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节能减排小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节能减排小建议范文1
一、充分认识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小企业在全省经济中占有较大的份额,相当一部分企业能耗高、污染重、经营粗放,总体上存在着工艺和装备落后、增长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等问题,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做不好将直接影响全省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各地要充分认识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做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责任感,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的关系,扎扎实实地推进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努力实现我省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强对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与协调
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要求是:力争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以及安全生产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为达到这一目标,各地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认清形势、切实履行职责,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本地区企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各级政府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解决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本地区实际,抓紧制定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方案,确定工作目标、重点和相关措施,进行工作分工和任务分解,部署本地区推进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工作,加强对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
三、推进节能减排各项措施的落实
(一)广泛宣传发动,开展培训辅导,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提高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意识和能力。
各地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创新思路、创新方式,宣传节能减排的重大意义、方针政策、基本知识和先进经验;要将节能减排纳入年度培训重点,开展针对中小企业的节能减排相关培训,强化企业主体责任;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资源警示教育,增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等环节落实循环经济和节约经济的理念;大力培育循环经济型企业,选择确定若干节能减排示范单位,树立样板典型,宣传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引领广大中小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实现节能减排。
(二)鼓励和帮助企业实施节能减排。
推进企业节能减排是各级政府支持的重点。各地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帮助中小企业用足、用好各级财政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对中小企业节能减排项目予以扶持,鼓励中小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支持中小企业节能减排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开展针对中小企业的节能减排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和国际合作,支持产业集聚区节能减排项目建设和生态园区建设。
1、鼓励中小企业实施清洁生产。认真执行国家和省制定的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鼓励企业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零排放”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循环经济的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和再循环技术,改善管理,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各地要建成一批循环经济典型企业和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并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2、支持中小企业节能减排服务体系建设。鼓励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中小企业开展节能减排提供咨询、设计、培训、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支持发展产业化、社会化、专业化的节能减排技术服务机构;鼓励和支持节能服务公司投资帮助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
3、支持开展针对中小企业的节能减排共性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和国际合作。针对中小企业特点,加快开发节能减排关键和共性技术,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拓宽节能减排国际合作的领域和范围;支持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推广使用,促进中小企业实施节能减排。
4、支持产业集聚区节能减排项目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节能减排项目容易形成规模效益,有利于生态园区建设,在已形成的产业集聚区要针对产业特点抓紧建设节能减排公共配套设施。要本着节能减排公共配套设施先行建设的原则进行产业集群规划。
(三)加强管理、严格规范,狠抓节能减排责任落实。
要把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工程项目和具体责任人员。要突出抓好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强化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管理,重点抓好综合能耗高、排污量大的中小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各地要梳理出区域内重点用能、排放单位名单,完善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台账,并实施分类管理,按照企业是节能减排的主体的原则,与企业主要负责人签订节能减排目标责任状。
(四)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1、淘汰落后产能,控制“两高”行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严格按《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淘汰中小企业中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防止以招商引资、产业转移等形式新增落后生产能力,对不按期淘汰的企业要会同有关部门依法责令其停产或予以关闭。
