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教学活动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教学活动案例范文1
幼儿手工活动指导课是指导幼儿学会靠手的技能,使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加工,创造出平面或立体艺术形象的艺术造型活动。剪纸课是其中的一门手工活动。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她们已经掌握了剪纸技法,现阶段关键的是学生如何将剪纸的技能进行有序的教学设计,锻炼和提高实际教学能力。
学情分析
我所教授的学生是中师学前教育专业三年级学生。通过二年级美术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学会了剪纸的各种技法。这给我们逐步深入的学习本节内容打下了一个良好的专业知识基础。心理上,学生对幼儿园手工教学活动的内容较感兴趣,我认为抓住这些有利因素,以角色扮演法和任务驱动法等方法,引导学生将身心投入课堂。
教学模式设计
创设情境——教学示范——任务驱动——小组讨论——作品展示——效果评价——归纳总结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编写幼儿剪纸活动的教学剧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剧本展示,并能用儿童化的语言讲述剪纸的过程。
教学难点
学生第一次编写教学剧本,对掌握剧本的内容、特点及要求,存在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1.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能初步根据幼儿剪纸课的活动内容,在25分钟内小组合作编写教学剧本并进行教学示范。培养学生尝试使用儿童化的语言,讲解幼儿剪纸活动的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表述、聆听、判断、沟通等能力。
2. 知识目标:巩固学生剪纸的基本功。掌握幼儿剪纸活动的教学内容。初步掌握编写教学剧本的方法。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信心。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和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幼儿剪纸活动及指导
幼儿剪纸活动的内容
剪纸教学流程的设计
1. 教学的主题
2. 教学的步骤及步骤说明
教学反思
1. 学前反思:
讲课的内容:《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指导》, 第七章——幼儿手工活动,第四节——幼儿剪纸活动及指导。
学情分析:三年级上学期,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剪纸的基础知识,现阶段主要的学习任务是学会备课、试讲,为教育实习作准备。所以我设计的教学内容,围绕幼儿剪纸活动编写教学剧本,并进行剧本展示。这个教学内容适合学生现阶段的学习需求。
2. 教法分析:我使用角色扮演法创设情景,以任务驱动法驱动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提高学习的效率。以德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作为依据,培养学生的思维、行动方法、动手能力和技能、习惯、行动标准及直觉经历、需求调节、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会影响课的效果的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清楚地交待任务,任务有小组分工、编写剧本、展示剧本、评价剧本共4个任务,学生在领会任务精神上应变能力不足,会影响任务的实施。学生在展示过程中,由于基础知识、经历、语言表达组织能力的不足,造成的胆怯、紧张,会影响剧本展示的效果。这需要教师和学生团队的鼓励。
教学后反思
1. 教材的合理使用,结束枯燥的文字解说,学生在设计教学的步骤中,对原有的剪纸知识要点与幼儿园剪纸活动教学结合,并融会贯通,增强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由原来被动接受的学习,转变为对自我负责的学习。
教育教学活动案例范文2
牛津英语9A教材第六单元中有关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的教授较为复杂。我们在初二阶段已经学过其时态不变的情况,如“The teacher told us 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大部分学生对人称的变化基本掌握,所以我们只需强调时态的变化。通过呈现五种时态的变化形式,再加上大量的机械的练习,让学生在反复操练中掌握间接引语的时态变化。为了增加语法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快乐学习的氛围中掌握本课重点语法知识,我就想到了我们经常在小学课堂上做的“悄悄话”游戏。
二、教学片段
T: Boys and girls. Let’s play a game, ok?
S: Ok!
T: We call the game “Tell me what he or she said.” A student says a sentence to someone, the listener tells us what he or she said.
For example,
A: I am happy today.
B: He said he was happy today.( B同学在向C同学转述完之后,自己再说一个句子。)
I am happy, too.
C: He said he was happy,too.(同样C同学向D同学转述完之后,自己再说一个句子。)
I went to the park yesterday.
