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力多样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力多样性范文1
关键词:珠三角地区 劳动关系 新变化
一、问题意识
据了解,广东90%左右的企业、90%左右的外来务工人员在珠三角地区,80%左右的劳动纠纷也发生在珠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企业主体活跃,用工需求庞大,劳动关系复杂多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关系也面临诸多新变化、新情况。面对复杂多变的劳动关系,我们既需要客观冷静地认识,也亟待寻求解决的方法和出路,从而保持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与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二、珠三角地区劳动关系的新变化
珠三角地区劳资双方的特殊结构契合形成了珠三角地区劳动关系的基本形态,同时,受到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和“三大转型”等因素的影响,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关系进入“新常态”,出现许多新变化和新特点,具体表现为:
1、劳动关系的复杂性
随着现代化、市场化、城镇化、信息化、全球化、老龄化等多重社会变迁交织,用人单位主体多元化,用工和就业主体多样化,珠三角地区劳动关系的复杂性越来越明显,具体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是“三欠”问题与劳动者复合诉求交织在一起。“三欠”是指欠薪、欠社保、欠公积金。首先,欠薪逃匿成为引发劳资的主要原因。广东省人社厅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25日,全省共排查出欠薪隐患1136宗,其中建筑施工行业246宗,加工制造业642宗,共涉及劳动者82752人,已化解欠薪隐患463宗,正在化解中的673宗。由于人社部门在处置企业欠薪行为时面临治理手段有限,震慑力不足,加之缺乏法律依据等困境,一些企业“惯性欠薪”、“欠而不逃”等新问题也逐步呈现。
其次,珠三角地区企业劳资纠纷涉及补缴社保、公积金的问题,解决难度大。2012年-2015年上半年广东省处理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中社会保险案件9.63万件,占处理数8.94%。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补缴等历史沉淀的问题凸显出来,反映了劳动者要求享有社会保障和平等权益的意识越发强烈。
劳动者诉求复合性明显增强。以往劳动者诉求相对较为单一,只涉及劳动报酬给付、工伤赔偿等,而现在除了常规的劳动关系确认、加班工资、经济补偿金等诉求外,更多劳动者提出了失业待遇、医疗待遇等诉求。多项诉求的复合性案件占到全部案件的71%,追讨拖欠工资和加班工资及主张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诉求最为常见。同时,用人单位维权意识增加,用人单位的反诉请求也有所增强。
第二是传统用工与新型用工同时并存。互联网+灵活用工正在突破传统劳动体制。从全球来看,降低劳动力市场的僵化、纠正政府对劳动力市场扭曲以及恢复市场的激励机制,以此提高劳动参与率和就业率,降低失业率是许多国家的就业政策目标。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势下,劳动关系灵活性不断增强,以工作时间灵活、工作地点灵活、工作形式灵活为代表的新用工模式对传统劳动关系体制形成冲击,发展出互联网+下劳动用工新形态。
2、劳动关系的多样性
随着珠三角地区企业转型,合资、承包、租赁、联合、兼并、托管经营、破产、拍卖、股份制等形式的出现,企业所有制结构呈现出多样性,使得现阶段的劳动关系也出现了多样性的特征。实际上,劳动关系的多样性既取决于用人单位投资主体的多样性,也取决于劳动者工作本身的多样性。随着农、林、牧、渔业生产社会化及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各种雇佣劳动的现象普遍增多;城市家庭生活水准的提高,使家庭雇工也越来越多。这些使得劳动关系更具多样性。
3、劳动关系的脆弱性
有关资料表明,珠三角地区98%以上的规模企业都与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并形成了劳动关系,但许多企业出现了如下情况:有的劳动者只要发现现实与自己的想法或者目标不一致就会立即辞职;也有的劳动者思想一旦有波动就离职;还有的劳动者入职后因为人际关系复杂立即离职,等等。有些离职的劳动者甚至不顾办理任何离职手续而离开企业,对自己和企业都没有责任的意识和想法,更不会考虑自己的将来与发展。可见,企业与劳动者虽然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其约束力非常有限,再加上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等影响,劳动关系的形成与持续都非常脆弱,往往给用人单位造成了不良影响和后果。
4、劳动关系的短期性
劳动关系的短期性与签订劳动合同的短期性不同,主要是指劳动关系存续时间短。具体表现在:相当一些企业招聘员工并办理了入职手续,但是劳动者入职后短期内就离职了。根据相关资料发现,一些企业的员工在试用期内离职较多,有的企业甚至入职一个月内的离职率超过50%。短期离职不仅导致了企业招聘成本的增加,而且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因此,如何使劳动关系不断持续下去,是许多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5、劳动关系的不确定性
严格地说,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必要前提,而衡量是否建立劳动关系的标准则是劳动者为企业提供了劳动。而从现实来看,许多小企业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劳动者却为企业提供了劳动。据了解,目前广州市花都区这种情况比较多,也比较复杂,由此产生的劳动纠纷也很多,所以如何界定劳动关系的存在,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显得非常重要。此外,相当一些劳动者为了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宽松的劳动环境,取得最大化的劳动报酬,或者想得到更好的劳动条件和更多的闲暇时间及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不断地变换工作岗位和工作单位。劳动关系的动态性变化增加了现阶段劳动关系的不确定性。
三、影响广东珠三角地区劳动关系的主要因素
珠三角地区劳动关系的新变化和新特点,主要是由于特殊的产业结构、特殊的劳动力结构和“三大转型”的影响所致。
1、特殊的产业结构
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为支柱的产业集群,这种情况对劳动用工的依赖性很强,企业对人力资源成本的变动敏感度较高;港澳台和外资企业所占比重较大,劳动关系容易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波动的影响,尤其是企业出现兼并、重组、转型和全球布局调整等影响更大。
2、特殊的劳动力结构
珠三角地区用工人员中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例如东莞2014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91万人,常住人口达834万人,户籍与非户籍比为1:3.4,形成特殊的倒挂关系,这一结构组成导致东莞劳动力季节性流动特征明显,流动性较大;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层次不高,整体劳动力素质偏低,劳动关系形成初期劳动者缺乏权益保护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后又容易采取非理性、非法律渠道反映诉求。
3、“三大转型”的影响
三大转型是指经济发展转型、劳动力供求转换和劳动关系气候转变。这三方面对于广东珠三角地区劳动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1)经济发展转型
“十二五”期间珠三角地区GDP增速从过去两位数增长下降至个位数,2011年生产总值增长9.9%,2012年生产总值增长8.1%,2013年生产总值增长9.4%,2014年生产总值增长7.8%,2015年上半年生产总值增长8.1%。2014年广东经济增速是1990年以来首次低于8%,这种增长下降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要特征,同时,企业也进入转型升级的阵痛期。近年来,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快转型,企业正经历结构调整、路径转换的新阶段,行业的洗牌和淘汰更迭加快、波动加大。由此,对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关系产生了间接的影响。
