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设计学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绘画设计学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绘画设计学习

绘画设计学习范文1

 

关键词:艺术设计;绘画基础;教学;评价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美术高考热”不断升温,每年报考艺术类院校的考生日趋增加,艺术设计学科逐渐成为热门的学科,全国各大专科院校也纷纷增设艺术设计专业,如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包装设计、服装设计等专业。但对于报考艺术设计专业的考生和已经进入高等艺术院校的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不能简单地把设计专业等同于绘画专业,尤其是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绘画基础教学方面,不能轻易认为用绘画造型可以替代艺术设计中的造型基础,从而忽略艺术设计造型基础的独特个性。艺术设计中的绘画基础教学定位的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我们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素描、色彩,是所有学习美术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绘画课程,在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中,把它们作为基础绘画教育课程,有我国多年艺术教育的历史原因。长期以来,素描、色彩课程一直被认为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但在学习设计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很难把基础绘画课和设计专业结合在一起,只注重绘画写生和技法的训练,而忽视艺术设计的专业性,牵制了学生设计思维的发展。在过去,我们的艺术教育强调基础,强调绘画功底,在这种情形下着实培养了一批批写实功夫和艺术表现力过硬的画家,以至于这些画家至今还陶醉于花费数月表现一个比真的还真实的手工绘画作品的满足感受中。现在的书店里,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素描、色彩书籍被命名为“正规画法、正规范画”的字语,难道除了他们的画法外,其他人的绘画风格都是旁门左道吗?何谓“正规”,艺无止境,但凡形成一定的范式或风格,即是走到了终点,接下来就是必然要打破它,超越它,这样艺术才能进步,我们才能创新。如今是一个数字技术、多媒体影像可以轻松去复制作品,可设计艺术却不能去重复、去拷贝,因为设计追求的是原创性和创新性;目前我们的创新设计、原创设计和国际上一些优秀的设计相比显得有些滞后,看看近年来一些产品造型专业的萎缩状况,一些大型的优秀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都来自于国外的设计师即可而知。我们的一些设计师的创造力相对就显得有些苍白,这是不是过分强调基础忽视创造力培养的结果,是不是所谓“正规”的绘画基础教育造成的?这就需要每个从事设计艺术教育工作者重新思考、重新定位我们的“绘画基础”和功底的了。 

过去,我们传统的素描、色彩绘画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过分强调物体的造型、色彩搭配、明暗调子、质感、体积、透视关系等方面的要求,这在传统绘画教学中能体现出其合理的教学目的性,因为那毕竟是在培养画家;但在现在的设计教学中如果还过分强调虚实、强调素描明暗调子,而忽略艺术设计教学目标的目的性,忽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花上过多时间去进行追求光影的虚实和物象的体积、质感的表现时,会不会觉有些得太奢侈,会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呢?既然我们培养的是设计人才,而不是画家、艺术家,那么它的必要性又有多少呢?一味的对着物象去表现、再现,对着石膏像磨来磨去,会使我们学生失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更谈不上创造、创新了。所以把传统的绘画基础课放在课下,把能培养学生快速造型的设计素描、设计速写、设计色彩放在教学首位,不失为一种目的明确的基础训练。 

绘画设计学习范文2

关键词 学科对话,冲突

引 言

我们正处于一个非常需要学科对话的时代,然而人为因素导致学科之间彼此分隔甚至于冲突乃至歧视,这种学科间的互动关系往往造成两败俱伤而非双赢。立于经济学此岸,因而对与其关系极为密切的社会学彼岸充满好奇,期望到达彼岸而不是隔岸观花。本文主要探讨经济学与社会学三次重要对话。

第一次对话:从“学科一统、不分你我”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经济学与社会学尚未独立之前并不存在沟通,当时呈“学科一统、不分你我”之势,此后分别从统一体中分化出来并开始了长达近200多年的冲突—对话—冲突—新一轮对话。实际上,从两者的源头就开始了学科冲突。经济学开山祖师亚当斯密,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即《国富论》,1776年)成为现代经济学源头,社会学开山祖师奥古斯特 孔德的代表著作《实证教程》(第四卷,1839年)要晚63年 ,尽管这一段时间也曾有过一些沟通,但更多的是冲突。

当第一次革命席卷西方世界时,人们看到的现代工业具有六个特点:

(1)工业建筑在的劳动组织上并以获得最大效益为目的,而不是按照习俗进行组织;(2)由于科学组织劳动人类得以大量开发资源;(3)工业生产要求在工厂和城镇集结大量工人;(4)职工与雇主、无产者与主或资本家之间潜在或公开的对立开始显现;(5)财富由于劳动的科学性而不断增加,生产过剩危机日益增多,物质丰富的同时伴随着贫困;(6)与劳动组织工业化和科学化相联系的经济制度表现为自由贸易和商人追逐利润。1

奥古斯特 孔德紧紧抓住第一、二、三个特点,认为工业是科学的劳动组织,然后才是财富不断增加和工人在工厂集结。他指责自由经济学派过高估计贸易或竞争机制在财富增加中的效力,同时还指责自由经济学家为形而上学者。自由经济学派则紧紧抓住第六个特点,认为自由贸易和经济调节的竞争手段是经济进步的决定性原因;斯密从经济人的假定出发导出放任的自由市场制度,指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自由地调节着,使得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神奇般达到了统一。马克思则以第四、五两个特点为基础创建资本主义并对其作出性阐释。这些分歧导致社会学家对经济学家持敌视态度,尤其在法国的大学里。

