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环境保护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草原环境保护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草原环境保护

草原环境保护范文1

关键词 新疆 草原 生态环境

作者简介:李君,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讲师。

一、新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一)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新疆地处祖国的西北部,拥有广阔的草原,草原面积5800万公顷,占全国草原面积的25%左右,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占全国可利用草原面积的23%,名列全国第二,是我国的五大牧场之一。草原经济是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来源之一。畜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草原生态系统的支持,只有保护好新疆草原生态系统,才能发挥畜牧业带来的利润。

(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我国在十七大时提出建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包括生态文明在内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文明,同时新疆在八届七次常委扩大会议上也再次明确提出新疆的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改善。草原作为新疆生态环境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草原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新疆生态文明的建设。

(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草原是广大牧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无论是退耕还草还是牧民定居制度,其出发点都在于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给农牧民创造更多的财富与机会。生态旅游的开发,畜牧业的发展都能为草原农牧民带来相应的收益。农牧民可以在从事传统产业的同时获得收益,同时也会将这种收益回馈社会与自然,形成和谐发展的局面。

二、新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现有制度与挑战

(一)新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现有制度

目前我国关于草原生态环境治理方面颁布并修订了《草原法》,配合法律的执行,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这两个法律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草原保护工作进入法制化的轨道。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国家立法的基础上,从自身实际出发,先后制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管理暂行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畜平衡管理规定》等地方性法规。同时,新疆在其他法律规范中也对草原的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相关规定。例如在对草原的利用中,建立相应的审批制度与备案制度等。

(二)新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

目前我国的补偿机制仍未有完整的立法出现,《生态补偿条例》迟迟未能出台,造成草原补偿机制中存在补偿标准普遍偏低,资金来源渠道和补偿方式单一,资金支付和管理办法不完善。新疆目前也没有对草原生态补偿的相关立法出台,主要依靠国家的相关规定执行完成,但这对于农牧民而言补偿的基础性政策制度缺位。对于草原产权的界定仍未有定论,没有清晰的产权界定,生态补偿的建立则面临重重困难。生态补偿标准体系、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核算体系、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体系建设滞后,缺乏统一、权威的指标体系和测算方法但是建立生态补偿制度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相对于经济发展的需求,生态补偿制度滞后明显。

2.执法方面。目前新疆在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过程中同样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执法者与牧民之间的矛盾,执法人员素质低下且缺乏执法人员以及执法监督不利等问题。

农牧民目前最大的诉求是摆脱贫困,追求经济利益,但由于牧区的资源相对单一,草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为发展经济,地方可能会引进低技术但污染高的行业,例如现今的矿藏开采与建设工程成为带动草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这种情况下,执法者的执法非常困难,对非法开采、破坏草原的行为往往视而不见,任其发展。

(一)立法完善

首先,应当对生态保护机制进行制度建设。目前新疆实施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是在国家补偿政策与资金支持下开展的,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与监管体制。目前,针对草场被破坏、牧民增收难等现象,应当明确界定草原生态补偿的主体,补偿的对象、方式、标准等,确定“谁破坏谁补偿,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明确补偿的资金来源,做到只要有破坏就要有相应补偿的局面。同时,对于补偿的监管机制不健全也是补偿难以为继的一个原因,目前的监管主要是本部门上级对下级的监督与评估,没有统一的监管模式,也未引入第三方监管。本文认为,涉及补偿资金的监管,应当形成统一的监管规范,并引入第三方监管,建立相应的监管制度,定期审计,定期公开。

其次,完善草原产权制度,加强草原法与相关法律的协调性。根据我国《草原法》,草原上的资源属于国有资源,即国家所有,法律界定了草原的所有权属,但针对草原的使用权则没有明确界定,使得草场、草地的利用处于一种无序使用的状态。界定草场、草地的使用权,可以激发牧民对草原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进一步维护现有的草原生态环境。在确定草场、草地的使用权时,应当有所区分,相对较好的草场、草地,由牧民承包后负责草场、草地的建设和保护,并应当在承包合同中明确目标;对于较差的草场、草地,可以先由国家建设,然后由牧民承包建设,或者由国家和牧民共同建设,在承包合同中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这样,完善草原的使用权制度,使得牧民能够获益的同时又能保护草原的生态环境。

《农村土地承包法》中规定农村土地包括草原,因此草原的承包也被归入《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范畴之中,未能考虑草原与耕地的区别,不利于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新疆2011年出台了《草原法》的配套措施,但对于草原的承包问题则涉及较少,应当充分考虑草场与耕地的区别,将草原的承包单独列出,可以发挥民族区域自治权对法律作出变更处理。

(二)执法完善

完整的立法是前提与基础,执法工作才是将法律落到实处的关键地点,要对新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就必须抓住执法工作,将法律的执行作为首要任务完成。

首先应当建立专业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队伍。专业的执法队伍的建立对破坏草原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有重要作用,可以防止草原的退化、沙化现象,预防草原生态环境污染行为。

草原环境保护范文2

省人大农业和资源环境保护委员会收到省人民政府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浙江省森林消防条例(草案)》后,于5月8日召开全体会议,对条例草案进行了审议。此前,我们就森林消防管理问题,由常委会领导带队赴吉林、辽宁、江西、福建进行学习考察,4月中旬组织力量赴杭州、宁波、温州、湖州、绍兴、衢州、丽水七市及部分县(区、市)征求意见,4月下旬又在杭征求了省级有关部门的意见。现将调研情况和审议意见报告如下: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力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是目前世界上破坏森林资源安全、威胁人类生存环境最为严重的灾害之一。近年来,我省森林火灾居高不下,呈上升趋势,给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1989年10月省人民政府颁布实施的《浙江省森林防火实施办法》,虽对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起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有的条款已不相适应。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更加有效地防控森林火灾,制定《浙江省森林消防条例》很有必要。

