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考古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考古知识

考古知识范文1

小米属于禾本科,是籽粒非常小的农作物品种。世界各个地区小米的种类不同,驯化时间也不同。比如在中国,小米早在11000年前即开始驯化,印度则迟到4700年前,非洲更晚,晚到4500年前后。研究小米的学者又将小米细分为两大组:即小粒小米如粟(foxtail millet),和大粒小米如珍珠小米(pearl millet)。

非洲小米实际上有很多品种,如T’ef(Eragrostis tef(Zucc.) Trotter)、Fonio(Digitaria exilis (Kippist) Stapf.)、Pearl millet(Pennisetum glaucum (L.) R. Br.)、Finger millet(鸡爪稷,Eleusine coracana(L.) Gaertn.)、Guinea millet(Brachiaria deflexa(Schumacher) Robyns)等,连高粱(Sorghum bicolor (L.)Moench)也属于非洲小米的范畴。相比之下,东亚地区小米品种并不多,主要有黍、粟、稗子(Echinochloa utilis Ohwi-Yabuno),也有人把薏米(Coix lacryma-jobi L.)算在内。

我们今天主要讨论小粒的t’ef小米的驯化问题。T’ef小米的特点是籽粒极细小。它是当地农作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和动物的主要食物之一;它可以在各种不同环境中生长,这有利于保证食物安全,并减少对外来农作物的依赖。T’ef小米在非洲农业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却长期被研究者所忽视(图一)。我们的研究为探讨小米在非洲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在埃塞俄比亚进行的民族学调查

为研究t’ef小米的驯化过程,我们在埃塞俄比亚北部进行了民族考古学调查,通过研究传统农业生产过程追寻非洲小米的起源。埃塞俄比亚的农村生产比较落后,生产过程接近原始状态。调查区域位于该国北部的一个村庄,景色秀美,但与外界联系不多,是做这种民族考古调查的理想区域。

大致说来,目前埃塞俄比亚有两种不同农作物:一种是起源于近东地区的农作物,如大麦、二粒小麦、扁豆和亚麻籽等,都属于C3植物,它们最晚是在公元前1500年前传入非洲的;另外一种是起源于非洲本地的农作物,以C4类植物为主,包括t’ef小米,finger小米和高粱等。那么是哪组农作物较早在埃塞俄比亚开始种植?哪组农作物在非洲史前农业经济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

近东地区传入的作物都属于大粒谷物,而非洲当地栽培的作物是小粒谷物,人们对两类农作物的加工方式是不同的。

大粒谷物(小麦、大麦和高粱)收割以后的加工程序是这样的:先在野外进行脱粒、扬场。1. 脱粒:让牛踩踏或用棍棒抽打。2. 扬场:这其中包括三道程序。首先用2根或3根齿的木叉扬场;随后继续扬场,但所用工具不同,谷物少的时候用手来扬,多的时候则用木锨扬场;最后再簸筛,一人站着用一种圆形的筛子倾倒谷物,让谷物慢慢随风扬起,另一人在旁用簸箕扇风辅助,就能把谷壳、谷粒分开,这种方法会把石子和土粒等重物留在筛子上。这样一天下来大概能加工出一百升的谷物。

谷物收回家里以后还需要再加工,这其中包括细筛、簸筛。1. 细筛:妇女摇筛,用嘴吹壳,最后筛子上留下的就是谷粒;2. 晾晒;3. 舂捣去壳;4. 细筛,有必要的时候则再次舂捣;5. 簸筛;6. 磨面,用石磨盘、磨棒这种古老的方式碾磨;7. 面粉过筛。

考古知识范文2

秘鲁沿海山丘上排列的13个塔楼建于19世纪,是美洲最古老的太阳观测站。13座塔上的拱弓用于太阳观测,精确标志了太阳每年的上升和下降弧。它们作为日历的精确度是以天计的。比如,每年12月冬至这天,从西方看过去,太阳会直接从最南端的塔楼上升起。跟踪太阳的变化有助于当时人们计时和种植粮食。

圣经人物确实存在

奥地利科学家研究大英博物馆的楔形碑,得出了一个惊人的发现:这些碑的内容与圣经有关内容完全相符,其中一个碑上表明,一名官员向寺庙捐赠了一个重达1磅半的装饰物。而圣经上也讲述这件事,并附上了确切的日期,楔形碑文物证实,圣经人物确实存在。