在熊彼特和韦伯时代出现了一次大转机,经济学与社会学有了一次对话,他们分别使用“经济社会学”和“社会经济学”之名,熊彼特使用“经济社会学”旨在说明经济的“基础学科”,他认为有四门:经济史、统计学与统计、经济理论和经济社会学,他所认为的“经济社会学”与后来的新制度经济学类似;韦伯使用“社会经济学”,并非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社会问题,而是与当时德国的历史背景有关。19世纪末,英美等国“经济学”被“经济学”取代,而德国更多的使用“社会经济学”一词,韦伯是大力推广者,因此才有这一门分支。同为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的韦伯不仅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方面取得成就,而且成为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典范。概而言之,熊彼特和韦伯完成了经济学与社会学的第一次对话。在此阶段,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格局,用熊彼特的话说,“无论经济学家或社会学家,他们走不多远就会互相踩着脚跟”。

第二次对话:从“你在里头、我在外头”到“你在这头、我在那头”

在帕森斯时代,社会学由于帕森斯的贡献而如日中天,他本人及其学生斯梅尔瑟实现了经济学与社会学的第二次对话。然而此前经济学在当时的主流经济学家们看来已然尽善尽美。在19世纪50年代,经济学者开始了其“经济学帝国主义”的扩张行动,既有“社会经济学”的研究,又有“经济学的社会学化”,大大拓展了经济学疆土;社会学的研究空间却非常狭小,原因在于世纪之交两门学科对大学位置的竞争,结果社会学惨遭失败,并被迫与经济学家达成协议:社会学者必须满足于经济研究以外的剩余领域,如婚姻、家庭、犯罪等,故社会学有“剩余科学”之称2。帕森斯不满于当时社会学学科地位之现状,开始涉足所谓的禁区,于1932年著有《经济学与社会学:马歇尔同时代思想的关系》,1956年与及其学生斯梅尔瑟合著了《经济与社会》一书,试图用其结构功能理论框架分析经济问题,后斯梅尔瑟又于1964年发表了《经济生活社会学》一书,详细分析了社会学对经济问题研究的各方面贡献。第二次对话并没有引起主流经济学的认可,其原因主要在于帕森斯等构建的社会大系统仅把经济作为一个子系统,令主流经济学家们大为光火,并认为帕森斯及其社会学是在进行“社会学帝国主义”扩张。相互之间的学科扩张行为导致都企图包容对方,形成“你在里头、我在外头”之格局,但结果却是渐行渐远,冲突日甚,形成“你在这头、我在那头”的态势。

第三次对话:经济学的“社会学化”和社会学的“经济学化”

后帕森斯时代,现代西方经济学有两大趋势:其一为经济学的数量化趋势,其二为经济学的“社会学化”趋势。1969年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经济计量学奠基人拉格纳弗里希,是学术界肯定经济学数量化趋势的标志;1974年瑞典人冈纳缪尔达尔荣获第六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则是学术界肯定经济学“社会学化”趋势的重要标志,后者是“新制度学派”创始人,提出经济学者分析一国的经济发展过程时不宜将该国的历史源流、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经济结构与活动水平、社会阶层与社会组织等各项非经济因素视为孤立变数,而应将彼此相互依存的关系列入考虑之后再行研究才有意义;他还提出“社会过程理论”,认为经济关系变化与发展过程是社会关系变化与发展过程的一部分,是进步及其诱发的文化、社会与经济等因素所共同孕育而成的。另一位199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贝克尔则突破传统经济学的局限性,将经济分析从物质产品延伸到非物质产品,并发表了家庭经济与人类行为分析的研究成果。此后社会学者不再沉默,开始将触角伸入经济学领域,如1970年代中期,美国哈里森怀特首先尝试用社会学观点解释市场,认为市场是社会网且首先是社会关系,“社会网是经济交易的基础”;他关于角色结构的市场分析是一种开拓性的社会学研究。3诸如此类的经济学与社会学的交叉融合不胜枚举,可见两门学科的新一轮对话已然开始并将深入持续。我们有理由相信,经济学与社会学可以也必须对话,因为“不同学科的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自由竞争,能够形成有效的矫正机制,完全有助于学科的进步。”4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塔森曾指出,经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要“融合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甚至是文学和文化研究,更不用说哲学方面显现出来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这不是为跨学科研究辩护,那是(注:指非跨学科研究)是一种机械的研究。我非常喜欢在每个学科内部进行的学科训练。” 5如有可能,相关领域的研究者理应作这方面的努力。主要

[1] [法] 雷蒙 阿隆著,葛智强等译,学主要思潮,华夏出版社

[2] 朱国宏,学与社会学的对话:意义及其可能性,复旦学报社科版1999/05

[3] 宋林飞,经济社会学的最新,社会学2000/05

绘画设计学习范文3

论文关键词:法国体育社会学;皮埃尔·布迪厄;体育社会学计划

论文摘要:以分析法国社会学象麦埃尔·布迪厄的论文《体育社会学计划》为切入点,探讨法国体育社荟学与法国结构主文盛荟学理论之间的传承、反思关系以及它对特定的社会状况的折射和它所提供的薪矫冤妹度。并结合中国体育社会学研究实际,对体育概念的定义、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等进开反思。

1、法国体育社会学与皮埃尔·布迪厄

1.1体育社会学与社会学理论

在西方体育社会学理论中呈现出“研究体育与社会关系论”和“作为社会事实存在的体育”两种研究的取向,亦可以理解为“社会分层视角下的体育”和“体育内部的社会机制和背景”,但是无论何种研究取向,都将体育现象认定为研究对象。同时体育现象又是作为一种文化实践,所以其中出现的各种定义及分析,都应当在社会情境中通过社会互动来决定,这也就意味着,必须将体育运动作为社会现象进行理解,所以,应用社会学的理论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体育现象,进而促进体育社会学的发展。