农业和资源环境保护委员会认为,省政府提请审议的条例草案,总结了近年来我省森林消防工作一些好的做法,借鉴了外省森林消防立法一些成功经验,内容基本符合上位法的规定和我省的实际情况,建议提请本次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同时,对条例草案提出以下修改意见。

一、关于森林消防责任问题

认真落实森林消防责任是搞好森林消防工作的关键。调研中,各地反映,森林消防工作属于抢险救灾性质,直接关系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一项涉及面广但又很重要的社会性工作。条例草案中对森林消防责任虽已作了规定,但在各级人民政府、森林消防指挥部、森林消防主管部门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四者所承担的职能和职责上,还存在着职能重叠、交叉、责任主体不清等问题。建议条例草案进一步理顺以上四者关系,明确其职能和职责,以确保森林消防责任落实到位。

二、关于野外用火管理问题

加强野外用火管理是森林消防工作的重点,也是个难点。调研中,有的地方提出,野外用火事关群众的生产生活,一方面,随着林区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林业种植结构调整和林农耕作习惯的改变,生产性用火已由原来的集中用火转向分散用火,季节性用火转为常年性用火,堆烧用火转为随意点火;另一方面,春节、清明节、“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期间,燃放鞭炮、祭祀活动、野炊烧烤等非生产性用火增多,给森林防火带来困难。条例草案中只对森林防火期及防火期内生产性用火作了规定,对防火期外及非生产性用火却没作具体规定。为了更好地分类施治,科学管理,建议条例草案在正确处理好全年森林防火和森林防火期关系的同时,对传统、零散、随意的非生产性用火也作相应明确的规定,以便规范非生产性用火行为。

三、关于森林消防队伍建设问题

森林消防队伍建设是搞好森林防火的组织保障。近年来,发生在我省重点部位、扑救比较困难、燃烧时间较长、过火面积较大的森林火灾,90%以上是由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扑灭的。但由于目前我省农村专业扑火力量不足,加上缺少必要的培训和演练,难以应对突发的森林火灾。处置森林火灾具有高度危险性和时效性,专业扑救显得格外重要。条例草案第十一条已对森林消防队的建立作了规定。为确保这支队伍建设落到实处,建议条例草案明确由省人民政府制定森林消防队伍建设与管理办法。

四、关于首席消防员制度问题

建立首席消防员制度是减少火灾损失和防止人员伤亡的重要举措。调研中,不少地方提出,森林火灾扑救工作时效性和专业性强,危险性大,稍有不慎,将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首席消防员一般熟悉本地区森林植被、地形地貌,精通森林防火业务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指挥扑救火灾能力。尤其在各级党政领导负有主要责任而又不熟悉森林消防工作的情况下,当林区初现火情时,就如何加强扑救森林火灾的科学指导,听取首席消防员的意见,提高指挥的科学性,即快速出动、高效扑救、安全撤退,把森林火灾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就显得十分重要。为确保这项制度在我省有效实施,建议条例草案增加对重点林区建立首席消防员制度的有关规定。

五、关于森林消防设施建设问题

加强森林消防设施建设是搞好森林消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调研中,不少地方提出,森林消防工作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需要各级政府投入和支持。而我省重点林区又都地处欠发达地区,由于地方财力有限,森林消防设施相对比较薄弱,无法满足当地森林消防的需要。条例草案中对此虽已作了规定,但对欠发达地区来说仍然比较困难。为确保欠发达地区森林消防设施建设到位,建议条例草案明确由省人民政府制定森林消防救助办法,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欠发达地区森林消防的实际需要。

草原环境保护范文3

1.1内蒙古草原生态资源概况

内蒙古天然草场面积辽阔,是国内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草原总面积达8666.7万公顷,占全国草原总面积21.7%,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达6800万公顷,约占内蒙古总土地面积的60%。内蒙古现有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乌拉特6个著名大草原。

从类型上看,内蒙古东北部的草甸草原土质肥沃,降水充沛,牧草种类繁多;内蒙古中部和南部的干旱草原降水较为充足,牧草种类、密度和产量虽不如草甸草原;阴山北部和鄂尔多斯高原西部的荒漠草原,气候干燥,牧草种类贫乏,产草量低,但牧草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是小畜的优良放牧场地;内蒙古最西部的荒漠牧草稀疏且产量低,但气候温和,牧草具有带刺、含盐、灰分高的特点。

1.2生态旅游SWOT分析

(1)优势

草原覆盖面积广,分布范围广,各个盟市都有草原分布,草原类型丰富,全区草原类型有十几类之多,其优良的牧草品种甚至有200多余种;地带差异性明显,从地图上来看,它横跨中国的东西两部,以至于形成了由东向西不同的草原自然风光,同一草原带,每年不同的季节都有很大的变化;优越的区位条件,横跨5个自然带,东西长2100公里,与8个省接壤,与新疆、和蒙古国的草原相比,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也便利;政策优势,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其在国家政策上享有国家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少数民族地区政策、扶贫开发政策、边远地区政策等。在一定程度上对旅游业的开发有推动的作用。

