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人才培养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人才培养政策范文1
由于自身利益的趋势,使得各级体校在体育训练与文化教育的时间分配上明显偏重于体育训练而忽略文化知识的教育,这使得体育专业人员的文化素养普遍较低。然而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的安排日益成为市场化配置,而受教育程度正成为获得体育人才分流或退役后寻找就业机会的主要资源。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因此,建立一套体育训练、文化教育、创新思维三位一体的全新的培养模式迫在眉睫。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理论研究滞后。因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经济学界对体育创新人才培养仍然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目前经济学家对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关注程度,与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很不相称。处于初始阶段的中国体育创新人才培养实践,迫切需要力量之道和实践经验的借鉴。但是目前学术界对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和国内外经验教训总结明显不够,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中国体育产业化的发展。不仅使国家在制定人才培养发展规划方面难以充分考虑体育创新人才的因素,也导致企业在体育创新人才培养投入、管理及运作方面理性思维的缺乏。相关理论研究的滞后已经影响到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健康发展,重视和加强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也已成为相关学术界的当务之急。
建立以政府解放思想、推进改革进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基础,以培养体育人才的高校响应体育创新人才需求、努力建立全新培养模式、形成积极有效的激励政策、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为核心,以积极鼓励社会各方力量,尤其是企业力量参与“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培养体系的构建为助力的“三维一体的系统性发展思路”,具体措施如下:推进体育产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我国目前体育创新人才培养遇到的最严重的瓶颈,仍然是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落后对于体育创新人才有效培养的极大困扰。无数改革成功的案例证明,只有砍断过于繁琐行政捆绑和冗长的行政链条,任何事业的发展才能势如破竹、远航。长期以来,我国体育人才培养一直沿袭着落后的管理体制和故步自封的运行机制。如教练员、运动员的业绩考核、选拔、委派、培养等都因为“过分”强调“中国特色”而与国际标准脱轨,严重制约了我国体育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现在应当随着改革力度的不断加深,努力使得政府设立的官方体育机构摆脱权力分配观念的制约和束缚,将相关权力逐步下放。政府可以根据各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特点,主要是市场前景和产业价值,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采用政府投入、政府与社会联合承办、社会力量通过市场竞争培养三种模式分情况协同开展的方式,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制度创新,逐步引入市场机制,提高体育资源配置的效率。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创新,形成有效的培养人员激励政策。在构建“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培养体系的过程中,高校(包括体校和各体育类教育院校等)老师(或教练等)也必须相应地进入市场,通过市场机制来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即高校(用人单位)与应聘人员(老师或教练等)双向选择,双方通过契约等形式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用工制度,对体育创新人才培养进行有效的制度创新。此外,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激发辅导老师和教练员的积极性,强有力的激励政策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薪酬与创新人才培养的业绩考核相挂钩,待遇与是否积极响应、配合、创新全新的培养模式相挂钩等,从而形成积极有效的培养人员激励政策,促进体育创新人才的培养。响应社会对体育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构建全新培养模式。创新能力将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格局中的战略地位。随着体育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体育产业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为了响应这一需求,以高校(包括体校和各体育类教育院校等)为中心构建全新的培养模式至关重要,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转变教育模式。
体育和其他任何产业一样,都不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其产生、改革、发展都要受到社会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这决定了体育人才培养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本质联系。这就要求教学内容要以满足社会对本专业的需要为根本,确立不断增强社会适应性的理念,将创新人才培养在更高、更新的层次上树立对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使命感,使培养出来的体育创新人才更能为社会发展而作出贡献。三是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在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教育全面改革的大环境下,体育院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体育人才的核心场所,更应该响应时展需要的呼声,适应社会需求,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具备训练、创新、科研各项综合能力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创新型人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是指既要提高学生本专业的专项技能,又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体育院校既要让学生掌握好本专业的特长,突出“一专”的特点,同时更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多能型”创新人才。加强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形成系统性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理论指导实践,加强学术界对于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有助于形成科学的理论构想,从而更好地指导各方面力量有效地开展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实践,形成系统性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体育创新人才培养上,既要考虑体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到体育青少年个人及其家庭的追求,使得体育事业能够可持续发展。在当前形势下,树立“大人才观”,加强“体、教结合”的新型体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刻不容缓,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研究和着手:(1)转变教育理念;(2)开放办学形式,形成从大学—中学—小学一条龙的培养系统;(3)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形成以本专业为核心、多项综合能力为发展动力的一点放射性培养模式;(4)灵活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5)构建科学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学制度激励政策进行合理创新,提高各方面的积极性;(6)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培养社会适应性更强的体育创新人才。从这几方面入手进行理论探讨,进而形成一套科学而系统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体育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的有效开展,推进体育产业变革与发展。
创新人才培养政策范文2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科研项目
[DOI]10.13939/ki.zgsc.2015.45.154
随着我国社会高速发展对创新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大学能不能培养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一直是困扰我国高等教育界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尤为重要。随着和社会的不断接轨,高校正在不断的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高素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其中的最关键问题是要在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同时,进一步确立创新教育理念,并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推进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等途径,积极推进创新人才培养。[1]
1 国内外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发展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2]
