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艺术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艺术设计范文1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0 前言
企业的识别系统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构成:首先是理念识别系统,其次是行为识别系统,最后是企业的视觉识别系统。企业形象设计课程研究的对象就是上述识别系统的三个构成部分。[1]艺术设计专业的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进入中国的,当时的时代背景非常的复杂以及前卫,正是改革开放计划经济的初期阶段,社会经济体制最为主要的就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制,市场竞争力非常的小。同时,企业形象设计课程首先涉及的不是企业,而是作为高校专业课程执行。企业的识别在缺乏竞争的市场中显得高瞻远瞩,具有非常显著的前卫性。所以,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需要从根本上分析实际情况,立足于实际情况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初步尝试。
1 改革课程的名称
改革课程的名称是课程改革最基本的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该课程名称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第一,大部分课程名称设置过于空泛,对于相关专业来说缺乏足够的针对性,同时也没有从根本上明确艺术设计学科的实际研究方向,没有明确其实际学习方向。同时,其他非艺术类专业也有着差不多的课程,如企业管理学专业、市场营销学专业等。这就说明,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是一项多学科知识结构集成的课程,涉及很多个学科知识、明确的专业方向,同时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如果我们还是立足于视觉艺术表现这一个方面来实施课程教学工作,那么就很难从根本上满足“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提出的各个方面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设置艺术设计学科课程名的时候,需要坚持艺术设计“视觉艺术”这一个重要的条件以及原则。
第二,在分析目前艺术设计学科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设计的基础上,我们会发现,大部分课程名称设置小而片面,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以及设计对象没有进行全面的解释以及表述。在此之前,在品牌建立过程中,企业是非常单一的,一般情况下,很少存在拥有多个独立品牌形象的企业,同时,那部分跨行业做多品牌的企业数量更少。大部分企业选取自己的产品作为企业的名字,如太阳神、麦当劳等。[2]在上述基础上完成的企业视觉形象设计工作,可以从根本上实现企业以及产品品牌视觉系统的全面覆盖,且实现品牌形象跟企业形象的一致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品品牌形象所发挥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其直接跟消费者发生关系,深入人心。想要在实际工作中占领大量的市场份额,同时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大部分企业选择更新经营模式,完成多个独立品牌的构建以及拥有,完成多品牌战略工作。不管是哪一个独立的品牌,都可以按照需要完成独立视觉形象系统的有效构建。例如,腾讯公司旗下的互联网产品、宝洁公司旗下的洗护品牌产品等。[3]上述类型的企业旗下有很多的独立产品,同时还树立了大量的独立品牌形象。分析设计专业课程,发现企业的视觉系统设计跟产品品牌视觉系统设计之间针对的对象存在明显的不一致性。如果只是分析品牌形象设计,而独立完成新课开设,那么就会存在明显的不科学性;如果将其进行统一命名,也存在歧义。目前,大部分非企业可以实现视觉形象系统的有效设计,其中大部分会跟相关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区别于商业化的企业属性,对其进行企业的定义是不合理的。所以,企业形象设计作为课程名称的话,是非常片面的也是非常不合理的。
2 改革任课教师的教学模式
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存在问题,详细如下所示:之前企业形象策划授课老师基本就是在学校上课,没有把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融入企业当中,传统形式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其教学内容不够充实,过于片面,没有把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同时其知识结构存在明显的缺陷,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其矛盾和问题会越来越明显。在实施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为更好地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授课教师与广西贺州市正丰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合作交流。带领学生亲自深入企业进行学习考察,让学生参观该企业的现代农业销售商城,全面了解企业的运行情况及企业的发展前景。校企双方就进一步开展合作事宜进行了友好商谈,达成了共识,让学生与授课老师对该企业的企业形象设计进行进一步的改良设计。改革教学模式,真正让教师的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对接,不断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这是企业形象策划设计这门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为进一步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改革课程开设针对的对象
目前,课程开设面对的专业学生范围还是相对比较狭窄的,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是企业形象设计课程的对象。[4]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学生无视觉形象统一这一个重要的概念,进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规范性以及整体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促使企业形象设计课程面向艺术设计的专业学生,分析该范围学生的特征,对其实施针对性的课程设置。这样一来,在单位做工装设计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从根本上掌握视觉识别系统的应用要求,同时还可以掌握视觉识别系统的统一规范,进而发挥最大作用。
4 改革课程的联系性以及课程的系统性
视觉识别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工作与本学科中其他课程的关系没有被进一步明确,同时其没有实现进一步的规范化及系统化。另外,企业形象设计课程跟其他课程的开设也没有被进一步明确,缺乏规范化及系统化。上述存在的问题会对学生系统学习和理解企业形象设计课程产生直接的影响。开展企业形象设计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学生有效学习设计技能及设计知识,对学生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合理地完成设计内容的全面考虑,提升学生统一制定设计方案的能力。同时,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本质上有非常强的专业性,是一门专业课程。所以,使本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跟企业形象设计课程系统、紧密、有效地联系在一起,是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效率的关键之处。
5 结束语
我们需要认识到目前企业形象设计课程的不足之处,辩证分析其优点及缺点,找到最佳的方法,促使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有效实施。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审视效果,做好教学理论的改革,促使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指向进一步明确,促使其涉及的内容更加充实以及丰富,跟社会实践接轨,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轲.浅谈艺术设计专业企业形象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美术大观,2015(02):150.
