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术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术教学设计

美术教学设计范文1

关键词:美术;教学;学生

G633.955

众所周知,美术作品在表现上往往是静态的呈示,然而我们关注到它所表现的内容又往往是动态的。由动态向静态的转变自身就是一种创造,画疾驰的汽车、飞翔的小鸟、流动的溪水等。用静态作品来表现动态美也是美术的一种表现手段,重在创造的美术创作学习活动,要求教师尤为关注在提供素材、指导观察素材的过程中展示素材的情境空间创设,这是呼唤学生与素材产生共鸣的主要手段。这里讲到的情境空间包括了观察素材、空间背景等,当然更包括了学生。我们希望的情境就是学生能够走入的空间,这样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擦出火花。通过图示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影响情境空间教学效果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观察素材、空间背景、学生。这几个方面中所展示的几个要素有许多是可以控制的,如素材的呈示方式、时间、展示过程等;还有空间背景的素材选择与展示方式,都是可控的内容。在学生方面,我们可加以影响的可能是对素材的认知,至于技能、审美等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方面,以期对其他的控制展示达到情境空间创设的最大效益。

一份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学设计必需关照到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个性认知的充分结合。这样的个性化设计在教学目标上必须明确想象力培养要求,如在空间想象力上的要求、形象思维上的要求,并加以机制干预以期达到较好的“创造”效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个性化教学设计一般会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以获得更为感性的经验,从而不断丰富儿童的表象;(2)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能充分给予时空关照,尊重个体感知,以打开个体想象的大门;(3)引导学生关注相关材料丰富认识,以发展儿童的空间想象能力;(4)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合作、充分体验生活、积极实践不断丰富生活经验,为发展良好的想象力创设条件;(5)不刻意追求图画的完整与美观,重点关注孩子的创造力发展。

也就是说,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必须要求学生亲自动手以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让其大胆采用新的材料、新的构思进行创作,掌握丰富的技法,从而促进思维的飞跃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动手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艺术形象,并对有独特想法和做法的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使他们在满足创作欲望的同时,实现创作理想,锻炼实践能力,培育“美的精神,即对美的境界的追求”,进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学语言的功能时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语言是教学中的主要交流手段,语言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g的交流,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共鸣。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对是平等公开的,只要保持相互尊重的原则倾听对方的意见,往往是孩子乐于“交流”的现象。但是教师在美术创新活动中的角色如何却直接影响了创新的效果。我们常说现代教学要求教师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倾听者、指导者,关怀学生的学习动态,帮助学生开展学习。但是对于创新来说我们更多的应该是谅解、支持与鼓励。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做一个宽容的激励者更为重要。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是在一个方面的重视,只有关注教学整个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投入情况,才能逐步培养其创新精神。其外在表现,可以是语言表达下的创新思维、可以是技能表现下的绘画技术革新、可以是创造性的品评,当然创新性的绘画表现是最为直接的,但是我们要明确创新精神是在整体激发下的一种情绪表现。教学中,如果着力关注交流语言的运用,想必对创新精神的培养一定能够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在美术教学中创作的个体行为与小组合作的团体行为似乎存在着较大差异与矛盾。其实不然,两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开展的,美术创作的个体行为是对个性认识与想象的体现,而小组合作可以有许多好处:认知共享、感受交流、方法创造等。学生间的平等交流不仅会促进学生的交流能力,更能在碰撞中产生思维的创造,再结合自身的创造性认识,无疑对创新能力的发展很有帮助。在小组合作的空间里孩子的交流还是相对畅通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小组合作中对创新的保护。因此,小组合作的运行规则非常重要。主要有几个方面:观察素材,各抒己见,聆听尊重;探讨方法,共通有无,优选劣汰;表述见解,独立共享,采纳有效;美术创作,尊重他人,表达自我;交流品评,人人平等,共享所获。只有这样在美术教学小组活动中贯彻下去,才能使个性得到表现、优秀得到彰显、创新得到发展。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是一个创新的工程。教师必须明确站在时代教学前沿的责任与使命,才能更好地深入研究创新精神培养的内部机制,更好地为孩子服务。美术创作的个体独创行为决定了美术创作的“创新性”存在,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个体参与才能呈现出个体的创新能力,孩子求新、求异的思想在创新精神的感召下必然升华为美术创作的不竭动力,那时孩子会回到画中的。

总之,在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美术课堂更应该发挥出独特的作用,真正使“艺术课程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同时还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跨域转换的多种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教育需求、教育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重视美术教学的设计。

参考文献:

[1]刘奇.浅谈美术设计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交际,2013,13(06):224-225.

