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能效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能效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能效管理

企业能效管理范文1

[关键词] 合同能源管理 节能投资额 节能效益分享型 会计核算

一、节能项目投资额的确定

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由政府给予政策支持,通过市场化运作的节能技改新机制,由专业节能公司(以下简称“EMCo”)与用能企业签订节能目标合同。其实质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用户使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企业单位节能设备升级,以及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

笔者认为合同能源管理具有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融资与融物相统一等特点。根据我国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规定,可以将其认定为融资租赁。该节能模式是融资租赁的特殊表现形式,与现行准则规范的租赁企业至少具有二点不同:其一,EMCo是一个以提供节能技术而非向客户企业出售所需先进设备(甚至节能设备)的技术服务性企业;其二,EMCo为客户提供全程技术服务和设备维护。正因为合同能源管理具有融资租赁的主要特征,所以用节能收益支付的节能合同费用的核算就成为会计界争论的焦点,笔者主张耗能单位用节能收益支付的节能合同费用应予资本化,并形成节能投资成本。

为准确确定节能项目投资额,笔者建议应结合节能项目投资回收特点,依据所签节能合同的不同类型进行会计计量。当节能投资合同期限较短,建议以购买节能设备的实际成本确定耗能单位节能投资成本。当节能投资合同期限相对较长,引进节能设备价款有可能会延期支付时,建议耗能单位节能项目投资额应当以购买(节能设备及技术)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其具体做法,可参考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中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相关处理。

二、节能效益分享型企业会计核算方法

为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建和谐社会,作为节能产业,在发现、挖掘节能市场过程中,还应结合用能单位的对节能的认识不同等情况,采取不同的合作方式和费用结算办法,以求节能事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因合同能源管理双方采取的合作方式和费用结算办法不同,其会计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由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的会计处理比较简单,在此仅就现值计量模式下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

节能效益分享型模式适用于诚信度很高的企业。其特点:节能改造工程的全部投入和风险由公司承担,项目实施完毕,经双方共同确认节能率后,在项目合同期内,双方按比例分享节能效益。项目合同结束后,先进高效节能设备无偿移交给企业使用,以后所产生的节能收益全归企业享受。

1.耗能企业会计处理方法

例:A集团过去年耗电约4000万千瓦时,需付电费2400万元。2006年12月1日,A集团与某EMCo达成“节能服务合同方案”:EMCo提供项目资金150万元;提供项目设计、设备选型购买、安装调试、维修保养等一揽子服务,累计需耗资37.6万元。节能工程当年完工交付使用。确保每月节约电费7.3万元。EMCo从节电效益中获取回报,其分成比例为6∶4。节能服务合同内含利率为6%。合同开始日为2007年1月1日,期限3年。节能设备的使用寿命约10年。假设本例合同期内实现的节能收益用于支付节能服务费。

(1)2006年末,接受节能项目资产。

最低服务费付款额现值=500000×2.6730=1336500(元)

引进节能资产入账价值=1336500+376000=1712500(元)

未确认融资费用=500000×3-1336500=163500(元)

借:固定资产――视同自有固定资产 1712500

未确认融资费用163500

贷:长期应付款――节能项目应付款 1500000

――节能项目初始费用 376000

(2)2007年末,支付节能服务费用、分摊融资费用并计提折旧。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配表如表所示:

*尾数调整

应计提折旧=1712500/10=171250(元)

每年实现节能收益=7.3×12=876000(元)

按分成比例,可用60%的节能收益支付节能服务费。其余40%划归EMCo。

①借:长期应付款――节能项目应付款50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0

②借:财务费用 80190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80190

③借:制造费用――节能项目折旧171250

贷:累计折旧 171250

④借:制造费用――节能收益分成转出 350400

贷:银行存款 350400

2008年及2009年支付节能服务费用、分摊融资费用并计提折旧的账务处理,比照2007年相关账务处理。

耗能企业实现的节能收益,不需做会计处理,自然体现在有关的账户里。

(3)节能合同期满,节能资产无偿移交耗能企业。这样,既能为EMCo日后进行维护保养等服务提供管理上的便利,又能提醒耗能企业按期将节能项目资产的折旧额计入相关成本。

2.EMCo会计处理方法

例:资料从前例。

(1)提供节能项目资产及初始直接服务,形成应收款项。

借:应收节能项目款――某单位 1876000

贷:节能项目资产1336500

递延收益――未实现节能项目融资收益 163500

银行存款376000

(2)分期收到节能服务费(即节能设备投资成本及获益)。

借:银行存款 850400

贷:应收节能项目款――某单位500000

主营业务收入――节能收益分成转入350400(876000×40%)

借:递延收益――未实现节能项目融资收益 54500(163500/3)