目前我国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育成果不尽如人意,毕业学生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而用人单位也很难找到适合岗位需要的满意人才。当前,用人单位挑选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标准主要体现在实践经验、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复合能力等方面,用人单位期望人才不仅仅有解决常规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在工作过程中进行创新,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这也是人才在企业中得以获得更多发展机会的根本所在。因此,作为工程型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能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技术革新,成为毕业生素质与能力的又一重要评价指标。
在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古生物学”等交叉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已经开始付诸实施。从2008年6月开始,华南理工大学按照“2+2+2”模式,每年从二年级理工科在读学生中选拔学生学习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在完成两年工业工程专业的本科课程学习后进行分流,部分学生直接从工业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获得管理学学士学位,部分学生免试直接攻读工业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两年后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这种交叉复合培养模式,通过整合高校多学科的教学资源,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1]
国外著名大学柏林大学是大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把高深知识的探究作为自己的使命,把实验室引入大学,开创了教学与研究结合培养创新人才,一直影响着今天大学的发展。德国大学的精神和传统到了美国大学得到实用性的诠释,美国是最早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国家之一,美国在其《工程教育―设计一个自适应体系》的报告中指出,人们普遍相信几十年来过分强调工程科学,是以牺牲设计和工程实践其他方面作为代价的。同时,报告认为,每个大学的本科教学计划将是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以及数学的基础跟早期和广泛参与各种工程实践与创造性设计相结合。[3]
2 我国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我国高校在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目前仍存在认识层面、制度层面、办学层面的不足,需要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理解。要转变旧的教育理念,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调整计算机学科结构,构建多学科协同融合的培养环境;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探索并完善实践研究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科研引入教学和实践。
为了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趋势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必须从知识复合、学科交叉、技术集成等方面对人才进行全方位的教育,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一般可以从技术、知识、服务等几方面进行创新,重视学科基础研究,大幅度地增加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投入,促进科研和教育的有机融合,加快培养创新人才。无论是研究型还是应用型计算机本科人才,工程素养和工程应用能力是决定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的素质与能力。
因此,应将科研生产寓于教学当中来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问题,尽力搭建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较强的合作环境,然后探索制定出合作驱动机制、合作选择机制、联合导师机制等多元化的创新人才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机制,对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建设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从而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创新计算机专业教育,改革专业体系设置,顺应复杂多变的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形势,是计算机专业教育必须采取的教育发展的科学态度。
高等学校既是基础研究的重要源泉,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协同创新中大有可为,其在协同创新中的关键支撑便是培养大批创新人才。现实中,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高校目前每年取得6000~8000 项科技成果,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比例不到10%,大量技术创新成果及其知识产权束之高阁,形成了数量惊人的“休眠专利”。由于缺乏创新人才,我国以知识产权许可和转让为形态的科技成果转移活动处于较低水平,已经严重影响了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协同创新的能力。[4]
3 我国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获取知识为基础,以开发智能为手段,以发展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要在21世纪的国际社会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强化工程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5]
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已获批或待申请的科研项目带动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使学生具备学习和科研创新性,从而最大程度地适应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发展要求。现阶段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发展“应用型大学”,就是让我们的学生在实践应用等方面更强一些。针对这种情况,就应该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尤其是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是要以能够完成实际科研项目和课题为目标,更早的锻炼自己将课堂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从而培养出应用能力强的实用创新型IT人才,而不是普通的计算机程序员。
基本模式的确定主要包括合理制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遴选培养对象、指导教师指导模式制定、项目管理方案以及奖励机制等措施,搭配起来共同实施。结合计算机专业学科具有较强的行业背景的实际,建立健全基于科研项目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指定部分科研能力强和潜力较大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遴选大部分学生组件团队作为创新人才培养对象,进行重点培养。
(1)培养模式。建立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以学院各类实验室为平台、以学研结合为依托、以科技竞赛为契机的人才培养模式。
(2)培养对象遴选。在学院内通过选拔和自主申报两种途径对学生进行甄选,争取选定大部分同学组成不同的多个团队作为创新人才培养对象。
(3)指导教师指导模式。采取指导教师带领多个团队的形式进行重点培养。实行“教师―学生双向选择”与“学院推荐”的方式进行,选定教学效果好、学术造诣深、治学严谨、师德优秀的骨干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并要求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方向,重点对其进行科学素养、研究型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4)项目管理。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项目;指导教师在项目选题、项目申报、实验操作和研究总结等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由学院统一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查,对已立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结题考核。
(5)支撑环境。学院各实验室向培养对象免费开放,并提供满足实验条件的场所,解决实验问题,积极为培养对象提供优质的项目建设平台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支持交叉学科发展,推进学术创新。通过淡化学科界限,实现多学科的融合发展,鼓励交叉领域的学术创新。大力支持设立交叉领域的研究机构、科研项目,同时加强学科之间的同行、专业评审、监督和质量控制。鼓励高校灵活成立跨院系、跨领域、跨组织的实体性研究机构,成立专门的学院或研究机构,进行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的研究,跨学科招收研究生,培养创新人才。
4 结 论
为了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必须确定一种新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将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有效的联合起来,为有效培养创新人才创造独特的条件。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二者之间必须有效协同、资源共享,才能体现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优势。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有效展开,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通过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将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各方在资源方面的各自优势,切实有效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从而为国家实施创新型发展战略提供人才保证与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马廷奇,史加翠.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2011(5):104-107.