[2]于倩.美术教学设计的概念、对象和理论基础[J].网友世界,2014,14(07):264.

美术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翻转课堂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由于小学生自主能力不强,依赖心理较强。在美术课上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情况,包括教师准备工作不足、学生上课精神不集中、学习目的不明确等,因此教师要尽量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同一个班级里,必然存在着学生美术能力强弱不同的情况,能力强的学生需要更深的指导,而能力弱的学生则需要基础指导。但是美术教师在课堂上只能照顾到大多数学生,无力顾及全体学生,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并没有实现个性化教学与分层教学,而翻转课堂却可以有效弥补这一缺陷。

一、美术教学设计原则

(一)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比较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过程的颠倒安排,使学生成为了学习过程的主体,学生能自己掌控学习的进度。它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个性化教学的实现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原则

1.以学生为主。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不仅仅要独立完成作业,而且要参与到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中,在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深入掌握知识。因此,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教师只对学生的知识建构起促进作用。

2.有效交流。

课堂互动交流是指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在翻转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对课堂互动交流应该有准确的定位和深入的理解,不能只着眼于交流的数量,应当重视课堂交流的质量,并根据学生的课前知识掌握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与学生展开讨论,以确保课堂互动交流的有效性。

3.输出结果。

教学设计中应强调“作品展示”环节,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课堂作业的展示机会,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美术教学流程设计

(一)美术教学流程阶段划分

美术教学流程可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对教师而言,三个阶段的任务分别是:课程开发、知识传授和评价反思。对学生而言,三个阶段的任务分别是:任务、交流和评价。其中,教师和学生的三个阶段任务是一一对应的,且三个阶段完成之后又进入下一循环。

1.课前阶段。

课前阶段的任务核心是“作业”。此“作业”是课前教师安排的自主学习内容,之后会在课堂用来开展活动,应有利于促进学生内化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教师应该根据课程设置精心准备作业,然后再围绕作业制作相应视频。每个视频针对一到两个特定的问题,供学生课前观看学习。教师应在课前将作业和导学视频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完成相应要求。学生则应按教师的要求观看视频并完成作业,同时根据自己完成作业的情况总结出经验和困难,以便上课时与教师进行交流。

2.课中阶段。

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就自己在课前知识建构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向教师请教。教师则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疑惑,总结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供学生选择探究。问题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而定,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深度的问题,以便尽可能开发学生的美术潜能。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采用自主探究和小组协作相结合的方式:(1)通过自主探索,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2)通过小组协作,在相互学习和借鉴的过程中拓展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并提高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课后阶段。

课后阶段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成果展示。通过成果展示来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师生相互评价,进而实现课程开发的反馈、修改和提升。同时促使学生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从而实现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目的,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学生课后如果仍然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再次观看视频,也可以向教师或是同学请教。

三、结语

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的关键在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所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适用于美术教学的,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能实现个性化教学,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能让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从而不断完善教学过程,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郭绍青,杨滨.高校微课“趋同进化”教学设计促进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4).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2012(4):46-51.

美术教学设计范文3

通过学习发现静物线的美感,进一步学习写生及用线进行精细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及画面组织能力。

二、教学重点

掌握抓住物象的特征,用线进行精细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如何用线精细地表现物象的特征。

四、学习材料

线条丰富的玩具、图画纸、线描笔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出示范画

师:课前老师画了一幅范画,请同学们欣赏一下,看看画中画的是什么?

生:洋娃娃。

师:仔细观察这个娃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生:线条。

教师概括这种用线条表现的手法就叫线描。

2.板书课题

教师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精细的描写。(师板书课题。)

3.分析课题

首先来分析一下课题,先说“描写”两个字,所谓描写就是描绘所要画的物品,那么精细的描写就是要把所要画的物品描绘得更细致一些。

说到线条,我们再仔细看看这幅范画,谁能说说画中运用了哪些线条呢?

