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儒家思想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儒家思想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儒家思想的认识

对儒家思想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 儒教 仁 义 信 和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Some Ideas on Confucian Ethics

LI Junjie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 Hebei Univeristy, Baoding, Hebei 071002)

Abstract Whether Confucianism is a religion with the natur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cholars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This paper objectively speaking, Confucian culture is of long standing, as the corn values of Chinese,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deeply affect our people's every word and action, such as the idea of " love", concept of justice and benefit, sincerity, and the idea of " harmony", of course, in the modern society, it is also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

Key words Confucianism; love; benefit; sincerity; harmony

1 针对儒学宗教伦理的一些观点

德国的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认为中国的儒家文化可以称为儒教,在他的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他将宗教进行了分类,并认为儒教属于入世神秘主义宗教。他认为在我国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儒家伦理文化一直规范着我们中国人的思想与行为方式,它的这种深厚的影响力不亚于任何一种宗教伦理,可以说它影响了我们中国人的价值观。

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反对把儒学定义为一种宗教,因为很明显它不具备宗教基本的特点。比如说它总是要问人生以前是怎样的,死后又会是怎样的,这是种超然的意境。在他的《东西文化之哲学》这本书中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宗教不是一种奇怪的东西,只是一种情致生活。他认为孔子的宗教主要包括两条:一是孝悌的提倡;二是礼乐的实施。二者合起来就是他的宗教。“孝弟”实在是孔教唯一的提倡。

河北大学教授黄云明老师在他的《宗教经济伦理》一书中指出,儒学不是宗教,原因是因为儒学不具有宗教必备的宗教观念,而宗教观念中对彼岸世界的存在的坚信和向往是其核心内容,也就是宗教都是要求出世的,而儒家并不关注彼岸世界,只关心当世生活。孔子对于生活的赞美,乐在其中。他赞美“生”的话很多:“天地之大德曰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尽管大家对于此说法不一,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承认儒家或者说是儒教的一些伦理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比如说,“仁爱”、“义利观”、“诚信”、“和为贵”等伦理思想。

2 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影响

2.1 儒家伦理思想 “仁爱”

“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体现了儒家最基本的价值观。这种“仁”的不仅表现为爱人,还体现在爱物上。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该提倡“恕”道,这才是仁的表现。①

后期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爱”思想,指出人人都能有一颗仁爱之心,孟子说:“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而现代社会中,比如说企业内部的道德建设,首先要建立好人与人之间的和睦融洽的关系,这样才能营造出一个温馨的工作环境。企业的管理者要仁爱,爱护关心自己的下属,而企业的员工也要有爱心,大家相互包容,友爱互助,这样才能加强企业的凝聚力,给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2.2 见利思义的价值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马克思也曾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中国传统的义利观充满着智慧,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见利思义是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价值观的基本特点,“义”主要指道义。“利”在儒家学派中是指个人的私利。孔子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孔子强调“义”,但是不反对通过正当途径追求“利”财富。孔子曾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论语・里仁》。说明他是赞成合理获得财富的,即在崇尚义的前提下获取利。儒家反对自私自利,破坏公共利益的不道德行为。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不遵守道义却富贵了,这对我来说跟浮云没有什么差别。

对于企业而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树立正确的企业义利观,要建立以诚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观,还要有社会责任感。做到不义之财不取,更不能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当企业的私利与社会公共利益发生矛盾时,坚持国家、社会的整体利益高于企业自身的利益。当二者发生冲突,要毫不犹豫维护公共利益。

2.3 儒家伦理思想贵“信”

在儒家学说的影响下,诚信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孔子主张做人要诚信,童叟无欺。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这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是绝对不可以的,他将会寸步难行。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中庸》也强调诚的重要性,“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在当代社会,企业是非常有必要加强诚信的构建的,无论是管理者还是企业的员工。诚信缺失也会对这个社会乃至国家也会造成负面效应,因此,企业的诚信构建有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不仅需要道德力量,也急需制度上的安排。曾经震惊国内外的“三鹿奶粉”事件,企业明知奶农为增加蛋白质的含量加入了三聚氰胺,但仍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这样的产品流入市场,危害了许多孩子。这实质上就是一种欺骗行为,更是天理不容的。

