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艺术与艺术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儿童的艺术与艺术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儿童的艺术与艺术教育

儿童的艺术与艺术教育范文1

关键词:儿童美术;民间艺术;人文素养

文章将儿童美术教育中民间艺术的融合作为依据,对其教育意义、影响内容及教育的优化进行系统性的探究,旨在为儿童美术素养的提升及民间艺术的传承提供有效依据。

一、民间艺术引进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

(一)民间艺术是地方文化的彰显

民间艺术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是对历史发展的见证。因此,在儿童美术教育过程中,通过与民间艺术的融合,可以使儿童在艺术能力提高的基础上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对于民间艺术而言,主要是对历史文化、物质生活及人文思想的融合,同时是地方文化的体现。如果民族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失去民间艺术及民族文化的传承理念,会使这些特定的环境及条件失去其原有的价值,并在最终脱离历史舞台[1]。

(二)民间美术是民族多元化发展的标志

民间艺术作为特色化的艺术形式,由于其文化的多样性,在其传承的过程中会充分彰显丰富的文化形式。将其引入儿童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使儿童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民族文化的价值,并实现对不同文化的特色性认知,因此,通过这种教育模式的渗透,可以使儿童提升民族精神,挖掘审美潜能,实现民间艺术内容引进的意义[1]。

二、民间艺术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影响分析

民间艺术对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在现阶段美术活动构建的过程中应该从全新的角度对幼儿的美术教学进行审视,认识到幼儿时期儿童思想的活跃性、对事物充满好奇心等特点,将民间艺术有效融入美术课堂中,使幼儿的审美能力及艺术创作灵感得到激发,从而使幼儿的美术素养得到提升。民间艺术可以提高儿童的人文素养。

三、儿童美术教育中引入民间艺术的策略分析

(一)探究民间艺术的本源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在现阶段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构建的过程中,为了更全面地融入民间艺术元素,教师应该通过积极的探究,提高对民间艺术的认识,构建特色化的民间艺术融入形式,为民间文化的传承提供有效依据。因此,在教育优化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认识到民间艺术的基本特点,丰富原有的美术活动氛围,在地方儿童美术教育中,可以通过对地域特色的分析,将美术课堂渗透在民间艺术之中,例如泥塑、陶瓷、沙雕等活动。其次,将幼儿园的特点得到充分的彰显。美术教学活动的构建,核心目的是将幼儿培养成审美能力强、立足本土的人,从而为幼儿的综合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在民间艺术融入幼儿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儿童教师应该强调学习环境的真实性,在美术活动中,民间艺术的融合不只是将民间艺术停留在课堂上,更应该在儿童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有效利用民俗文化,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并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在活动构建的同时,教师可以有效运用民俗文化,使幼儿与家乡民间艺人的对话,让幼儿在整个活动之中受到民间文化的洗礼。

(二)构建创新性的美术实践教育活动

在现阶段幼儿美术活动构建的过程中,怎样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认识,传承良好的民族文化,逐渐成为幼儿美术教育中十分重要的教学形式。因此,在美术教学活动构建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为民族素养及美术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构建文化传承的教学模式。在美术活动构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临摹、复制民间艺术文化形式,例如民间美术中的彩绘、泥塑及上色等,通过这些教育活动的构建,可以使幼儿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民间艺术的基本构思,通过艺术中造型的变化、色彩的对比及线条的融合,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其次,实现资源统合性的教育理念,在儿童美术教育活动构建的过程中,通过民族元素的融合,使儿童沉浸在民间艺术的净化之上,并在教学活动变化、重组等方法创新的过程中,提高美术活动的灵活性。例如在材料、技术等创作内容运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降低民间艺术中基本元素运用的难度,将传统模板雕刻转换为雕刻印制;在色彩吹塑中,将吹塑纸代替铅画纸进行拓印画的创作;在画面布局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圆形式、对称式及S形式的结构形式;而人物造型的过程中,为了激发幼儿的想象空间,应该彰显人物形象基本特点,并将幼儿的质朴、夸张及大胆的造型进行保留,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所以,通过这些创作元素的融合及运用,可以使美术课堂充分的注入新时代的元素,并使文化在继承及发扬的基础上得到传承,使幼儿创作的美术作品充分彰显民间艺术的基本特点。与此同时,在儿童美术教育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与民间艺术的融合,可以进一步激发儿童对民间艺术的感悟能力,强化民间艺术的表现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儿童的民族情感,同时可以为幼儿美术素养的提升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因此,在现阶段儿童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育人员应该认识到民间艺术融入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民间艺术的充分性融合,激发幼儿实践及探究的意识,从而为幼儿美术素养的提升提供有效依据[5]。总而言之,在现阶段美术教育内容构建的过程中,在民间艺术融入的同时,儿童不需要对民族艺术的抽象内容及复杂内容进行解读,只需要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提高自身的美术素养。对于这种教学环境的营造而言,是一种生态化的教育模式,幼儿在整个氛围中,可以通过互动、体验、实践进行美术内容的学习,而且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幼儿在活动同时充分彰显其个性化的特点,创造活动的最大特点是提高儿童的思维及创新能力,使幼儿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充分显示主体意识。与此同时,通过民间艺术引入儿童美术教学,可以使幼儿在美术活动探究的过程中强化民族意识,提高民族素养,而且通过民族元素的运用,可以逐渐提高儿童的美术素养。

