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与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才培养与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才培养与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从严治校规范管理提高质量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思路、办学体制、办学模式与办学机制的一次大胆创新,它不仅扩大了高等教育规模,缓解了本科教育的供需要求,同时也适应了经济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几年来,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作为一所独立学院,以成功素质教育为主线,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以学生学业成功、就业成功为导向,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思路,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强化教学监控,在努力提高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探索。

一、确立新的教育观念

教育部长周济曾说:“从未来的发展看,必须进一步改革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树立现代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是独立学院为适应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趋势,培养多样化人才,实现独立学院全面、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成功素质教育”是一种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的、我校率先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大学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成功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业成功、就业成功、创业成功、事业成功。注重突出“一个特色”(成功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抓好“两个课堂”(专业素质课堂和非专业素质课堂)、立足“三个阵地”(学校、家庭、社会)、依靠“四支基本队伍”(教师队伍、素质导师队伍、科研实验人员队伍、管理人员队伍),并充分发挥四支队伍在学生培养中的合力作用,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也塑造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坚持实践至上,知识为本; 学生至上,教师为本,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用科学的发展观、用“成功素质教育理念”,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规范教学管理

(一)健全规章制度

为全面推进成功素质教育,规范教学工作,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针对中南分校的办学特点,学校从教学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管理三个层面来健全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通过制定统一的、规范的行动标准,规范教学各环节中的“教”与“学”行为,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文件。如:《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教学管理要点》、《中南分校教学工作规范》、《中南分校院、系(室)三级建制、两级教学管理暂行办法》、《中南分校学籍管理规定》、《学生考试违纪处罚条例》、《关于优秀本科生提前毕业的暂行规定》、《关于本科生申请转专业的暂行办法》、《关于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中南分校教材编写与管理办法》、《关于教学实习经费管理办法》、《中南分校实验室工作条例》、《关于做好毕业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及有关工作的通知》等,建立了一套适应学校特色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使制度不仅仅起到约束人、规范人的作用,更多地起到激励人、开发人、调动人的作用,使我校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按章办事,教学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

(二)规范工作流程

独立学院是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模式,其教师和管理人员来源多元化。为了提高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加强岗前培训和专项业务学习,另一方面建立了校、院、系(室)三级建制,校、院两级教学行政管理机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理顺关系,提高效率。为规范日常教学管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和严格的工作程序,使全校教务管理人员目标明确、任务具体、严谨规范、高效服务,学校拟出和制作了“日常教学管理流程表”,分上下学期,按教学周将常规工作和专项工作的时间要求、工作内容要求、责任单位及责任人要求汇成流程表,并制成镜框悬挂在教务处、各学院办公室,使全校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工作层次清晰、分工明确具体、责任落实到人。

(三)严格学籍管理

学籍管理是教务管理的核心,学籍管理的基础是成绩管理。首先,以规范学生成绩管理为切入点,组成专班,深入各学院逐一清理、核对学生名单、学籍信息、成绩数据,然后建立计算机信息管理平台,启用新的教务管理软件,将全校380多个班级15000多名学生的学籍信息和成绩数据全部网上录入,并对成绩录入和管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和操作规定,实现了学生学籍管理信息化、规范化、网络化。

三、深化教学改革

(一)明确培养目标

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要求的总体计划实施方案,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遵循人才培养应符合经济建设及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符合学校办学实际的原则,我校以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为主线,把人才培养目标概括为“一二三四”,即:强调学好一个专业,掌握二个基本技能(外语、计算机)、夯实三项基本功(一笔字、一口话、一手文章)、塑造四项基本品质(笃志、博学、崇实、拓新)。形成99%的学生按高素质劳动者方向培养,1%的学生按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教育家、政治家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即“99+1”的培养模式。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着力提高学生语言(中、英文)、计算机应用能力,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和非专业素质的培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同时,试行素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

(二)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按照“三用”(实用、够用、会用)原则,整合各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内容,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学业要求。考虑学生的基础知识、兴趣、特长及能力差异对教学的要求,实行了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三门全校性公共基础课程的分类分级教学,教务处统筹协调,按学院分级编班,确保学时学分、开课序列相同,同一教材与补充教材相结合,教学要求、教学进度略有差异的原则组织教学。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效果明显。

另外,鼓励教师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案例式、情景式、讨论式等)教学,鼓励双语教学,鼓励个性教学。开展校内实训,开展校外采风实践活动,全方位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三)严格考试管理

变单纯的知识性考试为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着力发展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把学生期末考试的压力转化为平时学习的动力,学校规定,学生成绩的计算方法为:期末考试成绩只占课程综合成绩的50%,平时成绩占50%。学生期末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中的出勤率、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平时检测、期中考试五项和期末考试等六部分构成。期末考试则采取多种形式如:考试、考查、作品展等。

