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安全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物安全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物安全制度

文物安全制度范文1

关键词:调度自动化系统;无人值守变电站;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电网中的重要方式,而随着各种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的新需求,尤其是无人值守变电站模式的推广,使得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调度自动化系统在无人值守变电站安全运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调度自动化系统在无人值守变电站安全运行中存在哪些问题呢?主要有两大问题:一是如何提高变电站远动信号传送可靠性,二是如何防范电网自动化误遥控的问题。下面针对这两个问题,并结合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提出对策。

一、如何提高变电站远动信号传送可靠性

毫无疑问,变电站远动信号安全可靠传输是对无人值守变电站进行实时监视和控制的首要条件。目前大部分220kV变电站与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的联系方式主要以调度数据网网络通道传输方式为主,以四线模拟通道传输方式为辅。调度数据网网络通道传输方式具有通信稳定,数据传输速度快,数据量大的优点。较之110kV变电站,220kV变电站的远动信号传输还是比较可靠的。因此,这里主要针对110kV变电站提出提高变电站的远动信号传送可靠性的对策。

1. 110kV变电站的远动信号传统传输方式存在的隐患

由于成本、地域等因素的制约,大部分地区的110kV变电站尚未建设调度数据网,其与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的联系方式主要还是依赖于传统的四线模拟通道。四线模拟通道这种通讯方式的传输速率和传输质量受到厂站自动化系统远动设备和通讯设备等多方面的限制,往往存在传输速率慢,通道有误码的缺点,加上无人值守变电站需传输的信息量较大,造成了主站调度自动化系统数据刷新慢,接收信号丢失、不完整,甚至遥控命令无法下发等问题的产生,极大程度上影响了调度人员和监控人员对110kV无人值守变电站设备的监视或操作。110kV变电站的远动信号传统传输方式存在的这些隐患,不利于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这也是令自动化维护人员十分担心的事情。

2.提高110kV变电站的远动信号传送可靠性的对策

那么调度数据网未在110kV变电站普及的情况下,如何提高110kV变电站远动信号传送可靠性呢?利用一对2M协议转换器,建设110kV变电站至主站的2M专线网络通道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解决方案大致如下:在厂站和主站分别部署一台2M协议转换器,建立点对点的通信链路。厂站端,远动设备配置可用的网络端口,并通过网线连接到2M协议转换器。主站端,考虑到多个110kV变电站接入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情况,2M协议转换器经交换机、路由设备连接至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前置服务器。然后分别在厂站端的远动组态和主站端的数据库中配置2M专线网络通道相应的转发数据以及相应的通道参数设置。厂站端的远动组态配置方法,还要视不同厂家远动设备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同厂家的远动设备在组态配置处理细节方面会有所不同,但万变不离其综。2M专线网络通道,采用的是IEC104远动规约,满足了信号传输快的要求,而这种点对点的数据传输方式,又能满足电力系统对可靠性、稳定性和保密性的要求,大大提高了110kV变电站远动信号传送的可靠性,主站调度自动化系统110kV变电站数据刷新慢,接收信号丢失、不完整,甚至遥控命令无法下发等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

二、如何防范电网自动化误遥控

对无人值守变电站开关设备的控制,主要是监控人员通过调度自动化系统对变电站内的开关进行分、合操作。因此,如何防范电网自动化误遥控,是自动化维护人员尤为重视的问题。认真做好变电站投产验收或变电站无人值守改造时对该变电站进行遥控联调验收这个基础工作之外,还应采取以下3个措施来防范电网自动化误遥控。

1. 定期核查调度自动化系统遥控配置

以往,大多数变电站为有人值守变电站,变电站开关设备的操作由变电站值班员现场操作,因此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遥控功能并没有真正实际应用起来。自动化维护人员对核查调度自动化系统遥控配置这一工作并没有多大的意识,认为只要在变电站投产验收或变电站无人值守改造时对该变电站开展了遥控联调,就一劳永逸了,之后只要没有对调度自动化系统包括主站端和厂站端的遥控配置修改过就万事OK了,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是一种抱有侥幸心理的想法,不可取。应制定调度自动化系统各变电站遥控配置核查的工作计划,根据计划,定期对主站端和厂站端的变电站的遥控配置进行定期核查,一是核查主站端数据库遥控配置主要是变电站开关编号、遥控点号是否与该变电站远动信息表中的开关编号、遥控点号一致;二是核查厂站端远动组态中遥控配置主要是变电站开关编号、遥控点号是否与该变电站远动信息表中的开关编号、遥控点号一致;三是针对调度自动化系统有冗余远动机、冗余远动通道配置的厂站,核查所有远动机和远动通道的遥控配置是否相同,是否满足冗余要求的一致性。

