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范文1

2009年起,学校每年安排专业教师进行行业实践,重点调研用人单位专业岗位群对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要求,由护理专家、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学校骨干教师等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编制人才培养方案,经过不断修订完善,逐步形成适应新疆区域特点的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特点,我校深化与医院的合作,重视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形成“三统一、两贯穿”人才培养模式指导思想,“三统一”指教学环境与医院环境统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护理工作任务统一、专业教师与护理专家及技术能手统一;“两贯穿”指将人文素质培养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培训贯穿于整个教学中。

2“3+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

2.1新模式基本内涵

我校2009年以前沿用“2+1”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第1年~第2年学生在校完成相关课程学习,第3年临床实习。该模式体现了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培养的特点,但实习过度集中于后期,前期也未安排临床见习,学校专职教师与临床护士缺乏有效沟通,致使教学与护理岗位实际存在差距。新《护士条例》实施后,允许应届毕业生当年参加全国护士资格考试,而“2+1”模式第5学期~第6学期学生正在医院实习,无法集中进行考前系统培训,同时学生也不够重视,导致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较低。针对“2+1”模式局限性,根据社会对护理专业人才要求,我校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念,遵循“三统一、两贯穿”指导思想,以全国护士资格考试导向,构建并应用“3+2+1”人才培养模式,即第1学期~第3学期学生在校完成相关课程学习,并将护士资格考试内容融入日常教学中,安排寒暑假临床见习;第4学期~第5学期临床实习;第6学期返校培训并参加全国护士资格考试。从学校—医院—学校、理论—实践—理论,不断总结、凝练和提升,使学生获得相应岗位职业能力和素养,并提高双证(毕业证及护士执业资格证)获取率。

2.2根据岗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2.2.1护理专业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调查分析对昌吉地区4家医院12位护理专家和我校5位护理专业课程负责人调查,结合岗位需求进行分析,确定以下典型就业岗位。2.2.2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就业岗位调研情况,结合学生特点,确立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在各级各类医疗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从事护理、预防保健、康复锻炼、健康教育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

2.3重构课程体系

为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对护理专业课程进行整合,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原则是医学基础课开设不必追求其系统性和完整性,以“够用”为度[5]。现代护理模式下护士除具备丰富的生物医学科学知识,还应有足够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6]。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习者应享有选择学习内容及自主学习机会,要确定好必修和选修课比例[7]。因此,重构课程体系设有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及实习五大模块,其中选修模块包括拓展①~③共10门课程为校内选修课,每门选修课计1学分,三年制护理专业学生需修满选修课10学分方准予毕业。

2.4校企共同打造“双师”结构优秀教学团队

引聘与培养相结合,建设专兼结合“双师”素质结构的教学团队。聘请护理专家为兼职专业带头人,全面参与护理专业建设,聘请护理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行业兼职教师与校内专业教师结对子,进行课程开发、参与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指导学生校内外实训,完成教学任务;要求专业教师每年利用寒暑假进行1个月~2个月行业实践,学习新业务、新技术,了解专业最新动态;到其他中高职院校学习先进职业教育经验和理念,提高专业素养;配合专业带头人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完善;编写具有行业地域特点的特色教材,如课题组编写《护理岗位核心能力实训》,2011年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批准立项为新疆中职教育地方特色教材,完成基于工作过程的优质课程建设,与行业紧密对接,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5建立校企双重管理的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以全过程成绩考核学生学习效果,包括对各个实习点医院进行检查,强调规章制度,解决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医院也全方位参与学生管理,建立学生个人考核档案,每个科室实习完毕均进行理论及技能考核,更重视实习期间的表现,各按50%权重计入实成绩,作为就业录用的主要依据。由于建立学校和医院共同管理学生的保障体系,因此实现了学生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

3“3+2+1”人才培养模式效

3.1加强了校企合作深度

“3+2+1”模式密切了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关系,学生通过企业见习及顶岗实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实践,也感受到真实工作环境与企业文化,获得相应岗位职业能力;顶岗实习使学生和企业相互了解,更好地促进就业。由于新模式下学校和企业紧密对接,深度融合,使资源发挥最大和最优化作用,达到人才共同培养目的。

3.2提高学生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范文2

关键词:民族地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0-0031-04

护理专业人才被国家列为四大紧缺人才之一,加快护理人才培养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的优先发展战略。如何培养出能满足临床、社区护理工作需求的合格的护士一直是护理教育界探讨的焦点问题。许多院校通过对临床护理岗位需求的大量调研,针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各种人才培养新模式,从确定培养目标、重视职业素质培养、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技能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由于我校处于祖国边陲的新疆南疆地区,属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有明显的生源、服务对象、条件、地域等特殊性。因此,构建民族地区富有特色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非常必要。

我校对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研究,但在课程设置和专业能力训练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的现象。从目前的情况看,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与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相同,属于一种传统的、模块化的教学模式,传统学科型课程模式依然没有根本改变。教学过程的组织还是理论与实践分开进行,学用不一致十分明显,在许多方面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和专业发展的需要。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缺乏本专业的特色,护理课程设置在结构上、内容上已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和护理理念,课程设置不能体现学校服务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办学目标与定位。这些问题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决。