在05年秋的公共基础课期末补考中,有8名学生请人代考,学校在对违纪事实进行深入调查,积极做好教育工作的同时,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和学校规章,按规范程序拟出处理意见,在接受学生申诉后成功举行“违纪学生处理听证会”,其教育意义、影响极大,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中南分校重教育、重调查、重事实、严格管理、从严治考的良好形象。同时被媒体称为湖北高校自教育部“新规定”实施后的首次听证,被《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科学时报》、《长江日报》等,以及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光明网、中新网等数十家主流平面媒体及网站进行了广泛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评议。

改革考试组织工作。自05年起,实行考试组织管理工作的重心下移,将分工做细,责任到人。公共课程的考试组织安排工作由校教务处负责,其他课程考试的组织安排工作(考试时间、地点、监考教师的确定)由承担教学任务的学院负责,并通过对教学秘书的培训、指导,确保考试的有序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强化质量监控

独立学院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仍然是课堂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校建立了一套“学生评教、领导听课、教学督导、部门检查”的四位一体的课堂教学过程监控和质量评价机制。将控制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经常性的管理工作来抓,并贯穿于课堂教学管理的全过程。

“学生评教”是课堂教学过程和质量评价机制的主体。一般来自三个层面:一是期末全体学生对所任课教师的综合测评;二是各学院和各个班级学生信息员每月一次教学情况信息反馈;三是每学期一次的学生代表座谈会中对任课教师的评价。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得出“学生评教”的具体数据,作为教师期末测评的主要依据,而教师期末测评结果将与工资奖金挂钩,给教师以压力和动力,有利于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领导听课”是课堂教学过程监控和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规定,校、院、系(室)三级领导每学期都要随机随堂听课。领导听课一方面能及时了解并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便于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同时各级领导作为教学行家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能给予一定的指导和评价,鼓励督促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督导”是课堂教学过程监督和质量评价机制的专家。我校聘请了长期在公办高校教学工作第一线有着丰富教学和管理工作经验的老教授担任专职教学督导员,对教学工作各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指导、监控。以课堂教学为重点,随堂听课,跟踪听课,重点监控、指导青年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对青年教师采取帮、扶、带;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课堂驾驭能力、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艺术等方面的提高有极大作用。此外,教学督导不仅督“教”,还督“学”,独立学院学生的特殊性,上课迟到、早退、玩手机、看书报、打瞌睡等现象较为普遍,所以,教学督导还起着督导学生学习的作用,从“教”与“学”两方面进行质量监控。

“部门检查”是课堂教学过程监督和质量评价机制的行政手段。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教务处、学工处等)对课堂教学和学校教学质量实行全面的监控和考核。开学初查教师备课情况,对教师教案、教学日历进行随机抽查; 期中进行常规的期中教学检查,对教学进度、作业批改等进行抽查;期末重点检查出卷、评分等。通过这些检查,教学管理部门对全校教师的课堂教学实施全过程监控,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期解决。对确实不能保证课堂教学基本质量且不敬业的教师及时调整或解聘。

实践证明,以学生评教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核心,构建四位一体的课堂教学过程监督和质量评价机制,对稳定课堂教学秩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效果。

规范管理是办好独立学院的前提,提高教学质量是独立学院生存的基础,是实现独立学院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发展需要规范,规范是为了进一步更好地发展。我校将进一步从严治教、从严治考、从严治校,规范管理,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人民满意的独立学院。

参考文献

[1] 赵作斌成功素质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4.9.2

人才培养与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人才培养;构建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3.055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和通信载体的不断提升,工业4.0、微电子和“互联网+”信号的释放,使得人们的生活生产越来越离不开电力行业的支撑。一方面,新技术和新载体在电力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另一方面,电力工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作为培养电力行业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一直以来是为电力输送人才的老牌专业。新形势下,如何构建教学体系、设计培养模式、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是时代赋予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的难题,也是高等学校专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和重要使命。

1 构建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要培养的是“知识、能力、素质”,集三位于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的人才首先要具备电力系统强电知识和技能,在关于电机、发电厂、电压及电力系统方面,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对其进行深入了解,灵活运用继电保护、电力电子等方面的知识,解决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具备电力系统控制和通信两方面的弱电知识技能,无论是计算机控制、微机保护、嵌入式系统、电气控制与PLC,还是信号与系统、通信网络、无线通信和光纤通信都能够驾轻就熟,灵活运用与把握。除此之外,该专业还要实现校企合作,让企业技术人员融入师资队伍,将行业前沿融入课堂教学,将研究过程中的科研成果纳入教学管理,实现课堂教学同步化、实践项目层次化、课程设计综合化与毕业设计实战化。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的是层层深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实践项目有机融合起来,通过专业课程的设计,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经验,设计一些题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根据时展的现实需要,选定毕业设计题目,在相关导师的指导下,实现自身专业运用知识的巩固与提高。