2、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提高二、三产业在中小企业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3、充分利用中小企业自身特点和优势,向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转向,向低能耗、低排放行业转向;向清洁生产转向,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发展产业集群,促进中小企业集约发展。
产业集聚有助于推进中小企业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区域内资源的利用效率。各地要积极引导工业项目向开发区和标准厂房集中,引导和推动中小企业使用标准厂房;鼓励建设多层厂房,提高工业用地投资强度和产出率。
产业集群通过产业关联形成产业生态网络和资源共享,是产业集聚发展的更高层次,是产业集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各地要加强产业集群规划,实施产业整合,培育产业集群,实现中小企业集聚发展,集约发展。
节能减排小建议范文2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曾明确指出,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学校是能源消耗大户,节约潜力巨大,创建节约型校园,是我们面临的非常紧迫而重要的工作之一。大力倡导和实施节能减排工作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培养合格人才、履行高校社会责任的需要。为此,我们向全校师生员工提出如下倡议:
一、做节能减排的倡导者。要增强能源忧患意识和节约环保意识,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文明、简约、环保的生活方式;学习、掌握节能环保知识,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尚;扩大宣传,组织节能活动,在校园形成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浓厚氛围。
二、做节能减排的实践者。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粒米的点滴小事做起。
1、开展节电行动。杜绝长明灯,充分利用自然光;随手关灯,做到人走灯熄;随手关电源,减少电脑等各种电器待机时间;推广使用节能型环保型电器产品,提倡使用节能灯具,注意高耗能电器的避峰使用;办公室、会议室等区域的空调温度夏天不得低于26摄氏度,冬季不得高于20摄氏度,做到无人时不开空调,下班前半小时提前关闭。
2、开展节水行动。随时关闭水龙头,做到人离水断,衣物集中洗涤,减少洗衣次数,洗涤剂要适量投放,避免过量用水,严防跑、冒、滴、漏,杜绝长流水,发现漏水问题,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维修。
3、开展节约用纸行动。提倡发挥电子政务优势,尽量在电子媒体上发送通知、修改文稿,尽可能降低纸张消耗;提倡作业用纸、打印用纸和各种资料用纸的正反面使用,准确计算发文数量并严格按发文数量印制文件,尽量减少会议文件印刷数量,能传阅的文件尽量传阅,减少复印。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如纸巾、纸杯、筷子、方便碗、方便袋等。
4、节约粮食,合理饮食。合理消费,不乱花钱,不盲目攀比吃穿,坚持以够用为原则,提倡适度消费,不超前消费。
5、合理使用公务用车:完善管理制度,制定能耗标准,建立油料、车辆行驶里程、维修等消耗的统计制度。通过合理调度、合理使用、合理维护有效降低车辆运行成本。积极倡导在公务活动中拼车使用,并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减少公务用车次数,减轻城市道路交通压力。
节能减排小建议范文3
【关键词】住宅建筑;节水节能;环保;合理设计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由农村涌进城市,极大地促进了房地产的繁荣。在城市的总用水量中,居住建筑用水比例逐年增加,使得建筑节水节能问题不容忽视。住房的商品化后,人们花费大量的资金购房,希望买得物有所值,良好的居家环境能让业主称心如意。因此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全面考虑,在满足用水安全稳定性以及经济性的前提下,尽量考虑到设计中的环保节能问题。
一、节能设计的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不仅关系国计民生,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能源危机进一步加剧,水资源日益紧张,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水资源的保护、中水利用,以及污水治理。在建筑领域,给排水的设计如何能达到节能也成为检验建筑物是否节能的标尺,因此做好给排水节能设计很有必要,是设计环节中的重要环节。1故好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给排水设计的节能措施
(一)利用市政管网余压,采用分区给水方式
城市供水中,般市政给水管网压力一般在0.2~0.4MPa之间。合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采用分区供水方式,可以减少二次加压能耗。如市政管网压力为0.3MPa,一则五层及以下楼层可采用市政管网直接供水。五层以上采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供水。这样即不浪费市政管网余压又不至于使低楼层管网压力过高,造成能耗及水量浪费。
由于市政给水管网承受的压力有限,供水水压通常难以完全满足高层建筑的供水要求,因此高层建筑给水系统设计中常采用增压给水方式,将管网进水直接引人贮水池中,然后用水泵将水抽到水箱或打到水罐中,再向给水系统供水。市政给水管网供水水压通常为200MPa左右,夜间可以达到250MPa-270MPa左右,但由于以往市政供水管网供水安全性不是很稳定,为确保建筑供水的安全性,宁愿舍弃该部分水压,从而造成电能的浪费,尤其是当贮水池位于地下层时,反而把可用压力全部转化成负压,很不经济合理。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利用市政给水管网提供的水压,高层建筑下部几层直接采用市政给水管网供水,上部采用水箱供水或水泵加压供水,当下部用水安全要求较高时,设计中可以考虑将上下部分管网用常闭阀门进行连接,平时分区供水,市政管网发生事故时,将常闭阀门打开,由水箱或水泵加压供水,在节能的同时可以兼顾供水的安全性。
(二)开发中水系统
建筑中水是指建筑物或建筑小区内的生活废水、冷却用水及雨水等各种排水经过适当处理后回用于建筑物或建筑小区内,作为杂用水的水源。中水设施由原水收集、储存、处理及供给等设施构成,该系统是目前现代化住宅功能配套设施之一,资料显示,采用建筑中水后居住区用水量可节约30%~40%,废水排放量可减少35%~50%,在以上几种中水水源内盟洗废水水量最大,其使用时间较均匀、水质较好且较稳定等,因此其应作为建筑中水首选水源,但目前建筑中水技术具有运行效果稳定性差且造价较高等缺点,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综合技术、管理、投资等多方面因素来选择新的优良的中水处理工艺。
(三)采用变频调速水泵
高层建筑通常采用水泵水箱联合供水方式,由水泵将水提升到高位水箱,再向下供水,为防止一些用水点超压,需设置减压装置,造成不必要的能耗,而由于电机的启动非常频繁,也会造成电能的大量浪费。设计中可以采用变频调速水泵直接向给水系统供水,采用调节速度的方式来调节流量,根据水量需要自动调节水泵电机转速,水量需要大时电机转速增大,需要小时电机转速减小,避免电机频繁启动,从根本上防止电能浪费。同时省去了水箱、水罐,减少了设备投资费用。有调查结果显示,采用变频调速水泵供水,节电率可达30%~50%。如今变频调速技术已经日臻完善和成熟,具有显著的节电效果、方便的调速方式、较高的调速范围、完善的保护功能以及运行可靠等优点,因此推广变频调速水泵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对于减少电能浪费具有重要意义。
三、卫生器具的耗水