4300年前古猩猩会使用工具

考古学家首次发现了距今4300年前猩猩用来砸碎坚果的一组石锤。通过分析藏在其中的植物花粉,研究小组证实猩猩们曾用石锤砸过至少5种坚果,其中4种人类从未吃过。这一发现表明,猩猩并不是在近代通过观察附近农民的动作,才开始模仿使用石器工具的。

美洲人文化兴起时间比预期晚

2007年关于美洲大陆何时有人类居住的问题依然没有定论,其中对记录最为完整的克劳维斯遗迹测定显示,该文化遗迹兴起和持续的时间比预期的要晚、时间要短。科学家运用现代放射性碳日期测定法,对20多处以前发现的遗迹进行了重新分析,发现以前老式的测定法欠精确,克劳维斯文化应该在距今13050年至12800年前之间灭亡的。

大吴哥毁于人口膨胀

2007年,关于柬埔寨古都吴哥古城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证据显示,该都市可能毁于自身发展导致的人口膨胀,以及过度采伐带来的环境问题。

发现世界最早的城市

考古学家们一直认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存在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南部肥沃的河岸地区,也就是现在的伊拉克。然而,2007年8月,哈佛大学考古学家杰森・尤尔及两名英国同事了上述观点。他们在叙利亚北部的泰尔布雷克遗迹收集了大量的文物,证明与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出现城市是同一时期或更早,这里有一座古城“泰尔布雷克”,但两个城市的发展模式却全然不同。

爱尔兰塔拉里斯木林圆石场

考古学家发现了石器时代的爱尔兰塔拉里斯木林圆石场。该处遗迹约有两千年的历史,距塔拉山古爱尔兰王国所在地仅1英里之遥。这进一步证实了塔拉山地区是爱尔兰文明和考古最重要的地方。

发现万年前的南瓜种子

这些种子被发现于安第斯山脉北部的废弃房屋地下,与它同时发掘出来的还有其他植物遗迹,包括花生壳、奎妈亚藜果实、棉荚等,还有石锄、石碾、种植划分图和小型灌溉水槽等。科研小组运用加速集中光谱测定法,认定这些遗物存在于距今6千年至1万年之前,其中尤以1万年前的种植用南瓜种最为古老。

直立人和能人可能是一个祖先

原先的观点一直认为现代人是由“能人”进化而来,而“能人”则是最早使用石器原始人类“直立人”的后代。2007年在肯尼亚的两项发现却对上述观点带来了挑战:人类学家发现了一个“直立人”的上颚骨,测定生存年代为144万年以前;另外一个“能人”的头骨则为155万年以前。这说明“直立人”和“能人”可能是一个共同的祖先。

波利尼西亚人早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考古知识范文3

孙克明的画,以“古风山水”见长,充满了“古意”,但他的“古风山水”,无不内蕴着现实生活中的鲜活的生活感受。所以,看他的画,我们犹如面对真实的优美的自然,情不自禁欲以文言格律诗的形式,抒发自己心灵中的审美感受,引发出思古的幽情。

值得注意的是,孙克明作品中的“古意”,不是那种厌倦仕途、心灰意冷,恻隐于山林,萧然淡泊式的“古意”,而是充满生活活力,不是剑拔弩张的,而是那种文质彬彬、惆倘风流式的具有才子特征的即兴情感抒发的“古意”。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孙克明作画,是首先了解了自己工作的性质之后,他才去挥毫落墨、走笔云烟的。

谢灵运《辩宗论》云:“去物累而顿悟”,孙克明的画,就是“去物累而顿悟”的产物。他的作品虽多是古风样式,但却有芙蓉出水、天然去雕饰之美,这是他多年与自然山水亲密接触后的经验记忆与古人寄托在山水画中的精神紧密结合的诗化升华使然―在他的作品中,笔墨是那么清新、图像是那么美丽,这是他顿悟了不被自然物象所累、不被社会物欲所累之后,把“古风山水”作为表达思想情感的最佳载体使然。

孙克明的“古风山水”满目生机。我们可以把他的“古风山水”,视为科学考古挖掘式的历史人文文化的当下显现。所以,可以说他的绘画风格,是精神文化考古式的。就是在这样的视觉文化考古式的风格中,他发现了诸多业已失去但值得现代人珍视的人文精神,于是,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他的生命激情的注入,其古风山水也就同时具有了清晰的现代性。

