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谈谈对教学艺术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谈谈对教学艺术的理解范文1
关键词: 文学艺术 政治课堂 教育教学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学艺术就如同一股清泉,为沉寂了许久的政治课注入了活力,使一向被学生认为说理的政治课堂成为彰显文学艺术魅力的殿堂,散发着无尽的芬芳。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呼唤下,政治课堂不再单调、枯燥、乏味,而是变得丰富、鲜活、有趣。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美的文学作品更是浩如烟海、灿若繁星。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可以在教学中渗透,就政治课堂而言,可以选用一些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如诗词、寓言、文学艺术形象等都包含着深刻的哲理,能给人以智慧和美感,而适当地挖掘利用,发挥其审美作用,可以使教学充满乐趣,更具说服力和吸引力。
一、教学内容与文学艺术的交融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情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当学生被教学内容和教师丰富的思想感情的美所吸引时,就会情不自禁地进入美的境界中,体验美的情趣,不知不觉地受到高尚的、健康的思想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因此应营造一个情感氛围,使师生在情感交融的基础上进行思想交流和心灵沟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从而主动地乐于接受教育,使学生心情得到愉悦、心弦受到拨动的同时,性情得以陶冶,心灵得到净化,从而达到人性完美、人格修养、人生境界的提升。
课堂教学同样是一门艺术。
首先,开头要引人入胜。“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些俗语足以说明课堂的导入是多么重要。如在讲授《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内容时,我用一首英格兰童谣《起风了》导入新课:“起风了,风把窗帘掀起了。……小猫饿死了!”这则童谣形象巧妙地反映出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其间有一环扣一环的联系,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哲学原理。这样就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鲜活性,让学生轻松地进行课堂学习。
其次,主题内容要艺术气息浓厚。如在讲授《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时用到这样一首唐诗:“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面对干旱的天气,农民到龙王庙祈雨,而朱门富户却在家中欣赏歌舞,甚至担心春阴下起雨来使乐器受潮,发不出清脆的声音,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立场不同,对自然界的感受则不同。
最后,结尾要诗意化。古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体验,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感触,而今,有“千手观音”的唯美表演,引发人们对无声世界的思考。可见,艺术的魅力和感染力是无穷的,一个好的课堂结尾同样让人有艺术的美感,令人流连忘返。基于这一点,我认为可以尝试诗意化的结尾,构建课堂的艺术性。
二、教学语言中文学艺术的渗透
有人认为政治教师经常使用准确规范的经济、哲学、政治中的理论术语,语言单调而枯燥。因此,政治教师要学会挖掘语言的文化底蕴,用富有感染力的文学性语言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1.运用饱含热情的语言。这就要努力做到进入角色,富有感彩,又要朴实无华,催人奋进。文字表达方面,应做到文理通顺,语言流畅,内容简洁,论证严密。教师以端庄、大方的仪态,庄重而又亲切的神情,以及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抑扬顿挫的语调,有声有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运用诗意化的语言,感染学生情绪。如在讲《矛盾普遍性原理》时,可结合作家在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理解哲学原理。教师举例:同是陶渊明,就既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然出世的一面,又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金刚怒目式的一面。同是李清照,既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那种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和豪放遒劲的风格,又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那种深沉惨痛之情和婉约低迥的风格。这样,学生在领略诗歌美的同时,也能深入分析知识原理,理解掌握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3.运用幽默性语言为课堂增色。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深刻。既令人发笑,又促人深思,可以起到保持学生大脑兴奋,减少疲倦,创设浓郁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幽默性语言含蓄委婉,引人入胜,妙趣横生,是一种艺术。它是人们高尚情操和完善人格的外显,是优美的健康的品质。教师恰当地运用幽默艺术,对学生就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教学意境美
读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首先感受到音韵铿锵、动听悦耳,其次感受到色彩绚丽、爽目动人,从而感受到这首诗所展现的江南美景,进入艺术感受阶段。文学注重艺术境界的创设,政治课堂也尝试创设这样的教学意境,让人感受到文学艺术美的熏陶。
社会美蕴含着历史创造者的感情。艺术美体现了艺术家的心灵感受,倾注了他们的爱憎之情,具有特别强烈的情感力量,能激起人们感情上的波澜。美的事物总能引起欣赏者感情上的共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基于这一点,我认为可以运用诗歌创造意境美。如在讲《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时,我尝试用配乐诗《乡愁》导入,缠绵悱恻的音乐、惆怅深情的朗诵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思绪。学生求学离家,诗中“邮票”、“船票”、“母亲”等字眼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使之沉浸在诗的意境中不能自拔。若教师这时适时点拨:“一湾浅浅的海峡隔断了大陆和台湾,却隔不断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情感。台湾至今仍游离于祖国母亲的怀抱,我们怎样让它回来呢?”学生的情感随着教师创造的情境一步步升华,也由此引起了他们积极的探索和思考,坚定了他们维护祖国和平统一的信心。
总之,文学与美所产生的力量是无声的,对德育来说,却是无声胜有声,是不露痕迹、潜移默化的。让我们共同努力,将文学融入政治课堂,利用这一无声的力量,让课堂熠熠生辉,彰显出无穷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张海琴.浅谈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意境.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11).