在日常的经济交往活动中,任何产品出现问题,消费者首当其冲,其利益损害也最大。我们在消费购物时总是钟情于一些老的品牌,比如众所周知的全聚德烤鸭,这家百年老店经营的成功之处,更多的原因是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顾客讲求诚信,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最终赢得顾客的信任。这样建立起的企业信誉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可是要失掉信誉却只在一念之间。

2.4 儒家伦理思想贵“和”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这些思想颂扬了中国古代儒学的价值观。特别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礼之用和为贵”道出了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帮的待客之道。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力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在这里他强调人和的重要性高于一切。荀子亦云:“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

儒家“和为贵”的思想反映了管理文化的本质,是企业文化建设所要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这就要求企业对内要充分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要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企业对外要跟竞争对手树立其双赢的理念,采取合法正当的竞争。另外,企业自身还应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慈善活动,造福于全人类。

注释

①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158.

参考文献

[1] [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北京:三联书店,1987.

[2] (宋)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

[3]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2.

[4] 黄云明.宗教经济伦理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9.

对儒家思想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儒家思想;高中语文教学;借鉴;应用;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儒家思想最早期是由孔子提出来的,有一定的封建传统意义和影响,教育人们从道德的角度看待事物,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和借鉴儒家思想是想教育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家思想有一定的可传承性,在高中教材中被应用和借鉴不仅是教育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还要教育人们能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要以道德的良好品行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一、儒家思想在现代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应用和借鉴

(一)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而孔子和他的弟子的传世之作就是《论语》,《论语》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后人称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作,孔子将自己的儒家思想教育给学生,而学生因为受孔子的言行举止的影响,耳濡目染,也就成就了后来的经典。

(二)儒家思想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成为谦逊好学的名言代表,几个人一起,其中必有我的老师,也就是各有所长,要谦逊好学的意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说如果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惘,而如果不学习只思考就是怠惰,教育人们学习与思考要双重并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儒家思想对后来的一些经典之作也有很大的影响,《屈原列传》以及《师说》中都存在儒家思想的风范。在学习儒家思想时,教师应该先让学生根据字面意思进行逐词翻译,掌握文章的大体含义,然后再从道德修养的角度看待文章,教育学生要借鉴儒家思想和应用儒家思想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四)儒家思想的教学方法上应该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够使学生对其认识更加深刻。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儒家思想,学生可以就不理解的地方向老师发问,这样学生就能够培养爱问问题的好习惯,还能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逐个对文言文的概念进行翻译,让学生掌握大意,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和了解说说文言文讲述的道德或者是思想内容,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受儒家思想的感染。

(五)儒家思想不仅从学习上教育学生要谦逊好学,不耻下问,还从生活上教育学生做一个怎样的人,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强加在别人的身上,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困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则是生活中要重视朋友之间的友谊,朋友从远方到来,不应该是很快乐的事情吗?

(六)儒家思想中一个对高中生很有影响的思想就是“克己”,儒家思想教育学生不管是在生活中、工作中还是在学习中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应该放任自流,随波逐流,做事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准则,该做的事情要去做,不该做的事情坚决不做,要克制自己的言行,以道德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千万不能给社会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二、高中语文教材能够被应用和借鉴儒家思想的有效性

高中学生的思想相对其他阶段学生的思想有很强的特殊性。

儒家思想虽然对后人的警醒和影响很大,但是很多人还是不能够加深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小学生和中学生的思想都不是很成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还很弱,对文字的接受能力都有待提高,更不要说儒家思想这样比较深刻的思想了,但高中学生的思想意识已经渐进成熟,已经能够克制自己的言行并且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思想觉悟也很高,高中生学习儒家思想是非常有效和可行的。

三、高中生的语文教材内容的结构符合儒家思想

高中语文教材内容的逻辑性很强而且完整程度很高,儒家思想能够将精华融入到语文教材中,儒家思想的传承需要巧妙的手段,既要符合学生成长的需要,也要有必要的精华文化的伴随。儒家文化会对高中生的一生形成影响,因此在高中生的性格、人格魅力和思想中都要受到儒家文化的感染,儒家思想在高中语文教材中被借鉴和应用是非常必要且可行的。

