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外汉语学习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外汉语学习内容范文1
关键词:高校;对外汉语;思考;路径
对外汉语课程教学基础内容较为丰富,从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角度提升汉语教学专业性,可以进一步完善对外汉语课程教学机制。高校要做好对外汉语教育问题研究,强化自身教育实践、教育探索能力,切实从提升专业教育水平角度进行合理的教育规划,为未来阶段运用对外汉语开展深层次教学交流做好充分铺垫。
一、高校对外汉语教育难点
(一)学生汉语语言结构解析能力不足。汉语语言结构解析能力不足问题是高校对外汉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难点之一。该难点的产生原因由多个方面构成,其中学生汉语学习能力不足、教师缺乏良好教学沟通等,均对是主要影响因素。从对外汉语基础教学角度来说,由于汉语语言结构相对独特,相较于英语、法语及阿拉伯语等在语言元素上更为丰富,使学生对汉语语言结构掌握相对困难,无法将母语学习技巧运用于第二语言学习,一定程度对学生汉语语言内容及知识理解产生影响。除此之外,汉语语言结构解析,需要学生具备一定汉语学习基础,但高校对外汉语生源质量良莠不齐,部分学生对汉语语言基础知识掌握能力不足,使其无法对各个阶段汉语知识充分消化,难以基于现有知识体系构建完善知识结构,为后续阶段对外汉语教学形成阻碍[1]。(二)学生汉语声调、语境掌握困难。充分掌握汉语声调及合理选择沟通语境,对于强化学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具有一定帮助。在实际高校对外汉语课程教学方面,母语为越语、泰语、日语、缅语等语言的学生,对于汉语声调与预警掌握能力较强。之所以此部分学生在这方面存在优势,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越语、缅语等均属于汉藏语系,在语言结构上及语言表述方式上与汉语存在一定相似之处,学生在掌握部分汉语语义、词汇结构之后,即可进行较为简单的汉语交流;二是日语、泰语等东南亚国家,均属于汉文化圈的一部分,在语言使用方法、语言表述技巧方面与汉语存在互通性。所以,母语为日语、泰语的学生虽然在声调的掌握方面存在劣势,但对于迅速掌握汉语语境有一定的基础优势。换言之,语言文化差异一定程度影响学生对汉语声调、语境的掌握。高校对外汉语由于需要对多平台、多国家开放,所以在汉语声调、语境教学方面,无法从语言文化角度开展全面教学渗透,从而使高校对外汉语教育在对欧洲、美洲及非洲等地区学生教学方面,难以从语言文化角度开展汉语声调与语境教学工作,无形之间增加对外汉语教学难度[2]。
二、高校对外汉语教育现状及问题
(一)高校专项语言课程教学资源匮乏。对外汉语教学,需要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体系下的语言环境差异。因此,要根据不同地区汉语学习诉求及基本特点,合理布置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但在实际教学实践方面,常出现课程教学布局与学生学习诉求不一致的问题,导致对外汉语教学质量下滑,学生学习水平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之所以高校对外汉语教育产生这一问题,主要由于对外汉语教学资源相对匮乏,高校无法从多元化角度做好教学结构设计,采用的教学策略相对较为单一,让对外汉语教学工作长期处于缓慢推进环境,难以切实发挥教师对外汉语教学优势,促使其教学能力受限,课程教学工作开展无法按照预期规划稳步推进。最终导致对外汉语教学陷入恶性循环,难以从更高维度开展基础教学工作[3]。(二)高校对外汉语的动态教学能力不足。提高动态教学能力的目的在于强化教学弹性,使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开展能从细节上做好优化,进一步结合学生汉语基础学习能力调整教学方向,使高校对外汉语教育可以循序渐进推进实际教学工作。但由于部分高校对外汉语教学体系尚不完善,课程教学工作开展呈现阶段化教学趋势,使学生对汉语语言学习产生知识碎片化问题。学生汉语知识学习长期在语法应用技巧、语言结构、语义分析等方面徘徊,无法更深层次推进汉语教学工作。进而,一方面,拖慢汉语课程教学进度,另一方面,也影响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另外,教学目标制定不明确,也会对高校汉语对外教育产生一定影响,促使学生学习方向与教师教学规划无法朝着一致方向推进,最终让汉语教育工作质量大打折扣,影响后续阶段对外汉语教学的合理化开展。(三)教师对外汉语教学引导方法及技巧滞后。教师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对外汉语教学质量。高校对外汉语教师虽然专业素质过硬,但面对学生存在各类汉语学习问题,无法在课程教学方面做到教育工作全面化覆盖,在细节上容易产生纰漏。然而,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滞后,无法充分满足高校对外汉语教学需求,在教学创新及教学优化方面,未能根据当前教学实际情况做好深层次教育规划,使对外汉语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也未能取得良好成果。
三、基于高校对外汉语教育有效策略及路径
(一)强化教师肢体语言与母语沟通教学能力。肢体语言具有一定沟通便捷性,能更好基于肢体语言提高交流双方、多方信息理解能力。以肢体语言课程教学为载体,注重母语课程教学沟通,有助于更好地提高高校教师对外汉语教学能力。例如,对于部分汉语文化课程教学,教师应先做好与学生的教学沟通,帮助其了解汉语文化特点、文化来源,而后以课程教学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逐步融入汉语学习环境,并运用肢体语言提高学生对关键知识的理解能力。以此,强化学生对汉语文化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使其具备自主学习、自主挖掘的能力,进而提升教学有效性及教学质量。此外,教师要做好与学生课下的学习交流,了解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存在的困难,根据学生学习问题调整后续学习规划,为高校对外汉语教学的稳步推进夯实基础。(二)优化高校对外汉语教育评价考核体系。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直接影响课程教学方向。做好对高校汉语教育评价考核体系的优化,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亦可最大限度地弥补传统模式下高校对外汉语教学不足,使高校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能综合学生学习能力、知识理解力等多方面因素,更好地开展科学化教育布局,提升教学适应能力及教学质量。譬如,针对学生汉语表述能力考核,不仅要从其语言沟通能力方面做好考核评价,同时也要做好对语境、声调及语言表达方式等内容的深度分析,在细节上了解学生汉语知识学习的不足,并在考核评价方面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建议,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知识结构的缺失,为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创造有利的教育环境。(三)建立多元化对外汉语教学联动机制。