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综合部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企综合部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企综合部管理制度

国企综合部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策略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089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2-0-01

1 当前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沿用传统的管理观念

观念是一种思想性的东西,它决定了人们对事物的总体看法和待人处事的行为。企业管理观念主要是指企业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思想和相关理论来管理企业员工并指导经营事务的一套观念,主要涉及人才、时间、效益、市场等方面。当前我国企业内部管理观念仍然沿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管理观念,思想僵化、循规蹈矩、亦步亦趋、固步自封、闭门造车,没有完全认清当前市场经济价值规律和竞争压力,对待一些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法总是畏首畏尾,不敢尝试,导致企业经营管理仍然处于原地踏步状态,与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现状严重不协调,甚至出现企业经营倒退和倒闭的危机。

1.2 管理制度滞后

管理制度是指公司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所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公司管理准则。企业的管理制度包括企业文化、公司机构设置、岗位分配与员工职责、工作流程等。由于管理观念落后,我国企业的管理制度没有跟上时代步伐,没有形成一套与当前市场经济相符合的制度管理系统,企业管理制度呈现严重的滞后性。企业管理制度滞后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公司组织结构不合理;二是职能分工不明确;三是工作流程不完善。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企业信息传递滞后、管理效率低下、员工之间矛盾频发、内部管理一片混乱,从而大大消耗企业成本。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上的缺陷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企业文化的构建,没有先进的企业文化的促进,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就如同缺失灵魂的驱壳。

1.3 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是决定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关系到企业政策规划的贯彻和落实,企业的内部管理和日常运营离不开管理者的有效领导,毕竟企业管理是一项“人”的活动。但是从当前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来看,经营者的管理技能、专业素质、执行力、创新力等良莠不齐,不能严格贯彻落实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无法给企业员工做好榜样,无法调动下属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2 企业创新管理的策略

2.1 革新企业管理理念

当前的市场竞争高度激烈,好的经营项目只能为企业带来一个良好的开端,而项目经营的好坏同时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管理的创新能够为企业项目的开发和经营提供良好的成长发展空间。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在于革新观念,这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前提条件,只有思想上跟上时展步伐,企业的一切管理创新才会按部就班地实现。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者必须改变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认识到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树立“市场竞争”意识,坚持“科学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积极引进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和模式,改变以往畏首畏尾的发展观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充分挖掘企业内部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培养员工的战略意识和竞争意识。观念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技术革新上,技术革新是观念创新的最实际的证明。企业要想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引进新的科学技术、改革企业管理是必经之路。

2.2 改革管理制度

企业的管理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革新企业的管理制度要从构建先进的企业文化着手。企业文化是影响甚至决定企业经营活动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精神能量和动力源泉,是企业实现长远战略目标的关键,是激发员工认同感、凝聚力、创造力的关键因素。为此,企业必须构建一套先进的企业文化,将企业的总体价值观、信念、处事方式等囊括在内,积极完善企业的管理规章制度,改革以往不科学的企业组织结构,明确职责范围,完善工作流程,协调员工间的利益关系,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和职工行为规范,使企业文化真正发挥自动管理和约束员工的作用。

2.3 构建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企业管理是一门涉及行为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综合学科,企业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企业内部管理效率的高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创新,必须构建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管理队伍。首先,企业在选拔人才时要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积极引进创新型管理人才。其次,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科学文化和管理技能的培训,可采取技能培训会、能力竞赛的形式,革新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提高其管理技能;最后,强化管理层的监督考核工作,针对管理层专门制定一套管理制度,严格约束他们的行为,同时,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针对有进步的管理人员采取相应的奖励措施,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其为企业发展不断添砖加瓦。

3 结 语

当前我国企业内部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仍然沿用传统落后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与当前市场经济现状不相符、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为此,我国企业必须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郝宇.对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1):78-79.