1.1 专业定位与专业特色

从专业定位和专业特色来说,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的是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掌握电气工程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专业研究开发能力的,集设计、规划、运行、管理为一体的宽口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改该专业对人才要求的重点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与此同时,要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能够在面对电力工程相关技术问题时,独当一面,反思成才,成为行业中技术能手。

1.2 人才培养体系结构

现阶段的人才培养体系结构,往往是结合自身学校的特点,并没有真正适合专业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探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就是要建立需求导向,以专业人才培养为需求,而不仅仅是考虑学校的人才培养方便。建立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实现以电力行业需求为导向的知识、能力、素质分析为一体的课程内容体系,通过通识基础教育模块,专业基础教育模块和专业英语教育模块,完成好课程间知识的衔接与联系,形成富有专业特色的电气方向和输电线路方向两个“战略体系”。

1.3 课程设置“厚基础,宽口径”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需要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有机融合,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的课程设置原则,在课程设置上,努力权衡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比重,将两者与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统一起来。专业应用课程更多的体现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特长和培育学生的兴趣,按照学生自身所需,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在兴趣的引导下,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实现“有专才”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学科基础课上,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将认知学习、金工学习、电子工艺学习、课程设计与综合实训结合起来,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具备最为基础的综合素质能力。

2 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的保障措施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需要促进人才培养,保证人才培养具备相应的措施。除了具备专业人才培养相关渠道外,还有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在保证教师师资队伍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实现人才培养教学过程的监督管理。因此,好的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建立一整套的人才培养保障措施。

2.1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有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保障和维护,学校实施人才培养计划,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各专业需要根据学校情况及电气工程相关情况,量身订制教学大纲,选用和实践结合紧密相关的教材,允许学生自主选课。好的教学管理制度要有弹性学制、改革考试制度、学分互补制度和实习加分制度,能够保证相关的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新的教学管理制度,不仅仅要满足行业需求,还需要考虑学生的自身特点,体现人才培养特色,从源头上和制度上为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就不能够保证人才培养的规范化和规矩化,也不能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的常态化。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在于师资力量的保障。优质的师资力量能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灵活教学的重要因素。高水平的能够掌握行业信息的师资队伍,充分利用学校的管理制度和机制,采用不同的聘任办法,以较为优秀的政策和办学条件吸引优秀人才的加盟。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电气化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人才资源库,在学历层次和进修学习方面,予以倾斜和支持,不同地域不同专业的高学历人才,能够使得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开放化和多元化,也能够使得师资队伍兼具教学、实践、科研多方面的能力,在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方面,塑造新的优秀的教师团队。

2.3 培育教学监督机制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高校所培育出来的人才需要与社会要求相吻合,与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适应。人才培养从来就不仅仅是高校自身的内部事情,其更多的需要得到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与认可。人才培养方案在经过教学单位的审核及研讨后,需要听取社会各界的相关建议,学校各级部门要逐步建立监督核查机制,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权威性和科学性,相关的教学参与部门要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合理安排课程中教师与教学环节,规范教学管理,设置教学安排,分配课程学时。人才培养方案具有一定的严肃性,教学监督机制具有一定的反馈性,要通过加强对人才培养方案的监督管理,确保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是我国现阶段培育行业人才,适应多元化、分层次发展,促进理论技术革新,使专业知识与社会发展联系更为紧密,促进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的共同发展,实现电力行业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发展。由于主客观因素的限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参与进来,根据实际发展需求,反思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索、实践、完善,搭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新平台。

参考文献

[1]刘秀莲.应用型高校的宽口径招生与窄专业方向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8,(11).

[2]何成辉.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12,(6).

[3]冯晓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改革的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5).

[4]李凤婷.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

[5]马景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5).

人才培养与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TH133;TP183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教育部在政策层面对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十分重视,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2006年3月,《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的文件中指出,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注重对学生适应企业实际工作岗位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敬业精神和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而实践教学的根本特点就是按照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开展培训项目,突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由以上教育部相关文件内容不难看出,在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中,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是我国高职院校以工学结合为重要切入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把校内学习和校外工作相结合,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获取报酬的工作实际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进一步分析与思考。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视并加强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管理,运用现代化教学管理方式,健全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现实践教学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是很重要的。

二、高职实践教学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也进行了诸多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实践教学管理意识不断增强,取得了不少阶段性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制订较高水准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实践教学课时、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2)初步将实践教学管理与职业资格证书中所包含的职业素质相衔接;(3)结合具体情况,制定整合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对人、财、物全面管理,管理意识不断强化;(4)开始重视实践教学质量监控;(5)成立专门化实践教学管理部门。目前高职实践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教学管理组织机构设置不够合理

通过对海南省部分高职院校的实地调研和对其校园网站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得知,在实践教学管理中,高职院校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教务处管理导向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高职院校教务处设立专门的实践教学科,负责校内外实验实训教学管理,制定学院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以及各项实践教学管理工作,如校内外实验实训教学管理、毕业设计管理、实验室与校内外实训基地规划与建设工作等。