建立多元化对外汉语教学联动机制,实际意义在于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差异,有的放矢地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联合多个专业教学机构,采取多种教学策略,灵活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布局。例如,针对母语为德语、挪威语及波兰语等小语种国家学生,应尽可能从提高汉语基础知识及语言沟通能力角度开展教学优化,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多位一体的教学联动,基于课上学习、课下复习方式,提高学生对汉语知识理解能力,充分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对于母语为英语、俄语、阿拉伯语等通用语言国家的学生,则可从汉语文化渗透角度开展教育规划,提升对学生的影响力,使高校对外汉语教学能按照学生学习特征与文化差异做好多层次教学设计。另外,高校对外汉语教学应利用自身的专业教育优势,做好教育资源共享与资源互换。通过引入外部资源,解决高校对外汉语专项语言课程教学资源匮乏问题,并联合MOOC与SPOC网络教学平台,开展专项混合式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从而为高校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开展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支持。(四)创新对外汉语课程教学实践方法及技巧。加强教育创新能力是提高教学适应能力的重要策略。高校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开展,要善于运用各类教学技巧,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改变及科学选择,使对外汉语基础课程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例如,在对汉语词汇的学习方面,教师可以采用组织课堂活动实践的方法开展学习互动,根据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将其分为多个小组,通过识别词汇读音、掌握词汇应用及词汇重组等方法,开展学习活动竞赛,利用学习活动实践提高学生对汉语词汇的记忆能力,帮助学生更快掌握多种词汇的应用方法。并结合学生学习需求尽可能在实践活动中融入其感兴趣的语言元素,提高其学习兴趣及学习意识,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后续阶段汉语课程教学能形成良性循环,为高校对外汉语课程教学长效化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娟.关于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对话”的几点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11):345-346.
[2]郭伏良,王强军.地方性大学对外汉语专业建设发展的对策与思考[C]//北京语言大学.2010年全国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2011年卷.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11.
对外汉语学习内容范文2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模式建构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以及融入世界进程的加快,汉语热已在世界各国悄然兴起。为顺应时展潮流,国内很多高校都开办了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经过系统的在校学习可以逐渐掌握对外汉语专业的理论知识,但对外汉语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还必须经过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与水平。但目前我国高校对对外汉语专业实践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无论在实践教学课程规划、内容编排,还是在实践教学硬件设备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加强对外汉语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指导,对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我国对外汉语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有待完善与改进
目前,我国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实践教学包括专业见习课程、实习课程、毕业论文设计等基本内容,学生能力主要依赖模仿性学习获得,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办学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学生实践课程的开设主要依赖校内环境,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与教学环境较为单一封闭,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学内容缺乏多样性,忽视了学生个体化差异,不利于个性化人才的培养。
2.实践教学实施重结果评价轻过程培养
在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对外汉语实践教学过程缺乏整体性、系统性与层次性。实践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培养实施的过程,不利于学生良好习惯、能力的养成训练。因此,只有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增强连续性,才能在实践训练中加深对理论学习的认识,不断拓展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实践教学的国际化意识有待加强
随着我国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和紧密,世界各国掀起了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在现代汉语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对外汉语专业主要以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外文化交流的专业人才为目标。对外汉语专业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了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具备国际视野与跨国文化交往能力。但目前我国对外汉语实践教学的国际化意识以及专业人才的国际视野、跨国文化交流能力还不强。
4.实践实习基地建设有待强化
