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人才培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水平人才培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水平人才培养

高水平人才培养范文1

【关键词】湖北地区 高校 高水平 后备人才 培养机制

一、影响湖北地区高校高水平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的客观因素

(一)体制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举国体制,这种体制的特点是由国家统揽包办,具有较强的自我封闭性和行政依赖性。尽管如今,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就是其中之一,但由于受到已有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的影响和束缚,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体制也因此暴露出先天不足的问题。在对湖北地区部分高校教练员和相关管理人员的调查发现,有58.9%的人认为体制因素对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后备人才培养的影响非常大,有27.4%的人认为影响比较大。由此可见,体制因素是影响湖北地区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后备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

(二)政策因素

这里的政策因素主要是指国家、省、市及湖北地区具有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资格的学校出台的相应扶持政策。为了扩宽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渠道,解决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人文素质、就业安置等问题,“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被提出来,为了落实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国家及省、市及教育部出台了相应的招生政策,各级体育部门也相继向各高校中建立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在政策上也给予了相应的支持。正是因为有了国家、教育部门以及体育部门的相应政策支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才得以壮大和发展。尽管如此,湖北地区高校在落实政策的执行力度上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与相关学校的分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领导的重视程度、学校经费投入情况等不无关系。

(三)资金短缺

高校每年投入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资金是相当有限的,用于高水平篮球队的建设资金就更是杯水车薪了。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该校每年投入体育的专项经费近百万,但真正能够用于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经费只有30万,这30万不仅要用于学校篮球队建设,还要用于学校田径队、武术队、跆拳道队以及网球队的建设与发展。由此可见,每年能够用于高水平篮球队建设的经费也就只能是捉襟见肘了。投入经费的短缺会影响到高校高水平篮球队运动训练、营养、医疗保障等方方面面,因此,扩宽经费来源渠道,篮球队资金短缺问题已成为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后备人才培养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影响湖北地区高校高水平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的主观因素

(一)领导意识

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后备人才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方面,一所学校的决策层是否重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后备人才的培养是决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主导因素。在走访调查中,我们对湖北地区部分高校分管高水平篮球队建设的领导进行了访谈,我们发现,尽管多数领导表示对高水平篮球队建设非常重视,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却置于相对次要的位置。出现了高水平篮球队建设说起来重要,管理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部分学校的相关领导对学校高水平篮球队的建设只看结果,不管过程,只看效益,不看投入,导致一些湖北地区高校在招收高水平篮球后备人才的过程中只注重运动员的成绩,而忽视其培养的潜力,造成所招收的篮球后备人才来源单一,这样的后果无疑违背了“教体”结合后备人才培养的初衷。

(二)教练员人才队伍

高校高水平篮球队教练员执教能力和业务水平是影响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后备人才培养的又一关键因素。美国高校篮球队的成功与NBA的成功就充分证实了这一点。然而,笔者对湖北地区高校高水平篮球队教练员的调查结果发现,目前湖北地区高校高水平篮球队教练员多为体育院校毕业生,普遍存在学历高,但执教经验和水平不高的现实,他们参与高水平篮球队执教前基本上没有从事高水平篮球队的训练和比赛工作,加之高校高水平篮球队教练员多为兼职教练员,他们还要承担着学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任务以及科研任务,因而,没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训练和管理工作。

(三)运动员综合素质

为了了解湖北地区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后备人才的培养情况,笔者随机对湖北地区部分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后备人才进行了明察暗访,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访谈中,笔者从两个方面总结出影响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第一个是运动员的学训矛盾问题。这是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普遍的问题。在访谈中,笔者发现由于高水平篮球队员文化基础薄弱,他们与普遍大学生相比,在完成相应的学分要求时,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实现。然而,他们还有在平时的课余时间参与较大强度的运动训练任务,因而,学训矛盾便成了一个突出问题。第二个是运动员的意愿和态度问题。在调查中,笔者发现,一些高水平篮球队队员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他们通过特招途径进入高校后,只希望混个文凭为毕业后找个好工作,不愿付出较大的努力去学习和训练,甚至对参与学校的训练只是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这样的训练态度无疑会大大影响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后备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培峰,张玮. 中美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的比较[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4).

高水平人才培养范文2

侯俊侠:中国音乐学院管弦系主任、中国青年爱乐乐团团长、北京国际低音提琴音乐节艺术总监、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表演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低音提琴学会会长、北京市优秀教师。

音乐周报:管弦系作为一个建系仅仅4年的年轻的系科,是如何确定办学定位和方向的?

