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安全监测服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矿山安全监测服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矿山安全监测服务

矿山安全监测服务范文1

[关键词]信息技术;矿山管理;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D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400-01

随着矿山产能的增加、生产任务加大,传统的人工调度与安全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矿山生产的实际需要。尤其是在当前开采难度持续加大的背景下,矿山安全管理工作中琐碎的日常事务日益增加,用于安全管理方面的时间和资源被压缩,导致矿山企业安全管理形势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合理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矿山安全管理的精度和效率,对优化矿山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1、信息技术及其在矿山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所谓信息技术就是利用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对视频、数值、文本和音频等进行传输、显示、变换与加工等,达到传递各种类型信息的目的。信息技术的内涵包括提供的信息服务以及提供信息的设备与方法。信息技术能够提高传统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实现生产系统操作的规范化与控制自动化。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显著的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

例如,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通过建立地面中央调度控制系统,对矿山安全生产作业进行统一的全面监控与管理,同时提供对应的安全管理功能,将现场管理人员从不安全的工作环境、高强度工作中解脱出来,使得其能够将更多的精力置于生产技术的改进工作中,是现代矿山建设的必然趋势。应用一整套完整、成熟的安全管理系统,将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集成到系统中,对矿山的安全生产过程进行跟踪与规范,能够解决当前矿山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实现对矿山全生产过程的跟踪与规范,能够在第一时间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培训,使得现场的安全生产水平得到提高。

2、当前矿山安全信息化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没有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

矿山的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整个管理责任机制较为复杂,在后续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彻底突破相关限制因素,了解相关安全政策与技术,采取高效的管理方式。但是,当前矿山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安全生产责任没有落实的情况,主要表现为管理职责不清晰,不能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而当前矿山安全管理工作中,安全隐患客观存在,一旦处理不当,会导致矿山管理责任不够明确,安全事故频发。

2.2 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亟待完善

一个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是保证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在当前市场经济情况下,必须将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作为基础,对安全责任进行有效落实。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制度体系不健全的情况,既有的安全生产规范、制度等依然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制定的,不能够满足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矿山生产实际需要。因此,在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应该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形成有效的安全管理系统。

2.3 安全管理技术水平较低

矿山的安全管理系统自身较为特殊,例如在通风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各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审核,增加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而在当前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往往只是考虑安全管理工作的集中化,虽然提高了管理效率,但是忽略了矿山生产环节的相互依赖和影响,使得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执行效率较低,容易产生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的情况,给后续安全管理工作造成了负面影响。

3、信息技术在现代矿山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3.1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在矿井下出现突发的危机时,井下的生产工作人员通过利用副井、主回风井、主斜坡道等进行逃生。在紧急避险硐室中通过利用信息化系统,建立自助求生、通信系统,能够使得进入避险系统中的井下工作人员顺利的利用相关的设备与地面工作人员沟通、获救,或者通过其中的系统自助逃生。例如,通过建立井下压风自救系统,将压气机的压气主管道与压气站相通,然后通过副井筒铺设到各个分系统中,最后通过压风自救防护口罩为逃生人员提供新鲜空气。

3.2 井下通信联络系统

在矿山的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过程中,要做好通讯联络系统的建设工作。通常,一个完整的通讯系统设备包括固定通讯设备与无线通讯设备两个部分。其中,在关键的电站、风机房、水泵等重要部分都要使用先进的通讯设备,在其中设置固定电话与地面中央指挥系统相连。而无线通讯设备则设置在各个生产水平的运输巷道、井下车场、破碎硐室等现场,便于生产人员移动作业中使用,主要包括对讲机、手机等。

3.3 矿井的矿压监测系统

矿山的监测系统类型较多,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要充分认识矿压传感设备以及对应的信息传输设备。其中,矿压传感设备主要是指液压支架上设置的压力信号,通过获得其在工作过程中承受的压力,获得其工作状态。在矿压传感设备的设计过程中,因为其容易受到传输信号的影响,地面计算机应该设置噪声滤除功能,使得其能够真实的反映检测位置矿压值的变化,确保获得的结果真实可靠。

