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狂躁症的心理疏导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狂躁症的心理疏导方法范文1
【摘要】血透患者由于需要长期的透析治疗,病人在病痛的折磨中,不良的情绪可导致负面影响。所以,根据观察血透患者情况,因人施教,随时疏导,做好其心理护理是极为必要的。本文就根据实际临床情况对血透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护理 对策
引言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它不可能完全替代肾脏功能,也不能完全纠正慢性肾衰患者的代谢紊乱,而且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还会出现各种新的并发症,患者常感到沉重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以致影响病人在血液透析期间不能很好的配合。在工作中,我们认识到心理护理是透析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根据病人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心理护理,使病人的心情舒畅,可保证透析的顺利进行,并且有效地提高了血液病人的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一 血液透析病人主要的心理问题
1 恐惧 透析患者接受透析治疗前,大都怀有紧张恐惧的心理,担心护士的穿刺技术不过硬,扎针时不能一针穿刺成功,给患者造成痛苦。
2 悲观和抑郁 病人长期被疾病缠身,在透析过程中,还要忍受穿刺时引起的痛苦和透析过程中的不适感;其次,还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受到水、盐、饮食的限制;透析后产生的一些并发症,如头痛、发热、恶心等均使病人遭受很大痛苦,对治疗前景感到悲观和失望,从而导致心情抑郁。
3 绝望 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的病人需长期治疗,每周透析2~3次,每次透析时间长达4 h,医疗费用高、家庭负担重,致使家庭关系非常紧张,认为自己是家庭和社会的累赘,病人对治疗失去信心,在病痛和折磨中极度绝望,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二 心理护理的主要对策
心理护理是一种精细的艺术、特殊的技能。它要求护理人员应具备必要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修养。血液透析病人一般具有治疗时间长、经济花费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特别是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有急性透析指征以及外源性毒物急性中毒患者,如果抢救治疗不及时,死亡危险性更大。所以血液透析患者很容易出现狂躁、焦虑、恐惧的心理,加重死亡威胁。相反,透析患者情绪稳定,心态良好,能有力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有利于康复,延长生命。
1 心理改变 : 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心理改变与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显著不同。虽然两者都依赖透析机生存,但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肾功能有恢复的希望,因此病人的注意力集中于因建立血管通路及透析治疗时的不适感。当不适感消失后,病人及其家属转而担忧肾功能衰竭会持续多少时间以及透析治疗需要持续多少时间。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必须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他们将终生依赖肾脏替代治疗。一开始,有些病人会拒绝承认肾功能衰竭的事实,并拒绝接受治疗。另一些病人在度过了一段“悲伤期”后,转而慢慢接受这个现实,开始漫长的治疗过程。对病人进行必要的宣教,使他们了解所患的疾病以及相应的治疗计划,有助于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护患关系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除非换肾,否则需维持血液透析至终身。治疗费用很大,有严重并发症,费用更高。病人一进血透室,在心里变化很大,一方面但心医疗费用,另一方面但心风险问题,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为了及时有效地调整控制患者情绪,我们大都在环境、态度、生活习惯等方面作努力。我认为医护人员亲和力的强弱对患者情绪影响非同小可。提高个人修养、学识、为人处事和沟通交流本领,加强工作态度、责任心,注重工作和生活的细节,有耐心、细心和爱心,真正把病人当亲人。提高医护人员的亲和力,优化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人才结构,重视选拔有亲和力的人到血透室从事护理工作。开展必要的职业道德培训,建立规范的考核考评制度并严格执行。作为一名血透室工作者要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一定要树立病人似亲人的品德,不要只想到经济利益,只想到自己的任务完成,更不能对患者的狂躁行为采取以非对非的作法。护理工作者要全面熟悉每一个透析患者的病情、个性、年龄、经济条件、家庭及社会关系,敏锐观察患者每一次异常的反映、举动,充分利用环境条件、病人的渴望有针对性做好沟通、化解工作,营造健康快乐,对生命充满信心的治疗氛围。
