步晚、水平低的现实情况下,要在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体现特色,必须依靠复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
3.4 完善法学专业评价机制
在法学专业课程考试的基础上,缩小专业理论知识考试的比重,增加实践能力的测试,尤其是一些应用型较强的法学课程,可以采用模拟审批、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的考察,以便能弥补传统的应试教育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刘明俊.大学教育环境论要(第1版)[M].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23-26.
[2]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33-65.
[3]阴天榜,张建华,杨炳学.论培养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1998,(4):46-47.
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范文6
关键词:人才链;产业链;耦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6-0139-02
产业结构的变动终究将回归到就业结构的调整上[1],因此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之间存在协同性与统一性,即人才链与产业链之间是动态耦合关系。长期以来,我国人才链与产业链内在的统一性被割裂开来,产业发展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都在按照自身轨迹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力资源供给丰富与短缺并存[2],即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人难问题并存。本文对这一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促进我国人才链与产业链协同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一、我国人才链与产业链割裂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重视学科自身逻辑发展及学校教育需要,忽视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专业设置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盲目性,导致高校学科专业严重趋同,追大求全现象严重,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直接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实际上,高等教育供给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是矛盾统一关系,即动态耦合关系,如果供给忽视需求,必定会造成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问题。
(二)人才培养结构与人才需求层次不匹配
目前,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仍处于产业链低端,表现为对低层次的就业人员需求较大,对管理等高层次人才需求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不但抑制了中高层次人才的就业空间,而且影响了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同时,我国大多数高校人才培养结构趋同,与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层次难以匹配。
(三)校企缺乏协作
发达国家往往采用高校与企业联合的模式培养人才,如起源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并由滑铁卢大学成功引入的全球高素质人才培养的CO-OP(Cooperative Education)教育模式就是高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成功典范。但我国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缺乏协作,多数还是各自为政,相互间缺乏合作的主动性,两者即使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但由于种种原因往往持续性差、缺乏体系,成效甚微。
二、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动态耦合的对策建议
(一)高等教育应依据产业链价值体系动态科学定位
人才链与产业链的内在耦合关系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应当依据产业链价值体系进行动态科学定位,将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与职业对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无缝对接[3],实现结构有序调整、质量稳步提升的内涵发展。例如,基于我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发展中对高素质应用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指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逐步扩大高等职业院校招收有实践经历人员的比例。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推进学习成果互认衔接。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十三五”规划再次明确指出:“要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普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应根据产业价值链体系的现实发展进行科学定位,推进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基于坚实智力支撑的产业可持续发展态势。
(二)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培养新型人才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正在推进供给侧改革,优化产业链、提升产业链绩效是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必然战略选择。如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企业的崛起均基于技术突破与创新并依托产业价值链整合与分解,在不同领域与产业价值链条上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创新。产业在分解与融合过程中催生了新业态,引发了对跨境电子商务、网络金融、风险管理等新型人才的巨大需求。因此,应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同时,积极引导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以新产业新业态对新型人才的需求激发人才培养活力,形成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相依相持的稳态。
(三)高校与企业共筑人才培养工程
高等教育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4]。同时,高素质劳动力注入产业链低端可以提高产业升级的速度。因此,产业体系与教育体系的发展实质上为协同工程,高校应与企业真正发挥产学研合作功能,共筑人才培养工程。不同类型的高校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目标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985、211”工程院校,应努力发挥协同创新功能,与高新技术企业联合,将高校的科研与企业的研发进行有效集成,形成两者相互响应机制,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在为高新技术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对于新建本科院校,应当致力于发展应用型教育,培养一线亟需的既掌握一定科学技术知识又具有较强专业技能,能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对于高等职业类院校,应当努力培养中小企业及大型生产加工、服务企业所亟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在满足此类人才需求的同时为我国提升工业及服务水平奠定扎实的智力基础。如此,由技能型、技术型及研发型人才构成的服务于产业价值链的人才链架构才有望实现。
[参考文献]
[1]陈果佛山市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06.
[2]辜胜阻,王敏,李睿就业结构性矛盾下的教育改革与调整[J]教育研究,2013(5).
[3]邓宁推进产教无缝对接 服务产业转型升级[J]广东合作经济,2014(3).
[4]杨林,汪海宁,邵晓晨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是否满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人力资源需求――基于青岛的实践[J]劳动经济评论,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