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儒家思想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谈谈对儒家思想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谈谈对儒家思想的认识范文1

一些空泛的概念或被一些具象的事物弄得如坠云里雾里,不知其可。定位失准,就无法让企业文化发挥其自身的作用。

那么,酒类企业如何精准定位企业文化呢?为此,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有着多年企业文化研究经验的我国企业策划专家马千里。马千里说:“企业文化不是企业的根,而是企业成长的土壤。”

“我们没有找到酒文化的真正核心”

华夏酒报:企业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组织?

马千里:我常常把企业看作一个有生命的物种,就像养花种草一样管理企业。如果你是一颗草,再努力也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但你有另外的发展方式,你可以把每颗草都做茁壮,让它成为草坪,它带来的生态影响不亚于一棵大树。企业必须寻找适合自己成长的土壤,企业的土壤是什么呢?就是企业文化。一个企业倡导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是选择什么样的土壤。

企业其实更像人,企业文化就是人的思想、观念、道德水平,这些根本因素决定了这个人的行为方式,实际上也决定了他的人生方向和人生价值。

华夏酒报:看来一个企业选择和培育什么样的企业文化确实是个大问题。我们的读者多是酒类企业,酒文化博大精深,酒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上是不是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呢?

马千里:中国最有文化的产品就是白酒,但现在的白酒却被做得最没文化!

中国酒文化到底是什么呢?搞技术的会从白酒工艺的特点和沿革来理解,搞文学的会谈“李白斗酒诗百篇”,搞权术的会说“杯酒释兵权”……但这些只是酒文化的外延甚至是派生,而不是酒文化的核心。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酒的俗文化,比如请客送礼、聚饮酗酒,酒沦落成打通关节的必需品,酒文化成为低层次的“酒桌文化”,李白挥毫的潇洒、文君当垆的浪漫、贵妃醉酒的雅致都哪里去了?当然,这些并不全是酒企业的责任,但在研究和维护中国酒文化方面,酒企业确实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华夏酒报:我可以感觉到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情结,我对您所讲的“酒文化低俗化”的观点也有同感。但企业毕竟不是文化机构,是很实际的,更关注、倡导健康的酒文化对企业效益的影响,您能谈谈这方面的看法吗?

马千里:如果你去一个有情调的酒吧,我相信你会点一杯葡萄酒。因为只有葡萄酒才符合浪漫的情调;世界杯期间,酒吧里的啤酒卖疯,因为只有啤酒才能反应和升华球迷的激情;西方贵族聚会,白兰地是必备的酒品,因为它代表着高贵。当一种产品的文化给消费者规定了消费场景的时候,这种文化就会变成一种力量,那就是我们企业追求的“销售力”。世界杯期间,国内的酒类电视广告只有四特一种白酒,但不用调查也知道,四特不会因为这支广告在当时提升任何销量。

这些有着鲜明文化特征的酒都是外来酒,我们最有文化的白酒恰恰缺乏的就是这种产生销售力的文化。有人说,即便是现在,也有“无白不成席”的说法,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在更多的场合,白酒正被其他酒品所替代,可怕的是白酒并不能在这个时候向消费者提供强有力的选择白酒的理由!别的不说,我们那个时代的人结婚的时候喝的交杯酒还是白酒,现在的交杯酒就是在农村也必须是红酒了。不是我们的白酒不浪漫,而是我们现在把白酒做得不浪漫了。现在白酒概念的多元化是市场活跃的表现,但同时也是对主流白酒文化的干扰。任何文化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主要的是我们的主流白酒文化多年的不作为,正是酒文化低俗化加速的主要原因。

华夏酒报:如果酒企业认识到文化是销售力的话,就会有维护酒文化的动力。

马千里:确实是这样。现在成功的酒企业恰恰是在发挥酒文化的销售力。比如店小二酒,正是那种诙谐、和气的小平民形象给它赢得了市场;酒鬼酒桀骜不逊、追求个性的文人气质,捕获了一个大的消费群体。这些成功其实都是文化作为销售力的印证。

目前,大品牌白酒也在发挥着酒文化的销售力。茅台、五粮液、剑南春这些大品牌尽管有各自的文化诉求,但根子上还是追求高贵。但这种追求其实是对中国酒文化的无意识延续,而不是有意识地强化,至少不是从中国酒文化角度有意识地强化。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可以看市场实际表现,如果这些大品牌酒真的代表了高贵,那么为什么还能够在国宴上被红酒轻易替代呢?再进一步讲,为什么不能进入西方国家那些需要体现高贵的场合呢?

中国白酒具有白兰地的高贵品质,也具有葡萄酒的浪漫情怀,还具有啤酒的激情个性,但正是因为它什么都能够代表,反而什么也代表得不那么完整。而我们的酒企业又没有在这方面下足够的功夫,这正是我说“现在的中国酒最没文化”的原因。这不能怪我们的酒企业,因为关于中国酒文化的研究、提炼工作并不深入,一直围绕着酒文化的外延和派生打转,进入不了实质,怎么可能真正利用酒文化产生销售力呢?

