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教学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审计教学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审计教学案例

审计教学案例范文1

关键词:审计案例;重要性;教学

审计课程是高职院校会计学专业的一门核心和必修课程,是研究审计基本理论及其规律性的一门现代经济管理学科。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审计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审计的本质,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程序,并能运用审计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对企业及机关、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会计报表进行审查,以评价经济责任。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创新思维,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好这门课,能给高职学生提供更宽阔的就业空间,如可以进入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助理工作或进入机关事业单位从事内部审计工作,拓展了高职学生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目前审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材内容普遍陈旧

目前市场上高职高专系列审计课程教材普遍内容陈旧。新的审计准则已出台数年,但结合新审计准则,真正体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最新内容的教材相当少,有的教材只是披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外衣,具体内容还是制度基础审计的老一套。这种过时的教材对学生有很大的危害性;很多高校采用注册会计师考试用的《审计》教材,但对高职学生来说该教材内容太多,难度过高,也不合适。因此找到适合高职学生的审计教材是一个首要任务。

2.授课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大多是重审计理论、轻审计实践的课堂讲授。如“存货监盘”是审计实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应该重点介绍监盘的实际操作程序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对策。但多数教师运用的传统教学方法则是对监盘的概念、目的、意义等枯燥理论一一精讲,因为他们认为学生现在接触不到实务工作,讲了也没用,学生也记不住,这严重忽视了对学生审计实践技能及学习方法的培养。

3.审计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

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审计课教师拥有较高学历却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虽然审计课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但是缺乏审计实践经验,讲授该课程终究是“纸上谈兵”,如前段提到的“存货监盘”,许多专业教师自己都不清楚实际监盘工作的要点,在教学中自然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难以使学生真正理解这项重要审计工作。

二、审计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在学校能较好掌握审计的理论,但是对于如何开展审计实际工作、处理实际工作中面临的各种各样复杂问题,往往显得束手无策。笔者认为实行审计案例教学非常必要。审计教学案例来源于审计实际工作,有相应的客观依据,是对审计实际活动的再现,提供的是形象生动和具体真实的感性知识。审计案例教学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由被动听课转为勤于思考、主动参与、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已学知识。该方法有利于培养财会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查错防弊能力、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舞。”在审计案例教学中,教师将自己定位于与学生平等的学习参与者、合作者、服务者,虚心倾听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尊重学生的观点,能容忍学生不成熟甚至出格的想法与做法,乐于接受学生言之有理的不同见解。这样学生就会感到课堂轻松,没有恐惧感,进而让沉闷的课堂活起来,让每朵思维的火花燃起来,创造一个生动活泼、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

三、案例教学法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

1.精心选择审计教学案例

案例的选择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审计课程教学中,因为高职学生没有实际从业经验,所以选择案例应该先简单后复杂,最后到综合案例。这样可以使学生逐步适应,激发其学习兴趣。初始阶段千万不可使用过于复杂的案例导致学生晕头转向。审计案例教学的目的不是难倒学生,而是提高其理实结合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网络资源日益丰富的今天,教师应经常关注审计及会计界发展的最新进展、变革,多以与实际、当地有联系的且最新发生的事件作为教学案例并进行整理,将这些加工过的最新的案例补充到审计教学中去,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兴趣以及对教学案例的感性认识,让学生随时接触到反映时代特征的审计实务。

2.有效准备审计教学案例

(1)课前设计引导案例时,应做到短小精练、吸引力强,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进行热烈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各种解决办法并推测事物发展的结果,以此来引导学生。这种小案例,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另外,还可以融入审计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审计工作的严肃性、规范性。

(2)课中要准备能引起学生激烈讨论和认真分析的案例。这时运用的案例并不要求是综合性的,但应注重案例与所学章节知识的针对性,甚至可以虚构一些情节和做法,丰富案例内容,并设计一些相关性强、能引申的问题来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案例。教师要把握好度,让学生的观点在不偏离主题的情况下充分表达出来。

(3)课后要留有典型的综合案例,作为学生阅读的资料。这种案例要求社会影响越大越好,内容越详细越好,如“蓝田股份”“银广厦”、国外的“安然”“世界通信”这些知名审计案例。教师要交代清楚案情的具体内容、后果及社会影响,关键是结合相应教学内容让学生探究审计实际工作要点,使学生系统掌握每一章节所学知识的要点、重点、难点。到一定阶段以后,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搜集、整理审计案例。

