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的解决办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口老龄化的解决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口老龄化的解决办法范文1

(一)河南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特点

从全国来看,由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差异比较大,人口老龄化程度和老龄化速度差异也比较大,基本上是由东向西呈梯次降低的状况,东部发达地区远远快于西部欠发达地区。月日,河南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24%,远远超过衡量老龄化程度的世界标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目前,河南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老年人口比重和老年抚养比将逐步上升。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河南省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64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6.96%。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河南省65岁及以上人口为77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24%,比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上升了1.27个百分点。

第二,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明显,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老年人口多数生活在农村。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表明,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老年人口主要分布于城市,河南的情况则不同。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和农业大省,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是河南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特点。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城市高出0.71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是农村青壮年劳动人口迁移和流动到城市从事务工经商、参加学习和培训等。

(二)河南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根据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的预测,河南省老年人口总量将由的771万逐渐增加到2050年的2432万人。老年人口规模庞大,将成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举足轻重地位的群体。老年抚养比将从的10.4%上升到2050年的40.06%。

二、河南省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对劳动力数量和结构的影响

老龄化对劳动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年龄结构。一般而言,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从而导致劳动力短缺。河南的老龄化特点具有规模大、速度快等特点都对劳动力的供给产生深远影响。根据预测数据,河南2030年以前0岁-14岁、15岁-64岁和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组人口变动情况,呈现少儿人口比重逐步下降,老年人口逐步上升的趋势,而劳动年龄人口则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在2015年以前不断上升,此后则处于下降态势。从短期来看人口老龄化还不会给河南劳动力市场供给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由于河南的老龄化速度快,河南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比较优势局面也将在2015年前后结束。我们应该认识到河南省劳动力短缺是必然出现的现象。

(二)对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的影响

老龄化带来的是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与之对应的就是老年人口大量增加。老年人口的增加抑制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生产率上。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老龄化造成老年人体力或精力下降,反应速度变慢,劳动能力衰退,不宜继续从事繁重的劳动和快节奏的生产,从而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二是与年轻劳动力相比,老年劳动力容易生病误工,加大企业经济负担,不利于企业增加利润,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三是劳动力高龄化后带来的知识老化,这将会给技术更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一定困难;四是科学史表明,青年人才对科学的创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天才大多是在青年或中年时期出成果的。

人口老龄化问题尤其是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对农业的基础地位将产生很大的影响。河南农业基础地位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稳定,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社会的稳定。由于城市经济发展引起的农村劳动力流动主要是劳动年龄人口外出,农业劳动力的老化,导致现有农村的农业的人口减少,并且在农业中的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较低,这不利于河南省农业产业的发展。第二产业中有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劳动力的年龄要求比较严格,目前沿海地区已经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状况。无论劳动力短缺是结构性的短缺还是数量的短缺,都说明适合这种产业的劳动人口在减少。随着河南的经济发展,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适龄劳动力的减少将会对第二产业的发展带来影响。

(三)对养老保障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于社会养老负担的方面的影响可以通过抚养比来进行衡量,抚养比又称抚养系数,是劳动者和非劳动者人数之比,实际上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一般以百分数表示。它表明,从整个社会来看,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多少非劳动年龄人口。河南人口抚养比在未来50年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老年人口抚养比则从13.7%上升到54.6%,上升了40.9个百分点。同期,少儿人口抚养比下降,少儿人口抚养比从1990年的43.1%下降到2050年的28.8%,下降了14.3个百分点。由于老年抚养比增加的速度远远快于少年抚养比的下降速度,导致总人口抚养比从的56.8%增加到2050年的83.3%。人口老龄化使得劳动年龄人口的经济负担大大加重。

老龄化对养老保障制度的影响还体现在养老金的支出上,随着河南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快,离退休职工也迅速增加,相应的养老金支出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河南的养老负担还有一个难点就是农村的养老保障,由于河南老龄化的一个特征就是农村老龄化比城市更加严重,使得农村的养老负担日益严重。目前,农村的老年人口比例已经超过城镇。在未来,这一趋势将继续。与城镇相比,农村面对的养老问题更加严峻。

(四)对储蓄的影响

当代西方经济学界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对储蓄的意愿是下降的。我国的学者通过实证研究也发现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从2020年前后开始,我国将由目前的高储蓄率国家逐渐转变为一个低储蓄率国家。老年人口比重每上升1个百分点,储蓄率可提高0.37个百分点,远远不及劳动年龄人口每上升1个百分点,储蓄率提高1.47个百分点。老龄化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老年人自己的储蓄减少,而且还会影响到家庭中年轻人的储蓄行为。我国老年人的养老方式基本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老年人口的增加对于家庭来说消费呈现增加的趋势。随着老年人的消费特别是医疗费用不断增加,老年人的储蓄减少的同时,将会影响到下一代人的消费和储蓄行为。河南人口预测数据表明未来少年人口的数量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也就是未来老少扶养比的总体是增加的,人口负担系数的增加必然会减少家庭的储蓄。

(五)对消费的影响

按照消费经济学理论来说,消费水平的基础是收入水平,一般来说,老龄人口退休后,由于所领取的退休金、养老金只及原来工资活薪水的50%或70%,有的甚至更低。老年人口的消费水平一般要低于劳动年龄人口的消费水平,老年人的消费倾向较劳动年龄人口低。现有研究的结论中一般认为老年人的消费是劳动年龄人口80%,也就是老年人的消费系数是0.8,这个数字在数据上可以得到比较好的估计检验。