对外汉语专业实习主要是面向国外学习人员,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实习基地建设的难度相较于其他专业更大。目前,很多高校的对外汉语专业实习基地缺乏,在基地硬件基础设施、管理制度建设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对有留学生生源的高校来讲,一方面要保证留学生教学质量,只有想法压缩本科生的实习时间,另一方面要满足本校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实习,无法再为其他学校本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建设已成为制约当前很多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二、对外汉语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针对当前高校对外汉语专业特点和实践教学实际,创新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对提高对外汉语专业教育质量,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1.健全和完善课内外实践教学体系
要充分发挥课堂、校园等平台作用,加强引导,不断激发学生对对外汉语专业学习的兴趣与热情。通过课程实践、技能实践、专题讲座培训等实践课程的开展,不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汉字书写能力、社交礼仪能力等,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在对外汉语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中要将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在语音、语法、词汇等知识的学习上,按照能力训练要求,通过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实践技能课程的学习上,要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艺术修养为目的,通过开设社交礼仪、口才训练、书法与汉字书写、乐器表演、京剧艺术等各类课程,完善课内外实践课程体系,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专业技能,培养艺术情操。
2.健全与完善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
校内外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课堂由校内延伸到校外,通过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亲自参与课程实习有关的课题选择、项目设计、社会调研等,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组织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社交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内容包括社会实践、文化考察、问卷调查等,社会实践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针对感兴趣的课题或内容深入社会开展调查研究。问卷调查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精细设计问卷内容,围绕对外汉语教学、留学生语言学习等问题设置相关题目。文化考察可以利用寒暑假期,组织学生通过参观历史博物馆、历史遗存遗迹等开展国内外考察活动,使学生走进历史,了解各国的风土民情、文化特点,提高感性认识。
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扩大国际合作交流
实习基地建设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对外汉语专业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只有建立稳定巩固长久的实习基地,才能为提高对外汉语专业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提供坚实保障。一方面,要注重实习基地建设的稳定性,根据对外汉语专业招生规模与学生数量,稳步扩大基地规模,将实基地建设重点放到留学生高校,以汉语国际教学实习基地、华文教学基地为主体,各类外资企业与机构为辅助,提高实习基地的多样性与层次性。二是强化国际合作意识,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与国外高校的沟通合作,建立境外汉语教学实习基地,以开展国际教育合作为平台,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外事协作能力、外语表达应用能力,增强中国文化传播能力,提升汉语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陈英毅.“分层递进式”实习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15(6):66-67.
[2]杨晓黎.双赢:对外汉语本科毕业实习的探索[J].安徽大学学报,2015(3):39-40.
[3]崔希亮.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与展望[J].语言文字应用,2015(2):112-113.
对外汉语学习内容范文3
【关键词】慕课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探讨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中文译为: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简称慕课,是一种以在线网络为平台的教学模式,2008年由Stephen Downes和George Siemens在美国首次提出,旨在将优秀的教育资源共享化。慕课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使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都能免费享受到最优质的的教育资源,随时随地学习汉语。
1、慕课教学的特点
1.1、开放性
慕课是一种开放的在线教学模式,不受年龄、种族和职业的限制,不论是学生还是公司职员或者退休老人,只需简单注册就可以在特定的慕课在线平台进行学习,无需付费,也不用通过任何资格考试。慕课教学打破了学校甚至是国家的“围墙”,使得不同阶级,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轻松得到丰富便捷的学习资源。
1.2、可选择性
慕课的视频时间不长,一般为八到十五分钟的教学片段,每个教学片断为独立完整的教学内容,这符合了学习者的最佳注意力时长,有利于帮助学习者在最佳状态下高效完成学习。因慕课具有延时性、错时空的特点,在网络技术的辅助下,学习者可以选择在何时何地观看视频,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观看教学片段的次数和顺序,已掌握的地方粗略看,不明白的地方反复研究。
1.3、互动性
为了方便在学习时进行互动交流,慕课视频中都设有讨论区,如果学习者在慕课学习中遇到问题,随时可在讨论区提出,与慕课中其它学习者一起解决,也可向授课老师或助教寻求帮助。为了有效监督和反馈学习者掌握的情况,慕课中还建立了学生相互测试评分的环节。
1.4、精品性
慕课中的老师由高校的名师担任,他们拥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是专业领域的权威人物,所以授课无论是从课程内容还到教学形式,都堪称精品。学习者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有网络和电脑就可以享受到一流名校名师的专业指导,这也正是慕课在短短几年时间能“井喷式”风靡全球的重要原因。
