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影视艺术的假定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影视艺术的假定性范文1
一、对表演艺术的简单分析
表演艺术是由演员扮演角色通过舞台或视频镜头前语言和形体动作的技巧创造出人物形象的艺术。表演是一种创作,创作的最高任务是在剧作家所创造出来的文学形象的基础上再创造出真实、深刻、具有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表演的主要特征是演员要“化身成角色”,表演的创作与观众的欣赏同步进行,以直观的活生生的舞台和视频人物形象诉诸于观众的视听。演员既是创作者,又是创作的材料和工具,其创作出的艺术成品――人物角色是由演员体现出来。因此,表演中必然存在着演员与角色的矛盾。在表演上如何去解决这种矛盾,在理论上就形成了体验派与表现派的分歧。而优秀的表演则应该是既有深刻、真挚的体验,又有鲜明、生动的体现,达到内外部的完美统一。
要完成表演艺术的创作任务,从事表演的演员应该具有丰富的生活积累、高尚的思想情操、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与精湛的专业技巧和良好的创作素质。这些素质中包括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注意力、感受力、适应力、形体与语言的表现力以及信念与真实感、形象感、节奏感、幽默感等等。
有人说,表演艺术在戏曲中是表现程式,在话剧中是以写实形态表现人,而在影视中是人表演人的艺术。这种总结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笔者更认为,戏曲、话剧、影视的表演艺术是互相渗透整合的关系,他们之间既有特殊性又有其共性。
二、话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一般特点分析
本文所说的一般特点,是指在话剧表演和影视表演中明显存在的各自特点,也是二者的区别之处。但是在绝对意义上说,二者都是表演艺术,所以在论述当中有时是捆在一起来讲的。为了叙述简洁,本文列出造成表演存在各自特点的四个制约因素:
1.生活化要素的制约。话剧艺术与影视艺术都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精神创作产品,但是它们在表现生活方面由于艺术特征的不同,生活化要素存在区别,这造成了演员在话剧和影视表演上的区别。比较而言,影视艺术的纪实性要比话剧艺术要求的更严格一些,所以影视艺术要求演员的表演必须真实、自然、生活化。最明显的特征是影视演员是在真实的外景或逼真的内景中进行表演创作的,要求演员的创作与真实的环境融为一体,同样真实。另外,摄像机的运动随时改变着观众的距离与视点。在近景和特写中,演员的一个眼神、肌肉的抽动、皱纹的颤抖都清晰可见,任何虚假、夸张的表演都使观众难以忍受。试想一下,在表现真水、真树和真的花草的同时,演员的脸上却粘着假胡子和画着一道一道的假皱纹,或是仍像在舞台上一样地表演,观众能否忍受?而话剧演员是在虚拟的舞台和规定的情景内进行表演创作,生活要素具有假定性。这就要求演员的创作在假定的舞台上信任、感受真实。话剧演员是在舞台的假定性上表演,要在全身的形体带动下去行动,完全要融入到规定情景中,和影视区别是,这里不是注重某一个细节,因为话剧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很多时候,观众无法看清演员的面部表情,即使是坐在最前排的人。
2.表演时空的制约。时空自由是影视艺术独具的特点。影视中镜头的分割与组合,可以将任何画面与其他画面并列。这种时空的自由造成影视表演的非连续性。为了生产上的需要,影视拍摄既不连贯,又不按顺序,它使演员在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断断续续甚至颠倒地生活(扮演)在角色中,然而影视作品在放映时又是连续的并不颠倒的,这就要求影视演员具有在非连续性的“镜头表演”中保持人物形象的统一性、完整性的能力,能保持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的连续性。相对于影视艺术,时空局限是话剧艺术最大的特点。话剧演员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一直从头体验到尾,可以说是一天以剧情人物生活几次,不时的体验,不时的创新,也就造成了戏剧的连续性。