华夏酒报:其实这涉及到白酒和洋酒竞争话题,您觉得白酒是不是应该从酒文化角度和洋酒进行竞争呢?

马千里:葡萄酒、白兰地、啤酒已经对白酒产生了很大冲击,这个冲击的实质就是文化上的冲击,也就是说,酒类竞争已经上升到文化竞争的层面了。与外来酒种相比,中国白酒所拥有的文化显得特别深厚,这么深厚的酒文化更应该成为中国白酒无可比拟的市场销售力,这一点也是无可争议的。

也正因为中国酒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使得酒文化的研究、提炼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如果我们找不到中国酒文化的核心,中国酒文化的销售力就不可能发挥出来。我们可以看到,白酒也在进军国际市场,但再大的品牌在做这件事的时候都显得反常的低调,为什么呢?我觉得其实还是对自己是不是把握住了中国酒文化的核心缺乏信心。

“中国酒文化的实质是儒家文化”

华夏酒报:您说的“白酒被做得最没文化”,其实是说白酒还没有能够真正发挥酒文化的优势。而要发挥中国酒文化的优势就应该先进行酒文化核心的提炼,我现在非常想知道您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

马千里:谈不上研究,我愿意谈谈我的一点心得。我觉得在酒文化核心的判别标准上首先要有个明确的认识,否则我们将无法判断到底哪些因素是中国酒文化的核心。企业文化并不是务虚,就是因为企业文化可以对企业行为、员工行为产生无形的引导和约束,使得企业向着企业文化倡导的方向前进,这是一种最高境界的“管理”。那么酒文化也应该有这个特征,具备这个特征的酒文化因素才可能是酒文化的核心。

那些听起来很精彩的酒故事、酒传说,还有酒工艺、酒具等都是酒文化的内容,但这些并不具备指导人的思维和行为的作用,也不具备多大的销售力,所以不是酒文化的核心。我觉得中国酒文化核心最大的一个要素就是“礼”和“德”。

酒礼突出体现在古代酒宴上,其中一些礼仪、礼节延续至今。如,中国大部分地区还保留“三巡”的习惯,无论待客还是朋友小聚,首先是要通喝三杯,然后再来些别的花样,这是一种不成文但力量强大的礼仪;还有敬酒,晚辈或下级在碰杯的时候,酒杯要低于对方,以示尊敬;与饮酒相关联的,比如酒桌新上的每一道菜都要首先转到主位等等,这些其实都体现了酒文化的礼仪要素。而这些要素的重复、强化最终会对人在生活中的思维和行为产生影响。酒桌的长幼有序、以敬为礼既是中国文化的体现,反过来也是对中国文化的强化。

当然,其他酒种比如红酒也很讲究礼仪,但白酒在中国人心目中“礼”的地位和作用是异常牢固和强大的,比如,我们搞祭孔大典,是绝对不可能替代为啤酒、葡萄酒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招待客人也是要向客人推荐白酒,以表示尊重。但现在这已经成为一种套话,往往主客双方在稍微交流后就很容易替代为其他的酒种了。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白酒并没有很好地延续和强化“酒礼”这个文化核心要素。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注定了中国“礼”的特殊性,中国的礼其实已经成为不成文的道德规范,是一个具有国家管理功能的体系,并表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中国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就叫“祭酒”,可见古人对酒和文化、教育的关系的理解。“祭酒”所传播的不是单纯的礼,而是通过礼来传播“德”———这就是中国酒文化核心中的核心。中国酒文化既是“德”的完整体现,也同时起到对“德”的强大传播作用。这个“德”我们可以暂时简单理解为中华民族所有优秀的品德。有了这层意思,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中国酒所承载的社会功能以及中国酒文化的核心是什么了。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酒其实已经成为中国人道德、思想、文化独一无二的综合载体,世界上恐怕再也找不出这么强大文化功能的产品了。

华夏酒报:中国酒文化是以“德”为核心的,“礼”是酒对“德”的体现,可以这么理解吗?

马千里:可以。“礼”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中国酒所承载的文化是很丰富的。对中国人而言,白酒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同时会发现,中国酒文化中的“德”和“礼”正是儒家哲学的核心要素,也就是说,白酒其实一直承担着儒家哲学的载体的作用。中国白酒是儒家思想的忠实传播者,中国酒文化的实质就是儒家文化。这绝不是历史的巧合。

可能有人会反驳我的观点,说儒家创始人是孔子,而中国酒的产生却远在孔子之前。其实,我们并不能够说因为儒家创始人是孔子,那么儒家思想就起源于孔子。早在孔子之前的周朝就已经有了儒家思想,或者称为朴素的儒家思想,孔子是一个完善者和推行者。自从朴素的儒家思想产生的那一刻起,酒就被选为“形象代言人”了。从此,德和礼等中国政治、文化思想就开始反映在酒文化上,成为酒德和酒礼。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则为“道”,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则为“德”,而孔子把“德”的推行又具体化为“礼”,这是一脉相承的中国哲学,也是中国酒文化的“基因组”。当代,中国酒文化正在走向多元化,新的白酒品牌更加丰富了中国酒文化的内涵,这是酒文化发展到今天体现出来的新特征。但其实质是不会改变的,除非中国人彻底放弃了儒家思想。而实际上,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要用儒家文化打造中国酒”

华夏酒报:白酒的确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产品,但怎么做才能把中国酒文化转换成销售力呢?