3 提高护理的水平 : 技术护理的水平直接作用于透析患者的心理,全面熟悉本院正在使用的各种血透设备的性能特点,熟悉掌握血液透析的基本操作规程。血液透析是通过体外循环迅速地清除体内过多的代谢废物或毒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达到维持内环境稳定和纠正细胞生理功能的目的,很容易出现凝血,漏血,低血压等意外情况,如果处理不及时,将危及病人生命,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掌握不同型号的机器设备,一旦遇到意外,要当机立断及时处置。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配合医生制定应急处置预案。比如:凝血处置,漏血处置,机器各种报警处置,各种并发症处置等等。要通过对机器设备及患者病情的全面熟悉及动态掌握,对可能发生的问题作出预测,制定预案,随时作好必要的抢救准备工作,对情绪狂躁者实施穿刺手术要准备约束肢体绷带或镇静药品等。做到有备无患,根据具体情况,随时启动应急预案。练好血管通路穿刺基本功。建立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内瘘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穿刺容易,一般不应存在多大问题,颈内静脉留置永久性双腔导管使用安全,效果好。
4 加强心理护理 : 血透患者的精神压力以及对机器的依附程度多超过了其他疾病,出现不合作行为等。多数患者开始时对血液透析较紧张,有恐惧心理,要充分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介绍有关知识,提高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认识,消除恐惧心理,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保证透析的充分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了解患者的心、肺、肝功能及出凝血情况等。在透析过程中要多与病人交谈,探知病人的心理活动,正确引导,必要时给予多虑平等药物。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做到热情,富有同情心,要经常和患者交谈,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好心理护理。让患者了解疾病,正确对待疾病,指导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精神愉快,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并积极配合各种治疗和护理,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和延缓疾病的发展。还要做好家属的配合工作,不要将悲观情绪感染患者,要给予患者情绪上的支持。
三 结束语
总之,心理因素对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医护人员尤其是护士是否具有亲和力,是否具有较高的技术操作水平是重中之重,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何长民,张训.肾脏替代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8.
[2] 王质刚.血液净化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80-381.
[3] 徐俊冕,吴文源,赵介城,等.医学心理学[M].2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86-99.
[4] 刘晓虹.护理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2005:277.
狂躁症的心理疏导方法范文2
名词解释:
什么是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也称产后忧郁症,是指新妈妈生产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郁症,症状大多为紧张、焦虑、多疑、沮丧、内疚、恐惧等,极少数严重的会出现绝望、离家出走、伤害孩子或自杀等不理智行为。
研究表明,将近有10%的新妈妈都会遭遇到产后抑郁症(PND)。而英国皇家助产士学会在2006年做的一项调查中显示这个数值还要更高些,也就是说有约为27%的1岁以下宝宝妈妈都曾经接受过某种形式的产后抑郁症治疗。而在中国,产后抑郁症的并发率约占15%~23%。
自我检测是否患有
产后抑郁症
方法一:
有些准妈妈不能确定自己是否患了产后抑郁症,可以通过回答以下的问题来检测自己。这些问题是在爱丁堡会议上专门为产后抑郁症制定的。最好在产后6~8周时做这项检查。
在过去的1周内:
我能够大笑和看到事情有趣的一面
和过去一样。现在有点不如过去。
根本不如过去。根本不能。
以愉快的心情看待事情
和过去一样。有点不如过去。
根本不如过去。根本不能。
每当做错事时,我会不必要地责备自己
绝不会。偶尔会。
经常会。总是会。
我会因为一个不充分的理由感到焦虑
绝不会。比较少见。
有时候。经常。
我会因为一个糟糕的理由而感到
恐惧或惊慌
绝不会。比较少见。
有时候。经常。
事情的进展超出了我的预料
像以前那样,我能够预料事情的进展。
基本上能预料。有时候不能预料。
基本上不能预料。
我一直不快乐,以至于我很难入睡
睡眠很好。睡眠基本正常。
有时失眠。经常失眠。
我感到悲伤和痛苦
根本不。偶尔。经常。总是。
我是如此伤心,以至于我一直在哭
从来不哭。偶尔哭。
常常哭。总是哭。
10 自我伤害的想法一直缠绕着我
从来没有。很少有。
有时有。经常有。
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4个答案分别记为0、1、2、3分,如果新妈妈选择第一个答案,给自己记0分,选最后一个答案记3分。如果10个问题的累计得分达到或超过12分,表明极有可能患有产后抑郁症,应当及时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确诊治疗。
方法二:
以下是产后抑郁症最常见的几个症状。如果你有不少以下症状,并持续时间超过2周,就应该去医院看看了。
白天情绪低落,夜晚情绪高涨,呈现昼夜颠倒的现象。
几乎对所有事物失去兴趣,感觉到生活无趣无味,活着等于受罪。
食欲大增或大减,妈妈体重增减变化较大。
睡眠不佳或严重失眠,因此白天昏昏欲睡。
精神焦虑不安或呆滞,常为一点小事而恼怒,或者几天不言不语、不吃不喝。
身体异常疲劳或虚弱状态。
思想不能集中,语言表达紊乱,缺乏逻辑性和综合判断能力。
有明显的自卑感,常常不由自主地过度自责,对任何事都缺乏自信。
有反复自杀的意念或企图。
状况一:如果这9道题的答案中,你有5条选择“是”的话,且这种状态持续了2周的时间,请告知你的家人并及时去医院进行确诊。
状况二:如果这9道题的答案中只有1条选择“是”,但每天都会出现,请提醒自己可能要遭遇产后抑郁,并做好充分的预防工作。
状况三:如果不满足以上两种情况,但又感到有些情绪低落的话,就很可能是产后情绪低落。一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新妈妈不必太过担心,尽量保持放松的心态即可。
产后抑郁症的分类
产后情绪低落:又称“婴儿情绪低落”,高达80%的新妈妈都曾患有产后情绪低落,其症状为毫无原因地想哭、伤心、焦虑等。通常在生产后1周内开始,大约持续10~14天,无须特别治疗,情况会逐渐好转,直至彻底消失。
产后抑郁:其表现比产后情绪低落要严重得多,约10%的新妈妈们会受其影响。一般发病于产后头6周,高峰期在第10周。产后抑郁的常见症状包括:过度疲劳、经常哭泣、容易发怒、充满罪恶感等。症状有轻有重,持续时间由几天到1年不等,需要通过药物或心理疏导辅助治疗。
产后精神错乱:这是产后抑郁症里最严重的一种,必须进行临床治疗。仅有0.1%的新妈妈在产后会患上这种病。其症状为:严重的兴奋、混乱、失望感、羞耻感、失眠、妄想、错觉幻觉、说话急促、狂躁等。新妈妈一旦患上此病,需立即送往精神病医院治疗,否则容易出现自杀或者伤害宝宝的危险。
产后抑郁发生的原因
生理因素
患产后抑郁症的女性存在雌、孕激素代谢平衡紊乱,雌激素持续性低水平,而孕激素则保持相对较高水平。孕妇在怀孕时,雌激素升高,宝宝出生后,雌激素则迅速降低。产后激素分泌紊乱是导致产后抑郁发生的重要因素,主要与性腺功能减退以及丘脑下部-脑垂体-甲状腺轴(HPT轴)的相互作用有关。研究显示,孕激素下降幅度越大,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心理因素
新妈妈太过担心宝宝、无法适应产后忙碌的生活、过度紧张、睡眠不足、身体不适以及对自己现状不满、缺少他人关怀和支持、对作为母亲这个新角色既新鲜又恐惧等心理问题也是导致产后抑郁的重要原因。另外,在产程中各种不良因素如产时并发症、产钳助产、对分娩疼痛的恐惧心理、疼痛等因素的作用,加重了其心理上的紧张与恐惧。如果这种精神状态持续发生而未能得到有效的疏导和缓解,则易发生产后抑郁症和焦虑症。
种方法,帮助新妈妈缓解产后抑郁
1. 不要因负罪感而感到愧疚。没有完美无缺的妈妈,也没有完美无缺的宝宝。应当像所有的妈妈那样学会向前看,世界上没有尽善尽美的事情。
2. 维持健康合理的饮食,不过多的吃糖、巧克力,因为这些东西有镇静作用。
3. 做一些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可以痛快的大笑一场。比如看一部滑稽剧或者有趣的动物短片等。笑是缓解抑郁最好的办法。
4. 学会沉思和其他使自己放松的方法,比如冥想、精油按摩、舒服的牛奶浴等。
5. 适当注意自己的形象,良好的形象会使自己有良好的感觉。
6. 到外面走走,带着宝宝一同散步,或者将宝宝留在家中,约几个闺密随意逛逛。
7. 参加一个由新妈妈组成的“谈话”小组,分享彼此产后生活的种种心得体会。
狂躁症的心理疏导方法范文3
武汉市中医医院湖北省武汉市430014
【摘 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外科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并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行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认知功能障碍改善效果。结果:经过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状况和记忆量表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记忆,改善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护理干预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指患者手术前精神正常在全麻术后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1],主要表现为焦虑、人格改变、记忆受损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良好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的治疗效果[2]。本次研究通过选取我院行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62例进行分析研究,观察护理干预对对老年患者外科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并观察护理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行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6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患者,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58-76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4.3±2.8岁之间,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在62-8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8.5±2.6岁之间,手术类型包括骨科手术、泌尿外科手术等,所有患者均通过气管插管全麻方式麻醉,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护理干预,包括对症护理和用药护理等。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包括:
(1)手术前护理: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防治低血压,积极主动和患者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手术中护理: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减少手术创伤,观察患者的意识变化。
(3)手术后护理:为患者提供安静整洁、阳光充足的病房,对于不能接受该病情患者的家属所表现的焦虑、紧张等不安情绪予以心理疏导,为其讲解发病机理,缓解其不良心理,使其做好配合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对于狂躁的患者予以束缚并定时检查束缚部的血液循环和皮肤状况做好相应处理。同时为患者播放舒缓音乐,指导其进行适当的肢体动作,促进患者康复。
1.3观察指标
以护理前后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记忆量表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外科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效果。
1.4评价标准
根据我院自行设计的精神状态和记忆量表进行调查分析,两个量表的总分均为100分,临床评价标准为:精神状态和记忆量表的正常值为:
(1)精神状态评分>70分。
(2)记忆量表评分>80分,精神状态和记忆量表评分的分数越高患者的状态越好。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本次试验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前对照组患者的精神状况和记忆量表的评分分别为65.3±3.6分、71.4±2.2分,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状况和记忆量表的评分分别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状况和记忆量表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
3讨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主要从患者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三个方面进行干预,首先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病情,其次通过音乐和心理疏导缓解其不良的心理情绪,最后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肢体运动,使患者早日康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状况和记忆量表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述,我们认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记忆,改善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狂躁症的心理疏导方法范文4
关键词:颅脑外伤;精神障碍;临床分析
颅脑外伤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患者发病后主要以偏瘫、失语等为主,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上对于颅脑外伤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常规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长期疗效欠佳,治疗预后较差。作者收集武警广东省边防总队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8例颅脑损伤伴发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临床特点、总结其诊治经验,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武警广东省边防总队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8例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患者。其中男55例,女23例,年龄17~48岁,平均32.5岁,均为我院急诊科从受伤现场直接收治,以颅脑外伤在我科治疗者。受伤原因:车祸54例,坠落摔伤14例,打架斗殴10例。伤后都曾有不同程度的昏迷史,昏迷时间
1.2临床特点 78例患者均在急诊科行头颅CT检查,诊断为脑挫裂伤68例,硬膜外血肿13例,硬膜下血肿27例,脑内血肿8例。病灶主要位于额叶43例,颞叶12例,顶叶8例,枕叶3例。入院结合GCS评分、影像学和临床表现,按照颅脑外伤分型标准分型如下:轻型7例、中型37例和重型34例。
1.3 精神障碍类型 颅脑外伤后至出现精神障碍时间1~16d,平均3.1d,精神障碍病程5d~4个月,平均3~4w。其中6位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多种类型的精神障碍,其中精神分裂症状35例,情感障碍41例,记忆障碍32例,其他8例。