[2].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新华社,2011-04-24.
[3]李伟铭,黎春燕.产学研合作模式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1(5):102-105.
创新人才培养政策范文3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一、科技创新人才的内涵
科技创新人才,指具有科技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也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掌握创新方法和形成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是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创新素质是一种综合素质,科技创新人才应该是知识结构广博、好奇心强烈、想象力丰富、人格高尚的人才。创新能力的形成必须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科技创新人才应在掌握扎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能够广泛涉足其他领域,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奉献新的知识、技术、工具、工艺、产品。从整个社会的发展看,所有知识的获得、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工艺的更新和整个社会的进步,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没有广博的知识积累,创新就是一句空话。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内容和动力,是创新行为的起点。只有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才会有创新思维,创新行为才能进行。在一个以社会和经济改革为主要动力的迅速变革的世界里,更重视想象力。好奇心是产生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前提之一。只有具备好奇心,才能推动个体去不断寻求、发现、创新,达到对未知的理解和现实问题的解决。科技创新人才应拒绝思维定式的束缚,勤于不断探求未知,敢于怀疑既有现状的不足,不断提出新的见解,追求新的突破。科技创新人才必须严于律己,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创新活动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一项创新往往是经过长期努力的结果,甚至是无数创新人才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创新人才必须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经历失败的打击,百折不挠,愈挫愈进。只有具备这些品质,才能在艰难的环境中或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乐观、坚韧的态度,保持创新的热情。创新人才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具有与人合作的精神。竞争与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社会趋势,人们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任何个人的进步与成功很难离开合作。很多创新活动都不是某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往往需要多个人的合作与努力。缺乏自主创造力和利他倾向的人很难和别人合作,离开了合作,就难以弥补自身的缺陷,增强自身的力量。因此,创新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真诚的工作态度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养成宽厚和善良的性格,树立利他意识和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增添自身的人格魅力。只有具备这些品质,才能在合作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发展的需要
人类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科学和技术的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是影响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创新能力的竞争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发展的需要。高校是我国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进行知识传播的主体,也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及知识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唯有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培养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并实际地参与科技创新,才能获得社会的承认和接受,赢得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美国高等教育学家布鲁贝克(John.S.Brubacher)指出,高校走出象牙塔已经是一种历史趋势,必须平衡纯粹的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又要服务社会。其实,无论是追求知识抑或服务社会,本质上都是创新。高校的创新,理应同时并重两种指向的创新。我国高校历来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采取种种措施,利用各种渠道为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提供机会。这些措施虽然有所成效,但发展不平衡,主要在于一些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强,课程内容滞后,教师缺少独到见解,弱化了创新能力的生成机制,创新活动效果不佳,缺乏创新成果。高校竞争,最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竞争,是参与奉献创新成果的竞争。高校把握机会,培养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奉献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才能赢得竞争,获得发展的机遇和空间。否则,难以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并失去竞争的优势和社会的支持。从国际环境看,我国要适应世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迫切需要培养造就科技创新人才。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的水平上,表现在技术进步和创新速度、质量和水平方面。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科技创新的能力。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技创新人才实力的竞争。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努力营造适合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主动适应国际竞争的要求。
三、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生活和工作的环境