作者:丁江华 单位:绍兴市城东香莲公寓西区内世纪贝贝幼儿园

参考文献:

儿童的艺术与艺术教育范文2

(南京晓庄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1)

摘 要:涂鸦是儿童通过美术活动进行自我表现的起点,也是儿童美术发展的不应逾越的初级阶段。涂鸦手脑并用,客观上增进了儿童手、脑的协调和控制能力,激发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对于培育儿童自信心、发展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涂鸦;儿童美术;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J219文献标识码:A

Significance of Scrawling in Children Fine Arts Education

CHEN Ai-min

一、关于涂鸦的解释

“涂鸦”一词,在汉语中最早见于唐卢仝《示添丁》:“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原本指顽皮的幼童以墨涂抹,以致染污诗册书籍之意。“涂鸦”一词即从中提炼而来。后来人们便用“涂鸦”来形容作文、写字或绘画技巧的拙劣,随便乱涂乱写。

“涂鸦”在英语中作动词时一般用单词“Scribble”或“Scrawl”表示,有潦草疾书、随便写、乱写乱涂等含义;作名词时一般以Graffiti表示,意指“乱涂、乱画”。这些与汉语“涂鸦”的意思极为相似。

事实上,古今中外皆有涂鸦,儿童成人皆可涂鸦。近现代以来,涂鸦还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特的艺术。而涂鸦更与儿童美术教育息息相关,20世纪以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研究。

二、涂鸦期是儿童美术发展的初级阶段

国外美术教育家对儿童涂鸦高度重视,经过长期跟踪调查实验,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对于儿童美术发展阶段,W•布雷顿分为6个阶段:偶然的涂鸦画;受控制的涂鸦画;命名的涂鸦画;早期描绘的尝试;图式前期的绘画;泥工的发展阶段。其最初3个阶段皆为涂鸦(两岁半至四岁)。

(注:参见(美)W•布雷顿著《儿童美术心理与教育》,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22-30页。)赫伯•里德分为7个阶段:涂鸦期;线描时期;叙述的象征时期;叙述的写实时期;视觉写实时期;压抑的时期;艺术的复活时期。其中第1阶段为涂鸦期(2岁至4岁)。

(注:参见徐建融等编著《美术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6-174页。)罗恩菲德分成6个阶段:自我表现的第一阶段;再现的最初尝试;形态概念的成立;写实倾向的萌芽诞生;拟似写实的阶段;决定的时期。其中第1个阶段亦为涂鸦阶段(2岁至4岁)。对于这一阶段,他又细分为4个阶段:没有区别的涂鸦、纵横线的或有控制的涂鸦、圆圈的涂鸦、涂鸦的命名。

(注:参见(美)罗恩菲德著《创造与心智的成长》,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第87-92页。)此外,中国美术教育家借鉴国外成果,对儿童美术发展阶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结合国情提出了自己的论说。