贷:主营业务收入――实现的融资收益 54500

(3)每期分配节能收益时,应分摊初始直接费用,计当期损益。

借:主营业务收入――节能收益分成转入125333(376000/3)

贷:应收节能项目款――某单位 125333

(4)如节能项目使用费愈期未能收回,可先用保证金抵付节能项目费用中所含的投资成本。

借:其他应付款――保证金

贷:应收节能项目款――某单位

(5)节能项目使用费愈期未能收回时,EMCo应停止确认节能合同费用中所含的节能服务收入,并将以前期确认的项目服务收入予以冲回,直到使节能设备投资成本全部收回为止。

借:主营业务收入――节能收益分成转入

贷:递延收益――未实现节能项目融资收益

综上,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规范相应的会计制度及核算方法,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企业能效管理范文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活动中所使用的资源及人力的成本不断攀升,经济发展对创新的依赖也日益增强。创意活动逐渐从生产和服务领域内独立出来,形成了一个崭新的产业范畴――创意产业。随着知识经济发展到创意经济阶段,新兴的创意企业对知识管理的需求和深化程度也更加迫切。创意企业作为经营知识的直接微观载体,知识资源是其最重要的资产。而知识资源这种“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一样需要对其进行管理,使它为企业更有效的创造效益。所以创意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高低对其绩效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从系统层面上研究创意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和绩效之间的动态反馈关系对指导企业绩效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内外学者的相关观点

西方学者对于知识管理和绩效的测量开始较早,成果也很丰富。国外知识管理能力研究领域的学者们一直在努力证明先进的知识管理实践可以导致更高的企业绩效的论题,作为高绩效工作系统一部分的知识管理实践与企业的财务、利润及市场价值有关。劳伦斯提出的知识管理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作用方式的思想,可以用于分析知识管理能力对于企业绩效的作用。国内学者在引进吸收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了应用性研究。较有代表性的是:颜光华和李建伟将知识管理目标分解为近期、中期、长远三个目标阶段,并用模糊数学方法对知识管理绩效进行了评价。谢洪明对知识管理战略、方法与企业绩效关系进行研究时,就测量知识管理绩效也进行了讨论。

已有研究成果对于知识管理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已形成了共识。但是现有关于知识管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多偏重于某一方面的要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而没有从整体上系统地考察知识管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知识管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是一个系统和统一的体系,它不仅与知识本身的获取、储存、运用、传递、保护等过程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与企业的文化、战略、员工的积极能动性、企业的组织结构、基础设施和条件等都有紧密相关的联系。运用系统动力学思想与方法,加强从整体上研究创意企业知识管理与绩效的关系,建立二者之间的反馈关系循环,明确他们之间的作用效果,既能实现创意企业知识管理的动态化、系统化,又能为针对创意企业具体情况作出调整时提供理论建议。

二、创意企业知识管理能力构面

构建创意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与绩效的系统及动态关系,首先要将创意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分解为基本构成要素。

采用基于能力结构的过程分解法,将知识管理能力根据管理过程进行分解,可以得出知识获取、知识传递、知识创新、知识应用、知识保护、激励、战略、企业文化等多个关键域。再将这些关键域归纳为四个能力构面:“知识保护能力”、“知识获取能力”、“管理实践能力”及“知识创新能力”。

各个构面的评估重点分别是:“知识保护能力”是创意企业存续发展的基础,其对与整个产业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知识获取能力”的评估重点在于充分体现创意企业是一个以知识资源开发为中心的企业组织。“管理实践能力”反映出目前在创意企业中知识管理过程的效果和成绩。“知识创新能力”主要是为了考量创意企业的创新战略、研究部门在储备未来竞争能力的情况。创意企业的知识保护、知识获取、知识管理实践、知识创新活动都围绕提升企业绩效这一中心主题开展。在创意企业中,普遍实行根据绩效结果来作为知识保护职能的基础;作为进行知识获取职能调整的依据;作为知识管理实践变更的条件;作为激励知识创新的根据。当各方面知识管理能力得到提升时,创意企业的绩效才能够得到提高。因为创意企业的生产的是智力产品,所以,知识管理能力构面和绩效的联系比传统产业更加紧密。

三、知识管理能力

创意企业的知识保护、知识获取、知识管理实践、知识创新等活动的能够提升企业绩效。同时,知识管理方面的投资必然要消耗企业成本,也就是会减少一些已经取得的企业绩效(如利润)。另一方面,创意企业绩效的取得和提高给进行各项知识管理职能投资提供了资金来源,构成创意企业知识在前述对创意企业知识管理能力构面分析基础上。关于知识获取能力与知识管理实践能力增长的模型,揭示了知识获取能力与知识管理实践能力存在相互促进的循环关系。进而提升了创意企业知识管理能力,这是知识管理中的重要一环,该过程需要消耗创意企业的成本,构成知识获取能力与创意企业绩效之间的负因果关系,同时,企业绩效提供对知识获取的支持,构成正因果关系,知识管理实践能力与企业绩效构成负反馈环关系。