2.配合停电计划对带有重要负荷的间隔进行开关遥控试验

对于一些带有重要负荷的间隔,除定期核查其在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遥控配置,还可以配合停电检修计划,对其间隔的开关进行遥控试验。结合本单位变电站一次设备定检计划,制定开关遥控试验周期,制定出带有重要负荷间隔的遥控试验计划表和带有重要负荷间隔的遥控试验执行表。每一次对开关进行遥控试验,在带有重要负荷间隔的遥控试验执行表详细注明试验开关所属变电站名称、开关双重编号、试验时间、执行人员、试验结果,做到有表可查,有据可依。

3.调度自动化系统遥控配置的修改工作规范化

调度自动化系统厂站端对遥控配置的修改工作,因有变电站二种工作票的依据,相对于主站端对遥控配置的修改工作,算为规范。主站端对遥控配置的修改工作,在技术性上来说,比较简单,修改配置,保存配置,OK,完工。如此简单的操作在自动化维护人员眼中是小菜一碟,因此往往会产生一种现象,即对遥控配置修改的随意性,特别是一些自动化维护人员人数较少的单位,这种现象更常见。应将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端对对遥控配置的修改工作规范起来。当某一变电站某一开关的遥控参数发生变化,需要主站端自动化维护人员对数据库中的该开关的遥控参数进行修改时,首先由班组负责人根据该开关的遥控参数变化情况,修改该变电站的远动信息表中该开关的遥控配置,使得主站端对遥控配置的修改工作表单化,责任分明。再由于工作负责人开具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工作票,并根据表单开展修改工作,工作结束后由第二人进行核查、验收。这样的流程走下来,整个主站端对遥控配置的修改工作也比较规范,由于人为因素误改遥控配置的机率也大大减少。

结语

综上所述,调度自动化系统对无人值守变电站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调度自动化专业这个角度出发,保证变电站远动信号可靠传送和加强防范电网自动化误遥控,是更好地服务监控人员对无人值守变电站进行监视和控制的两大重要因素。本文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通过建设110kV变电站至主站的2M专线网络通道提高110kV变电站的远动信号传送可靠性,通过采取定期核查调度自动化系统遥控配置、配合停电计划进行带有重要负荷间隔的遥控试验和调度自动化系统遥控配置的修改工作规范化这几方面措施来防范电网自动化误遥控。通过工作中实践,也证实了这些对策的确对促进无人值守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有效。

参考文献

[1]何冰. 浅析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管理现状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0(18).

文物安全制度范文2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安全

一、前言

文物是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科学文化不断发展的见证,因此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是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事业。博物馆文物具有丰富的历史参考价值,但同时也具有不可再生性,长期以来,由于受人为因素和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文物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和破坏,影响了其文化传承作用的发挥。这就为博物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每一位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做好博物馆文物的保护工作,使文物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博物馆文物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技防、轻人防,保安队伍建设薄弱

一个完整的安防体系是由人防、技防和物防构成的,三者缺一不可,只有做到互相配合,即人防保证技防和物防的落实,技防和物防为人防提供技术和物质保障,才能真正将安防工作落到实处。然而,当前一些博物馆却存在着重技防轻人防的现象,尽管博物馆配备有先进的安防设施和监控系统,但其在保安队伍建设方面却较为薄弱。一方面保安队伍由于工资较低,其人员流动性较大,而且多为进城打工的农村青年,素质普遍较低;另一方面由于保安队伍在行政上没有编制,这些人员在工作中很难有责任心,这些都与现代化的安防设施不相协调,也很难保证一只现代化、纪律化的保安队伍的建立。

