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策略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策略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课外阅读策略研究

小学生课外阅读策略研究范文1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是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实践证明,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离不开读书。

我校小学生拥有的图书量不多,拥有一百册以上图书的学生只占29%,拥有50册以上图书的学生占35%,37%的学生没有尝到课外阅读带来的乐趣,所以不想读书。于是被其他的媒体夺去了几乎所有的课外时间。46%的学生不会读书,拿起书来无从读起,不知吸收,不知消化,即使迷迷糊糊读了也没有什么收获。11%的学生不能读书,原因是家里没有藏书或是没有合适的书读。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苏联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让学生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2、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阅读太少是一个,阅读不得法尤其是重要的一个。多读固然重要,但尤其重要的是怎么读。

3、《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既提出了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又具体规定了课外阅读量,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同类课题内外研究现状

从2005年开始,南京教研室推出了一项振兴阅读计划,计划为期五年,在南京乃至全国都产生了一定的反响。南京的小学生通过这样的一个计划,掀起了一股读书热潮。如南京力学小学,学校每年都向全体老师和学生推出一位作家,一套丛书,一本经典,以年级、班级为一个维度,每个班都有自己的阅读方案或者计划。学生读到了很多的精华和经典,提高了读书的效益,语文素养明显提高。

四、学术价值

课外阅读促进了学生的课内学习,而课内学习成绩的提高又刺激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这样,课外、课内便形成了良性循环,学生尝到了课外阅读的甜头,真切地感受到了课外阅读的意义。课外阅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精神,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精神。

五、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让每一位教师在语文教学当中,把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作为教学的中心任务的经验,推广本课题可以建立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学校研究基地。

学生和教师都是本课题研究最大的受益者,而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又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和育人目标的全面实现。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创造条件,解决书源,为学生阅读提供可能,在班级内、校内、家庭中创设读书的良好氛围。

2、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指导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

3、在“教学相长”中提升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厚实文学、文化底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文化品味;在研究实践中掌握开展课外阅读的方法,探索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类型,提高有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能力。

4、以读促写,通过大量阅读,经常练笔,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以阅读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纠错的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6、遵循“模糊性、重过程、重激励”的评价原则,尝试采用活动评价、作品展示,读书记录卡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形成激励机制使学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质量。

重、难点:1.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养成;2.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保持。

七、研究目标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地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爱读、乐读、会读,在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中获取知识。

八、研究对象

五(2)班学生、四(2)班学生、三年级全体学生、二(1)班学生

九、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之以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开展研究。

十、研究步骤

准备阶段(2011年11月――2011年12月)--------安排部署和基本情况调查

1、学习资料,了解国内外最新的阅读观点和动态;

2、调查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了解学生阅读现状;

3、申报课题,确定研究班级和人员,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实验阶段(2012年1月――2013年10月)

第一步:营造读书氛围,为阅读创设物质条件和精神环境,让学生能读;

A、召开家长会,开展亲子读书活动,宣传开展阅读活动的意义,提高家长的阅读认识和参与度、支持度;

B、筹措图书,充实学校图书室,建立班级图书角,为师生提供阅读环境;

C、开展每周格言和每周一诗诵读活动,做好班级文化建设,营造班级读书氛围;

D、开展“营造书香校园”校园读书活动,让校园弥漫书香,让学生置身书海;

第二步:探索阅读指导方法,为阅读提供科学引领,让学生会读;

A、各班级制定阅读计划,定期小结;

B、将语文课时进行重新分配,每周安排一节阅读指导课,在时间上保证学生的阅读,教师要探索不同类型阅读课的指导。

C、建立教师读书活动的相关制度及配套措施,开展师生共读,以教师的成长带动学生的进步;

D、根据实际,推荐不同学段学生阅读的阅读书目,并通过班级读书会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

第三步,开展各种读书促进活动,激发阅读潜能,让学生乐读;

A、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以活动引领阅读,以活动激发阅读,以活动促进阅读;

