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术设计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术设计教案范文1
第1课祖国在我心中
教学目标:
1、激发同学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围绕绘画或黑板报的主题认真地构思设计,并用学到的技法和方法烘托主题,完成活动任务。
3、能从角度或局部形象来对主题进行表示。
重点难点:
1、尝试和探究人物的比例和神情动态的画法。
2、学习整体设计的方法,了解均衡、变化的审美原理。
教学准备:
课件、示范用绘画工具、同学自带色彩画工具。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件引入
通过多媒体播放学校的升旗仪式和奥运会升起五星红旗的情景,将同学引入一个充溢神圣感、自豪感的氛围中。
二、了解常识
和同学一起交流课收集的关于国旗、国微、国歌的知识,让同学更深一层地了解五星红旗的寓意、来历,和作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应具有的常识。
三、师生讨论
一起欣赏课件上的摄影作品、范画,了解每一幅图画所传达的心情。接下来谈谈自身的创作设想,尽量要求构思与众不同,有自身独特的想法。有了好的构思后,同学应着重考虑画中的情景、国旗的位置,人物的位置、动作以和相关的环境的位置分配。
四、绘画步骤构思,打轮廓,涂色
教师重点讲解一些不同角度的画法,如正面、侧面、反面等不同的表示方法,以和敬礼一些动作的画法,画面总休色调的掌握等。
五、欣赏评价
绘画作业完成后,进行师生一起评。
第二课时
一、看书自学
上课时先让同学自学,了解关于黑板报的相关知识,如黑板报由哪几部组成,设计和出黑板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等。
二、欣赏评价
对黑板报的要求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后,我们来对本班的黑板报和一些手抄报做一个评价,看看本班的黑板报对照书上的要求,有哪些地方做得不错,哪些地方有待改进,进一步加深对黑板报的认识。
三、黑板报设计步骤要求
黑板报版面设计应主题明,版面美观、醒目,以达到吸引观众的宣传效果。
1、组织相关稿件
每期黑板报都有一个主题,围绕主题选择稿件,5至6篇即可。
2、绘制版面设计图
版面主要内容设计可为:一个刊头,大、中、小文章版块6篇。作业比例参照本班教室内的黑板比例。
3、版块布局画格子
4、分工合作完成四、排版游戏
以“庆国庆”为主题做排版游戏
1、设计一个比较切合“庆国庆”主题的刊头,画在黑板合适的位置上。
2、选择布置好版块标题位置,并用合适的外形把版块画出来。
3、选择适当的题花、尾花插图画在合适的位置上。
五、欣赏评价
作业完成后进行评价,小结
六、课后延伸
同学利用课余到各班教室去欣赏黑板报,并在教材中“学习屋”的调查评价表上作出自身的评价。
第2课时间告诉我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钟的历史和文化,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时钟、手表。
2、联系生活实际,回忆想像相同时刻不同的人物或一天中不同的时刻相同的人物所做的事情,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有关钟的历史和文化,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时钟,手表。
教学难点: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欣赏感受各种风格的钟表.聊一聊钟表的特征及每种风格的钟表给人的独特感受。
2、学生拿出从自己家带来的钟表,与同学们一起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
二、认知了解
通过观察自己带的钟表.引导学生认识钟的外形结构。
三、自主表现
1、师生讨论,考虑钟表设计方法及要求,设计体现创意。从整个钟表外形的设计及指针、刻度和数字的设计等方面考虑。
2、欣赏钟表,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制作钟表?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分出适合做钟面的材料、适合做刻度的材料、适合做指针的材料。
3、通过展示各种设计不够完美的钟表.使学生巩固钟表设计的特点与方法,避免学生制作中出现类似的问题。如:钟面太过复杂看不清指针、指针太过相似、时间不明确、钟表外形阻碍指针行走等等。
4、自学纸手表的折法,师生共同探讨指正。
四、自主探究
2—3位同学为一组,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制作一只精美别致的钟表。也可折叠一只纸手表,设计添画完整。与同学一起玩一玩时间游戏。
五、展示评价
开展“我的红星送给谁”的评价游戏.并在游戏的过程中相互看看同学们设计的钟表外形,相互提提改进意见,说一说你喜欢的设计,在自己最喜爱的钟表作品上贴上一个红星。最后,比比谁的红星最多。
六、知识迁移
1、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方法记录时间的?
2、欣赏历史上最早的计时器(日晷、沙漏等)。通过图片欣赏,让学生了解钟的历史文化。
3、课后通过上网找资料或去图书馆等方式了解更多的有关时间的知识。
第二课时
一、游戏导入“报时”小游戏:
1、讲台前面摆着一个大钟表模型,请一名学生根据播音员的报时拨动指针,设置时间。
2、请学生上台,模拟电台播音员进行报时游戏,拨动大钟表指针。其他学生_在座位上用上节课制作的钟表一起拨动指针。
二、方法探索
1、师生互动:
教师拨动大钟表指针,并报一天中的不同时刻,学生们在座位上(可在座位旁)做动作表演这个时间自己在于什么。
2、教师依次提出问题,学生讨论:
a.这三幅画各画了什么?这三幅画有什么联系?
b.你能将这三幅画按顺序排一排吗?为什么这样排?(按时间顺序)
3、相同的时间里,不同的人都忙着做些什么呢?
4、游戏表演:
请一名学生上台拨动大钟表报时,三名同学为一组,上台分别从纸盒里抽出一张纸条,扮演纸条上不同角色(如:工人、农民、医生等).表演在这个时间各自在做什么。
5、讨论:了解有“时差”的现象——世界各地时间不一样。
6、说说这些绘画作品的特点,与前面的作画方式有什么不同?
三、创作训练
1、出示作画要求。
2、学生任选一种作画形式独立创作。
3、教师巡同辅导。
四、展示评价
将自己的画贴在教室四周的展示板上。与同学互相介绍自己的画,并进行简短的评价。
五、拓展延伸
1、听名人珍惜时间的故事,谈谈感受。
2、课后自己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学会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
第3课
周末日记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的基本结构以及绘画中人物动态的表现要点,并有意识地运用这一美术语言纪录和表现周末的生活。
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以及乐观、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布置学生带上自己在周末活动里的一些照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导入新课:同学们,再过两天就是周末了,高兴吗?!为什么?
师:因为周末的生活轻松惬意,我们可以自由地支配时间,好好休息,轻松娱乐或学习锻炼„„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谁来和大伙说说你的周末是如何渡过的呢?
生:学生漫谈自己在周末与亲人、朋友、同学之间最喜欢开展的活动:如郊游、采摘上网冲浪,学骑车、体育锻炼、学特长等等。
二、民主导学
A
1、任务呈现:
让我们首先进行一个小游戏:老师这里有一个准备射门的运动员,谁能画出他成功射门的动作呢?
2、自主学习:
请学生上来画动作,2--3名同学画,师生共同分析动作,如:胳膊没甩开,双腿没跑起来,动作不舒服等等。
师生小结:人体的结构可理解为头部、胸部和髋部这三大部分再加上四肢。人体的各种动态变化都是由身体各关节的变化而产生的,不但双臂要甩开,两腿要迈开,身体还要往前倾,看一个帅气的动作生动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了,相信他一定会射门成功的。掌握了人物动态变化的要点,能帮助我们更生动地表现生活中的人或事物。
3、展示交流
老师相信大家一定会成功的!下面就让我们比比看,谁能在一分钟画出更多的人物动态,学生自主练习,并让1--2名学生黑板上画。
B
1、任务呈现:
你认为画面到现在为止完整了吗?还需要怎样做添加什么?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些同学的周末日记,看看他们是如何表现的。(看大屏幕欣赏)
2、自主学习:
出示表现周末生活题材的绘画作品,师生欣赏、评述。分析画面有哪些内容。(画面中人物活动的动态、表情分析。)
这位同学表现的是他周末最喜欢的活动——和同学赛车,看他神气的样子得了第一名,把文字安排在了画面的左边,是否必须在这边呢,对,也可以安排在其他位置。选出一张学生刚才的练习共同分析:要添加相应的背景环境,还需要进行详细的刻画描绘,并添加适当的文字。
3、展示交流:欣赏了画家及同学们的作品,请大家也把自己周末里美好时光记录下来吧,别忘记相关环境的表现及添加适当的文字能使周末日记更显精彩!