从中外美术教育家的划分,我们不难发现,研究者们都不约而同地将涂鸦期划分为儿童美术发展的第1个时期。这足以说明,涂鸦期是儿童美术发展的起点,也是不容忽略的初级阶段。而W•布雷顿、罗恩菲德等对于涂鸦期进一步细化,还表明即便是儿童的涂鸦,也是经历着不同的发展阶段的。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涂鸦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对上述涂鸦期中外儿童年龄的上下限作一比较,也是十分耐人寻味的。上限:国外一般为2岁,中国提前至1岁;下限:国外一般为4岁,中国有提前至3岁。我们认为,出现这种细微的差别,显然与中外儿童各自的文化背景有关联。中国自古以来有毛笔书写的传统与使用筷子的习惯,毛笔与筷子较之于西方的硬笔与刀叉更为复杂多变,因而要求使用者必须具有较高难度的动作技巧,才能运用自如。这种掌握复杂而精妙的技巧能力作为民族的基因,代代相传,自然会遗传给现代中国儿童并迁移到他们涂鸦活动之中。当然,不同民族儿童的涂鸦与各自民族文化背景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涂鸦对于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

涂鸦期在儿童美术发展阶段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也是幼儿园儿童美术教育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那么儿童为什么喜欢涂鸦呢?罗恩菲德认为,儿童喜欢涂鸦首先与婴儿期早期运动经验有关。众所周知,当母亲把婴儿置于摇篮或手臂中摇晃时,婴儿对摇晃的动作产生了一种绝对的安定感。婴儿躺着时,会不由自主地晃动着手脚,并从这种活动中得到相当的满足。在某一时期,通常在2岁左右时,给幼儿一支蜡笔,幼儿会开始在纸上随意随意涂鸦。

儿童美术一般具有自发性、随意性、差异性的特点,而对于儿童美术的初级阶段的涂鸦来说则更是如此。其一、自发性。儿童涂鸦是由本能的冲动产生的,这是一种纯自然的表达方式。儿童在各种涂鸦活动中的表现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他们流露出的是真情实感。这种自发的创造性,能够反映出儿童成长阶段身心的基本状况。其二、随意性。儿童涂鸦尤其是最初阶段如偶然的涂鸦画、没有区别的涂鸦阶段,往往更具有随意性、游戏性特点。原因是,在此心智阶段中,幼儿还不能控制肌肉的动作。儿童涂鸦“既不是什么风景画,也不是什么经过推敲的抽象画,更不是什么临摹画。”即便是受控制的涂鸦,儿童也会“以一种快乐而兴奋的心情,毫无顾忌地、认真地涂画着。他们按照我们的要求,用鲜艳的色彩去画,而且把整个画面都涂满颜色。”儿童涂画的形象不太准确,“尽管如此,我们却似乎没有看到一个儿童因为自己画得不象某个具体物体,而表现的垂头丧气。”

(注:参见(美)W•布雷顿著《儿童美术心理与教育》,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1-7页。)儿童在随意涂鸦过程中情绪获得了渲泄,心理获得了满足,也获得了乐趣。其三、差异性。儿童涂鸦亦有不同的阶段,如前所述,W•布雷顿将儿童涂鸦分为3个阶段画。罗恩菲德则将儿童涂鸦细分为4个阶段。同一儿童在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涂鸦有明显差异,表现为逐渐由随意到控制的发展过程。而“每个儿童是一个不同的个体。表现在他们作画和涂颜色的过程中有着明显的差异。有的儿童关心的主要是涂颜色时手的操作,他们满足于用手涂颜色时手的触觉和动觉。另一些儿童比较注重的是视觉形象。他们关心的是形象的塑造和颜色的挑选。还有些儿童则用某种象征性符号来表现某个事物。”

(注:同上。)可见不同儿童在相同与不同阶段的涂鸦均有不同差异。

儿童涂鸦具有丰富的原创、偶然和可变的因素,孕育着无限的潜能。正因为儿童美术有其自身的特点,任何以成人化的标准企图超越儿童涂鸦这一特定阶段的做法,都将是拔苗助长,都将是对儿童艺术天赋的戕害。诚如罗恩菲德所言:“若在儿童尚未达到能控制其肌肉的涂鸦阶段之前,教授需要适当动作协调的活动,不但毫无意义,而且还有害处。……不仅有些家长没发现到涂鸦和肌肉不能控制之间的关系,甚至老师还经常鼓励涂鸦的儿童去画一些‘真实’的东西,来满足他们的成就感,这种超越了儿童发展阶段的教学方法,严重地戕害了他们未来的心智成长,因此我们认为,每个小孩在涂鸦阶段,应尽量避免大人过多的干扰。”

