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遇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命中的遇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命中的遇见范文1

南昌市青山湖区肖坊小学五二班     万雅婷

指导老师:南昌市青山湖区肖坊小学   吴雪萍

在我们上五年级之前,我们班偶有图书角,但藏书很少,寥寥几本且经年不换,老师经常布置课后阅读作业,但鲜有交流。

关于我们班阅读的转折点,那是在五年级上学期开学伊始。我清楚地记得那是2018年9月1日上午的第一节课,一位年轻气质的女教师走进我们班的教室,她就是即将任教我们语文的吴老师,那节课上,她给我们分享了她自己的阅读故事,她娓娓道来、声情并茂,我第一次确信阅读是那么的美好,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像她那样,把阅读融入我的血液!那节课上,她还安排了我们班建一个图书角,建议每人从家里带1-3本课外书来充实图书角,一个月更换一次,专人分类登记管理,每周师生共读一本书,并在阅读课上交流读书心得。

不知是被吴老师的阅读故事感染,还是同学们顿悟了阅读的益处,亦或是一时有了阅读的激情,总之,几天之内,班上的图书角藏书迅速充盈起来,在老师指导下按照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文学等分好了类,有了各色我想看的书,比如《城南旧事》《海底两万里》《傲慢与偏见》等,也有了很多我没听过的书,如《东周列国志》《中庸》《道德经》,吴老师也亲自带来了《中国文化常识》《山海经》《简爱》这三本书。自此,我的课余时间全部被这些书籍占满,我徜徉期间常常意犹未尽,幸好,可以找管理员登记带回家继续读。吴老师也常常坐在讲台,和我们一起静静地阅读,班上的同学课间看书的也多了起来,连那几个痴迷于玩画片、圆卡的同学也常常驻足于图书角。

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第一次“师生共读一本书”读书交流会,那是在开学第二周的一节阅读课上举行的,交流主题是“读《秘密花园》有感”,以演讲的形式进行。《秘密花园》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书籍之一,看完这本书后,我的心情久久未能平静,那段时间我感觉它每天都源源不断地把它蕴含的魔法、决心与奇迹输送给我,它让我觉得生活是那么美好,任何阴霾都阻挡不了阳光……总之,我有一肚子的话要说,不吐不快,我迫不及待地第一个登台……同学们也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的说,这本书的出现,使他明白了友情可以改变一切,甚至是自己的人生;有的说,这本书让她懂得了应该抛开任何烦恼,做一个快乐的自己;还有的说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今天跟昨天总会不一样……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吴老师的发言,她说所谓的“秘密花园”就是你的内心,从死寂枯萎到万木新生,这一切都不是奇迹,而是一个疗愈的过程,每个人都需要来自内心的力量去支持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我们专属的秘密花园……同学们和老师的发言令我震撼,我犹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当天晚上,我把这次交流会全程和我的感受写进了周记本,后来还被吴老师当作范文在全班诵读,也获得了同学们的认可,为此,我又激动了好几天。

生命中的遇见范文2

一、师生课堂交往过程中生命性的缺失

(一)生命主体的缺失

师生交往实际上也体现了一种资源的分配,每一个学生个体都应该是平等的,都应该获得同等的交往机会。但是,在现实的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交往频率并不是均等的,教师交往的对象总是会集中于某些学生群体,如班干部、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相对而言,在学生群体中地位较低、不担任班干部的学生和教师交往的机会相对较少。另外,在交往过程中这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往内容通常是表面化、非针对性的,如回答一些常规性的问题、进行一些指令性的活动等。因此,在师生课堂交往过程中一部分学生处于弱势状态,他们作为生命个体的意义和价值在师生课堂交往中并未受到重视,师生课堂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主体缺失的状态。

(二)生命关系的失衡

在师生课堂交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同为生命个体,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把学生作为平等的交往关系实体来对待,将学生视为有生命的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师生之间体现的是一种平等的、共生的关系。但是,在现实的课堂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平等的,交往过程出现明显的单向性特点,尤其体现在以教学为目的的交往过程中。教师通常作为主体控制着交往的发生与进行,信息的传递依旧奉行着如夸美纽斯所说的“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学生的注意如同一个水槽,知识的溪流,由教师的嘴里流向学生头脑里”的模式,教师被视为信源,学生被视为信宿,教学活动就像信息的输入与输出,教师扮演着“知识转换器”的角色,学生被当作加工的客体,个体生命的主动性、能动性被忽略。因而,在这种师生交往关系中,体现的不是生命个体的平等与共生,而是一种单向的、不平衡的关系。

