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考古学入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考古学入门范文1
推开金字塔的石门
李佳彬
与其他的金字塔不同,胡夫金字塔里的内部构造相当的精致和复杂,目前所知的是其内部有3个墓室,除了常规的墓道之外还有好几条通道,如法老墓室和王后墓室的南北两侧,各有一条通道,这在另外的金字塔中并未发现。
1872年,英国工程师维恩曼・狄克森和他的伙伴们进入胡夫金字塔内部,他们意外地发现了王后墓室的南通道,这个通道只有长宽各20厘米,人无法进入。1993年,一个由德国考古学家鲁道夫・甘登布里克设计的机器人“乌普瓦特2号”携带摄像机进入了这个神秘通道。大约前进到65米的地方,考古小组惊奇地发现,通道被一个石门堵住了,而且上面还有两个类似门把手的铜制物。
为了能够解开这座石门的秘密,2002年9月17日凌晨2点,由美国科学家研发的“金字塔漫游者”装备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探测设备,开始了人类对于金字塔的又一次探索。3时57分,机器人配备的高分辨率光纤摄像头从石门下部的缝隙进入门的后部,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出现了――探测现场监控器屏幕上发现石门背后出现了另一道布满斑痕的石门。
“门后还有门”,这一结果愈发凸显了金字塔的迷雾重重,这扇新的石门背后是否还有可以发掘的秘密呢?不过,据考古学家事后分析,新发现的这个石门和前面那个石门很不一样,它上面有很多裂纹,明显是没有经过打磨处理的,另外上面也没有铜把手。但它究竟是一扇石门还是一整块岩石却不得而知。
好在,人类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过。2004年,两名法国业余考古学家在对埃及胡夫金字塔进行了20年的研究后宣称,他们在金字塔里探测到了一条以前无人知晓的秘密走廊。他们相信,这条秘密走廊正通往一个不为人知的密室,那里或许存有胡夫的木乃伊。
秘密背后仍旧还是秘密,这或许就是金字塔,或许就是古埃及文明的最大魅力所在。一座石门,并不会削弱我们探索的勇气,更可以被看做是“考古新征程”的开始。在埃及,在尼罗河畔,还有成千上万的谜团都在静静地等待着我们去解答。
(选自《光明日报》2011年3月26日,有删改)
【美文二】
钟鼓悲鸣
高 昌
很早以前,北京城里最好的建筑,大都是摆在城市中轴线上面的。这条中轴线最北端的两座建筑,是古代的报时中心,彼此相距大约100米,就是钟楼和鼓楼。想当年,钟鼓的轰鸣之声,可以传播到京城内外方圆十余里范围。它们简单的声音,或许太短暂了,但即使短暂的一瞬,却也构成了静夜京华中最值得炫耀的一笔华彩。
钟和鼓的性格都是线条的。钟鼓楼的歌喉,好像显得粗糙有余而细腻不足。然而钟鼓楼的钟和鼓,是为百姓而敲响的。过日子,倘若费尽心机来搞抑扬顿挫、宫商角徵羽,不是太过扭捏了吗?所以,钟鼓楼,才能够成为京城百姓们心中的亲切回忆啊。
钟声悠扬,鼓声震荡,光阴流逝,沧桑变幻。摇滚歌手何勇的《钟鼓楼》中唱道:“钟鼓楼吸着那尘烟/任你们画着他的脸/你的声音我听不见/现在是太吵太乱……”的确,喧嚣的红尘,太吵太乱了。后海边的荷花叶子也已经沾染上了太多“现代派”的风情,一串串儿的酒吧灯红酒绿,浸在半生不熟的洋泾浜里,成了这钟鼓楼下的新景观。
2006年的“超级女声”比赛,有个女孩也在唱《钟鼓楼》,她唱得单纯而轻松,却没有丝毫的胡同味儿。我们有什么理由挑剔她呢?她们这一代,怎么能够理解钟鼓楼心中的这份沉重呢?
古都的记忆,现在似乎越来越远离了,那份传统的厚重,变得简单而直白。雕梁画栋的古典美丽,正被蛮横的霓虹幕墙和钢筋水泥所剥蚀和侵凌。改变着那份优雅端庄的浓酽诗意的,正是那一双双看不见的却又极其有力的所谓现代文明的大手……钟鼓楼似乎只有忍耐,像那一块块无声的古老的砖,默默负重,静默无声。寂寞的阳光,静静地抚摸着钟鼓楼的额头。
现在当然已经不再需要钟鼓来报时了,但有时一想起那钟鼓的古老的声音,我就辗转反侧,无法入眠。在我的想象之中,那声音仍然回响着,洪亮极了,也奇异极了。我的心也随着那艰难而执著的声音,战栗起来,像有一只木棒,敲着我的胸膛,发出钟鼓的悲壮轰鸣。
钟鼓楼在梳理着沧桑的记忆啊。虽然那钟鼓声在好多地方,确实已经听不到了。那声音,还是滚烫的,并没有变成冰凉。
(选自《散文百家》2011年第2期,有删改)
【比较阅读】
考古学入门范文2
贵堂皇的古文物让人啧啧称奇,主人公们娴熟的技法、儒雅的气质,更是俘获大众眼球,博得满堂喝彩。纵使博物馆热突袭而来,依旧改变不了考古学、博物馆学少有人问津的冷门状况。虽然有无数读书后生对考古、博物馆芳心暗许,但考虑到所谓的现实状况,他们大多都打了退堂鼓,选择了财经等热门专业。
考古、博物馆,尽管那么冷,但是否值得报考?听听英国资深专家与博物馆的故事,或许你会茅塞顿开。
兴趣之下的专业选择最为恰当
69岁的艾洛 .福勒( Mr. Errol Fuller)是英国久负盛名的画家、作家以及自然历史类博物馆策展人,研究着重于对灭绝哺乳动物与鸟类的人文与艺术价值挖掘,著有《失去的动物》《渡渡鸟》《灭绝的鸟类》《天堂拂晓》等书。
童年时,艾洛最喜欢流连于英国伦敦的各大博物馆。每到工作日,艾洛的母亲为他准备好午餐便当,把他送到博物馆,然后再去上班。傍晚下班后,母亲再来博物馆接艾洛回家。“后来博物馆几乎成了我每天都要去的地方。”艾洛回忆着说,“就连休息日也不例外。”一到星期天,当艾洛的家人都在商场购物时,他就一个人溜到博物馆,看橱窗里的动物标本、化石馆藏。“那时还没有互联网,我只能去博物馆里。 ”
在参观时,艾洛不断被或大或小的标本所吸引,脑海里构思着所有关于眼前动物标本的故事:它们在制成标本之前是什么样?如何遭受了死亡,又怎样得以完好地保存至今?一个个问号不断盘旋着。最使他感兴趣的,是各种鸟类的标本,“它们的羽毛色泽真是太美了,没人能拒绝美的诱惑。”
就这样,在博物馆氛围的熏陶下,艾洛用自己手中的笔,画出并写下关于鸟类的专业书籍,并为此不惜踏入危险的国度。“我最喜欢天堂鸟,为此不得不多次去新几内亚岛收集资料,那个地方非常危险,所幸至今为止,我还算平安顺利。”谈到天堂鸟,艾洛眼前一亮,神采奕奕地说:“它是上帝所创作的尤物。”