马千里:其实,目前很多酒企在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上,还处于对企业文化外延部分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企业文娱活动、企业内刊、几条标语和视觉形象设计上,并没有抓住企业文化的精髓。要把中国酒文化转化成销售力,首要前提有两个,一是对中国酒文化的认识;二是企业对企业文化的作用的理解,以及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操作能力。

往往在具体企业中,企业文化和产品文化并不是一个概念。比如麦当劳的产品文化是激情、自由,但他们的企业文化却是精细、严谨。因为企业文化影响的重心是企业内部,重在企业管理,产生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产品文化影响的重心是市场,重在企业经营,产生的是产品销售力。对象不一样,诉求内容就不一样。在实际操作中,企业文化和产品文化未必能够达成相互的作用。对企业而言,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在实际操作中实现企业文化和产品文化的高度一致,而中国白酒正有这样的先天条件。

中国白酒企业,可以提炼、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形成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理念的企业文化。同时也可以顺应中国酒本身的儒家文化的特点,来塑造产品文化。另外,白酒的风味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儒家倡导的人生境界相吻合,都讲究温和敦厚。儒家思想的国际影响日益增加,这个大环境也是中国酒走向世界的契机。

而白酒的文化,必然是中国文化。谁最能代表中国文化,无论大家如何争议,目前最好的选择只有儒家文化。不仅在国内儒家文化是几千年的积淀,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国际角度认同中国的,也是儒家文化最为鲜明。所以,用儒家文化来打造中国酒企业,用儒家文化来打造中国酒,对内对外都是最理想的选择。

华夏酒报:中国酒确实有很多与儒家文化想对应的方面,白酒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具有可操作性,也具有可预见的市场力度。但要把儒家文化作为企业文化该怎样操作,又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

马千里: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企业管理体系,我不赞成所有中国企业都导入儒家思想的企业文化,但在中国这个大氛围里,企业文化必然不能与儒家文化相违背。实际上,在有所成就的企业中,都能从“仁、义、礼、智、信”五个字中找到对应的成功要素。无论中外企业,违背了这五个字很难说有成功的机会。像国外企业的瑕疵产品召回政策,就显示出极大的企业诚信。可以说,失败的企业各有各的原因,但成功都是相似的。

企业文化不是万能的,甚至单独的企业文化是不具备直接的销售影响的。企业文化只有成为指导行为的准则,形成企业文化指导下的企业管理经营模式,通过员工认同、企业制度、所有企业行为才能发挥其作用。并且,企业文化作用的发挥,最终将使得企业成为一部具有高速独立运转能力的机器,既具有自身的发展能动性,又具有强大的自我复制性。不仅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如此,任何优秀的企业文化都具备这样的功能。

“鲁酒完全可以凭文化代表中国酒”

华夏酒报:中国白酒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儒家思想的发祥地在齐鲁大地,所以,鲁酒就具备了一种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可是,鲁酒近年来的发展为什么一直不景气呢?

马千里:山东有很多名酒,兰陵、孔府家、景芝景阳春、扳倒井等等组成了很有特色的鲁酒群体。我们还会发现鲁酒的一个特点,就是特别善于挖掘历史文化的概念,但鲁酒对历史文化的挖掘仅仅局限在名字上,而没有真正发挥这些文化的真正作用。比如孔府家,本来是很好的品牌题材,但在品牌塑造上恰恰偏离甚至放弃了自己的文化优势。“孔府家酒,叫人想家”,这样的诉求重点其实并没有太多的特色,也没有和齐鲁大地的文化相结合,名为“孔府”,却对这个概念表现出漠视,这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这一现象不是孔府家所独有,“兰陵酒好喝不上头”、“难舍最后一滴,景芝景阳春”、“饮不尽的豪爽———扳倒井”,都是放弃文化优势的做法。

当然,品牌概念可以有无限的选择,但都必须有根有据。如果把这个概念定位成追求目标,那就必须有相应的手段。否则,这些概念就成为空中楼阁,与自己的产品实际上是缺乏足够关联。

我们可以做个测试,把不同品牌的“广告词”互相换位,看是什么效果。比如“难舍最后一滴,孔府家酒”、“饮不尽的豪爽———景芝景阳春”,有什么不同吗?也就是说,强加给自己的所谓“特色”其实并不存在。而我们看川酒的品牌概念,“唐时宫廷酒,盛世剑南春”、“滴滴岁月酒,悠悠沱牌情”,反而在切实地挖掘自己独有的历史文化,这些概念就成为其他品牌不可替代的了。

这一总体现象反映出鲁酒自身的深层次问题,说不客气一点,鲁酒其实还徘徊在低层次的经营上。鲁酒的振兴在于发掘鲁酒的历史文化,而鲁酒在这方面有着比川酒更为实在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华夏酒报:如果鲁酒能够按您的文化战略来管理经营,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前景呢?