大多数体育社会学学者承认体育社会学属于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它和母学科—社会学一样,在实践与理论层面都引发了众多的争议。社会学理论的多样性反映了社会生活本身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社会学理论也为人们观察社会提供了多维的视角。所以,体育社会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具备了上述特质。

1.2皮埃尔;布迪厄与《体育社会学计划》

皮埃尔·布迪厄,20世纪世界著名社会学家。英国卫报评价他为“许多人心目中的当代知名学者”,一位可与福柯、巴特、拉岗等比眉的思想家。同时他的几篇论文成为法国体育社会学的奠基之作。《体育社会学计划》选自布迪厄1987年出版的作品集《说过的话》(《Choses Dits》),源于198年11月,作为小组研究《身体生活与游戏》的前言,1983年7月;在“体育、社会阶层与亚文化”国际社会科学会议(I.C.S.S)上宣讲。该论文被看作法国体育社会学的开篇之作,通过引人布迪厄场域论,对体育、运动参与现象进行了分析,并作出了一定的导向性理解,为日后法国乃至世界的体育社会学研究奠定了研究基础。

2、《体育社会学计划》的3个维度评析

2. 1与法国社会学理论间的传承一反思关系

1)传承结构主义理论。从思想渊源出发,布迪厄受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结构主义思想的影响,所以早期的布迪厄将自己的所有著作建立在结构范式之上,这使得他把分析的对象封闭在本质上属于静态决定论的系统之内。在《体育社会学计划》(简称《计划》)中,清晰地体现了布迪厄的这种对思想渊源的传承与反思。从传承角度,布迪厄,认为,为了能构建一种体育社会学,首先应做到,不能将某项体育运动从体育运动参与形式的整体中割裂出来进行分析,应当将运动参与空间视为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个因素都能获得相应的价值。再者,从运动参与的方式选择和欣赏运动参与行为的角度看,都与物质世界和社会关联,形成决定个人偏好体系的各种因素。由此可以看到,布迪厄所希望构建的体育社会学理论是建立在结构主义的范式之下,传承了涂尔干所开创的法国结构主义社会学的特质。

2)反思结构主义理论。由于结构主义存在的化约主义和继而形成的过度化约性,使布迪厄面临了结构主义者都面临的悖论,即主体的缺席。从布迪厄对运动参与的研究角度出发,他首先承认“它阵育运动)的一个特点是构建了运动参与领域的种种结构”,但是立刻,他认为:“体育运动的空间,并木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空间,它被实践参与和消费的各种领域所接受。”在实践研究层面上,《计划》也提出了对结构主又社会学所带来的某种局限性的批判。如“宁可满足于仅仅了解那些未知现实的支末,而决不提出问题,这就好像学术理论大师先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草图,然后从内部详细地打造理论细部”。但是,“运动参与的历史不再仅仅是一段模式化的历史,而是具备一种系统化的变迁”。由于这种研究倾向,会导致理论和现实在某种程度上的脱节。在具体的调查分析方式上,布迪厄在《计划》中也反思了统计学在调查中的作用。他认为统计学的方式“掩盖了运动参与的一种分散性”,忽视了“在相同的名称下,不同的参与方式的共同存在”和“参与者的社会多样性”。

2. 2折射特定的社会状况

布迪厄的学术黄金期及提出《计划》的时间正处于20世纪80年代,是后现代思潮风靡的时代。首先是对社会状况的一种质疑,如美国高校中,黑人运动员的生活状况,以及在现实社会中,体育社会学发展中所存在悖论:“一部分相当了解体育的人往往不知道如何描述体育,而一些具备描述能力的人却不了解体育并且还经常蔑视体育,或以错误或者偏差的形式来看待体育。”再者,《计划》也对某些新的运动参与方式加以关注,并以繁盛的体育发展现状来质疑相对固定的体育概念。如《计划》中对Christian Pociello研究的引用,以展现对橄榄球运动定义的历史变迁。从而得出结论:“体育这一概念下所形成的社会适应性会在社会客观性中被凸显出来,它实现的方式是通过一个特性整体来实现,然而这一特性却不仅仅是由纯粹的技术性定义来确定。”

由此可见,《计划》所引领的法国体育社会学思想,不仅关注和折射了当代运动参与变迁的过程,同时也对原有的社会学解释进行了反思与剖析。

2. 3为人类理解社会提供新的视角

1)场域论在体育社会学中的应用。“场域”概念是由布迪厄提出,并逐渐引人社会学、体育社会学研究之中。它是一种关系模式,所指的是在这种关系模式中,具有支配和规约功能的权力集合。从布迪厄的分析看,“在一个场域中,各种因素和各种机制是以多种不同的力量的形式,在一个建构性的规则下和一定的游戏空间中,处于相互角力之中,但是,当在这个场域中支配方已经有办法消除抵抗和对支配权的质疑”。由此,布迪厄引人了场域概念与场域分析的方法,如从社会整体角度出发,对发生在社会某一层次的体育现象进行把握,比如,从参与运动人员的社会地位调查来分析参与者的分布状况;通过对协会会员的数目、协会经济实力、协会领导者社会特性等等方面进行调查,来分析不同协会的差异。