事实上,创意企业在运作过程中,知识创新能力促进知识管理实践能力的提升,进而对知识创新形成正反馈;知识管理实践能力提升得同时加速了知识获取能力和知识保护能力的逐步提高,两者又进一步对知识管理实践形成两个正反馈。知识管理实践的增强又重新对知识创新、知识获取和知识保护能力产生新一轮的作用,如此循环反馈。

四、创意企业绩效提升建议

1.明确知识创新激励制度的地位。创意企业以运营知识为主要活动,已具有的领先知识为核心竞争力,要获得和保持创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要求创意企业在知识创新上保持足够的推进力。将知识创新作为创意企业的核心管理职能应视为不二选择。

2.把握知识创新激励的核心资源。知识创新活动都是由创意人才完成的,因此创意人才是创意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资源。而创意人才一般具有独立性、自由性和独特性的特点,使得创意企业不能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来约束创意人才。创意企业要保持对创意人才的把握能力,就必须确实了解创意人才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并作出保证。

企业能效管理范文3

一、财务管理与企业融资能力的关系

企业的财务管理与融资能力息息相关,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一个企业是否能够获得外界的融资主要是看这个企业是否具有实力。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对资金进行有效管理,通过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等环节加强对资金的控制,从而反映资金的运转情况。企业的生产及经营需要资金源源不断的支持,一个企业的融资能力可以看成是供给企业资金的一方对企业资金实力的认可度。一个企业的资金实力需要看这个企业的规模、财务状况及发展的趋势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评。中小企业的规模不是很大,资金实力也不够强大,加之其经营活动没有公开,财务信息也是不对外公布的,融资的能力也比较小。中小企业只有通过加强对财务的管理,不断规范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经营及生产方式,不断降低财务风险,通过提高企业的资金实力获得融资的能力的提升。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是不断运转循环的,融资可以为企业发展注入资金力量,是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也是企业不断扩大的资金基础。企业只有通过自己的财务管理系统,使企业的财务状况能够稳定发展,才能更好的获得融资,加强资金的注入是企业不断进步的关键。

二、规范财务管理提高企业融资能力的有效措施

通过上午分析可以得知,财务管理对提高企业融资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必须加大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进而能够使其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以便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制度规范

中小企业要加强内部财务规范与制度的建设,重视财务部门的纪律规范,首先要建立一个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根据新形势下企业会计制度的新要求不断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加强财务部门的组织建设,建立健全财务部门的岗位设置,制定严谨科学的财务管理流程及相应的考核制度,还要注重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根据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来管理企业的财务系统,聘用的财务人员一定要具备资格证书才可上岗,财务管理人员需要通过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及工作能力。

(二)加强财务管理电算化技术

中小企业也应紧跟时展,将会计电算化技术应用到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不仅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还能有效提高会计工作的精准度。中小企业也要引进专用的财务管理软件,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财务人员可以直接根据核算好的凭证录入计算机系统,通过计算机软件可以对企业的流动资金及各部门的财务的各项指标进行整理并分析总结,大大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计算机技术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为了更好的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促进企业融资能力的提升,我们应该积极积极螺丝企业财务管理电算化技术,利用这种技术的落实来规范企业财务管理,提升企业融资能力。

(三)制定详细的财务计划

中小企业在每个年度都要提前制定出详细的财务计划,包括现金的流量、资本支出及想要达到的利润,通过财务计划制定详细的经营目标,将每个部门需要完成的目标分配下去,定期进行考核,各个部门每个月都要上报指标完成情况,要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对资金的使用情况也能一目了然,加强资金的管理,各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快回收资金对于支付资金的可适当延迟,促进资金的快速运转,使企业的效益不断提高。

(四)进行有效的财务分析

中小企业进行有效的财务分析可以及时为企业提供决策的依据,财务分析由企业的领导者、财务部门的管理人员及各部门领导共同参加,对本月的财务状况进行总结分析,及时了解企业的资产与负债,了解企业的运行状况,根据企业的经济效益及时作出政策的调整,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的分析,可以合理地指导企业领导者做出正确的决策与判断,不断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避免风险的发生,才能更好的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

企业能效管理范文4

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且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国家和社会努力采取多种手段调控大学生的就业去向。高职院校把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新的教学课题,教育部门将培养创业型人才设定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是一项涉及到所有教育层次且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始终的教育任务;同时,在培养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教育目标要求进行。所谓创业型人才,是指富有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且掌握了一定的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有能力发现创业机遇并勇于承担风险来把握住机遇的人。创业型人才与创业人才不同,创业人才是指已经开始创业的人;而创业型人才是指潜在的创业人才。高职院校应致力于培养潜在的创业人才,即创业型人才。