侯俊侠:管弦系专业建设和团队建设的指导思想一是与国际接轨,二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致力于中国管弦乐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力求在中国作品演奏、教学、研究,以及诠释中国管弦乐作品方面达到国内最高水平。

音乐周报:在总体指导框架之下,系里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侯俊侠: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出发,探索构建“分层动态式比较学习培养平台”。力求突出四个重点:

1、突出强调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培养。把课程体系建设落实在培养具有精深的专业素质、厚重的人文素质、对民族音乐文化有真情实感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上。

2、课程内容的设置力求面宽而具有针对性。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如:把专业学习内容分为四个方向,即针对独奏重奏方向、乐队演奏方向、教学方向、科研方向,开设不同课程供学生选择。

3、教学形式和教学过程动态衔接。打破垂直的专业课程界限,专业教师交叉授课,共同协作完成教学内容。

4、注重比较学习方法,力求中西融合。努力使学生能够在演奏技巧(基本技能)、乐感(音乐语言的组织与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心理素质与控制力)等方面,得到多层面系统培养。

音乐周报:经过4年的实践,这样的办学模式取得的效果如何呢?

侯俊侠:从实施的情况看,成效还是很显著的。具体来讲,实践性课程迅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十三名学生获得国际国内专业比赛奖项;“比较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强了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公演中国交响乐作品、室内乐作品、独奏作品四十余部,得到社会广泛好评;教学互动促进了师生之间的融合,提高了专业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培育出良好的师生感情,形成宽松的学习氛围。2010年首届弦乐毕业生的就业率基本达到了100%,即将毕业的首届管乐专业学生中,已有10人被国内各大乐团提前录用。

音乐周报:业内盛传中国音乐学院管弦系有一支豪华师资队伍,是由来自多个国家的专业教师组成的联合团队,能否简单介绍一下?

侯俊侠:师资建设方面,我们强调人才引进的高标准、多元化。管弦系专业教学团队由外籍、华裔、海归、乐团首席、教学名师共同组成。建系以来,引进的教师均获得博士或硕士学位,毕业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德国、法国、瑞士、西班牙等国家的著名学府。大多数人在各类国际比赛中获得过奖项,同时还担任中外著名院团的首席,有着丰富的演奏与教学经验。另外,人才引进注重针对性。针对国内艺术院校管弦乐教学的薄弱环节进行突破,如铜管方面,引进法国圆号教师、德国小号教师、美国大号教师;针对室内乐教学,引进瑞士室内乐教师。

音乐周报:系里是怎样调配这支教师队伍的优势呢?

侯俊侠:针对来自8个国家不同音乐学府的6名外籍教师、3名华裔教师、7名海归教师、4名国家级院团首席、以及不同专业的教学名师,我们选择所有教研室主任都由外籍教授担任。教学中注重同专业教师之间、相邻专业教师之间、不同教研室之间的相互协作;注重不同流派教学与演奏风格的相互借鉴。同时,重视与学院其他不同学科的合作。通过不同层面的整合、协作,外籍、华裔、海归教师比较快的融入了我院整体教学队伍,迅速进入角色,这种长期良好的互动也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专业视野,迅速提高了办学水平。

音乐周报:请介绍一下管弦系科研建设的情况。

高水平人才培养范文3

关键词:高职;内部评估;外部评估

评估是对某些对象的价值和优缺点的系统调查。教育评估是一种收集关于教育对象的本质以及质量的系统性信息的行为。教育评估是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甚至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所以长期以来各个国家都在探索、实施教育评估。我国现代最早的高等教育评估活动开始于80年代。1990年10月,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就高等教育评估的性质、目的、任务、指导思想、基本形式等作了明确的规定,从而确立了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制度的基本框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时,高职教育的评估工作也逐步开展起来。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高职教育的评估取得一定的成效,并在评估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指导性文件,如 2008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在评估指标体系、评估工作组织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教育评估规范文件的和评估活动的开展,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近些年高校扩招为社会大众提供大量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但师资的不足、教学基础设施的匮乏、生源质量的下降、教学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致使高等教育质量下降.使得高校的教学质量成为众矢之的,处于高等教育低端的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更是受到广泛怀疑。如何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已成为社会各界、政府有关部门、高校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国目前推行的主要是外部评估,即由国家教育部或省市教委组织评估学校以外的专家团对评估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进行评估。外部评估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包括:查阅资料、实地观察、听课、座谈会、学生专题研讨会、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技能测试、专业剖析等。

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索与实际操作,外部评估目前已发展得相当规范,其指标据有代表性,打分程序客观、标准,重视评估学校已取得的发展结果,其结论对评估学校影响巨大。因此,几乎所有学校对接受外部评估都非常重视,外部评估的确起到了引导办学方向,促进学校发展的作用。

受各种人力物力资源条件的限制,考虑到学校发展需要一定的周期,外部评估一般只能阶段性地对学校一段时期内的发展进行总结性评估,对学校的常态化状况往往无能为力。再者,因为外部评估结果与学校利益关系十分密切,大部分接受评估学校追求良好评估结果的动机可能过分强烈。基于此,虽然外部评估的指标经过精心设计在科学性上有保证,外部评估过程经过严格控制在标准化方面有保证,外部评估结果还是有可能受上述两个因素的影响而失真。这时内部评估就可以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内部评估的执行者是由评估学校的教师、教师团体、学校其他专业人员、校长、管理者、学校聘任人员等组成的专门团体,他们对学校各方非常熟悉,是被评估人员的同事或师长,对被评估人员的威胁、压力都比较小,被评估人员可以在放松的心态下自然表现,不必体验在熟人面前作假的尴尬。

