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才培养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才培养现状范文1

关键词:西南地区高校 英语口译 现状 培养模式 改革

1.引言

针对我国高层次应用型翻译人才严重短缺的局面,中国外文局于2013年启动全国高端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旨在更好地满足中国经济和文化“走出去”的翻译人才需求,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支持。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黄友义指出,随着中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同国外交往的增多,特别是WTO实质化阶段的到来以及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和上海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筹办,中国翻译产业正迎来一个黄金发展期(黄友义,2010)。 [1]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在中国举行的不同规模的国际会议展览超过2000个,全国职场口译人才的需求约在百万,包括联络陪同翻译,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等,而每年从口译专业毕业的合格人才仅为300-500人(武绍忠、孙宝珩,2014)。这表明市场对口译人才需求之大,然而,翻译人才质量培养总体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针对西南地区(指云南、四川、重庆、贵州,本文不包含地区,因地区暂无开设翻译硕士专业高校)的英语口译人才的需求更是巨大,但基于以下原因,西南地区英语口译人才十分稀缺。第一,培养时间上晚于发达地区,因此,培养经验少、资源匮乏。第二,相对发达地区而言,西南地区教育体制改革更为落后,翻译市场运作机制不够成熟。因此,本文将探讨西南地区口译人才的培养模式,以便今后能更好地同发达地区高校进行英语口译人才上的对接。[2]

2.西南地区高校英语口译人才培养现状

西南地区高校云集,截止2014年8月,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开设翻译硕士专业的学校重庆有7所,四川省有10所,贵州省有3所,云南省有4所。这24所高校都属于翻译硕士专业(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以下简称MTI)试点培养院校,同2007年首批15所MTI试点培养院校(主要集中在东部以及沿海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西南地区高校缺乏有效的口译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在口译人才培养的经验、观念上陈旧老套,依然遵循英语专业传统教育模式,或部分高校照搬东部以及沿海地区培养模式,在师资与硬件设备上却无法与东部以及沿海地区高校同日而语,这样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口译人才的实践能力远远不足以支撑他们在英语口译领域的工作。上海外国语大学柴明认为,迅速将一种语音转换成符合听者语音和文化习惯的另外一种语音,除了良好的语言功底,更需要英语口译人员具备宽广的知识结构和强大的信息转换能力(柴明,2010)。目前,西南地区高校英语口译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

1.师资队伍缺乏实践经验

西南地区高校缺乏实践派师资队伍,大部分教师出身理论并从事理论教育,缺乏实践经验不能很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而口译专业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实践性和运用性。如果缺乏口译实战经验在教学当中也只能照本宣科,依样画葫芦,不能向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实践信息。“只有职业化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职业化的翻译人才”(柴明,2010)。换句话说,培养高质量的翻译人才,关键要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2.选拔及培养过程粗放式

MTI全日制的学制为两年,西南地区大多数高校实际授课时间仅仅为一年,第二年学生自行安排实习和准备毕业论文写作。而东部地区高校,某些高校已经将学制改为三年,或根据学生基本素养设立弹性学制。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刚开始设立MTI时,招生对象为具有一定翻译经验并且从事翻译工作两年以上的人群,但东西部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不一,经济发展也不平衡,在实际招生时允许应届本科生(英语专业或非英语专业)和社会考生参加报考。口译员需要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比如,听辨能力,快速记忆力,抗压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双语能力等。口译工作往往还关乎一个公司、群体、区域,甚至一个国家的外在形象,所以,对口译人才的形象气质也有一定的要求。从对口译人才的要求可以看出,不是所有懂英语会说英语的人都能培养为英语口译人才。综上,一方面MTI学制太短,不能学到扎实的口译技能,自身能力得不到锻炼;另一方面,MTI专业学生自身水平参差不齐,高校在制定培养大纲时不能一概而论,本专业的学生和跨专业的学生在授课之前应该通过一定的测试将水平相当的学生集中安排授课,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3]

3.英语口译人才实践量不足

口译是一份需要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学习的工作。因为西南地区大多数高校的MTI专业缺乏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所以,大量英语口译专业学生没有接受正规有效的口译实践,这就导致很多学生都是闭门造车,学习到的课本知识不能运用到实际口译场景之中。北京外国语大学王立弟认为,只有实践才能使学生更好掌握翻译技能,才能在一走入社会就投入到具体工作中去。口译还具有可知性和未知性,可知性是指译员已经掌握的双语知识或专业背景,作为常识储存在了大脑中,不用再去刻意记忆;未知性是指在口译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一切不可预知的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例如,译员怯场,口译现场压力过大,源语信息输入的变量。而内在和外在因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让口译工作变得更有挑战性(李建华,2014)。只有通过不断实践,不断磨炼,不断总结才能不断进步和完善,若单凭纸上谈兵是无法胜任口译工作的。[4]

3.西南地区高校英语口译人才新培养模式探索

MTI专业是针对有一定的职业背景、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而开设。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来看,合格的MTI口译硕士毕业应当完成至少400小时的口译实践,并写出翻译实践报告作为毕业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体现出它与传统意义上侧重理论和学术研究的研究型学位有着较大的差别。

1.灵活学制

目前,我国有207所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试点院校,绝大多数实行教指委《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规定的全日制两年学制,只有极少数院校采用3年制或弹性学制。全日制MTI 的学制,指导性培养方案定为两年,缺乏弹性,致使培养单位没有多少回旋余地(文军、穆雷,2009)。笔者也认为,由于受到师资、生源和实践条件的限制,两年制翻译硕士很难达到《指导性培养方案》和翻译市场对MTI毕业生提出的标准和要求,因此建议将全日制MTI基本学制延长为3年,并且实行3-5年弹性学制。现已有一些学校对全日制MTI学制做出了调整,分别有:2-2.5年,3年(如厦门大学),2-3年、2-4年(如暨南大学),2-5年(如北京外国语大学),3-5年(如西安外国语大学)等东部以及沿海高校(李昌银,2013)。 [5]