在兴趣的指引下,艾洛成为一名自然历史类博物馆策展人,行走于世界各地,“哪里需要展陈,我就去到哪里。”
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布展,是在卡塔尔多哈策划举办的展览“失去的世界”。考虑到那时中东的人们对恐龙不太了解,艾洛把展览主题定为恐龙展。由于多哈严格的管制,展览中不能出现任何解释的语言、文字,他们只能在展厅里放置的两架恐龙标本上做文章。深思熟虑一番,艾洛决定让梁龙像霸王龙一样站立起来,而对三角龙采用特殊的光照。两架恐龙一经展出,带着面纱的中东女子眼睛里流露出的惊异神采令艾洛至今难以忘怀。
即便艾洛在博物馆界蜚声遐迩,但也有人对他的工作抱有疑问,问得最多两个问题是:薪金如何?为何要费尽心力做临时展陈,毕竟这些设计都不能得到永久保留。面对第一个疑问,艾洛幽默地说:“与博物馆、标本打交道,并不挣钱,我都这把岁数了,也没有很多积蓄。要想赚钱,我建议你去当银行家。”对第二个问题,艾洛自称是个乐天派,“地球终究会灭亡,但能为此就不过好每一天吗?要把精力放在此时此刻。”
用专业精神非功利地做事
任职于诺丁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托马斯.哈特曼博士( Dr. Thomas Hartman),全权负责诺丁汉大学的动物学收藏。其专业领域涵盖生命多样性与显微镜学、图像分析学等,善于运用博物馆收藏来辅助学习。
据他分析,考古与博物馆冷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专业要求高所导致的。拿动物标本保存这一小门类来说,福尔马林液该配多少,每隔一平方厘米在什么部位打一针,怎么把坏了的标本修复好,上颌和下颌怎么能对得住、脊椎骨是否匹配、牙齿是否正确等等,这些细节都要一点一点仔细琢磨。托马斯博士说:“这叫做专业,得精确到一丝一毫。”
英国有着悠久的私人采集历史,但并非每一位采集者都是专业人员,托马斯博士经常会收到问题百出的标本,比如尾巴装错了地方的鸽子、肚子填充过于饱满的南美洲鳄鱼、好像刚刚从僵尸电影中跑出来的海龟有一次,他拿到了一只未成年黑猩猩的标本,几乎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才发现标本的两只脚装反了。
在数不清的快递盒、鞋盒里,往往藏着大大小小的“惊喜”。诺丁汉大学生物系的储藏柜里有一只注明“鸟类骨架”的纸箱子,托马斯博士打开箱子,在里面发现了珍贵哺乳动物鸭嘴兽的骨骼标本。
此外,他还经常遇到标本上下头骨不匹配的情况,为此练就出迅速找出不匹配头骨的绝技。在诺丁汉大学的动物馆藏里,他曾经为30只狐狸、狗分别找到了它们自己的下颌。
这些技巧都是多年专业知识、经验所积累得来的,如果没有多年操练,就连专业人士也难以完成,更不用说普通人。国内流传着“考古本科就业不好,研究生就业一般,博士生就业顶呱呱”的俗语。考古、博物馆所谓就业难,很大程度上是要求高、难达到标准所造成的。
薪金待遇问题也是阻挡考生报考考古学、博物馆学等冷门学科的拦路虎。托马斯博士除了负责诺丁汉大学生物系标本的分类归档、保存管理,还义务负责学校的展览工作。做这些工作既不会带来加薪,也不会帮助他晋升,“甚至会带来‘麻烦’”。因为托马斯博士如果想办展览活动,就需要走一系列手续程序。活动一旦成功,本着“能者多劳”的原则,院系主任甚至还会给他多派任务,增加工作量。对此,托马斯博士倒是很达观,“做的都是我喜欢的事情,所以也很享受。”
最令托马斯博士印象深刻的一次展览,是为附近贫困的移民家庭孩子所举办的“我画霸王龙”活动:把霸王龙头骨的轮廓用投影打在白纸上,让孩子们沿着投影去画。当他们的小脑袋随着画笔挪动时,他们不仅知道了世界上有一种叫霸王龙的动物,还拉着托马斯博士问霸王龙的习性,心里埋下了对知识渴望的种子。
无论是标本的保存护理,还是展览的策划安排,托马斯博士都要花费心力,尽管没有显性的物质财富,但是他沉浸在自己的馆藏世界里,流连忘返。
考古并不是只有风餐宿露
大卫.弗朗西斯博士( Dr. David Francis) 2016年6月于伦敦大学考古系博士毕业,研究重点集中在如何将故事讲述理论作为公众参观体验的主要载体,应用于展陈设计之中,并对观众的反应做出有效定性评估。在大英博物馆,他已经有 8年的工作经验。
回忆自己当时选择考古专业的缘由,大卫坦承,就是觉得考古很酷。面对橱窗里琳琅满目的展品,他从不会觉得枯燥单调,而是自由想象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每到一座新城市,放下行囊,大卫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考察一番当地的博物馆,因为在他眼里,从一座博物馆的布局、展品的陈列,能够看出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与风俗人情。
与大众想象不同,考古并非只有头戴鸭舌帽、手持短柄铁锹,在野外东刨西敲、风餐宿露。相反,很多室内工作也离不开考古工作人员。据大卫介绍,除了典型的文物修复,博物馆小到展陈设计,大到建筑设计,其实也都需要参考考古工作人员的意见。
大卫的好朋友、现在就职于诺丁汉大学建筑系的王琦博士对此深表赞同。他说:“建筑师在设计空间时,最大的问题就是,总是在设计一个盒子,而没有去想盒子里会装什么东西。如果建筑师不参考考古工作者的意见,就很可能会考虑不到展品的尺寸大小、保存温度、室内湿度等问题,从而出现设计脱节的情况。”
至于展陈设计,大卫则表示展览除了要像文学作品一样有着清晰的“入门――培养兴趣――――结束”的故事线,还要拥有自己的明星展品,否则就会使参观者迷失在展品的海洋里,觉得展览索然无味。
比如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就是罗塞塔石碑,而不同的小展览也有自己的明星展品:显示中世纪封建社会构成的刘易斯棋子、反映中世纪骑士文化的阅兵之盾、秦始皇特展中的兵马俑方阵、有着传奇风味的维京海盗的死人头骨正是由这些不同的明星展品串联起不同的游览路线,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们前来参观。
考古学入门范文3
这本书好在哪里呢?