(2)劣势

旅游业发展较晚、较慢,基础设施不够,旅游区与市区之间交通不方便,缺少娱乐休闲项目;草原资源脆弱,环境保护不够,由于旅游景区没有相关的环保措施,导致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地表水污染、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壤、板结现象严重;气候制约因素,内蒙古草原景观面积中有82%在半干旱和干旱气候控制下,一旦遇干旱少雨年份,草原植物高度降低,植被稀疏,草群密度下降,植物的多样性减少,草原景观的观赏价值下降。

(3)机遇

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追求趋向于生态旅游,而草原生态旅游恰好正符合人们的需求;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首先是现如今的巨大的客源市场,人们对生态旅游的意识提高带来的旅游市场。其次是丰富的草原自然景观资源,充分满足人们的旅游要求。

(4)挑战

首先是其他地区的草原生态旅游的发展带来的竞争市场,例如云南元江河谷的热带草原、新疆山地草原、四川红原草甸、蒙古国草原等生态旅游区。其次是旅游业的规模化经营管理,还有建设旅游区的大量资金等挑战。

2.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旅游环境一般是指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综合。从以上对内蒙古草原资源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可以总结出其现阶段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主要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2.1对自然环境质量影响

在旅游环境中其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动植物、土壤、气候等几个方面:动植物,由于草原生态旅游的特殊性,人们在进行旅游游憩时候通常的一些娱乐活动是在草原植被上进行的,例如骑马体验、射箭、摔跤、篝火晚会等,人类直接在草原植被上行走,还有马儿对植被的踩踏、车辆碾压等,即原有的典型草原植被遭到破坏、景区内野生动物罕见、土壤硬化、植物生长受阻、景区内景观受影响,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威胁;气候、土壤,由于草原旅游活动的随意性和不规则性,对草原的土壤、气候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首先来说,道路对草原土壤的生态安全威胁最大,由于旅游区的道路是条带形的,延伸比较远,尤其是平坦的草原对自然路的形成提供了方便,一旦人类随意行动,则极易使干扰范围扩大化。然而这些对土壤的干扰同样会影响到草原气候的变化,一旦土壤层发生改变,缺少水分,产生沙漠化、水土流失等,草原上的植被减少,则对大气的循环作用也会减少,部分地区则会干旱的越来越干旱,造成更严重影响。

2.2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旅游地的社会文化由于旅游者的到来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阿利斯特﹒马西森和杰弗里·沃尔(1982)在他们的研究中把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分为三个层次:旅游者、当地居民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内蒙古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的省域,其具有蒙族独有的民俗风情习惯,在草原旅游景区建设过程中对民俗文化的开发没有考虑到当地居民的传统习俗的延承,而是一味的开发创新,使得当地居民对这些开发的反感,以及丧失了本土原始文化的精髓对游客的吸引力,没有了独特的文化吸引力,在市场竞争中也就失去了竞争力,进一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也会被影响。

3.对策和建议

根据以上对内蒙古草原生态旅游的简单概述以及分析了旅游活动对草原生态景区的影响,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3.1草原旅游区建设要坚持环境保护

生态旅游发展,最重要的应该是环境保护,而且在建设旅游景区时要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的基础条件。要让人们有意识去保护环境,让人们意识到生态旅游的发展是离不开环境保护的,不能以一时的利益冲昏了头脑,不要让环境的恶化成为大自然惩罚人类的手段,要把旅游开发和旅游经营可能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甚至消除,以利于草原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2建立完善草原旅游景区危机管理机制

要制定相应的景区法规,不仅是对游客的行为进行规范,还是对景区建设维护人员的规范,危机事件不是偶然发生的,它是由一系列细小事件慢慢积累、发展而形成的,在面对危机的时候,我们要做到有准备、有预防、有措施的健全的危机管理机制方案的制定。首先要全面掌握景区任何有危机潜力的情报,研究其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制定有效的预案。然后,要完善《草原管理法》等相关配套的法律制度,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草原旅游景区的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危机处理程序,最后要管理人员与游客的相互配合形成完善的草原旅游区管理体制 .

总之,通过以内蒙古草原生态旅游为例,研究了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在今后的旅游开发研究中,要协调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加强生态旅游规划和建设,运用科学和技术,对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规划,以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景观可持续存在为主要目标,为旅游开发和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杜荣.内蒙古草原生态旅游发展问题研究及对策[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2]刘丽梅,吕君.典型草原地区旅游发展对植被的环境影响[J].资源科学,2009年,第31卷(第3期):442-449

草原环境保护范文4

一、青藏铁路沿线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特点

青藏铁路沿线虽地处中纬度地区,但却有着与地球其它同纬度地区迥异的气候特征: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年平均气温低、日差较大、年降水量少、多大风。

(一)青藏铁路沿线的气候特点

1.大气干洁、太阳辐射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干洁,太阳辐射通过的大气路程较短,所以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太阳总辐射量高居全国之冠,年总量在5000一8000MJ/m2。较同纬度东部地区大2000一3000MJ/m2。年总辐射量的分布趋势自东南向西北增多,青藏铁路经过的藏北高原、柴达木盆地的年总辐射量可达7000一8000MJ/m2的高值。尽管高原农耕措施和管理水平都很低,但局部可耕种地区种植冬小麦和青稞的单产因受太阳强辐射的影响创全国最高纪录。