在话剧舞台上,塑造角色的人一旦上场,谁也无法再对他实施控制,整个舞台就是他的,他是一切的核心和灵魂,也就是说,舞台演出,是以演员为核心的。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就是此意。此外,舞台的空间限制,导致现实的生活场景无法照搬到舞台上,只能是假定,一把椅子、一张桌子,就可以是“家”。正是因为这种时空的假定性,它需要塑造角色的人去“演”一个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东西,所以,有句话这样讲:影视演出是角色救演员;舞台演出,是演员救角色。
3.技术条件的制约。影视演员是在摄像机镜头前进行表演创作的,摄像机是影视艺术必备的技术制约。因此要求影视演员必须有镜头感。镜头感包括:表演生活化;对画面的想象与体会;对不同景别摄影技巧的适应;对实景拍摄以及无观众交流、无对手交流的适应。影视演员必须学会分析分镜头剧本提供的条件并根据导演的艺术处理来设计和构思自己的表演,不同景别的镜头要以不同的表演分寸和手段来体现。而话剧因为舞台是固定的,演员在舞台上进行创作,注重的是外部整体感,要根据场景的假定性来迫使观众相信。因此话剧演员更注重的是舞台整体,而不是个体。技术制约还有一层意义,就是生产条件。影视表演受到影视艺术生产条件的制约,演员必须适应其各种条件。例如,要经受“无穷等待”的考验:等布光、等摄影技术条件、等美工、等化装、等道具等等。而话剧表演是与表演艺术同步的,舞台的假定性可以在任何时候“刮风下雨”,通过自身的表演,让观众感受到风暴雨水,没有制约。所以,一种说法是:舞台是演出的艺术;而电影是制作的艺术――是对机器纪录下来的光影的处理――即剪辑。根据它,可以创造出无穷尽的东西来,演员在影视里,只不过是纪录下来的光影而已。没有演员,电影照样存在;但没有演员,舞台演出就不存在了。
影视艺术的假定性范文2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文明程度发达的社会,在现代科技的作用以及艺术规律的控制下,现代视听语言也随之出现,这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视觉听觉运用到一起的交流沟通工具。而影视艺术如同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是通过语言去面对所有的受众,而这便是人类独创并使用的影视语言,它是需要通过眼睛与耳朵两个感官,采用图像与声音的综合形态,以达到思想上、感情上的沟通交际和传播所采用的语言。这种语言也被称之为“影视视听语言”。谈及动画的本质,则是一种采用动画形式表达的影视艺术,其特征则是高度的假定性。动画电影和真人扮演的剧情影视作品有很大的区别。电影电视是通过摄像机的记录去尽可能地展现出实际的一面,而动画更多的是采用绘画的手法去呈现艺术。
二、动画电影视听语言的独特性
自从有了动画,通常都是采用一般影视视听语言的研究模式去研究动画电影视听语言。其实这种研究方式是不够全面的。尽管动画电影从属于影视,但由于动画自身的特点,使得其与其他影视类目有着巨大的差异,可以说,动画的思维方式不同于普通的影视,更不是影视与美术的简单结合。记得动画之父科尔这么说:“动画创作者就如上帝在创造世界那般,他需要使得一张白纸变得栩栩如生。而电影更多的是注重记录与捕捉现实的状态,接近于近物质性……”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一般影视关注的重点在于对物质现实的还原,而动画电影更注重于对物质世界进行变形,而动画电影自身的特征———高度的假定性则是这种变形的驱动者。
影视艺术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假定性,这种假定性在动画电影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与彻底。动画电影放弃对逼真性的追求,通过虚构、神似、幻想、夸张、变形等方法去呈现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状态、追求与期望。通过目前的动画作品可以看出,神话、童话及民间故事等题材还是动画的主题,由于这些题材本身具有梦幻色彩,所以动画创作者的想象空间就更大,更有利于创作出好的作品。在动画视听语言中,“高度假定性”深入到各个方面,而这种渗透也决定动画视听语言的独特性。由于动画的制作原理是“非实拍”,更多是通过动画创作者的想象与创造来完成,因此,脱离了各种人为的、自然的限制与约束,“自由”便成为了动画电影视听语言的基础。动画电影正是充分地利用了这些优势与特点,不断探索与加工,摸索出了一个专属的视听语言规律,创造出了“与众不同”的艺术元素———蒙太奇,这种艺术元素可以是叙事方式,可以是夸张的造型,也可以是声音。特别是当一些离奇夸张的故事通过这种特有的假定性表达形式,会演绎出匠心独运的艺术表现形式。