(三)生命价值的偏离

师生课堂交往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了课堂教学而发生的交往,即围绕教学内容的教与学而展开的交往活动,在教师的主导下,师生通过对话、交流、合作等使教学活动得以完成。另一类交往虽然不指向教学,却以一种潜在的方式与那些有着明确教学意图和教学指向的交往共存,并间接影响到教学的进程及结果,如为维持课堂秩序而发生的交往活动。第一类交往在课堂上占有主要地位,若没有此类交往则其他交往就不复存在。第二类交往的发生与介入,使得课堂教学呈现出多样、丰富、具体的形态,也使得形式化、统一化的教学可能有多样化、具体化的结果。第一种交往实际上是以知识的获得为目的的,体现的是工具性价值,第二种交往则常与情感、态度发生联系。在实际的师生课堂交往中,第二种交往常常受第一种交往的影响。如果教师和学生在以知识传递为主的交往过程中发展良好,那么教师和学生在第二种交往中也会保持良好的态势。因此,不难发现,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通常比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占有优势,身心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这反映了在师生交往过程中,以知识为标志的工具性价值得到过度的重视,而与生命个体更为息息相关的情感、态度的发展让渡于它,将情感发展视为理智发展的手段,将知识、情感、态度割裂开来,偏离了生命价值的重心。

二、“生命性”缺失的原因分析

师生课堂交往本应是教师和学生作为生命主体围绕教学活动展开的对话、沟通、协商,从而实现知识、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共生、共享、共进的过程,进而体现了交往过程动态、生成的生命性特质。然而,在现实的课堂上师生课堂交往却未体现出这种生命性,其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一)传统观念、文化环境制约生命个体价值的提升

自古以来教育在我国便具有很强的功利性,传统思想中的“学而优则仕”等观念依旧在发生作用,同时,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对人才的要求更加重了教育的负担。在这两种力量的作用下,教育的价值直接转变为培养在考试中取得成功的“人才”,分数成为了衡量教育效果的唯一标准。师生之间的交往围绕知识的传授和接收,教育的工具性、目的性增强,教师和学生作为主体的生命价值受到贬损,学生生命的成长简化为知识的获得,教师所具有的生命影响力简化为知识的传递。教师和学生作为生命个体之间本应进行的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已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传统的教育观念和现在的文化环境使得师生交往过程中的师生个人的能动性、创造力等得不到发挥,情感、态度的发展让渡于智力的发展,生命价值被简单化、工具化,生命个体的价值难以得到提升。

(二)教师权威绝对化影响师生交往双向互动的生命特质

课堂上教师的权威地位常常是不容质疑的,过分强化教师的权威,使课堂交往偏离了主旨,使本来应是教学主体间双向沟通、平等对话的交往活动变成了教师的单向说教和知识的单向流动。课堂中主要以教授法为主,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授课,更多地体现了教师对全班的控制。为了保证教学效率,教师常常控制着交往发生的时机、交往对象、交往时间等,而学生多处于被动的服从的状态,成为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受动者。教师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命令的口吻向学生提出不容置疑的硬性要求,以训诫、警告、惩罚等手段限制学生的课堂行为。教师对学生单向的、线性的影响,导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知识信息由教师向学生单向流动,抑制了学生主体性的(下转第33页)

(上接第35页)

发挥和创造性的培养。因而,使课堂师生交往过程丧失了本应具备的双向互动的生命性特质。

(三)交往时空的局限性束缚了师生交往的动态生成

师生交往常常发生在以传递知识为目的的教学过程中,而师生的情感交往、品德交往、个往及审美交往所占用的时间较少。当这些交往存在矛盾或冲突的时候,情感交往、道德交往常会让渡于知识交往。另外,“秧田型”的座位排列方式常会形成“前排――中间”效应,而后排和两侧学生与教师交往的机会较少。因此,时空的限制使当前师生课堂交往过于死板、固定化,影响了师生交往随时随地动态性地生成。

三、建构具有生命活力的师生课堂交往关系

师生课堂交往是生命主体间具有生命意义的互动、交流的过程,然而,面对当前学校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生命性的缺失,如何使师生课堂交往重现生机与活力,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升课堂交往中人的生命价值