民族地区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专业培养目标应与行业需求相适应 根据对地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调研结果,护理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机构为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就业岗位为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和社区护理等五类岗位。每一类工作岗位都有相应的工作任务与之对应,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全部被调查者认为是一名合格护士必须必备的,具体如表1所示。排列在前6位非常需要的素质分别为双语(维吾尔语、汉语)能力(占95.1%);责任心与服务态度(占94.8%);规范的基础护理和各专科护理的基本操作技能(占94.2%);护理文书书写能力(占90.1%);病室管理能力和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占85.1%);一般的卫生宣教、健康指导和预防保健能力(占81.6%)。这表明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一名合格护士,双语能力、责任心与服务态度甚至比专业技术更重要。护士的工作不再局限于护理技术的应用,对患者进行健康咨询和健康管理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培养能在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临床一线工作,具有良好的沟通技能,能独立处理服务对象需求,并对其实施整体护理的技术型、实用型高等护理专门人才,需要我们所培养的护士不但应具有娴熟的护理技能,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态度和责任意识、为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服务的人文基础和维语汉语沟通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运行应与岗位需求相适应 根据调研,护理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岗位为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社区护理等五大岗位。根据医院和五大岗位的需要确定岗位课程培养目标,学校在第三、四、五、六学期分别进行了五大岗位技能课程的教学,在医院(社区)进行了对应岗位的实训实习。学生在五大岗位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根据兴趣和个人特长进行6周的拟就业岗位的顶岗实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此阶段在第六学期进行。在岗位实训实习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和学生一起到实习基地进行实践锻炼,同时布置学习任务,指导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专业课程设置应与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 要保证人才培养适应护理行业的岗位需求,必须在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应以护理岗位需求为导向,聘请行业专家和课程专家在对护理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护师执业资格要求和高职生源特点,以护理工作任务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考虑到各课程间知识、能力递进的逻辑关系,可设置“公共技术平台课+岗位技能课”。公共技术平台课包括文化素质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特色课和专业基本技能课;岗位技能课根据五大岗位设置,同时辅以其他部分岗位课程。

课程设置应与学校办学目标和定位相适应 我校护理专业紧紧围绕学院总体目标“立足阿克苏,面向南疆三地州,服务新疆,以有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通过部分特色课,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民族特色、根据办学目标和定位能服务于少数民族区域的特色护理高技能人才。为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能服务于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的人才,在公共技术平台课中需专门设置专业特色课,包括《新疆一体多元文化与护理》、《常用护理用语与人际沟通》、《多元护理礼仪》、《护理伦理与法规》、《护理心理》等。这5门课程主要在公共课程的基础上专门设置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内容。只有通过特色人才的培养,才能围绕学院总体目标和定位,有效地为新疆各民族提供医疗服务。

课程改革应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相适应 课程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学校要积极与医院合作开发项目化专业课程,根据护士执业资格标准和岗位的任职要求进行课程设计。要以职业能力为标准确定课程内容,定位相应的知识、技能,设计相应的活动,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要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临床案例为载体,根据临床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选取、序化课程内容。专任教师和兼任教师应共同承担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实施“工学交替、教学做用一体”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课程学习。同时要注重职业素质的教育,注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教育,注重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教材建设应与课程改革相匹配 项目化课程的实施需要相应的教材做支撑。课程改革后的项目化课程要与医院共同开发,充分体现任务引领、项目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如《内科护理技术》应按照入院护理、支持知识、住院过程中护理、出院护理的程序进行教材内容的重新编排。入院护理包括入院介绍、入院评估与记录、入院健康宣教、指导协助检查等内容;住院过程中的护理包括按医嘱进行治疗、一般护理、对症护理、用药护理、随时观察评估病情变化、心理护理等内容;出院护理包括护理评价、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中体现区域特色等内容。要建设能彰显民族特色的专业课程校本教材,如在《新疆一体多元文化与护理》校本教材的编写中,可根据区域特点设置文化与护理、新疆一体多元文化的构成、汉族文化、新疆少数民族文化、汉族文化与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比较和相互影响及护理特征、跨文化沟通与护理等五项内容,紧紧抓住“新疆一体”这个主题思想,注重学生正确民族观、价值观的培养;《常用护理用语与人际沟通》在了解一定的少数民族文化宗教的基础上学习,按照“展示病例案例分析找出沟通的主要切入点选择正确的沟通方式正确有效的沟通达到沟通目的”的护理工作沟通流程组织编写实施教学内容。

实训基地建设应与人才培养需求相适应 护理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护理专业实践基地应根据学校“校内基地临床化,校外基地教学化”的理念,积极推行院校融通,进行校内仿真医院建设。我校从第三学期开始就安排学生进行学校、医院、社区的交替学习,在第六学期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进行拟就业岗位的就业实习,充分体现了办学的开放性、实践性。学校和医院共建育人平台,理论与实践“零距离”,使人才培养达到高技能的要求,真正彰显高职护理专业教育的特色。根据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方式,在每年的4月份有部分护理专业学生到医院进行岗位实习,可缓解医院每年4~7月无实习生的状况,同时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践操作,真正实现了院校双赢。