谈谈对教学艺术的理解范文2
一、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者的艺术表现在使学生能够透彻地、迅速地、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要使学生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追求真理,并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去探索、认识客观世界,所以教学过程必须遵循这一真理,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以启迪学生的心灵,点燃其思维的火花,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和意志,使学生的认识活动成为一种乐趣,成为精神上的需要。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首先在于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即使是刚学物理的学生,头脑中对物理知识的了解总有些“前科学概念”,其中包含了理解和误解。如在教“光的折射”现象时,介绍一个实验情景:实验装置是一个玻璃槽中装水,水中插上一个塑料泡沫片,在塑料泡沫片上粘贴一条用塑料纸剪成的鱼,让几个学生各用一根钢丝猛刺水中的鱼。由于学生总认为眼睛所看到的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一样,在这样错误的前科学概念的影响下,自然会出现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对一些自然现象凭自己的经验或直觉形成错误的判断。教师把泡沫片从水中提起来,发现几根钢丝都落在鱼的上方,接着说:要知道这个道理,就得学习“光的折射”现象。这样的引入,将光学原理融入日常生活中,符合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好动的特点,因而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就为接下来用实验研究光的折射结论创造了良好的认知起点。只有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物理情境,才能使教学内容变美、变活,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实现物理教学的情感转移。学生将对物理学和物理教师的情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这样才能产生艺术的效果。
二、凸显物理学科的“美”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大到天体,小到共振粒子,从实体到另一形态的场、光等都是物质的。物质又是运动的,如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光波传播,实际上是不同形态的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它们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自然界是合理的、简单的、有序的,因此,科学家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往往以科学美作为追求的目标,通过他们的努力而形成的物理理论,在内容上、形式上是那么自然、简单、和谐,都放射出美的光辉。教师平时教学中应向学生展示物理知识的美的一面,激发学生爱美的天性。
例如:物理内容的简单美,表现在物理概念、规律的表达上,科学、准确、简洁。热是众多物理学家争论了一个多世纪的问题,却以“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十个字做出了结论;物理学的对称美,给人一种圆满、匀称的美感,如运动与静止、匀速与变速、引力和斥力、反射和折射、“磁生电”和“电生磁”、平面镜成像电荷的正负、磁场的两极等揭示了自然界物质存在、构成、运动及其运动规律的对称性而产生的美感。物理学理论内部相互间的自洽展现了和谐美,自由落体、竖直上抛、下抛以及各种直线的匀加速与匀减速运动都可以统一于运动学的速度和位移两个公式中,牛顿力学公式可以把地上的物体与天上的星体统一起来……由此可见,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发掘,物理学的“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等美学特征在中学物理中便有许多例证。我们要让物理学美的素材震撼学生的心田。
三、关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当前,世界面临着激烈的经济竞争和人才竞争,我们的教育目标应立足于培养学生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未来的生存能力。物理教学必须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为完成教育培养目标作出贡献,应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体现着教师的艺术水平。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使学校教育失之偏颇,引向应试教育的误区,由此形成了一整套应试机制和模式,只注意到教学要依赖于学生发展的一个方面,忽视了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采取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使教学处于教师“给”与学生“收”的单调局面,学生在学习物理中处于被动随从的地位,这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毫无益外。
要想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其智力,首先必须使学生的大脑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设计一些让学生”跳一跳能吃到果子”的问题,让学生思维,可以通过设计实验情境、故事情境,习题情境、漫画情境等激发学生思维。
谈谈对教学艺术的理解范文3
我国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近几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着片面理解艺术课程的价值和目标,违背基础艺术教育规律,导致艺术教育非艺术化和艺术教育专业化的倾向。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向前发展,特别是导致艺术教育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难以发挥艺术教育所特有的作用。
