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案例范文1
(一)学生现状。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语种交汇的地区,除了汉族和回族使用汉文字以外,其他少数民族民族都有自己通用的语言文字。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普遍不高,多数无法用汉语熟练交流。学生对专业教材能全部理解的仅占25%,70%以上的民族学生对汉语授课的部分课程基本能听懂,但让他们用汉语口述所学到的知识是很困难的,久而久之,对专业课程丧失兴趣。民族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专业课的仅占52%,多数学生缺乏学习耐心和持久性,专业课考试通过率明显比汉族学生低。新疆少数民族大多数来自于农牧区,其在语言、心理、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具有本民族特质,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大部分民族学生民族身份自尊感很强,交往范围狭窄,易形成小团体,只与本民族学生来往的较多。
(二)教学现状。
1.教学方面
以课堂讲授方式为主,实践课较少,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探究式教学方法运用较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不高,被动教学现象突出;注重法条讲授,但对其法理讲授较少;用模拟法庭方式上课的占12%。司法考试作为法学教育质量的评估要素之一,对法学教育内容产生一定影响。调查发现,16%的教师在民族班上课完全以司法考试为主线。
2.法学教师的教学态度受到民族同学的肯定
访谈发现,多数法学教师在民族班上课语速减慢,与学生沟通频繁。多数民族学生认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比较认真负责,教师会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学生都很感谢老师。
二、民族法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缺乏民族特色和针对性。
目前,民族法科课程设置主要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民族法学欠缺,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其生活的民族地区的生活环境不相适应。民族法科学生毕业后基本上都在本民族地区从事法科工作,是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维护者和推动者。因此,教学方式应当突出针对性和特色性,以满足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需要。
(二)教学方式不能完全适应民族特质。
由于学生语言水平参差不齐,任课教师能力有限,为帮助其顺利通过考试,灌输式授课方式最常见。此法的优点是可以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系统掌握基本法律知识,缺点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缺乏,极易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到法院旁听、律师实习等非常少,实习时间太短,实习制度不太严格,流于形式。僵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民族法科学生,不能顺利融入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实践,影响就业。
(三)语言困境。
1.基础汉语水平偏低
民族法科学生学习中最大的障碍是语言。MHK考试虽然对提高汉语言理解、使用和表达能力有一定帮助,但多数学生汉语实际运用水平不高,缺乏汉文化底蕴。MHK考试形成应试教育的模式,不适应提高少数民族汉语言素养和素质教育的需要。而法学课程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很难掌握。
2.专业汉语课时太少
随着汉语预科教学的不断加强,专业汉语教学被逐渐淡化,甚至停止专业汉语教学的呼吁声音渐高。基础汉语的学习通常是针对日常生活、人文风俗、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锻炼,而法科涉及内容广泛的专业性词汇,基础汉语无法完成这项任务,严重影响专业教学质量。目前,虽开设了法学专业汉语课程,但课程课时太少,很难全面、充分、透彻地讲解专业词汇,对专业课的学习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十分不利。
3.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完善
首先,民族学生法学教育选用的教材一般是教育部法学专业本科核心课程的规划教材,内容的深度与民族学生的学习能力不相符,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不高;适应民族地区的法律课程设置较少。因此,有必要在必修或者选修课中增加民族法律的课程。其次,理论课程较多,缺少培养职业技巧和职业技能的课程。
4.缺乏用双语撰写的法学专用教材
少数民族法学教材的适用对象有限,编写资金相对缺乏,少数民族法学教材建设相对落后。所使用的教材与汉族学生一样,阅读起来有一定难度;没有专业汉语教材,难以满足学习需要。
5.与司法考试衔接存在一定困难
少数民族法学学生的专业课程都是用汉语讲授的,但是因为他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汉语理解能力不足以用参加汉语司法考试,所以只好用少数民族文字。民族语系的司法考试,又不知道各种法律词汇在民族语言中相应的称法,所以不得不通过参加本民族语言的辅导班的方式重新学习法律。
三、民族法科教育需采取的措施
(一)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及内容。
少数民族法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在全国相对统一的前提下,增设符合本地区需要、有民族特色的专业课程,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服务于民族地区法制建设。增设特殊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培养学生获得知识、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调解、谈判、辩论、法律文书写作等技能,使民族法科学生熟悉少数民族风俗及习惯,支持并熟悉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这样才能为民族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教材建设。
1.修订、编写民族法学教材
应尽快编写少数民族法学通用的专业教材。民族语言法学教材使用数量有限、编写资金缺乏,民族教材建设严重滞后。解决方法有:一是由中央或地方财政布置专项教材资金,扶持双语法学教材的出版;二是鼓励专业教师充分利用民族教育发展基金;三是积极利用政府和社会资金出版双语法学教材。
2.编写民族法学课程的教学参考书及辅导资料
目前还没有一套适用于少数民族法科教育的案例教材。大部分民族法科教育是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学生毕业后绝大部分会留在到当地。因此,案例的选用除了要考虑国情之外,还要考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法制建设的现状,考虑到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这样才能真正为民族地区培养法律人才。因此,可以立足于党的民族政策,依据于民族地方法制建设特点,编写一套适合少数民族法学教育的案例教材。
3.加强专业汉语的学习