2.师资共享

西南地区高校英语口译专业专任教师按照《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应具有外语相关学科硕士以上学位,其中50%以上的教师应有笔译或口译的实践经验。口译教师应有书面证明曾经担任过20场次以上大型涉外活动的口译。教师不仅要专门从事教学工作,还应具备过硬的教师职业素质,包括所授领域的专业知识及教学技巧与能力(韩子满,2008)。由于口译专业尤其特殊性,口译教学涉及到笔记训练、听辨训练和记忆训练等,没有从事过口译实践、不具备相当口译能力的教师,如果硬着头皮上马,用自己的一些理论知识储备给学生教授口译领域的知识,显然缺乏说服力,也极易造成枯燥空洞的教学效果。目前,西南地区高校一些口译教师理论素质缺乏,实战经验更少,教学水平差强人意,这很难培养出合格的英语口译人才,所以,西南地区高校同东部以及沿海地区高校进行师资共享,能有效提高师资水平,增强师资力量。也可以,本地高校师资共享,诸多地区都建立了大学城,各个高校术业有专攻,师资共享可以互补某些领域的教师资源不足,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同时,高校在招聘口译教师的时候要仔细认真地对其进行考核,多雇佣“双师型”教师。除了提高师资水平,选择更有实战经验的教师以外,还应引进社会专业口译人才,有效地丰富师资组成,使西南地区高校英语口译专业教师队伍由高校教师与兼职的在职翻译专家构成。[6]

据悉,2013年12月20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新聘20位翻译硕士(MTI)实践导师,此次,广外新聘实践导师20位,分别来自国家部委、中科院、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三星电子等政府、企事业单位。MTI专业性强,人才要求高,名师才能出高徒,西南地区高校英语口译人才的培养应该更注重经济、金融、文化等领域加外语的培养模式。广外徐永彬指出,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紧密切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创新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培养出既懂翻译学,又具有跨文化能力、同时谙熟国际经济、贸易以及法律的高级翻译人才。因此,西南地区高校口译专业同本地高校或东部以及沿海地区高校实行师资共享,能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师资共享,资源共享,高校间可以相互推动口译人才培养与发展。[7]

3.东西部联合实习基地建设

西南地区高校与东部地区高校联合创建实习基地,或者采取合作的方式,把西南地区高校的学生输送到东部高校实践或实习,利用东部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开拓西南地区学生的眼界并增长技能,使其口译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由于各种制度和其他因素导致每个高校各自建立MTI专业实习基地不现实,所以,笔者认为西南地区现开设MTI的21所高校可以联合东部以及沿海地区高校创办MTI专业实习基地,打通东西英语口译人才资源共享快车道。同时,西南地区各高校的MTI专业学生可以在共同创建的实习基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这对学生的专业素质的培养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发扬具有深远的意义。口译和笔译学习本来就是建立在交流与实践的基础之上,关起门来搞学习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通过东西高校联合创办的MTI专业实习基地,这也是将英语口译人才培养资源效用最大化。为学生创建了一个东部西部联合高翻实习基地后,应将该实习作为翻译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程,占有一定的学分,并每年选派一批测评合格的学生到大企业、政府机构或者权威翻译公司实习,实习期最少为两个月,期满进行考核,考核结束后学生对实习作出总结,找出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及实践设立新的目标。

4.结语

随着西南地区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口译人才需求量只会增加,对口译员的要求也会更加规范、专业。MTI 专业在国内成立只有 7年多的时间,在西南地区大部分高校翻译硕士试点也才4年。截止2014年8月,西南地区MTI试点高校统计如表1所示。

表1:西南地区MTI试点高校统计

通过近几年的数据不难发现,MTI这种新生事物,增长势头远大于改革的动力。由于开设时间短,而大多西南地区MTI培养院校热情高涨但经验不足,经常忽略甚至放任可能铸成大错的小细节。笔者认为,即使口译人才紧缺,各培养院校也决不能忽视自身的成熟与发展。所以,西南地区地区高校只能通过不断加强自身的英语口译教育水平,努力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口译人才并结合西南地区本地特色才能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西南地区口译人才培养道路。

目前,国家正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改革开放已经到了关键时期,专业翻译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巨大瓶颈。因此加强对专业化翻译人才和翻译研究人才的培养已经迫在眉睫。西南地区高校的口译人才培养应该立足西南地区,辐射西南地区甚至全国,为社会和国家输送高水平高素质的口译专业人才,促进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为西南地区地区的发展、国家的富强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 李昌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学制问题探讨[J]. 上海翻译,2013(2)

[2] 黄友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趋势与要求[J].中国翻译,2010(1)

[3] 柴明.对专业翻译教学建构的思考-现状、问题和对策[J]. 中国翻译,2010(1)

[4] 文军,穆雷.翻译硕士(MTI)课程设置研究[J].外语教学,2009(4)

[5] 韩满子.教师职业化与译者职业化[J].外语界,2008(2)

人才培养现状范文2

关键词:高师舞蹈教育 人才培养 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高等教育开始经历深刻的变革。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各高等院校舞蹈专业也在专业和学科设置上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大众接受舞蹈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在越来越多的舞蹈专业学生的毕业形势下,社会对舞蹈人才的需求达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因而社会对舞蹈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目前多数高师院校舞蹈教学情况还不容乐观,培养过程中重视技巧、技能训练,忽视编创能力培养,不能适应社会各自身发展的要求。因此,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探索高师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使各高师院校舞蹈教育与时俱进,使学生培养起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能力,是顺应市场需求、顺应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高师舞蹈人才培养相关理论概述

首先,人才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的对社会具有创造性贡献的高素质劳动者;人才培养即是对人才进行基本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培养的过程。高师舞蹈人才培养,即是对高师舞蹈专业学生进行的人才培养。从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的角度来讲,各院校根据其自身办学特色及社会需求对其不同专业进行了目标及要求的提出。高师院校因其地位和社会需求的特殊性,舞蹈专业类学生毕业后就业意向多倾向于教师岗位。相对而言,对从事舞蹈教育事业的人才培养具有更高的要求。现代高师舞蹈教育在适应国家、社会对舞蹈人才的需求上对舞蹈专业类人才培养的目标及要求如下:

高师舞蹈教育要培养学生掌握舞蹈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主要舞种的分析方法与技术,使学生具有舞蹈写作、评论、表演、编导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素质。毕业后能在各级专业文艺团体、艺术培训学校及群众文化艺术团等从事舞蹈教学的相关工作。