于是,我们也就在他的作品中,更多地看到了元人王蒙、明人沈周的笔法、笔意乃至境界为多―这样的定位与选择,确实是睿智的。这使他的绘画充满了书卷气,具有了鲜明的诗意化的意象特征。所以,在他的作品中,看似颇多的程式化笔墨,也即犹如唐宋诗人习惯用的一些汉字字词在诗词格律中的组合,能够严守规矩而千变万化。于是,我们也就能够看到,在孙克明的不同的画面中,他能够自由地赋予不同画面中的一些程式化笔法以个性化的情感特征。

于是,也就是在如上意义上,孙克明的绘画,可以看作是一个精神的“图腾”。面对这样的“精神图腾”,我们的心灵、精神、思想、意志和情感,就会犹如进入万古冰湖而得到洗礼,也会象凤凰涅一样,得到浴火般升华―看孙克明的画,就是在体验一种进行具有崇高精神属性的仪式的过程。

以现代语言方式对“经典”进行“文化翻译”,是“后现代”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因为当代的人们发现,对“经典”进行“文化翻译”,能够强烈地牵引、指挥着“翻译者”的心灵,而且“翻译者”在能动的一任经典对他发号施令的情况下,使那些“纯粹的欣赏者”,能够依据画家所进行的如是的“文化翻译”,让自我的心灵在“被翻译物”显现出来的梦幻的空间里,自由飞翔。

于是,面对孙克明的画面,审美欣赏的过程本身,也就成为一种特殊的“视界行为”或“背景行为”,因为,面对他的画面,审美欣赏也就自然而然能够立足接受美学语境,使审美欣赏成为一种特殊的“诠释”行为。因此,在孙克明为我们提供经过如上的经过“文化翻译”而创作出来的“经典”时,我们内心深处的“前理解状态”也即随之开始苏醒,深深烙印在我们心灵中的经典的文化思想和寄托在这样的思想中情感,就会在欣赏的“自我理解”中再次升华。

从孙克明的作品看,他是一个长期浸于传统绘画所表现的精神境界的人。正是这样的精神境界年深日久对他的心灵、情感和思想的陶染和影响,使他能够不自觉地以“内摹仿”的方式,将自己的性情需要和对生活趣味的追求,叠合为一,使他作画时,能已然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全然进入他所要表达的画面境界。并且,能够在画面的境界中进行他的精神操练―这种操练,对他自己,对他的作品的欣赏者,都是双赢的。

概言之,孙克明是懂得古风意义的画家,他把握了古风绘画的命脉之所在,所以他手中诞生出来的一幅幅绘画,也都是因此而有了天地的精粹―这样的画,因其蕴含文化传统与现实人们的精神需要合一的深刻的内涵,无疑应该载入当代古风绘画史册,以供人们长久欣赏和研究。

孙克明的一幅幅作品,就像一个个有生命的活物,能够自为地生活在一个文脉相连的文化生命场所。也能够自为地生活在我们现实情感构成的长河之中。于是,他的这样的作品,张挂于墙上之后,会使我们感到整个墙面都与外在的自然宇宙有了紧密的联系。

考古知识范文4

摘 要:“爽悟”一词有“聪颖,聪慧”义,还指“精神畅快、清爽”。“颖脱”一词不仅指人“锥芒显露,比喻充分显现才华;超脱世俗的拘束”,还有“形容神态高雅脱俗的样子”义。“凝秀”一词,《汉语大词典》未收,释义为“神态庄严出众”。

关键词 :墓志 情志 “爽悟” “颖脱” “凝秀”

墓志文献是一种特殊文体,其中评赞词和情志词相当丰富,相应的庞大词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墓志词汇的特色。情志,即情绪、情感,是由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这种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中古墓志中有着丰富的评赞词和情志词,用以赞颂功德,表达对逝者的哀思与怀念。本文涉及“爽悟”“颖脱”及“凝秀”三个情志词语的释义问题。

(1)惟君衿情爽悟,器宇弘深,披云怀日之风神,河目山廷之仪表。(《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独孤藏墓志》)

按:“爽悟”一词有“聪颖,聪慧”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罗汰私婆)爽悟多智,事无不达,以清浄自居,国王宗敬师事之。”此外,还有指情绪、神态的“畅快、清爽”义,多与“衿情”“神情”“神衿”等词搭配。《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齐故博陵郡君崔太姬墓志铭》:“至于神衿爽悟,问知机,小大以情,幽咸照,闻东识士,窥溏知贤,不食鲜禽之俎,未听濮水之曲。”《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魏故诏假河东太守吕君墓志》:“祖瑚,风姿峭绝,神情爽悟。”很明显,“神衿、神情”指神情、心神,这些例子中的“爽悟”一词并非“聪颖”之义。