组织机构的设置相对简单,缺乏学院层面的统筹和统一管理,没有形成自上而下的独立的实践教学管理组织体系,使得教务处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常力不从心,与教学部门沟通和协调不畅。

在学院层面,没有专门负责实践教学的机构,个别院校即使设置了校企合作办公室,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极少参与学院实践教学活动,形同虚设;在教学系部层面,大多数教学系部尚未将实践教学的管理从系部教学中分离出来,没有专门负责实践教学管理的部门,这种管理的混乱也给教务处的实践教学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制度是指实现某种功能和特定目标的社会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的一系列规范体系。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是为实现实践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体系,建立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的作用在于通过对实践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人、财、物的激励与约束,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目前就海南省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管理来看,学院制定了部分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如《实践教学经费管理办法》《顶岗实习管理暂行办法》等,但缺乏针对校内外实训基地的管理、学生实验、实训教学管理、实习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的考核与成绩评定、实践教学的档案管理,以及实践教学师资管理等一系列具体而完整的实践教学制度体系。即便有些学校在课程、教学、师资、实习实训方面有规章制度,但对于制度的合理性、可行性方面的研究较少,有些只是建设性的意见,缺少执行力。

这些问题导致了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管理的混乱和无序。

3.实践教学的教学过程管理薄弱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管理难度加大,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管理、考核与评价等,面临着诸多难题,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实习内容与在校学习的教学内容不同,甚至存在部分学生所从事的实习工作与其专业不对口的情况,各高职院校普遍缺乏独立的实践教学质量考核评估体系,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处于低水平。

因此,必须突破传统的管理方式,按照实践教学的要求,制定适应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管理方法,建立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4.实践教学场所职业氛围不浓

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需要把“真实的工作”和“实践教学”真正地联系起来,把它与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建设等结合起来,使学生现在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而已。目前海南省部分高职院校的校园内外实践教学场所职业氛围不浓,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

三、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1.设置合理的管理组织体系

高职实践教学由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部分构成。因此,其实践教学管理机构可分为学校实践教学管理机构和校外实践教学管理机构。不同的管理机构分管的工作任务不同,但其目的相同,都是保证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实践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如下图所示:

校内实践教学管理机构由学院决策层(分管教学的院长等)、教务处、师资培训中心、实训设备中心以及教学系部组成。分管教学的院长等决策层负责学院实践教学管理的整体工作的开展,进行宏观控制;教务处实践教学科负责实践教学的计划、组织和实施;师资培训中心负责教师的企业挂职锻炼,帮助“双师型”教师队伍成长;实训设备中心负责实训设备的购置、分配、维修等工作;教学系部是实践教学管理组织的基本单位,负责实践教学。

校外实践教学管理机构由人才培养中心、员工培训中心、产品研发中心构成。企业与学校合作设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由人才培养中心、员工培训中心、产品研发中心构成。主要负责学生实习的安排、管理以及成绩考核,加强学校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的培养,促进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技术研发,强化校企合作。

2.制订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在工学结合人才模式下,实践教学工作十分繁琐,必须做好组织管理工作。根据实践教学基本环节,建设或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规定其目的要求、组织管理、工作流程和评价标准等,并在管理文件的宣传、讨论、运行和反馈中不断收集意见,积极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以促进实践教学管理的不断深入,各个环节落实到位。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体系要兼顾:

(1)实践教学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开放性等特点,必须建立严格而又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体现弹性管理模式。

(2)要从传统的管理制度向现代化的、先进的、科学的管理制度转变,实现制度创新,真正实现由管理者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一套完善的实践教学制度应该包括《实训(验)室工作规程》《实践基地管理制度》《学生实训(验)守则》《实践教学检查制度》《实践教学考核制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等,使实践教学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强化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体系

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从实践教学组成要素看,实际包括对人的管理、对环境的管理和对实施过程的管理三个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较大的投入。不同专业都要制定实践教学全过程管理的基本流程,建立相应的制度、实践要求和考核标准,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实践教学管理程序文件和工作文件,严格执行管理流程和考核要求。在实践教学的准备、实施、反馈阶段都要严格把关。

(1)在准备阶段要做好前期准备,具体要做到指导思想正确、师资队伍健全、课程编排合理、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环境等。

(2)在实施阶段要把握高职学生的特点,牢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掌握正确的方法,让学生真正能够把所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领会知识。

(3)反馈阶段是提高学校质量的重要保障,反馈要及时、准确、有针对性,特别是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网络的广泛应用为校外实践教学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及时的反馈可以为学校带来很大的益处。

参考文献:

[1]韦敏.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管理的思考[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6):103.

[2]周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广西轻工业,2010(4):126.

[3]刘选.工学结合模式下校外实践教学管理的问题剖析与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03).

[4]姚永聪.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05).

[5]朱小萍.加强高职实践教学管理的途径[J].职教论坛,2010(23):46.