B、开展各类评先评优活动,激发阅读向纵深发展;

C、开展各类读书展示活动,激励学生向往阅读;

总结阶段(2013年11月――2013年12月)

1、建立学校图书室定期开放制度和班级图书角定期充实图书和借阅制度;

2、建立学校年度读书评比制度;

3、各类课题成果的编撰与整理;

4、举办课题成果展示会,推广实验成果;

十一、预期成果

课题论文集,优秀课外阅读课例,学生课外阅读活动、展示集、成果集、多元评价表、结题报告。

十二、课题保障

课题组成员选员科学、结构合理,采取个人申请与考查推荐相结合的原则,选定业务能力强、学历层次高、年段分布均衡的教师为主要研究成员。其中课题组负责人董晓育,曾参与中国学习科学学会学习指导实验研究中心指导的学习指导实验研究,并荣获“先进工作者”称号。王永平与王莲老师曾参加过陶行知十一五课题(《陶行知教育思想与语文课外阅读》)。王蜀苏老师参加过国家教育部十一五课题《小学生阅读教学中的学习方式的评价》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不断增强自身的科研能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资源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同时,我们课题组还准备聘请自治区、市级教研机构专门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人员作指导。

十三、项目分工

组长:董晓育 主持课题,全面领导

小学生课外阅读策略研究范文2

关键词:小学;课外阅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245-02

近几年来,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很有生气。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出现不少研究成果,唯独对课外阅读的研究不多。鉴于此,笔者对农村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指导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课外阅读的意义

如果对课外阅读指导得法,将对小学生有很多益处。首先,能够激发阅读兴趣。小学生有着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好奇心和充沛的精力。他们对各类游戏十分感兴趣,而对以文字形式表现的课外阅读兴趣不大。因此,老师应通过积极的引导,激发他们的兴趣。其次,可以提高阅读质量。苏联教育家苏程姆林斯基提出“要教会学生真正的阅读”。他认为:真正的阅读,就是要深入思考读物的含义,使阅读成为一种智力游戏和艺术享受。只有这种阅读,才能激发起小学生对周围世界和自己的深思。要使书籍真正成为“人类进步的阶梯”,成为“生活的教科书”,是离不开教师的循循善诱的。

二、农村低年级学生面临的阅读问题

我国农村小学历来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不够,不少学校和班级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在信息猛增、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学生的课外阅读面临着一些新问题。

1.没有书看。有调查表明,由于借不到书而不看课外书的儿童在农村占近60%。我国城镇公共图书馆少,对少年儿童开放得更少。书价偏高和学校购置图书的经费不足,导致学校图书馆(室)的图书数量不足,更新困难。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但家庭开支中用于购买书籍的支出比重反而下降。多数家庭没有藏书或不常购书。一部分对教育比较重视的家长为孩子购买一些书,但主要是跟学业直接有关的教辅读物,如练习册、复习用书、学生作文选等。由于上述原因,小学生常常没有课外书看。

2.没有时间看。毋庸讳言,我国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相当重。调查显示,有22.5%的学生认为不看课外书的原因是作业多,没时间看。其中三年级15.6%,四年级21.5%,五年级30%,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年级的升高,作业太多成为农村学生不看课外书的主要原因。这些作业有相当一部分是机械重复的,如大量抄写字词,做各种练习卷等。由于机械繁琐的作业太多而挤掉了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实在是得不偿失的。

3.看电视、玩游戏机挤掉了课外阅读。在我国,电视几乎已经普及到家家户户,甚至不少家庭拥有计算机和网络。电视是有声有色的活动图像,其吸引力远大于书籍,对儿童来说更是如此。有些孩子上网玩电子游戏更是乐此不疲。电视和电子游戏对儿童的成长有一定的作用,但只看电视不看书,对孩子的发展无疑是不利的。