国企综合部管理制度范文2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所以加强管理会计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企业不能回避的一个课题。本文首先论述了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从健全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构建一个符合我国市场经济自身要求的管理会计理论;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和管理者的管理会计意识等三个方面阐述了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对策。

关键词 管理会计 管理制度 员工素质

管理会计是上世纪初产生的,它主要的职能就是为企业的内部控制提供相应的管理数据信息,特别是对企业高层管理的决策提供数据和资料。它的模式较为灵活,能够因企业的不同需求、规模大小和管理方式的不同而灵活设计。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的。通过这几年的研究,已经在理论、应用和学科建设等方面获得了一定成就。但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还没有形成一套真正有效的管理会计体系。而且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效果还不是十分的明显,还不能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一些企业没有采用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会计的很多手段需要建立在比较健全的管理制度基础上的,如果企业内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在根本上就无法运行管理会计。但是我国现阶段的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还比较低,缺少完善的规章制度,这就造成内部管理较为混乱,管理会计工作也无法展开。

2.企业管理者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不够

企业领导的态度对管理会计能否真正应用于企业的生产实践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对管理会计这一概念与应用方法还不是十分的了解,因此管理会计无法在企业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管理者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只是凭借自己主观判断,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的会计信息做支持。这样的做法虽然并不影响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但大长远来看,必然导致企业管理水平的下降。

3.管理会计理论基础薄弱

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十分薄弱,一些基本的概念,还没有达到共识,而且缺乏系统的组织协调,还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一些相关学科,比如消费者行为学、运筹学、管理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学科的研究成果都被管理会计所吸纳,这样就让管理会计的领域有所拓宽,但是这些成果的引用,仅仅是对管理会计的细节进行修改,还只处于定性的阶段,实际应用的价值仍是不足。

4.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与管理会计的实际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会计工作人员是管理会计直接实施者,他们的素质对于管理会计的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现代企业的管理会计要求会计工作人员要懂得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筹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但现阶段我国企业内部来看,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突出表现为会计工作人员的知识层面过窄,在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比较低。

二、如何让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内部发挥应有的作用

1.健全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

管理会计有很多方法的应用是需要建立在高水平管理的基础上的,所以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当务之急,只有企业的内部运行机制健全了,企业的组织结构清晰了,管理会计工作才能有效的展开。

健全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制定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的日常工作必须要按照管理制度来执行,管理制度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严谨性,二是可行性,三是公正性,四是时效性。其次,企业要一个良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一是可以采取职员控股的方式,也就是说让企业的效益与员工的利益相挂钩,只有这样员工才能真正关注企业的所有决策,企业的管理者才能真正的听取员工的建议;二是管理者的自我约束,让企业的管理者认识到,只有在管理者的位置上才能使自身的价值得以实现,使他们珍惜今天所拥有的一切。

2.构建一个符合我国市场经济自身要求的管理会计理论

当前,我国的管理会计研究还限于对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引进上,但是我国企业发展的水平和我国的国情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的,我国所引进的管理会计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还不能直接应用于实践。我国的管理会计要定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层次上,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制度而发展。这就要求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要紧密结合中国国情,以便于广大会计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实际应用。

3.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和管理者的管理会计意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管理会计所担当的职能在不断的扩展,现代管理会计工作需要一批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会计人员来完成,这有拥有这样一支团队,才能够将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科学文化素质,要有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要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增强会计工作人员的法制教育,加强他们的法制观念;三是加强管理会计相关知识的教育,比如管理学、运筹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等,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努力抓好员工的后期培训工作。

企业管理者对管理会计的态度,决定了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如果企业经营者缺乏管理会计的意识,他们就不会看清会计工作人员在企业的决策、规划、预测和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即使会计人员的水平再高,只怕也很难发挥作用。所以要加大宣传力度,甚至可以采用行政手段来提高企业管理层对管理会计的认识。

三、总结

综上所述,管理会计对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管理会计在现阶段还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这需要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随着我国企业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全球化趋势的加深,管理会计必然会有长足的发展,也必将在我国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国企综合部管理制度范文3

1.1观念落后,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管理的需求

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能在趋于全球化的剧烈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相信是摆在各企业面前永不过时的难题。这就要求各企业时刻都应树立忧患意识、风险意识,不断更新自身的观念。但目前我国企业的经济管理中,普遍存在着管理观念相对落后,不能适应当前经理管理需求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很大一部分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只是把管理理念当成是一成不变的指导理论,将其看成是条条框框,在实际的贯彻过程中却不能很好的施行。另外,现代企业最重要的管理主要包括战略管理和危机管理。但部分企业管理者在头脑中根本没有形成战略管理和危机管理的观念,更不用在实际的经济管理过程中贯彻和实施了。