马千里:鲁酒完全可以成为“中国酒”的代表,成为走向世界并被世界所认可的“中国酒”。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产品的竞争最终也是产品文化的竞争。鲁酒的文化环境和文化底蕴却是其他地方的白酒所无法比拟的,也就是说,一旦中国酒的竞争态势上升到文化竞争的阶段,鲁酒的文化优势将产生爆炸式的市场效果,国内市场是这样,国际市场更是这样。

谈谈对儒家思想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高中历史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构建小组 组长人选 具体形式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54-01

素质教育提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构建“一纲多模唯美课堂”。其核心在于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改变学生“被动消极、死水微澜”的学习状态。在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和学习品质,使学生获得终身发展的源泉、动力和永不枯竭的发展能力。这些恰恰体现了21世纪课堂的灵魂与核心特点。

2013年是我们学校继续推进课程改革,构建“一纲多模唯美课堂”模式的关键一年。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一纲多模唯美课堂”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细致的分析与解读,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良好效果,给予广大历史教学同仁更多实质性的建议与帮助,切实提高文科尖子生的历史修养造诣。

一、确定合作小组组长的任选,是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内容

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能走进每一个合作小组,认真聆听每一位成员的具体想法与意见,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每个小组的组长就必须充分承担起小老师的角色,调节整个合作小组的自主探究方向以及讨论活动进程。因此,敲定合作小组组长的人选,就成为了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内容。

作为尖子生合作小组的组长,仅仅具备较好的历史成绩是不够的,还需要具备其它几方面的素质,比如,懂得倾听他人的不同意见,这样才能保证小组成员之间不同思想以及观念的相互碰撞,进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鉴于以上原因,我综合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学习习惯以及自身潜在的一些行为特征等因素,为七个合作小组各自挑选出了一名小组长,并在此基础上又挑选出两名历史学科组长,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培训与指导,如此一来,每个合作小组都具备了较强的团结精神以及合作力能力,保证了其自主合作学习行为井然有序的运行以及开展。

二、借助“自学导航”,让每个学生都能独立自学

通过课前自主学习活动,学生不但可提前了解学习内容以及学习目标,同时还可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其自主学习的水平与能力,这就为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所提倡的“高效课堂”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自学能力,进行有效评价,以评价促学习,还制定了自主学习评价量规。量规的制作、修订是在学科组长带领下,所有小组长研究拟稿,由全体同学审查通过的。

三、通过合作探究活动,实现小组互助合作学习

很多老师都认为“只要小组构建好了,就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合作学习了”、“自己只要当个轻松的‘甩手掌柜’就行”……其实,这都是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片面理解以及错误认识。《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此有着非常明确的批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要求学生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放手不管。相反,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角色一职的老师应当充分履行自己引导、启发的责任与义务,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之上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和扶持,这才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长以及发展的关键所在。”我对新课标的这一精神进行了认真的研读与分析,并将其灵活运用到了自身日常的教学实践当中。

如学习“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这部分知识时,我向学生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是汉武帝时期一项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举措。试着结合当时汉朝的历史文化背景,谈谈其产生的影响。以下,即为学生小组自主讨论、自主探究知识点的过程:

一组:经过提前预习教材内容,我们总结得出“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这一举措统一了当时汉朝人们的思想,有利于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凝聚力,这对于构建政治稳定、社会繁荣的汉朝大一统帝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组:儒家思想中包含着众多仁政、爱民的思想,如“提倡孝道”、“限田”、“薄敛”、“省役”等等,这对于规范人们的言行、减轻社会底层人民的负担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学生们纷纷发表着自己的认识与看法,但是,他们的讨论范围却仅限于积极、有利的一方面,却忽视了其存在的众多不利影响。为了引导他们学会全面的分析问题,我认为有必要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启示与指导:俗话说“有利就有弊”,刚才大家讨论的都是这项措施的积极影响?那么,它的不良弊端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三组:一位历史学家曾经说过“一个专制的时代必然是一个严酷的时代”,“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这一措施虽然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但是它更强调封建专制王权的维护与巩固,而这势必会加重人们的君主等级观念,严重削弱底层人民的力量。

四组:“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高度尊崇儒家思想,使得儒家思想成为当时的主要思想潮流,但是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讲,这一举动却必然导致其它思想以及文化的逐渐衰弱,不再像“百家争鸣”一样具备一个自由言论、活跃融洽的学术氛围。

五组:就像老师之前说的那样“凡事有利就有弊”,作为汉朝时期一项重要的的政治、思想措施,“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诚然存在着一定的积极影响,但也不可否认它存在的巨大负面作用。我们一定要学会全面的看待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切不可孤立的分析它。

……

经过我的点拨与指导,学生明白了要学会全面的分析历史事件,这不但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把握这一部分知识点,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教会了他们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与技巧,这对于他们日后进行历史知识的自主学习将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历史尖子生学习成绩优异,又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他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自我探究具体知识点的前提和重要条件。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来讲,必须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展开历史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顺应新课改的潮流,进而推动历史尖子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的更好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谈谈对儒家思想的认识范文3

