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康复护理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康复护理模式范文1
【关键词】 护理模式; 康复护理; 脑卒中; 评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心脑血管病占据了首位[1]。脑卒中是血管源性脑循环障碍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急慢性临床综合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然可导致患者运动、感觉、认知、言语等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致残率高达70%~80%[2]。使脑卒中患者得以最大程度的康复,无论对个人、社会及家庭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脑卒中的康复训练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与康复治疗相辅相成的康复护理作用的重要性也体现出来。康复护理是将现代康复理念及康复技术与临床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模式,康复护理不仅能使患者得到最大程度的功能康复,提高生存质量,而且降低医疗成本,被认为是脑卒中治疗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3]。脑卒中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探讨合理的科学的康复护理模式临床意义尤其重要,为此2010年5月-2013年5月笔者应用医院-社区-家庭三站式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县人民医院内科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脑卒中患者,入选标准:(1)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4],并经颅脑CT或MRI确诊的初发脑卒中患者;(2)均存在偏瘫、失语、吞咽困难等功能障碍;(3)无明显意识障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8分,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2~3 d后不再恶化;(4)排除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符合以上标准的共144例,男76例,女68例;年龄45~85岁;左侧偏瘫84例,右侧偏瘫6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瘫痪侧别及病变性质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以下综合康复护理措施。
1.2.1 心理康复护理 脑卒中患者由于生理变化容易出现消极的心理状态,需要对患者进行适当正确的心理引导,帮助患者自信的参与康复过程[5]。
1.2.2 良姿位及肢体功能训练 良姿位对褥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有预防的作用[6]。患者病情稳定后即进行功能训练,即应进行床上被动活动和主动活动。具体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鼓励、指导患者自己翻身、吃饭、梳头、入厕等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开始护士可给予一定的帮助,然后逐步由其独立完成,3~4次/d,30 min/次,指导培训家属帮助患者训练,以便出院后继续协助患者训练,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提高患者各种自理能力。
1.2.3 吞咽训练及语言训练 指导患者进清淡、少渣软食;饮水呛咳时应尽量减少饮水,以汤汁代替,进食时抬高床头30°~40°;指导患者示齿、弹舌等动作;对完全性失语症患者的康复训练,首先学习单音发声,然后指导患者3个连发,可从数数开始,进而短词、短句,再进展到复杂的句子;不完全性失语的患者应鼓励多与他人交谈,刺激和促进说话能力。
1.2.4 认知的康复 包括失用的康复和视觉忽视的康复训练。首先让患者理解为什么不能完成有意识的动作,使用简单的语言指导患者完成动作,然后逐渐增加语言的复杂性和难度给予反复训练。耐心解释使患者明白为什么对某一侧物体视而不见,在忽视侧进行各种活动,可以加强患者的功能。
1.2.5 社区卫康复护理 社区服务机构与上级医院紧密衔接,患者出院后遂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干预计划。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社区医护人员,对干预组进行整体化、个性化和家庭化的干预,并根据患者实际康复情况予以适当调整。干预频率:第1个月每周上门2次,第2个月每周上门1次,第3个月每2周上门1次,上门频率也可根据患者实际康复情况予以适当变动。
1.2.6 家庭康复 定期由医院及社区医护人员给予相关知识培训,使家属正确的协助患者肢体被动活动和穴位按摩,鼓励患者自我锻炼。定期电话或上门随访,了解患者的康复进程.制订新的训练计划等。
