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艺术发展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影艺术发展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影艺术发展史

电影艺术发展史范文1

【关键词】数字电影诞生发展

一、我国数字电影的情况

中国数字化电影还处于起步时期。中国数字化电影的发展有两大困难:经济问题,目前在中国发展数字电影还很难产生利润,数字化电影资金的投入非常大、设备折旧率高、工作员工的工资高等,中国数字化电影事业面临着如何创业、如何吸收外来资金“注入新鲜血液”,如何实现商业回报进行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等紧迫问题。人才问题,中国目前缺乏发展数字化电影的多层次人才,中国的艺术家太注重技术和艺术的分界线,缺少既懂艺术又懂技术的人才,缺少像制作总监这样的高级人才,而且各个数字化电影企业之间缺乏战略性的合作。

二、数字电影的技术原理及制作方式

数字电影的整体技术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把数字电影后期制作阶段的影像信号制作成数字电影母板。第二阶段是委托专门的数字技术服务公司对母版信号进行数字压缩、加密和打包,然后通过卫星或网络传送到当地的放映院,也可以直接将母版信号刻录成DVD只读光盘或录制到磁带等载体上,通过传统的特快专递等服务发送到当地影院。第三阶段是在当地各影院或地区数字信号控制中心对数据信号进行接收和存储,获取和发送放映授权以及解密密码等。第四阶段是通过数字放映实现数字信号的放映。

制作方式

它有三种制作方式:一是计算机生成;二是用高清晰数字摄像机拍摄;三是用胶片摄影机拍摄完成后,再数字化到电脑硬盘里。从这三种拍摄方式的效果看,目前用胶片摄影机拍摄的图像质量远远高于另外两种方式,因为胶片的分辨率和色彩还原度还远不是目前数字电影所能够赶得上的。这与成像原理不同有关,卤化银软片基于自然感光成像,其颗粒的细腻程度远远大过CCD的人工设计光电学像素,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提高,高清晰数字摄像机的分辨率技术指标会逐渐接近甚至达到胶片摄影机的水平,但在色彩还原度上,高清数字摄像机仍旧无法达到胶片摄影机。

所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最佳的院线级数字电影制作方式,仍旧是前期胶片拍摄,经过胶片洗印转数字信号进行后期编辑、处理后,再转为数字视频技术放映。因前期的素材拍摄的画质已经确定,后期转为数字放映,由数字技术将卤化银的色彩和细节进行精确定位,其放映效果远远超过胶片放映机,避免了胶片的闪烁、模糊等等缺点。现在电影院大片的“数字版”即为上述技术的成功实践。

另外,在光感宽容度上,数字摄影机仍旧很弱。同等条件下,胶片摄影机只需要打一盏灯甚至不需要打灯,但数字摄影机却需要两盏甚至更多的灯光来弥补CCD的感光问题,而在对比度上,数字技术的细节还原度则大大降低,当被摄物体的亮部和暗部对比较强之时,数字技术对细节的捕捉和“宽容性”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这也就是我们看数字拍摄的电影之时,会发现,当画面明暗对比较强之时,数字技术的电影,暗部的细节就会很少,甚至黑乎乎一片,但胶片电影却能呈现出非常微妙的细节和色彩对比。

该实验室的负责人最后的结论是:“在现今条件下,我们从电影艺术的角度看,数字技术全面取代胶片技术,仍旧没有充足的理由,我们看不到数字技术的决定性优势。”所以,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数字技术的前景,更加接近于电视艺术,而非电影。在数字技术出来三十年的今天,世界拍摄电影的主流仍然是胶片摄影机,大概能够说明问题。数字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成本和作品母带的保存效果,同等条件下,赛璐珞胶片对作品的保存,只能在50年之内,甚至30年。因为卤化银具有一定的挥发性,从时间上说,硬盘的数字技术,几乎是无损的。