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研究发现,目前高职院校中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在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师资建设、管理体制、创业环境与创业实践活动等方面都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创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定位不准确

很多高职院校只把创业能力培养当作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一部分,只进行创业政策、创业形势等情况的介绍和指导,忽视了对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养。这种培养方式已经不能与社会对工商企业管理人才的要求相适应。

(二)课程设置需改善,师资力量需加强

当下,我国的创业能力培养并没有与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相融合,与学科专业教育的联系也不够紧密。而且,创业能力培养教育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体系,对于授课老师的要求相对较高。然而高职院校中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师多数为“学院派”,虽然对于专业内容很了解,但是缺少实践经历与创业经验,这对于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教学与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

(三)创业能力培养管理机制不健全

在高职院校中的教学管理方面,同创业能力培养有关的选修课程与辅修课程较少,且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与本专业创业能力培养的目标有冲突。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管理中通常较为刚性,学生可以得到的创业机会也很少,不能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创业平台,这将对学生的创业产生一定程度的限制作用。

(四)创业经验欠缺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然而长期以来,本专业的教育仍沿用之前的教育理念,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的重要性;且实践教学的形式与内容较为单一,很多实践活动通过模拟操作来实现,学生很难获得实际的工作技能,很难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导致最终走上创业之路的学生很少。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在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比率相当低,低于毕业生总人数的百分之一;然而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可以达到20%~30%。总而言之,在高职院校中,要想推动本学科的发展以及满足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就必须对本专业传统的教育与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深化的改革。

三、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在高职院校中,培养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的前提与基础,是任课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储备与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可以采取就业指导课程与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同时由行政兼职教师与经济、管理类的专业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创业学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职业人”要想做到全面,就要拥有创业意识与创业理念,更需要拥有能够付诸于实践的创业能力。所以,从高职院校的角度来看,学校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1)优化任课教师的培训、进修制度,并支持鼓励任课教师到企业中去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参与到企业的运营中去。(2)聘请成功的创业人士来校演讲,邀请知名的创业教育机构到校指导;利用校企合作的模式,在学校建立创业基地,以利于进行更加有效的创业交流。(3)重视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这一课题的研究,并鼓励教师对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方法、途径进行研究,提高教师的创业教育水平。

(二)开拓创新,建立有自身特色的创业能力培养机制

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想创业,不仅要掌握文化知识与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具备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行业相关知识并了解创业前景。首先,高职院校应重视创业实践项目的开展,并以此来进行教学内容的深化与课程设置的改革,积极探索并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完善课程体系,使其满足创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创业教育的相关必修课程,并将其归于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相关的教学计划中去;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的改革,做到“教学合一”;改善院校的刚性教学管理机制,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提供多类型、多形式的创业实践机会;成立学生创业实践案例管理库;编写出符合高职院校学生创业需要且满足自身特点的创业教育教材与讲义,还要编写可以与教材配套使用的多媒体教学工具与辅助读物。以创业型人才需要掌握的知识体系、科学文化与人文素养相结合为发展趋势,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体系,以此来实现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创新教育、就业教育同创业教育的完美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与创业联系紧密的课程,如“创业社会基本常识”“创业管理公开课”“创业设计与研究课程”等。在高职院校中,通过采取必要的研究与改革措施,促使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其次,对校内外的可利用资源进行整合,充分使用与依靠校外的产学研培养基地、校内的实践培训室等有利条件,重视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并安排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指导,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咨询、指导与跟踪的相关服务,重视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教育模式;建立专门的学生“创业公司”,如学生超市、店铺,学校提供场地、资金、创业信息等惠利措施,为学生提供“真枪实弹”的创业环境,以利于学生学习创业知识与能力,丰富创业经历,积累经验。

(三)创建平台,提供有力的创业实践环境

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实践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参加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可以扩宽学生的实践面,积累实践经验。对传统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模式进行创新,变为“学生中心、实践中心、社会中心”的新模式,为学生创造适合的机会,将学习与创业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创业能力。在高职院校中,举办多种形式的适合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参加的创业实践活动,创造利于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工作环境。在学校开办创业设计竞赛、创业经验交流会、创业技能大赛等有关活动与讲座,分析掌握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就业教育与创业能力培养之间的具体联系,创造积极的创业能力培养环境;安排学生到各种企业进行参观、考察,树立创业信心;开展青年志愿者等公益活动,了解社会需求;进行相关的市场调查,掌握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写出相应的调查报告,有助于找到合适的创业项目。与此同时,发现创业成功的实例,发挥具体的示范与鼓励作用。