四、结束语

高中语文教材中能够融入儒家思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时代在不断地改变,人们的观念和意识也在不断改变,但是儒家思想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是应该被传承的。儒家思想在高中语文教材中被应用和借鉴,不仅表现了儒家的文化素质和知识,还能够使学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处处以儒家思想规范自己的言行,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和品格。儒家思想在高中语文教材中被应用和借鉴表现了儒家思想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表明儒家思想也会一直被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陈娟,教师,现居江苏盐城.儒家思想与高中语文教学.文教随笔.2009年02月第3期第08卷总第136期.

[2]高胜国.教师.儒家思想与高中语文教学.文教随笔.文学创作园.2010年09月第09期第13卷总第247期.

对儒家思想的认识范文3

张丽芬 孟祥丽 张文杰 李丽满 河北联合大学迁安学院

摘要:儒家人本思想具有政治整合功能、经济发展功能、文化传承功能。从社会发展层次上讲,儒家人本思想的社会性功能与个

体性功能是密不可分的,社会性功能以个体性功能为基础,个体性功能以社会性功能为实施保障。在现代社会中,为最大限度挖掘人

本思想的潜在价值,应积极探索各种方式发挥其教育功能。

关键词:儒家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人本思想

一、儒家人本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功能

儒家思想在汉朝时期成为封建正统思想,这源于儒家思想包

含着众多社会观点,对社会有一定的服务功能。儒家思想的社会

功能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着重体现为个体性功能。

(一)政治整合功能

在现代社会中,政治整合功能指的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培养高素质人才或者个体,通过高素质人才或群体的影响力去传

播政治思想,进而提升全民整体素质水平。政治整合功能能够最

大范围最大限度传播政治思想、最大程度造就政治人才、最大力

度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功能中,政

治整合功能占据主导地位。孔子认为政客在政治运行中扮演者重

要角色,政客的思想与行为直接关系这国家兴亡与衰败。在社会

生活环境中存在诸多人际交往的关系,这些复杂而细微的关系直

接影响着社会道德规范化。儒家善于从整体把握社会关系,提倡

人与社会建立和谐和谐,推动社会政治健康发展。

(二)经济发展功能

经济发展功能指的是个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下受到启发,

在经济建设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为经济的腾飞贡献自身的绵

薄之力。儒家不反对个人追求财富,只是在乎追求财富的手段,

儒家认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财富的追求方式能从本质上区分

君子与小人。君子用符合道义的方式追求金钱,小人不择手段追

求财富,在关系到民族危亡的紧急时刻,君子愿舍利取义,贫困

中仍保持自身高尚的气节,而小人则会为一己之私投递叛国。儒

家认为对财富的追求无可厚非,但追求的程度要合乎“礼”的要

求,对过多财富欲望加以制止。针对国家的管理,儒家主张施行

仁政,爱民亲民,反对苛捐杂税。儒家思想认为,附属制度不应

成为酷吏施行不仁政策的依据,而应成为激发人们积极性的工

具,在赋税制度的激励下培养人们对经济的理性认知,进而发挥

主观能动性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儒家人本思想的经济发展功

能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有借鉴意义,我们应从民族经典中汲取营

养,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

(三)文化传承功能

文化传承功能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其对个体精神世界有积极作用。儒

家思想是中华文明中耀眼的一颗明珠,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历史

的沉淀,其蕴含着丰富而充满哲理的思想。这种思想对现代社会

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种思想也已经深深内化到每一个中国人的

心中,成为凝聚社会的一种向心力。

二、儒家人本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应用

从社会发展层次上讲,儒家人本思想的社会性功能与个体性

功能是密不可分的,社会性功能以个体性功能为基础,个体性功

能以社会性功能为实施保障。在现代社会中,为最大限度挖掘人

本思想的潜在价值,我们应积极探索各种方式发挥其教育功能。

(一)主张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发挥学的价值

学而无用不可谓之学,儒家着为重视知识的应用性。孔子认

为,学诗旨在学习其中深刻哲理,从中领会侍奉父母道理、正确

处理君臣关系的方法,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修身治国

平天下的基础是个体生存需求的满足,个体是构成整个社会的基

本单位,只有满足个人的生存需要,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才能谈

及整个社会整体水平的提升与社会的进步。

(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健全个体人格

榜样的作用是无可估量的,在榜样的模范带头下人们会认识

到自身的缺陷,并以榜样为目标不断完善自身,使自身满足社会

的要求,成为社会栋梁。孔子曾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这就告诉我们要虚心向他人学习,提升自身的道德需要,在看到

