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的心理疏导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生的心理疏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生的心理疏导

高中生的心理疏导范文1

关键词 CBT技术 心理辅导 高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3.082

Application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 Technology)

in Vocational Students' Counseling

ZHENG Dan

(Faculty of Business, Wuhan Polytechnic, Wuhan, Hubei 430074)

Abstract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is generated Following the psychoanalytic school of psychotherapy in the West today are more active in the field of a genre, its CBT technology has a very significant role in alleviating depressive behavior, this article from the status quo analysis of vocationa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three reasons for vocational students mental problems, CBT, such as the use of technology, describes the value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in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an active role in their CBT techniques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Key words CBT technology; counseling; vocational students

在近十年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对退学、休学的学生进行原因分析后发现,学生退学、休学除精神病性问题以外,心理障碍成为休学、退学的第一大原因。那么如何让我们的高职学生健康成长,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力,成为一项很重要的任务。

1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

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指的学生在大学学习、恋爱、生活中,受到环境的影响下,在没有认知障碍、智力障碍的情况下,形成的一种不协调的心理状态。我们发现高职学生中有严重的心理障碍的是非常少的,多数是比较轻微的心理问题,但是这些轻微的心理问题不予以及时的调节或者疏导的话,也能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这些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死亡的主要原因,有的症状稍轻的学生虽然没有达到休学、退学的地步,然而他们的学习效率、生活的质量、健康状况已经多少受到了影响,也让学生管理人员担心。

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抑郁、焦虑、紧张、无聊、空虚、固执、偏执等)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我们的学生在校期间,出现的类似厌学、恐学、考试焦虑症等,有相当部分与心理健康的层次有着直接的关系。

2 高职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的,与社会教育体制、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学校的教育等多方面有关,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于个体的结果。

2.1 社会环境层面上

教育体制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们的价值观、思想状况、所处环境都发生着变化,这些都能让我们的高职学生受到来自不同领域的压力,尤其是一些贫困的学生,会由于经济窘迫而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刚进校的高职学生,由于面临着陌生的校园、生疏的面孔和全新的生活、学习方式。这对远离家乡、离开长期生活在一起的父母和熟悉的生活环境的他们来说,有着一定程度的挑战,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和心理上的不适应,伴随着焦虑、苦闷、烦恼等现象,在一些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上面,尤其明显,而这些都是引发抑郁、强迫等负性情绪的原因。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可想而知,高职学生面临的挑战和压力都很大,负性情绪多,多重因素的叠加会导致学生压力过大,从而引发心理问题,严重者甚至引发心理障碍。所以,我们要教会学生改变不合理的认知,调整他们的负性情绪,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2.2 学校文化层面上

学校的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很直接的影响。有些院系很重视学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比赛,往往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也缺乏必备的心理卫生知识,不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与高中生相比,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广泛、更具有社会性,掺杂的成分也稍多,有些学生因为个性原因、再加上人际交往能力的缺乏,容易出现焦虑烦躁等情绪,带来逃避、躲避行为。马加爵事件的悲剧正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环节薄弱的证明。

有些院系不注重学生业余文化活动,学生的生活基本上就是教室―寝室―食堂,这种简单单调的生活,会让学生发现理想和生活中,形成反差,让他们产生厌学、空虚、压抑、苦闷等心理症状。

大学的教育方式、教学手段和高中时期有着明显的差异,要求学生必须改变原有的学习模式和方法,调整学习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以适用全新的大学生活,而有些学生由于目标不清楚、学习的动力严重不足、学习的方法也不是蛮恰当,还有的学生由于选择专业的不恰当缺乏学习的动力,导致学习成绩非常不理想。这些都是学校文化氛围良莠不齐有着密切的关系。

2.3 个人自身原因

大学生正值青春期,自我意识增强、个性发展多样。个性发展不良的学生在大学生中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90后的独生子女们,幼儿期的溺爱、包办、不闻不问等不当的家庭教育都会导致学生在性格上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表现在自卑、懦弱、偏执、抑郁、自私、人性等,有的甚至发展为人格障碍。