2、慕课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重要性
面对“慕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我们既不能盲目跟风,也不应妄自尊大、充耳不闻,将慕课教学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并不是完全取代传统上“一老师一教室”的教学课堂,而是为还处于探索阶段的对外汉语教学起到的辅助和完善的作用。
2.1、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
在今天以学习和学生为中心的时代,汉语学习者不再是知识和信息的被动灌输对象和接受者,而是语言知识的主动汲取者。对外汉语中的学习者多为成年人,拥有独立判断事务的认知能力,也有自我管理的自主能力,学习汉语的目的和兴趣大都不同,学习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老师教授的课程内容和课程进度很难适合每个汉语学习者的需要,这使得汉语水平高的学习者不满足现阶段的学习,汉语基础较差的学习者又不能完全掌握教授的语言知识,进而影响到全班的教学进度和效率。慕课的教学由单个语言知识内容的短小视频组成,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关课程,自主安排学习活动。通过有计划的视频观看、指导性的自觉阅读、针对性的系统复习、理解性的练习操作、积极参与互动讨论和思考,完成课程学习,自主解决问题,从而激发汉语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2.2、促进对外汉语优秀教师队伍的建立
在传统对外汉语课堂上,对外汉语老师一堂课一般只能带领几名,最多几十名的汉语学习者。而在慕课教学中,一个对外汉语老师或教学团队可以带领成千上万甚至更多的学习者。这样,对外汉语老师需求量就会变小,而市场竞争使最优秀的教育者凸显,在这种优胜劣汰的形势下,外汉语老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以便拿出最好的教学实力面对越来越挑剔的汉语学习者。此外,在当今语言教育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时代,迫使对外汉语教师掌握现代多媒体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以便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满足于学习者的汉语学习需要。慕课教学中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使讨论更加有趣,更具有价值,还可以在线收到比授课现场更具有穿透力的问题,对其今后开展教学和讨论意义重大。[1]与传统对外汉语教学课堂相比,慕课教学中所面对的汉语学习者的数量更多,情况更为复杂,老师不但要担任在线教学和测试的任务,还要参与视频的设计、录制、拍摄和后期制作等工作,这些也使对外汉语教师得到迅速成长,积累丰富而广泛的教学经验。
2.3、节约对外汉语教学成本
传统的对外汉语课堂要求老师和学习者在同一时间同一间教室集中教学和学习,老师一堂课最多也只能教授三四十个学习者,这种教学模式必然受到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的限制。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学习汉语的人数与日俱增,很多学习者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支付高昂的学费,只为能进入一流大学,寻求优秀老师进行专业的汉语学习。而对外汉语教学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培养大批优秀的对外汉语老师还需要大量时间和资金的投入,因此目前在这个领域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还比较匮乏,能专业地进行汉语授课的老师数量十分有限,远远不能满足汉语学习者的需求。慕课课程的学习则不受此约束,只要拥有一部可以上网的电脑就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进行学习,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可轻松实现教师和助教、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2]在慕课时教学中,教学资源可以循环利用,名校名师的专业教学可以惠及到更多的人,更远的地方,这大大节约了对外汉语的教学成本,汉语学习者不来中国就可以免费接受优秀汉语老师的专业讲解。慕课教学摆脱传统教学时间和地点的局限,极大地节约了对外汉语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的投入成本,使学习汉语变成了一件高效便捷的事情。
2.4优化对外汉语教学模式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是汉语学习者的导师和顾问。但是,在实际的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上,对外汉语教师拥有相当的“权威”和“影响力”,依旧还存在着教师一言堂的现象,而慕课能使这种现象得到良好改善。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效率,慕课中设置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大量的互动环节,如在线讲授、实时研讨、发帖互动以及在线测试等。这些多样、高效、合理的教学模式使老师不再处于“独角戏”的地位,而让学习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慕课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体系中的单向授课,转向在线讨论,随堂测试、自我管理学习进程,实现形式多样的互动,从而使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真正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3]将慕课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学习者对于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顺序具有更多的自和自由度,而不再使其禁锢于老师和课本,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决定教育发展的人”。此外,慕课教学与互联网技术等完美融合,使世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化,让其得到最大利用,使汉语学习者摆脱了对于时间、地点的束缚,这些从本质上优化了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使对外汉语教学出现了新的思路,激发了新的活力。
3、结束语
慕课是信息化时代必然的教育趋势,它以其自身独特的魅力推动开放教育资源等深入发展。将慕课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之中,有助于共享教育资源、更新教学思想、优化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对外汉语教师要从中汲取经验和教益,以提升对外汉语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世界上更多的人能轻轻松松地学习汉语。