2)身体社会学在体育社会学中的引人与应用。由于体育运动有较多的身体活动的成分,布迪厄在《计划》中也关注了身体的社会符号意义,以及建构身体社会学研究的目的和发展方向。在《计划》的开篇中,布迪厄就提及了在体育运动中身体的特殊地位和研究身体的理论意义,并展开了相关的研究维度,具体表现为“人们对他们所欣赏的身体的描述和对个体间身体关系”。这两种研究的维度同时可以体现在现实社会层面和历史层面上,前者体现在比较不同运动中,参与者之间身体距离以及之中存在的社会干预问题:“比如他们会采用身体直接接触的形式,像身体对身体,比如角斗、橄榄球;或与之相反的,对所有身体接触都有排斥,如高尔夫球,或者用球来作为接触的中介,比如网球,或以器械作为接触的中介,如剑术”;而后者,在历史层面上,布迪厄引人的分析方式对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体育运动中,对人们理解身体的方式进行分析,集中体现在语词的描述中。

3、结论

1)作为法国体育社会学的开篇之作,《计划》形成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传承又反思了法国社会学的研究理论与成果,又在新的视角下折射了当代运动参与现状的变迁,并为人们的理智提供新的思考维度。

在当前法国体育社会学的研究中,一定程度上也继承了布迪厄的场域研究的传统,也拓展了身体社会学的研究。在身体社会学的探讨领域,将体育运动的身体符号意义拓展至广告等大众传媒中,与更多的社会学研究成果相互交汇,以获得更为全面具体的认识。

2)法国体育社会学对我国相关研究的启发。

(1)对概念定义的反思。目前国内体育界对体育概念的定义众说纷纭,提出了多种有益的研究维度,尤其在体育概念的各种属性上有较多的描述和争论,所沿用的主要方法是属加种差的方式。但是随着体育运动与其他身体运动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衍生出大量规则性、竞技性程度不同的运动参与形式,所以,从体育的归属来说,明确的概念形式一直受到挑战,从种差来说,新的运动形式的产生,以及运动形式之间边界的模糊,规则在不同场域下的变化,使种差也失去了较大的明确性。布迪厄开创的法国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另辟蹊径。《计划》中所提出的从社会客观性和社会学整体性的角度来凸显体育概念,承认官方性定义对某些参与形式的排斥和吸纳,试图从社会文化史的维度,去解读体育概念形成的过程,发现其背后隐含的社会性、历史性因素。这对我国目前体育概念的诊释,是新的思考方式,即以描述过程来分析背景,继而凸显意义。

绘画设计学习范文4

论文关键词:学生社团;社会化;作用机制;建设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大学生社会化就是大学生在中学阶段社会化基础上,以校园文化为依托,进一步学习、吸收和创造社会文化,掌握社会所畅行的行为方式,逐步适应社会生活,成为能自觉履行一定社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不难看出,大学生社会化应该包括掌握立足社会的专业技能;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综合素质;培养能与社会和谐共处的品质;培养造就社会角色等几个方面内容。在高校校园内,学生社团由于其自身的群众性、自愿性、自主性、开放性等组织属性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此研究分析学生社团对于学生社会化的作用机制并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学生社团对于大学生社会化的作用机制

1.训练立足社会的专业技能

高等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此过程中,第一课堂是“主渠道”,以学生社团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是“主阵地”。学生通过第一课堂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知识并不等同于能力,它需要运用、实践才能转化为能力,而加入某一类学生社团尤其是学术科技类、专业类学生社团,通过亲身参与形式多样的专业实践活动,能使在课堂学到的专业知识得到应用、检验和巩固,可以较好地将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同时通过参加活动,可以发现自身在专业知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从而返回到第一课堂有针对性地加以学习完善,进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的提升为将来较快适应专业技术工作要求、立足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许多高校在积极扶持专业类学生社团发展、大力开展专业文化活动方面已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2.拓展适应社会生活的综合素质

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不仅要具备立足社会的专业技能,还需具备适应社会生活的较完善的知识结构、较全面的能力素质。当前高校学生社团有学术科技类、社会实践类、文娱体育类、志愿服务类等较多类别,每一大类社团实际都包括了许多种形态各异的具体小类,充分体现了高校大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充分的想象力。种类数量繁多的学生社团对于青年学生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起到重要的作用。首先,学生可以在社团中自觉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一项良好的兴趣爱好中蕴涵了广博的知识,可以陶冶自己的身心,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其次,社团的成员来自许多不同的专业和年级,在这样一个具有较强发散性的组织中,一个学生在平时的活动和交往中会感受到不同专业、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这种交叉的相互影响将使每一个社团成员受益匪浅;再次,学生在组织和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其组织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创新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工能力等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所以广大学生通过积极参加和组织各类学生社团活动可以有效拓展综合素质,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3.塑造与社会和谐共处的品质

青年学生即将面临的首要人生课题就是能与他人、群体建立融洽的关系,能与社会和谐共融,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目前多数大学生人生经历简单,对社会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但他们迫切希望学习和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的关系,提高自己对社会生活以及各种矛盾的认识,增强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学生社团在培养青年学生与他人、群体和谐共处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一方面学生社团成员构成广泛,活动的开放度高、自主性强,学生参加社团就要与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背景的成员合作共处,要自觉遵守社团的运行规则,要与学校的相关部门、兄弟社团沟通交流,在这样的过程中,个人与他人、与群体和谐共处的品质会得到锻炼加强。另一方面,当前高校学生社团非常注重借助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谋求社团自身的生存力与影响力,因此通过参与组织社团活动,学生接触社会的广度和深度就会显著增强,从而加深了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提升了适应社会环境的品质。