爽,舒适、畅快。唐王勃《滕王阁序》:“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醒世恒言·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人逢喜事精神爽,话合心意意气投。”悟,清醒、颖悟。《晋书·向秀传》:“清悟有远识,少为山涛所知。”《北史·卷四〇》:“昶神情清悟,应对明辩,周文每称叹之。”二者皆表示人的情志神态,属于同一类性质的两个构词语素,其语素义又不完全相同,故属于类义联合。

“衿情”表“心情,情怀”义,与“器宇”一起,反映了魏晋时期评赞时注重“形”与“神”统一的关系,与下文“风神”“仪表”相照应。同样的用法又如宋朱熹《泉硖》:“何必问真源,神衿一萧爽。”“神衿”就是指人的精神、心情,“萧爽”指情绪、神态的“萧洒自然”。

(2)幼而秀异,神情颖脱。(《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独孤藏墓志》)

按:“颖脱”一词十分常见。《北史·魏收传》:“收本以文才,必望颖脱见知,位既不遂,求修国史。”此“颖脱”《汉语大词典》释为“锥芒显露。比喻充分显现才华”,《汉语大词典》又释“颖脱”为“谓超脱世俗的拘束”。其例又如《晋书·陶潜传》:“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所贵。”宋陆游《跋南堂语》:“及其死也,乃卓然颖脱,人亦不得而议,是诚未易测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颖脱而出”省作“颖脱”,指人“锥芒显露,比喻充分显现才华;超脱世俗的拘束”,但用于人面部的神态、表情时,当作形容词,表“高雅脱俗”义。

“神情”是评赞人物时的“主词”,“颖脱”是评赞用语中的“谓词”。中古文献中“神情+谓词”类型搭配的词还有很多,如朗俊、高迈、闲远、俊爽、机警、俊发、俊爽、清悟、闲迈、审定等等。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神情玄定,处之弥泰。”《北齐书·祖珽传》:“珽神情机警,词藻遒逸,少驰令誉,为世所推。”

(3)父回,魏骠骑大将军、殷州诸军事、殷州刺史,器宇宏朗,风神凝秀,为政百城,勒千里。(《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赵龄墓志》)

按:“凝秀”一词,《汉语大词典》失收,释为“庄重严肃,与众不同”。后代也见用例,《宋大诏令集·卷三十三》:“皇子、太保、护国武昌军节度使、景王杞,挺姿凝秀,蕴识纯明。”

“凝”是评赞词中非常活跃的构词语素,本义为冰冻、结冰,中古汉语中引申出“庄重、严肃”这一新义。南朝梁沈约《封授临川等五王诏》:“伟体韵淹穆,神寓凝正。”《南史·蔡撙传》:“性甚凝厉,善自居適。”《梁书·皇后传·太宗王皇后》:“(王骞)性凝简,不狎当世。”“凝”在中古时期评赞类词语中参与构成了大量双音新词,例如凝正、凝厉、凝质、凝峻、凝重、凝简、凝严、凝默、凝远等,近代汉语中如凝直、凝厚、凝贞、凝庄、凝特、凝淡、凝朴等。

秀,本义指谷类之穗,徐锴《系传》:“禾实也,有实之象,下垂也。”“秀”既可以指草木之花、形容人容貌的俊美或是风景之秀丽,还可以形容事物之特立,也可以形容人物的优异杰出,并进而指优异杰出之人。

“凝秀”一词,构词语素的关系是类义联合,描写当事者“庄重杰出”之风采,与“凝特”相同,皆含有“庄重严肃,与众不同”之义。此外,“秀”还有“清秀、俊秀”义,因此需要借助一定的语境加以区分。《晋书·王湛等传》:“(王)安期英姿挺秀,籍甚一时。”《鸣凤记·秋夜女工》:“人豪挺秀,邈焉寡俦,定应荆楚旋歌奏。”“耸秀”“挺秀”两词的词素构成关系为同义连言,“秀”释为“秀出、突出”义。

参考文献:

[1]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清]王念孙.广雅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3.