1.3 评价指标 (1)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评定患者肢体功能;(2)采用修订的Barthel指数法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3)记录并发症:主要为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肌肉萎缩、异常运动等。康复评定均由专人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进行评分。所有评定由统一培训的康复医师完成,评定者未被告知患者分组情况,实行盲法评定。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比较 发放144份评分表,回收率为100%。两组干预前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干预组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肌肉萎缩、异常运动等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脑卒中是临床上发病率很高的疾病,该病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7]。由于脑卒中导致患者脑实质神经细胞的永久性损伤,使患者在多个方面如运动、感觉、语言、认知及心理等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导致患者不同程度地丧失独立生活及日常工作能力,需要依赖他人而生活,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促进脑卒中的康复是广大医务工作者、患者及家人的期盼。探索科学的、实用的康复护理模式及如何提高康复护理的效果,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8]。康复护理是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而发展的新兴学科,是将现代康复理念及康复技术与早期临床护理相结合,目标是应用各种方法进行康复训练,使脑卒中患者残存功能得以最大程度发挥,提高生存质量[9]。康复护理不仅能使患者得到最大程度的功能恢复,而且能够降低脑卒中的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等[10]。康复专家普遍认为实施康复措施的时机为只要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 h后即可开展早期康复,国外常与药物同时进行[11]。超早期康复可促进脑侧支循环的建立,使病灶周围的组织或健侧脑组织重组和代偿,发挥脑的可塑性[12]。2010年5月-2013年5月笔者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三站式康复护理,取得一定的效果。干预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两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笔者采用医院-社区-家庭三站式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把康复早期、中期、后期的治疗连贯起来,把护理工作从医院延伸到社区、家庭,使康复训练、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健康评估等工作从医院到家庭不间断,集护理、康复、健康教育于一体。笔者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效果明显,干预组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医院-社区-家庭三站式康复护理模式可使医务人员及家属及时有效的协助患者进行被动及主动锻炼;指导利用健肢带动患肢进行伸、抬、举的活动;督促患者进行言语功能锻炼等。正是由于康复护理干预组医务人员及家属全程不间断参与康复治疗过程,加强了护患沟通,增强了患者自我康复训练的信心和勇气,使医护人员更深入了解患者的情况和需求,及时收集患者的信息及家属的需求,及时修改康复计划,提供富有人性化、个性化的康复措施,使运动功能部分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显著增强,负性情绪明显减少,不良生活方式有所改变,家庭康复环境改善,患者自理能力和家属照顾能力均有所提高。
总之医院-社区-家庭三站式全程康复护理模式的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地在最大程度上减轻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郑舟君,戎燕,张丽华,等.路径式健康教育在脑卒中二级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1):47-49.
[2]黎茵,刘丽红.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卒中患者二级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3):26-27.
[3]刘亚芳,江华,王秋华.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运动康复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1,14(2):449-450.
[4]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89.
[5]张春慧,陈静,张振香,等.家庭跟进式护理对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4(33):1636-1638.
[6]龚素芬,邢凤梅.脑卒中患者家属对康复知识的认知现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6(31):2072-2073.
[7]邓凤,陈锦秀,谭景予.双上肢训练方案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护理研究,2012,26(12):3169-3171.
[8]肖秀英,梁少杰,岳永辉.脑卒中社区康复护理服务模式的研究[J].现代临床护理,2007,6(4):72-73.
[9]秦娟,郭秀君.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5):424-426.
[10]范红艳.家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9):3002-3004.
[11]吴秀英,孙瑞仗,李长贵.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研究进展[J].齐鲁医学杂志,2005,20(4):371-374.
[12]周红艳,张少茹,卢丹丹,等.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7(18):1647-1675.