三、应对河南人口老龄化的对策与建议

人口问题是河南的基本省情,人口老龄化问题是河南人口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关系着河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关系着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要从战略的角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以积极的态度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更要认真研究人口老龄化可能产生的消极后果,尽量避免或减缓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消极影响。

(一)协调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一,加快河南的科技创新步伐。对于老龄化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的解决办法是是刺激技术进步,提高生产力。在人口不断老龄化的情况下,技术进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维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源泉。因此,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刺激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利用河南最后的人口红利期发展经济,为老龄化社会做好经济积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加强对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尤其是对于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的劳动力进行教育和培训。促进河南的经济有劳动力密集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为老龄化社会做好准备。对于老年人也要加强教育培训,发挥老年人的作用,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探索实行富有弹性的退休制度,让健康低龄老年人中的高级专家和经济社会高级管理人员及有一技之长的能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继续发挥作用。

第三,大力发展老龄产业。老龄化给老龄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利用老年消费的特点来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鉴于老年消费品市场的特殊性,政府应当及时出台正确引导老龄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企业向老龄产业投资,以满足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同时也为经济增长创造机遇。

第四,促进河南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为老龄化积累更多的资金保障。未富先老的人口老龄化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年人口的养老基金及证券、基金投资的保值增值都要求完善的资本市场来保证。这就需要健全河南的资本市场法规体系,加强监管,增加老年人口的财产性收入。

(二)协调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把养老保障放在工作的首位,城市应当继续推进养老保险制度,使得所有老年人都享有老年保险;农村也要积极推进老年养老保险,探索和土地结合的养老保险,一定要加强对农村养老保障的投入,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特别是把农村老龄事业发展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予以重点照顾和扶持。

人口老龄化的解决办法范文2

关键词:养老;经济;人口老龄化

一、人口老龄化的含义、产生的原因及意义

所谓人口老龄化实际上就是指一个国家老年人数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增加,尤其是针对年龄范围在年老性人口中,老年人人口比例更是上升明显,这就是人口老龄化。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人口老龄化国家的断定标准:一个国家人口中六十岁以上人口超出总人口的10%,亦或者六十五岁人口超出国家总人口的7%,这个国家就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中国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人口老龄化国家。这将给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相关研究人员指出,我们国家的总人口大概保持在13-14亿之间,况且当前中国的很多家庭都选择不生孩子,为的就是体验舒适的二人世界,另外还能够有效降低生活支出,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未来的世界将会出现用人紧张的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刻不容缓。

引发人口老龄化现象出现的因素有多个方面,详细内容如下:首先是国家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截止到二十一世纪全球平均生育率相比于上世纪出现明显下降趋势,而且社会中有越来越多的人追求丁克生活,环境污染严重导致生育受到影响,所以生育率还会存在持续下降现象;其次人均寿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世界人口经历了两个世纪的洗礼后,人均寿命由当初的30岁左右演变为现在的六、七十岁,并且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日本的人均寿命竟然达到了八十多岁,令人折服。相关调查表明,世界上人们的生育理念及行为都在发生变化,全球人口增长速度的变慢比预期的时间还要早,进而加快了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将面临更加严重的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问题。

此外,人口老龄化还会给国家带来很大的影响:首先增加了养老金的压力。人口老龄化的急剧上升使得国家支出的养老金数目增加,这就对国家财政及财力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尤其是最近两年出现的养老金不足等事件导致一部分人对养老不抱希望。在西方个别国家养老金已经入市,可是我国针对养老金入市问题还存在异议,因为这会增加市场风险;其次改变了人们对卫生资源的需求。结合相关的调查我们不难看出,不同人类群体对卫生资源的需求不同,其中需求最高的就是老年人。一半以上的卫生医药资源是老年人用掉的,当然,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卫生、医药资源消耗最高的时期就是老年生活时期,尤其是那些生病的老人更加明显;第三增加了工作的压力。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就业问题,劳动力短缺变相增加了就业压力;第四,提升了养老服务行业的需求。随着老年人比例的提升,社会对养老服务行业的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我们需要推进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满足人口老龄化的养老需求,为老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晚年生活环境,并为其提供优质的服务;第五,老年人的管理问题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伴随着老年人口的逐渐增加,这一特别的社会群体需要有相关部门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在深入了解老年群体的基础上,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让其安享晚年。

如果社会上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就会使劳动力供应不断萎缩,渐渐的就会由旺盛转变成匮乏。这就证实了人口老龄化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未来发展,甚至关系着全球经济的变化方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世界用工荒现象,相关研究证实在2012年世界上六十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11%,按照这个形势向后推算25 年,将会有25%的人达到60岁以上,并且会出现六分之一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不论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都会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冲击,在一些经济不够发达的国家具有更深远的影响。到现在为止,我国已经有13%的人达到了六十岁,二十年后有可能达到29%左右。劳动力不足且价格高使很多企业不得不从中国境内搬出去,转向一些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小国家。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年轻人已经成为比较抢手的人力资源。