师生共同解决尝试作业中的问题,共同完善画面。
三、检测导结
1、自评说说自己的周末日记,有什么得意或不满意的地方。
2、互评选出你喜欢的作品说说理由。
3、希望大家以后用这种方法记录你精彩的生活和学习。
第4课纸品乐陶陶
教学目标:
1、掌握纸团、纸绳粘贴画的方法技能,能制作一幅装饰画。
2、了解单个物体组拼成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及浅显的艺术规律。
3、能运用卷、折、压、扭等基本方法、技能,制作一件纸条工艺品。
教学重点:掌握纸团、纸绳粘贴画的方法技能,能制作一幅装饰画。
教学难点:了解单个物体组拼成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及浅显的艺术规律。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反馈交流
欣赏运用纸团、纸绳制作好的作品。
思考: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材料翻作的?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二、方法指导
1、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纸品乐陶陶
2、学生尝试将皱纹纸制作成纸绳或纸团。
3、师生交流解决捌作问题:(1)怎样使纸团的大小基本一致?(2)怎样搓纸绳不易松敢?
4、教师规定时间,学生合作准备材科。
5、教师示范制作方法步骤
(1)构思画草图:内容可以是简单的动物、植物、人物等,形象简洁鲜明。
(2)涂胶:用胶水或胶棒均匀地涂在所画图形的线上。
(3)粘贴:将纸绳或纸团牯贴在所涂胶的部位,并将其轻压粘牢,示范时结合采用单线贴和团线贴法。
6、学生根据出示的草图讨论,什么地方可用纸团,什么地方可用纸绳。
7、学生为两幅作品提出评价。
(1)纸团排列松散,形象不突出。
(2)未注意纸团、纸绳与底纸的色彩搭配。
8、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创作的设想。
三、自主表现
两人合用材科,各自用纸绳、纸团制作一幅粘贴画。
四、体验感受厚纸条的性能出示厚、薄两张纸条让学生用力拉扯或折制,并谈感受.教师总结厚纸条的性能特点:有弹性、易成形。
五、尝试探究纸条成形方法
1、学生尝试将纸条折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2、评析作业,了解纸条成形的多种方法:折、卷、压、扭等。
3、小组合作将尝试制作的纸条小零件进行组合拼摆。教师适当提供技术指导。
六、作品赏析
出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欣赏。(抽象、具象作品,半立体、全立体作品)
七、归纳制作步骤和方法
1、教师示范,小结纸条工艺品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1)将卡纸裁成等宽纸条。
(2)构思:要求将实物变形.运用概括、夸张、添加、想像等方法,使之变得适合于用纸条制作。(出示动、植物变形图辅助讲解)
(3)制作:运用卷、折、压、扭等方法进行想像创造。
(4)粘贴组合成形。
2、出示一朵花的草图及相关的纸条工艺品,让学生感受同一内容由于制作方法、组织形式不同,可产生很大变化。
八、创作表现
提出作业要求,学生作业,老师指导粘贴固定纸条的方法。
九、评析交流
以自评或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
第5课草丛中
教学目标
1、认真观察、分析草类植物的结构、外形特征,并能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
2、能用线描的方式表现一片草丛,体现草叶之间、草与人物或动物之间的遮挡和远近的空间关系。
3、欣赏画家的作品,学会思考,能大胆想像添画,使画面表现的内容更丰富。
4、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教学重点:能用线描的方式表现一片草丛,并进行大胆的想象添加。
教学难点:能处理好草叶之间、草与人物或动物之间的遮挡和远近的空间关系。
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草,在画面上从底到顶画2-3株不同的草。)
一、交流分享
1、欣赏学生成果
在大自然中,小草随处可见。同学们,你是否留意过身边的小草,认真地观察过他们呢?今天,我们就先来交流交流大家观察到的草,共同分享你们的课前作业吧!谁先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请2名同学分别上台向大家介绍自己画的草,老师在旁边注意提问引导:你知道这草的名字吗?
2、欣赏“百草园”
从刚才的欣赏与交流中,老师知道大家在课前做了很多的准备,其实,老师也收集了不少的资料,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百草园”领略更多美丽的小草吧!
(欣赏“百草园”)
二、解决转折、穿插、遮挡问题
1、欣赏一片草叶
①大自然中的草真是千姿百态,瞧,老师从百草园带来了一片我们刚才看到的草,看看它是什么形状的?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草的哪一面?(正面)谁愿意上台来把它画下来?(请一个同学上黑板画下来)
②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草的正面,下面左老师要把我上面这只手松开,请你们注意观察,这片草发生什么变化呢?(学生回答)哦,它弯下来了,哪个部分弯下来啦?(上面部分)小草低下了头,上部分还能看得到吗?我们只能看到它的反面。谁有勇气上来试一试呢?
③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低下头的小草,现在我们再观察,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现在小草转折的部位在小草的什么位置?(转折的部位在草的中间了)也就是说小草已经弯下了腰,我们还是能看到草的正面与反面,谁能够把弯着腰的草画下来?(注意及时评价)
2、观察一盆植物
①其实在大自然中有许多这样低着头、弯着腰的草,它们婀娜多姿、美丽动人,有的直着腰,弯着头,在放声歌唱,有的翩翩起舞,呈现出各种各式的姿态,真让人觉得可爱!(出示盆栽)你看到了草的一些什么变化?
②在大自然中,草因为种类和生长速度的不同产生了高矮、粗细、大小、翻转等各种各样的变化。你看,播放课件各种草的表现。
3、改画练习
①在百草园里,看到了许多美丽的小草,老师忍不住画下了这几种草,你看多美的草呀!可这几片草觉得太孤独了,不如我们给它们找些小伙伴吧,可是现在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在这个空隙里,怎么画下这棵草呢?能不能把前面这棵草移开?怎么办呢?(学生说)
谢谢你,老师先来试一试,我要画这棵必须画在后面,被挡住的部分不画,而且还要注意画上它低着头或弯着腰!
②下面,我想请两个同学上来添画,就画这三种草,有两个要求:第一要画在空隙处,第二还要画上低着头或弯下腰的小草,谁有勇气上来试一试?
(请两名同学上黑板来画)
其他同学请你在自己原来的那张画有草的纸上进行添画,要注意画在空隙处,还要有低着头、弯着腰的草哦!
③评一评,注意多鼓励。
三、想象添画
1、刚才大家都表现的非常的棒,为了鼓励大家,老师现在决定带你们去进行一次奇妙的旅行,不过这次旅行有一个小小的要求:我们现在都是小人国里的小朋友,看,我们来到哪里啦?(课件先出示一张长着茂密的草的图片)好,请同学们闭上眼伏在桌上,边听音乐边想象,你都遇到了谁,发生了一些什么有趣的事情?(播放音乐,音乐中不时传出昆虫声、怪叫声)
2、请学生说草丛中的故事。
3、欣赏作品。
①欣赏画家作品。草丛里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走,我们一起去看看。这是大画家卢梭的作品,表现了草丛的一种原始的美!
②欣赏学生作品。不但大画家画了许多美丽的草从故事,我们的同学们也画了许多有趣的草从故事。课件展示作画的步骤。
4、继续添画。
草丛中有这么多有趣的故事,同学们,赶快动手把你的草丛故事添上,并把画面添得更加丰富吧!