(2)劳动力供求转换
随着中西部的崛起,来粤务工的劳动力出现分流和回流,珠三角地区劳动力供给减少,企业用工持续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人力资源市场和定点监测企业的求人倍率均在1.3左右波动,企业“招工难”问题成为“新常态”;企业用工成本整体上涨,最低工资标准10年翻番,例如东莞市2014年平均月工资为3005元,是2005年的886.6的3倍多,加班费和社保费随之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劳动力主体结构发生转变,新生代务工人员成为劳动力市场主体,这一群体流动性更大、工作期望更高,使企业招聘与劳动者求职产生“错位”,用工供求的结构性矛盾突显。
(3)劳动关系气候的转变
随着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劳动关系领域呈现整体“气候”的转变,围绕劳动合同和经济补偿金的劳动争议处于高位运行。深圳富士康、南海本田汽车厂等事件后,对企业的用工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劳动者围绕福利待遇、加薪提薪、补缴社保等诉求逐渐增多。新生代务工人员成为劳动生力军,维权观念明显增强,诉求内容和方式多元化。
四、对策与建议
据相关资料显示,2015年广东省查办劳动保障监察案件3.99万宗,处置30人以上参与的760宗,同比分别下降13.61%和3.68%,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然而,在构建和谐劳动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困难和问题。只有根据珠三角地区的情况和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才能使和谐劳动关系成为一种必然的态势或者趋势。
(一)建立健全领导体制,突出党委政府作用
劳动关系是由劳、资、政三方组成的社会经济关系,作为劳动关系的立法者、协调者、监管者和服务者,政府在劳动关系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和缺失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从政治的高度重新定位政府在和谐劳动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使政府真正成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言人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创造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政治环境。其次,要从制度规范和政策引导方面强化政府协调劳动关系的职能,打造有利于促进劳动关系当事双方合作的政策制度环境,在法制框架下协调劳资关系,公正处理劳动纠纷,运用法律手段和政策干预措施制止各种损害劳动者权益的牟利行为,对违反劳动法规的行为进行坚决查处,树立政府职能部门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行政监管和政策干预中的权威形象。
(二)发挥社团组织作用,创新和谐劳动关系体制
社团组织参加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有其独特的作用和效果。社团组织不受其他方面的影响和约束,可以灵活、务实、快速、有效地帮助预防和解决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同时社团组织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他们可以从多视角、多领域、多维度参与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从实践来看,社团组织参与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确实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例如,深圳盐田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会、广州市花都区海豚俱乐部、佛山南海狮山人力资源促进会等社会团体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过程中的作用和效果都是有目共睹的。但作为社团组织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也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例如,目前尚没有对社团组织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法律法规的规范、社团组织的逐利性、社会力量能否持久等。基于此,有必要对社团组织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进行规范和正确的引导,从而充分发挥社团组织的作用。
(三)借力和谐劳动关系试验区建设,促进稳定与和谐
近年来,为探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路径,广东省大力推进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建设。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先后批复了广州花都区、佛山顺德区、惠州大亚湾、深圳盐田区等四个地区为省市共建和谐劳动关系试验区,他们在机构整合和组织创新等方面做出了成功的探索,重视强化党委领导的核心作用,健全政府主导的治理体系,突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主体责任,完善社会组织的协同治理,推动劳动关系治理的现代化。战略布局也同时充分考虑到各个地方的特点,现在正逐渐形成独特特色又具参考价值的经验。从长远来看,这四个实验区建设必将为今后广东珠三角地区构建长期、稳定的和谐劳动关系不仅起到示范作用,而且对于整个广东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谐安康等方面也会起到突出作用。
参考文献:
[1]ADDISON T J, BELFIELD C R. Updating the determinants of firm performance: estimation using the 1998 UK workplace employee relations survey[J].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2001, 39(3): 341-366.
[2]ALDERFER P. An empirical test of a new theory of human needs[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1969,4(2): 142-175.
[3]AKERLOF G. Gift exchange and efficiency wage theory: four view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4,74(2): 79-83.
[4]AMASON A. Distinguishing the effects of functional and dysfunctional conflict on strategic decision making: resolving a paradox for top management team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6, 39(1): 123-148.
[5]白春雨,胡晓东.我国企业劳动关系和谐指数评价指标之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03:18-24.
[6]曹永平,顾龙芳,郭忠良.劳动关系和谐指数构建[J].中国劳动,2011,10:16-19.
[7]常凯,陶文忠.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关系调整[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08:4-9.
[8]崔勋,吴海艳.劳动关系氛围研究[D].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03:5-9.
[9]崔勋,张义明,瞿皎姣.劳动关系氛围和员工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的调节作用[J].南开管理评论,2012(2):19-30.