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与生活和工作环境密切相关,其所需要的环境是指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时所需要的条件,社会环境直接影响其创新活动的进展。社会文化环境是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是科技创新人才形成创新意识与发展创造力的重要背景。不同文化环境及由此产生的不同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创新观念和创造力具有深刻影响。应当鼓励和包容创新,以及具有创新的价值观念。没有这样的价值观念,科技创新、工作创新、机制创新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多重性质,既有“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思想渊源,亦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创新的思想观念。因此,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适应科技创新人才的文化环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创新活动必须拥有一定的政策环境保障。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激励了创新人才的工作热情,保证了创新活动的实施。但是,有时实施力度不足,机制不健全。因此,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相关政策。比如,分配制度是创新人才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应当是在保证创新人才基本收入的同时,对从事前沿性基础科学研究的人才,政府给予特殊政策。同时,重视提高创新人才的经济收入,使其具有舒适的生活环境,保证创新人才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我国创新人才流动有时还存在障碍和壁垒,部门之间人才流动不畅通。因此,必须重视人才流动制度的建设,将之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为此,必须为人才流动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给人才流动以法律保障,使人才流动规范化和法制化,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些地区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仍不完善,在人才晋职、评优、评奖等方面仍然存在重学历、重辈分的现象,忽视了人才的实际能力和贡献大小。在人才使用上,公平、公正的竞争激励机制未完全形成,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对创新人才的精神激励。因此,要完善对创新人才的精神激励政策。认识到精神激励是重要的激励方法之一,能给创新人才以精神支持,使其在进行创新活动时,免除后顾之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要完善驱动创新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倾斜政策,提供个人价值得到充分承认和尊重、个人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和赞赏、个人贡献不会被忽略的氛围。要制定对创新人才的保护政策,逐步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通过政策倾斜,真正使创新人才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创新活动必须有一定的投入环境支撑,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创新人才成长的投入环境建设,以巨大的科技投入保证创新人才创新活动的进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研基础条件以及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相对薄弱,存在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应当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
四、高校在组织建设管理中,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从某种程度上说,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贯穿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每个环节,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高校在组织建设管理中,尤其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科技和科技创新人才的竞争,在社会的各种资源中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作为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尤为突出。高校作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高等教育的教育观、人才观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的首要标准和核心能力,要成为新世纪的创新人才,就必须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转变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大力提高创造能力。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工作的一般方法,能够正确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合作精神以及一定的组织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创业精神,了解科技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参与跨学科的研发创新工作。高等教育要建立起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自上而下转变传统观念,建立起新的人才观,把具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充分理解创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高校创新环境因素众多,优越的实验条件、与同行之间的交流机会、拥有研究自、承担和参与富有挑战性的研究项目等,都是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养成创新精神和掌握创新方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创造开放、流动、竞争、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氛围,同样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应多方面听取学生意见与建议,保持信息公开和资源共享,使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拥有良好的硬性环境和软性环境。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高校还应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使大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应当为大学生提供专项经费用于大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为大学生设立创新基金,鼓励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同时,应当面向世界办学,在教师招聘、人才引进方面与国际接轨,努力与世界一流高校保持同等水平,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优良的教师队伍。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学术大师,以多样化的形式扩大国际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一些高校的教学评价过多注重量的考核,忽视质的把握;注重表面,忽视内在;注重知识传授的环节,忽视特殊能力的培养和考查,尤其是对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尚没有一个科学可行的机制和办法。教学方法过死,对大学生的评价主要以课程考试分数确定优劣。这些现象束缚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因此,必须改进教学评价制度,既要重视量的考核,也应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五、结束语
总之,高校应当深刻认识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物质及精神上的支持,以培养出国家发展所需要的科技创新人才,为社会进步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陈晓季.关于培养高科技创新人才的几点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1(06).
[3]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高士琦.将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放在重要战略地位[J].党建研究,2001(05).
[5]宋克勤.国外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01).