三、发展校园数字电影的现实意义

充分发挥校园数字电影院教育的作用

第一,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引领学生自主健康成长,校园数字影院的开通,就如同餐桌上的调味剂,使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有张有弛,张弛有度。学生不仅欣赏到更多正版、高清的数字电影,而且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思考,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培养了他们高尚的情操和高雅的生活情趣,这些对于人生观和价值取向正在形成的中职生来说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第二,活动深化教育效果,促进学校德育法制建设,为了深化数字电影教育效果,学校依据整体工作要求,设计了各种教育活动,如针对就业班的学生主要开展了以爱和责任为主题的活动,如“如何承担责任”大讨论;“假如我是……”未来畅想;“今年我十八,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向父母说说心里话等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更多的体味到了来自于父母的爱、来自于社会的责任,在关爱中引领他们肩负责任,远离暴力。针对升学班学生开展了以励志和放飞自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如开展了“榜样引领成长”演讲比赛、他(她)让我感动作文大赛、“我的快乐校园生活”DV大赛等,使他们在实践中丰富写作素材,提高自信心,增强道德体验,提高综合素质。

一部部题材多样的影视作品,不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大量学习素材,也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条件,对于一些主题比较鲜明的影片,我们还会利用周五的时间在全体教职工中和党员电教站中进行播放。这些清新昂扬的电影人物形象,不仅影响着学生也深深打动着我们的教师,数字化电影由课外到课堂、由学生到教职工的巨大效应使我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如虎添翼,教育教学工作稳中有升。学校也成为平谷区法制教育示范校、党员电教播放站市级先进单位、首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

电影艺术发展史范文2

在传统的广播电视发展过程中,电影行业和动漫行业之间都存在着自身的特殊性,并且其艺术形式也有一定的区别。所以,在传达艺术价值和人文关怀的过程中,其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也导致动漫和电影事业之间存在差异。但是,现阶段,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将电影和动画相结合,这带动了动画电影的发展。可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数字技术对于动画电影的发展表现出了非常巨大的作用,所以也逐渐开始被人们重视。

一、动画电影的艺术形态

(一)动画技术的升级和产业重组

在现阶段电影工体事业之中,随着我国虚拟技术的长远发展,其所得到的经济效益也在不断增加,这也导致这一技术得到了长久发展。与这项内容进行比较之后,传统的电影制作行业的各种缺点也逐渐突显出来,无法满足现阶段电影工体技术的需求。所以,在动漫电影的制作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其艺术的发展形态。所以,对于动画电影的后期发展情况也需要重点考虑。随着虚拟技术的快速升级,其动画电影的艺术形态也在根本上呈现出一定的变化,传统的动画电影需要导演和制片人还有灯光师、音响师的配合,但使用虚拟技术进行动画的制作,制片人只需要使用电脑就可以合理开展。动画电影在现阶段变得越来越火暴,其主要原因是迪士尼的动画大片在全球热播。并且,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阶段,动画的领域中也出现了比较激烈的竞争,这也是动画电影艺术形态发展的重要机遇。

(二)动画电影的虚拟美学和主要类型

随着动画事业的不断发展,动画电影行业也日渐繁荣,很多传统的动画内容也逐渐出现,很多公司把传统的漫画和黏土动画改变成三维动画也是动画电影的艺术发展形态。同时,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和升级的过程中,也能在根本上改善美学的审美形态。随着动画电影的发展,三维动画的制作技术也成为一个动画能否成功的根本性内容。因此,动画的发展艺术形态也是核心的创作内容,并且其现有的框架之内,也构建出了最新的思维,产生了具有商业价值的动画电影艺术形态。

(三)动画电影导演创作和语言创新

动画电影中的造型,是创造这一动画的关键。在动画电影发展中,所使用的良好技术,也是动画电影未来的发展形态。因此,动画电影的发展也在根本上成为动画电影的艺术形态。想要促进动画电影的进步,还需要把这一艺术形态应用在动画电影的制作中。同时,在动画电影的制作中,其题材也在不断创新。只有把这些内容相结合,才能在根本上促进动画电影的发展,这也是动画电影艺术形态未来良好的发展途径。