参考文献:
[1]Russell L.Herman Letter form the Editor-in-Chief:The MOOCs are Coming[J].The Journal of Effective Teaching(an online journal devoted to teaching excellence),2012,(2)
对外汉语学习内容范文4
关键词:中介语语用 言语行为 语用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
一、引言
赵杨(2015)认为,中介语语用是非本族语者对言Z行为的理解与产出以及与二语相关的语用知识的习得。掌握汉语语用知识、具备汉语语用能力才会减少或避免汉语学习者的语用失误,顺利进行交际;而掌握学习者习得汉语语用规则的特点及其汉语语用能力的发展规律会使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更加合理、有效;而且,唯有全面掌握并分析、研究汉语的语用需求与运用规律,才能使对外汉语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更加科学、实用。(李军、薛秋宁,2005)
二、中介语语用研究的内容
中介语语用研究大多在言语行为框架内开展,言语行为是语言所共有的,不同语言的言语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赵杨,2015)。对外汉语中介语语用研究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汉语语用理解、汉语语用表达和对外汉语语用教学策略。
(一)汉语语用理解
汉语语用理解包括对语言形式中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理解和对语境中言语行为(话语意图)、间接言语行为(言外之意)的理解。
1.学习者如何理解语用意图
母语、年龄、文化程度、生活阅历各不相同的学习者中普遍存在从话语形式去理解言语行为的现象(Carrel,1981)。对话语意图尤其是言外之意的理解在日常交际中很重要(李军、薛秋宁,2005)。大多数汉语学习者在从语言形式去理解话语意图的逐步推进中因汉语语用知识的不足而不得不借助于母语。
2.影响语用意图和言外之意理解的因素
影响学习者对汉语语用理解的因素有汉语表达形式和语境、学习环境和在目的语环境中的居住时间以及学习者现有的相关知识系统、思维方式和习惯等。因此,在语用迁移的作用下,学习者即使掌握了汉语的语言形式,也不一定能对汉语语用中的社会文化规则作出正确的理解。
(二)汉语语用表达
简单、直接是汉语学习者语用表达方式的主要特点。
1.汉语学习者与汉语母语者在语用表达方面的比较
语用研究中,汉语语用策略和语言形式的差异有:
第一,因中外文化等因素造成的词汇方面的差异。
第二,因言语形式和言语功能对应的不同造成的言语行为方面的差异。
第三,因组织和表达方式的不同而造成的话语结构层次方面的差异。
2.汉语学习者的语用失误
汉语语用失误在汉语学习者中的主要表现有:
第一,由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的信仰、价值观和生活习惯造成的话题选择不当。
第二,由不同语言中形式和意义的对应差异造成的语用不当。
汉语母语者会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和语用策略,而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则很难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有汉语学习者对汉语语用知识的掌握少,母语迁移的影响,中外文化的差异以及由此形成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
(三)对外汉语语用教学策略
语用能力是指在交际中能正确选择语法、形式规范的语言传递意图,顺利进行交际的能力(车永平,2005)。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形成学习者的汉语语用能力。因此,深入研究对外汉语语用教学中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规律、教学引导、语用实践教学的安排、不同类型学生的针对性教学等方面的语用教学策略至关重要。对外汉语语用教学策略的研究和实践能为对外汉语语用教学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也能为更加有效地培养和提高汉语学习者的汉语语用能力提供更多途径。
三、国内汉语中介语语用研究现状
吕必松(1993)指出,提供更加优化的教学方法,以使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和教学的效果进一步提高的着手点是对中介语系统的系统描写和对其发展规律的揭示。而对收集学习者数据的工具进行研究、描述和限制也是必要的。(刘绍忠,1997)
(一)语用能力
界定和培养语用能力、调查学习者的汉语语用能力、分析影响语用能力发展的因素、测试评估语用能力是国内语用能力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是现有相关研究中的两个主要研究方法。
近几年,吴琳(2002)、孙德华(2006)、施仁娟(2013)等国内一些学者关注汉语语用能力的发展问题。王鸿雁(2014)指出,语言能力不是语用能力发展的基础。应在汉语和学习者母语的对比中充分强调影响交际的社会语用因素,更好地促进二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提高(姜占好,2003)。王婷(2007)、余光武(2014)等学者对学习者语用能力的测试和评价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二)语用失误
目前,对语用失误的研究既加强了实证,又细分了学习者,以对欧美学习者语用失误的探讨为基础(朱明霞,2011),赵三敏(2006)、李月侠(2009)、罗欢(2012)、王雅(2014)等学者对日、韩、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地的学习者的语用失误进行了分析讨论。关于引起语用失误的原因的研究有很多(毛嘉宾,2003;王勤、杨一虹,2007;李炜,2009),毛嘉宾认为,造成学习者语用失误的原因有母语和汉语在语言能力及文化上的碰撞、文化和语用教学的失误及空白、对学习者语用失误的容忍等。张寒随(2011)通过研究发现,引发语用失误的原因有文化、社会、民族性格、语言表达等各方面的差异以及学生语用意识淡薄和教学问题等。
(三)文化语用
胡文仲(1999)认为语言承载、体现着文化。语言学习中,对文化因素的忽略可能会使社交语用失误频繁发生(何自然,2003)。王美玲(2010)认为,文化因素对汉语语用系统的影响重大,而汉民族特有的语用环境和汉语特定的语用工具决定了在对外汉语语用教学中必须进行相关的汉语文化语用教学。
陈光磊(1992)将文化因素分为语构文化、语义文化和语用文化后,张新(2008)总结了初级阶段的五类语用文化:招呼介绍类、请求建议类、赞扬责备类、道谢道歉类、谦虚礼让类。目前,语用文化因素的研究大多着手于这些文化项目。这并不是系统化、条理化和规则化语用文化因素本身,而是阐述其文化效用及运用规约。(陈光磊,1997)
(四)语用教学
陈新仁(2013)认为,现有的中介语语用研究成果满足不了广大二语教师需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重理论、轻实践,主要关注语用能力概念、构念的讨论,较多分析外语学习者的交际语料,较少联系教学实践,缺少对课堂教学的操作性指导”。
