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疗废水处理方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疗废水处理方式范文1
关键词:医院污染;类型分析;防治措施
环境是人们生存的基本,但是我国现阶段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需要控制环境污染。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在日常运作中,因为从事医疗、预防以及保健工作,所以会产生大量的医疗垃圾,一旦处理不慎,将带有细菌或者有害的化学物质传播传去,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从而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为了控制这种状况的产生,改善医院的环境,防止造成环境污染,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1 污染现状及其处理措施
1.1 医院废水
因为医院所从事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在运作经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病菌和病毒,其来源有的来自门诊和病房,有些是洗衣房和厕所的污水,在放射科和检验科等需要化学处理的科室中还会排放含有大量化学物质的废水,这些都是属于化学废水。在日常的食堂和宿舍运转中,也会有生活废水的产生,这些都是医院废水的来源。将医院的废水与日常的生活废水进行对比中,其含量组成比较复杂,并且不同的科室所排放的污水成分也是不同的。
对于医院的废水处理,目前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预处理、物化或者生物处理和消毒。预处理主要是利用化粪池对废水中固体物质进行过滤;然后利用生物处理来降低废水中污染物浓度以达到排放的标准;最关键的步骤是进行消毒。对医院的废水进行处理与一般的工业废水还不相同,医院废水的处理主要是进行消毒,将致病微生物和粪大肠菌群消灭掉,减少传染的发生。
1.2 医疗废弃物
在医院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都会携带致病微生物,如果没有经过消毒措施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所以一般都要经过集体的消毒处理,其中主要的废弃物来源如下:(1)感染性废物:主要是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病原体的培养基,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等;(2)病理性废物:人体组织、器官,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3)损伤性废物:解剖刀、手术刀、玻璃仪器等废弃的医用锐器;(4)药物性废物:废弃的一般性药品;(5)化学性废物: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6)放射性废物:被辐射核污染过的固态、液态和气态材料。
在现阶段的医疗废弃物处理中,基本都是采用的焚烧,焚烧能够将废弃物中的致病微生物彻底消灭,并且在焚烧之后,会产生无机灰分,固体废弃物的体积也有所减少,减少了运输和处置时所占据的空间。但是在运输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污染。在废弃物焚烧的过程中,也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这也是一项需要研究的问题。还可以对垃圾进行破碎和压缩处理,但是在进行处理之前要对其进行消毒。与焚烧处理相比,有机堆肥的费用会低一些,还可以得到熟化的肥料,但是这种处理方式的消毒效果不好,垃圾里的致病微生物不能够被彻底的消灭,所以还需要进行化学消毒来处理。卫生填埋是医疗废弃物最终处理方法,医院经过消毒或焚烧处理的废弃物和剩余残渣都将送至卫生填埋场填埋处置。
1.3 噪声污染源分析
螺旋CT机在正常运行时,由于CT机发出的x射线束的直射、散射和泄漏辐射有可能造成周围环境辐射水平异常,这就是我们所要防护的要素。CT机产生的x射线束在开机时产生,并在关机时立即消失,没有剩余辐射和活化问题。CT机在运行时,不产生放射性废气、废液和废水。核磁共振仪(NMR)在运行时发射1.29MHz的电磁波,该电磁波在开机时产生,关机时消失。同时也不产生放射性废气、废液和废水。
处理的措施一般都是在进行设备安装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程序执行,注意安装的精度与准确度,尽量的减少设备在运转期间发生的震颤。此外,还可以对这些设备使用的房间进行特殊的设计,减少噪声的扩散范围。
1.4 空气污染
医院中的空气质量非常差,因为在燃煤蒸汽锅炉运行的过程中,会向大气中排放很多的污染物,而在面积较小的医院中排放的密度又较高,所以空气质量较差。在对医院内的废弃物进行焚烧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散发到空气中造成污染。在医院使用药品的过程中,药品也会散发出污染气味,同时室内消毒工作也会产生有害物质。在医院内的病人呼吸、打喷嚏等行为,也会有传染性的物质进入到空气中。
要使医院内的空气污染问题得到解决,有以下措施可以采纳。首先医疗废弃物最好送到院外的焚烧处置设施中进行处理;其次加强医院药品的管理,防止药品污染;设置有效的空气通风系统,保证室内的空气品质;另外选用一些污染轻的消毒器材,采用正确的消毒方式也对空气污染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 污染防治对策与措施