二、动画电影的发展趋势

(一)动画电影的未来宣传和明星动漫角色的建立

迪士尼公司和皮克斯公司在1995年期间完成了第一步动画电影,指明了三维动画电影的最新发展方向。在这之后,三维动画电影也成为动画电影发展的主要内容,也是其创作的主流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也在2006年阶段推出了首部三维动画电影,但由于电影之中对于受众的年龄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也导致我国的三维动画发展出现资金赤字的现象。因此,还需要保证动漫电影在发展过程中能逐渐面向观众,使用良好的宣传手段,还有明星的角色,保证动画电影的进步。

(二)动画电影有趣的故事情节吸引全龄化观众

我国中央电视台在少儿频道播放《熊出没》之后,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其中幽默诙谐的内容,还有场景和人物角色的设定,使受众越来越喜欢这部动漫电影。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这部电影已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观众,这主要归功于动画电影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个性。基于这一情况,很容易理解现阶段动画电影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情形。同时,《熊出没》制作方为了得到家长的认可,开设了父母审片大会,也就是在父母能够理解和喜欢的基础上把这一动画播放给幼儿,这也是动画电影能够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动画电影中生动的人物角色

在《熊出没》这一动画电影中,对于光头强角色的设定,制片方花费了非常多的心思,并且为了了解到幼儿的行为习惯和特点,公司还请来了工作人员的孩子参加公司的活动,并且要求没有孩子的工作人员观察其表情和行为习惯,这样才在根本上创造出比较受到关注的光头强形象。同时很多其他角色也都在剧情上推动了动画电影故事情节的发展。

(四)对于歌舞艺术的叙述

在动画电影中,音乐和歌舞元素的使用已经被经常关注,其中迪士尼和蓝天工作室等大牌的电影作品中都开始使用歌舞艺术,以此促进动画电影的发展。实际上,这也是动画电影的一种主要艺术形式。并且,在叙事的过程中,使用很多比较美的元素。歌舞内容的使用能给人们比较紧张的感觉,同时也能传递动画电影中的欢快氛围。因此,使用三维立体动画能保证镜头不受到限制,给观众一种视觉上的盛宴。

(五)利用正能量感染观众

在动画电影中,还要融入责任感、正能量和亲情、友情等内容,并且加上有效的三维立体效果,这样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才能取得成功,同时也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例如,动画电影中的光头强,其喜剧的感觉和滑稽的感觉,都能给人欢快的感觉,但同时又设置熊大、熊二这两个角色,采用种种措施反对光头强砍树,以此保证人们在接受到电影内容的过程中,保证其正能量也被观众所接受和喜爱。这也是现阶段动画电影中的正能量。

三、结语

电影艺术发展史范文3

古典园林置石应用

古典园林“置石”一般选用自然石材,将这些自然石质材料独立布置成为一景,或者组合成园林中的景观。这种“置石”方式特别灵活,不仅可以表现石材个体的美,而且可以表现石材整体的的美。古代的文人士大夫们,一般是将它们进行组合搭配,寄托自己的人文情怀,所以常将它们模仿有寓意的图腾,人与物,名山大川等等,给予石材灵魂与生命。所以,置石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园林的艺术效果与文化的气息。布置精妙的石材不但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而且能够陶冶身在园中人的个人情操,赋予园中人无穷的遐想与精神享受。从自然石材本身来看,石材的形态各不相同,具备不同的雕塑美。古典园林“置石”方法是华夏文人智慧结晶,他们将石材附上民族的灵魂,这些方法都是我们在现代园林建设中需要借鉴的。

1.石材料选择

一般情况下,置石选材按照产地形态、纹理分为太湖石、灵璧石、黄石、宣石四大类,这四类石质材料各有各的特点,他们常用在不同类型的园林,起着不同的点景作用。

“太湖石”产自太湖洞庭山,用五个字来形容他的他的形态,那就是瘦、丑、透、皱、漏,在中国古代园林中尤其是文人园林中是常见的一种石料。“黄石”是一种砂岩,他的棱角非常分明,纹理也显得很有古韵,颜色多为黄色显得古朴大气,因此黄石多用在园林池塘边堆叠假山,很少独立成为一景。“宣石”产地在安徽宣州,宣石因为“宣州”得名,它的特点是便于就地取材,表面色彩白如玉,并且极具视觉效果。“灵璧石”产于安徽灵璧,因产量少而名贵,石材表面褶皱多而交错,在明代大家文正亨《长物志》中也对灵璧石有很高的评价。