3.4 矿山井下安全测试系统

矿山井下安全测试系统的整体结构较为简单,当前主要采取在出入口分别设置入井考勤点与出井考勤点的方式,同时将考勤设备通过通信网络与计算机设备连接,可以实现对不同位置、不同考勤设备进行实时通讯,确保获得的考勤数据能够及时的发送到地面安全管理控制中心。矿山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及时的分析安全测试系统,同时结合矿山井口的实际设计形式,设置合理的考勤系统,实现对范围内生产人员的有效监控。

3.5 专家智能系统

从当前大部分的矿山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分析,在信息描述过程中,一般从整体情况着手,对信息系统采集的不同类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而针对这些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则是矿山企业的各个部门与科室,考虑到安全监测信息与安全管理系统较为特殊,常规的安全管理系统可能不能满足部分要求高的安全管理需求。这时,将专家系统应用到安全管理过程中,将搜集获得的安全管理信息技术充分利用起来,通过信息处理与数据挖掘的方式,为安全管理决策提供预测、辅助依据等,保证安全管理决策的可预见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张立鑫.矿山安全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5(4).

矿山安全监测服务范文2

随着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和应用的不断深入,各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存在的信息孤岛、查看操作不便、维护困难、功能难以有效发挥、资源浪费等一系列突出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对“六大系统”集成的需求已逐渐显现。

将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进行集成,具有以下积极的意义:将各个独立系统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平台,实现各大系统的数据集成,提高数据管理效率和数据安全性;实现各大系统的功能整合和互联互动,充分发挥系统综合效应;通过对各大系统数据的优化、整合,实现对各大系统功能的拓展和延伸,发挥各大系统的超值效应;实现各大系统的集中控制和统一管理,简化系统操作,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和疲劳度,有效防范事故风险。

何为“六大系统”集成

系统集成(System Integration)是指通过功能集成、综合布线、网络集成、软件界面集成等多种集成技术,将各个分离的设备、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的、统一协调的系统之中,使资源达到充分共享,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发挥整体效益,达到整体性能最优。系统集成也是将各个分离的子系统,有机地组合成一个一体化的、功能更加强大的新型系统的过程和方法。

系统集成分为设备系统集成和应用系统集成。设备系统集成以搭建组织机构内的信息化管理支持平台为目的,利用各种集成技术将相关设备、软件,进行集成设计、安装调试、界面定制开发和应用支持。应用系统集成是从系统的高度为客户需求提供应用的系统模式,以及实现该系统模式的具体技术解决方案和运作方案,为用户提供一个全面的系统解决方案。由于应用系统集成已经深入到用户具体业务和应用层面,因此是系统集成的高级阶段,今后独立的应用软件供应商将成为核心。

关于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集成,就是矿山井下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信联络系统6个系统的集成。这一概念最早由迅天软件公司于2010年8月提出。

“六大系统”对于集成的规定

国家关于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相关规范,虽然对“六大系统”集成没有明确要求,但规范中的相关内容也体现了“六大系统”集成的思想。

煤矿和金属非金属矿山的紧急避险系统规范,均要求紧急避险设施内安装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设备,同时具备这些系统的功能。

AQ2031-201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AQ2032-201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人员定位系统建设规范》、AQ2036-201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信联络系统建设规范》,均提出了对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通信联络系统三大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建设”,这主要是出于考虑3大系统的集成问题。

AQ2034-201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压风自救系统建设规范》对三通及阀门安设位置的要求,以及AQ2035-201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供水施救系统建设规范》对三通及阀门安设位置的要求完全相同,两者的前端设备应当安装在同一位置。

“六大系统”集成模式

集中安装

根据“六大系统”各系统的设备和传输网络的特点,将多个系统的设备和传输网络集中安装在一起,这是“六大系统”工程实施时需要考虑的问题。不同系统的设备或者网络集中安装在一起,可以节省安装空间、整齐美观、方便使用和管理。

设备集成

设备集成包括设备集装与多系统功能设备两种方式。

设备集装:将多个不同系统的设备或者部件,安装在一个设备箱(盒)内,集装成为一个新设备。如三合一自救装置,就是将压风自救系统的自救装置、供水施救系统的三通阀门、通信联络系统的电话机3个系统的前端设备集成在一起。目前,一些厂商推出的多系统基站箱也属于此种模式。

多系统功能设备:一台设备集合了多个系统的设备功能,可以同时供多个不同系统使用。如一些厂商推出的“三合一基站”或者“四合一基站”,实现了3个系统基站或者4个系统基站的功能共享,即一个基站具备3个或4个系统基站功能。