2.1 水污染防治措施
酸性废水处理采用中和处理,如使用氢氧化钠、石灰作为中和剂,将其投入酸性废水中混合搅拌,PH一般控制在6~9方可排放。含铬废水处理采用化学还原沉淀法,在酸性条件下,向废水中加入还原剂,将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然后再加碱中和,调节PH值8~9,形成氢氧化铬沉淀,出水水质达标后排入医院的污水处理站。传染病区污水与非传染病区的污水进行分流,不得将固体传染性废物、各种化学废液弃置和倾倒排入下水道。传染病区废水首先经过消毒后排入污水处理站;传染病区设置专用化粪池,收集经消毒处理后的粪便排泄物等传染性废物。
2.2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院内普通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建设专用的生活垃圾储池,要求有防渗防雨淋设施,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运至城市垃圾填埋场处置,严禁医疗垃圾混入普通生活垃圾收集系统。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应当防止造成包装物或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应当使用防渗漏、防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的专用运送工具。
2.3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一是在设计中应选用质量过关的低噪声设备。二是在设备安装时应注意保证安装精度,并采取减振基础。三是对风机、空压机等以空气动力性噪声为主的设备。四是泵房水泵安装时应采取减振基础,泵座基础安装弹性衬垫和保护套,泵进出口管路加装避震喉,水泵电动机安装隔声罩,并将水泵设置在地下室内,以降低车间内噪声向外环境辐射。
2.4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污水处理站排放的气体可采用碱液吸收+活性炭吸附+紫外灭菌工艺处理恶臭气体,最终净化后的气体由排气筒排放,排气筒的高度为44m。在厨房排烟系统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净化效率在75%以上,厨房油烟的排气筒高度应大于22m(高于综合办公楼高度1m)。
3 结束语
医院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地方,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对于周围的空气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如果处理不当,将会严重的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我国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为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保护环境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话题。对于医院在运行期间产生的污染,一定要进行控制。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研发出更先进的技术来治理环境污染,为人们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李金惠,杨连威.危险废物处理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医疗废水处理方式范文2
[关键词]医院污水;病毒;水资源
[Abstract] Based on China's actual situation of hospital sewage treatment and China's status and experience of more m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will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of hospitals in China, based on these thre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ospital against hospital sewage contains a variety of pathogenic viruses, bacteria and parasite eggs great harm to human life and health of the particularity. In the environmental benefits of priority under the premise of full consideration of economic strength, economic efficiency, water use, site, and other on the basis of a combination of factors put forward three kinds of different features for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hospit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grams and processes.