这本书首要的好处在于,它不但教会我们知识,还寓教于乐,使我们读起来轻松惬意。它通过老师王仰之,学生周乐华、张大文等人串起32堂课,描绘出来的一幕幕场景仿佛就在我们眼前。
其次,它不仅读来饶有趣味,文辞也很优美。作者很注意词句的锤炼。例如,文中有一处写道:“平远的原野的尽头,明蓝的天幕一丝不皱地直垂下去。”“平远”“明蓝”“一丝不皱”“直垂”用词新颖,把一片辽阔明净的蓝天鲜明地描绘出来了。又比如当写到乐华将家里仅存的一点积蓄拿去交学费时:“乐华接钱在手,这钱仿佛有千斤的重,连胸口也像被压得透不转气来。他跑到学校里,偏过了脸把钱授给会计先生,待换到了一张收据的时候,心头突然一空,好像凭高的人偶然失足,身子掉在半空中。”作者把这段心理活动写得太贴切了!
这本书的好处更在于,它有实用的教学指导功能,能给师生许多启发。它涵括了修辞、语法、词汇、诗词等诸多与作文相关的语文知识,通读之下,没有一处读者读不懂的语句,也没有一处无益于教学的议论。它所讨论的都是实际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观点也切中肯綮,不偏不倚。全书发人深省的议论俯拾皆是,例如:
“作文是生活中间的一个项目,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一定要先有内容,后有题目。”(第三章论题目与内容)
“诗的所以为诗,全在有浓厚紧张的情感,次之是谐协的韵律,并不在乎辞藻的修饰。”(第八章论诗)
“勿只把文字当文字读,勿只从文字上去学文字。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第十三章论触发)
……
正因为提出了这么多独到的见解,也正因为这些问题至今犹存,多年后的今天,回头重看,这本书依然不失现实意义,依然还是我们“极新鲜的、极卫生的吃食”。
另外,这本书不仅给我们读与写的指导,还让我们了解到当时的社会状况,还教会我们如何做人。书中的王仰之、周枚叔等知识分子实乃两位作者的自我写照,在那个战火不断的年代,他们处境堪忧,不仅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还使得子女辍学。他们就像叶圣陶先生童话里的稻草人一样不为人了解,然而,他们还是以一颗稻草人般善良的心,为了大家而抗争,并把奉献视作自己的幸福。那种甘于寂寞的品性,那股清刚浩然的正气,让人感叹,令人肃然起敬!
读着读着,我的脑海里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昏黄的灯光下,夏老和叶老促膝长谈着。淡青色的月光普照庭院,有好几种秋虫在那里鸣叫。他们在另一个世界里,过着读书种田的清贫日子,共同感受着读书和教研的乐趣。
这本书为著名语言学家杨伯峻先生所著,它注重字音词义、文法规律及名物制度的考证,论证周详、表述准确,不但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更是普通读者了解《论语》的一本入门参考书。透过文字,我们仿佛和智者正面相对,聆听孔圣人的教诲。北大考古学家李零所著的《丧家狗——我读论语》写得颇有新意,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孔子的生平和思想,可以一观。
先生被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这部随笔集充分体现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所谓“新”者,一则蔡先生在当时可算是开风气之先河,所倡导者多有“先锋”之意;更为重要的,时过境迁,先哲的思想虽“历久”(此去已有八九十年)而“弥新”(今天读来尤觉感动与真切,启迪智慧)。
考古学入门范文4
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点燃我对博物馆的爱
上大学后,心怀远方的我迷上了独自旅行,因为爱好历史,第一次独自自由行的目的地就选在了我心中的中国第一古都――西安。
秦都咸阳,汉唐长安,几度成为中国的中心甚至为世界瞩目的西安有太多故事可以讲述。讲述唐都盛世,5A级景区大唐芙蓉园委实妙趣横生。虽说是现代仿唐建造,但丰富的建筑群包含了诸如仕女馆、唐市、紫云楼等精美景点,景区占地又有足足一千亩。可是惭愧地讲,我是把大唐芙蓉园当作“历史游乐园”来游览的,游览过园林类景区的朋友们都知道,这类景区毕竟以感受为主,以讲解、说明为辅,至多在每个小景点旁各立一个说明牌,能告诉游人的知识有限。
西安城古韵十足,整个曲江新区几乎都被规划为景区,在曲江新区的各个景区间的路上,也树立了无数上面写有关于唐时曲江盛景的诗词。让我频频驻足的同时,也更加好奇这片土地上曾有的瑰丽。可是,路旁能树立排排诗碑,哪能树立排排说明牌呢?
没想到陕西历史博物馆让我了解了从景区无法得知的历史。
我跟随着讲解员,穿梭在如织的游人间,按参观顺序端详着一件件展品和一个个说明。史前文明结束后,一个大大的展牌吸引了我,顶上四个大字――“凤鸣岐山”,下一行中央写着“周”。仔细想想,这四个字被放在介绍周朝历史的开头,再恰当不过。先说“凤鸣”,有凤来仪,就是吉兆,而“岐山”又是大家熟知的周朝发祥地,“凤鸣岐山”这个词本就是周朝兴盛的前兆――这不正是我接下来要看的周朝历史的预告吗?这一个词,一下子让我的兴致又提升了一层。
时逢端午,游人甚多,但我依然乐得沉浸在参观中。很快,我就发现,“陕西古代文明”是按照历史时间顺序布展的,先讲朝代兴起,再介绍通过史料和文物推测出的当时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这比历史书籍与文献来得直观,眼前是一件件被精心挑选过的器物,实物与文物旁边的说明牌上的文字相结合,带来的理解和产生的印象自然更加深刻;这比景点游览来得更系统详细,历史遗迹十不存一,后世复原难免变了味道,因此更类似于游玩而难以求知,博物馆里都是专业甚至学术的内容,文物本身结合复原图、归类介绍图,以系统地布置和讲解,将很多知识娓娓道来。除此之外,博物馆里还有科学的规划路线、精美的艺术布展和多种科技或新媒体的展览方式,几个点睛的章节题目、一段动人的文物背后的故事……
我越看越惊喜,越看越要手舞足蹈起来。对于爱好历史又爱好旅游的我来说,博物馆简直是最适合一探的宝地!也正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这次参观,点燃了我对博物馆学的热爱。
为何要选博物馆学?