二、高师舞蹈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高师舞蹈教育中,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都在长期的坚持着舞蹈形体训练,久而久之,使学生身体的力量性、柔韧性、协调性等得到了提高。同时,通过舞蹈训练,塑造出学生昂首挺胸、阳光朝气的完美形象,使其身身心得到发展,充满自信优雅的个性。因此,高师舞蹈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体形塑造和精神气质,促进其身心健康。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坚韧意志

与一般的文化类专业学习不同,舞蹈训练过程伴随着长期的困难形体动作训练过程,学生需要克服长期的身体疼痛和动作枯燥的困难。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生需要经过长久不息的训练,才能练成一个个完美动作,并串联成一支支优美舞蹈并得以展现。这一过程无不是学生坚韧意志的磨练过程,这一过程中无不浸透了学生的汗水和泪水。可以说,每一个舞蹈工作者都具有不屈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高师舞蹈教育中,学生会经常自主创作、欣赏和表演舞蹈,这些环节需要学生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的舞蹈专业知识和艺术技能,通过舞姿而传达感情,陶冶情操。同时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发散性思维增强舞蹈艺术的美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毋庸置疑,对美的发现与感受是审美能力的突出表现。高师舞蹈教育中,学生在创作、表演、欣赏舞蹈作品时,能愉悦感官,感受和表现美,还能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潜能。另外,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教师会为其纠错和示范动作,这一过程也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形体艺术魅力,促进其表现美的能力。

三、高师舞蹈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高师舞蹈人才培养现状

从当前的社会人才需求角度看,我国高师舞蹈教育人才的就业现状主要表现为多元化趋势,一些毕业生进入大专院校或中小学成为舞蹈教师;一些毕业生进入专业艺术团、旅游景点艺术团等成为舞蹈演员;一些毕业生进入电视台、企事业单位从事文艺工作;一些毕业生进入舞蹈培训机构或开办舞蹈培训班等。总体上来看,我国高师舞蹈教育人才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比较典型的如:泰山的“封禅大典”,孔庙的“祭孔乐舞”等,均开展了个歌颂式歌舞剧表演。这些项目的开设为当地的旅游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高师舞蹈人才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意义。然而,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当前社会多元化人才需求的增加,高师舞蹈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也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师舞蹈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生源综合素质较低

在近年的高师舞蹈类专业学生中,有接近一半的学生来自来于艺术中专学生,有接近一半的学生选择攻读舞蹈专业的原因是需要的高考文化分较低。由此总结出,我国高师舞蹈专业学生主要来自于艺术中专学生的舞蹈专业和普通高中的舞蹈艺术特长生。对于艺术中专学生而言,其艺术中专教师师资力量不均衡,中专学生在舞蹈基本功的规范性上差异较大。此外,艺术中专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缺乏创新,过于重视技巧训练,对于学生的舞蹈即兴、编创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的程度不够,从而使得学生不能深入的认识和感受舞蹈,舞蹈表现力缺乏。对于普通高中的舞蹈艺术特长生而言,相比艺术中专学生,其对舞蹈的领悟力略高,但其接触专业舞蹈的时间都在十七八岁左右,由于年龄偏大,因而身体韧性不够好,训练起来难度较大。另外启蒙不恰当,也会对学生带来一些不良的错误习惯,导致学生的总体素质不高。在这样的生源质量水平下,生源综合素质不高,给高师舞蹈人才培养增加了难度。

2.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从现状来看,高师舞蹈专业学生都有从事舞蹈教学工作的欲望,毕业后都想从事舞蹈教师工作,但是实际情况中,课程设置培养体系对其能力培养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现代高师院校在舞蹈专业课程设置上已比较注重结构和内容的系统性,但对于教师教育相关课程及跨专业学科的课程开设不足。课程设置过于偏向技能训练,理论知识课程设置过少,相关编导类课程设置比例太小,导致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及编创能力、综合能力等低下。有些高师院校还照搬其他高级院校的舞蹈课程设置体系,然而不同院校的办学特色不同,其课程设置体系不仅不能发挥强大效果,反而会影响教学效率的提升。这与高师舞蹈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吻合,更不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

3.教学方法较为落后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深刻影响,高师舞蹈教学也大多采用讲解和示范教学的模式,教师更多的强调如何符合标准和规范,强调学生死记舞蹈动作与音乐的合拍等;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带着任务学习的教学不够,对于课堂气氛的调节、学生心理状态的引导以及与学生互动的环节不够;教师不重视教学科学原理、没有合理组织教学安排等,使得学生在枯燥的课堂中逐渐丧失学习积极性,更无法获得舞蹈教学的成效。

4.教学设施存在不足

现代教育教学已广泛的运用到多媒体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图片、音频、动画等形式全方位的展示学习内容,实现教学的目的。尤其对于舞蹈表演类教学来说,如傣族舞蹈教学,教师需要利用影音资料展现傣族生活场景,表现傣族舞蹈的民族特色及动作特点,让学生在傣族舞蹈学习中尽情展现其艺术魅力。然而,在目前的高师舞蹈教学中,其多媒体教学设施严重不足,对于需要利用光影效果的舞蹈编创教学,同样缺乏相应的教学设施,学生只能通过想象去感受舞蹈,因而不具有说服力与可操作性,教学效率得不到提升。

四、高师舞蹈人才培养的相关对策建议

(一)加强基础教育,保证生源质量

保证生源质量,是高师舞蹈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提升高师舞蹈专业学生文化素质水平的重要保证。因此,提高生源素质和质量至关重要。然而,达到生源的理想专业成绩和文化成绩不是一时可以完成的,需要从教育体制改革开始,从源头狠抓舞蹈教育。我国教育体制需要加强改革,从中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舞蹈素质。因为,舞蹈是一个对身体条件要求较高的专业,在中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其身体柔韧度及协调性都比较强,便于进行舞蹈培养,有利于舞蹈专业素质的提升。另外,舞蹈课程与中小学其他课程相融合,能在提高学生舞蹈专业素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中小学中开设舞蹈教育已具备成熟的时机与条件,对于提高舞蹈生源质量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调整课程设置,培养综合能力