创新人才培养政策范文4
中小学教育该如何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我认为,首先,要转变观念。长期以来,一提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社会首先将目光和要求聚焦于高等教育,忽视了其他教育阶段在创新性人才培养方面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高等院校直接为社会输送各类人才,是人才培养体系的最高阶段,而中小学教育则是这一人才培养体系的根基。中小学教育若缺乏创新型人才培养,就会导致整个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成为无本之木。目前,我国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已超过2.2亿,这是一个庞大的受教育群体。这个群体处于创新型人才的早期发展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和创造力。为此,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应深刻认识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根据客观实际,明确各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任务。
其次,要完善中小学教育机制。具体包括,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小学教育要跳出课本、走出课堂,跨出校门,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体现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关联,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鉴别能力,真正体现知行合一;应注重因材施教,发现和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改革过于单一的培养模式,尝试多样化、体系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构建人才综合评价体系。努力打破“一考定乾坤”的评价现状,构建全面立体的评价体系,综合考察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改革中小学升学机制。目前的升学考试方式容易导致学生为考试而学习的功利性求学思想,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注重学生全面、充分、自由地发展,并以之为考核选拔学生的依据。四是促进中小学教育国际化。中小学教育要积极走向世界,切实提高中小学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一方面,要积极引进优质资源,包括教育机构、教材、教师等,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经验和实践,促进我国中小学教育科学有序的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走出去,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动跨地区、跨文化教育项目的开展,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他们的思维。
最后,要进一步完善中小学人才培养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要为中小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政策、制度层面的支持,推动中小学创新型人才培养健康有序地开展。中小学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或政策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要坚持开放与保护相统一。
创新人才培养政策范文5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突破;多维度
一、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困境分析
目前,各高校在表面上都很重视创新人才培养,但是在实处上都有想使力却使不上的感觉。我们认为,使不上力、落不到实处主要是因为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有三道难跨的“坎”,存在三大困境。
1 制度缺失,管理缺位,导致创新人才培养“行动难”
创新人才培养成效不大的深层次原因是大学制度缺失。现在大学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冲突日趋激烈,学术权力被削弱,行政权力严重侵蚀学术权力,使得学术权力行政化,这从本质上违反了学术运行的内在机制,导致了学术行为的异化,学术资源配置不合理,出现了学术评价不公,产生学术不端现象,阻碍了学术研究活动特别是创新性研究活动的开展。这些无疑大大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使得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难以真正开展。
当前,高校管理并没有按照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进行改革,而是采取“修补式”的变化,仍沿袭旧的管理方式,与创新人才培养对管理的要求相差较大。这种管理无法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激发人们的动机,无积极性、无动机的行动是被动应付式行动,是有效性不高的行动,因而它阻碍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开展,导致创新人才培养行动难。管理缺位主要表现在:管理者角色错位,管理缺乏个性、人本性和激励性。
2 资源不足,导致创新人才培养“落实难”
培养创新人才对各类资源的支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校存在着资源瓶颈,导致创新人才培养难以真正落实。首先,创新型教师资源缺乏是创新人才培养“落实难”的主要症结。我国高校教师普遍存在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强,即使有些教师在科研上有创造性突破,但在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也是感到束手无策。丘成桐指出:“许多老师只懂讨论第三流的问题,学生不会钻研出第一流的学问。”教师队伍的创造力不高直接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其次,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容体系贫乏。为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各个高校纷纷对课程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总体而言,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容体系改革的力度和深度还不够。当前,大学在课程目标上,仍旧以重视发展大学生的认知能力为主,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不够。在课程内容上没有处理好专业性与通识性的关系,仍过于专业化,缺乏通识性、实践性,创造性和个性化内容也不多。
再次,培养创新人才所需的创新基地缺乏。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可能培养出创新人才的。课堂教学只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翼,课堂之外的创新实践性教学则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另一翼,创新实践与学习创新知识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样重要。目前,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课堂一翼尚未丰满,创新性实践教学一翼则更是稚嫩甚至还没有形成,这大大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第四,办学经费紧缺。培养创新人才除了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合理的课程设置,科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外,还必须要有充足的物质条件作为保障。然而,我国高校自从1998年起连续几年大规模扩招以来,教师和教学资源都相当紧张,用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投入比例相对较低,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上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3 环境失调,导致创新人才培养“持续难”
环境失调在宏观的社会环境和微观的校园环境两方面都存在。从创新人才成长过程来看,当前大学入口前(高校招生)环境、大学教育环境以及大学出口后(社会引纳入才)环境都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目前,大学招生仍是以分数为绝对标准,因此大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指向是强调应试性,教学过程重心落在如何引导学生获取高分上。这种环境产生了学生思维定势,制约创新能力的形成,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无处落实。