每一个个体都有存在的价值,每一个生命都有存在的意义。在师生课堂交往中更是如此,教师和学生作为交往的主体,其生命价值不应被知识价值所替代。教师和学生作为交往主体的自主性、创造性、情感性等生命特质均应得到保护和重视。在交往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拥有更多的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课程标准、学校规定等制度性的束缚,能够自主地、创造性地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师生交往内容、交往方式。教师的情感因素也不容忽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师生交往顺利开展的情感基础,发挥教师积极的情感作用能增进师生课堂交往的深度。在师生课堂交往过程中,不论学生个体具有怎样的差异,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成为交往的主体。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生命个体,都有自主参与、积极创造的权利,每一个学生的情感都应得到尊重。每个学生都有交往的机会,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交往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每个学生的情感都能够得到肯定与关怀,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师生交往的意义与价值。因此,对课堂交往中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价值的重视和强调是建构具有生命活力的师生课堂交往关系的必要前提。

(二)建构平等、共生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师生交往的基础,怎样的师生关系往往决定着怎样的师生交往模式。建构具有生命性的师生交往关系一个基本的环节就是将传统交往中师生间的单向沟通转变成双向的或敞开式沟通,彻底走出传统理论将师生关系理解为主体对象二元对立关系的误区,建构师生间平等、共生的师生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合理运用自己的权威,将师生之间的交往不仅视为向学生传递知识、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过程,还要将其视为自身的知识、情感、态度等在交往过程中不断调整、更新和完善的过程。在不断的交往过程中,师生双方共生、共进,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各自都有收获和提高。在这种平等、共生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师生课堂交往才会具有动态的、生命关怀的生命性特征。

(三)重塑师生交往的时空格局

生命中的遇见范文3

一、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的关联性

(一)语文教学与生命认知的关系

生命教育是一种生命意识的教育,旨在使学生了解生命特征,认识生命现象,熟悉生命法则,建立对生命的基本认知。小学语文教学具备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对小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材包含了广泛的对多元化生命存在的解读。比如,以自然界生命为对象的教材内容有《看》、《青海高原的一株柳》、《蒲公英》等,以动物界生命为对象的教材内容有《狼与鹿》、《天鹅的故事》、《金蝉脱壳》等,以人类生命为对象的教材内容有《海伦·凯勒》、《永远的白衣战士》、《艾滋病小斗士》等。可见,小学语文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生命认知的重要资源,通过对不同生命的呈现,帮助学生加深对生命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二)语文教学与生命情感的关系

生命教育是一种生命情感教育,旨在使学生认识生命的同时,珍惜、尊重与热爱生命,逐步脱离自我中心主义,发展人文关怀与社会关怀的精神。课程改革已全面推动语文课程的功能性转变,由单纯关注学生的知识习得转变为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道德生活以及人格养成。语文新课标更是明确地提出:语文教学应积极培养学生包括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情感、民族文化情感、审美情感在内的生命态度与价值观。小学语文的生命情感教学目标与生命教育相吻合,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所获得的真善美、假丑恶等情感体验,将发展成为学生对生命的理性思辨,最终影响学生的心智、品性与道德,彰显学生的生命个性与追求。

(三)语文教学与生命践行的关系

生命教育是一种生命践行的教育。学生具备对生命的认知与情感还不够,还需要切实地去履行生命存在的职责与义务,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也为别人的生命尽一份力。小学语文教学与践行生命教育的关系在于:语文课堂可以通过文学作品中的正面人物形象,感染学生心灵,熏陶学生思想,树立学生行为规范的楷模,进而激励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大量的实验证明:榜样的力量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有着巨大的作用,小学生的行为学习力以模仿性学习为主,且喜好模仿受到尊敬、欢迎、敬佩的对象。语文教材中的典型人物对小学生行为的示范与激励,不仅能起到对小学生践行生命教育内涵的导向功能,其践行本身也是提升小学生生存技能与生命质量的根本途径。

二、生命教育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一)语文的生命认知教学

小学语文的生命认知教学应以建构小学生生命认知内容为主。通过对小学语文教材(以苏教版为例)的梳理,笔者针对小学生生命认知教学内容进行划分,并列举了相应的篇目。如下图所示:

教师在构建小学生生命认知内容时,可将其划分为“认识与珍惜生命”、“尊重与爱护生命”、“享受与超越生命”三个维度,整理相应的素材实施教学。合理的维度划分是生成教学系统性与科学性的前提。