2.置石的方式

中国民间流传着许多“置石”诀窍,古代置石的名家“山石张”的十字口诀:安、接、斗、连、挎、剑、拼、悬、卡、垂,这十个字便是古代巧匠们总结的置石精髓。古典园林多为文人造园,将石材摆放的错落有致,并且和周围的植物相互融合,以形成意境优美的精神空间。这些方式对现代园林细部设计,尤其是园林置石形态、空间、意境、美感、尺度的把握上都有很深的借鉴指导作用。对于现代园林的石景设计,园林施工人员置石经验和文化素质,直接影响着石景的成景效果。

现代园林置石设计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现代园林置石存在问题

现代园林“置石”设计虽然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其中有一些作品,很好的传承着古典园林置石的意蕴。但大部分作品各种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只学习传承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但缺乏园林造景的人文情怀与当地文化的深入挖掘,缺失了自然的神韵;二是,石材选材不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则,将流水线上的“作品”生搬硬套到园林中,显得十分突兀,与园林中其他元素很难融合在一起,石景不能很好的起到点景的作用。三是,人工痕迹非常明显,石材体量与园林整体空间搭配不当,显得矫揉造作,无法达到宛自天开的置石要求。

2.发展的趋势

现代园林“置石”设计,一定程度上,继承古典园林中一些经典凿山叠石理论。但我们在继承的同时,必须用批判的眼光去考察、鉴别、挑选、剔除。对于不适应新时代文化成分和审美习惯的理论与作品,应该予以批判和抛弃。现代人们审美观念改变,因此,园林“置石”设计手法也要跟着当代人的需求改变。适应现代人亲近自然的心理特征,以生态效益为目的,利用新材料、新技术创造富有时代气息的置石作品,置石与其它园林要素紧密地结合,这样才能做出富有生机的现代园林石景设计,创造出既有古韵又有现代感的“置石”艺术作品。

3.典型案例

苏州博物馆新馆为美籍华人建筑大师贝律铭先生的收官之作。位于博物馆中心庭院的北岸和拙政园园墙,只有一道园墙相隔离的,是一组抽象的“片石”假山,片石的纹理是用古法烧制形成,这组“片石”假山是古典园林的置石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是苏州博物馆点睛之笔。传统的苏州园林擅长用山石造景,假山常用天然的太湖石作为材料。不过在苏州博物馆,我们看到的这组假山却在选材和构景上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贝大师学习宋代米芾父子画作《深山夜雨图》之精髓,吸取古代文人画作“以壁为纸,以石为绘”的手法,借用中国传统的“画境”,用抽象的石材来表达江南山水意境。它集合古韵与现代设计手法于一体,浑然天成,融合古今,相得益彰。

结语

古典园林,园中之石景是古代文人巧匠的寄情之物,它是先人智慧的结晶,也是先人“出世”人生态度的产物。现代园林“置石”要适应现代人的审美要求,然后园林建设的如火如荼,大批量流水线上的“作品”从生产线上直接搬运到园林施工现场,不考虑组合搭配,石材大量浪费,忽视了石景的经济性、地域性、文化性,更加忽视了古典园林中的“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造景手法。实践中,我们应该更多的根据当地人的需求,尽量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学习古典的园林石景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对我们当代园林设计任然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要很好地继承并发扬光大,真正做到继承和发扬古典园林置石艺术。

电影艺术发展史范文4

关键字:机电一体化;技术优势;具体应用; 发展趋势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echnology, mechatronics technology also received a breakthrough development. Mechatronics is a composite of technology, it is mechanical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produc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electromechanic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the technology will get broad space for development. This paper from the advantages of mechatronics technology, discusses its application in practice, and that future trendsKeywords: mechatronics; technical advantages; specific application; trends

