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讯设备制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移动通讯设备制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移动通讯设备制造

移动通讯设备制造范文1

关键词: 远程监控;通讯方式;移动通讯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9-6897-04

我国广播电视机房覆盖范围广,数量众多。广播电视机房的逐个监控成本高,且管理不便。为实现广播电视机房的监控的无人化,少人化,高科技的监控设备将逐步取代传统的人盯管方式。目前很多地方已建有广播电视机房监控中心,即通过安装远程监控系统,将分布在各处的广播电视机房集中监控。而由于历史原因,机房的监控系统数据通讯方法方式多种多样,导致集中监控时存在系统兼容性问题。且由于技术的落后,监控设备多不能嵌入到网络终端,不便于统一集中管理。网络终端的监控软件大多没有更新,界面陈旧,人性化不足,操作困难。针对目前广播电视机房普遍存在的问题,对现有的监控系统数据通讯方法加以总结,综合出一套兼容性高,方便实用,成本低廉的监控数据通讯方法很有必要。

1 广播电视机房远程监控的主要内容

广播电视机房远程监控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摄像报警,防盗系统

用于出入口控制,防盗窃设备,切割线路等,主要为智能报警系统,通过摄像监控进出入人员信息,在记录的同时,一旦出现异常,可以激发远程反馈系统报警,在终端可以调动摄像,检测现场情况。还可以通过客户端喊话,警告不法分子离开。

2)监控无人值守机房内环境量变化,防火,防水等实时监控报警系统

主要是监控环境温湿度、温度的测量仪器、火灾报警系统和水位探测仪等。一般由专业的仪器完成,断电报警仪器也可归为此类。

3)广播设备运行监控以及广播质量的监控

包括监控重要设备运行状况,如UPS,以及对广播中的视音频信号质量在线监控,发现异常能及时反馈到客户端,并远程调试。

当机房有派人专门监控时,一般不需要很多设备。但枯燥的工作可能导致失误。如记录不全,人员脱岗,发现问题为时已晚等情况。装有简单监控设备的无人看管机房,则功能有限。出现异常只能报警提示,不能反馈控制。比如记录已发生盗窃,但无法在线喝阻,而且监控数据少,不能及时发现问题。高科技的嵌入式设备能够对以上三类监控信息实现实时数据通讯,将数据传输到客户端的同时,客户端可用一个终端来反馈调试,真正实现无人化监控。

2 广播电视机房远程监控的通讯方式

由于广播电视机房建设先后的不同,建设所花成本不同,采用的技术不同,导致现存的广播电视机房远程监控数据通讯方式多种多样,兼容性很差。具体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

1)简单数据通讯方式

比较简单的广播电视机房监控,如安排人看管仪器,防盗窃的。一般利用电话通讯,直接接入电话网络来交流讯息。无人看管,且距离监控中心距离较近,只装有摄像头的,一般以SYV-75-3或SYV-75-5同轴电缆来传输视频信号。高质量的电缆传输距离较远,但成本高。这类通讯,传输的数据简单,不适应综合监控的要求。

2)短距离数据通讯

传播距离100米以下的,可用RS485通讯或局域网TCP/IP通讯。在机房内需要安装数据收集系统和网络视频编码设备,将所有信息网络化。利用网络有线介质传输,然后至监控中心,打包处理。

3)中距离通讯(

中距离通讯一般使用光纤通信,这也使目前使用最普遍的广播电视机房监控数据通讯方式。光纤通讯技术成熟,传播质量高。在机房内需要用光端机将视音频信号转换成光信号[1]。一般利用LTC4600系列和LTC4700系列。其他电信号仪器则需要利用TCP或RS232转换设备,将光电信号统一转化成可计算机化的数据,建立监控服务器与机房设备的连接。其缺点是光纤成本比较高。偏远地区的广播电视机机房铺设长距离光缆困难。光纤传输的通讯方式如图1所示。

4)移动通讯

移动通讯是利用微波的无线传播技术。我国卫星及广播中继站的建设基础比较好,微波传输覆盖范围较广,利用移动通讯可以避免重复建设,减低成本,且无线传播无距离限制,对远程,超远程的机房监控都可实现,这有利于统一机房监控的通讯方式,在设备运用和软件应用上做到统一化,使监控模式化,简单化。

移动通讯有2G/3G之分。即第二代和第三代通讯技术。现在智能化设备的更新速度加快,3G网络的运用已经普遍化。且超前的4G、5G技术业正在研发中。2G通讯技术代表有GSM.用以数据传输的产品有 GSM—DTU等;3G通信技术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主流无线接口标准。3G用以数据传输的产品有3G-DTU、3G路由器等[2]。

移动通讯,如3G网络接口,支持TCP/IP,因此可以方便地接入计算机技术,而且随着当前数字图像视频压缩技术的发展,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视频和音频成为一种趋势,利用先进的图像视频压缩算法和无线传输网络的解决方案,通过无线Internet传输现场数字图像视频数据到监控中心,实现远程监控的可视化,

使用移动通讯技术,在机房端所用信息采集设备可通用光纤通讯设备,只是在接入网络的方式上是采用无线技术。通常需要在信号收集和发射端配置一台机房监控主机,嵌入3G无线网卡,接入广域网。在接收端通过ADSL以有线方式接入任意终端。数据传输的移动通讯方式如图2所示。

5)特殊情况下的通讯

有的广播电视机房建设在深山老林中,不仅光纤等网络通讯设施无法达到,无线信号,如CDMA、GPRS或 3G等都很弱。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铺设小段光纤将机房端的数据传输到无线信号覆盖较强的地方,然后再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这样既节约了成本,又保证了监控的可行。

随着网络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无线传播应用将越来越广。视频压缩技术,智能化嵌件的大量运用,让无线传播通讯的质量越来越有保证。其高覆盖率以及方便快捷性的优势将越来越明显。移动通讯监控成本投入低,对远程监控距离无要求,兼容性强,已经成为广播电视机房远程监控的重点发展方向。

3 基于网络的终端软件系统

在监控端,需要功能强大的软件处理机房信息收集系统发射回来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加以储存,分析和发出反馈指令。目前国内有多个厂家自行开发软件,存在兼容性差的问题,某些软件只能控制一个系列的监控系统,对其他厂家生产的产品不能识别。好的软件需同时对多个远程机房前段监控设备进行管理和操作。在新的前端监控系统加入时,能及时兼容和更新。

一般监控中心需配置一下几个方面的监控软件系统:

3.1 图像监控系统

图像监控系统需要要由回放和控制指令的功能。好的软件系统需具备以下几个模块。

1)多级用户密码管理

实行用户分级别管理,不同级别用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保证系统安全性。

2)即插即看

对新接入的摄像机能立即识别,即插即看。

3)多画面功能

需单窗口多画面显示。能同时显示9个左右的画面,且保证画面质量。

4)录像与回放

可以对任一监控点的场景进行实时录像,存储媒介为电脑硬盘。且能自动按日期命名,方便查找。

5)多路监控

能够同时对N路视频进行监控。直接可以在任意网络终端(电脑、手机)通过同类软件查看各监控点的情景,或向前端发出控制指令,调整摄像机进行局部细节观察。

3.2 环境监控系统

1)监控机房空调:

监控空调状态及开关控制。

2)监控机房温度、湿度:

精确测量机房的温湿度参数并报警。

3)监控漏水检测:

对机房空调、暖气漏水情况实时监测、报警等。

3.3 配电监控系统

1)监控机房供电电源:

对主要开关状态监视(配电开关状态)报警,测算UPS耗电时间量并联动。

2)可其他根据需求,后期升级选配。

3.4 安防监控系统

1)门禁及防盗系统:

可联动报警,并连接视频监控提供进出机房或重要设备使用记录。在线发现异常时,可在监控中心喊话,警告不法分子。

2)可其他根据需求,后期升级选配。

3.5 消防监控系统

1)温感、烟感报警监视:

监测机房消防安全情况,一旦工作状态不正常,系统会弹出报警画面,告知值班人员。

4 广播电视机房远程监控的发展趋势

1)数据传输量要求更大,质量更好

随着监控内容的增加,监控线路的数据传输量逐步增大。摄像分辨率越高,信息量越大,数据包字节就越多。这就要求有线传播中,线材的质量更好。无线传播上,技术的研发投入应更多,传输方式更新需加快,传播的数据的带宽要更大。在视音频压缩技术上,也要求更严格[3]。

2)智能设备的兼容性要求将越来越高

智能设备的嵌入式连接方式,增加了机房监控的内容,提高了监控的有效性。但由于现有的监控系统模式的不统一,每种模式采用的产品不统一,控制协议和编码格式的不统一,给设备制造商业软件开发带来很多麻烦,客户在使用新设备时,频繁出现兼容性不合要求。因此需要建立相关厂家的协会,并设定统一标准,解决兼容性问题。

3)视频图像存储时间要求越来越长

随着监控数据的快速增长,系统管理应用的要求不断提高,监控图像的实际效果不断体现,监控中心对视频图像存储时间要求越来越长。应开发更有效的,空间容量更大的储存硬件,以及开发基于网络储存的储存模式。

4)流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

在运用网络通讯方法的远程监控中,当多个远程用户需要同时查看某监控点的视频图像时,会造成在一条通讯网络线路上的数据拥堵。流媒体技术支持音视频流的转发,当有多个客户端需要同时访问同一远程视频图像时,可以通过流媒体服务器进行转发,在转发服务与前端视频通道之间只占用一路通道带宽的网络资源,再由转发服务器将数据分发给多个用户,在大量用户访问视频服务器视频流的情况下保障视频服务器的稳定运行,提高了网络带宽的利用率,同时增强了监控系统管理应用的顺畅感和高效性。

5)管理应用平台将走向多级级联的组网架构

资源共享是建立强大监控系统的必要条件,在多级监控的情况下,如何发挥系统的整体优势,如何针对实际问题,快速发现、快速决策,需要一个高效的多级联网的架构。广播电视监控的联网,有利于上级电台对下级电台情况的及时了解,及时决策。因此,平台与平台之间的联网架构显得尤为重要,研发联网状态下的级联管理、权限管理、控制管理以及应用管理的相关软件,可以加强决策,加强关联,有利于监控管理的科学化。

6)网络安全性

基于开放网络通讯的监控中心越来越多,网络安全性也被更多人提起。新的研究应该开发专门的网络传输协议,将监控网络同广域网有效隔离,或开发防火软件,增加监控中心的安全级别[3]。

5 小结

目前国内广播电视机房的远程监控发展迅速。基于各种通讯方式的设备厂家众多。目前主流的主要为基于光纤网络的设备生产商和基于移动通讯网络的设备生产商。光纤网络在通讯质量上优于移动通讯。但由于广播电视机房的地理分布特点,很多偏远地区有线网络覆盖不到,重新铺设光纤光缆成本高昂。移动通讯在我国发展已经逐步完善,覆盖范围比有限网络更大,且随着第4代,第5代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移动通讯在通讯质量上必定会赶上有线通讯。

因此,采用移动通讯方式监控远程广播电视机房是未来的趋势,在智能设备运用,网络接入上,能与有线方式兼容,在成本上容易控制。在无线信号覆盖不到的地方,可以通过有线方式,将信号传输到无线信号强的区域,然后再入网。这种多段连接方式,在成本上仍旧比全有线的低廉。网络监控的实现还需要好的软件支持,目前国内的软件开发商众多,需要解决兼容性问题。

移动通讯仍旧处于快速发展中,可以说,其发展与广播电视机房远程监控的要求趋势是同步的,在传输质量上,安全性上,移动通讯有很多发展空间。移动通讯方式的兼容性和有效性,使其相对其他广播电视机房监控系统数据的通讯方式,优势明显。

参考文献:

[1] 马玉江,李昂,杨东辉,等.济南有线电视机房远程安全监控管理系统[J].有线电视技术,2005(21).

移动通讯设备制造范文2

(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摘 要】移动电子商务是移动网络环境下的新兴产业,本文主要分析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的构成,及各方参与者如何基于同一个平台为共同的用户服务,并在移动电子商务竞合交易中获得共赢。另外分析移动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从而为移动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商业模式

基金项目:西安邮电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104-0486)。

作者简介:姬睿(1979—),女,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与软件技术方面的研究。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国家三网融合政策的实施、移动终端用户的激增,移动电子商务市场被普遍看好,进而形成移动电子商务加快普及应用的发展态势。目前,移动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移动互联网应用领域广泛的商业模式。

移动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移动通信网络,以笔记本电脑、手机、PDA 等移动通讯设备与无线上网技术相结合,并进行商品或服务交易的电子商务体系;也可理解为移动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网络交易增值服务的电子商务体系。当今移动通信网络正不断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并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1]。

1 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的构成

在移动电子商务的交易活动中,参与交易的主要有各种服务机构、企业、个人、移动网络运营商、移动终端制造商、内容提供商等, 共同构成移动电子商务的价值链。

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如图1所示,通过该结构图我们可以看出,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是由移动网络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移动终端制造商、第三方物流、金融机构等构成[2]。价值链上的各方主要通过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平台相互联系,并提品服务,进而达成各类商务交易活动的完成。移动网络运营商作为提供交易信息的平台,与交易各方联系密切,从而成为该价值链的核心。它在实现移动电子商务快捷、安全交易的过程中起着组织、协调价值链各环节的关键作用。

移动网络运营商拥有覆盖全国的移动通讯网络,并且掌握着庞大的用户资源、完善的移动通信设施,因此在移动电子商务行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终端设备制造商,主要负责开发、推广用户终端设备,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等,从而保证用户开展移动电子商务应用。

移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提供商为商户和终端用户提供商务交易技术平台,类似淘宝、京东等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

终端客户利用手机等终端设备通过WAP来访问无线互联网,自从开通移动电子商务业务后,终端客户通过访问移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选择自己需要的商品并交易。

内容/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主要提供丰富的移动电子商务资源,如产品信息、股市信息、票务信息等。服务提供商对已开发出来的内容进行处理,形成能满足用户需求并可以在网络上传送的数据应用。

2 移动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

发达国家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非常迅速,主要是因为其商业模式明确,比如日本的移动电子商务模式以移动运营商为中心,其他参与者辅助;在韩国是参与者相互之间通力合作,共同促进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国内移动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混乱,价值实现路径冗长,使得利润分配的矛盾频出,制约价值链发挥更好的商业价值[3]。目前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以运营商为主导的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