高师舞蹈人才培养需要重视对其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进行课程设置改革。适应市场人才需求,需要使人才具有舞蹈表演、舞蹈教学、舞蹈编创等方面的能力。从目前的现状来看,高师舞蹈教育对于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培养已基本落实,但对舞蹈编创能力的培养方面有待加强,尤其是舞蹈教小学能力的培养更需大力增加。因而,现代高师舞蹈教育要改革课程设置,增加美学、文学、音乐、表演艺术等课程,增强学生的艺术底蕴;开设音乐制作、舞美效果设计等编创能力培养的课程并增加实践环节,由此在不断的实践中培养其舞蹈编创能力与实际教学能力,促进个人发展。

(三)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创造思维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高师舞蹈教育因其特殊性更应该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开发其创造性思维。教师应该多以启发性、参与性的方法进行舞蹈教学,增加情境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教师要依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与特点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因材施教。尤其要了解学生的不足之处,加强引导与教学方法的改进,争取使每一个学生的能力都能在课堂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最后,教师还应该积极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利用丰富的舞蹈视频画面,感染学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改进教学设施,提高教学效率

舞蹈专业是一项实践操作性较强的专业,其实践教学环节占据教学活动的重大比例。舞蹈需要专业的练功房、地板、镜子、练功服装、鞋袜等基础设施,依据舞蹈本身的视觉冲击技能,舞蹈教学更需要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大型音响设备等。这些教学设施的引进,需要高师院校加以重视,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教学条件,进而在保证教学设施充足完好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五)重视师资培养,提升教师素质

高师舞蹈专业教师必须拥有过硬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及实践指导能力,同时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获得新的知识体系,才能使学生学到系统的专业的新知识与新技能。因此高师院校应积极开展舞蹈教师的培训工作,并邀请著名舞蹈专家进行讲学,不断补充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要积极引进高水平、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人才,聘请专业外教教师,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与此同时,高师院校要创建学习型教师队伍,鼓励全体舞蹈教师将教书与科研相结合,鼓励教师加强学习,不断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还应该制定相关鼓励政策与考核评价制度,让教师清楚自身教学的不足,加强改进,提高教师自我进修的积极性,进而提高舞蹈教师的整体素质。

五、结语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新局势,高师舞蹈教育已走进黄金发展时期。然而,高师舞蹈教育要想培养出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还需要加强多方面的努力。高师院校要从舞蹈的专业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改革更新,在加强审美教育的同时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出具有扎实的舞蹈表演能力、编创能力及教学能力的专业舞蹈人才,以不断满足社会及个人职业发展的需求,不断推进高师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保霞.新形势下高校音乐专业大学生就业及人才培养研究[J].大家,2012,(05).

[2]王梓仲,邓川.对高师舞蹈专业课程设置的初探[J].内江科技,2006,(05).

[3]史建兴.高师院校舞蹈教育专业现状与对策[J].内江科技,2008,(01).

[4]王欣.浅谈高校舞蹈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剧作家,2009,(03).

人才培养现状范文3

【关键词】高职教育;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助产是一门发展前景非常好的传统专业。由于母婴安全需要,我国卫生部规定没有条件的医院不能接生,我国现有助产士与产妇比例为1∶4000,而国外助产士与产妇的比例达到1∶1000,助产士与产科病床之比为1∶8-1∶10,我国助产专业现有人数远不能达到国际卫生组织规定的产妇与助产士之比。在卫生部颁发的《2005-2010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要“建立和发展临床专业护士”,正式提出了助产专业区别于护理专业,突出了助产专业的专业发展方向和地位。然而,有着百年教育历史的助产专业尚未受到医学教育界的足够重视,现行卫生类本科教育专业目录中尚未设置助产专业,而在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目录分类,助产专业又附属于护理学,助产士的专业技术职称也是护士职称,这与国际助产士联盟提倡的各国助产专业应独立立法的建议及北欧等国独立管理助产专业的体系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充分认识和了解助产专业历史背景和现状,对如何加强高职高专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国外高级助产人才培养的现状

成立于1919年的国际助产士联盟(ICM)将助产士定位为:妇女及其家庭在围生期中护理的关键工作者。目前,在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助产领域已经实行独立的注册准入制度,助产士有相对独立的国际管理机构和组织,助产士注册后享有基本的检查和处方权,常规的孕期随访检查和正常自然分娩完全由助产士全程管理。在美国,随着上世纪60年代护理本科教育,包括基础和专科护理师(含助产护师)成为美国护理教育的主流之后,硕士学位的护理教育在7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新西兰是拥有助产学百年发展历史的国家,现在其怀卡托理工学院已拥有助产士学科博士。目前,国际助产专业教育已发展成为独立的高等专业教育,一些发达国家,助产士必须具有本科以上的专业教育背景才能从业。

笔者以“助产专业”为关键词,通过百度网站进行搜索,英国有60所院校、澳大利亚有19所院校、美国有27所院校提供助产术课程。如果按照各国生育妇女人口比例计算,我国高等助产专业教育比例远不及上述各国,而且办学层次滞后。德国、英国、新西兰、瑞典、芬兰等助产士大多具有大学或硕士学历,有的已到博士水平。香港地区及国外助产教育多数是在学习护理普通学科制3年后再学习1年的助产专业课程。如瑞典的助产学教育是由瑞典大学或大学学院提供的一项高等专科教育,学生需完成3年护理本科教育并成为注册护士后再申请并完成1.5年的助产专业教育。

二、国内高级助产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助产士的专业教育以中专教育为主,在全国各大医院中调查均发现,有部分医院是由护士改行经过老助产士传帮带后从事助产工作的;20世纪末许多沿海城市的卫生类中等专业学校因各种因素停止招收助产专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高,预计到2015年,我国助产士的需求量将达35万。当前,我国助产士尚未加入国际助产联盟(ICM),我国助产领域没有形成全程一对一管理模式,对孕产妇健康保健及相关产前教育达不到目前国际化标准,因此,培养我国高素质的助产士是卫生职业教育刻不容缓的任务。

1.全国大专层次的高助人才培养已初具规模,但人才培养方案尚不健全。自上世纪70年代以后,中专层次的教育一直是助产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流。进入21世纪后,国内高级护理教育快速发展带动了一小部分高校或升格中的中专学校开始在原有中专助产办学的基础上尝试高级助产士的培养,三年制高级助产大专、五年制高职助产的教育开始起步。据教育部招生阳光工程指定平台“阳光高考”招生计划网络查询资料统计,2010年,全国共有78所院校招生大专层次的助产专业学生,各院校平均招生约50人。目前,全国大专层次的高助人才培养已初具规模,但高层次助产专业人才培养起步较晚,各省市本专业人才发展不均衡,人才培养规模总体上尚不能满足社会要求。