1.4治疗 有手术指征者14例给以开颅血肿清除、去骨板减压术,其余64例非手术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辅助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及心理疏导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 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利培酮等;抗抑郁药:多虑平、阿米替林、盐酸氟西汀、氯丙咪嗪等:抗焦虑及催眠药:苯二氮草类、丁螺环酮等;抗躁狂药:碳酸锂、卡马西平以及丙戊酸钠等。
2 结果
2.1治疗效果 所有患者经上述方法治疗后,临床治愈65例,好转8例,无效5例。
2.2 脑外伤严重程度分型与精神障碍类型的关系 随着脑外伤的加重,精神障碍的分型以精神分裂症状和情感障碍为主,与记忆障碍和其他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3 P
2.3损伤部位与精神障碍类型关系比较 损伤部位在额叶、颞叶和其他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49 P
2.4 颅脑损伤性质与精神障碍类型的关系 见表3。
3讨论
3.1 颅脑损伤并发精神症状的原因 颅脑外伤发病率较高,且部分患者发病后由于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使得患者发病后容易并发精神障碍。目前,临床上对于精神障碍的发生原因等尚没有明确的规定,医学界普遍认为:脑损伤后后容易产生脑组织出血,从而造成周围区域水肿、坏死等,进而引起颅内压增高,从而使患者生理和心理产生一系列变化,最终导致大脑功能发生障碍,形成精神症状。同时,颅脑损伤后患者局部脑血流量减少,引起脑细胞缺损、水肿等,造成患者精神状况紊乱[4]。
颅脑外伤后患者发病早期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治疗将会引起意识障碍、狂躁等,这种症状和内源性情感障碍十分类似,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易怒、行为冲动等。但是,颅脑损伤引起的精神障碍并不会表现出情感因素,同时颅脑外伤患者发病后是否能够诱发潜在的精神疾病等尚需要进一步研究[5]。
3.2颅脑外伤的性质与精神障碍间的关系 颅脑外伤伴发精神障碍类型相对比较多,且不同的类型和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损伤部位等关系密切。对于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由于病情相对比较严重,患者脑细胞缺血、缺氧严重,脑干网状结构以及不同的突出间的联系等出现严重的破坏,从而导致患者脑部出现功能。同时,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颅脑外伤性质和患者表现出的精神障碍类型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大脑对缺血、缺盐耐受性比较差,患者发病后将会造成脑挫伤或血块等压迫神经组织,造成神经系统症状,这也是精神障碍的解剖基础。
3.3不同损伤部位与精神障碍关系 根据相关实验结果显示:颅脑外伤患者精神障碍和损伤的部位存在紧密的连续。从人体大脑结构角度来说:左额叶损伤和患者认知功能关系密切;右额叶损伤和患者记忆功能关系密切;同时,额叶损伤还与患者的人格、情感等有关。本次研究中,患者损伤部位均发生在额、颞叶区域,其可能和海马等边缘系统有关[6]。
3.4患者损伤性质和精神障碍类型关系 本次研究中,从患者大脑损伤部位来说,患者主要以脑挫裂伤为主,由此看出:颅脑损伤的性质和精神障碍存在紧密联系。此外,大脑对缺氧、缺血的耐受力较差,患者发病后相应部位脑功能丧失或下降[7],患者除了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外,也是引起精神障碍的基础。
3.5治疗 目前,临床上对于颅脑外伤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显著,如:颅脑损伤症状、狂躁症等。因此,患者发病后应加强其基础疾病治疗,对于存在手术指证者则应该加强手术治疗,及时清除血肿,并做好患者抗炎、止血等措施。根据患者情况加强脱水、小剂量激素治疗等。同时,患者治疗时还应该加强其心理治疗,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本次研究中,患者发病后采取综合方法治疗,尤其是心理治疗后消除了患者内心的负面情绪,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
3.6 转归与预后 通常而言,颅脑外伤患者发病后主要以意识障碍为主,患者治疗后部分患者将表现出意识障碍,生活恢复正常;而治疗预后较差者则表现为人格发生变化、精神病性症状等。
总之,脑损伤较其它外伤性疾病易出现精神问题,而精神患者为社会及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因此早期诊断、早期综合治疗对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患者的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8-69.
[2]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5-46.
[3] 董凯,徐建波,颅脑外伤伴发早期精神障碍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5,12(2):177.
[4] 万海涛,徐涛,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康复早期精神障碍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1,27(1):47-49.
[5]陈谦学,袁先厚,边缘系统胶质瘤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1,28(3):168-170.