当给水配件前水压过大,卫生器具不能按给水额定流量出流,就会出现超压出流现象,造成水量浪费。因其在使用过程中流失,不易被人们察觉和认识,而这种不宜察觉的水量浪费,因其未产生使用效益,为无效用水量,这部分水量在使用过程中白白流失。在我国现有建筑中,给水系统的超压出流现象是普遍存在而且是比较严重的,其浪费的水量不容忽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第3.3.5条规定,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应竖向分区,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不宜大于0.45MPa,特殊情况下不宜大于0.55MPa。而卫生器具的最佳使用水压宜为0.20~0.30MPa,也就是说大部分卫生器具都处于超压出流状态。超压出流的后果是卫生器具的实际出水流量是额定流量的3~4倍,因而造成水量的浪费。有效措施是控制给水系统配水点的出水压力,在配水点前安装节流孔板、减压阀等减压措施。根据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节水课题组的有关数据研究,得出配水点处静水压力大于0.15MPa时,水龙头流出水量明显上升。建议高层分区给水系统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静水压大于0.15MPa时,采取减压措施。
(一)选择节水的卫生器具
最近几年,大便器冲洗水箱容积从过去的12~26L减至6-9L节水型的水箱,最小的4.5L的水箱已有在国外使用。我国目前推广应用6L坐便器系统的条件已经具备。再者坐便器的冲洗方式有了很大改变,冲洗效果好的有虹吸式、虹吸喷射式、虹吸涡旋式,均着眼于用较少的水量达到良好的冲洗效果。
(二)新型节水龙头的应用
以新型节水龙头代替传统的老式螺旋式水龙头,手压、脚踏、肘动式水龙头,停水自动关闭水龙头和节流水龙头等,这些节水型水龙头都有较好的节水效果
结 语
水资源的日渐短缺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很大的压力,节水已成为巫待解决的问题,而在居住建筑中采用节水节能技术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意思的加强,人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建筑给排水的角度,提出环保节能的经验,以期和广大同行交流。
参考文献
[1]李志鹏,等.给水排水工程(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问答)[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程启令.谈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5(10).
[3]杨元顺,董建平.如何保证市政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J].山西建筑,2006(15).
节能减排小建议范文4
关键词:风电;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
一、前言
在目前的世界资源排名之中,我国位列第七,这一数据排名极大的体现出我国自然资源总量的丰富。虽然我国资源总量多,但是在较大的人口基数之下,我国的人均能源资源的占有量相对于其他世界上的国家而言,处于相对比较匮乏的地位。随着国际社会的不断稳定,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也在以令人欣喜的速度在逐步攀升,但是目前仍有许多制约着我国进一步发展社会经济,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之中,就有着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相对不足。在这样的限制之下,我国的节能减排事业迅速的被提上了社会发展的政治日程。虽然现在世界上使用数量最多的能源资源仍然是传统的化石能源,诸如煤炭、石油等,但是这些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用之有尽的,因此人们慢慢的将目光转移到风能、潮汐能等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上,他们不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在使用是,也不像化石能源那样产生许多的污染,而风能作为清洁能源中相对而言较为稳定,技术上能够实现对其利用的清洁资源之一。在我国现在的疆域内,尤其是陆地上,可以为人们开发并加以利用的风能资源多达6-10亿KW,如果我们能够对这些风能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那么风能将极大的发挥出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出巨大的力量。而且我国自从2003年开始。就已经开始规模化的建设风电场,并且这些风电场慢慢地走向国产化,逐渐的脱离对外国技术的依赖,中国风电产业的发展相对而言已经较为成熟了。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超越了西方诸多发达国家,甚至在累计风电装机容量方面已经超过了没过,全球风电装机容量最多的国家我们当之无愧。
二、影响风电发展的因素浅析
(一)风电功率预测
在风力发电的过程中,风能转换成电能需要经历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最初风能需要先转换成机械能,这样才能够再进一步转换为我们所需要的电能。当切入风速大于风俗的时候,此时的有用功率为零;而当切入风速小于风速的时候,此时风电机组开始了正常的工作运行,有功功率不再是零,而是随着风速的不断增加而持续增加;要想使得有功功率达到峰值,那就必须风速要达到机械设备规定的额定风速,或者是超过额定风速,当风速超过额定风速的时候,风电机组可以通过改变桨距使有功功率恒定的保持在最大值,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风速越快越好,任何事情都需要适可而止,当风速超过切出风速时,电机组为了保证安全,将停机,不再进行风能与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换,以此来保证整个风电机械设备组的安全。从上面风电机组的运行原理来看,我们不难发现,风电机组所能够转换的有有功功率的大小并不是恒定的,而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个外界因素就是风速的大小,风作为自然界的一种自然现象,人们是难以控制其大小的,因此风电机组所发出的有功功率的波动也是相对而言比较大的。但也正是风电出力的不可控使得风力发电中还存在着许多需要我们去解决的问题。正是因为风电出力的不可控,因此风电并网对于电能质量的影响主要的就是电压波动、闪变等问题,而对电网调度的不利影响主要就是电力的平衡和调度安排会比较的困难,因为风电带有较强的随机性,甚至还有较强的间歇性,不能保证稳定的供应,这些不利影响也正是影响风能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这些问题在技术上暂时还难以解决,随着我国风力发电的不断发展,风电场的容量持续增加,这些问题的影响会越来越大的显现出来,也会对电力供应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电网在风电功率不能够进行有效的预测。
(二)风电组低电压穿越能力
设备故障的发生是难以避免的,我们只能够在故障发生前尽可能的做好预防措施与检查措施,在故障发生之后,尽快的排除故障,保证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尽可能的减少因此而带来的损失。电网故障的发生也是难以避免的,一旦电网发生故障导致电压大大降低,风电机组此时将不会正常运行,而且还会自动从电网中解出以对风电机组进行最大程度上的保护。虽然这样一来对风电机组进行了保护,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一旦这样的故障出现,电网将损失大量的负荷,而且由于故障对风电组的设备扰动大多不是长期的,持续的,而是一瞬间的,一旦扰动因素消失,风电机组会重新投入到运行之中,这个切换的过程对于电网的冲击是十分巨大的,尤其是随着风电机组单机容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我国风电场规模的持续扩大,这样的冲击影响也会随之加大。因此未来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最大程度上降低这样意外情况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低电压穿越能力成为了风电机组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风电机组的低压穿越能力是指风电机组在端电压降低到一定数值的情况下,能够继续保持运行,而不脱离电网,甚至还能够为风电组系统提供有效的无功支持来帮助系统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电压。一些西方国家,诸如丹麦、德国等都对于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做出了强制性的要求,中国虽然目前还未在这方面实施强制性的措施,但是随着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与风电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很快也会对相关方面提出要求。