有些学生在毕业前夕,巨大的压力来源于求职择业,看到室友、班上同学都找到了比较理想的工作,产生落差,嫉妒等心理,有的在择业过程中选择不当,盲目择业;有的高估自己,造成就业困难等等。这些都与个人的认知不恰当有着直接的联系。

2.4 家庭教育层面

我们发现有些家长,当学生进入大学后,对学生完全放任自由,只在物质上给予学生帮助,精神上面让孩子自己去领悟;而有些家长,期望值过高,让学生在现实情况下和理想情况下自己去协调,一旦不能协调好,就会出现逃避、躲避等行为,导致悲观、反叛等心理;甚至一些家长在物质上竭尽所能,一味地用钱来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感到巨大的压力,一旦没有做到父母期望的那样,就有严重的罪恶感。而这些都与家庭的教育有关联。

3 CBT技术(认知行为疗法)的运用及缓解负性情绪的措施

3.1 学校层面上

学校大力加强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训练等课程,主办多场大型讲座,让学生自身能够重视自我身心健康,提高自我预防心理疾病的意识,尤其是特别重视新生心理适应教育工作,以便使新生能更好地面对困惑、烦恼。

同时,学校也应该努力改变传统教育的不合理成分,一切教育完全依托学校,学校会在学生放寒暑假期间,给家长发一封建议信,让家长也能够引起重视,开展社会、学校、家庭多方位的综合教育,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供必要的社会实践机会和条件。

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全方位地看待问题、去适应社会的挑战。

3.2 院系层面上

(1)各个院系在心理咨询中心下,都设有心理辅导员,心理辅导员应该对SCL-90测验下的高危人群进行统计备档,进行跟踪记录,当出现异常行为、异常语言时,就是进行心理危机干预,预防意外现象的发生。(2)对个别高危人群进行个案辅导、团体辅导,帮助他们提高心理承受力,对严重认知障碍的学生,及时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的相应技术,从转变他们的认知开始,必要时采用自我指导训练、放松和正念技术、自我比较和肯定清单技术,帮助学生缓解抑郁、烦躁等负性情绪。(3)引导学生完善人格,在压力、困难面前,有抗压能力,出现认知偏差时,能意识到认知的歪曲,及时调整,避免出现“自伤”“自残”等行为,帮助他们塑造良好的品性。

3.3 个人层面上

要努力学习认知疗法的相关知识,要认识到不合理想法的危害,用学习到的相关知识去重建方法,去纠正不合理的信念,去改善不合理的行为。

4 CBT技术的实际运用

目前,认知行为疗法大致的模式有三类:一是认知重组治疗;二是应对技巧治疗;三是问题化解治疗。第一类的治疗认为,人的情感和行为的异常是来源于不恰当的思维,只要能够确定一个更具有适应性的思考思维,就能改变情感和行为;应对技巧类型模式则是通过对个体的实际情况不同,采用应对的方法和技能;问题化解治疗则是用第一类和第二类的方法结合在一起,试图寻求处理较广泛问题的一般治疗策略或方法。

而常用的认知行为治疗的基本技术有:心理教育技术、认知重建技术、布置家庭作业等等。

我们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的时候,常用的方法就是认知的重建活动,帮助求助学生正确理解认知和情绪的关系,帮助他们逐步学习构建积极的认知模式。

在班级的团体辅导技术过程中,我们开展了“我的情绪我做主”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向他们系统地介绍了ABC理论知识和认知模式理论,让我们的学生知道人的行为并不是由所处的事件本身决定的,而是由人的思维、信念影响的。在对学生的辅导过程中,我们感觉到学生的问题很多是和小时候的经历有关系,认为自己是不可爱的,自己是无能的,他们感觉到痛苦,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老师的帮助,去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在这样的活动中,我们的学生成长了,也学习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让他们的生活、学习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总的来说,认知行为疗法具有科学性、可操作,对消除学生的负性情绪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郑建,李师东,杨克菲,彭俊.认知行为疗法对大学生强迫和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影响.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4).