2.制约高级助产专业人才培养发展的因素。目前,国内有关高级助产专业人才培养这方面的学术研究报道不多,供从业者借鉴学习的文献少,国家及医学界对助产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尚存不足。唐玲曾报道,在2005年国内开设大专助产专业的仅有天津高等医专等4~5所高校,全国尚无统一的教材和教学计划。2006年程瑞峰等报道,国家对高职助产专业的人才规格、培养目标、岗位综合职业能力需求、课程设置等尚无具有指导意义的规范标准体系。此外,在我国助产专业教育从属于护理教育,我国尚未实行助产士注册制度。这些都是制约高级助产专业人才培养发展的根本原因。

3.业内已有发展高层次助产专业人才培养的共识。国际理念认为助产士不是一般概念上的接生护士,而是受过独立高等专门教育的专业医务人员。国内专家认为:助产士是介于医生与护士之间的特殊医护群体,助产士要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保护和促进母婴身心健康,在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照顾妇女生育方面的各种需求。助产士主要应具备基础护理能力、助产操作能力、产科相关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随着国内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特别随着中国加入WHO对教育服务的承诺和职业资格标准国际化趋势对高职教育质量标准的影响,通过不断借鉴国外医疗卫生服务管理体系和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程瑞峰等指出:我国的中专助产专业教育层次必须“高移”才能跟上形势的发展。杨纪峰、牛爱莲对河南省14个地市,各级医疗机构近10年来中等卫校助产专业毕业生在岗助产人员488名、医疗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和医师共348人、中等卫校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60人、有关教学专家90名等进行了有关“助产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知识结构”的相关调查,研究报告指出:社会对助产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全面改变中专层次教育为主的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是助产教育从业者共同的心声。

三、改革高职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妇幼卫生事业良好发展

因此,作为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专业,加大高职助产专业人才培养,就需要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就必须以职业准入为导向为突破口改革高职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改革课程设置。我国现行的助产职业的准入制是:助产专业学生毕业后必须先取得执业护士资格,方可参加省辖市卫生局组织助产技术考核。我们以此为依据,在助产专业课程设置中主要课程与护理专业相同,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护理药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预防医学、护理礼仪与人际交往等。另依据临床助产士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设置或开发助产专业课程,如妇产科护理学、助产技术、妇婴保健学等。

2.加强课程整合。高职助产专业课程有产科学、妇科学、妇产科护理学和妇婴保健等课程,各门课程间内容有重叠,这对学制仅有3年的医学高职专业教育来说,无疑是浪费了许多时间。根据我国现行的助产职业的准入制,我们可以将助产专业的妇产科系列课程整合为:妇产科护理学、高级助产技术和妇婴保健3门课程,这样即可避免课程间内容的重复,还可使学生明确自己学习助产专业应掌握的专业知识,符合职业准入的要求。

3.工学结合开发新课程。为了贯彻落实“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为了加强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以我国现行的助产资格考核内容为依据,可以邀请妇幼保健方面的产科专家和卫生部门有关领导参与课程建设,开发适合职业岗位需要的《高级助产技术》等课程,共同制订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制定考核标准,并请临床一线产科工作人员直接参与本课程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创办助产专业本身就是一件新生事物,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助产专业教学质量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新课题。只有提高助产士的专业水平,才能降低母婴死亡率,真正实现提高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目标,助产专业人才培养的任务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程瑞峰,孙利,吴国平等.高职助产专业人才规格和培养模式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4):5.

[2]李泽楷,肖丹.美国高等护理教育的特点与借鉴[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3):231.

[3]钟建群.美国护理教育简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4):95.

[4]蒋莉.产科助产士阶段式培养的方法及效果[J].中华护理教育,2007,4(5):206.

[5]高书杰,张燕,梁春光.国外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启示[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5,3(3):14.

[6]唐玲.助产专业课程设置初探[J].护理学杂志,2005,20(10):62.

人才培养现状范文4

一、会计信息化对人才要求的特点

会计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国家信息化相呼应的一个概念,也表述了我国继会计电算化之后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然而,何谓“信息化”,目前仍无定论。许多学者从技术、过程、组成要素等不同层面对信息化进行了研究,归纳其观点有:从技术层面看,信息化是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手段为依托的一种新技术扩散的过程;从过程层面看,信息化可以理解为一个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创造价值的过程,是在社会和经济活动中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此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利用信息资源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过程;从组成要素来看,信息化可以由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人才四个要素组成。由此,会计信息化既表述了会计工作环境和手段的变革,即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运用的过程;同时表述了会计工作目标的提升:会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创造价值或产生效益,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过程。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会计信息化对人才的要求除了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等方面必备的条件外,在以下方面对人才的要求更高。

(一)要具备会计、财务、管理、信息技术等宽阔的知识面,是一个多面手“打造一支熟悉国际规则、掌握企业管理、信息技术和会计业务的多面手的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这是财政部王军副部长对会计信息化人才提出的知识结构要求。会计信息作为一种资源,要为企事业单位、为社会创造价值,主要通过及时、准确、可靠地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实现。而传统的会计与业务分离、会计数据不能共享等“弊病”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如何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会计业务流程与其他业务流程融为一体,将会计信息系统与业务信息系统无缝集成,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消除“信息孤岛”,为企事业单位的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如何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如何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会计数据(信息)标准化,便于会计信息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节约开发和利用成本,创造社会效益等;这些都需要会计信息化人才具备经济管理、财务、会计、信息技术等复合型知识结构,并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能力,能够将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流程与业务流程,以及风险控制流程整合成计算机实施的一体化流程,能够将会计数据、会计规则用计算机化的语言表述,能够深入理解和把握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熟练应用计算机技术等。因此,会计信息化人才是能够将会计与计算机高度融合,是能动脑、能动手、能指挥、能协调的多面手。

(二)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会计信息化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学科相互交叉的领域。计算机、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平台,使得企业跨国经营、资本跨境流动、企业并购等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同时,全球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也对会计信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对信息系统产生了依赖。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不断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面对这种不断变迁的复杂的经济环境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会计信息化人才的知识储备不可能是储存式的,而必须是输入式的主动获取,能够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更新知识,跟上信息技术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