教学团队建设应与人才培养需求相适应 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构建双向流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可通过邀请职教专家开设讲座、职教思想学习研讨、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培训的方式转变专业教师的职教观念。同时,将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等教改任务与专业教师的职教理论学习相结合,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提升专业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可聘请相应数量的兼职教师,满足护理人才培养的需求。要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举办兼职教师培训班,可将兼职教师编入课程组,参与课程建设、教学研究,增强兼职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实现专任教师与兼任教师的优势互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少数民族地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构建

创新院校结合、工学交替的“风车型”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调研结果,通过研究分析,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考虑专业知识、技能训练自身内在的逻辑关系和三年学制等因素,结合护理行业的工作要求,我们在原有的院校合作、工学结合的“E”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在国内知名护理教育专家、护理行业专家、专业教师共同制定的“工作过程导向”型课程和彰显民族特色课程的指导下,根据各教学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的工作性质和人才需求情况,创新和推进了“院校结合、工学交替”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以护理专业公共技术平台为基础,以护理职业岗位(群)实际要求的专业素质为核心,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特长,对职业发展进行方向拓展。具体可用“风车型”加以形象表述,其模型及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课程体系结构 根据护理工作任务和少数民族区域的特点,建立了公共技术平台课+岗位核心技能课的课程体系。公共技术平台课包括文化素质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特色课、专业基本技能课四大子平台。岗位核心技能课包括与岗位对应的内、外、妇产、儿科护理技术和社区护理技术课程。

人才培养模式运行 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方式是:第一、二学期在学校进行公共技术平台课的学习;第三、四、五学期的前9周,在学校进行内、外、妇产、儿科护理技术课程的学习,后9周在医院进行内、外、妇产、儿科对应岗位的实训实习;第六学期在学校进行6周的社区护理技术学习和护士执业资格考前辅导,到社区进行4周实习,最后8周针对拟就业岗位进行就业实习。针对医院条件限制、班级较多的实际,可打破传统学期的时间安排,考虑将班级分组进行每个岗位的循环式学习安排。在学校岗位核心技能课的学习中,主要以病例为载体按岗位工作过程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完全按医院环境设置建立模拟医院;在医院或社区前1~2周时间主要进行各种疾病的见习和实习,后面的3~7周主要进行岗位实习,同时根据真实的临床病例进行小范围授课。

人才培养的预期价值

实施全新的护理教学模式 通过上述改革,彻底打破了原来的2+1办学模式,改变了课中见习受限、达不到教学要求的现状,将原来学生从第五学期才真正进入临床改为第三学期就彻底进入临床实习,真正实现了“大理论小实践、边理论边实践、小理论大实践”的全新护理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使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在就业岗位上,就业于学习环境中”,成为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双高”,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双强”,知识覆盖面和就业岗位面“双宽”,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的技术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

体现“教、学、做、用”一体化教学 构建民族地区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强调以工作任务的相关性和支撑理论进行课程设置,突出了行动导向。第二,对原有课程进行结构性改变,突出了课程的综合性、实用性。第三,围绕工作任务逐步开展学习有利于突出实践的主体地位。第四,可以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相关理论知识,真正体现“教、学、做、用”一体化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分析民族地区护理专业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适应民族地区护理专业教学改革需求的教改建议,根据建议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富有特色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进行与之相匹配的各项建设,才能真正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建萍,陈丽莲,等.高职高专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09(4).

[2]涂明华,沈宁,等.护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4).

[3]陈列.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设置[J].中华护理教育,2009(7).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范文3

关键词:协同创新;护理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1护理研究生教育现状

在我国的护理教育体系中,研究生教育处于最高层次。由于长期依附于临床医学学科,导致其人才培养模式缺乏自身学科特色,在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导师队伍、科研水平和资源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

1.1课程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护理学在2011年已是一级学科,但未形成完善的二级、三级学科,研究生课程依然沿袭了临床学科的课程设置,护理专业课程数量较少,课程内容与本科课程同质化严重,同一门课程或不同课程间的内容相互重叠,缺乏针对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和问题解决的知识内容。多学科融合的拓展课程在师资、学时、整合力度等方面受到较大制约,难以满足护理研究生的人才培养需求。

1.2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受社会高层次护理人才短缺的影响,部分院校护理研究生招生规模急剧扩大,导师数量短时间内难以跟上人才培养规模的步伐,许多导师由其他临床学科“借用”过来,部分科班出身的研究生导师学历层次较低,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不高,缺乏对护理学科综合知识的理解和护理学术前沿的驾驭能力,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造成一定的影响。

1.3科研能力薄弱

护理学科研分为学术型和临床应用型研究2种,侧重于学术型研究的研究生因学科综合知识把握不到位,对学术型研究缺乏整体视野,学术创新性不足,总是徘徊在低水平层次的重复;侧重于临床应用型研究的研究生实践时间较短,受到选题和科研方法的限制,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较大限制。

2协同创新护理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协同创新是多个创新主体间通过相互配合和协同,围绕共同的目标,通过共享资源、信息,形成创新合力,共同开展创新活动[2-4]。在护理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中,协同创新的主体为高校、医院社区、科研院所、政府和国际交流[5],各主体间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围绕护理研究生人才培养对知识、能力、素质等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通过校院协同、校所协同、校政协同、国际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创新课程体系、完善师资培养、强化实践教学、丰富教学资源、完善质量监控[6],促使人才、资源、信息和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有效汇聚[7],共享资源信息,形成创新合力,以构建协同创新护理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2.1校院协同,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

