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人才培养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校人才培养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校人才培养措施

学校人才培养措施范文1

目前“订单式”人才培养作为新型培养模式在我国职业高校受到广泛欢迎,但由于制度不完善,新模式在推广中遇到许多问题,尤其是传统教学模式和环境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阻碍,其影响主要体现在4方面。

1.教学观念落后“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服务于一线企业的,和当下社会发展需求有密切关系。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老师简单依据过去落后的知识体系给学生讲解,对目前行业发展动向一无所知,学生学到的知识落后陈旧,无法适应当前行业发展。甚至有些老师在专业授课中过多的理论讲解,忽略了职业教育的技能培养,这些落后的教学理念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初衷背道而驰,降低了培养效果。

2.师资力量薄弱“订单式”人才培养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培养模式,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特别是企业经验的积累。但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师体系都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有的学校青年教师比重达到了50%以上。这些年轻教师经验不足,很多教师专业不对口,有的甚至不是旅游大类的,这对展开“订单式”人才培养不利,影响了培养效果。

3.校企合作模式的简单复制校企合作是高校通过和企业合作,建立长期人才培养关系的教育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学校为主体,企业参与其中,提供资金和培训服务,共同培养行业人才。“订单式”人才培养具有明确的目标性,针对行业发展需求,提出能够适应行业岗位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很多学校简单的复制校企合作,以为建立合作模式就等于“订单式”人才培养,没有为人才培养提供目标和量化指标,造成人才培养停留于形式,不利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

4.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教育主管部门对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给予肯定。教育部部长周济曾指出,要大力推广“订单式教育”,提高职业院校的培养水平,进而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势集中,进一步深化产学合作。但其仅仅是单一提出推广,没有给予政策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对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没有起到实质推动作用。企业认知度不足及参与不够深入目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培养模式的构建和策划都是由学校进行的,企业一般只负责“下单”和“接收毕业生”,中间环节缺位严重。企业和学校在合作过程中,缺乏主动机制,对学生了解和掌控不够,难以留住人才。

二、高职旅游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善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高职旅游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模式自身、企业参与不够、学校实施不到位等方面。通过改进这些方面的不足,对提高“订单式”人才培养有很大帮助。本文认为旅游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善可以从以下3方面入手:

(一)加强教师职业培训

教师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主体。只有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技能水平。所以旅游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中,要加大教师职教能力的培训力度,学校要构建一套完整的培训机制,特别是针对青年教师,通过参加企业培训,到企业生产实习,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为后续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奠定基础。

(二)建立激励机制

有效的激励是促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重要手段。学校和企业对于“订单式”人才培养停留于形式,参与方认识不够,激励不到位。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激励措施(和学校评优考核挂钩)来推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企业可以通过奖金措施来吸引高校、学生参与其中,共同推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三)建立企业

———学校———个人“订单式”人才培养信息平台政府部门可以建立一套包括企业———学校———个人的“订单式”人才培养信息平台,方便三方能够实施动态监督。同时通过平台也可以对人才模式的制订、实习等工作内容进行讨论,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平台还能形成示范效应,对“订单式”人才培养起到宣传作用。

三、结语

学校人才培养措施范文2

关键词:技工学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构建科学的技工学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伴随着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飞速发展,我们所面临的经济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专业化、智能化、信息化趋势日益凸显出来,这对文秘专业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对文秘岗位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公文写作、上情下达、组织会议等层面,而是应当具有更为多元化的能力与素质,例如监督管理、组织协调、辅助决策等。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技工学校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积极探索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学生们的实践操作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技工学校培养出来的文秘专业人才符合新时代的要求,才能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所以说,构建科学的技工学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当前技工学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的症结所在

每年到人才市场的文秘专业人才数量庞大,市场对于文秘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是非常大。但是,大量企业招不到满意的文秘人才,而大量的文秘专业学生也难以实现就业。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进行了深刻地思考,具体说来,我国当前技工学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的症结所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特殊性