该模式以移动电子商务为核心,不仅为产品交易和信息交流提供网络基础,还通过建立各种计费手段管理、控制各个合作伙伴的移动业务。在平台中,集成商开发电子商务平台,通过移动运营商管理该平台。移动运营商通过该平台接触相关用户,从用户需求出发,完成整个的交易活动。但是,这种模式的缺点是价值链内部没有形成统一联盟,导致服务提供商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不利于整个价值链的参与,还需要进行业务模式创新。

2.2 以内容/服务提供商为主的移动电子商务模式

该模式是将传统的电子商务接入到由移动运营商提供的无线网络中,为广大用户提供移动电子商务服务。比如手机淘宝就是以传统电子商务服务的形式,实现选择商品、支付费用等,其中移动运营商主要提供管道,收取费用。这种模式是当前移动电子商务的主要运营模式,内容/服务提供商作为产品和信息的源头,能够准确分析市场的需求,在传统商业活动中控制着整个价值链,但是由于移动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个性化的特点,使得内容/服务提供商在价值链的地位受用户互动、个性化需求等影响。

2.3 以平台提供商为主的移动电子商务模式

该模式是由平台提供商自行开发、建设、维护平台,并向运营商提供业务接入的服务,通过丰富的服务和内容,吸引用户访问,而移动运营商只收取一定的接入费用。但该模式的缺点是平台提供商具有丰富的信息技术,但不具备强势的业务内容,运作风险比较大。

2.4 传统互联网巨头重新布局移动互联网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应用的推出,各互联网巨头竭力将原有的资源整合到移动互联网平台上,并在移动电子商务领域进一步探索研究。该模式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但会受终端制造商和运营商的制约,还需互联网巨头整合渠道资源[4]。

2.5 终端制造商强势进入移动互联网

部分生产规模庞大的终端制造商不愿意仅依靠制造移动终端设备谋取利润,于是通过整合前后向资源,实施“终端+服务”的模式占据产业链上的稳定位置[5]。但是这种模式仅适合实力雄厚的终端制造商,对中小型制造商来说,则缺乏足够的实力与运营商抗衡。

3 结束语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电子商务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是由移动网络运营商、内容服务提供商、移动终端制造商、金融服务机构、第三方物流等共同参与构成,各方参与者基于同一个平台为共同的用户服务,彼此间通过有效合作使价值链的上下游在移动电子商务竞合交易中获得共赢。另外分析移动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从而为移动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道斌.移动商务的价值链模型研究[J].理论与实践,2009(9).

[2]赵干辅.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价值链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

[3]李庆艳,金铎.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探讨[J].电信科学,2011(5).

[4]薛立宏,张云华,曹敏.移动互联网运营关键问题及商业模式探讨[J].电信科学,2009(5).

移动通讯设备制造范文3

如表所示,中兴通讯自主创新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国产化阶段、多元化阶段和国际化阶段,每个阶段的典型创新模式分别为:模仿创新、改进创新和集成创新。

一、国产化阶段的模仿创新:以数字程控交换机为例

1985年2月7日,深圳市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由691厂、长城工业深圳分公司和香港运兴电子贸易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注册资金280万人民币。那时深圳最热门的生意是“来料加工”或者国外品牌销售。由于合资各方都没有现成的产品和市场,又引进不了技术,刚刚成立的中兴也只能依靠“来料加工”业务维持生存,先后组装过电话机、电子琴、冷暖风机等产品。到1985年年底收入为35万元。

在大多数通讯设备企业仍满足于当时国外产品或来料加工比较可观的收入时,中兴已经开始意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开始进入到国产化阶段。为了改变没有自己主导产品的被动局面,中兴在通过来料加工业务赚到300多万元的“第一桶金”后,开始谋划自主开发产品。

1986年6月,中兴成立了一个只有8个人的技术开发小组,开始研制68门模拟空分用户小交换机。由于对交换机技术不熟悉,中兴公司采取和陕西邮电器材厂合作的方式共同开发交换机。中兴在仿制香港怡富公司的ESX-60机型基础上,根据国内元器件供应和自己技术的技术条件进行重新开发。1987年7月,ZX-60小容量程控空分用户交换机开发成功,通过技术鉴定并取得原邮电部的入网许可证,这是中兴自主开发的第一个产品。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优先发展通信业的政策,利用程控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并实施“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大规模进口程控交换机。中兴大胆地把握住程控交换机这一重要的跨越式发展机会,在成功开发ZX-60的基础上,直接开发成功500门数字程控交换机,并沿着“500门用户机-500门局用机-2500门局用机-万门机”的产品轨迹不断突破。

由于当时中兴的研发力量非常薄弱,只有13位技术人员和一位生产管理干部,学过交换机或计算机专业的只有3人~4人,但谁也没有真正接触过数字交换机。为解决研发力量不足的问题,中兴与北京邮电学院程控交换机系协商,利用应届毕业生做毕业实践的方式共同进行开发,使参加开发设计的人员增加到30多人。在仿制韩国500门样机的基础上,于1989年的时候研制出了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台国产化数字程控交换用户机ZX-500,标志着中兴通讯开始正式形成复制性模仿的能力。

ZX-500的成功使得中兴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中兴再次把钱投入到局用机的研发,开发出了适合中国农话局的产品ZX500-A,由于具有丰富的不同制式的中继接口,性能价格比优于国外相应的产品,完全适应了农话端局设备更新改造直接进入数字网的要求,立刻在中国的农话市场引起了一场“农话改革”。1993年,公司研制的2500门数字用户程控交换机ZXJ2000问世,在市场上大获成功,装机量占全国农话年新增容量(包括进口机型)的18%,居国产同类产品首位,并被评为国家级新产品。1995年7月, ZXJ10大容量局用数字程控交换机通过邮电部专家评审,终局容量为17万线,是当时国内自行研制的三大主力机型之一,被专家认定为国内当时能与国际一流机型相媲美的最好机型,具有国际20世纪90年代水平。这标志着中兴已由一家生产中小容量的交换机厂商转变为一家生产万门以上大容量交换机的主流电信设备制造商,也标志着中兴创造性模仿能力的形成。

二、多元化阶段的改进创新:以CDMA与PHS为例

1995年,中兴通讯的销售额已达到2亿元,开始面临专业化与多元化的选择:是继续做大交换机业务然后“走出去”,还是抓住新的市场机会走产品多元化的道路?1996年2月,经过1995年的充分预研和准备,中兴在公司市场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战略上的“三大转变”,即产品结构突破单一的交换设备,向交换、传输、接入、视讯、电源等多元化产品领域扩展;目标市场由农话向本地网、市话网扩展;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扩展。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标志着中兴通讯开始进入多元化阶段,开始向着国际化综合性大通信企业目标迈进。经过多年努力,中兴通讯建立了全球电信设备供应商中最长的产品线,成为全球极少数在GSM、CDMA、PHS三大制式上同时进行研发、生产的终端厂商之一。