中图分类号:TH-39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融合,实现了机电领域技术的飞跃和突破,在该领域,由于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的迅速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使得机电产品在结构功能、生产方式以及产品机构体系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本文就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优点出发,对其在机械领域的具体应用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优点分析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充分的融合力各学科的知识,并充分的利用电子信息等高科技和高技术实现的一种技术上的飞跃。该技术是各种群体技术的融合,而不是机械技术以及其他新技术之间的简单组合和拼凑,因此其具有各种技术的优势。总体来说,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能够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得产品具有自动监视、自动诊断以及自动报警和保护等功能,这样就能够提升安全性能;其次,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实现生产能力和生产技术的提升。机电一体化的产品基本上都具有信息的自动处理功能,这样能够提升监测的灵活性和检测精度,保证机电产品的合格性,这一点充分证明了该技术的自动化程度;再次,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提升产品的使用性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产品的制作过程中,能够实现产品生产程序的合理控制,且在操作过程中能够进行数字化显示,这样就减少了操作的程序,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最后,机电一体化技术有利于生产的调整和维护。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生产的产品,在进行安装和调试的过程中能够改变控制的程序,以便能够适应现实的发展需求。

二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领域内的具体应用

上文中简单的论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优势,利用其优势能够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因此该技术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其中主要的应用领域有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下面本文就对其具体的应用进行论述。

(一)数控机床领域的具体应用

数控机床领域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实现其在结构、功能以及生产控制领域的准确操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尤其在构造方面实现了结构的模块化发展。在数控机床的功能方面,采用开放性设计,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益,为生产企业赢得信誉和口碑,同时还利用WOP技术实现了数控机床领域的生产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系统能够提供全面的车间编程技术,并且能够做到二维和三维的动态仿真效果,这样能够更明确的为数控机床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除此之外,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大容量的信息存储,实现模块化设计,这样能够丰富数控的功能。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数控领域的应用还表现在能够对数控领域实现多过程和多通道的控制,将各种生产程序都集中到系统的控制中,提升生产的效率。

(二)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具体应用

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技术应用的初级阶段,即工业机器人按照技术指示实现某一动作的操作,并且重复的进行运用,使其能够对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更加熟悉,并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其灵活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第二个阶段即技术的初步应用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第一阶段打下的基础,工业机器人的传感元件得以发展的更为先进,敏感程度也进一步提升,能够通过技术的操作简单的获取工作环境的一些信息,并且经过计算和分析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之后再将信息反馈到动作上,并实现对动作的控制,这一阶段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下基本上能够实现自动化的发展。第三个阶段即进一步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工业机器人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不仅其敏感性最大化的提升,而且能够进行复杂的分析,并且做出反应的准确性大大增加,对于工作环境的适应性也在不断加强。

(三)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具体应用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提升该系统的整体功能,计算机集成知道系统即CIMS系统,其技术的集成和组合并不是各种分散系统的简单融合,而是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之后实现了全局的动态最优化和综合化,实现了系统的整体升级,这样就打破了传统的部门之间的界限限制,能够实现各部门的有机结合,实现产品开发和生产的综合性管理。随着机电技术的不断应用,各要素之间能够更好地配合,并且得到不断的优化,进一步提升功能。

三 机电一体化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光学、电学、机械学以及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融合,其发展和进步带动了技术水平的提升,也为广泛应用该技术的领域创造了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上文中从技术的优势和应用两方面进行了论述,下面本文就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机电一体化技术要实现智能化发展。智能化即是要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广泛的吸取运筹学、人工智能、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以及模糊数学等学科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方法,充分的融合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中,模拟人工智能,使得其能够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和较高的判断能力,这是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也是在当前技术发展形势下必须要充分考虑的。

其次要实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模块式发展。模块化是一项较为艰巨的任务,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其产品的种类和生产厂家较多,实际操作和实现技术的应用较为麻烦,因此说要实现技术的模块化发展,这样能够利用标准的单元迅速的开发出新产品并且能够集中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且有利于uoda生产规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模块化发展趋势能够为技术的应用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最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还要实现绿色化。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在带来进步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破坏,保护生态环境成为目前最为紧要的任务,因此说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实现绿色发展,使得技术发展和生态环境相协调。