技工学校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绝大部分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共同点在于,培养的对象都要求掌握职业所需的基本技能,就文秘专业而言,其应该掌握的技能包括写作尤其是应用文体的写作技能、文书及档案管理技能、会议组织与服务接待技能、日常事务管理的技能、办公自动化软件的运用与常规办公设备的应用与维护的技能等等。上述这些技能文秘专业学生在经过三年的校内专业学习与训练后能够得到有效提升。然而,我们还应当看到,同技工学校的其他专业不同,文秘专业学生在进入到工作岗位之后,其工作的对象不是“物”,而是“人”和“事”。技工学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的这种特殊性,即文秘工作的对象是人,是具有指挥与决策职责的领导者、管理者,这也就意味着作为文秘的核心技能不在于手工的操作,更多的是对人情事理的通达与领悟。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体现在了文秘不仅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做事易而做人难”这本身就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而作为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更是无法回避的。但是,我国目前有相当数量的技工学校院校的人才培养中却少见其培养学生此类素质的较为系统的体系。

2.市场对文秘专业人才的个性化要求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对文秘专业的人才需求也呈现出个性化特征。以浙江省为例,浙江是一个经济大省,区域经济的构成是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法人单位多、企业规模小、经营灵活多样是其基本特征。同时,浙江进出口贸易总量快速增长,占全国贸易总量的比重不断提高,出口额在全国的位次由1978年的第11位上升到2008年的第4位,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78年的0.5%上升到10.8%,这些数据的背后是蓬勃发展的外资、合资和各类外贸企业,这种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市场对文秘专业人员的大量需求。市场需要大批具有国际视野且既懂外语又懂专业同时又掌握文秘基本技能的国际化文秘人才。

基于上述分析,一方面,不同区域的特色经济必然对文秘从业人员提出不同的要求。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在录用文秘时往往会根据本企业具体的岗位需求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而技工学校院校人才培养针对的多为岗位群,这就也导致用人单位对文秘专业人才顶岗速度较慢、不合适等诸多抱怨。

3.文秘专业学生的就业定位

毕业生的就业定位问题是很多专业的毕业生所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然而,它却在文秘专业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原因在于,一方面有些毕业生“眼高手低”“志大才疏”“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他们不屑从基层“打杂”的文秘岗位做起;另一方面,社会对文秘人群的某种偏见也让文秘专业毕业生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认同,认同感的缺失势必直接影响其追求成功与卓越的信念。因此,面对就业市场上众多的文秘岗位,文秘专业的不少优秀的毕业生会在动摇中做出放弃本专业就业的决定。

三、构建技工学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措施

关于我国技工学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我们许多专家学者都进行了积极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笔者结合现有的先进经验以及自身的教学实践针对我国当前技工学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以下几个构建该专业科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措施,以期能够对我国当前技工学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构建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1.切实做好市场需求调查是构建科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前提

随着我国对构建创新型国家级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中等技工学校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中,中等技工学校教育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则是提高中技学校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而“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最根本问题。技工学校开展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出适合我国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我们技工学校应当通过各种有效渠道对文秘专业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与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制订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这种市场需求调查工作应当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学校应当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案设计。在开展市场需求调查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将范围局限在企业,而应当开展针对不同相关群体进行调查研究,其中,政府有关部门、学校历届毕业学生、人才市场等都应当纳入到调查范围中来。对所获取的调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2.构建以提升综合能力为核心的文秘专业课程设置

构建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对文秘专业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深入市场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应当对技工学校文秘专业人才所应当具备的综合能力有一个比较客观地把握。我们技工学校在以往的文秘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基本上都是采用的传统的中文相关课程,但是在应用型作为主要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我们应当转而重视技工学校文秘专业人才的实践性以及应用性,充分重视文秘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伴随着我国当前现代化与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应当将文秘专业人才的外语、计算机等能力作为培养重点,提高专业课程设置中外语课程以及计算机课程的比例。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文秘专业学生毕业求职的顺利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3.认真编写课程教学大纲,使之能够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协调