劳动力多样性范文2
关键词:因素 措施 工效
在建筑施工生产中,要提高工效须以科学组织管理为基础。建筑施工工效的目标是使管理或工作系统实现高效、优质,最终达到投入少,效益高和效果好。
1 影响施工工效的因素
1.1人员因素
施工项目是一个大的人一机一环境系统。这个系统的主体是人,有管理者和实施操作的工人,上述两类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项目施工的工效。
1.2组织、管理因素
项目施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进行精细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使项目施工高效进行。
1.3材料和构配件的影响
原材料的质量、构配件的质量,也是影响建筑施工工效的重要因素,质次的材料、构件不仅影响施工的速度,更重要的是影响建筑产品的质量。
1.4施工机械设备因素
建筑施工机械化是提高施工工效的重要途径。选用与项目施工要求相适应的机械设备,对提高建筑施工工效起重要作用。
1.5技术与方法因素
施工技术与方法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投入高技术、选用与项目相适应的施工方法是提高工效的重要途径。
1.6安全因素
施工安全因素严重影响项目施工的工效,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会大大影响施工项目的工期、质量和项目效益。
1.7监督和管理标准因素
采取有效的监督机制,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管理标准,是提高工效的重要因素。
1.8现场条件
由于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多样性,施工期长,体积庞大,决定施工现场多样性、动态性,露天作业,施工现场条件影响管理人员和工人的工作、生活、生产。现场条件是影响工效的重要因素。
1.9市场因素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配套的生产要素生产和咨询服务等中介组织、社会保障机制的发展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严重影响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项目施工需要劳务市场、材料市场、机械设备租赁市场、资金市场、后勤服务等保证。
2 提高施工工效的措施
2.1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1)提高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施工管理人员政治思想素质,当前特别是提高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管理人员的领导素质;提高管理人员的知识素质;提高管理人员的身体素质。(2)提高劳务工人的素质:提高工人的政治思想素质,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提高工人的文化素质;提高工人的操作工艺水平;建立完备的技术培训、技术考评、持证上岗制度。(3)建立合理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的比例。做到工种齐全,比例合适。
2.2科学的现场组织、管理系统
(1)按照项目的特点,建立现场项目施工组织机构。(2)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3)建立科学的奖罚制度。(4)建立劳务班组(5)建立完善的劳务考评制度。
2.3保证原材料、构配件、设备的质量
(1)建立原材料、构配件、设备出厂合格证检验制度。(2)建立原材料复验制度。(3)建立材料、设备使用抽检制度。
2.4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设备
(1)按项目的条件和市场条件优选施工机械的类型、型号和数量。(2)建立完善的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和保修制度。(3)做好项目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套工作。(4)做好施工机械的使用和调度工作,使施工机械设备按需进退现场。
2.5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1)强化管理者和工人对提高技术重要意义的认识。(2)开展群众性革新、创新、合理化建议活动,(3)在培训和提高技术素质上下功夫,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重视“工法”的应用。(4)提倡科技创新。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周密考虑施工的各个环节,积极尝试采用新技术,增加技术含量。
2.6加强施工安全有效管理
(1)建立健全施工项目的安全监督机构。(2)要使施工安全检查规范化和制度化。(3)开展行之有效的、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安全生产活动。(4)加强施工安全员的素质提高。(5)注意开展安全培训教育。
2.7建立科学的监督、管理体制及标准
(1)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和工人充分认识建设监理制的意义,在现场正确对待监理工程师的监理活动。(2严格按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3)严格按建筑工程质量评定标准进行评定和验收。(4)要求工人严格按操作规程和安全施工施工规程施工。(5)进行工序控制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动态控制。
2.8努力改善施工现场条件
(1)努力改善建筑工人的现场生活条件。要有一个正常的住宿条件、洗漱条件、就餐条件,以及娱乐条件。(2)要有一个充分发挥效率的工作条件。施工照明充足、工作面足够、脚手设施满足,水、电、气供应充足。
2.9完善市场机制,加快发育建筑业劳动力市场
对建筑业劳动力市场应采取如下措施加快发展。
劳动力多样性范文3
关键词:土族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分析
一、引言
劳动力资源的流动和转移是会受到经济规律支配的。在现实生活中,城乡差距很明显。城市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和丰富的精神生活条件等因素,都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同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比如制度上的制约,城镇对农民的歧视,农村劳动力资本积累的缺失,就业结构的失调等等。而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就成为了典型中的典型。不仅仅因为他们有各个民族的特殊性,群体形成的多样性,文化背景的差异性。还应表现在不同民族以及民族之间的内在特质等方面。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其经济的发展一直都处在较落后地位,在我国很多年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的劳动力转移明显的受到各方面的制约。深入调查少数民族的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其内在特点和障碍,才能研究出有实际意义的对策建议,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的转移,也将会实现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农村和城市的良好互动,促进劳动力跨区域就业,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在我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中意义重大。
我国现有土族人口数为241198。大多居住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县、大通县、乐都县、同仁县等地。互助县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2000年互助县总人口为36.97万人,土族人口约6.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6.84%。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后,土族农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水平有了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环境有了改善。但是,由于受地理和自然环境的制约,土族群众整体生活水平仍然比较低,贫困人口比重较高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近年来,由于耕地面积的减少,土族人才意识到仅靠农业生产根本不能维持家用,也无法养家糊口。于是,近些年出现了一些走出家门、去外面闯荡世界的有志之士,从而在土族人口中形成一种想往外看看的意识,这是有利于本民族的进步、发展的。景晓芬(2007)在对土族女性非农就业与女性角色转换的研究中提出,非农就业是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女性而言,通过对土族女性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认为旅游业的发展改变了土族女性的生活方式,转变了她们的传统角色,无论是在经济上、家庭角色上还是社会关系网络上,与从事农业生产的时候都有了很大不同。可见,在土族农村劳动力中,很多人文化程度不高,对经济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不能够理解和掌握,适应不了非农产业的发展和需求。土族劳动力,在他们的聚集区内,就业的机会本来很少,而且,工资率又很低,在受到恶劣环境和各方面压力时,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进行了新的转移,纷纷流入到西部各个城市和其他城市,从事一些非农业生产活动。近年来,土族劳动力的转移已经初见成效,但仍然存在各个方面的问题,制约着土族劳动力的顺畅转移。