D: He said he went to the park yesterday.(在D同学回答完后,我将句子投影到屏幕上,让其他同学判断这个同学转述得是否正确。)
T: Is he right?
S1: He is wrong.
T: Who can help him?(D同学转述有误,我耐心询问全班同学谁可以帮助该同学改正错误。)
S2: He said he had gone to the park yesterday.(我发现学生在笔头操练时正确率很高,但是口头练习,很多基础差的同学跟 不上,以致错误非常多。因此,我把S2同学说的句子投影到屏幕上,把句子读给大家听,让大家思考他说得对不对。)
S3: He said he had gone to the park the day before.
T: Very good. You are right.(结果S3同学很快把错误找出来了。于是在这个地方,我向大家再次强调时间状语变化的注意点。) Pay attention to the adverbials. For example, I visited the Palace Museum last week. Tell me how to change this sentence.
S4: The teacher said she had gone to the Palace Museum the week before.
T: You have done a good job.(下面,我继续请大家做这个游戏,尽可能造一些生动有趣,和实际生活贴近的句子。在这期间,我把大家造的较为优秀的句子投影到屏幕上。)
T: Time is over. Let’s read these sentences together.
SS: He said he was happy today. He said he had gone to the park the day before.
The teacher said she had gone to the Palace Museum the week before.(在将近15对同学做完此游戏后,我叫全班同学集体把屏幕上优秀的句子朗读一遍,以此巩固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中的时态变化。)
三、 教学反思
我们都知道语法教学比较枯燥无味,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并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教学应该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情境,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首先,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运用的积极性,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如果只是一味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仅仅讲授语法规则,完全脱离语言环境,做大量机械训练,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不高。
所以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这个游戏,让学生在情境中练习间接引语,增强学习的兴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口头表达能力。但是在活动的开展中,我也发现活动的效能不如原本所期望的那样。比如我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听的能力,有些基础差的学生无法对其他同学口头造的句子直接转换过来,因此我把句子打到屏幕上,说明设计活动的过程中假如出现例外情况,就需要设计者灵活变通。
现对如何发挥活动的效能作如下反思:
第一,设计与学生实际英语水平相当的活动。因为各班学生的水平差异很大,所以教师要认清学生的实际水平。比如,在我设计的这个活动中开始高估了学生听的水平,让学生听了之后马上就反应,不切实际,于是调整呈现与听的顺序结果反应较好。我们也可以首先选定一种时态进行专门训练,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准确获取信息,听也发挥了它应有的效能。
教育教学活动案例范文3
关键词: 低年级 体育活动 训练跳跃 激发兴趣 促进发展
我校非常重视学生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在学校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加大场地和设备设施建设;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建设活动场地,营造活动氛围,装备户外活动设备、器械;结合当地风土人情,利用废旧物品自制不同功能的活动器械丰富活动内容;活动中角色扮演,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给足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调动孩子探索的欲望,让孩子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得到了全面发展。下面仅以《小青蛙跳跳跳》体育活动为例加以说明。
一、创编意图
