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情景式教学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情景式教学案例范文1
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毕业生,与同龄高中生相比,他们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起点低,学习兴趣不浓,厌学情绪严重等特点,中职生更热衷于具有实操性、趣味性的课堂。但是,目前中职教育模式仍以传统讲授为主,效果不佳,没有达到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为提高和优化《市场营销基础》、《企业管理基础》等文科类专业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实效,教师可在“案例教学法”和“情景模拟法”的基础上,探索一种将真实个案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的教学法――“案例情景化”教学法,这是“案例教学法”与“情景模拟法”的一种结合和延伸。
一、“案例情景化”教学法的有效尝试
中职课容易出现“走过场”的情况,即学生上课抄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尤其是文科类课程。要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必须让他们有兴趣地学习,并能主动思考,自发探究。所以,笔者认为中职学校课堂教学的目标有三: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三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分析、判断和思考的能力。近年来,在“案例教学法”与“情景模拟法”的应用中,笔者发现普通的“案例教学法”只是采用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上某个知识点,其出发点还是理论,因此,不能完全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普通的“情景模拟法”则是采用各种形式创造一个综合了时间、地点、仿真人物和事件的具体场景进行教学的方法,因为具有虚拟性,容易出现为游戏而游戏的情况,学生缺乏认真参与、积极思考的态度,在唤醒学生求知欲和锻炼学生能力方面会大打折扣。于是,笔者尝试将“案例教学法”与“情景模拟法”结合起来,配合多媒体教学设备,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案例情景化”教学法。
课堂教学“案例情景化”是根据教学内容,整个课堂教学用一个真实的营销个案作为背景,由一个引人入胜的营销案例提出问题,交给学生解决,组织学生思考、交流和讨论,在相互的否定与肯定之间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加以总结归纳。它与“案例教学法”在起点、过程和目标上都有本质的区别(如表1所示)。
同时,“案例情景化”与“情景模拟法”也有根本的区别,因为案例的真实性,案例中的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都有证可查,使案例情景减少了虚拟和游戏的色彩,可以使学生态度更认真,参与感和成就感更强烈,教学效果更佳。
二、“案例情景化”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情景化”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课前准备阶段、课堂实施阶段和课后拓展阶段。
1. 课前准备阶段。
课前准备阶段是任课教师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个案,完成教学设计的过程。这个阶段包括个案收集筛选、课件制作和教学设计三个步骤。“案例情景化”教学法的课前准备与其它教学法相比,教师更需要在个案收集、筛选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下功夫。
(1)个案收集、筛选。首先,任课教师要养成从生活细节、朋友交流、媒体和影视作品中随时收集案例信息的习惯。然后,在收集的营销案例中,选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生喜闻乐见的部分,教师应做到保证每一章、每一节都有相应的案例内容。
(2)课件制作。任课教师将选出的个案资料和根据教学内容提出的问题归纳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通过幻灯片、动漫和视频等图文并茂的形式表达、演示出来。这要求任课教师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与多媒体软件使用的能力。
(3)教学设计。任课教师以一个教学单元时间为单位,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对课件演示、学生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与时间进行规划设计,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预测和设计,以确保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控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2. 课堂实施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承担组织与引导的责任。任课教师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时间,合理完成个案展示、问题讨论和归纳总结三个步骤。“案例情景化”教学法的课堂实施与其它教学法相比,教师的重点在于过程的控制。
(1)个案展示。通过教室的多媒体设备播放营销案例的视频、图片和文字,教师一边讲解,一边引导学生注意关键画面、图像或声音。这个阶段要求在计划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引发学生的关注与好奇。
(2)问题讨论。通过案例情景提出问题,让学生充当主角,参与思考、交流、讨论、争辩、选择和决策,去解决案例中的特定问题。这一阶段,任课教师要控制时间和保持良好的课堂氛围,关键是要对过程中出现的突变情况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进行正确处理,使之化险为夷,给课堂带来新的转机,注入新的活力。
(3)结果归纳。归纳是这个阶段的重要环节,在教师的导引下,学生对讨论结果进行归纳,最后回归到教学的知识点上,让学生感觉知识是自己探究出来的,而不是外界灌输的。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做出评价,重点对讨论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肯定和表扬,鼓励学生大胆参与讨论,并提出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思考。
3. 课后拓展阶段。