技术与市场的结合是中兴通讯的核心能力所在,中兴在当时短期内还无法对主流的GSM技术造成冲击的2.5G移动通讯技术CDMA及技术相对落后的无线通讯技术PHS领域的异军突起更是彰显了这一核心能力的巨大威力。2001年5月,中兴通讯与中国联通签订了容量110万线、覆盖全国10个省份的CDMA网络设备采购合同。这是中国自主产权的通信设备厂商获得的首个大规模移动通信网络建设项目。此后,在中国联通CDMA二、三期网络建设中,中兴通讯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整体份额超过18%,成为本土第一大CDMA设备厂商。在海外,中兴通讯陆续中标阿尔及利亚、科威特、越南、印度等国CDMA网络建设,全球应用超过2000万线,位列中国第一大出口通信设备,并跻身全球“CDMA设备厂商第一阵营”。2001年,小灵通产品(系统和终端)为中兴获得23.96亿元的收入,占当年总销售额的17.1%;2002年,小灵通设备和手机的销售额近40亿元,占总额的24%,2003年,小灵通共计为中兴提供了超过80亿元的销售额,占当年全部销售额的三分之一。

虽然通讯市场竞争受到产业政策与运营商决策的影响非常大,很多时候是决定性的影响,但并不能因此忽略最终顾客的决定力量,不能忽视对市场需求的挖掘。如果对中兴长期以来形成的“低成本尝试”战略导向略有研究的话,就会发现并不是机会偏爱“幸运”的中兴,而是只给“有准备”的中兴。中兴的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低成本尝试”认为:像CDMA与PHS进入成长期的产品,采取短时间加大投入的突破策略。从某种意义上说,技术对于中兴来说也是一种市场能力,相对落后的技术也有可能取得市场的青睐。特别是在新兴技术层出不穷的无线通讯市场,某些产品的技术供给已经显得相对过剩,大大超过大多数顾客的实际需要,最终受到市场青睐的不一定是技术上最先进的产品。当时在面对技术上乏善可陈、不确定性较大的PHS市场机会时,中兴与华为都有进行尝试,但华为在对小灵通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研发以后宣布放弃,而中兴坚持了下来并短期内获得丰厚的回报。

尽管市场的不确定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但基于对市场前景的广泛看好,中兴必须赶到市场最终完全获准启动前准备就绪,同时将风险降到最低。此时如果坚持自己研发,几乎是不太现实的,一则时间紧张,二则投入的风险还较大。此时,“低成本尝试”就比较有价值了。 小灵通的主设备包括交换机和基站两部分。交换机部分只需在原来的交换机上稍做改进,但基站必须从头做,难度很大。于是,中兴大胆决策:OEM日本京瓷的基站。这在当时是一个相当冒险的决策,因为与京瓷签订了合同,就意味着每次必须花费一、两亿元去订购京瓷的基站,而且还面临着卖不掉的风险。而1998年,中兴的销售额才不过40多亿元。在与京瓷签订合同后,其他方面的投资也没有因此进行大幅增加。此时所有的研发聚到一起只有20多个人,主要工作就是搞搞软件,研发经费也只有几百万,与商务合作伙伴进行谈判,直到2000年开出了第一个实验局。2001年,小灵通的采购开始大规模启动,中兴以OEM加自主研发的方式赶上了第一班车。接下来,进入2002年后,中兴认为在未来的几年内小灵通将仍然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于是决定开始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站的研发。这一次中兴选择与日立公司进行合作研发。两家公司采取了这样一种合作方式:开发期间自己负责开发,差旅费等自己出,生产出来以后,中兴每卖一台产品就给日立一定提成。合作很快见了成效。据来自中兴客户的消息,2004年,中兴自主知识产权的小灵通基站开始批量生产,中兴小灵通的OEM时代宣告结束,毛利润的提高可望弥补由于市场增速放缓的损失。

正是“低成本尝试”原则的创造性运用,使得中兴成为了CDMA与小灵通的大赢家。在通信技术由固定向移动的范式转变大背景下,在主流的GSM技术路径上离领先者还有较大距离的中兴,凭借长期以来在技术与市场结合方面所形成的洞察力,通过CDMA与小灵通的“低成本尝试”及随后的短时间内加大投入的突破性策略在竞争激烈的电信市场上找到了突破点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竞争优势。

三、国际化阶段的集成创新:以GoTa数字集群系统为例

2002年,电信行业形势极不稳定,其中小灵通不再火爆;传统的交换与接入市场逐步萎缩、价格不断下降;光通信和数据通信还不成气候;手机业务有回升的迹象,但前景不明朗;GSM国内格局已定,短期也不能有突破;3G业务前景扑朔迷离。在此背景下,中兴以变应变,以变制变,于2002年确立手机、国际化、3G三大战略领域。在3G技术方面,中兴通讯在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个主要技术标准方面都具备了商用能力,尤其在我国自主研发的3G标准TD-SCDMA技术上具有明显优势。中兴通讯拥有TD-SCDMA标准起草权,2005年研发成功了包括核心网ZXWN、ZXTR-RNC、ZXTR-NODEB和业务服务器等在内的全套TD-SCDMA商用设备。中兴通讯在全力研发系统设备的同时,还全面开展了TD-SCDMA的标准和专利工作,仅2004年就在国内外申请了100多项TD-SCDMA专利。中兴通讯还在TD-SCDMA产业联盟范围内充分开展合作,主导和参与制订了TD-SCDMA产业化测试规范。

移动通讯设备制造范文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外商投资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一、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工业经济中的地位

(一)外商投资工业企业资产占到工业资产总量的1/4。外商对我国工业的持续投资积累了大量资产,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的资产比重从1995年的15.2%上升到2000年的20.4%、2004年的25.8%;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对工业资产增量的贡献率,从1995―2000年的29.1%上升到2001―2004年的34.1%。

(二)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对工业产出和利润的贡献份额均超过1/3。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对工业总产值增加额的贡献率不断增长,从“八五”的25.5%上升到“九五”的50.2%,虽然2001―2004年有所下降,但仍保持着36.5%的份额。

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对利润和税收的贡献较大。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对我国利润和税收的贡献稳步增长,2004年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占工业利润的比重为32.5%,占上交税金的比重为19%,对工业税收增长的贡献率1995―2000年期间为27.8%,2001―2004年期间为21.1%。

(三)我国1/3的市场份额为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占有。2004年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占32.7%,比1995年的19.1%提高了13.6个百分点。从1995―2004年的10年间,国内市场销售增量的近40%是由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提供的,汽车、移动通讯设备、电子计算机、化妆品等商品的品牌多数为外资企业拥有。

(四)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对我国就业贡献巨大。外商投资企业的增加,大量吸纳了我国的劳动力,缓解了就业压力。

(五)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出口的贡献超过内资企业。1990年以前,我国出口增长额主要来自内资企业,内资企业贡献率超过80%,外商投资企业不足20%,“八五”时期,外商投资企业对出口增量的贡献率上升到45.1%;“九五”时期超过70%,2001―2004年期间虽有所减弱,但仍保持着62.8%的份额。

二、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流向及对我国经济结构的影响

(一)外商直接投资的三次产业分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其合同项目比重和合同金额比重都在70%左右,其中制造业又占绝大比重;而第一产业利用外资比重一直偏低,多年不足3%;第三产业比重则始终在20--30%之间。