刘福生(2004)提出,语用能力的发展应在语言输出的过程中实现,学习者需要通过语言实践来加强他们的语言意识。卢仁顺、夏桂兰(2005)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应该加强对不同语言背景的学习者在汉语学习的各个阶段的情况的调查研究,全面记录描写其中介语语用,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学习内容的学习难度在各语言层面及不同阶段的分布情况,以便为教学和教材编写提供更加具体、实用的参考。董于雯(2010)提出,教师应以语用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为基础对对外汉语语用教学的主要内容展开探讨,为培养学生对汉语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而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文化信息。李丹青(2011)提出,尽快整理出一套适合外国人学习的对外汉语语用体系是今后语用研究的重点。目前,一些研究涉及到现代科学技术在汉语语用教学中的应用,也有研究者不支持在汉语语用教学中运用现代科技。现今研究中提出的用来辅助汉语语用教学的现代科技手段主要有四类,包括故事片与情景剧、不同形式的视音频材料、语言在线练习工具和网络交流软件。(蒋晓峰,2012)
四、对外汉语中介语语用研究的不足
(一)汉语语用研究范围方面
汉语语用研究范围不够广泛、细致,研究成果不够全面,需要进一步拓宽汉语语用研究面,更需要专家学者们对汉语语用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对不同国家、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学习者的语用知识的选择和教学策略都需要进行更加深入、具体的研究,关于语用教学内容方面的研究更是亟待加强。对学习者汉语语用能力的测试和评价方面的问题关注和研究较少,需要进行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二)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等方面
对汉语语用理论体系的研究不足,研究方法、研究数据的收集、分析的限制和描述不够充分,这些都会影响语用分析的正确性。对外汉语语用研究需要依托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才能够更加充分、全面、准确地对汉语中介语语用进行研究,因此,语用学理论体系的建设亟需完善。
(三)教学建议的可行性方面
对培养语用能力的重视和很多语用教学策略的提出在中介语语用研究的过程中已经大大地帮助了对外汉语教学。但是,有些教学策略的可行性不高,无法很好地贯彻到真实的课堂教学中去,如应用影视素材和融入真实语境等教学策略都很难在教学中予以把握。教学中对输出训练的重视不足,缺少有效、可行的训练方法,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的输出训练应该得到更多关注。
(四)教学测试评价方面
关于如何对学习者的语用能力进行有效测试和评价这一问题,虽有学者提出,但是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仍然空缺。笔者建议,在测试方面或许可以把现代聊天工具引用进来,使外国学生在模拟的受测社交语境中和汉语母语者进行交流,同时对测试中的真实语料进行分析、收集并汇总进语料库。关于教学测试评价方案也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希望在研究和探讨中能提供更多思路,以便寻找到切实可行的测评方案。
五、结语
对语用知识教学的充分重视有助于达成对外汉语教学中提高学习者交际能力的最终目的。对外汉语中介语语用研究对对外汉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认识到文化教学、语用能力和汉语中介语之间的密切关系,充分发挥语用教学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语用理解和语用表达上的重要引导作用;在适当的教学策略的运用中,促进学习者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汉语语用失误减少,提高汉语语用能力,帮助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更快达到运用汉语顺利进行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车永平.对中介语语用能力发展的社会语言学思考[J].昆明理工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2]陈光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
(3).
[3]陈光磊.关于对外汉语课中的文化教学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
1997,(1).
[4]陈新仁.语用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3:93.
[5]董于雯.对外汉语教学视野下的汉语语用研究[J].国际汉语学
报,2010,(00).
[6]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127.
[7]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52.
[8]Y晓峰.中介语语用僵化视角下影视素材促学分析[J].鸡西大学
学报(综合版),2012,(10).
[9]姜占好.中介语语用学研究及其对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启示[J].
山|外语教学,2003,(2).
[10]李丹青.中介语语用学研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J].内蒙古
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4).
[11]李军,薛秋宁.语际语用学对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启示[A].第
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
[12]李月侠.泰国学生习得汉语过程中的语用失误分析[J].湖南医
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13]李炜.留学生汉语语用失误的客观成因探析[J].现代语文(语
言研究版),2009,(3).
[14]刘福生.浅论“语言输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
版),2004,(2).
[15]刘绍忠.国外语际语用学研究现状与我国语际语用学研究的思
考[J].现代外语,1997,(4).
[16]卢仁顺,夏桂兰.语用迁移研究述略[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1).
[17]罗欢.东南亚留学生汉语语用失误现象探析[D].长沙:湖南师
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8]吕必松.论汉语中介语的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1993,(2).
[19]毛嘉宾.外国人学汉语的语用失误成因探析[J].云南师范大学
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3,(3).
[20]施仁娟.留学生汉语语用能力发展状况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3,(5).