2.气温低、日较差大。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低,构成了青藏高原气候的另一主要特征。位于藏北高原和青南高原的可可西里年平均气温在-4℃以下,为青藏高原温度最低的地区,也是北半球同纬度气温最低的地区。柴达木盆地相对比较温暖,年平均气温在3一5℃。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比同纬度东部地区大,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的特征。藏北高原、柴达木盆地等地的日较差约17℃左右,青海东部等地区其日较差也多为14℃左右。高原地区日较差大小与地形、植被、干湿程度等有关,如柴达木盆地干燥,多晴少雨,白天日晒增温急剧,夜间地面辐射强,降温快,其日较差就比较大。

3.降水少、地域差异大。青藏高原年降水量自藏东南4000毫米以上向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冷湖逐渐减少,冷湖的降水量仅有17.6毫米。青藏铁路格拉段处于高原亚寒带,种植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成熟。而且多大风和风沙,是青藏高原多大风区,给牧业生产带来危害。气温日较差十分明显,为15一19℃,甚至可达23℃以上。年降水量约100毫米,以固态形式降雪、冰雹为主。这一地区具有高原寒带干旱气候特征,冬春多大风、酷寒,气候十分恶劣,无农作物,植被稀疏、贫瘠。

4.多大风、气候恶劣。青藏铁路沿线地区除西宁及其以东的湟水谷地盛行偏东风外,其余大部分地区盛行高原偏西风。青藏高原的年平均风速西北大于东南,最大风速出现在柴达木盆地西北角的茫崖镇和阿拉尔地区。青藏铁路沿线极端最大风速和历年平均最大风速都出现在铁路中部的沱沱河,风向多为偏西风。

(二)青藏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特点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的转换过程缓慢,致使本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长期低温和短促的生长季节使寒冷地区的植被一旦破坏,恢复十分缓慢,而且加速冻土融化,引起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

1.生态环境的原始性。青藏铁路大部分位于青藏高原腹地,跨越青海、两省区,铁路沿线的一部分地区仍为无人区,自然环境还保持着较原始的自然状态。随着高原内部水热条件的差异,形成了由高寒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组成的高寒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高寒生物区系。其中,尤以高寒草原分布最广。青藏地区的高寒草原在亚洲和世界高寒地区中均具有代表性,至今还基本保持着原始的自然演变过程。

2.生态环境的独特性。具有其独特的高原、高寒生态系统,有极具保护价值的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青藏高原上动物物种虽少,但珍稀特有物种多,种群数量大,哺乳动物共有16种,其有物种11种,占本区总种数的68.7%。鸟类科动物有30种,其有物种7种,占总种数的23%。植物种类有199种,其中高原特有物种80种以上,占总种数的40.2%。

3.生态环境的脆弱性。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是漫长的地质运动和气候演变的产物,是在长期的生态演替过程中形成的,是地球上极其脆弱的生态系统,脆弱的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长时间内难以恢复。近一二十年以来,整个青藏高原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草原严重退化、冰川大面积退缩。由于青藏高原的生态状况与恶劣环境和严寒气候是相适应的,现代经济开发会给青藏高原的生态平衡带来怎样的影响和改变需要高度关注。

4.自然景观的多样性。青藏高原自然景观自东南向西北呈现高寒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更替。既有由这些生态系统组成的水平地带系列,又有高寒草原、高寒草甸、冰雪带等垂直带系列。同时,在水平地带系列中还间布有一定面积的沼泽植被、垫状植被,更增加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

二、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青藏铁路在筹备和建设阶段分别进行了详细的科学考察和对沿线生态环境的严格保护。据环保总局等部门的调查表明,青藏铁路自建设至今,对铁路沿线的江河水质、植被、野生动物、湿地、冻土、自然景观等都得到了有效保护,高原生态环境未受明显影响。

(一)保护“亚洲水塔”不受污染

青藏铁路穿过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源头,水污染防治责任重大;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上分布着由冰川形成的众多天然固体水库,成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等数十条江河的主要补给水源,也是维系整个江河流域水资源平衡的调节器,对亚洲乃至世界的水量平衡以及气候变化起着巨大的调控作用,因此,人们形象地称之为“亚洲水塔”。在长江源特大桥施工中,建设单位将施工中产生的泥浆进行严格的二次沉淀处理,严禁将泥浆直接排入河中;沉淀池析出的水用于路基施工和便道洒水。错那湖是怒江的发源地之一,建设者用沙袋垒起的“环保长城”将施工现场与湖水隔离。建设单位还制定了“苛刻”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人员不准向湖水排放污水和垃圾,违反者立即下岗。

(二)高原、高寒地表植被的保护

受严酷的气候条件影响,青藏高原植被生长非常缓慢。50年前的取土坑,至今还是光秃秃一毛不长。针对植被生长非常缓慢的事实,建设者采用分段施工、植被移植的方法,先将施工区的草皮切成块,然后用铲车将草皮连同土壤一起搬到草皮移植区,专人负责养护。路基成型后,再把草皮移植恢复到路基边坡上。对昆仑山以南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段,精选适合高原生长的草种,辅以适合的喷播、覆膜等技术,尽力恢复地表植被。在沱沱河、安多、当雄等高海拔地段,进行种植和移植草皮试验,获得成功后在全线推广,开创了世界高原、高寒地区人工植草试验成功的先例。建设单位选择取弃土场、砂石料场、施工场地和生活营地时煞费苦心。营地全部选择在废弃场地、无植被或少植被的区域。沿线严格划定便道,所有施工场地、宿舍区、施工便道,都用防护网和彩旗标定活动范围,人车不得越界。