(二)外商投资流向对我国工业结构的影响

1.外商直接投资对轻、重工业结构的影响。1998年以前,外商投资于轻工业的比重高于重工业。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倾斜使我国轻工业品的生产能力大大增加,为缓解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消费品短缺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带来了市场的充分竞争,到1997年,我国工业消费品出现了相对过剩。1998年以后,无论是外资还是内资都加大了对重工业的投资,2003年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的轻、重工业之比为39.45:60.55,重工业比重增长是由于我国仍处于重化工业阶段,外资则更多投向计算机、通信设备、制药、汽车等高技术行业。在轻、重工业变动中,外商直接投资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1998―2003年,轻工业增长了81.4%,其中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的贡献率为38.6%,拉动31.4个百分点;重工业增长了152.9%,其中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的贡献率为34.2%,拉动52.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外资工业的结构倾斜对我国轻、重工业的结构影响非常明显,成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2.外商直接投资加快了我国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进程。外商直接投资高度集中于制造业,在制造业中又主要集中在加工工业,对加工工业的影响大大高于对原料工业的影响,对我国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起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3.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工业行业结构调整。外商直接投资的工业行业分布具有强烈的倾向性,一方面促进了我国技术和资金密集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助长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扩张。

根据2004年工业行业数据计算的外商投资企业的行业偏向指数表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偏向指数最高,达到3.29,说明该行业的外商投资企业最为集中,对外商来说是最具吸引力的投资领域。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偏向指数排第5位,达到2.29,也是具有较高吸引力的行业,外商投资企业偏向这些技术密集型行业促进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橡胶制品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外商投资的偏向指数也比较高,均在2以上,推动了我国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外资偏向指数最低的行业包括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烟草制品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行业,指数值均在0.5以下,这与我国对一些行业限制外资进入有关。

4.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的行业集中度及其贡献率。从2004年主营业务收入的行业构成看,外商投资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高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有最高份额,为28.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8.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占6.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占5.1%。前4个行业合起来占49.2%,具有非常高的行业集中度。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对高技术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贡献也较大,从各项总量指标计算的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在行业中的比重可以看出,外商投资企业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产出比重超过60%,占有绝对优势;比重在40―60%的行业中,除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外,主要为劳动密集型行业,与内资企业平分秋色;而在其他行业,特别是能源、原材料行业,外商投资企业处于劣势。

(三)外商投资对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影响

1.利用外资及外商投资企业的东、中、西分布。从2004年外商投资工业企业产出的东中西分布看,主营业务收入东部占73.28%, 中部占16.18%,西部占10.54%,进一步拉大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外商投资企业的产业结构差异。东部地区利用FDI领域拓宽,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同时服务部门外商投资企业比重上升,旅游、商贸、金融和其他中介服务行业正成为投资热点。工业领域资本与技术密集

型行业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大大增加,通信设备、计算机、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的制造等产业成为重点投资领域,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支柱产业,比重高达31.3%。相比较而言,中部和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于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占绝对优势,支柱产业均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项目较少,第三产业发展较慢,甚至中西部优势明显的旅游业等服务部门,外商投资也微乎其微。

中西部外商投资企业产业结构的另一个明显差距是外资与本地产业的关联度低。东部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外资与本地产业高度关联,形成了一批配套条件好、国际竞争力强的产业发展群体,如电子信息业、IT产业、汽车制造业等。与东部相比,中西部吸收的外资则没有与当地产业有效配合,未能形成良好的产业集聚和产业配套条件。

3.形成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巨大差距的原因。首先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造成的,我国对外资的引进利用是从东部向中部、西部梯度推进的,国家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以及对东部地区倾斜的投资政策,是东部得以大规模吸收外资的重要原因。其次是东部地区历史上形成的基础设施雄厚、科研创新能力强、市场发育程度高、产业集聚配套能力强等,其投资的硬环境和软环境都远远优于中西部地区,必然成为外商投资的首选地。

三、外商投资企业对推进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一)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途径 技术转移效应是指外商投资企业进行投资并形成资本的同时,将技术转移到东道国,对提升当地产业的技术水平产生的积极影响。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的技术转移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第一,外商投资企业从国外引进技术含量较高的资本货物和加工工艺,提升国内产业的技术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入我国的跨国公司投资项目大多为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项目,这些项目带来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填补了我国的一些技术上的空白,2004年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达311.6亿美元,占进口额的9.6%。第二,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引进新产品实现技术扩散,例如1990年我国轿车占汽车总产量的比重仅为6.8%,外资的进入使我国轿车产量增长很快,2004年轿车占汽车总产量的比重达到45.6%。第三,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研发机构,能够带动我国研发水平的提高。1995年上海贝尔实验室、IBM中国研究中心在我国成立,1998年11月,微软中国研究院在北京成立。截止到2004年底,在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设立的科技机构达569家,占32.9%。

技术溢出效应是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进行直接投资,实现技术的当地化过程中,通过技术的非自愿扩散、技术示范、市场竞争、人力资本流动等途径带来的东道国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其途径主要有:第一,通过外商投资企业的竞争和示范效应,促进国内企业技术进步;第二,外商投资企业与当地企业逐步形成产业链和集群,带动国内配套产业的技术进步;第三,外商投资企业的员工本土化以及人力资本流动,为国内企业带来了技术和管理的溢出效应。

(二)外商的技术转移和溢出效应对我国产业技术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一,外商投资企业促进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1995―2004年年均增长了23.7%,比工业年均增速高8.1个百分点,其中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是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第二,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创新带动了我国产品结构的升级。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在科技力量投入上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大中型外商投资工业企业1995年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的比重为4.3%,2004年上升到27.2%;科技经费支出比重由1995年的14.1%上升到2004年的44.9%。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有力地带动了技术创新活动的产出和我国产品结构的升级。2004年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的新产品产值达到6530亿元,新产品产值率为11.1%,特别是其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新产品产值率高达41.7%,主要是外资企业大量进入汽车制造领域带动了汽车品牌、车型的快速更新。据海关统计,2005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2183亿美元,占出口量的28.64%,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已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移动通讯设备制造范文5

关键词:外商投资产业结构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具吸引力的国家之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资吸收国,2003年,我国吸收外商投资达到540亿美元。外商投资的大量涌入,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外资充分利用我国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投资传统产业和相关产业,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1外商投资带来大量新产品和新技术,形成了新的产业

外商投资企业中,技术水平普遍高于国内原有水平。例如,北京市的一项调查表明,北京市工业系统的外商投资项目中,81%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使这些企业技术水平提高了15年左右。北京GE航卫的CT机令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生产水平前进了30年,上海英特尔引进了全球性能最优的台式机微处理器封装与测试生产设施。这种情况不仅在机电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普遍存在,而且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也较为普通,在轻纺等行业中从事外来加工贸易的企业,其技术水平、产品档次远远高于原来的国内企业。

最好的例子就是我国IT产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外商来华投资于IT制造业,其中既有INTEL、IBM、NOKIA等著名跨国公司,也有大量“隐姓埋名”为跨国公司从事OEM生产的台资企业,使得我国从一个电子工业相对落后的国家迅速崛起为世界IT产业最重要的硬件制造基地之一,对国际IT产品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外商投资促使了出口产品种类增多,结构优化