首先,少数民族学生可以利用课内外丰富的汉语信息资源,发挥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其次,专业汉语教学应巩固学生的专业词汇,强化听力和翻译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和应用文写作能力,为写好毕业论文打下基础。这就要求教师革新、丰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课堂加强说、听、写训练。再次,笔者认为应当为每一门专业课编写一本专业汉语课本。最后,应当加大专业汉语的课时量,放在要开设专业课的上一学期,并且由双语教师教授,有利于学生学习与理解。
(三)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课程。
大法官霍姆斯说过: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这种法律实用主义倾向虽然遭到不少学者的批判,但我仍然赞同经验对于法律比逻辑更根本。培养民族法科人才过程中一定要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注重学生法律运用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相促进,重点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使民族法科教育适应民族地方法治建设的现实需要。
1.案例教学法
应将本地区发生的经典案例在教学中加以讲解和剖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法律理论。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贴近民族地区的实际,少数民族法学教育也才能真正提高人才质量、提高科研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民族地区和中国的法制建设作出贡献。
2.分层次教学法
民族法科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学生需求差异大、教学层次多样的特点。在日常法学教育过程中,除要做好常规教学外,还应采取多样化措施以应对民族地区法学教育实际。为此,应采取教学大纲、教材、课件、习题、考试“五不同”,对民族学生和非民族学生分班教学、分层次教学。这样做的最大益处是结合不同层次的民族学生,因材施教,做到以人为本。
3.建立民族法科教育教学实践基地
除了在校内建设好模拟法庭和鼓励学生在校内外进行普法宣传外,还应与学校周边的司法、执法部门加强联系,建立学生的实习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双赢结果。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建立教学基地为民族学生的司法实践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平台,对学生进行职业训练,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弥补案例教学的不足。另一方面,民族地区实践中缺乏大量的双语人才和应用型法律人才,教学基地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可改变当地法务部门人手不足的局面,为当地法制建设提供人力支持。
4.重视少数民族法学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建立一支来自民族地区、熟练运用民族语言、了解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学专业师资队伍,针对民族法科学生的特质,加强其法学理论同法律实务之间的联系。其次,发达地区或国家名校应培养少数民族法学教师帮助民族自治地方高校。
5.民族法科教育适当结合国家司法考试
司法考试对于学生就业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民族法科教育应适当强化与司法考试的结合,分析历年真题,以帮助民族学生通过司法考试。结合司法考试进行民族语言培训,为民族地区输送合格的少数民族法学毕业生。
6.双语教学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案例范文2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跨文化 少数民族 程设置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跨民族文化交流日益广泛,培养跨文化少数民族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必然。为培养适应整体少数民族人才模式的跨文化高素质人才,高校少数民族教育者首先应树立跨文化教学理念,设计和制定出适合我国文化和国情的培养方案,在培养少数民族创新型人才教育过程中加强少数民族学生跨文化理念与实践能力培养。跨文化教育应有显著的时代性和相当程度的普及性,强调互动性,主张多语性。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各民族之间文明不断融合、碰撞,虽然民族间差距已经缩短,但文化差异依然存在,跨文化交流随时会出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在文化的多元发展趋势下,处理好跨文化交流中的普遍价值追求与民族个性独立的关系,即如何既要坚持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又要避免破坏本民族文化传统,是当前培养少数民族创新型人才的首要问题。
我国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汉语是各民族的族际共同语,不管是“民考汉”学生还是“民考民”学生在学习中都会遇到语言问题。这一问题影响少数民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还会给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与就业带来不便。例如,“民考民”少数民族学生因缺少汉文化知识,考研、考博领域就会相对窄;就业不仅面临语言障碍问题,而且还要解决文化冲突。下面就由两类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即“民考汉”和“民考民”少数民族学生来探讨培养少数民族创新型人才的问题。
尽管“民考汉”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方面比“民考民”少数民族学生占优势,但母语文化知识的缺失影响他们在各行各业发挥作用,也使他们在本民族交际中产生困惑。希日娜依女士指出:“大多数‘民考汉’少数民族学生的朋友当中,汉族最多,与汉族在一起感觉很自在,很轻松,但与本民族成员的交往有些紧张,跟‘民考民’没有共同语言。他们想跟本民族的人交往,但因母语能力和文化上的差异而不敢,在与本民族交往中一直有恐惧心理。从择偶心理看,‘民考汉’与‘民考民’有一定的差别。”①
因此,要想使少数民族学生成为具有双语双文化的创新型人才,离不开对教学课程与实践的改革。在高校少数民族教学中开设民汉跨文化课程与社会实践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少数民族学生的跨文化知识和对比能力欠缺
目前,少数民族学生的跨文化知识到毕业时仍处在单语单文化水平上。
少数民族学生能否掌握扎实的跨文化知识及对比、分析能力直接影响他们以后的学习与工作。跨文化教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各文化素质涉及以语言文字为工具的两种认知、情感、操作等诸多因素,跨文化知识的提高与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思维能力有直接关系,跨文化教学在培养少数民族学生高层次文化认同及文化交流的同时,还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力和综合力,进行全面思维训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精一兼数、由多边而突出一面、开拓一面的能力。
从目前我国培养少数民族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双重性和文化双重性性质来看,跨文化教育任重道远。我们必须认识到,跨文化知识或跨文化对比不仅是两种文化的鉴赏力,更大程度上是人际关系能力、生存能力。鉴赏力是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源泉,也是达到和谐共处的主要途径之一。如果说提高少数民族创新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是我们的教育目标,那么加强跨文化教育则是必由之路。
