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程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术课程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术课程设计

美术课程设计范文1

关 键 词:师范 美院 设计应用类 美术课程设计

人类从开始懂得用教育发展自己以来,经历了艰难而沉重的跋涉。如今,人类自身的发展也日益显示出美术教育的隐性价值。而高校美术教育的关键是使美术所包含的相关各科相互联系,相互融合,通力合作。因此,我们需要构建新的高校美术课程体系。

美术课程的设计,通常是指学校设置美术课程类型和对不同的美术类型课程的教学目的、内容、进程、评价等设计的总体方案。美术系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课程编制理论,即“以美为魂,以术为本”,使美术人才培养目标的脉络逐渐清晰,即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基础美术理论,培养学生熟练地应用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

随着社会进步,美术课程编制也有所发展,不再只拘泥于传统国画、油画、书法、中外美术史、教育学、实习等课程,还设置有工艺、版画、创作与写生、染织、动画、考察等课程。由此来看,美术课程的编写逐渐从单一的绘画向多门类发展。高校美术的课程可以分类为师范、美院、设计应用类美术课程设计三个大方面。以下几点是笔者对高校美术教育课程设计的一些思考。

一、师范类美术教育课程的设计

随着网络运用与普及,美术学科教育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与技能传授,而是传递美术文化与育人相统一的社会实践活动,它还具有促进感知力、观察力、表现力的发展,开发右脑思维与创造力发展的多种教育功能。wwW.133229.cOm因此,师范院校是为普通美术教育输送美术教师的摇篮,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教育有着杠杆性作用。

高师院校承担着高中和中等师范学校的师资的培养,因此,做一个热爱美术教育事业、甘当人梯的普通老师是师范类高校的教育目标。其次,其专业设置面广,无论是国画或是西画,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无论是工艺还是实习等均为必修课,其目的是使师范生根据教学目的及其特点,全面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高师课程设置应该以各门美术技能专业为主,与教育学、心理学、中外美术史等相结合,形成立体交叉的思维、教育模式。以下是几所师范美术系的课程设置对比:

由此得出结论:高师教育是以多门课程为基础,技法课和理论课相结合,与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相互结合、渗透、融会的一种学科。

二、美院类美术课程设计

有史以来,各类美术人才的培养基本上是在师傅带徒弟的传授中进行,所以它的发展是缓慢的。随着社会进步,改变了美术发展缓慢的轨迹,产生了规模更大的皇家美术教育机构——画院,即现代美院的前身。

自东汉时期洛阳鸿都门学创办,到五代十国的南唐画院和西蜀画院,以及宋代的翰林图画院的兴起, 画院规模已经很大,人才众多。清代由于西画家进入中国,透视、结构、色彩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美院课程设置的发展。与此同时,外国的美院教育也有所发展,1498年的达·芬奇学院,1562年的佛罗伦萨绘画学院 ,1648年的法兰西皇家绘画雕刻学院,都最早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组织形式,成为各国美院的楷模。

在课程设计上,美院主要特点是课程设置的专业性,从入校开始就明确了油画系或国画系,四年专攻一个专业。美术院校注重的是美术技巧的培养和训练,培养的是专才。以下是美院的课程设置的对比:

专业美术教育是国家专业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上表可以看出,课程设置主张学生专攻一个学科,相关的鉴赏课、史论课等开设的很少,相对于师范,缺少了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美院追求的是在某个画种方面有独特的研究和创造,或在某一个领域的理论有独特的见解,所以美院的课程设置也应该与之相适应,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使学生在未来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

三、设计应用类美术课程设计

设计应用类美术简称工艺美术教育,由于流传方式单一,很难形成教育规模。由于工艺美术与经济密切相关,而工艺美术的发展要依赖于工艺美术教育,所以说,高校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间接地影响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的课程设计对于高校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工艺美术教育是面向现实生活的设计教育,其范围之广,加大了高校的课程设置的难度,它大到飞机、整个城市的设计,小到商标、纽扣的设计。工艺美术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培养具有创造性的设计人才。以下是两组关于大学工艺美术课程的课程设置表格:

我国的现代设计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所以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高等设计院校培养的学生的设计作品中应该体现出更高的文化修养。设计课程应与市场相适应。现在,国内的设计教育与市场出现脱节的情况,忽略了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完整性。加强理论课、选修课的教育,重视交叉学科和电脑的教育,是我国课程设计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课程设计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必然存在各种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实际问题入手,以解决在教学中的普遍问题为立足点。新课程教学法必须是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发展和获得广泛认同的教学法,必须结合课程改革中的具体问题,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思考,高等美术院校的美术课程设计要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编写不同的教材,做到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常锐伦:《美术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术课程设计范文2

关键词:淮阳泥泥狗;美术教学;课程设计

河南淮阳泥泥狗历史背景分析

“泥泥狗”作为中原地区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出现在河南省周口地区淮阳县,它主要在庙会中用于祭祀人祖伏羲、女娲,成为人们辟灾、求福,争相购买的“神圣之物”。《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陈,太昊之墟也。”《纲鉴易知录・太昊伏羲氏》载:“太昊伏羡氏作都于陈,葬于陈。”据记载应该是淮河流域的氏族部落就是想象中的祖先了,淮河流域也即是今天的淮阳县了,也即是今天泥泥狗的发源地。

淮阳泥泥狗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课程设计

1. 开设研究讨论小组进行讨论,预设研讨内容:

(1)淮阳泥泥狗课程的价值和作用;(2)淮阳泥泥狗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策略;(3)淮阳泥泥狗课程的形成性评价策略;(4)研究性学习与淮阳泥泥狗课程一体化策略;(5)如何通过淮阳泥泥狗课程开发促进学校发展(参与式讨论); (6)淮阳泥泥狗课程开发与实施案例展示(经验交流)。

通过把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细致研究,逐步深入探索,并讨论教学的步骤如何进行,更好的理解和运用其精华。主要可以通过如下方法:

1)提高美术教师的教研能力

首先需要得到学校及上级部门领导的重视,组织一批美术专业的教师队伍外出参加各地民间美术培训(其中包括河南淮阳泥泥狗的设计、制作、包装的学习),利用教研会时间进行讨论研究:设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安排好教学课程,分配好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安排。

2)尝试变换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方式

开设泥泥狗实践基地,提倡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鼓励学生参观学习,回到学校亲自动手制作,完成之后写制作心得,以及后续的包装设计。让同学学习泥泥狗的制作工艺的同时,不断研发新的工艺品种,将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工艺得到进一步的传扬。

2.课程开发

选择课程教学内容。根据民间美术自身特色,选择与之相关的课程设置,比如:设计素描、白描、设计色彩、泥塑、民间美术、艺术设计概论、工艺品设计、包装设计、综合设计等等。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具体设定教学大纲,并在艺术院系开设主修的民间美术专业学习班级,以及辅修的泥泥狗学习制作兴趣公修课,并单独开设班级进行讲授。以此作为大学毕业的所修读的学分,完成即可毕业。

3.在院系设置研究所,研究机构

请资深的民间艺术家现场创作并讲解其创作过程的思想变化和对民间艺术的理解和认识。让相关学者进行理论系统化研究和归纳,设计灵活、适宜的教与学的方法及环境。在美术院系开设研究所,研发泥泥狗的品种,利用当前的国际形势,紧跟时代步伐,迎合大众的审美,适量增加现有的泥泥狗种类。在组织学习上,扩大在进行学习内容选择与组织的基础上,为了促进成人更有效的学习,还需要设计灵活适宜的教与学的方法及环境。在可能的情况下,适当调整教学时间,如每学期安排两个半天(之间有两周的间隔)的学习活动时间,以便于学生校内美术实践活动。开设研究室,让部分在此方面专业特长的老师和同学集中起来,以便能得到更好的专业学习。