(三)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能够勤奋、踏实、认真地钻研业务 会计信息化作为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国家信息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实施过程是艰巨而复杂的。“如果说通用分类标准(XBRL)的制定是历经千辛万苦的一次重大创业的话,那么,推动通用分类标准的顺利贯彻实施,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更为艰巨、更需要付出心血和汗水的系统工程和重大任务。”王军副部长的这席话是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发自肺腑的感叹,同时也总结了会计信息化实施的艰难复杂。会计信息化的过程是要站在国家以及企事业单位全局的高度,对单位的基础信息、经济交易数据、会计数据(信息)等梳理清楚,进行规范化、标准化、代码化的表述;要将单位的会计与业务的处理流程以及内部(风险)控制流程进行整合后表述成计算机程序化流程;要将经营管理的需求与会计政策、会计方法的选择应用与计算机软件模块的功能进行融合等;其业务性、政策性、技术性都很强,实施过程繁琐、艰苦而漫长,会计人员除了需要具备业务的综合知识外,还需要具备吃苦耐劳、认真细致、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奉献精神,也就是要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职业修养。

二、我国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我国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已经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至今在会计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目前的现状是,掌握信息技术的人才有,掌握会计的人才有,而既掌握会计又掌握信息技术的人才奇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深入应用,以及长期从人才市场不断传递出的需求信号,应该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供应有所缓解。然而,事实是会计信息化人才难求的现状没有改变。其主要原因有:

(一)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模式很难培养高层次的会计信息化人才 高校承担着教育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任,每所高校的专业设置以及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要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然而,由于会计专业与计算机专业分属于社会科学与理工科(自然科学)不同的学科范畴,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以及为学生铺垫专业知识架构等方面是完全不同的。由此,会计专业与计算机专业培养的学生按学科范畴本来就分属于不同的学科门类的“产品”,其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是分别按照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定位的。要培养会计与计算机高度融合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进行社会科学与理工科的思维方法、自学习方法的训练,并且打下会计与计算机复合型知识架构的较扎实的基础,而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模式很难培养这种复合型人才。首先是国家教委部属高校的专业设置有统一规范,新增专业不容易。尽管这些年来部属高校的教育培养模式在不断进行改革,如按一级学科大类招生并打通基础课、主辅修及双学位等,这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但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机制,容易流于形式。另外,非国家教委部属的高校,有些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自行设置一些专业或专业方向。但这些高校大都追求大而全的规模效应,一般大学都设有会计专业、计算机专业等,除了极少的工科院校设有会计信息化方向外,绝大多数的专业以及课程设置都大同小异。

(二)对会计信息化人才具备的知识结构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近年来,我国高校会计专业规模及会计信息化教学手段发展迅速。会计教学软件、会计核算软件、ERP软件,以及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等硬件设施条件都已具备。但对会计专业学生的信息化能力的培养主要还停留在“电算化”阶段。普遍认为:现在的财务软件或者ERP系统功能已经很全了,会计专业的学生只要会操作财务软件就行。因此,无论是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导向都是停留在“会计软件操作”层次。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会计信息化人才是能够依托信息技术和财务、会计、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将会计方法(如作业成本法、成本控制、存货计价等)、会计业务与其他业务整合后在计算机上实现,从而改善组织的运营,并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使会计信息资源创造出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因此,会计与计算机高度融合的信息化人才是需要夯实会计和计算机两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和自学习方法的,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要扎扎实实的会计和计算机“两条腿”同时并进。而相对会计课程教学而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有一定的规律,基础理论课程像一块一块的基石,垒积到一定的高度时才会产生运用上的升华,这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

(三)高校会计信息化师资短缺且存在断档的危机要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需要有一支能将会计与计算机高度融合的师资队伍。然而,目前高校会计专业从事信息化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基本上是从计算机、物理或其他学科转行的,无论是从人数还是实力都处在非常弱势的地位,并且存在断档的危机。究其原因,主要有:(1)历史欠账。会计信息化在会计专业是新生的研究方向,没有现成的师资。长期以来,我国会计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是以社会科学为主的,改革开放以来培养的中青年教师在计量方法、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等方面显著提高,知识结构有了显著的改善,但“师徒传承”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很难改变留校任教教师的思维模式。(2)高校教师评价体制导向。教师评价体制是引导教师努力的纲领,目前教师的职称晋升等考评标准都是以科研项目、为主,而会计信息化是一门会计与计算机交叉的应用型学科,会计专业属于社会科学,要按社会科学的评价标准在相关杂志非常困难,因而,会计专业出身的教师来从事会计信息化的教学和研究的寥寥无几。(3)社会上“浮躁风”的影响。做学问、做研究要静得下心,而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不和谐的因素,急功近利等浮躁因素对学术界有很大影响,更不利于会计信息化师资队伍的建设。

(四)没有一套健全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会计信息化人才除了要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要不断地跟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人之成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这样不断的循环学习。而高校的学历教育在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仅仅能起到打基础,让其具备复合型知识架构和自学习的能力,如果没有一套长效的培训机制,人才很难成长也很难留住。

三、我国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措施与建议

财政部2009[6]号文已经吹响了我国“推进会计信息化人才建设”的号角,这是一个涉及到各级财政部门、高等院校、继续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庞大的人才建设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合作,制定并实施长远的人才培养规划,以适应国家信息化战略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