教学大纲是指导一个专业学科教学得以有效、科学开展的重要文件,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教学大纲的编写对于技工学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环节分解以及逐步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就我国当前技工学校文秘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现状可以看到,文秘专业的教学大纲除了在应付相关检查以及课程评估等工作时被拿出来展示一番以外,并没有在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功用,这就使得技工学校文秘专业课程教学缺乏有效地方向指导。对此,我们应当充分重视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工作,并积极推进教学大纲在教学实践中积极作用的充分发挥,使之能够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协调,使技工学校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能够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

4.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我们文秘专业人才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后更多的是在同“人”和“事”打交道,这就要求我们文秘专业学生应当具备较强的沟通与管理能力。提升学生们待人接物的能力是我们完善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除了应当在专业课堂教学过程中教给文秘专业学生专业知识以外,还应当充分重视第二课堂的运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加强对本专业学生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在第二课堂活动过程中,还应当配备专业教师对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指导,提升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效性。除此之外,技工学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还应当充分重视校外实训环节的学习,这是开展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到企业中去开展实训,使文秘专业学生能够同社会进行直接的接触与对话,能够将本专业学生的校内学习结果放到工作实践中加以检验,使文秘专业学生能够对自身有一个比较客观的定位与评价,这对日后文秘专业人才的就业也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通过上述几个部分的分析与论述,我们可以看到,构建科学的技工学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对这一问题给予充分地重视,认真分析我国当前技工学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积极采取各项对策措施予以完善。只有这样,我们技工学校文秘专业才能够培养出适合我国市场需求的文秘专业人才,才能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中等技工学校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每个环节之间都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笔者根据自己近年来的一些工作经验,就秘书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一些浅见,抛砖引玉,恳请大方之家指教。

参考文献:

[1]郑彦离.关于文秘专业学生实习问题的思考[J].中州大学学报,2010(01).

[2]张俊荣.适应社会需求构建新的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0(02).

学校人才培养措施范文3

关键词:人才培养;应用型高校;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9-0219-02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高等学校也加快了扩招的步伐。1973年美国教育学家马丁特罗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标志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1],据统计,我国2002年高等学校的毛入学率达到15%,2016年已经超过了30%,高等教育模式早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结构也向多元化发展,国内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及评估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政府部门、教育界、民间组织乃至工商企业也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工作中来,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是研究热点问题。本文拟从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存在问题、质量保障措施和发展展望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高校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

关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和质量保障的研究成果丰硕,很多学者从理论层面、实践层面到价值层面展开了相关研究,政府部门和教育机构从国家层面、省市级政府层面到学校层面也开展了一系列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监控工程来确保高等院校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提升[2-3]。

利用文献分析法得出国外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如下,从美国就业现状来看,对于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于非技能型人才需求在逐步减少。德国就业市场中应用科技大学的学生受到工业界和全社会的热捧,应用科技大学培养的学生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企业界更倾向于应用型人才,德国的计算机和软件人才、管理人才、工程师中超过半数都来自于应用科技大学毕业的学生。澳大利亚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独具一格,很早就建立了岗前培训和教育认证系统,为应用型人才的质量保障提供了良好的监督机制,在培养人才时注重掌握技术、技能、独立分析问题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才培养质量以学生培养目标的达成度、毕业生的能力、就业率等多种元因素为考量标准。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是指为人才培养的达成提供一系列的保证和支持的措施、机制和条件。从普遍意义来说,质量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而变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重点在于培养直接服务于地方或区域经济的高素质、实用型、专业技术型的劳动者、建设者、管理者,以许昌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为例,集中实践环节和实验教学从2012年的30%上升到2015年的35%,实验类型也更加注重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机房周末对学生开放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便利条件。

二、高校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分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体系,其涉及到培养目标、专业建设、教学大纲制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培养质量反馈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主要存在师资队伍建设整体实力薄弱、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目标定位有偏差和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制约性因素。

(一)师资队伍建设实力薄弱

我国一大批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1999年以来由较好的专科学校或者多所不同层次的学校合并而来,由于升本时间较短,在本科生管理教学经验和师资力量方面较为薄弱,教师队伍建设是现代高等教育赖以生存的必备因素,也为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重要保证。