二、研究范畴、方法及材料来源
2008年7月下旬,课题研究小组赴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大庄村,进行了为期11天的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野外调查期间,课题组采取的主要调查研究方法有二:(1)与县、乡、村各级党政和职能部门领导座谈,到当地政府各职能部门收集农村社会经济的相关资料,听取相应的报告会,以了解当地土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情况,获取深入理解当地土族劳动力转移的背景资料;(2)采用问卷访谈方式与随机抽样土族农户座谈,获取更真实、更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目的是与从政府部门获得的背景资料相互验证,使研究结果更为可靠。经过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课题组获得了与各级政府部门的访谈记录、各调查地区的农村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农户调查问卷52份资料。这些资料为课题组进行土族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
从性别状况来看,土族劳动力中多以男性为主。从婚姻状况来看,土族劳动力中约有63%已婚,37%未婚。从年龄结构来看,互助县范围土族劳动力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之间,占劳动力总人数的64.1%,这部分劳动力是外出转移的主体,代表着外出转移的趋势。16~19岁年龄段中,占劳动力总人数的19.1%。40~59岁年龄段中,占劳动力总人数的16.8%。
在所调查的土族农村劳动力中外出打工的人占到了土族劳动力总数86.8%。而在家务农的人只有少数,只占到13.2%。可见,大部分劳动力都愿意出去。这些出去打工的人中,有61.4%的人是兼业打工,有38.6%的人做专职。
(二)转移特点
大部分土族劳动力选择在私营企业工作,约占到65.38%,打工的行业也主要分布在建筑业(42.31%)、餐饮业(28.85%)和制造业(15.38%)上,而选择在机关社团和教育文化等部门打工的人却寥寥无几;就业层次上,服务人员占较高比例。
土族农村劳动力在选择转移距离时,约有71.15%的大比例人口选择了在本地打工。就地转移具有明显的优势。只有小部分选择外出打工。而在外地打工的地点选择上,有59.62%的人们愿意跨省去打工。在土族劳动力转移的方式上,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都是自己找(44.23%)或者是经过亲友介绍(44.23%)的;通过看报来寻找工作的劳动力人口也是微乎其微,可见,各种媒体信息的优越性并没有体现出来。土族的劳动力转移的条件并不是很好,他们大部分没有经过特殊的职业培训,也没有学过什么手艺,这就很影响打工时择业机会。在思考为什么要外出打工时,有很大一部分的土族劳动力都觉得自己的农业收入低(67.31%)。这个问题在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
通过以上调查研究问卷的分析,可以发现土族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信息量少,信息闭塞,择业范围较窄,就业层次低,个体手艺和技术的限制较大,向城市转移的意愿较弱的特点。
(三)制约因素
制约因素是具有多样性的。土族劳动力在家里需要赡养和抚育的人口4人占的比重较大,负担还是比较重的。文化程度(约51.92%)是主要影响土族劳动力转移的很重要的因素。教育落后,劳动力不适应就业需求。很多人还是觉得读书无用。职业教育的力度还是不够。因为家庭负担比较重,家庭拖累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在求职的过程中,首先还是文化低,其次是没有什么经验;再次是获得的信息不够或难以得到信息,交通不发达,思想上比较封闭,使得信息愈加匮乏。就业机会少也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劳动力市场欠发达,在转移的过程中,有效的途径很少,使得转移不够顺畅,不够彻底。加之社会制度上的制约因素,生活环境的制约因素等,使得土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很不好实施。
(四)目前的情况
在目前情况来看,土族劳动力中购买任何保险的人占到54.2%左右。大多数人对目前的收入都觉得一般或是认为太少,只有5%的人还对目前的收入比较满意。有约57.69%的人没有过非农工作的经验,这说明,这里的人们还是以传统的农业为主。土族劳动力中有大部分都在两个或以上的雇主那里干过,可以看出,换工作的频率还是很高的。大约一半以上的人都会在失业一个月后就回家,由于心理的意愿上落差较大,或者还是觉得回家务农好一些,或者是不能够适应城市的生活节奏等等,当然原因是很复杂的。
(五)今后的打算
对于今后的打算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劳动力个体选择定居的地点还是在乡下。很多人都不会选择在大中城市生活。不选在城市定居的原因主要是觉得在大城市生活,成本较高(约55.77%),觉得老了以后没有什么收入(30.77%),没有了经济来源,还会认为大城市的生存环境没有乡下好(19.23%),因为大城市污染比较严重,人口多而杂等等。
对于怎样开支打工的收入,方式是多样化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打算回家盖房。在储蓄和子女的教育上也要是花大笔钱。对于个人的养老问题,有50%的人们认为应由子女来赡养。19.23%的人愿意创业,利用自己的积蓄来养老,也有25%的人还是愿意种地。如果长期在外打工。集体将收回承包地的话,仍然有将近一半的人要回家务农。
四、结论和建议
通过以上的问卷调查的分析和研究,对土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努力提高土族聚集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加强职业教育力度
职业教育是相对于普通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是直接面向就业的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职业教育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可以培养就业技能,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总体上文化素质偏低,整体素质难以适应转移的要求。未受过较高程度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创新能力较差,只能依靠个体有限的经验和较低的能力选择有限的工作,很难开拓新的就业门路和工作机会,无法满足更多的岗位需求。对土族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培训,让他们多学一些手艺,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少数民族劳动力往往不会被需求单位所选择,加之他们又没有什么一技之长,顺畅转移的机会就很小了。在对他们进行职业培训的过程中,要加强技术强化,这样可以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达到双方的有效互动。面对劳动力市场,由于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和资本的密集程度越来越强,这将导致土族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更加艰难。因此,为了达到顺畅转移,不仅仅要加强基础教育投资,完善良好的基础教育设施,更要作做好职业教育的各项工作,宣传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同时还要提高师资力量;有效发展民族劳动力的职业教育事业。
(二)建立完善成熟的劳动力市场
由于历史、体制、制度等方面的原因,总体上说,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市场发育严重滞后,功能不全。这些对我们的下岗再就业问题、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等有很大的影响。在对互助土族自治县的调查分析过程中,应用托达罗的推拉作用的理论,发现在该地区劳动力市场中,推力和拉力都欠缺。在本地区而言,生产率还是较低的,这样就不能够产生富余的能够转移的劳动力,使得农村地区的推力不够。而在城市而言,能够吸引劳动力转移,以及劳动力转移后的工作岗位等方面不够充足,导致了城市的拉力也不够。劳动力市场发育的过程,是自然发育过程和政府辅助培育过程相结合的过程。政府在制度的完善等反面是起主导作用的。如何优化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是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
(三)信息开放化
信息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是很重要的。有了信息,就会有更多的机会。有关部门应该收集各方面的信息来服务于本地劳动力的转移。在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可以有更多的信息媒体来为我们服务。可是,目前,因为我们的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够成熟,向信息化方向的发展还较慢,使得民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不够彻底,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很难得到外界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和沟通渠道,从而阻碍了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四)完善制度,让制度服务与土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而不要成为发展过程的绊脚石