四、结语

企业能效管理范文5

关键词:物资消耗;过程控制;信息共享;使用监督

中图分类号:F25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02

引言

近年来随着建筑市场的回暖,施工企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建筑市场的竞争的也日趋激烈,如何降低施工企业生产成本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问题。物资管理作为工程施工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企业不断深挖管理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物资消耗控制,成为管理过程中经常提及的话题。

2017年2月23日物贸分公司组织各项目部在公司机关召开了2017年物资系统的工作会议,会上宣贯了2017年公司三会精神,对三年解困振兴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公司新目标2-3年内闯入股份公司三级企业20强。会上对2016年度的物资管理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就公司新目标对现阶段物资管理工作的不足进行了详细分析,对2017年工作进行详细部署,会上明确强调2017年物资工作重心转移在物资消耗控制环节上。

可见物资消耗的控制已成为继方案控制、整体经营核算后制约公司及项目发展的瓶颈,深挖物资消耗管理潜力,加强物资消耗控制已成为企业利润增长、提升企业管理能力的新空间。

一、项目物资消耗控制存在的问题及问题描述

(一)材料的使用监督问题

现阶段,物机部在材料出库后,现场材料的实际使用情况无法及时准确掌握,物资使用方向的控制问题一直是项目物资管理的瓶颈。也是造成材料浪费的主要原因。例如:混凝土灌注桩每次的供应量几乎都是整数,结余的部分可能在桩头部位,但如果出现超耗,在没有地质原因的情况下,余料何去何从?在实际的现场管理中工地余料的管理同样不尽人意,反映到现场实际主要为边角余料乱丢乱弃,工程材料随处堆放,混凝土跑冒滴漏等现象时有发生。项目物资使用监督管理已成为项目部物资成本节约控制的主要途径。

(二)过程管控中数据收集及信息反馈问题

现场管理实际过程中,施工现场领工不掌握材料需求信息,大部分施工数据掌握在施工队伍手中,物资管理的好坏责任全部定位在项目物机部,而施工现场对物资消耗使用责任落实不到位,现场物资管理意识淡薄,而项目物机部关于现场材料的实际使用几乎只能在发料过程中按照材料计划予以控制,现场材料的实际消耗水平无法及时掌握,造成管理的真空段;加之混凝土、大堆料等直供材料的签收工作也由劳务队伍代办,材料小票数据信息的不能及时收集,材料小票遗失等情况时有发生,数据信息的反馈存在滞后及失真现象,造成无法及时发现超耗,更谈不上及时制止超耗。

主要反映在:A施工F场及物机部不知道具体工程部位的应耗量,B实际消耗量数据滞后且失真不能及时统计反馈,无法及时进行对比分析。C劳务队伍材料节约思想高度不够,材料使用随意性现象严重发生。D现场管理人员物资消耗控制意识淡薄,随要随供,造成材料消耗管理的真空段。

二、物资消耗控制管理思路

(一)提高项目全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项目全员管控意识

根据统计数据表明,建设工程的材料成本通常为工程总成本的45%-60%,物资消耗管理是企业组织生产的重要依据,是降低成本投入、提升利润的重要手段。过去长期的粗放式的管理模式,注重施工进度管理,忽视材料消耗的过程,造成施工现场物资使用监督意识淡薄;施工管理过程脱节,材料浪费没有可靠的数据收集及有效的手段;殊不知浪费的是切切实实的工程成本。如何统一思想,增强全员管控意识。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广泛的宣传发动,让公司每一名员工及施工队伍每一名施工参与人员建立一荣俱荣的主人翁意识。

公司2017年三会反映一个事实:通过公司三年来解困振兴的实践,公司上下齐抓共管不断努力,三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是公司上下每个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每个员工以主人翁意识投入施工建设实践的结果。

三年来我项目部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不但摆脱了亏损项目的头衔,在产值及个人收入方面一直在公司名列前茅,项目部在管理、经营方面也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实践证明只要每位员工发挥主人翁意识,没有过不去的坎。

物资作为工程建设离不开,躲不过的成本管控关键更是管理的重中之重,如何在实践中切实的节约成本,已成为企业的利润源泉,成为我们项目部每人的奖金源泉。而物资消耗控制是物资成本节约关键环节,有效的控制物资消耗迫切需要每个成员齐抓共管,共同监督,有效把控。