就高校内部环境而言,校园创新环境发展还不成熟甚至还没有形成。制度上,高校的自依然较少,高校缺乏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高校的教学管理刚性较强,灵活、多样化、个性化的弹性管理较弱。机制上,创新机制缺乏,尤其在评价机制方面,还没有真正建立与创新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师生评价机制。各种评价呈现出较强的功利性,无视创新的特点,对师生作简单统一性要求,缺乏灵活性、宽容度和自由追求的环境。这样一来师生容易产生急功近利,容易滋生学术腐败,大大压抑了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动力。从校园文化上来看,明显缺乏一种创新的文化环境。学校较注重物质文化层面的建设,往往忽视精神文化层面的建设,学术平等、学术自由气氛贫乏。
二、多维度谋求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的对策
正是上面所述的三大困境,制约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必须正视这些困境,探寻解决之道,系统地多维度谋求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之对策。
1 提高师生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认知力,保障创新人才培养扎扎实实地迈出
谋求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突破首先要提高师生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认知力。首先,应大力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大讨论。创新人才不是只有一个统一的大而化之的定义,社会的发展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因此创新人才需求也是多样化的。传统的大学是探讨和传承高深学问的场所,是少数人活动的地方,培养的也是当时的社会精英,人才培养规格单一。因此,我们应突破思维定势,根据社会各行的需要和学校本身的特长,准确定位,思考自己能够培养哪一类创新人才。理论层面上,人们对创新人才的研究已从紧紧围绕“创新”概念的分析走向对知识能力结构的全面分析。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与认知层面有关,而且与人格、社会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关键是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根据学校的层次、特色来认知和开展创新教育活动。
其次,要正确认识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几种关系。一是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和任务;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相互促进,素质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只有在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基础上,才能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二是创新素质与基础知识之间的关系。目前有些高校想在创新上做足文章,强调创新,而不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事实上,人的创新素质的养成恰恰需要深厚而宽广的基础知识的作根基。三是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差异性。高等教育是专业性教育,高校类
的差异性决定了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的不同。四是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创业教育要使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要教会学生由被动接受就业者成为主动就业者,引导学生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学会自我创业、自我发展。
2 创新大学制度,改革管理模式,形成有效激励机制,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执行力,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自觉开展
制度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制度创新就应在培养、考试、评价、学术等方面有突破,要体现出创新人才培养的个性特征,力求在统一性基础上实现个性化,即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在培养制度上,完善学分制,放宽学生对课程和专业选择的权利,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改选专业。在考核评价上,高校应该在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下,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个性品质发展的考核。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引导学生个性的培养,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自主发展创新能力。在学术制度方面,减少行政干预,还原大学学术活动的本来面目,真正实现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将创新人才培养纳入学术活动中去,让学生在自由的学术舞台上发展自我。
制度是一种静态的规范,要使制度发挥更为有效的作用,应该在这种规范性框架下建立一系列的动态运行机制。其中激励机制对自觉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对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执行力有重要作用。高校应从内激励、外激励和环境激励三个层面统筹建设,形成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激励体系。内激励主要涉及创新人才培养过程的主体即学生和教师,可从提高主体激励认知力,结合教师生涯规划和专业发展,引导学生做好学业、职业生涯规划和前途发展计划等多层面入手引导师生提高自我激励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自我激励的自觉行为。外激励起到的是一种鼓励、他律的作用,是激发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可从建立科学的教师考评制度,设计科学公平的学生发展评价体系,改革奖学金制度,创新教师培训制度、促进教师发展等层面建立科学公平公正的激励制度,保障外在激励有效施行。环境激励是一种“隐性”的激励。良好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内激励和外激励发挥作用的基础,可从培育崇高的大学理念,建设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以创新行为为核心的校园行为文化,创造良好创新人才培养的物质条件等方面建设。
3 系统开发和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培养资源,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力
创新人才培养资源大致可分为知识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物质资源。当前,创新人才培养资源相当短缺,已成为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我们认为,应该运用系统的观念和方法,加快开发和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培养资源。
以学科和课程体系为核心的知识资源开发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学科,二是课程体系,三是教学内容。学科由课程组成,课程由知识内容组成。建设过程是一种由学科向教学内容自上而下的过程,而在人才培养时,则是一种由教学内容向学科的自下而上的知识获取过程。开展创新教育离不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学科建设取向在于发展交叉、边缘学科,创建高水平的学科群。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发展也是创新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密不可分,学科通过课程来实现知识的分类和传授。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旨归的课程资源开发应在遵循学科发展内在规律基础上,以社会时展的需要、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依据,打破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加强学科和课程体系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课程设置应实现三个转变和三个统一:即从“认知性”向“创造性”转变、从“专业性”向“综合性”转变、从“统一性”向“多样性”转变;有生命力的经典知识与现代前沿知识的有机统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统一、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有机统一。落实到具体做法上:一要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度来设置课程;二要在整体上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优化课程结构;三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协同关系;四要科学设计整个课程模块,提高选修课培养创新性、个性化人才的功能;五要加强教材建设,将课程体系改革落实到教材上,使课程体系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以创造性教师为核心的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关系到创新人才培养的成败。创造性教师资源开发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转变师资队伍建设理念。应实现从单纯的教师补充引进向以学科、团队建设为核心的多成员聚合式引进转变,从主要重视学历考察向注重学历的同时更加注重能力考察和发展的转变。二是营造有利于创新型教师成长的环境。高校应从学术自由、竞争合作、探索创新等层面营造积极创新勇于创新的氛围;从教学管理制度、教学岗位职责要求、教学评价方法、教学激励措施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以保障和激励创造性教师的发展。三是形成提升大学教师创造性教学能力的动态协同机制。我们认为关键在于建立国家、学校和个人三方协同机制国家应该从制度和政策上为大学教师创造性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明确标准和正确的指引。学校应为本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提供平台和条件。个体应注重强化自主提升的意识和行为。