设备集成可以降低系统投资、方便设备安装和维护,但也增加了系统的安全风险。

网络集成

网络共享:多个系统的数据通过一个网络进行传输。目前市场上多数型号的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通信联络系统的数据都可以采用“以太网”传输,使多系统数据的同网传输具备了技术可行性。通过一个网络实现多个系统数据的传输,可以节约系统建设成本、减少线路数量、简化安装和维护,特别是在井下复杂恶劣的环境下有利于保证网络的传输速度、稳定性和安全性。但网络共享存在“一网故障各系统瘫痪”的弊端。

线路集合:多个系统的线路或者管道集合在一起,各系统仍然具有自己独立的网络。如:将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通信联络系统的通信电缆,与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的管道粘合并加外套管,形成一个多系统线路集合管道。线路集合可以减轻井下“满巷道线缆”的问题,方便安装、维护和管理,同时可以消除线缆裸漏损坏风险。当然,线路集合也存在“一管损坏各系统线管损坏”的弊端。

功能整合

一个系统整合了另外一个或多个系统的部分功能。如:紧急避险系统的紧急避险设施,集成了其他5大系统的功能。此外,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可以集成监测监控系统功能,实现对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的开停、压力、流量及现场状态的实时监控管理。

集中展现

系统链接:在一个网站网页上添加一个或者多个系统的超链接,通过点击网页上的超链接登录相应的系统。

单点登录:用户只需登录一次,就可以访问所有相互信任的应用系统,不需要重复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实现对各个系统的“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系统管理员可在任何一点单点控制系统,一次性完成系统的维护、管理、安装、调度、扩容、升级等工作,使系统的管理、维护、升级、扩展与服务等环节得到优化,较好地解决了登录和操作的方便性问题,节约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但单点登录对系统的要求高,系统构建的局限性较大,后期维护难度和费用高。

集中显示:多个系统界面在同一大屏幕上同时进行显示,一般通过大屏控制系统实现。

集成平台

在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一个上位集成平台,将独立的6个系统整合成一个统一的一体化平台,实现各系统的数据集成、功能集成和互联互动,充分发挥各系统的综合效应。“六大系统”集成平台应当站在应用系统集成层面,实现系统集成的高级阶段,其核心是集成管理软件。

目前,迅天软件公司已研发出安全监控联网综合监管软件,并被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列入《安全生产新型实用装备(产品)指导目录(2012年版)》。

典型案例分析

2012年2月,湖南辰州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成,集各种集成模式于一体,实现了各大系统的高度集成,堪称“六大系统”集成的成功典范。

集中安装

该项目严格按照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凡是能够安装在一起的“六大系统”前端设备、传输设备和中心设备,全部进行集中安装,既整齐美观、节省空间,又方便维护和管理。

设备集成

采用了三合一自救装置,该装置将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3个系统的前端设备集装在一起。(见图1)

网络集成

建设了井下光纤工业以太环网,所有井下“六大系统”数据通过同一光纤环网集中传输到地面数据中心。

功能整合

紧急避险系统的救生舱集成了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5大系统功能。此外,自救站是该项目的一项技术创新,自救站建设在压风自救点和供水施救点的位置,安装有三合一自救装置和坐椅、标识牌、照明,进行了巷道加固和场地清整。部分自救站周边还安装了监测监控传感器、摄像机、通信基站和人员定位基站(接收器)等前端设备。

集中展现

通过一个工业大屏幕,实现了各个系统数据的集中上墙,各系统在同一大屏上集中展现,井下安全生产状况一目了然。

矿山安全监测服务范文3

为加强非煤矿山安全专项整治,根据《XX镇安全生产专项三年行动计划》,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整治目标

通过三年整治行动,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非煤矿山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工作机制、预防控制体系,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源头治理,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建立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的安全生产预防控制体系,强力推进“清单制”管理落实,抓关键环节、关键岗位、关键人员,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努力减少一般事故,有效控制较大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

二、主要任务

(一)健全落实完善管理工作

1.落实安全管理制度。重点落实完善非煤矿山分级分类监管、诚信体系建设,督促企业落实清单制管理、安全生产承诺、诚信体系建设、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等制度规范,推进重点企业通过内部培养和引入市场机制等方式,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专业化水平。