[2] 许若兰.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改变大学生抑郁情绪的个案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10).

[3] 许若兰.论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研究及运用.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4).

[4] 许若兰,郭朝辉.认知行为疗法对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效果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

高中生的心理疏导范文2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能力教学模式

实现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所有的教学都应围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来进行。高中教育教学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数学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传统学习方法向科学学习方法过渡、从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过渡,实现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摆在现代高中数学教学面前的一项任务。对此,负责高中数学教学的老师应加深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重要性的认识,深化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把高中数学教学抓紧抓好。

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步入了人才竞争时代。只有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所以,教育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只有在学生时代不断深化对其创新意识的教育、加强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造就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型人才。再次,高中阶段是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一个黄金阶段。高中时期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素质等各方面都发生深刻变化,他们接受能力、记忆能力、自我意识强,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比较具有突破传统思维的冲劲。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具有推陈出新的主客观条件,对于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具有实质性意义。最后,高中数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热土。高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思维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习者具备较严密的思维逻辑,较清晰的分析思路,较便捷的解题方法。而这些,正是创新能力的必备条件。例如,高中数学中的函数、立体几何、概率解析等,从解题的切入点到解题的结束,都需要经过严密的分析推理过程。同时,这些解题的方法又不是单式的,而是多样的,一个题目往往就会有相对简便科学的解答方法,这就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灵活的应变技巧、高度的抽象概括。这都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重要作用。

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措施

1.克服应试教育弊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目前,应试教育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只看分数的现象依然较为普遍。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如何克服这一弊端,在课堂上引入创新理念,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就成了高中数学教学老师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教学者,一是要把对学生的考核放到长远来考量。主要就是在自己教学范围内不以分数论“英雄”,不把题海战术强压给学生,让学生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中学习,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二是要鼓励引导学生自由灵活探讨。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都是老师上课,上完课布置作业,做完作业传入另外一个课题。要使学生摆脱这一循环,就要求教学者既要担当教学的角色,又要担当指导引导的角色,要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来,充当学生的伴学者,相互沟通探讨。三是要鼓励支持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题。作为教学者,不应只追求课程的进度,而要更多的兼顾学生的吸收消化能力,要给学生相对充足的时间进行自我思考、归纳和总结,针对相同的数学题,引导学生探求不同的解答方法。四是要经常性给学生进行创新思想教育。一个好的数学学习者不仅仅是一个解题高手,更是一个能运用数学的思维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人。所以,数学教学老师就要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让学生有发散思维的空间。

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往往来源于信心。很多高中生不喜欢学习数学,根本原因不是其天生就讨厌数学,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屡次碰壁,失去信心,从而心生厌倦。所以,要想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是要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主动去学习探索。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关键就是要带领学生认识数学科学的奥秘,理解数学在现代科技中的广泛运用,诠释运用数学思维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积极功能。

3.采用现代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作为高中数学的教学者,仅靠讲台上的传统式的授课肯定是不够的。对此,要积极探索有效、新颖的授课教学模式。问题设置解答法和教学技术演绎法是比较好的方式。首先,就问题设置解答法而言,主要是指教学者在每一堂课之前,都要尽心策划设置相关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既能概括课堂内容,又能把一些抽象概念具体化,从而使得生硬的数学公式原理转变为生动活泼的现实内容。如下面这个问题:用一张厚约0.1毫米的纸张对折,反复对折20次后,估算这叠纸的厚度,如对折100次,那又是多少厚度(其答案是超过珠穆朗玛峰高度)。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通过这一问题,引出或是总结数学课本的原理公式等,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其次,就教学技术演绎法而言,主要就是把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引入数学教学。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具有明显优势,不仅可以形象直观地表达数学的公式原理,而且能实现声、图、文的完美结合,点、线、面的形象搭配。这既能提高课堂的效率,还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此外,还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质疑。“尽信书不如无书”的为学精神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无数事实证明,正是因为敢于质疑,我们的先人们才能不断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质疑精神十分重要,只有质疑才会不满足,只有不满足才会有进一步的探索,只有不断探索,才能激发创新的思维。

三、结语

高中数学教学是学生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成长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要求,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高中数学教学者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确实把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参考文献:

[1]邓小荣.高中数学的体验教学法[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4).