儿童的艺术与艺术教育范文3

[关键词] 艺术教育 审美教育 素质教育

儿童艺术教育的核心是对儿童进行初步的审美、创美教育,把感受自然美和创造美作为教育目标。通过艺术教育,使儿童审美感知、审美心理结构、审美理解力以及想象及创造力得到发展。儿童艺术教育是儿童终身受益的素质教育。然而,当前一些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和幼儿园的教育方式都有违了“审美教育”这一主线,存在着的某些不容忽视的误区,存在着阻碍儿童艺术教育健康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具体表现在:

家长教育理念的误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想让孩子增加一些艺术细胞,便按照自己的理解,把孩子送到各式各样的艺术培训班、兴趣班去,希望孩子能在这样的课堂上受到艺术的感染和熏陶,让孩子循着成年人划定的圈圈听从摆布,完全忽视了孩子真正的兴趣爱好,在这里,生动活泼的艺术活动变成了硬邦邦的一相情愿,喜欢唱歌的被强迫去学钢琴,喜欢画画的被强迫去练声乐,还不自觉地拿弹得好不好、画得像不像、考了几级等作为孩子艺术教育成果的衡量标准,而忽视了孩子艺术修养审美情趣的提高,想当然地认为把孩子教得画得越像,模仿得越好,并拿一套专业人员的标准来衡量艺术教育的成果,使艺术教育成了技能训练。使儿童的内心兴趣欲望与强迫所为产生了严重的错位,家长愿望美好,用心良苦,但效果可能大打折扣。到最后艺术教育成为孩子沉重的负担。

幼儿园教育方式的误区。艺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儿童天生就有热爱和探索艺术的“好奇”心理,只是这种“好奇”被后天非自然的强化和训练,大多无法继续保持,往往被限制甚至被扼杀。长期以来,许多幼儿教师已经形成一套以技艺训练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在制定教学活动目标、还是设计教案,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方法标准训练上,他们忽视儿童自身对艺术的感受和表达,抑制了儿童的艺术潜能和创造力。儿童艺术教育活动跳不出围绕教师转的怪圈,儿童只能在里面打转转、不能跳出来,即使是跳出来了,教师又马上拉回去,儿童只能被迫放弃个人“异端”的想法和个性。造成培养出来的孩子循规蹈矩,胆子小,教师没讲过的不敢想、不敢做。把孩子培养成“依葫芦画瓢”的临摹高手,稍有出格,便加以制止和批评,过分强调知识技能的掌握,如弹琴的手法不对,画画的线条画不直等。还要求儿童互相检查,这种艺术教育的后果是儿童艺术感受能力下降,审美方式遭到破坏,审美条件单一,审美标准呆板。

面对上述儿童艺术教育误区,我们幼教工作者应该深思,应该改革,寻求应对的策略、措施和方法才能使每个儿童健康地成长。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解读。首先要改变家长的传统教育理念。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所以家长应该认识到学前艺术教育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尊重儿童的兴趣和选择。家长不能替孩子做主,每一个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是截然不同的,家长应该知道儿童爱好什么、对什么有兴趣,要根据儿童的个性来选择,不要人为地破坏儿童的天性。我们也知道不可能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艺术家,有些家长让孩子练琴,要求孩子反复锻炼手型、指法,反复训练几十遍几百遍,这样的艺术教育的确堪称专业,可是如此枯燥的训练方法,怎么能让孩子产生兴趣。因此,应该重视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情趣,弹些儿歌和流行歌曲,使情感体验得到培养,使技能与情感不分离,顺应儿童的天性。同时家长也要配合幼儿园进行正确引导,孩子在幼儿园中养成了对艺术很好的感觉,回到家中如果能得到家长的认同,对孩子将会是一种很大的鼓励,更有利其顺势发展。