康复护理模式范文2
【关键词】 奥瑞姆自护模式;脑外伤;康复护理
脑外伤是头颅部位尤其是脑组织的创伤,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在年轻人的意外死亡中头部伤是主要的死亡原因,颅脑损伤多为交通事故、工伤、运动损伤、跌倒和撞击等原因伤及头部所致。随着交通的发达,事故频繁,颅脑损伤的发生有日益增高的趋势。而医疗水平的提高使这些颅脑损伤患者存活率增高。但不少患者留有躯体智力残疾、心理障碍,生活不能自理,降低了生活质量。美国著名护理理论家奥瑞姆(Dorothea Oream)的自理模式强调护理的最终目标是恢复和增强人的自理能力,对护理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为脑外伤病人康复护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奥瑞姆护理模式也称自我照顾模式,强调自理的概念,根据个体自理缺陷的程度给予3种护理补偿系统[1]。2006年1月~2007年1月,我科把奥瑞姆的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外伤病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脑外伤患者共60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2~75岁,平均年龄41岁。受伤原因:车祸致伤30例,摔伤18例,击伤7例,砸伤5例。受伤部位:颅骨骨折37例,硬膜外血肿21例,脑挫裂伤12例,脑内或硬膜下血肿8例,颅底骨折1例,头皮血肿47例。
1.2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按外科常规护理。 实验组病人采用奥瑞姆护理模式,评估患者的自理需求,在不同的阶段使用不同的系统进行护理。未清醒前,选择完全补偿系统进行护理,清醒后采用部分补偿系统,出院前采用辅助教育系统对其护理[2]。所有患者30 d内进行对照观察、评估。
1.3疗效评定标准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
2结果
护理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3 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脑外伤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但生存质量却无相应改善,给家庭及社会均造成很大负担。不少外伤患者留有躯体智力残疾、心理障碍,这些障碍影响着患者经济、家庭生活和工作。因此除采用积极的治疗措施外,临床把奥瑞姆的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外伤病人以提高病人的自理能力具有深远意义。
3.1完全补偿性护理系统当病人完全丧失自护能力或自护能力绝对受限不能满足治疗性自理需要时,应给病人实施完全补偿系统,以满足病人在氧气、水、营养、排泄、个体卫生、活动以及感官刺激等各方面的需要,前期护理脑外伤常伴有骨折和胸腹部的多部位、多器官的损伤。患者入院急、伤情重。入院时,护士应密切配合医生,对于伤情较重、昏迷不醒者应保持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引起窒息,还应给予留置导尿,以便观察尿的色泽和尿量。
3.1.1基础护理
1)严密观察瞳孔、生命体征、心电图的变化,还应警惕有无颅外其他部位的合并伤,凡出现休克征者,应检查是否有多发性骨折、闭合性脏器损伤所致的内出血等。
2)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腔内分泌物与异物,舌根后坠可用舌钳将舌牵出,确保有效的氧供给。定时翻身扣背,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辅助呼吸。
3)饮食护理:提供含营养成分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专人负责照顾。对于昏迷患者可采取鼻胃管管饲,鼻饲流食应间隔2 h 1次(夜间除外)。
4)高热护理:每4 h测体温1次。通过降温,可以降低组织代谢,减轻脑水肿,从而改善脑的缺氧状态,有利于受伤脑细胞的恢复。
3.1.2心理护理护士必须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观念,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服务。患者大多有悲观失望情绪,护士及时收集和掌握患者心理问题,抓住重点施教。通过亲切的交谈,用真诚的心去换取患者的信任,帮助其恢复自信心,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早日康复。
3.1.3并发症的护理
3.1.3.1肺部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紫外线消毒,口腔护理2次/d,用2%~3%硼酸溶液涂擦口腔,合理应用抗生素,有效控制肺部感染。
3.1.3.2预防压疮发生做好皮肤护理,防止继发感染和损伤,保持床单整洁、干燥,每2~3 h翻身1次,防止压疮产生。
3.1.3.3预防泌尿系感染操作时严格无菌技术,导尿管每两周更换1次,引流袋每周更换2次,2次/d消毒擦拭导尿口。
3.1.3.4做好切口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严格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若引流液颜色鲜红,并有凝血块出现,应及时检查处理;预防感染,定期换药,保持引流管部位的清洁干燥和引流管道密闭;引流液及时处理,引流装置应始终处于切口部位以下,以防引流液逆流入颅内引起感染。
3.1.4功能锻炼昏迷的病人注意保持肢体及关节的功能位置,给予保护[2]。保持正常的卧位姿势,肩关节呈“敬礼”位,肘关节90°,腕关节背曲30°~40°,髋关节伸直防止下肢外旋,踝关节90°,并被动活动各
关节[3]。
3.2部分补偿性护理系统当病人的自理能力部分满足治疗性自理需求时,可发挥部分补偿系统的作用,针对患者病情,从智力、语言到肢体运动,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锻炼,保持肌肉、关节收缩功能。护士和病人共同承担病人的自理活动,如按医嘱给予及时准确的药物治疗,进行伤口或引流管的护理,协助和指导病人早期正确进行肢体活动和功能锻炼,合理饮食,并保证充足休息和睡眠等。病人活动包括调整自护能力、满足自护需求、接受护士的帮助。护士活动包括为病人实施一些自护活动、代偿病人自护方面的不足、根据病人需要予以帮助、调整病人的自护能力。
3.3辅助教育系统当病人有能力满足治疗性自理需求,但需要健康指导时,护理人员应使用辅助教育系统来满足病人的需要,在护士的指导下,病人通过学习与疾病康复有关的知识技能,改变生活方式,完成自护活动。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是获得独立生活的主要方法,以上肢练习为主。首先学习用手提物、放下,逐步提放较大和较小物件,如皮球、筷子、笔、纸等。练习各种捏握方法,进而学习使用匙、梳、刷子等。在学好抓握基础上练习自己洗脸、刷牙、梳头、洗澡,此时,加强对家属的指导,使病人获得了归属和感情上满足,以及生活自理的满足感。