2.强化资源管理,践行绿色发展。认真落实《XX市石材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利用我镇石材资源,做到开发与保护并行,进一步加强资源勘查,摸清资源家底。规范矿山管理,持续推进矿山经营规范化、矿山开采标准化、矿渣综合利用化“三化”模式,打造绿色矿山,支持企业科学开采,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

(二)强化安全生产源头治理

提高非煤矿山安全开采的总体意识,消除矿山开采安全的先天不足。在矿山建设项目相关审批时综合考虑国家产业政策、资源赋存状态、技术经济条件、矿山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及资源保护、矿山生产活动对周边设施影响等因素,合理布局科学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为矿山安全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1.守好准入门槛。严格按照县部门要求的非煤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标准,把控准入门槛。

2.加大整顿关闭力度。将不符合国家或XX省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标准、存在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逾期不整改或整改后仍达不到法定安全生产条件、违反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且拒不执行安全监管指令逾期未完善相关手续的非煤矿山提请县政府作为重点关闭对象。

(三)大力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和水平

1.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非煤矿山企业施行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健全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清单》《安全生产岗位责任清单》《日常安全工作清单》《重大风险管控清单》等为基础,推动企业制定和实施“3+N”清单制管理模式,针对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不同特点,制定完善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分管负责人、班子其他成员、安全管理人员、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建立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有效防止企业各层级人员职责出现真空地带。建立健全考核问责工作机制,加强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监督执法检查力度,推动企业各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

2.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质量。根据应急管理部新的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露天矿山、小型露天采石场等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督促矿山企业完善三级标准化各项规章制度,增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规范性、科学性。加强日常管理,推动企业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健全标准化达标体系,促进达标升级,提高企业本质安全管理水平。

3.大力提升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技能。推进企业实施从业人员安全技能提升行动,配备足够的从业人员,特别要配齐专职专业技术人员。强化考试管理,推动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提升。强化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考试,考试不合格不得上岗。加强企业全员安全培训情况监督检查,加大对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依法履职能力和从业人员安全素质的抽查与执法力度,促进安全培训规范到位。

4.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按照应急管理部即将出台的推进小型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机械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动“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工作,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新建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必须对能否采用充填采矿法进行论证并优先推行尾矿充填采矿法。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按照相关标准进一步健全完善人员定位系统和监测监控系统。

(四)严密管控重大安全风险

对企业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和清单制管控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提出会诊意见,明确整改措施,督促矿山企业严格落实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五)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将打击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工作贯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过程,同步推进实施。按照县级部门出台的相关规定,逐项严格检查各非煤矿山企业,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及时上报。

三、时间安排

从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底,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0年7月至8月)。按照县局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细化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做好宣传发动和安排部署。

(二)排查整治(2020年8月至12月)。在企业全面自查的基础上,我镇对相关企业非煤矿山安全风险和问题隐患进行排查,建立含问题隐患、制度措施“两个清单”在内的清单制管理体系,并及时上报。

(三)集中攻坚(2021年)。动态更新清单制管理体系中各类清单,针对重点难点问题,通过现场推进会、“开小灶”、推广标杆企业的经验等措施,加大专项整治攻坚力度,落实和完善治理措施,建立完善以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制管理为重点的安全预防控制体系,确保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四)巩固提升(2022年)。落实县级部门针对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梳理出在法规标准、政策措施层面需要建立健全、补充完善的具体制度。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将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作为重点内容,细化目标任务与工作措施,统筹推进。要定期分析整治过程中突出矛盾问题,研究完善针对性整治措施,确保完成三年行动目标任务。

(二)加强监管执法。对违法违规行为及时上报处理。对存在安全生产失信行为的企业,上报实施联合惩戒。

矿山安全监测服务范文4

认真贯彻落实、总理重要指示,深刻吸取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和陕西省山阳县“8.12”山体滑坡等教训,以“查隐患、严治理、防事故、保安全”为主题,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到位、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到位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有效防范一般事故,遏制较大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为第二届__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和“十一”黄金周等重大节庆活动创造良好安全生产环境,为全县“生态发展、绿色崛起”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为确保此次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大检查取得实效,县安监局成立大检查领导小组,县安监局局长黄志丹担任组长,副局长熊严原、执法大队长宁望理担任副组长,安监股工作人员为成员。