3. 深入实施审计案例教学

在实施案例教学法时,千万不能只重表面形式,应该将案例教学步骤细化,培养学生的实际业务能力。例如,函证业务案例中针对不同的回函情况,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剥茧抽丝式的分析:如果存在对询证函回函的可靠性产生疑虑的因素,审计人员应当进一步获取审计证据以消除这些疑虑;如果认为询证函回函不可靠,审计人员应当评价其对评估的相关重大错报风险(包括舞弊风险),以及其他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的影响;在未回函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替代程序以获取相关可靠的审计证据。

又如针对几大业务循环,教师不妨以审计工作底稿为载体,以报表项目和审计流程为主线,要求学生根据所提供的会计资料,开展审计案例模拟实验。如销售和收款循环,常有为了虚增业绩搞“假销售”,同时虚构产品“假出库”这一类作假手法,我们将其完整地融入案例,将学生合理分组,按最新的风险导向准则进行审计操作,教师适时指导学生怎样处理不同的问题,如何完成审计工作底稿,最终出具审计报告。这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计思维,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审计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作出恰如其分的评判,阐明审计案例分析和实务处理的重点、难点,指出学生分析处理结论中的优缺点,还可以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分析和处理是否正确。教师最后的点评是案例教学整个程序的点睛之笔,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审计案例教学实践中去,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审计案例教学的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喜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研究性学习理论探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2.建构主义理论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9,4(4).

审计教学案例范文2

一、高职审计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不健全

由于高职学生本身的的特点,其教学核心应主要培养其审计案例实践分析能力。目前比较常见的审计教学方法仍旧以黑板+口述填鸭式方法为主,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与审计实务的操作相违背的,将理论和实践完全分割,不能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不利于学生审计相关知识的掌握。所以。高职学生的教学方法急需改变。传统的教学本身不适用于高职学生的特点也无法适应日益增长的经济需要。审计教学方法应该逐步从平面式填鸭式教学到立体式教学过渡。在课堂上加大学生自主思考的力度,采用案例式研究方法为主线,给学生一定量的审计学实际操作案例。迫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搜寻资料等模式学习审计基本操作理论,增强教学效果。

(二)缺乏实际审计经验的师资

当前,高职审计教师存在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实际审计实际操作经验/动手能力欠佳,据统计有审计师或者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双师”教师在我国高校中人数不超过3%,况且专职教师授课可是大部分在18节以上,更有甚者达到了28节,审计教师忙于上课,也无暇顾及审计实际经验的提升以及教学效果的改进。况且,很多教师都是直接从高校毕业,从学理论到教理论的转变,并没有实际审计经验的传授,很容易造成纸上谈兵的不良教学效果,更有甚者讲课堂变的枯燥无味,学生在学完次门课程之后并不能够达到很好的学以致用的效果。事实上,当前审计学科双师资格的鉴定并没有完整的体系。很多所谓的双师只是参与了为期一个月甚至几天的短期培训,本身并没有达到双师的层次,或者只是通过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考试。

(三)教学资料不完善

我国审计学科专业设置时间短,所包含理论全部照搬于西方国家,没有自身完整的审计理论实务体系,表述基本上是由外文直接翻译而来,晦涩难懂,很难领会,理解性和通畅性较弱。同时我国的高职审计教材鱼目混杂,参差不齐,大多是根据全国注册会计考试或者本科教材直接删减而来,不具备专科层次学生教学的针对性,审计理论知识所占篇幅过多,实际操作部分较少,职业应用层次没有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二、审计案例法

审计案例教学法实际上是一种以模拟实际审计业务对审计原理与实务深度了解的一个过程。课堂上,教师在已经教授完学生基本的审计理论的基础下,针对其原理内容,以案例探讨的形式,将理论与实际案例串联起来。在这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大大增强了其课堂参与互动性。教学案例法是一个具体的系统规划过程,包含课堂前教学目标的确定,合适审计案例的选取,课堂讨论任务的布置,学生参与过程的推进,学生代表总结发言,教师最终点评等环节。