从表1中可以看出,护理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所以,通过运用奥瑞姆自理模式护理病人,不仅有利于预防和减少患者肢体残疾及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在锻炼中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有助自信心的建立和疾病的早期康复。
参考文献
1黄世蓉,谭珂.Orem自理学说在临床的应用.当代护士,2001,12(3):33-34
2任会.神经外科手术后病人家庭康复护理.中华护理杂志,1999,34(5):390
康复护理模式范文3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5)02-114-03
The applied research of strengths model of case management in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
CHEN Jincheng LI Caiping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Foshan City, Foshan 52804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the advantages of strengths model of case management for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 Methods A medication compliance questionnaire, 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 and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summary table(WHOQOL-BREF) were preformed to compare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P
[Key words] Strengths model of case management; Schizophrenia; Rehabilitation nursing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的患者通常会出现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功能损伤。尽管患者意识清楚,但是会有认知上的障碍[1]。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患病率,复发率和致残率都较高的慢性迁延性疾病[2]。个案管理优势模式是将患者看作一个完整的个体,充分发掘患者个人的优势[3]。本研究通过对初次起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个案管理优势模式,评估该模式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整体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男82例,女38例,年龄18~65岁,平均36.8岁。采用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60例,其中男43例,女17例,年龄22~59岁,平均35.9岁;对照组60例,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18~65岁,平均37.2岁。研究组SDSS评分(9.47±4.39)分,对照组SDSS评分(10.63±2.91)分。两组在性别,年龄和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按常规方法进行服药督导和健康宣教。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个案管理优势模式进行干预,内容包括:(1)与患者一起进行优势评估,引导患者发现自己的需求;(2)制定目标计划。根据评估表中患者的愿望,列出优先事项,制定日程安排;(3)健康复原。指研究人员对患者完成目标的进展进行引导和监测。在实施干预前,实施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的时间,采用自制服药依从性调查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表(SDSS)、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测定 [4-7]。
1.3 统计学方法
收集问卷得分后采用SPSS16.0统计进行统计学分析。服药依从性的比较采用定性资料方法,SDSS评分和WHOQOL-BREF评分采用t检验方法,P
2 结果
两组在实施干预前后的服药依从性见表1,社会功能的评价见表2,生活质量的评价见表3。由表中结果可知,研究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更高(P
表1 两组干预6个月后服药依从性比较
组别 n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x2 P
对照组 60 28 25 7 8.31 0.004
研究组 60 43 15 2
表2 两组患者SDSS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3个月 干预6个月
对照组 60 9.47±4.39 7.54±3.26 4.19±2.46
研究组 60 10.63±2.91 5.74±1.85 2.17±2.89
t 1.71 3.72 4.12
P 0.09
表3 两组干预6个月后患者生存质量结果比较(,分)
项目 对照组 研究组 t P
生理领域 85.66±14.73 92.13±15.36 2.35 0.02
心理领域 65.42±9.81 78.49±11.38 6.73
社会关系领域 32.95±4.52 39.32±6.22 6.42
环境领域 72.63±12.39 79.37±14.24 2.77 0.006
自身生活总评价 53.19±15.48 74.31±16.32 7.27
3 讨论
目前医院采取了各种医疗措施来促进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恢复健康,融入社会环境,重建人际关系。这些措施有的侧重于缓解疾病症状,防止疾病复发,也有侧重于患者的心理干预,逐步鼓励患者回归日常生活[4]。在本研究中,采用了个案管理优势模式进行护理干预,个案管理的优势模式是一个患者和医务人员充分合作的过程,每个患者都有自己独有的优势,在干预过程中,医务人员会评估患者个人情况,充分发挥患者的个人优势,制定专门的干预计划,同时患者自己也会参与计划的制定,此措施不仅可以帮助医务人员了解患者的身心需求,对患者自身也是一种学习和成长的过程[5-7]。
康复护理模式范文4