他人的不足时,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

真正为社会需要的人。

(三)教育内化,内外统一

孔子率先提出“自省”,意在要求人通过惯常自身的行为,

对自身有正确而客观的评价,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针对

自己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儒家

要求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即使在没有舆论监督的情况下也要严

格要求自己,使自身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在人际交往中,人要

真诚对待他人,不能将个人的意愿强加于他人。人的道德修养是

在犯错误与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养成的,只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并下定决定改正错误,才能以错误为垫脚石成就自身的道德素

养,个人道德素养的提升会对其人际圈产生良好的带头作用,人

际间道德的广泛传播对推动社会进步有重要作用。

(四)实现个体与社会的统一,建立和谐社会

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个人做到谦让不争。

孔子在学习过程中丝毫不讲自己摆在德高望重的位置,而是以谦

虚的态度向有知识的人学习。面对别人的建议和批评,孔子也是

虚怀若谷的坦然接受。从孔子的谦虚态度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

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自身的高尚品德,孔子所表现出的这种道德

品质正是儒家所人本思想的核心,我们要领会其中深刻的哲学含

义,并将其应用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个体的学识程度与其处

理社会关系的能力有直接关系,一个知识渊博的人能通过自身良

好的道德修养处理社会关系,使自身的人际关系处在和谐状态。

结语

儒学发展至今已有千年历史,经过历史的洗礼与沉积,儒家

思想沉淀下意蕴丰厚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中儒家的人本思想逐渐

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以多元化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在时代进

步中,儒家思想发展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但究其根源儒家思

想的核心为人本主义思想,我们对儒家思想进行研究、挖掘其内

在价值的首要前提是确立人本思想的首要地位。在对儒家人本思

想教育功能的研究中不仅要利用儒家的君子教育方法,也要与时

代相结合,积极融入各种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模式,只有在多教

育方式的引导下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参考文献:

[1]王建林,王治中.儒家思想在教育中的解读[J].杨凌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2008(3).

对儒家思想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儒家;校园;诚信文化;诚信思想

“诚信”思想是儒家思想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成分。即使在道家思想和韩非子的思想中也涉及到了有关的诚信问题,但与儒家思想相比,在道家和韩非子的思想中对于诚信思想的讲述还不够完整细致。在当今时代,儒家思想不仅在中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宣传下以及儒家思想本身拥有的巨大生命力,儒家思想在世界各地也有着广泛的传播和深远的影响。学校是为祖国培养人才的地方,要积极投身到诚信文化的建设中来,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建设诚信校园,发扬优良中国传统文化,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慢慢深入,学校也不再只是关注学生们的成绩,也渐渐的重视起学生们的诚信教育。为了全面的提升学生的诚信意识,更是为了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为祖国培养优秀的人才,学校应当把教育重点慢慢放到诚信的实效和时效性教育中来,把诚信教育落到实处。而在实际进行诚信教育时,学校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学校的做法,要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与发展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深刻地理解儒家思想,发掘其中的精华成分,还要把努力这些东西很好地融入到现代教学中来,积极地建设诚信校园。

一、帮助学生们建立以诚信为本的人生观

诚实守信在人际的交往中是一个重要的道德原则,拥有了良好的诚信意识能帮助我们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有些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了不让他们误入歧途,学校对于诚信教育的工作不能松懈,帮助学门们树立诚实守信的正确价值观,还要在实践中锻炼约束学生们,培养他们的诚信意识。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认为:“信”就是遵守诺言、讲诚信,即使在严重匮乏衣服和食物的情况下,我们也不能轻易背信,从这些我们就可以知道古人对于诚信的重视了。之后的人们也是对诚信十分看重,“亚圣”孟子就认为“信”在人际交往中是不能忽视的,并且他还把“信”在以社会关系为基础上细分为五个层次。在我国传统道德观念中,就提出“信为立身之重,诚为处世之本”的观点,从中可见诚信的重要性。作为当代学生,不仅要努力学习课本知识,,更要从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部分,更好的做人,以诚立身,以信为友。在生活中,我们自己不光要遵守承诺,守信用。更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带动他人,让人人都守诚信,注重自身修养,不断反省提升自我,建良好的诚实守信校园氛围。