(二)目标定位有偏差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着过分追求专业的数量,缺少质量保障;过分追求学生的数量,缺少质量保障;过分追求人才的成长速度;过分追求学校的排名,发展方式模仿部属高校或老牌本科院校,又期待得到地方政府、社会、市场的认同和支持,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应用型本科院校过分看重就业率、考研率等定量的人才质量标准,对于就业质量和考研学校方面缺少全面的评估,部分高校在新增专业时缺少师资力量、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人才质量保障的关键因素。

(三)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

人才培养质量是当今高等教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问题。应该如何描述人才培养质量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如何评价人才培养质量更为复杂。目前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指标体系有毕业生就业率和考研率,社会服务能力,办学资源与条件,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缺少对学生健康成长、德育、思维方式等文化内涵方面的考量。

三、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进步,国家和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应用型大学旨在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工程师,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应用型大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术性和职业性的融合,紧密结合地方发展或行业发展实际,从知识、能力、素质等多方面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通过分析我国应用型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一定的保障措施硖嵘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文献分析法,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应该在目标定位、队伍建设、制度保障等多个环节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一)队伍建设方面

我国应用型高等院校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亟需加强,一方面对已有的师资力量进行行业培训,有效保证教师队伍的实际生产经验;另一方面需要多引进“双师型”教师和具有在企业一线工作经验的兼职工程师,加大兼职教师和双师型教师比例,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诉求,行业专家的引进能够使学生及时获取最新的行业知识和技能,也为学校和企业提供了沟通的渠道;还需要引进高层次人才来提升师资素质,多方面提高应用型师资力量以进一步提高师生比例。

(二)制度保障方面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制定相关的制度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没有制度,行为就缺少准绳,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和保障体系,如教学制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教学信息反馈机制、教师考核机制等。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和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实践性教学的课时、学分应该逐步增加来提升学生的实验和实践能力,鼓励产学研合作和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和实习平台。教师质量评估体系应该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教学的状态。教学过程中要收集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信息来改善教学环节,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形成“学校―学生―用人单位―学校”的循环反馈机制。

四、发展展望

应用型高校作为我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目前正处于高等教育转型的重要时期,应用型高等院校既要遵守政府计划的规则,又要满足人才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亟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专业性技术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仅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框架,还需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和完善评估指标体系,为培养地区经济发展所需人才提供保障,要真正提升应用型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还得靠高校、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马丁・特罗,徐丹,连进军(译),等.从精英到大众再到普及高等教育的反思:二战后现代社会高等教育的形态与阶段[J].大学教育科学,2009,3(3):5-24.

[2]夏镇波,陈利根.构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若干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5,(12):42-44.

[3]柏伟,冉晓宇.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1):45-46.

Research on the Situation Analysis and Quality Assurance of Talents Training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HU Tao1,ZHOU Dan2

(1.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Xuchang University,Xuchang,Henan 461000,China;

2.Business School,Xuchang University,Xuchang,Henan 461000,China)

学校人才培养措施范文4

论文摘要:作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一面大旗”,“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高技能人才培养最适宜的模式。本文在对人才培养模式概念进行解析的基础上,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进行了探讨,并对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种种提法进行了辨析。

论文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模式;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什么是模式?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模式”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培养人才包括“培养什么样的人”(即培养目标,包括培养规格和培养层次等)以及“怎样培养人才”(即培养措施,包括培养方式、方法和途径等)。就构成要素上来说,人才培养包括人才培养主体(即人才培养者,如教师)、人才培养客体(即培养对象,如学生)以及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方式、方法、措施和途径等)三个方面。培养主体在实施培养活动前必须预先设立一个目标,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作用于培养客体,使培养客体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发生变化。培养主体在实施培养活动时,必须以一定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论作指导,并在培养活动过程中体现和反映这种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论。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思想或理论指导下,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所实施的教育活动而形成的人才培养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人才培养标准样式。