低年级是发展学生跳跃能力的最佳时期,此时期多以训练学生双脚跳的动作为主。怎样让低年级学生有兴趣地练习跳,并使其在增加动作难度的基础上巩固跳的技能,是当前低年级跳跃类体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于学生来说,模仿小动物是他们很喜欢的事情。青蛙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惯是他们理解和喜欢的,赋予学生“小青蛙”角色练习跳的动作,不仅有利于训练其跳跃动作,而且有助于激发其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学生以体能为主的身心和谐发展。
二、活动名称及适合范围
针对学生喜欢模仿小动物的特点和学生熟知并喜欢青蛙的实际,我们创编了《小青蛙跳跳跳》这个学生户外体育活动方案。本活动方案适用对象为低年级(5―7岁)学生,每次活动控制在10分钟~15分钟;参加本次活动的人数控制在25人之内;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可以组织该项活动。
三、活动目标
(一)练习双脚并拢向指定位置跳跃,尝试学习单脚跳和单双替跳,发展学生双脚向前跳和连续跳的能力,锻炼腿部肌肉力量,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
(二)能遵守游戏规则,能按照老师的指令进行游戏。
(三)体验同伴间一起游戏的快乐,提高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四、活动准备
(一)知识:课前了解青蛙的基本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惯。
(二)场地:废旧纸箱、蓝色绿色编织袋或废旧轮胎若干,围成池塘;或用跳绳、皮筋等装饰成小河沟。(在室外选择较平整的场地,用粉笔或其他记号笔在地上画若干类似荷叶的圈也可。)
(三)物品:青蛙妈妈胸饰一个,小青蛙头饰每人一个;小虫子(图片或模型)、小蝌蚪(图片或模型)、呼啦圈(绿色)若干;录音机、磁带。
五、活动步骤
(一)激趣、导入、热身。
情境导入:师生分别扮演青蛙妈妈和小青蛙。“蝌蚪宝宝,来跟着妈妈一起游泳吧!游呀游,游呀游,长出了两条后腿(蹬蹬后腿,踢踢后腿,屈腿压压);游呀游,两条前腿出来了(抖抖前腿,甩甩前腿,晃晃前腿);游呀游,游呀游,小蝌蚪扭扭屁股,转个圈,摸摸你的尾巴还有吗?小蝌蚪变成什么了?――青蛙!”
(在轻快的音乐中,青蛙妈妈带着小蝌蚪做准备动作,通过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不仅使学生的身体各关节慢慢活动开来,而且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也为以下的活动做好了准备。)
(二)练习双脚并拢跳。
(情境创设:今天妈妈要带你们到河对面去捉害虫。你们看,河面上有一些荷叶,我们要跳到荷叶上,踩着荷叶过河。)
1.教师示范跳(两腿并在一起,准备起跳的时候,手向后摆,落地时,手向前摆。)。
眼睛看着前面的荷叶,两脚并拢站好,屈膝、向前轻轻跳过去,轻轻落地、微蹲,然后站好后再找一片荷叶,看好了再跳过去,这样一片一片跳过去,直到对岸。
2.学生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请能力强的学生示范,其他学生仔细观察。
3.尝试从不同高度的岸边往下跳。
在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后,鼓励学生自由尝试从不同高度的岸边往下跳。教师提出跳得高、远、轻的要求,在练习中重点强调起跳和落地的动作方法,注意保持身体的协调性,使每次练习各有侧重。
4.尝试学习单脚跳和单双替跳。
在学生掌握双脚跳动作要领后,鼓励学生自由尝试单脚跳和单双替跳的练习。
(1)单脚跳:一条腿站直,一腿弯曲,紧贴在一腿的旁边。
(2)单双替跳:跳法同上,只是在交替的时候要注意保持身体平衡。学生由双脚的自由跳跃到单双替跳,难度增加,注意跳的时候保持身体的平衡。
(学生初步掌握“从高处往下跳”的动作要领后,需要通过游戏或提高难度保持他们的兴趣,从而巩固跳的动作,避免枯燥的纯动作练习)
(三)开展《小青蛙跳跳跳》的游戏,巩固跳的技能。
1.分组游戏。
情境创设:把学生分成若干组。“今天我们要到河对岸去捉害虫,看谁能从荷叶上跳到对岸”。学生从起始线开始,从一个圈跳到其他圈里,一边跳一边说儿歌:“小青蛙,呱呱呱,见害虫,抓一抓;小青蛙,跳跳跳,害虫见我跑不掉。”
引导学生学习小青蛙的跳跃动作,注意双脚跳的动作要领。看看哪只小青蛙跳得远,他是怎样跳的?请学生说说并个别示范,注意体会手臂和腿的动作要配合才能跳得远。
2.在进行《小青蛙跳跳跳》的体育活动中,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改变圈的摆放路线(直线型、环形、蛇形)、圈和圈之间的距离;指导学生巩固双脚跳的动作,尝试练习单脚跳和单双替跳。
(四)放松整理动作――放音乐。
1.师:今天你们这些勇敢的小青蛙,捉了那么多害虫,高兴不高兴?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庆祝一下吧!(跟着音乐做放松动作)
2.现在,让我们和朋友去分享美食吧!(学生自由结合小组交流活动体会)
六、活动建议
1.学生“从高处往下跳”时有一个向前的冲力,因此,“跳台”不宜过轻,要注重稳定性、安全性、多用性。低年级“从高处往下跳”的高度基本定为20厘米~30厘米。
2.各个圈之间的距离约30厘米左右,圈的直径约为30厘米左右,并要根据孩子的弹跳能力适当改变圈的大小,改变圈的摆放路线(直线型、环形、蛇形),改变圈和圈之间的距离。
七、活动自我评价