博物馆学这门专业在国内较为冷门,开设的学校不多,且大多是考古与博物馆学或文物与博物馆学这样的混合专业。我之所以想要选择博物馆学,是因为博物馆本身给我带来的感动和触动。其实上述的两个混合专业是依托于博物馆的考古学和文物学,前者重在对遗迹或文物的寻找和发掘,后者是对于文物本身的研究。考古发掘和文物虽然都是对博物馆来说极其重要的部分,但只是一部分。我最大的兴趣是一个博物馆是如何运营,如何吸引观众,如何挑选和布置展品,如何设计参观路线,如何发展相关活动和相关周边产品等等。也就是说,我关注的,更多是博物馆本身。我之所以更关注博物馆本身,源自三星堆博物馆的那次参观。
三星堆以硕大的青铜器尤其是青铜面具和青铜神树而广为人知,三星堆博物馆分为综合馆和青铜器馆,综合馆重在串联起三星堆遗址所透露出的历史,而青铜馆展示了部分精品青铜器。它极佳的参观路线规划且按下不表,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青铜器馆的第二展厅――“神巫群像”展厅。
一展厅参观完毕后右转,我看到去路是两个近处间距宽,远处间距窄――呈透视消失之感的圆弧。当我扫视这条路――也就是第二展厅时,一个“哇”字脱口而出。在这两个圆弧上,像行道树一般排列了两组、足有20多个小头像――只比人头略大些许,但远小于刚刚在一展厅看过的足有一人高的大面具。
除了这两组密集排开的面具外,在去路中央的一个柱子上,还有一组呈圆环状环绕该柱展出的小型面具(有的还保留有包覆其上的金面具)――三星堆先民里在祭祀中配合大巫师进行祭祀的“群巫”。两边排列的头像都被独立放在一个约30~40寸电视大小的展柜中,每个展柜都被放置在一个类似海报架的精美而富有三星堆特色的立屏展板上。
我举一个生活上的例子形容一下这个布展。在家电商场中,大个头洗衣机们每台各占一块面积;而在电视展示区,大大小小的几十台电视被从上往下密密麻麻码放在一面或几面墙上,并播放着同样的画面。有时,因为电视数量太多,太过眼花缭乱,人们经过的时候反而会加快步伐通过。同样,在这里,这几十个小头像虽说形态不同,但是毕竟体量与一展厅的大面具相去甚远,按照常规思维,一般也是被码放在一面墙上的,而它们却被一字排开,面具的位置都与人站立时头部的位置相仿,不仅是我,很多参观者都被这些头像吸引了。
在参观完三星堆博物馆后,我在网上搜索二展厅,发现了二展厅设定的布展目的,就是通过这种布展方式,强化空间氛围,不分散观众注意力。再回想参观的场景,群巫环绕的氛围顿时被营造出来,观众的注意力也被吸引。为了这一目的,除了特殊的布展方式外,展厅没有设置解说板,但很多参观者都很难忘记这个展厅,他们带着对于这些面具的好奇,在后面的展厅中寻找到答案。
“神巫群像”展厅让我惊讶与陈列艺术的力量。三星堆的青铜器以体量大而闻名,那么体量小、数量多的文物如何吸引观众?传统的密密麻麻的摆放只会让观众避之不及,而结合观众的心理,去诱其深入,聚其目光,让本不是重宝的宝贝同样夺目。博物馆所做的文物研究终究难以被大众悉知,博物馆与观众交流的纽带、文物与观众交流的纽带正是陈列艺术,如何通过陈列艺术吸引观众关注展品,获得知识,同样是博物馆应该重视的课题。
我想让你们不再颠沛流离
从大一到大三,我参观过数十个博物馆,前期大多是以参观者的角度去审视一所博物馆。2016年初,我开始阅读专业入门书籍。在这个过程中,我更重视的是博物馆与观众的交流、博物馆的运营和博物馆的使命这些问题。
在阅读书籍之前,我通过参观,大致发现藏品的征集途径有考古发掘、民间征集、收购、接受捐赠等。博物馆本身是非盈利行业,维护展览和进行研究已经仰赖政府与国家,收购耗资更巨,更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文物的拍卖和交易发生的速度远远高出国家所能关注的程度,文化产业作为一种对国家实力提升更慢、更偏重软实力的行业本就难以获得较大的资金投入。于是,我猜想,更多的博物馆对于文物收购,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吧!