二、帮助学生树立勤奋求实的求学理念

儒家对于学习的重视程度非常高,为了端正求学者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儒家提出了学生们应当树立勤奋求实的求学理念,这就在学习领域当中体现了儒家思想。为了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勤奋求实理念要求人们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能出尔反尔,表里不一。在校园诚实守信文化的建设中,学校要积极的学习儒家思想的精髓,将这种严谨的,诚实的求学精神运用到教学上来,努力做好教学工作,为这些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这些正确的观念也将会大大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学校也不能只是注重学生的学习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生活教育,在生活上也要让学生们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在生活和学习上双管齐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们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成为具有优良品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为学生树立以诚信为本的义利观

在儒家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关于“义”和“信”的研究和阐述,古人们也提出了一些对“信”的看法:孔子就提出“信近于义,言可复也”的观点,孟子也说到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也不是每一件都到位,只要合乎道义就行了。在儒家思想中,尊重君子而鄙视那些小人,而儒家把义和利作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志,小人追求崇尚利益而忽视其他,君子追求看重仁义。在生活中,我们不是要一味的放弃对利的追求,正确的思想是我们要像孟子说得那样,为人处世只要合乎道义就行了,我们可以接受合理合法的手段获取利益。儒家思想是追求一个完美的境界,然而当现实因素约束着我们时,我们不可能达到义、利、信的完美统一,而在这种情况下儒家思想要求我们舍信取义,舍利取义。通过这些儒家思想,我们可以正确的认识到其中义与利的关系,这种理念也对思想道德教育具有积极意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帮学生成人成材,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习各种技能,为祖国培养大量的人才,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当今社会,各种不同的因素影响着人们,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可能会不同,部分人可能误入歧途,背义取利,学校应当坚定不移地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地价值观,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结语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要积极学习优秀地民族文化积淀。在古代,儒家就已经知道了诚信的重要性,积极的帮助百姓的树立诚信意识,而这些诚信思想也是中国社会道德和文化建设中一笔重要财富,学校要在深刻学习了解儒家诚信的基础上,将诚信思想融入到教学中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还要与时俱进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学习创新使其保持活力,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芦坤,武丹.论儒家诚信思想与当代校园诚信文化建设[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7).

对儒家思想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武士道;儒家思想;仁;异化

武士道被誉为日本民族之魂,原本只是“武士”这一特殊阶层须遵守的道德原则,而后逐渐发展扩大,近代以来甚至成为整个日本民族的道德准则、日本传统文化的象征。在其主体“武士”阶层早已消失的今天,武士道仍然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而作为日本独特文化代表,究其思想根源的话,却是与中国的儒家思想渊源颇深。武士道的代表著作无一不深受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熏陶,凡是致力于研究武士道的日本人,无一不在谈论中国文化、儒家思想。而研究成果表明: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儒家思想是武士道的理论基础。本文将主要从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中所引用的儒学经典入手,探讨武士道与儒家思想之间的渊源,并着重探究其中之差异。

一、《武士道》与儒家经典

《武士道》作为近代武士道研究的经典,自1899年在美国出版英文版之后,大受欢迎,先后多次再版,并陆续被译成多国语言。该书探讨了武士道的道德体系,其中直接或间接引用了大量儒家经典。在其第二章,新渡户稻造论述了武士道的渊源,除去佛教、神道等,孔子的教诲即儒家思想被认为是武士道的最丰富的渊源。年轻人以孔子、孟子的著作为必备教科书,成年人则不仅是要了解,而且更要去践行之,即以孔、孟的教诲作为价值标准和行动准则。但他同时认为五伦等基本的人伦道德,并非完全来源于儒家思想,而是在此之前就已经被日本民族所认识到了的,只是借助于儒家思想得到了确认。儒家思想为原本就已萌芽的日本人的人伦道德提供了理论支持,使其具体化、形象化、理论化。新渡户稻造一方面承认儒家思想对武士道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又否认武士道完全照搬于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儒家思想在日本的传播使得原本不成文的、口传的格言找到了理论依据,变得“名正言顺”。