全县所有非煤矿山企业,重点检查近3年来发生安全事故的矿山和地质灾害严重的矿山。

(一)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五落实五到位”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党政同责”要求,董事长、党组书记、总经理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承担领导责任;是否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所有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承担相应职责;是否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由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主任;是否落实安全管理力量,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配强安全管理人员;是否落实安全生产报告制度,定期向董事会、业绩考核部门报告安全生产情况,并向社会公示。安全责任、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安全管理、应急救援是否到位。

(二)重点安全专项整治情况

1. 地下矿山。机械通风系统是否建立完善,局部通风是否良好,是否有擅自停开主扇风机和擅自停开局扇的现象;是否足额配备自救器和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器,是否按规定进行风质、风量及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是否及时填绘与实际相符的矿山采掘工程图、井上井下对照图、通风系统图、井下避灾线路图等图纸;井下防治水患、防中毒窒息、防矿井坍塌、防火灾等安全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矿山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是否完善,监测监控设施是否能正常运行,特别是煤系地下矿山的监测监控措施是否落实到位;井下掘进和回采工作面数量是否超过设计规定,是否在未批准区域组织生产、建设;每一个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是否超过3人,每一个回采工作面作业人员是否超过5人;采空区、废弃巷道是否按要求采取封闭或封堵措施,临时停工不用的盲巷是否设置栅栏和警示标志;排土场排洪、排水及拦挡设施、排土作业是否符合设计和规程规定。

2. 露天矿山。是否按设计采取自上而下分层分台阶开采;是否按要求采用中深孔爆破,是否实行机械铲装和机械二次破碎作业,页岩矿山是否实行无爆破作业方式的机械挖掘、铲装作业(个别岩体坚硬采用松动爆破后实行机械铲装的除外);边坡、排土场等安全管理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存在断层、山体垮塌等地质灾害的矿区是否采取相应安全技术措施;爆破警戒范围内是否存在有未搬迁的民房和重要设施。

3. 尾矿库。排渗系统、排洪系统是否安全可靠,沉积干滩长度和安全超高是否满足相应库容等级最低要求,排洪(排水)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排洪(排水)构筑物是否出现堵塞、坍塌;坝体是否稳定可靠,坝体是否存在变形、裂缝、位移、坍塌、沼泽化、侵润线逸出等现象;下游地势平缓地带500米、深沟地带3000米安全影响范围内仍存在民房和重要设施的尾矿库,是否制定居民搬迁计划和可靠安全防控措施。

4. 地质勘探。地质勘探项目是否取得矿产资源勘查

许可证;从事地质勘探作业的单位是否具备相应地质勘查资质;涉及坑探施工的地质勘探项目,是否编制坑探施工技术方案及安全专篇,其安全专篇是否报经安全监管部门审查同意;是否存在“边探边采”、“以采代探”行为;坑探工程的坑道通风管理系统是否完善,是否按规定进行风质、风量及有毒有害气体检测;野外施工及地面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是否落实到位。(三)汛期安全工作落实情!况

是否制定和落实汛期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防范措施;尾矿库“四位一体”防汛安全管理责任是否落实,其下游影响范围内居民仍未搬迁的是否采取可靠安全防范措施。

(四)安全技术及基础建设情况。

企业是否按规定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或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签订技术服务协议;企业是否按规定要求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任务;地下矿山是否按规定标准、时限和要求安装使用紧急避险“六大系统”;

第一阶段:隐患排查整治阶段(即日起—9月15日)。

非煤矿山企业按照《方案》和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立即组织开展全面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排查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要建立隐患排查档案,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并及时整改到位。对于隐患较多、整改较难、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企业必须停产整顿,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并形成书面材料存档备查。

第二阶段:打击整治阶段(9月16日—10月31日)

县安监局对辖区内非煤矿山矿山全覆盖督促检查。对企业自查自纠情况和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企业自查未发现或未整改到位的安全隐患必须严格依法处罚。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责成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和措施,限期整改。

第三阶段:巩固提高及总结阶段(11月1日—12月31日)

全面总结,建立完善相关机制、制度,并适时开展“回头查、回头看”,在巩固提高阶段仍然存在隐患突出、非法违法生产的企业,一律顶格处理,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该关闭的提请县人民政府依法关闭。

市安监组将组织抽调力量,组成督查组对我县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打非治违”和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并对恢复生产建设的非煤矿山进行重点检查。