狂躁症的心理疏导方法范文5
关键词:膀胱癌;回肠膀胱;分析研究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1]。其发病原因还不清楚,一般认为与经常接触致癌物如萘胺,联苯胺等有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染料,橡胶,塑料制品,油漆、洗涤剂等也有潜在的致癌危险,吸烟不仅仅对呼吸系统有害,还是会引起膀胱癌[2]。另外,某些疾病如膀胱白斑、腺性膀胱炎、尿道结石,尿潴留等也可能会诱发膀胱癌。膀胱癌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病症之一,临床中常用回肠膀胱术对其进行治疗,具有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等的优势,但由于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 [3]。为了探析膀胱癌患者的回肠膀胱护理措施,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4例膀胱癌患者,对其进行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组的64例膀胱癌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1~89岁,平均64.1岁,所有患者均为复发性膀胱癌,经膀胱镜病例活检后确诊,术后病例检查确诊为移行细胞癌,其中II级40例,临床分期为T2-T3-T4。所有患者术前行静脉尿路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等检查,无上尿路肿瘤64例患者膀胱全切术后均行原位回肠膀胱治疗。
1.2方法 对64例膀胱癌患者进行膀胱全切除和前列腺切除,留下前列腺尖部包膜0.5cm离回盲部20cm处选取带蒂回肠约40cm,恢复肠道连续性。选取段回肠腔用利凡诺多次冲洗,在系膜对侧缘剖开肠壁,把肠片按照W型(40例)或U型(24例)再次排序,用2-0可吸收缝线缝台成球形状的新膀胱,底部留孔与后尿道相符,两侧输尿管再植人成型的新膀胱内并用黏膜下潜行1cm,新膀胱内留置膀胱造瘘管和三腔导尿管。
1.3护理方法
1.3.1术前护理 术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生命体征观察、饮食护理、全身检查、肠道护理等。
1.3.1.1心理护理 膀胱癌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他们中大多数人对膀胱癌疾病和回肠膀胱术了解甚微,对手术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康复情况信心不够,因此造成心理上的恐惧。让患者全面了解膀胱癌及手术治疗的相关知识;列举同类患者治愈案例,消除患者焦虑心理。
1.3.1.2生命体征观察 大多数患者会出现消瘦、体质变差、营养不良等情况,也可能有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情况,护理时要密切观察,让患者多卧床休息,并记下每天的观察情况。
1.3.1.3饮食护理 按照医生开出的饮食秘方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建议多食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水,以稀释尿液,冲洗尿路。术前要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全面了解其病症,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心功能、肝肾功能、凝血四项)和各项检查(包括静脉尿路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
1.3.1.4肠道准备 术前3d进行无渣半流质饮食,口服氟哌酸0.2g和甲硝唑0.4g,3次/d;补充维生素K1;术前禁食1d,静脉补充营养;手术前1d下午口服硫酸镁200ml,含量为5%的葡萄糖和0.85%氯化钠溶液各1500ml,手术前晚开始清洁灌肠以排出水样液体,手术当天早晨留置胃管。
1.4术后护理 术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常规护理、饮食护理、引流管护理、腹部护理、基础护理、排尿机能护理等。
1.4.1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常会因为切口疼痛、身体无法自由移动、带氧气罩等情况而造成不便,产生狂躁不安的情绪。所以要给予高度关怀和疏导,缓解其疼痛感,建立治愈信心。
1.4.2常规护理 指导患者弃枕平躺,头偏向一边,预防呕吐或窒息;患者完全清醒后卧床1w,预防引流管脱落而造成尿漏;进行多功能监护仪观察和低流量吸氧,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做记录。
1.4.3饮食护理 禁食1w,静脉滴注获取营养,1w后可少量饮水或喝米汤,慢慢进流食,从半量到全量;待进食后无腹痛"腹胀等不良反应时,可进半流质食物。另外术后引流管较多,需用胶布进行标识,预防错接,妥善固定防止脱落,确保引流管顺畅。
1.4.4腹部护理 回肠膀胱术创面较大,吻合口诸多。肠吻合口瘘和尿外渗都会造成腹膜炎。术后患者体质变差,引流管多,常处于被动,因此要定时帮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以确保血液正常循环。禁食期间做好口腔护理,2次/d,预防口腔炎症。与此同时,在导尿管拔除前3d夹管,定时,锻炼膀胱反射功能,拔管后指导患者定时排尿。排尿时采取蹲位或用手轻压下腹部,让代膀胱尿液排空,减少残余尿量,记录排尿量。
2 结果
患者手术时间通常是5~11h,平均手术治疗时间为8.1h;手术切口一期痊愈,输尿管和膀胱造瘘管口愈合状况佳,围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每6个月进行静脉尿路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4例术后1年内发现上尿路积水伴肾功能轻度衰退,留置导尿后积水变少或无积水,肾功能恢复。血电解质正常,无酸中毒,未出现尿道残端肿瘤复发和转移,无继发感染及结石等并发症。
3 讨论
膀胱癌多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率也相应增长,膀胱癌的发生与饮食,吸烟和饮水三个因素密切相关 [4]。要想预防膀胱癌的发生,就应该充分饮水,使尿液稀释后及时排出,这样,尿液中细菌和致癌物质就相对降低,可以减少对膀胱粘膜的刺激和损害[5]。回肠膀胱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尿失禁、血电解质失衡、肾积水、肾功能减退等,对行回肠膀胱术的膀胱癌患者进行护理时,要注重卫生宣教,加强对并发症的观察。
参考文献:
[1]袁敏,赵淑梅.膀胱癌全切回肠代膀胱腹壁造瘘围手术期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6,09:1582.