(二)文物安全意识淡薄

目前,博物馆在文物保护工作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相关人员文物安全意识淡薄,一些地方政府片面地追求经济发展,对于基层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没有提起重视,文物保护只停留在口头上,并未落实处。特另吐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更是轻视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不能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甚至认为将资金运用到文物保护上是一种浪费。安全防范工作做得不到位,相关安全管理规范和制度不完善,博物馆文物管理要求执行不到位,不能通过人防、物防和技防做到全面保o文物安全,缺乏必要的文物安全防范长效机制。另外,博物馆缺乏对相关人员的管理,博物馆工作人员整体综合素质不高,大多都是年纪较大的离退休人员,缺乏专业的文物保护知识,文物安全意识淡薄,没能充分认识到文物的价值,为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带来困难。

(三)重一般检查指导,轻解决具体问题

除了博物馆在文物安全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外,不少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在帮助指导文物安全工作中也存在着不少偏颇。一般只停留在发文件、写汇报和有限的检查上,对真正存在并确实要解决的问题,如保卫人员待遇问题、保安队伍经费来源问题、业务领域安全法规和职责问题等缺乏深人的调查研究和有力的指导。事实上在这方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因为博物馆作为基层单位在涉及政策法规方面是想为而不可为的。

三、面对博物馆文物安全工作中的问题提出的建议

(一)强化法制意识,加强法制教育和培训

我国在文物保护方面有《刑法》和《文物保护法》以及其他一系列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为文物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提供了必要的保障,能够做到依法办事的关键在于各博物馆的管理者是否有着依法治馆的意识,是否知法懂法。因此,应该强化各博物馆管理者的法制意识,并加强相关法制教育和培训,将懂文物保护的相关法律作为博物馆管理者选拔的基本素养要求之一。

(二)完善规章制度,制定员工岗位责任制

如前所述,相关领域规章制度的缺失是当前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薄弱之处,直接导致实际中的文物安保工作缺乏行之有效的规范。因此,应该建立起员工岗位责任制,切实突出员工的责任感,完善相关领域的规章制度建设,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各个环节的安全规定和责任说明进行再审视。

(三)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加大对博物馆文物保护的力度博物馆

文物保护工作对于传承历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社会主义新时期,为了进一步强化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到博物馆工作的重要性。由于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和珍贵的历史价值,文物保护工作的难度很大,因此,政府不仅要在政策上给予大力的支持,还要加大对博物馆文物保护的资金投人,以保障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完善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资金投人,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人力度,改善博物馆库房条件,从而有效防止文物由于储藏地点的间题造成损坏,延长文物的保存时间,从而为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保障。其次,还应加强博物馆文物保护信息化系统的建设,针对不同类别的文物建立专门的文物信息管理系统,同时还要引进先进的技术,避免因硬件设施优化升级所带来的软件应用风险,从而提高博物馆文物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适应性,提高文物保护的工作水平。

(四)切实解决保卫人员待遇偏低,保卫力量不德定的问题

文物安全制度范文3

作者:苏雅文

关键词:文物单位;文物;问题;管理

一、文物管理存在的问题

1.文物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由于各地博物馆没有制订具体的《文物管理》实施细则,使得一些制度不够完善,缺乏程序约束,存在着漏洞。同时文物单位对文物管理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目标考核及奖惩制度,严重影响了管理效率。

2.文物会计账处理不完整

文物单位的藏品文物来源渠道多种。如考古发掘取得的文物、受捐赠的文物、依法调拨、交换、移交、拣选的文物,虽然文物保管部门有严格按照文物的接收制度来接收文物,同时也进行文物账的登记,但财务部门无法确认该文物的实际经济价值,财务方面也就未进行财务入账登记手续,财务信息中也就不能反映财务价值。

3.对文物管理重视不够、权责不清

各级文物单位尤其是县级以下文物单位在管理文物时没有划清各个职能部门的责任。存在管理馆藏文物人员也是管账人员,文物进出库房手续不符合相关规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4.文物保管过程中存在风险

文物在征集、接收、陈列、展览、库房保管等各个环节都存在风险。风险主要存在于征集过程中文物的来源是否合法性、历史真实性、研究价值等方面的风险因素;馆藏文物易受到虫、鼠、霉菌等患害,使得一些馆藏文物受损风险;陈列、展览过程中受到安全性风险等。