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遵循动静交替、循序渐进、活动适量、面向全体、关注个体的原则。本活动的开展立足于发展学生的基本动作,把基本动作技能的锻炼寓于趣味性极强的游戏活动中。教师赋予学生“小青蛙”的角色,依据大自然中青蛙的成长和习性,自然生成本活动中“小青蛙学本领”、“捉害虫”、“跳荷叶”等环节,让学生练习和巩固跳的动作,充分满足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好模仿、好表现等心理需要,让学生在乐中学,趣中练,大大激发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也从不同层面使学生动作技能得到发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玉婷.如何激发学生参与小学体育活动[J].小学教育,2012(06).
教育教学活动案例范文4
为加强我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培养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有礼貌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校决定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学八礼,做礼德少年"主题教育活动,现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宗旨
通过开展此次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全面了解"八礼"的主要内容,真切感知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发挥教师示范引领的作用,促进学生对"中华礼仪之邦"的认识,从而激励学生从自我做起,磨练品格、提升自我、勤奋学习,做新时代有素养的文明人。
二、活动安排
(一)"八礼"专题宣传活动
1.开展"八礼"宣传活动
组织全体师生认真阅读"八礼"的主要内容,通过办"八礼"专题橱窗,利用晨会、班队会等契机加强学生的认识,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全体师生发出倡议。让学生有所知、有所想、有所悟,从而真正理解"八礼"的主要内容。
2."八礼"诵读活动
各班级组织学生一起诵读"八礼"的具体内容,争取每一位学生都能熟记于心,将"八礼"的内涵真正融入到自身的价值观中去。
3.学校通过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平台、ITV等宣传报道"八礼"活动,增强舆论氛围,从而扩大影响。
(二)"八礼"征文评选活动(具体完成时间待定)
推荐有关弘扬"八礼"的优秀文章和书籍,让学生结合自身体验用文字来传达对"八礼"的理解;用文字来赞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文字来编织对自己、对他人、对祖国的美好希望。征文活动要求:文题自拟,体裁不限,字数600字以内。征文以电子档形式报送,请在电子邮件中注明"X年级X班文明礼仪征文"字样,在每篇作文末尾注明姓名、班级以及指导老师。(三至六年级每班限3篇,统一发送至)获得等次奖选手的参赛作文将统一上传于校园网站,并结集成册。
(三)"八礼"手抄报评选活动(具体完成时间待定)
在组织学生"知礼仪"的基础上,我校将举行一次"八礼"手抄报评选活动。让学生动笔来描绘心中的"礼仪",描绘中华礼仪之邦;通过评选获得等次奖的身边最美的"八礼"手抄报进行张贴宣传,并将电子版统一上传于校园网站。以此来带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老师和家长的热情,将学礼仪的号角传递到家庭中去。(一至六年级每班限3份)
(四)开展"八礼"主题队会活动
各中队利用每周一次的班队会,号召全校学生举行一次"八礼"的主题队会。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和感受来谈谈学校的"八礼"活动,畅谈对"八礼"的认识和感触,将本次活动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去。
(五)开展"八礼四仪"知识竞赛(具体完成时间待定)
从各班级随机抽取若干名学生进行知识竞赛。
(六)开展"最美礼仪使者""十大礼仪之星"评选活动
具体评选办法见《平阳县鳌江小学"最美礼仪使者""十大礼仪之星"评比方案》。
(七)开展"最美礼仪先进集体"评选活动
学校在开展学生礼仪评选活动的同时,为了激励各班级积极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来,拟通过主题班队会教育开展的效果,征文、手抄小报、知识竞赛等评比活动的等级,进行量化评比,在各年级选出"最美礼仪先进集体",从而促进学生崇尚礼仪,增进学生集体荣誉感。
三、活动分工
组 长:白洪涨负责学生礼仪教育的全盘工作;
副组长:林甲坚 负责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具体实施;
雷荣超 负责文明礼仪教育宣传工作;
成 员:黄海霞 负责"八礼"教育诵读、资料收集,评选"最美礼仪使
者""十大礼仪之星"
林莉 负责手抄报评比、征文活动;
各班主任 负责各班学生日常文明礼仪教育,组织评选好"最美礼
仪使者""十大礼仪之星"工作,收集上交相关资料;
四、总结表彰
活动过程中学校将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各班级的活动参与情况予以评比。
五、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希望各班主任、各班级认真执行本次活动的相关事宜,争取以此为契机,号召学生"学礼仪",做一个有礼貌的小学生。
2.精心组织、注重实效。各级部、各班主任要根据通知精神,认真组织学生进行专题阅读,撰写优秀文章,参加征文比赛。要围绕活动主题,有机整合学校其他德育活动,开展富有新意、有创造性、深受学生喜爱的主题活动,促进活动内涵进一步深化。