儿童的艺术与艺术教育范文4

(一)艺术审美功能:审美素质的提高

动漫文化的艺术审美功能就是以动漫艺术为内容和实施手段,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以此来促进儿童的心灵净化和个性完美的实践活动。在整个艺术体系当中,动漫艺术综合了绘画、音乐、舞蹈、文学等多种艺术元素,因此动漫所创造出来的形象不仅仅是时间与空间的结合,更是视觉与听觉、直观与想象等多种感官的复合影像。例如孩子在看《狮子王》的时候能够在视觉上看到茂密的森林,看到各种植物的缤纷色彩,这是视觉的刺激;在听觉上能够区分不同动物之间的音调高低,小兔子的绵绵音以及狮子浑厚的嗓音。这些运动着的形象对于儿童早期的艺术教育的顺利开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通过积极地调动儿童观看情绪的方式使儿童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动漫具有艺术审美功能。

(二)道德教育功能:永不言弃的精神

动漫的出现大量丰富了儿童的生活,带来乐趣的同时也间接影响到了儿童的思想塑造。动漫中的人物性格的塑造同样是来源于现实中的人加以一定夸张的结果。例如《海贼王》动漫中的人物不论是否具有超能力,都依然需要吃饭、喝水、睡觉等,这些都是根据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而设计的,在儿童看来会更加具有代入感。无论是日本动漫《海贼王》或《火影忍者》,还是国产动漫《喜洋洋与灰太狼》等,其中所呈现的都是主角与恶人斗智斗勇,经过了重重苦难,无数次的坚持不懈下最终打倒了恶人,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在这些夸张化的斗争中,儿童会理解动漫角色中向他们传递的精神、道德理念。并不是每个儿童都理解:“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但是他们却知道《火影忍者》中漩涡鸣人为了自己的梦想永不言弃,从木叶村的“笑话”一步一步的走向“火影”的道路。因此,动漫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儿童中发挥着道德教育的功能。

(三)情感陶冶功能:行为认知的影响

儿童时期的理性思维并不占据主动,但是感性思维却充斥了他们的思想,所以儿童看动漫时所接受到的信号多是动漫人物强烈的情感状态,儿童会将这些加以学习模仿。在国产动漫《熊出没》中,保护森林的意识通过熊大熊二智斗光头强的故事传达给儿童,让儿童从小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种情感的熏陶加以合理的引?Ш蠖远?童的行为认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仅如此,动漫中所包含的爱与正义的观念,生活常识等知识的传达也间接塑造着儿童的行为认知力。《蓝猫淘气三千问》中包含的天文地理相关的知识体系;《喜洋洋与灰太狼》中斗智斗勇的聪慧策略;《海贼王》长年累月的连载充分锻炼了儿童的记忆力;《大耳朵图图》中图图所代表的儿童对于人生道理的困惑与解释,比如“妈妈,爷爷为什么会死?是不是人都会死?死了又会去哪里?图图不想死。”等等,这些成人无法用自身世界中的信号传达给儿童的思想,通过动漫里不同人物形象下的不同情感渗透深深地改变了儿童的行为认知。因此,动漫在儿童成长中发挥着情感陶冶功能。

二、动漫在儿童艺术教育中的消极功能

(一)潜在的暴力行为

众所周知,儿童在观看动漫时的辨识能力弱,但模仿能力强。动漫多热血,许多故事情节都涉及到了打斗行为,其中多有血腥暴力的场面。这就导致了儿童在模仿动漫人物、动漫情节时,常会出现拉帮结派,甚至以黑社会的方式解决问题。有一个因著名动漫《名侦探柯南》而产生的案件,某少年杀害自己奶奶以后伪造现场,甚至多次出入网吧以伪造出不在场证明。要知道,这只是一个不满15岁的少年,却做出了许多成人都做不出的行为,究其原因竟是因为模仿学习《名侦探柯南》。本身是为了提高儿童的推理知识能力的动漫,却变相毁掉了一个阳光少年,这对动漫产业敲响了警钟。动漫中常出现的吐血、跳楼、残肢断臂等画面虽然是以漫画的形式温和的出现,但仍然会促使儿童暴力观念的萌芽,造成儿童的冷漠心理,认为拿石头打人、一脚将人踹飞等夸张化的表现手法也可以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装冷酷而变得不善言谈,不交朋友,盲目冲动的模仿背后却是伤人伤己。这些潜在的儿童观看动漫后会引起的重要问题,都需要家长从旁给予正确的引导。