(一)制定审计教学计划

审计教学计划的制定是审计案例教学法的开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审计教师需要在课程开始之前提前将总计划公布,计划必须简单地概括案例的主要内容,主要目的,其安排时间,其总个数。并且由于每个案例的特殊性,针对不同审计案例的具体内容也应该有所涉及,包括到案例主题,案例出处,具体案例实施时间,具体操作步骤以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

(二)选取合理审计案例

教学案例质量的高低对教学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在明确审计目标制定计划后,接下来得到工作就是具体案例的选取了。审计案例的选取必须具备实践性,典型性,启发性。这三个特性缺一不可。实践性指的是案例的选取是有实践意义,易于实践的,不具备实践性的案例不利于学生课堂上的实际操作。典型性指的是案例具有典型意义,能够体现本期审计的基本原理,便于学生通过案例对审计原理的理解。启发性指的是案例必须能够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越具有启发性的案例,教学效果越好。案例的选取可以通过会计事务所的实际审计案例也可以来自于审计实践自编教材。如果教师个人力量有限的,可以整合资源库,进行审计案例资源的共享。

(三)学生自主深入分析

在正式课堂学习中,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引入审计任务案例随后对学生的讨论过程予以引导。这个过程是整个案例教学法的中心环节,应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研究式原则,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对案例进行深度讨论。通过深入探讨,最终将达到集思广益,以长补短,统一结论的目的。学生在参与讨论的同时能够很好锻炼其逻辑思维表达能力,同时将书本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中来。案例法讲教学主体从教师转移成了学生很好的加强了学生的参与度,调动学习兴趣以免陷入死气沉沉的教学死循环。

(四)教师课堂点评

学生完成讨论后,派代表表达每组观点,随后教师将针对每组代表的言论以及课堂讨论的情况做出点评,对此次讨论做的好的地方和需要完善的地方都要表达清楚,对各组问题分析结论是否透彻进行剖析做出评价,最后公布正确案例分析答案。总结点评过程能使学生全面的,完善的,立体的了解到审计案例分析的重点,使从感性的初步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深刻剖析,从而对本次审计案例有深度掌握。

三、案例教学法的建议

针对现在审计教学现状的特点,案例教学法的有效运用实施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提升:

(一)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审计案例课程比例

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在课程中提升案例教学的比例,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互动性。但是教学初期仍旧以理论教学为主,审计案例的操作应该在学生掌握审计基本原理基础之上的。教学中期布置简单易于操作的审计案例,增强学生自信,提高学习主动性,在学生掌握到简单的审计案例操作方法后,逐步增加案例的难度,甚至故意设置陷阱,使得问题变的有挑战性,提高学生探索意识和好奇心。

(二)提高教师课堂组织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有着较强的组织能力,良好的组织能力能够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氛围,起着很好的教学组织作用。作为组织者的审计教师,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应该对案例非常熟悉,能够处理课堂讨论中可能发生的特殊情况,有办法去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和掌握优秀的局面把控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加强本身组织能力的提升。。

(三)加强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审计业务知识水平

面对如今审计教师经验匮乏的现象,应该制定合理的计划使其业务水平得以提升。教师可以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开阔视野,提高业务处理能力。比如在会计事务所实习,利用平台掌握实际审计案例可能遇见的问题,深入了解审计人员的工作。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与各大审计部门的联系,关注审计行业的前沿动态,向经验人士学习。

(四)选取质量优的审计案例,丰富其案例资源案例库

审计案例的选取应该更加丰富,扩宽其案例来源,甚至加强加强审计教师的联系,建立其案例库。甚至可以借助社会上力量,邀请会计事务所负责人、优秀企业家加入案例库的编写整理工作,借助他们的力量,将社会上所常见的典型的案例编写成册,同时积极听取他们对现有案例库的意见和建议,以达到完善案例库的目的。

四、结语

审计教学案例范文3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审计学 应用研究

作为会计类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审计学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来说非常重要。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审计类课程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学生兴趣不高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还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理论讲授课程教学方式,将案例教学法与审计类课程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

一、案例教学法的相关概念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融入各种案例进行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案例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案例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在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进一步拉动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打破了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强调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机制,为广大学生营造了特定情景的案例教学。