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直接表现,出口产品结构是产业结构的外在反映。过去10年,我国外商投资产品结构的动态优化趋势十分明显。早期我国外商投资以纺织、服装、玩具、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商企业来华投资,机电产品的比重越来越高。2002年,外商出口机电产品1169.93亿美元,占外商出口产品总额的65%,占全部机电产品出口的74.3%。外商出口产品中,计算机、通讯设备、视听产品占有重要的地位。2002年,外商出口高新技术产品606.2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6.2%。

3外商投资提高技术开发能力,促进了技术进步

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与管理“外溢效应”通过三种途径促进了相关工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第一条途径是产品的扩散与竞争,由于大量外资企业是兼顾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由外资企业带来的大量新产品投入国内市场,一方面培育了国内需求,另一方面也为国内企业开发与生产同类产品提供了示范,移动通讯市场的扩张与制造业的发展就是明证。第二条途径是外资企业对配套企业的订货要求与技术支持,大大提高了国内配套企业的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使其产品能够达到国际市场的要求。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外资企业国内增值率和国内采购不断提高,形成了跨区域的采购网络,同时,在我国沿海地区形成了一些产业特征明显的产业聚集带。第三途径就是技术与管理人员的流动,传播了先进的技术与管理。广东省通过与外资合作,结合广东的实际,建立了一条依据国内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中心,使大部分科技活动进入企业的科技体制改革之路。这种科技生产一体化适应机制开始与发达国家现行机制相接近,成效显著,使广东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企业的科技活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4外商投资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外商投资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高速增长。1998~2002年,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超过24%,高出全部工业产值15个百分点,对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5%,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占全国出口额的比重上升到25%左右。2002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工业生产值突破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3.2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677亿美元,增长45.7%,高出全国外贸出口增幅达23.4个百分点,其中,外商投资占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一半以上,占申请专利数的2/3,占出口值的3/4,这个趋势随着我国外资引进的不断增长而加速发展。

5外商投资促进了产业结构整体上的升级换代

产业结构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产业内部农业、工业、第三产业这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改革开放以前,我国虽然经过40多年的发展建设,三大产业的结构比例沿着世界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发展,即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开始发展,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产业结构仍然低级、僵化,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以后,外资的大量涌入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换代,三大产业的结构比例已越来越符合世界产业经济发展的先进水平。其具体表现是,农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迅速下降,农业结构调整和质量的提高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工业继续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且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以轻工业为主导、90年代加快基础工业的发展以后,轻重工业之间、加工工业与基础工业之间不协调的矛盾得到基本解决,提高工业产品国际竞争力、改善国际分工地位和促进工业结构升级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矛盾;第三产业主要是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建筑业得到较快发展,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得到缓解。

外商投资对我国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影响也很大。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广东省产业结构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广东省依托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首先成为了香港密集性产业外迁的首选之地,与香港形成“前店后厂”经营模式,即生产在广东,决策、销售、设计在香港等地,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三来一补”则成为广东农村工业发展的主要形式,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家电业。与此同时,广东依托港资成为全国出口加工和转口贸易的重要基地。90年代中期以后,广东承接全球信息技术浪潮,大力改造原来的工业结构,在台资的带动下,一些地方如东莞等地迅速实现了由传统产业向信息产业的转移,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电脑外设生产基地。据统计,改革开放20年来,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30%为外商投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资经济占到整个地区经济的80%以上,外商投资成为了广东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的重要原因。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据统计,上海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每增加100亿美元,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将下降0.217%,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将下降2.92%,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将上升3.12%。

近年来,江苏省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迅速崛起,大有赶超广东之势,这与跨国公司的大量进入是有密切关系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江苏省许多地方利用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优惠政策,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苏州工业园、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都成为吸聚外资的典型。一些港台企业移资北上,台湾的几大电脑以及电脑相关设备厂商都开始在江苏投资,从1991~2001年,台商总共投资江苏427.6万美元,其中投资电子及电器产品制造业166.9万美元,占总投资的39%。有人预计,三年之后苏州可能取代东莞成为世界电脑硬件生产的首要中心。与此同时,许多跨国公司进入江苏,进行投资,带动了江苏产业结构的升级,如菲利普、西门子、富士通、东芝、爱立信、三星等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在江苏电子行业投资了31家企业,协议外资金额达5.85亿美元,仅荷兰菲利普公司就投资了5家企业。超级秘书网

综上所述,外商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作出了重大贡献,这对我国经济发展较落后的省份和地区产业结构的演进是很有指导意义的。以湖北省为例,近几年来,湖北省吸引的外资大量增加,2000年达到了9.4亿美元(直接投资),但与我国经济较发达的省份和地区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促进力量,湖北省要想提高本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必须下大力气,改善投资环境,硬软件措施相配套,加强吸引外资,使外资输入的规模和质量上一个档次和台阶,以促进湖北省的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促进湖北省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婧.加工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J].统计与决策,2004(4)

2田素华.外资对东道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4(2)

移动通讯设备制造范文6

目前,全球的经济已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作为一种功能材料,磁性材料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当前主要的商品磁体共有4类:20世纪30年代开发的铝-镍-钴永磁(AlNiCo);50年代初期开发的铁氧体磁体;60年代末开发的钐-钴磁体(Sm-Co),包括第一代稀土永磁-SmCo5和第二代稀土永磁-Sm2Co17;80年代初开发的稀土永磁钕铁硼(Nd-Fe-B)。而稀土永磁,特别是钕铁硼是磁性材料里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永磁材料中发展最快,平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中国磁体产业在中国的出现远较西方发达国家晚,起始期是1969年到1987年之间。因为当时的稀土永磁钐钴磁体的高成本、国内市场的需求量少,所以到八十年代初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磁体工业。1987~1996的十年是中国磁体产业开始发展的第一阶段,其特点是起点低:由于投资小,设备简陋,生产设备基本完全是国产的,经营理念落后,仍局限于小生产的模式。

1997~2002的五年是中国磁体产业发展的第二阶段,其特点是起点远高于前一阶段:投资强度大,引进一部分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能够按先进的工艺路线组织生产,产品质量一般属中低档。2003年起,中国磁体产业的发展将进入第三阶段。企业建立的特点将是“三高”,即高起点、高投入、高回报:1)产品瞄准特定用途所需的高档磁体;投资规模巨大,引进整条先进生产线;2)按现代化管理的理念,组织集约式分段联营的大生产:磁体生产分为两段—母合金/粉料的生产和磁体制备,投资显著降低,效益则大为提高;3)按资本运作的规律运营,从而保证磁体产业较高的回报率。特别是有可能从国外引进最先进的或采用国产先进生产线,生产高档的磁体产品。

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的磁体生产由于成本过高,已难以为继,世界磁性材料行业纷纷向中国或第三世界地区转移,中国作为首选的国家。世界一些著名的磁性材料制造企业看好中国,如日本的TDK、FDK、EPSON、日立金属、住友特殊等,韩国的梨树、三和、磁化等,欧洲的PHILIPS、德国的VAC、EPCOS,美国的ARNORD、MAGNEQUENCH已经转移到中国。世界磁性材料生产向中国转移,增强了中国磁性材料工业的整体实力,提高生产技术,加速了中国成为世界磁性材料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的建设。