校院协同是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打造特色,实现合作共赢的有效手段。校院协同既包括学校内部护理学院与学校医学基础学科、人文社会学科等其他学科间跨学科导师聘任、资源共享、科研联合攻关、学生流转等,也包括学院与兄弟学校间、学院与各医院通过学生交换、师资交流、项目合作和教材联合开发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打破学院与学校内部其他学院、学院与医院间的行政壁垒,让不同院系、不同医院的人员共同参与到护理研究生同一课程或同一项目的建设与研究过程中,实现研究生学分互认、师资职称互聘,强强联合,提升护理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2.2校所协同,实现科教融合

科研院所包括各类护理学会、护理或医疗研究机构等,他们在成果转化、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利用科研院所雄厚的资金,组建以项目为集结的科研团队,针对当前空巢及失能老人护理、优质护理服务、循证护理等热点领域开展联合攻关,促进理论研究和应用成果转化,为护理研究生提供参与科研的平台,增强其科研能力和科研意识。

2.3校政协同,实现创新主体的有效聚集

政府主要负责护理学科发展规划、相关政策制定、资源有效配置等,通过经济杠杆和法律法规对科研院所、医院和学校进行引导和支持。通过校政协同,可以针对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专科护理人才培养、护理产业与市场以及护理保障制度等社会亟待破解的难题,充分利用政府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吸纳科研院所、医院和学校等创新主体有效聚集,快速形成创新团队,在对社会急需解决的护理问题研究中培养和锻炼护理研究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2.4扩大国际交流,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

近年来,在中华护理学会等组织的推动下,护理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国际交流的形式有多种,如互派专家讲学、互派交流生、师资进修及双语授课等。通过整合全球优质资源,特别是利用协同化网络信息平台,克服地域的限制,加强沟通与协作,建立广泛而密切的教学和科研合作,将先进的护理教学理念和护理技术引入到研究生教学和临床实践中,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8],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协同创新护理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策略

3.1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

2011年我校护理学专业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来,为了适应老龄化人口增加和专科护理的人才培养需求,共设置了老年护理研究、护理管理与护理教育研究、护理心理研究、临床护理研究、社区护理研究5个研究方向,根据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将研究生课程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3个模块,通识教育课程包括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和外国语等课程,主要由学校老师承担;学科基础课包括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科研思路与方法、病理生理学等课程,主要由基础医学院和护理学院共同承担;专业课包括当代护理理论与发展前沿、循证护理学、护理心理研究、老年护理研究等课程,由护理学院和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中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等共同制定课程计划和实践方案。形成了以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3个平台为基础的校院协同培养的课程体系模式。

3.2打造学院与临床相结合的师资团队

我校护理学专业与省立医院、千佛山医院等6家三级甲等医院实习基地共同制定了研究生培养方案,形成了校院联合的培养模式。每学期有计划安排部分院内导师到附属医院进修学习,进行相关专业技能的进一步强化,掌握护理学临床发展新动态,学院还将从临床教学医院中聘请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业务能力出色的护理专家,加入到导师队伍中来,并对临床导师就教学方法、教学技巧进行系统培训,以期将临床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融合,最大限度缩小学生在校所学与临床实际的距离,更加贴近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总体目标。通过在医院遴选专业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的临床导师与学院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强化学生的特定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同时有利于临床导师科研、教学水平及学院导师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

3.3构建远程教育平台,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

依托国际通用的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构建了教学资源共享、网络教学互动、教学管理等功能一体的教学管理平台,促进了学科和学生间的交流协作。依托该平台,学院开设了护理管理学、中医护理学、护理综合实训、急救护理学4门省级精品课程,每门课程均开设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在线视频课堂、课后练习、第二课堂、互动交流等栏目,护理学专业研究生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水平、知识背景、时间安排灵活选修课程,特别是为跨专业、跨学科的研究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平台。

3.4强化实践教学

护理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护理学专业科学学位研究生临床实习的时间一般为半年,在培养方案中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临床实践主要包括公共科室轮转和专业方向科室实践,公共轮转包括了内科、外科及急救等护理学高层次人才必备的操作技能科室的轮转,专业方向科室实践需结合具体的研究方向和毕业论文进行专业实践,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人才。我校护理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依托学院23所三级甲等实习基地,采取校院联合实践的方式,要求研究生既要在西医院实习,还要在中医院实习,以提高研究生中医特色临床护理技能。

3.5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保障机制

为保证护理研究生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建立了适合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机制,将质量控制从课堂授课扩展到课堂教学、教学计划、开题报告、毕业论文、课程建设、教学效果、教学改革等整个主要教学环节,并对影响质量的学习者、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设施、教学管理、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予以控制,以确保质量,形成了学校、医院、用人单位多方位监控的监控体系。护理研究生作为高层次护理人才,是未来护理事业的生力军,其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决定着护理事业的发展前景。创建协同创新护理学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将人才、资源、信息和技术等创新要素在政府、医院和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的推动下有效聚集,打破学校与医院、政府、科研院所间的信息壁垒,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学术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有效提高护理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尹永田 陈莉军 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文陆,崔慧霞,张会君,等.护理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策略[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2(7):58-59.