5.文物征集和保护经费存在问题

近几年国家投入大量的经费用于征集文物和保护文物,如何规范使用文物征集和保护经费,提高经费使用效益,防范文物征集和保护过程中腐败现象,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6.文物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文物保管人员大多数是非专业性的工作人员,其主要职责是防止文物盗失,对文物的科学管理和保养、保护的职责往往被边缘化,造成文物品相变低甚至损坏。尚未建立科学和长效的文物管理人员培训,缺乏定期和良好的培训机制,不利于文物管理人员主动提升管理素质和增强管理积极性。

二、加强对文物的管理

1.建立和完善文物管理制度

为了提升文物管理效率和防止文物资产的流失,保证文物的保值、增值,提高文物展出率。文物单位应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文物征集管理办法》、《文物保管管理办法》、《文物陈列展出办法》、《文物保管人员工作职责》、《文物保护办法》等制度文件,用以规范文物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制定《奖励性绩效考核办法》,将文物管理纳入考核范围,促进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2.加强文物会计核算

一方面积极做好文物数据库录入工作(实物账),设置“文物登记簿”和“文物卡片”,按照文物类别进行明细核算,避免文物漏登、少登、错登的情况。另一方面做好文物账务处理,以货币资金支付取得的文物资产,取得时以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入账价值;以接受捐赠、依法调拨、交换、移交、拣选等方式取得文物,没有相关凭据、市场价格也无法可靠取得的,应当按照单位名义金额1元入账,保证各类文物都能有效计量。

3.建立科学的岗位职责、明晰责任。由于文物具有特殊性,应强

化岗位职责配置和岗位人员配置的科学性,严格按照不相容岗位职责和岗位人员的分离操作、独立配备,通过相互监督、相互制衡,防范单人业务包办可能出现的差错、舞弊行为。明确有效的业务授权管理,授权人应严格按照授权范围及业务流程的权限操作,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文物直接接触,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能接触该文物。

4.完善文物管理过程中风险控制

文物事业单位的文物管理部门应当严格坚持和执行有关财经法规和本单位的文物管理制度;健全和完善实物登记账,对各项馆藏文物从征集、入库、展览进行全程管理;加强馆藏文物的日常监管,定期不定期进行清查盘点,防止国有馆藏文物流失。库房是收藏文物的地方,为确保文物的安全,文物收藏单位的库房必须符合标准,并建立起严格的库房管理制度。为防止文物的自然损坏,对馆藏文物应该根据其性质定期进行保养。为保障文物保养的及时到位,文物收藏单位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根据文物的不同性质,规定保养的方法、措施、时限和责任人员等。

5.加强文物各项经费的控制

一是通过严格的文物征集预算,有效控制文物征集经费。首先综合分析大形势、行业现状、单位运营情况等确定文物征集工作目标。文物征集工作应以充实本馆库房藏品中的空白和薄弱环节为重点。文物征集工作,应有专职人员办理,建立由专家征集人员等组成的评议小组或征集委员会,负责工作。其次是拓宽征集文物的渠道,从单一的国家调拨文物转向多渠道征集文物,积极向社会征集文物。具体办法有:上级调拨、机关团体或个人的捐赠、组织或参加考古发掘和调查考察来征集文物、收购私人出售的文物。三是通过对文物经费的全程监控,保证文物经费用到实处,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6.提升文物管理人员的素质

做好文物管理要一支专业的高素质管理队伍。首先要对文物管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加强管理人员业务操作技能和管理技能的培训,通过理论学习掌握文物的特性,准确的掌握制度内容、岗位职责和管理要求,以使其能够正确操作,提升业务理论水平;还要对文物管理人员和安防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安全教育,做到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廉洁自律。其次是加强与各兄弟馆进行交流,学习其他馆先进的管理经验,取其精华,为馆所用。最后就是要求文物管理人员要有很强的使命感及责任心。通过对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更好的管理好文物。