《论语?先进》记载:“子路问‘闻其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其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长兼人,故退之。’”这就是因材施教。“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已经认为学生的个性是存在差异的,每个学生的自然禀赋也不一样,所以教学方法也应因人而异,不能用一个模式去束缚学生。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育必须遵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学生身心发展既具有共性(学生的年龄特征),又具有个性(学生的个别差异),这就要求教学既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使教学的深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又要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因人施教。这就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能准确把握全班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和学习态度,同时还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一般与个别,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对于观察力薄弱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仔细观察事物,例如在讲授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这一部分内容时,给出地图,引导学生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交通条件等多方面观察,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由于古希腊地处三洲要塞,多山多岛,环海多港,商品经济相对发达,形成了开放、多元的文化特征,对于反应迟钝的学生,应多鼓励他们勤于思考问题,对于这些学生提出的问题,必须耐心细致地讲解,要重复讲解,不要有嫌、烦、躁的心态,对于思维敏捷,但态度马虎的学生,给一些难度大,细节多的问题,培养他们严谨务实,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例如在讲授儒家思想时,让学生注重把握细节,“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改造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影响”这一说法很多学生会非常迅速地予以肯定,出现这种失误就是因为不够严谨仔细。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道教产生于东汉时期,而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是在西汉武帝时期,通过这些类似的训练,让学生逐步克服马虎、粗心的习惯;对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专心的学生,多检查、提问,及时提醒,引导他们集中注意力学习;对于缺乏信心,缺乏毅力的学生,要多表扬他们的进步,激励、赞许会激发学生巨大的潜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这些孩子真正的闪光点,真诚的表扬才会得到孩子的认可,不能为了表扬而表扬,要做到有的放矢。

孟子特别强调教学方式的变化:“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激之者。”(《孟子?尽心上》)宋代张载还主张教学应顾及学生的内心要求,让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不尽材,不顾安,不由诚,皆是施之妄也”(《语录抄》),王守仁则认为人的资质是不同的,施教须“随人分限所及”(《答黄以方问》)。

还有一些学生是有特殊才能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其特殊才能。例如音乐、舞蹈、体育、电脑技术等,真正做到“各有所长”。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资质、自身特点不同,学习态度也不同,《礼记?学记》中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有的学生贪多,过于庞杂而不求甚解,有的学生知识面窄,抱残守阙;有的学生学习不专一,浅尝辄止,有的学生故步自封,畏难而退。教师了解了这些心理状态,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王夫之在《礼记章句》中说:“多、寡、易、止,虽各有所失,而多者便于博,寡者易以长,易者勇于行,止者安其序,亦各有善焉;救其失则善长矣。”教师仔细观察学生,依据他们的“多、寡、易、止”和“资质”之“美恶”,挖掘、培养、发扬积极因素。

谈谈对儒家思想的认识范文4

复习备考应注意五点:一是回归教材,尤其关注《文化经典研读》课本中的文章,理解其思想、理念、精神,对重要概念和思想如“经世致用”“儒道互补”“修齐治平”“天理人欲”等深入体会,注重经典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人生的价值,对接经典与时代,强调当代人阅读文化经典的启发。二是关注文本,学会从文本出发,从文本筛选,从文本佐证,从文本延伸。三是审清题意,审清题干的考查点、落脚点。答题的范围、针对的内容、表述的要求、大致的分值,都需要考生敏锐的辨析能力。四是表述有效,要点完备,层次清晰,分条陈述。五是卷面整洁,掌握答题速度。

【高考链接】(2011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视人之国若视其①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

【注】①其:反身代词,指自己。

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含义的异同及所体现的儒、墨两家思想的异同,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200字左右)。(9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要点】

①两段文字都体现了爱的思想,但儒家倡导的是有等级的仁爱,表明的是推己及人,先后有别;墨家主张的是无差别的兼爱,“若视” 表明的是一视同仁,爱无等差。

②可以从强调人的平等和社会的公平的角度,也可以强调将个人命运融于国家与社会利益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的角度,还可以从儒、墨兼同,各取所长,有助于维护人的尊严与实现社会和谐的角度等,联系实际谈看法。

【参考译文】①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②对待别人的国家,要像对待自己的国家一样;对待别人的家庭,要像对待自己的家庭一样;对待别人的身体,要像对待自己的身体一样。

【高考链接】(2011年高考福建卷)文化经典阅读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②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③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1)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子贡对“过”的看法。(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贡以日食、月食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要点】

(1)①人应该知错改错; ②人不必回避错误。

(2)①以日月比喻君子的正大光明;②以日月在运行中出现的日食、月食现象,比喻君子犯错误是显而易见的、暂时的; ③日食、月食过后,日月光明依旧,君子知错改错,照样受到别人的尊重。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我真是幸运。如果有错,人家一定会知道。”

②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错了。”

③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思路解析】

三个选段可以综述为儒家对“过错”的见解:儒家并不怕做错事,做错事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重要的是知错能改,君子知错改错,照样受到别人的尊重。答第一小题时要同时兼顾三个选段,信息提取与概括要全面准确,不能挂一漏万。如果思考日和月在中国古代特定的象征含义即光明正大,并结合选段③找出他们的比喻义,第二小题就可迎刃而解。