生:直线、曲线等。

师:其实任意一幅作品都是由点、线、面组成的,点、线、面是造型的三大元素。

(二)传授新课

1.点、线、面

(1)点:说到点,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很单一的点。

师:这样单一的点在绘画时,画哪里能用到它呢?

生:雨滴、眼睛等。

师:我们再看,老师在黑板上又画一个半圆,我沿着半圆内侧周围画了一些小点,之后半圆就变得怎样了?带给大家什么感觉?

生:生动,有立体感。

师:这种方法叫靠点来表现立体。

(2)线:线不但能体现立体,还能表现结构,也起到装饰的作用。

例如,范画洋娃娃的结构,头、身体、四肢都是用许多不同的线组成的结构,娃娃身上的花纹也是用各种不同的线条组成的,这些线条起到装饰的作用。

(3)面:老师在黑板上画了许多线条,这些线条带给大家什么感觉呢?

生:整齐、密密麻麻、线条有硬度等。

师:老师在这基础上再加重一些,再加密一些,感觉有什么不同呢?

生:离远看像一个长方形的面。

师概括:线连续、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就形成了面。

2.分析书中作品

师:想一想书中这几幅作品都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生:都是用线条画的,画得都很细致。

师:书中哪几幅作品的质感是相同的?

生:筐和椅子的质感相同,筐运用了细致整齐的线条,突出南瓜这一小亮点,简练的南瓜线条衬托出筐非常细致,对比非常强烈。椅子的腿运用了松弛曲折的线条,这样大胆用笔画出了它的质感,体现椅子的真实感。

生:机器人和小赛车的质感相同,运用的线条显得有硬度,体现机器人和小赛车的稳定、牢固,具有铁的感觉。

师:布娃娃的线条和机器人的线条相对比呢?

生:布娃娃运用了细腻柔和的线条,体现衣服的柔软。

师:有的同学对龙这幅作品感兴趣,大家知道九龙壁吗?九龙壁上雕刻了9条非常生动的龙,造型优美精细,其实这幅作品也一样,体现出图案线条的精美。不同的线条给人不用的感觉。

(三)教师演示

书中的作品我们都欣赏过了,我看到同学们把课前准备的玩具都带来了,老师也将这幅作品的实物带来了,这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怎样用精细描写的方法将它又快又好地表现出来,我们先参照老师手中的玩具进行分析。

1.板书

(1)分析结构:看看布娃娃由哪几部分组成?

(2)选好切入点:分析完结构,我们选好切入点开始进行绘画,画之前我们首先要选好角度。还要想玩具放在图画纸的哪个位置比较适合,需要画多大。想好这些问题之后,我们选一处你最容易下笔的点,有的同学认为先画它的眼睛比较容易下手,也有同学认为画脸型先容易下手,这也就是所说的选好切入点。我们用推着画的方法一步一步进行绘画。(教师举例师范,选择它的正面角度,先画它的脸型,一步步推着绘画。)

(3)细致刻画(注意前后层次):所谓细致刻画就是在最后阶段进一步对作品进行修改添加,让自己的作品变得更加细致完整,但一定要注意前后层次。例如:①小辫子在胳膊的后边,我们注意怎样去画,有遮挡关系更多的线条组成在一起,不仅不会乱,还有前后层次,先画离你最近的地方。②帽子上一些毛茸茸的东西,我们可以用放射线来体现。③身上一些小花纹都细致推着描绘出来。④整体作品。

就这样细致刻画,最后画出这幅精美的作品。

2.欣赏另一幅范画,两幅范画相对比较

生:一幅构图丰富,线条细致;另一幅构图稍偏,线条粗糙。

哪幅作品比较好?哪幅作品值得你们学习?老师当然希望同学们画得都像第一幅作品这样细致精美,但万一真有同学画的像第二幅作品这样也不要紧,我们可以像书中的筐和南瓜一样,用简练的玩具结构图衬托出它局部的精细,效果也很好。

(四)布置作业

下面的时间,请同学们跟随优美的音乐参照自己手中的玩具,用线描笔找准角度,用推着画的方法描绘它,看谁画得又精美又细致。将画好的画粘到前面的展示台。

(五)小结:学生展示

抬头看前面同学展示的作品,仔细欣赏,哪幅作品的什么地方最值得你学习。

美术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美术教学 民间剪纸 教学设计 大班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041-02