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目前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的解释。孙芳仲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论指导下,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和自身的教育资源与办学特点,在培养人才的实践中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特征和运行机制。具体地说,它是指教育过程中具有一定格式要求的人才培养程序、人才培养方式和人才培养结构,它涉及教育实施机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实践教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而且这些结构状态特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升级、科学技术发展而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张振平认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体现了教育思想观念。”王前新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教育方法、师资队伍组成、培养途径与特色、实践教学等构成要素。”彭元认为:“所谓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教育思想指导下高职院校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这个中心,对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系统设计所形成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总之,学者们对人才培养模式概念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丰富了研究内容。

根据以上阐述,归纳起来,我们可以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概括如下:

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在一定人才培养思想或理论基础之上的,并体现和反映这种人才培养思想或理论社会科学领域的“模型”与自然科学领域的“模式”是有区别的。自然科学反映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是“实然”,回答的是“事实是怎样”、“实际是怎样”的命题,可以通过模型对事实或实际进行拟合。而社会科学是对社会规律的认识,研究对象是社会活动,其回答的不仅仅是“事实是怎样”、“实际是怎样”的命题,更是“应该是怎样”的命题,是“应然”。人的活动都有主观能动性,是有选择、有目的的活动,不同的教育思想体现不同的“目的理性”,其核心是不同主观价值的反映。不同的教育思想就有不同的教育活动,所以,社会科学领域的“模式”还应加上价值取向。教育活动和现象是“实然”与“应然”、“科学主题”和“价值主题”的统一,对人才培养模式而言则更凸显价值主题。既然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在一定的思想或理论之上的,那么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认为是某种人才培养思想或理论的应用化、具体化、操作化。而且,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唯一的,作为人才培养的标准形式(或样式),是相对于同一人才培养思想或理论指导下的其他人才培养形式而言的,人才培养思想或理论不同,人才培养模式就会不一样。

人才培养模式是较为稳定的人才培养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首先,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型是人才培养活动,包含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全过程,是“目的性”要素和“技术性”要素的统一。其次,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相对稳定性。由于人才培养模式是在长期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因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性不是一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结构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发展而变化。再次,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这种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具有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并且可以被人们效仿和复制。

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措施人才培养目标是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特征,不同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分就在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它也决定着人才培养措施。人才培养措施是回答“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包括教育组织体系和结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结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途径以及相关制度和评价体系等。

必须强调的是,培养目标主要用来区别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人才培养措施,可以区分同一层次的不同培养模式。而研究高职教育内部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研究人才培养措施上的区别,包括教育组织体系和结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结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途径以及相关制度和评价体系等,这正是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2006年11月,以教育部颁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为标志,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关于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者众说纷纭,提出了种种人才培养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提法:(1)以办学思想、办学道路或方向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如“高职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等。(2)以人才培养目标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如“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等。(3)以总体性人才培养措施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这里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持这一提法的人比较多;二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三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4)以具体的人才培养措施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涉及具体的专业设置模式、教学模式、课程模式和途径模式等多个方面,如“‘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2+1’人才培养模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任务驱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等。(5)采用以上四种提法混合起来的提法,如“‘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等。

上述种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都可以在国家纲领性文件中找到依据和来源,也确实能阐释和指导现实高职教育的许多问题和实践,有其合理之处。然而,笔者认为:(1)根据前面论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说明“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即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说明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措施。以“产学合作”、“需求导向”等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显得笼统和模糊,不能明确表达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因为“产学合作”、“需求导向”是办学思想、办学方向和办学道路的提法。以具体培养措施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又显得过于狭窄和偏颇,同样也不能表达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因为“‘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项目导向”、“任务驱动”、“顶岗实习”等提法只能表明具体的教学模式等,以教学模式来替代人才培养模式也有失偏颇,不能涵盖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同样,以混合提法来表达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不妥当。(2)以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我国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表明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说明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特征。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然而,这种提法主要是用来区别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再者,关于高职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理论界和实践者已形成了共识:当前高职教育的“主要问题”和“问题的主要方面”是“怎样培养人”。因此,以人才培养模式目标作为我国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也存在不妥之处。(3)既然上面种种提法都不是很科学,那么,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只能表明在“怎样培养人”上面,即在人才培养措施上。笔者认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在“怎样培养人”这一个问题上的“二个方面”,二者统一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中,把二者单独分割开来的提法都是不科学的,也不符合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区域和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高素质是指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良好的思想道德(尤其是职业道德)、较强的法制意识、良好的诚实守信品质以及爱岗敬业精神等;高技能是指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较强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并且具有在职业(岗位群)水平迁移和向上迁移的能力。