【习题精练】

习题一:这是一则流传较广的“楚王失弓”的故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荆①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

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

老聃②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

【注】①荆,就是楚;②老聃,就是老子。

(1)简要概括三个人不同的人生境界。(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上述文字的含义及所体现的君、儒、道三家思想的异同(200字左右)。(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要点】

(1)楚王是一个民主主义者,达到了伦理的道德境界;孔子是一个世界主义者,达到了哲学的自由境界;老子是一个宇宙主义者,达到了宗教的天地境界。

(2)这件事在两方面显示楚王宽广的胸襟:一方面,楚王不介意失去弓,愿意让另一个楚国人得弓;另一方面,他虽是君王,却不介意让一个臣民得到弓,视君王与臣民都是平等的“楚人”。孔子却认为楚王的心胸尚不够宽广,他说:“失弓的是人,得弓的也是人,何必计较是不是楚国人得到弓呢?”在孔子的心目中,每个人与天下的任何人一样,都是平等的“人”。老子听到孔子的说法后,他提出更宽广的说法,那就是把人这个范畴也消除掉,应该说:“失弓,得弓”。在老子的心目中,人与天地万物也是一样的,都是造化和自然的平等产物。

【参考译文】略

习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子曰:“弟子①入②则孝,出③则悌,谨④而信,泛⑤爱众,而亲仁⑥,行有余力⑦,则以学文⑧。” (《论语・学而》)

曰仁义,礼智信⑨。此五常,不容紊 。(《三字经》)

【注】①弟子: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②入:在家。③出: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悌,是说要用悌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④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⑤泛:广泛的意思。⑥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⑦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⑧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⑨仁义礼智信:西汉大儒董仲舒提出的官方哲学,并沿用后世,世称“五常”。

简要分析上述二段文字含义及所体现的儒家思想,从中可以看出儒家什么样的教育主张,请简要分析,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200字左右)。(9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要点】

(1)主张:儒家的教育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而学习书本知识则在品德修养之后。(3分)

(2)分析:孔子的这种主张,带有明显的阶级倾向性,为的就是要培养出适应本阶级需要的人才,因而特别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这种教育观与当今社会的教育理念有着本质的不同,现代教育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3分)

(3)这种主张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仍有现实意义。只有不断求真、崇善、爱美,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做一个正直、谦逊、纯净、与人为善的人,才能不随波逐流、同流合污,才能保持自身的操守。我们呼唤社会多一些这样的真善美。(3分)

【参考译文】略

习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三国・曹植《君子行》)

材料二:(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节选自《元史・许衡传》)

(1)以“恪守道德”为主题写一句公益广告宣传语(不超过20字)。(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两则材料,你有何感想?结合你的体会谈谈为人之道(200字左右)。(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要点】

(1)坚持道德底线,守卫精神家园;自律是一切美德的基石;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物虽无主,我心有主;拿到的是东西,丢失的是人格。 (2)“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是一种准则、修养、境界和精神。自律是一切美德的基石,面对物欲诱惑,能恪守自己的操行,不为物欲和名利所困,面对世道浮躁,能继续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做到我心有“主”,才有可能追求到修身养性的“正果”。“我心有主”,意味着一个人能够坚持己见,恪守操行,排除外界的干扰诱惑,不为外物所役,以求做到“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如果能做到“我心有主”,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坚守精神家园,自然能不为浮躁所动。

【参考译文】略

习题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子曰:“道①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②。”(《论语》)

材料二: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谓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惠爱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韩非子・奸劫弑臣》)

【注】①道:引导。②格:归于正道。

(1)请结合材料简要比较孔子和韩非子治国思想的不同。(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材料探究孔子和韩非子的治国思想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120字左右)。(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要点】

(1)孔子重德治和礼治,轻刑罚(或“提倡以德治国”)。

韩非子重法治,轻德治和礼治(或“提倡以法治国”)。

谈谈对儒家思想的认识范文5

“两先两后一小结”,包括教师“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单元知识及时小结”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每单元及时进行小结”的学习方法两个方面的内容。这里,先对教师“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的课堂教学模式谈几点想法,以供商榷。

一、关于学习目标的确定

“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上课伊始就向学生出示(说明)学习目标。这种学习目标,应当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也能够达到的目标。它应该简单明了,使人一目了然,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这种学习目标,应该是明确、具体、可以检测的,而不应是含糊、不清晰的,如“培养某某思想,提高某某能力”等。这种学习目标,应当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为依据,循序渐进,阶段式提高,而不应当人为拔高、“一步到位”――在高一、高二新授课阶段就要求达到高考标准,这会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

二、关于学生的自学

“先学后教”的学,是指学生的课堂自学。这里的自学,不同于通常意义的学习,是把传统的“问题教学”重心放在了学生上面。这里的自学,是在教师控制、督促下进行的。教师的工作是“让学生静下心来、埋下头来钻进书本去理解知识”。在学生自学期间,教师要全程巡视,不离开教室、不板书后续学习内容,要鼓励认真的学生,督促走神的学生。