3.积极宣传、广泛发动。各班级要加大活动宣传力度,抓好校内宣传,不留盲点,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知晓活动、参与活动。
平阳县鳌江小学政教处
2015年3月6日
附件1:"八礼"诵读内容
附件2:鳌江小学学生基本文明礼仪规范
附件1:
"八礼"诵读内容
仪表之礼
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餐饮之礼
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言谈之礼
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待人之礼
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行走之礼
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观赏之礼
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游览之礼
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仪式之礼
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附件2:鳌江小学学生基本文明礼仪规范
仪表之礼
目标
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具体规范
1、勤洗头、洗澡,头发、身体无异味。
2、指甲里无污垢。
3、不当众挖鼻孔、掏耳朵。
4、勤换衣服、鞋袜,保持仪表整洁。
5、坐立姿态端正,在公共场合不东倒西歪。
6、保持书包和个人物品整洁。
7、公共场合不脱鞋。
8、站立式抬头挺胸。
餐饮之礼
目标
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具体规范
1、吃饭时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说话。
2、夹菜时不在盘中挑拣。
3、等候家人一起吃饭。
4、在公共场所就餐时不追逐嬉闹。
言谈之礼
目标
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具体规范
1、对师长不直呼其名,使用敬语。
2、接听电话先说"您好",通话结束说完"再见",再挂电话。
3、不用带侮辱性的绰号称呼别人。
4、在校园和公共场所讲普通话。
5、不说脏话谎话。
待人之礼
目标
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具体规范
1、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并表示祝福。
2、尊重老师劳动,上课认真听讲。
3、遇人面带微笑。
4、进别人房间先敲门,得到应允再进入。
5、用他人的东西,应先征得他人同意,用后及时归还并致谢。
6、用零花钱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
行走之礼
目标
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具体规范
1、认识交通标识,遵守交通规则。
2、上学放学时走规定路线。
3、乘车有序排队,不拥挤、不插队。
4、上下楼梯靠右行,不上跑、不下跳,不并排前行,不推挤他人。
5、乘自动扶梯靠右站立,空出左侧通道。
6、不乱按电梯的按钮。
观赏之礼
目标
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具体规范
1、提前入场,对号入座。
2、不随意走动,不高声讲话。
3、瓜皮果壳放入垃圾袋,自觉带离场馆或丢入垃圾箱中。
4、不站立和在通道观看。
5、观看结束有序离场,不拥堵通道、出口。
游览之礼
目标
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具体规范
1、便后及时冲水,不随地大小便。
2、不触摸文物,在景物上不画写、不划刻。
3、不追、捉、打、喂动物。
4、不攀爬景区设施。
5、带走自己产生的所有垃圾。
仪式之礼
目标
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具体规范
1、升国旗时脱帽、注视国旗行队礼,唱国歌声音响亮。
2、参加入队仪式、晨会等活动时,着装整洁,少先队员佩戴红领巾或队徽。
教育教学活动案例范文5
体验式学习是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管理理论的一种学习方式,主张通过学习者亲身体验来获得经验、感受,并在观察反思中深化认知、升华情感。目前,体验式学习已在教育、职业生涯以及终身学习等领域展示出了独特魅力。
“教育技术学导论”(以下简称“导论”)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入门基础课,旨在引领学生步入教育技术领域,了解本专业的核心思想、基本理论、发展历史和实践领域,对于学生专业价值理念的树立以及职业的规划与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社会认知度不高,报考本专业的学生对专业的学科性质、研究范畴普遍缺乏认识甚至存在许多误解。因此,如何使学习者迅速而准确地认识该专业并形成一种整体性感知成为“导论”课的重要使命。已有一些学者开展了有益探索,如提出以学习共同体作为学习组织形式[1],还有从做好“导”与“论”着眼,将课程教学分解为“三导四论”[2]。实践中发现,由于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与教学密切相关,即涉及“如何教”的问题,而学习者普遍缺乏教学经历,很难与教师在课堂上达成共同经验,也难以真正实现有效学习。如何弥补学习者教学经验的不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将体验式学习理念渗透到“导论”课的学习活动中,实践表明,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更好地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1 体验式学习的内涵及其特点