[2] 刘妤.艺术设计专业的网页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包装世界,2011(04):72-73.
企业艺术设计范文2
(1)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专业教育教学需要行业企业为其提供技术支持。高职院校的装饰艺术设计与本科教学的侧重点不一样,更要注重实际动手能力,比如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以及方案深化等;建筑装饰行业快速发展,尤其是装饰材料的不断更新,施工的工艺手段不断改进,传统的手工模式不能很好满足行业发展需求,更多的先进技术保证了更好的工艺实现,而校内实训基地在设备上以及前沿的理念上显得有点捉襟见肘。而作为校外实训基地的企业能够提供全景的、多方位的实训条件,可以有效弥补校内基地的资金投入、更新速度等不足。
(2)行业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学校提供专业人力资源。近年来,各地按照“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求,调整经济结构,更加注重民生的改善,以及产业优化和升级、生态和环境保护等,因此行业发展的速度在进一步加快,这就需要学校为本地的这些装饰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但是由于重庆市的装饰设计专业的职业教育相对滞后,难以满足企业生产和产业升级需要,人才的培养不能很好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因此需要企业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中来。
2目前的装饰专业的校企合作中的问题
(1)合作方式的多样性不够。不能只限于上述的这些校企合作方式,校外的专家在专业教学中起到的作用还不够,除了定期的专家指导委员会外,还可以多一些讲座,在实际项目设计中,往往校外专家的参与度不够,使得方案沟通不是很到位,方案修改频率较高,直接导致时间上的浪费,有时候甚至会错过规定的期限,学生在此过程中也比较累。
(2)企业参与到专业教学当中,不能只是走走过场,应该真正落到实处。在实践的过程中,有的合作企业的积极性不够,导致在合作过程中只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但这也不是单方面的原因,学校方面应该多吸引一些企业参与教学中。
(3)合作企业的选择应更慎重。选择一个合适的合作企业比盲目选择大企业更为重要,校企合作必须建立在“互利”的基础之上,否则就容易造成走过场的后果。比如,我校装饰艺术设计专业选择的校企合作单位都是中型企业,双方都有自己的需求,学校需要企业的实战经验和模式引入到学校教学,企业需要培养后继人才,为企业作人才储备,这就达成了共识,在合作过程中也会更积极投入。
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校企合作的方式及手段应多元化,应有自己专业的特色。校企双方都需要通过合作来达到双赢,但如何推进基于装饰艺术类专业的校企合作,怎样才能具有自己的专业特色,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高职类装饰设计艺术专业的校企合作,是指相关院校与相关企业在培养设计艺术人才、发展设计艺术产业等方面进行合作。同其他学科专业不同,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校企合作应当具有高度实践性、整体性、开放性、本土化等特点,所以,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上也应有符合自己专业的特色方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的一些合作途径:
(1)和相关的专业类网企进行专业学术合作。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信息传播变得更方便快捷,为各个行业的发展都带来了新的活力,装饰行业也不例外。目前互联网络已经比较发达,包括电脑终端网络、手机、平板电脑等网络平台都普及率很高,这就为设计的相关信息提供了更好的交流平台,咨询的更新传播速度也非常快,因此,与互联网企业合作也是带动专业、行业发展的手段之一,这样既可以达到信息的传播,也可以为校企之间的一些具体合作打下基础,例如一些设计比赛、学术交流、前沿设计理念的传播,都提供了很好的良性互动平台。
(2)成立校企联合实训研发部,以企业化的管理模式,企业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中来,促进产学研结合。成立装饰设计校企联合研发部,主要面向本地区及周边高端建筑装饰设计市场,提升设计水平,引领本地的室内装饰设计走向,为区域行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学校引入企业优秀设计人才做项目导师,委派本校专业骨干教师具体负责相关事宜,并负责学生实训管理。另外,选拔优秀学生参与一些重要的技术服务。成立这样的部门为师生参与技术服务、校企产学合作提供了技术平台。
企业艺术设计范文3
【关键词】特朗普;现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222-01