其次落实责任。将物资消耗控制的责任落实到现场管理,加强现场管控力度。

管理离不开人,管理责任的落实是控制成败的关键。而责任的落脚需要在管理数据的节点上下手,找到管理数据的节点,是管理责任落实的关键。

我认为物资消耗控制是施工现场管理的一部分,施工现场领工员作为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的代表,是施工数据与材料信息数据的融合点,是项目物资超耗管理控制的项目责任主体,是项目物资消耗信息反馈的主要责任人。项目劳务队伍是物资消耗使用的主要责任人,增强各部室及项目全员关于物资使用过程监督的检查意识,增加节奖超罚的管理制度是有效降低损耗,杜绝浪费的有效途径。

当然物资消耗控制与劳务队伍的整体素质也有很大的关系,同一种类的工程项目,不同的劳务队伍材料消耗水平却不一样。这与劳务队伍的素质及管理水平也有很大关系。这涉及到劳务队伍的选用问题,这里也就不再鳌述。

再次有效的奖罚措施。

根据施工管理环节的控制,制定各工程核算单元物资消耗控制的责任人,加大节奖超罚及浪费处罚的力度,提高全体管理人员的管理积极性,增强监督意识,是震慑浪费责任人扭转管理局面的有效手段。

(二)从管理流程入手,加强制度保障,将不合理的消耗控制在萌芽状态

曾记得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其中《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一书中提到的丰田的生产方式和看板管理。它的基本管理理念:从顾客的需求出发,杜绝浪费任何一c材料、人力、时间、空间、能量和运输资源;将保质保量完成最终产品作为最终目标,对生产过程中每一个流程需要的材料需求及时间进行分解;通过两大看板系统(生产看板、取料看板)实现生产的统一协调和信息数据的共享,及时发现问题不断优化,确保准时化、自动化、标准化的完成顾客订单。数据信息共享的理念贯穿管理过程的始终,可见信息共享在过程管理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我们何尝不能利用这种模型?

1.管理流程及过程中的数据信息共享

作为施工企业,我们现在要完成的也是顾客的订单,只是这个顾客的订单是已经设计好的,且有详细的指导性施工图纸(可以说不需要再经过市场调研就可以直接用来生产的施工图纸),因产品形式及性质功效的不同,我们生产的产品虽不具备丰田生产方式中提到的流水化生产条件,但我们有为生产组织准备的健全的职能部门及一线管理员工。这里着重阐述物资消耗过程控制,生产组织不在鳌述。如何实现信息共享,让每个部门及每个管理员工知道应该消耗多少以及什么时候消耗是我们现在消耗过程管理的首要问题。

我认为首先应该“制作看板”在工程开工初期对我们要完成的产品进行全方位的认识,让每个参建人员参与施工调查,掌握最终产品的位置、时间、材料需求及重点难点问题。发动项目全员参与施工方案编制及施工技术攻关,根据顾客的需求,确定各个施工工序的完成时间及物料需求信息。通过工程部门统一传送的参与施工的各职能部门及现场管理人员,作为材料消耗控制的目标和依据。

其次项目物机部再将分工号物料需求信息传递给供应商、管库员、现场收料员,作为物资收发料的依据,实现物机部与供应航之间内部资源信息的共享。严格按计划发放材料、按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开具的需求信息发放材料管理制度,严格有权领料人制度,严格按计划结算制度。

再次“分解看板”和“使用看板”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按照施工计划的进度安排施工组织设计以及上一日的物料使用情况,开具材料领用单(即发料单中请领数量),注明具体工程部位及时间要求,递交物料需求使用单位办理库房材料领用手续,并在每日班后做好交接手续并将工程部位的材料使用情况汇总随同物资小票移交项目物机部。

现场施工管理员要根据“看板信息”(物料需求计划)以及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及时更新和控制新的看板信息(材料领用单)有效掌握物料的合理消耗水平,同时及时改进看板信息,实现信息共享,降低物资消耗率。

最后是数据信息反馈。项目物机部根据工程件名材料需求以及当日材料实际使用信息做好物料的消耗对比台账。并将数据信息及时备案,同时反馈到项目工程部门,以便管理的循环和目标的持续改进。

2.强有力的物资管理制度,是物资消耗过程控制的有效手段

根据物资的不同使用价值的不同转移过程,我们将工程物资分成工程物资、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三大类,工程物资是构成工程主体的主要物资,在使用后不能重复利用。因占用工程成本比例较大,是工程物资管理中的重点物资(如钢材、水泥、混凝土和地材等)。周转材料是为完成施工任务而需要多次投入使用的必不可少的物资(如模板、支撑体系材料、便梁等),虽不构成工程实体,但此类材料因能重复使用,在工程成本的体现中主要表现在利用率和价值逐步转移上,利用率越大,成本约低,也是工程成本控制的一大部分。低值易耗品是使用年限较短,价值较低,一般不作为固定资产进行核算的用具物品,主要包括一般工具、专用工具、替换设备、管理用品及劳保品等。种类较多,管理频次也比较大。根据价值转移过程的不同,对如上三种材料采取不同的管理制度,也是有效提高物资使用效率,降低物资消耗的有效手段。