1.2缺乏专门的经济管理制度作保障

就目前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的现状而言,企业的经济管理普遍缺乏专门的经济管理制度作保障。具体表现在,企业内部普遍缺少针对本企业制定的经济管理制度。现在的大多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时所依据的经济管理制度一般都是普遍通用的制度。而由于通用制度是根据企业的平均水平而制定的,不一定能充分满足本企业的实际需求。这样就会造成发展速度较慢的企业跟不上通用制度的改革步伐,而通用制度又不能满足发展速度较快企业的需求。

1.3内部管理不当,为企业埋下隐患

当前各企业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管理者内部管理行为失当的现象。长此以往会影响企业的经济管理整体的进行,甚至是为企业的发展埋下隐患。具体来说,从聘用相关经济管理人员的选拔上有时会出现管理者任意调配或指定的现象。这样就造成了在用人上的随意性和不严谨性。另外,在其他的管理工作方面部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这样很容易产生管理上的漏洞,以至于为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利益损失。以财务管理的成本控制为例,大多数企业通过审计对本企业的成本进行管理已达到合理控制和管理资金的目的。但仅通过审计而对审计相关工作人员缺乏有效的监督则会容易出现舞弊、贪污等管理漏洞,为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2如何提高企业经济管理的有效性

2.1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完善经济管理制度

提高企业经济管理的有效性,首先应从完善经济管理制度上下功夫。因为缺乏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做指导,企业在实际的经济管理中将会缺少方向,陷入一片混乱。实践证明也只有建立一套完整的经济管理制度才能确保企业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能够做到有章可循,从而及时得到解决。在制定和完善经济管理制度时应结合本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符合本企业的当前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并且应将各种制度具体化,做到权责分明,明确责任主体。这样可以保证在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找到负责人,尽快发现问题所在并解决问题。

2.2重视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不断提高整体综合业务素质

提高企业经济管理的有效性,有了制度上的保证,还离不开建设一支整体综合业务素质的管理人员队伍。因而,各企业应当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不断提高本企业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具体来说,一方面应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包括企业领导者,使其充分认识到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另外,通过培训和自主学习,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和专业知识,从而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从管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上,应严把质量观。努力为企业多培养和选拔更多优秀的管理人才。对于特别优秀的人才企业还可制定一套专门的福利待遇制度,做留的住人的企业。从而,通过专业人才来带动整个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3完善监督机制,降低企业风险

以财务管理为例,在控制成本时多数企业通过审计的方式进行核算和控制,但对审计人员本身缺乏有效的监督的现状,会为企业的发展和生成埋下隐患,提高经营风险。企业经济管理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缺乏有效的监督,任何一个环节的漏洞都有可能导致企业的衰败。因此,企业必须努力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内部控制,对经济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实时的进行监督。真正做到经济管理的每个流程每个步骤都在监督控制内按照制度要求有条不紊的进行,为企业的运行将风险降到最低。

3结语

国企综合部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行各业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但在市场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企业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与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基于这样的原因,新常态下,我国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策略实现经济管理的创新,并以此来推动企业的长足发展。

1新常态下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企业经济管理工作指的是,企业为了经营活动、经营策略的有效实施而制定的前期规划、前期指挥以及前期监管措施,旨在提升自身层次,得到更多的经营利润与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的诸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从而给企业自身良性发展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就现阶段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企业自身随之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企业现行的经济管理制度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自身发展的要求。与此同时,企业在经济管理工作方面,也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制度,导致企业长时间面临利润亏损的局面,这就给经济管理制度的执行实效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而出现了经济管理制度流于形式的问题。1.2经济管理理念落后。新常态下,我国仍有一些企业依然采取传统的经济管理理念,尚未正确认识到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迫切性,过分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利益,基于此,其仅是通过扩大投资规模、扩大生产的途径来提高生产效益。除此之外,企业也没有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无法借鉴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来帮助自身实施经济管理,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内容也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也没有对国内外现有的经济形势进行准确分析与研究,这就给企业经济管理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也给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3内部组织结构不够合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由于受到组织成员技能水平、知识水平的限制,导致企业经济管理的内部组织结构存在不合理的问题,企业经济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不高、技能水平不强,再加上企业没有重视对经济管理队伍的建设,最终导致内部组织结构十分松散,严重影响着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实施。除此之外,企业在针对经济管理工作制定创新策略的时候,也没有从实际发展要求、经营的环境出发,从而导致创新策略严重超前,进而导致了资源限制的局面,严重阻碍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2新常态下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