(三)对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

青藏高原是我国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青藏铁路沿线共设置33处野生动物通道,沿线路方向累计宽度近60公里。根据不同动物的迁徙习性,通道被设计为桥梁下方、隧道上方及缓坡平交三种形式。为保护青藏高原独特而又极为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铁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活动的重点区域,段工程绕避了林周彭波黑颈鹤保护区。对必须经过野生动物活动区域的路段,如穿过可可西里、楚玛尔河、索加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区段,组织专家研究野生动物保护问题,掌握沿线野生动物分布习性和迁徙规律,尽量减少对它们的干扰。野生动物通道问题被认为是环境保护的头等生态问题。对于藏羚羊等中小型动物通道,桥下通道部位净高大于3米。藏野驴、野牦牛等大型动物的通道,桥下通道部位净高大于4米。沿线还设有大量的桥梁、低路堤及家畜通道,也可供野生动物通行。

(四)对高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青藏高原湿地”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湿地,对全球生态有着重要而独特的生态价值。为保护高原湿地,青藏铁路尽量绕避湿地,必须经过湿地时,一般采取“以桥代路”、多设涵洞、路基基底抛填片石等措施,避免路基下地下径流被切割,防止湿地萎缩,这类“环保”桥梁在青藏铁路中长达几十公里。2003年,中铁十三局在建设那曲古露车站时,投资110多万元,移植建设了8万多平方米人造湿地。建设者先在原湿地旁边的植被稀疏处挖出与湿地等深的洼地,将湿地原水引入,再将车站用地上的牧草连根挖出半米深,植入人工湿地内。如今这里,青草茂盛,上面不时有黑颈鹤、黄鸭等野生动物飞翔觅食。人工湿地已与自然湿地浑然一体,外人几乎辨别不出来。这是世界上首次在高寒地带人造湿地获得成功。这些保护湿地的措施,虽然使工程投资大幅度增加,施工难度加大,这一实践对高原生态保护与恢复意义十分深远。

(五)对高原冻土环境和沿线自然景观的保护

为了保持冻土环境稳定和避免对沿线原生的自然景观产生影响,工程采取了路基填方集中设置取土场,取、弃土场尽量远离铁路设置并做好表面植被恢复;对挖方地段,在路基基底铺设特殊保温材料并换填非冻胀土,避免影响冻土上限和产生路基病害,以确保路基两侧区域冻土层的稳定。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以来,有关部门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切实加强环境监察,有效保护了青藏高原冻土环境、江河源水质、野生动物迁徙条件和青藏铁路两侧的自然景观。

(六)成立青海省环境保护局青藏铁路环境保护行政监察办公室加强对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

铁路建设前期,环保部门就已依法做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而且青海省环保局专门成立了青藏铁路建设环境监察办公室,青海省环保局和青藏铁路建设指挥部与参建单位签订了环境保护责任书。这份建设单位与青海境内青藏铁路各施工单位的指挥长在格尔木市签订的我国铁路建设史上第一份环境保护责任书,明确了环保目标,量化了20余项具体环保要求。

三、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在青藏铁路筹备期间国家对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建设期间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但随着“钢轨经济”的快速发展,涌入铁路沿线地区的人会越来越多,因此加强对人类活动的管理,防止其对沿线生态环境破坏就显得愈加重要。而且如何建立一个长效机制保护沿线生态环境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跨学科、跨地区的研究合作以及监测力度不够,在一线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专业人才数量太少,影响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久深入地开展。

(一)对铁路沿线人类活动的管理力度不够

青藏铁路从立项开始,就对沿线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和多年冻土环境状况进行了8次大规模现场调研、踏勘和采样。用获得的试验成果指导后来的青藏铁路建设的环保设计和施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然而伴随着天路的开通,大量外来人口涌入使沿线的人类活动激增。对这些人员的管理是目前迫切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就能保住青藏铁路建设以来的环保成果。解决的不好沿线环保成果就会前功尽弃。

(二)缺乏科学长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如何在长达近2000公里的青藏铁路沿线坚持不懈地、科学地进行长期生态环境保护是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青藏铁路的所处地理位置决定了沿线的生态环境保护是整个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重点,解决好沿线的生态环境保护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生态环境监测力度不够

国家高度重视青藏高原生态环保,其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发展十分迅速。目前青海省和自治区共有108个生态环境监测点,但与这两个地区共20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面积相比,数量上显得远远不够。监测站点的设置不仅仅起到监测、预报的作用,还应具有持续收集生态环境变化资料和科学研究基地的作用。监测站点太少,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就少,对科学研究不利。

(四)跨学科跨地区的研究力度不够

除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进行破坏外,全球气候变暖也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尽管大部分观点认为全球变暖会使青藏高原冰川融化加速;也有观点认为全球变暖会增加大气的湿度,从而导致降雪增加,会使青藏高原上高海拔的大陆性冰川生长发育。近期观测表明,祁连山冰川正在增大。因此加强地质、生物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和国际合作对发现科学规律是非常必要的。