跨文化教学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可能性
第一,开设跨文化课程是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近几年,为适应社会对实用人才的需求,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探索,尤其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各民族语言与文化的频繁交流和本科教育观念的转变,给当前少数民族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其中,语言文化问题是少数民族学生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
加强跨文化课程教学适应中国高等教育培养少数民族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跨文化课程是文化的艺术对比,学习跨文化课程是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创造水平的最佳途径。文化是人生体验的民族精神表征,隐含着对生活的思考、价值取向和特定的意识形态。民族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精髓。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艺术,包含着人们的爱憎情感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学习跨文化课程是了解人与社会关系的一条重要途径,可以接触到支撑表层现象的深层精神,即文化中根本性的思想观点、价值评判,如不同民族文化采取的不同视角及其体现的不同景象、对这些视角和景象的思考等。只有通过跨文化课程获得对其他民族的深层次了解,少数民族创新型人才方能在民族合作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为人文社科的一个重要分叉,跨文化课程教学在少数民族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现实状况却不太乐观,尤其是少数民族跨文化课程在专业方面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现行少数民族教育,过于专注基本技能训练,民汉跨文化课程教学理应纳入少数民族教学体系中。
要使少数民族学生更好适应不同文化群体,合理解决学习、就业、生活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就应该在学习母语文化的同时应了解和熟悉汉文化,学习汉文化的同时也不缺失母语文化。开设民汉双跨文化课程,能让少数民族学生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第二,开设跨文化课程,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扩大少数民族学生的受益面。面向全校少数民族学生开设民汉跨文化课程选修课,让少数民族学生了解本民族文化和汉民族文化的异同,防止出现只知道汉文化而缺失本民族文化的尴尬局面。改革传统的大学文化课教学模式,增加文化课程的内容和次数,已成为新世纪少数民族文化课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议题。
开设民汉跨文化课程,一是为高校少数民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提供必要条件;二是为高校培养少数民族创新型人才改革试点提供训练基地。
随着交际的多样性和复杂化,少数民族学生更加重视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我国少数民族学生跨文化知识水平逐年提高。未来少数民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自然也要做出相应调整。交际的多元性、民族性、文化性和交际需求的提高,要求将培养少数民族创新型人才的教学重点转向加强跨文化课教学和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上来,开设跨文化选修课甚至必修课的条件日益成熟。
开设民汉跨文化课程的具体过程
第一,民汉跨文化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民考汉”学生的文化课程仅限于汉文化课,对母语文化了解甚少;而“民考民”学生的文化课程尽管有少许的汉文化课程,但远不能与汉民族学生,甚至“民考汉”学生的汉文化程度相提并论。因此要从“民考汉”,“民考民”学生各自的特点出发,设置跨文化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民考汉”学生跨文化课程培养目标应倾向于母语文化知识的加强;“民考民”学生跨文化课程培养目标应倾向于汉文化知识的加强。
组织优秀学生参加民汉跨文化课程培训。活动主要在高年级学生中进行,也可以让大一有兴趣的较优秀的同学参与。面向全校开设民汉跨文化选修课,让学生了解民汉跨文化知识;举行文化课竞赛;结合平时选修课堂上的表现和竞赛成绩选拔基础扎实、对文化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作为第一阶段的培训人选。培训活动主要在周末和假期进行,通过讲解优秀的文化异同案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意识,为将来从事科研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民汉跨文化课程的开设及以后能否长期顺利开展,除了自身有效的组织管理外,还必须有学校相应的配套政策支持。其一,对参与学校每年举行的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课竞赛的学生,可根据其参加课外科技研究工作的情况及获奖等级,给予创新学分。其二,民族学院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每年的全国大学生民汉跨文化课竞赛及院内的文化课竞赛。其三,学校承认参加指导学生课外科技研究工作教师的工作量,并对指导工作成效显著的教师给予相应奖励。
总之,高校教育体系应调动一切可用的资源,设置跨文化课程,为少数民族学生个性发展及培养其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最大发展空间,这是深化大学少数民族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大学少数民族教学质量、培养 21世纪创新型高素质少数民族人才的新途径。
(作者为西北民族大学维吾尔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案例范文3
农业经济学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一般开设在大二的第一个学期。农业经济学是根据农业的基本特点,研究经济学的一般规律在农业部门中发挥作用时所产生的一些具体规律和特殊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农业经济基础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分析农业经济问题的实际能力,为今后学习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农产品贸易等其他主要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二、新疆高校民考汉班级学生的特点
民考汉指的是少数民族学生在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时,使用汉语答卷。民考汉的少数民族学生,主要是报考运用汉语言文字授课的普通高等学校或专业的学生。与普通班级的学生相比,这些民考汉班级的学生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