(三)政府制定的电价政策
目前的风力发电相对于火力发电而言,前期的投入成本较为巨大,如果没有政府政策对于风力发电的扶持以及相关政府财政对风力发电的补贴,风电场根本无法实现与火电厂的竞争,甚至连正常的运营都很难维持下去。因此我国为了扶持风力发电产业,对风力发电实行了上网电价政策,以促进风力发电产业的发展。
三、风力发电的节能减排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风电产业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在于风电项目的初始投资、运营成本、上网电价等因素,根据我国目前风电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在风能较为匮乏的地区,风能的经济效益并不突出,甚至远不如火力发电的经济效益,但是对于风能丰富的资源区而言,其总体的利润水平仍然是十分可观的,因此风电厂商在选择投资的时候,要选择一些风能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进行投资。
(二)环境效益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人类社会所能够利用的资源也在不断的减少,人们对这些资源的使用方式也更加的节约。但是风能相对其他化石资源而言,不仅是可再生的,而且是无污染的,对于环境的影响非常小,非常契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四、小结
从长远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综合来看,风力发电极大的优于传统能源资源发电的方式,尤其是针对火力发电。风力发电在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以及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方面都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以及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可否认,无论是从我国目前电力发展的趋势来看还是从世界电力发展的趋势来看,风力发电都是未来能源电力发展的新方向与新趋势,也是各国政府大力提倡与支持的方式。目前在我国所实行的风电标杆上网电价,极大的促进了我国风电的发展,但是我国风电发展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存在着各种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技术发展来解决,因此加强对风力发电相关技术的研究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我国的风力发电必然是要符合我国国情与我国实际的技术能力的。
参考文献:
[1]岳野.廊坊供电公司节能减排效果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
[2]雷涛.需求侧管理对电力节能减排的影响分析与优化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3]魏亚楠.智能电网中多种发电模式联合调度模型及效益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4]胡庆辉.节能、减排、低成本目标下发电绩效置换交易优化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5]王睿.低碳发电调度模式及其电价机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6]王莹.大规模风能并网发电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7]叶冬燕,王湘赞.风电发展影响因素及节能减排效益分析[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2.
[8]刘晓.新能源电力系统广域源荷互动调度模式理论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9]宋晓华.基于低碳经济的发电行业节能减排路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10]武锐.风电场项目技术经济综合评价[D].太原理工大学,2012.
节能减排小建议范文5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节能减排效率;DEAEBM模型;全局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法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6.12.09
中图分类号:F0622;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6)12-0038-05
Study on Time and Sparities of Energysaving & Emission
Reduction Efficiency in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
TIAN Ze1,2, YAN Ming1, GU Xin2
(1. Institute of Lowcarbon Economy and Technology, Hohai University, Changzhou 213022;
2.Jiangsu Provincia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World Water Valley and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Nanjing 211100)
Abstract: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energysaving & emission reduction efficiency in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 from 2006 to 2014 by adjusted Super DEAEBM model and 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 index method, and analyzes the change rule and regional differe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m. Result show that, the whol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efficiency was improved. From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the provinces presents the efficiency with “east high, but west low”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time the whol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efficiency has the “U” type trend. The provincial efficiency difference has the process of “increase after decreases first”, and have continued to decline trend. In a number of factors that influence efficiency,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s the main power to ascend. In the end, it gave the conclusion and got some implications.