一 设计意图

艺术欣赏教学是整个艺术教育中的根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幼儿在艺术作品中先学会欣赏、懂得欣赏,在欣赏过程中感受美、体验美、发现美,而教师在幼儿艺术欣赏活动中则是一个引导者、启发者,把幼儿带进艺术作品中。通过艺术作品的许多要素,如节奏、音色、旋律、比例、姿态、对称、色彩,打开幼儿的眼、耳、手、心灵、大脑等多种通道,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终把欣赏与创作结合在一起。“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这是指南在教育建议中的第一点。

剪纸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艺术种类,它具有悠久的文化和历史,但对于现代的孩子来说了解得很少。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在活动中教师首先用活泼欢快的剪纸视频导入课题,幽默活泼的视频立刻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活跃了课堂气氛,接着让孩子们思考,这种美术表达方式和我们平时的砂纸画、指纹印画、刮画一样吗?接着让孩子们欣赏一些我国著名剪纸艺人的剪纸视频及剪纸作品,感受浓郁的民族气息与氛围,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利用微课《剪纸雪花》等,演示剪纸的教学方法及重难点,进一步巩固了幼儿对剪纸步骤的掌握,接着图片展示第二种剪纸的方法(可以用笔在折好的剪纸上画出图案,再进行剪纸),拓宽了幼儿的美术标法方式,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与剪纸零距离接触,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剪一剪等活动,全身心地去体验这门独特的传统民间艺术,从小培养幼儿对本民族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二 活动目标

第一,欣赏中国民间剪纸,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了解剪纸图案的吉祥寓意。第二,对剪纸的基本技能有所了解,产生对剪纸活动的兴趣。第三,学习简单的折叠方法,会正确使用剪刀,尝试剪出各种几何镂空图案。

三 活动准备

第一,制作好的《剪纸欣赏》的视频课件。第二,电子白板课件《剪纸欣赏》。第三,剪纸纸张、剪刀、记号笔幼儿每个人一份。

四 活动过程

第一,播放课件(画面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很有趣的视频,请小朋友们一起欣赏。”播放活泼欢快的剪纸视频导入课题。

第二,播放课件(画面2),教师:“刚才我们看到的视频里面的画面,和我们平时的绘画方法一样吗?”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让幼儿有机会描述自己的所见所感。美术欣赏强调幼儿个人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是幼儿真实的心理活动的表达。作为教育引导者的教师,不应把自己对作品的体验与看法强加给幼儿,而应该给幼儿宽松的心理环境,让他们能把自己的所见与感受充分地表达出来。教师逐一引导幼儿说出三张图片的美术创作形式:刮画、手指印画、砂纸画。教师介绍视频中的画是剪纸。

第三,播放课件(画面3),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本中国民间剪纸专辑,和小朋友们一起欣赏。”教师现场展示两本剪纸专辑,让幼儿初步感受剪纸作品的独特风格。

第四,播放课件(画面4),教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老师为你们制作的剪纸欣赏视频。”

第五,播放课件(画面5),教师:“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剪纸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引导幼儿思考。教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民间剪纸老艺人是怎么制作出精美的剪纸的。”播放民间老艺人剪纸视频。教师播放中国民间剪纸艺人的剪纸视频片段,引导幼儿了解剪纸的制作方式,并相互交流感受:“你们发现这些剪纸是用什么纸和工具制作的?这些剪纸有几种颜色?是什么颜色?为什么要使用这些颜色?”

第六,播放课件(画面6、7),教师介绍剪纸的种类有民间剪纸、现代剪纸。

第七,播放课件(画面8),教师播放现代剪纸视频,让幼儿欣赏现代剪纸的魅力。

第八,播放课件《现代剪纸》视频(画面9),教师介绍现代剪纸的风格。

第九,播放课件(画面10),教师:“你们刚才看到的民间老艺人剪纸用到了哪三种剪纸工具?”幼儿回答出一种工具后,教师点击相应工具图片上面的“问号”图片,将幼儿说出的相应剪纸工具:剪刀、刻刀、纸一一展示出来。

――――――――――――――――――――――――――

*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青年课题“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艺术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132941275)