于经济发达地区及大中城市作为农村劳动力的输入地,其户籍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培训等政策规定与操作办法,是决定外来农村劳动力能否进入其劳动就业市场进行公平竞争的制度因素。来自各个方面的歧视影响着劳动力的转移。户籍歧视、就业歧视以及教育上的歧视等,对劳动力的心理上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和压力。劳动力转移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发展战略,制定对人们有实际利益的制度,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需要出台详细的、操作性强的实施办法,建立和健全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为劳动力的转移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鼓励和引导劳动力转移,才会是一个有效的发展战略。
(五)鼓励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努力向非农产业转换
劳动力多样性范文4
【关键词】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能力标准
【作者简介】鞠慧敏(1976~),女,山东潍坊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北京联合大学电信实训基地讲师(北京100875);王文槿(1956~),女,北京市人,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029)。
【原文出处】《外国教育研究》(长春),2012.9.81~88
【基金项目】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课题编号:DJA060172)。
菲律宾的熟练劳动力是亚洲最有竞争力的,菲律宾是世界知识工人的主要来源。熟练劳动力的形成离不开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通过考察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可以发现其以能力标准为基础的模块式课程设置,有效的、全方位的质量保证机制性等都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
一、独立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管理主体及多样的实施机构
(一)职业教育的管理主体——技术教育与技能发展署
菲律宾国家教育体系采用6-4-4型结构,即6年初等教育、4年中学教育和4年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通常是中学后)被划归在高等教育范畴中,普通高等教育和中学后职业技术教育的区别是普通高等教育学生毕业后会授予学位,职业技术教育学生只获得资格证书。
菲律宾教育系统实行“三足鼎立”的管理组织形式,即基础教育由教育部(Department ofEducation,简称DepEd)负责;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echnical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简称TVEa3的管理归属于劳动就业部(Department 0f Labor and Employ-ment,简称DOLE)的技术教育与技能发展署(Techni-cal Education and Skills Development Authority,简称TESDA);高等教育委员会(Commission on Higher Edu-cation,简称CHED)负责管理高等教育。这样的管理机制是基于菲律宾教育委员会(Congressional Com-mission for Education,简称EDCOM)于1990年对其教育与劳动力培训系统所做的一项调查,调查显示菲律宾的教育质量不断下降,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主要问题是未能培养经济发展需要的劳动力,同时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领域也存在各自的问题。这种管理方式能有效地确定各类教育的特定需求,并解决各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二)TESDA的职责——促进具有良好职业能力的劳动力的开发
TESDA是依据菲律宾《共和国法令第7796号》而成立的职业技术教育的权威机构,该法令要求工业、劳动、地方政府和职业技术教育机构都参与到人力资源的开发中,即“为了支持开发高质量的、与菲律宾发展目标和优先领域需求一致的中级劳动力,提供实用的、可获得的、高质量和高效的技术教育与技能开发”。TESDA的核心业务包括:通过分析国家政策规划、劳动力市场信息和行业信息、区域规划等,定位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进行职业技术教育标准的制定和系统开发,主要包括能力标准的制定、课程内容的确定、资格的认证、项目的鉴定和注册。另外,TESDA还负责对职业技术教育提供支持,包括为学生提供的奖学金项目、生涯指导等。总体来说,TESDA一方面要与其他部门合作培养具备良好职业能力和积极工作价值的劳动力;另一方面,为高质量的技术教育与技能开发提供发展方向、政策、项目和标准。
(三)实施机构的多样性
菲律宾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要对象除了在校学生外,还包括已就业的劳动力。对在校学生来说,职业教育主要为其就业做准备;对在职人员来说,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目标是发展自身职业能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菲律宾教育部进行的一项关于学生典型发展进程的报告显示,进入小学一年级的100个学生中,只有66人从小学毕业;在这66个小学毕业生中,58人进入中学,其中43人从中学毕业,15人会成为校外青年;在43个中学毕业生中,23人进入大学学习,10人接受职业技术教育,10人退学。从各教育阶段毕业或退学的学生,甚至大学毕业生都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潜在对象。这些学生自身的知识、技能基础差别显著,且与已就业劳动力的知识和技能有明显差异,因此,在职业教育中通过多种方式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这为多种教育机构进行职业教育提供了可能。
按照教育系统是否在国家教育体系结构中来划分,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分为正规职业技术教育和非正规职业技术教育。正规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项目通常由公立或私立的职业技术学校负责,这些项目大约需要六个月到三年的时间完成;非正规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机构有行业_、非政府机构、私立培训机构,主要负责短期培训项目,这些项目一般不超过六个月。
按照教育经费来源的不同,可将教育系统分为私立教育和公立教育。在菲律宾,私立教育机构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实施者。目前菲律宾共有4510个职业技术教育提供者,其中62%%是私立教育机构,38%是公立教育机构。
无论正规教育还是非正规教育、私立教育还是公立教育,职业教育的基本模式包括基于社区的教育项目、基于企业的培训项目、职业学校、政府机构的教育项目。200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41%的职业教育毕业生来自基于社区的教育项目;基于企业的培训项目的毕业生占年度职业教育毕业生总量的7.5%;24.68%的职业教育毕业生从正规的、基于学校的教育中毕业;4.82%的毕业生来自于基于中心的非正规培训项目,此类中心是TESDA的区域和省级培训中心;其余22%的毕业生来自于其他政府机构组织实施的教育项目。翻从中可以看出基于社区的教育项目和基于学校的教育项目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模式。
提供职业技术教育项目机构的多样性和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方便学生灵活选择学习机构和学习模式。职业技术教育实施机构和模式的多样性并不影响教育的质量,因为职业技术教育有统一的能力标准、课程内容和评价认证标准。
二、统一的能力标准和课程内容
菲律宾职业教育的能力标准和课程内容集中体现在培训章程(Training Regulation,简称TR)中。培训章程是在与各行业协商的基础上,由TESDA开发的行业能力标准、培训内容标准、评价与认证要求等。培训章程是能力评估与认证的基础,是培训项目注册和教学的基础,是职业教育课程和评价工具开发的基础。培训章程是按行业来齐发的,到2009年8月,在16个行业中开发了217个培训章程。
学生完成培训章程的学习并通过评价后会获得相关的资格证书。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资格框架(Philippines TVET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简称PTQF)中确定了四级资格证书,即国家证书I、国家证书Ⅱ、国家证书Ⅲ、国家证书Ⅳ,其中国家证书Ⅳ是最高级别。每级资格证书都有其相应的要求,主要包括工作过程和任务、在工作中承担的责任等。如对国家证书I的要求是:执行日常任务和不需要做决策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遵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需要指导者对任务执行过程提供指导或建议。对国家证书Ⅳ的要求是:完成复杂情境中大量的活动,在活动中提供相关的解决方案,并能对现有活动进行评价和分析,在完成这些活动时需要有一定的领导力和指导力。这些都集中体现在其能力标准和培训标准中,能力标准和培训标准的关系见图1。