课后拓展阶段是学生的复习巩固阶段,也是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阶段。包括学生完成作业和教师评价学生作业两个步骤。“案例情景化”教学法的课后拓展与其他教学法相比,学生除了在作业本上完成作业之外,还需要参与小组的案例讨论;教师评价教学效果除批改学生作业之外,还要对学生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1)学生完成作业。学生作业分为“写”与“说”两个部分。“写”的部分由学生利用晚修时间独立在作业本上完成;“说”的部分,小组(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小组)用课余时间进行讨论完成,内容是课本上或者教师补充的营销案例,以小组为单位交一份讨论记录与结论。
(2)教师评价学生作业。教师通过批改作业了解学生课程学习的基本情况,通过阅读讨论记录了解学生思维能力与组织能力,并根据具体情况,完善下一步教学计划。
综上所述, “案例情景化”教学法的基本程序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八个步骤(如表2所示)。
三、“案例情景化”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1. 教师备课的工作量大。
“案例情景化”教学法与一般的案例教学法相比,要求教师对案例内容、规模和表现形式等都要精心设计和准备,因此教师课外的工作量大大增加。
2. 课堂教学的组织难度大。
“案例情景化”教学法对学生的参与度要求更高,把握不当容易出现片面追求双方互动与学生参与的问题,让课堂变得过分热闹和游戏化,实际上没有达到教学目的。所以,保证做好课堂引导,妥善安排和控制好时间,规范学生行为等尤为重要。
3. 学生成绩考核方法的配套有待实现。
“案例情景化”教学法注重学生的互动与参与,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用传统的笔试方式所考核出的成绩,不能有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教学效果,所以在考核方法的选择上应采用过程性成绩占60%、考试性成绩占40%的考核标准。但过程性成绩在时间与内容的统一方面,还存在难以标准化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实践。
(作者单位:广东省电子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 刘二虎,戴玉蓉,熊宏齐. 高校人文社科类实验室发展现状分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讨,2011,(3).
情景式教学案例范文2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案例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63名学生为实验班,再选取63名学生为普通班。实验班采用案例情景模拟教学法,普通班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教学法。对上述学生进行理论考试及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班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P
【关键词】案例情景模拟教学法;内科护理学;实践
在内科护理学传统课堂讲授法教学模式下,学生常处于被动地位,又因缺乏实践机会,导致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护患沟通交流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太多的锻炼。案例情景教学法又称案例教学法或情景教学,指的是将典型的教学案例放到指定的教学情景中,参与者在接近现实的情况下通过扮演角色进行学习,以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在20世纪后,案例情景教学法被推广到医学以及教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案例情景模拟教学法的运用,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增加在模拟现场演练的机会,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加深学生对疾病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法。
一、资料与方法
(一)学生资料
选取我校2014级护理3班学生63人(均为女生)为实验班,以2014级护理7班学生63人(均为女生)为普通班,年龄均在17岁以上,21岁以下,平均年龄(18±1.5)岁。以上各名学生均已完成解剖、生理、病理、药理、健康评估等课程的学习,基本完成内科护理学大部分课时及各项基础护理操作的学习。实验班63人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普通班63人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教学法,两个班学生在人数、年龄、性别、开课时成绩比较时,P>0.05,均无明显差异。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以科学出版社第3版《成人护理》教材上册第9章第2节“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为例,介绍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应用方法。
实验班:采用案例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分三环节:课前准备、课堂展示、交流总结。第一环节课前准备:课前教师先根据真实的临床案例设计教学案例,并结合护士资格考试要求及临床护理常出现的问题设计出课后问题,在课前一周将案例发给学生熟悉,让学生查阅相关学习资料。学生各自分组,根据案例和查资料的情况完成剧本编写。第二环节课堂展示:在课堂展示前对学生理论部分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讲解。在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准备情景模拟需要的环境及器材,如病床、心电监护仪、吸氧装置、血压计、温度计等。课堂展示: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要求学生突出以病人为中心,把疾病的主要病因、典型临床表现及特殊辅助检查、治疗原则及护理要点健康教育等相关知识表演出来。如住院期间,“夜班护士”巡房发现病人突发急性左心衰,然后和“夜班医师”一起表演急性心衰的配合抢救措施。抢救完毕后医护人员通过健康指导,向病人及家属宣传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预防措施、急救知识。整个模拟过程中,学生要注意抢救时保持冷静从容,操作规范;健康宣教时态度和蔼,语言轻柔,关爱病人。教师要注意在此过程中观察学生不同角色的表现。第三环节交流总结: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派小组代表谈体会。最后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和目标做总结评价,指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对涉及的知识做横向和纵向的联系。