(一)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的重要作用,推进会计信息化人才建设 自1981年吹响中国“会计电算化”号角以来,我国财政部和各级地方财政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为我国会计电算化及其人才培养起到了决定性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如,财政部1995年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管理办法(试行)》等对会计人员进行电算化培训的文件,制定了具体的培训目标和要求,并将其纳入对单位和会计人员的考核指标,促进了企事业单位和会计人员电算化水平的提高;同时会计电算化教育蓬勃发展,高校开办了电算化会计方向或学历教育,出版了各类会计电算化方面的教材,促进了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会计电算化随着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进入会计信息化发展期。这一期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人才市场的建立,人才培养导向由政府转向市场,“会计信息化人才奇缺”的市场信号早已经敲响,而承担人才培养重任的高校和各种培训机构,以及相关的制度、政策、措施还没有跟上,凸现了会计信息化人才需求的脱节。由于会计信息化对人才的知识结构、个人素质、学习能力等都有更高的要求,人才培养有其特殊性和难度,需同时发挥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的作用,尤其是政府的导向作用(如,由财政部门推出“会计信息化资格证”),对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人才建设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高校可充分运用“主辅修”模式,引导学生夯实会计信息化人才基础 随着我国人才市场的建立和完善,近年来高校的教育培养模式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如国家教委的部属高校,从大类招生并打通基础课,到主辅修及双学位等,都是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但由于在校大学生未能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生涯进行规划,加上社会上急功近利、浮躁情绪的影响,追求主辅修、双学位的形式、看重文凭的学生较多。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生涯规划”课程、建立主辅修、双学位咨询机构,使这类改革创新的培养模式从形式走向实质。如可以专门针对计算机、通信专业的学生开设会计专业主辅修、双学位班,引导学生朝会计信息化人才方向发展。学生在本科阶段夯实了计算机、会计的知识架构和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后,才能成为会计信息化的后备人才。

(三)建全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在岗学习为一体的长效的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 财政部2009[6]号文指出“应当充分利用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实践锻炼、交流培训等途径和方式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同时要建立和完善会计信息化人才选拔和评价机制”,这为建立长效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指明了方向。目前的学历教育主要有本科和研究生两个层次。本科层次主要是打基础,而研究生层次培养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属于应用型高级人才,会计硕士专业学位为培养这类人才提供了继续学历教育的机会。目前的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有在职学习和全日制脱产学习两种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知识架构开设多门选修课程,让有会计信息化工作实践的人才进一步获得系统的理论深造;对直接从本科进入会计硕士专业学习的学生可设置会计信息化方向,加强实践环节的学习和培训,便于其成长为会计信息化人才。对于没有机会继续学历教育的,可以通过在岗进行专门化的培训提升其能力。由于会计信息化人才是具有复合型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技能的、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人才资格的评判也可以通过工作岗位这个载体来实现。通过高校、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组成一体的长效培训机制,各个行业建立起会计信息化人才的管理机制,从而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

(四)高校内外联手,加速我国会计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人才建设的必备条件,而高校目前的现状是会计与计算机高度融合的师资比人才更加奇缺。这类师资除了要具备扎实、系统的会计和计算机的理论功底,同时要有会计信息化的实践经验,相对于“人之成才”来说,会计信息化师资队伍的成长更加艰难。目前高校对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有不少的改革措施,如师资博士后培养机制、聘用校外经验丰富的、有高级职称或职务的专家做兼职教授(教师)、建立人才培养实践基地等。高校可以通过师资博士后培养机制,会计专业引入计算机专业的博士毕业生(或计算机专业引入会计专业的博士毕业生)做博士后,进行会计信息化师资的培养;还可以与企业联手,请有会计信息化实践经验的专家做兼职教师,同时将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中遇到的问题带到学校,为年轻教师和学生提供研究课题和实践基地等。这些措施可以暂缓会计信息化师资不足的燃眉之急,同时可以加速促进年轻的会计信息化师资队伍的成长。

四、结语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会计不断发展的强劲动力,是实现会计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王军副部长指出:大力推进以“健全一个体系、建立一个平台、形成一套标准、打造一支队伍、培育一个产业”为主要任务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在这个建设过程中急需大批的会计信息化人才。而相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短缺的局势,更为迫切的问题是,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评价、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需要我国财政部与各级财政部门以及各类高校对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这是会计信息化人才建设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会计研究》2010年第10期。

[2]刘玉廷:《我国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进程中新的里程碑》,《会计研究》2010年第10期。

人才培养现状范文5

关键词:工业软件;人才培养;现状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0-0074-02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以微电子、计算机、软件、通信技术为主导的信息技术革命正以迅猛之势改变着我们生存的社会,信息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倍增器,信息化正从整体上引导着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随之兴起的信息产业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在信息技术中,微电子是基础,计算机及通信设施是载体,而工业软件是核心。工业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对于推动我国社会变革和经济跨越起到重要作用。

一、工业软件发展与人才需求

工业软件是指在产品研发、生产、管理等环节所使用的各种专业软件。只有通过工业软件,才能使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等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化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等信息化意义下的工业化转变。从十六大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到十七大提出的“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从“带动”、“促进”递进到现在的“融合”,全面的融合、集成、协同是构建数字化生产线的关键。软装备是数字化生产线的核心,工业软件则是软装备的核心,而人才又是工业软件开发的核心。

21世纪,随着各国经济增长的支撑点向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新能源、环保、海洋高技术产业等高科技产业的转移,人们普遍认识到: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高科技人才的竞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卢卡斯说:“真正能够加快经济持续增长的是科技进步,是人力资本的积累和使用效率。”在以高科技为核心竞争力和根本推动力的现代经济和生产中,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在知识密集型行业――工业软件产业中,软件人才更是知识产权的载体和产业生产力的核心。软件人才的生存和发展的状况对于整个工业软件产业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随着软件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工业软件产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形势,对软件开发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国家为加快软件人才的培养,2003年教育部在批准清华大学等35所本科院校试办软件学院的基础上,又发文试办了35所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目前,除了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院校培养的软件人才外,在全国1047所高职院校中80%以上的学校都开办了计算机专业。作为高科技产业之一的工业软件产业,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素质与人才的结构。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的《中国软件产业发展年鉴》中指出“我国软件产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合格软件人才供应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企业高端人才严重匮乏,软件人才培养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二、工业软件人才现状分析

(一)软件人才数量紧缺

工业软件产业已成为拥有最大产业规模和最具广阔前景的新型产业之一。近10 年来,我国各类高等院校共培养了50 多万各类计算机专业人才,而且每年培养的人数还在以几何基数的速度递增,然而软件人才的供需缺口却越来越大。据预测,中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每年至少存在20万软件人才的缺口,并且这个缺口还在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但学历教育每年只能培养7万左右的软件人才。如此巨大的人才缺口,造成了软件人才的供不应求。

调查报告显示,软件人才短缺正成为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一方面,由于社会培训没有跟上,导致大量拥有较高知识体系的大学本科生介入程序操作员的岗位,造成浪费;大量国外的大型企业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争夺中国的软件人才,使得高级人才进一步萎缩。另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更进一步导致了人才的短缺。学生毕业以后要到公司再经过6~12 个月的培训才能胜任工作。这既加重了公司的成本负担,又加剧了人才的短缺。