(二)“漫瘾”问题

卢梭曾说过:“应把成人当做成人,孩子当做孩子。”就像网络成瘾一样,“漫瘾”作为重要的儿童问题同样值得重视。大部分儿童假期或是闲时都以观看动漫来打发时间,增加生活乐趣,最明显的就是目前儿童的早熟现象日益增多。由于网络的影响,生活质量的提高,原本单纯善良的儿童在大量的信息、物质面前逐渐的迷失了自我。如今的动漫虽然表达的多为“友情、亲情”,但是“爱情”的涉及也不可谓不多。《火影忍者》里漩涡鸣人和自来也每次看到漂亮姑娘色眯眯的样子,会让儿童出现不正常的爱情观,甚至不正常的表达方式。《海贼王》里帅气的山治时不时叼着一根烟,冷酷的索隆无酒不欢,这些都会让痴迷动漫儿童进行不正确的模仿与尝试,严重影响到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发现并给予正确的引导,甚至会导致儿童对其他社会关系的疏离,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自拔。儿童在观看动漫的过程中,需要成人与其进行十分必要的沟通交流,才能避免儿童由于成瘾现象产生一些负面问题。

(三)本土文化遭到渗透

儿童的艺术与艺术教育范文5

[关键词]儿童艺术 美术教育 反思

少年儿童,天真烂漫,一颦一笑都充满了纯真无邪!正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小时候的我们拥有着丰富的想向力和追寻快乐的特异功能。孩子之所以可以感到事物之外的乐趣,是因为他们可以进入自己想象的思想中去,正如幼儿在涂鸦过程中可以愉快地将各种圆形图像命名泡泡、气球、糖、宝宝、小鱼、花、树叶、青蛙、汽车等,这正是一个小孩子的天真,正因为他们所独有的天真,所以才创造成年人所不能的思想空间,寻找到专属他们自己的快乐。

一、猜想孩童心中的艺术

关于艺术的定义众说纷纭,201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这样解释道:用一种间接的形式方式来表达现实生活中经典的内容。中华奇石馆馆长李文科则将其进行升华,并具体介绍:我们将“艺术”定义为人类通过借助特殊的物质材料与工具,运用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可以说它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创造行为,是人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的有机结合体。不管怎样定义,它始终离弃不了艺术是反映当地社会生活,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意识形态的宗旨。

对于孩童来言,艺术的定义似乎显得没那么重要,他们关心的不是社会需要什么,更不懂得刻意地去提炼生活中的精华。“我欣赏我看见的东西”,他们只要自己开心就好,什么物体的对称关系、远近的虚实、透视、比例、明暗、色彩,在他们心中并没这么多复杂的考虑。他们期待表达属于他们自己的感觉和情感,这意味着孩子们拥有他们自己的欣赏和选择能力。月亮的阴晴圆缺、花丛中的五彩缤纷、树林中叽叽喳喳的鸟叫、游乐场振奋人心的欢呼等等通常会被孩子们表现在画面里,美丽高贵的芭比娃娃、能力超群的奥特曼等动画造型更是女孩、男孩百画不厌的经典之作。也许这种缺乏技能及生活感受是一种缺陷,但有了生活感受却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而无法表达岂不更是一种遗憾。儿童肆意妄为的涂画或许在我们这些接受过各种教育,感受过生活百态的成年人来说并不能称之为“艺术”,但这正是他们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与理解,更是其承接和释放情感的独特表达,是我们这些所谓殚见洽闻的成年人所不及的。也许正是因为这些形象应和了儿童的审美期望,他们才会不厌其烦的反复表达,从而映射出人类内心最初衷的追求真善美与正义的本能。人之初,性本善。儿童绘画和他的身心发展一样,有一些早期的原生态净土,在这片净土上,每个孩子都在发展着自己的个性,按自己的规律成长。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观察方式,以及超常的表现手法,我们常能看到他们唯我地构图、大胆无忌地落笔、奇特夸张的造型、我行我素的用线、单纯强烈的对比色,画面有一种无法言表的和谐与韵律,这往往是成人世界里所缺失的。