目前农村中小学艺术课程本身存在的最为严重和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受应试教育负面影响,艺术教育被忽视。长期受应试教育负面影响,农村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仍然把音乐、美术课看成是“杂课”,将艺术课变成自由活动课,艺术课变成随意唱歌、“涂画”课,甚至被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占用,音乐课、美术课形同虚设。加上学校长期的不重视,打击了艺术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片面理解艺术课程的价值和目标,导致艺术教育的非艺术化倾向。
艺术教育是学校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美育在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问题,以及美育与其他方面特别是与德育的关系问题一直都未得到很好的解决,这就必然导致人们对艺术课程的价值和目标的理解产生严重的偏差。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农村家长的一般心态,受“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农村学生的家长看重的往往是学生升学考试、学科的成绩发展情况。凡此种种,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家长的支持,束缚了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个性激情的延伸。
第二,艺术专业人才缺乏,教师对新教材不熟悉。农村学校多数教师来源于民办转公办,年龄相对老化,水平较低,因上不好主要科目,学校就安排他们上艺术课。有的还让语文、数学教师兼任。由于没有艺术专业教师正确引导,没有系统的艺术教育理念作指导,也没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做铺垫,教师的教学水平可想而知。如此恶性循环,学生无法学习新教材的思想精髓,不利于培养个性和创造才能。
农村人杰地灵,物产资源丰富,有着清新的田园风光和优美的山川景象;农村中小学是孕育艺术的土壤。但是,农村人文环境良莠不齐,因为主、客观原因的制约,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深度还不足,广度还不够,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就我所在学校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来看,艺术教育仍然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观念滞后、师资短缺、形式单一、设备不足、保障机制不够等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极大地影响着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其实在农村中小学开展艺术教育有着更广阔的便利条件:我所在的农村中学附近是胶泥土的土壤环境,我们学校的美术教师利用地理便利,引导学生开展泥塑活动,并把那些生动的画面编成舞蹈《泥娃娃》,在学校新年联欢会上演出。这一系列活动引起了全校学生的关注,引发了学生主动探究艺术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了农村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三,受传统观念影响,学生家长认识不足。农村学生家长大都见识少、文化低、思想封闭、观念陈旧,只是关心升学率,关心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的成绩。针对这种情况,加强农村中小学硬件设施建设,改变传统观念影响,解决偏见造成的负面影响。农村中小学设施普遍简陋,没有专门的教室,更谈不上音、美器材的配置。“普九”达标检查开展以来,教育行政部门每年的教育费附加中拔出一定的经费,给农村中小学校逐步建立各种功能室,配置音、美教学器材,让农村中、小学的音、美器材配备上规模、上档次,以便顺利地实施新教材的艺术教育。
第四,学校教学设备严重缺乏,阻碍了农村学生的兴趣发展。农村中小学校艺术教学设备的配置,虽然在“普九”中得到一定改善,但还达不到真正实施新的课程改革艺术教育教科书所需要的完整教学设备。特别是农村小学,艺术教育教学设备还远远达不到配备要求。当城市的小学生在市区的青少年宫、活动中心载歌载舞的时候,农村学生连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都不懂,连一些简单的乐器都没有见过,更不要提掌握一门乐器的技能了。
谈谈对教学艺术的理解范文4
一、优化备课
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根据教材大纲钻研教材可以使自己明确教学方向,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钻研教材不仅是对教材的理解、领会,还包括对教材的加工处理,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实验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注意知识、技能和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并根据学习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一方面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学习新知识时,还要注意为以后学习作好铺垫。教师在备课时,选择最优先的教学模式。例如对于化学用语,可以采用讲授――掌握式的教学;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可以采用启发――掌握式的教学;对于化学实验,可以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对于化学计算,可以采用指导――自学式的教学。
二、因材施教