考古知识范文5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发展史;实地考察;观念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K1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140-02

民族音乐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将音乐置于文化背景中,作为一种人类现象来研究。实地考察是民族音乐学最基础、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其发展进程与民族音乐学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一、发展过程

本文将实地考察的历史划分为与民族音乐学的发展相对应的四个时期:

(一)启蒙时期(16世纪―19世纪末以前):1578年,Jean de lery是欧洲第一个对非欧洲社会的音乐进行描述的人,通过田野工作进行第一手资料的采集。19世纪末以前,人们通过实地考察收集第一手资料,观察、记录所研究社会的文化,虽然也写了日记,记录了一些乐谱,却没有形成一个有计划的研究异国音乐的学科。另外,受“欧洲音乐文化中心论”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研究带有明显的主观性偏见。

(二)比较音乐学发展时期(19世纪末至1950年):比较音乐学“以1885年英国人艾利斯(A.J.Ellis,1814-1890)发表《论诸民族的音阶》为起点”。科技的发展促进了跨文化音乐的研究,使音乐分析更加客观,并且可以同时使用实地考察和实验室工作的方法。1887年美国人爱迪森(Edison)发明的留声机对于实地考察工作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学者们用它来录制实际演奏的音乐声响,以辅佐音乐分析。为了保护将要消失的传统音乐文化,人们收集和保存了大量的原始资料,为在实验室从事分析工作的民族音乐学家提供了更多的研究素材,录音技术进入了实用阶段。

(三)民族音乐学确立时期(1950年至1980年):荷兰学者Japp Kunst在其著作《民族音乐学:相关研究特征、问题、方法以及代表人物和文献》(ethnomusicology: a Study of Its Nature,Problems, Methods, and Representative Personalities to which Is Added a Bibliography,The Hague,1950,2/1955,3/1959)中最早使用了“ethnomusicology”这一词汇,标志着民族音乐学的确立。50年代起,实地考察开始强调参与观察。60年以来,实地考察成为一个民族音乐学家必需的经历,不求综述,以大量的民族志研究和录音为基础,进行严格有针对性的专题计划,其中包括对背景、仪式、个人的研究,也涉及表演实践或即兴。70年代,受到语言学和文化人类学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如何进行实地考察并使其学科化,比如主位(emic)、客位(etic)的概念。

(四)民族音乐学多元发展时期(1980年至今):实地考察由将音乐作为一种客观目标进行搜集转向重视音乐本身的主观特性以及研究者的主观意识。强调直接参与,作为局内人或与局内人一起研究音乐的方法形成趋势。如今,参与观察已成为实地考察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二、观念与方法

实地考察是指“观察处在原地的人;在他们自己的地方发现他们,以某种角色和他们待在一起,这种角色是他们可以接受的,也允许亲近地观察他们行为的某些部分,并用有益于社会科学、不伤害被观察者的方法来报告自己的观察”(Hughes,1960)。

可以看出,实地考察实际上是一种调查取样的过程,主要是对原始材料的收集,为学者们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调查过程中主要与人接触,描绘所研究社会的文化现象、人类行为,获取第一手的研究资料,可以独自完成,也可由几人合作进行。由于不同学者的文化背景、个性以及与提供资料者关系的不同,大多数的实地考察工作是由学者针对自己的学术研究专题所进行的个人化的行为。因此不论所处的调查环境如何、时间长短,这一过程都是相当主观的。

以往人们对field的范围存有误区,认为“field”一词言外之意是“远离都市的地方”,或者应是“较少受到现代文明打扰的原生态地区”。其实,实地考察的研究范围广泛,“早期研究口头传统的民族民间形式,外族农民社会的音乐,‘异国’或‘原始’民族的音乐。东方古典音乐体系曾令西方着迷,现在仍是流行的主题。90年代课题丰富,从南美、非洲、南亚、东南亚内地遥远的少数族群到现代化、西方化的城市音乐生活、流行音乐和音乐工业。田野可以是地理区域或语言区域;一个族群(可能广泛散居);一个村庄、城镇、郊区或都市;沙漠或丛林;热带雨林或北极冻原。” 1980年以来,随着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实地考察开始关注对音乐中个人的研究,即通过传记、个人曲目及其表演实践三种途径专门研究某一个特定的人,使音乐家同他们所处的文化背景相联系,观察他们如何看待文化中的自我、如何展现自我,描绘其音乐活动,找出音乐中的个人与文化的结合点,从而更好的理解音乐文化整体。

自1960年代至21世纪初期,民族音乐学的实地考察,在梅里亚姆、胡德、奈特尔、梅耶斯、库里等西方学者的探索中,无论是相关概念、学术认识,还是具体方法,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转变与拓展。