首先是工程材料的管理。工程材料不光应在工程成本中占比最大,同时也是关系到工程质量及工程进度的主要物资。如何降低消耗,如前述,加强过程管控力度,严格把物资验收关,严格定额发放领用制度,严格过程监督管控,严格材料领用手续管理是有效降低工程材料消耗率的有效手段。

其次是周转材料的管理。加强周转材料的管理对于提高生产效益,降低物耗成本保证施工生产安全和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此类材料必须落实好周转材料管理责任制,根据职能部门的具体工作将周转材料的管理责任贯彻落实到位。工程部门根据工程产品的特点,工期安排,本着最大化投入产出比的原则,制定严密的周转方案。物机部门通过详细的调查结合经济比选,根据周转材料的特点制定周转材料的进场方案(购置、租赁、委外加工等)。周转材料的使用过程中,要严格周转材料的收发程序,并建立周转材料使用台账,严格谁使用谁负责保管保养的制度,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周转材料在循环使用过程中的质量。严禁不经物资部门同意擅自外借、出租或出售周转材料。另外还要制定严格的调用及回收报废制度,确保周转材料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再次是低值易耗品的管理。低值易耗品因价值比较低,在工程成本的管理中经常会忽视。但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却是反映一个施工项目物资管控水平及物资消耗控制意识强弱的直观表现。对于此类材料的管理,我认为要有相应完善且独立的领用、报废、赔偿、退旧领新和定期报废制度体系。建立独立的低值易耗品台账,并且在报废时要由物资、财务、现场管理人员等进行共同鉴定,并由负责使用的部门填写报废单,在财务部门检查核对无误后经领导批准方可注销。要严格损坏赔偿制度,因丢失、损坏等原因而导致的低值易耗品短缺问题,相应的管理部门要分析原因和责任,按照相应的管理办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库存管理机构(库房)的建立,为余料的妥善保管保养及库存资源的合理调用提供强有力的设施保障

物资库存机构不仅仅是供需之间的桥梁,起到缓冲供需矛盾的作用;同时工程物资余料、闲置周转材料等物资也是任何一个工程都无法避免的,要做好物资的回收管理工作,物资库存机构也是有效降低物资消耗,提高物资使用效率必不可少的设施保障。因此每个项目都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物资库存管理机构,不但但只是做好日常的收发作业、物资保管保养作业,同时要做好物资的回收工作。那有人要问了,万一项目完工撤场了怎么办?物资料库还一直建在那里不随项目走吗?这就引出了下面的话题――中心库。

随着建筑市场发展,我们承揽的工程也几乎遍及全国各地,片区化经营已成为我们企业当前必然面对的经营理念,而工程施工中使用的周转材料趋向于统一化,标准化,因各工程建设周期又不尽相同,为进一步提高物资使用效率,减少浪费,我认为中心库的建立也是必要的。中心库的建立一方面可以融合片区内各工程剩余物资的信息,缓解供需矛盾,做到合理调配,同时工程项目完工后,项目部管理的剩余物资可以移交到中心库,有效盘活工程剩余物资的价值,降低项目部管理剩余物资及周转材料的压力。

三、结语

企业能效管理范文6

一、企业近几年效能监察立项的现状

近几年来,企业在效能监察选题立项上总体做得比较好,特别是国有企业,做得尤为突出,每年都有新意,而且选择的项目与本企业实际结合紧密,取得的效益也很明显。选题立项好的共同特征就是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选题立项.主要突出三个方面抓立项:

一是围绕企业的效益点进行选题立项。选择把提升企业效益的重点工程项目,作为效能监察立项的重点开展效能监察。通过采取派驻监察人员现场跟踪督促检查或定期、不定期组织有关部门人员进行项目检查等方法。查找问题,完善制度,堵塞管理漏洞,为这些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保证。重钢股份公司在此工作上做得尤为突出,首先针对股份公司当期出现的问题和状况下发文件,由各单位根据文件内容,针对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围绕效益的重点进行立项。比如,原材料处针对如何降低原材料的采购费用进行立项;装备处针对如何降低备件的费用,延长备件使用的时间进行立项;品质部针对矿石的品位的检验进行立项等,都是以经济效益为出发点进行的。

二是围绕企业效益的流失点进行选题立项。此项内容主要针对工程建设单位而言,工程建设单位,往来账款很多,外部欠款也比较多,往往容易造成企业经济效益的流失,严重影响单位生产经营和效益。因此,不少企业选择追缴外部欠款进行立项开展效能监察。通过确定追缴数额目标、明确责任人、切断欠款人经济往来和多部门协同作战等方式全力追缴,为企业避免和挽回经济效益为重点立项。在这一点上,股份公司涉及比较少,但重钢集团公司下属的建设公司涉及比较多,可以针对此内容进行立项。