内部评估的对象是学校的日常工作,它其实是一种可以随时进行的形成性评价,只要学校在正常运转,内部评估所需要的数据都应该随时可得。如果在内部评估中发现学校某项工作没有达到评估标准,评估专家可以马上指出并给出整改意见,而被评估单位或个人也可以即时回馈并及时修正。

随着我国外部评估的大力推行和发展,一些注重内涵式发展、社会责任感强的学校开始尝试进行内部评估,其理念之先进、效果之明显有目共睹。但是,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时间还不长,教育评估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起步也比较晚,外部评估尚有不完善之处,内部评估更是少有前人经验可供借鉴,探索中势必存在一些问题。

我国开展高等教育评估工作历史并不长,高职院校内部评估更是零星、少量、不成体系。无论是内部评估还是外部评估,我们目前比较重视的都是评估的管理功能,即政府通过评估引领高职教育发展方向,控制高校办学行为,这使高等教育评估较多表现出行政色彩,模仿、脱胎于这种政府外部评估的内部评估同样如此。前述几种内部评估表现出的问题其实就是行政化评估带来的结果。然而,高等教育评估除了具备强有力的管理功能以外,其教育价值更应该得到重视,从本质上说,教育活动的目的和规律是外部评估或内部评估的根本依据,评估应是一种充满教育意义和教育精神的价值行为。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内部评估更多体现为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外部评估的补充,根本不足以支持评估所应追求的教育价值目标,导致评估的教育价值在实践过程中被肢解、扭曲或落空。要改善目前内部评估重形式、轻实质,重教学、轻管理,重教师、轻学生,重运动、轻积累,重数字、轻文化的特点,须真正发挥内部评估的教育价值。高职院校开展内部评估工作是符合社会需求,符合办学规律的好事情,只要在内部评估过程中坚持自主性、常规性、科学性,避免形式主义,内部评估在促进办学方面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资料:

高水平人才培养范文4

关键词: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创新教育 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莱恩大学校长M.格尔思近几年曾说过:“今天,国家的贫富比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要取决于高等教育的质量。”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是实现“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力量,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当前,国家及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的重视可谓是前所未有,但高职院校面临的挑战也有增无减。一方面,高等教育的扩招和计划生育政策双重因素的影响带来的生源危机,使高职院校“招生难”前所未有。另一方面,我国的高职教育还处在探索阶段,尤其在经济全球化、企业面临转型的今天,如何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当下每一所高职院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每一位高职教育工作者,都有必要认真思考,高职院校该如何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所培养的人才的就业竞争力,实现高职院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迫在眉睫的课题。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的最根本、最关键的要素之一是师资。高职院校各专业都要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互联网+”的时代,呼唤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的蜕变。“互联网+教育”越来越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互联网+”的时代对高职院校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教师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的统一,强调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互联网的学习,对于教师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在互联网世界教师可以方便地参与远程培训,可以轻松地实现教师的终身学习。高职院校的领导也要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的培训,以提升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断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水平。同时学校还要鼓励更多的教师制作微课、慕课,参与开放课程建设,以此促进课程建设水平的提升。

高职院校要促进学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鼓励中青年教师下企业锻炼。要鼓励教师带着明确的目标任务下企业。通过下企业,专业教师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企业的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便于进一步提高自己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各专业要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加强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多重作用,如为他们开设专题讲座、令其担任专业技能大赛评委、令其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和指导专业建设等。

二、加强专业建设

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结合产业链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应以省品牌专业建设为引领,校品牌和优势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所有专业均衡协调发展,重点突出、梯次带动、优化调整、协调发展、彰显专业建设特色,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通过省级、校级品牌专业内涵建设,努力打造一支了解社会需求,理论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突出的“双向兼职、双向培训、双岗双责”的师资队伍。同时还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以实体、实训、实战为专业改革方向,把企业需要解决的实际项目带进课堂,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不断完善校内实训平_,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育人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开展社会培训、管理咨询等支持服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积极深化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不断创新合作机制,不断提升品牌专业在省内甚至全国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加强课程建设

课程始终是教育的一个核心内容,也是职业教育的核心。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现代职教课程体系的建立应该从工作岗位或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出发,逆向推出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 并依据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实践要求确定课程的逻辑安排;要依据岗位能力需求,对文化课、专业课以及职业道德等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构建、重新组合,充分体现为岗位能力服务;以岗位能力体系为基础,建立起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从而使课程教学更加符合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培养要求。并以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建设优质课程资源库。

教材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一项基本建设工作。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教材的规划。推动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编写既符合学校教育要求,又具有职业技术岗位工作特征的教材,丰富实践教学项目课程。要鼓励选用先进适用的教材,要做好教材质量评估工作,不断提高教材质量。