Key words: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 the efficiency of energy conservation & emission reduction; DEAEBM model; DeaMalmquist index method
长江经济带涵盖我国沪苏浙皖赣鄂湘渝川云黔11个省市,已发展成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2014年我国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战略定位。然而近年来,长江流域沿岸地区水质恶化,固体废物严重污染。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严重制约着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在当前形势下,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确立了实现单位GDP能耗、CO2排放量分别下降15%和18%的目标,国家层面对节能减排指标的硬性约束,对区域、地方的节能减排工作起到了规范和引领作用。本文针对2006~2014年对长江经济带节能减排效率进行时空分布差异进行实证研究,为评价“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减排实施效果提供依据,也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文献回顾
关于我国节能减排效率的研究,主要是从能源效率的研究中拓展出来的。大多数学者在全要素的框架下,把劳动力、资本、能源消耗等作为投入,把GDP等作为产出,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进行研究。研究污染物排放等非期望产出,又可分为两类。第一类研究未考虑非期望产出,在评价模型上分别采用了一般DEA模型、改进的DEA模型、超效率DEA模型以及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1]等;第二类研究考虑了非期望产出,即在第一类研究的模型中加入了一个或多个污染物排放的非期望产出(即减排指标),在处理非期望产出时,这些研究分别采用视为投入代法、Seiford和Zhu提出的线性变化法[2,3]以及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法[4]等。其中,Tone等基于前期DEA模型的不足,构建了一个结合径向与非径向特点的EBM(EpsilonBased Measure)模型[5];而Cheng等在前者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相关系数计算方法改进和修正,提出了AdjustedEBM模型(即AEBM)[6]。同时,Pastor和Lovell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率先提出全局Malmquist指数计算方法(简称GML法),使得估算结果更加真实稳健[7]。另外,有的研究采用了改进的熵值法将多个污染排放指标综合为一个非期望产出以减少模型产出、提升模型有效性。
本文借鉴上述研究成果,鉴于非期望产出的选取、指标选取等方面的不足,从以下方面进行创新:研究框架与方法上,采用考虑CO2等非期望产出的全要素节能减排效率的研究框架,运用改进的超效率DEAEBM模型以及全局ML指数法相结合的综合方法,对整个长江经济带各省及上中下游三大区域的节能减排效率进行全面评价;研究视角上,考虑碳排放和无碳排放约束两种情景下的省级节能减排效率比较分析,以更全面、客观地反映当前节能减排的现实。
2评价方法与模型
21改进的DEAEBM模型
基于CRS和SBM等数据包络模型的不足,Cheng等在Tone构建的EBM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后的DEAEBM模型(AEBM)。本文将运用该模型对节能减排效率进行静态估算,效率范围在0和1之间,效率等于1代表DEA有效,处于前沿面上;不足1时则是DEA无效,出现投入不足或者冗余的情况,说明投入产出仍有改进空间。特别是在超效率EBM模型中分值EBM*>1时,继续增加投入还可以促进全要素节能减排效率的提高。
22全局MalmquistLuenberger(GML)指数法
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有非期望产出的全局ML(GML)指数法可以测算效率增长率以及各个分解指数的特点,对节能减排效率做动态分析。其中,GML>1,表示节能减排效率提升;反之,则下降。进一步可将GML生产率指数分解为效率变化(GEFC)和技术变动(GTEC),再根据Zofio[8]的生产率指数分解方法,将GEFC分为纯效率变化(GPEC)和规模效率变化(GSEC),将GTEC又可以分为纯技术变化(GPTC)和技术规模偏好(GSTC)。根据结果的不同,GPEC可体现地区环境治理水平,GSEC表示地区规模经济的情况,GPTC是区分地区技术进步的标准,而GSTC体现了经济规模与技术进步间的互动关系。这一分解方法能够从4个不同维度来分析长江经济带各区域的节能减排现状,比以往的研究更全面、具体。
3长江经济带节能减排效率评价的实证分析
31节能减排效率评价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十一五”规划中才提出节能减排的具体指标,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2006~2014年作为考察期,并将针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及上中下游三大区域开展研究。
在全要素框架下,本文设定生产函数为F(L,K,E)=Y(Q,P),其中L为考虑质量的劳动力投入,K为考虑质量的资本投入,E为能源投入,Q为期望产出(即地区GDP),P为非期望产出(地区污染物排放指数)。各指标的定义及数据来源如下:①考虑质量的劳动力L用劳动力人均教育年数衡量劳动力素质(质量)的差异;②考虑质量的资本存量K用资本存量的使用年限衡量资本质量的差异;③能源投入E为各地每年的能源消费总量作为能源投入指标;④期望产出Q为GDP,并折算为2005年不变价;⑤非期望产出P(地区污染物排放指数):本文选取“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要求减排的污染物,即SO2、COD和氨氮的排放量。此外,CO[9]2加入到非期望产出,并采用改进的熵值法[10]将三个污染物排放量综合成一个地区污染物排放指数P代入到模型中。以上数据取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以及《各省市统计年鉴》。