基金项目:海南省十二五规划课题,2013年基金资助项目(QJJ12506)。

人才培养与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卓越计划 教学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3-0034-03

作为世界上高等工程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却不容乐观,不能很好地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所培养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也不能完全符合国家技术发展需求。为培养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教育部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重大教改项目,这对于促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迈向工程教育强国、实现以社会需求培养人才、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教育部先后分两批共批准了194所高校为国家级卓越计划实施高校,大多数省(区、市)也启动了以本科生为主的省级卓越计划。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卓越计划突破了传统模式,以行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强调高校和行业企业密切合作,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应用为主线,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建设工程教育高水平师资队伍。改革的目的是着力提升学生的在工程技术方面的素养、实践、设计和创新能力。卓越计划的实施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还取决于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学的有效组织、管理和运行。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解决卓越计划下教学组织及教学管理问题的对策及建议措施。

一、教学组织与教学管理现状及问题

(一)现行教学组织与管理模式

高校的教学组织与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校、院、系教学管理部门为主体进行的有关教学的行政管理;二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相互配合的教学过程的业务管理。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行政管理仍然是按照等级制进行决策,管理形式一般是由上而下的集权式的管理。同时,大学教育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模式的影响较大,仍未摆脱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的中心还是知识的传授。[1]在教学的安排和组织上,使用相同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材和考核方式的统一标准来培养学生。在教的方面,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统一,忽视学生的创造才能和个性差异;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考试评价功能,忽视对学生的全面综合评价。在学的方面,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还是上课听课、记笔记,考试复习背笔记,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这阻碍了学生自身动手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当前的教学组织与管理模式,我们发现其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学安排、教学评价、师资队伍素养等方面不能很好地满足卓越计划实施的要求。

1.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和结构不完善

国内高校基本是按学科来划分专业的,然后按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对于一个专业甚至一个学院来说,课程设置都是确定的,这就造成了“千人一面”的现象。因此,学生选课受到约束,学生选择教师和选择课程的条件十分有限,甚至没有自主设计选课的空间。另外,培养计划的结构模块和各门课程的知识体系不尽合理。[2]例如,基础课时间跨度长,而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基本安排在后两年,学生不能很好地用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分析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或独立开展专业实验。学生在进入大三时,基本上还不太了解所学专业,有相当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仍不明确,专业学习上存在盲目、随意和被动的现象,缺乏专业兴趣和热情。

2.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不能适应卓越计划要求

学分制是以指导性培养计划代替学年制的教学指令性计划,实行弹性学制,实施学生选择课程和教师,这更适合学生依据个人实际情况来安排自身的学习计划,合理选课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然而,目前国内高校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大多仍保留了学年制的影子,特别是在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高校在教学资源上很难满足学生个性化培养需求,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机制都没有作根本上的改变。卓越计划强调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拓展空间,这就要求教学管理制度更具有弹性和灵活性,能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保障。由此来看,当前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显然不能适应卓越计划的要求。

3.教学评价不尽合理

对学生学习的合理评价既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要考虑课程本身特点和属性。[3]从学生来看,它既包含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评价,还应该包括对学生个性发展、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综合评价。从课程本身来看,教学评价要考虑课程的类别和性质,不同课程采用与课程性质相适应的评价方式。现行教学评价体系中重量化测评、忽略质的分析和唯分数论是普遍现象,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不科学、指标不全面,评价主体和评价形式过于单一,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拓展。

4.师资队伍的时代素养不够高

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涵盖了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态度、团队协作、沟通与交流能力、职业道德和诚信等。这对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理论知识、前沿技术和现代管理水平等具有更高要求。教师要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要以良好的团队协作、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执着的科学精神引领学生,努力营造创新氛围。教学管理人员应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掌握现代管理技术和工具,让教学管理工作更具创新性和效率。对比当前现状,不少教师还缺乏工程背景、行业技能和创新意识。教学管理人员管理理念落后,缺乏先进的管理思想、服务意识和管理技能,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和效能性差。教师和管理人员没能根据时展的需要逐步完善和提高自身的素养,这对卓越计划培养目标的实现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二、对策及建议措施

(一)转变传统教育思想观念和模式

在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下,国内高等教育是将知识的传授置于教学的中心位置,以传授知识为主,坚持教师、教材和课堂三个中心。与国际比较,国内工程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于理论和实践脱节、教育与产业脱节。[3]实施卓越计划就是要衔接这两个“脱节”,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实现学校理论教学与行业实践的有机统一。[4]应改变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传统教育模式,确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观念。应改变毕业设计综合训练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的现象,树立以社会实际需求为导向,面向工程实际、面向企业实践的教育新观念,促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

(二)改革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上,卓越计划既要打破学科壁垒,实现文理交叉的宽口径培养,又要构建项目式教学、研究型实验、科技竞赛、创新训练、项目实践及创业孵化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改变原来固有的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相辅的模式,增加工程实践环节和时间,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适应卓越计划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优化教学组织与安排