[2]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7):81-83.

[3]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2):166-168.

[4].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5(01).

[5]颜军梅.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分类及实现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29-31.

[6]徐福荫,黄慕雄,胡小勇,等.“五个三结合”协同创新教育技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110-114.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范文4

我院只要中高职教育教学衔接主要模式是:五年一贯制模式和对口升学模式两种,我们主要实施分类衔接的方式,即两类不同层次学生各自有单独的教育教学衔接体系,各自分列出衔接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根据两类学生在校学习的课程情况,分别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对应的课程标准、技能实训标准及校内外见习实习标准,使之有效衔接内容和内涵,以兼顾不同生源素质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准确定位护理专业中高职教育教学衔接人才培养目标

突出体现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特点,构建中高衔接护理职业教育不仅在学历层次而且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内涵式衔接,最终将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人际沟通能力,熟练掌握护理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和社区服务机构从事护理、保健、康复教育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 中职护理人才) ,培养成为高素质、实用性、技能型高级护理人才( 高职护理人才)【1】。

二、以人为本,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衔接

1.新生入学教育与管理的衔接

为了切实制定适合中职护理起点专科层次人才培养方案,对新生入学摸底调查,以书面调查表的形式对入学新生进行全面摸底调查,调查内容对护理专业的认同度、学习能力、身体心理状况、家庭状况以及对将来从事的护理工作的要求度等等。根据调查结果,实行个案及整体相结合的师资配备,配备资历深富有教学经验的老师承担自主招生班级教学任务; 配备资历深管理经验丰富的辅导员担任自主招生班级辅导员,满足不同层次的中高职教育教学的良好衔接。

2.课程衔接

中高职衔接的核心问题是课程的衔接,职业教育作为定向教育,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的衔接更为重要与中职合作制订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扩展和加深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①我们针对五年一贯制的课程设置,将课程体系划分为公共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基础选修模块、专业模块、专业选修模块、素质拓展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 7 个课程模块,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五年一贯制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②我们对于中专对口生,针对其有一定的医学知识的基础上,实行按“人体系统”为课程框架,将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护理课程一体化融合,即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和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科护理、五官科护理、传染病护理等课程有关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同时进行“理论与实践同步教学”。打破学科界限 、打破“基础―专业―医院实习”的“老三段式”模式教育,基础医学课程与护理课程一体化融合。避免内容重复、实践学时分配在各临床护理课程中,实施“理论与临床实践同步教学”的人才培养途径,学习与工作交替进行。散,学生易遗忘及思维片面等问题,符合整体护理的要求。

3.教学模式衔接

针对中职生源和普通高考生源进入高职层次学习的学情差异,采取分层教学模式,通过采取项目化 模块化教学,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使不同类型的生源通过高职阶段的学习,最终达到共同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中高职教育全面衔接。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范文5

1.1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行业发展为引领以区域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行业发展方向作为产学研工作开展的依据,通过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发挥引领行业发展的作用。

1.2坚持协同创新

政校行院协同推进主动与政府、行业、医院对接,利用各方资源和力量,使产学研工作有平台,人员有保障,项目能落地,成果能转化。

2协同创新提升护理专业服务能力

2.1搭建合作平台,服务护理行业发展

2.1.1搭建合作平台

完善合作机制成立宁波市卫生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及院校合作理事会,促进专业与行业对接。与宁波市技术力量雄厚、行业影响力大的6家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合作组建了6家临床学院,重建教学团队,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专业调研,专业建设,课程、教材建设,教育教学改革,顶岗实习质量监控及整体护理考核工作;制定临床学院示教室和实训室建设方案,开展科学研究等。

2.1.2借力合作平台

服务行业发展护理专业带头人为宁波老年照护与管理学院、浙江省首家家政学院———宁波家政学院的副院长及建设领导小组成员,积极参与组建宁波市家政与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联盟、浙江省家政服务人才培养培训联盟宁波分中心,发挥专业对行业的指导作用。

2.2优化专业结构,服务护理专业改革

2.2.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以社会需求、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深入调研行业需求及国内外人才培养现状,在卫生行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依托临床学院分析专业岗位的基准性胜任力和鉴别性胜任力,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进一步完善“校院协同、仁术融合、选择多样”人才培养模式。

2.2.2完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在5个岗位方向(临床护理、康复护理、社区护理、口腔护理、涉外护理、老年护理)基础上,增设美容护理和中医护理两个方向,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增加职业素质拓展模块,进一步保证学生个性发展与岗位的有效对接。通过设置思政与公共素质课程教育平台、职业能力素质课程教育平台,培养学生基准性岗位胜任力;增加职业素质拓展模块,开设大量选修课、课外活动等拓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鉴别性胜任力。

2.3深化培养模式改革,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2.3.1加强课程建设

专业建设过程中牢牢抓住课程建设这一重要环节,与行业专家合作,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和建设,积极创建各级各类精品课程,开展课程改革,为护理人才培养提供优质课程。