第二,校企合作。就是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发挥企业和学校两方面的人才培养优势,共同作用于学生,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合作主要体现在教学资源校企共享(包括人力、师资、实训条件、设备、品牌资源等),培养计划校企共定,教学过程校企共管,文化氛围校企共融等方面实行合作。

第三,工学结合。“工”即工作,指学生在企业实践,或作为企业员工的一员进行顶岗实习,在工作中培养职业素质和提高技能;“学”即学习,指学生在学校进行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以及人文素质培养。工学结合就是在人才培养方式或途径上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是互相依赖、互相作用的,是高职教育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统一于人才培养的实践之中。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校企合作这个平台,工学结合将失去前提和基础,“工”与“学”将无法“结合”,人才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工学结合是校企合作的出发点和本质,校企合作的目的是实现“工”与“学”的结合,并以此为改革的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达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的。工学结合的要求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校企合作的发展。工学结合的实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广大职教研究者和实践者在甄别、借鉴、引进和消化国外职教模式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职教实践的探索总结得出来的,是新时期高技能职业人才培养最适宜、最科学的模式,甚至被誉为职教的“一面大旗”。我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既有别于国外的模式,如德国“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北美的“CBE”模式、英国的“BTEC”等,也不同于我国以往的模式,其主要特征有:

在职业教育思想上,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体现新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和新的人才培养观。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我国高职教育是培养区域和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在专业设置上,突出社会适应性、灵活性和区域性特征,也就是说,高职院校根据所在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产业结构变化调整的需要),并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灵活自主地设置适应性强的专业,使专业能主动满足和适应该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课程模式上,是以突出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工作过程系统化(或工作过程导向)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课程建设与改革既是提高质量的核心,也是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重点和难点。国际经验表明,高职教育可以没有专业和教材,但不能没有课程。当前,高职课程改革的总体方向是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开发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是在对典型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分析基础上,按照工作过程导向,建立一系列“学习领域”,以“学习情境”(可以是系统化的项目,也可以是系统化的模块,或系统化的产品,或系统化的案例等)作为载体,对课程进行开发,并强调与企业合作开发,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我国的高职课程经历了由“模块课程”到“项目课程”、再到“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课程改革实践,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教学质量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人才培养措施范文5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持续改进

2006年,我国开始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这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开始注重与市场经济结合,并着力与国际专业认证标准对标。经过10年的努力,我国于2016年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这标志着我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取得显著成效,并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1]。实践证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开展,对我国工程教育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促进了我国工程教育质量的提高[2]。持续改进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它也是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机制,构建持续改进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已成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重要理念。

一、构建持续改进运行机制与评价体系的作用与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的人才培养环境也在发生变化,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必须不断改进和调整,以适应新的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同时,学校也应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在反馈中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和发展方向。持续改进强调的是内部质量监控机制良好运行、毕业反馈及社会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从而持续推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持续改进机制既有对高校内部质量自我监控的要求,同时也有对外部评价和跟踪反馈的要求,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内部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同时也要更多地与社会接轨,摸清社会、行业人才需求的最新动向,甚至要深入行业、专业领域发展前沿,摆脱教育固有滞后性的束缚,对人才培养进行提前战略布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高质量的人才。

二、当前构建持续改进运行机制与评价体系

存在的问题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对持续改进的要求为各类学校在持续改进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方面指明了方向,各类学校在如何构建持续改进运行机制与评价体系方面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随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深入开展,各类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逐渐完善,基本形成了校、院、系(教研室)和教学管理部门为主的各级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相关制度建设也日趋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学活动能够严格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开展,使人才培养过程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尽管各类高校在内部质量监控与保障机制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仅建立起内部质量监控与保障机制距离持续改进的本质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持续改进的要求是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即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到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再到人才培养质量的社会评价与反馈。因此,持续改进机制的完善和有效运行应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内部质量监控;二是外部跟踪反馈;三是内外部综合评价;四是证明改进。学校内部质量监控制度和保障体系的构建受到外部因素干扰较小,相对来说更容易完成一些,而构建与完善外部跟踪反馈和评价机制需要借助外部力量,相对难度更大。用人单位、毕业生的参与不足,造成了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状况相关数据的收集和使用方面具有较大困难。而持续改进的原始出发点恰好都在教学系统的外部,必须保证这些外部信息反馈是畅通有效的。因此,如何建立外部反馈和评价机制成为持续改进的重点和难点。