二、审计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案例的选择与设计存在问题

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必须从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出发,一方面要符合审计学科目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还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然而实际情况却是现阶段市场上出版的审计案例教材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难以满足教学活动的需求。另一方面,大多数案例以国外公司作为背景,与我国审计环境不相适应。换句话说,审计教学案例与我国审计课堂不相符合,导致审计课堂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师在设计案例的时候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上文可知,我们在获取案例时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导致教师很难在基础管理上实现创新型设计,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可能会阻碍学生的学习发展。

(二)教学形式落后,案例实施混乱

将案例教学法融入到审计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首先讲授方法的创新。然而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审计类课程的教师,还在沿用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与案例教学法对于讲授方式的需求相违背。虽然有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创新,但仅仅是让学生分析和讨论案例,使得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没有融合在一起。笔者认为,这两种形式的教学模式都难以发挥案例教学法的真正作用,广大教师应当深刻地意识到,案例教学法并不是单纯的案例教学,而是应当将案例与具体的教学活动结合在一起,如果将二者分离开来,就很难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除此之外,案例教学组织混乱也是案例教学法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应用的主要困难。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后,教师都应当将案例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应用进行全程把控,然而由于教师和学生在课前准备不足,使得课堂上难以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学生在课后也难以对课程进行反馈。

(三)教师素质不高

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是制约案例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的阻碍,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审计类课程的教师都是在毕业后就进入到学校进行授课的,因此教师缺乏必要的审计实务经验,难以解决实际是审计问题,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完善审计案例教学的对策

(一)建立审计案例教学库

教学库的建立,有利于丰富审计案例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具体来说,在建立案例教学库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以教学需求为导向,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运用互联网络来实现案例的收集。案例中可以包括报刊和杂志以及互联网上的资源,教师在进行案例收集之后,必须对案例进行加工和处理,使得案例与审计理论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收集到的案例实现虚拟条件案例的创新,启发学生思考,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

(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将案例教学法融入到审计类课程当中,可以使教学方式变得多样化,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应当以教学目的和教学需求为导向,将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包括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对案例的分析以及课下反馈等。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用案例之后,还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案例分析讨论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案例教学法预期的教学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认为,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的考核方式,是平时成绩也作为考试内容,这里的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上表现情况以及课后案例的分析情况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融入到案例教学活动中来。

(三)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如果想灵活地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就必须提高自身运用案例的能力,还应当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素养。这两方面的能力对于教师来说是缺一不可的,专业理论素养是提高自身运用案例能力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当走出去,多参与校外的培训活动,或是到企业进行参观和实习,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并与同校教师进行广泛的沟通和交流,实现课堂教学的观摩学习。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审计课程学习方法的改革、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和老师综合素质的提升。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审计案例不以获取、教学形式单一与案例实施混乱、以及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相应地,需要建立审计案例教学库、改进教学方式和学生考核形式以及提升老师的教学能力等途径,通过老师、学生和学校共同的努力来推进案例法在审计教学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1]扎桑.案例教学法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4:249-250

[2]张琳琳.浅谈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

[3]万诚.浅谈案例教学法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培训,2016,18:202

审计教学案例范文4

在我国当前审计学教学中,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传统的教学过多的注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具体的审计应用,而学生在长时间的理论知识的熏陶下,会失去学习审计的兴趣,既不利于审计教学效率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案例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在审计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去思考、去创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保障审计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审计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1.将“要学生学”转变为“学生要学”

在审计教学中,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有目标的去阅读教材、理解教材,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例如,在我国审计教学中,在学习审计专业知识的时候,教师事先准备好当前审计行业中较为典型的例子,并向学生进行相关的审计知识讲解,让学生围绕案例来进行发言。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来对案例进行论证,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审计教学质量的提高。