四、加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永恒的主题。正如苏州市职业大学曹毓民校长所说,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十三五期间,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工作。

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行业大学、企业学院、现代学徒制等改革实践,加强专业融合度、课程针对性和教学适应性,推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加大订单式人才培养力度,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完善校企合作运行和激励机制。加强对外交流与互动,与董事单位、行业协会、知名企业以及优秀校友保持密切联系与沟通,寻求校企合作机会,挖掘产学研合作项目;进一步丰富校企合作内涵,互聘师资,校企合作共建课程、编写教材,增加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的参与度,充分调动企业的教育资源,共同培养专业人才;发挥学校教师专长,拓展校外培训项目,提升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

五、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盘点2015、2016年度教育界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备受关注。可以说,当前,创新和创业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2015年5月,国务院颁行《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确立了到2020年建立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的全新观念为指导,整体更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结构。

“面向全体”就是要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将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为此,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完善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将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养成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集聚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十三五期间,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完善弹性学制,为学生自主确定学习时间、管理学业进程、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创设条件,支持学生创新创业,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实施办法,探索将学生完成的创新创业成果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等。

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如聘请创新创业方面有实际经验的企业专家担任学生的导师,如邀请有创业经历的优秀毕业学生回校传授创业经验。

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实践。积极推进学生参与学校研究性课程项目;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组织学生参加省教育厅、团省委、省人社厅等部门组织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各类创业类竞赛、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竞赛及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积极参加市、区有关单位组织的各类创业竞赛;联合行业企业,举办校创业设计大赛;组织有创业潜质和意向的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团队进行创业项目孵化和创业模拟实训,引导学生在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升企业领导力、管理水平和运营水平。

六、深化教育教学管理与建设

教育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的核心内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与提高需要提升教育教学管理质量来保障。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要更加重视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强化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和应用能力,不断提高管理效度和服务水平。

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与考核,是教师时间精力投向的最有力推手。目前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评价导向,普遍是重科研、轻教学、忽视育人,不管是职称职务晋升还是教学业绩考核、教师定岗定级,评价指标体系中科研业绩是影响最终结果的实质性指标,教学能力和教学业绩部分虽有体现但所占权重较小,有时甚至可以被灵活处理,而真正对学生成长成才起到关键作用的教师育人能力和育人成效则几乎没有体现。

十三五期间,高职院校要进一步理顺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标准,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规程;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学激励机制和教学成果评价机制;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工作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年度人才培养质量报告的量化程度、可比性和纠偏操作性。加强对教学管理、教学过程、教学规范的监控和指导。完善课堂教学质量等级评定和教学质量奖u定方案,优化教学质量激励机制,完善教师职称评聘机制。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需要。

七、结束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指出,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

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挑战:要培养大批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教育质量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是高职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真正做到把服务学生、成就学生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应对挑战,持续深化改革,才能保持活力,努力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实现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对我们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8,(11):41.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N] .中国教育报,2010- 07- 29.

[3] [1] 张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职业教育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23):117.

[4] 李凤艳.“质量立院”前提下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12): 115.

[5] 王祝华.教育质量视域下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J].职业教育,2013,(4):18.

[6] 龙德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2):16.

[7] 黄兴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机制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122.

高水平人才培养范文5

记者:钱书记您好,祝贺北京建筑大学今年成功更名为北京建筑大学,全面开启了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建筑大学的新征程。请问,学校为什么把“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建筑大学”确定为新时期的奋斗目标?

钱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因此,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不仅是中央对“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的要求,也是对地方高校的要求,要求地方高校要在不同领域内各具特色,在不同层次上实现高水平。任何层次、任何领域内的大学只要找准方向、集中优势,就可以办出高水平。因此,把“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建筑大学”确定为新时期学校发展的奋斗目标,既是学校历经七十多年发展积淀后进一步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响应中央关于不同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号召的具体体现。

记者:作为一所刚更名的大学,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学校是如何引导全校师生员工解放思想、统一思想,共同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建筑大学建设的?

钱军:更名大学,不仅仅是一个名字代替另一个名字,它意味着学校将肩负起新的使命!如何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建筑大学,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项全新的重大课题。解放思想、统一思想是其中关键。没有思想上的重大解放,没有观念上的与时俱进,就没有学校发展的新思路。作为一所地方高校,与部委高校相比,办学思想相对陈旧、发展理念相对保守、发展信心相对不足、进取激情相对缺失,这是制约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因,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内在障碍。学校始终坚持把解放思想放在突出位置,引导大家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从而推动中心工作创新开展。在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过程中,为做好解放思想、统一思想的工作,学校主要采取了3个举措:一是“坐下来、论起来”,全校全员开展“建设高水平建筑大学大讨论活动”。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党总支片组学习、“主讲主问制”党支部学习、建设高水平建筑大学论坛等规模大、范围广、层次深的大讨论,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思想、理清头脑、凝聚共识。二是“走出去、请进来”,组织干部和教职工走出校门,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调研高水平大学建设,查找差距,学习经验;邀请高等教育管理方面的知名专家学者进校开展高水平大学建设主题培训,为干部和教职工提供科学指导。三是“走下去、面对面”, 学校领导带头,带动广大处级干部,结合落实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相关规定,以“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建筑大学”为主题,走访基层调查研究,与教职工面对面深入交流,集思广益谋发展、形成共识促改革,为建设高水平建筑大学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记者:学校作为地方建筑类高校,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强化办学特色、提升办学水平,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建筑大学?