技术资源开发主要在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寻求突破,创出校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物质资源开发在于创建一批能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校内校外实验、实践活动基地,保障创新人才培养有效开展。
4 培育创新人才成长环境,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持续力,保障创新人才持续发展
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应凝聚在创新平台的搭建上,高校除了建造大楼外,更重要的在于创新基地和创新实验室的建设。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关键在于培育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大学精神,营造崇尚创造、自由创造的氛围。高校应大力加强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创新组织结构,消除行政权力对学术的侵蚀,使学术组织能够按照学术活动内在本质要求顺畅运行,形成学术自由,教授治学,兼容并包,宽容错误,自由探索的良好治学和研究环境,让学生在自由的学术空间发展自己。同时,改革评价制度,消解功利化短视行为,让师生能够潜心治学、开展科学研究。此外,建设良好校园人际关系,特别是师生间的合作平等关系,实践证明要使教学活动富有成效,教师与学生间的应建立起和谐的教学交往关系。
参考文献:
创新人才培养政策范文6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突破;多维度
中图分类号:C961;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3-0001-02
一、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困境分析
目前,一些高校在表面上都很重视创新人才培养,但是在实处上却有想使力却使不上的感觉。我们认为,使不上力、落不到实处主要是因为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有几道难跨的“坎”,存在几大困境。
1. 一些学校管理缺位,导致创新人才培养“行动难”
当前,一些学校相关制度有待完善,管理并没有完全按照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进行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对管理的要求相差较大。这种管理难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无积极性、无动机的行动是被动应付式行动,是有效性不高的行动,因而它阻碍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开展,导致创新人才培养行动难。管理缺位主要表现在:管理者角色错位,管理缺乏个性、人本性和激励性。
2. 资源不足,导致创新人才培养“落实难”
培养创新人才,对各类资源的支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一些高校存在着资源瓶颈,导致创新人才培养难以真正落实。首先,创新型教师资源缺乏是创新人才培养“落实难”的主要症结。我国高校教师普遍存在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强的现象,即使有些教师在科研上有创造性突破,但在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也是感到束手无策。丘成桐指出:“许多老师只懂讨论第三流的问题,学生不会钻研出第一流的学问。”教师队伍的创造力不高,直接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其次,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容体系贫乏。为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各个高校纷纷对课程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总体而言,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容体系改革的力度和深度还不够。当前,一些大学在课程目标上,仍旧以重视发展大学生的认知能力为主,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不够。再次,培养创新人才所需的创新基地缺乏。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可能培养出创新人才的。课堂教学只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翼,课堂之外的创新实践性教学则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另一翼,创新实践与学习创新知识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样重要。目前,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课堂一翼尚未丰满,创新性实践教学一翼则更是稚嫩甚至还没有形成,这大大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第四,经费紧缺。培养创新人才除了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合理的课程设置,科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外,还必须要有充足的物质条件作为保障。
3. 环境失调,导致创新人才培养“持续难”
环境失调在宏观的社会环境和微观的校园环境两方面都存在。从创新人才成长过程来看,当前大学入口前(高校招生)环境、大学教育环境以及大学出口后(社会引纳人才)环境,有时不太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目前,大学招生仍是以分数为绝对标准,因此大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指向是强调应试性,教学过程重心落在如何引导学生获取高分上。这种环境产生了学生思维定式,制约创新能力的形成,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无处落实。就高校内部环境而言,校园创新环境发展还不成熟甚至还没有形成。一些学校的教学管理刚性较强,灵活、多样化、个性化的弹性管理较弱,尤其在评价机制方面,还没有真正建立与创新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师生评价机制。各种评价呈现出较强的功利性,无视创新的特点,对师生简单统一地进行要求,缺乏灵活性、宽容度和自由追求的环境。从校园文化上来看,明显缺乏一种创新的文化环境。一些学校较注重物质文化层面的建设,往往忽视精神文化层面的建设,学术平等、学术自由气氛贫乏。
二、多维度谋求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的对策
正是上面所述的几大困境,制约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必须正视这些困境,探寻解决之道,系统地多维度谋求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之对策。
1. 提高师生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认知力,保障创新人才培养扎扎实实地迈出