三是围绕企业薄弱点进行选题立项。随着企业近年来对外交往的增加,对外闯市场单位严格、规范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将外闯市场单位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做为效能监察工作的切入点。重点对外闯市场亏损单位的经营情况立项开展效能监察,针对合同管理、费用管理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向有关单位部门提出整改建议,促进了管理完善,增强了经济效益。在这方面而言,股份公司现阶段具备此项业务工作的就是下属的三峰工业公司和运输公司,特别是三峰工业公司,特别需要加强此方面的工作,来增加企业的效益。

四是围绕关注点选题立项。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不仅涉及职工的切身利益,而且也是影响企业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因素。我们注重围绕职工普遍关注的热点选题立项,在开展效能监察过程中,通过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组织有关专家,抽调相关部门人员到现场全过程监督.同时聘请部分职工代表、离退休职工代表不定期地进行巡视监督,避免违法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充分发挥了效能监察工作在促进企业健康和谐发展方面的作用。

二、效能监察立项工作存在的问题

通过近几年效能监察立项实践,我们感到在效能监察选题立项方面还存在立项面窄、项目深度不够、个别项目效果不突出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所立项目类别情况看,项目重复率比较高。比如工程项目、物资采购、资金管理等是很多单位热衷立项的领域。一个单位对某个领域开展了比较深入的效能监察,建立健全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应该说该领域就不再是我们重点监察的范围,当然必要的跟踪监督检查是必须作实际出发,在充分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经过初步的筛选,发现在效能监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然后完善问题。

二是从效能监察评审获奖情况看,虽然领导对效能监察中有些问题和工作普遍都比较重视,部门及监察人员工作也很努力,工作措施也比较扎实,但最终能够获奖的项目所占比例比较小。说明我们在效能监察选题立项及项目实施上还是存在一定偏差的。还需做很多细致、扎实的工作。其次我们要思考能够获奖的可能性。比如体制问题、社会问题等方面的效能检查项目获奖率不高。针对此种情况况,就不宜对此类型的问题立项。

三是从效能监察立项效果看,效能监察数量多,但效果不明显。效能监察立项的绝对数量不少,但真正能够取得理想效果的项目数量其次我们针对效能监察立项的难易程度进行认真分析。首先要考察了解并进行初步筛选,针对筛选出来的问题进行效果预测,分析进行的效能监察项目是否围绕生产经营进行,是否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是否存在可操作性,是否可以产生效益,注重实际效果,以此对效能监察进行立项。

三、项目实施结果不理想的原因分析

一是监察项目本身存在一定局限性。部分单位在效能监察中完全教条,喜欢简单模仿,工作没有针对性。比如企业针对在基建工程和物资采购两方面立项数最多,占总立项数60%还要多,而且监察内容雷同,没有新意,项目最终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二是项目中途夭折.企业生产经营计划或单位计划改变,项目没有得以实施。

三是立项太大,项目专业性太强,工作难以深入。

四是效能监察项目与日常管理工作混淆,成果难以核定,在评审时,评委难以把握。

五是项目虽好,但在方案设计、人员配备、组织措施等方面有偏差。监察项目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等。比如对物资采购项目开展监察,工作仅仅停留在招标评标的现场监督上,缺少连续的跟踪监督检查,监察形式上不完整,结果当然也不可能达到理想效果。

四、如何进行效能监察立项。

监察项目选得准不准,直接影响到效能监察的效果。有些问题在近期解决,有些问题则需要在以后适当的时候才能解决;有些问题在本单位可以解决,有些问题则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条件才能解决,这些制约条件直接影响效能监察的成效。当前,应选择能带来较高经济效益,有一定特色,并有一定影响力的项目开展效能监察。而企业管理工作内容方方面面,效能监察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有的放矢,抓住重点,选取那些严重影响企业管理效果的瓶颈环节立项监察。这就要求深入调查研究,选取适合效能监察工作性质的项目,对于正常的管理事务,能通过一般管理手段解决的,就不要立项,要选取那些一个部门解决不了或者不愿解决或者不敢解决的管理问题立项监察。选取项目的根本原则应是适合监督检查,能够解决根本问题,与效能监察相吻合的项目。当前企业效能监察应主要围绕以下四个重点领域进行选题立项:

一是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影响企业科学发展、精细管理事项进行立项监察。

二是围绕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制订完善和执行情况、有无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进行监察。

三是围绕企业生产、建设、经营活动中决策、管理、实

施三个环节是否按程序运作、是否得到了有效监督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