三、构建持续改进运行机制与评价体系的思路与措施

构建持续改进的模型有很多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型有戴明环、EC2000双循环、罗杰斯内外循环、李坤崇三循环和李志义持续改进机制等[3]。选择何种类型的改进模型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在此不进行赘述。本文更多关注的是如何丰富持续改进内涵的本身,下面以戴明环模型为例阐述构建持续改进运行机制与评价体系的一些思路和措施。按照戴明环的主要内容,持续改进应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即“P”代表计划,指目标的确定、计划的确定和指导思想的确定;“D”代表执行,就是对计划的实施,具体进行哪些工作;“C”代表检查,在实施之后进行检查,确定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A”代表改进行动,在检查之后实施改进行动,肯定成功的经验并继续发扬,吸取失败的教训进行改进。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P)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有符合学校发展定位的培养目标,这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明确要求。其内容不仅应该包括学生的毕业能力要求,也要有学生毕业之后在相关专业领域持续发展成就的预期。并且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这种目标要求要适时进行调整,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自身实际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目标修订过程中引入更多的行业、企业等领域的相关专家参与,这样不仅有利于学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也更有利于今后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与反馈,从而在下一轮人才培养目标的修订中更加有的放矢,更具针对性。

(二)教学过程的实施(D)我国实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目标是促使学校的教学模式由知识传授为主向以工程能力培养为主转变。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学生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通过传授型的教学模式是无法实现的。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最终需要教师去践行,而学校教师缺乏行业、企业实践经验,显然无法自然而然形成这一能力。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自身工程能力的提升尤为重要。提升教师的工程能力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政策,改善校内工程实践条件,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为教师提升工程能力创造更加有利条件;另一面,学校应鼓励教师走出校门深入行业、企业积累实践经验,同时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到校开展青年教师培训和学生讲座,将行业、专业领域内最新动向、前沿知识传输给学校,从而使教学活动实施过程更加符合工程能力培养的要求。

学校人才培养措施范文6

[关键词]新建 公安本科院校 特色专业建设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3-0034-02

特色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建设水平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持续发展。新建公安本科院校要想在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树立“特色立校”的发展理念,强化特色专业建设,以特色求生存,求发展。

一、特色专业的内涵和目标

(一)特色专业的内涵及特征

教育部《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教高司函[2008]208号)对特色专业进行了概括:特色专业是指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特色专业也可以理解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专业。新建公安本科院校都应抓住新一轮“质量工程”建设的有利契机,改革创新,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尽快缩小与公安部属院校,在专业建设上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和比较优势。

(二)特色专业建设目标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目标是:着力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和改革;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专业实践能力强的专兼职教学团队;建设满足人才培养需求的高水平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创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全面提升;使特色专业在校内外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在省内外成为有影响的名牌专业。

二、特色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新建公安本科院校本科专业建设起步晚,专业建设的经验相对不足,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专科烙印较深。新建公安本科院校专科办学历史较长,在专业建设上没有完全摆脱专科教育的影响,部分沿袭了专科教育的培养理念,表现在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专科化;二是特色专业设置缺乏长远的规划。有的新建公安本科院校不具体分析自身的基础和条件,只注重短期利益,把专业建设定位在专业数量的增加上,而不是专业特色和内涵的建设上,致使一些新增的专业由于不具备办学条件和有效的实现路径,无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三是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不准确。有的公安院校专业培养目标只是学校整体培养目标的翻版,缺乏专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四是“特色”不够突出。新建公安本科院校普遍缺乏特色专业建设意识,人才培养与公安实战需求脱节,未能准确反映出公安工作对人才的现实与潜在的需求,人才缺少特色;五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浓厚氛围没有形成。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由于思想观念的转变不到位,加上多数学校没有有效的机制激励,教师参与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的积极性不高。六是专业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导致专业实验室、实训基地、图书资料室、课程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软硬件条件的建设不适应特色专业建设的要求。七是特色专业的建设与管理不到位。教学内涵建设任务重,工作繁杂,教学管理者往往忙于“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对特色专业建设没有认真研究的精力,管理跟不上。八是指导与监督机制缺乏。立项后的特色专业建设点在建设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控,导致特色专业建设“重申报、轻建设”的情况在很大范围内存在。