文物安全制度范文4

一、工作目标

认真学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和文物安全工作的重要论述,树牢安全意识,筑守安全底线;强化责任落实,加强安全监管,推动实施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制度,文物消防安全责任制不断健全;深化源头治理,持续整治火灾隐患,有效化解重大文物火灾风险;推进文物平安工程,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应用,切实增强火灾预警防控能力;实施精准管理,完善消防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消防演练,扎实推进文物消防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三年行动,文物火灾隐患得到有效整治,各文物、纪念馆单位消防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重大文物火灾事故得到明显遏制,文物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二、主要任务

(一)强化文物安全责任

1.推动落实政府主体责任。积极推动本行政区域内人民政府,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实国家文物局、应急管理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扎实做好省政府年度考核文物安全绩效评价工作,推动政府与文物所在地的镇、街、局等签定《文物安全责任书》、指定文物安全责任人,切实履行文物安全属地管理主体责任,加大文物安全投入,健全、保障文物安全管理队伍和力量。

2.切实履行部门监管职责。积极协调会同消防救援机构,认真研判、分析评估本行政区域内文物火灾风险,安排部署文物消防安全工作,组织开展文物消防安全检查,督察督办文物火灾事故,督导整改文物火灾隐患。加强消防安全能力建设,强化文物安全队伍管理,推动实施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制度,组织做好文物消防设施建设,切实提升文物消防安全总体水平。

3.全面夯实单位直接责任。要认真履行会议会址、会议纪念馆文物安全直接责任,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并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按有关要求和文物安全实际需要,落实岗位责任制,完善消防安全设施和设备,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及时整改火灾隐患,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和措施。

(二)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

1.全面排查。排查会议会址和会议纪念馆等文物收藏单位,具有消防安全隐患的不可移动文物。

2.重点整治。杜绝在会议纪念馆内的生活用火、生产活动用火,保障用电安全,加强可燃物和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管理、消防设施设备使用维护、占堵消防通道、消防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火灾隐患和问题。

3.精心组织。在各重要节日、重大活动、特殊天气等节点加大对本行政区域内文物、纪念馆单位开展全面排查整治工作。

4.自查自改。文物保护服务中心和会议纪念馆要依照本方案和要求,认真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制订工作计划,组织人员力量,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全面排查检查,开列火灾隐患和问题清单,建立整治工作台账,逐项整改。对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和问题,要列出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对本单位无力整改的重大火灾隐患和问题,要切实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及时向报告,积极主动争取支持,尽快整改。

(三)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会议纪念馆要依照有关标准和防护要求,完善消防系统,配备适用的消防装备,配齐消防器材、器具,增强有效防火灭火能力。加强消防设施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制作消防设施设备管理台账,定期进行设备检测和运行测试,确保良好使用效能。

(四)切实增强管理和应急能力

1.实施精准化管理。会议纪念馆要从消防安全责任落实、火灾风险评估、安全用火用电、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消防设施设备维护检测、消防检查巡查、火灾隐患整改、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教育培训等方面,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2.加强日常检查巡查。各文物、会议纪念馆要按照《文物消防安全检查规程(试行)》和本单位实际,建立并严格实施定期对馆内和会议会址检查和日常巡查制度,明确检查巡查人员及其职责,科学设定检查巡查内容、频次和路线,做好检查巡查记录和档案。对检查巡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及时对账整改,不整改不销账。

3.健全消防队伍。各文物、博物馆单位按要求建立专(兼)职消防队伍和微型消防站。按照有关标准和实际需要,配齐专(兼)职消防人员,配备好消防器材装备。加强训练和严格管理,打造具有防火灭火实战技能的消防力量。

4.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各文物、会议纪念馆要根据本单位实际和周边防火环境状况,按照有效实用、便于操作的要求,科学制订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文物保护服务中心要针对特殊天气、重大活动、重要节日等火灾高发期,以及可能发生山火、林火等突发性火情,对野外的不可移动文物制订专门预案,采取专项措施。按照实战实操要求,会议纪念馆要定期组织本单位所有人员开展消防应急演练,切实增强应急处置和初起火灾扑救能力。区文旅局加强与消防救援机构联防联动,文物保护服务中心、会议纪念馆预案制订和消防应急演练进行指导,提升专业水准。