“特朗普现象”是从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活动中所产生的一个词汇。一位没有任何从政经验和公共服务资历的地产富商、媒体从业人特朗普,因在参与总统竞选活动中多次公开发表挑战美国现行政策的激进言论,并屡屡引爆舆论热点,自然不被美国主流媒体和上层社会所看好。但这位70岁的老人却能一路过关斩将,将一个个党内候选人远远甩在身后,并最终赢得美国总统大选,成为此次总统选举中的最大一匹“黑马”,令世人大跌眼镜。
事实上,这个以“世界警察”自居的当今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的优越地位越来越受到挑战,而自身社会结构已悄然发生变化,中产阶层萎缩、财富增长日益流向掌握资本的大企业家阶层,大批对经济和现实有所不满的底层民众(以白人为主体)就以选票的形式,将呼吁限制移民、保护本土企业、削减不恰当福利的候选人特朗普推上了前台。“特朗普现象”实质反映出美国社会阶层间的割裂,凸显了美国主流价值观的迷失,大批普通民众用选票表达出的问题是,美国究竟该做好自身事情还是对外传播价值观?究竟该先让本国底层民众改善生活还是做世界的灯塔、挂起美国梦的高尚旗帜?
特朗普总统和他所领导的国家,以及其他政治热点,与笔者的教学工作似乎无交集,但“特朗普现象”带给世界的回响尚未平息。笔者认为,“特朗普现象”实质所反映出的美国社会阶层间的割裂状况,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工作有所启示。
一、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和实训当紧密联系现实、紧扣大众生活需要
特朗普之所以胜选,是因为他的言论反映出了底层民众,尤其是美国主体民族(白人)的心声。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训也应当以满足绝大部分学生对设计和审美的需求为准绳,对于高职院校而言,紧密联系实际似乎老生常谈,但不同院校和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却有所偏差。何谓实际?有人以紧随潮流和前卫为实际;有人则以满足大多数人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观为基础。
在教学、实训中,不少院校和教师偏好于指导学生追寻潮流和前卫。笔者曾参观过很多设计院校的毕业作品展,但见服装设计多奇装异服、产品设计造型奇葩、平面设计崇尚复古和抽象,等等。总体感觉有想法有创意,却离常人生活较远。艺术设计大赛也是如此,新、奇的设计总容易胜出,但日常生活中很难寻觅出同种类型的量产实物。
诚然,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设计工作者具有引导和提升公众审美水平的责任,但公众审美水平的整体提升,却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和实训,固然需要在各种展会、赛事上展示优秀成果,但更需要满足普通大众衣食住行的中低层次需要,这两者都是实际生活的组成部分,而后者还占主体地位。只有在教学和实训中紧扣大众生活需要,艺术设计专业才可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笔者认为,这是“特朗普现象”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工作的启示之一。
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当惠及大多数学生
特朗普在竞选中容易获得底层白人民众的支持,还在于美国政府之前的福利政策过于倾向少数民族、移民,过于扶持大资本家,对大众民生少有改善,社会阶层间的割裂状况日益明显。受此启发,笔者总结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群体,也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割裂”状态。由于受“高考指挥棒”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学文化课成绩不佳的学生多会被引导学习美术以增加高考竞争力,很多学生学习本专业并非出于兴趣和热爱,仅仅是高考形势下的无奈选择而已。他们普遍缺乏耐心细致的求学态度,学习比较被动。当然,也有少数学生是从小热爱美术、有志于从事设计工作的。
学生群体“割裂”状况的存在,势必要求艺术设计院校和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层次、教师的实训指导水平要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要,教学及其成果当能惠及大多数普通的学生。教学实训中要保持适当的强度、广度和深度,能保证大多数学生在校内学习本专业一技之长,能从事设计实践,从事中低层次的设计工作。同时,也要选拔少数能在各种大赛中获奖的学生,加以重点培养。
三、结语
特朗普的胜选,与笔者的教学工作本风马牛不相及,但“特朗普现象”的存在,却实实在在地给很多人上了一课。笔者关注“特朗普现象”的成因,更想从中获得启示,以改进自身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可.浅析新媒体互动功能对视觉传播设计的影响与启示[J].湖南包装,2016(4).