(一)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突击检查与常规检查相结合。

(二)非煤矿山企业全面自查与县安监局全覆盖督查相结合。

(三)检查组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检查方式,对发现的典型违规行为和对职工生命安全构成直接威胁的隐患要顶格处罚。

矿山安全监测服务范文5

关键词:数字化;测量技术;技术应用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2.110

0 引言

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矿山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矿山开采作为矿山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不断提升开采水平和技术,目前矿山生产对矿山测量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测量工作成为矿山开采中的基础保障,因此,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众多现代化技术为一体的数字化测量系统成为矿山开采中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与传统人工测量技术相比,数字化测量有更高的科技技术做支撑,不仅提高了矿山测量的准确性和测绘效率,更进一步提高了矿山安全生产的预见性,因此企业应重视数字化测量技术的重要性,认识到数字化技术的优势,构建科学测量体系,为矿山安全高效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1 数字化矿山测量技术的定义

数字化测量技术是集众多现代化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化技术,可以准确的勘探矿产资源的具置,还可以实现数据的数字化管理;矿山数字化测量技术通过三维技术、GPS定位技术、视频通信技术队矿山资源分布和开采环境进行全方面的分析总结,数字化矿山测量技术的五大系统包括采集、调度、功能、包装与核心技术;采集数据主要通过对矿产资料数据系统、传感系统和勘探系统对矿山基本情况进行基本的信息采集。调度负责提供拓扑建立与维护空间分析,设置数据访问限制和生产资料分配,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整合功能则是矿山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依靠三维建模提供数据基础。核心功能是对矿山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并作出数据分析,各个部分相互配合,相互支撑。

2 数字化矿山测量技术的优势

(1)数字化矿山测量系统基于仿真技术将矿山的地理环境直接显示,更加有利的进行矿山开采指导;实现测量高效化,并针对矿山动态实时进行检测控制,达到缩短开采周期,提高矿山生产效率的目的

(2)数字化测量技术按照矿山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取测量成果中的各个要素,获得用途广泛的数据资料,数字化测量技术有较高的精准度,集众多现代科技于一体的数字化测量技术既能降低矿山的测量工作量,又能保证测量工作的及时和准确性。

3 矿山测量工作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1)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应用。数字测量技术是基于全站仪、GPS系统的相关软件对矿山信息进行采集和整理,三维可视化技术则主要通过对采集到的信息描述较为只管,可以通过三维立体可视化技术将矿山的空间信息、地理地貌和资源位置等数据信息呈现,为矿山测量工作提供完整可靠的数据支撑,矿山测量过程中所获取的三维数据传输至三维建模软件,通过云数据处理完成拼接工作,并利用3Dmax等三维处理软件生成矿山的三维立体动态图像,由此形成的立体图像可供矿山测量人员参考和使用,基于计算机通讯网络形成的三维可视化技术为矿山测量人员提供完整可靠的数据信息,使得矿山测量人员可以不受地域和周围环境影响,对生产区域的相关信息进行实时查询监测,更加有效的调控矿山资源的生产。

(2)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矿山测量中采用空间信息较好的先进技术一般是空间信息技术,也就是3s技术,该技术包括GPS、RS和GTS技术组成,是在矿山测量中应用广泛的技术。GPS技术由用户、地面监控和空间三部分组成,通过卫星导航技术演变而来的测量技术,具有高精确度、测量灵活和全方位全天候测量等特点,最大的优点是在测量中通过卫星传输,不会有误差的累积。

RS即遥感技术,由传感器技术、信息传输和处理、目标信息测量技术等组成,对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后对矿山进行测量,该技术高效准确,及时完成矿山地形的测量测绘,主要可以监测大面积的矿山监测。GTS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基于地理信息空间,按照地理模型,提供多种地理形态的信息数据资料,将信息次啊及、数据化处理形成的技术体系,满足矿产对数据资料的需求

(3)测量数据资料的数字化处理技术的应用。数据资料处理的数字化指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辅助绘图,所处理的数据资料通过文字、图形或图标等多种形式,为矿山安全提供测量数据,减少数据传输之间的处理环节,提高了测量精度,还可以对矿产测量成果进行检验,及时纠正出现误差的测量结果。按照矿山测量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建立完善的数字处理系统,为数字化制图提供数据服务。