1960年代,美国民族音乐学出现“人类学”与“音乐学”两大阵营,都将实地考察作为自己的研究方法。

以梅里亚姆为代表的阵营,其研究方法更接近于人类学,实地考察自然成为当时获得第一手研究资料的基本手段。“梅里亚姆强调了田野工作对于每一个民族音乐学家的重要性。他认为,民族音乐学者为了顺利开展工作,必须亲自去搜集原始资料,必须观察这些资料活生生的状态,必须实际从事田野调查工作。”“梅里亚姆认为(1960),这种‘扶手椅中的民族音乐学家’如今已渐渐失去他们的价值”。

无论是人类学阵营还是音乐学阵营,田野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方法,只是,不同的田野工作反映不同的目的。梅里亚姆追寻的是“在人类行为中理解音乐”“文化中的音乐”,这就要求民族音乐学家要像人类学家一样要进行大量的田野工作。他认为,民族音乐学研究的不仅仅是音乐是什么的问题,而且应该是音乐是怎样的问题。与早期科学范式相同,梅里亚姆的方法模式可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田野工作和实验室工作。所不同的是,他预想到了这两种方法的融合,他反对比较音乐学那种只对音乐本身的研究(分类、音阶、旋律、音高和节奏)。

相反,对于田野工作的方法,胡德持有与梅里亚姆不同的观点,他的观点反映了他作为音乐研究者的立场。胡德肯定音乐研究中文化的背景的重要性,但他将重点放在音乐本身上,以音乐家的身份在实地考察中提出“双重音乐能力”(bi-musicality)。据奈特尔分析胡德观点:“既然人们在双重语言能力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学识和实际操练,才能学好非母语系文化的语言;那么,在音乐方面,我们亦必须用当时的时日经常接触其他的音乐文化,才能获得双重音乐能力(bi-musicality)(1960)”。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从一些民族音乐学家的研究中可看出人类学和音乐学的方法的融合,这种融合持续至今。

正如奈特尔比较梅里亚姆与胡德后的结论所言,“在人类行为的语境中理解音乐”与“双重音乐能力”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从实地考察这一研究方法存层面看,梅里亚姆与胡德都在强调研究者现场学习与实践的意义,这对于现今学者的研究仍具有普遍意义。

90年代,梅耶斯(Helen Myers)的《民族音乐学导论》(“Fieldwork.” In Ethnomusicology―An Introduction,1992)总结了民族音乐学实地考察的方方面面。她的一系列观点是现代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典范,强调了理性、客观、科学的认识。梅耶斯继承了梅里亚姆―胡德时代的具体操作方法,例如实地考察中的文字工作包括田野笔记、日记、整理后的访谈资料、记录每天的工作内容,以及相关音响(像)资料的编码等。

纵观梅耶斯相关实地考察的观点,其基本思路仍然在现代科学主义的框架中,强调收集、记录实地考察中可以获得的相关资料,并且力图更为客观的展现当地音乐文化的存在状况。相对与梅里亚姆―胡德时代的学者,20世纪90年代的学者已认识到学术词汇本身实际反映了学科存在的问题。例如,尽管现在社会科学中还较为广泛的用informant这个词,但是诸如梅耶丝等学者看到其中相关权利的问题,“受访者”有一种被动的、地位低下的感觉,更多学者喜欢用同事、朋友、被调查者、参与者、被访问者、资料来源或老师。

21世纪前夕,库里(Timothy J. Cooley)在其《田野中的阴影》(Shadows in the Field: New Perspectives for Fieldwork in Ethnomusicology,2008)撰写的序言中提出,以梅耶斯为代表的上述观点,也就是在实地考察中收集数据以支持超出实地经历以外的研究结论,已不再被学者们认为是适当且充足的研究方法。作为民族音乐学领域关于田野工作问题的第一本全面的著作,《田野中的阴影》没有告诉我们在“田野”中应该如何工作,也没有告诉我们有关民族音乐学任何一个课题收集材料的方法,而是给予我们一种认识:田野工作对于任何一个学者来说都是不同的。此书是一个田野工作的大纲,将田野工作的历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集中于告诉我们田野工作如何影响田野工作者自身。本书具有展示有关田野工作的全貌,不同的观点和行为、不同的文化和社区、不同的田野工作与受访对象的关系。

库里对“实地”有不同的认识,我们很难将作为研究对象的时间和空间区分为实地考察和非实地考察。因为在做实地考察和撰写民族志的过程中,我们对实地的体验,以及对这种体验的描写是贯穿一致的。另一方面,我们也无需人为地在文本和体验实地考察环境与撰写民族志环境在研究者与受访者之间建立起明显的分界线。而是将“field”视为一个综合包含各种研究需要的一个泛义的场域概念。因此,库里总结了“实地”的核心意义在于研究者与其他个体分享演奏音乐的经历。