4.培养适应社会角色变迁的意识

从最终意义上讲,社会化的全部内容都是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角色。角色不是自己认定的,而是社会客观赋予的,每一种角色都有自己的角色要求和职能。而且这种角色是不断发生着变迁,也要求着每个人能培养随着自己在不同人生阶段社会角色变迁的适应能力。 大学生本身是一种社会角色,毕业后又要担当起新的社会角色,只有懂得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并认真严格地执行其角色职能,才能和谐地与社会环境协调一致。学生社团成员来源广泛,依靠章程和内部规范自主运行,学生参加社团都会担任一定的社团角色,必然承担一定角色的权利与义务。随着社团的发展、时间的推移、人员的变化,每个人的社团角色也不断发生着变迁。在这种变迁中,每个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调整着担任角色的合理期望值,执行好自己的角色职能,相应的角色适应能力在变迁过程中得到了提高,从而为今后走上社会,担任一名合格的社会角色以及适应社会角色的不断变迁奠定了基础。

二、目前学生社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学生社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社团整体发展不平衡。当前学生社团发展的不平衡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有些社团在活动中形成了品牌与特色,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也有不少社团活动品位和层次不高,缺乏影响力和吸引力。二是社团类别结构的不平衡。目前文娱体育类社团仍然是高校学生社团的主要类型,学术科技类社团偏少。三是社团成员结构的不平衡。低年级的学生占绝大部分,而高年级学生以及研究生偏少。

(2)学生社团内部管理较薄弱。有些社团对成员管理过于松散,成员的进入与退出很随意,不少学生随大流参加了社团,对社团的发展漠不关心;有些社团负责人更替较为随便,往往由前任负责人根据自己的意愿指定产生;有些社团财务管理缺乏公开、透明,活动经费尤其是以社团名义寻求的企业赞助经费使用混乱;有些社团缺乏档案管理意识,对档案资料不注意保存整理,散乱缺失。

(3)学生社团整体影响力较小。有些社团活动忽冷忽热,缺乏持久性,经过一定时间或者遇到一些困难后就归于平淡甚至不了了之;有些社团活动追求活动表面的轰轰烈烈,而不考虑活动的实际意义和效果;有些社团活动组织水平不高,随意性较强,出现了冷场、混乱、尴尬的场面,让参与者失去了下一次来参加的积极性。

(4)学生社团生命周期较短。有些社团忽视自身的长期发展,成立之初大家蜂拥而至,组织了几个表面上轰轰烈烈的活动后便处于停滞状态,出现虎头蛇尾、甚至名存实亡、销声匿迹的现象;有些社团负责人只重视自己在任期间的“政绩”,而忽视社团主要成员的持续培养,以至于一些核心成员退出后,使得社团陷入群龙无首,从此一蹶不振,甚至走向终结。

2.原因分析

从学校层面分析:(1)缺乏统一的思想认识。当前对学生社团的认识存在着两种片面性:一是由于传统僵化的教育思想作祟,偏重专业、班级等学生组织以及第一课堂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而忽视学生社团作为第二课堂主要载体在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社会化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过分强调学生社团的自发性、自主性,而忽视了学校在社团建设中的主导作用。(2)缺乏充分的建设投入。学生社团活动由于受经费限制并缺乏指导老师指导,活动数量和质量都受到影响。(3)缺乏完善的评价激励机制。目前学生社团由于缺乏科学的评价与激励,往往发展意识不强,社团干部的主观能动性难以有效调动,工作热情往往难以持久。(4)缺乏科学管理与有效指导的有机结合。团中央、教育部中明确指出:“学校团委要在党委领导下,切实承担起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和日常管理工作。”但在高校团委的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对学生社团客观上存在“管理多、扶持少”现象。

从学生社团自身层面分析:(1)缺乏明确的社团定位。只有定位明确,社团成员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个人目标与社团目标的真正结合。目前不少学生社团在成立之初,对社团成立的定位缺乏理性思考,对社团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光凭兴趣爱好和一腔热情,甚至有些学生成立社团的动机只是追求“轰动”效果或为了获取个人的利益。(2)缺乏鲜明的社团文化。高校社团文化是社团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包括社团形象、社团精神、社团品牌等主要方面。目前社团影响力弱、生命周期短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团忽视自身文化的塑造,仅满足“应付式”地开展活动,缺乏精心设计和整体策划,工作随意性大,以至于活动效果不理想,没有形成自身的特色和品牌。(3)缺乏完善的制度和规范的管理。学生社团内部管理薄弱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当前大部分社团并没有完善的内部规章制度,实际工作中往往根据经验简单行事。即使有些社团制定了章程和相关的规章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却不能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工作随意性大。(4)缺乏优秀的骨干和合理的梯队。目前社团骨干中低年级学生较多,部分社团干部以往很少或没有担任学生干部,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难以胜任复杂的工作;有些社团干部参加工作主要为了谋求个人的利益,缺乏为社团服务的意识;有些社团干部的自我约束能力不强,非但没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反而产生负面影响。