2.3.2推进双化基地建设

加强校内实训基地职场化建设。依托校院合作平台,进行护理实训中心扩建和改建,将实训中心建成高度仿真,具有人文环境、职业氛围的仿真医院,实现校内实训基地职场化。同时,借助临床学院开展校外实训基地课堂化建设。

2.3.3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1)整合院校师资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聘请临床学院优秀护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充分发挥兼职教师在课程与教材开发、教学改革、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缓解专职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2)开展兼职教师教学化培养。为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积极性,实施“同聘用、同培养、同考核、同奖励”机制。通过定期召开兼职教师教学研讨会,选派兼职教师参加国内、外学习进修等,提升兼职教师教学水平。鼓励兼职教师考取教师资格证书、申报教师系列职称,举办专兼职教师技能大赛,开展兼职教师优秀课堂教学评选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临床骨干参与教学工作。(3)解决专职教师注册和下临床问题。专职教师均要进入临床学院学习,教师注册、临床实践均在相应临床学院完成,提升了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极大地推动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2.3.4推进校院协同育人

(1)理论与实践并重,学校教育与医院教育并举。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把临床护理过程搬到课堂上,实施项目化、情境化教学,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效对接。顶岗实习时,组建由6位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的实习指导教学团队,承担150~200名学生的实习指导、实习质量监控及整体护理考核工作,提高了护生顶岗实习质量。(2)依托医院资源,开展职业发展教育。根据护理专业特点及各临床学院特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例如,针对临终护理,与宁波市李惠利医院合作,以“仁爱”为主线,以“关注生命、发挥专长、服务社会”为宗旨,成立生命关怀志愿服务队,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生理与心理护理。

3成效

3.1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近3年学生“双证书”获取率、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均保持在95%以上;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2010—2013年在各项技能竞赛中获国家级荣誉17项,省级荣誉42项,市级荣誉36项;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成效显著“,临终守望:用爱心点亮生命”生命关怀实践被评为宁波市高校校园文化品牌,爱心互助社被评为宁波市精品社团等。

3.2科技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近3年立项各类教科研课题64项;撰写论文124篇;获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0项;申报专利7项,其中1项已产业化。社会培训成效显著,开展多项实用技术培训,包括首次开展的国培项目———全国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师资培训班,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血管培训项目,育婴师、养老护理员培训,临床带教教师培训班等,共培训八千人次。

3.3行业引领作用

日趋显现受相关部门及卫生机构委托,开展了宁波市养老机构规范和评价标准两个行业标准以及浙江省医学护理类专业高职单考单招考试方案和大纲的制定工作;参与了教育部委派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修订工作;承办了行业技能大赛并开展专业人员、行业人员、社会在职人员实用技术培训,起到了助推行业发展的作用。

3.4校内外示范辐射作用显著

3.4.1护理专业改革得到护理同行的认可

国内有百余所院校来我院参观学习,在全国会议上多次受邀报告改革经验,供兄弟院校参考借鉴。

3.4.2改革成果

在校内全面实施“平台+岗位方向模块”课程体系在校内各专业中全面推广实施,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人才培养方案在2013级护理专业实施,还为校内其他专业提供相关课程、实训资源、图书等共享。

4结语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范文6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植物保护;

作者简介:侯明生(1952-),男,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从事植物病理学教学与研究。

国内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及农科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但由于相关院校的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目标不尽相同,因此,不存在统一性质的植物保护人才培养体系。本研究依据华中农业大学的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目标,对植物保护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深入探索,研究认为,植物保护专业创新人才,是指那些政治思想过硬、敢于肩负时代使命,立足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勇于探索和解决植物保护相关的科学问题、实践问题和社会问题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并据此建立了一套植物保护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包括植物保护核心课程、植物保护实践认知、创新能力培养、科学人文关怀体系建设四个方面。

一、植物保护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一)精炼教学内容,跟踪专业科学前沿

宽厚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是人才培养的原动力。培养体系重点对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和植物检疫学等主干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将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和植物检疫学等课程的学时分别压缩至48学时、40学时、48学时、40学时、48学时和40学时,大力倡导学生课外自学。强化了夯实基础知识、注重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科传统经典理论与学科前沿进展相结合,反映学科发展动态,注重以现代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进展解释传统植物保护学问题。例如,利用分子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阐述植物症状形成机理、将分子诊断技术引入普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将微卫星标记技术引入迁飞性害虫的教学和结合雷达监测技术讲解迁飞害虫的迁飞机制等。

(二)重视专业教材建设,注重精品课程建设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的教师团队承担了国家精品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等编写工作,担任主编《普通昆虫学(第二版)》(雷朝亮、荣秀兰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农业植物病理学(第二版)》(侯明生、黄俊斌主编,科学出版社,印刷中)、《植物害虫检疫学》(杨长举、张宏宇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植物病害检疫学》(洪霓、高必达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城市昆虫学》(张宏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食用菌栽培学》(吕作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昆虫生态学与害虫预测预报》(张国安主编,科学出版社,2012)等,担任副主编的教材有《普通植物病理学(第二版)》(谢联辉主编,科学出版社,印刷中)、《植物病理学原理》(宗兆锋、康振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园艺植物病理学(第二版)》(李怀方等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和《昆虫学研究方法》(赵惠燕等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等教材。同时,加强主干课程的网络化教学建设,其中普通昆虫学课程和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为国家精品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和植物检疫学课程为湖北省精品课程,以这些优秀教材为核心构建的精品课程不仅证明了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为广大学生的专业学习扩充了广阔的自学空间。