[2]苏秋菊,张欣红,杨静.球形原位回肠膀胱术后新膀胱排尿功能训练的护理23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17:27-28.
[3]侯伶莉,李筠.膀胱全切正位可控肠道代膀胱术患者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5,03:254-255.
狂躁症的心理疏导方法范文6
【关键词】狂犬病;护理;临终关怀
Nursing and Hospice Care of Rabies Patients LIU Rui,qing, LI Jing.
The 1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uoyang,Henan Province 471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ursing methods and palliative care of rabies patients in order to alleviate, to the greatest extent, the pains of patients and the psychological burden of their families.Methods Analysis of 8 cases of rabies patients and the nursing process 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use careful observation, recor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ease, the right nursing assessment, strict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symptomatic care, and the attachment of importance to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of both th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Results Meticulous nursing to alleviate the suffering of patients and th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of their families, and strict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to avoid the spread of epidemic disease.Conclusion Basicnuring,disinfection isolation,hospice care and psychological care have good effect of alleviate the suffering of patients and the psychological pressue and their families.
【Key words】Rabies Patients; Nursing; Palliative Care
狂犬病即疯狗症,又名恐水症,是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所有温血动物包括人类都可能被感染,它多由染病动物咬人而得,一经发病病死率达100%。虽然说狂犬病经过近年国家的一系列的政策和处理方式,还有人们知识面的扩展和主动意识已经大大减少了发病的几率,但狂犬病还是在我国的农村和一些偏远地区出现,初发病期出现发热,不安,血压升高,胸闷等症状会和其他病情混淆,当患者出现四肢抽搐,坐立不安时神智却是清醒的,所以更显得痛苦不堪[1]。本文介绍的8例患者均在发病48 h后死亡。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例患者,男患者3人,女患者5人,发病年龄28~58岁,潜伏期1个月至11个月之间,均有猫狗咬伤抓伤史,其中:农民为7例,城乡结合部1例,均在受伤害后未正规处理,用肥皂水洗手的3人,未洗手未作任何处理的3人,用力挤压伤口排血2人。
1.2 临床表现
8例患者临床表现详见表1。
1.3 诊疗及处理办法
8例患者中5例为疑似狂犬病患者由县医院转入;其余3例患者中的2例为乡基层医院医师以高血压性脑病和心律失常收住监护室后发现为狂犬病患者,1例患者为精神障碍收入神经内科。8例患者中前驱期2例、兴奋期6例。给予抗感染类药物和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类药物应用,并适当给予镇静类药物应用。
表1
2 护理
2.1 基础护理
严格消毒隔离,置患者于独立的感染病房,安静舒适,门窗均悬挂深色加厚窗帘,门口病室门外悬挂警示标志,避免强光、风吹、音响、水声、空调风向等不必要刺激。
2.2 安全护理
各项治疗及护理操作应简化,并在使用镇静剂后集中进行,动作宜轻快,多利用肢体语言与患者交流,走路、关门、搬运器械要轻。在患者兴奋、躁动不安、有暴力行为时加床栏,用布巾适当约束四肢,防止坠伤或伤及他人。护理人员要经常观察患者肢体约束带松紧度,防止勒伤和肢体末端缺血坏死。兴奋期按医嘱给予镇静剂。
2.3 饮食护理
因患者恐水、咽肌痉挛致吞咽困难,所以不建议患者经口进食,建议静脉补充营养或者鼻饲高热量流质食物[2]。