在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除要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外,还需要对教学的组织实施和课程的安排进行优化。目前,国内很多学校提出“3+1模式”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的教学组织模式,增加了工程实践环节和实践,对于整体实施、全盘推进、统筹安排具有可操作性。但工程能力的培养不是单纯的一年企业实践教学就可以实现的,应该考虑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的相得益彰。[5]因此,在教学组织与安排上应予以优化,执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穿行,实践环节教学时间不低于理论教学时间,充分利用寒暑假开展企业工程实践,必要时可以考虑执行短学期制度,这样有利于学生到企业开展工程实践教学的组织和时间安排。例如,在校内按计划完成基础理论和课内实验教学,其余校内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在企业分步组织专业实验、认知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工程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交叉进行。

(四)构建校企共同负责的教学管理机制

要实现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还需要教学管理部门的有效组织、协调和实施。卓越计划的核心是行业企业作为实施的主体之一,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担负着至少一年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任务。企业主要负责企业阶段培养方案的制定、管理和实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需要高校和企业双方共同组成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专家委员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机构,构建高校与企业共同负责与管理的教学管理组织机制,保障卓越计划企业实践阶段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推进学校和与企业的产学研结合。

(五)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遵循以动手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卓越计划理念和“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的工程教育理念,通过改革和完善现行教学管理制度,实施更具有弹性和灵活性的教学管理体制。通过实施综合培养,使学生实现在工程基础、专业技能、人际交往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例如需要完善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计划组织与实施学籍管理、毕业与学位授予等相关管理制度。

(六)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卓越计划培养目标涵盖了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所需的全部能力,要求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提高自身素养、跟踪理论前沿,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对于教学管理人员,应提高学历层次,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对教师来说,强调“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引导教学型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活动或开展科研活动,增加行业背景培训,以提高教学型教师的实践能力,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6]德国被视为当今世界工程师培养的成功典范,原因在于其工程技术大学的教师在上岗前必须有5年左右的企业工作经历,这与我国大部分教师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到高校工作的履历完全不同。应该倡导教师“把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项目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以此推进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三、结束语

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需要高校和工业界密切合作,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的良好互动。高校的教学组织与教学管理应顺从时展要求,高校应充分认识实施卓越计划的重要意义,正视现实问题和不足,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和模式,优化教学组织和安排,完善教学规章制度,推进工程师资队伍建设,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为实现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作好组织和管理保障。

[ 注 释 ]

[1] 朱亚林,高飞,卞步喜.“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管理体制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291.

[2] 辛钧.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思考与对策[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3):111-115.

[3] 郑志红.浅谈“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新模式下的教学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2):235-236.

[4] 程文婷.“卓越计划”背景下教学管理体制优化研究――基于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2):13-15.

人才培养与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2-0034-03

自2003年6月成立以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一直把“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核心问题作为五年制高职教育管理工作的重心,而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对学院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制度做一番梳理与反思,既可总结经验,也有助于展望未来,推动事业的发展。

一、学院教学管理制度建设进程

学院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章立制,夯实基础。

江苏是职教大省,全省十三个地级市都有一批办学历史悠久、办学成效显著的中等专业学校。21世纪初,教育部明文禁止低层次学校举办高层次教育。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满足本地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为了未能晋升高职高专而基础条件很好的中专校的生存和发展,江苏省成立了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学院第一批分院挂牌成立。从2004年至2008年,学院确立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建章立制,夯实管理基础。这方面的主要管理制度有:

1.《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规程(试行)》(苏联院[2004]4号)。该规程依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规定及学院相关章程制定,明确了学院与各分院各自的教学管理职能,建立稳定的教学管理秩序,_保人才培养质量。该规程对“教学管理组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与教材”“教学过程”“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本建设”“教学研究”等做出了明确规定。

2.《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工作水平考核标准(试行)》(苏联院[2006]2号)。

3.《关于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的意见》(苏联院[2006]8号)。

4.《关于加强校企合作工作的意见(试行)》(苏联院[2006]16号)。

5.《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NIIT合作项目工作规程(试行)》(苏联院[2006]12号)。

第二阶段:重点推进,规范发展。

这一时期,学院除了推出加强基础管理的制度外,还探索了需要重点推进的工作。这方面的教学管理制度及重点工作有:

1.《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加强重点专业建设的意见》(苏联院[2007]1号)。学院实行“小学院、大学校”的管理模式,十多个行政人员要管理一二十万在校生,客观上要求不能事无巨细,必须抓好重点工作。其中,专业建设就是重中之重。该文件出台时,学院共设有16个专业大类119个专业,一些专业已经成为办学基础较好、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市场需求、有一定办学特色的紧缺型技能人才培养专业。文件确认“数控技术、制药技术、建筑工程技术、财务会计、应用电子技术等5个专业为首批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并且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学院再遴选5个左右基础条件较好、有市场发展前景、行业特色鲜明、就业率高且有利于发挥五年制高职教育办学优势的专业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