[2]王可.浅议新媒体背景下的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内涵建设[J].青年时代,2016(7中).
企业艺术设计范文4
[关键词]校企合作 艺术设计 校内实训基地
地方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要想与地方经济发展、社会需求、企业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参照众多技术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来促进产学研的发展恐怕是最实际的可行之路。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校企合作”是国际上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纵观国外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办学发展职业教育的典型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德国“双元制”模式 ,美国“合作教育”模式, 英国“工读交替”模式等。呈现为三种不同的模式1.以企业为主的模式。2.以学校为主的模式。3.以行业为主导的模式。在这些校企合作模式中,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是他们校企合作的基础措施,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教育模式中,双方的关系由松散变为紧密,学校通过与企业的紧密联系,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下,院校人才培养方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使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出成效、见特色,为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及学习质量与技能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与企业共同研究课题、研制开发新的创意方案、解决设计方案从构思到落地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企业提供人才、技术与信息支持,以充分体现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在国内,目前已通过 “校企共建、校校联建、引资援建、产业化辐射、订单培养”等校企合作方式,在许多成人高校和职业院校建立了校内和校外的实训基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实训基地的优势日益凸显,已形成当今我国成人高校和职业院校应用型专业的特色和灵魂,也是应用型专业赖以生存的根基。虽然我国近年来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设施建设与校企合作模式探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推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高等教育院校对实训基地的建设还相对滞后。
从调研中发现中国美院设计专业在校企合作发展中对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目前来讲是较为先进的,中国美院向专业实验室投入近亿元,建造了使用面积近2.5万平方米的实验用房, 2009年10月,在原有40余个实验室模块的基础上,又开工了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总投资近千万的热成型实验教学用房项目;同时投入近千万元新建建筑艺术类人居环境、城市空间地理数字模拟和景观等实验室项目, 2010年项目建成后为陶艺、玻璃与珠宝、漆艺、建筑景观、城市设计等专业增加新的实验教学条件。大投资为实验室提供了面积、设备和人员的大保障,来实验室做交流的德国柏林艺术大学院长更是面对产自德国的高端设备感叹:“这么高端的设备,我们都只能用二手的,没想到中国美院走在了前面!”
现阶段,由于国情、体制等等的制约,全国众多设计类院校不能都与中国美院,中央美院,东南大学等一流设计类院校一样建立高端的校内实训基地,不可能像德国“双元制”一样完全依靠企业的力量来发展实训基地。更多的地方院校要依据自身发展规划立足当地有利资源进行科学发展。
二、基于自身发展,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紧迫性分析
湘南学院艺术设计学院2007年尝试开展校企合作以来,立足地方经济发展,通过开展校外实训基地,联系了20几家装饰公司,合作以来在实施项目教学,毕业实习,企业岗前培训,毕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期间遇到的困难和产生的问题使我们认识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1、学生大三理论学习完毕后到企业参加毕业实习,在课堂上讲过的材料和施工工艺最基本的常识知识点,他们一到施工现场就懵了,理论与实际不能对应,到了企业还要重新培训施工材料和工艺。反观我们的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课程培养过程中加强校内实训阶段的有效训练,而校内实训室的建立显得是那么刻不容缓。
2、系部没有自己的工艺展厅,我们一到《材料施工与工艺》课程时,任课老师就组织学生到校企合作的装饰公司的工艺展厅开展教学,3个班级*30人=120人的参观学习严重影响了装饰公司正常工作秩序,给装饰企业带来了负担。同时我们还受到:装饰施工工地场所不固定,参观行程用车,施工现场赶工期不能参观等问题的限制,以及参观施工现场的安全保护措施的考虑与处理,增加了老师们正常组织教学的难度。如果我们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演示教学,对老师和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上都会减少很多浪费,效果也将会大大改善。
3、艺术设计专业本身就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专业门类多,(如我们学院下设专业有:室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景观设计,产品设计,动画影视制作等)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实训范围广,项目多,需要场地大,设备多,师资需求也高,而我们校内根本没有足够多的相应配套设施,特别是在上《家具设计》、《展示设计》、《建筑设计》、《商业广告设计》、《VI形象设计》、《网页动画设计》、《插图设计》、《装饰图案》、《书籍装帧设计》、《包装工艺与设计》、《角色模型设计》、《雕塑基础》、《景观雕塑》等主干课程时,没有相应的模型制作设备和场地,很难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在长期的校企合作中,经费的投放与效益回收是个很关键的点。在一起培养学生参加企业培训时,产生的培训费用,以及举办讲座产生的费用,一开始是企业来出,时间长了他们开始抱怨。于是就萌生了参加企业培训要收费的举措,这样下来,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校企合作的培训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影响到毕业实就业的选择。