(二)语文的生命情感教学

小学语文的生命情感教学应突出情感取向,开展主题式情感教学。比如爱国情感取向的主题教学、民族情感取向的主题教学、生存情感取向的主题教学、道德情感取向的主题教学等。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教师应向学生重点阐述某种情感取向的思想内涵。以生存情感取向为例,比如《金蝉脱壳》一课,小学生能从课文中直观看到的仅仅是金蝉由卵变为幼虫的过程,教师应重点指出: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背后是金蝉为延续生命所付出的代价。这样,通过明示生命的坚强与脆弱,有利于学生对情感的理解,使情感教学不流于表面。

生命中的遇见范文4

一、从作者着手,对学生的生命意识进行唤起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作者的生平事迹都将强烈的生命意识完整地展现出来了。虽然很多作者在生活中饱受着各种打击与挫折,但是他们并没有对生命失去信心,而是以一种非常豁达开朗、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笑对生活与人生,使得自己的生命能够绽放出绚丽夺目的光彩。所以,教师在教学课文的时候,可以将作者作为着手点,对作者的生平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进行较为详细地介绍,并将生命教育渗透其中。这样,便能通过作者较为高尚的精神境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让学生感悟与思考生命,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珍爱生命。

比如在学习《我与地坛》这篇课文时,教师便可以通过介绍史铁生的生平事迹,将较为强烈的震撼与启迪带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作者乐观积极的生命态度,并对这一生命态度进行学习。史铁生是我国著名的电影编剧、小说家与文学家。曾被下放到山西延川插队落户,插队3年后因为突发脉管炎,双腿瘫痪。虽然这样,他仍旧在北京的新桥街道一个工厂做工,直至后来病情加重才回家养病。即便是这样,史铁生仍旧没有放弃自己,他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写作之中,将写作与生命完全地同构在了一起。可以说,史铁生是在用自己残缺的身体,将最健全且丰满的思想表现出来了。从某种程度上说,史铁生在生活中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但是他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却是欢乐与明朗,能够将我们的内心照亮。

二、通过文本的解读,让学生感悟生命的真谛与意义

科学家伽利略说过:“你不能教人什么,你只能帮助他们去发现。”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质疑,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文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作者的情感、思想以及意志全都包含在内,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最好材料。通常语文课文的文本,主要来自于名家名作,大多蕴含着较为丰厚的精神底蕴。这些潜在的真实情感,容易对学生的心灵产生较大的触动,并将学生的思维火花点燃起来。使得学生能够真实地体验到心灵的愉悦,并能引起情感的共鸣,对生命的本真进行认知。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时,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探究,对文本的深层内涵进行挖掘。使得学生能够与作者、文本进行生命的交流,对生命真谛与意义进行感悟。

比如《散步》一文,通过祖孙三代饭后散步这一非常普遍的现象,道出了生命的真谛与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对文本的深层内涵进行挖掘与思考探究。可以提出如下问题,文中说:“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简要分析这句话的含义。“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中的“责任的重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内涵?这样,通过较为细致地对文本进行探究,可以让学生明白亲人以及生命真正的内涵,进一步感悟生命的真谛。

三、通过活动的开展,丰富学生对生命的体验

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具有一定价值的实践活动,对学生自我体验生命的价值进行引导,使得学生能够将生命的理念转化为一种生命的自觉,从而对生命的质量进行提升。所以,教师在进行生命教育的时候,要积极地开展各种实践体验活动,使得学生的生命体验得以丰富,增强学生对生命的实践感悟。

生命中的遇见范文5

关键词: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6-0254-02

党的十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地建设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中国现代化建设布局由四位一体发展为五位一体。这标志着,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党对社会主义文明的认识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所追求的一种高境界的文明程度。

一、生态文明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一)生态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生态和谐是生物与环境有机联系而形成的一种均势,是生物与环境的平衡与稳定。社会和谐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稳定的生态环境,社会和谐寓于生态和谐之中,这是马克思对人类理想社会中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经典描述。

在整个人类文明系统中,其他文明的产生、发展都必须建立在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前提下,生态文明事实上构成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生态物质基础,没有生态文明其他文明也是无源之水、无果之花。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必须依附的自然环境,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都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不管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到多么先进的水平,也离不开它所处的自然环境。和谐社会是一种有层次的和谐,其核心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和睦相处、平等相待,协调地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之中;其保证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与和谐社会的要求相配套;基础是稳定与平衡的和谐生态环境,和谐社会必须在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中才能保持发展。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我们将逐渐失去家园,中华民族将失去立足的空间,其他一切和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将无从谈起。