[Key words]Hospital sewage; Virus; Water resources
引 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会逐渐由温饱满足型过渡到“物质富足+环境优美型”,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不再仅仅是单一的物质,同时和谐、优雅的环境已成为人类更高层次的追求。因而为满足人们对环境卫生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面对众多且各具特点的医院污水处理方法和设备,针对各类医院的不同特点,如何提出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且适合我国国情的医院污水处理方案,是摆在我国环境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浅见,以供各类医院在改造、扩建和新建时参考。
1、医院污水的定义、特征及分类
1.1定义
医院污水是指医院(包括综合性医院和各种专科医院及门诊)、疗养院等排放的被病原体或放射污染的水。但本文在此,对被放射污染的污水处理暂不作讨论。
1.2特征
医院污水大多来自病房、门诊、注射室、化验室、制剂室、手术室、洗衣房、卫生间和浴室等场所,因此含有多种病毒、细菌和寄生虫卵等致病性微生物[1]。与市政、生活、餐饮服务业产生的污水相比,它具有水量小,危害大的特点。如不经消毒处理,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或环境水体会严重污染水源,传播疾病,甚至引起传染病的流行和爆发,危害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生命健康,给社会造成混乱。
1.2.1污水量
医院排放的污水量取决于许多因素,据统计,它与医院的规模,主要是病床数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医院平均排水量约占用水量的80%,400床及以上医院,污水量800L/床.日;200-400床医院,污水量560L/床.日;200床以下医院,污水量200L/床.日。一年中,夏季产生的污水量最大,其它季节则要减少20-30%。一天中的排水量也不均衡,通常在上午7-9时、下午18-20时出现2次高峰,高峰排水量与小时平均排水量之比为1.7-2.5[2]。
1.2.2污水水质及副产物--污泥
环境统计资料表明:医院总排污水中,大肠菌群96-230×106个/L,细菌总数1.3-1.5×105个/mL,肠道致病菌检出率30-100%,悬浮物(SS)50-150mg/L,生物需氧量(BOD5)30-132mg/L,化学耗氧量(CODcr)110-650mg/L,PH值7.0-8.0,除主要污染因子致病病原体外,还含有粪便、纸屑、棉球、药物残液及洗涤剂等[2]。
此外,医院污水中含有固体悬浮物质,这些固体物质经过滤、沉淀产生污泥,其含水率为95-97%。原污水中80%以上的病菌、90%以上的寄生虫卵被浓集在污泥中[3]。
1.3分类
目前,在我国既有大型的综合医院(科室齐全,且病床数400张以上),也有各种专科医院、门诊,如传染病医院、肿瘤医院、眼科医院、牙科医院或门诊等专业性医院、门诊,同时又有各类大小不等的中小型医院、乡镇医院、厂矿医院密布于居民小区、小城镇和乡村之中。由于这些医院的规模、分工各有侧重,因其接诊病员疾病种类的不同,产生的污水量及污水中病原体的数量和种类,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考虑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场地面积及医院的经济实力的同时,根据我国医院污水处理的实际情况和我国的现状,本文将我国的医院分为三类:一类为大型综合医院;二类为传染病医院及肿瘤医院;三类包括中小型医院、乡镇医院及传染病医院和肿瘤医院以外的专科医院和门诊,以便针对不同类型的医院制定相应的污水处理方案。
2、医院污水处理的目的和方法
2.1目的
医院污水处理的首要目的,就是要消灭医院污水中的大量的致病病原体、切断污染源,保护水资源和人民的生命健康。杜绝医院前门治病,后门放毒的弊端。此外,对于用水量较大的大型医院,为了节省和保护水资源、减轻环境负担、变废为宝,考虑废水回用时,还应消除水中的异味和富营养型物质氮、磷及大量的有机物,以便供卫生、园林绿化等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用水设施使用。
2.2处理方法及分类
2.2.1悬浮物的处理
经化粪池沉淀后的污水,仍然飘浮着大量的悬浮物,为防止水泵和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堵塞,应用格栅拦截较大的杂物。格栅间隙一般为16-25mm,格栅之后还应设置便于清理的格网。