(一)蒙太奇叙事
蒙太奇作为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可以构建起一部完整影片。倘若把零散的珍珠看作是视听语言体系里的各个要素,那么蒙太奇的作用就是一条丝线,可以把这些珍珠串成一条美丽的项链,蒙太奇思维不仅是一种特别的形象思维方法,它还可以融入整个视听语言体系中。对于动画电影来说,在运用蒙太奇的叙事方式时,更独具韵味。如动画影片《钟楼驼侠》当中的一个精彩片段:在愚人节这天,欢庆节日的人们推选加西莫多为丑王,一些群众与士兵正准备在广场的高台上对加西莫多捆绑“加冕”以取悦自己时,埃丝美拉达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她勇敢地登上高台,割断了绑在加西莫多身上的绳索。周围的士兵正准备追杀她,不料,埃丝美拉达轻挥手中的手绢,马上消失得无影无踪。突然,她与自己的山羊加利出现在了木楼上,她们从楼上跳下来,围观的人民把他们举得高高的。
但是埃丝美拉达用脚蹬着关押犯人的圆筒状牢笼朝着前方滚动,而山羊加利踩在一个坐在轱辘木板上的乞丐肩上朝着前方滑动……这是一个复杂又凌乱的场面,让人觉得应接不暇,而正是这段情节把埃丝美拉达迷人可爱的外表、善良仁慈的内心与泼辣爽快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为接下来的画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动画电影中蒙太奇叙事的独特性还是需要基于高度的假定性,这种叙事风格类似于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平时大家在观赏动画片时所有可以想象得到的东西都是带着一种虚幻感,就如一下子从人间置身于仙境中一般。在动画片里,动物与植物沟通无障碍,狼与羊是好朋友,家具与机器有自己的思维,鲜花与风扇是情侣,华丽的宫殿在海洋里,主人翁具有超能力……那些现实中不能出现或者一般的影视作品无法呈现的情节、场景,在动画片中显得毫无违和感,挥洒自如。动画片能出现这么神奇的效果,全因蒙太奇的叙事方式给予了所有的自由的元素,让动画片的创作可以任意转换时空,可以自由调度,可以无限制地运动与组接,这也使得动画电影蒙太奇叙事更具特色,具有更好的形式感与视听美感,也让故事更为丰富、精彩。
(二)蒙太奇造型
对于动画电影来说,动画角色的塑造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好的动画角色不但可以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整个片子的加分点,还可以使得人物的性格更好地呈现,使得故事情节更加饱满、精彩,也为整部片子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动画是造型艺术与影视艺术相结合产生的一种艺术,是造型艺术的动态延伸。动画世界是一个让想象力任意发挥的世界,拥有极度自由的创作空间,无论是对现实的夸张表现,还是对非现实的奇特幻想,都能在动画世界里得到体现。因此,动画中角色的造型完全不同于一般影视中角色的造型。一般影视中的角色造型受到演员自身形象的限制,是建立在“写实”基础上的;而动画中的“演员”是假定的、虚拟的,是根据故事需要凭空创造出来,并且可以随着剧情发展不断发生形象变化的。动画导演和设计师是动画角色造型的“缔造者”,通过他们对角色的想象与理解,让角色的形象更加丰满、写意。
动画角色的形象是根据影片需要而生的,多种多样,不受到限制,可以简单也可以繁缛,可以夸张也可以朴实,可以拟人也可以超脱,往往这些角色都会突破“形”的描绘,根据影片情节的发展来塑造性格特征,使得角色可以充分展现个性特点。在动画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刚正不阿的“君子”,可以看到阴险狡猾的“小人”,可以看到老实巴交的“老实人”,可以看到具有超能力的“精灵”,可以看到与现实人物一样的“普通人”。如经典的动画《小鸡快跑》里面的主人翁小鸡们就是拟人化的,他们可以完成人类的动作、表情,也有各式各样的性格,进而使得影片的主角突破了动物的局限,更加贴近受众的需求,而夸张的角色外型也惹人喜爱。创作人员通过独具匠心的打造,让拟人化的小鸡更具有人类的灵性,也丰富了影片的主题。