(一)民族多样化,学生特点鲜明。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相应的新疆高校的民考汉班级除了维吾尔族外,还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等民族的学生。除了新疆当地的少数民族学生外,近几年还逐渐招收了来自内蒙、宁夏、等其他省份的少数民族学生。一个三十人左右的班级通常会由来自几个省份的五六个以上民族的少数民族学生构成。不同民族的学生之间民族特色鲜明、生活习惯差异较大,对于同一问题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差别很大。而且,由于民族传统和生活习惯本身的区别,对一些上课的内容会存在着忌讳和排斥。
(二)汉语水平有限,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对于民考汉班级的学生来说,除了一些来自城镇的、从小就读于汉语学校的学生外,大部分学生来自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就读于双语学校。这些学生中,除个别以汉语为母语的少数民族学生外,多数学生从小使用本民族语言,汉语对其而言只是第二语言,因此,在使用频率和使用的熟练程度上并不高。另外,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经济水平、教育水平比较落后,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差,综合能力相对偏低,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较为缓慢,加之语言方面的障碍,使得这些学生在高校课程的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同一个班级内,不同的学生的汉语能力和综合能力差别很大,一些少数民族学生与普通班级的学生差距不大,而一些学生在汉语阅读、表达和书写上都存在一定的障碍。
(三)思维方式相对单一,性格特点趋于内向。不同的生活环境、民族传统和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当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的时候,已经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且不同民族的学生思维方式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整体来看思维方式比较单一,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较弱。再加上由于受到综合能力偏弱、语言上的障碍等因素的影响,民考汉班级的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远不如普通班级的学生多样和丰富,这也加剧了民考汉班级学生思维的局限性。因此,民考汉班级中,虽然大部分学生学习十分刻苦、也渴望接受新知识、新技能。但是生活环境、语言环境的变化,自身与普通班级学生之间的差距,以及授课教师多为汉族教师,对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了解不多等因素,导致了少数民族学生很少与授课教师或普通班级的学生进行交流,即使在学习中碰到了困难,也不会主动寻求帮助和解答。
三、民考汉班级中农业经济学教学方法转变的思考
(一)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避免在课程中提及其忌讳的话题
作为给民考汉班级上课的教师,应该积极主动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特别是各类禁忌。避免在上课过程中,因为提到一些少数民族学生不喜欢的话题,而导致课堂气氛尴尬,影响教学成果。例如,在讲到农产品价格波动时以猪肉价格的波动为例,讲到食品质量安全时列举近几年出现的典型的食品问题的案例等,会让部分比较敏感的少数民族学生感到不舒服。对于这些内容,有的学生会主动提出异议、表达不满,而大部分学生则选择通过自动“屏蔽”的方式来回避,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如果授课教师事先了解到了少数民族学生的这些特点和禁忌,就可以在备课过程中,回避掉敏感话题,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有效进行。
(二)以书本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农业经济学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对于农业经济管理所要学习的内容都有所涉及和介绍,课程内容较多,覆盖面较广,且大部分章节今后都会有相应的专业课进行深入学习,因此,不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了解太深。针对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较弱的特点,应该以书本为主,不宜扩展太多。应对书本上的重点内容,如概念等进行反复讲解,并且结合少数民族所熟悉的案例,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吸收,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例如,在讲解农业技术进步、农业现代化等章节的时候,可以将新疆与内地进行对比,或者将兵团与地方进行讲解,这些案例中都有学生十分了解的部分,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
(三)采用引导式教学,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民考汉班级的学生虽然整体性格趋向于内向,但从教学过程中来看,这种内向多数是由于受到环境变化、语言障碍等因素的限制而表现出来的被动状态。当涉及到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或者他们比较了解的话题时,多数学生喜欢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大部分学生今后可能会从事与农业相关的行业,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今后的工作十分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与其生活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或者让学生在课下准备好后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激发其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
(四)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案例范文4
【关键词】少数民族 计算机基础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41-02
计算机基础是少数民族本科学生的公共基础必修课,“该课程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起着基础性、综合性和先导性的作用”。[1]目前,少数民族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急需改革与完善。
1.少数民族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
1.1 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学生的基础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各少数民族高校生源渠道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各个少数民族,地域差异大。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兴趣差异很大,计算机基础教育出现众口难调的现象,但是学校仍然实行大班笼统教学,学生被单独指导的次数非常有限,难以排除差异、因材施教,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教学效果。