二、中国传统养老面临的压力

和西方国家不同的是我国经济还没有经历繁盛的发展就率先一步进入到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中,而西方国家都是国家先富裕之后才进入人口老龄化中。但是由于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老年人的资产大部分都留给了孩子,反而忽视了自身的养老投资问题,这也进一步导致了我国养老政策落实难的问题,养老政策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悖也不利于其落实。另外,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并且现在依然处于一种创新的发展阶段,需要较大的投资资金,在较短的时间内无法完成创新工作。加之福利机构较少,相关的服务质量不高,投资资金用途不明,养老服务方式不够多元化,仅仅保障老年人的正常生活,没有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当然,这些问题也在暗示养老行业将迎来全新的发展。其中阳光私募等一些机构正在尝试让老年人自己养老,不受政府的约束,但是对于一些知识匮乏的老年人来说,新型的养老方式具有较大的风险,需要政府从旁监管。

三、新时代背景下养老模式的特殊监管制度

首先,养老事业并不只是单纯的社保类活动,其也是一种企业活动。虽然将资金用于养老可是也要根据保监会分公司的情况来定,多数企业并不具备养老机构从业资格。而且养老机构建设资金和养老保险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不能让保监会代为监管,应该让企业自己或工商局完成监管工作。因为养老产业并不是企业的所有,在一定程度上看更像是一种投资,所以应该明确规定企业的规章制度,从根本上做好养老企业的管理工作。由于我国并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可以通过证监会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此外,由于养老事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质,所以在进行投资建设时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审批通过后在实施,这样不仅有利于相关法律的形成,同时还能从根本上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养老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对于政府来说,一方面需要大力支持养老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加大对其的管理力度,确保养老产业的安全稳定发展,严禁非法集资问题的发生。在这个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时期,养老产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政府的养老问题,从这个层面上讲,政府需要及时给与相应的鼓励支持,互助互惠。投资对象是否可靠,资金的用途是否明确都应该得到政府的相关认可,还要有专业监管人员进行监督管理,把投资风险降到最低。阳光私募与私募之间的不同在于中间人的风险补偿机制。我们应该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严防中间人逃脱责任现象的出现,还要提前对中间人继续拧相关的能力测试及评估,评估过程中积极鼓励群众参与进来,与政府联合起来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估,监督管理部门还应该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承担监管职责。不论怎样,投资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风险,制定相关补偿制度时应该充分考虑三者之间的利益问题,权衡利弊,尽量做到公平。由于阳光私募等机构在我国的发展刚刚起步,出现一些负面新闻也情有可原,需要证监会加大监督管理力度,阳光私募中的养老产业不失为一种人口老龄化的解决办法,值得人们商榷。

参考文献:

[1]吴炜.新型养老产业:正在到来的商业蓝海?[J].中关村,2011(02).

[2]郑岩.国外养老产业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J].政策t望,2011(07).

人口老龄化的解决办法范文3

关键词:老年大学;模式;对策

1人口老龄化趋势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无法回避的共同趋势。按照国际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人口占总人口的7%时,就标志着该国或地区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以60岁为标准,1995年,我国老年人口为1.14亿,2000年为1.29亿,2010年为1.52亿,2020年为2.01亿,2030年为3.42亿,2040年为4.09亿,2050年为4.38亿。由此可见,我国老年人口规模之庞大。我国老龄化速度极快。比较世界部分国家60岁以上人口百分比从9%增加到18%所需要的时间,中国为25年,英国为45年,美国为66年,瑞典为85年,意大利为100年,法国为140年。这表明在世界人口老龄化加速过程中,中国的加速度最高。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机遇。世界各国为此做出了不懈努力与探索,老年大学就是其产物之一。实践证明它将是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的积极、合理、有效的模式。

2老年大学的发展模式

老年大学最先于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有英国模式、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三种。

(1)英国模式。

英国在193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是世界上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之一。英国的老年教育起步早,发展较为完善。根据提供教育资源的渠道,英国的老年教育可以划分为高等教育系统、地方教育当局系统以及志愿团体组织系统。在前两者中,老年人是以普通成人的身份与其他年龄段的成人共同参与教育,而后者则是专门针对老年人开展的特殊老年教育,并以“第三年龄大学”的办学形式为主。

(2)美国模式。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美国社会也越来越重视老年教育的问题。总体说来,美国老年大学的主要由两类机构提供:其一是各类大学,包括国家级、地区级和社区大学;其二是专门负责老年活动的非营利机构。老年大学的教育形式多样,可以是课堂学习,也可以是户外运动(登山、旅游、参观等),时间可长可短。目的是寓教于乐,让老年人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乐趣。

(3)日本模式。

日本老年教育的实施形态主要有:政府和地方公共团体等公共机构实施的形态、民间团体等实施的形态、利用通讯媒体进行函授教育的形态。前两者可称为设施利用型,后者称为媒介利用型。日本老年教育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实施:高龄者学级、高龄者教室;发挥高龄人才作用事业;老年人大学、大学院及长寿学院。

我国老年大学的办学模式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老年大学主要依附于政府、教育系统和国有企业,其政治意义强于教育意义。