三、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途径

(一)师资队伍建设是特色专业建设的关键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必须采取措施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着力打造一支符合特色专业建设需要的教师队伍。一是要制订科学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通过外引内培的方式改善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采取选送教师到国内外重点大学攻读研究生、做访问学者、参加学术会议、进修学习等方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二是强化资源合理利用意识。利用公安院校行业办学优势,深化与公安机关的校局互动,聘请公安一线业务骨干、办案专家承担专业相关课程,开办讲座等。聘请省内外有关高校和同类高校的优秀人才来担任兼职教师。三是实施教学团队建设工程。建设一批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推动特色专业建设的扎实开展。四是实施师德工程。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内化教师忠诚于公安教育事业,遵守职业道德意识,自觉把主要精力投入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去,形成特色专业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抓手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它主要由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构成。一是培养目标的制订。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依据学校办学定位、服务面向、警务改革和公安队伍建设需要进行确定,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上突出专业特色。二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是具体实现培养目标的计划设计,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把握三个要素。首先,选择培养方案的主线。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作为新建公安本科院校构建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线。其次,选择不同的课程体系。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可考虑将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跨学科教育课程整合在一起,适应特色人才培养的需要。再次,建立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开放机制。依据公安工作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公安人才的需求及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三是人才培养的措施。大力推行教学改革是落实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措施的关键。要进一步完善“校局互动、警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确保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三)优化课程体系、培育精品课程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

课程体系是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开展特色专业建设必须把优化课程体系放在重要位置,实施精品战略。一是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特色专业的理论课课程体系构建要充分体现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需求。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以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研究性实验等为主要内容。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培养学生基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及创业和社会适应能力;二是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建设一批具有本校特色的精品视频课程,以此为引领带动特色专业整体课程建设。

(四)内涵的创新和提升是特色专业建设的动力

创新是高等学校实施特色战略的生命线,是保持特色活力的源泉,是特色长盛不衰的原动力。一是要强化专业内涵的创新。新建公安本科院校要重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管理模式、科研等内涵方面进行创新,并由此带动专业管理手段的创新、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专业的科学发展。二是强化专业建设。重视专业之间的融合与资源共享,努力培育适应公安工作需要的新的专业增长点;三是注重专业教学条件建设。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图书资料、网络信息平台、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等专业基本教学条件,这是保障特色专业教育质量的基础。四是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改革要贯穿于特色专业建设的全过程,通过改革解决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办学与公安工作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保证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五是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精细管理,营造一流的特色专业建设氛围。

(五)建立专业建设运行机制是特色专业建设的保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学校和系部层面都要成立特色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制定特色专业建设总体规划,保证特色专业建设工作健康开展。二是完善特色专业建设管理办法。特色专业建设实施项目负责制,要达到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的统一,提高特色专业建设质量;三是建立反馈机制。对于特色专业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应及时、准确地反馈给相关专业教学单位,并同学校相关部门及教学单位一起分析、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确保特色专业建设顺利进行;四是建立学科与特色专业建设一体化的机制,使之形成良性互动。注重学科专业发展与师资培养提高的有机结合,让教师都有明确的研究方向,使其服务公安与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保持一致,激励广大教师积极主动投入特色专业建设之中;五是建立学习交流制度。根据特色专业建设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建设经验交流活动,加强项目负责人与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公安机关实战部门领导、业务骨干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推进特色专业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 秦升阳.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