“体验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也译为“体验式学习”,发源于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经验学习”,并在哈恩(Kurt Hahn)博士创办的外展训练学校中获得推崇,而对体验学习的开创性贡献则来自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David Kolb)。20世纪80年代,库伯在整合了教育家杜威的“做中学”、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生论”等相关理论基础上完整地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的理论架构,它挑战了“教学即传递”这种流行已久的观念,主张学习是一种基于精心设计的体验之上的社会化过程[3]。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体验”一词被解释为“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不同的学科及研究者对“体验”关注的角度不同,或着重强调情感作用,或注重活动,抑或关注结果等。心理学范畴的“体验”主要指人们在经验获得及行为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认知顿悟、反省内化等心理活动[4]。在教育中,体验是一个过程,是个体亲历某一事件或情境的过程,是形成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产生新行动、新选择的过程。在体验中,主体主要通过想象、移情、深思、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交融、撞击,激活已有经验[5],产生新的认知并内化为自我的感悟,再使感悟转变为个性化的知识经验。因此,概括而言,体验式学习即指学习者通过参加精心设计的活动,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不断地观察、交流和反思,从而产生情感、建构知识、生成意义和发展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体验式学习具有如下特点:
1)情境性。体验式学习活动的发生总是与各种情境相伴,而情境的创设应真实或接近学生所处的真实环境。学习者置身于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体验多种感官刺激,并在这种情境与知识学习的结合中产生联想和情感的共鸣,达到对事物的更好理解。
2)亲历性。学习者亲历某一事件或情境,参与其中的活动,亲身去感受和体悟。这里的亲历主要包括两个不同的层面:一是主体在实践的意义上亲身经历某事;二是主体从心理的层面上对自己或他人的经历进行体验。前者体现一种外显的活动,后者则为内隐的活动,具有回顾、反思与移情的性质。
3)反思性。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行动应用”展示了体验学习过程是一个四阶段的循环过程,其中反思是体验学习的重要环节,是一个人心灵成长的原动力。学习者只有通过深刻的反思和总结才能真正获得经验的提升和知识的掌握并获得持久性的发展。
4)自主性。体验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来自主验证周围事件,并对外界信息产生自主意识的过程。它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与创造性,通过不断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来实现自我培养、自我体验、自我优化,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
5)个体性。体验式学习以体验为基本方式,而体验又总是与每个具体体验者独有的认知结构、情感结构、价值取向、人生经历发生联系[6],即使面对同样的情境,也常常会得到不同的认知,产生不同的结论。因此,体验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形式开展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与讨论,让学生在不同意见的碰撞中去领悟那些只能意会的知识。
2 “导论”课程的体验式学习活动设计
体验式学习的情境、亲历、反思、自主和个体性等特点对于大学专业导论课教学具有很好的适用性。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的主要目标是要突出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引领地位,通过学习促使学生对学科有一个整体性认识,能深刻领悟这门学科的核心实质及无穷魅力,能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较系统地建立起教育技术学科的知识体系框架。以体验学习理论统领“导论”课程,其基本思想是设计多种学习活动,并引导学习者发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反思,通过感悟来理解事物。