国家博物馆有一个鲜见于其他国内博物馆的展厅,叫做“近藏集粹”,展出的是近几年国家博物馆新收藏的展品中的精品。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最后一个部分,讲述了一些文物颠沛流离的命运,甚至是如凌迟、分尸般的惨痛遭遇。这一部分没有实物,只有文字。然而我却在这里,感受到了藏品征集工作在博物馆工作中的重要性,感受到了博物馆、博物馆人的使命。
天龙山石窟的经历是文物破坏中较有代表性、也较惨痛的一例:天龙山石窟北朝晚期至隋唐年代佛教石窟,共有洞窟25个,艺术价值很高。1924年,为日本奸商山中定次郎所疯狂盗取,持续一年时间;1926年山中定次郎再度到此,收买当地看守和尚,盗凿45个佛造像的头部;至1928年,几乎所有头像被盗割一空,有些佛造像甚至被全身盗凿,它们继而由山中定次郎转卖,如今散轶于日本、欧美各大博物馆和私人手中,有些至今下落不明。天龙山石窟的破坏程度是中国各石窟寺中最为惨烈的,每个洞窟中仅仅残留肢体不全的造品和斑斑的凿痕,仿佛在痛苦地向世人诉说着不幸。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约有1000万件之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显示,全世界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有164万余件中国文物。剩下的大量文物仍散落在海外私人藏家和机构手中,成为现在国际文物拍卖市场的主角之一。
考古学入门范文5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伊洛地区;农业
作者简介 韩香花(1970-),女,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河南郑州 450001)
伊洛河是伊河和南洛河的合称。伊河古称伊水,源于熊耳山,流经今栾川、嵩县、伊川、洛阳;南洛河古称洛水,亦作雒水,发源于陕西省东南部洛南县境内的华山东南麓,向东南流入河南省的崤山和熊耳山之间,于卢氏县折向东北经洛宁、宜阳,在洛阳市附近有支流涧水汇入,在偃师县杨村附近接纳支流伊河后称为伊洛河,到巩县洛口以北流入黄河。伊洛河流域面积约1.9万平方公里。本文伊洛地区是指伊洛文化区,其范围大概是指以洛阳为中心,东达郑州、北抵黄河、南至伏牛山一带的豫西地区。文献记载伊洛地区与夏文明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史记・周本纪》曰:“自洛I延于伊I,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国语・周语上》亦曰:“昔伊洛竭而夏亡。”考古调查和发掘也表明,伊洛地区是夏文明起源、发展的中心地区。夏文明起源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与世界其它古代文明一样,是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的,因此欲探讨夏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必须对夏代之前也就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综合的考察和研究。但是由于文献资料的匮乏,经过大面积考古发掘的遗址又相对较少,所以目前专门就伊洛地区史前原始农业有关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章还非常少见。本文主要根据已有的考古调查与发掘资料并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伊洛地区的原始农业及其发展条件作一尝试性的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一、新石器时代伊洛地区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伊洛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址尚未发现,中晚期先后经历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三个发展阶段,考古调查与发掘为我们研究该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实物资料。
“原始农业的耕作,就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点耕、锄耕和犁耕三个阶段。”裴李岗文化时期伊洛地区已经进入锄耕农业阶段,并且有了初步的发展。目前所知的裴李岗文化遗址有百余处,其中以嵩山周围为中心的伊洛地区是其主要的分布区。伊洛地区经过调查和发掘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主要有登封双庙、偃师高崖和宫家窑、巩义瓦窑嘴和铁生沟、渑池班村、新安寨根等。出土的农业劳动工具有石斧、石铲、石镰、石锄和石磨盘、石磨棒,这些劳动工具按其用途来分,石斧是开辟农地的砍伐工具,石锄、石铲是耕作农地时的翻土松土工具,石镰是收割谷物时的收割工具,石磨盘磨棒是对谷物去皮脱壳的加工工具。农业从生产到粮食加工所需要的工具,基本俱全,充分说明裴李岗文化时期的农业经济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裴李岗文化时期伊洛地区的原始农业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上看,农业并不发达,主要表现在:从生产工具来看,生产工具的种类和数量并不丰富,制作技术还比较原始,生产工具有钻孔者很少。聚居村落分布稀疏并且规模小,如巩义铁生沟遗址面积估计仅1万平方米左右,较大的瓦窑嘴遗址面积也只有17万平方米。遗址文化层堆积较薄,一般厚仅0.05--0.5米,遗迹遗物并不丰富,大多数遗址仅发现有灰坑,房基很少发现。由于农业不发达,粮食产量低,并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因此,渔猎采集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渑池县“班村遗址裴李岗文化层灰坑中发现的栎、朴、山茱萸炭化果实及紫苏和野大豆等草本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可以推测遗址周围附近的山地或丘陵当时尚覆盖着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栎、朴、山茱萸则是林中的主要乔灌木树种。在河岸湿地有紫苏和野大豆生长。遗址附近呈现森林、灌从、草地和湿地的自然景观。当时的先民则依赖大自然的恩赐,采集植物、猎获动物(主要是鹿科),捕捉鱼类”。仰韶文化时期伊洛地区的原始农业在裴李岗文化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发展。首先,农业生产工具较裴李岗文化时期有所增加和改进。在中国古代的文献记载中,耒、耜、铫、镰、之类是农业生产必需的农具,这些农具在仰韶文化时期的伊洛地区都已经具备。来是“原始的掘土农具,最初就是一根尖头木棒。后来,先民在棒下部加一横木,便于脚踏。为了减少掘土时向下压木柄的俯身角度,先民逐渐将木棒的直尖改为斜尖,这就是单齿耒。其后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变为双齿耒,一是变为板状刃一耜”。汝州洪山庙遗址陶缸上绘有木耜的图案,在各遗址中均出土有不同质料的铲、刀、镰等农具。如在庙底沟遗址出土的“石铲有宽大的心形和长方形,这种石铲上端平直和微凹,并留有系木柄的磨痕”,这些大石铲安装上长柄后就是石质的耜。该遗址中还“发掘出100件长方形有孔石刀和100件长方形两侧打有缺口的陶刀,这种刀具锋利,并用绳系于手背使用,大大提高收割速度。”这些刀具在中国古书上称为。另外大多遗址中都发现有小型的石铲、骨铲、蚌铲,可能是古书上记载的“钱”、“铫”之类的锄草工具。更为重要的是,仰韶文化时期,在伊洛地区的农业生产工具中已经出现了石犁。在临汝大张遗址出土石犁4件,有柄带肩,下端呈弧形,刃部有使用磨痕。其中一件长19,最宽14,柄宽6.5厘米。犁具的使用,会大大提高农业耕作的效率。仰韶文化时期,伊洛地区可能已经进入犁耕农业阶段。