1.2 学生的学习障碍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第一大障碍就是语言。首先,他们要过汉语关。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从小以自己的民族语言为母语,大部分学生是到了内地之后才开始学习汉语,有些来自牧区或边远山区的学生根本不懂汉语,听不懂老师讲课,也看不懂汉语教材,用汉语作笔记很慢很吃力,也很难把自己不懂的问题准确地用汉语表达出来,用汉语考试更加加重了他们的压力,这些对他们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习形成很大的阻碍。其次,他们还要过英语关,英语成为他们学习计算机的拦路虎,英语基础的薄弱为计算机教学带来了不小的阻碍,严重影响了教学进度。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计算机还面临其他一些障碍:学习方法不适应,学习动力不足等。
1.3 教学模式落后单一
教育观念滞后。老师以教为主,学生以学为主,自主性、积极性不足,学习被动接受,创新实践能力、自学能力不足。
教学方法手段不够先进。从原来的板书写,口头讲变化为多媒体、网络平台,有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料,但多媒体、投影仪、PPT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难以从实质上解决填鸭式的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与学生情况、专业实际结合不够紧密。师生缺乏互动、学习反馈不及时等。
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从原来的教材、讲义等单一纸质资源变为数字化、网络化的多媒体、多形态资源,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机房实验课远远不够,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运用相脱节,与学生的专业课联系不紧密,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偏弱。教学内容老化,更新不及时。此外,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方面不合理,理论内容庞大,枯燥概念、术语多,学生实践动手机会少,上机时间少。
评价方式不合理。考核方式不灵活、方法简单,考试内容安排不合理,教学效果不易判定,考核标准不明确。好多老师设置的考核方式以闭卷、笔试为主,理论试题考得多,能力试题考得少,客观题多,主观题:思考、分析、创新题少。难以起到客观评定学生能力素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2.少数民族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对策
2.1 扫除障碍、分层教学
学生入学时,要对学生的汉语和英语水平进行了解,将有语言障碍的学生集中起来补课,学习基本的计算机名词术语等,同时,也可以建立学生互助小组,通过老师、其他学生的帮助及自己的努力扫除语言障碍;还可以打通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双向交流渠道,让他们在与汉族学生的交流请教中突破语言关。注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他们逐步掌握计算机学习方法,从被动接受的观念中转变过来。
同时,在学生入学之始就组织一次计算机摸底考试,通过笔试和上机考试,将学生分为基础班和提高班,对不同的班级开展不同的教学。对于基础班的学生要从最简单的入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应进行启发教育,如发现其闪光处,多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爱好。对于提高班的学生,可以越过基础知识,直接进入专业的操作内容,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在校园网上放入相应上课课件,以教师讲解和学生自学相结合,以学生的操作实践为主,用高标准严要求,引导这类学生去发展与创新。对于拿到相应的计算机等级证书的学生可以免修免试。在作业布置和考核评价中也要设计不同难度和数量的题目。这样的分层教学,能够节约教学资源,利于因材施教。
2.2 教学模式改革
“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教学模式也在发生不断变化,以适应社会和学生的发展,把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目标融合起来,形成一种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将会成为计算机教学中一种新的有益的教学模式”。[2]
2.2.1 改变教学观念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老师和学生都要进行观念教育,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不是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由原来的“填鸭者”转变为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老师的职责在于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支架,帮助和推动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帮助系统等自主学习;总结计算机应用中的规律,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如视窗类应用的界面组成都大同小异,可以触类旁通。让学生广泛参与实践,紧贴教学内容设计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营造富有“信息味”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2 优化课程设置、整合教学资源
对于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许多老师会按教材顺序开展教学,但计算机基础知识前面有大量的理论内容,操作较少,枯涩的理论术语难免影响学生对整门课程的兴趣,将这些基础知识与操作性强的内容穿插讲授,从一开始就利用上机实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同时,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时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要加强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剪裁,制定相应的授课内容和侧重方向,同时在教学上尽可能采用学生本专业的实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系统整合各类教学资源,最终实现教学信息系统化,教学环境数字化,教学对象层次化。首先,整合各类教学资料:教材、教辅书等,还要大力开发和引进电子教案、CAI课件、网络课程、试题库、实例库等。其次,要建立丰富的教学资源库,研发建立管理教学资源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包括理论和实践在内的仿真操作系统。再次,还应建立学科专业网站,为学生提供多种信息服务和多渠道沟通的具备讨论、交流、答疑、作业、测试等多种功能的网络平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2.2.3 改进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多媒体无可替代的作用,融合案例法、任务驱动法和情境设置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形成立体化、形象化、多层面、多向互动的教学方法。