2.引导学员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

在进行审计案例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能力,进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案例法的教学方式是以案来进行教学,通过案例教学来增加学生的见识,开阔学生的视野,以便学生在今后的审计实务中能够应用自如,充分发挥自己的审计专业知识。其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还要运用知识。例如在审计教学中,老师列举具有代表性的审计案例,让学生来对案例进行分析讲解,如,某企业在金融机构开立账户问题,让学生充当审计工作人员,就这个问题来开展审计工作,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进而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为我国审计工作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创设良好的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提高审计案例教学效率的保障。审计作为我国经济管理的一个分支,其涉及到的知识非常广,为了满足我国审计工作的需求,在审计教学中,就必须重视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首先,任何教学方法都应当注意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案例教学也不例外。教师一要为学生参与富有思考意义的思维活动提供机会,二要让学生鼓起勇气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来,创设“富有思考性的课堂”。案例教学本身为学生提供了鲜活的情景资料,教师则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提供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参与到思维活动中去,进行有价值和富有意义的知识学习。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对案例的学习往往需要查阅相关资料进行佐证,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也是对案例知识的消化,同时针对案例教学中出现问题,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进而提高学生的审计实务能力。案例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双向教学模式,学生对案例的不理解可以向老师请教,而老师在向学生解答的过程中会也是一种自我学习的将机会,进而为审计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4.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

案例教学法被广泛的应用于我国当前教育教学中,有效地保障了我国教学质量,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就我国审计教学而言,应用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专业的审计教师,只有专业的审计教师才能更好地在审计教学中把握案例教学,才能更好地保障审计教学效率和质量。为了培养出我国现代审计工作所需要的审计专业人才,加强审计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有着重大意义。首先,高校应当与我国审计部门建立联盟,多让教师深入到我国审计部门中了解实际设计工作,进而丰富教师经验,进而更好地开展案例教学。同时,还可以聘请一些资深的审计专家来校进行演讲,弥补教学资源的不足,开拓师生的视野。其次,高校要不断加强审计教师专业知识的培养,教师要想先育人,必须得先学会育己,进而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促进学生的成长。

三、结语

审计教学案例范文5

[关键词] 深基坑 ,支护工程, 案例教学

[abstract] at present city high-rise building increased, in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aspects appeared many accidents, already delayed the time limit and cause huge economic losses.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appear extremely urgent. The author takes the real facts of project of for teaching tools, set up on a bridge betwee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purpose is to make the students to discuss the case, to form the correct way of thinking. In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of case teaching, can deepen th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engineering background, enhance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training, so as to make the class teaching develop an important part of building the builder.

[key words]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project, cas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TV55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它起源于1920年代,这种案例教学法到了1980年代,才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国内教育界开始探究案例教学法,则是1990年代以后之事。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学到的都是死知识。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主动进行的。捕捉这些理论知识后,他还要经过缜密地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步应视为能力上的升华。

讲授深基坑支护工程时,考虑到授课班级较多,实际工程施工时间与上课时间二者大多不一致,这样现场观摩教学很难组织,因此在讲授深基坑支护工程时,运用了案例教学法,具体过程如下:

一 、出示案例:通过多媒体手段来展现。

1、工程概况

该大厦是一栋综合大楼,地上25层,地下2层,框剪结构,总高度为84m,建筑面积5万㎡,桩箱复合基础。

地质情况大致为:第一层为填土,埋深在-3m 以上;第二层为淤泥,埋深在-9.5~ -25.6m第四层为砂质粘性土,c=10kPa,Φ=28.8°。地下水位为-1.15m。

2、深基坑设计与施工

基坑实际挖深11m,工程桩采用450mm×450mm断面的两节预制混凝土桩,桩长32m;支护桩采用锤击式预制混凝土桩,断面为350mm×450mm,桩长14.5m,桩顶设压梁,其上2m为砖挡墙。压梁与呈方格布置的水平支撑梁构成第一道支护体系,挖到-7.13m时,再浇筑第二道压梁与水平支撑。支撑柱断面为300mm×300mm,长24m。基坑开挖不久,水平支撑梁端部出现裂缝,当西向4格基坑土方开挖接近完成后时,的8根支撑柱有5根大变形,甚至破坏。随着土方向东开挖,各区段的水平支撑梁端的裂缝扩大,支撑柱变形,开挖过程中发生多次滑坡。结果表明:相邻西侧二层房屋下沉4.7~53.3mm,西南侧一片筏基础的三层办公楼下沉17.5~51.5mm,南侧一桩基住宅下沉11.1~23.6mm。