(4)数字化绘图技术的应用。在矿山测量中,矿山的地貌地形、地下地质条件等信息存在一定的变动和客观性,测量人员需要将这些客观抽象的信息以图纸的形式显现出来,需要对不同比例的地形进行测绘,,这需要测量人员掌握专业的测绘技术,但传统的图形测绘技术存在误差,无法满足现代生产的需求,为避免影响到矿山开采的发展,而数字化管理能有效调节矿山测量与生产之间的关系,以计算机三维软件为基础,实现快速成图、分析,形成的图形快速准确,为矿山下管理人员的开采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数字化矿图效率高,准确度高,可以根据地形变化实时更新,并根据需要转换数据结构,有利于构建矿图数据库,为建立矿山信息管理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4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数字化测量技术已成为矿山测量的关键技术之一,国家经济发展的不断提升,我国矿产事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在多种现代化测绘技术中,选择适合的测量技术,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的关键方式,数字化测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矿山测量系统中,对矿山生产效率和安全开采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保障数字化测量技术可以更好的应用,测量人员应掌握数字化测量技术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建立完善的数字化测量体系,确保开采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杜明义,武文波,赵国比.矿山测量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设计[J].宁新矿业学院学报,1996(04).

[2]邱本立,周青青,王建有.数字化测量技术在矿山测量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9).

矿山安全监测服务范文6

【关键词】感知矿山;物联网、自动化;模块

引言

基于安全管理需要,随计算机技术发展形成的感知物联网模型逐渐被运用到矿山建设与生产中,感知物联网模型建立是在数字矿山、矿山综合自动化建设已有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与两者存在密切的联系。但感知物联网技术特征又不同于数字矿山与矿山综合自动化,也不是在两者基础上的简单升级。它是利用各种感知手段,将矿山地理环境、地质条件、生产过程、矿山建设、安全管理、产品加工等内容直接反应在物联网之中,构成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的网络,从而实现了真实矿山整体的可视化、数字化与智能化,保障了矿山生产安全,促进了矿山自然环境的生态良性循环。

1 感知物联网关键技术

感知矿山物联网关键技术包含网络层技术、感知层技术、应用层技术与公共技术四方面的内容。

1.1 网络层关键技术

作为感知矿山物联网干网的网络传输平台以及用来实现各种数据信息集成的网络应用平台是网络层的2个子层。前者通过工业以太网技术、M2M技术以及其他技术,能够将感知的信息实时、无障碍、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地进行传送,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传感器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工业控制以太网技术。后者通过统一数据描述、统一数据仓库、数据中间件技术、虚拟逻辑系统构建等,构成服务支撑平台,为应用层各种服务提供开放的接口。应用平台是将服务与网络元素解耦的核心,也是能够提供方便、快捷部署逻辑子系统的关键所在。M2M技术的核心就在于能为服务商或第三方提供方便的接入服务,它也是感知矿山物联网区别于综合自动化的关键点之一。

1.2 感知层关键技术

感知矿山物联网的感知层包括数据采集技术与接入技术2个子层,数据采集技术子层实现3个感知内容,即感知矿山灾害风险、感知矿山设备工作健康状况、感知矿工周围安全环境。感知层接入技术了层主要是为各种分布式、移动传感器、RFID以及其它生产与安全设备提供接入主干网的环境,主要分为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2种方式。有线接入可以是综合自动化系统采用的通过子系统接入方式,也可以是分布式接入方式。无线接入基本是分布式接入。

1.3 应用层关键技术

应用层分为2个内容:一是综合自动化中的内容,即对矿山各生产安全子系统的实时监控,保障矿山的正常运行。或称作矿山MES层,包括在调度指挥控制中心以太网上设计多台操作员站,用于监控子系统:如综采工作面监控子系统、主运输集控子系统、地面供电监控子系统、井下供电监控子系统等,以及对煤矿生产过程的优化管理。另一个是高层应用,即管理决策与应用,这主要是各种软件应用模块。矿山及相关现象的信息在中间层得到提升后,目的是为了利用这些信息去动态详尽地描述与控制矿山安全生产与运营的全过程,保证矿山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保证矿山自然环境的生态稳定。

1.4 公共技术

公共技术不属于矿山物联网技术的某个特定层面,它与物联网技术架构的三层都有关系,它包括公共中间件技术、标识与解析技术、安全技术以及各层的规范和标准等。

2 感知矿山物联网主要建设内容

2.1 感知矿山物联网模块

感知矿山物联网建设从总体上来说可分为以下7大模块。

1)骨干网建设。包括井上、井下1000MB高速工业以太网和调度指挥控制中心工业以太网建设;调度指挥中心软硬件建设,增加相应的集群服务器、1000MB工业以太网设备。