普通班:对本组学生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按照教学大纲和授课进度进行口授。
(三)考试方法
采用笔试方式进行理论考试:两班学生采用统一的笔试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共100题,均为单选,A1型35题,A2型45题,A3型20题。1题1分,总分100分。题目的题型与护士资格考试相仿。
(四)问卷调查
课程结束后,对课程的满意率进行问卷调查,并当场发放、回收问卷。共发放了126份问卷,全部收回,且均为有效问卷。对课程的满意率调查,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五)统计学差异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二、结果
(一)理论知识考核
笔试成绩中,实验班学生最高分98分,最低分68分,平均分91.6±8.4分;普通班学生最高分95分,最低53分,平均分86.8±8.3分;P
经对两组学生的成绩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班的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速度和牢固度要明显好于普通班,不但记得快,而且记得牢;普通班的学生相关成绩则相反。
(二)对课程的满意率
结论:实验班学生的满意率要远远高于普通班的学生。
三、讨论
(一)案例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意义
1.案例情景模拟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在案例情景教学中按照“形象-情感-意境”过程开展教学活动,以“情”为中介,将认知与情感、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教与学等整合在一起,促进学生主体角色的形成,并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的内在动力,促进自我发展。该教学法是以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观点为主线,使得学生热情学习,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并促进创新意识的发展。以教师为中心是传统教学方式的特点之一,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学生学习的模式是“感知-理解-固-应用”过程,是纯粹的认知活动模式,缺乏情感结构及自身体验,学习过程比较被动。学生跟着教师思路走,容易依赖教师,久而久之,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不利于批判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形成。而案例情景模拟教学法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把学生的主动参与具体化于优化的案例中,使学生产生动机,充分感受并主动探究。问题情境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判断教学成败的标准之一是学生能否主动投入。案例情境模拟教学法通过“探究-乐趣-产生动机”的过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主体学习的主动性。
2.案例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领悟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
学生毕业后要参加护士资格考试拿到护士资格证书才能上岗,因此在校期间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学生的临床能力在护理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案例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运用立足于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通过在情境中的表演、感悟、知识的运用、处理问题,使得学生的知识经历从理性到感性,再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最终达到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吸收。同时,这个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在开始临床实习前,增强工作的自信心和自我胜任感也有很大的帮助。学生通过在“医师”“患者”和“病人家属”等角色之间进行转换与沟通交流,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够有效地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职业素质。
(二)现实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开展案例情景教学不但要求教师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还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情境模拟现场之中要有很好的现场把控能力,否则学生可能会偏离教学要求,把时间花在不必要的地方。教师应该多关注性格内向、参与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多与之沟通,对学生多支持。另外,运用案例情景教学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每个疾病都运用案例情景模拟教学法开展并不现实,因此要结合本专业的课时安排与实训室的使用情况,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选择一些重要、经典的疾病来采用该教学方法施教,从而对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英涛,王,孙福川.案例教学的医学伦理学再造[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05):33-34.
[2]马伟光,梁涛,陈京立,等.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情景模拟教学病例的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03):258-260.
情景式教学案例范文3
在2016年11月杭州召开的ICPDC国际纹样之文化解读研讨会上,法国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ENSAD)斯汀?哈尔博罗教授谈到近几年在中国高校任教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的创作主题、内容、形式总是非常相似,缺乏个人独创性。这一现象是近几年艺术设计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材料设计相关课程之中,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的呢?