关键词:无陪伴式护理;老年;骨科;康复效果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口老龄化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老年骨科患者由于肢体活动部分受限,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极易出现意外事故,且护理难度较大。因此,在考虑老年患者特殊性的情况下加强护理服务意义重大。无陪伴式护理模式是指患者住院期间无需家属陪护,由护理人员承担全部护理任务,使患者在享受到优质的专科护理服务的同时接受精心、细致的生活护理服务[1]。我院实施无陪伴式护理模式护理老年骨科患者取得了不错的康复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3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折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72.3±16.5) 岁,上肢骨折8例,下肢骨折14例,股骨骨折7例,椎间盘脱出6例,老年骨性关节炎11例;对照组男21例,女23例,年龄62-85岁,平均年龄(73.1±18.2) 岁,上肢骨折7例,下肢骨折12例,股骨骨折8例,椎间盘脱出7例,老年骨性关节炎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护理方法包括入院指导、健康教育及饮食干预等,观察组实施无陪伴式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2.1建立护理小组
根据我科护理人员的学历、职称、临床经验将其分为5个护理小组,每个小组选一名资历高、经验丰富、组织及沟通能力强的护士担任小组长,负责组内护理工作的调度,同时实行护士长领导下的小组责任制,护士长定期考核各组护理质量,对护理工作表现突出的小组进行表扬,并组织集中讨论会商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1.2.2无陪护理模式宣传
采用标语、宣传栏、小卡片等形式宣传无陪式护理模式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破除老年患者床前尽孝的陈旧观念,使老年患者以新的观念接受全新的护理模式,使患者了解无陪式护理模式可在最大限度减轻患者家属生活负担的同时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护理质量。
1.2.3护理
老年骨科患者长时间卧床,肢体活动受限,对于不同的手术肢体或摆放要求不同。摆放要求结合人体力学原理,以合适的肢置或生理曲度保持身体舒适,通过取舒适防止身体受压,进而缓解身体疲劳,促进术后康复[2]。
1.2.4康复训练
由护理人员协助患者掌握康复训练时间和强度,防止过早训练或训练过度,避免出现骨折再移位、假体脱位或再损伤。及时纠正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的错误方法,防止出现骨折部位愈合畸形。
1.3评价指标
康复效果分为康复疗效和疼痛程度评分,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定康复疗效,参照《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3]中的相关标准对康复疗效进行判定。康复疗效=(护理后FIM评分-护理前FIM评分)/治疗时间,数值越高表明康复疗效越好。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量表[4]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具体评分如下:将一条长为10cm的标有10个刻度的标尺背向患者放置,标尺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其中0分表示疼痛最轻,10分为疼痛最严重,让患者在标尺上标出能代表自身疼痛情况的相应位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作比较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FIM评分及康复疗效比较
两组护理前FI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FI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康复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护理前后FIM评分及康复疗效比较(x+s)
2.2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比较
两组护理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护理前后VAS评分比较(x+s)
3 讨论
由于老年患者的护理具有特殊性,因此针对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需围绕责任心、爱心进行,旨在为患者提供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5]。多数老年患者的儿女因工作忙碌而对老人缺少陪护,无陪伴护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被应用于临床。目前无陪伴护理模式在西方国家已趋于成熟,但在我国仍处于试点与推广阶段。
无陪伴护理模式让护理人员真正走进病房,通过护理人员与患者近距离交流为患者提供全面的专科护理和生活护理。研究表明,老年骨科患者护理过程中普遍存在护患沟通不够、病情评估欠准、康复技能指导不足等问题[6]。无陪伴护理模式在避免上述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管床护士面对面康复训练指导、一对一健康宣教实现老年骨折患者护理12h在班,24h负责,确保康复训练的质量和安全性。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及护理进行全程负责,在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的同时提高康复治疗的依从性,通过细心、全面护理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进而实现医、护、患的融洽相处。本研究结果显示无陪伴护理模式可升高FIM评分,降低VAS评分,表明该护理模式有助于老年骨折患者康复,降低疼痛程度,使老年骨折患者真正体会到护理人员给予的关怀与支持,进而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综上所述,无陪伴护理模式将人性化护理服务和人文关怀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通过护理人员对老年骨折患者护理服务全程负责提升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燕芳,彭湛贤,何波丽. “无陪”护理模式对老年骨科患者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21):3247-3249.