(五)一线生态环保工作中专业人才参与度小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脆弱、生态平衡机理独特。这就要求生态环保工作者应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平,按科学规律办事,“像护理危重病人一样”保护高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修复工作必须由专业生态环保工作者按科学规律来做,否则只能破坏植被生长。如此失败的例子很多,例如玉树州缺乏专业生态环保工作者,州政府曾从外地引进草种播种,搞人工种草,最后以失败告终;玉树州政府也曾数次引进比较效益高的新品种牛羊牲畜,最后连成活都困难,也以失败而告终。另外陕西省靖边县当年在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项目时,发动群众大力种植杨柳等乔木树种近几年树木衰败枯死现象非常严重,好多地块已经退化变成了疏林地,山风从林间呼啸而过,立刻卷起阵阵沙尘。

四、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系统平衡一旦破坏,恢复极难。现有研究成果并未完全揭示青藏高原生态演化的规律。目前最紧迫、最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维持现有原始生态环境不被人类破坏。因此对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也应紧紧围绕着保持高原原生态的原则,同时增加生态环境监测点的数量,加强跨学科、跨地区的科研合作,深入揭示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本身以及其与外界环境、气候等的相互关系。

(一)划分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禁止涉足区

青藏铁路沿线人口相对青藏高原其它地区集中,人类活动对沿线生态环境影响相对较大,为加强对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建议明确规定禁止人类涉足区域,制订青藏铁路沿线人类可通行区和禁止涉足区管理细则,铁路两侧向外延伸至1000米处划出每名当地居民看管的2平方公里生态环保责任区,人类在地面通行只能走指定的可通行过道。当地居民有义务按细则要求监督外来人员的活动情况。建立外来人员只要进入上述区域即在当地旅游管理部门进行登记的制度,然后将这些人分配给当地居民进行一对一管理。当地居民不履行监督义务,将被罚款或减少其收入;同时当地居民有责任完成政府下达的所负责的生态区域中长期发展目标。执行生态环保任务是其工作,并以此向政府领取工资。当地居民增加绿色GDP也应同样被视为生产劳动者。

(二)建立长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考虑制订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法来加大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议在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法中设立绿色GDP准备金提取条款,作为当地居民保护生态环境所做劳动的报酬。把与青海的环境保护管理与研究融为一体,打破环保机构在行政上的条块分割,使管理与研究更为有效,同时根据最新环保科研成果不断修正环保行政法规使之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建议成立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基金会,用于扩大青藏高原生态环保的国际影响和资金募集渠道。以强大的资金为后盾促使生态环保工作持续发展。通过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相互了解,必然会增强中外人民的友谊,营造友好的国际氛围,促进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基金会其职能除生态环保本身外还兼有对青藏高原地理生物的国际合作研究功能。其好处是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掌握并应用世界上最新最先进的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和先进做法。

(三)科学放牧,减少对草原的破坏

农业科技推广部门要扎实工作,科学地确定草原放牧方法,坚持长期向牧民宣讲科学知识,并形成帮扶对子。减少草原放养牲畜数量,增加圈养数量,防止草原承载过大。加速城镇化步伐,农牧民由游牧向定居,再向城镇集中,减少对草原的破坏。增加效益型环保企业数量吸纳农村人口就业。

(四)大力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通过政府强制行为和大力宣传使青藏铁路沿线居民生产、生活与当地环境和谐相处。充分利用我国高效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向辖区居民宣传政府的环保法令法规,增强居民的环保法律意识,并向游客、群众发放《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手册》、《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和任务》、《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等书籍,同时向他们宣讲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等多种形式,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定期组织新闻会向全世界公布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状况,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最终达到自觉地遵纪守法。

(五)增加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监测点

大量增设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监测点,来获取研究所需要的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第一手详实资料,通过对青藏高原生物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研究,揭示出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最终促使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态环保工作的第一力量。

(六)加强生态环保方面的跨学科跨地区的科研合作

建议让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牵头协调组织生态环保方面的跨学科跨地区的科研合作,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进行系统性针对性的研究。揭示青藏高原耐寒、耐旱植物的生长规律,为更好地保护该地区植被,科学、合理地进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人类历史上无数次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否则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七)增加高校的环保系(科)内容设置,壮大生态环保专业队伍

草原环境保护范文5

【关键词】呼伦贝尔;新牧区;建设;环境保护

1.新牧区建设现状

1.1牧民生活消费现状

呼伦贝尔牧区牧民的消费结构在总体上从温饱型转入小康型,现在正在向富裕型消费结构迈进,生存型消费构成下降,享受、发展型消费的比例不断上升,牧民的各类消费品的档次也逐渐提高。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牧民的消费结构更趋于合理化,食品支出的比重下降,其他比重呈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医疗保健和娱乐、文教的支出比重上升的很明显。消费结构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生产方面的开支大大增加。

1.2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由于牧区自然条件差,畜牧业基础建设成本高,畜牧业基础建设总体规模比较小,特别是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目前远远不能满足畜牧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畜牧业生产供电条件方面,很多地方因电网质量差无法保证最基本的生产用电量,甚至不少牧区没有通生产用电。很多牧民用柴油发电抽取地下水浇灌种植的饲料,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收入减少。畜牧业生产设施方面,永久性棚圈建设、牲畜饲养和草料贮备设施建设、草地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特别是劳动强度较大的打草作业机械、挤奶、剪毛等)、牲畜产品运输、加工、仓储、销售等设施建设水平不高,远远不能满足草地畜牧业现实发展的需要,制约了草地畜牧业的健康高效发展。