5、现有的师资力量在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中明显不够,首先是数量不够,分工不明确,有些老师担任很多工作,有些老师却悠闲无事,双师型教师素质有待提高,教学观念也有待提升。
6、在项目教学中我们完全依赖企业提供项目来源,不能与设计业务的业主直接进行沟通交流,方案的可实施性不能及时反馈给参与设计的学生,教师没有自,学生参与设计的主动性降低,老师的专业威信度降低。
7、社会关心不够,如我们在上《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时,每次带学生到郴州三大装饰建材市场考察时,总要面临建材老板的冷眼,有些时候心理素质脆弱的女生当场就会哭,考察回来仿佛是被霜打的茄子,甚至对专业学习产生惧怕心理。
8、通过调研了解,很多装饰公司,广告影视公司也想深入到高校的设计专业中,培养自己的后续人才,苦于找不到正确的结合点,很多装饰企业还处于“池边羡鱼”观望状态。
三、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与作用
校内实训基地是在校内通过新建或改造原有实验实训室、引企入校、创办专业公司和组建研究所等方式,实践教学功能和生产功能,学生通过校内实训,实现提升职业技能、培养职业道德的实践教学目标。校内实训基地的建立将与校外实训基地形成互补关系,校内实习基地的建立将实现:
1、基于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课程体系的生产性实训环境,承担艺术设计实训教学,为《人居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展示设计》《家具设计》《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等核心专业课程实施项目教学提供基础和保障。
2、对外承接环境艺术设计、会展设计、小区规划等项目设计,并把这些项目用于专业教学,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第一时间与实践紧密结合。
3、为教师产学研提供设计工作室的支持。
4、为景观设计、视觉传达,产品设计及其相关专业提供职业技能操作训练环境。
同时,实训基地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和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承担着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的任务。如室内设计专业教学除了正常课堂理论教学之外,现场施工对材料对工艺的认知和掌握能力要求非常高,以往我们在《人居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展示设计》,《装饰材料与施工》,《装饰工程预算》等室内设计主干课程教学中, 一牵涉到现场工艺就只能利用多媒体进行图示,学生过目就忘,根本起不到作用,在学生再三请求下老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尝试多次带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的装饰公司学习参观,
其次,校内实训是专业技能培养的主要途径。也是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校内实训基地的建立可以更有效的实现实训的目的。根据室内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配备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开发实训项目、实训指导书、实训教材等,使设施设备得到更好的利用。且在可能的条件下安排一定的生产任务,让教师和学生有真实生产的经历和体验。如在《建筑设计与模型制作》中利用校内实训基地模型制作工作室,老师现场指导学生研究制作模型,要比我们现在只能用白卡纸和易切割的PVC材料,在教室里利用简单的手工刀切割,胶水固定生动的多。这样的课程实训也能缩短学生对实际装修施工工艺认知与理解的时间。
另外,校内实训基地能够有效构建 “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专业师资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校内实训基地的建立,将促使我们的专业老师加强动手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同时,学校还可从校企合作的企业中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加强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为我们教师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实现提供最有利的支持。
最后,校内实训基地的建立将与校外实训基地形成互补关系,填补我系校内实训基地空白,实现 “搭建一个平台,满足四个需要”。具体是指:搭建一个为学校与企业或行业共同培训人才(学生与员工),协作设计、制作与施工的良好平台。满足学生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的需要;满足专业技术课程开展实际项目教学的需要;满足青年教师实践锻炼与提高设计水平的需要;满足教师开展设计服务,进行产学研合作的需要。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立将丰富我们的教学途径,提高校企合作中学校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创新之处在于拓宽教学思路,直接在校内解决以往在课堂上只能看,不能亲身体会得学习过程,在实际案例的引导下,在校内实训室就把设计任务完成,在设计任务实施过程中学生直接与客户的对话,也能增加学生的社会阅历,提升其职业素养,为其进入社会做好铺垫。校内实训基地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对学生有更大的吸引力,学习更加主动、积极。能够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枯燥和乏味,培养学生实用的设计本领,尽快适应社会。
结语
企业艺术设计范文5
关 键 词:艺术设计 强势本科 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
从1999年起,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全国高校扩招,教育提速。艺术设计类专业也成为全国最热门的专业之一,本科生人数增长了好几倍。在学生规模急剧扩大的形势下,从教学实践和社会对毕业生的反馈信息来看,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着许多不容回避的问题,如:面对社会对创造性人才的要求,面对知识更新、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势态,确定和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面对各高校大量扩招,生源质量普遍下降、各高校专业雷同、毕业生就业困难等窘况,我们该如何应对?怎样为保证人才培养的高质量而提高办学水平,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挑战。
一、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招生模式