2.2.2有机物的处理
污水中有机物的处理方法,目前比较成熟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生物氧化(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CASS工艺、沼气技术处理工艺、化学絮凝沉降处理工艺[4,5]、强氧化剂氧化处理工艺等。以上处理工艺的主要优缺点及适用对象详见表1。
2.2.3致病病原体的处理
(1),水中致病病原体的处理
医院污水中的主要污染因子致病病原体的处理是医院污水处理的主要任务。目前,比较成熟的方法主要有:氯化消毒法(消毒剂包括次氯酸钠、氯片、漂白粉、液氯、氯气等)、过氧乙酸消毒法、ClO2消毒法、臭氧消毒法及放射性处理法、紫外线处理法等物理方法。以上处理工艺的主要优缺点及适用对象详见表2。
(2),污泥中致病病原体的处理
由于原污水中80%以上的病菌、90%以上的寄生虫卵被浓集在污泥中,所以污泥的处理一定要谨慎从事。
污泥的处理方式一般有如下六种:一、熟石灰法(或863消毒王),二、焚烧法,三、污泥熔化法,四、高温堆肥法,五、放射性处理法,六、紫外线照射法。其中熟石灰消毒法,具有投资少(不需要特殊设备)、成本低、环境危害小等优点,且能有效的杀灭绝大多数大肠杆菌、蛔虫卵和染人型结核杆菌等致病病原体,又几乎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故在大型综合医院、中小型、乡镇医院及非传染性专科医院和门诊皆宜采用熟石灰消毒法消毒污泥。其中石灰投加量为:每升污泥约15g,使PH值达11-12,充分搅拌均匀后,静置30-60分钟(也可采用863消毒王进行处理,但单位污泥的处理费用高于熟石灰法)[10]。
其次由于传染病医院及肿瘤医院中,所接诊的大部分病员具有极高的传染性。其排出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极具传染性的病毒、病菌和寄生虫卵,这些传染性极大的病毒、病菌和寄生虫卵,即使少量通过城市下水管道或排污渠传入社会,也有可能引起重大的传染病流行或爆发。因而为做到万无一失,确保传染型病毒、病菌和寄生虫卵被100%的杀灭,在传染病医院及肿瘤医院推荐使用焚烧法。
传统的垃圾焚烧炉,主要有马丁炉、回转炉、炉排炉等,但皆存在燃烧不完全、产生二次污染,且设备投资大的问题。而再燃式多用途焚烧炉,因采用二次燃烧及一系列新技术。达到了净化效果好、有机物燃净率高(高于99%)、无二次污染、占地小、耗能低的效果,从而成功的解决和弥补了传统的垃圾焚烧炉原有的缺点[11]。故建议采用再燃式多用途焚烧炉处理传染病医院及肿瘤医院污水所产生的污泥。此外,该焚烧炉在处理被特殊性传染病(如SARS之类的传染性极强的传染性疾病)的病菌或病毒污染的被子、衣物、口罩、手套、毛巾、纱布及废弃的医疗器械等固体医院垃圾方面也有着十分优异的性能。
3、处理方案的优化组合
3.1大型综合医院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考虑到大型综合医院多数处于寸土寸金的都市繁华地带,具有病床多、污水量大、经济实力强、卫生和园林绿化用水量大等特点,适合于占地少、布局紧凑、污泥少、节能、杀菌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且达到中水回用要求的CASS工艺+化学法制ClO2消毒工艺(处于城区中,且有经济实力、卫生、冲洗、园林绿化用水较多的中型医院也可采用此工艺),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CASS工艺法(即周期性活性污泥法)是美国川森维柔废水处理公司1975年研究成功的。它是在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用间歇式反应器体系的连续进水,周期排水延时爆气好氧活性污泥工艺,它将均衡、初沉、爆气、二沉、生物脱氮、好氧处理等过程都在CASS反应器中进行,因而工艺简洁、布局紧凑,是对传统的好氧活性污泥法的根本变革[12]。
其次,二氧化氯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快速、多功能、持续时间长、使用方便,且制造成本较低的杀菌消毒剂,是被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的一种安全高效杀菌剂,是国际公认的氯系消毒剂的最理想的更新替代产品,其有效氯是氯的2.63倍,杀菌能力是氯的5倍。其优良的杀菌消毒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可杀灭水体中的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细胞芽孢、真菌、分枝杆菌和病毒等;b.能有效的破坏水中的微量有机污染物,如苯并芘蒽醌、氯仿、四氯化碳、酚、氯酚、氰化物、硫化氢及有机硫化物等;c.能很好地氧化水中一些还原状态的金属离子如Fe+、Mn2+等;d.能降低水溶液的色度、浊度和异味;e.对藻类有杀灭作用[7,13]。故大型医院宜选用CASS工艺+化学法制ClO2消毒工艺处理医院污水,以下简称“新大型医院污水处理工艺。