21世纪初,奈特尔(Bruno Nettl)在其著作《民族音乐学研究:31个论题和概念》(The study of ethnomusicology: Thirty-one issues and concepts, 2005)中,以自己的实地考察经验,讲述了实地考察的基本问题:由最初来到田野时的生涩,到真正进入田野的过程;与他人之间的交流;收集资料的标准;提供资料者的选择。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对局内人与局外人问题的讨论。“局内人与局外人并不是简单的角色划分,更体现着对文化的理解方式:是从文化内部的眼光来看待文化,还是从文化外部的眼光来看待文化,其结论完全不同。”因此,局内人与局外人有着各自的特殊价值。奈特尔通过两个实例说明了局内人和局外人的区别以及相互合作的必要性,纠正了西方学者的的三个误区:(1)比较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自己音乐的优越;(2)用研究自己音乐的方法研究非西方音乐;(3)带有主观偏见性,低估了不同音乐间的差异性。他还界定了谁是局内人的问题,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将自己调整为局外人,以独特的视角发表观点。此外,奈特尔还提到了局内人与局外人合作研究的想法。

综上所述,作为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基础方法,“实地考察”(fieldwork)在近一个多世纪的西方民族音乐实地考察历史中,其具体的研究取向多有变化。实地考察的理论与方法,并不是人类学或社会科学的专利。它无非是日常生活当中,人人都有的一般经验的延深。民族音乐学通过观察文化行为去认识作为这些文化行为之外的音乐行为和背后的理念。民族音乐学的基本任务仍是以音乐为其研究主题。既有人文学科的性质,同时也没有模糊其核心任务,使之变为失去独立存在意义的学科。

参考文献:

[1]Bruno Nettl.The study of ethnomusicology: Thirty-one issues and concepts[M]. Urbana,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2005.

[2]董维松、沈洽.民族音乐学译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3]Gregory F. Barz, Timothy J. Cooley. Shadows in the Field: New Perspectives for Fieldwork in Ethnomusicology[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2008.

[4]Myers,Helen:“Fieldwork.” In Ethnomusicology―An Introduction(edited by Helen Myers). New York & London:W.W.Norton & Company 1992:21-49.

[5]Stanley Sadie, ed.,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2nd ed. (London: Macmillan, 2001).

[6]张伯瑜等编译.西方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C].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7]杜亚雄.从分析到综合――西方民族音乐学思维模式的历史发展轨迹[J].音乐研究,2002(3).

考古知识范文6

机构编制评估制度,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方法和程序,对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效果、效益和公众回应进行论证、评价的制度。科学、客观、准确的评估是衡量机构编制效果,改进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手段。机构编制评估工作作为对同级政府部门绩效评估中的一部分,与对下级机构编制考核工作组成了完整的机构编制评价体系,考核、评估工作缺一不可。

组织开展机构编制评估工作,是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制度建设的又一重要成果,对巩固机构改革成果、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效能建设,对科学评估各级政府部门机构编制配置及执行情况、进一步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对提高机构编制执行水平、强化机构编制部门地位和作用、丰富监督检查工作手段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机构编制评估工作中重点把握的几个环节

(一)做好开展评估的宣传发动。市编办出台评估文件后,我们及时召开了被评估部门会议,会议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组织各被评估部门学习讨论了省、市编委和编办评估文件精神,对2013年度市政府部门机构编制评估的各阶段工作提出了要求。通过会议传达学习,使各被评估部门感到,评估工作是对本部门职能、机构、人员编制的总梳理,是编制部门帮助其理顺机构编制的契机,是解决机构编制管理中薄弱环节的有利机会。另外,要求各部门在自查阶段,把评估重点放在职责履行上,让各部门业务科室都积极参与,同时设计的各类表格必须由科室单独完成。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是做好评估工作的前提。市编办从实际出发,以客观全面、简单易行、易操作为主要原则,同时兼顾被评估部门的特点来制定。具体建立的指标以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辅;能采用定量评价的,就采用定量评价;不易定量评价的,不强行采用定量评价。为使评估指标科学合理,确保评估工作取得实效,市编办提前谋划、认真研究,先后召开了区县编办和市直有关部门两个座谈会,对评估指标和有关内容广泛征求了意见,进行了充分论证,分别以市编委和市编办的名义出台了有关文件和实施方案。