为了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教师要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完成检测题目(指定部分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座位上独自完成)。检测的题目,可以是课本的课后练习,也可以是教师编选的、有明确指向性的题目。这里的知识应用还仅仅是初步的、简单的,不能太难,量不宜过多。

三、关于“教”和“讲”

“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的“教”和“讲”,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也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这里“教”和“讲”的前提,是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的检测。具体形式是:先更正后讨论。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更正板演中的错误,以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对学生板演情况的更正,使全体学生正确地理解概念、掌握方法。更正之后的讨论,主要是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教师只是一名主持人而已,只是在学生间的交流无法继续进行或走向歧途时,由教师进行点拨、提示、纠偏,以使学生间的交流讨论得以进行下去。

在“教”和“讲”的过程中,学生的讨论要和教师的“教”和“讲”相结合,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概括,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和一般性的方法。

四、关于课堂训练

“先学后教,先练后讲”课堂模式中,学生自学后的检测和对其进行更正、讨论后的练习是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通过对自学效果的检测、更正,学生正确理解、掌握所学知识,随后是对知识的运用训练,只有通过这种训练,才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活起来”。这种训练,必须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紧张地练习,练习的题目可以是课后的习题,也可以是教师编选的课外题,但切忌偏、难、怪题。要注意题目的基础性、层次性,可以分必做题和选做题。

对学生则要求“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每单元及时进行小结”。简单地说就是四个环节(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和一个步骤(复结)。鉴于篇幅,着重谈谈对先预习后听课的理解。

1.关于预习

首先要求学生预习时注意看教材(导学案)每章开头的引言,有意识地培养语言的概括和提炼能力。二要预习教材的文献资料,培养史料阅读和材料处理能力。而教材原始材料,无疑为培养学生的材料阅读能力和材料处理的应变能力提供了极好的素材。三要预习材料图表,培养自己口头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学生在预习时应该学会看图学史、看图说话、看图复述正文部分相关的史实。

2.关于听课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上课也是学生学好功课、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决定性环节。听课要紧紧抓住老师的思路,注意老师叙述问题的逻辑性,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同时也要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认真记录老师的问题分析过程,大胆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参加课堂讨论。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边听边记,当听与记发生矛盾时。要以听为主。记笔记要有重点,要把老师板书的知识提纲、补充的课外知识、典型题目的解题步骤和课堂上没有听懂的问题记下来,供课后复习时参考。

总之,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奋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谈谈对儒家思想的认识范文6

    【论文摘要】受儒、道思想的浸,中国山水画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不重形似,有着突出的内在精神美。山水画家以林泉之心对待创作,寻找的是精神家园。中国山水画的整体面貌有一个明显的审美特征,那就是呈现出一种静穆、含蓄、玄淡、浑茫和中庸柔和之美,极少有浮躁不安、剑拔弩张的火气与刚猛之感。 

    不同的民族、地区,必然产生不同的文化现象,艺术是民族文化中最突出、最活跃、最深刻的表现形式。作为重要画科之一的山水画,蕴涵着丰富、深刻的民族文化精神,根深蒂固的儒、道思想可谓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两千多年来,它对中华民族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之深之广是不言而喻的,山水画固然不能例外。 

    首先谈谈中国山水画和儒家思想的关系。中国古代先贤们早就认识到“比”、“兴”的艺术魅力,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大意是说:诗中的比、兴手法的运用,使人可以通过形象的比喻,更深刻而又直观地感悟到有关自然的、社会的和人生的哲理。通过对比、兴的艺术形象的审美,我们可以从中观察到自然、社会与人的某些相通的本质来,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 

    文学艺术和造型艺术有着很多相同之处,可以说孔子“比德”观点予山水画以深厚的思想内涵。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是说聪明智慧的人爱水,因为聪明人活跃、乐观,正像水一样川流不息,富有生命的活力。有仁德的人爱山,因为他沉静、高大、宽厚而长寿,故有“福如东海水,寿比南山松”之妙比。先贤们通过漫长的社会实践在认识上终于冲破了人与世界的纯物质的联系,而上升到了精神层面的高度。 

    “孔子在高扬人格美的同时,取山水以喻仁、智,正是要把人的这种内在的、视而不见的品格,与经验中的山、水的特点相比,赋予这种内在美以具体可感的形式。”这种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融合的审美观点和道家提倡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共通性,或者说在道家思想中表现得更为彻底。正如庄子所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宗炳说:“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像。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于此,宗炳认为:山水之形象中蕴含着“道”,体现着“道”。道映于物,需要贤者静气、净心去体味。与宗炳同时代的王微也说:“本乎形者融灵……止灵亡见,故所托不动。”王微同样认为,神和灵是与形不可分割的整体,神无所见,所以托于山水之具体形式上。这里“灵”其实就是指的“道”。看来山水画在萌芽时期就和“道”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受“道”的深刻影响,中国山水画才没有把追求形、色、体、光的逼真放在首位,而是把“澄怀观道”作为终极目标。 