2.为深入实施《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苏教职[2005]32号),学院于2007年制定了《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推进课程改革工作的意见》(苏联院[2007]5号)。《意见》提出了推进课程改革工作的主要任务,其主要内容有“制订并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制订专业课程标准”“改革课程内容”“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建立并完善课程评价制度”“加强课程管理”等。该《意见》的印发,拉开了学院课程改革的序幕。

3.2007年,学院组织专家对各分院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专题审核评议,并印发了《关于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审阅评议情况的通报》(苏联院办[2007]69号)。这项工作是贯彻落实《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推进课程改革工作的意见》的重要举措,并产生了积极影响。

4.从2007年开始,学院启动了教学成果奖的评选工作,并于当年进行了首次评选,详见《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开展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的通知》(苏联院办[2007]20号)。

第三阶段:强化内涵,加快发展。

2009年至2010年,学院组织专家组对所有分院及办学点的教学工作进行了调研视导。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专家组也发现,各校在教学工作中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其中,二级管理、教学督导、教师团队建设、顶岗实习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各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制订、修订及完善情况也参差不齐,多数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完整、不健全、修订不及时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学院于2011年组织起草(修订)了6个文件。经过充分讨论和认真修改,这6个文件于2011年相继印发。它们是:

1.《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苏联院[2011]6号)。

2.《关于印发(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的通知》(苏联院[2011]7号)。

3.《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分院二级管理的意见》(苏联院[2011]10号)。

4.《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加强教学督导工作的意见》(苏联院[2011]11号)。

5.《关于印发(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规程)的通知》(苏联院[2011]12号)。

6.《关于印发(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指导目录)的通知》(苏联院办[2011]42号)。

上述6个文件,成为学院在“十二五”期间教学管理工作的主要抓手。2012、2013年,学院分期分批地对分院及办学点进行了教学视导,视导的重点即为上述6个文件的贯彻落实情况以及“4.5+0.5”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实施情况。

2012年12月,学院在淮阴卫生分院召开了“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督导工作现场会”。

二、学院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特色

学院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过程,体现了我省五年制高职教育勇于探索、强化实践、及时总结、不断改进的发展特色。

(一)规范办学特色:坚持科学发展,注重规范建设

科学发展,规范是前提,是基础。夯实基础,规范发展,是贯穿学院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始终的指导思想。从建院之初到2011年,学院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呈现出一个渐进的、积极探索的、不断深化的过程。从开始的重基础管理到随后的重点工作推进以及强化内涵建设,其工作思路、发展脉络是清晰的,其规范作用、促进作用也是十分突出的,体现了教学管理规范建设的科学发展观。

(二)突出实用特色: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事求是

学院下属近百个分院、办学点,办学体量大,专业门类多,而且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办学环境也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学院一方面深入调查研究,坚持开展教学视导,注重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学院也根据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提出工作要求。基本思路是:通过视导,梳理存在问题,属于个别问题的,通过个别指导加以解决;属于共性问题的,通过完善制度、加强督导加以解决;还有一些问题暂时解决不了的(如建立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等),积极创造条件,积累经验,待条件成熟后再加以解Q。

(三)整体联动特色:坚持整体推进,注重联合优势

学院是一个整体,必须坚持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要实现整体推进,就必须发挥联合优势,这是学院得天独厚的条件。秉持这一思路,学院先后召开了教学工作、教科研工作、专业建设、校企合作、中外合作办学、课程改革、教学督导等专题会议。通过专题会议,树立先进典型,分享成功经验,以点带面,促进整体提升。与此同时,学院先后成立了20个专业协作委员会,为各校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搭建了有效的平台。事实证明,专业协作委员会在加强专业建设、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推进课程改革和深化校企合作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不断创新特色:坚持与时俱进,注重创新发展

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为主体举办五年制高职教育,是一种“集成式”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既无成功经验可以参照,也无现成文件可以照搬。因此,学院的建设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

学院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坚持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一方面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省厅相关文件,服从、服务于江苏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局;另一方面,学院十分注重在规范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学院教学管理制度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单一到丰富、从共性到个性、从外延到内涵,无不体现了创新精神。

三、学院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发展建议

“十三五”期间,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江苏社会经济发展将会对职业教育提出更多的新任务、新要求,为了五年制高职教育在新时期能够实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在学院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一)出台相关制度,促进各校由“被动发展”向自主发展转变

自主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性之一。相对于独立的高职高专,学院所辖的分院及办学点就管理体制而言仍属于中职的范畴。这一体制现状给各校带来发展的依赖性、被动性以及缺乏高等教育特色等负面效应。为撬动这一体制障碍,建议学院率先在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层面冲出体制藩篱,出台相关制度,促进各校由“被动发展”向自主发展转变。理想的教学管理格局应该是:学院层面重点发挥规范性、标准性、方向性、统筹性、指导,分院、办学点层面发挥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形成既有统一的质量标准、明确的办学方向,又有促进各校自主发展制度保障的新机制。