高中生的心理疏导范文3

当代大学生思想极为活跃,个性张扬,同时又存在诸多这样或那样急待关注的心理问题。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要实现人才强国,培养对国家有利,对时代有益,对家庭有贡献的大学生,需要不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内容建设。

一引导大学生思想进步

大学生思想进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首要内容。人的思想必然产生自我意识,没有自我意识的思想不是真正的思想,人的自我意识涵盖价值的实现,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生存及生活的意义等范畴,因此,引导大学生思想进步就是引导并促成其全面素质的发展。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进步一方面要着力在在其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上,引导他们去探索生命的最终意义和价值;一方面要着力在社会层面的民族精神、民族智慧、民族的共同理想与价值观上,使其生成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精神支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大学生在成长道路上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科学方法,直接影响其个人成才和价值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既教育人、鼓舞人、引导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做好引导大学生思想大学生思想进步,使其得到全面发展就必须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人、对象是人、其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人。

目前,大学生群体中独自子女不占少数,一般来说,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自我接纳障碍存在比较普遍,具体来说就是在独立性、勤俭节约等方面存在缺陷。这些大学生或者深受父母长辈的溺爱,自理能力较低;或者家长无暇顾及,只是本着“重智轻德”思想不断给予压力,使其性格孤僻、缺乏安全感。要打破这一定式,除了营造和谐校园环境和学校生活上多加以关心之外,还需要与家庭建立配合。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使得家长在义务教育过程中早已精疲力竭,孩子一上大学许多父母自以为长舒一口气,但是,大学生的人际沟通障碍解决特别需要家庭教育发挥作用。所以,思想工作还必须紧密及时地与学生家长沟通,真正了解学生的想法与要求,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作用,引导大学生思想上全面进步。

二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

人的全面发展不等同于单纯的个体体力和智力的发展,还必须具有鲜明的社会道德标准和伦理尺度,道德是人格素质的核心元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立足大学生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通过切实有效的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提升道德认知,形成高尚的道德观念,激发丰富的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培养坚定的道德信念,养成自觉的道德行为,从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当前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的工作需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引导,有些大学生自我意识膨胀,生活行为失范,希望尽快摆脱社会和成人对他们的监护,但自身辨析能力尚弱,自控能力较差,在没有引导的前提下不能正确分辨善恶美丑、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荣誉与耻辱,这就需要大学思想工作加以引导,工作中还需要注重方法,因人而异,使其偏离的道德观念得以走上正确的方向。

2.纠错,当代大学生生长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世界里,呼吸着轻松无羁的自由空气,思想观念很容易想当然地自由化,只知道追求所谓自由,而不明白所有视域下的自由都是相对的,损害他人利益的自由是会被剥夺的。对于思想道德层面出现问题的大学生,一定要明确地指出错误,纠正心态督促其改正,因为对于几个个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忽视,微观上可能导致几个人的思想品德指向问题,如果放任发展,最终会造成一个群体的社会问题。

3.示范,在加强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工作的同时,还应在教师队伍相应地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包括网络用语都时时刻刻地影响着一代学子。这里包含两层意思,首先,一个自身道德水平不高的人即使满口仁义道德也没有说服力,不能使人真正感同身受,更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其次,根据普遍哲理对事物发展的看法,社会中任何事物都有其与时俱进的品质,道德也不例外,不加强自我学习就无法开展工作,守旧落后的道德标准对于学生只能是一种缚束,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除了在大学校园一直贯彻的尊师重道,团结同学,尊老爱幼等道德要求外,当前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者还特别需要关注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内容,在学生毕业之前对其灌输职业道德理念指的是:敦促其努力掌握专业技能,使其能够胜任岗位;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在工作中能够把心态摆正不犯政治与经济错误;灌输其善待他人与奉献的优秀品质,使其能够和同事和谐相处克己奉公。