32节能减排效率评价结果及分析
根据上述方法,运用MAXDEA66 PRO软件计算2006~2014年长江经济带省市、区域的节能减排效率及各项指数,分析时间变化规律、空间分布特征及差异。
321长江经济带节能减排整体效率分析
由表1可知:2006~2014年间无碳约束的长江经济带节能减排AEBM效率和GML指数都会被高估,这说明加入碳约束会降低节能减排效率。总体来看,是否考虑碳排放约束的节能减排效率值是存在差异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宜采用有碳约束的AEBM效率值及GML指数进行如下分析。
进一步观察表1得到:期间整个长江经济带节能减排AEBM效率以及GML指数均呈先降后升的U型变化趋势,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十一五”期间,效率变化波动的现实原因主要受金融危机影响,造成产出水平下降,与此同时,经济带前期发展的高碳高污染行业造成的环境问题愈发严重,使得在环保投入不断增长的情形下,节能减排效率值依旧有所下降;而第二阶段,即2010年以后节能减排效率取得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这也得益于进入“十二五”规划期之后,国家从政策上明确了节能减排的目标和方向,使得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快速发展。2014年,AEBM效率值和GML指数均到达峰值(0721和1053)。
从A-EBM分解式中可得到:规模效率SE在8年间较为平稳保持在085左右,而纯技术效率VRS的下降导致了整体效率值的下跌,直到2012年才有所好转。这体现了节能减排管理水平方面有一定欠缺。
从GML指数分解来分析,9年间长江经济带节能减排效率进步了43%。进一步分析分解式可知:技术进步指数(GTEC)始终大于1(均值1040),这表明了技术进步对长江经济带节能减排效率的提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其中,GPTC均值为1024,GSTC为1016,说明:一方面纯技术进步速度较快;另一方面经济规模的技术偏好在加强。而造成期间效率波动主要是由效率变化指数(GEFC)的波动造成的,如表1所示。原因是经济规模(GSEC)相对稳定,而环境治理水平(GPEC)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特别
是“十一五”期间GPEC持续地下降,到“十二五”才有所缓和,国家制定了更严苛的环境制度来协调地方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使效率有所回升,GEFC均值超过1,为1003。这说明,期间长江经济带在总体的节能减排管理水平和制度设计上仍有改进空间,与A-EBM效率分解结果相符。
322长江经济带省际节能减排AEBM效率评价
(1)空间分布
由图1可得长江经济带省际节能减排AEBM效率未达到理想状态(DEA值为0670),且省际间差异明显。均值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上海、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江西、重庆、安徽、四川、云南和贵州。其中,上海的综合效率是1002,处于效率前沿,其他10个省市距离效率前沿还有一定的差距。空间分布特征上,效率值由长江下游到上游逐步降低。只有下游的上海、江苏和浙江3个省市的节能减排效率大于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平均值,而云南和贵州远远低于平均值,差距明显。
从AEBM效率值分解的测算结果可知:无论是VRS还是SE,效率值都是由长江下游到上游依次降低,其中①纯技术效率均值前4名为:上海、江苏、重庆和浙江,而且上中下游地区间的效率差异较大。可以看出纯技术效率的差异是造成AEBM效率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即下游地区在节能减排的管理水平和制度设计上遥遥领先,中、上游地区分别属于纯技术中、低效水平本文根据DEA方法的结果,将A-EBM效率值分为高(08~1)、中(06~08)、低(04~06)、无(0~04)效4个类别。,改进空间巨大。②规模效率的省际差异较小,绝对值前4为上海、江苏、浙江和湖南,只有贵州的规模经济发展效率属于低效范畴。
(2)时间演进
①三个区域都经历了效率值从高位到低位再回到高位的过程,长江下游的节能减排效率仍然远高于中、上游地区。而具体来说,长江中、上游地区期间跌幅较小,只有7%左右,涨幅则达到了将近20%;下游地区由于整体效率属于较高水平,上涨空间不大,上升和下降幅度基本持平。②从省际的角度,2006年节能减排均属于高效的省份占27%。其中,上海为完全有效;有55%属于中等效率水平,包括了中、上游的6个省份;而贵州、云南的效率处于低水平。“十二五”初期,浙江连续两年跌出高效的省份,高效省份变为2个;而中效地区最少的时候只有中游的4个省份;上游的重庆和四川跌至低效水平,云南、贵州始终保持在最低水准上。2012年以来节能减排形势有所好转,截止2014年,高效水平为下游的3个省份;中效的省份又回到6个,湖北、湖南、重庆的效率进步较快,其中重庆市的效率已经迫近了高效地区;下游云南的效率也接近了中等水平,而贵州仍然在低水平下徘徊。
323长江经济带节能减排效率GML指数评价结果分析
(1)空间分布
从GML指数来看省际的效率变化,所有11个省市总体上是效率进步的。进步较快的省市集中在中上游地区,按进步快慢排序依次有重庆(74%)、四川(67%)、湖南(6%)、江西(54%)。下游地区效率绝对水平高,相应地,进步放缓且进步空间较小。其中,上海的效率一直处于整个经济带的前沿,而云南、贵州效率值低,进步速度也较慢。
各省市节能减排效率GML各项分解指数均值可知:①从技术变化指数GTEC来看:上海、江苏、浙江、湖南、重庆、四川6个省市均超过1,反映技术前沿面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推进;②从效率变化指数来看,下游地区3个省市处在规模报酬递减阶段,经济规模有所饱和,而中上游地区则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经济规模的扩大还有一定的空间。综合以上,湖南、重庆、四川3个省市无论是GTEC还是GEFC都大于1,节能减排效率发展较快。
进一步分解得到:从GPEC和GSEC来看,江苏的节能减排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但经济规模发展已经饱和,而其他省市的管理水平和监管机制还有待加强,经济规模却获得一定的发展空间;从GPTC和GSTC来看,下游的省市经济规模的技术偏好基础较好、发展较快,中下游省市技术研发水平提高较快,但与经济规模发展的互补进展较迟缓。