1高校材料设计课程的常见内容设定特点及其问题
1.1教学内容、评判标准、主题要求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材料设计类课程中,一般是围绕外在形式表现进行设定,例如基?A课平面构成、立体构成教学内容多以“构成要素”、“形式美法则”为主线展开,通常要求学生熟记并掌握若干基本的艺术设计表现形式和手法。课程匹配的主题则往往就是形式主题,缺乏内容主题,或者偏向于套用一些显得“高大上”的内容主题。
1.2教学方式、特点
此类教学方式引导下,一方面,学生对艺术设计基本的形式法则和手段可以有一定的直观了解,然而进入个人实际创作后却经常无所适从,无法将这些教学形式和个人主题创作相结合。这样事实上容易形成学与用之间的衔接不良甚至脱节,并且会因此降低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因为简单匹配“高大”主题或者干脆缺失内容主题,相应地针对基于个人真实经历体验的个性主题表达的探讨权重就很小甚至没有,这就难以避免地引起作品出现主题同质化、内容空泛化、形式套路化、缺乏独创性的现象。
显然,学生习作在主题、内容、形式各方面出现雷同的课程,需要针对自身的教学内容、评判标准,进行反省、进行革新。
2基于故事情境创作的纤维材料设计教学思路的设定
2.1总体思路
在我开设的《纤维材料设计》课程中,基于个人真实经历体验的内容主题被置于首位,个人想法是否经由合适材料及合适工艺的运用得到有效、有力的表达,成为学习的评判标准;如何引导学生找到个人主观思想意识与纤维材料工艺之间的结合点,是教学的核心重点;有力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创作欲望,能将所学用于个人创作道路,是这个课程教学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简而言之,我把《纤维材料设计》设定为立足于故事情境的设计创作教学,而不是材料和工艺的形式法则传授。
2.2目的要求
课程要求学生从个人真实故事出发,以个人思想情感的表达需求为主导,学习、了解艺术设计创作中材料、形式的意义,理解形式如何服务于内容、主旨。学生根据预置命题方向进行个人具体主题的拟定,并运用相应的纤维材料完成创作表达。要求学生积极尝试不同材料,避免直接从技术到技术、重工不重艺的盲目性创作。
2.3教学方式、特点
教学方式,以实践教学为主,辅以一定的理论讲解和优秀作品赏析。结合集体分析借鉴的、大量个人化的区别性创作探讨是课程的主要特征。
2.4教学内容设定
为提高教学组织的时效性,应尽量通过选择学生身边得来较为便捷的材料和易于掌握的工艺来达成教学目的。根据对纤维材料工艺种类、技术难易程度的考量,以基础性的、简化之后的手工工艺为主,选定“缀织工艺”、“模具印花”、“基础刺绣”、“羊毛毡化”等四种类型手作,做为工艺研习内容,对应四个阶段不同侧重点的故事情境创作教学。
纤维材料的物理属性是固有的、其精神属性都是人为赋予的,故事情境创作命题方向应针对不同种类纤维材料、工艺的特点来进行设置,同时要结合学生实际的生活经历、所处的客观环境等综合因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命题方向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具体主题,形成表达需求,以此来主导自己对材料工艺的研习。这意味着整个学习过程,就是在努力实现个人表达需求的同时完成对材料工艺的研习掌握――也只有能用于自己表达需求的材料工艺学习才是有意义的。
(1)第一阶段基于情境故事的缀织工艺设计
缀织是把经纬线交织一起的编织手法,这种编织工艺古今中外均有,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地区的人会选择当地不同的材料进行这样的编织,创作出各式各样的织物应用在生活中。也由于选用材料的不同,这种织物工艺手法会有很多变化。传统的缀织织物往往可以反映出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
情境创作(环境故事):结合缀织的工艺特点,在命题上以环境特征表达为侧重方向,进行相应的创作练习。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曾经去过的地方,截取自己对此处印象最深的片段,比如光线、气味、触感、空间层次等,作为表达来源。要求学生进行必要的图片和文字整理,搜集相应的纤维材料,学习和运用缀织工艺进行创作。作品要求视觉与触觉感受并重。
(2)第二阶段基于情境故事的模具印花工艺设计
模具印花的工艺历史由来已久,从古至今一直被广泛应用在各种载体之中,印花工艺具有强烈的“形式复制”特点,很适合用来表达生活中反复出现的一些物品的故事,同时也是在一定层面上探讨“复制”的含义。
情境创作(物品故事):结合模具印花工艺“形式复制”的特点,命题围绕图形故事的表达展开。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某个时期曾经用过有一定纪念价值的物品进行提炼,首先通过照片、文字记录,说明物品背后的故事,再进行平面化图形设计,结合模具印花工艺将设计好的图形印制在布面上。曾经做过的命题有《童年》、《未来时光》等。主题强调有叙事意义的二维图形设计提炼。
(3)第三阶段基于情境故事的刺绣工艺设计
刺绣工艺种类、式样繁多,但就基本的刺绣针法、构成特点来说中外相通。对于初次接触刺绣工艺的人来说,在面对较为复杂、繁琐的刺绣工艺时,往往会失去信心。结合声音音质、节奏等特点融合点、线、面构成规律,再去学习相应的刺绣针法时,可以更容易理解刺绣工艺表现的构成原理,情境创作(声音故事):结合刺绣工艺的构成特点,命题上以声音的视觉化表达作为侧重,强调质感、节奏感的呈现。要求学生记录一段印象深刻的纯声音,时长控制在20秒左右,根据声音的音色、音质及节奏特点用点、线、面这样的基本元素构成单位进行视觉转化,再结合相应的刺绣工艺针法进行创作。主题强调听觉、视觉、触觉感受并重。