(三)明确实施评估的方法步骤。在出台的《关于开展市政府部门机构编制评估的实施方案》中,评估工作按照阶段性操作,时间跨度3个月。为达到全过程控制,确立了“五步走”的工作思路:一是开展部门自查自评。紧扣省《评估办法》的内容和指标,精心设计7套调查统计表,确定市司法局等6个被评估部门,通过部门填写表格、梳理工作情况、查找问题不足等方式进行自查自评,力求准确反映各部门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和执行情况。二是广泛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对6部门具体职责以及相关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与被评估部门共同制定调查问卷,同步开展社会调查工作,充分了解掌握被评部门有关情况。三是认真分析部门资料。通过研析部门评估表格、部门自评报告、社会调查问卷以及市编办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相关数据资料,认真剖析部门材料,做好实地评估准备。四是组织开展实地评估。由市编办副主任带队,采取听取部门主要负责人介绍整体情况、查阅相关文件资料、与各内设机构负责人单独座谈等方式对6部门进行认真细致的实地评估。五是撰写部门评估报告。汇总前期各项工作材料,分析论证,最终形成评估结论,并将评估结果输入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作为部门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今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决策和调整被评估部门机构编制事项提供依据。

(四)注意突出实地评估这一重要环节。在对被评估部门实地评估工作中,评估组主要围绕一个“实”字开展工作,防止走过场,真正将评估工作落到实处。一是认真研究部门资料,事前对部门“三定”、人员编制信息、自查报告等资料吃准吃透,做好实地评估的准备工作。二是严格执行评估程序,在评估内容上将重点放在部门履行职责方面;在评估方式上以走访被评估部门的主要业务科室为工作重心,通过详细了解情况,由点到面发现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评估角度上以倾听、问询、学习为主,并注意及时总结各部门先进的工作理念,一同分析存在的不足。三是及时做好政策引导、解释、指导,避免部门借评估工作向机构编制部门要机构、要编制。四是切实加强作风建设,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多项规定。

(五)抓好评估结果的反馈和应用。实地评估后,编制部门形成的评估报告将成为整个评估工作中的最终结果,直接影响到评估的成败。市编办对被评估部门整个评估过程所有材料进行了汇总梳理,经过监督科草拟,分管领导审核,主要领导审签,以正式文件对部门进行反馈。评估报告反馈的主要内容为四部分:一是评估组织实施情况;二是部门机构编制配置及执行情况;三是存在的薄弱环节及解决问题的建议;四是评估结果的应用。

在反馈的报告中,市编办注重在存在的薄弱环节及建议上下功夫,因为这部分内容能真正体现评估的价值,是被评估部门最关心的地方。根据有关要求,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属于评估部门应该研究解决的,例如“三定”中职责表述不符合工作实际等问题,及时研究提出处理意见;属于被评估部门应该整改或者改进的,例如职责履行不到位、内设机构职责不清、人员编制混岗等问题,要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整改落实。

二、机构编制评估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进一步提高了评估部门的机构编制管理水平。通过组织开展机构编制评估工作,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能够对自己审批的机构编制事项等工作进行“回头看”,提高自身管理水平。通过评估工作,一是为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水平,提供了新的、具有实效的工作手段;二是实现了跟踪问效,改变了以往重审批、轻监管的管理模式;三是提高了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地位。

(二)进一步促进了被评估部门的机构编制资源的使用水平。通过组织开展机构编制评估工作,特别是评估报告中意见的反馈,使被评估部门清楚认识到在履行部门职责、机构编制管理执行情况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评估,也使被评估部门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回头看”,能够在编制部门帮助下,充分利用好机构编制资源,全面促进部门的各项管理工作。

(三)评估结果为管理工作提供实实在在的依据。机构编制部门结合各自实际,开展不同政府部门机构编制评估工作,取得了真实可靠的评估结果。各级编委、编办对评估结果的使用,进一步优化了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提高了机构编制执行水平,推进了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建设。

三、对做好机构编制评估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搞好机构编制评估工作与机构编制日常工作的结合。评估工作的特点是时效性强,所以评估工作要做到与日常机构编制业务紧密结合,要成为为全局工作服务的工作手段。例如下步评估工作安排要及时与现阶段将开展的机构改革相结合等。

(二)不断加强机构编制评估体系建设。机构编制评估作为机构编制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丰富其内容及形式,使评估指标更加科学合理,突出实用性,才能使评估工作更具生命力。

(三)进一步加强评估结果的使用。机构编制评估后的结果,说到底是编制部门自己使用,评估结果要及时输入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内容,才能方便查阅,为调整部门机构编制事项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