1.3内蒙古畜牧业经济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牧区生产经营粗放,经济结构单一,第二和三产业不发达,基本上还是传统的放牧畜牧业,靠天养畜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单一的畜牧业结构,是阻碍牧区发展商品经济的根源。牧区畜牧业产业化程度低,没有形成畜产品的产业链,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较低,牧区畜产品加工业发展慢等条件是制约着提高牧区的综合经济实力。

1.4牧区教育文化卫生体系建设现状

牧区牧民文化素质不高,科技培训、职业教育长期缺失,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据调查了解,截至2012年底,全区农牧民受教育程度为:初中文化程度为68%,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年,相当于初中文化程度,这也说明农牧区的劳动力素质低下造成劳动生产率不高,造成农牧区的边际生产力低下。由于广大牧民收入水平较低,公共卫生服务落后,对疾病等意外事件的应对能力有限,加上牧区人口居住分散的特点,生活环境中影响健康和安全的隐患多,地方病、传染病易发,牧区因病致贫、因灾致贫的问题突出。

2.呼伦贝尔新牧区建设中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

(1)经济发展在指导思想上只注重于数量扩张而对质量型发展未予以充分重视。这并非呼伦贝尔本身独有的问题, 而是全国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形成的一种通病。在工农业产品之间明显存在着剪刀差,服务业价格长期被低估的背景下,追求工业上扩大规模, 铺新摊子便成为地方实现增长目标的首要选择,对环境的破坏也往往通过工业突出出来。

(2)公民的环境意识淡薄, 环境保护宣传不够。由于整个社会没有把环境保护放在应有的位置,因而造成了环境问题的恶性循环。环境问题被重视~环保部门权威性不强~环境宣传引不起全社会注目,环境恶化与产值增长。

(3)环境问题不被重视。这一点在呼伦贝尔盟开荒问题上表现得最为突出。许多人至今还把呼伦贝尔垦荒发展种植业作为农业的突破口。恕不知这种对环境的破坏以损害长远的发展为代价,呼伦贝尔南部的科尔沁草原在历史上与呼伦贝尔齐名,但科尔沁草原经过数百年来的垦殖,已产生了大片大片的沙地,原来那种风吹草地见牛羊的景象已逐步消失,科尔沁沙地已取代了原来的科尔沁草原而成为一种新的地理景观。

(4)环境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未得到确认。在许多地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时,并没有把环境作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环境仅仅表现为服从或服务于发展战略的制订。环保部门人员少,经费少,权威性不强,在政府机构中和政府有关发展战略的制订中处于“人微言轻”的地位。

3.加快呼伦贝尔新牧区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对策

3.1提升牧区牧民的生活消费水平

牧区牧民消费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由低级向高级演变是一条客观规律,而牧民的收入水平的提高是直接决定消费结构。因此,拉动牧民消费的根本途径是设法增加牧民的收入。其中,牧民的劳动报酬收入的增加才能提高牧民的消费倾向,转变消费观念,促进牧民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合理化。

3.2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经济

要转变和创新牧区当前传统的分散经营方式、靠天养畜的生产经营方式,引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之路,就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可采取转让、转租、承包、互换、入股、联合等多种形式进行草原合理流转,整合生产要素,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兴办工业,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牧区优势产业的发展,如:发展草产业、沙产业、畜牧业产业,并使其成为新牧区建设的主导产业,成为牧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3.3加快牧区公共基础建设的步伐

在牧区嘎查、村、镇的建设中,要突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从牧区的特殊地理条件出发,重点抓好水、电、路、通讯、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要扩大牧区综合开发草原建设项目,搞好牧区小型水利建设,加快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要紧紧抓住国家加大乡镇公路建设投入的机遇,加快牧区全部乡镇通油路的进程;要加大牧区电网建设的投入,扩大电网改造覆盖面,力争使无电早日通电,并积极开发推广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实施风光互补供电。继续加强牧区广播、电视、通讯及信息等配套设施建设,尽快使广大牧民都能听广播、看电视、能通讯,扩大对外联系和发展思路,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3.4做好牧区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就是在决策过程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把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结合起来,对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综合平衡、科学决策,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也就是说,从决策开始就要在环境、经济、社会之间寻求最佳结合点,使三者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改善。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就是使上述决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从决策“源头”控制环境问题产生。

3.5完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环境优化机制

加快研究制定促进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保护产业是指以防治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活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举,以获得经济、环境与社会综合效益。努力创造有效的制度供给。一是通过制定和修改法律、法规,颁布草原生态环境时限标准和管理制度,明确经营主体的环境保护行为职责。

【参考文献】

[1]邵忍丽.西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共生机制”[J].广西社会科学,2009(02).