“听而易忘,见而易记,做而易懂”,计算机课程是一门集知识与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例操作演练是计算机学习的重要方法。老师要为每一个模块精心设计相应的教学案例,通过任务驱动对学生提出要求、安排具有层次性、典型性的开放、开放或封闭式任务,在老师为学生进行操作演示并讲解知识点后让学生进行操作,然后归纳总结并拓展。精讲多练,讲练结合,促使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通过案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把课堂与课后有机结合,增加学生的课后上机操作训练时间,建立计算机实验室,建立教学网络平台,将教学活动延伸到多样化的网络教学、音频、视频等教学情境中,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在设计案例的时候,可以紧贴学生的专业来设计,利用与专业结合紧密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达到良好的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效果。
2.2.4 改革考核方式,形成多元化考核制度
要改革单一的考核方式,把教学评价的监督、激励、积极导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把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可以通过学生课堂任务完成情况、测验、小组练习、平时作业等来综合评价,把学生自我评价、小组成员评价、老师评价相结合,侧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侧重考查学生操作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分析题、操作题和设计创新题的数量,把从测试学生的记忆力改变为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在平时作业中还可以增加系统设计方案、创意设计和论文报告等内容,以富有趣味性的任务来激发学生的潜能。
计算机技术是21世纪最核心的技术,面对少数民族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实困难与挑战,我们只有迎难而上,积极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才能逐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培养出适合未来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任芳宁,李改霞,谢百冶,周智明. 任务驱动法在军医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课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1(6).
[2]崔艳萍,何乐,高娟. 军队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办公自动化杂志,2012(16).
[3]谷希谦,陈锋. 军队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11(4).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案例范文5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广告教学;少数民族广告教育
少数民族广告教学是在广告学基础上,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并结合少数民族广告符号特色、文化特色和思维特色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具有系统专业背景的少数民族广告人才。广告学的实践性特点要求广告教育者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以开放的思想、创新的思维培养高素质人才。而实践证明,广告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能动性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案例教学法原型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来的“问答式教学”。原是讨论问题的方式,后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主要是倡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在现代学校教育中,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选用典型案例,组织、引导、启发学生运用课堂讲授过的理论知识,对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和思考,在研讨、交流、互动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的由来、特点及教学方面的优势
(一)案例教学法的由来
案例教学方法其实从20世纪初就开始在西方国家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医学和法律领域普遍使用。只是在管理的教学方面,到21世纪初才出现在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第一本成文的案例书籍是由Copeland博士在其新任院长WallaceB.Donham的推动下于1921年发表的。Donham院长,原是受过案例方法训练的律师,由于看到在管理教育中使用案例的重要性,于是在全院极力推动使用案例方法。目前,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不仅已遍及美国,也早已波及全球。我国的案例教学也有近30年的历史,对我国高校教育的全面改革有着重要启示和推动作用。同样,在少数民族广告教学中也起着积极作用。
(二)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1.学生成课堂主角,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
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一般是被动的旁观者、记录者,而案例教学中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思考者,教师也不再是单纯的理论播讲者,而是案例研讨的发起者和引导者。在案例教学中大部分时间是用来研讨的,而这样民主、多维互动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增加老师和学生的沟通机会。
笔者认为,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在大学专业教学过程中不能没有,但原有的效率已逐渐削弱。案例教学的课堂安排一般是教师事先向学生布置题目,要求学生阅读案例,学生在辩论和教师指导中发现问题,回答问题,总结提炼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即从案例推导出理论。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广告教学中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才能总结出现阶段广告业存在的问题和相关的解决措施。
3.过程是关键,结论无对错之分。
在案例教学的运行中关键是让学生体会案例分析中如何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其实不一样的案例从不同角度分析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即案例分析中很难得出标准答案。在案例教学中让同学们自己进行分析、解释和讨论,使学生把观点阐述清楚,表达明白,促进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提高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有助于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既明白团队合作的作用又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和思想,锻炼自己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等。尤其是培养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的胆量,敢说敢做,这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形成敢于挑战的习惯。