上文从三个发展趋势论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除此之外,技术发展的微型化、网络化、系统化等也是不能够忽视的,需要引起相关者的注意,实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良性发展。

结束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能够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能够为其应用领域带来经济效益,该技术具有其他技术不能比拟的优势,本文就从其优势出发进行论述,并指出该技术在数控领域、工业机器人领域以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领域的具体应用,之后又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一些建议,促进技术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刘耀海 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信息系统工程,2012年第10期

[2] 徐科力 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第03期

电影艺术发展史范文5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85 文献标识码:A

机电一体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成果,它将机械设备、电子信息和自动控制等相关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一门综合型高新技术产业,大幅度提高了工厂的生产技术水平。通过推广新型电子技术对传统工业产业链的改造,成为了当今提高工业生产管理水平,促进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开发的重要措施。因此,加快机电一体化的课程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争相研究的技术内容。

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特点

机电一体化作为一门综合型的技术科学,它综合了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和机械技术相关方面的内容,使整个工业技术水平和相关生产产品更加系统性、科学性和完整性。在整个工业操作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相互配合,协同工作,并且各项工作内容互相补充,使工业技术的发展不断向着科学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机电一体化在现代工业中的得到普遍应用,其科学的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1)机电一体化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机电一体化融入了大量的新型技术产品,随着新型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液晶显示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使得机电一体化体系中的控制和测量系统的重量和体积都大为减小。(2)机电一体化使整个生产作业过程的生产速度加快,精度变高。随着工业生产集成电路的不断优化改造,使得整个工业系统的各个操作步骤速度不断提升并且精度变高。(3)拥有高度的集成控制系统。机电一体化往往可以通过改变计算机上的运行条件就可以改变操作流程的运动状况,具有安全性高和操作简单的特点。

2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概况的探讨

机电一体化自产生以来经历了较长期的应用研究和发展历程。我国机械制造业等相关工业在出现机电一体化技术之前,世界各国已开始从事大量有关对机械技术设计和自动化控制功能设计的研究,并且相关研究工作者为了配合工业较高的生产技术要求已经研究和开发了较多的机电一体化系列产品,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机电一体化概念最早由七十年代日本人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总结出了机电一体化这一概念,并且机电一体化在以后的应用研究中得到不断完善。在后来的十到二十年内,随着信息技术的研究进展使电子计算机的性能逐步提高,电子信息技术被越来越多的机电一体化企业所采用来开展机电一体化产品,当时开展的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像数控机床和汽车的电子控制系统等。而随着科学对更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电子技术的研究和投入使用,使机电一体化的机械电子结合形式更加方便灵活、组成内容更加全面具体而机电一体化的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

3关于技术一体化技术的在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控制、计算机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在当前很多工业生产中都离不开机电一体化的技术支持,相信在未来的工业发展中,机电一体化将会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当前,机电一体化的发展依托于相关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其在未来的主要研究和发展方向为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人性化、微型化、集成化和绿色化等。

3. 1 数字化

由于微控制器和接口技术的研究进展,使其成为了机电一体化产品数字化的条件基础,又由于计算机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前进的方向,如机电一体化的虚拟设计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等。向着技术数字化发展要求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操作系统软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通用性、易操作性、自身良好的诊断能力等。而机电一体化数字化的实现将更有利于工业生产流程的远程控制操作、系统自身诊断和修复功能。

3.2 智能化

随着技术设备的先进化和科技化,机电一体化处理器速度已经飞速提高和电子计算机变得更加高性能化,智能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核心以及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为向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嵌入智能控制算法,相关专家做了一系列智能产品的研究并将其投入到机电一体化行业中来,电子技术为智能化创造了条件,加上传感器系统的高度集成化的技术进步,更加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机电一体化产品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使机电一体化具有一定程度的判断推理和自主决策能力。