当前国内部分综合性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招生模式明显存在着与专业发展不相适应的弊端。考试科目都是素描、色彩、速写,内容大致相同,要求都是写实的。考生在考前主要精力都花在磨炼技法,没有对技法以外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作更多思考。在这方面,国外的艺术类专业招生模式值得借鉴。在欧洲,艺术类考生不仅要有艺术天赋,文化科目的考试标准也要与其他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考生相同。因为广泛的文化知识是进行艺术设计活动的前提。然而自扩招以来,大部分考入综合性院校的艺术类学生的共同特点是文化课水平较差、专业基础素质一般、喜欢艺术设计的考生较少。[1]由此可见,要打造艺术设计专业强势本科,首先要改革招生模式,并恰当准确地定位培养目标。
(二)学生的心态
由于当今中国的建设发展迅猛,人们受到市场环境驱使,普遍存在一种浮躁、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心态。近几年,笔者担任班主任同时又是专业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沟通中发现一些学生存在一种“短线获利”的心理,例如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学这门课程对将来工作有没有用?能不能短时间掌握?能否马上见效?”更有甚者提出:“不必讲太多原理,直接教我们怎样做就行了。”这种问题体现学生没有认识到设计带来效益的背后是设计的内涵,这种内涵是与设计师自身的理论、知识素养是分不开的。所以艺术设计教育首先要解决观念上的问题,革除忽视理论教学的弊病。[2]
(三)教学模式
现行的教学计划是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顺序线性安排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或多或少地导致了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分割,各课程的任课教师孤立地讲,学生被动地听,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与此同时,不少艺术设计院校的在校学生认为到企业兼职能学到更多东西,而且比课堂教学内容直观、实用。这种现象在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尤为突出,影响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3]
(四)毕业生就业状况
从近年来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上分析,能够贴近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艺术设计本科教育培养的趋势。而所谓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是更侧重在综合素质教育基础上强化专业知识以及实践课程设置。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力求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实践性、专业性和操作性,将市场实际应用需求前置化。也就是将市场需求提前体现在课程设置当中,使学生所学课程就是以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这种应用型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就是应用型人才。目前艺术设计本科教育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与市场需求有一段距离,主要原因反映在学校教育与实际有一段距离,要缩短这段距离,关键是加强实践性教学[4],这样才能够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艺术设计人才。
二、打造艺术设计专业强势本科的路径
笔者所任职的广东工业大学正在实施“打造强势本科教育”的发展战略。“强势”的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学校在本科规模、本科专业覆盖面、教学水平、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在广东具有强势地位;有一批适应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特色鲜明的本科专业群;培养出一大批适应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打造艺术设计专业强势本科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实行全方位的教学改革。面对“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新形势,设计专业培养目标要重新定位,要从原来的培养“艺术型”人才转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社会最需要的是具有独创设计思维与实践能力强的人才,社会的需要就是教学的任务。要实现以上目标,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路径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依托地区优势,突出教育特色
艺术设计院校应深入探讨所处地区的文化特征、经济结构、优势等,提出自己的培养目标,突出教学特色,应从专业特色上统一认识,组织新的教学计划,以适应所在地区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专业办学定位上,应该明确培养目标;在办学的理念上,有独特的特色及文化内涵;在学生的就业方向上,有明确且具备相对优势的领域;在学科教育上,要有自己优势的教学内容。也就是把特色教育、特色文化、特色经济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此外,挖掘、整理、吸收区域文化也是彰显艺术设计教育特色的重要手段之一。各地区艺术设计教育应该把现有的地方文化研究成果进行整理,纳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建立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使学生从传统艺术中体会设计元素与文化的关系,找到地方文化内涵和自己个性之间的契合点。
(二)探索跨学科教学模式,培养具有综合专业素质的人才
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是一种综合专业素质的培养,既要掌握现代设计的表现手法和专业技能,更要具备创新设计理念、管理水平、文化涵养、职业操守、社会责任和与时展同步的审美水准,既要有专业理论为依托,又要有设计实践作保障。它需要各种理论知识,包括艺术、营销、管理、文学、心理学等作为创造的基础。设计理论课程内容必须与设计范畴结合,形成交叉学科,突破设计教育单学科的局限,如艺术设计专业的心理学是侧重于设计心理学,方法论则侧重于指导设计的设计方法论,管理学要和策划学结合起来,形成整合策划、设计、管理学科的跨学科交叉管理学。艺术设计教育具有多元性,要探索跨学科培养模式,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中要予以体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重视学科的交叉融合,灵活将各科专业知识点全面融合,务必介绍这门课程与专业设计的相关性和辅助作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