2.1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在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中,经济管理理念起到了先导作用,我国企业现阶段在经济管理方面的成效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经济管理理念较为陈旧、落后,没有结合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与经济新常态下的任务对经济管理理念进行创新。新常态下,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基于此,企业必须重视对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借鉴国内外一些科学、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管理思想,同时结合自身发展现状与发展要求,做到与时俱进,站在全新的视角、思维模式上来开展经济管理,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从而为经济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推动自身的长足发展、良性发展。2.2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经济管理制度是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与前提条件,与此同时,经济管理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管理工作的创新,基于此,为实现经济管理的创新,企业应充分考虑在现阶段的经济形势,对经济管理制度进行积极创新,实现对经济管理制度的改进与完善,同时也要着重突出经济管理制度的柔性特征,最终促进自身的长足发展、良性发展。第一,企业应充分尊重“以人为本”理念,建立健全人性化的经济管理机制,包括奖惩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通过为员工提供优良的工作条件、发展机会,来全面提高员工的创造性与工作积极性。第二,企业应建立健全决策机制、监督机制,并确保全体员工均能积极参与进去,来实现员工归属感、忠诚度的增强,赋予企业经济管理以新的生机与活力。2.3经济管理战略的创新。新常态下,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所面临的条件与环境出现了非常明显的改变,企业应充分结合这些改变,在此基础上对新常态下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综合分析,对自身的发展目标进行积极调整,对未来的发展形势、所面临的任务进行准确判断,来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发展战略,同时也要强化前瞻性、全局性,借助市场宣传、品牌价值等渠道,来实现经济管理战略创新实效性的加强,最终实现企业自身综合竞争力的提高。除此之外,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的时候,应充分结合自身的经营水平、实际情况,确保发展战略能够体现自身特色。同时,在制定经济管理战略的时候,应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出发,对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准确评价,切实保证经济管理战略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可行性。2.4经济管理组织结构的创新。新常态下,我国企业原有的经济管理组织结构越来越无法适应时展的要求,也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基于这样的原因,企业应对经济管理组织结构进行积极创新,有效发挥经济管理组织结构的作用,对企业内部职能部门进行合理缩减,最终实现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对垂直多层管理结构进行优化、创新,重新构建内部组织结构,以便于使企业的经济管理组织结构更好地适应时展、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确保信息传递的效率、经营管理信息的及时反馈,最终实现决策准确性的提高。2.5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新常态下,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此,企业应以自身实际发展情况作为出发点,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积极创新,最终推动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发展与创新。一般情况下,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创新的时候,应充分考虑文化建设方面的内容,通过精神文化建设来加强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向心力与凝聚力,使员工能够对企业文化产生高度认同,只有这样,员工才能为推动企业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除此之外,企业也要对招聘机制、晋升机制进行不断创新、改进与完善,针对现行招聘机制、晋升机制中的缺陷与不足,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手段,采取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确保人才招聘、职位晋升的高效性、公正性以及规范性,最终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与完善。

3结语

综上所述,就现阶段来说,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正处于过渡与完善的关键时期,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阶段。这样的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企业应正确认识、准确把握这种改变的根源,进一步加快经济管理方面的改进与创新步伐,不断推动自身的良性发展,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作者:陈磊 单位:新疆克拉玛依市新疆油田分公司重油开发公司

参考文献

[1]刘丽.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研究[J].经贸实践,2016,(16):101+103.

[2]周雪.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6,(19):109-110.

[3]李宁.新形势下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研究[J].知识经济,2016,(01):148-149.

国企综合部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

当下社会与企业的发展均依靠知识与技术,因此对于人才与知识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国有企业在面对复杂激烈的市场环境时,只有抓住机遇把握人才才能够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实现企业发展。因此在国有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必须重视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只有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适时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实现人才的持续发展,才能够使企业能够在人才的护航中稳健发展。

1当前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不足

1.1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相对落后

国有企业目前所使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具有非常大的计划性,这是计划经济时代产生的管理体系并一直沿用至今。然而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这一体系显然无法满足国有企业的发展需求。传统的计划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的发展,使个人的意志难以表现。

1.2人力资源管理不够精细化

国有企业的人力管理部门在面对人才管理时,没有根据企业发展现状及时调整管理模式,细化管理方法。因此使得企业难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并造成人才的流失。