(五)大力开展教育培训

1.开展宣传警示教育。文物保护服务中心和会议纪念馆,要认真组织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宣传贯彻活动,以先进思想理念武装头脑、指导文物安全工作。定期组织安全法规宣贯、消防常识普及和火灾警示教育活动,通过专题讲座、以案说法、现场观摩等方式,树牢风险意识,强化安全观念。通过张挂消防安全宣传图标、发放安全警示资料等方式,增强周边社区和群众安全意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物消防工作。

2.定期进行培训考核。会议纪念馆要定期开展人员安全培训,及时开展新入岗人员岗前培训,消防系统操控人员持证上岗,着力培养会消防管理,会操作消防设施器材,会检查整改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和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消防安全“明白人”。

三、时间安排

按照统一部署,三年行动自2020年6月开始至2022年12月结束,2020年6月至12月集中开展文物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有关文物消防能力提升各项工作贯穿三年行动始终。

(一)动员部署(2020年6月底前)。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要求,合理安排本地区三年行动工作时段与时限。开展部署动员,将工作方案具体要求及时传达到各文物保护服务中心、会议幻像馆单位,做到全行业行动。

(二)排查整治(2020年7月至12月)。文物保护服务中心和会议纪念馆单位按照要求集中开展火灾隐患自查自改。开展文物火灾隐患检查整治,建立问题隐患和责任单位清单,制定整改措施和时限。

(三)集中攻坚(2021年)。开展火灾隐患深入整治,攻坚整改重大火灾隐患和突出问题。区文旅局会同当地消防救援机构,挂牌督办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同时,积极推进文物保护服务中心、会议纪念馆消防能力提升各项工作。

(四)巩固提升(2022年)。重点督导会议纪念馆安全责任落实、安全隐患整治、消防设施建设、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教育培训等消防能力提升情况,全面增强会议纪念馆消防安全治理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文物保护服务中心、会议纪念馆要充分认清当前文物消防安全形势,切实增强安全意识,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安排部署,强化督促指导,定期听取行动进展和工作汇报,研究推动重点工作,确保三年行动有序进行、按期完成。

(二)明确机构人员。明确牵头领导,文物保护服务中心、会议纪念馆法人为第一安全责任人并负责组织开展三年行动有关工作。文物保护服务中心、会议纪念馆2020年6月25日前将承办负责人和联系人报送至区文旅局公共服务科。

文物安全制度范文5

关键词:博物馆;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01

博物馆因为安全管理的问题,文物安全事故频发,很多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陷入万劫不复之灾。博物馆的安全事故不仅是某一人或某一单位的损失,更是人类文化遗产的极大损失。1984年6月17日,拉萨布达拉宫强巴佛殿因白炽灯烤着哈达、帐幔引起发生火灾,烧毁古建佛殿64平方米,铜质镏金佛像8尊,佛经100余部; 2007年3月7日贵州省铜仁市国家川主宫突发大火,这个有600余年历史的古建筑只剩下残砖断瓦。2011年5月28日,福建省武夷山市余庆桥失火,余庆桥与宋代“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类似,是世界桥梁建筑形式的“活化石”。 馆藏文物成为犯罪分子窥视的目标,安全形势不容乐观。2008年8月24日,敦煌博物馆工作人员因安保设施比较落后展厅内展出的7面铜镜竟有4面被盗。近年故宫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广东省乐昌县博物馆、山西省临猗县博物馆、临汾市丁村民俗博物馆、湖北省黄冈博物馆、江苏省如皋市博物馆等先后发生馆藏文物丢失、失窃、抢劫等恶性案件。博物馆安全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安全隐患不容忽略。分析博物馆安防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安保专业人才缺乏,重数量轻质量,从事安保工作的人员很多都是半路出家,受编制、财政影响,安保队伍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技防技术人员。安保经费不足,技防设施相对落后。工资待遇不高,造成安保队伍不稳定,很难招到高素质的安保人员。对安保工作不重视有麻痹大意和疏忽大意的思想,管理标准不高,要求不严,制度不落实等问题。亟待解决的博物馆安全问题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安全管理防微虑远