四、讲故事、评价
请学生讲一讲故事,说说自己的画。先小组内交流,然后小组汇报。
五、总结下课
今天,我们了解了草,发现了许多有趣的草丛故事,大家想象力真丰富,其实,在大自然中只要你用心观察,你会发现更多有趣的故事!
第6课花儿朵朵
教学目标
1、认知:认识花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能综合运用各种媒材和多种表现手法进行“花”的创作。
2、情感:感知、体验“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培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与合作意识,激发大胆发表、展示的勇气。
3、能力:培养认识、发表、探究、创造、展示“花”的美的能力及综合利用各种材料、方法去创作、装饰、美化生活和美化自身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预备铃响后,上课前整顿纪律并审视学生学具准备情况。
二、谈话导入
师: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自然变漂亮了,知道为什么吗?生答
师:你喜欢花吗?为什么?生答
师:花很美,如果到处都是花朵多么好啊。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进入鲜花的世界——揭题《花儿朵朵》
三、观察、欣赏、感受
1、各种花朵欣赏(课件展示,伴有音乐,逐一播放图片。)
2、提问:
(1)你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2)你知道国花吗?知道它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
3、花朵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名字,但是很多花朵的形状是非常相似的。(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这些花朵的形状像什么,有的像喇叭,有的像碗,有的像碟子。
4、花瓣围绕在花蕊的周围生长,有些花的花瓣只有一层,有些花的花瓣则有很多层。
四、自主选择,创造表现。
我们刚才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花,它们有的是紫色的,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白色的,五颜六色的真漂亮。有的花像球一样,有的像喇叭一样真好看。小朋友找到了各种各样的花,可真高兴,可是这一大片草地不高兴了,为什么呢?(没有花)
(1)对了,草地真寂寞,它很想和花宝宝交朋友呢。那我们有什么办法来帮它们呢?我们一起用能干的小手做些各种姿态各种形状的花送给草地,好吗?
(2)思考、探索
①实例欣赏,出示老师要送给小草的花朵,问:“老师画的花美在什么地方”。(色彩、形态)
②问: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现花朵?(彩色纸剪贴)
③教师出示范作并做一些剪花朵的示范。
五、学生创作
1、要求:同桌合作制作一朵花,可以画或剪贴,然后把花沿轮廓剪下送给小草。
2、教师巡回辅导解决学生作业过程中的问题。
六、展示和小结
1、展示学生作业。
2、问:你最喜欢哪朵花,为什么?七、延伸——环保教育。
师:有的人看见好看的花就把它摘下来,他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生答
师小结:同学们都知道摘花是不对的,我们自己不但不摘花,还要劝别人不要摘花,要爱护公物,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让我们的祖国到处都是花的海洋。
第7课窗口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窗”的常识以及文化内涵。
2、能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制作出造型独特的“窗”。
3、渗透取景构图知识。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怀和创造美的生活的欲望。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去认识与表现窗口。
教学难点:发现窗口的美,从申提炼组织画面,使画面层次清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展示窗口图片,了解窗的作用。
2、揭示课题——《窗口》
二、了解认识
认识不同时期的窗户形式,了解窗的历史。
三、自主探究
1、你家的窗户是什么样的?透过窗口可以看到什么?你喜欢自己家的窗户吗?为什么?
2、展示欣赏造型多变、风格各异的窗户。
3、讨论分析窗的结构。(窗户分为外框、窗格及装饰等)
4、变一变:窗框有哪些形状的变化?窗格可以怎样变化?
四、尝试表现
尝试设计一个新颖独特与众不同的窗框造型,并画出相称的窗格。
五、欣赏评价
1、同学互评:每组评出最佳设计方案粘贴在展板上,并介绍其设计构想。
2、教师点评,学生进一步完善设计。
六、初步制作
1、分析材料:哪种材料适合做窗框或窗格?
2、教师指导帮助,全组同学合作制作窗框。
3、展示讲评。
第二课时
一、感受想像、欣赏提高
1、欣赏几种窗户,说说它们的特点。想一想,打开这扇窗,窗外会有怎样的景色。
2、课件欣赏中国古代园林艺术中的漏窗:设计师巧妙地依据风景设计窗口,达到引景的效果,使窗与景相得益彰,收到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
3、对比欣赏不同的窗口,选出其中你喜欢的并说出理由。
4、为窗户搭配合适的风景。
二、综合探索
1、根据本组窗户的风格设计窗外美景。
2、合作绘制画面。
3、进一步添加装饰。
三、延伸应用
1、自由欣赏展示:你最喜欢哪一个窗口?为什么?
2、将作品挂在教室的墙上。
四、总结评价
1、教师评价学生在整个学习与创作过程中的表现,重点评价自主研究、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等方面。
2、大家谈谈在学习活动中的感受与体会。
第8课色彩对“印”
教学目标:
1、掌握在玻璃上点画转印水彩画的方法,探索玻璃水彩的多种美妙效果。
2、感受水色的浸润、渗化、流动、变化,增进对色彩美的审美体验。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形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在玻璃上点画转印水彩画的方法,探索玻璃水彩的多种美妙效果。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性使美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学生欣赏一组图片。①张家界风光②一块奇石③一个树根
2、师问:这是什么?像什么?
小结:对,像老人,像“山峰”,从“山峰”到像“老人”是同学们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去想像的结果,使人信服.从这里让我们认识到:美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想像。在我们的绘画中,有时没有用往常的方法却在不经意间发现和创造美的形象。
二、认知了解
1、请同学们再看一张图片,听老师作简要介绍。
这是在一块玻璃板上涂的色,灰紫色浓淡相间,略有变化,然后将画纸覆盖上,轻抹,揭起来,玻璃上的彩色转印到了纸上。
2、师问:请同学们思考,画面上有什么具体形象或者说经过稍微加工后,可以成为一张什么图画?学生讨论:……
小结:刚才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热烈。请看第六课加工后的作品《春山》。树干挺拔,枝叶斑驳,湿雾缭绕,小鹿乖张,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这种运用玻璃板(塑料片或有机玻璃)抹印色彩,制造纹理的绘画方法,又好看,又好玩,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玻璃水彩”。(板书课题)
三、方法指导
教师演示,请学生发现形象或命题。(师生共同完成)
1、在玻璃上涂色,稍浓。
2、点水渗化开来。
3、覆盖纸张,轻抹。
4、揭纸(运用不同的方法揭纸,会产生不同效果,如一张纸分几次揭起,边拖边揭起,改变揭纸方向都会出现不同效果)。
5、发现形象:①揭纸后,教师改变纸的方向展示,师生共同发现纸上偶然出现的形象,如果需要可稍作点染加工。②如果无任何具体形象出现,这是常有的事,可以趁湿采用补救措施制造形象。
向学生介绍几种方法:a.用剪刀背刮色;h.弹水;c.撒盐。6、学生为老师演示的作业命题。
四、创作训练
1、作业要求:
(1)请每位同学按教师提供的方法完成l一2张玻璃水彩作业。
(2)转印揭纸后同座两人可以共同讨论捕捉形象和命题,相互合作,相互帮助。2、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评价
1、请自认作业成功的学生,到讲台前展示,自我评价作业。
2、其他同学欣赏台前学生作业,学会欣赏评价他人作品。
3、教师总结。
第9课可爱的班集体