4.学校设置陈列室

开始陈列室,并定期展示优秀师生作品。在学校图书馆或办公楼等公共设施里面开设专门陈列馆,使学生更好的更直观的去认识和欣赏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以便使更多的同学认识并对民间美术有一定的兴趣,并吸引更多人去关注这门课程,去学习这门课程。

5.校企合作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学特色,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有助于学校的相关建设,学生的就业选择,企业的文化宣传和提升学习气氛。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需要社会各个部门的支持、帮助和理解,也许要学校主动与社会交流,以争取社会机构为教育提供知识、技术、人力或物力的支持,为开发与利用美术课程资源的美术教学研究活动提供方便。以便使我国的本土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总结

淮阳泥泥狗在中国具有久远的历史,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的民间艺术在今天具有特殊的意义。 因此,我们应当积极鼓励更多的民间美术资源在高校美术教学的有效利用与实施,同时要坚持继承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没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不可能有现代文化的发展。同时在大学教学中应结合实践使民间美术教学内容引入到高校课堂,使更多的同学了解中国悠久的民俗民风,古老的文化。

参考文献:

[1] 倪宝诚. 淮阳泥泥狗 [J].黑龙江: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9

[2] 潘鲁生. 泥咕咕 [J].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

[3] 圣德. 史纲评要・太昊伏羲氏篇[J].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7

[4] 刘洪元.中国古地理图[J].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美术课程设计范文3

工业设计美学的研究实际上仍然是工业产品造型美学的研究。工业设计美学是在共同的物质功能的基础上寻求审美个性,也可以说是在系统创意产业中寻求审美个性,在标新立异中体现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共性。动画与影视是一种运用高新科技手段的表现手法,多方位、广角度完成的新型创意文化产业成果,是依照国际化审美标准进行的全新的艺术设计。平面艺术设计是人们按照审美的基本规律,利用视觉符号和形式语言进行的审美表达。

美学课程帮助学生洞悉美的内部结构一件艺术设计作品的美包括形式美和内容美两个方面,其中形式美属于“真”的范畴,内容美属于“善”的范畴,只有统一了符合审美功能的“真”和符合使用功能的“善”,才是真正成功的“美”的设计。而形式美的定义是:材料的自然属性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律(整齐、比例、对称、均衡、反复、节奏、多样性统一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也就是说,我们在进行艺术设计时,除了要考虑设计本身所用材料的材质美,还要考虑这些材料的组合规律,我们对于整齐、比例、均衡、反复、节奏、多样性统一等形式规律的理解则需要大量相关的图片来佐证。我们现在很多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虽然开设三大构成课,这应该说就是对形式美规律的一种学习,但由于是孤立地上这些课,教师们多就课论课,很少从宏观的角度给学生讲解为啥上这些课,也很少给学生讲这些课与设计专业课程的关系,以至于这些课最终只是让学生们完成相关的作业就结束了,学生们所学内容也就很少用到设计中。

在这种情况下,开设艺术美学和设计美学课就恰好可以用系统的美学理论弥补学生对审美知识学习的不足。艺术设计的内容美属于设计的物质功能的体现,它主要满足的是人的物质需求。在上世纪现代艺术设计风格盛行的时期,大多数的设计就用简洁的形式和几何化的造型很好地诠释了艺术设计的实用功能。但在社会物质产品日益丰富的今天,消费者更多的追求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相统一的个性化产品,这就要求当下的设计师能从形式美的规律出发,设计出更加富有想象力的作品。这也对当下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下的艺术设计课程要注重设计,更要注重用艺术的、审美的手法进行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否具有审美性是当今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的艺术设计课程改革不但要重视美术基础课程,而且要从理论上把握美的内容与规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急需得到人们的重视。