(三)蒙太奇声音
完美的视听语言技巧可以很好地呈现出一部动画电影的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在某种程度上讲,完美的视听语言不但保证了影视艺术的品质,而且通过良好的画面效果更能对影片的意念与内涵进行升华,突破画面本身的含义,构成一种独具特色、生动活泼的艺术效果。可以说,声音元素是视听语言的重要构成部分,声音与画面相互融合,有效地推动影片的叙事发展,更好地塑造片中的艺术形象。创作者必须充分理解动画片与动画人物的特点以及呈现的主题,通过对动画电影的声音进行整合、创作,采用设计与加工声音,使得声音可以有效地、完美地融入到动画片中,很好地配合影片的风格、叙事的风格,更使得影片的主旨可以被很好地传递出来。其实,声音和影像是构成叙事的重要因素。
影视艺术的假定性范文3
【关键词】《谢天谢地,你来啦》 非艺术假定 电视美学
经过去年“十一”期间的四期试水播出,自2012年4月14日起,由崔永元主持的全新综艺节目《谢天谢地,你来啦》正式亮相央视一套夜间档,成为央视的周播节目。节目首期收视率便达到了0.55%,比上周同期增长40%,①观众也纷纷表示,节目带来的是出乎意料的欢乐。嘉宾的即兴表演,让人笑料不断;节目内容十分接地气,剧本的设计别出心裁。
《谢天谢地,你来啦》是央视首次引入海外情景喜剧类真人秀节目,其原型是澳大利亚工作犬影视制作公司的节目《你是主的恩赐》。央视的此次引进,没有完全克隆,而是引进了节目的模式,根据中国观众的审美品位加以本土化改造。与国内现有的综艺节目不同,《谢天谢地,你来啦》的节目形式在国内还从未出现过。节目的最大看点就是没有剧本,没有台词,嘉宾不知道自己将扮演什么角色,场内外观众也无法预料节目下一秒钟会发生什么。节目不拘泥于台本,甚至都没有台本,而节目组也只是设定一个假想的环境,任由嘉宾和主持人自由发挥,节目的随机性很强。
从美学角度来看,《谢天谢地,你来啦》将电视的“真实美”特征进行放大,并且将它运用得淋漓尽致。电视是人类迄今所创造的最接近生活真实的媒介,它与我们的吃穿住行等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电视这种“高度逼真”,接近现实生活的特征,成为我们呈现真实的最好方式,甚至有人常把电视呈现的“真实”与现实生活原生态的真实混淆。电视的真实为什么具有那么大的魅力,就在于它是经历过“多重假定的真实”。
“假定性”是通过媒介对客观环境的非原样的表现。它是关于戏剧、电影等艺术样式“艺术的假定”生活真实,从而达到艺术真实的一种观念、思维与表现方法。“非艺术假定”指的是逼真性再现客观原生态,它可以说是非虚构的假定。电视艺术的“多重假定的真实”中的“假定”,既包含“艺术的假定”成分,又包含了“非艺术的假定”成分,这是由电视这一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特殊性所决定的。电视“艺术假定”与“非艺术假定”相互渗透,导致了电视“真实”的复杂性和特殊性。②在电视节目拍摄的前期,编辑人员会进行前期的准备,撰写拍摄计划、节目策划编排表,之后才进行拍摄。在拍摄时按照计划拍摄,这就已经进行了艺术化的加工,即“假定”。在拍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种种意想不到的突发状况,往往在意外中显得真实,可是又不能脱离之前的艺术“假定”作用,即“非艺术的假定”。因此,通过电视的“艺术假定”和“非艺术假定”所带来的观众对生活真实感的追求,是电视美独有的特征。
《谢天谢地,你来啦》的“规定情境”和“无剧本演绎”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进行“艺术假定”和“非艺术假定”的艺术加工,取得了很好的收视率和较高的美誉度。笔者就这两方面如何在《谢天谢地,你来啦》节目中的有效运用,进行分析。
一、规定情境——“艺术假定”浓缩中见人生真谛
电视作为一门艺术,它的艺术美源于生活美又高于生活美。因为生活美只是自然存在的物质,往往比较分散、粗糙,发散的审美信息较弱,而艺术美是主体对生活更纯粹的审美,因而更契合人们的审美理想和审美需要。《谢天谢地,你来啦》通过对情境的精心设计,把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生活浓缩成一幕幕戏剧搬上舞台,讲大家熟悉的故事,唱大家喜欢的歌,演大家爱看的戏,融生活于表演。在首播时,就有两个剧本是根据社会热点事件改编的:一个是去年在网络上轰动一时的“微博卖土豆”事件,在节目中转化成了王迅表演的《土豆村长》;一个是随着剩男剩女的日渐增多而引发热议的“恋爱租赁”问题,在节目中转化成王志飞表演的《外租男友》。