钱军:学校作为地方建筑类高校,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建筑大学”的征程中,主要在以下7个方面强化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提升办学水平。一是强化地方行业性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实施质量立校战略,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二是弥补发展短板,实施科技兴校战略,促进整体办学水平的跃升。三是突破发展瓶颈,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集聚提升水平的第一资源。四是拓宽发展视野,实施开放办学战略,大力提升办学国际化水平。五是夯实发展支柱,实施学科振兴计划,打牢提升水平的学科基础。六是坚持办学面向特色,实施服务首都计划,履行好服务地方、服务行业的基本职能,以服务强特色,以服务促发展。七是改善办学条件,实施条件建设计划,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总之,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树立办“大学”观念,用“大师、大楼、大气”,用大学的视野、大学的文化、大学的条件、大学的实力、大学的水平,让“大学”二字更加名副其实。

记者:学校实施质量立校战略过程中在强化人才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有哪些思考和实践呢?

钱军:高水平大学必须培养一流的人才。学校作为地方行业性高校,只有走特色发展之路,才能实现争创一流的目标。学校不断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积极构建以工程技术教育为主体,课内与课外实践教学两者相互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推进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推进“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国家级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的建设,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的工程教育新模式。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建成了校内外实习基地百余个,市级校内外人才培养基地6个。以新校区建设工程实践创新中心为平台,建立6个学生创新工作室。积极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发挥与行业企事业单位联系紧密的优势,探索建设“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联合体。

记者:学校在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建筑大学建设中,为什么实行科技兴校战略?

钱军:科学研究往往是地方高校三项职能中的短板,并严重制约着其他两项职能的履行。根据木桶原理,地方高校要想实现整体办学水平的跃升,必须加强科研工作。可以说,没有高水平的科研,就没有高水平的大学。近5年来,学校深入实施科技兴校战略,按照“组建大团队、搭建大平台,拿大项目、出大成果,得大奖、出大师”的思路,坚持以科研平台建设为支撑,以重大科研项目研发为纽带,以科研团队建设为根本,面向首都城乡建设主战场,着力开展具有首都城乡建设特色的科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8项,其中连续三年以第一主持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记者:人才往往是地方高校发展的瓶颈,学校是如何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突破发展瓶颈,集聚提升办学水平的第一资源的?

钱军:虽然引进人才是地方高校跨越式发展的捷径,但当前地方高校引进人才越来越难,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引培并举,立足自身加强现有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在设立1,000万元的人才引进基金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同时,坚持“不遗余力、不惜重金、不拘一格”的工作方针,成立专门的人才工作办公室,每年设立500万元的青年教师培养专项基金,倾力培育人才。注重团队育人,通过团队高水平的科研锻炼队伍,激活师资队伍建设的造血功能,促进骨干教师成大师,带动青年教师加快成长,不走自然成熟的缓慢过程。注重科研平台的聚才育才作用,推动人才、基地、项目的有机结合,既为学校事业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也为人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2012年人才工作取得突破,1名教授入选长江学者,1名教授入选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名入选长城学者。

记者:当前,国际化程度成为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标志。学校是如何实施开放办校战略,推进国际化办学的?

钱军:国际化是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有效途径。学校把实施开放办校战略,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作为引领学校事业发展的战略引擎,以全球的视野谋划和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一是推进人才队伍国际化。面向全球招聘领军人才,实施“柔性”引进政策和“客座教授”制度,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加盟。以青年骨干教师都有出国访学经历为目标,采取“费用全免、津贴全给”的方式,大力支持教师出国开展长期访学或合作研究。分批组织100名管理干部赴香港理工大学开展教育管理培训,拓宽管理队伍的国际视野。二是推进学生培养国际化。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建筑事务的国际化人才为目标,加强双语师资培训,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同时与承揽国际工程项目的建筑企业合作,选送学生到国外进行工程实践。三是推进国际合作办学。建好中法政府间合作项目中法能源培训中心,与美、英、法、澳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开展学分互认、合作办学项目,形成了合作培养博士、硕士和本科的多层次国际合作办学格局。在2012年首届京交会项目签约暨成果会上,与美国奥本大学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决定合作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北奥国际学院。四是推进科学研究的国际化。鼓励师生主持、策划、参与重大国际项目。2011年,学校教师向欧盟提交了4项亚洲转型项目,全部获批,占欧盟批准的5个中国项目中的4席,总预算约500万欧元。支持教师出席国际重要学术会议,支持院系主办了多场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提高师生在国际学术期刊上的数量和质量,推进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

记者:学科是学校发展的龙头,学校在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中是如何实施学科振兴计划,打牢提升水平的学科基础?