3我国老年大学的现状

1973年,法国的皮埃尔·维勒斯教授在图卢兹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老年大学,亦称“第三年龄大学”。此后,各类老年教育学校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三种典型的模式政府投资型模式、自治自主型模式与社区型模式。我国的老年大学在世界潮流的引领下也得到一定发展,1983年6月4日,山东省率先创立了中国第一所老年大学——山东省红十字会老年大学,标志着我国老年教育迈出了第一步。1984年3月1日,广东省建立了我国第一所民办老年大学-广东领海老年大学;1995年与2000年,上海市老龄委、上海老年大学、上海电视大学先后联合创办了上海空中老年大学与上海网上老年大学,现代传媒手段与信息网络技术被运用到老年大学中。目前,我国已拥有各类老年大学和老年学校2.6万余所,在校学员超过230万人,每位100老人中就有2位接受过老年教育。上海市这一比例接近10%,位于全国前列。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老年大学的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水平,再加上它还是一项新事物,因此,在其蓬勃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

4我国老年大学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老年大学的发展中,由于国家对老年大学教育的认识不断提高,促使中国的老年大学教育不断地走上发展的道路。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对此,一些学者提出了很多关于老年大学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如:教育形式单一、教育设施设备不齐全、教育内容不丰富等等。但中国在发展老年大学教育中目前存在的主要的几个根本问题:

(1)经济支持不足。

一是国家经济实力不足,对老年教育的投入跟不上老年社会的发展;

二是居民生活水平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阻碍了老年人参加老年教育。

许多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的时候,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在10000多美金,而中国仍属于中等偏低收入水平的国家,中国应对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

(2)社会重视不够。

我国当前教育发展重点在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因此,老年大学事实上处于教育的边缘地位,这种地位导致其管理混乱。目前老年教育工作由文化、教育、民政、人事等部门多头管理,但在实际操作中责任分散化资金匾乏,老年大学是非盈利性社会福利机构,需要财政部门的支持,但没有足够的投人改善老年大学的硬件设施队伍涣散,缺乏专门的老年大学管理与教学人才,高等院校没有设置相关专业,老年科学研究机构屈指可数。

(3)老年人认识不够。

目前,人们对老年教育认识还不统一,有的重视,有的不重视。有的认为老年教育是提高老年人口素质、促进社会进而使真正能够参与到老年大学中的老年人不多。老年大学实际上所针对的主要还是文化层次比较高的离休、退休干部等教育对象。

5我国老年大学的发展对策

老年期是个体生命的最后阶段,个体将在此阶段度过三分之一的生命历程,但人们往往忽视了这个资源和市场。这势必造成我国老年大学在社会上的影响和普及程度还不够。究其原因,师资匮乏、经费不足、产权虚置是制约老年大学发展的桎梏。随着该群体规模在逐渐扩大,办好老年大学已经成为当前及将来一项紧迫的社会课题,现提出若干对策以促进老年大学的发展。

(1)更新观念,加大宣传,使社会重视老年大学的生存与发展。美国学者埃里克森(EH·Erikson)指出,人到老年,往往会处于自我完善和自我绝望两端之间。因此与一般的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相比,老年教育更应侧重于人生最后阶段的自我完善教育,以提高老年人的生命意义。

(2)改善老年大学的教学条件,加大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认识到老年大学对老年个体和整个社会有巨大的意义与价值,可以因地制宜成立老年教育管理机构,引进专业人才、实施专门管理,逐步形成一个由政府统筹规划、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业务指导、涉老部门参与操作的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格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将老年教育经费开支列入财政预算。此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政府还可成立专门研究老年教育管理与教学工作的机构。

(3)运用各种办学力量,形成多元化格局。传统大学面向老年人开放,老年学员可以以非注册学生身份旁听课程以及公开讲座;开放大学吸引大量的老年人参与学习。地方教育当局可以通过直接开办课程等形式来促进老年教育的发展。自主自治办学突出表现为第三年龄大学,全部是由老年人自发成立、自行组织、自助分享。(4)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师资力量。

老年大学绝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养老场所,也是满足老年人日益强烈的“职业技能提高需求”与“自我发展需求”的再教育基地。原有的娱乐型课程已略显老套,因此开设计算机、英语、法律、金融、现代科技等课程刻不容缓。强化师资力量的措施主要有部分高等院校可开设老年教育学等相关课程,为老年大学输送教学人才选聘热衷于老年教育事业者,对其进行培训,使其把握老年人生理、心理与学习特点,开展教学活动。

(5)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方便和扩大受教育群体。

老年大学的教学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极其灵活多样。①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三种形式并行发展。②自主教育形式受到普遍关注。老年大学应注重小组学习和分享型学习,所有的学员都是平等的、互助的。③广泛重视和发展远程教育。随着网络在我国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网络扩展到乡镇一级,在没有老年大学的乡村以及边远地区,老年人同样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上老年大学也不再是体弱多病的老者渴望而不可及的事,他们足不出户,就可接受教育。由此可见,发展网络教育无疑是关注弱势群体中的老年群体的有效途径,为我国构建完整的终身教育体系、步入真正的学习型社会提供重要保障。

6结束语

世界已经步入老龄社会,中国的脚步更快。由于中国老龄人口的数目大,老年大学教育的缺口也相应较大。发展我国老年大学是解决老年人口教育的根本途径,其发展模式灵活多样,其发展对策主要是针对当前问题,提出适宜的建议和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万本根,许改玲.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与“银色产业崛起的机遇”[J].经济体制改革,2001(3):86-90.