[2] 石荣光,李冬梅,王琳,等. “无陪”护理模式对老年骨科患者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49-50.
[3] 缪鸿石,卓大宏,南登昆,等. 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上册)[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68-94.
[4] Huskisson EC. Measurement of pain[J]. J Rheumatol,1982,9(5):768-769.
康复护理模式范文5
【关键词】优质护理;健康教育
为深入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和201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我院病房全面开展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应用新型健康教育模式,坚持“以患者为中心”,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自2011年1-2013年6月,我们对282例住院患者实施新型健康教育模式,效果满意。现阐述如下。
1 方法
1.1由健康教育组护士按临床护理路径制订护理健康教育表,根据住院患者及家庭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拟订出不同时期的健康教育内容。在患者初入院时,由健康教育组护士将健康教育表统一置于护理病历夹内。由护理组长或当班护士负责入院首次接待,各班主管护士和护理组长积极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建立指导-合作或共同参与型的护患关系,然后按照健康教育表上的内容、参考时间顺序逐项落实,实施后打“√”并由护患双方签全名,并主动向患者或家属介绍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从而更好地配合。健康教育组护士和护士长定时检查健康教育表的实施情况,根据护士和患者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丰富教育内容,同时定期组织健康教育专题活动。
1.2健康教育内容包括: ①入院第1天: 介绍病区环境、安全制度、陪伴制度、请假制度、探视制度、作息制度及经管医护人员等,强调患者的安全管理; 完成入院首次护理评估单、专项护理评估单(压疮、跌倒评分等) 的健康教育内容。②入院第2天: 根据患者病情及医嘱正确指导患者的饮食; 针对性填写患者健康教育单或发放疾病相关健康教育处方(诊断明确后)。③入院第3天: 1.常规及特殊化验检查的目的、方法及配合注意事项的指导;2.常规及特殊化验检查结果及阳性指标告知,并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④诊断明确后: 1.诱发因素、发生与发展过程、可采取的护理方案等疾病相关知识; 2.讲解药物的名称、作用、服药注意事项、用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嘱患者一定要遵从医嘱用药;3.各种管道的护理( 如吸氧管、留置导尿管、鼻饲管、气管切开管的护理) ;4.静脉治疗的护理( 静脉留置针穿刺术的目的及使用过程注意事项) ; 5.皮肤护理及压疮预防护理; 6.运动指导及预防跌倒; 7.教会患者或家属锻炼的技巧,使其了解锻炼的重要性。⑤术前指导: 术前配合事项、术前心理疏导。⑥术后指导: 术后饮食、运动、伤口观察与护理、各种管道的处置。⑦出院指导: 发放健康手册,告知出院手续办理流程,结合病情指导出院后生活保健知识、服药注意事项、运动锻炼方法、疾病的自我观察及自我救护要点、特殊技能的操作要点; 建立患者信息联系本,定期电话随访,指导注意事项等。
1.3评价方法:评估工作由健康教育组护士和护理组长担任。方法: ①采用自行设计的住院患者健康需求问卷调查表,了解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②出院前采用住院患者健康教育反馈表了解患者对护理及健康教育的满意度。
2 结果:患者在入院宣教、相关知识掌握、遵医行为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方面显著提高。
3 讨论
采用新型健康教育模式宣教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一般的健康教育无系统的应用教育理论,使护理人员对教育内容没有预见性,患者或家属也不能保持信息畅通,且容易出现漏项,而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制订好的计划,它是用图表的形式提供在特定时间内进行有效的护理教育内容,使诊疗、护理有序,减少漏项,提高质量。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接触,向患者及家属解释从入院到出院不同时段提供的护理服务,使患者更好地理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了护士素质应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避免了护士因年资低,经验不足所造成的低效性宣教;做到了个体化教育,选择最佳的、最能体现个体化的方法来解决患者当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将健康教育融入到所有的治疗护理活动中,既有针对性、预见性,又容易被患者接受; 