(三)加强艺术欣赏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艺术设计不仅仅是一门设计技能和应用的学科,它更加是一门培养艺术思维和艺术素质的学科。学生的艺术视野、艺术素质、艺术鉴赏能力是决定艺术应用的关键因素。但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上大学前并没有进行过专业和系统的艺术素质培养过程,一些学生仅仅是通过短期培训后考上大学,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艺术修养需要在大学期间进行重点提升。所以在大学期间,学校要在课程体系上科学地设置一些能够提高学生艺术视野的课程,并且要相应地安排学生参观一些艺术展览会、艺术交流会等课外活动,并且可以尝试通过“头脑风暴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积极鼓励学生对艺术欣赏课题进行讨论。通过不同的观念和思维碰撞,启发学生对艺术设计的原理及应用在不同领域、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的差异性思考,从而启迪学生对艺术思维本源的兴趣,最终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及欣赏能力。
(四)营造学习氛围,加强课堂互动,培养学习兴趣
当前综合性院校艺术设计学生普遍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对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和未来就业感到迷茫和困惑。因此,要明确教师在高等教育中是引导者、组织者、指导者的定位,从过去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信息资源的调配者和引导者转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在教学中有机地将知识性、趣味性、专业性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实现理论知识与形象范例展示相结合。改革“灌输式”和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实施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情景式、辩论式、研究式各种教学方法。通过以上几种教学方式的融合应用,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启发思维的平台,在有趣、生动、互动、参与的学习氛围中去体验艺术的创造力和丰富性,还原艺术创造的本质。这使得艺术设计不再是简单的平面或者色彩,而是来源生活、创造生活的一个艺术殿堂。
(五)注重艺术创新思维的培养
艺术设计的本质是对生活元素的再创造,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改变了生活;反映了生活,又创造了生活。所以说,艺术设计是对现实和生活的再创造过程。这种再创造就是艺术的创新过程。因此,艺术设计专业的高级课程应该是对艺术创新哲学的教育,要从艺术设计哲学的高度上引导学生对艺术设计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对同一事物、同一生活、同一现象从不同的角度、立场、观念上进行艺术设计创新,培养发散性思维、灵活性思维、独创性思维、辩证性思维和矛盾性思维,开发学生的艺术设计创造潜能。
(六)以实际工程项目做模拟训练,有利于提升专业应用能力
在专业设计教学上,提倡将设计比赛题目或工程项目与学生的作业结合起来。例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根据比赛题目或工程项目的要求和各种限定条件,如造价、时限等,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按照项目运作流程进行设计。在此过程中,老师要介绍相关理论知识和结合各小组的设计思路加以引导,营造一个开放灵活的课堂,有利于提升专业应用能力和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七)注重实践环节,建设实习基地,走产、学、研合作之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能力要求愈来愈高。他们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又要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是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过渡阶段。因此,要高度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建设艺术设计教学实习基地时,可以根据各设计院校的地区特色和专业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点,可选择具有一定规模、能力、有特色、专业对口的设计公司,并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另一种教学实习基地的形式是建造实际工程模拟现场,可以根据专业方向的差异设置不同的工作环境,其内容大致按照企业的运行模式来制定。同时,加强实践,走产、学、研合作之路符合当前经济、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规律,是高等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教育模式,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势。
(八)实行工作室制,也是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的有效途径
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就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设计人才,建立设计工作室具有明显的综合实战优势,使教学能够提前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是解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在工作室中,以项目流程为导向,明确设计目标,最终实现艺术设计的效果和效益。因此工作室制是使学生通过设计项目以及设计流程,将设计原理与设计效果对接的有效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结语
在市场化导向的激烈社会竞争中,艺术设计强势本科教育必然要求我们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在办学体制、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应强调时代概念,从传统的精英型教育体系中探索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笔者通过以上路径的创新,尝试为打造强势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抛砖引玉,以使我们的教育能满足社会需求,同时也可解决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任虎,马辉.关于综合性高校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几个问题[J].艺术教育,2007(1).
[2]朱和平,王美艳.谈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07(2).