其次,粮食作物品种有所增多,除主要种植传统的耐旱作物粟外,在水源充足之地也开始了水稻的种植。粟作为该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不少遗址都有出土。在孙旗屯仰韶一期的灰坑中发现有成堆的植物茎和谷壳(即粟的外壳),在王湾遗址一期房屋内的居住面上发现了一件夹砂小罐(F15:1),内附着有粟的痕迹。其它遗址也有类似的发现。稻作遗存也有发现,在洛阳西高崖遗址一期文化的灰坑中发现一件草拌泥制成的杯坯(T2H18:18)上有稻壳的痕迹。在矬李遗址中发现的草拌泥墙内也见有稻秆的痕迹。在三门峡交口遗址发现有仰韶文化时期的水稻籽实与粟同时被浮选出来。
大型聚落和聚落群的形成是农业得到一定程度发展的表现。仰韶文化时期伊洛地区出现了数量众多、分布密集的聚落遗址。据许顺湛先生根据《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的研究,今洛阳市辖区有仰韶文化聚落167处,三门峡辖区有仰韶文化聚落153处,郑州市辖区有仰韶文化聚落80处,其中3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聚落达20余处,最大的灵宝北阳平遗址更是面积达95万平方米。这些聚落绝大多数分布于伊洛河地区,相邻的聚落又形成不
同的聚落群。规模巨大的聚落与聚落群的出现,说明此时人口的急剧增加,而人口的急剧增加则反映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为只有深厚的农业经济基础才能支撑起庞大的人口规模。
龙山文化时期伊洛地区的农业在仰韶文化的基础上又有进一步的发展。首先,农业生产工具较前又有了极大的改进,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专门的手工业作坊开始出现。若对伊洛地区“各遗址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等加以排比分析,则发现不同地点的出土物有着惊人的相似,宛若出于一人之手而输送到各个村落,由此可知在当时存在着制石、制陶、制骨等手工业作坊。”如在河南登封王城岗城址内发现的制石作坊,“出土了许多石器,其中有石料、废石块、废品、半成品和成品。石器的种类有铲(耜)、锛、斧、镰、刀、锥、凿、矛、镞、研磨器、装饰品和砺石等。这种专门的石器制作场所的存在,说明当时除了将石器制造作为家庭手工业的一部分外,也存在由某些家族承担的石器的专业化生产。”专门的手工业作坊的出现,无疑会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工具的制作效率和制作技术。第二,铸铜业开始出现。如登封王城岗四期H617内出土了青铜容器片,汝州煤山遗址出土有铜坩埚,有的上面还保存有冶铜的痕迹,这些资料证明,龙山文化时期伊洛地区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冶铜技术。冶铜技术出现后,是否即用来制作农具,广泛用于农业生产,学术界的意见尚存分歧。从青铜生产工具的出土情况看,手工业工具出土较早、数量也相对较多,说明冶铜技术出现以后,青铜手工业工具即得以使用,青铜手工业工具的使用,必然提高石、骨和蚌等农业生产工具的制作技术,从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第三,农业生产工具的种类更加齐全,石、骨、蚌器都有一定数量的出土。石质的除石犁外,还有斧、铲、镰、刀、杵等,数量丰富,制作技术先进,这些工具的刃部较薄,器身常见钻孔。例如河南登封王城岗城址内出土的大型石铲,铲身为竖长方形,平肩弧刃,单面刃,长度在25-30厘米之间,宽8-13厘米,厚1-2厘米。这些大型石铲均钻有圆孔,刃口有在生产过程中磨损的痕迹,呈锯形或凹窝形,与之相对应的背面均有磨槽,显示了这些钻孔石铲的装柄方式和使用情况。骨器和蚌器,种类有铲、镰、刀、锥、杵等,亦制作精工,灵巧耐用。
其次,农作物品种进一步增加,粮食产量提高。根据考古工作者对河南新密市新砦遗址的植硅石分析,在龙山文化层发现有发育自小麦颖片的植硅石类型,说明该地区麦类作物的生产至迟在龙山文化晚期时已经出现。该时期遗址中出土了一些大型的盛粮器具,如王湾遗址出土的大瓮,器体特大,如标本H79:15,通高73、口径40、腹径66、底径16.5厘米,估计可容数百斤粮食。矬李等遗址还发现有可容数千斤粮食的窖穴。由于粮食产量的提高,不仅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还有了一定的剩余,于是酿酒业应运而生,澄滤器(刻槽盆)、涯、等酒具在不少遗址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出土。农业的发展又促进家畜饲养业的发展,如河南庙底沟二期文化中26个灰坑内发现的家畜骨骼,远远超过同地点仰韶文化时期168个灰坑出土的数量。在王湾遗址,根据属于龙山文化时期的三期文化第V、Ⅵ段四个灰坑的统计,家畜骨骼中猪骨有13个个体,狗骨3个,牛骨11个,马牙1个,其种类比仰韶文化时期增多,数量也有显著的增加。
二、新石器时代伊洛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环境因素
自古以来,人类的活动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时代愈久远,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愈低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就愈强。新石器时代伊洛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自然与当时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和农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包括地貌、土壤、水文、气候等要素,伊洛地区优越的自然环境因素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据地理学者研究,包括伊洛地区在内的豫西地区地势的基本轮廓,“早在距今1.5亿年前后的燕山运动时期就已经形成了。经过第三纪中期的喜马拉雅运动和第四纪新构造运动的强烈影响,奠定了今日地貌的基础。第四纪冰期以后,在伏牛山以北至太行山一带,堆积了大量黄土,构成史前时期本区地表的基本形态。进入全新世以后,即人类社会的新石器时代以来,本区地势、地形的基本轮廓没有突出的变化。”从地貌上看,伊洛地区“位于华北地台西南隅和昆仑-秦岭纬向构选带和新华夏系得华北沉降带、太行山隆起带的交接复合、联合部位,故这里成为我国低平原一级台地向高原二级台地转变陡坎中的一条孔道,成谷地发育、盆地罗列、低丘连绵的函谷地形。此处属黄土高原,又非典型黄土高原。之所以属黄土高原,因皆有黄土分布,并与黄土高原相连。而又非典型黄土高原,是因海拔仅100-300米,黄土堆积一般在50米上下。故黄土高原南部受季风雨带和秦岭、中条山等纬向山脉影响,大体呈纬向分布。其中最南部的水分特征量线几乎与热量特征线相重合。这说明,这一区域的水热匹配非常一致,形成一个完全独立的气候区。正是在这一黄土高原的盆地与河谷之区,有关中、灵宝、渑池、洛阳等盆地水热匹配,水丰土沃,既高亢爽快,又低平不沮洳,为古今人类聚居地乐土”。