纵观《武士道》一书,直接引用共16处,其中《孟子》9处,《论语》2处,《大学》3处,《中庸》2处。此书共17章,具体论述武士道德目的章节有8章,直接引用共14处,占全书直接引用的绝大多数。此外,另有多处间接引用。如:“孟子也大为称赞忍耐和坚忍。他在某处写了这样意思的话:“虽然你来侮辱我,又奈我何,你的暴行污损不了我的灵魂””;①“还有在另一处他教导说,因小事而怒,君子之所愧,为大义而愤怒,此为义愤”;②“老子教导以德报怨。然而教导以正义z直{报怨的孔子的声音却远比他响亮。”③等等。

综上所述,新渡户稻造通过引经据典来为构建其武士道道德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可见儒家思想与武士道之间的渊源颇深。不仅仅是新渡户稻造,山鹿素行、吉田松阴、井上哲次郎等著名的武士道论者的儒学观虽然因为时代的改变而有所不同,但都未能脱离儒家思想的影响,在此由于篇幅所限不再一一赘述。

二、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道德体系

新渡户稻造通过引用儒家经典来论述了武士道的道德体系: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等,并把它们融合成为一个相互补充相互联系的整体。其中最核心的当数忠义,以它为核心把各种封建道德粘合成一个井然有序的体系;义是安身立命之本,是武士的决断,与勇同属于武德;勇是武士的生存之道,是敢于为了义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仁被誉为“最高的美德”,使人避免陷入黩武主义;礼是对他人的内在情感的外在表现,是尊重,但未被置于首要地位;而诚又是礼的前提条件,没有诚,礼便失去了内涵而变得滑稽可笑;名誉“在于各人克尽其本分”,是伴随武士身份而来的权利与义务,比生命还宝贵;与其他德目不同,忠诚是独具特点的。与中国的儒家强调以孝为先的思想不同,日本人把忠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克己被认为是勇与礼的结合,其顶点则是自杀。在新渡户稻造所述的武士道德目当中,忠是核心,仁、礼、诚可归为“文”,勇、义则为“武”,名誉及克己则为“文武兼备”,这几项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武士道的道德体系,其中又以忠、义、勇为核心。

关于武士道的具体德目,国内外研究各有不同论述。但是忠、勇、义、礼、名誉等是大多数学者所共同认可的武士道的德目,其中“忠”被大力推崇,而“仁”则很少被纳入武士道的德目之中。有些研究当中虽然提到了“仁”,但并未将之置于重要地位,从而“仁”并未被纳入日本主流的武士道精神之中,只是处于边缘位置,可谓“仁”之弱化。

而在中国的儒家思想当中,“仁”是被置于第一位的,是最核心的道德,是一切道德的基础。这与武士道的“仁”是大不同的。

三、武士道的“仁”与中国儒家思想“仁”之差异

如前所述,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道德体系当中,位列前三的是忠、义、勇。而在中国的儒家思想当中,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其中置于第一位的当数“仁”。在儒家经典《孟子》、《论语》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仁”,远远高于“忠”的出现频率。可见,“仁”在中国儒家思想中的核心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绝对优势。

与大多数武士道论者的论述不同的是,在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道德体系当中,虽然排在忠、义、勇之后,但是“仁”被誉为最高的美德、最高尚的精神,获得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且,在新渡户稻造直接引用的16处儒家经典当中,其中有一半都是用来论述“仁”,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

在第五章“仁――恻隐之心”的第一段,新渡户稻造共引用了儒家经典5处。

1)“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孟子・尽心下》

2)“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离娄下》

3)“君子慎德为先,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才此有用。德者本也,利者末也。”――《大学》