嘉宾事先不知道自己要参演的究竟是什么。他们在不能“说不”的规则下,打开一扇门,进入到一个几平米的空间,按照编导的规定情境进行表演。在这里,嘉宾被要求编唱词、唱歌、跳舞,迎接突如其来的挑战。这些限定其实就是编导在进行艺术的“假定”,在方寸之间,浓缩种种冲突,加强戏剧性,可谓是方寸间见天地。另外,编导还在努力呼应热点话题,将社会中观众普遍关注的现象搬上屏幕,寓艺术于人生,融人生于艺术。在《谢天谢地,你来啦》的舞台上,嘉宾需要面对一扇未知的门,这其实是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必须的。节目把人生的不确定性与舞台的不确定性结合起来,一扇门,一台戏,一切皆是未知,一切皆有可能。在这里有欢笑,有悲伤,《谢天谢地,你来啦》让观众看遍人生百态。
二、无剧本演绎——“非艺术假定”开放参与中产生情感共鸣
影视艺术的假定性范文4
【关键词】影视表演;美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J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149-01
从艺术欣赏方面说,意蕴美和情感美是艺术欣赏者追求的目的,影视演员最珍贵的是对生活的理解,影视演员的第一天赋就是自然、洒脱,最高的天赋是抑制、含蓄。影视演员的生命不是表演,而是生活。当水银灯和眼睛都打开时,你的神经更松弛了,你的记忆更清晰了,你的感觉更真了,你最善于在生命的这个时刻里进行着情感和动作的富有想象力的转换。你爱角色,是因为你爱生活,你爱别人,正是因为你爱自己。
演员分析人物,是为了使自己最终能够化身成角色,能在舞台上创造出形象鲜明、有血有肉的舞台人物形象。在演员创作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个分析剧本和角色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建立起角色的人物形象构思的过程。戏剧演员的创作任务是在剧作家所创作出来的文字形象的基础上,再创造出活灵活现的、有血有肉的舞台人物形象。首先剧本及剧本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是演员进行创作的依据,演员虽然可以运用自己丰富的生活素材来进行再创造,但这种再创造只能在剧作家所创造出来的文字形象的基础上来进行。其次演员所创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可能会由于导演与演员的再创造而更加丰富,甚至有所改变,但最终仍然应该以剧本中的文字形象为起点,以演员创造出的活生生的人物为归宿。演员只有在认真地对剧本与角色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对剧本和角色获得正确的认识与理解。演员在初读剧本时会对角色有一些感性的印象,这是演员对于角色的认识与分析的开始,因此演员要非常珍惜创作的开始阶段。但演员要想真正理解与感觉到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单凭最初的印象和直觉是不够的,所以要在对角色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作理性的分析。
如果把自我作为中介,一边是原型,一边是角色,一边是情绪,一边是动作。表演的一般理论就是:原型、体验、体现三互为。内心派和外形派是不同出发点,但同一目的、同一终点的表演流派。哥格兰的“一般”、“刻板”、“性格”三模仿,同斯氏的“本色”、“类型”、“性格”三体验,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一个强调演结果,一个强调演原因,一个强调技巧,一个强调意识。是灵魂创造肉体?还是肉体创造灵魂?其实是交叉创造,相互并行诞生。具体可根据演员的内、外特点,角色的范围调整,二者均可取胜。影视表演理论受斯氏影响较大,强调第二自我受第一自我控制,下意识受意识控制,同哥格兰的过火夸张表演同属于舞台表演范畴。而影视表演,是微像的表演,是精微化的含蓄抑制的表演。