2.中国稀土永磁――钕铁硼的发展

某个国家或地区磁体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时,即成为“全球磁体产业的中心”。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二次大战后的美国,70年代以后的日本均堪称当时“全球磁体产业的中心”。新世纪伊始,“全球磁体产业的中心”已转到中国。据统计,直到1999年,铁氧体磁体的产值始终占全球磁体总值的一半以上,堪称磁体市场的主题。2000年稀土磁体(NdFeB+SmCo)产值首次超过了铁氧体的,此趋势与日俱增。换言之,稀土磁体在21世纪将唱主角。代表当今磁体最高性能的NdFeB稀土永磁的80年代初问世时,正好赶上计算机产业的微型化,故该磁体立即成为制造诸如磁盘驱动器等计算机外设的关键材料。NdFeB更广泛用于各类音响/影像等消费电子器件中,90年代以来在全球迅速普及的移动通讯设备—手机也离不开NdFeB的重要贡献。

钕铁硼专利[1]

钕铁硼硬磁制造方法分为烧结和粘结两种,专利所有者分别为住友特殊金属株式会社(日本)和麦格昆磁(MQ)公司(美国)。同时MQI公司又是全球唯一的粘结钕铁硼原材料(磁粉)供应商。其在欧洲和日本的成分专利和生产制造工艺专利均已经失效,美国的专利在06年和07年分别失效。在中国制造、销售和使用钕铁硼磁体并不涉及任何专利问题,但是其产品不能出口到专利覆盖区,否则构成侵权。中国拥有住友与MQI覆盖全球的专利许可的烧结NdFeB磁体企业共五家:三环新材料高技术公司(三环),于1993年5月取得专利许可;北京京磁公司(BJMT),于2000年3月取得专利许可;银纳金科磁技术公司(THINOVA),于2000年9月取得专利许可;宁波韵升磁公司(韵升),于2001年3月取得专利许可;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T&M),于2003年3月继承了台湾海恩金属公司2000年5月取得的专利许可。这五家公司的烧结NdFeB磁体的生产能力将近10,000吨/年,五家公司中的三家是上市公司,即安泰科技、三环与韵升。

烧结钕铁硼

图1是全球及中国、日本、美国、欧洲烧结NdFeB磁体的总产量,其中2004年中国生产烧结NdFeB磁体27,510吨,毛坯46,1500吨。与2003年相比产量增长49%。而产量与产值存在的巨大差距正是中国稀土磁体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改进产品性能,提高产品档次是解决此矛盾的唯一出路,就是说,要尽快消除存在于中国磁体产业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2]。

烧结NdFeB磁体在中国的用途可分为三类:

1.高技术领域的应用,诸如MRI,VCM,CD传感器,CD-ROM,DVD-ROM,手机,电池驱动工具,EB,EAV,EV。

2.传统用途,诸如扬声器,耳机,话筒等音响器件,磁选机/磁分离器,各类磁化器包括民用水脱垢器,油田用的脱腊器,酒厂用的陈化器等。

3.低档用途,诸如慈溪等地生产的磁性纽扣。图2是2003年中国烧结NdFeB磁体的用途分布情况。

中国烧结钕铁硼产地遍及11个省和京津地区(见图3)。浙江省的烧结NdFeB磁体生产发展最快,其产量占全国总量的47.1%。山西地区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低成本条件,目前已与沪杭地区、京津地区形成了中国三角鼎立的稀土永磁产业格局。山西烧结NdFeB磁体生产占全国产量的21.7%。京津地区的产量居第三位,占全国的11.7%。其余总量19.5%则散布在华东、华北、华中和西北等苏、冀、内蒙、鲁、豫、川、陕、甘、宁九省以及东北地区。众所周知,NdFeB对环境(温度、湿度)极为敏感,浙江产量虽大,但品质不高。一般而言,气候干燥的山西、甘肃、宁夏等地,用同样工艺设备生产磁体,其性能则优于南方的。当然,关键仍在于采用专门针对NdFeB的设备并按先进工艺进行磁体生产,才能稳定地批量生产高牌号磁体。濒临渤海的烟台首钢磁材公司,它引进先进设备大批量生产顶级烧结NdFeB磁体,就是一例。

2004年国内烧结钕铁硼行业热情空前高涨,新增生产能力大幅提高,中科三环公司通过长期努力,第一次进入到为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磁材企业所垄断的钕铁硼高端应用领域――计算机硬盘驱动器音圈电机(VCM)应用市场;在另外的一个高端应用领域――汽车应用领域方面,中科三环的钕铁硼磁体也成功应用在点火线圈、电动助力转向、气囊传感器等汽车零部件中,同时还进入了核磁共振成像仪领域。对于上述几个稀土永磁高端应用市场的进入,标志着中国的稀土永磁产品结束了大部分只局限于中低端应用市场的不利局面,真正开始与日、欧发达国家磁材巨头争夺高端应用市场。

粘结钕铁硼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粘结钕铁硼方面,美国和欧洲的生产企业基本退出了该行业,到2003年只剩下一两家生产粘结NdFeB的制造厂了,2004年美国和西欧的永磁材料产量只占全球的10%之内。因此在该行业中,全球的生产能力大部分集中在日本企业[3]。其中有代表性的两家企业,一家是精工爱普生,他们的磁材生产已经全部转到中国上海爱普生磁性器材有限公司了;另一家大的粘结磁体企业-日本大同公司。在计算机硬盘驱动器(HDD)的主轴电机应用方面,大同和上海爱普生两家企业就占据了整个市场份额的90%以上。2002年底,中科三环参股了上海爱普生磁性器件有限公司,2004年3月进一步扩大股权,目前中科三环已持有该公司的70%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安泰科技2003年3月收购了海恩公司,其深圳的爱恩美格也是一个技术水平很高的粘结磁体工厂,加上国内成长起来的成都银河,粘结磁体企业除日本的大同外,其余产能基本分布在中国。

图4是日本粘结协会统计的有关资料,从图中可以看到这种优势。从2001年开始,中国粘结钕铁硼的优势逐渐显露出来,2002年后中国远远超过了日本,处于了第一位。粘结钕铁硼磁体1996年全球产量为1320顿,中国的产量仅为50吨;2000年全球粘结钕铁硼产量达到3550吨,中国的产量为620吨,虽然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仅为20%,但年平均增长率去达到了60%,有了长足的发展。据最新统计,2004年中国粘结钕铁硼磁体产量达到了1350吨。

尽管中国已经是生成粘结钕铁硼永磁的第一大国,但只是占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优势,由于设备、生产技术以及管理能力有限,只能生产一些中低档的产品,像HDD这类高档和高利润产品仍由日本企业掌控,所以在中国出现生产量增加很快,产值特别是利润的增长却不成比例。粘结钕铁硼磁体产业在我国的规模还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估计年递增速率在20%以上。到2005年,我国粘结钕铁硼磁体年产量将达到2000吨左右。全球对粘结稀土永磁需求的增长幅度不是很大,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粘结钕铁硼永磁的主题市场是IT行业密切相关的各种微型马达,IT行业的不景气直接影响对粘结钕铁硼永磁的需求[3]。

3中国新型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开发现状[4]