谋求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就要提高师生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认知力。首先,应大力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大讨论。创新人才不是只有一个统一的大而化之的定义,社会的发展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因此创新人才需求也是多样化的。传统的大学是探讨和传承高深学问的场所,是少数人活动的地方,培养的也是当时的社会精英,人才培养规格单一。因此,我们应突破思维定式,根据社会各行的需要和学校本身的特长,准确定位,思考自己能够培养哪一类创新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与认知层面有关,而且与人格、社会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关键是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根据学校的层次、特色来认知和开展创新教育活动。其次,要正确认识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几种关系。一是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和任务;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相互促进,素质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只有在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基础上,才能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二是创新素质与基础知识之间的关系。目前有些高校想在创新上做足文章,强调创新,而不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事实上,人的创新素质的养成恰恰需要深厚而宽广的基础知识作为根基。三是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差异性。高等教育是专业性教育,高校类的差异性决定了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不同。四是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创业教育要使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要教会学生由被动接受就业者转变为主动就业者,引导学生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学会自我创业、自我发展。
2. 创新大学制度,改革管理模式,形成有效激励机制,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执行力,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自觉开展
制度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制度创新就应在培养、考试、评价、学术等方面有突破,要体现出创新人才培养的个性特征,力求在统一性基础上实现个性化,即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在培养制度上,完善学分制,放宽学生对课程和专业选择的权利,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改选专业。在考核评价上,高校应该在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下,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个性品质发展的考核。制度是一种静态的规范,要使制度发挥更为有效的作用,应该在这种规范性框架下建立一系列的动态运行机制。其中激励机制对自觉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对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执行力有重要作用。高校应从内激励、外激励和环境激励三个层面统筹建设,形成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激励体系。内激励主要涉及创新人才培养过程的主体即学生和教师,可从提高主体激励认知力,结合教师生涯规划和专业发展,引导学生做好学业、职业生涯规划和前途发展计划等多层面入手,引导师生提高自我激励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自我激励的自觉行为。外激励起到的是一种鼓励、他律的作用,是激发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可从建立科学的教师考评制度,设计科学公平的学生发展评价体系,改革奖学金制度,创新教师培训制度、促进教师发展等层面建立科学公平公正的激励制度,保障外在激励有效施行。环境激励是一种“隐性”的激励。良好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内激励和外激励发挥作用的基础,可从培育崇高的大学理念,建设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以创新行为为核心的校园行为文化,创造良好的创新人才培养的物质条件等方面建设。
3. 系统开发和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培养资源,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力
创新人才培养资源大致可分为知识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物质资源。当前,创新人才培养资源相当短缺,已成为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我们认为,应该运用系统的观念和方法,加快开发和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培养资源。
以学科和课程体系为核心的知识资源开发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学科,二是课程体系,三是教学内容。学科由课程组成,课程由知识内容组成。建设过程是一种由学科向教学内容自上而下发展的过程,而在人才培养时,则是一种由教学内容向学科的自下而上的知识获取过程。开展创新教育离不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学科建设取向在于发展交叉、边缘学科,创建高水平的学科群。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发展也是创新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密不可分,学科通过课程来实现知识的分类和传授。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旨归的课程资源开发应在遵循学科发展内在规律基础上,以社会时展的需要、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依据,打破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加强学科和课程体系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课程设置应实现三个转变和三个统一:即从“认知性”向“创造性”转变、从“专业性”向“综合性”转变、从“统一性”向“多样性”转变;有生命力的经典知识与现代前沿知识的有机统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统一、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有机统一。落实到具体做法上:一要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度来设置课程;二要在整体上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优化课程结构;三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协同关系;四要科学设计整个课程模块,提高选修课培养创新性、个性化人才的功能;五要加强教材建设,将课程体系改革落实到教材上,使课程体系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以创造型教师为核心的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关系到创新人才培养的成败。创造型教师资源开发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转变师资队伍建设理念,从主要重视学历考查向注重学历的同时更加注重能力考查转变。二是营造有利于创新型教师成长的环境。三是形成提升大学教师创造性教学能力的动态协同机制。我们认为,关键在于建立国家、学校和个人三方协同机制。国家应该从制度和政策上,为大学教师创造性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明确标准和正确的指引,学校应为本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提供平台和条件,个体应注重强化自主提升的意识和行为。
技术资源开发主要在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寻求突破,创出校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物质资源开发在于创建一批能满足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校内校外实验、实践活动基地,保障创新人才培养有效开展。
4. 培育创新人才成长环境,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持续力,保障创新人才持续发展
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应凝聚在创新平台的搭建上,高校除了建造大楼外,更重要的在于创新基地和创新实验室的建设。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关键在于培育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大学精神,营造崇尚创造、自由创造的氛围。高校应大力加强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创新组织结构,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发展自己。同时,改革评价制度,消解功利化短视行为,让师生能够潜心治学、开展科学研究。此外,建立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特别是师生间的合作平等关系。实践证明,要使教学活动富有成效,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起和谐的教学交往关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