(一)能力标准的开发与构成
能力标准是培训章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行业确定的、达到有效工作绩效所需要的能力的具体要求。能力标准以能证明的、可测量的结果来表示,它通常关注工作活动本身,强调在新情境及不断变化的工作情境中获得技能的能力。
能力标准由TESDA与行业合作起草并由TES-DA颁布。能力标准的开发通常采用功能分析法,即首先确定行业的不同操作范畴,并列出该行业中不同职责之间的关系以及工人的不同角色和责任,并确定那些对行业技能发展至关重要的资格。能力标准包括基本能力、通用能力、核心能力和可选能力四部分。其中每种能力都是由若干个能力单元组成,能力单元是由知识、技能、态度构成的学习模块。
基本能力是所有行业中所有工人都要掌握的能力,如交流和人际关系能力。
通用能力是特定领域中的工人所需要的能力,它不像核心能力那样专业化,如要求旅游行业人员掌握的信息通讯技术即是一种通用能力。
核心能力是完成特定任务时需要的专业能力,这些能力是特定领域内的技术或专门工作所特有的。
可选能力是指那些在完成主要工作中有用但不是绝对必要的附加能力单元,如导游的驾驶能力就是一种可选能力。
比如,“裁缝国家证书Ⅱ”中的基本能力包括工作场所中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遵守行业安全程序;通用能力包括测量和计算、安装和操作机器、基本的维护能力、应用质量标准的能力;核心能力包括设计和裁剪休闲服样式、准备并裁剪休闲服的布料、缝制休闲服、对服装进行最后的修整。
为了保证能力标准的统一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每一个能力单元又划分为若干个能力要素,在培训章程中对每个要素的达标标准进行了相应的规定。比如,“裁缝国家证书Ⅱ”中通用能力单元“测量和计算”的能力要素包括:精确测量客户的尺寸、计算和估计材料及花费等。
能力标准对学生学习后要达到的能力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这一方面增强了能力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另一方面,不同教育机构实施的培训都遵照相同的标准,保证了教育内容的统一性和学生资格标准的一致性。而且,菲律宾职业教育中的能力单元与国际劳工组织的区域示范能力标准(亚太技能)一致,这使其能力标准具有一定的国际通用性,提高了菲律宾劳动力的国际竞争力和通用性。
(二)基于能力标准的培训标准的开发
培训标准是教学的依据和参考,其规定了获得相应资格证书所涉及的课程设计、课程讲授中所需要的设备、材料、设施等。课程设计是培训标准的基础,课程设计通常以基本能力、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三个模块展开,每个模块都包括若干个能力单元,每个能力单元相当于一门课程,课程通常以工作过程的形式展开,如“裁缝国家证书Ⅱ”中的核心能力单元包括对休闲服进行设计并剪切样式、准备并裁切材料、缝制休闲服、对服装进行最后的精整。以工作过程进行能力单元知识与技能的设计,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减少从学习到工作的过渡时间。
培训标准中对每一种能力所需的学习时间也进行了界定,如“裁缝国家证书Ⅱ”基本能力模块所需的学习时间是18个小时,通用能力所用的时间是17个小时,而核心能力的学习时间是240个小时,统一的时间安排规范了课程的教学。
三、灵活的教学模式和全方位的支持体系
(一)教学模式
由于职业教育对象和职业教育实施主体的多样性,教学方法、教学地点、教学时间等都十分灵活。在菲律宾职业教育中采用的教育形式有:双元制培训模式,包括学校和企业的培训或现场实践;学生自定步调的学习形式,学生自定步调进行学习,教师只是发挥促进学习的作用;学生互教模式;有指导的行业培训和在职培训模式,在该模式中,通过工作场所中的真实经历获得培训章程中描述的特定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由此可以看出菲律宾职业教育的传授形式灵活自由,学习者根据自身的需要灵活选择学习方式,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同时,无论学生采取哪种课程学习模式,其学习过程都是以相应行业的工作过程来展开的,这体现了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
(二)支持体系
全方位的支持系统是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在菲律宾,支持系统贯穿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整个过程。在培训前,通过提供及时、相关、有效的劳动力市场信息设置和调整教育项目,使参加培训的工人和学生了解工作的具体要求;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生涯指导,其中的一个项目是TESDA的生涯描述项目,它基于个人的优势、兴趣,以及工作和就业机会,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或帮助转业工人重新定位职业取向,通过该项目,能够使学生充分具备做出正确职业生涯决策的能力;在培训后为学生提供工作介绍和工作安排服务,缩短学生找工作的时间。
为了衡量教育与培训的有效性,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通过建立跟踪系统对毕业生进行定期信息收集,了解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工作情况,根据跟踪系统所取得的数据和信息,能够及时调整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或教学,使职业技术教育更具行业适应性。
四、完善的质量保障机制
在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保障主要通过以下两个环节实现:对学生资格水平的评估和认证;对职业技术教育项目的注册与鉴定。
(一)资格达成水平的评估和认证
评估与认证是职业教育中基本的质量保障机制。评估与认证是由TESDA依据培训章程的规定对资格完成情况进行强制执行的,用来评价职业教育毕业生和工人是否有必要的能力按照工作场所的标准完成相应的任务,评价标准基于培训章程中的能力标准,主要关注能力标准中的核心能力,对基本能力和通用能力的评价通常会整合到核心能力的评价中。常用的能力评价工具和方法有自我评价指南、书面测试等。
在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中,学生通过评估和认证后可取得能力证书(certificates of Competency)或国家证书。学生完成一项能力单元的学习并达到该能力单元的要求,就会向其颁发一个“能力证书”,证明学习者拥有了特定资格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要获得国家证书,学习者必须要完成该资格所有能力单元的学习,即累积多项能力证书以获得国家证书。
通过设置评估和认证环节可以保证学习者达到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要求;进行评估和认证时还会考虑不同国家之间对认证结果的互认,为在不同国家之间转移劳动力提供了基础,提高了菲律宾劳动力的国际认可度;在资格中注重对先前学习能力的认可,这样可以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二)职业技术教育项目的注册与鉴定
为了保证职业技术教育项目的质量,TESDA通过统一的TVET项目登记和鉴定系统(Unified TVETProgram Registradon and Accredition System)对职业技术教育项目进行注册与鉴定。项目注册是强制性的,注册过程就是检测项目是否与培训章程中描述的标准一致。同时,为了保证和监控培训项目的实施是否遵从规定标准,通常会对培训项目进行定期审核。对职业技术教育项目的鉴定是自愿的,鉴定的方式主要包括项目实施者的自我评价、由TESDA认可的鉴定机构进行外部评价等,通过这些鉴定方式监控并提高职业技术教育项目的质量,促进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和公众认可度。
五、启示
目前,尽管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并进行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与行业需求脱节、职业技术教育中学科教学的方式仍占有较大比重等,因此,某种程度上有必要借鉴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模式的成功之处。
第一,在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领域,能力标准处于核心地位,是课程设置、资格认证的依据,以能力标准为基础的课程关注工作活动和工作过程,以工作活动和工作过程为主线进行教学,体现了职业技术教育追求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主旨。因此,我国的职业教育需要改革“以学科为核心”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这也要求学校与行业紧密结合,根据行业需求和特点,开发和修订各行业领域的可操作的、规范的能力标准。
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能力标准是全国统一的,不受地域和学校差异的影响,保证了职业教育学生能力的统一性,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以院校为主体,课程设置往往是基于校本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职业教育毕业生的能力有所差异。为了保证职业教育毕业生能力的总体一致性,在职业技术教育中需要强化对行业资格的认证,这也是能力标准开发的延伸。
劳动力多样性范文5
1定位:高校就业市场的界定与特点