教学目标:
1、学习纸版画儿童头像的制作方法,了解集体创作巨幅纸版画的方式和构图知识;学到一些制作装饰物、美化环境的知识与方法。
2、促进手脑并用,提高审美创造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增进师生感情和集体荣誉感,感受集体学习活动的愉悦和情趣,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风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忆班级生活、话题激趣。
利用课件展示师生共同参加的集体活动的照片,引导学生回忆班级活动时愉快的情景,引出用什么方法来留下师生同乐集体像的学习问题。
二、欣赏感受、发现方法。
通过欣赏巨幅纸版画集体像,进入对纸版画制作方式方法的发现活动,发现制作方式为“个人制版、集体拓印”。
三、师生探讨、方法尝试。
先通过互动交谈和实践,认知头像表现的内容,把握快乐表情的特点,运用小镜子,让学生观察自己的五官特点和快乐时的五官变化;然后通过教材信息的自主学习,探讨个人制作底版的方法,即观察—画形—套剪—分层粘贴;再让学生参与,在人物脸形上将五官部件进行拼摆,多次尝试探讨,明确分层粘贴的操作与技巧,通过教师小结使学生明白分层粘贴对纸版画拓印时表现效果的作用。
四、个体自主、制作底版。
加强个别辅导和经验提示。“拓印形象、集体创作”时,教学活动进入集体合作制作集体像的状态。认知拓印时可从拓印方法、辅助工具使用、集体拓印构图等方面来展开。滚涂油墨可由教师来进行,拓印方法可根据教材的学习提示让学生来尝试操作,在体验中理解拓印的方法与要求。然后组织学生有秩序地选择位置进行拓印,完成班级集体像的创作。之前可让学生说说拓印的位置和理由,了解每一次拓印对整幅画的影响,教师适当给予排列要紧凑和大小搭配的提示。
五、自我评述、表达情感。
引导学生确立正确对待班集体的情感态度。
第二课时
活动二:“六一”话题、活动畅谈——提出问题、策划方案——小组讨论、陈述方案——方法探讨、合作学习——选择方式、分工合作——活动回顾、评述表达——教师小结、活动拓展。
一、“六一“”话题,活动畅谈。
以“六一”儿童节的话题展开班级庆祝活动的畅谈,引出节日教室的美化布置活动。
二、提出问题、策划方案。
先根据教材的提示,师生互动探讨美化的方法和可美化的地方,然后提出策划美化教室方案的要求,分出合作小组。
三、小组讨论、陈述方案。
通过小组的充分讨论,每组由一人来陈述美化布置方案,表达在教室角落、天花板、黑板、墙壁及门窗等位置的不同装饰方式,教师应从小组方案中,引出对用于美化的装饰物及其制作方法探讨与学习。
四、方法探讨、合作学习。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参与演示来解决如彩练、拉花、彩旗、窗花、墙贴等制作方法的问题。教师应配合学生在有难点的制作技巧上作适当的提示。
五、选择方式、分工合作。
每小组先选择一种方式和需美化的位置,然后组内分工来制作本组需要的装饰物的表现活动。
六、活动回顾、评述表达。
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感受进行回顾。各组先对本组的美化布置进行自我评价,发表自己通过学习的直观感受和审美体验,再各组开展互评,对布置的形式和制作精美程度进行评述。教师评价应引导学生对同学之间合作精神和获得美的愉悦的回味。
七、教师小结、活动拓展。
教师对教室美化布置进行整体小结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布置的情景展开相应的简单表演活动。
第10课乘风破浪
教学目标:
1、收集船舶的图片、模型等资料,认识船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了解船的历史与文化。
2、能抓住船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描画出自己喜欢的船。
3、了解材料特点,掌握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工具的正确操作技术,制作一艘(木)船。
4、养成细心观察、精心制作的习惯,培养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教学重点:了解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美术的传统媒材。教学难点:掌握粘贴画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探究学习
1、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用线条勾画一艘船。
2、尝试作业点评
(1)船的外形结构了解。
(2)作业分析,船体近似倒梯形,甲板以上部分是各种圆形、三角形、方形的任意组合。
3、教师质疑:怎样画得更美,更具体,更有特色?
二、欣赏了解
师生共同拿出收集的关于船的图片资料传观,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船的外形特点。
三、师生探讨
1、教师选择一艘舰船模型进行示范描画。
2、质疑:(1)绘画作品是否画得像船模型?(2)教师怎样刻画船的局部?(3)船舱的表达采用的是平面形组合还是立体形组合?
3、教师选择学生尝试作业中的一幅进行改画。
4、师生交流写实性绘画的特点。要求:表现出立体感,注意前后遮挡、形体穿插。
四、尝试创作
1、提供作业方式:(1)根据自己带的图片资料或模型画船。(2)提供两幅船的图片,让学生选择描画。
2、作业要求:将自己喜欢的船模型或摄影图片描画下来。抓住船的外形特征细致刻画。
3、学生作业。
五、评价交流
1、学生将两次作业比较欣赏,谈感受。
2、欣赏大师的作品,再现真实的生活。
第二课时
一、欣赏激趣
1、引导学生观察做木船的过程。
2、揭示课题。
二、认知了解
1、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说说其分别适合做船的什么部位。
2、教师小结:长的木头适合做船体,薄的木板适合做船的甲板和船舱,短小的木头可用来堆砌船舱等。
3、启发思考:在制作中木材不符合自己的构想要求,该怎么办?
4、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现场演示切割或修削板材、锯木头的方法,如制作甲板选择长方形木片,分别裁切两个或四个角就行了。
三、尝试体验
1、小组合作尝试用木头等材料组拼成一艘船。
2、在制作中思考以下问题:
(1)船体制作成什么形才符合力学要求?
(2)怎样使船体更美观,更有特色?
(3)用什么办法使你做的船变得更牢固?
四、讲授释疑
1、展示学生的作品,教师引导观察。
2、通过作业评析了解组拼船体的方法:
(1)下面大上面小,逐步向上搭建。
(2)左右两边搭建,平衡感较好。
(3)组拼时注意大小木头的搭配,高低起伏的变化。
3、老师再次出示做好的木船范品与学生作业比较,解决工艺制作的技术问题和细节处理问题。
五、拓展思路
学生欣赏各种船的图片资料,谈自己的构想。
六、学生制作
学生两人合作制作一艘自己喜欢的木船。要求:造型美观,富有创意。渗透:安全意识、环保意识。
七、游戏激趣
1、展示:将学生做的船放入水中漂浮、玩耍。
2、质疑: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船”不下沉?出示范品启示。
第11课城市美容师
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采用动态线辅助的方法进行动态人物的写生,初步学习“整体——局部——整体”的写生方法。
2、能够细致观察,掌握“写生”的含义,避免简笔人物的模式画法。
3、能够为画面进行想象添画、完善画面。
教学过程:
一、出示一人物写生的范画(画中的人物身体用一条动态线表示),引导学生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用动态线辅助的方法画身体动作的方法。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觉得这幅画怎么样?
老师用一条线表示身体了,那这个人的身体动作是怎么样的?我们来学一学。谁来帮忙把帮忙把身体添画好?要让身体的动作跟这条线一样!(请一名学生上台添画身体轮廓)XX画得怎么样?身体动态画得很好,你是怎么根据这条线画出身体动态的?(把这条线当作身体动态,沿着它画出轮廓。这个方法真不错,我们给这条表示动态的线取个名字吧!)
这条表示动态的线叫做“动态线”。
二、教师示范人物写生画的方法,引导学生采用动态线辅助的方法,学习“整体(动态轮廓)——局部(衣物、装饰品等的刻画)——整体(线条整理、添画)”。
今天老师就请动态线帮忙来和大家一起玩画人的游戏,谁愿意做我的“模特儿”?教师讲解示范:
1、整体动态的刻画:首先,我们来画他的头、脖子,然后画出身体动态线,沿着动态线画出身体线条,最后画出腿、脚,手。(用铅笔画)
强调两腿的画法,引导学生观察,避免腿部分开的“模式”画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写生。
2、局部细致的刻画:接下来我们该画什么了?
我们要把衣服裤子的样式、花纹等仔细地画出来,可以直接用水彩笔画。(引导幼儿不必拘泥与原来的身体动态形状。)
3、整体画面的修饰:最后,我们要把画面上的线条整理一下。把不需要的铅笔线条擦去,需要的用水彩笔描画出来。
今天,我们学习了照着一个人把他画下来的方法,这种方法叫做写生。除了写生人,我们还可以写生什么呢?