(三)优化专业师资队伍,强化年轻教师培养

自2007年以来,植物保护专业先后新进教师26人,其中教授两人;学院面对海外聘请了“楚天学者”讲座教授五人。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和农业昆虫学等主干课程组建了优秀的教学团队,每门课程均有三名以上的主讲教师,并至少有一位教授担任主讲,原则上允许专业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主讲专业教师。如普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团队由姜道宏、李国庆、程家森、谢甲涛和张静等五位教师组成,农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团队由侯明生、黄俊斌、罗朝喜、蔡丽和郑露等五位教师组成,普通昆虫学的教学团队由雷朝亮、牛长缨、周兴苗、付新华、朱芬、朱智慧和杨凤连等六位教师组成,农业昆虫学由张宏宇、王小平、华红霞和吴刚等四位教师组成。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实行了导师制,如姜道宏教授和李国庆教授分别负责指导谢甲涛博士和张静博士的教学工作,侯明生教授和黄俊斌教授分别指导蔡丽博士和郑露博士,青年教师随堂听课、观摩。青年教师必须参与实践课程教学、课程实习、生产实习等,并将青年教师是否参与实践活动作为年终考核及职称评定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植物保护实践认知体系建设

(一)建立作物生产实习课程体系

该课程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种植稻、麦、棉和油菜等重要农作物,调查病虫害发生,获得了解农作物生长发育及病虫害发生流行规律的实践机会。作物生产实习课程教学中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为期一年的耕种实践,安排在大学二年级进行,贯穿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病理学和农业昆虫学及其实验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课题组组建了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建立和探索了田间教学方法,如现场指导、评比、邀请知名教授现场教学等。课程要求紧扣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实时关注国家农业生产,根据病虫害发生动态和气象因子等对作物的影响,阐述植物保护专业及农业科学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及学习植物保护专业的自豪感。2009年王小平等就该课程建设及运行进行了系统的总结[9]。

(二)重视强化实验课程体系建设

将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普通昆虫学实验、农业病理学实验和农业昆虫学实验等实验课程设立为独立的必修课程,加强了学生对理论课程教学中基本概念和知识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在专业理论基础课及其实验课结束后,教学安排长达三周的野外条件下的植物保护专业基础实习课程,为学生提供独立、完整的时间进行实践。该课程在湖北省大别山区进行,对当地常见昆虫及病害进行考察,并采集、制作和鉴定标本,培养了学生连续实验和观察能力,加强和巩固了学生的植物保护专业的基本理论,同时也培养了其独立工作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三)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植物保护专业的大学生科研活动与专业教学紧密相关,而课程教学是大学生接受知识、掌握科学方法的主渠道,可为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提供理论支撑和应用指导。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植物保护专业教师经常会结合经典实例阐述重要的科学发现,在锻炼学生科研思维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植物保护专业科学研究的真实印象。结合理论课程的教学,植物保护专业配备了充足的实验课程和完善的实验条件,保证学生能独立地完成一些基本试验,如在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中的柯赫氏法则,学生需要完成病害标本采集、病原菌分离纯化、接种观察病害症状和病原菌再分离纯化的整个流程,既加深了学生对病理学基本理论的认识,也锻炼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动手能力;学生通过形态观察和ITS序列测定等技术鉴定病原真菌,不仅涵盖了传统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也引入基础性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这些课程教学及其科研活动,改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思路,为他们今后从事更多的科研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四)坚持和重视校外生产实习

为了加强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教学建立并长期坚持毕业生为期两个月的生产实习制度,完善实习内容和过程,规定每位学生必须坚持深入基层的工作制度。在学生实习方式上,按照专业特点和学生个人特点的发展进行实习单位的分配;在实习单位的选择上,采取自主选择实习单位实习和集中安排实习工作的管理方法;建立了一支由多学科、多技能、责任心强的教师组成的校内教学导师队伍,并聘任了一批植物保护技术人员、科研院所专家、企业家等做校外指导教师,明确了学生实习单位及校外指导教师的责任。同时,华中农业大学加强各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充分保障专业实习的教学质量和校外生产实习的顺利进行。从1972年开始,植物保护专业坚持让学生下基层实习,40年来从不间断。植物保护专业这种生产实习的模式在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的农学专业和植物科学技术专业得到了大力推广,对学校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实践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将对我国农业高等院校的实践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

(一)建立高端人才培养新模式

“硕彦计划”是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设立的一种旨在培养植物类科技高层次拔尖人才的探索性培养模式。该计划根据学生自主报名的原则,从一年级本科生中选拔一批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且具有良好学术潜质的学生进入教师的实验室提前接受学术科研的思维和技能训练;大学三年级结束时进行最后一次考核,合格的学生根据意愿于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通过实施攻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贯通培养方式,不断优化办学资源的育人效能,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着力培养植物保护专业创新型高端人才。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那些参加“硕彦计划”的学生在创新欲望、能力和自信力等方面均有显著的提高。2010年以来共有两个学生团队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资助,主持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8项;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荣誉和奖励主要有校级三好学生标兵两人,十佳大学生两人,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5%,研究生录取比例为45%。