既体现了个性化服务和人文关怀,又确保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有效性;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健康教育路径要求护士必须主动地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双向交流,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护士为达到预期目标,必须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并针对患者的各种健康需求,反复、多次、耐心讲解,认真示范,促进了护患之间的沟通,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减少了纠纷的发生,同时也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患者的健康需求,深化了整体护理的内涵,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延伸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阎秀丽,应用临床路径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B) : 37-38.
[2] . 优质护理服务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3,6(1C) : 126-127.
康复护理模式范文6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脑卒中患者也呈逐年增多态势。脑卒中通常因脑血管阻塞或脑出血引起脑部血液循环紊乱,从而使脑功能快速缺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引起永久性神经损伤,是第二大致死疾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都明显下降,因此他们更迫切的需要更适合的护理模式。舒适护理结合护理学与心理学两门学科,通过对护理方法和患者舒适体验的研究,使患者从心理、生理上都得到舒适感、愉悦感。为深入了解舒适护理的实施对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本研究做了相关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经我院进行头部CT检查综合临床症状均可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1],运动功能已出现障碍,脑出血或脑梗死现象均为首次出现。排除合并心、肺、肝、肾等其他脏器的严重损害;排除肢体偏瘫;排除无法与医务人员有效沟通的患者;排除医从性差的患者;排除既往抑郁症或焦虑症。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各50例,分别有男27、25例,女23、25例,平均年龄(55.2±15.2)、(54.3±16.4)岁。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未见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方法
1.2.1对照组 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内容包括:对患者脉搏、呼吸、血压等的监视,对意识状况、瞳孔情况及抽搐呕吐现象的观察;保证2500ml/d的液体入量;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应保证绝对卧床休息[2];给予控制血压、脑水肿,改善脑循环,保护脑细胞及其他对症治疗药物;定时翻身,口腔护理2次/d,保持患者排泄功能通畅;增加床挡以保护患者安全;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指导其进行功能恢复锻炼,并制定计划,严格执行。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舒适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①保证患者安静整洁的住院环境,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新鲜的空气,光线柔和,避免阴暗和强光,保持环境温度在20℃~24℃、湿度在50℃~60℃,使患者住院感觉舒适可靠;②护理时动作轻柔,操作娴熟稳重,静脉穿刺一针见血,体现舒适护理的原则;③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引导患者述说内心的真实感受,并对其实际心理问题给予疏导;对发病急导致焦虑、抑郁的患者进行宣教,鼓励其进行情感宣泄,舒缓心理压力;对患者家属进行病情的针对性宣教,防止家属出现对患者的恶性刺激;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不同心态对患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抑郁、紧张等状态的长期保持;对肌肉松弛放松训练采用渐进形式,鼓励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重建其对脑梗死及偏瘫的认知。
1.3观察指标 分别采用NIHSS评分[3]和焦虑、抑郁自评量表[4]对两组患者入院6h内和出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心理状态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x±s)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若P
2 结果
2.1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相比进行普通护理的对照组,进行舒适护理的观察组出院时的SAS和SDS评分比入院6h内的评分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2.2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 出院时观察组NIHSS评分相比对照组下降显著(P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