[21]孙德华.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语用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
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22]王鸿雁.对外汉语教学语用能力培养探析[J].现代语文(学术
综合版),2014,(1).
[23]王美玲.对外汉语文化语用教学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2010.
[24]王勤,杨一虹.体育院校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差异和
失误浅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增刊),2007:311-312.
[25]王婷.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用测试[J].科技信息(科学教
研),2007,(33).
[26]王雅.韩国汉语学习者熟语的语用失误分析及教学对策[D].沈
阳: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7]吴琳.试论汉语儿童语用能力的发展[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28]张寒随.初级阶段对外汉语语用教学浅谈[D].武汉:华中师范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9]张新.《初级汉语课本》中语用文化的考察和分析[D].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0]赵三敏.印度尼西亚留学生“批评”语用失误之调查分析[D].
厦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1]赵杨.第二语言习得[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5:146.
[32]朱明霞.欧美留学生跨文化社交语用失误研究[D].重庆:西南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3]余光武.论汉语语用能力的构成与评估[J].语言科学,2014,
(1).
对外汉语学习内容范文5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地域文化渗透 O2O模式
一、引言
随着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外交流不断加深,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世界渴望了解中国,学习汉语的风潮风靡开来,来华留学人数持续增加。“汉语热”的持续升温给对外汉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全面到来之际进一步完善国际汉语教学及推广是国内研究者及专家一直以来努力探索的问题。同时,中国文化的复杂性和广博性决定了地方高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必要进行相应的地域文化渗透。因此,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结合本地特色资源创新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模式,将地域文化渗透形成一个高效实用、与时俱进的教学体系成为一个意义深远的研究课题。
二.地域文化渗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两者密不可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尤甚。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Sapir,E.)在对语言与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和信仰之间的关系展开调查后得出结论:“语言有一个底座,语言不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1]如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是随着我国国力增强而带来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蓬勃发展、学科深入拓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课题。我国对外汉语教学著名学者刘教授一再强调:“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语言教学本身就应包含运用目的语成功地进行交际所必需的文化内容。”[2]
然而,对外汉语教学相对于其他语言教学而言,本来就有特殊性。中国文化的复杂和广博决定了地方高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必要实施相应的地域文化渗透。就汉语语言本身而言,其经过了数千年的薪火相传,文化积淀深厚,文化内容繁复。从教学对象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学习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接触汉语以前已经在母语环境下形成完全有别于中国文化的与文化行为与思维方式,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很可能产生“文化休克”带来的跨文化障碍[3]。所以,通过地域文化渗透丰富和完善对外汉语教学内容十分必要。程书秋认为地域文化环境适应的程度高低对留学生能否成功习得汉语起着决定性作用[4]。留学生在进行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从地域文化找到切入点,通过当地的方言、饮食、婚丧习俗、民风民俗、民间信仰、民居等真真切切地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及汉语的深度,使汉语教学更生活化、情景化、交际化。
三、地域文化研究
1.地域文化教学内容
将地域文化科学合理地渗透至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之中可体现以下几个优势:首先,高校本身就是一个半开放的地方社会,课堂上教授的地域文化在课下可以很及时地得到验证,而在验证过程中留学生可以深化对文化的认识并提出更有益的思索。其次,一些高校对外汉语教师对其所生活的地域文化也是了解颇深,可以有计划地向留学生传授。再次,从留学生每天生活的文化语境出发,由地域文化引申到中国文化有利于帮助他们将课本知识实际运用于实践生活。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在中华大地上,不同社会结构,社会发展水平的地域自然地理环境、民俗风情习惯,政治经济情况,孕育了不同特质、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5]。历史文化名城镇江曾吸引众多国内外游者来此探胜怀古,观光旅游。白娘子水漫金山、北固山刘备招亲、梁红玉击鼓战金兵、岳飞圆梦金山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美丽传说和历史故事与周围苍山绿水相映成趣。基于此,本文将课题组高校所在城市的镇江文化作为本次对外汉语地域文化渗透研究首选的研究对象。
2.地域文化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对任何背景、任何母语和任何汉语水平的学习者常使用同样的教材。而在现代教学观念里,要遵循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外汉语旨在培养外国学生运用汉语的能力,而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须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地逐步分阶段地进行。基于此,本文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反映留学生对镇江地域文化内容的学习情况。另外,我校对外汉语教学团队着手研讨地域语言文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科学合理地设置文化教学课程。依据HSK汉语水平测试成绩及地域文化问卷调查将受试留学生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针对不同母语文化背景、不同汉语水平的学生设置科学合理的文化教学课程。