美术课程设计范文4

摘要:本文从课程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讨论了我校对大学本科阶段的“多媒体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一些改革实践。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课程;同步多媒体集成语言(SMIL);课程方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华东师范大学自1979年计算机系成立以来,就开设了“多媒体技术”课程,长期以来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及实践条件的限制,这门课程主要以理论知识的教学为主。随着PC机的日益普及以及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日益广泛,学生对多媒体技术课程实践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总结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并借鉴国外同类课程的教学经验,根据目前的教学条件,针对计算机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下面的课程设计方案。

2课程设计方案

多媒体技术方面国内外有不少教材,但覆盖的主要内容都差不多,其核心的主题如表1中主题列所示,而主要设计的内容如表1课堂实验考察的内容列所示。以往教学主要强调多媒体的概念的讲解,以及多媒体涉及的算法等,其中涉及较多的微积分公式、矩阵运算和复杂的概率问题。查阅以往的调查表,学生反应该课程内容过于枯燥,而且比较抽象和深奥。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和提高教学效率,该课程在保持传授内容不变的基础上,调整一下教学方式,通过课堂实验来增强学生对于多媒体概念的理解,并在课时安排上压缩了以往对某些算法及公式的详细推导,而采用实验对比方式让学生对这些算法及公式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在课后仔细研究那些推导过程,也鼓励他们研究与改进算法。

3实施方案

多媒体技术课程由教师授课和学生课堂实践两部分组成。实践方面的实施方案采用NAS为主的硬件环境,学生最终要提交一份实验演示系统,架设Helix Server流媒体服务器,并利用SMIL语言进行布局和管理,编写简单的PHP脚本,以WEB的方式来远程管理流媒体服务器。

3.1实验内容

针对表1中的教学安排设想,针对应该完成的十大主题内容,相应的实践内容设计如下。

① 将图片和视频以CMY/RGB/YUV/YCbCr存储,观察高分辨率下效果;

② 通过电视、电脑、摄像头等设备理解模拟视频和数字视频;通过麦克风、混音器等理解声音数字化与MIDI;

③ 利用GIMP、MSPaint等工具查看不同算法下的图像的边缘轮廓等;

④ 利用ImageJ观看图像不同压缩率下像素频率分布图;

⑤ 利用Adobe Premiere采集,Vegas Video编辑视频和重现素材;

⑥ 利用Audacity录制音频并编辑,利用Sound Forge进行音频压缩;

⑦ 利用QuickTimePro,RealProducer及WindowsMediaEncoder

对视频和音频进行编码;

⑧ 配置Helix服务器,编写SMIL文本,实现多媒体动态网页,及了解流媒体的传输机制;

⑨ 利用Ekiga和Skype进行视频会议,考察手机接受多媒体的同步化、吞吐量、延迟、抖动和错误率指标;

⑩ 编写简单PHP脚本,实现内容管理系统,自动生成个性化的流媒体文件。

3.2硬件环境设计

NAS是一种将分布、独立的数据整合为大型、集中化管理的数据中心,在架构上类似简单的个人电脑,只需电源与简单的控制钮,适合作为课堂实验硬件环境中重要的流媒体服务器和存储控制设备。网络摄像头作为廉价的视频采集工具,可通过路由器直接将视频信号存储在NAS中。话筒和音响设备作为音响的采集和重现工具,通过数字媒体适配器,将音频信号送入NAS中,并可以通过电视机观看最终的影音效果。扫描仪和打印机可以让学生手工修改某些图像或者加入自己的签名,而外接的USB硬盘和闪存可以作为镜像服务器,在NAS崩溃时进行恢复。USB不间断电源可以保证视频和音频采集过程不被中断,也可以确保NAS崩溃时恢复过程不被中断。通过支持多种协议(如NFS、CIFS、FTP、HTTP等)和多种操作系统的NAS,学生可以通过任何一台手机/PC/Mac,在互联网上采用IE或Firefox浏览器就可以对NAS设备进行直观方便的管理。多媒体服务器硬件整体环境如图1所示:

图1 硬件整体环境

3.3流媒体服务器的选择

目前常见的流媒体服务器,主要有RealNetworks Helix Server,Microsoft Corona Server,QuickTime Darwin Server,其中以Helix Server较为流行。Helix Server是整个流媒体架设平台的核心软件,通过Helix Server的建立,可以使浏览者访问服务器上的影音文件,由此实现网上在线视听。通过修改服务器的配置文件,定义服务器最大连接数,分配IP地址和端口号,启用缓存管理,添加用户和分发许可证等,可以利用RealProducer将原始的影音文件转化成多流的影音文件,这种文件是可以根据浏览者的网速而传送不同质量的影音文件,以适应用户的不同网速(如拨号上网、ISDN、局域网、DSL/Cable)。

在NAS上安装Helix Server,提高了资源信息服务的效率和安全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且成本低廉。Helix服务器的日志功能可以整合NAS的日志功能,提供全面的性能分析和故障排除,提供数据在线备份的环境,减少系统崩溃几率。

3.4多媒体同步集成语言的使用

SMIL(多媒体同步集成语言)是基于XML标准用来描述多媒体内容互动展示的工具。学生制作好多媒体文件后,可以通过SMIL布局模块,添加屏幕左上方偶尔翻转的电台标记或节目标记,在屏幕右下方不断滚动前置的微型广告,在屏幕的底端从左到右滚动某些特殊友情提示或其他信息。学生还可以通过SMIL的计时模块,执行基本配置文件处理DOM事件(如点击、鼠标移过,事件可以用来开始、中断和终止多媒体对象和时间容器)来实现交互式体验,利用提供的3种时间容器(eq、par、excl)对多媒体对象或时间容器的排序来实现同步。学生可以利用内容控制模块来个性化和预取多媒体对象,定义多媒体流之间的过渡效果(如淡入淡出)。

3.5内容管理系统的实现

多媒体课程的实验演示系统如图2所见,学生使用PHP开发内容管理系统(CMS),后台运行的WEB服务器是Apache,数据库是MySQL,学生需要扩展他的系统使其适应交互式多媒体对象的演示。在CMS中,样板参数预先存储在数据库中,当有请求需要时被调用填入预定义的样板中。样板处理器是CMS中的PHP脚本,响应来自WEB服务器端的CGI呼叫请求。由客户端提交的XHTML表单文件,最终生成SMIL文档。样板是SMIL文档,通过样板处理器从MySQl数据库中收集的样板参数,通过CGI请求中收集多媒体对象ID参数。基于效率的考虑,多媒体对象直接以二进制文件方式存储在网络硬盘上(而非以BLOB的方式存储在数据库上),通过SMIL文档调用,以URL链接的方式嵌入用户浏览的页面中。

图2 内容管理系统

这个项目建议用户端采用RealPlayer,RealPlayer比其他播放器有更多的优势:RealPlayer能安装在各类操作系统(Windows,Linux/Unix,Mac)上并得到了广泛应用,RealPlayer支持SMIL 2.0几乎所有的标准(QuickTime只支持基本配置文件)。图2的SMIL文档网页页面是生成的SMIL演示文档的屏幕截图,该页面的布局、内容等都可以通过用户提交的表单来定义。

随着时间或者通过用户的交互,演示页面不停的变化,可以通过底部导航栏来设置自己想看的图片、声音或视频。可以通过向左("")按钮来选择所需要的多媒体对象,标题栏的信息通过数据库取出显示在网页上,并且会随时间变化而产生变化的。通过这个Web版的管理工具,可以自由展示各种图片、音乐、影片等,并将文字、字幕等信息,并以自定义的方式同步显示。