引导学生添画:现在我们的这个人已经画好了,咦,他可能在做什么呢?他会在什么地方、和谁在一起呢?
三、布置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今天,我们就用写生的方法来画人,注意要表现出人物的动态,然后进行细致的刻画,画出衣服裤子花纹等,最后为这张画进行添画,使画面更加漂亮。
2、请一位学生做“模特儿”,其他学生进行写生。
四、作品展评。
师生共同欣赏、评论。
第12课一模不一样
教学目标:
1、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意义、用途及方法。
2、按平面构成的要求设计一种构成练习。
3、体会平面构成的形式美、秩序美。
4、设计出具有个性的基本形和构成形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前提测评
回顾单独纹样、二方连续中的点、线、面极其特征,了解学生状况。
三、导入新课
根据唐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学生展开想象,抽几位学生上黑板,用点、线、面概括地表现景色。教师总结:这种用点、线、面抽象形态构成的图形就叫平面构成。
四、认定目标
板书《一模不一样》极其简要提纲。
指出在这节课上,要学习掌握平面构成的几种主要构成形式,并进行设计练习。
五、导学达标
1、平面构成的概念、用途与学习意义。
师生共同列举、观摩平面构成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进而说明平面构成的概念、用途与学习意义。
2、基本要素;点、线、面
引导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有点、线、面特征的例子,结合图例进一步明了点、线、面的特征。
3、基本形
说明运用点、线、面按一定的方向、角度、距离组合变化便形成基本形,介绍基本形的种类极其构成方式。(图示)
4、构成方式基本形按不同的方法排列,便产生各种形式的构成,可以概括为规律性与非规律性两类,本课着重介绍五种主要的构成形式。(骨格图与各式范画四例及生物体结构图)
规律性排列式重复渐变发射非规律性排列式特异对比
六、作业要求
设计一幅平面构成铅笔稿。(出示4条要求)
七、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八、达标测评和小结
概括本课内容,强调基本形与构成方式的设计,挑选一部分作品作展示,邀请两名学生互评,然后教师讲评。
第13课跟奶奶学手艺
教学目标:
1、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
2、了解剪纸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3、锻炼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锻炼语言组织河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准备了一段特别的故事,听完请想想,它特别在什么地方?
2、教师口述“我和妹妹去公园喂鸽子”故事。
二、故事交流
1、在你的身上或者你的身边曾经发生过有趣的故事吗?
2、先在小组交流,再由组长用3~5句话写下来。
三、讨论、演示分工合作过程
1、(从各小组中挑出一个典型故事)清三位同学来跟老师合作示范。
2、先分工再进行组合。(学生讨论怎么分工)
3、师生示范剪刻步骤。
①随意剪出外形。
②剪或刻出人物的细节、花纹。
在这些民间剪纸作品中,你比较喜欢哪一张的细竹和花纹的处理?花纹有什么特点?中国民间剪纸最常用的花纹就是锯齿纹和月牙纹。
③组合粘贴。
准备粘贴了,你想怎么贴?怎样贴才会又快又平整呢?——胶涂在底纸上。出示几个剪纸人物,你能给他们编个故事吗?
④添加道具。
故事“剪”完了吗?还有什么需要补充、完善的?——添加背景、道具等。
四、欣赏剪纸故事作品
1、讨论评议
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本组展示板上,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并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评述作品。
请几位同学说说刚刚评议的内容。
五、合作完成剪纸
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欣赏评价
1、你喜欢哪个故事,为什么?
2、今天我们用剪纸的方法表现了身边的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故事每天都有,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你就能发现,受到启发。愿我们都成为热爱生活的有心人。
第14课蝴蝶落我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了解生活中有许多美丽并且会飞的“花”,激发学生对生活美的事物的热爱。
2、通过研究、制作,了解蝴蝶的特点、色彩,学会制作方法。
3、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会用各种方法来制作蝴蝶,掌握蝴蝶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你喜欢花么?为什么?(由此引出花是美丽的)
2、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美丽并且会飞的花,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回答,教师参与引导学生。(有的是动物,有的是植物,还有的是能飞的事物。)
小组派代表可用动作或语言描述,其他组员可予以补充,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及时予以鼓励、表扬。
由此引出蝴蝶是会飞并且美丽的花,导出课题(板书课题)。
二、欣赏、观察:
1、出示蝴蝶图片欣赏,使学生感受蝴蝶的美。初步对蝴蝶有一个感受。
2、这么多美丽的蝴蝶,它们有哪几部分组成?——头、身子、翅膀、须。你最喜欢哪只?为什么?(由此引出蝴蝶的不同形状、花纹和色彩)着重引导学生注意蝴蝶的不同形状,了解它们的外形特点。
教师小结:每只蝴蝶都有不同的形状,它的花纹就是由点、线、三角形、椭圆形等基本形组成。它色彩鲜艳,在花丛中不易被察觉,所以你见到的蝴蝶都是七彩斑斓、五颜六色的。(板书课题)
3、谁发现蝴蝶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对称。
三、探究、绘制:
1、老师这有小朋友做的蝴蝶作品,请学生们研究一下是怎么做的,用了哪些颜色和基本形?(每组分发一幅不同的作品,有对印的方法作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学习,探索如何用对引的方法作的更好。教师巡回参与启发。
以小组为单位说自己手中的作品是采用什么方法,怎样做的(可结合演示进行,教师可协助完成。)
教师予以小结。
2、绘制: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辅导。注意卫生。
四、点评:
请学生说自己喜欢的作品,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失败的原因在哪?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五、感受、飞舞:
放《儿童组曲》曲子,感受乐曲中的儿童扑蝶的情景,做一做扑蝶的动作。下节课,蓝老师会教给大家更多的舞蹈动作,象七彩蝴蝶一样成为会飞的“花”。六、收拾整理:整理卫生。
第二课时
一、朗诵导入:
由学生朗诵童谣《蝴蝶飞》,
(“蝴蝶飞,我不追,蝴蝶落,我不要。”)
将童谣所表现的情景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演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合演示。组织讨论,并将自己对童谣内容的理解和不同的想法以想象画的创作形式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欣赏图片:
1、欣赏各种蝴蝶图片,先是单张,后多幅同一画面,让学生对蝴蝶的不同形状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2、欣赏学生带的图片。感受蝴蝶的特点及美丽。
三、剪制蝴蝶:
1、请学生到黑板上画出蝴蝶的外形,师生共评。使学生注意到蝴蝶的不同形态,为下面的剪制作好准备。
2、复习:蝴蝶的外形特点——对称。
3、你怎样剪制对称的蝴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现对折的剪制方法)
4、学生尝试剪蝴蝶的外形,教师辅助,注意不同的形状。
5、每只蝴蝶都有美丽的花纹,怎么剪?(生答)
教师演示。花纹不必有太多拘谨,随意剪制形状。空的地方不要太大,注意美观。
四、学生作业:
学生用对剪的方法剪出蝴蝶,可采用各种自己喜欢的颜色,看谁做的蝴蝶最先飞到花丛中来。(注意安全及卫生。)
五、小结:
1、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及原因。
2、请大家认为制作好的学生说自己的制作经验。
3、除了这两种方法,你还能用别的方法,其他材料来制作花蝴蝶么?(启发学生,如:橡皮泥、树叶粘贴等。)
4、放《梁祝》,猜曲名,这首曲子使人联想到双蝶飞舞,让大家随着这首曲子运用学过的动作模仿蝴蝶自由飞舞,教师参与。
第15课这个地方有点怪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画出想象中的地方,并进行美化装饰。
2、培养学生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关心与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想象,发展孩子们的求异思维。
2、引导学生如何画出这个地方的“怪”。
教学准备:
1、欣赏作品“汽车家”,教师范画“手套家”。
2、构线笔、绘画纸。
教学过程:
一、欣赏讨论
1、出示作品
提问:画家把未来的家园想象成什么样子的?