1.3岗位设置不能充分发挥个人专长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进行岗位设置时没有制定行之有效且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方案,导致员工工作内容相似性极高,使专业性较强的员工难以发挥特长,长此以往不仅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更磨灭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2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的路径

2.1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观念的革新

要想实现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完善与提升是,首先需要的是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观念进行提升与革新。要清楚的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提高人才储备力度,制定有效的招聘计划于方案并严格执行此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人尽其才,使国有企业的人才能够得到发展的机会,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员工积极投入工作,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不仅如此,国有企业还应响应国家号召,将企业发展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既要完成企业发展的目标,也要为员工提供有效的岗位,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力。

2.2实施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

只有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行加工与细化,才能使所有员工获得合理的工作岗位,使员工的工作与能力更加细化更加具有可衡量性。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细化可以从绩效考核着手,绩效考核既是员工工作的直接表现形式也是管理部门发现管理工作缺失的有效途径。将绩效管理细化,可以直接了解员工的工作表现,从而为员工分配适当的工作内容及工作任务,使员工人尽其才。在细化的过程中,不仅要突出员工的工作内容,更要对员工的日常表现与政治觉悟做好记录,从而才能拓宽考核之路,多方面多角度的对员工进行综合全面的考量与评估。此外,将绩效考核与薪酬挂钩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办法,在绩效考核中表现优秀的员工可以酌情提高薪资待遇与个人福利,对于绩效考核中表现较差的员工则制定相应的惩罚制度,如此既能显得企业在面对员工时公平公正也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提高员工利益并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除了直接的薪酬与福利外,企业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员工进行一定精神嘉奖,以此将“中国梦”注入员工的心中。

2.3对岗位设置进行创新

创新设定岗位不仅是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考验也是对企业发展的考验,只有为员工合理分配工作任务与内容,才能人尽其才,既满足了员工的个人发展需求也提高了企业的人才利用率。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进行岗位分配时,应当以员工个人专长为基础,为员工安排能够充分展现其个人能力的岗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在工作时充满干劲。不仅如此,同一岗位还应有合理且科学的轮岗制度,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的多样性,避免员工重复单一工作,给予员工展现自身特长的机会。对员工进行工作分配与管理时,管理部门应给予员工足够的信任,适当放权给员工,使员工能够在工作允许范围内更好的展现个人能力,提高个人创新力,使员工得到充分锻炼,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与主动性。

3结论

激烈的经济市场竞争使国有企业失去了传统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吸收人才改变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唯一可以帮助国有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办法。这意味着国有企业必须打破传统管理模式,创立管理体系,改变固有观念,吸收更多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使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更加完善,能够面对市场的冲击并在激烈的竞争中源源不断的为企业输入人才,从而提高国有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作者:高鹏 单位:宝鸡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赵长明.我国二手房地产交易价格风险的核算[J].统计与决策,2014(1).

国企综合部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企业内控管理 弊端 建议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有了相应的内控管理制度,然而,内控管理制度在我国企业中存在着的时间比较短,很多方便尚未健全,导致了我国一些企业对其内控管理制度的运用认识不够深入,在管理的过程中执行不足、管理制度存在毛病等困扰,致使成内控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成为其阻碍点,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

一、内控管理制度的涵义

内控管理制度是以成本和效益相结合为前提,为了防止依靠职权把投入的成本和累计的差额变为合理的机制。内控管理制度有五个要素,包括:环境控制、风险评估、活动控制、交流与信息、监控。企业内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精确度的保证和企业管理能力的提高。企业实行内控管理制度是为了达到操作性、信息性和合规性三大目的。操作性是指企业每一种经营活动;信息性是指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时性;合规性是指企业所要遵循的法律法规。为此,内控管理制度能更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为企业经营活动的展开、财务信息的可信度、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提供一定的保证。

二、必要性

第一,内控管理制度的逐渐完善可以帮助企业不断的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更好的规避风险,从而减少企业生产运营环节中的风险管理成本,保证企业可以持续发展;第二,保证内控管理水平的关键是具有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内控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管理水平与内控管理水平具有高相关关系,因此,需要持续的对内控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第三,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做好内控管理工作,为此,企业内控管理制度是不可或缺的。