二、案例教学法在少数民族广告学教学中的运用
作为一个学科体系广告学与其他学科一样由理论、历史和应用三部分组成,并且每一部分都离不开引入案例的教学方法。理论与历史部分属于理论知识讲授部分,应用部分属于实践技能培养部分。广告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在广告学教学具体课程体系中,所有的课程都可以引入案例教学法,但依据不同课程所侧重的内容,基本可以分为两种运用模式,分别为理论知识讲授部分和实践技能培养部分。下面举例说明:
(一)案例教学法在理论知识讲授部分的运用模式
1.导入式举例。
在理论课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用案例来引入主题,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和认识。例如,在讲授“USP理论”时,可以举“七喜,非可乐”等例子,而在少数民族广告教学中更重视举一些大家熟悉的品牌相关的案例。主要问题是在少数民族广告教学中关于外国著名品牌和我国著名品牌的案例比较多,可是关于本民族的,本土化的品牌和企业经营方便的案例还未经过系统的整理和分类研究。所以,讲授过程中需要收集更多的资料,分类研究。当地知名大企业相关的案例往往是理论教学中的首选。
2.佐证说明式举例。
教师应根据教学进度,在讲授相对枯燥的关键理论知识点时,穿插引入各种典型的、生动的案例并加以评析,说明、验证讲课的内容,使抽象的知识原理和规则具体化、形象化和直观化。例如,在讲授一些与名人广告效益有关内容时引入少数民族名人做广告及其存在的问题等内容,让学生体会名人广告的应用技巧。在讲授虚假广告时收集少数民族电视广告中的不合理应用广告因素的案例,让学生体会,帮助学生提高广告创作能力。
3.开放式案例分组讨论。
在案例分析时教师可以提前安排讨论的主题,让学生收集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例如,《广告创意》课可让学生提前收集少数民族广告中创意较成功的案例及创意欠佳的案例做比较分析。
(二)案例教学法在实践技能培养部分的运用模式
案例教学法在实践技能培养方面的运用模式,可以考虑采用模拟实战项目法。教师可以根据本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课时量等情况,整体、合理进行安排。在学生入学一段时间之后,对学生进行分组化管理,可以由学生自由搭配或者以教师指定的方式组建学生模拟广告项目小组,规模以5~6人为宜。该小组一经形成,须保持稳定。在商业展示设计课的学习过程中分组让学生以图片或视频形式收集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商业场所的设计样本,结合文化因素进行分类、研究。让学生掌握少数民族商业展示设计中体现民族特色符号的意义、技巧和重要性。市场调查与分析、广告效果研究、市场营销等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以分组的方式按主题进行讨论分析。这样接近于实战的案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全方位的业务能力,形成团队意识,提升综合素质。
三、运用案例教学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笔者认为,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授课时,需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改善和提高教学效果。
(一)必须保证案例与授课内容紧密相连
在案例教学中选择案例时,教师要善于选择有助于达到教学目标的案例,而选择时要注意尽量要选典型性案例。因为选择贴切的典型性案例既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程中相对抽象的基础理论,也能够为学生在日后应对类似问题提供借鉴和帮助,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二)教师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角色转变很重要
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组织、引导、评论学生的案例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有深厚的广告理论功底,及时追踪广告业界最新发展动向并从中获取大量广告实战信息的敏锐的眼光和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判断能力。
(三)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力需要不断提高
对于学生而言,和以往不同的是,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教学过程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反应和表现将成为教师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法的重要参考因素。为此,教师需要做好学生的组织与引导,获得学生的认可与配合。具体来说,对学生的组织和引导可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来进行:课前准备环节,教师应提前将学生分成小组并预先将案例布置给各小组,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并结合书本理论提出自己的认识与判断,形成书面提纲;课中参与环节,学生应以小组为单位,有理有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当遇到不同意见时,应以恰当方式在恰当时机展开辩论,认真听取教师的点评;课后反思总结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堂研讨之后,对照书本理论知识,结合其他同学观点和教师的点评,重新阅读思考案例,总结归纳收获与启示。
(四)不能忽略案例的时效性
从当前的教学资源情况来看,有足够的国内和国外的案例资料。不从数量和质量上看,这些资料足以帮助教师完成基本广告知识点的教学任务,但从时效性角度来看,大多数案例资料和案例教材难以满足学生想要了解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企业广告运行情况的需求。所以,需要查找时间上最近的案例资料,更有效地进行案例教学。这有助于吸引学生更好地关注相关知识点,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尽量选择具有较强时效性的案例。和其他学科专业相比,广告界的发展速度和更新频率更快。为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时刻注意跟踪业界前沿,除个别沿用至今的经典性案例外,尽量选择代表业界动向和创作潮流的最新案例并不断更新,这样才能增强吸引力。
(五)重视网络资源的有效应用
网络资源在现代广告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专业网站、专业杂志和专业平台,收录在中国广告作品IAI年鉴、国际戛纳广告节中的国内外获奖作品等,是案例教学中资料收集的主要来源,不管从数量还是从质量的角度来看,都有充足的资源支持广告案例教学的运行。作为广告教育者要正确的引导学生接触、选择对专业学习更有帮助的网络资源,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和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有效地应用网络资源。
参考文献:
[1]张民杰.案例教学法:理论与实务[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228.