二、讨论案例:包括事故分析和基坑支护事故原因分析

1. 该地区的淤泥多呈流塑状态,渗透系数小,压缩性大,灵敏度高。淤泥受打桩振动后其强度大大降低,而且基坑一边开挖,一边继续打工程桩扰动地基土,使其强度不能很快恢复,造成支护结构所受土压力增大。 基坑西南侧均临近建筑物,基坑北侧坑边又堆放了6m宽2m高的土方,迟迟不能运走走。这样一来,基坑周围存在很大的地面荷载,淤泥在地面荷载作用下,产生流动,造成基坑支护体系所承受的压力超出设计计算值,承载能力显得不足。

2. 支撑柱的配筋少,刚度明显不足。 水平支撑的中间接点断面及配筋不足。

3. 工程桩采用锤击预制桩,导致地基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急剧上升,且无法很快消散,在地基中产生了强烈的挤土作用。基坑开挖没有做好止水设施,一部分地表水流进基坑,淤泥通过桩间孔进入基坑,加剧了基坑土体的滑移。

4. 挖掘机停在水平支撑点处工作,抓斗直接碰撞支撑柱。

三、点评案例:

1. 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支护设计方案必须由设计资质单位设计,并通过当地专家组的安全评审签字方可施工。施工中严格按设计要求精心组织、科学施工,必须保证各工序的施工质量。 2. 深基坑周边2m内不准堆放土方和建筑材料,2m外堆土高度不得超过1.5m,且不超过设计荷载值,严禁重型车辆在基坑周边行驶。深基坑开挖施工时,项目部实行24小时值班,时刻注意开挖过程中基坑的位移变形与漏水漏砂情况。深基坑开挖应连续施工,尽量减少无支护暴露时间,尽可能避开雨季开挖,开挖必须遵循“自上而下,先撑后挖,分层对称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3. 土方开挖过程中挖斗严禁碰撞立柱桩、降水井和支撑体系,机械开挖到基坑底标高前留有0.2~0.3m厚土层,由人工挖掘修整,保证土体的原状结构。钻孔桩、深搅桩和高压旋喷桩施工在浅部遇障碍物需要用人工清理,当孔深大于1.5m时,必须采用钢护筒、钢筋笼等安全保护措施。 4. 深基坑开挖过程中遇到轻微漏水漏砂时,必须及时用水泥、棉絮、海带、草包装粘土等进行堵漏,插滤网导流管,防止漏失增大。 深基坑开挖时,现场应配备2~3台高压旋喷或压密注浆设备,当发现漏水或漏砂严重时,必须停止开挖,迅速采用压密注浆方法在漏水或漏砂处进行快速注水泥和水玻璃止水堵漏,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确保基坑安全。雨季开挖,现场应配备足够抽排水设备。以便及时排除因下雨流入基坑内的积水。

5.让学生记住注意事项,在以后实际工作中有效避免此类情况发生。举一反三,创造性地解决工程中一些新问题。

[结束语]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学生研究实际问题,注重学生智力开发及能力培养的现代开放式教学方法,它有着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课后通过问卷调查,笔者任教的班级,学生反映较好,主要表现在有针对性培养学生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2

2.赵志缙 应惠清·《建筑施工》[M]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3

3. 王曙光·《深基坑支护处理经验录》[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

4.柳孝荣 徐瑞坤·事故安全分析《建筑安全》[J]2006.10

5. 冯华艳·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决策探索(下半月)》[J] 2011年10期

审计教学案例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审计专业;案例教学;模式探析

为了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合理运用到今后的工作生活中,高职院校审计这一专业经常用到案例教学法模式来促进这一教学目的的达成。通过案例的讲解与分析,学生能更为直观、生动地领悟相关知识点,体会到相关课程的实用性,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可以说,案例分析教学模式顺应了课改要求以及现今推行的教育理念,转变了传统的老师教、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与教师与同学进行交流、互动、合作与探究,教师不再照本宣科,而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这一教学法符合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认知过程及规律,能够将审计专业知识合理、充分内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针对审计这一专业,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为培养审计类人才,使学生在将来到企业审计岗位以及会计事务所中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工作,因此,这门专业的实践性非常强。然而,学校并不能单纯依靠分派学生到实际工作岗位实习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如果在教学中能运用好案例分析这类教学模式,结合模拟审计工作的相关练习与操作,必定能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做好有用的铺垫。在审计专业的教学中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模式,即根据教材内容,选择适合的案例以加强理论知识的运用,比如,在审计课程中对很多原理知识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先将创设此知识背景下的相关案例情景,让学生根据案例具体内容做分析与动手操作,实现理论与实践间相互转换、互促互进的作用,进而强调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易混知识。需要注意的是,在审计专业课程中引入案例的目的,不仅仅是促进学生巩固与理解相应理论,更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出具备专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教师在进行审计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时,应当以具体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合理、适当、适时运用好案例教学。