4.看的书格调不高。目前我国的出版事业空前繁荣,但出版的图书也良莠不齐。少数出版社和书商以赢利为目的,出版的儿童读物格调低下,市面上甚至有内容不良的“口袋书”出售。由于儿童鉴别能力和抵制诱惑的能力比较低,不良读物的流传对儿童精神有毒害作用。这些问题不能等闲视之,因为它涉及一代人的精神营养。教师应采取有效对策,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三、农村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针对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教师的课外阅读指导策略也应作相应的调整。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可以采用以下一些策略:

1.兴趣性。课外阅读是一种学生自主的、非强制性的活动,兴趣性是第一位的。儿童如果没有兴趣,不愿意阅读,还有什么熏陶感染作用可言?为此,课外读物的选择、推荐,都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兴趣和年龄特点。一项研究表明,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大致可作如下划分:6~8岁是寓言故事期,他们对寓言故事有更浓厚的兴趣;8~10岁是童话故事期,他们对像《安徒生童话》一样的基于生活现实写照的虚构故事更感兴趣;10~13岁是传记及传奇故事时期,他们对那些充满传奇色彩或具有冒险精神的趣事更感兴趣。诚然,这只是针对小学生普遍性而言,具体到不同的性别,阅读兴趣也存在一定差异。

2.广泛性。课外阅读的范围十分广阔,小学生课外读物的选择也应该有一定的广度,不仅要看文学作品,还要看科普、历史及文化方面的作品。单指文学作品而言,不仅将视野聚焦于感兴趣的童话、寓言、传奇故事等,还要尝试阅读诗歌、散文、小说等。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对各种类型、各种风格的作品兼容并包,只要是有价值的读物,都可以尝试让学生接受。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读物越来越多,老师应提倡学生上网浏览。

3.自主性。应该让学生自主选择课外读物,并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式,这方面老师要有足够的宽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重在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教师和家长都不应太急功近利。所以,不要过早和频繁地要求学生摘录好词佳句、做读书笔记,以免使学生对课外阅读望而生畏。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课外阅读环境。教师可以通过交流读书心得、朗诵自己喜欢的片断、讲书中的故事、相互介绍图书等形式,形成爱读书、读好书的氛围。

4.发展性。教师要关注课外阅读对儿童精神和语言的影响,推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如用眼卫生、爱护图书的习惯等。而学生对阅读发生兴趣后,应让他们保持这种兴趣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适时地向学生推荐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读物,让他们“跳一跳,把桃子摘下来”。随着年级的升高,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作品的人文精神和语言特色,有意识地吸收读物的精华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总之,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没有捷径可言,只有通过合适的方法不断引导他们,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小学生课外阅读策略研究范文3

关键词:语文阅读;阅读标准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098-01

1.经典古诗文课外阅读成为必然

1.1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也是精神成长、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会使他们终身受益。特别是缺少汉语言广泛交流的彝族地区小学生阅读尤其重要。当前《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标,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适合儿童阅读的各类读物是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语文教育资源。"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则是极为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和拓展,是阅读能力训练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学过程之外的"点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2当前阅读现状的需要。综观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选择较盲目。由于小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粗糙低劣、甚至具有较力色彩的书籍进入了学生选择的领域。而一些较为高雅严肃的作品少人问津。另外,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极端功利色彩,误以为课外阅读会影响成绩,只重视与文化考试有关的参考书,一些科普以及人文性很强的作品魅力不再。再则,个别学生凭潮流看书,人云亦云,自主性不够。(2)方法较陈旧。今天的学习主要不是记忆大量的知识,而是掌握学习方法--知道为何学习?从哪里学习?怎样学习?较多学生读书时未能根据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看。一味从头至尾读的大有人在,而现实生活中,这显然滞后于社会高速发展的潮流。指导学生怎样阅读,为学生创造阅读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体验阅读带来的成就感却很少去关注和尝试。由此可见,方法陈旧、呆板是阻碍学生阅读水平提高的重要方面。(3)研读不够深。从调查中还发现,大多数学生阅读时未能做到用心去感受、去理解、去领悟,而只是走马观花的消遣式看书,主动探究、钻研欲望不强,遇到困难就避而趋之,违背了读书的本意。(4)没有统一的标准。虽然在课外阅读的开展上进行了安排,但是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教师也没有进行相应的指导。还有就是阅读兴趣比较单一;阅读习惯和阅读量发展不平衡;课外阅读的时间非常少,特别是彝区课外阅读甚至没有。对于如何引导学生阅读的效果有时还是感觉无从下手,没能形成一套操作性强收效大的引导模式。这是我们少数民族地区课外阅读如何深入开展所面临的一个困难。它需要教师拥有有效引导的理念,掌握有效引导的方法和策略,否则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在阅读价值日益显现的今天,探索小学高段语文古诗文课外阅读引领的有效性成了我们彝区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3学校教师发展的需要。开展课程改革以来,我校教师更多地学习了现代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不断更新,越来越觉得只注重一本教科书是封闭的教学,牺牲的是个性、是创造、是自学的能力,是对学习语文兴趣的扼杀,所以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在认真审视学校师生阅读现状的基础上,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将"发展"作为总的价值追求,构建"小学高段语文古诗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通过研究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思维,使之对经典古诗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积累、理解和阅读能力得以明显的突破,为中学古诗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探究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促使教师全面提高。