[2]广告人杂志社.实战广告案例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303.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案例范文6
关键词: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殊性;发展对策
民族院校背景多元,结构复杂,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意义重大且任务繁重。究其难度所在,不外乎其特殊性。只有分析其特殊性所在,才可为其发展指明道路,促使其民族团结、社会和谐重大使命的顺利实现。
一、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
1.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特殊的对象。民族院校最大的特征是教学对象的民族化。其对象主要来源于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以下两大特点。第一,知识建构能力略有差异。由于部分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其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相对母语为汉语的学生有所欠缺,再加上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观念及重视程度的相对落后,使得他们在知识水平的建构上稍有缺陷。第二,信仰差别。少数民族大多有自己的宗教传统,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他们有着自己特殊的风俗习惯、信仰追求。
2.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要求上有其特殊性。在对象特殊的基础上,对民族院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工作也要求不同。首先,培养方案的制定有其特殊性。在设计民族院校思想政治课培养方案时,要根据特色进行设置。结合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的需要,定位培养目标,确定培养方法。其次,教学过程有所不同,具体表现为教材选择、课时安排、教法运用等环节。教材选择上,应选择与其他学生有所区别,结合民族内容、文化信仰,有针对性的教材。课时安排上也要符合民族特色,考虑情况适当增加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要多元化,以科技为支撑,运用多媒体教学,放映民族文化视频材料,安排民族风格的讨论表演,组织民族地区的交流学习,增强课程的吸引程度,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3.发挥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职能。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课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意义在民族院校同样体现,此外还有特殊的价值。
首先,办好民族院校思想政治课,可以促进民族院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得到当今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发展观,对教育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民族院校的教育事业关乎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促使其持续发展。而思想是人的行动指南,一个知识水平高的人,只有在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指引下,才能为社会做贡献,否则,必将对社会形成危害。所以,少数民族院校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要靠思想的引导才能实现。而在民族高校中开展思想政治课,就能保证民族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为其可持续发展增添后劲。
其次,“德育在民族高校中居于统率的地位”,能够“解决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问题”,在一般意义上实现思想教育的任务外,还具有特殊的意义。民族院校是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场所,其毕业的生源,绝大多数都要回到少数民族地区去工作,逐步成长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精英骨干。通过办好民族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可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的素质觉悟,加深他们对党和国家的了解与认同感,保障国家政策的落实,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二、强化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对策建议
1.培养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教师在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对于教学效果的好坏和教学目的的实现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民族院校的学生又同其他院校存在差异,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差异,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根据现实情况,少数民族院校的师资来源与其他院校是相同的,师资培养也同于其他院校的师资培养。然而“没有差别,就没有区别;没有区别,就没有特点;而没有特点,就难以发展”。所以相关师范院校可以根据不同,开办区别于其他师资力量的民族师资教育班,开设民族历史、宗教文化的相关课程,培养一批知识丰富,有耐心、有气度,公正且有师德的师资力量。
2.开发少数民族院校思想政治课的校本课程。在民族院校中,要想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预期目的,就必须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特色,研发符合他们需要的校本教程。在目前的实践教学中,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课使用的教材与汉族学生相同。就笔者所在的西北民族大学,统一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这套教材很好地贯彻了、教育部2005年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要求,条理分明,重点突出。但服务范围广,不具备特殊性。为了更好地完成民族院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相关部门和学者专家应该因地制宜地开发适合民族生的校本课程资源,将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民族特色融入进去,增加民族教学案例,从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课程的亲切感和认同度,因材施教,提升学习效果。
3.实现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化”教学。实现民族院校思想政治课的三化教学,具体而言,就是指“具体化、民族化、新鲜化”。所谓“具体化”是指树立的民族观,将思想政治课同民族的特点结合起来,用正确的理论去指导民族的具体实践,解决民族自己的问题。所谓“民族化”就是指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课应当注重民族特色建设,赋予其民族风格,结合民族历史,反映民族成果。所谓“新鲜化”是指立足于国家的实际,着眼于民族的发展,不断将国家发展的新成果注入民族院校的教育事业中,把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不断推向新阶段。
参考文献:
1.周晏,《多元化少数民族师资培养模式探寻》,《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