从土壤分布来看,该地区皆有黄土分布,黄土“在结构上均匀、细小、疏松、易碎,很利于石铲木耒之类的掘土农具翻地。所以,随着大石铲(石耜)磨制的愈来愈规整锋利,翻地的效率亦会愈益增高。在已垦辟的田地里,由于土质疏松,用耜起土翻地可以根据需要而进行适当的深耕;在新垦荒地中,火烧之后,用耜刺地翻土的同时也斩断了杂草荆棘的根系,可以翻起大而硬实的土块。此外,黄土保持着大部分矿物成分,是非常肥沃的土地。同时,黄土由于结构疏松,具有垂直的纹理,有利于毛细现象的形成,这不但能使下部的肥力吸收到地表,形成黄土的自肥特点,而且使黄土具有良好的保水和供水性能,而北方的各类作物又具有很好的耐旱性。这样,只要不是连年大旱,即使雨水较少的情况下,粮食作物亦可获得不错的收成。而若是风调雨顺,耜耕再加上作物生长过程中的除草等精耕细作,即可获得相当好的收成。因而,中国北方可以在犁耕和灌溉之前就实现集约农业,并保持相当稳定的水平。”
从水文条件看,伊洛地区河流密布,水网纵横。伊洛河是该地区两条最为著名的河流,自古就有记载。《山海经》的创作年代,历来都认为比较早,大多数人认为是夏代的作品”根据《山海经》的记载,伊水全长二百四十公里,洛水全长四百二十公里。“这两条河流密迩相邻,自西南平行地向东北流,堪称中国古代的‘两河流域’。”除伊洛两条大河之外,中小型河流众多,仅《山海经》中谈到流入伊水的河流就达八条之多。流入洛水的河流更达十八条。伊洛地区流入黄河的水十三条,流入谷水的五条,流入门水、役水的五条,包括河、洛二水在内,共五十一条。
从气候条件看,今天的伊洛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为7个月左右,1月平均温度为-20℃--20℃,7月平均温度为24℃--27℃,年平均温度为12.2℃-14.6℃。新石器时代伊洛地区的气候比今天更加温暖湿润。新石器时代大致相当于第四纪地质学上的冰后期,随着末次冰期的结束,气候总的特点是由寒冷干燥向温暖湿润过度。“据众多的孢粉分析结果表明,在大约距今7500年至2500年间的全新世中期,总的趋势是气候温暖。”竺可桢先生根据考古资料和历史记载,研究了我国冰后期后半期近五千年的气候变迁,亦指出“在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即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一月份温度大约比现在高3℃-5℃。”另据孢粉分析,在距今7500-5000年间,我国降雨量也比现在多600毫米。
三、新石器时代伊洛地区农业发展的人文因素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伊洛地区农业的发展,除了得益于地貌、土壤、水文、气候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因素之外,与当地居民重视农业、注重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等人文因素也有十分紧密的联系。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伊洛地区是古人心目中的“天下之中”,该地区曾是上古时期黄帝部族活动的主要区域。《吕氏春秋・季夏纪》日:“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黄帝。”《淮南子・天文训》亦日:“中央土也,其帝黄帝。”黄帝被称为中央之帝,“中央”即“天下之中”,而以嵩山为中心的伊洛地区正是古人心目中的“天下之中”。《史记・封禅书》云:“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1965年陕西宝鸡县出土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曰:“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V民。”何尊为西周初年一件有确切纪年的青铜器,该器作于周成王五年,可以看出,这里的“中国”,“是指天下四方的中心地区,也就是伊、洛之间的洛邑。”
黄帝作为杰出的部族首领,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史记・五帝本纪》云:黄帝“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五气”,《集解》引王肃日:“五行之气。”《索隐》谓:“春甲乙木气,夏丙丁火气之属,是五气也。”“艺五种”,《集解》驷案:“艺,树也。诗云‘艺之荏菽’。周礼曰‘谷宜五种’。郑玄曰‘五种,黍、稷、菽、麦、稻也。’《索隐》曰:“艺,种也,树也。五种即五谷也”。《史记・五帝本纪》又云:黄帝“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可见,黄帝时已经开始注意观察四时季节的变化,谨守农时,广种各种粮食作物。黄帝还发明了粮食加工工具,《周易・系辞下》记载黄帝“断木为杵,掘地为臼”。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重视农业的发展必然重视土地、尊崇土地,黄帝名号的由来正与黄帝重视土地、尊崇土地有一定的关系。《史记・五帝本纪》:黄帝“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索隐》案:“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正义》云:“以土德王,故曰黄帝。”《吕氏春秋・应同》亦云:“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
古史传说中黄帝开拓进取,积极推广农业种植,创造发明农业工具,高度重视农业生产的形象,正是上古时期伊洛地区先民们重视农业、发展农业形象的缩影。由于重视农业,所以伊洛地区先民不但能不断改进农业生产工具,适应劳作之需,还打造水井,修建水渠,发展灌溉农业。洛阳矬李遗址发现有水井一眼,井口呈圆形,直径1.6米,深6.1米见水,未清理到底。井口中部较粗大,到4.75米深时,井径变小,井径收为0.8米。井壁较直,壁硬而光滑。煤山遗址也发现水井2眼。在洛阳矬李遗址中还发现一段水渠,水渠宽2-3米,深1米。河南孟津小潘沟遗址也发现了灌溉农田的渠道遗迹,由于水井和水渠的开凿和使用,古代的先民解除了对江河湖泊的依赖,可远离江河湖泊到广阔的平原腹地、广大的丘陵地区去开发和从事农业生产,从而推动整个农业的发展。
考古学入门范文6
近年来古钱币是拍卖市场的常客,拍价也不断创新高。如在去年11月20日举行的“中国嘉德2011秋季邮品钱币铜镜拍卖会”上,一枚估价18万-25万元“东周”小型平肩弧裆空首布(通长67.6mm),最终被众竞买人抢至29.9万元成交。同场,“半两第二十”酒令筹(直径37.4mm)拍出23万元,“寰”圜钱(直径56nml,重16.6g)拍出10.925万元等。