三、加强学生社团建设的科学路径探索

1.从学校层面

(1)加强政治领导。一方面要建立社团活动的审核制度,对活动要严格把关、加强指导,不使违背宪法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和言论通过社团活动散布、传播。另一方面要探索和推进在社团中建立党团组织,加强社团自身的政治领导。使社团成员的群众性与党团员的先进性相互补充,使社团活动的专业性与团组织活动的普遍性相互补充,增强党团组织在学生中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2)加大建设投入。学校应尽可能单列学生社团建设专项经费,以满足社团发展的基本需求,并对优秀社团予以重点扶持,同时要鼓励学生社团广泛利用社会资源推进自身建设;要出台政策、整合资源,解决社团活动场地紧张、设备缺乏的问题。同时要加强指导老师的队伍建设,要按照责、权、利相配比的原则构建指导老师工作机制,有效调动指导老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3)提高管理指导效果。首先要加强规范管理、科学管理,要对学生社团管理的各重点环节进行明晰和规定,使管理有章可循,推进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其次要坚持共性要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既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团的发展;又要鼓励社团结合自身特点,组织个性鲜明、格调高雅的活动。最后要坚持鼓励创新和讲求实效相结合,要创新工作思路,提高活动实效,打造一批高质量的精品社团和活动。

(4)构建综合评价、激励机制。要完善对社团的评价、激励机制,使每个社团能够对照标准建设与发展,避免盲目性;同时也树立了典型,以点带面,促进社团的整体发展。同时要完善激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机制。要通过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激励机制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当前有些高校对于条件成熟的社团活动,将其开设为公选课,实现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互通互融,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从社团自身层面

(1)明确社团定位和规划。社团定位是所有社团建设的核心和指导,社团成立之初必须要准确定位,社团成员才能真正接纳并真正融入到社团建设中,实现个人目标与社团目标的结合。同时要结合社团定位制定社团发展规划,规划要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明确各阶段的发展目标。

(2)培育社团文化。首先要重视社团形象的策划,社团的标识、活动展示等都要围绕社团宗旨和目标精心设计、倾力打造。其次注重活动品牌的确立,要创新活动形式,加强活动组织和宣传,提高活动效果,要形成活动的品牌化和特色化。最后要注重社团价值观和团体精神的培育,在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培育广大成员普遍认同的总的观念和信念追求。

绘画设计学习范文5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 实践教学 改革 建设

在当今高校扩招和就业难的双重压力下,作为新兴办学力量的独立学院是在狭缝中谋生存求发展,要适应社会和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独立学院就要走出自己独特的办学路子,不仅要在教育理念、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上大胆突破创新,还应在办学定位上选好办学特色的突破口,整合教育资源集中力量办出特色。

目前,各独立学院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没有形成一个先进的、成熟的整合会计实践教学资源的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实践教学的理念,不能有效地优化实践课程体系,为社会和企业培养需要的会计人才。

2.对会计实践教学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不足。经费不足和人员不到位,缺少必需的实验室(中心)、设备及软件等条件设施成为掣肘会计实践教学发展的瓶颈。

3.会计实践教学管理的体制不规范。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实践环节的安排及内容不规范,实践教学的过程组织与考评不规范,达不到会计实践教学应有的效果。

4.会计实践教学主要采用的是封闭式的校内实践方式,缺少长期稳定的社会或企业实践基地,脱离了实际、缺乏第一手资料的实践教学实质上成为了“二次理论教学”。

针对上述问题与情况,我院会计实践教学树立社会需求导向办学观念,面向市场及就业对财会专业人才的要求改革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一、确定会计信息化为实践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带动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与知识结构的重构,适应企业信息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独立学院培养目标是“培养本科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还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和发展潜能,这种新型人才是传统学科划分下的培养方式所不能实现的。会计信息化方向的实践教学改革不仅是顺应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要求,还有力地促进了会计专业跨学科重构知识结构,满足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决策对会计人才的要求。

独立学院会计实践教学的改革应按照这一目标重新塑造人才培养的模式,为实现这个最终目标,我院将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三个阶段和依次对应层次,即手工帐套阶段,会计电算化阶段,会计信息化阶段。对应的实践层次分别为基本实践,含手工账流程和会计核算软件流程实验。综合实践,是指围绕企业的主要业务岗位及资产管理、成本管理和财务报表分析等岗位为中心的综合性会计实践。会计管理实践,是指会计信息系统应用于企业经营决策的管理,包括成本控制、销售及利润预测、资本预算等实践以及了解作为ERP和电子商务平台子系统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地位和作用的实践。

二、完善会计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增加会计实践教学学时及比例,满足开展会计实践教学的需要

针对我院在会计实践教学方面实践课程开设少学时少的问题,重新梳理专业课程设置,坚决砍掉一批大而空的课程,为会计实践教学腾出空间和时间,通过增加会计实践课时的比例和学时延长专业主干课的纵深,分学期与阶段梯次渐进,在学生毕业前完成系统综合的会计实践教学,巩固和完善会计知识和专业理论体系。

在教学管理上也要给予会计实践教学安排适当的自,采用灵活的方式解决一些必要的企业参观、实践讲座等课时较短的实践形式的需要。对会计专业实践课程的安排范围适当扩大,除了基础会计的手工账务处理流程性实验以及基础会计电算化实验外,增加企业出纳岗位和企业工资、固定资产、成本、供应链管理等业务核算工作的专项会计模拟演练实践,以及企业常用财务管理软件、ERP软件的操作、设置和维护的实训演练,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办公室自动化、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管理等相关课程中开设与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企业财务报告及财务管理分析等内容的应用实践训练。

三、协调各种实践教学形式,妥善安排教学环节和内容,打牢基础,依次渐递,扎实稳步地推进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改革

会计实践教学形式包括入学教育、实验实训、课程设计、社会调查、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以及考证、培训、兼职、科技和竞赛活动等。根据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改革的不同阶段和要求将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

1.打牢会计实践教学的应用理论基础。了解会计改革和实践的动态、企业会计工作的实情、社会上主流财会软件的技术以及相关的计算机、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等学科的应用理论与知识。