高校就业市场本质上是劳动力市场,是通过市场来配置劳动力等要素,与通过国家直接干预来实现毕业生就业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劳动力就业方式不同。其内涵整体上而言可以表述为: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为基本原则,毕业生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与相关企业单位进行面谈,通过双向选择达到毕业生就业。因此,可以看出,高校毕业生与相关企业单位是主要参与主体[1],他们分别在市场中扮演着供方与求方,并通过“交换”来实现合约的达成。因此,其在形态上可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有形市场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等诸要素,无形市场包括供方与求方以及岗位资源等。就其特点而言,表现如下。
首先,就市场供方而言,高校毕业生是其特定主?w。高校就业市场,虽然本质上也属于劳动力市场,但是,其劳动力具有特殊性,高校毕业生是主要劳动力,是国家以及高校为促进刚毕业学生就业而人为组织和设计的一个专门就业市场。在此过程中,国家主要是通过政策制定来发挥其导向和保障作用;学校为了帮助毕业生实现就业,会对企业和毕业生进行资格审核和身份验证,以此减少企业和毕业生在双向选择中的交易成本。国家与高校行为最终指向是高校毕业生,这是其应用对象。
其次,就运行规律而言,市场原则或市场经济基本规律是其运行规律。高校就业市场本质上是市场,只不过其面对的对象特殊,因此,市场中供求规律以及公平、公开是其基本原则。而毕业生就业就是在市场规律作用之下实现的,体现了就业自主性。
可见,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既是市场的,又是有组织的;既是一般的,又是特殊的。当下,就业市场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途径,因此,高校就业市场建设十分重要,它关系到社会稳定。然而在具体实践中,高校就业市场还存在很多问题。
2现状:供需错位的就业市场现状
通过上述论述可以发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毕业生就业的初次市场,通过这一市场,毕业生与企业进行双向互动,毕业生与企业之间是卖方与买方、供给与需求的关系。通过“买卖”交换,实现毕业生顺利进入企业岗位。但是,现实中由毕业生与企业所构成就业市场既不是供求平衡关系,也不是供求失衡关系,而是一种“供求”错位关系,即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可见,就业市场既不是处于供大于求状态,也不是处于供小于求状态,而是处于一种供求错位状态。这一错位状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才培养调整速度赶不上企业需求变化速度。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经济体制改革,企业也在积极适应改革进行转轨和升级转型,而企业转型,必然使得其对于人才的需求发生变化。处于转轨变革期的企业需求变化快,招纳与以往不同类型人才,是企业转型发展的必然需要。而另外,高校培养人才调整速度却非常缓慢。目前,高校在实施教育体制改革,但是改革却非常缓慢,与以往相比,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而且与企业快速变化的需求相比,高校更是不能及时跟上和针对就业市场中“求方”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调整缓慢直接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现代企业需求,导致就业市场“供求错位”。
第二,高校培养人才结构单一不能满足企业多样化人才需求。在就业市场中,由于大多数高校培养人才类型少,人才结构单一,无法适应企业对于人才多样化的需求。这主要是受困于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不仅使得各个高校之间培养人才区分度不大,而且使得一个高校内不同专业人才之间区分度也不大,培养出的人才单一化。而企业作为市场中一个主体,面对社会千变万化的需求以及企业所发展的不同业务,使得其对于人才需求具有多样性,因此,单一性与多样性之间矛盾,导致就业市场“供求错位”。
第三,理论与实践脱节。很多高校的课程设置着重点在培养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强调和考察书本知识,导致学生专业动手能力不强。而就“求方”企业来看,其所希望招纳的人才,是能够快速融入岗位开展工作的。这就导致,高校提供的是拥有理论知识的毕业生,而企业需求的是具有过硬专业实践能力的毕业生,矛盾的产生,导致就业市场“供需错位”。
除此之外,供方毕业生自身某些因素也是造成其无法满足企业需求主要原因。例如,毕业生没有良好的品质,不能吃苦耐劳,适应工作慢,性格有缺陷等,有的毕业生不能理解先就业后择业的理念,就业时眼高手低,挑挑拣拣,迟迟不就业或者跳槽频繁。这些因素与上述因素一起,共同导致了高校就业市场中“供需错位”现状。
3路径:多元主体参与扭转供需错位局面
就业是民生之本。[2]完整健全的就业市场,可以促进毕业生就业,减少社会上“无业游民”,提高社会稳定性;[3]对于高校而言,有助于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提高社会认可度,促进招生,提高高校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毕业生个体来说,完善的就业市场,增加了他们找到工作的机会,使他们未来的生活有了物质基础。对于企业来说,先进的人才会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就业市场对于高校、毕业生和企业都非常重要。因此,必须扭转“供需错位”状态,而错位状态的扭转,除了需要调整供需方之外,还需要国家以及高校积极参与。
就国家来说,国家作用主要在于维护社会安全秩序,在经济方面就是宏观调控。针对就业市场之中法律法规不完善,经常导致企业与毕业生在互动中处于无规范状态的问题,国家要加快完善就业市场相关法律规定,提高毕业生与企业之间互动规范性,保证毕业生权益。同时,还要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最大限度引导和保障毕业生就业。
就高校来说,要加快实施教育体制改革,适应国家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针对培养人才调整速度赶不上企业需求变化速度,以及培养人才类型单一性等问题,高校要精心选择教育内容,推进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改革,转变教学模式,强调学生能力培养,提高理论转化为具体实践的能力,积极主动扭转就业市场“错位状态”。针对就业市场中的新情况、新需求,高校要及时进行教学课程调整以及专业调整;针对各高校之间培养人才单一化问题,各高校要加强专业特色发展,从而使得其所培养出人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具有竞争力。
劳动力多样性范文6
摘 要: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甘肃省西北部,其荒漠生态系统在整个古地中海区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保护区庞大的社区人口的生产生活给保护区管护带来极大压力,通过实施社区共管并帮助社区发展 ,试图从根本上消除社区发展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威胁,总结出了社区共管中存在着资源保护与利用、利益分配、社区自身压力加剧带来不良影响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完善社区共管机制,加强社区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引进合作项目,提高社区农民收入教育、建立健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和项目建设机制,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型产业等有关社区共管的建议。
中图分类号:X36; S759.9 文献标识码:A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1]。在自然保护区的社区管理中,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始终困扰着保护区的管理者和社区居民。区内居民的生产、生活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及自然保护区的进一步发展息息相关,可以说社区发展是衡量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2]。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自然保护区管理与社区发展之间还存在许多矛盾, 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因此,正确处理好自然保护区同当地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自然保护区和当地社区群众的关系,对每一个保护区管理者都是严峻的挑战。
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0.8×106ha,是全国第十大自然保护区(1991),错综复杂的地形决定了区内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由于保护区社区面积大、人口多、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加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周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因此,摸清保护区管理和社区发展之间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合实际的管理对策,如何正确处理好保护与社区群众生产生活的关系,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1 研究区概况
1.1 保护区基本情况