3.3.网络化

随着当代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带来的各种远程控制技术和监视技术也随之而来。而机电一体化产品作为远程控制系统的设备基础,可实现局域网技术等使电器网络化可行,网络技术可把各种用途的设备通过网络集成实现集中操作控制 ,让人们更加方便快捷的实现各种技术设备的综合运用。

3.4微型化

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微型机电系统的发展,由于体积庞大和重量大的设备已不能满足生产工作的需要,所以追求高新技术的微型化成为机电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微型机电一体化产品体积小、耗能少而且运动灵活,在许多高新技术产业都有着强大的优势。它可以完成很多工作任务较难的工作,为当代的技术工业化发展带来的巨大优势。

机电一体化除了以上几方面的发展方向,仍向着模块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使机电一体化技术以符合人的意志进行工作,这些发展内容为机电一体化的科技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相信未来的机电一体化事业将会是先进科学技术发展下的优秀结晶成果。

结语

机电一体化在当代制造行业中的应用研究和发展加快了工业的先进化和科技化技术水平。机电一体化作为当代相关制造行业的重要核心技术,技术上的改革和各个组成部分的技术支持是实现更大发展的基础,随着机械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拥有更完整、更科学的系统体系已成为机电一体化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在机械技术中我们要合理使用电子信息技术,使整个工业流程的运行和相关企业的产品性状都有较大的良性改变,让产品拥有更高的功能特性和附加价值,为社会各个领域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裘加杰. 机电一体化的未来发展趋势探微. 大众科学,2007

电影艺术发展史范文6

关键词:电子病历 医院建设 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b)-0247-01

1 电子病历系统的概念

电子病历系统(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system,EMRS)是基于计算机和信息网络的电子病历收集、储存、展现、检索和处理系统。这里定义的电子病历系统主要指系统功能方面,电子病历系统强调发挥信息科技的优势,提供优于普通纸质病历的强大服务功能。电子病历的主要功能分为:医疗信息的存储以及访问功能;利用医学知识库辅助医生进行临床决策的功能;基础信息整合再利用功能。

2 电子病历系统在医院中的作用

(1)提高了医疗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病历电子化极大地提高了病历在填写识别时的效率;实现病人信息随时随地可得;能提供有效信息辅助医生制定治疗计划,并确保计划的正确制定和实施,从而最大化降低医疗风险,提高确诊率及临床水平。

(2)在医疗科研领域中的重要作用,电子病历可以为医疗科研提供海量、连续性资料及数据;便于科研过程中的统计、检索及临床教学。

(3)全面记录病人信息。实现了病人信息记录多媒体化,与纸质病历相比,电子病历还可以记录CT、MRI、X线、超声、心电图和手术麻醉等影像图片、声像动态以及神经电生理信号等多媒体文件,全方位立体记录诊疗过程。

3 电子病历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

(1)系统软硬件配置。电子病历的使用需要相应的微机、网络设备及完善成熟的配套软件,没有这些,一切都只能是空谈。

(2)电子病历普及的困难。电子病历毕竟是个新兴事物,很多医务人员目前尚不能熟练对其进行操作;此外,很多医疗机构的局域网目前尚不能做到互通,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电子病历的普及。

(3)临床术语的标准化。各地各医疗机构的病案记录模式及临床术语目前尚无国际通用标准,这使电子病历的资源可共享性这一优势无从发挥。

(4)电子病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由于电子文件极易被更改和复制,故本身存在真实性和安全性,电子病历中的各类检验数据、各种医嘱,都和病人自身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如果被恶意或过失篡改及删除,后果将不堪设想。

4 电子病历系统中待解决的问题

(1)法制建设依然是首要问题,任何事物都应在完备的法制法规保障下健康发展,电子病历涉及病人的隐私,是医疗事故的直接证明,为了维护个人隐私权,减少医患纠纷,电子病历需要在良好的法制环境下得以发展。

(2)要求有规范划一的标准。有别于手写病历,电子病历能提供最大化的资源共享,能使全球一体化地积累临床资料,提高人类医学水平,这就需要国际上制定颁布全球统一的医学规范,包括病历的书写规范统一,各项医学术语的高度统一等等。