草原环境保护范文6

关键词:输电线路 自然保护区 生态影响

中图分类号:X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c)-0103-02

1 工程概况

某输电线路全线位于锡林浩特市境内,线路路径长度21 km,电压等级500 kV,全线同塔双回架设。新建塔基53基:直线塔41基、耐张塔12基。沿线地形全线为平地。

2 输电线路穿越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情况

输电线路经设计优化后仍无法避让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5年8月5日,1997年12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该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境内,处于内蒙古高原东部,与大兴安岭西侧低山丘陵接壤。保护区总面积5 800 km2,控制范围以锡林河流域自然分水岭为界,地理坐标为:北纬43°26′~44°33′,东经115°32′~117°12′。

根据路径方案,线路穿越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9.9 km,穿越保护区段均为双回路,此段共立26基塔,避让了缓冲区和核心区。

3 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现状调查

保护区天然牧草地的优势度值最高,为75.06%,其次为灌木林地,为16.51%,然后是交通运输地和耕地中的旱地,分别为11.52%和10.03%,保护区的景观构成现状中,天然牧草地构成了保护区的景观背景。

保护区境内共有种子植物654种,分属296属、74科;苔鲜植物76种,常见大型真菌47种,常见地衣29种。保护区的天然植被类型以森林、草原、湿地为主体,并有沙地疏林、灌丛、河漫滩草甸、沼泽,形成有规律结合格局。

保护区内共发现有脊椎动物5纲27目65科164属280种。其中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共分布有鸟类17目42科105属198 种,其中留鸟37种,夏候鸟126种,旅鸟35种,冬候鸟1种。留鸟种类较少,占总物种数的近20%,夏候鸟(主要是水鸟)种类最多,占总物种数的60%以上,旅鸟种类和留鸟种类相当。

4 环境影响分析

线路在保护区实验区内工程永久征地0.68 hm2,为塔基永久占地。工程临时占地为输电线路施工临时占地,总占地面积为1.53 hm2,包括塔基施工场地、牵张场地、人抬便道,占地类型主要为草地。工程在保护区内永久占地面积较小,对草原保护区土地利用影响很小。

工程对植被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及施工场地恢复期。输电线路的施工建设都会产生一定的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一定程度上改变现状植被。输电线路永久占地0.68 hm2。除塔基桩脚外,占地均可恢复当前植被类型或其他植被;施工场地、人抬便道及牵张场道等临时占地1.53 hm2,这些临时占地经过一段时间自然人工恢复,可恢复现状植被。根据资料收集及样方调查结果,保护区内没有国家重点保护植被。永久占用施工也会降低植物的多度、丰富度和多样性,损失的植物种主要为羊草、针茅、克氏针茅、糙隐子草、洽草、苔草、冷蒿、冰草等。但是这种影响是局部的,只会在塔基附近产生影响,使种群数量有所减少。临时占地对植被的影响在自然条件下恢复需3~5年,在人工种植情况下植被恢复需要1~3年。为了减少对保护区地表植被的影响,在保护区段除了设置必要的塔基施工区、牵张场、临时施工道路外,禁止设置弃土弃渣场,因工程需要必须设置的材料场、施工营地租用当地的民房,在施工过程中应将表土单独堆放,妥善保管。施工期对植物及制备的影响很小,施工结束后对施工产生的开挖面进行覆土恢复植被,在恢复植被时要使用乡土植物种,运营期对保护区内地表植被的影响极小。

5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5.1 植被保护措施

(1)项目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修建施工便道,从而减少对自然保护区植被的影响。减少开挖面即是对草原最大的保护,塔基施工中,严格控制开挖面,禁止占用长势良好的草地,多占用裸地等生态价值较低的土地。同时,施工开始前,必须要先修施工便道,施工便道应减少大填大挖,减少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施工运输车辆必须按照规定的施工便道行驶,不得随意开设施工运输便道。(2)在保护区段除了设置必要的塔基施工场地、牵张场和人抬便道外,禁止设置弃土弃渣场、汽车施工便道和施工生活区;在自然保护区段不得设置混凝土拌合设备,均购买成品混凝土,从而减少临时占地和植被破坏。(3)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在保护区范围内夜间禁止施工和强光照射;加强施工期鸟类的观测,施工期间发现工程区域有成群的鸟类栖息、迁徙或发现重点保护珍稀鸟类,临时停止施工,调整施工时间,并在施工时注意保护,禁止滥捕乱杀。(4)自然保护区内不得堆放生活垃圾;施工机械维修在保护区外进行。(5)工程施工必须限制在划定范围内,施工边界两侧全部设置防护网,并且在工程施工区设置警示牌和公告栏,禁止施工人员和车辆进入到施工范围以外的区域,避免施工人员的非施工活动惊扰影响野生动物。(6)秋季施工时,必须注意生产和生活用火的安全,避免火灾的发生和蔓延,对一定区域内的天然植被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5.2 野生动物保护措施

(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5~7月是鸨、蓑羽鹤、草原雕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的繁殖期,因此建议在5~7月施工需增加保护鸟卵等措施避免对鸟类的影响,在输电线路走廊周围适当位置加装人工鸟巢,严禁捕鸟、掏蛋等影响鸟类繁殖的行为。(2)开工后工作量抓紧时间完成,迅速撤离,减少施工噪声对野生动物的惊扰,工程尽量选用低噪音的设备,尽量避免晨昏和正午进行高噪音的施工活动。减少夜间作业,避免灯光、噪声对夜间动物活动的惊扰。(3)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与当地的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和锡林郭勒自然保护区协商最佳施工时间和施工方案,在可能的情况下聘请当地、锡林郭勒自然保护区、环保部门和林业部门管理人员对施工进行监督,整个施工过程要加强与相关管理部门的联系,及时汇报施工进度,主动接受主管部门的监督,减少破坏施工路线及周围生态环境。

6 结语

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是小范围的、短暂的、可逆的。同时,设计及施工阶段均将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要求并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因此,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对环境的影响也将消失,并且部分被影响的植被环境也将随之逐步恢复。

参考文献

[1] 张文猛,晏婷.高压输电线路穿越敏感区情况初探[J].江西化工,2016(1):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