[2]张运刚.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2):18-23.

[3]郭美玉.美国老年教育与借鉴-对发展老年教育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4]杜智萍.老年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环节-─日本的经验和启示[J],成人教育,2006,(12).

[5]杨佳,陈瑶.老年大学发展初探[J],成人教育,2007.7.

人口老龄化的解决办法范文4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n China, pension is no longer about meeting the most basic material needs of the elderly, but how to make their spiritual life richer, which could be one of the social problems of today and the future in China. While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ourism is a good solution. China's rich tourism resources, especially the extremely rare, wonderful world natural heritage site, if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derly, to develop some tourism projects suitable for the old and enhancing wisdom scenic spot construction will attract more elderly tourists. This not only serves the society, but also promotes the upgrading of natural heritage sites and gets a broade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us better protecting the world natural heritage of China.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世界自然遗产;智慧景区

Key words: aging of population;world natural heritage;wisdom scenic spot

中图分类号:C92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2-0328-02

0 引言

无可否认,我国不仅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一老年人人口大国。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按国际标准,我国不仅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人口呈不断增速加快的趋势,尤其是发达的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现象更为严重。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如何养老是需要社会和家庭共同面对的问题。我们在承担养老这一责任的同时,也一定要尽力把他们养好:即不仅要满足他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康复护理和医疗保健,同时也要让他们的精神文化等生活更加丰富,老有所乐。

老年人口的增多,同时也说明老年人这一消费群体在增大。在如何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上的需要,旅游业有很大发展空间,尤其是我国的最顶级旅游资源——世界遗产。截止2013年7月我国共有45项世界自然、文化及自然文化双重遗产。相对而言自然遗产那绝美的风景、奇特的地貌、稀有的动植物对他们更是一种身心的放松、精神的享受。所以在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趋势下,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旅游发展应该是一机遇,也是一次挑战。愿对此进行探讨,促进我国养老问题的解决和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1 我国自然遗产地的旅游资源特点

截止2013年7月我国共有世界遗产45项,其中自然遗产10项,由于自然遗产中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和中国丹霞都属于联合捆绑申报,所以我国自然遗产的分布区远多于十处。其具体特点如下:①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多分布于湖南、贵州、重庆、四川、云南、新疆等西部地区。这些地区虽地处偏远,但自然景观的绝佳,对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旅游者来说都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尤其是节假日期间,旅游者络绎不绝,甚至人满为患。造成景区环境压力过大。②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所在地区大多人口稀少、交通不便,虽近年来为了旅游发展修建了道路甚至建起了机场,但航班、车次都较少。且由景区到车站、机场的短距离联系也不太方便。③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宣传力度不大,尤其科普性的宣传更少,虽游客慕名而来,却对遗产地的了解、认识肤浅,致使旅游者作为遗产地的宣传者、推广者的效果不太理想。④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除了门票,他们很少去开发根据季节、人口年龄、职业等的特点,类型多样的个性化旅游项目,这导致很多自然遗产地的门票价格过高和对门票经济的过分依赖。⑤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很难保他们都能做到对游客无微不至的贴心服务。让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受,导致游客对当地服务人员信任度的降低。⑥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景区内虽基础设施不断建设但仍不完善,特别对老、弱、残疾等游客,很难实现无障碍旅游,而智慧景区的建设对各遗产地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和艰巨的任务。

2 我国自然遗产地对老年人的市场开拓机遇

2.1 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是我国的国情 实际上,早在2001年我国就已开始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人口增多呈加快趋势。预计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老龄化水平达到14.8%。根据联合国的人口统计数据,我国在2024年前后65岁以上的人口比率将超过了14%,进入老龄社会。而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现已是老龄化城市。老年人的增多催生着养老产业的发展。这既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也是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

2.2 老年人有钱,又闲,又有旅游的强烈愿望 很多老年人的子女已经成家立业,孙辈也长大上学,退休后有充足的时间可走出家门饱览祖国的壮丽河山来开阔眼界、放松心情。儿女们更愿意让他们的晚年过得身心愉悦,所以他们都很支持父母的出游。有退休金的老年人在去哪儿玩的选择上更自由些,即使没有退休金的老年人,儿女们也愿意自己出钱让父母出去游玩,只要他们出行安全,放心。

2.3 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养老产业健康发展 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养老已是政府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终等涉及的服务项目市场化,这需要政府的智慧,更需要企业能把握商机、定好位置,积极参与,而我国政府对养老问题的高度重视,使养老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4 基础设施的持续建设和不断完善 由于我国近几年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高铁的快速建设,使我们的出行不仅方便快捷,也做到了朝发夕至。机场建设的普遍化,和机票的经常性打折,使普通游客都能承受得起。旅游目的地为了招徕更多游客也不断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旅游者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也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3 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地对老年人旅游市场开拓的主要策略

3.1 认真学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国家政策来引导产业发展 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健全保障老年人权益的各项制度,逐步改善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以及参与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只有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各章节的规定,才能有针对性地发展符合市场需要、国家鼓励的与旅游相关的养老产业。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社会服务、宜居环境等的要求,世界自然遗产地针对老年人的旅游项目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定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认真的学习和深入的分析,把握好发展方向,以其寻求最优项目。