(二)生态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资源保证

人要生存,首先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生产正是为了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欲望和需求。“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行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而且,“人们决不是首先‘处在这种对外界物的理论关系中’。正如任何动物一样,他们首先是要吃、喝等等,也就是说,并在‘处在’某一种关系中,而是积极地活动,通过活动来取得一定的外界物,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他们是从生产开始的)。”[2]

自然环境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是人类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资料。但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条件下,自然环境所能提供人类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地球上的各种矿产资源、能量、空气、水和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都有是有限的。应当说在环境容量的阀限以内,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会保持在一种较为和谐的状态,自然资源不会出现匮乏,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不会破坏自然界的整体平衡,各种污染也不会超出自然因子的自净能力等等。反之,一旦超出这个阀限,那么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生恶变,人破坏环境、环境又惩罚人的因果报应就会出现。人类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条件下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严格控制在自然资源允许的限度内,如果超出这一限度,必然造成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环境质量的下降,生态就失去和谐。

(三)生态和谐是社会持续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和谐社会还必须而且应该是持续发展的社会。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但在发展观上,我们误入了“经济增长论”的歧途,把发展等同于单纯的经济增长。受这种发展观的影响,人们只注重发展经济,追求经济效益,而不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整体效益;只追求GDP,而把生态置于脑后;只关心眼前利益,而不关心长远利益;只注重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而不注重其生态价值。这种影响的必然后果是:生产过程中只追求产值和利润,而不顾“三废”处理,这必然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只顾经济效益,而不顾生态效益,必然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只注重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而不注重其生态价值,必然放纵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胡乱开发和浪费使用,造成资源匮乏;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必然造成毁林开荒、毁草开垦、围湖造田等短期行为,最终必然导致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是无从谈起。

二、和谐社会的构建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

(一)加强全民的生态文明观教育——和谐社会构建的思想保证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现实一再证明,人类的每一个行动后面几乎都有一个推动这一行动的“情感”,而“情感”后面又有一个“思想”或“观念”。要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意识,树立先进的生态文明理念,首先要进行生态文明观的教育。

从现状来看,中国的多数人对于环境问题的客观状况缺乏真正清醒的认识,市场经济的趋利性诱发一些企业和个人只顾赚钱,不顾环境。公众生态意识差形成的生态漠视,影响了生态环境,从而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通过加强全民的生态文明和生态道德教育,一方面,人们通过学习生态自然观、生态伦理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消费观以及生态人口观等知识,真正了解认识到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使人们在思想意识上,从传统道德观向生态文明道德观转变,提高对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树立对自然的道德关怀。另一方面,有助于唤醒人们的危机意识,特别是要从历史上已经发生的危机中学习吸取经验,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能够自觉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把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自然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并把它作为人类对自然界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这样通过唤醒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尊重和热爱大自然,尊重自然生态规律,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发展循环生态经济——和谐社会的经济保证

实现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发展。但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造成的生态矛盾,严重制约了和谐社会的构建。面对严峻的生态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的工业文明,建设符合现实需要的新型文明——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废料循环再利用,变废为宝,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它可以提高原材料的使用率,降低物质生产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清洁生产,减少污染和浪费。具体说就是发展经济要与自然相协调,使资源的消耗速度不超过替代资源的开发速度,实现资源的循环或重复利用,将污染物的排放量控制在自然系统自我净化能力的阈值之内。经济发展中只有追求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一体化,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新路,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生态经济,实现经济与环境两个纬度的结合,既要发展经济也要减少环境影响,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资源,实现经济增长与物质消耗和环境退化的“分离”,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才能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关系趋于和谐,资源能得到多次利用,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实现和谐社会的持续发展。

(三)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谐社会的制度保证

制度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就是要制定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等制度,这些制度的完善以及各制度间的相互配合、整合是使生态文明建设得以正常运转和发挥预期作用的根本依据。

首先,制定生态文明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一个相应的发展规划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从国家层面上,要制定长远的国家级的发展规划,各个地方的生态发展规划根据国家规划的精神,结合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制定本地区的具体发展规划。其次,积极完善环境保护经济政策。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用市场机制调整市场主体的环境行为,让其不仅不敢实施环境违法行为,而且愿意尽最大努力去保护环境。要有的放矢地改造一些不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经济政策,创设一些有利于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的经济政策。尽快建立可操作性强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通过节约集约利用环境资源,倒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第三,积极推进政府官员绩效评价制度。把生态建设成果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之中,强化生态伦理建设的动力机制,引入绿色GDP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树立全面的政绩观。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更要关注社会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干部环境保护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并以此作为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