三、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及弊端

我国内控管理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内控管理制度没能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在管理上没有加大监管力度,缺乏对其的监督和管理,从而致使内控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同时,企业缺乏加强管理措施,与西方的一些企业相比,我国企业管理者在管理层次上的能力还相对比较弱。企业内部控制没能跟上国家政策的变化,导致企业的发展减缓,企业管理者应在内控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过程中及时吸取教训和经验;其次,即使内控管理制度已在一些企业展开,但可能因为本身企业对该制度内容缺乏清晰的界定、执行力度不足、监督体制不够完善,导致内控管理制度最终难以实现;最后,部分企业高层领导常常把控制权、监督权和执行权进行一体化的集权管理,而这样会导致一些高层领导高高在上,对于高层领导者建立的内控管理制度缺乏一定的约束力。

(一)控制环境不协调

企业控制环境不一致是由于员工对于主动参加和接受内控管理的意识比较薄弱;培训时间过长,在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下,管理者习惯独自制定与做决策,没有完全脱离传统行政管理的氛围,员工总是被控制。为此,企业的大多数员工参加内控管理的意识、价值观等都无法适应内控管理制度的要求。企业中一个员工行为的出现偏差,都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导致企业的破产告终,为此,企业要通过内控管理制度来约束员工的行为,并创造一个合适的控制环境。

(二)对企业内控管理重视程度不足

在我国部分企业的管理层对内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管理者大都认为内控管理的作用对企业的发展没有什么影响,制定该制度只是停留于表面,对企业真正的管理并不能起到一定的影响,因为企业高层领导者并没看重内控管理,内控管理制度的作用就不能充分的体现出来。另外,由于基层管理者和基层员工没能够充分的理解内控管理,把监督机制当作是压迫自身人身自由的一种方式,所以对向上层领导反映时只是随便的敷衍了事,就算企业管理者注重内控管理,同时具有一系列相应有效的管理措施,内控管理制度依然不能够发挥其作用,最终将导致内控管理制度的作用付之东流。

(三)内控管理信息滞后

内控管理信息滞后,主要能够反映企业真实情况,对内控管理并没有进行高效率的工作。不符合内控管理现,则会使内控管理信息出现滞后的情况,使得企业不能够快速发展。依据现在我国的内控发展来说,内控管理信息具有单向性,这样的现象对企业内控管理信息的及时更新造成了障碍,为此,内控管理信息不能及时更新将会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

(四)相关工作员工综合素质不高

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其内部管理水平相互影响,而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呈正相关的关系。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二是相关业务的知识不足,目前,部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相对不高,一些管理人员对相关的知识没能够及时的更新和掌握,以致整体的业务水平较低。

四、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重视内控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者需要正确的认识内控管理制度并对其有深刻的了解。通过内控管理制度对企业的经营业务进行全面的的管理控制。除此之外,管理者应通过内控管理制度对企业潜在的经营风险进行预测,从而更好的增强风险规避的能力,最终确保企业在市场中的处于优势位置。另外,管理者需要运用内控管理制度来判断和预测出企业潜在的风险与问题,着重关注这些风险和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二)完善内控管理制度

不断完善内控管理制度,能够间接的增强企业内控管理水平,同时能够帮助企业避免违法的行为,一方面,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制约机制以及内控监督机制。在完善制度时,要对员工自身的职权有明确的规定,并对工作的流程有相应的执行要求,对于重大的工作业务,要进行双签制,从而避免个人专横独断。另一方面,要建立事后监督的管理制度,对审计部门的监督要建立会计内控机制,从而确保内控管理制度的有效性。

(三)加大对信息化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越来越重要,其能够确保信息沟通的通畅无阻,提供全面、有效的信息,有助于提高决策者决策的有效性。并通过不断的增强与各部门员工之间的协调沟通,可以找出企业管理中的缺点,从而及时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另外,信息技术能够增大风险评估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信息化在企业内控管理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工作的质量与管理人员的素质的高低息息相关。同时,企业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创新也跟管理人员的素质有一定的关联关系。因而,站在企业管理的角度,增强相关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其必要。企业需要根据企业的真实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学习方案,确保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其业务管理的综合素质,保证管理人员能更好地进行企业管理的各项工作。

五、结语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内控管理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企业的经营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严重的将会导致企业亏空或倒闭。为此,不断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加强内控能力和提高管理水平,才能促使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常丹丹.我国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山西:山西财经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