3.2 认清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发展特点与趋势,做好遗产地的自我定位 随着东南亚、港澳台、韩日等旅游市场的不断成熟和欧美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及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中岛国的持续吸引,国内游客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客源国。而很多国外的旅游景区绝不比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逊色。同时国内旅游资源丰富,品质较好的地区也在大力发展旅游业,不断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所以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面对国内外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如果不能认清自己,做好定位,而自认为世界独有、资源稀缺、客源充足、门票收入可观,就沾沾自喜,高枕无忧,会迟早被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所抛弃、淘汰。

3.3 开展针对老年游客的个性化旅游项目 旅游既是全社会的活动又是全世界的发展项目。虽然旅游者不断增加,但供他们选择的旅游目的地也越来越多。所以旅游产业未来的竞争会越来越大。为不断地扩大旅游市场,针对不同的游客应开发适合他们的个性化旅游项目。对老年旅游者,虽然他们有很多的出游可能,但体能、精力的不足,让他们及他们的子女不得不对他们的旅游出行产生各种顾虑,如旅游目的地的语言、饮食、住宿、交通等问题。特别是前往自然世界遗产地,这些景区大多地处偏远、面积较大,地形较为起伏,担心能否完成旅游,所以世界自然遗产地应针对老年人出游产生的各种顾虑,开发出让老年人出游无任何后顾之忧的旅游项目。这样才能把老年人的出游可能、渴望变成行动。也才能使自然遗产地的游客源源不断持续增加,不断增长。

3.4 各项设施的安全度、舒适感的不断提高是吸引老年游客的有力保障 无论是联系世界自然遗产地各景区间的交通,还是景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应不断提高其安全度和舒适感,这不但是景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与升级,也是良好形象的树立和吸引游客的亮点,甚至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设有老年游客VIP服务区,让其出行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使老年人把旅游作为真正的愉悦体验和享受。把去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是其首选的旅游目的地和最满意的旅游地。能把老年游客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良好形象的宣传者、推广者,这是对世界自然遗产地最有效的广告和推销。

3.5 智慧景区建设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智慧景区是智慧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科学管理理论同现代信息技术高度集成,从而实现景区电子门票的管理;客流的在线统计分析及实时流量告警等服务;景区安全监控、车辆调度及景区实时信息的;虚拟景区建设和景区的宣传与营销等。这既有效地保护了景区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又为游客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促进景区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由于世界自然遗产地科学保护是其首要任务,而智慧景区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措施。也是其开拓各层次、各类型旅游项目的保障。所以世界自然遗产地智慧景区建设对于实现遗产地旅游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小结

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作为商品,经营者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把握好主要的消费群体和争取到更多的潜在消费群体。关爱老人、心灵安慰和身体健康对他们来说同样重要。世界自然遗产地首先要考虑到:在旅游服务上注重人性化和细节化,突出以游客为中心,强调以人为本,这是争取老年游客的最有效方法,也是满足国民对于旅游的高品质享受。愿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有这一优势品牌的同时,更应有世界一流的服务。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景区。

参考文献:

[1]刘爽.中国的城镇化与区域人口老龄化[J].西北人口,1998(03).

人口老龄化的解决办法范文5

【关键词】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困境;支持因素;解决办法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受西方养老观念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养老机构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当前养老机构的组成中,民办养老机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由于养老机构具有福利性与非营利性等特点,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化大环境中,时刻面临着挑战,也极易陷入发展困境,因此,如何使民办养老机构走出当前困境成为当务之急。

一、民办养老机构面临的困境

(一)资金问题。养老机构从根本性质上讲是一种准公共物品,在创办初期具有固定成本大的的特点,在民办养老机构非营利性与福利性的性质之下,在发展过程中,还会出现资金来源有限的问题,而面对老年人这一类的服务对象,在机构运营过程中,还会面临金额不小的额外支出,种种因素导致民办养老机构面临资金短缺问题。

(二)护理人员问题。养老机构中普遍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然而,民办养老机构大多为非营利性组织,给护理人员的薪酬待遇有限,这就造成了机构中的护理人员数量短缺、综合素质不高以及人员流动性大、就职周期短等问题,造成了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困境。

(三)管理风险问题。由于民办养老机构的服务对象比较特殊,绝大多数为身患疾病或面临死亡的老年人,在很多问题出现时,无法判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自然还是人为,这也就造成了养老机构不可避免的管理风险问题,给养老机构带来很大的精神上以及资金上的压力。

二、造成民办养老机构困境的原因

(一)造成资金问题的原因。根据上文所述,民办养老机构在性质上属于准公共物品,既不完全由政府负责,也不能全都归于市场,这也就造成政府和市场的双方失灵,同时,因为民办养老机构资金运转周期较长等特点,使得投资者不敢轻易对这类机构投入资金,造成民办养老机构资金短缺。

(二)造成护理人员问题的原因。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劳动力的减少,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各行业对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都很高,而民办养老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工作量大、待遇较低且工作地位相对低下,这也就造成养老机构很难招到适合的工作人员。

(三)造成管理风险问题的原因。在市场条件下,民办养老机构在履行社会职责的同时,还要兼顾经济效益,这也就使得民办养老机构面临着管理的双重风险,另外,民办养老机构服务群体的特殊性也对其管理上要求较高,一旦出现微小的失误,养老机构就极有可能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困境中发展的因素