(二)软件人才结构失衡

根据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国内现有软件从业人员近60万人,其中专业人才约有34万人,包括高级人才4万人、中级人才20万人、初级人才10万人。总体来说,中国软件人才状况仍未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缺口较大、结构失衡、需求旺盛”的状况,软件人才结构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既缺乏一大批能从事基础性工作的“软件蓝领”,更缺乏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软件高级人才,即“软件金领”。根据国际经验,合理的软件人才市场应该是软件蓝领、软件工程师、软件架构与分析师并存的金字塔形状。人才基数由大到小,形成梯次,它们之间的比例应该是7∶4∶1。

从经济规律来看,一种工业化时代的产业结构,要求是一个金字塔型的人才梯队,工业软件产业需要的不仅仅是高校培养成的高级人才,同样更需要从事基础开发的程序设计员作为智力基础。目前,中、高级软件人才仍是中国软件企业所最紧缺的软件人才类型。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软件人才的“金字塔”形合理结构并未实现。软件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目前以本科生、研究生为主的软件人才梯队正是软件业发展陷入人才结构不合理、应用型人才匮乏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软件教育脱离实际

目前,我国软件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正规院校的学历教育,集中在本科阶段。据统计,中国当前软件从业人员3/4以上来自于全国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计算机与软件相关专业,来自职业技术学校及各社会培训机构的软件从业人员尚不足总数的1/4。中国高校普遍存在软件教育脱离实际,无法学以致用。高校教育的稳定性与工业软件产业的急速发展不能相互适应,软件教育体制调整的速度落后于软件产业发展的速度。

目前软件教育脱离实际,导致教育质量偏低,主要原因有:第一,人才培养层次不清。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到一些省、市属普通工科大学到一般的工业专科院校,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基本相同,最终导致整个软件行业高端人才也缺,低端人才也缺。第二,师资队伍素质不高。高校专业教师缺乏企业从事实际项目研发和管理的经验, 缺乏国际化人才培养视野,缺乏学习信息领域新技术的积极性,严重制约高校培养软件人才的能力和水平。第三,国际化程度较低。软件要走出国门,提高出口力度,必须培养国际化人才。而我国培养的软件人才缺少与国际接轨的软件开发系统和规范的了解,缺少与国外同行沟通的机会。国际化应用型软件人才成为我国工业软件产业的稀缺资源,严重影响了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

(四)软件语言障碍束缚

这几年,印度软件行业发展突飞猛进,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对印度的软件工业进行了考察,深入分析了印度软件行业发展的状况,在印度软件产业的发展动因方面达成了共识。除了政府扶持、合理的人才结构培养体系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印度的年轻人对英语的熟练程度相当高。因此印度培养的众多软件精英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用为设计软件时的语言障碍发愁,使用母语生产工作的印度软件企业的产品也相对更容易进入欧美市场。

英语作为目前编程工具软件的主流语言,既是程序编写的主要工作语言,又是互联网上占主导地位的语言,对于软件工程师的技能和业务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软件工程师需要在第一时间学习业界最流行、最先进的编程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通常,在一种软件刚刚面世的时候,软件工程师是不可能找到这种软件的中文使用说明或中文帮助文档的。优秀的软件人才从不会为这样的问题烦恼,因为他们早已经在软件工程专业英语方面达到了娴熟运用的水平,浏览英文的文档、英文的帮助文件,在第一时间掌握最先进、效率最高的软件工具的使用方法是他们在业界立足的根本。相反,在我国软件从业人员中,普遍存在语言障碍。外语技能成为软件从业人员水平提高的一大障碍。

(五)软件人才外流严重

人才培养现状范文6

创意产业是文化艺术创意和商品经济的结合产物,包括多种门类,主要有广告、艺术、古董、漫画、设计、时

装、电影、电视、游戏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和资讯科技服务等13个行业。虽然它的涵盖范围广,但并不是某一门类单线发展的状态,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综合”的形式,在它所涵盖的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之间进行重组与合作。通过这种“交集”的方式,选择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以使文化与经济两者的发展结合起来,推动社会形成创造性的发展态势。创意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从二十世纪末开始创意产品的国际贸易额已有了飞跃性的发展,因此它被公认为是21世纪全世界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一些老牌的工业国家率先向创意产业型国家进行过渡,逐渐形成成熟的创意产品、营销、服务等一体化的格局。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丹麦、荷兰、新加坡等国都是创意产业的先行国家,以创意产业取得的庞大经济效益掀起了全球创意产业蜂起的浪潮。

中国的创意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一些城市如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等积极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逐步建立起具有示范意义的创意产业基地,以带动全国其他地区的创意产业全面发展。创意产业为我国带来了庞大的经济效益,但目前我国的创意产业还处于不完善的状态,其市场还不成熟、需求关系还处于波动状态,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以致其具有高风险的显著特征,但这个新兴产业的良好前景与经济效益还是吸引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创意产业人才的需求状况

中国的创意产业快速成长带来的是创意产业人才的急速需求加剧,而中国各高校对于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课程与教学体系。供求的矛盾集中体现在人才数量稀少和创新能力缺乏两方面。人才的稀缺可以加大加快培养力度来解决,因此,从半个月到几个月的快速培训班、中等技术学校到高等院校的本科乃至硕士研究生,针对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在各种不同学历程度的培养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种快速增长带来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能力、素质差异的问题也非常显著。在这些不同层次的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单位所培养的学生,并非都能达到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水平,其中大多数可能是只学会几个软件使用的技术员,或处于一种“临摹”状态的设计学员,称得上“人才”的只占其中较少的部分。然而创意产业是文化、知识和技术高度关联的产业,它所涉及的每一个环节都与人才密不可分,人才资源是创意产业最核心的产业要素。这种人才素质良莠不齐的状态下只能通过竞争来识别人才,往往通过大浪淘沙以后,具有真正创新能力的人才所剩无几。这样就形成一方面大力培养人才,另一方面人才的缺口还是不断扩大的状态。要解决两者的矛盾主要应认清培养创意产业人才的关键所在,必须明确具有什么样素质的人才才能符合创意产业发展的要求。

三、艺术设计教育应培养具有创新综合能力的创意产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