三引导大学生正确定位人生

1.尊重大学生的成才和展才需求,关心和包容大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差异,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展式自我的意识,做到因材施教。针对部分大学生缺乏远大理想,没有人生目标自怨自艾的情节要多加以鼓舞,发现其独特的闪光点,帮助其重塑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对于那些不能认清自身“资本”,心态自负的学生在不打压其积极性和成才心态的前提下,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找准人生定位。

2.要对于大学生存在的价值观误区充分关注并有针对性地一一纠正。人生价值蕴含了人对于社会的贡献、责任以及社会对人的尊重、满足两重含义,针对“奉献意识弱、索取意识强”的错误观念,要加强思想教育与政治学习;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在大学生群体还出现了“追求奢侈享受,摒弃艰苦奋斗”的错误观念,加之部分社会媒体的误导与渲染,这股不正之风渐入人心。对于享乐主义危机,大学校园中更要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面典型,帮助学生培养高尚的情操。同以往的大学生相比,新时期大学生有理想追求,但动机趋向功利化。针对拜金主义观念要加强引导而不是盲目打压,要帮助学生树立“立足社会需求,实现个人价值” 的正确价值观,教育学生把个人奋斗目标与社会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增强自我意识与竞争意识,引导学生把实现人的社会价值放在首位,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者的关系。

四关注大学生权益的维护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于当代大学生生存状况的变化和大学生权益意识增强的现实背景,尊重大学生的合法权益、积极创设必要条件促进大学生权益维护的实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要内容,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层面:

1.要强化教育者的服务意识,全力维护大学生应享有的权益,保障大学生对学校规章制度、发展状况、所学专业发展前景、师资队伍水平等基本情况的知情权,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学校建设与发展,在学校资金、管理人员相对充足的条件下,为毕业生提供与市场接轨的实习基地或产业园区,让学生接受社会教育的同时获得合法的劳动保障。

高中生的心理疏导范文4

高中生在现实生活、学习中,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家长等方面的高度关注,进而产生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的聚集会导致他们产生逆反心理,甚至选择各种不良的习惯来解压,比如抽烟、酗酒、泡网吧等。久而久之,这些问题就会根深蒂固无法纠正,这也是当今社会中存在一些问题少年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才能保证学生轻装上阵愉悦生活和学习呢?笔者认为,需要加强对高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一)入学伊始,养成自我管理意识。在学生刚刚踏入高中校门时,班主任老师应及时加强学生们的自我管理意识培养。可以在采取细心观察,深入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后,再依据他们性格特点适时的与他们谈心,同时对上课、自习、用餐、内务等内容的进行规范教育,强化学生们的自我管理。

(二)使用小组,增强自我管理意识。班主任老师要充分利用班级学习小组,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自我管理,由班级干部负责记录,并在周、月末及时进行总结。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加强班级的凝聚力,也让学生们感受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班级形象,增强自我管理意识。

(三)借助激励,提升自我管理氛围。例如采取家庭作业由学生进行相互检查的方式进行,班主任在晨会时候随机抽查,并根据完成质量情况进行奖励。比如对于男生就奖励他们一个小时的打篮球时间;对于女生就奖励她们一些小礼物。而针对作业完成效果差的同学,可以“惩罚”学生进行才艺表演。这样的做法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加强了他们自我学习意识,提升了学生们自我的管理效果。

二、加强对于高中生的心理疏导

在日常的学生管理教育中,笔者注意到,高中阶段是学生各种价值观念形成的阶段。单纯是强化学生的管理是行不通的,也要高度重视高中生的心理疏导,否则很容易使一个学生走向歧途。高中生的心理疏导主要可以从学校、家长、老师及同学这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学校应该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作为担负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任务的高中学校,不应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而是更多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使其身心健康成长。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例如春季踏青、校园文艺汇演等有益的课外活动,可以聘请专家进行定期的心理健康讲座等等。通过以上活动,为学生们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这样的心理疏导方式,不仅给学生们心灵带来愉悦的感受,也有利于学生优秀品质的培养。