2.4 病情观察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进展、痉挛发作情况、记录出入量,做好各项护理记录,入院时已确诊的患者,一般已到兴奋期,要注意观察有无咽肌痉挛、抽搐,有无胸闷、呕吐及呕吐物的量、性状,当患者由表情恐慌、狂躁转为安静时提示进入麻痹期,要注意意识、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呼吸变化。
2.5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给予面罩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所用的吸氧面罩,吸氧管道、气管切开用物均为一次性用物,用完后立即清理焚烧。
3 隔离、防护及终末消毒
3.1 严密隔离消毒
狂犬病病毒以唾液腺、舌味蕾、嗅神经、眼结膜等处病毒含量较多,受累唾液腺大量分泌带毒唾液在本病扩散与传播上最具意义。因此,对此类患者要进行严密接触隔离,尽量单室治疗,设专人护理,医护人员严格遵守隔离原则,接触患者时穿隔离衣、戴帽子、口罩、手套,穿鞋套,病房门口备消毒液、消毒脚垫,物品固定、专用,使用后先清洁后消毒,废弃物品可直接装入专用垃圾袋标识清楚后焚烧处理。
3.2 严格消毒处理
预防院内、院外感染。狂犬病毒不耐强酸、强碱及高温,在50℃15 min、60℃5 min、100℃2 min条件下即被灭活。凡患者用过的物品或器械如无保留价值一律焚毁,分泌物及呕吐物用1000 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 min后再处理;体温表、血压计、止血带等用75%乙醇消毒。
3.3 终末消毒
3.3.1 尸体料理
患者去世后,尸体用浸有消毒液的布单包裹,外层使用塑料尸体袋,就近火化。
3.3.2 终末消毒
病室各部位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后开窗通风,床单位使用臭氧消毒机消毒1 h。凡患者用过的物品或器械如无保留价值一律焚毁,分泌物及呕吐物用1 000 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 min后再处理;体温表、血压计、止血带等用75%乙醇消毒。
4 心理护理及临终关怀
狂犬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一般分为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和患者的心理护理,但是其实不然,首先应该是护理人员在护理这类传染患者的心理护理尤其重要[3]。护理人员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传染类疾病并不可怕,只要能做好防护和消毒隔离,严格无菌操作,正确的认识掌握狂犬病的病情、预后、治疗护理、消毒隔离、防护等知识,消除对狂犬病的惧怕心理,积极地做好患者的治疗和护理。
狂犬病病死率100%,但患者在病程的前驱期、兴奋期始终意识清楚,因恐水怕风、担心预后而异常痛苦,内心恐惧不安,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护理,护士应加倍爱护同情,关心体贴,多与患者交流。用乐观的语言,耐心讲解治疗方案,给予心理安慰、支持,稳定患者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同时,护士在为患者治疗护理时,尽量减轻患者痛苦,尽可能满足患者的要求,帮助解决问题,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多与患者家属沟通,向家属详细讲解狂犬病的知识,让其了解疾病的发生、进展以及患者的预后。关心、安慰家属,帮助家属正确认识,让其做好心理准备,逐渐接受事实,并指导其做好消毒隔离与自我防护,尽量减轻家属的痛苦、恐惧心理,使其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患者的安慰解释工作,共同帮助患者安详渡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5 讨论
狂犬病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人被狂犬病毒感染后发病率约15%~30%,一旦发病很难救治,但暴露后及时正确的采取预防措施,完全可以避免发病。有报道6117例暴露后主动到疾控中心进行伤口处理和预防免疫者无一例发病[4]。国内外尚未见确诊为狂犬病经治愈的病例报道,均以积极对症支持处理为治疗原则,延长患者的生命[5]。在护理狂犬病患者的过程中,护士应特别注意安全防护,加强对狂犬病患者的疾病认识,做好狂犬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和临终关怀,安抚好患者家属,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疏导;严格消毒隔离工作,避免疾病传播。
参 考 文 献
[1] 石宏,岳希全,欧阳霞. 传染病护理学.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37,40.
[2] 刘秋玲.基层医院狂犬病患者的安全护理.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0): 15,17.
[3] 李硕.狂犬病的流行趋势及防护措施. 护理研究,2007,21(5):1141,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