4)“上好仁而下不好利者,未之有也。”――《大学》

5)“仁者人也。”(原文为: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

以上5处儒家经典,都是在论为君之道,讲的是对统治阶级、对君主的要求。只有实行仁道、得人心的君主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才能得到天下。这是在告诫为君者要先立德方能得人才,爱人方为“仁”之本。新渡户稻造直接引用以上孔子、孟子的言论旨在说明“仁”是为君者的“最高必要条件”,这与引用的以上经典原义是有出入的。儒家思想的“仁”基于“爱”,是道德之本,可谓是做人的最低必要条件,与新渡户稻造所言“为人君的最高必要条件”完全是两个极端,显示了“仁”在武士道道德体系和中国儒家思想中的地位截然不同。

另外,第三段当中引用“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新渡户稻造认为这样就可以把人民的心声与君主的意志融合起来,从而跨越了西方国家所推崇的民主主义与其所批判的极权主义之间的鸿沟,那么武士道拥护的极权主义也就具有了合理性。可见,新渡户稻造通过引用经典意在为日本的父权政治辩护,这是对儒家思想的曲解。以上经典的原义应为:所谓民之父母,应好民之所好,恶民之所恶。这是对君主的要求,要体察民意并顺从之。而新渡户稻造所谓“民众舆论”与“君主意志”的融合,则是强调民众对君主的顺从,将对统治阶级的要求直接异化成为了对被统治阶级的要求,与儒家思想背道而驰。说到底新渡户稻造的所谓“最高的美德”的“仁”旨在为民众对君主的无条件的“忠”提供道德教化而已。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虽然新渡户稻造大量引经据典,肯定了其他武士道论者所不曾重视或论及的“仁”,但是通过与儒家经典原文相对照可以看出,其中不乏对儒家经典的误解或曲解。所以多处引用并不能证明武士道之“仁”与中国儒家思想之“仁”相等同,反而暴露出二者的差异。对此,鲁思・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写道:“中国的伦理学把“仁”作为检验一切人际关系的试金石。”④而““仁”在日本是被排斥在伦理体系之外的德目,丧失了它在中国伦理体系中具有的崇高地位。”⑤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只是披上了儒家思想的外衣,其内在之根本仍是“武”,而并非“儒”,所以它强化“忠”而忽视“仁”就在情理之中了。

四、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中直接引用的儒家经典,并着重探讨了“仁”。如前所述,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的确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但是鉴于其对儒家经典的多处曲解或误用可以看出,其旨在借用中国的儒家思想这一优势文化来武装日本的武士道,强化其教化功能。尤其是武士道对“仁”的弱化和异化导致其远远偏离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

国内许多学者都曾就儒家思想与武士道的渊源展开论述,毋庸置疑,儒家思想在武士道的发展过程中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从传统武士道向近现代的新武士道的转变过程中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对武士道精神的普及功不可没。虽然武士道的德目很多与中国的儒家思想是相同的,但仅仅是“同名”而已,其内涵和外延都大相径庭。武士道论者借用儒家思想推动了武士道的合理化与普及,但由于内在的本质区别,同属于儒家文化圈的中国和日本却走上了“一文一武”完全相悖的两条道路。

[参考文献]

[1]新渡户道造.武士道[M].张俊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注释①②③。

[2]唐利国.日本武士道论视野中的中国儒学[J].世界历史,2014(1)。

[3]邸小松.“仁”的失落:“武士道”精神的伦理、道德批判[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

[4]鲁思q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吕万和、熊达云、王智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注释④⑤。

[5]娄贵书.日本武士兴亡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6]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7]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8]王文锦.大学中庸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

对儒家思想的认识范文6

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又称四子书,为历代儒客学子研习之核心书经。四书增删注释包括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孟子、程子、朱熹等,其编撰时间间隔达一千八百年。宋元以后,《大学》《中庸》成为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极大的影响。蕴含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其在中华思想史上产生深远影响。至今读来,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迪价值,堪称是源远流长的文化精华。

作为儒家学派经书的《四书》,不仅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也体现出早期儒学形成的嬗递轨迹。它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其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至今读来,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迪价值,堪称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精华。但《四书》中也存在着先人思想的的局限性。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