一、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以理论讲述为主, 再结合相关理论讲案例

案例分析在审计专业课程中占重要的比重,案例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然而,教师更要注重得当、合理运用好案例教学。因为审计类的教学知识大多比较抽象,注重理论性以及层次性、结构化的内容。例如《审计学原理》这门课,其中很多抽象的内容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且不易消化。这时,教师如果展示更多切合实际的案例,或者将有一定缺陷的审计业务作为案例呈现给学生,让它们做分析、判断及纠正,则更为直接与易于理解,也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案例讲述为主, 将理论融于案例之中, 通过对案例讲授、分析和讨论, 总结归纳理论

在审计学课程的解析中注意以理论结合案例的分析,案例讲解应放在主线上,同时辅之以理论做恰到好处的穿插,并让学生对真实案例做分组讨论,教师做重点的分析及提示,让学生从讨论中深化理解教学内容,总结归纳不足以及优点,从实际操作中强化教学内容。例如,对于《经济效益审计》这样的课程, 教师在讲解财务报表的延伸效益审计相关章节时, 首先应当明确教学角度,可以从案例库中选用某公司近三年的真实账务及其相应的财务报表,

尽可能真实且还原教材要求,再要求学生以案例为基础,对财务资料及报表做动态的过程性分析,同时比较测算相关财务数据,利用所学的财务核算指标辅助测评、分析等工作; 在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容易疏漏,操作难点做提醒,确保学生的独立操作可行性做检查;其次做小组的分组讨论时,教师应对学生的整体完成情况做评价,小组讨论中交流心得,对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最后教师对学生这次案例的实际操作做总体测评,并让表现突出的学生做心得交流,对实际操作中出现的状况做分析指导,辅以教材案例的解析,深化学生理解,总结易错点,避免学生在今后操作中再次出现类似问题。整个教学过程中,审计的理论知识理解较为抽象,而将理论融汇于实例中,不仅能让提高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更能帮助学生巩固和强化记忆所学内容。另外,案例教学中应结合教师的教学经验,做到课题的深入浅出,避免学生生搬理论知识的情况发生,而是巧妙的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案例,寓教于学,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在教学的互动中灵活的掌握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

三、在审计理论课之后, 专门进行审计案例课程的讲解, 通过大量案例的讨论, 侧重解决审计理论与实践结合问题

在审计学的教学中,通过引经据典让生掌握较为抽象的理论概念,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讲授《审计案例分析》这一课时,教材中的案例为“安达信对世界通信的审计失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小组讨论,从案例中找出为什么这项审计没有成功:首先,安达信在形式上自主性不强;其次,安达信没有足够的风险防范意识;再次,安达信在进行审计规划时,未做好世界通信会计流程的市场前景预估与市场分析;最后,安达信没有直接的审计证据,审计意见的获取渠道不充分,材料不足。通过案例的分析讨论,在宽松的分组讨论氛围中学生自主的了解课题内容,并对审计的独立性,风险,证据等审计重点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在进行课题难点讲解时,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开发是否充分,直接决定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程度。

总之, 审计专业教师无论采取哪一种形式或几种形式进行案例教学, 都要保证学生系统掌握审计理论及基本技能, 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同时, 每次案例教学后, 教师应要求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使学生在对案例思考与讨论后进行总结和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 起到锻炼和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作用。写出案例书面分析报告是整个案例教学过程的最后环节, 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决不能忽略, 一是学生的书面报告可以作为教师给学生进行考核的依据之一;二是通过这个环节也可以检验和锻炼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实现审计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华.审计案例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