(二)鼓励本科生申请创新性科研项目

培养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和实践操作能力一直是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培养体系中的重点之一。华中农业大学高度重视开发性实验教学工作,出台了多项重要举措,如制定了“华中农业大学各类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管理办法”,要求各级各类实验室应根据“资源共享、对外开放”的要求,在保证完成教学、科研及研究生培养等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形式面向本科生开放,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使用效益,积极为培养优秀人才服务。植物保护专业教学也针对本科生提供了多种类型的机会进入相关实验室从事科研活动。如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SRF)给了大学生一个实践与科研的机会,申请者根据个人的兴趣及爱好,成立科研兴趣小组,在相关教师的指导下,查阅文献,撰写申请报告,并通过答辩和专家评审进行立项。立项后,学生独立自主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所有项目都必须进行中期检查和结题检查。SRF项目是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开发性实验教学的重要措施,2011年和2012年植物保护系SRF立项分别达到12项和20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果显著,获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银奖一项,“湖北省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一、二等奖各一项,湖北省创业计划竞赛二等奖一项,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一项。

(三)加强毕业论文研究过程管理

一般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始于第四学年,现已将选题时间提前到大学第二学年结束至第三学年开始。为了使学生能更加系统地体验科学研究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植物保护专业对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要求严格,每位学生必须在大三阶段进入教师的实验室。在选题时向学生公布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及拟定的课题名称,供学生自由选题。学生与指导教师联系、沟通后确定研究方向,自主查阅相关文献,确定研究题目、内容和研究方案,进行预备性试验等,进入开题阶段后,学生将在教师或高年级研究生指导下进行毕业论文研究,直至撰写研究论文和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导师对毕业论文撰写规范进行指导。答辩时成立答辩委员会,严格要求毕业论文答辩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能真正体验到科学研究的过程,并且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敢于创新的科研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了良好的科研习惯。自首届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以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学生有七篇优秀论文获一等奖、六篇获二等奖、12篇获三等奖、九篇获优秀奖;此外,2005年至今,共有17篇论文获湖北省毕业论文创新奖。

四、科学人文关怀体系建设

(一)搭建“教授接待日”活动,指点学生奋斗目标

学院创建了“问学斋———教授接待日活动”,突出“问学”与“导学”两个方面,倡导师生平等对话、自由畅谈,共同探讨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帮助大学生启迪智慧、开阔思维、广博知识、提升内涵。通过专业教师与学生的问学交流,一方面学生可以了解到植物保护专业领域最新的科研动态、学科未来的发展前景等。另一方面教师在科研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与人生经历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培养学生学术热情和科研兴趣起到了较大促进作用,“问学斋活动”从2008年开展至今,举行了22期植物保护专业相关的教授接待日活动,植物保护专业16名教授,两名外聘“楚天学者”,以及一批副教授和讲师走进“问学斋”,面对面地与本科生谈科学、话学风和谈人生等。有的教师多次参加活动,参与活动学生近2000余人次。“问学斋”为师生互动开辟了新的途径,在校内已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多次被《湖北日报》《人民网》《凤凰网》和《楚天金报》等媒体重点报道。

(二)创办“三农讲坛”学术报告活动,开拓大学生国际视野

为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学院启动“三农讲坛”大学生学术报告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教授、学者和企业家等来学院面对本科生讲学,讲述学科前沿研究进展、讲授自我成长历程,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有效补充传统课堂内容的不足,提升大学生整体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全面实现学术育人。一方面,积极邀请学界专家和岗位科学家开展前沿讲座和特邀报告、推荐优秀博士生开设“博士讲坛”、联络杰出校友来校开展“校友讲坛”等,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三农讲坛”的形式与内容。近两年以来,“三农讲坛”共举办与植物保护相关的学术报告49场,邀请到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韩国等近百余名国内外知名学者,邀请国外专家开设了全英文讲授的暑期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为超过三千人次的学生奉献了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这些讲坛活动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为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提供了重要参考,提升了他们对未来发展的向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普遍认同和大力支持。

(三)师生共建植物保护协会,积极开辟第二课堂

植物保护协会的宗旨是“以趣味让会员愉快,以知识让会员认可,以实践让会员成长”。除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外,教师也是该协会的重要会员,为学生提供经费支持和专业知识支撑。植物保护协会关注农业科学,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意识,服务“三农”。协会积极开展内容多样、形式丰富的植物保护实践活动,如开展走进实验室、走近科学家、走进科学活动,不定期邀请院系知名专家学者和优秀研究生座谈;举办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如“狮山行,标本集”和“小型书签”制作等活动;走进校外的农业部门、农资企业以及周边农村服务“三农”开展科普活动;参与解决植物保护的实际问题,这些活动协会将科技创新和学术活动紧密结合,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为广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拓展大学生植物保护方面的知识体系,提升大学生自主思考科学问题、自主学习和勤于实践的能力,推动植物保护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进程。

(四)注重“以人为本”,建立人才管理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