2)感知网建设。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建立覆盖煤矿井下,并与1000MB工业以太网相结合的无线自组网系统。

3)人员感知。集成现有安全监测、人员定位系统,研发新型基于无线覆盖的移动双向数据信息终端。

4)设备感知。对井上、井下各生产及辅助系统的远程监控,减少井下操作人员;感知矿山设备工作健康状况,实现预知维修。

5)灾害感知。除常规的安全监测系统外,特别是对危害矿山安全的如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突水、火灾等灾害预兆信息进行感知。

6)应用平台建设。包括融合矿山异构协议,融合矿山实时数据库,融合矿山历史数据库,数据的实时监测与实时报警,历史监测数据的查看、统计、分析,视频、音频联动,统计,用户管理,权限体系等。应用平台中应该包括矿山GIS及3DVR软件。

7)应用系统。包括煤矿灾害预警与防治、煤矿供应链管理、煤矿安全隐患排查、煤矿安全生产监控与决策管理、办公自动化和应急预案管理等。

2.2 感知矿山物联网建设

感知矿山物联网建设的几大模块可分为以下4类:开放的网络平台、“3个感知”、集成的应用平台与应用系统。

(1)矿山物联网开放的网络平台

首先是开放的感知层,感知层网络分为有线感知网络,如各种工业总线接入的传感器与执行器等。这里主要讨论无线感知层网络。虽然许多煤矿引入多种系统(如人员定位系统、无线视频系统等),但由于缺少统一规划,因此不能实现物与物的相联,也就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真正的物联网在感知层要开放,统一规划,各种服务所需的底层设备能方便地接入到感知层网络里来。

其次是主干传输网络,矿山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使用的1000MB工业以太网能适应感知矿山物联网大部分的需求,但目前看来,至少有2个方面需要增加功能。①IPv4可能需要向IPv6转变,这是因为物与物相联时,对IP地址的消耗是巨大的。②全网同步授时问题,现在的煤矿1000MB工业以太网是一个没有时间标识的网络,而物联网在许多应用中都需要全局参考时间。对于低端应用,NTP或SNTP可满足需要,而对于时间精度要求高的应用,则需要PTP同步授时协议。

(2)感知矿山物联网建设的核心

矿山物联网的核心问题主要就是矿山安全问题。感知矿山物联网建设涉及的内容和系统很多,非常容易陷入某个具体技术或某个具体应用而偏离核心,达不到物联网整体集成的效果。因此,从矿山物联网的顶层设计到实施方案,从关键技术突破到示范工程,应始终围绕“3个感知”这个核心,即人员感知、设备感知、灾害感知。

(3)矿山物联网应用平台

主要解决的是各种应用中公共的信息处理。如数据描述、数据通信接口、数据仓库、中间件、报警处理、报表、人机接口HMI等。这样一个开放的应用平台使第三方的服务不需要考虑过多的基础数据处理方式,而专注于自己擅长的服务。因此,这样一个开放的平台将会成为一个多学科共用的平台。而在煤矿综合自动化建设中重硬平台、轻软平台,没有形成一个开放的应用平台,使得第三方的服务很难做到网络里来。

(4)矿山物联网的应用系统

矿山物联网的应用很多,但所有的应用均不应当是独立的。有了一个开放的网络平台和一个开放的应用平台,各个专业均可围绕“3个感知”将其专业化的服务方便地提供到物联网中。

3 结束语

感知矿山物联网是物联网的一个重要应用方面,其标准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物联网标准建设的框架体系。感知矿山物联网标准建设应作为国家物联网标准建设中的一个应用子集,进入总体物联网标准建设体系中。由于感知矿山物联网是一个开放、服务应用的网络,因此,需要重点加强感知矿山物联网元描述语言及规范研究,加强矿山物联网关键技术协议与规范、平台软件开发环境、开发工具、核心框架与中间件构造、标准化等关键技术研发, 应提出与煤炭有关物联网的行业标准。

参考文献:

[1]张申,赵小虎.论感知矿山物联网与矿山综合自动化[J].煤炭科学技术,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