(二)引导家长,乐于倾听孩子心声。对于高中生的父母来说,他们大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进而不断的施压会让孩子产生厌恶。因此班主任老师应该及时召开家长会,引导家长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还要多听听他们的心声,当孩子遇到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烦心事的时候及时地与他们进行疏通解决。

(三)教师应该与学生平等交流。高中班主任老师比学生家长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以及他们各方面的表现,所以老师不能为了压制学生而摆出一副严厉的模样,使之望而生畏。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去沟通交流。使一些难以开口的话语,学生们更愿意向老师倾诉。只有深入地了解学生的需求,才能根据他们的现状找出疏导问题的方法,使其能够健康地生活。

(四)鼓励同学,相互吐露心声。作为一起青春做伴、共同奋斗的高中同班同学,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总是能够带来一些“正能量”。比如大家一起进行良性的竞争,取长补短,有利于促进学习成绩的进步。作为同班同学的关系更容易让学生们相互倾吐心事,有利于学习压力的疏导,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人生中的重要挑战。

高中生的心理疏导范文5

当前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成为了影响学生发展的重点问题,很多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都感到很大的压力,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学校教育对高中生心理引导起着积极的作用,正确的教育方式能够缓解学生压力,疏导学生的负面情绪。本文针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研究分析,指出了当前高中生的心理及状况,提出了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措施

前言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中的青春期阶段,思想由幼稚逐渐转向成熟,心理情况十分复杂,在家庭生活和学校学习当中都存在很多压力和冲突,如果这些压力得不到有效排解,那么很容易造成心理问题,进而影响高中生的生活和学习。加强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增强其抗压能力,正确面对各种矛盾和问题,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1.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及状况

高中生的年龄段正处于学习知识和身体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是由幼稚逐渐转变到成熟,心理变化及其不稳定,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从当前我国高中生心理状况的总体情况来看,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自卑、抑郁、迷茫、暴躁等等。

2.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2.1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

当前虽然很多高中学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还有一些学校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疏导,但是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对此方面课程的开展并不重视,在心理健康课中只是对一些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很少进行询问,课程教学内容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脱钩,不能够取得实际效果,且心理健康课课时很少,还经常被一些其他课程挤占。学生对此项课程的开设也不重视,课堂中学习效率很差。

2.2心理简况教育效果不理想

心理健康课程主要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帮助学生更好的缓解各方面的压力。但是当前心理健康课程内容十分单一,学生很难提起学习兴趣,在教学方面也没有创新,课堂学习对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没有帮助,教学效果很差。

2.3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缺乏

社会各界近年来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引起高度的重视,但是实际学习心理健康专业的人数较少,造成心理健康教师明显不足的情况,在课程开展中受到了很大局限性。一些学校根本没有专业的教师,只有安排一些教学经验丰富,性格慈祥、平易近人的教师担任心理健康教学任务,虽然能够更好的同学生进行交流,但是在授课过程中没有专业知识作为基础,很难取得实际效果。

3.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学校必须重视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开设能够帮助学生解决自设难问题,丰富学校教育活动,为学校更好的教师提供动力。

3.1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

造成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因素有很多,一般都是多种因素综合一起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很多学生在非常溺爱的环境中成长的,自身的抗压能力很弱,一旦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很容易导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因此学生必须加强自身教育,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学校可以举办一些相关的知识讲座,在高中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还可以通过竞赛、演讲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接触心理健康知识,有效解决自身问题。

3.2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素质

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能够进行积极引导,帮助学生缓解压力,正确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问题。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必须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正面形象,起到榜样作用。学校要聘用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并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教育,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心理健康老师可以通过网络学习的方式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

3.3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

学校要为学生开设心理咨询室,由专业的教师进行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室的位置不宜过于明显,不能够处于人员流动较多的位置,一般学生遇到心理健康问题大都很难启齿,不希望其他人知道,即使去心理咨询室咨询也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很多学生因为怕羞、害臊等因素不愿意想其他人说自己心理健康问题,即使存在问题也通过各种方式掩盖。因此学生在进行心理咨询的时候,尽量不要让更多人的知晓,最好由一名教师单独同学生进行接触、开导,要对学生保证对其心理咨询情况的保密,进一步放松学生的警惕心理,更好的帮助学生敞开心扉,直面自己的问题,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开导疏通。

结束语

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将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道理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学校必须通过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引导,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为社会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刘娜 单位:陈州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15,11:150.