4学生考核评价

美术课程设计范文5

一、明确、合理的确定中学美术课程目标

与美术等艺术课程的要求相比较传统的教学存在着一些需改进、完善的部分。美术等艺术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那么,如何结合文本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艺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呢?我认为首先要找到一条主线和一条隐线。根据美术等艺术教育发展趋势和本质,我认为这条主线应是人文精神或是人文主题。而隐线则是学生对美术的感知和实践能力。

二、恰当地处理美术教学材料

美术课程丰富的材料能激励学生参与广泛的艺术学习活动中去。下面我阐述一下个人对于中学《美术》教材的一些认识:

(1)教材重视美术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材改变了以教授为主的教学理念。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已有经验、兴趣爱好、个人特长等发展特点。在多元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多样化的美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与健康的审美情趣。

(2)对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度的重合。中学美术教材上学期和下学期的课程,其中有几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主题是相同的,只是学习形式有所不同。针对此问题,我尝试将上学期和下学期相同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组,并把相同内容不同教学形式的单元结合起来,使课堂融入多种教学内容和方式。

三、自主选择美术教学行为

围绕学习任务设计美术活动,是教学设计策略的核心部分,在选择教学行为时我认为应考虑如下几点:

(1)教学设计应注重将各个学习领域中的逻辑结构隐匿于轻松愉悦的情境设置和游戏性活动之中,创造性地建立综合性的美术学习领域的结构框架,注重关联,并运用探究、合作、通感、游戏等多种方式,选择有效的教学行为。

(2)突出美术学习的人文精神和学习特点,重视吸收在观察、感受和体验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积累充实内在的情感和见识。要注意到教学内容和方式的相互关联和协调发展,重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美术感受力的激发,避免过于偏重结果的简单评估。

(3)要研究和把握美术课程中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方法和途径,注意训练和指导科学安排和艺术处理,不排除在某一课题或某个时间段侧重于某一美术门类的教学安排。在学习内容的安排方面可保持一定的灵活性,注重训练手段的革新和工具材料的选择与活动方式的优化组合,促进和提高美术学习的质量。

(4)重新认识美术学习的价值,有时甚至需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必要的“破坏性”操作。课程安排上,在保持原有美术教师力量的基础上,鼓励教师之间的加强合作,积极借鉴他人的先进经验并大胆尝试运用新方法、新手段,以争取实现新的突破。

四、美术教学组织形式

与美术教学行为方式紧密相联的还有美术教学组织形式的问题,这两个因素往往要同时考虑。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对于以活动为主要方式的艺术教学应精心设计教学的组织形式,才能使学习活动有序而有效。美术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一般可根据具体情况分为三种:全班组织形式、分组组织形式和个别组织形式。

美术课程设计范文6

姓名

***

性别

所在

教研室

软件工程

职称

副教授

从事教学年限

19年

课程

类别

专业基础课

课程及章节

《C++程序设计》第六章继承和派生6.1基类和派生类

课程教学目标

掌握继承和派生的概念及其作用。

思政育人目标

告诉学生有很多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的。

课程教学设计

(请写出具体教学设计、融入的思政育人元素及实施过程,不够可另附页)

教学设计:

1、通过提问引出继承和派生的概念(3分钟)

问题:提到继承你想到了什么?

大家想到的基本相似,先辈的事业、财产、革命意志、优良传统。之前看了央视百集纪录片《手艺》,介绍了我们国家的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皮影戏、捏面人、杂技、秦腔、等)以及他们的传承人,这些人自称手艺人,他们中很多人收入微薄,但仍然在坚持传统技艺的保护,同时还在不断的探索如何能让这门手艺在现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不被淘汰并得以持续和发展,他们为推动社会凝聚共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了重要作用。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的继承和派生就和手艺人所做的事情相似,传承古法技艺同时融入现代元素。我们在编写程序时可以通过继承的方式来重复利用原来写好的代码,减少重复劳动,提高编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