常增预见危机的能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见性意味着主动性、实效性。当前,安全隐患更为复杂、多变,如果不能对安全形势进行科学分析和预测,则安全工作可能会陷入“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消极保安全之中。提高预见危机要能走一步,看两步;抓当前,想长远。从看似安全中预见危机,从有利中发现不利,切实做到见事于初萌,“一叶落知天下秋”,从而把事故隐患都消灭在萌芽状态。常抓各项安全制度。抓安全工作首要的就是抓制度落实。落实起来丝毫不能打折扣,做到一个人也不少、一刻也不松、一件事也不丢、一步也不省。同时,加强安全监督和责任追究,克服麻痹、侥幸、松懈心理,形成人人要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抓安全的氛围。常建安全素质之本。安全素质是保安全的重心所在,提高全素质才是确保安全的治本之举。安全工作不会一劳永逸,安全工作没有时间节点,安全之弦必须时时处处绷紧,对于安全工作常有责任在肩,夜不能寝思想状态。

二、注重管理推陈出新

创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防模式,制度创新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都被管。严格各项制度、规范各项纪律、落实各项措施。保卫科的工作难事多、困难也同样多,下达一个指示、统一一个管理、落实一个制度,都必须经过很多次布置和督促。合理分配岗位用人是关键,按照梯形管理模式,严出纪律、严出作风、严出战斗力。严格管理是维系保卫科纪律的重要手段,坚持每周一次工作例会,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每天一次的岗位检查,过去的管理者表现为控制者、干预者和约束者,而现代管理者表现为解放者、协调者和激励者。保卫科的工作都是一些比较硬性工作,不能打折扣、不能拖沓,必须从人性管理贯彻到狼性执行,针对过程、针对思想、针对具体人要实现人性化管理,而针对结果、针对业绩、针对事情必须实施狼性执行。在考察每个人工作的时候,必须要有详实的数据,强管理、严制度、抓思想,以制度规范行为,强化管理的监督职能,形成较强的科学管理体系,形成了谋事有梯队,办事有制度,干事有合力的局面,解决了政令不通、工作不畅、效率不快的老大难等问题;创新思路,坚持问题管理、有效管理、人性管理相结合,要求看到问题不放过,解决问题不漏过,难点问题不绕过,在有效管理过程中,坚持管得有理,对事不对人,达到统一思想、统一标准、统一模式的效果,使工作的人无疑点,被管理者服气,人性管理中强调人格尊重、人文关怀,发挥个体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工作中强调人的作用,发挥人的作用。

三、夯实队伍厚积薄发

保安工资待遇较别的行业低,致使人难招、人难留,还由于职业缘故,保安不是终身职业、保安就是跳板行业,保安的流动性非常大,保安离职的突然性很大,造成工作中连续性不好,新的保安要熟悉工作程序,在岗位人员缺少的情况下,很多时候都是仓促中上岗,没办法抽出时间对他们进行培训,每次培训都是以岗代训形式,往往工作中出现失误的几率非常多。在这些工作中,作为管理者只能多一点时间沟通、多一点时间监督、多一点时间帮教才能解决好岗位上的问题。在针对临聘人员的管理上,多给予及时的人文关怀、人格尊重、生活关照是温暖人心、凝聚力量的最有效的手段,护卫职业地位卑微,我非常注重人格上的尊重他们,加强自身的亲和力,困难时做到有难同当,在工作中是领导,生活中成为挚友。让聘用人员感觉到组织关怀,受到组织培养,悟出人生目标,在岗位才能做到以馆为家、爱岗敬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抓日常管理中,注重安全技能学习与素质提高相结合,日常习惯养成与服务水平相结合,理想信念教育与精细化管理相结合,深化过程管理,在岗位操作过程中,以制度规范行为,以奖励激励动力,以监督保证执行,不断加强管理梯队人才培养,采取轮岗代训的形式,加强个人管理能力的锻炼,坚持问题管理,坚持每日的安全巡查制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博物馆安全管理工作任重道远,一定要汲取经验、借鉴经验、善于运用,在实践中夯实安全基础,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安保队伍,紧跟时代的步伐做好安全工作。

参考文献:

[1]张鹏举.对博物馆安全工作的几点意见.