(二)创新相关制度,促进各校深化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研究

要建章立制,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各校开展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研究。宏观层面,学院要组织人力积极开展“五年长学制”的人才规格定位、专业特色定位、人才特点定位的研究;中观层面,学院各专业协作委员会及各分院、办学点要开展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五年制高职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微观层面,从事五年制高职教育的教师要开展教材教法、实践教学体系、技能培养特点与规律、五年制高职生生理心理特点及教育教学相应对策的研究。

(三)完善相关制度,促进各校教学管理制度逐步实现“校本化”

人才培养与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7-0111-02

1 引言

党的十报告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及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提出新的要求。尤其是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得高校教育在经济发展中承担着更加重要的角色,同时也使传统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高校人才培养应以人才的创新及实践能力为主。然而当前我国创新驱动力整体不足和区域间创新禀赋差异较大是阻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大重要因素。牢牢抓住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带来的机遇是稳固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大理论性和政策性命题,也是当前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亟待突破的发展难题。因此,要清楚地认识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之处,从而追根溯源,从根本上寻找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路。

2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相关性

党的十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工业化、农业化、城镇化及信息化道路,推进我国四化同步发展,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战略,为进一步激发我国创新活力提供指导。创新的重点在人才培养,人才质量的高低又在学校。从目前教育现状来看,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明显不适应企业及社会实际需求,工作适应能力不强,与国家及企业所需的人才不相适应。因此,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今后高校的工作重点。面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这种实际情况,必然要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来讲,笔者总结了如下几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一致 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人才需求不一致是阻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及人才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而这种不一致性具体表现为三点:一是各专业课程体系中都有与该专业不相关或者是相关性极小的课程,这样就很难突出某一专业的自身特色;二是专业方向定位模糊,使得同系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相似性,其差异只表现在学制及某些科目的课时安排上;三是专业理论课过多,而实用性、实践性课程较少,甚至是空缺,具有研究性或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课程更是几乎不存在。

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实验教学资源匮乏 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大多数高校依然采用的是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经明显不适应现代化教育,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匮乏,也是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实验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可缺少的环节,然而没有得到各大高校的高度重视。所以,实验实践教学目标、内容、条件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不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

实践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尽管各大高校都在努力投身于教育体制改革中,但是缺乏同步对实践管理相关制度进行完善。因为现行的实践管理制度并没有对指导教师职责等进行明确规定,造成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承担过大的风险与责任,这就大大削弱了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的努力,很多教师由于考虑到自身承担的责任,而不愿意在专业特色实践工作上去深入思考与实施。

3 基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

改革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现在大多数高校招生都是以试卷的形式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以试卷成绩为唯一标准来选拔学生,这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高校人才培养的个性化与灵活性存在明显的偏差。高校人才培养首先需要形成适合不同类型学生、适合不同能力学生的高等教育体系,因此未来的高校招生应当以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多样化为标准进行考核与选拔。可以在不违背公平公正原则的基础上,对某一方面成绩较为突出,或者是具备特殊才能的学生采取特殊招生机制,为具备不同能力优势的学生提供一个适合他们成长的教育环境。因此,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以招生制度的改革为前提。同时,高校其他方面的改革也为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带来更多新的课题,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下,高校招生要以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据而不断进行改革,从而使二者达到协调统一的程度。

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上的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而高校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创新是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在教法与学法两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

首先,从教法上来看,要改革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以及以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主的教学模式,转而实现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真正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同时,还应更加重视现代信息教学工具的应用,如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实践操作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与未来的社会实践相结合。而在考核方面也应改变传统的以笔试成绩为评价标准的现状,而是将出勤率、课堂发言及社会实践等与笔试成绩相结合,从多方面实现对学生的综合评价。

其次,从学法上来看,应改变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传统学习方式,而是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建立网络平台、专业科研兴趣小组等,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自主学习模式,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发挥自主性,自由驾驭其所学知识,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

加大实验实践教学资源支持力度 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匮乏是影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而导致当前高校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匮乏的最根本原因就是资金支持力度不够。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校就必须加大实验实践教学的资金力度。具体来讲,一是政府应加大对高校实验实践资源的支持;二是高校积极投资实验室及实践教学,为人才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完善教学实践管理制度 教学实践管理制度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带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时责任过大问题,在教学实践管理制度中明确实践指导教师的权责,才可以让教师放心大胆地开展教学实践工作,并从心理上乐于开设实验实践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真正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4 结论

综上所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又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来机遇。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高校人才培养相关性的分析,指出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之处,并从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创新、加大实验实践教学资源支持力度以及完善教学实践管理制度四方面,提出基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

参考文献

[1]曹青林.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