(2)时间演进
从GML的指数分解变化趋势看:长江经济带三大区域的规模效率变化在2008~2013年间多次出现退步,但
总体上的变化是平稳的;经济规模的技术偏好方面,下游地区指数有所下降,中、上游地区有一定的上涨趋势;纯效率变化指数在2006~2011年间多数省市出现下降趋势,尤其是中、上游地区下降趋势更为明显。处于下游的江苏是唯一趋势上升的地区;纯技术进步指数9年间三大区域各省市基本都处于上升趋势,尤其是2012年以来,上升幅度愈发明显。
由测算结果及以上分析,结合各项指数的分解关系可知:下游区域的技术前沿推进以及经济规模的技术偏好较高是促进节能减排效率大幅提升的关键因素;长江中游的节能减排效率主要受技术进步水平的影响;而影响上游区域节能减排效率发展的因素是技术和管理水平。
324长江经济带省际节能减排效率差异分析
在了解省际节能减排效率空间变化情况的基础上,根据2006~2014年经济带省际A-EBM效率值以及GML指数对经济带11个省份进一步做聚类分析,以利于从空间上把握各地节能减排效率高低的分布情况。运用SPSS190软件的系统聚类WARD法,把经济带11个省市的节能减排A-EBM效率值分为高(08~1)、中(06~08)、低(04~06)效三个类别,再根据节能减排效率GML指数历年均值,将研究对象分为效率上升(大于1且排名前列)、平稳(大于且接近1)和下降三个级别,最后综合得到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平稳(或上升)―高效地区,包括江苏、浙江及上海,该类省市在长江经济带范围内的节能减排工作中发挥示范作用;重庆、四川、湖南和江西为上升―中效地区,有向节能减排高效地区发展的潜力;包括湖北和安徽,该部分区域节能减排事业发展平稳推进,但效果不明显,属于平稳―中效地区;而处于平稳―低效的贵州和云南,无论从政策、管理上,还是技术水平上与其他地区还有一定的差距。
325长江经济带节能减排效率收敛性分析
本文通过σ收敛分析方法[11]分析长江经济带节能减排效率差异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由图2结果可知:省际变异系数呈上下波动形态,在2010年达到峰值,总体趋势向下收敛,而区域变异系数从2008年起逐渐向下收敛。相较而言,区域间的变异系数收敛性更明显,而城际变异系数波动幅度更小。
为了探求省际变异系数波动较大的原因,本文进一步测算了三个经济区域间的变异系数。结果显示:主要是上游地区节能减排效率差异分化明显造成的。从趋势看:长江中、下游地区省际变异系数变化较为平稳,而上游地区省际变异系数有发散的趋势;横向比较来看:中游地区城际效率差异最小,下游地区其次,而上游的城际差异相对较大,且持续发散。主要原因在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相对领先,经济规模的技术偏好水平高,人才资源丰富,更有利于地区间协同实现互利共赢;而上游城市群发展相对落后且不平衡,制度建设进展缓慢,个别城市的效率提高并没有带动周边城市协同进步,所以造成了区域内城际发展差异越来越大。
4结论与启示
本文测算了2006~2014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区域的节能减排效率,并对时间变化规律和区域差异特征进行探究,得出以下结论:
(1)考虑碳约束对于节能减排效率的测度具有明显影响且更符合现实情况。因而,碳约束下2006~2014年期间整个长江经济带节能减排效率GML指数为1043,即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A-EBM效率为0670,仍未达到理想状态。
(2)空间分布上,节能减排效率由长江下游到上游逐步降低。时间演化上,整个长江经济带节能减排效率呈先降后升的U型变化趋势。差异程度来看,省际变异系数呈上下波动的倒U形态,而区域变异系数逐渐向下收敛。可见,省际节能减排工作的协同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3)技术进步指数与节能减排效率同步提高,说明技术进步是推动长江经济带节能减排效率提升的主要动力。而节能减排的管理水平和治理差异是导致效率向下波动的主要原因;而纯技术进步以及经济规模的技术偏好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了整个长江经济带节能减排效率先下降后提升的转折。
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以下启示: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及市场的基础调节作用。各省市节能减排在管理水平和制度设计上还有改进空间,特别是上游地区,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用行政手段促进企业减排;中游地区要大力探索发展碳权交易,建立正式的碳交易市场来促进减排;下游地区要注重政府职能创新,通过财政拨款来补贴技术创新的形式来加大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支持力度。
(2)重视和发挥技术进步以及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加大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研发投入。特别是要加强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等技术的产业化示范和推广,以推动长江经济带整体的技术进步。
(3)统筹协调发展,推进区域协同。中下游地区严格控制并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排放产业。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上游地区资源禀赋优势明显,要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倡使用清洁能源,同时应该注意防范下游地区产业的转移带来污染排放的跨区域转移。
参考文献:
[1]孙欣,韩伟伟,宋马林. 中国省域节能减排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4(4): 137-143.
[2]Seiford L M, Zhu J. Modeling Undesirable Factors in Efficiency Evaluation[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2,142(1): 16-20.
[3]袁晓玲,张宝山,杨万平. 基于环境污染的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 2009(2): 76-86.