为此经典古诗文课外阅读延伸成为必然。

2.经典古诗文课外阅读延伸的意义

根据新课程标准,借签相关学校的指导经验,结合彝区学生的阅读开展实际而确定的在一定的指导投入内带来的最好的效果。是充实的课外活动,以尽可能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它的主要意义是探索新形势、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外阅读有效引领方式,对今后的课外阅读开展具有指导意义,从而提高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增强彝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彝族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精神底子"

3.研究目标

3.1根据小学生兴趣爱好和年龄阶段特征,制定详细的彝族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原则,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的推荐书目和说明。

3.2针对不同的阅读目的和不同的文体,制定一系列指导学生进行浏览,阅读,精读等阅读方法的指导的方案和切实有效的措施。

3.3尊重小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培养。建立多样化的阅读情感交流模式。

3.4通过研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思路:本策略的决定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阅读材料为载体,以教师指导为渠道,以学生自立,学习为核心,探索出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方法: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以本校五六年级彝生为研究对象。其次、采用一些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实践实验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即从外到内,全面深入研究小学高段彝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教师经验实践,查阅资料总结实验方法。写好经验总结。

5.充分利用有利条件

本策略的提出是在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在科研要求上,彝族地区小学高段学生的发展上提出的,充分利用以下有利条件:

5.1教育专家的引领。

5.2学校积极参与,在人员设置、硬件配备、科研经费、激励机制等方面给予有力保障。3.用好"中心校教师QQ群"这个交流平台,促进研究群体智慧的交融与提升。

小学生课外阅读策略研究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不仅可以巩固学生课内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水平,还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陶冶其情操,培养其自学能力,促进其健康成长。但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以考试为主的选拔人才的体制和以分数为主的学习评价方式都没有改变。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片面,他们一味地以提高教学成绩为目的,将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置之一边,甚至有的教师认为课外阅读无助于学习而公然反对;另一方面,应试教育使得家长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一般不会积极地去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在他们看来课外阅读无非就是看“闲书”,看课外书就是浪费时间!加上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冲击,人们用于阅读的时间大大减少,这对儿童的课外文本阅读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基于以上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笔者认为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观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得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有效的课外阅读不仅能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而且能拓宽语文阅读教学的途径,形成良好的“智力”背景,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以读促思,以读助写。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和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另一方面要借助家长会、家访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使家长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让家长带动和鼓励孩子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二、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生主动积极阅读的基础。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他们的心智,使他们爱读、乐读,使阅读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培养阅读兴趣的重要性,在课内外积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巧用故事悬念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教学《赤壁之战》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曹操平定北方之后,踌躇满志地亲自率领八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南下,想一举消灭孙权,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孙权一家虽三代在江东经营,但是势力毕竟比较弱小,军队人数才三万。可就是这三万人居然将曹操的几十万大军打得落花流水,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那么,东吴究竟采取了什么战术?又是谁指挥了这次战役?欲知详情,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此时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和课文相关的课外读物,如《三国演义》等,他们会被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激起浓厚的兴趣,主动找时间去进行阅读,这比任何说教都有效。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前三分钟每天让一名学生上台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引导学生集体评议。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口才,又丰富了学生知识,更激发了他们主动阅读的兴趣。