你如果是小画家,你想把未来的家园设计成一幅怎样的美景图呢?为什么?
2、示范教师范画
提示:手套家,每个手指是一间美丽的房间。手套家安在大树林里,周围鸟语花香,风景秀丽,又有许多果树,随时可以吃到美味的水果。是个幸福、快乐的家。
二、创作要求
你们把心目中未来的家园画下来,并让老师和其他同学都知道你设计的未来的家园是什么样子的,好吗?
三、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1、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敢于尝试。
2、提醒学生把画画纸画满。
3、指导学生能大胆画。
美术设计教案范文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多媒体欣赏了解松树的构造及组成部分,并能够学会并掌握国画干笔中锋勾勒及墨色的变化,提高学生国画的鉴赏能力及绘画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照片和国画松树的对比,了解国画松树的表现方法,并通过教师演示,掌握竹子的绘画方法及绘画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表现国画松树,探索用水墨自由创松树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通过画松树,感受并学习松树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顽强、挺拔、刚毅的品格。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松树干、松树麟以及松针的画法。
教学难点:巧妙运用各种国画技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并能画出有一定意境。三、教学策略
通过上堂课写意动物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国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的方法,但是由于国画这种艺术形式不是一招一式便能掌握的绘画技能,它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巩固,这样就需要一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容易,更轻松的掌握其方法和技巧,所以在本册国画教学中我采用“欣赏——演示——尝试体验——小组分析——尝试创作——欣赏提升”这样的教学策略及模式,让学生了解国画课的流程,并从中学会掌握国画用笔用墨技巧方法,为以后创作更多类型的国画做铺垫。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接诗游戏
师:上课前请同学们和我玩个游戏,叫接诗游戏。我说上句看看同学们能不能猜到下一句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你知道这句诗是赞美什么的诗句?
生:“松树”。那这句诗说明松树有什么样的性格呢?(顽强、挺拔、刚毅的品格)
师:那今天我们一起用国画的形式画一画松树
引出课题——学画松树
多媒体出示松树照片与国画松树的对比,提出问题:
1.现实中的松树与国画松树有什么区别?
2.国画松树是怎样表现的?
3.你觉得国画松树的绘画步骤是什么?先画什么?然后呢?
利用真实的松树和国画写意松树做比较,分析其中的区别,让学生了解国画画面是怎样描绘真实实物,初步感受中国画给人们带来的独特艺术魅力。
观察欣赏
1.
一般以扇状、车轮状、马尾状来表现同一单元的密集松针。以“品”字形结构合成一组松针。
2.
画松针时用笔要挺劲,有疏密变化,并有浓淡层次感。
通过教师演示,能够让学生直观的观察欣赏国画写意松树是怎样表现的,包括它的绘画步骤及用笔用墨的方法以及松树的枝干及松针
的绘画方法。为下一步学生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尝试体验
通过刚刚欣赏教师演示,让学生尝试体验其中用笔用墨的方法。(包括中锋运笔、侧锋运笔,两者相结合的方法。用墨汁调出不同深浅的墨色,焦、重、浓、淡,轻。)教师巡视指导并提出问题。你在尝试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你觉得松树哪部分比较适合运用中锋运笔?侧锋运笔呢?(叶子适合中锋干笔,在后面的染色环节可以运用湿笔侧锋来画)
初步用国画用具尝试在生宣纸上创作,体验国画艺术魅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在国画绘画中用笔,用墨的技巧方法。解决重点。
欣赏分析
欣赏
师:请同学们欣赏国画作品,小组交流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教师把班级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放置一幅国画松树。)
分析所欣赏国画松树的作画流程。1.分析运用了哪些松针的表现方法。2.画面中还运用了哪些颜色?在你的国画颜料中找一找叫出它们的名字。(藤黄、花青、曙红、赭石、三绿、酞青蓝等。)学生分析时引导学生可以对照画面举例分析。
通过欣赏作品,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再次通过观察直观的了解国画的绘画步骤及用笔用墨的方法,欣赏的同时激发学生创作欲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及分析能力。
联想创造
通过前面所学及尝试得到的经验,在生宣纸上临摹或写生一幅松树画面。教师巡视指导。
通过学生创作作品,提高学生的国画绘画能力,动手能力。
自评互评
教师请学生展示最后完成的绘画作品,并请学生说说对自己作品的想法。其他同学给他好的建议,教师做最后指导评价。
培养学生学会美术评价语言,能够从美术的审美角度评价作品。
拓展欣赏
欣赏写意山水
美术设计教案范文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贯彻《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及音乐、美术(艺术)课程标准,推进学校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艺术教育理念,提高艺术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科研人员和广大艺术教师的管理、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切实提高学校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决定举办2006年全国中小学音乐、美术(艺术)教育案例及教学设计评选活动。
评选活动委托《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和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美术教育》编辑部和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
现将《活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要求认真做好组织工作,并通过开展评选活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音乐、美术(艺术)教育管理及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附件:
1.2006年全国中小学音乐、美术(艺术)教育案例及教学设计评选活动方案
2.2006年全国中小学音乐、美术(艺术)教育案例及教学设计评选活动申报表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二六年三月十四日
抄送:《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美术教育》编辑部,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
2006年全国中小学音乐、美术(艺术)教育案例及教学设计评选活动方案
一、评选内容
本次评选活动,包括教育案例和教学设计两个部分。
(一)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要求描述一个学校艺术教育教学的事例,这一事例应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事例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与情境性,对推进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和价值。选题可参考以下内容:
1.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管理的案例;
2.强化学校艺术教育功能和地位的案例;
3.实践先进艺术教育理念的案例;
4.营造艺术教育环境的案例;
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的案例;
6.学生艺术学习个性化的案例;
7.开发和利用学校、社区、家庭和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的案例;
8.整合多门艺术学科教育的案例;
9.音乐、美术(艺术)学科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的案例;
10.开展校本教研、提高艺术教师素质的案例;
11.艺术教育评价改革的案例;
12.开展艺术教育教科研的案例;
13.开展综合性艺术活动的案例。
也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选题。
(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主要项目包括:课程名称、使用的教材、适用年级、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分析、教学过程和步骤的解析、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流程图及点评等。
二、评选要求
1.教育案例及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现代艺术教育理念,展示学校艺术教育成果。
2.教育案例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事例,要求通过具体、生动的描述,反映学校艺术教育某一问题的重要性,并集中在一个有价值的中心论题上,对面临的疑难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和途径。第二部分为分析解读,对此案例作简要评点分析,点出关键问题,进行理论阐述。
3.教学设计要以音乐、美术(艺术)课程标准为依据,立足于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教学设计的容量为1课时,字数4000字左右。
4.教育案例或教学设计均用A4纸打印,标题用小2号黑体字,内文用小3号宋体字,正反面打印,一式五份。
5.认真填写教育案例及教学设计申报表(见附件2),左上方加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公章。为保证评选的公正,请勿在正文部分出现地区、单位、作者姓名等内容。
三、申报方法
1.在学校艺术教育教科研人员、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以及广大教师全面参与的基础上,开展省级评选活动,评选出省级优秀艺术教育案例及教学设计。
2.在各地评选的基础上,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原则上推荐音乐、美术(艺术)教育案例3篇;音乐、美术(艺术)教学设计各3篇,参加全国评选。
3.音乐、艺术教育案例和教学设计寄《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地址:北京市翠微路2号,邮编:100036,收件人:宋瑾。美术教育案例和教学设计寄《中国美术教育》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大学,邮编:210097,收件人:李静。
4.报送截止日期为2006年10月1日(以邮戳为准)。
四、评选及奖励
1.由主办单位组织专家成立评审组进行评选。
美术设计教案范文4
关键词:微课;高中美术;实施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一些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正影响着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不断冲击和改变着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同时也拓宽了教师的文化视野,对优化教育教学的策略提出了新的挑战。