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与1987年,是戈壁草地类型自然保护区,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被中国人与生物圈纳为首批网络成员,1994年又被《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列为具有国际意义的荒漠生态系统重要保护地点。主要保护对象是:以中亚四大荒漠(合头草、泡泡刺、红砂、珍珠)为代表的植被类型;亚洲中部特有种和濒危植物及其生长地;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繁衍地和栖息地;名胜古迹和特殊地质地貌[3]。保护区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瓜州县,分南北两片,总面积80万公顷,南片位于瓜州县南部,北片位于瓜州县北部,保护区按功能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科学实验区。保护区管理局隶属省环保厅直属事业单位,管理局下设办公室、资源保护科、科研开发科、宣传教育科4个科室和锁阳城、柳园2个管护总站、1个公安派出所。现有编制21人,在职职工25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人,具有中级职称的4人,初级职称的4人。
安西自然保护区地处亚洲中部温带荒漠和暖温带荒漠、极旱荒漠和典型荒漠的交汇处,是青藏高原和蒙新荒漠的结合部,其荒漠植被在整个古地中海区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保护区内共有植物60科192属362种,调查到的脊椎动物有26目56科160种,特产种类10种;列入《国家重点野生动物名录》的27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的种类8种,Ⅱ级保护的种类20种;列入《国际濒危动植物种贸易公约》规定保护的种类14种;列入《中日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的鸟类53种;列入《中澳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鸟类17种。保护区境内昆虫308种,隶属于98科13目。[4]
1.2 社区基本情况
保护区涉及周边社区一个市、8个乡镇(锁阳城镇、三道沟镇、沙河乡、布隆吉乡、双塔乡、玉门昌马乡、肃北石包城乡和马鬃山镇、新疆哈密市)。社区共有39个村民小组1504户农户(不含双塔乡固定户1530户),农业人口5079人(不包括双塔乡6918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8.74万人 (2006年统计)的5.81%。农村劳动力3393人,占社区农业总人口66.8%,男劳动力为1775人,女劳动力为1618人,男女劳动力比为1:1.1,分别占总劳动力的52.3%和47.7%,农民因外出务工流动585人,占总人口的11.5%;调查的195户中,移民35户,占调查户数的17.9%。
社区农户总耕地面积24107亩(不包括双塔乡种植面积13000亩),人均耕地4.75亩,因浇水困难而撂荒土地94.3亩。保护区社区农户种植总面积24107亩。其中,棉花9286亩,以小麦为主的粮食面积为6021亩,以玉米、啤酒大麦为主的饲料作物面积为2216亩,种草面积为833亩(含复种),以孜然、茴香等为主的经济作物面积为4983亩,其它以制种、番茄、甘草等特色种植的面积为768亩。
1.3 社区群众对自然保护区的认知程度
经调查显示,有85%的人认为有必要,充分肯定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作用,认识到通过加大保护,恢复了自然植被,减少了风沙危害,使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45%的农户表示无所谓或认为保护区只是指禁牧围栏区域,对保护区的其它范围不清楚;保护区有关的规定有80%的农户表示知道,除社区绿洲范围放牧的农户外,有32户在南北片放牧,占总户数的2.1%,对于这部分人来说,认为保护阻碍了牧业发展。保护区与社去的矛盾主要表现在:资源利用、生态补偿、土地权属、资源管理权、分区管理(保护区不同功能区)、生产管理、目标管理、思想认识和观念等方面的矛盾。
2 保护区社区共管的作用
安西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基本分布在远离社区的无人区,对农牧民生产生活影响较小。保护区建立以来,通过打击非法砍柴、挖药、限制保护区放牧等活动,使部分农牧民传统生活方式受到影响,生存成本增加,依赖自然资源的收入有一定减少。但是,保护区通过社区帮扶,为社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服务,资助社区发展生产,建设公益事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保护区社区经济发展,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得到了有效缓解。
2.1 社区共管可调动社会人力参与自然保护
社区管理是保护自然的有效手段,是保护区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互助互利协调发展的关系 ,提高社区干部、群众对自然保护目的、意义的认识,引起领导、群众的高度重视,赢得各 阶层的支持,树立自然保护人人有责的观念,激发他们主动投入自然保护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使每个人都成为自然保护者,形成全民办保护的大好局面。社区管理搞得好,等于给保护区增了警卫兵,加了保护网[5]。
2.2社区共管可聚集社会财力投入自然保护
实行社区管理,可以接纳国家、集体、个人、企事业单位、团体、组织等参与保护区建设和 管理,吸收社会各界资金,广开财源,壮大实力,加快保护区建设和发展步伐。
3 保护区与社区的矛盾
安西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区之间的矛盾冲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资源保护与利用、利益分配、社区自身压力加剧带来不良影响。归结起来,集中表现为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 。
3.1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矛盾
我们对自然保护区资源的管理一般实行强制性保护,对区内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建立在严格限制传统经济增长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当地社区对资源的利用。而且,安西自然保护区位于瓜州县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和偏僻地区,当地社区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很强,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后,当地社区传统的生活方式受到限制,而新的替化生计方式又没有形成,造成大量违法利用资源的事件发生,对生态环境和物种资源保护构成威胁,成为自然保护区与社区面临的主要矛盾。
3.2利益分配不均匀
因生存危机和发展经济的需求,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甚至有些管理机构都走上了开发利用资源的道路,通过各种创收途径增加经费来源。当地居民认为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这种限制当地社区利用资源而允许自身开发资源以获取利益的行为是不公平的,这种不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势必引起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区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3.3社区自身压力的增大加剧了二者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随着社区人口的增加,对资源的需求压力越来越大。人口及其需要是资源开发和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在一定范围内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但如果超过资源承载能力和经济负担能力,就会转变为压力、负担甚至是一种破坏力量。在人口增长而又无法获得更多耕 地的情况下,掠夺自然资源成为增加个人收入的首选手段。资源耗尽的最终结果是环境质量 退化,使经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进入双轨恶性循环。
4 实现保护区与社区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
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为根本、以科技为支撑、以改革为动力、以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如何辩证地处理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新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它是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主题在生态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具体化。生存是人的第一需求,当人的生存受到威胁时所产生的破坏力是无法阻止的,既要为保护区的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又要为社区的经济发展服务,这正是在自然保护项目中,强调社区的参与,强调对社区的发展提供帮助,社区发展离不开物质和资金的保障,项目和技术的支持,否则,社区发展将是一句空话。基于以上几点考虑,结合安西自然保护区实际,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