钱军:高水平大学关键要有一批具有“话语权”和“显示度”的高水平学科。学校各学科在发展过程中相对不平衡,工科较强,其他学科门类相对较弱,很难像研究型大学那样形成多学科齐头并进的局面。因此,学校选准科研突破口,凝练学科方向,营造某几个学科异军突起的局面,形成办学特色和优势。近5年来,学校以申博工程为抓手,大力实施学科振兴计划。坚持不懈按照传统方式,围绕申报博士点建设目标,加强学科建设,积聚学科实力。同时,紧紧抓住政策新机遇,组织申报“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从140多所高校188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进入首批30个实施项目之列。申博工程的不断推进,特别是申博项目的成功,为学校进一步凝练了学科特色,营造了传统优势学科建筑学一级学科异军突起、带动其他学科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3个一级学科增列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在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中,4个学科进入前15名,其中2个学科进入前10名。

记者:有人说,地方高校最大的特色就是服务地方发展。学校是如何强化服务地方的特色的?

钱军:服务地方是地方高校的重要职责,是地方高校的传统优势和特色,是地方高校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学校始终以服务首都城乡建设为己任,主动对接首都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的需求,全面推进服务首都计划,成为了“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基地”“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以及国家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重点在以下3个方面强化服务首都的特色。一是学科专业设置聚焦首都需求,实现学科专业与首都城乡建设的有效对接。二是人才培养聚焦首都城乡建设需求,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三是科学研究聚焦首都创新驱动发展需求,加强科技服务和成果转化工作。以参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及时转化和大力推广科技成果;积极推进学校“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建设,同时与其他驻大兴区高校和大兴区联合共建“京南大学科技园”;组织参加北京高校科技成果落地区县项目,首批落地的10个项目中学校就有2个项目。

记者:高水平大学应有一流的硬件条件。学校是如何改善和提高办学条件的?

钱军:学校原来只有不足180亩的老校区,办学空间非常狭小,严重制约着学校的发展。近年来,学校坚持“大楼”与“大师”并进,实施条件建设计划,克服重重困难,新校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09年全面开工建设占地近1,000亩的新校区。两年内自筹经费10亿元,实现一期工程16万平方米竣工入住,目前正推进二期工程12万平方米的建设,根本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微访谈

记者:您是怎么看待人才的?

钱军:我个人最喜欢的就是人才,非常爱惜、爱护人才。我们对人才不能责全求备,要善于用人之长,为人才提供个性化的舞台。

记者:您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钱军:我的教育理念是“个个成长、人人成才”,这也是北京建筑大学全校教职工的教育理念。

记者:对您做人处世影响最大的一句话是?

钱军:是“知行合一”这句话。这句话常提醒我们要实干,“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记者:对您启发最大的一句教育名言是?

钱军:是陶行知先生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就是“爱的教育”。

高水平人才培养范文6

一、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

培养的要求在考虑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时,数量是不容忽视的。即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规模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之一。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在数量上是以持续增长为基本特征的。现如今,一些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已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后期或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表1 的统计数据告诉我们,美国、英国、日本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均已超过50% ,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马丁・特罗所言的普及化阶段;德国、法国的高等教育入学率也达到40%左右,可以说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后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自20世纪末的大扩招以来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时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8年已达23.3%,虽然这一数据还赶不上上述发达国家,但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2907万人,人数规模居世界前列。正是以这样一个高等教育规模为基础,我们才能提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将由以数量增长为主转向以质量提高为主,并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试想,如果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仍处在小规模的“精英”阶段,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于大众化、普及化的今天,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就会显得不切实际,不合时宜。换句话说,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有了较为宽厚的数量基础之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提出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当然,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绝不仅仅是数量上的,相比数量和规模,人才的高水平、高质量应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对于人才培养更为根本、更为重要的要求所在。那么,什么是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才呢?

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以多样化为基本特征的。所谓多样化,是指在高等教育的各个领域,如办学、管理、教学、研究等体现出多元、多样的态势。培养人才也不例外。现代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从层次上讲,有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之分,从类型上讲,有学术型、应用型、技能型之别,更不用说学科类别上的多种多样了。因此,这就给我们讨论什么是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才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人们也很难给出一个关于高水平、高质量人才的确切定义。不过,综合众多的有关高校人才培养的研究、论说,我们似可对高水平、高质量人才作以下一些基本理解。首先,由于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类型较多,层次有别,因此,衡量高水平、高质量人才不应用一个尺度,一个标准,如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型人才与高水平、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的衡量标准肯定是不一样的。其次,不论高校培养的是哪一类型、哪一层次的人才,要达到高水平、高质量必须具备一些共同的品质与能力。其中,具有较高的知识素养与较强的创新能力应是最为基本的。