(一)资金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政府的职责,为维持民办养老机构的正常运营,政府在养老机构的固定成本与边际成本方面给予了一定补贴,同时,作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资本也为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支持,此外,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最主要的资金来源还依托于被服务老人的私人缴费。

(二)人力支持。民办养老机构中最重要的人力来自于城市中的下岗人员以及农村文化水平较低的劳动力,这些人员在社会中就业难度较大、薪资要求较低,民办养老机构聘请这些劳动力不仅获得了人力上的支持,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会的就业压力。

(三)社会支持。民办养老机构想要在种种困境和压力中发展下去,就要拥有较高的社会声望与社会影响力,主要通过政府方面的表彰、媒体方面的宣传、以及民办养老机构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的提高等方面,以维持机构较高的社会声望,让民办养老机构得以正常运作。

四、解决民办养老机构困境的途径

(一)解决资金问题。我国现阶段的民办养老机构从创办形式上可以分成民办公助与公办民营两种,其中,公办民营类的养老机构在资金方面问题较小,因此,民办养老机构应向公办民营类转型,另外,延长民办养老机构的经营周期,制定明确系统的收费标准也是解决民办养老机构资金问题的主要方法。

(二)解决人力短缺问题。在解决资金问题的同时,一方面应提高机构内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另一方面要根据机构内部的实际情况,积极建设属于自己的人才队伍,并建立系统完善的人才稳定机制,以从根本上解决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

(三)解决管理风险问题。在民办养老机构构建时,机构规模要适中,符合自身发展条件,以减轻管理风险,另外,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对机构中各方面硬软件进行及时更新,与此同时,提高机构中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降低管理风险。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民办养老机构中资金方面、人员方面以及管理方面的论述,阐释了民办养老机构面临的困境、造成的原因、支持的因素以及解决的途径,为民办养老机构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 金燕娇,张永理.民办养老机构的产权困境――以爱地颐养中心为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4(22).

[2] 李娟.民办养老机构的社会资本及资源获取――基于南京市的个案分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8).

人口老龄化的解决办法范文6

关键字: 物联网; 老人医疗; 智能家居; 远程医疗

中图分类号: TN911.7?34; TP39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3)09?0023?03

0 引 言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数量最多的国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近些年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与高龄化趋势还将不断加快。杜鹏等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百年发展趋势中预测,到2053年,我国高龄人口数量将超过1亿,占全国人口基数的23%,社会将进入深度的老龄化阶段[1]。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比较普及[2],主要包括智能安防、智能照明、智能供暖、智能医疗、智能娱乐等服务。近些年,智能家居已经被引入作为一个解决独立老人生活问题的方案。在众多的研究当中,大部分针对的是如何利用物联网技术使家居医疗变得便捷简单[3?4],而忽视了建设家居医疗系统的挑战以及实现家居医疗后给老人生活带来的影响。本文试将智能家居与老人生活相结合,首先介绍了智能家居在老人医疗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智能家居系统(Smart Home System, SHS)建设中面临的三大挑战——技术水平、实用性以及伦理道德,并结合三大难题,讨论了智能家居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

1 智能家居在老人医疗中的应用

智能家居在老人医疗方面包括智能家居医疗(Smart Medical Home,SMH)和远程医疗(Telemedicine)两大类。家居医疗主要有可穿戴传感器和基础设施传输系统,远程医疗主要包括远程诊断、远程监护和远程手术。

1.1 家居医疗

可穿戴传感器可以嵌入到服装、眼镜、鞋子和手表,或者直接定位身体[5]。可植入的无线可辨识设备可以用于保存健康记录,有助于在紧急情况下挽救老年人的生命,尤其适用于有糖尿病、癌症、冠心病、中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老年人。对于有智力障碍的老年人,可以让其佩戴RFID手环,并配合门禁系统来记录老人的行踪。另外,家人可以让RFID手环和远程医疗服务系统、3G无线通信技术与生理信号结合使用,使老年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够和医院取得有效的沟通,大大提高紧急医疗服务的效率,节省等待时间,争取黄金救援时间。

基础设施传输系统是利用现有的家庭基础设施及其电气系统来协调和监测老人的一些活动。如对于跌倒的检测,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研制的iFall利用内置在手机里的三维加速器,通过基于阈值的跌倒检测算法来判断老年人是否跌倒。它是计算三个维度的加速度合成,如图1中曲线所示[6],在发生跌倒的瞬间,由于失重原因是合加速度小于G;而在倒地的瞬间,对地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使得合加速度突破阈值上限。通过在预设一个时间区间内利用阈值上限和阈值下限可以很好的检测到老年人跌倒这一过程。

1.2 远程医疗服务

在智能家居医疗服务的系统中,远程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医疗模式,它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提高诊断与医疗水平,满足广大老年人的健康和医疗需求。广义的远程医疗主要是以检查诊断为目的的远程医疗诊断系统、以咨询会诊为目的的远程医疗系统、以教学培训为目的的远程医疗教育系统,以及用于家庭病床的远程病床监护系统[7],如图2所示。一种基于ARM 的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解决了传统智能家居系统不足之处,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8]。