2.重视基础性流程实验。模拟手工账验证企业会计核算及账务处理过程的实验,基础会计电算化替代企业手工账的实验,体验两种会计核算形式下不同的工作原理、岗位划分、职责控制等的特征差异以及会计电算化下账务核算和报表编报自动化的质的飞跃。

3.拓展财会实务实训和会计管理实践。通过专业实习和综合模拟演练完成对企业全盘会计活动的设计和控制以及企业主要业务的会计岗位核算实践项目,进一步拓展会计信息化在企业决策系统和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建立企业会计管理与电子商务信息一体化平台。

上述各种会计实践教学形式、环节与内容紧密衔接、密切配合,共同作用于一个有机整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践教学系统的整体效能。

四、加强会计实践教学管理,规范实验室(中心)管理,建立推行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改革的支持和保障条件

落实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的组织过程,要建立如下相应保障措施。

1.物质保障条件。建设满足会计实践课程及人数所需的不同功能的实验室(中心),包括多媒体教学实验室、会计手工及电算一体化实验室、ERP实验室和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室以及制定相关维护、运行的管理文件。

2.实践教学管理。编写各门实验、实训、实习教学计划及大纲,编制实践项目指导书,说明原理及操作步骤和过程,并提出具体应用要求。编写课程实践的基础资料、操作手册及范例,便于学生理解和操作,在不同阶段和环节布置检查要点和要求,控制实践节奏和效果。

3.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

(1)手工账模拟实训与初步会计电算化的组织适合打通合一,先手工后电算,每个学生应独立完成整个实验验证两种不同实验流程的核算结果;(2)会计电算化实务操作的组织适合在企业总体会计设计和控制下的分岗位、分组进行,每个小组需完成相应岗位的业务管理系统与会计核算系统相结合的核算工作,不同小组同时处理企业不同岗位的核算业务,共同完成整个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

(3)会计管理与会计信息化模拟实验的组织适合教师指导下学生有选择性地进行专项实验项目,主要目的是促进会计观念的转化,借助财务软件或ERP软件建立财务分析模型解决企业经营决策与资本预算等管理问题以及利用互联网络和电子商务平台管理分析财务数据。

4.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选择大型的、有代表性的企业做为校外实践基地,目的是建立一个会计实践教学内外交流的窗口,反馈外界会计实践与理论发展的变化和要求,将第一手真实的材料带入实践教学的课堂。

五、建立健全适应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的考评体系,分合适度,过程与结果并重,严格把关,保证会计实践教学的质量

建立健全适应会计信息化的完善的、科学的、高效的会计实践教学考评体系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考评的目标导向。考评是为目的服务的,应起到方向引导作用。从对个别课程的考评到阶段性效果的考评均应按照会计信息化导向的实践教学计划的目的和要求进行,是否到达既定目标,实践教学的过程和效果是否得到了有效控制。

2.形式多样化。不仅是针对动手操作考核或是技能测试评价,还应配合社会调查、自主实习、撰写报告、参加学术讲座、考证、兼职等多种形式进行。

3.分合适度。在考评中既关注单项的、分散的重要知识点项目的结果考核,也要注重综合性的运用以及完整的过程、步骤、环节的考核。既要掌握不同岗位的核算也要了解整个企业的会计核算,既分又合,二者兼顾。

4.量化考评。实践教学大纲的目的、任务、内容、要求应当明确,尤其是相应实践指导书的编制涉及的考核内容和要求、考核方式及评定应尽量明确,确保考核的可操作性。

5.兼顾考评项目的特点。根据实验或实训项目的性质决定考评的要点,如流程性实验主要是验证完成凭证、账簿、报表的核算过程;岗位模拟操作重要是着重岗位任务完成的完整性的检查;项目的考核侧重基础设置的正误。

6.创新能力与自我评价。实践课程的考评不能局限于指定或限制性的项目上,应对主动探求、独立思考解决应用问题的行为予以鼓励。此外,开展自我评价考核方式,通过自我总结查找差距提高技能和水平。

7.认识计算机会计考评的技巧。计算机会计在核算过程中会留下大量的“痕迹”,核算结果的正误往往取决于“初始的设置”,而其核算结果也因会计的勾稽和平衡关系可以验证错误,所以,“痕迹”、“设置”及“结果”的检查在计算机考评中显得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孙超.差异化战略下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6).

绘画设计学习范文6

关键词 社会化标签;学习资源管理系统;自适应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4-0068-03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Learning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Social Tagging//BAI Xue

Abstract This paper brings in the idea of designing learning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theoretically, and realizes its main function practically. Besides, hoping to gather some study experience for adap-

tive learning, that learning resources management is built in the age of big data.