(3)保证数据安全的重要性。电子病历由于涉及病人隐私,其安全性十分重要,所以需要电子病历的访问、修改权限的授权与变更等方面不断研发提升,对重要操作要有必要的追踪记录,以确保病人的安全,减少医疗纠纷。

(4)需要从点到面分步实施。我国复员辽阔,行政区划复杂,要实施电子病历系统必须做到全国统一规划实施,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优先在一些有条件的市级或省级核心医院试行,等系统运行稳定,进一步推广的条件成熟,再向一些中小型医院及社区级医院全面铺开。

5 电子病历系统的展望

5.1 新一代电子病历的架构

以“医疗信息集成交换平台”为核心,整合现有临床功能性信息系统,依据HL7等标准,将各种数据对象进行拆分、转换和重组后抽取到临床数据仓库(CDR)中。可为“智能化管理”和“一体化工作站”提供完整、实时的数据支持。“智能化管理”提供智能查询服务,减少医疗差错;“一体化工作站”不仅可直接对文本型的病历,遗嘱进行编辑,还可浏览检查、检验、监护结果等所有辅诊信息。同时,支持数字签名和接入区域化治疗平台。

5.2 新一代电子病历系统的发展方向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可扩展性,目前计算机主流硬件均使用32位操作系统,现有使用的软件也都是基于32位系统开发的,针对今后的硬件发展趋势,软件开发应该更多的考虑到和64位操作系统的兼容性。同时推广高速网络和分布式算法,以便更好的共享信息,当多台计算机同时工作时平均分配负载,使资源得到尽量合理的配置。

(2)数据标准化,将电子病历中的叙述性内容使用标准术语(LOINC、SNOMED CT、ICD等)编码,通过定义需要交换的临床文档的结构和语义,组成一个XML化的CDA,封装入HL7信息中,以MIME(Multipurpose Intemet Mail Extensions多用途网际邮件扩充协议)信息包传输,并作为压缩数据类型(encapsulated data type)进行编码交换,从而实现信息的跨院际共享。

(3)各系统之间的数据整合,可实现与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医院信息系统)、LIS(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医院检验系统)、RIS(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放射信息管理系统)、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SS(Prescription Automatic Screening System合理用药监测系统)、CDSS、教学研究系统、卫生经济信息系统、公共医疗信息系统、远程会诊系统等数字化医学信息系统集成,通过数据的相互关联,完成信息共享,使电子病历真正做到综合患者的全部信息,为患者服务。

(4)数据安全性,任何应用软件程式都要考虑其自身的安全性,电子病历亦不例外。首先要保障其安全运行,这就要关注到它存在的系统和网络的安全性,这就要求网络维护人员能有效保障其运行系统安全可靠,电力设施完好,硬件能及时检修及更新;程式本身不被黑客攻击,不被各种病毒感染。其次,由于有别于手写病历,电子文档更容易被改写,所以,电子病历的内容部分应及时有效加密以及分级管理,避免被误删误改及被人为篡改和恶意复制。

(5)可追查性,电子病历系统应该具备完善详尽的操作记录功能,保证所有人员的操作过程都可以通过日志记录进行跟踪追查。尤其是对修改及删除类的操作需要有详细的记录,以保证数据变动有据可查。同时数据需要进行加密保存,以防止数据意外泄露。对接口也应有统一的加密编码格式。

新一代电子病历不再是病历资料简单的数字化存储和信息集成,将更多关注患者诊疗过程的全面信息化、智能化和医疗质量的提升。随着新医改动不断深入,以及区域医疗信息化的迅速发展,适应区域化应用环境的电子病历将需要更好的标准化、协同化和安全性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陈金雄.电子病历与电子病历系统[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10).

[2] 张志彬.数字化医院中电子病历应用研究[J].医疗设备信息,2007,22(7).

[3] 符庆丹.展望电子病历系统.

[4] 斯琴.三甲医院应用电子病历的现状与分析团[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