而拍出高价的古钱也不在少数,直径50.4mm,重48.6g的西王赏宫金质美品最后以230万元成交:通长185mm“齐返邦长大刀”六字刀背“日”,《昭和泉谱》原件则以149.5万元拍出,另有顺天元宝背“千”鎏金(直径37.5mm)以115万元成交。
藏家的新伊甸园
“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的70年问,各类古钱从整体看平均涨了30倍。总体说来,古钱市场正健康发展,稳健上涨,最近几年更有加速上升趋势。”对古钱币颇有研究的广东省收藏家协会理事陈建平告诉记者,近一两年来,古钱币的升值步伐在不断加快,这使得古钱币成为热门的投资洼地。
“以清十帝钱为例,5年来平均升值幅度达到400%~500%,特别是发行量较少的真品官铸雍正大币,品相好的甚至可以卖到数百元一枚(字体稀少、币形大者甚至市场价超过千元),较三年前价涨20倍。”
古钱拍卖行情的变化透露出古钱市场的走向。嘉德自1997年春拍举办钱币专场,当时主要还是近代机制币和纸币,直到2004年才正式增设古钱专场。这三年间古钱市场涨势明显,尤其大名誉品价格上涨迅速。最初不少古钱起拍价都在100多元,今年起拍基本上都在千元以上了,再如战国时期齐五字刀,品相好的三年前价格在六七千元左右,如今已经升至四五万元,齐三字刀也由三年前的1000元涨至6000元,涨幅都在六倍左右。不少藏家认为,古钱收藏正走向复兴,市场生意盎然。
另一方面,古钱币的收藏爱好者的队伍甚有超过集邮大军的势头。“历史久远的汉朝五铢钱,由于存世量大,十元左右就能买得到。至于北宋的古钱币,虽然在业界享有“美”誉,普通货只需花10-20元即可拥有……投资门槛较低,令古钱币的收藏大军近年不断壮大。”广东省钱币学会理事苏瑞光告诉记者。
然而在中国嘉德邮品钱币铜镜部总经理郭学广看来造成古钱币收藏市场的如此火热的原因还不仅仅于此,“古代货币是现在古代艺术品收藏门类中唯一一个可以贯穿整个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的板块,从殷商时期的贝币到近代的早期人民币收藏,参与古代货币的收藏就等于是沉浸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去通过货币来探寻历史的脉络,去思考社会和经济发展和演化的过程,可以说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中起最大决定作用的不是政治、战争,而是经济,而最能体现某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状态的其实就是那个时期的货币发行和流通状态。另外,古钱币品种丰富是所有收藏门类中最好的,很多基础的品种非常容易获得,所以随着全社会物质生活的富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由于钱币收藏爱好者不断增多,相关的组织、机构,规模也相应地不断扩大,以广东省钱币学会为例,自1983年组建以来,如今已经发展至各市县几乎都有相关机构。
收藏古钱方法论
收藏就得讲究个方法,这才叫收藏有道。“实践出真知。”中国钱币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戴志强告诉记眷“收藏古钱首先要多看实物,光有书本知识、光看拓片是远远不够的。经常出现照着拓片觅来的‘大珍’却是赝品的情况,其实对比实物就会发现质地、色泽,文字的深浅、气息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当然,掌握古钱收藏的基本知识、熟悉钱谱图录,可以帮助初涉者打好基础,便于上手。”
因此收藏者不可一味抱着投资心态进入,还须沉潜其中,方能品得真趣,觅得佳品。“古钱收藏需要各方面的文化修养,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美学等均需涉猎,与古代历史地理、货币经济、工艺技术发展也密切相关。真正钻进去之后,会发现古钱里面海阔天空。”戴志强说。
郭学广对于收藏的态度,也和戴志强观点不谋而合,他认为在收藏中不要以“追求捡漏”的心态去淘宝,而要正视和尊重那些具备较高收藏价值的古钱币品种,在一个大众化程度很高、市场非常成熟的收藏门类中,不具备超越绝大多数爱好者的知识和眼力而仅期盼捡漏是不可能的。
有人收藏,有人投资。投资必定存在风险。郭学广认为古钱币收藏最大的经济风险是收藏理念的风险,很多藏友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终收藏到大量的赝品和没有增值机会的普品,其实不是他们没有机会去接触那些有收藏价值的藏品,而是错误的收藏理念把他们带入了错误的收藏方法中。
他告诫玩家不要一味追求普通品种的数量。因为常规的古钱币品种是初学者进入古钱币收藏领域的基础,这类品种存世量巨大,毕竟在历史上它们都是老百姓手中的流通货币,是国家级的金融工具,这类基础品种获得巨大增值效益的可能性也比较小,因为它们不是稀缺资源,所以永远不会形成大量收藏爱好者趋之若鹜的气氛,也就不会出现令人瞠目结舌的成交价格。
“古钱币市场未来还是乐观的”
BT:现在很多人都热衷于古币收藏,但是他们获得信息渠道主要来自于网络,论坛。有的甚至直接在论坛上做交易,面对这样的现象你怎么看待?
郭学广(以下简称“郭”):古钱币是一种大众收藏品,是古代艺术品收藏体系里入门门槛最低的一个分支,在互联网时代通过网络获取收藏资料和藏品信息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同时可以更加充分的获取一个藏品的大致存世量数据以及收藏界对这个品种的认知状态。透过互联网直接进行交易对于常规的大众古钱品种也是一种不错的手段,但是目前更多的限于常规的基础古币收藏品种,珍稀品种的古币因为存在鉴定技术要求高、交易价格大的特点,所以目前还是多集中在现场交易过程或大型拍卖会上成交,这样的过程便于收藏者直接上手品鉴,同时大型拍卖会的古钱币场次一般都经由经验丰富的鉴定师对拍品进行准确的审定,购买风险会比较小。
BT:目前市场上的古铜币的价钱,千差万别,便宜的也许只价值1-2元,昂贵的却要上万,这其中是不是有明确的价格规范?有的话,能否举例?
郭:古钱币的收藏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基础品种,这类品种存世量较大,是古钱币收藏爱好者在刚进入这个领域时必备的一些品种,它们组成了中国货币史的基本脉络,这类藏品的价格可以从各地的钱币收藏市场或网上以及拍卖场上获得;另一类属于古代货币中的珍稀品种,这类品种存世量非常稀少,是古钱币收藏爱好者们趋之若骛的目标,这类藏品没有价格标准,持有者往往拥有比较强势的定价权,成交的价格取决于藏家相互竞价的结果。
BT:就目前市场上可流通的货币来看,能否为我们读者推荐一些您认为值得收藏的门类。
郭:古钱币的收藏是追求物以稀为贵的理念,在可以确认鉴定结果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去追求一些珍稀的货币品种,这可以为收藏家带来很有成就感的体验。
BT:有人认为,因为古钱币具有不可再生性,将来供大于求的局面必定会带来很多泡沫价格,你如何看待?
郭:这一点其实我们并不担心,收藏品市场的价格通常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在价格变化的背后隐含的是收藏群体的需要,而市场的价格是由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自动调节的,也许在某个短时间内古钱币的价格会因为一些炒家对市场的操作形成扭曲或者泡沫,但是我相信随着古钱币收藏爱好者越来越多,这些泡沫终究会被消化,古钱币的市场未来还是乐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