学生个体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对于不同的学生老师有不同的对待方式,也就是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对于平时学习方法、习惯、成绩都好的学生,一般只在具体问题上给与指导,并适当增大训练难度,提出新问题以保持他们学习化学的持久热情,如单独给这批学生布置作业外的“每日一题”,要求尽量用多种方法解题,鼓励他们创新方法。对于学习态度端正、勤奋,但成绩一般的学生,一般侧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定期检查他们的学习笔记,按章进行“好题妙解”例题讲解,增强对概念的领悟,以此帮助他们拓宽解题思路。对于智力较好,但随意性强,学习不努力的学生,着重在学习品质上对他们进行教育、调整,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去负责完成某项任务,以此来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培养其认真学习、认真做事的态度,如吸收他们参加课外的科技劳动,在实验课上进行化学实验的表演等。对于少数学习和表现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的学生,一般采用不刺激,低要求,慢教化的策略,以维护课堂的良好纪律。
三、创设情境
沉闷的课堂气氛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但过于喧哗的课堂又难以使学生冷静思考,及时把握教学中学生的情绪,及时调控课堂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兴奋活泼状态。如在课堂教学中,将实验设计更具有新颖性,仪器安装更具有审美性,操作演示更具有规范性;将思考问题的设计带有连续性、阶梯性、跳跃性;教学语言的选择注重情意性、幽默感以及悬念的巧设和思维路径的变异等都是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有效途径。
四、对症下药
当学生的发问或回答出乎意料之外,而根据要求必须做出明确回答时,应当机立断,给予果断的肯定或否定的答复,以避免因犹豫不决而带来的课堂混乱和学生思想上的彷徨。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对关键之处学生答非所问时,要及时把握学生的思维脉搏,发现问题症结,采取针对性措施。总之不能让学生牵着鼻子走,把教学的主动权始终控制在教师手中。
五、多方诱导
教学时,要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如有选择的对旧知识的要点进行检索、帮助学生对新旧知识构建联系、在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中为学生指明观察要素和实验重点、为学生实验探究提供提示性的指导,对于复杂的、综合性强而学生难以一步达到目的的问题进行分解和铺垫、描述预期的结果或成功标准、创设成功的学习情境(即让学生成功地获得对各种问题的解决,从而使好奇心和学习愿望得以满足,并体验到探究活动的快乐的情境)等。如《氧气的制取》之教学,先对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直接就告诉学生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得到氧气,而使用学生通过自己预习,设计对比实验方案,引导学生讨论探究是什么物质的分解得到氧气的,从而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效率。
六、融会贯通
谈谈对教学艺术的理解范文5
关键词:教学方法;反思;问题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要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吸纳更多的新知识,就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并灵活运用。对于阅读教学来说,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能达到增强阅读效果的能力。下面以《范进中举》为例,就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课堂教学效果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注重解题,牵一发而动全身
课题作为文本主要内容或主题的展示,它能起到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开启文本若能抓住课题,引导学生研读课题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疑问,有助于学生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有重点地去把握文本。
在《范进中举》教学中,上课开始在黑板上写下课题“范进中举”,要求学生读课题,说说自己从课题中了解到的信息及内心的疑问。
生1:我知道了文本的主人公是范进,主要时间是中举。
生2:我认为课文会围绕范进中举前后发生的故事进行写作。
生3:《儒林外史》采用讽刺的手法来写作。对于读书人来说,中举是喜事,那作者在本文中怎样来体现讽刺这种效果呢?
……
反思:实践证明,教师只要抛砖就能引出不一样的思想火花,注重解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其实解题的过程也是一个问题的设置过程,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它指向明确,既能体现整体阅读的性质,又给学生提供了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空间,能有效地“简化头绪,突出重点”。
二、创设问题,突破重难点
多年来,“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已成为固定的教学模式,其效果往往不理想。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缺少主动探究知识的兴趣。新课程改革后,课堂教学发生了变化,“满堂灌”又变成了“满堂问”,表面看来似乎学生已是主动探究,可真正有价值的问题又有多少呢?改变现状的方法就是教师通过有价值的提问激活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题学习的主人。为了突破范进中举导致众人的“变”,从而让学生理解范进中举的悲剧性,挖掘其社会根源,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屠户对范进是如何称呼的?他的态度是怎样的?
2、领居们对范进的态度是怎样的?张乡绅来干什么?