它的第一阶段是天赋资质的自然、洒脱,需要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纯然统一,意识与下意识的自然统一。是本色的自然洒脱,是个性的抑制含蓄的表演。这是人的“天质”表演。好莱坞明星为其写本子的成功表演,说明了影视镜头绝对不会培养出旧时那种类型和性格的舞台明星。奥立弗虽然成功了,但他是以惊人的特殊才能掩盖了舞台痕迹,影视尚未完全摆脱舞台的时代是他存在的条件。影视培养性格演员是违背影视性的一个错误。影视完全可能在自然的选择中发现本色的原型,就看一个无才的影视导演能否找到这样一个途径,能不能嗅出隐藏在自然天质中的本色,会不会动用技巧掩盖和连接、完善他的自然资质,把他推向个性的纯然含蓄的释放中。蹩脚的导演总喜欢戴别人的眼镜、用别人的类型演员,这一方面造成类型角色的疲劳,另一方面造成微相的假定性增大。那种想隐其类型走向性格表演的演员很少能成功。因为我国的本子离演员距离甚远(指接近某一个人本色),加上导演选择的失误,使你的资质接近角色的可能性很小,又加上培养适应能力的机会很少,所以影视性是培养不出杰出的性格演员的。聪明的演员应在类型中寻示突破。影视证明了能突破自己天质的演员寥寥无几。
影视艺术的假定性范文5
关键词:角色;视觉形象;表现手法
1艺术•真实
1.1表现
德拉克洛瓦认为,在艺术作品中“情感的表达应该放在第一位”。表现的手法强调主观感受,着重表达情感体验、理性思维:在艺术创作倾向上侧重于表现自我,解构客体,表达理想:在艺术语言上偏重于幻想、夸张、象征、寓意、抽象等,具有较强的形式感。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谈到,意象的全部意义在于“我们并不用它作为我们索求某种有形的、实际的东西的向导,而是当作仅有直属性与关联的统一整体”。它除此之处别无它有,直观性是它的整个存在。表现性手法在审美意念中所体现出的直观性、主体性,和强烈的主观色彩与美学中“意象”的概念是同构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表现性手法是“意象”的具体形式体现。
表现性手法为艺术作品强化意念传达、凝聚主观意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现代视听媒体动画作品中意象性的表述可以通过光、色、空间、运动、镜头语言等元素来完成。
加拿大导演卡洛琳•里芙的动画短片《两姐妹》是一部出色的表现性艺术动画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充盈着导演在光色结构、叙事空间、造型手段上对表现性手法的成功运用,使《两姐妹》以表现性绘画所特有的意味,在一种晃动不定的幻影镜语中演绎。
视觉载动信息,情绪、观点、感受等信息皆可以加载在无限丰富的视觉形象元素中被释放和传达。《两姐妹》力求使我们通过可视的一切元素和镜头语言,理解其中所表达和释放出的思考以及富有情感的信息。
在视觉形象上,卡洛琳•里芙运用了类似于凡高、莫迪利阿尼、毕加索等大师的绘画造型风格。以淡黄加墨绿的色彩为基调,利用弓形的构图,以粗犷流畅、刚柔相济的笔触,富有力度、动感的线条,来增强主体和情绪的渲染。其弓形的构图,晃动的线条与光影使影像镜像在潜意识中隐含着扭曲、残缺、自闭的主人公对生活美好的追求。
电影无法在一个场景中用一个镜头完成正片的构想和拍摄,所以不同景别的多镜头的转换组合式最基本的电影表现手法,但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影响在视觉上的跳跃和不连贯。而动画“绘画性”的特点可以使动画的镜头运动和镜语组合在“笔触、色调、光影的连贯下不留痕迹的悄然过渡,在镜头调度,镜语组接上,卡洛琳.里芙借助绘画的连贯流动使镜头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连接,而大量的对比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所形成的鲜明强烈的对比关系,强化了片中主人公对理想的追求和客观现实之间所存在的反差。
卡洛琳•里芙通过表现性手法对形、色、光、影以及影像镜语进行的创造性运用,从而营造出了只有在动画中才能呈现的光色流动和视觉冲击,将主人公以及作者自身的情绪、感受、观点淋漓尽致表达了出来,深化了思想,揭示了主题,赋予了作品不凡的艺术品位。
1.2再现
再现的艺术手法注重对所认知的对象或所处环境、社会生活的具体描绘,感性的、理解的因素比较显著,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写实和逼真,即追求感性形式的完美和现象的真实;在创作倾向上偏重于认识客体,再现现实;艺术语言的运用上多采用摹写,对比,强化等手法。