四、O2O地域文化渗透模式的创新研究
O2O文化教学模式以信息量大、快捷、实时性为主要特征,能有效保证对外汉语教学内容和形式与时俱进,富有时代性[6]。其中,最能体现其与时俱进的实证是汉语学习者对网络新词汇的学习。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兴盛,应运而生的网络新词汇与中国当前民众的生活紧密相关,已经成了解中国舆情、民情、社情、国情的窗口,具有强烈的时代性。这些网络新词具备新潮时尚、简洁生动、幽默风趣的特征,其数量之大、更新速度之快、传播面之广、影响力之强不可小觑。对外汉语教师帮助汉语学习者利用互联网交际平台学习网络新词,不仅能让学生获取鲜活的实用性语言,提高交流能力,还能让学生了解最新的中国文化动态,强化语言附带的文化属性认知,从而使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焕发新活力[7]。
基于此,本项目设计的O2O地域文化渗透模式将线下传统课堂教学及课外实践活动与线上教学资源进行融合,充分发挥线下课堂的互动优势与线上资源的共享优势。满足留学生对地域语言文化知识的移动式访问,最终形成一种碎片化、个性化、自主化的理想教学模式。
对外汉语学习内容范文6
一、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不管是任何一个国家或种族的语言,其都是人们进行表达和沟通交流的基本工具。因此,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时候,让学习者能够合理运用和使用汉语是最终目的之一。但是,语言本就和文化息息相关,不可割裂。通过语言,人们才能领会文化的内涵,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部分,而文化则包含了语言。这些客观特性决定了国外学习在学习汉语的时候应该充分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加之中国本就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的文明古国,其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往往更加密切。换句话说,学习者要想学好汉语,就应该掌握中国文化,在掌握了文化的前提下学习汉语,效果自然比之前要提升很多。
二、文化教学的内容
(一)以语言为主的文化教学
文化教学的内容可以分为两种。其中第一类是以语文教学为主,这种教学内容比较适合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初始时期。这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大都比较简单,学生一般只需要掌握语言知识即可。但是目前很多对外汉语的教师在这个阶段就只是单纯地讲授各个词汇、句子等。而对于词汇、句子中所蕴含的文化含义则一笔带过。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往往仅仅明白单个词汇的意思,但是根本不会灵活的运用。由于汉语是一种象形文字,大部分的文字最初都是以形状为标准,经过不断演变,却仍然承载着厚重的文化。此外,中国汉字中还有一些受到特定地形、气候等方面因素而产生的词汇,例如“梅雨”。如果通过生硬的翻译,外国人是根本无法理解梅雨的真正含义。因此教师只有将梅雨这个词汇出现的地理、气候背景进行讲解后,学生方能明白。可见,教师在进行汉语讲解的时候,应该始终以文化为背景,不要脱离了文化而单纯进行教学,否则很多蕴含了文化内涵的词汇外国学生根本无从下手。
(二)以跨文化交际为主的文化教学
以跨文化交际为主的文化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较高级阶段,是在以语言为主的文化教学阶段之后的学习内容。其具体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学生需要学习我国的日常风俗和礼仪文化。由于我国历来是一个重视礼法尊卑的国度,各种礼仪风俗历史悠久。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于学生礼仪风俗方面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只有掌握了这些内容,学生才能理解中国人说话的习惯,也才能掌握与中国人进行交流的技巧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讲,礼仪风俗方面的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第二,学生需要对我国的传统思想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些传统思想经过代代传承早已经融入了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其通过各种日常行为,语言习惯等表现出来。例如儒家思想中的“谦卑”塑造了中国人在说话的时候喜欢自谦。如果不理解这些思想的话,是很难理解汉语真正含义的。
第三,了解学习中国历史也是学好汉语的关键所在。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中,历史教学是一个重要内容。只有学习了中国的历史,才能让学生充分了解一个带有时代特征的词汇的含义,也才能让学生更加热爱中国文化,愿意通过自己的学习去传播中国文化。
三、文化教学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策略
(一)树立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并重的理念
我国传统的对外教育中,教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为只是对语言知识进行教学,对于文化方面的内容则不闻不问。其实对外汉语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教会外国人学会中文而已,而是要求通过学习,让各国的交流变得畅通无阻。因此,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始终将语文教学和文化教学并重,不偏废,共互补。文化教学是为了让语言教学变得更加得轻松有效,而语言教学也能让学生更加良好的理解各种文化含义。这二者只有相互结合才能使对外汉语教学变得更加有意义。
(二)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是民族的语言都是这个国家或者是这个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而这些文化也同样需要借助语言才能得以传承和发扬。因此,对外汉语教师承担着发扬我国优良文化的艰巨任务,其教学方法必须有效得体。
第一,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文化和语言教学互相融合,在文化的背景下讲语言的运用,学生的理解自然会提升不少。第二,教师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具体说来就是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初级阶段的学习者而言,教师切忌操之过急,而是应该一步一个脚印,让学生打好基础,这样之后的学习才能更加顺畅。
(三)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文化素质
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的专业素养也起着事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素养以求更加胜任这份工作。首先,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开拓自己的视野,让自己掌握国内外最新的文化资讯。同时,教师还需要掌握丰富的文化历史知识,这些都是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前提。其次,对外汉语教师还应该实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最后,教师还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不断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走进中国人的生活,多与各个类型的中国人进行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