第十,播放课件(画面11),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折纸:“你们知道这张纸怎么折才能剪出好看的剪纸吗?”教师请个别幼儿上来用自己想出来的方法折叠,同时老师当场剪纸,让幼儿看到不同的折法会有不同图案的剪纸。

在手工活动中,技能是影响幼儿兴趣的重要因素。而在欣赏活动中,则以激发幼儿美的感受和兴趣为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要急于规定技法、规则和内容,而是请幼儿自主尝试,让幼儿在尝试中感受剪纸的趣味。

第十一,播放课件《剪纸雪花》微课视频(画面12),让幼儿了解剪纸的步骤和方法。

第十二,播放课件(画面13),教师:“谁能上来把这几张剪纸的步骤图片和数字1、2、3、4找朋友,哪一张是第一步,哪一张是第二步……”幼儿上来操作。

第十三,播放课件(画面14),教师:“谁能上来把这几张剪纸的步骤图片和数字5、6、7找朋友,哪一张是第五步,哪一张是第六步……”幼儿上来操作。

第十四,播放课件(画面15),教师:“还可以在折好的纸上用笔画出要剪掉的部分”。

第十五,播放课件(画面16),教师:“让我们一起来剪纸吧。”教师出示黑板(上面贴有剪纸的步骤照片,供幼儿参考)。

第十六,播放课件《剪纸欣赏》视频(画面17),幼儿进行剪纸活动,家长助教,参与课题教学活动。

五 教学反思

美术教学设计范文5

一、体会生活,感受生活中艺术的魅力

“艺术源于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对艺术的领悟能力,应该让学生多从生活中去发现艺术,生活是一个大舞台,里面充满了人生的喜怒哀乐,这些都是很好的创作情感来源,学生在生活中可以体会到伟大的亲情、崇高的友情、纯洁的爱情,如果将它们体现到艺术作品中去,作品会变得鲜活起来,这些就是艺术的源泉,只有带着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通过教师的引导,将它变现到自己的作品中,提高美术作品的质量。

例如,教师可以定期开展户外实践活动,通过活动鼓励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艺术,以“发现生活中的美”为题进行创作,如好人好事,勤劳工作等,引导学生去自主发现美,体会美,从而感受美,创新美,从而让作品更加贴近生活,融入于生活。

二、营造课堂氛围,培养创意思维教学环境

在美术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环境,让学生可以在这种气氛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具有创意的作品。小学生处于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这时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及潜能,良好轻松自由的教学环境是必要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作为一个好的引导者与学生互动学习,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情感上、思想上以及行动上的自由,营造出活而不乱的课堂氛围,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及创新才能,促进学生的艺术水平得到很好的发展。例如,教学内容上有一节是关于《家乡的水果》,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及想象力,学生可以任意画出水果的种类,盛放的器皿,当然学生也可以画出还长在树上及放在手里的样子,给学生最大的自由去发挥,然后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创意思维的教学环境,使得学生不会束缚在固定的思维模式中,没有了刻意的模仿,为学生想象空间创造了基础,从而激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三、利用多元化方式,开展美术创意教学课堂

美术课堂是艺术的课堂、创新的课堂,应该是充分自由尽情释放思想的课堂。在教学实践中,应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自由化及开放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力潜能。美术创作过程可以看出个人的气质及性格,不管是追求外表的外在的格,还是追求主体的内在性格,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都应该给予充分尊重,极大的扩展他们的想象空间,不规定束缚的模板,让其自由发挥特长。例如,在学生体会绘画工具时,根据版面材料和印刷方法,可以分为铜版画、木版画、丝版画、石版画等等,并不是版画都适用于所有人,学生因个体、性格差异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选择合适自己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绘画;在选择绘画材料时,教师也可以提供多种材料给学生们,比如铅笔、粉笔、蜡笔、木炭、彩蛋等等,让学生们自主选择喜欢的材料,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这样学生才能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极大提升美术创意教学效果。

四、开展多媒体教学,欣赏名作激发创作思维

小学美术课堂因其教学的艺术性及特殊性,可以采用多种创意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教学就是其中很有效的教学模式。小学阶段学生因为年龄较小,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直面教授可能效果不会太好,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则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课件上播放名作鉴赏,通过教师详细的讲解,让学生们从中领悟大家的风范,学习其美术的创作手法,并科学的运用在自己的作品中,提高美术素养,学生在学习理解作品时也会从中受到启发,在以后的创作过程中,可以拥有更好的发散性创作思维,当然,教师在选择名作时也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理解接受能力,不能选择那些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作品内容,这样才能使学生们从中受用,激发他们的创作思维。