再现不是对现实的机械反映,不是纯客观地复制现实,而是按照美学规律将现实运用光影、色彩、空间、运动等手段体现出来。艺术中的再现不开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选择、提炼、加工和改造,其意义在于客观冷静地对物象本体属性的本质反映。
再现性手法在反映现实上具有具体性,纪实性,物质性的特点,“具象”在概念上同样具有这些特征。因此,再现手法是“具象”的具体形式体现。
再现性手法在形象塑造上注重对客观物象的描摹,讲求尽可能的提供关于客观现实的精确画面。但是,这种精确是建立在对客观物象提炼加工后的基础上的再现,而绝非复制式的照搬。日本动画大师高佃勋的作品《萤火虫之墓》是一部伟大的反战题材的现实主义动画。在这部作品中,无论是场景,道具,还是人物形象都是采取了精致的写实手法进行描绘:空袭过后,城市大街上的废墟瓦砾,残垣断壁;妹妹手中的糖果盒子;哥哥被殴打后红肿的脸庞,槛褛的衣衫;细节准确丰富,但绝不拖沓臃肿。在这部影片对光影的表现上,高佃勋一反往常充满梦幻色彩的用光方法,转而采用表现自然光的手法,不追求过于强烈的明暗对比,使得作品中的光影变化呈现出了细腻、自然的风貌。这一切无不展示了这位动画大师对客观世界细的观察以及精准的表现力和扎实的写实功力。2假定•夸张
从腾云驾雾变化多端的孙悟空,到横穿大洋热切寻子的小丑鱼莫林;由《大闹天宫》中虚无缥缈的天宫仙境,到《千与千寻》中亦真亦幻的神怪世界,无不展示出了动画这一充满梦幻色彩的艺术形式的无穷魅力。
美国著名作家威•科兹兰科曾经这样说过:“动画中的角色可以在空中行走、飞檐走壁、潜行水底、腾云驾雾,可以做出种种凡人无法做到的奇特怪诞的动作。艺术家从一个在行动上具有局限性的世界跨越到另一个行动随意、绝无限制的世界,它当然是一个梦幻世界。”
艺术形象决不是镜子似的反映现实。作为一种富于表现力的现代视听艺术,现代视听媒体动画所追求的不是完全的逼真写实,夸张、变形等充满了想象力的元素构建一个完美的、充满奇幻和意趣的艺术世界,反映了现代视听媒体动画特有的高度的假定性。
现代视听媒体动画脱离不开假定性对整个创作过程的指导和影响。了解假定性的本质和应用技巧,将帮助我们解决如在作品中增强作品感染力,提升作品艺术品位,更好地实现达到创作目的的问题。
2.1假定
角色的假定性。在传统动画中,角色假定性的含义是指人为创造出来的,非现实的角色形象。而在现代视听媒体动画中,角色的种类变得更多,例如实物、真人、制作出的形象等,它们本体的现实意义不再是衡量角色假定性的唯一标准,只要角色属性被施加以人为技术加工的影响,即可被视为具有了角色的假定性。
拿电影《黑客帝国》中里奥在摩天大楼楼顶上左躲右闪避开敌人子弹的一场戏来讲,角色里奥是真人,子弹是创造出来的形象,按照传统的观念来分析,似乎子弹应该属于假定性的角色,而里奥不具备角色的假定性属性。但是仔细分析里奥的动作、位移等因素,都己经不是真实拍摄的结果了,而是经过后期特技动画的加工,被施加人为加工的因素,因此,我们可以明确,不仅子弹是假定的角色,而且里奥也是具备了假定性属性的角色。
2.2夸张
夸张手法是假定性表现中最有代表性的技巧,其特征是对于故事、角色的某些寓性特别加以强调或弱化,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叙事的合理性、真实性的弱化和主观选择性的加强。夸张的手法大体可以从四个层面上来应用:形态的夸张。
在现代视听媒体动画作品中,为了突出表现角色或者场景的某些神态、动作或者特征,可以将形象整体或局部上的某些特征加以大幅度的强化和夸张(表现为极度的夸大或缩小)。这种夸张后的形态特征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不能做到或者难以做到的,所以,具有明显的“不可能性”。由于人知觉特性中选择性、理解性的原因,因而信息接受者往往会对经过特别强调夸张的具有“不可能性”的形态留下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1]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
[3]李泽厚.美的历程[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4]吴风.艺术符号美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1).