在新型稀土永磁材料研究方面,我国科学家无时不出现于国际前沿。在ThMn12结构金属间化合物研究方面,我国是最早开展这方面研究的国家之一,在结构与磁性,超精细相互化合物方面,我国最早报道了RF11TiNy的研究成果,开辟了ThMn12结构间隙化合物研究领域;在Nd3(Fe,Ti)29新相研究方面,我国科学家首先发现了Sm3(Fe,Ti)29单相化合物及其氮化物,并研究了它的磁性。近年来,利用快淬工艺制备各向异性稀土永磁材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最近,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利用快淬工艺成功的合成出具有高磁能积的磁各向异性Sm-Co稀土永磁材料,其室温磁性能可达18.2MGOe,剩磁比为0.9,并且通过球磨后制备的粘结磁体仍旧保持各向异性,具有高的磁能积。同时发现碳元素能够控制易磁化轴在快淬带中的织构方向并细化晶粒可进一步提高其硬磁性能。

北京大学,研制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hMn12结构氮化物稀土永磁材料[5]。目前,已开发出磁能积为15~20MGOe左右的R(Fe,M)12Ny(R=Pr,Nd;M=Mo,Ti,V)间隙化合物稀土永磁材料,已建成年生产能力100吨的中试生产线,进行产业化推广[6]。2004年10月,深圳北大双极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中核集团公司签约,合作建立新型稀土永磁材料基地,将根据市场发展需要,拟在深圳建设年产1000吨钕铁氮磁粉的产业化示范生产线。此签约项目涉及3.5亿元的巨大数额。该磁粉在质量上和性能上居世界领先地位,这项成果是把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成功典范。目前,国内外一些知名企业正在利用钕铁氮制造磁体产品。该项目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和北京市科委的立项支持。

钢铁研究总院,开展了高使用温度稀土永磁材料的制作技术和工艺的研究,进一步研究不同材料的阶段性热处理退火工艺、胞相和胞状结构与温度磁性能的关系。获得Sm2Co17高温磁体的性能450℃时(BH)max≥9MGOe,Hic≥7.9kOe。

上海大学材料研究所申请并承担各向异性钕铁硼磁体的国家自然基金、上海科委和教委纳米专项等多项课题,进行粘结各向异性钕铁氮复合磁体研究开发。北京科技大学利用HDDR(hydrogendisproportionationdesorptionrecombination)工艺也进行了开发各向异性钕铁硼粘结磁体的研究。

近来有一些国外磁体专用设备厂家联合推出,按最佳工艺路线配套的一条全封闭、全自动化的完整生产线:原料从生产线的一端投入,在另一端出来的已是磁体最终产品,包括磁体的涂层。设备厂商能保证磁体产品极低的氧含量(O2≤1000ppm)和极高的磁能积((BH)max=52MGOe))。据了解,如此先进而完备的生产线在西方国家尚不存在。更为重要的是,此生产线的报价远低于单机报价的总和!报价不仅包括设备硬件,也包括技术软件。换言之,设备厂家不仅提供成套设备,更保证用户能生产出最高牌号的稀土磁体!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磁体专家有感于国内生产设备与国外的差距,经数年的潜心钻研与实践,终于在2003年中研制出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烧结NdFeB磁体生产线,并付诸实施。用它可稳定生产高挡NdFeB磁体,整条年产300吨烧结NdFeB磁体生产线的价格仅是国外相应设备的1/4~1/6。此生产线的涂层完全摈弃了导致磁体氢化的电镀,而采用无污染的Dacro技术,耐蚀性良好,成本低廉。近年来,我国的稀土永磁的生产装备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满足一些新的生产工艺方面的装备有了突破。例如国产速凝薄片炉和氢破碎炉已在一些磁体生产厂使用。一些国外发达国家的永磁设备制造商也瞄准了中国这块宝地,纷纷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同样给我国的永磁设备制造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2004年9月,沈阳中北真空技术产业开发区兴建国内先进的真空炉生产基地,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液晶显示、等离子真空热处理技术,这必将对我国烧结钕铁硼的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

4中国磁体产业发展思路和前景预测

跨入21世纪,中国的磁性材料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年增长超过20%[7]。初步统计,2004年中国烧结铁氧体[8]达到350,000吨(占全球总量的51%),粘结铁氧体50,000吨(占全球总量的32%);烧结钕铁硼永磁[9]达到27,510吨(占全球总量的81%),粘结钕铁硼永磁[10]达到1350吨(占全球总量的35%);铸造磁体3,500吨(占全球总量的56%)[11]。世界磁性材料生产向中国转移,增强了中国磁性材料工业的整体实力,提高了生产技术,加速了中国成为世界磁性材料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的建设。

稀土永磁的发展和前景

作为朝阳产业,稀土永磁产业是磁性材料产业的重中之重,其新的应用成长点在不断涌现,特别是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知识经济的发展,给稀土永磁等功能材料不断带来新的用途。除了在计算机、打印机、移动电话、家用电器、医疗设备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外,汽车中的发电机、电动机和音响系统的应用已经开始,这将极大的带动钕铁硼产业的发展。由于我国丰富的稀土资源,较低的人工成本和广阔的市场,从而在未来的五年至十年内,国外的钕铁硼制造业继续逐步向中国转移的态势势不可挡,中国必将吸引大量国外先进的钕铁硼永磁材料制造商,比如美、日、欧等国家、地区的企业进入,一方面会对中国稀土永磁企业带来挑战,另一方面也会将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带入中国,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稀土永磁产业的发展。“十五”期间,我国钕铁硼磁体的总产量超过了5万吨,烧结钕铁硼磁体产业会保持继续增长的势头,年增长率仍会保持在20~30%以上,粘结钕铁硼磁体产业在我国的规模还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预计到2005年,我国烧结钕铁硼磁体年产量将达到3万吨左右,粘结钕铁硼磁体年产量将达到2000吨左右。预计到2010年,我国烧结钕铁硼磁体产量将达到7万吨,占全球产量的75%;粘结钕铁硼磁体产量将达到1万吨,占全球产量的50%。中国磁性材料行业的大发展“十一五”时期,是中国磁性材料工业大发展时期,世界磁性材料产业中心已经转移到中国[12]。

(1)家电领域。中国电视行业预测到2010年,中国彩电总量达到1亿台,占世界产量的63%。据此估计,全球需要软磁铁氧体6万吨,永磁铁氧体8万吨。

(2)信息化领域。电脑的普及带动了相关外置设备的发展,尤其是硬盘驱动器(HDD),预计到2010年全球产量超过5亿只;DVD、DVD-ROM和刻录机,到2010年全球的产量超过10亿。这是钕铁硼磁体应用的大市场,全球需要量在2万吨。

(3)汽车领域。汽车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五大支柱工业,到2010年,中国的汽车产量达到1000万辆,如每辆汽车用电机数在30只,扬声器在5只,将需要永磁体10万余吨。由于能源的紧张和环保要求,电动汽车的开发在加速,预测到2010年全球产量在350万辆,需要钕铁硼磁体4200吨。

(4)其他配套领域。由于世界各类磁体配套件市场向中国转移,例如电动自行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据中国助力车专业委员会不完全统计,2004年中国电动自行车产量约达500万辆。以每辆电动自行车平均需要0.3公斤烧结钕铁硼计算,需用磁体1500吨(折合毛坯近2500吨);由于国外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加上中国磁体价廉物美,一些涉及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如电子变压器、电机、电感、电声,均转移到中国或第三世界国家,同时磁体的销售市场也在中国。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