(4)第四阶段基于情境故事的羊毛毡化工艺设计
羊毛毡化工艺是时下热门于网?j的手作工艺,羊毛毡化工艺由于材料的独特性,可塑性极强,工艺上也可以结合其他种类共同表现,因此特别适合用来进行综合性创作,表达较为复杂的故事情境。要求学生综合前述所学的工艺来完成个性化的突破尝试。
情境创作(自主故事命题),主要针对那些可塑性、可变性较强的材料工艺,本单元选择了羊毛毡化工艺。在经过前三个单元的故事命题训练之后,让学生自我总结该材料的工艺特点,自由和设定相对应的个人创作命题,从而更好地理解感官信息转化、材料转化的意义。
2.5进度安排
课程总体上需要8周48课时,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均包含4个环节:故事文本撰写(2课时,重点)、基础工艺操作(4课时,重点)以及课外进行材料和工具准备、针对性的创作思路辅导(4课时,重点+难点)、集体评析(2课时)。
3实践教学成果展示
3.1环境故事色彩表达的缀织工艺实践探索
学生实践作品《青草地》如图1上左,作品形象来自作者漫步草坪时的所见,为了突出草坪柔软舒服的触感,在编织时特意放置了海绵填充物制作出草坪凹凸起伏的效果。
3.2物品故事视觉图形化的印染工艺实践探索
学生实践作品《一期一会》如图3,一期一会指的是人生中仅有一次的相会,然而每一段往事都是人生中不可重复的,每一份手工印染的创作也是无法复刻的,作者根据回忆记录下童年和家人一起吃饭的温馨情境。
3.3声音故事提炼的刺绣工艺实践探索
学生实践作品《晓夜森林》如图2,夜深人静时,乐曲声音清脆嘹亮,像远处传来的呼唤,每一个音符仿佛都能嗅到雨后的森林泥泞的味道。根据清脆的声音,作者将每一个音符分解成清晰的小结。
3.4综合性羊毛毡化工艺实践探
学生实践作品《我的异想世界》如图4,作者通过记录自己的梦境,主观地去想象一个异想的世界,“将梦经由自然物质的肌理和色彩在我手里诞生为现实世界的存在,它们不断地在生长和变化,这是我的思考方式,也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
4结语
情景式教学案例范文4
【关键词】农村合作 金融 企业生产
一、教学案例库构建原则
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构建原则是案例教学库既呈现企业生产实际又符合教学需求。就企业生产实际来说,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应着重体现三点。首先,供销行业在开展农村金融服务中形成的实践经验,近年来,各地供销合作社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创办了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机构和组织,创新了多种金融业务模式,这些都为教学案例库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其次,国内农村金融机构企业生产实践。在大力发展农村金融的政策指导下,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异常迅速,除了原有的农村信用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也得到极大发展,教学案例库所选取的案例应能充分反映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符合目前农村发展对金融人才需求。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动态更新、补充新的案例,确保案例的时效性。
二、教学案例库构建内容
总体上,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以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真实的业务流程和岗位技能为基础,结合供销合作社服务农村金融的实践而开发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案例库,所有案例均以农村金融机构真实职业环境为背景而设置,强化专业学生提升职业技能与素养,提升专业服务农村金融市场能力,服务“三农”水平。具体来说,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应包含以下内容:首先,案例主要体现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农业保险、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其他金融机构在农村的基层网点的农村金融机构业务流程和岗位技能。其次,教学案例库中的每个案例根据其自身特点及流程要求,分别采取不同的形式,比如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商业银行柜台业务以视频案例为主,而个人理财业务以文本案例为主。再次,教学案例库中每个案例设置了理论导入、案例设置目的、重点与难点、对实训环境要求、对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要求、对指导教师要求。另外,教学案例库中的每个案例设置了相关的问题供学生回答或练习,并根据案例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如存款业务采取角色扮演模式,而类似小额信贷业务采用项目驱动模式,以一个真实的小额贷款为例,从客户接触、征信调查、风险分析、贷款发放、贷款管理、贷款追踪、贷款收回、项目绩效等环节。
三、教学案例库构建结构