[2]《公安部、国家文物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博物馆安全工作的通知》.

文物安全制度范文6

[关键词]现代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趋势

前言

文物是社会进步的历史见证,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是类社会在社会发展各个阶段智慧的结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现代博物馆如何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是我们共同关注的话题。现代博物馆在对文物的保护中做出了卓越贡献,但是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现代博物馆在对文物保护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改进与创新,进而开辟文物保护、管理的新途径。

1.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我国的文化遗产正在逐步减少,如传统的民间习俗、手工艺以及游戏等,丰富的民间文化蕴含着民族文化,是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见证。有效的保护文物资源,就必须提高人民对文物的认识和了解,使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提高对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保护意识,保护文物,是现代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之重点。

2.现代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加快,信息化的应用于各行各业之中,经济的迅速发展,民间资多充实,在各地相继建立新的博物馆,对老的博物馆也实行了维修、改建,在博物馆建设维修的过程中,大量的使用了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文物保护。如监控系统的使用,增强了保护的力度,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然而高科技的使用在增加保护力度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2.1科学技术的使用忽略人的力量。博物馆安全保护体系的建设包括:人防、技防、物防三个方面,在整个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人防,无论科技多么先进,离不开人的控制,只有将“三防”进行有效结合,才能起到安全防控的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高科技的大量使用,忽略人的因素,达到不防控保护效果。

2.2注重整体保护工作,忽略局部安全。博物馆的保护工作不仅是在整体上加强防火、防盗以及防破坏的管理,还要加强局部保护管理,由于文物的不可再生性,博物馆的安全工作不能忽视,需要在博物馆管理工作中,加强安全责任教育,保持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杜绝因工作马虎大意、缺乏责任心而造成文物的损坏。

2.3保护工作中对人的重要作用的忽视。在博物馆的保护工作中,人为因素起着主导作用,通常博物馆在使用高科技防预技术之后,忽略人的重要作用,忽视对人的管理,使得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责任不明确,空岗、缺岗现象严重,一旦博物馆信息防预系统出现问题,文物就会出现脱离保护现象,一旦出现问题,损失不可估量。

3.现代博物管文物保护管理趋势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犯罪的手段也越来越具有隐蔽性与技术性,如何做好博物管文物保护管理工作,需要政府、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借社会各界的力量加大对文物的保护力度,提高博物馆文物保护效率。

3.1加大文物保护资金投入。博物馆的文物都是极其珍贵的具有一定历史性和不可再生的物品,保护难度大,必须加大文物保护资金的投入。因而,国家应从政策上支持文物保护工作,提供财力支持。由于文物保护的对促进地方经济收益效果不明显,地方政府对文物的历史性、文化性以及艺术价值认识不足,导致文物保护资金困难。而实际上文物保护的作用,对社会的贡献意义重大,一方面能有效的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文物保护是地方旅游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带动地方经济的有效途径,因此,现阶段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精神文明建设。

3.2加强文物保护制度建设。在博物馆文物保护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文物管理保护制度,尤其是文物的提取与交接制度,文物的提取必须根据文物管理相关制度进行,签订正式文物出库依据,凳记清楚名称、编号、文物的年代、完整度以及归还日期等各个细节,并且有相关部门负责人,博物馆领导签字审批文件作为提取依据。交接双方必须当面清点,检查作好交接管理、保护工作,确保文物万无一失。

3.3文物保护管理向智能化、全民化方向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加强了对文物的管理与保护,充分发挥文物的价值,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也正向人性化、全民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首先,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要以人为本,文物的管理与保护在依赖于科技的同时,还离不开大量技术人员的支持,因此,文物保护不可忽视技术员的重要作用,是文物保护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次,文物保护是一项公益事业,要注重博物馆的公众形象,文物保护的最终目的是惠及民众,提高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形成全民参与保护社会氛围,充分体现社会力量,使现代博物馆的文物保护管理呈全民化的方向发展。最后,科学的进步与高科技的使用,博物馆文物管理与保护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博物馆根据自身的需要,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体系,实现文物保护的全面监控,提高文物管理与保护标准。

参考文献:

[1]刘天明,刘志武.加强大庆地区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的举措[J].大庆社会科学.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