2.1 亲历专业实验室,初识教育技术
体验式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亲历性,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习者亲力亲为,通过亲身经历获得相应的经验和情感。我国教育技术(电化教育)本科专业始于1984年,作为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其社会认知度仍显不足,初次进入专业的学习者普遍存在困惑甚至误解。通过设计开展参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活动,可使学习者从技术的视角了解所学专业的主要架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由光学媒体、音响技术、电视教材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技术、微格教学、现代远程教育等众多实验室构成,是集媒体教学、平面设计、广告开发、网络技术应用和影视节目制作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实验教学基地。学生通过亲历专业实验室 现场参观,初步消除了与专业间的陌生感,也激发起学习热情。
2.2 创设多种情境,感知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应用型的交叉学科,在《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规范(讨论稿)》中规定其培养目标为:主要培养能够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复合型人才。并初步确定5个培养方向以及本科生应具备的六大专业能力。“导论”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从这些专业的培养取向、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方面使学习者逐步建立起对专业的整体性感知,而多种活动情境创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1)优秀作品赏析。教育技术学是建立在实践应用基础上的学科,实践能力是衡量本专业人才的重要指标,而能力的提升是个渐进过程。通过历年各种技能竞赛(如摄影比赛、平面作品比赛、DV大赛、课件大赛、网站设计大赛等活动)积累了许多优秀作品,成为引导低年级学生的示范资源。学习者在对往届学生作品的赏析中,拓宽个人视野,感受教育技术魅力,也增进其对本专业的思考。同时利于其及早了解国家、省市及行业协会的相关比赛,如全国科讯杯DV作品大赛、全国多媒体课件比赛等,极大地激发学习者的创作活力。
2)信息化教学方法的感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环境的重大改变,从课堂逐渐发展到信息空间中,形成了信息化教育大环境。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熟悉多媒体综合教室、校园网系统、计算机网络教室等典型教学环境,关注新的技术、新的工具给教育教学带来的新气息,更要学会信息化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实践表明,教师的示范教学对于学习者具有重要引领意义。例如,教师采用概念图教学,既形象地呈现了知识点间的联系,帮助学习者梳理了知识结构,又可以使其领会基于概念图的教学方法。再如针对教学模式的小组学习形式,设计了基于Wiki知识共享与协作交流平台的学习活动,学习者就同一学习内容进行交流和合作,不仅达到了对讨论内容较深刻的理解,而且引导学生在方法的感知中悟出方法的应用,形成一种利用教育技术学习教育技术的理念。
3)职业生涯设计与现实关照。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结合课程中五大培养方向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调研本校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以了解专业的社会适应性。通过电视台、动画公司、音像出版社、高校网络中心、网络教育学院等单位部门,学生归纳出本专业的社会岗位分布图。统计表明,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领域、高等教育领域、企业培训、教育产品开发、专业研究等方面。学习者直面这些现实数据,明晰专业的社会需求,有利于及早开展个人职业规划,并从分布广泛的社会岗位中,体会到专业的综合性对学生专业素质、学业能力等方面的高要求,也充分认识到机遇与挑战并存。
2.3 反思个体学习,领悟学习的智慧
反思观察是体验式学习过程的重要阶段,是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实际上即使跨入大学校门,一部分人的学习仍带有很大盲目性,难以成为高效率的学习者。而教育技术学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和改善人类学习质量,因此,将专业所研究的问题与学习者个人学习能力提升的现实问题相结合,应成为教学活动设计的契合点。为此,针对“学习理论”课程内容,设置“反思个体学习,领悟学习的智慧”互动主题,引导学习者总结和反思个人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经验与习惯,了解个人的学习类型与特点,并与同学分享个人成功的学习体验。实践表明,在教学中适宜地引入反思式的体验学习,学习主体通过现象、联想、记忆,将个人学习经历中最值得回味的成功、失败、快乐和苦恼的事件进行过滤和反思,有利于对学习理论相关知识的理解,可以更好地领悟学习中的智慧,更新自身的学习观念,并学会运用科学的学习观指导自身的学习与发展。