结构上,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为了符合教学特点,体现学用结合特性,整个教学案例库可以按四种方式进行检索,分别是按照农村金融机构查询、按照农村金融机构业务查询、按照农村金融职业技能查询、按照农村合作金融专业课程查询。
第一,农村金融机构查询。教学案例库分别为供销合作社服务农村金融实践中涉及的金融机构建立了相关的子库,每个子库自成体系,可作为独立的教学案例库使用。这些子库分别为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商业银行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子库、村镇银行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子库、小额贷款公司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子库、农村资金互助社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子库、融资性担保公司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子库、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子库、其他农村金融组织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子库。
第二,农村金融机构业务查询。本查询按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分为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结算业务、理财业务、融资担保、资金互助及其他业务等。
第三,农村金融职业技能查询。本查询按农村金融机构岗位设置来查询相关案例,包括金融柜台业务技能、金融管理业务技能、金融营销业务技能、其他农村金融业务技能等。
第四,农村合作金融专业课程查询。此外,根据教学需求,整个教学案例库还可以按照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主要的专业核心课来查询相应的案例,包括农村金融实务、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商业银行柜台业务、小额信贷实务、个人理财、农业保险等课程。
四、教学案例库构建流程
基于供销合作社服务农村金融实践,依据农村金融市场对人才需求规格来确立案例主题,加强调查研究、精心设置、审定案例,并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将案例资源加以整合优化,建设符合要求的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具体来说,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构建流程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案例内容的确定。根据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特点,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依据相关的农村金融机构业务流程建立案例库。主要包括传统的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内容,如农村信用社业务、商业银行在农村分支机构业务等,还包括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如村镇银行业务、小额贷款公司业务、社区基金业务及其他相关的农村金融机构业务。
第二,案例素材的收集。在确定案例库的总体内容后就进入案例素材搜集阶段,案例素材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案例库整体优劣。首先依据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把粗线条的案例库内容进一步细化到职业的技能点和知识点,再根据技能点和知识点搜集相关的案例素材。其次在搜集案例素材时,应明确相应的知识点和技能点需要的案例形式,比如对于点钞和各种票据填写,宜使用视频模式,对于小额信贷客户风险评估,宜采用文字、图片模式。
第三,案例的整合优化。有了原始案例,根据案例库的要求对相关的案例进行整合优化,体现案例的深度与质量,认真审定每一个案例,充分发挥案例的绩效。
第四,案例的入库与检索系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按照案例功能和目标,将编写入库后的案例分类整理,并把各种案例与相关使用索引联系起来,对案例资源进行分类编排,建立入库及检索系统。
第五,案例库的动态管理。案例库的建设是个长期、动态的过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处于急速发展过程中,农村金融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规格也处于变化之中,为了使案例库实时追踪金融市场变化、农村金融机构业务革新,案例库也必须随市场的变化而即使更新。此外,职业教育的模式也在不断变化探索中,案例库的动态管理还应体现在案例库能动态的反映职业教育的新变化、新理念。
参考文献
[1]言红健,陈骅.案例教学和情景式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1):99-100.
[2]申玲.工程管理专业课程链教学案例库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9):141-142.