Key words social tagging; learning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adaptive learning

1 引言

早在1700年的欧洲商贸市场中,标签作为标识商品的实体标志,就已经进入人们的视野中。随着时代的发展,标签的形式变得更为多样,从实体走向电子,甚至成为当今网络中记载元数据信息的重要媒介。

由于越来越多的受众加入在互联网中使用标签的行列,标签的使用更加趋于群体化、社会化,与之相对应,基于社会化标签的网站应运而生。最早的社会化标注网站是2003年底全面上线的Del.icio.us(https:///)。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以用户标签来进行资源推荐与管理的网站。对于用户来说,Del.icio.us网站主要功能在于:用户对浏览资源进行收藏与分享时,可以通过标签对其进行标注,以满足个性化分类管理需求[1]。此时的标签是由所有参与者共同为资源添加所得,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有着更强的社会性,因而在社会化网站中使用进行描述的标签被赋予新的内涵。它不再单单只是用来进行标注的工具,由于它的群策群力,它的社会性逐步凸显,因而从名称上也逐步过渡为社会化标签[2]。

社会化标签一度在互联网上呈现出风靡的态势,除了Del.icio.us外,国外的CiteULike、Connotea、Library Thing等,以及国内的豆瓣读书频道、博客大巴、人人网等,都尝试使用这一个性化的方式。它们利用社会化标签对图书资源、用粜畔⒔行标注,通过社会化标签,将整个网络中的资源重新构建成一张可以互相关联的资源网[3],借助这一新的形式实现图书的推送以及相似好友的查询。这种新型的管理方式将当前大数据时代中的自适应特点加以应用,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使用者自主探究和使用,而且为丰富当前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形式提供了参考。

2 基于社会化标签的学习资源管理系统设计

利用社会化标签构建资源管理系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它与过去后台开发者人工定义资源间的关系进行管理分类等方式不同。此类管理系统利用用户自己添加的标签,在全网中搜索与其标签相同的其他资源,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资源管理网络。由于每个资源的标签是由使用网络的所有人共同添加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资源管理系统的社会性。

在基于社会化标签的学习资源管理系统中设置了资源聚合、社会化标签设计、资源管理等基本功能[4],该资源管理系统面向的资源为整个互联网。在资源聚合功能中,用户可以将互联网中感兴趣的资源按照该系统中提供的统一标准即资源所在URL、资源名称、社会化标签、其他等规范填写后,聚合到当前的资源管理系统中,从而实现将学习资源从远端拉近到自己的学习空间中。

资源管理功能则主要是指将从互联网中聚合来的资源通过社会化标签加以分类,使用相同标签的资源会整合到一起。当用户浏览社会化标签列表时,点击自己感兴趣的标签,就可以看到所有使用该标签的资源列表,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浏览其他相关资源,或将其聚合到自己的资源空间中来,方便用户查找相似资源并对日后对资源进行二次查找起到帮助作用。

3 基于社会化标签的学习资源管理系统开发

在对基于社会化标签的学习资源管理系统的理论设计基础上,从实践角度尝试对其相关功能进行原型开发。从技术层面上讲,整个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使其在联网状态下以更加友好的界面进行呈现。编程语言方面,使用Java和HTML语言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编写。在相关界面呈现以及请求与应答方面主要使用JSP与Servlet相结合的形式。系统后台使用数据库连接,在本系统中使用Oracle数据库实现用户注册以及登录信息管理、资源的社会化标签及相应信息的管理等。

从功能层面上讲,该学习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将互联网内资源聚合到用户自身的资源空间中。以社会化标签这种独特形式,不仅可以加大用户之间的参与性,而且为资源的管理与分类提供了更加新颖的形式,并促进了使用者间的资源共享。

用户初次登录系统需进行注册,注册后凭借唯一用户名和密码即可登录学习资源管理系统。登录该系统后主界面如图1所示,在该界面中将每个资源的相关信息一目了然地进行陈列,通过列表的方式对资源进行统筹。

左侧菜单处列出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按钮。图示默认界面即为全部资源界面,该界面中呈现的是所有使用该系统的用户从互联网中聚合进来的全部资源。

“资源聚合”界面内部由资源名称、资源标签、URL及说明组成。当用户在浏览互联网资源时,可随时将感兴趣的资源收录到该系统中,需按此标准填写提交后方可进行资源聚合。

“我的资源”界面即陈列着由当前使用者本人聚合进来的资源列表,列表会按照聚合标准的格式依次将资源进行呈现。当前使用者可随时对聚合进来的资源进行查看,与资源相对应的所有信息,使用者也可以S时进行自定义修改。

“我的标签”界面则陈列着整个系统中拥有的全部社会化标签,这些标签是由所有使用该系统的用户为资源添加而得来。点击每个标签,则可以对应呈现出整个系统中使用该标签的所有资源。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查看其他相似资源并进行二次聚合等操作。“我的标签”聚合情况如图2所示。

点击“安全退出”按钮后,系统会再次询问是否退出,以防止误操作;确定退出后,则可以终止学习并退出当前系统的使用。

4 总结与展望

自互联网诞生以来,相继经历了很多重要的时代。无论是早期的Web 2.0时代,还是后续的“互联网+”时代,乃至现在仍处于风口浪尖的大数据时代,在任何一个时代中对资源的管理与统筹,都是广大专家学者持续关心的热点问题。海量的互联网资源如何以最接地气的方式转换为使用者自己的资源,始终是研究开展的核心问题。

2016年地平线报告中指出,学习分析以及自适应学习将成为未来一到两年的主要研究趋势[5]。社会化标签的应用对于学习分析或自适应学习来说都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形式,社会化标签以其灵活性、友好性征服了网络,成为网络资源聚合与分类的宠儿,同时也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管理另辟蹊径。

以社会化标签为基础,构建基于社会化标签的内部网络,从而推进资源聚合乃至资源管理的发展。以此为基础,构建基于社会化标签的学习资源管理系统,这也为后期进行更为复杂的自适应学习研究奠定了基础,并且提供了经验积累。

参考文献

[1]史密斯.标签:标记系统设计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2-3.

[2]白雪.基于社会化标签的学习资源个性化推荐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3]易明.基于社会化标签的Web知识推送:网络分析视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9-20.

[4]王红磊.基于社会性标签的相似学习伙伴推荐系统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6):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