2.4 参与教学实践,实现自我认知
体验学习中的“体验”包括主体在实践意义上亲历某事的“原体验”和主体从心理层面对自己或他人的经历进行的体验。因此,一方面在教学中应适宜地引导学习者回味个人学习生涯中印象深刻的教师教学行为,引导其以教师的身份换位思考;另一方面要获得对事物的真正理解和产生认识、情感、行为的变化,最有效的方式是直接参与教学实践,亲身授课。学生授课活动内容选择了“教学媒体”部分,它既是“导论”课的重要组成,也是现代教学要素之一。依照常规媒体、投影类、电声类、电视类和计算机类媒体的分类框架分组,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小组,个人先在组内讲授,通过充分的交流讨论后推荐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最后由学生互评各组成绩,教师进行综合点评。实践表明,通过资料查阅与内容组织、ppt课件制作与演播、课堂语言表达与交流互动等授课环节,学生亲身教学实践活动,从中获得直接的教学体验,并在小组同学的交流互动中使主体性得到尊重、个性得以表现、创造性获得解放。活动中也会发现个人潜质与不足,使学习者更坚定了专业信念并找到努力方向,是一次完成自我认知建构的过程。
3 结束语
体验式学习作为国际教育界广泛推崇的教育理念,主张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境进行体验[5],并在活动过程中不断积累积极正面的体验,达到对事物本性或内蕴的一种直觉的、明澈的透察,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实践表明,基于体验学习理论指导“导论”课程设计,结合学习者特征开展多种体验式学习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弥补学习者教学经验的缺失,促使学习者从多个视角体悟教育技术学专业,更好地实现“导论”课程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慧迎.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设计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07(2):23-26.
[2]李子运.“教育技术学导论”的“导”与“论”[J].电化教育研究,2012(10):83-86.
[3]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王灿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刘艳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的体验学习活动设计 例谈[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8(24):61-63.
教育教学活动案例范文6
(一)学习动员
1、召开动员大会。由局领导作动员讲话,局机关全体同志及局直各单位副处以上干部参加。
2、局直各单位以支部(局机关以处室)为单位,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认真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3、组织人员参加省里举行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报告会及其它学习活动。
(二)、宣传教育
1、组织参加开展清除千里京九铁路沿线白色污染活动。
2、组织参加“优化生态环境志愿者活动”。
3、举办环保局直系统“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美好新某市”诗歌朗诵会。
4、邀请《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环境报》等中央新闻媒介的记者来我省进行生态采风,宣传“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5、实施“绿色中国筑长城行动”,组织开展“某市环境文化进校园”系列环保宣传活动。
6、在省广播电台“新闻话题”栏目开设“唱响环境保护主旋律,不断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系列节目,大力宣传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节目每月一期,每期时间长达1小时。
7、为增强青少年的环境意识,举办全省第二届“利乐杯”环保英语演讲比赛。
8、围绕2006年世界环境日和环保赣江行主题,在全省举办大、中、小学生“爱护水资源”征文活动及“热爱生活,远离辐射”大型户外宣传活动。。
9、在《环境与人》杂志和环保网站开设“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美好新某市”栏目。
(三)、工作要求
第一、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整个活动在局党组领导下进行,局直机关党委负责组织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