三、搭建课外阅读平台

一方面,为了方便学生阅读,学校要为学生精选儿童读物,设立阅览室,并在各年级各班建立图书角,每班图书角存书至少生均20册以上,这样学生在校期间,一有时间便有书可读。另外,班主任还要倡导本班学生把自己的读物带到班级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另一方面,动员家长为学生订阅专业性强、阅读口味高的《课外阅读》《语文周报》《学生天地》等,丰富阅读资源。

四、推荐优秀读物

一方面,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推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书籍,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使学生变苦读为乐读。如教学《景阳冈》时,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水浒传》,在了解精彩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人物描写的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帮助他们选好读物,引导他们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

五、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增加可供学生支配的时间

目前,小学生课业负担普遍过重,平时晚上忙着写作业,双休日和寒暑假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特长培训,可供学生独立支配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实际很少。如果不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就无法进行自由的课外阅读。我认真分析了学生的家庭作业,多以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复习为主。而这些知识,学生是完全可以在课堂上掌握的。为此,我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着手,通过学习借鉴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潍坊市“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和邱学华“尝试教学法”等先进的教改经验和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手段,改进课堂教学,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加强合作,把学生从繁琐的课业中解脱了出来,为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供了充分的时间保障。

总之,只要学校、教师、家长以及社会都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并进行必要的引导,学生就能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就能形成人人爱读书、人人都读书的良好氛围,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得到有效的提升,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就会得到有效地传承。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万国琴.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4]金叶.新课改下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与引导[D].苏州大学,2011.

小学生课外阅读策略研究范文5

笔者根据学校所处地理环境,按所在区域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分别选择了分属不同层次的三个乡镇,随机选择了6所村小的部分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一番调查。

经笔者调查所在区域发现,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状况好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一是95%的学生认为应该多看课外书增长见识,这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已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二是学生课外阅读所选的书目较为合理,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三是对学生阅读时间调查显示,修订版新《语文课程标准》推出后,学生阅读时间充足,能凭兴趣尽情阅读。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虽然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状况有好的一面,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评价失衡。在调查的这些农村学校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强调结果,忽视过程;过分强调定量评价,忽视定性评价。往往以一张试卷作为对学生的评定标准和对教师的评价依据。单一的知识线形测定忽视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挫伤了师生的积极性,评价严重失衡。

2.阅读无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查表明,我县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缺乏,表现在年龄差异上,越到高年级,喜欢课外阅读的学生越少。另外,遇到困难,有相当部分学生采取的是逃避与放弃,不能正视。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因为年级越高,学生的学习压力越大;二是家长与教师对课外阅读的片面认识与要求,导致学生丧失阅读兴趣(家长要求学生课外时间看作文书的高达44.9%);三是受充满神奇、幻想的影视作品,特别是动画片的巨大影响。

3.教学乏味。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满堂灌”的教学策略、课外作业的“题海战术”使学生饱尝语文学习的乏味与无趣,学生厌倦读书,也没有时间读书。阅读面窄、知识储备少制约着小学生的语文能力。

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教学目前这种现状,笔者认为应尽快加强课外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改变教学方法。

兴趣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强大的内驱力。学生通过大量阅读所培养的阅读兴趣,则可迁移为学习兴趣。教师首先要认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在阅读实践中努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教师的引导、点拨、讲解等对学生正确、个性化地解读课外阅读文本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以下两个方面:

1.购书指导。鲁迅曾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学生不仅要多读书,而且要读多方面的书。这就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确保孩子们有书可读,有“许多花”来“酿蜜”。而教师则要努力通过家访等多种渠道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帮助家长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

2.阅读指导。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仔细挑选阅读的书。要阅读的书一旦选定,就一定要读完,千万不可半途而废。要养成选一本就要读完一本的习惯。二要定时。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读书的时间,不能想读就读,不想读就不读。三要定量。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要制订读书计划并认真做好阅读记录。

小学生课外阅读策略研究范文6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371-01

一、引言

作为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小学语文作文能够良好地反映出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以及问题分析能力等。因此,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各个学校都在开展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和实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地推行当中,这其中就包含了对小学语文教学这一基础性的教育教学活动的不断改革和重视,新课程改革标准中就提出了有效利用课外阅读活动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课外阅读活动能够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热情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不断扩展学生的视野和想象力,帮助小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小学语文知识体系。

二、现阶段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每个小学生的生活条件、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就造成了小学生各有各的特点,在性格、特质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表现在学习活动中就是其所能适应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也有较大的差异。

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一般都是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的,虽然有很多的学校都在推行“小班教学”,但是针对小班中的每个学生而言,依然是没有做到个性化的教学,教师采用的都是一般化的教学方法,通过集体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知识内容,这就使得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吸收效果参差不齐。尤其是对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来说,学生的写作习惯和写作水平的差异明显,教师如果还是按照统一的教学方式进行照本宣科式的教学的话,那些写作能力比较的差的学生将还是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通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实践发现,一个比较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必须是要从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拥有自主表达自身观点和想法的勇气,养成务实、诚信的写作习惯。同时,教师要采用合理的措施鼓励学生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通过课外阅读活动开展有效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不断丰富自身的词汇量和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达到小学语文写作要求的基础上逐渐地形成属于自身的写作特点。

三、利用课外阅读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

1、通过课外阅读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一个心智还尚未成熟,注意力、毅力等都还比较弱,缺乏对自身的有效约束的年龄阶段,因此如何提高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成为了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小学生对小学语文学习充满了兴趣之后,其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去,从而为小学语文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小学生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喜欢模仿,因此在激发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尝试中,应该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在课外阅读书目的选取中,安排一些名人书籍,有效地发挥小学生对榜样的崇拜力量,从这些相关的书籍中获取有效的知识。同时,作为小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时间最长、最为熟悉亲近的人,小学语文教师也应该担负起相应的榜样的责任,通过与小学生一起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将喜爱阅读的情绪不断地传递给小学生,并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让小学生对课外阅读以及语文写作的兴趣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通过课外阅读积累小学语文作文写作的素材。

在小学语文写作实践中,令广大学生比较头疼的就是缺少写作的素材,因为受限于自身的见识、经验以及表达等方面的因素,小学生往往会出现写不出来或者偏题等方面的写作难题。因此,如何有效地积累自身的写作素材,是提高小学生语文作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方面。除了小学生在自身的生活中不断积累写作素材之外,课外阅读是进行写作素材积累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每天进行30分钟的报纸以及书籍的课外阅读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读书笔记的训练,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有效的评价和指导,并将评价的成绩计入到学期的总体考评当中去,从而有效地促进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小学生再通过自身的课外阅读,按照个人兴趣,将喜欢的词句进行摘录,在语文阅读能力提升的基础上,也不断地积累着写作的素材,为语文作文写作提供了有利的基础。

3、通过课外阅读提升小学语文作文写作的水平和热情。

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也就涉猎到了不同种类的文体、不同作者的写作方式,从而使得自身的写作水平也有了提升。同时,通过课外阅读,学生也就会知道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以进行写作,写作不仅仅是作文题目的安排,要培养学生对写作的热情,让写作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是对生活热爱的一种表达方式。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与学生一起开展写作活动,让学生体验写作的快乐,从而最终达到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闫秀凤.“真情实感”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