“微课”作为一种新时期教育信息化的产物,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创新了教学模式,引领了新的教学理念。在这场“微课”革命中,广大美术教师要紧跟时代潮流,努力转变传统观念,重新定位自身角色,不断尝试“微课”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侧重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
在“微课”实践中,教师要注重课前与课后的交流、讨论环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或参与学生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微课”教学的真实想法以及对“微课”中所讲解的主题内容的掌握情况,以便在后续的教学中做适当的调整。
课前教师可以在网上公布教学目标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以及疑点,引导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并将不解之处反馈给老师,并征询学生乐于接受的授课方案。
“微课”教学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同时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而合理地安排好“微课”所讲主题的侧重点,让学生在短短的几分钟的“微课”中最大化地吸收知识,实现“微课”的教学价值。同时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让教与学成为快乐、和谐的统一体。
2.增强课堂互动,提升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视频作为“微课”的教学核心,其时间较短,内容精炼,可以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快速教学的目的。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兴趣所在,设置教学时间和内容,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
例如,教学人教版的高中美术《工艺》课本“鸟巢的设计与制作”一课时,教师通过微课从不同的角度展示、讲解鸟巢的结构特征、用料选材以及设计理念,激发学生对立体造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想能力。然后,教师再请学生分组讨论鸟巢的造型特征与所蕴含的文化精神以及造型制作的注意事项。教师引导学生从力学与美学上分析制作流程,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最后请各小组自行总结,并运用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品制作一个鸟巢,教师可以做技术指导。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和动手操作,提升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让美术设计课充满活力。
“微课”教学方向明确,运用灵活、方便,教师在这堂美术设计与应用课上,利用“微课”形象地展现鸟巢的设计理念和结构特征,培养了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它以教学片断为主线,以学案、课堂多媒体素材、教案、课件、学生意见、教学反思及教师点评为综合教学资源,从而全面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使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变得简明易懂。
3.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微课”教学中,不管是教学理念还是课堂活动设计,都应该切实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例如,教学人教版的高中美术“美术鉴赏”。教师本来的教学内容是古代中国画,但学生对古代中国画的兴趣不浓,比较偏向现代中国画、油画。教师可以转变一下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爱好来教学,在讲授现代中国画的同时与古代中国画进行比较,引发学生思考不同时期的中国画的特点和美。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两种不同风格的作品,例如,现代国画大师徐悲鸿的代表作《奔马图》和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这两幅作品之间的相似点与不同点,让学生充分发挥美术想象力,体会画家透过作品所表达出的情感。通过对这两幅作品的赏析,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欣赏古代中国画,从视觉、听觉、想象力上品味中国古代画的艺术魅力、艺术价值及蕴含的文化精神,提升了学生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投其所好,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以学生喜欢的方式教导学生,使他们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美术设计教案范文5
关键词:高校;游戏美术专业;研究性学习;素质教育;技能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215-02
伴随着2012年新年钟声的敲响,中国网络游戏产业亦进入了象征民族文化的龙年。在过往的近十年内,我国的游戏产业经历了一个迅猛发展的周期。截止到2011年,国内游戏产业年总产值规模已达500多亿元人民币。①游戏产业的蓬勃发展,催生了行业对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游戏教育产业亦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但是,目前国内对游戏研发人才的培养远落后于行业发展:一方面,各大高等院校关于游戏研发专业的教学体系尚未完善,另一方面,各种民办游戏教育机构的办学质量良莠不齐,教学状况堪忧。这种环境导致的结果是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并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需要或者面临就业方向不对口的情况,而企业的人才缺口依旧与日俱增,双方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鉴于国内游戏教育产业的现状,“培养怎样的人才”以及“怎样培养人才”,是笔者等高校教育工作者长期探讨的问题。因此在以下章节中,笔者将结合近年来的调研以及课程教学实践作出浅述。
一、教学定位——符合高校特点的游戏美术专业教育
(一)高校游戏美术专业教学的面向层次是大学生群体
纵观当今国内游戏美术教育产业,其教育机构总体上可以划分为高校专业教育和社会培训机构两种类型。高校游戏美术专业教育之所以区别于社会上的游戏培训机构,原因之一是:前者面向的是教学对象是普遍处于18-22岁年龄层段,具有较高文化水平、艺术基础的大学生,而后者面向的教学对象则是遍及各个年龄层段,文化层次与学历水平、职业与身份各不相同的社会人员。教学对象的差异决定了高校游戏美术专业教学必须具有更高的起点,必须在人才培养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大学生群体普遍具有思维灵活、文化知识层面广、创造力强等特质,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习惯于网络生活、以计算机辅助学习的特点,为他们学习游戏美术专业知识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人生经历比较单一,社会经验比较缺乏,尤其缺乏在相关行业内的工作实践经验,在学习专业技术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过度理想化,或是所掌握知识技能与市场实际需求脱节等情况。②因此,高校游戏美术专业教学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因材施教,尤其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强调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便于适应就业形势。
(二)高校游戏美术专业教学应当体现其学术性
高校游戏美术专业与民间游戏教育培训机构的区别,重在体现其学术性。强调学术性,一方面在于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学术性,另一方面在于注重教学的学术性。
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学术性,体现在对游戏美术专业中所涉及的各项美术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以及相关学科知识与信息要进行严谨考究。具体而言,游戏美术是一门综合学科,该学科不但涉及到美术造型基础的素描、色彩、人体结构等方面的知识,也包含设计学方面的各种构成原理、动画运动规律,并且还需要运用到计算机软件操作技术和编程等知识技能。与社会上某些游戏美术培训机构忽视学生基础能力培养、鼓吹短期速成、套路式的技能训练相反,作为高校专业教学,我们在每一个知识点和每一个操作环节中,都应当强调其严谨性、规范性、正确性,并且还要提倡思辨、钻研的学术精神。例如,我们应当鼓励学生研究当前网络游戏审美流行趋势,并且尝试进行游戏美术风格的创新;又例如,我们应当启发学生将文化历史知识融合到游戏美术策划中,开发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网络游戏;再例如,我们应当组织学生将游戏美术和动漫的专业知识进行整合,利用一系列同步课程、嵌套课程,引导学生“学一门,关联另一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注重教学的学术性,体现在教师对教育理论的不断深入钻研、对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将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统一在教学之中,以科学的方式培养人才。我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在本专业的各个年级依次开设关于游戏美术的造型基础课程、设计入门课程、进阶课程,并且严格依据教学大纲进行备课和安排作业。与此同时,代表游戏美术各个专业方向的教师会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探讨教育理论、交流教学心得,并且将教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不断改进教学,力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不主张某些游戏美术培训机构以教师为中心的“作坊式”教学,也反对一味强调以作品数量堆积出成果的训练方式。我们强调,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展因材施教,在实践过程中既重数量也重质量,力求培养出既有实践动手能力,又有学习思考能力的学生。
(三)高校游戏美术专业教学应当注重对校本资源的利用
基于高校游戏美术专业课程的综合性、自主性、素质教育性的特点,高校应根据院校自身特点,开发利用资源,开展富有院校特色的游戏美术专业教学。以我校为例,游戏美术专业的发展正是以学院的软件技术教育作为依托,借助于学院的计算机硬件设备,汇集网络学习资源和师资力量,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专业。另一方面,近年来在广东地区大力发展游戏动漫产业的形势下,我们借助于地理优势进一步开拓了校企合作之路。学生通过在游戏设计公司的实习进一步提高了专业能力,并且将实习经验以及游戏产业市场现状反馈学校,为在校师生提供了解行业信息的途径,促进教学与时俱进。总而言之,笔者认为高校游戏美术专业教学应当结合自身条件、周边环境、时代形势等各个方面进行校本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开发,发挥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将这一新兴专业办好办强。