[4]王维国,范丹. 中国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收敛性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MalmqulistLuenberger指数法[J]. 资源科学, 2012, 34(10): 1816-1824.
[5]Tone K, Tsutsui M. An Epsilon-based Measure of Efficiency in DEAa Third Pole of Technical Efficiency[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10,207(3):1554-1563.
[6]Cheng G, Zhenhua Qian. An Epsilon-based Measure of Efficiency in DEAAn Alternative Method for the Affinity Index[J]. Mpra Paper, 2011.
[7]Pastor J T,Lovell C A. A Global 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ex[J]. Economics Letters,2005(88):266-271.
[8]Zofio J L. 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ex Decompositions:A Unifying Framework[J]. Applied Economics, 2007, 39(18):2371-2387.
[9]齐绍洲, 付坤. 低碳经济转型中省级碳排放核算方法比较分析[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2):85-92.
节能减排小建议范文6
一、悬挂了节能减排宣传标语条幅和节能减排知识宣传板
6月20日-6月27日县直各单位、各部门在县城主要街道、路段悬挂节能减排宣传标语条幅56条,各乡镇和17户重点用能企业在各自办公楼悬挂节能减排宣传标语25条。
县节能减排领导小组12个成员单位在县城文化广场悬挂节能减排知识宣传板18块,节能减排宣传挂图12幅。内容涉及节能减排法律法规、政策措施、节能成果、建筑节能、清洁能源、农村节能、煤炭深加工、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节约用水等方方面面。
二、开展了“节能减排”宣传征文
由县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宣传部、县经贸局发起“节能减排”宣传有奖征文活动,征集围绕“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科学发展”这一主题,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创作构思新颖、宣传节能减排的先进典型和好的做法和措施的文章。征文活动启事已刊登在6月13日的《丽江日报》**版上,征集到的好文章将陆续推荐到《丽江日报》刊登。征文活动将持续到11月15日。
三、建立节能减排宣传教育基地
县经贸局配合县教育局将**县中心中学作为全县的中小学生节能教育基地,利用地理课和思想品德课开展“节能减排一堂课”活动,向学生介绍我国的能源资源缺乏的现实,宣传节能减排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节能宣传周期间,共有1000余名学生参加了“节能减排一堂课”活动。
四、县经贸局委托**电视台制作了一期“节能减排看**”电视专题片
电视专题片全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经济取得的成就和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直观地反映出节能减排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对工业企业、建筑节能、交通运输、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等节能减排典型进行采访,重点是**节能减排的形势和取得的成绩。专题片在**电视台黄金时间每天播出三次,连续播放了一周。
五、节能减排知识现场咨询活动
6月20日县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12个成员单位在县城文化广场设立节能减排知识咨询点,散发节能减排宣传单,接受群众现场咨询。活动当日接受群众咨询200多人次,发放节能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宣传资料1000多份。
六、《节约能源法》宣传
县经贸局组织了一辆节能宣传车,刻录了《节约能源法》vcd,利用各乡镇赶集人员相对集中的机会,轮流到各乡镇主要街道和路段播放《节约能源法》,并发放节能知识和《节约能源法》宣传资料。节能宣传周期间,宣传车播放《节约能源法》8天,发放节能知识和《节约能源法》宣传单4000多份。
七、组织开展节能减排竞赛活动
为进一步推动工业企业“当好节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经研究,决定由县总工会、县环保局、县经贸局主办,由华盛公司承办,在全县企业职工中开展“华盛杯”节能减排立功竞赛活动。
(一)竞赛主题: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二)活动分二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以及前期准备阶段
时间:7月20日—7月30日,确定参赛单位、落实各项事务,做好分工,拟订活动子方案。
第二阶段:活动开展,共举行两项活动,具体安排为:
1、“华盛杯”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金点子大比拼
时间:8月1日—8月30日
内容:以“查跑冒滴漏、比节能创新、看节约贡献”为主题,以单位、部门、班组、处室、个人为单位皆可,提出关于“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小发明、小创新、小革新、小攻关、小建议等,参赛人员填写《“华盛杯”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金点子申报表》,要求内容详实,具有可操作性。一人可填报多项项目。项目申报截止时间:8月30日下班前报送至竞赛活动办公室。
由县总工会、县环保局、县经贸局、华盛公司四单位的领导、专家联合组成评委会,在 9月1日组织考评、材料评审,评出获奖人员并公布。
2、“华盛杯”节能环保知识竞赛活动 共2页,当前第1页1
参赛范围:全县17户重点能耗企业必须组队参赛,邀请其它企业积极组队参加。
报名时间:8月1日—15日,竞赛内容以节能减排、安全环保为主题,复习资料报名时在县总工会办公室领取。
每支参赛队伍由3人组成,于8月29日下午15:00—19:00举行笔试,以队员笔试得分汇总进行排名,按得分高低筛选五支队伍进入决赛。
决赛采用现场答题和演讲的方式进行
时间:9月26日19:00----21:30
地点:华盛公司大礼堂
演讲环节:每个队推选一名队员进行演讲,演讲题目自定,但不得偏离“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主题,每位选手演讲时间限制在5分钟内,由评委打分,答题和演讲得分之和即为该队的总成绩,根据得分高低排出名次并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