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达到人与人、 人与社会的高度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让我们的家园天蓝、地绿、水净,建成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生命中的遇见范文6

当前,新教育实验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着,她如磁铁般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寻找相同尺码的人,这种教育方式在关注当下教育发展趋势的同时,也在主动地充实着发展着教育的内涵。由此,新生命教育被响亮地提出来,也在教育教学中逐渐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那么,如何开展新生命教育呢?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点做大胆尝试:

一、在生命主题阅读活动中润物于无声

1.在低年级段,以绘本故事开启生命健康成长的航程

绘本融拼音、文字、图画于一身,最适合低年级孩子阅读,为此,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绘本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们通过听、说、读、写、思、画,认知、情智、学力将会不断提升。如学习《犟龟》,孩子们可以懂得只要坚持不懈,只要每天都行走在路上,总有一天会到达目的地。正如一位学者所说的那样:低年级的孩子就是一张张白纸,你给他着什么底色,他就可能成为什么色。而一个个充满奇思妙想、充满人文关怀的绘本故事,就是人生航程中的灯塔,有了它,就不会迷失方向,就能顺利远航。

2.在中高年级段,以整本书共读引领学生崇德向善

朱永新教授曾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既可以拓展一个人的人生宽度,也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人生高度。因此,在重视学生多形式、个性化、趣味性阅读的基础上,应紧紧围绕 “寻找共同的语言密码”这一阅读理念,引领学生开展整本书共读。在读的过程中再适时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则会促进阅读质量的提升。

二、在变化的学习场中尊重敬畏生命

新生命教育关注生命在场、生命成长,时刻把安全教育、习惯教育融入课程,融入课堂,融入学生生活的每一天。

1.在实验课程中感悟生命的珍贵

众所周知,高空坠物非常危险。为了让学生真切感悟这方面的危险性,远离这种危险,可以分年级开展了高空抛物危害性实验。这种真实的场景,真切的实验过程,让孩子们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及珍贵。

2.在运动课程中感悟习惯、规则的重要

曾有人说:好习惯让人终身受益。那么好习惯从何而来?来自家长、老师的言传身教,来自学校的规则引导。在我校,我根据校情,要求学生遵循这样一种行走规则:只准走,不准跑。为什么?因为跑的危害特别大。怎么让每一位同学都牢记在心里、付诸行动上?通过运动课来征服学生。先展示 “走”和“跑”的区别,再通过“走与走”“走与跑”“跑与跑”相碰撞的情景,体现“跑”的危害之大,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只有遵守规则,养成良好习惯,人生才会少些坎坷,多分安宁。

三、在艺术课程中彰显生命的多姿多彩

1.整合学科知识,丰富艺术元素

艺术课程是美育课程,也是陶冶性情、升华情感的课程。为了上好艺术课,应对课程内涵进行挖掘,对原来较单一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使文本的艺术元素更丰富。如音乐课堂上,学生不再只是学唱,还有器乐弹奏、歌舞展示;美术课上,学生也不再只是学习画画,还要学习自主创作,学习欣赏。这样的课程,学生身心都得到教育、熏陶和感染,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美、欣赏美、创作美的过程,这样的育人悄然无声!

2.积极搭建展示艺术美的平台,以美育人

首先,积极开展好生命教育的节日、庆典、仪式活动,让孩子们尽情地展示风采。如“六一”“庆祝元旦”“冬运会”“韵律操比赛”等等活动要按时开展,让每位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引导他们用歌声、舞姿、动作、语言等来表达自己的幸福生活。

其次,还要及时举行书法、演讲、绘画、诗歌诵读等主题活动,从多方面来展示学生的艺术才华,让学生们学有所获,学有所展,以展示促进艺术才能的提升。

四、以电影课程再现生命的意义和伟大

电影是反映生活、生命历程的一面镜子,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生命场的再现。由于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对于小学生来说,电影具有越来越大的魅力和魔力。一部好电影,就是一本经典教材,其对人的影响作用巨大。

为了发挥电影的正能量作用,首先,要选择出优秀影片,形成电影库。其次,组织学生在重要节日、庆典时间段观看相关主题影片,中高年级还可以组织学生写电影观后感,并开展电影人物讨论会。再次,各班可以以班为单位,自主组织学生观看主题电影。这样,电影已不再是娱乐,也成为教化人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