二、当代中国儿童美术教育现状

最好的儿童画是发自儿童本心的绘画,是顺其自然、天机自发的画,是潇洒自由、没有任何条条框框的画。我们让儿童学画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涂涂画画来提高孩子的审美素质、审美心理和开发潜在智力,具体包括发展儿童个人情趣爱好,促进儿童身心情感发展,培养儿童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并开发智力潜能,养成创造性思维的良好习惯。

然而,进入新世纪,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初步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充满活力,日益开放,教育事业也受其影响。我国的儿童美术教育似乎备受关注,呈现出火热发展势头,各类的比赛、画展、层出不群,美术学校、各种艺术培训中心、少儿美术画室,散落于大街小巷。儿童美术教育有声有色,似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令人遗憾的是应试教育以及教育功利主义价值观愈演愈烈,儿童也不可避免地成了其受害者。有一位经验丰富的美术老师对3-6岁的孩子进行了一项调查:请他们画一棵树、一栋房。以这样同样的方法调查上万名幼儿,绝大多数孩子们画出的绘画形象符号如同文字符号,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年龄画这些形象都是同样的符号,一笔不多,一笔不少。这个结果是十分可悲的。他们自出生的那一天就被置于一个由几千年的文化发展造成的复杂的文化社会结构中,在还没具备抵御能力时就被成人所异化。在这个转型的现代社会中,成人对于生存和名利的压力无形中波及到儿童,使得本应该是最具人格陶冶感化作用的儿童美术教育也遭受扭曲。有些家长和教师出于对儿童非理性期待,以成人的意志强制性的机械模仿,以及仅以技能技法为基础的培训等来干涉教育儿童,儿童从中或许学到了艺术知识,锻炼了艺术技能,但却失去了生命在艺术活动中的本能感受、体验和创造,久而久之,儿童生命中所具有的艺术天分和潜能就会被扼杀在摇篮之中,儿童慢慢失去了对艺术的兴趣、表现和创作热情,丧失了孩子本该天马行空的想象、我行我素的绘画风格,也就失去了其儿童画的意义。

三、反思当代学前美术教育

儿童美术教育在现代已经是一个普遍的名词。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儿童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儿童想象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儿童主体性品质和创新精神,特别是美术教育中注重对儿童个性和创造性潜能的开发,这是对人的发展最有价值的贡献。可见儿童美术教育的初衷是积极的,它始终促进人类努力追求的理想教育的实现。那么儿童美术教育的初衷是什么?那就是“让艺术融入生活,融入思维,融入灵魂,活在当下。”

然而在多元文化影响下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渐渐离弃其初衷,儿童的非理性创造哪去了?怎样弥补儿童部分个性的缺失,释放他们的想象和创造?这是我们今天所要反思的问题。

首先,儿童绘画发展有一定的过程,儿童3岁以前的绘画能力主要表现为 “涂鸦”;3-4岁开始产生表现物象的意识;5岁的幼儿才简单的构思,因此儿童美术教育过程中,必须尊重儿童绘画能力的自然过渡,不能过于急躁去 “拔苗助长”。

其次,儿童绘画活动本身是儿童进行的游戏,也是一种创作活动,他们画画只图自己高兴,并不考虑是否需要画出一张 “作品”,他们用画来宣泄自己的情感,随意画出困扰了他们的事件和问题,也表达他们快乐的心绪和事物,绘画的作用在于通过宣泄使儿童心理得到平衡,促进他们身心的和谐发展。 也许在绘画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比如表现力不强,画面没有主题,线条凌乱,色彩搭配不合理等现象,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对绘画逐渐失去信心,再也不想动笔。因此,家长和教师要在教育中掌握适度原则,既要指出缺点又不能束缚孩子的思想、打消其表现的积极性。