对于很多身处偏远地方(农村、山区)的老人,医疗条件相当落后,远程医疗为这个难题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老人只需在家中配备一台应用了家居物联网技术的心电测试仪,无论是在白天或深夜,只要把仪器放在胸口或手掌上,十几秒内就能采集心电图,图像信息将通过无线网络传送到医疗中心,几分钟内医疗中心将反馈诊断意见。

2 智能家居的面临的挑战

本文结合智能家居在老年人医疗中面临的三大问题——技术水平、实际应用、伦理道德进行分析。

2.1 技术水平考虑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目前家居物联网在医疗对象方面仅限于单一的老人。智能家居系统进入现实世界的住宅还有很大的难度,特别是临床医疗。RFID技术可以成为解决此难题的关键技术之一,但它要求人们携带一个RFID标签。日本AGH(Aware Group Home)组织开发的一个基于多人的RFID传感系统,可以单独地检测每个人的地点和活动情况。他们在老年人的拖鞋里嵌入RFID标签,通过铺设在客厅和走廊上的天线感知到不同人的位置信息,该系统还能够为每个老年人生成一个活动日志并告知老年人一些正常的活动[9]。即使RFID或类似的技术支持个人识别和个人定位功能,但是当前智能家居系统的识别算法都是基于单个老年人的情况下设计的,在多老年人或群居性老年人的情况下,不能简单地把情况概括为多个老年人活动的交错。

另一个技术挑战是,家居物联网在老人医疗方面的应用主要是监控老年人在家里的日常生活或检测老年人的生理指标变化。当前的家居物联网设计,忽视了传感器感知时间的滞后、传感器感知错误等情况,也没有给出老年人跌倒、失踪、突发疾病等一系列紧急情况的后续解决方案。

还有很多其他的技术问题,比如如何快速处理海量的感知数据,实时数据分析;如何保证传感器长期的可靠性;智能家居系统管理的健壮性以及维护问题等[10]。在这些技术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前,智能家居系统将很难在老人医疗方面取得很大的进展。

2.2 实际应用考虑

目前,大多数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仅停留在理论研究上,没有考虑到实际应用中的因素,更没有给出实际应用的解决方案,使智能家居系统的实用性不强。

TigerPlace团队设计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智能家居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老年人的家庭成员和卫生保健提供者可以涉及在智能家居系统的各个阶段,包括设计、实现和测试阶段。他们成立的观察小组可以解决老年人的许多实际问题,他们设计的家居系统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易操作性,能适应老年人不断变化的需求,记录老年人的信息生活方式、心理的影响因素[11]。观察小组通过检测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以达到家居系统全面性。如他们可以观察传感器安装在厨房是否会干扰老年人的日常活动或造成视觉障碍,根据必要性,对家居系统进行完善。

2.3 伦理道德考虑

物联网技术能成功地融入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的认可以及它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在老人的RFID的识别系统中,标签可能被预先嵌入到物品(如床具)中,在扫描、定位时会不可避免的涉及到老人的隐私,所以在智能家居系统中,隐私是老年人最担忧的问题。

TigerPlace团队在采访关于老年人接受被监控情况时发现,老年人原则上不喜欢有摄像头全程监控,但如果在对自己生活影响比较小,他们愿意接受自己被监控。对视频数据的访问权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大多数老年人都愿意把收集的数据分享给专家和他们的亲人。然而,他们却担心别人可能误解他们在监控中的某些行为,这些解释不清的行为会令他们感到不安。此外还可以研发具有选择性的智能传感器,只感知所需要的数据而隐藏不必要的数据,比如,有必要时可以隐藏某些视频信息和不雅动作的运动电流。

3 结 论

物联网作为信息技术革命的主要推动力,其产业发展和在智能家居方面的应用均面临着历史性的机遇。要不断突破RFID关键技术、传感器关键技术、云计算技术;构建具有鲁棒性强,可用性好,可靠性高的物联网基础设施;解决好智能家居医疗服务中的隐私问题;才能更快更好的促进智能家居的发展。

同时,基于家居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对于完善老年人医疗服务功能、增强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科技水平、弥补家庭医疗资源不足、平衡医疗区域差异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杜鹏,翟振武,陈卫.中国人口老龄化百年发展趋势[J].人口研究,2005,29(6):90?93.

[2] 韦明劭,李海.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智能家居中的设计[J].轻工科技,2012(2):60?61.

[3] 张奎,汤璐.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医疗[J].硅谷,2011(17):14?15.

[4] 李江权,张兴敢.基于Cortex?M3处理器的智能家居监控系统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2,35(7):47?49.

[5] COOK D, SONG W. Ambient intelligence and wearable computing: sensors on the body, in the home, and beyond [J]. Ambient Intelligence and Smart Environments, 2009, 1(2): 83?86.

[6] SPOSARO F, TYSON G. An android application for fall monitoring and response[C]// Proc. of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Society. [S.l.]: IEEE, 2009: 6119?6122.

[7] 吴功宜,吴英.物联网工程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8] 李红刚,张素萍.基于ARM 的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09,32(5):134?138.

[9] MIURA M, ITO S, TAKATSUKA R, et al. Aware group home enhanced by RFID technology [C]// 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based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and Engineering Systems. [S.l.]: ICKIIES, 2008: 847?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