影视艺术的假定性范文6
创新拓宽了木偶艺术发展之路。
【关键词】 漳州布袋木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影视;孙大圣;传承创新
漳州布袋木偶艺术,兼有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是布袋木偶戏(傀儡戏剧种之一), 俗称掌中戏,又称“掌上木偶”、“手托傀儡”,其特点是用指掌直接操纵偶像进行戏剧表演,动作夸张灵巧,人物塑造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二是木偶头雕刻,即为木偶戏人物雕刻脸谱,以其工艺之精美而扬名海内外, 被称为“第一流的艺术”、“中国一绝”,在国内外艺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近年来,漳州木偶数次晋京并赴海外演出,其独特的木偶造型风格,别具一格的表演技巧、演出风格和演出形式,让人们对漳州木偶艺术赞叹不已。其中,全球首部百集现代神话掌上木偶动漫电视剧《西游新记·孙大圣环保行》的面市,该片从容出入于古典名著和现代环保题材,纵横捭阖的镜头语言与木偶语言运用,木偶戏舞台与荧屏的兼容链接所提供的远不止是别有意味的形式的艺术呈现,其思维和技术上交互发展更具积极的意义,值得我们探讨。
一
《西游新记·孙大圣环保行》以环境保护为主题,其人物原型源于《西游记》,讲述孙悟空师徒穿越1300多年的时空重回人间,与现代人携手运用现代科技和智慧,与污染环境、危害地球生物生存的各种现代妖魔鬼怪进行艰苦曲折的不懈斗争,最终取得胜利的现代神话故事。该剧在延续经典名著《西游记》原著语言风格的同时,又注入现代文化元素,塑造了唐教授、孙悟空、猪八戒、白龙马以及观世音菩萨等家喻户晓、广大观众喜爱的神话人物。曾经,孙悟空帮助师傅西天取经,降妖除魔。如今,面对空气污染,噪音刺耳,气候多变,果树枯萎,山泉变色的生活,悟空果断变身环保大使,毫不犹豫地履行环保职责。“唐三藏”化身唐教授,是一位以“西天取经”的精神专心致力于研究环境问题的教授,师徒四人在海外留学生的协助下,最终取到了“环保真经”。除了塑造经典名著《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外,本剧还新增了代表现代人的留学生伊可·普拉达(白种人)和克力·麦克伦南(黑种人)等角色。环保题材涉及化学物质、各种有害垃圾、放射性等污染、过度砍伐森林、蚕食草地、气候变暖、风沙灾害、泥石流、超强台风泛滥、酸雨、沙漠化等,构建出林林总总的各种现代版的“妖魔鬼怪”。全片以妖艳、贪婪邪恶的“花皮妖”为线索,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每6集为一个完整故事,精彩引出了一批批威胁污染环境的“妖魔鬼怪”。借力于木偶戏精微的雕刻艺术,本片精心打造出富含现代美和契合影视表演的全新掌上木偶形象,穿着花俏服装的妖艳“花皮妖”和戴着眼镜的学识渊博“唐教授”就是其中重要的代表。表演实践证明,布袋木偶很适合演绎神话剧,如孙大圣一个跟头翻到南天门、瞬间又转回到花果山等,而“腾云驾雾”,“飞天钻地”,“水底战”等神话故事情节都是木偶戏出神入化表演的拿手强项,在经典名著中融合环保题材,是木偶艺术的一次创新。该剧通过掌中木偶将环保理念的宣传与动漫融合的生动性、活泼性、趣味性以及幽默性搭档,将环保理念寓教于乐地展示给男女老少观众,倡导环境保护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环境美好人人共享,营造出人人关注环境、爱护地球的良好氛围,受众空间十分广阔。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