这两个问题其实都围绕范进中举展开,在问题探讨中,就给我们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人甚至亲人都以金钱、地位来衡量人 ,从而决定他们待人处事之态度,一幅幅啼笑皆非的众生相,让学生体会到了文本的深刻内涵。
反思:提问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正如布鲁巴克所说:“学生能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是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都能把“问题法”这一源头活水有效地运用在语文教学中,那语文教学定会丰富多彩,学生一定会学得津津有味。
三、搭建表演平台,深入触及内涵
表演这种教学方法虽非适用于所有课堂教学,但如果在合适的教学内容,合适的教学时间运用此法,效果会事半功倍。在对文本相当程度的熟悉之后。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过程中真正有所收获。《范进中举》就是个很好的表演脚本。我在结束对文本重难点分析后,灵机一动,先让学生自己组合 ,然后挑选文中精彩并且学生喜爱的片段进行排练,短时间的商量后,学生编排出来的效果又给我带来一次惊喜。即让教师看到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深度 ,也让学生在表演中再次理解了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
反思:表演法是愉快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具体操作方法,是形象化教学艺术的一种体现。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愉快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但也切记乱用和滥用,否则便有徒有热闹,收效甚微而适得其反。
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同样,课改教学的目的也在于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无论解题还是创设问题,甚至是表演都不仅仅是教学方法,还是我们激活学生思维,激活课堂氛围,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手段。惟有让学生真正参与,融入课堂,学生的思维才会动起来,从而达到提高语文课堂实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年2月
谈谈对教学艺术的理解范文6
一、发于“言语”
鉴赏古诗词,语言是最直观也是最基础的第一步。宋词字里行间都具有一定深意,每句话甚至每个字都值得我们认真推敲。它比较随性洒脱,便于词人抒感,形成别致之美。
朗读是进行古诗词言语鉴赏的必经之道。教师应重视朗读环节。通过朗读,可以巩固学生对诗词语言的节奏、语气及词人真情实感的把握。如“寒蝉凄切”中的“切”字为韵脚,应重读,而且需要拉长尾音,以便读出词人内心那份凄凉、忧愁的情感。进入到词句赏析时,教师要为学生指出重点字词的作用。如“寒蝉”特指秋后的蝉,给人以萧瑟之感,渲染了离别时的气氛。“骤雨”则为全词奠定了凄凉的环境基础。“催发”更是突出了离别时的紧迫与词人的不舍。“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此处无声胜有声,所有离别时的伤感都写在彼此的泪眼里。“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寄情于景,因为离别,周围的景物也变得灰暗起来。最后“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把词人知音难寻、不忍离别的情感推向了最高峰。
所以,朗读与内容分析是鉴赏宋词语言的基本途径。朗读主要是带领学生熟悉词作,明确词人的情感基调。而分析内容则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必经之路。但这里的分析并非逐词逐句翻译,而是点明重点字词即可,通过教师指引,让学生自主地理解,唯其如此才不会破坏宋词原本的语言之美。
二、展于“意境”
宋词和诗歌、散文一样,都具有独特的意境之美。词人都善于借助景物、意象来抒发自身的情感,这是自古以来文学艺术的传统。不同的意象体现着不同的情感,甚至在不同的词作里,相同的意象也体现着不同的情感。那么,该如何带领学生品读意境,感受宋词的美妙呢?
在《雨霖铃》中,词的上阙用“寒蝉”“骤雨”“烟波”“暮霭”等意象勾勒了一幅“多情自古伤离别”的画面。到了下阙,词人分别用“酒”“柳”“月“风”等意象,更加细腻传神地表现出离别之绪。这里的“柳”是“留”的意思,表明词人不想离别。“月”是“残月”,与“满月”的团圆正好相反,是空缺、遗憾之意。“风”是“晓风”,意为清晨的风,格外寒冷,可以想象到词人酒醒后的郁闷、凄凉心境。而借酒消愁只能“举杯消愁愁更愁”。@四种意象环环紧扣,逐渐深入,具有浓重的抒彩,渲染了离别时的伤感气氛,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完美的意境。词人在描述自己心理活动的同时,也引起了读者对意象的想象,从而达到情感共鸣。这就是典型的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意象是意境的铺垫,理解意境的直接方法就是找出意象并进行分析。明确了意象的意思,那么距离读懂意境就不远了。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反复为学生讲解各种意象所代表的含义,然后让学生去感受词作的意境,理解词人通过营造这种意境想要表达的感情。
三、终于“情感”
鉴赏了语言,领悟了意境,接下来品读的即是重中之重的情感。每首词都是词人情感的迸发。若一首诗词没有真情实感的注入,那读起来只会是索然无味,无法拨动读者心中的那根弦。在宋词教学中,教师要对词作细节进行充分分析与讲解,让学生通过语言、意境的铺垫,真正走进词作,去感受词人当时是怀着怎样的一份情感来创作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首经典词作的。
表面上看《雨霖铃》的情感非常简单明了,无外乎通过层层意象、意境的塑造来表达词人与恋人的难舍难分以及分别后深深的牵挂之情。但当我们多元化地解读这份情感时,会发现作品不单单抒发了离别之感,还有对命运前途的迷茫和仕途失意的不甘。如词人为什么要离别?是因为此处不能够继续停留可以引申到词人颠沛流离的波折经历。“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则代表词人居无定所,甚至没有容身之处,生活无法安定下来,只有到处奔波。
所以,在教学生鉴赏宋词情感时,教师一定要详细介绍作者的人生经历、生活背景,而不能只通过语言、意境等来浅显地推测词人的情感。只有在综合了解各方面因素后,学生对词人情感的理解才更全面。由此,学生的审美素养、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能力、语文综合素养才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