儿童美术教育在儿童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神圣的位置,我们应尊重儿童的自主创造,鼓励孩子大胆地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让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受阻碍,自由发展。作为教师和家长应善于把发展权交还给儿童,由高高在上的知识灌输者和技能培训者转变为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抓住时机,用积极的语言对孩子的艺术作品进行引导,激发儿童的绘画兴趣。要让孩子多观察大自然、体验生活,使儿童自由地抒发内心的感受和情感,能动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以此来培养他们对生活有一颗敏感、细嫩的心灵,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提高认知水平,增强他们创作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炼美术的精华,以达到美术教育的目的。

结语

创作是人类的本能,孩子天生会画画,他们总是用一双好奇的眼睛去认识、观察世界,并通过稚嫩的小手表现在画面中,一抹色彩,一点创意,构成一个美丽的世界。孩子们通过绘画把自己脑海中的意象、心绪以及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表达出来,可以说儿童画是儿童的全部自我表现,在绘画中,孩子表现了他的思想、感情、兴趣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他们往往能创作出令人惊艳的作品,我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也许不得当的教育会在不经意间扼杀掉一个未来的绘画大师,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一员,深知责任之重大。本着对孩子的负责、对艺术的尊重以及对社会的抱负,我们这些学前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更应当不懈地探索、实践、反思当前学前美术教育的利弊,在前进中逐渐完善和实现学前艺术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生命化价值取向研究》陈蓉晖,刘霞.东北师大学报

[2]《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

[3]《艺术心理学》吕景云.文化艺术出版社

[4]《儿童审美心理发展与教育》张奇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儿童的艺术与艺术教育范文6

早在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便在《美育书简》中阐述了艺术与道德的密切关系。另外,柏拉图也创立了乐教的思想,认为“整个教育应基于音乐”,音乐对人,尤其是儿童及青少年,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同样,亚里士多德也认为:“音乐应该学习,并不只是为着某一个目的,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教育、净化、精神享受”。由此可见,西方的教育家认为音乐艺术具有道德教化的作用,能够塑造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在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便将音乐艺术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他认为,礼可以安上治民,乐可以移风易俗,道德品质培养的最高境界就是通过音乐艺术教育来推动人的道德观念的发展,最终培养完美人格和道德修养。中国近代教育家也非常重视音乐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他认为,艺术能够使人的道德品质更加高尚,能够使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得到普遍提高。

二、音乐艺术教育在儿童德育中的独特优势

音乐艺术教育能够引起儿童情感的共鸣,从而促进其道德认知的内化。长期以来,儿童的德育工作主要以专门化的思想品德课的方式进行,课程内容主要是让儿童能够对社会中的是非、善恶、美丑进行认识、判断和评价,形成道德辨识能力。然而,良好的道德认知并不一定能够促使道德行为的发生,只有当这些认知激发起儿童积极的情感,才能内化为其固有的品质。而音乐艺术教育不像专门的道德教育一样具有外在灌输性,音乐能够引导人们产生对美的感受、鉴赏,儿童在音乐艺术教育中能够自始至终的伴随着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其提高觉悟,形成崇高的道德品质。音乐艺术教育能够从儿童的兴趣、爱好出发,在寓教于乐中提高其道德品质。兴趣是个体行为产生的原动力,能够激发儿童道德行为的产生。然而,以往的道德教育具有强制性、刻板性的特点,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比较单一封闭,停留在传统说教的层面。这种教育内容及形式显然和当代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格格不入,以至于教育效果不明显,甚至可能会让儿童产生抵触和逆反的心理。而音乐艺术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能够最大程度的吸引儿童对教育内容的兴趣。运用音乐潜移默化的影响特点,能够对儿童的精神世界进行熏陶与感染,使道德规范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其心灵的深处。音乐艺术教育对儿童道德品质的培养是一个逐渐渗透的过程,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净化儿童的心灵。现阶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家长都难以摆脱“分数论”的观念,认为对儿童进行道德培养就是上一堂好的思想品德课,而进行道德培养的基本方式就是课堂灌输的方式,企图在短时间内通过提高其道德认知的方式促进其道德行为的发生。而音乐艺术教育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引发儿童感情的激荡,形成共鸣,能够用情感和道德的力量征服人心,深入到儿童的心灵深处,从而引导其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道德观念,塑造完美的人格,最终影响儿童整个人的精神面貌,这比理论说教更容易深入人心。

三、运用音乐艺术教育培养儿童道德品质过程中存在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