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来讲,虽然很难给出一个有关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对高校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准确的数量或质量要求,但我们可以从世界上一些高等教育发达国家(这些国家中有的无疑可以称为高等教育强国)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中找到一些认识高水平创新人才数量或质量的思路。例如,诺贝尔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医学奖被公认为世界自然科学界最具权威意义的奖项,它们被授予那些在这些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果的研究人员。因此,这些诺贝尔奖的获奖人数不仅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高等教育强国视野下的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改革一所大学乃至一个国家的自然科学研究水平,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一所大学乃至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创新人才的能力。

表2反映了从1901年诺贝尔奖设立开始到2007年的100余年间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医学奖获奖者的国别状况。美国以224人(占总数的43.0 %)高居首位,英国、德国位列二、三。若以二战结束的1945年作为分界线来统计获奖者的情况,可以看到这三项诺贝尔奖的获奖人数在这两个时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即二战结束以来的获奖人数是二战结束前的2.7倍。美国与德国的获奖人数在这两个时间段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美国二战结束以来的获奖人数是二战结束前的11.4倍,其增长幅度远远高出了总体的2.7倍;而德国则相反,二战结束以来的获奖人数少于二战结束前。美国与德国的这种获奖人数变化的差异,不仅佐证了世界科学中心自20 世纪初期之后由德国转移至美国这样一个事实,同时也反映了美国与德国的高等教育在二战结束前后的发展差别,并且说明二战结束之后美国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及其作为高等教育强国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所具有的强大实力。为了进一步验证诺贝尔奖获奖者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我们还可以分析一下诺贝尔奖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高校的分布状况。

表3从取得博士学位的角度列举了1901―2001年间诺贝尔物理学、化学奖获奖者最多的高校。在物理学奖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最多的11所高校中,美国占7所,德国2所,英国与法国各1所,具有这11所高校博士学位的获奖人数占1901―2001年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总人数165人的43.0%。在化学奖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最多的12所高校中,美国占4所,德国与英国各3所,法国与瑞士各1所,具有这12所高校博士学位的获奖人数占1901―2001年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总人数137人的50.4%。

另外,根据对1901―2001年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状况的统计,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的单位分布在87 机构(这些机构除个别科研院所外,绝大多数为高等学校),平均每个机构约1.79人;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占总数的41.0%;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最多的高校是哈佛大学,有11人,占总数的7.1%;在取得博士学位最多的排名前13位的机构中,美国占6个,英国2个,瑞典、奥地利、丹麦、瑞士、法国各1个,在这13个机构中取得博士学位的获奖者(66人)占1901―2001年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奖总人数175人的42.3%。[6]从上述有关诺贝尔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医学奖获奖者的统计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所占高等教育强国视野下的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改革有的巨大优势,毋庸置疑,这种优势与美国作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或曰高等教育强国)是有着密切关系的。虽然诺贝尔奖获奖者的人数多少不能概括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培养人才水平、质量的全部(因为诺贝尔奖获奖人数与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数量相比毕竟极少或者说是个别,且诺贝尔奖获奖者只是高等教育培养的多种人才中的一种),但它是反映一个国家科学与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这样认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若是仅仅培养出几位诺贝尔奖获奖者,而高等教育的其他方面较弱,那么可能还不能称之为高等教育强国;但如果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长时间培养不出一位诺贝尔奖获奖者,那就更难称之为高等教育强国了。

二、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的人才培养制度改革

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制度30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理念、结构、内容、方法等方面。在人才培养理念上,以社会本位价值观为指导的人才培养理念转向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价值观指导下的人才培养理念,素质教育思想、通识教育理论成为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在人才培养结构上,一个由专科、本科、研究生多层次教育组成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已经形成,尤其是近年来研究生教育在数量与质量上的迅速发展,使我国培养高层次、高水平创新人才的教育体系逐渐完善。在人才培养内容上,随着学分制、选修制、大类招生等改革措施的实施,以及通识教育的逐渐扩展,一个以宽专业、宽基础、宽口径为基本特征的人才培养内容体系正在形成。在人才培养方法上,偏重课堂讲授、偏重书本知识的传统教学方法正在发生变化,重视在实验教学、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正在成为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取向。毫无疑问,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实践中的上述诸多变化,为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的人才培养制度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那么,若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实践人才培养制度改革? 换句话说,为了培养出符合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求的高水平、高质量人才,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应该如何进行? 准确地回答这样的问题实际上是比较困难的。我国高等教育30 年来人才培养改革的实践,以及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尤其是高等教育强国高水平、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经验,可以作为我们思考这一问题的基本参照系。