情景式教学案例范文5
一、市场营销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应用的目的
1、案例教学法应结合社会实际,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成功的营销策略、营销技巧、营销手段、营销渠道俯首皆是,内容量、数量都很多,也就为市场营销教学提供大量的案例素材。将传统的理论教学以及其他的实践教学和通过案件教学相结合,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动态前沿,有助于理解市场营销的社会实际需要,有助于学生适应社会。2、案例教学法目标是“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件教学帮助学生对市场营销及相关知识的完全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学习理解应用和掌握,通过案件教学中背景知识资料的搜集和方案的制定,在案例交流探讨过程中分工和协作交流,通过案件教学中解决方案的遴选和优化,从而使是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能力、决策与评估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都有较大的提高。3、案例教学法是将学习的主体地位归还与学生。学生在整个市场营销案例教学中置身于模拟商业环境其中并进行角色配合,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现问题及追寻其产生的根源和问题衍生的机制,通过交流思辨探讨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并最终作出决策。通过案例教学活动的参与,最大限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充分调动其创造性。
二、市场营销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1、教学案例与社会市场营销实际结合。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信息化互联网等技术变革已经深刻的影响了经济、人文、习俗等,市场营销的模式、手段、方法、策略也呈现出更丰富的变化和革新,经典新型市场营销案列层出不穷,市场营销教学中选择的案例要具有一定时效性,尽可能与具体情况相结合,将营销理论与实际教学紧密结合,降低理论的滞后性;也要注重其趣味性,与当代学生的学习特点等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热情,提高案例教学的直接性、即时性和有效性,加强学生对市场营销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应用。2、教学案例体系与理论知识体系的有机结合。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归纳,市场营销学是门理论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即与营销实际紧密联系,形成了比较严密的理论章节结构。教学案例体系与理论知识体系的有机结合可以让学生从背景资料的搜集整理、方案的提出和甄选、实施的细节和执行、效果的评判和对比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的架构和应用体验。3、教学案例设计着重学生参与体验。案例教学要达成市场营销学的教学目标,就必须充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案例设计上明确教师的组织和执行作用,弱化其在案例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对案例教学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地位给子重视,强化学生自主认识和理解,强化学生间的分工合作与交流分享,贯彻课堂案例讨论的民主性原则,将案例教学法纳入市场营销教学的全程,营造既生动活泼又科学严谨、即讲究实用又注重理论的教学效果。4、教学案例中倡导启发式教育和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案例教学法将抽象的理论通过自观、形象的典型案例转化为逼真的营销情景,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创造性地将零碎的案例与所学的营销理论知识联系起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强化学生对营销理论的感知能力。而且,在案例教学法教学过程中提倡讨论和思辨,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认真听取他人的见解,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能够深化对营销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市场营销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应用展望
情景式教学案例范文6
一、改革高中德育传统教学模式的需要,提高德育课的实效性
高中德育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渠道,然而,在传统的德育课教学中,教师讲授几乎成了唯一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讲台上津津有味地讲授理论知识,学生听的昏昏欲睡,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使得学习单调、枯燥,从而导致学生对德育课消极应付,不感兴趣,不愿听讲,根本达不到学习德育课的目的。案例教学以案例为媒介,将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将现实生活中生动、逼真的事件引入课堂,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自觉地学习,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案例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主动的探索者,学生在德育课堂上主动讨论、主动发言、主动合作、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说,案例教学为德育课的教学方式指明了新的方向,提高了德育课的实效性。
二、适应高中学校的生源特点(“一言堂”式的德育课导致优生差生都不感兴趣)
高中招生对象以初中毕业生为主,而且目前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职业学校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和社会力量办学的兴起,使得高中生源锐减,为了维持生存,部分高中面临“饥不择食”的境地。这也造成了部分学生素质差,法制纪律观念淡薄,时有发生冲突打架,经常迟到旷课,不服从教育和管理。而目标明确、以考学为主的优等生又觉得高考不考这些东西,还是多背几个知识点吧。他们中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不学德育知识,知不知德育理论都无所谓。高中生在文化基础、思想、行为习惯、修养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别,这就更要求高中学生学好德育课。
案例教学增强了学生对德育课的兴趣。因为案例教学提供一定的情景,与学生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能触动学生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精心编排教学案例,把书本的知识点融入教学案例之中,改变过去德育课单一的、枯燥的注入式教学。案例教学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以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形式参与课堂讨论,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情境。案例教学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使德育课发挥应有的作用,改变高中学生目前的思想状况,使他们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思想道德也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