[3]孔凡智.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之探索[J].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9).
[4]欧阳瑰丽.对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再设计]J].当代教育论坛,2007(2).
企业艺术设计范文6
关键词医疗用品 正确使用感染管理
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的使用及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随着现代医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医院感染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而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的使用管理不当又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给患者、医院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及不良的社会影响。我院为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避免医源性院内感染的发生,为保证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安全可靠的应用于临床,多年来从采购、供应、使用、回收各环节进行了一系列规范化管理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增强医护人员法律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由主管院长、感染办公室具体负责,根据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要求,制定了一次性医疗用品采购验收、使用、管理一系列规章制度。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和有关安全防护专业技术,使广大医务人员进一步增强了法律责任意识。在一次性医疗用品的采购、使用、回收、管理过程中,做到专人负责,层层落实。感染办随时深入各科室监督指导,从而保证了一次性医疗用品安全正确地应用于临床。
严把进货质量关
一次性医疗用品的采购工作是监管工作的首要环节。为保证一次性医疗用品在有效期内使用完毕,由供应室根据临床用量提出购买计划,器械科专人负责采购,选择具有国家医疗管理局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厂家的产品。并要具有厂家详细地址、名称、帐号、批准 文号。以上证件复印件经院感染办审核后存档,备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检查。
质量检查
外观检查:①购入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由专人负责查验:产品的检验报告、生产日期、灭菌日期、灭菌方法、产品名称、合格证、数量、使用说明书是否齐全,并存档;②查验内外包装是否相符,包装有无破损,标识是否清晰;③穿刺针有无锈癍、污渍;输液器、注射器内有无杂质和污渍;针头是否光滑,有无毛刺;各衔接部有无漏气等,发现质量问题不可用于临床使用。
热原监测:热原监测是为一次性医疗用品把关的重要环节。热原也称发热物质。指微量既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一类物质的总称。微生物性热原是引起临床热原反应的主要原因,主要来源于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人对热原最敏感0.001/mg/kg ,就可以引起人体发热。所以凡用于注射、加药的注射器、输液器都必须进行去热原处理。因此对购进的注射器、输液器具必须进行热原监测。热原监测是为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具把关的重要环节。
热源监测方法:卫生部(88)卫医字第6号文件"关于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的通知"规定:热原检测即细菌内毒素检测。应用鲎实验法,即利用一种低温海洋动物鲎的白细胞溶解物(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热原)发生蛋白凝固反应,从而检测出内毒素的一种实验方法。
要求用于热源检测所应用物品,棉签、纱布类要高压灭菌;注射器(玻璃)、针头、试管、镊子等置于烤箱中180度干烤2小时,以达到去热原处理。检测操作前,紫外线消毒热源检测室,操作中严格掌握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以防污染样品出现假阳性反映。
结果判定:每批产品根据季节不同,分别检测5-10支,检测结果呈阴性的,上报院感染办审核合格方可投入临床使用。
储存、保管与发放
经以上检测合格的输液器、注射器存放于供应室专用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库内。室内要干燥,通风,清洁。定时紫外线消毒。定时清拭地面、台面。物品要分类放置,距地面20cm以上,距墙壁5cm,距屋顶50cm以上。保管过程中要避免挤压、折曲而造成漏气而达不到无菌状态。
供应室及各临床科室要认真执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储存和发放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颁发的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管理条例要求,按物品出厂前后顺序有计划的发放和使用,经常检查有效期,做好登记,保证在有效内使用。使用时要核对小包装上生产厂家、型号、有效期,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一人一针一管,防止由操作不当造成污染引起输液反应。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使用,留取样本,详细记录,及时报告院感染办,查找原因。
使用后管理
使用后的输液器、注射器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传播疾病。因此使用后的注射器、输液器必须按照国家《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进行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要进行分类收集于专用容器内,针头等锐利器具存放与防渗漏、防穿透的容器内,输液器、注射器置专用医疗废物袋中,装量≤3/4时,有效封口后,置于专用封闭容器内暂存,容器外表面有警示标识,注明单位、产生日期、类别、重量。暂存时间不超48小时。供应室专人专车定时收集后交市环卫处统一集中处理。
在收集运送过程中,要做好个人防护,穿戴整齐工作服、工作鞋帽、口罩、手套 等防护用品,并要做好防止包装破损、渗漏及紧急处理工作。
对医疗废物的登记,要对医疗废物的种类、来源、处置方法、最终走向、交接时间进行记录,经办人签名。登记资料存档保存3年。对暂存地,运送车辆以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