    那么“道”为何物呢?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并非指客观存在之物形,而是宇宙万物自身存在之因,是无所不在,不可言说的至理。正如老子所释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说,可以言传的则不是永恒不变的规律,可名状的也不是恒常不变的事物,但“道”又的的确确存在着,正如老子所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老子的“道”在美学上的体现就是一种含蓄、玄远的朦胧之美。也正是这“大象无形”之美赋予了山水画以无限生机。 

    从山水画的图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山水不像人物、禽鸟那样结构严谨,比例精确。山石树木等的形体造型可以说不受太多束缚,无“常形”的山水画,正有利于完美体现“大象之美”。恽南田的一段论说更能帮助我们对山水画与“道”之亲和关系的把握和体悟,作为画家,“须知千树万树无一笔是树,千山万山无一笔是山,千笔万笔无一笔是笔。有处恰是无,无处恰是有,所以为逸。”不是树不是山也不是笔墨,是什么?是“道”的化身。 

    即使是最工整细腻的中国山水画,也是“写意”的,正所谓“妙在似与非似之间”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是直接或间接地受儒家“中庸”思想之影响所致。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他还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本意是强调做人要把内在本质的人性,与外在言谈风范文采巧妙配合恰当、协调,才能成为君子,不可偏执一端。这对文艺创作更是影响至深至广,对中国山水画来说亦颇有启示:过分追求自然山水之形质,就会走入“媚俗”之自然主义的极端;相反,丝毫不顾自然山水之形态,一味追求笔墨技巧,搞表面游戏,势必陷入“欺世”的形式主义之窘境。这在音乐艺术上主要体现在对“中声”和“中和”的追求上,此不赘言。“中庸”作为美学思想强调的是“中和之美”、“敦厚之美”,“这不仅决定性地影响了我国艺术的内容;而且也影响着我国艺术的风格:偏重于柔美者多,偏重于壮美者少。” 

    另外,从中国山水画的整体面貌来看,还有一个明显的审美特征,那就是呈现出一种静穆、浑茫的阴柔美,极少有浮躁不安、剑拔弩张的火气与刚猛之感。就是五代末北宋初代表山水画家荆浩,关仝及范宽之作,那大山大水的构图,虽有“远视则不离座外”之宏大壮美感,但它所真正展现出来的还是一种平和的静态之美,因为它所蕴含的运动及张力是内敛的而非张扬的,可以说是寓动于静的。这在范宽的《蹊山行旅图》中,我们能更清楚地感到这一美征。这大概也和儒、道思想有着一定的联系。大家知道,儒家讲“仁”与“德”等等,“仁”与“德”都是建立在“中庸”平和,甚至是“谦让”基础上的。可谓谦逊有加,这在整体心理上无不表现为无示张扬、不露锋芒而倾向于平静的。 

    荀子曰“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满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静则察。知道察,知道行,体道者也。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荀子认为,人必须靠心才能认识真理,因为心是人形神的主宰,它必须做到空灵、专一、不乱、即“虚壹而静”。做到虚壹而静,方可明察秋毫,体悟万物之理,从而也就认识了“道”。“虚壹而静”的观点不仅在哲学史上影响甚大,而且还深深地渗透到山水画创作中,致使它在整体上表现为偏于静穆的冲虚之美。此正如欧阳修所云:“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画者得之,览者未必识也。故飞走迟速,意近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从两个“难”字上,我们不难看出欧阳修也是推崇绘画“冲虚、宁静”之美的。这和道家的某种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显然,相比较而言,道家的一些思想对山水画趋于“阴柔”的审美特征的形成,影响更为深透。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认为水虽柔弱,但其恩泽万物而不与之争利,天下虽没有比水再柔弱的事物了,但它能以弱胜强,以柔克刚。这些观点充分地体现老子注重“阴柔美”的美学思想内核。这在董源、巨然,尤其是“二米”萧散简远、平淡天真的山水作品里得到了较好的展示。 

    由“道”产生的万事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面,而它们的调和却是以“宁静”、“冲虚”为前提的,这正和儒家中“德”、“仁”、“谦”、“让”的思想有着相通之处。天地万物皆然,既然山水“以形媚道”,贤者“澄怀观道”,那么山水画的创作欲合于“道”,达于“自然”,必戒火躁、硬实、刚猛之弊,而求静穆、阴柔、玄远之境。这一点,我们不仅能从历代绘画品评中得以印证,更可以从历代山水画代表作品的观赏中获取更真实的体悟。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5页。 

    [2]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2页。 

    [3]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第1卷,,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140页。 

    [4]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9页。 

    [5]宗炳:《画山水序》。 

    [6]王微:《叙画》。 

    [7]老子:二十五章。 

    [8]《老子·一章》。 

    [9]《老子·二十一章》。 

    [10]陈传席:《陈传席文集》(1),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917页。 

    [1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4页。 

    [12]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1页。 

    [13]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第1卷,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155页。 

    [14]《荀子·解蔽》。 

    [15]杨大年:编着《中国历代画论采英》,河南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84页。 

    [16]《老子·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