二、教学模式——实践为主、兼具素质教育的研究性学习
在当今强调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校学生的学习正从以往教师主导的接受式学习逐步向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转变。游戏美术设计既是一门新兴的技能型学科,也是一门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学科,因此高校游戏美术教学不但要保证学生掌握技术技能,还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视野和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和研究性学习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游戏产业市场需要。那么,如何通过教学实现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若干个人浅见,望抛砖引玉,促进各位读者们的共同探讨:
(一)前期准备
在游戏美术设计课程开展前,教师需要针对课题进行前期准备,包括分析教材、编写课件、安排实践作业等,通过一系列教学设计,把需要学生掌握和实践的知识技能化为具体的研究性学习任务。例如在《游戏原画场景设计》的某节课程中,需要学生掌握透视原理、色彩搭配和软件操作技巧三方面的知识,那么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不必将拆分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而可以将这些知识融合成具体的实践操作任务,例如:“参照某某网络游戏(学生自选)的原画场景设计形式,以成角透视的角度,结合数位板和图形软件,绘制出一个冷色调的NPC道具店”。在这个实践任务中已包括课程需要学生掌握的全部知识点。此外,这种具体的实践任务,在命题方式和要求上与游戏公司的项目要求是非常相似的,因此学生在通过实践掌握知识点的同时,又得到了模拟企业实战式的锻炼。通过教学验证,这种将知识转化成任务的实践型教学设计,既提高了教学效率,亦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积累丰富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实施
游戏美术设计课程的教学实施,一般的流程是,先把相关教材和资料中的理论知识点筛选出来,配以典型图例并精简讲解,而后布置实践操作任务,为学生安排4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实践,最后进行作业讲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环节是重点。在学生进行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指导,而且指导的方式方法要注重多样性。除了个别辅导、集中辅导以外,还应该组织学生之间的分组学习讨论、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一系列教与学的相互作用,达到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目的。
(三)交流评价
在课程即将结束的阶段,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对当堂作业进行多元化评价。评价对象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评价内容包括作品画面效果、对知识原理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实践过程中个人的心得体会等等。总而言之,我们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是丰富的、具体的、动态的、客观的,力求以生动的交流评价代替刻板的课后总结。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消化,并养成反思、钻研的精神,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以外的收获。
(四)课后延伸
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当布置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课后延伸学习。结合游戏美术的学科特点,学生的课后延伸任务也紧密围绕游戏设计而展开。课后延伸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是多样性的,例如组织学生以搜集资料的方式,将不同的网络游戏进行美术风格的对比,并且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风格类型进行分析,学习其色彩、线条、造型等方面的表现手法。再者,学生可以结合其他相关课程进行同步的延伸学习,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游戏策划、游戏界面设计和FLASH动画课程三门课目的知识点综合起来制作一个网页小游戏,这就达到了学习的综合运用和延伸的目的。总之,通过课后延伸学习和实践,使得学生更加注重学科的关联性,为综合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游戏美术专业课程应当抓好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设计与课堂组织,通过理论教学强化素质教育,通过实践教学强调能力培养,充分发挥高校教育的优势,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素质与技能全面发展的游戏设计人才。
三、结语
游戏美术设计在国内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同时亦是继动漫之后的又一门朝阳产业。发展好游戏产业,势必要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数十年中,高校将在游戏美术教育产业中充当主力军的角色,因此适应市场发展趋势,改进教学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以及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应尽的使命。游戏教育产业的发展道路是广阔而漫长的,值得我们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
注释:
①资料来源:新浪游戏频道.网址games.省略/w/n/2012-03-15/1431594489.shtml及CGBC中国游戏商务大会官方网站:省略 (中文),信息日期:2012年03月15日.
②张积家主编.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第3页.
参考文献:
[1]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2年11月.
[2]钟启泉.研究性学习理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3]刘儒德主编.探究学习与课堂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年7月.
[4]钟仕伦主编.美育与美育心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年11月.
美术设计教案范文6
关键词 基础图案教学方法创作引导
基础图案课程在中职美术专业已有多年历史,它使学生能了解图案的内容与特点,并运用于设计中。基础图案课程是美术设计专业中很重要的一门课程,也是学生学习设计的一个转折点。图案创作设计使学生从写实转向设计,从具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以往学生学习素描、色彩,都是根据实物进行绘画,将基础图案创作与设计从实物转换为具有设计理念的图案形式,这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非常重要。本文对图案设计与创作这一课题进行教学分析与研究,并探索了更科学、更灵活的教学方法,以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基础图案创作的内容与教学目的
基础图案课程教授内容主要有图案写生变化、单独纹样与适合纹样、连续纹样等。基础图案创作是基础图案课程的内容之一,基础图案创作与设计主要内容是图案写生变化、图案造型设计、图案色彩设计等。这个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提高学生想象能力,为学生今后学习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础图案创作现存的教学问题
1.重技能,轻理论。无论学什么,技能要进一步提高,都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
2.教学形式呆板、不灵活。一些教师对基础课学习不够重视,不能根据学生现状灵活采用教学方法。目前中职学生就业需求与学生基础情况较以前有所改变,所以要调整教学方案。
3.注重图案技能技法,不注重学生设计创新素质的培养与素材的积累。一些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与创新能力,在教授图案时只讲授图案变形常用的方法,不注重引导学生的创作过程。部分学生根本不能创作或很难进行创作,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
4.教师不注重专业知识更新。部分教师的图案知识一成不变,常年用同样的模式进行教学,用的参考书也比较陈旧。一些教师的教案甚至没有改变,教授的知识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就业需求。
三、教学改革的措施
1.理论讲解要明白透彻
一些学生在学习基础图案这门课程前,对基础图案了解甚少,此时老师就要对图案的概念、特点、发展历史等知识点进行讲解。比如,写生变化包括写生的方法、写生变化的基本技法、写生变化设计的思维等,使学生从以往的素描、色彩对实物描绘的思维转入设计思维方式,达到能借鉴优秀作品进行自我创作。各种纹样也要讲解它们的概念、特点以及色彩搭配的技巧。一些学生不能很好地区别适合纹样与单独纹样,此时教师就应多讲解它们的不同点。
2.图案创作引导“三步走”
第一步,要让学生胸中有“竹”,从临摹中积累创作的素材。教师第一阶段可以通过临摹,让学生对图案的技法和形式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课程时间有限,不能临摹很多作品,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收集资料的作业,比如,到图书馆阅读或用速写的形式收集几十张图案作品,或在网上存储一定量的作品。通过收集作品这个作业,学生可以用较少的时间阅读大量作品,提高知识面与阅读量,积累一定量的素材,无形中提高了审美能力。胸中有“竹”,创作起来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第二步,用以旧换新法(半创作形式)引导学生创作。何为半创作形式?即让学生做同一主题作业,学生找一个跟自己想法相似的优秀作品作为参考,然后对其中某一部分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修改,以完成自己的半创作作品。这样一来,学生创作难度降低,能循序渐进地接受创作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用此法进行教学,效果比直接让学生创作明显要好。这种方法就是让学生学会借鉴别人的作品,以达到自己创作的目的,这不是抄袭,是以旧换新法。例如,作业是花头变形,学生可以用几何法、摹似法或是意象法等常用设计方法进行设计。
第三步,进入全创作。前面两步使学生对创作有了进一步认识,继而进入全创作阶段,就会更顺其自然了。头脑中有了一些素材的积累,技能上更熟练,也具备了设计的理念。教师此时再设计一个主题,布置一些创作作业,要求学生在设计时多画几个方案进行对比、选择,教师给予指导,说出一些方案的优缺点,使学生对设计的方案有深刻的认识。选择好设计方案,就可以做正稿了。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作时注意不能说得太全,以引导的方式较好,避免让学生全按教师的意思去改,这样会限制学生的创造力,不利于今后的学习。
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媒体、画展、网络、美术专业刊物、新书等不定时搜索或阅读一些专业资料与作品,或去进修学习,多听公开课,参加专业教师之间的一些有主题的专业交流会,以提高自身知识结构。
4.更新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