高中生的心理疏导范文6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健康;农牧区

一、农牧区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一)农牧区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1.与学生接触时间多,了解学生的性格、家庭背景、人际关系等基本情况,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内心变化和不良心理倾向。

2.班主任能够抓住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时机,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

3.班主任能够连贯、系统地对学生高中阶段的心理成长予以关注,必要时进行辅导,通过与学生家长的有效沟通,能够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的力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求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二)农牧区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高中生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学生学习了心理健康常识和心理训练方法后,树立起心理健康意识,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生活、学会了自我教育,适应能力进一步增强,心理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2.有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德育工作是班主任的核心工作,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德育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班主任的工作,是提高班级德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3.有利于加强班级的日常管理,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加强了与学生的沟通,建立起更加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相互接纳、尊重和理解,使班级日常管理更加轻松。

二、农牧区高中生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厌学情绪

高中生厌学情绪的产生来自多方面的影响。学生的家庭关系对学生造成的影响首当其冲,某些学生父母关系紧张,动辄大吵大闹,极大地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使学生无法专注于学习。其次,社会上存在的各种不正之风对高中生思想水平滑坡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严重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致使他们一味沉迷于网络游戏、虚拟世界而不能自拔。再次,由于某些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对教师教授的内容无法理解,久而久之,失去了学习的情趣,产生了怠惰的心理倾向,无心于学习,甚至开始迟到、逃课、撒谎。

(二)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源于缺乏对自身的准确了解、对自己没有信心、对自身持否定态度的消极内心体验,常常表现为垂头丧气、无精打采、得过且过、悲观失望。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他们往往认为别人的成功是自身无法企及的,内心渴望同样的成功体验,梦想着一鸣惊人、梦想着超越别人,却胆怯、轻视自己,严重缺乏尝试的勇气,更怕尝试失败后遭遇嘲笑和冷落的困境。

(三)早恋倾向

早恋问题是家长和教师普遍关注的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从高中生生理和心理发展阶段来看,高中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对异性表现出爱慕之情是情理之中的现象,但在当今风靡网络的爱情故事以及电视荧幕催人泪下的泡沫剧的狂轰滥炸下,学生的心理防线被击溃,高中生的好奇心驱使他们催生尝试的意识。

三、农牧区高中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营造有益于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问题,多数是由于心理产生了负面情绪。为使学生身心良好发展,教师要积极为学生营造适宜于健康心理B成的环境,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的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看待事物的正确态度和观念。在人际交往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通过建立班级文化、开展班级活动,使学生体验积极的合作,在积极乐观的氛围中引导学生积极奋发、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由于高中生已经具备自我认知的能力,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过于严肃、呆板的态度,必然导致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在营造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时,教师尤其要注意班级氛围的民主性,充分体现学生主人翁的地位,以民主、宽松的班级文化带动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以此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扫清障碍。

(二)开展心理辅导活动

针对学生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教师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学生及时走出困境。教师可以多渠道采取措施,例如,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在课外活动中有效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有机融合等。这些活动的开展,要求教师在详细了解学校和学生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向学生系统介绍心理健康教育常识,使学生自觉发现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倾向,在自我调节或主动寻求帮助的情况下解决问题,保证心理健康发展,促使学生人格全面发展。

(三)开展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是说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特殊性,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展开个别疏导,以此扫清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排忧解难。例如,有自卑心理的学生,不善于与人交际,更不愿意主动吐露心事,而且缺乏必要的自我调节能力。这时,就要求教师平时多观察学生,留意每位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心理倾向,并主动接近学生,多关爱学生,与之建立亲密的个人关系,使学生在初步信任教师的基础之上开展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克服自卑障碍,使学生准确认识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教给学生正确看待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的态度和行为处事方式,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自我调适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