五、积极全面评价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美术教学设计范文6

【设计理念】遵行以生为本的理念,联系生活教学,点燃学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情感和主动性。尊重教学规律,采用激趣、感知、欣赏、引导示范、实践活动等教学流程,让学生感受美术学习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分层辅导。

【教学目标】

1.培养认识花的感知能力,培养多角度欣赏美的意识,能够绘画和制作美的花,形成美化生活和美化自身的能力。

2.激发认识美、发现美和欣赏美的意识,形成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提升自主和合作学习意识,激发主体意识,勇于表达和展示。

【教学重难点】 同教学目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轻松导入,激发谈话兴趣

春天来了,我们欣喜地发现大自然的变化,同学们发现了哪些变化,哪位小朋友能告诉我们呢?(学生会答:小河解冻、泥土变松、小草变绿、树木叶茂、花儿飘香。)

【设计意图】自然是美术学习的大课堂,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的意识,降低教学难度,激起他们发言和表达自己所见所闻的积极性,能够融洽课堂学习氛围。

二、组织教学,展示花儿朵朵

1.花很香,也很美,我们今天就学习《花儿朵朵》这一课(板书课题),我们认识哪些花呢?知道花的名字和特点也是知识哦?

【设计意图】贴近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鼓励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花,引导他们从某种花的名字、花的色彩、样子和气味有条理的表达。

2.看投影,一起来认识一些常见的花,希望大家注意观察,像刚才那样从种类、形状、颜色等方面谈谈,好不好?(多媒体展示图片)

【设计意图】将教材中的文字内容转换成学生喜欢的图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花的审美能力。

3.大多数花是美丽的,我们会给它们起一些好听的名字,如睡莲,大家知道我们还叫它什么吗?(板书:睡美人)还有的花有一定的寓意哦,我们知道吗,如冬天开的梅花,有什么含义啊?(板书:冰清玉洁、坚贞不屈)

【设计意图】由花的色形的认识过渡到花含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为感悟生活,体验生活服务。

小结:花是大地母亲美丽的外衣,也是大自然给我们的赏赐,但是我们不能随便去折花,否则过几天我们就感受不到它的美了,但是我们可以画花,让美丽伴随我们。

三、教师示范,学生学会绘画

1.我们大家真聪明,认识了那么多花。如果我们能画好自己喜欢的花那该多好啊!下面大家看老师画一幅木棉花吧,注意观察哦!(老师一边演示,一边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示范,让学生注意到绘画过程的运笔、构图等等,让他们学习画花的方法,提高他们绘画的能力。

2.大家看老师的画,知道怎么画了吧,我们就画一幅木棉花吧!(学生在画的过程中,老师相机进行点拨;对一些能力弱的学生,可以组织他们先描绘,然后再独立去画。)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动手绘画, 提高他们观察和动笔能力;可让他们在比较中进一步加工,提高习作的质量。

3.展示学生绘画成果,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处理画面内容的,说说自己绘木棉花的方法和感受。也让其他同学说说展示画的优点和不足, 提出修改建议。

【设计意图】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画作,及时巩固提升。

四、动手操作,提高美化能力

1.我们大家画的花都是没有色彩的,有的同学画的非常好,有的同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我们现在能不能让自己画的花色彩鲜艳起来呢?我们自己进行思考和尝试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给花上色,提高他们对色彩的感受能力,也培养他们的个性能力。

2.我们给木棉花涂上了不同的颜色,说明这就是你喜欢的颜色。我们刚才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花,它们有的是紫色,有的是红色,有的是白色,五颜六色的真漂亮。我们看教材上只有一大片草地,能不能用花装点一下呢?(可以小组合作完成,让学生用彩色纸剪贴,也可以自己画。)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让他们认识到画有好的装点作用,让他们形成美化自然,热爱自然的意识。

五、情感教育,深化学习效果

我们同学今天收获了不少吧,也很辛苦,有花的自然更美丽,我们要自己生活的家园、校园美丽,就应该是保护花草树木的小卫士哦!(板书: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六、板书设计(略)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