1.重视人才培养理念的不断更新

在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及人才培养制度构建中,理念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从中外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角度来看,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才培养内容的性质、人才培养方法的选择及人才培养过程的走向。譬如,19世纪初期的德国大学,在洪堡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思想影响下,学术研究进入大学的教学过程,大学成为培养学术人才的基地。“到19世纪70年代左右为止,全世界能够训练学生从事科学、学术研究的机构,实际上唯有德国的大学。”[7]又如,自20世纪初开始在美国高等教育中逐渐形成的通识教育理念,成为美国大学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制定的重要基础,其影响作用一直延续至今并远及大洋此岸。因此,理念的更新在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改革人才培养制度的过程中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理念革新中,教学观的改变显得尤为迫切,而教学观革新的核心是逐步树立让学生具有更多的学习自由的思想。计划经济时代,在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高等教育制度框架内,有计划地培养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直接对口的专门人才这一指导思想,规定了高等学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的计划性与统一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时,其4年所学课程已被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好,4年的学习过程即是这一制定好的教学计划的展开过程。这种方式虽然对培养有一定规格要求的专门人才有作用,但对培养具有较高知识素养与较强创新能力的人才或许不太适宜。因为创新是一种不受拘束、富有个性的活动,培养创新人才勇于质疑、善于批判、敢于打破常规的能力与素质十分重要,而这些能力与素质的培养需要一种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因此,重视学生的学习自由应成为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的人才培养制度改革的重要理念基础。其实,早在19世纪德国大学培养学术创新人才的实践中,学习自由就已被作为一条基本的原则。

2.重视人才培养结构的不断协调

人才培养结构涵盖的内容比较多,如人才培养的地区结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等,是人们经常探讨的问题。如果我们对各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作一研究比较的话,可以发现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强国视野下的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改革的诸种结构在不同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例如就层次结构而言,有的国家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的比例构成呈“金字塔型”,有的国家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的比例构成呈“橄榄球型”。因此,关于人才培养的结构,很难找到一个适合众多国家的一致的标准或模型。不过,如果我们进一步研究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可以发现研究生比例相对较高是一普遍现象。可以这么认为,世界上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专科生、本科生占绝大多数的所谓“低重心”层次结构和研究生占有相当比例的“高重心”层次结构两大类,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尤其是高等教育强国的层次结构,毫无疑问属于后一类。

统计资料表明,美国2004年在学本科生为928万人,研究生为133万人,研究生占本科生与研究生总数的12.5%;英国2005年在学本科生108万人,研究生23万人,研究生占总数的17.8%;法国2004年在学本科生104万人,研究生25万人,研究生占总数的19.1%;日本2007年在学本科生251万人,研究生26万人,研究生占总数的9.4%。[8]我国2007年在学本科生1024万人,研究生119万人,研究生占总数的10.4%。[9]从上述统计来看,应该说我国研究生教育经过近年来的大发展,在数量上已经达到相当规模,研究生在学人数占本科生与研究生总数的比例已超过日本,接近美国。换句话说,从数量上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结构正在从“低重心”向“高重心”发展。但问题是仅有数量是远远不够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所要求的人才培养主要在于高水平、高质量,尤其是在研究生教育层次。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人才培养结构的协调不能仅仅认为是数量结构,还应包括内容结构。如不同层次的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衔接问题,不同类型人才(学术型、应用型、技能型)培养内容、方式的区别与融通问题等。

3.重视人才培养制度的不断改革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制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才培养制度实际上包括了从招生到就业,从校园文化到学生生活等有关人才成长的方方面面的制度、规则。狭义的人才培养制度主要指与高校教育、教学过程和活动相关的制度、规则。人才培养制度的确定与人才培养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就专门人才的培养来讲,可以看到这样两种不同的培养模式,即“本科+ 研究生的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和“本科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前者的代表主要是美国,自19世纪70年代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创建现代研究生教育制度之后,以培养法律、医务、商务、管理、教育等专业人员为目的的从事研究生教育的专业学院(Professional School)逐渐出现,由此,本科学院(如哈佛大学的哈佛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的哥伦比亚学院)加专业研究生学院成为美国综合性大学的学院构成方式,“本科+研究生”成为培养专业人员的基本模式。在这样的专门人才培养模式中,本科教育的通识性、研究生教育的高深性成为基本特征。所谓“本科专门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指在本科阶段完成对专业人员的培养,本科教育的专业性是这一模式的基本特征。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高等教育改革之后,我国所确立的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这后一种。为了达到在本科阶段完成专门人才培养的任务,我们制定了从教学计划、教学组织到教学实施、教学管理的一整套人才培养制度。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尤其是在研究生教育获得迅速发展,研究生比例已经达到本科生与研究生总数的10%以上时,研究生教育内容与本科生教育内容重复,研究生教育水平低下等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下,现在应该是到了认真思考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重新审视我们已经习惯了的人才培养制度的时候了。

参考文献

[1]高晓杰.科学谋划未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J].中国高教研究,2009,(2).

[2]丁三青.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强国指标体系的战略构想[J].煤炭高等教育,2009,(1).

[3]日本文部科学省.教育指の国比[M].2008.10-13; 教育部.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Z].

[4][8]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要[M].2008.244-245,64.

[5]徐万超,袁勤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的统计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4,(1);葛君,岳晨.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的统计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2).

[6]袁勤俭,葛君.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的统计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