某大型医院拥有床位1200张,日均用水量约980m3,原来直接采用Cl2消毒法。该设施运行近十年以来,虽然水质能基本达到《医院污水排放标准》(GBJ48-83)的各项指标的要求,但不能作为中水回用,还需输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在该装置运行期间,曾发生一次因氯气泄漏引起的中毒事件,因此原工艺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该医院考虑到:a.原设备已经部分老化,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氯气泄漏易造成人员中毒);b.近来城市供水价格的不断上涨及医院园林绿化、卫生冲洗用水不断增加;c.保护环境的需要(因Cl2易与水中有机物反应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卤代烃类有机物)等原因。该医院结合医院综合改造投资135.3万元对原污水处理设施按图1所示工艺流程方案进行了改造。
改造后,由于CASS工序已把污水中的绝大部分有机物分解完毕,所以氧化剂ClO2用量大大减少。虽然新大型医院污水处理工艺与氯气直接消毒工艺相比,存在着用电多、消毒剂单价高、基建投资大的问题。但由于处理单位污水消耗氧化剂数量的减少,吨水处理的综合费用(含药耗、人工、电耗和设备折旧)与原工艺相比仅增加了0.37元,其中增加部分,主要是设备折旧费用(折旧期按十年计算)。但考虑到处理后的污水水质除元素磷的浓度稍微超过GB8978-1996所要求的一级排放标准以外,其它指标都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所要求的一级排放标准,能完全满足医院本身卫生及园林绿化的用水要求,所以每年可节约水费(水价按每立方米3.0元计算,排水量按用水量的80%计算):
980m3/d×365d/a×(3.0-0.37)元/m3×80%≈75万元/a,
即基建和设备投资只需2年就可以从中水回用所节省的水费中全部收回。其处理前后的污水水质如表3所示
3.2传染病及肿瘤医院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传染病及肿瘤医院,一般规模小、床位少,其污水量虽然不大,但各种病菌和病毒比较集中,且危害极大,一旦传入社会引起流行病的爆发的可能性极大,如2003年春季发生的波及半个中国的SARS病毒,不允许丝毫流入医院之外的环境。因此,为确保像SARS之类的病毒100%的消灭,其污水和污泥的消毒工艺,必需贯彻环境优先的原则,确保万无一失。因此建议使用比一般医院更强的氧化剂和更安全的方法。目前,比较成熟、且设备维修有保障的氧化能力仅次于氟,且不但能杀灭细菌,更能杀死病毒和芽孢的臭氧作为污水的消毒剂,污泥也应采用焚烧法处理。同时,在环境优先的原则下,兼顾经济实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多方面因素,其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详见图2(有经济实力、且卫生及园林绿化用水较多的医院,有机物的处理可参照CASS工艺执行,但投资需较长的年限才能收回)。
某传染性医院拥有床位300余张,日用水量260立方米。按图2所示的工艺方案投资20.3万元(主要是臭氧发生器及锅炉的投资)进行了改造。改造后其污水及污泥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医院污水排放标准》(GBJ48-83)的各项指标的要求,彻底消除了传染病通过医院污水传播的隐患,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也为将来医院接诊SARS之类对社会危害极大的传染性疾病的病员打下了一定物质基础。同时建议各地必须要未雨绸缪,保证一定的区域之内至少有一所,在各方面都具备接诊SARS之类对社会危害极大的传染性疾病的传染病医院,以免届时措手不及。
3.3中小型及乡镇医院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中小型医院、乡镇医院及传染病医院和肿瘤医院以外的专科医院和门诊具有数量多、分布广、经济基础薄弱、设施简陋等特点。目前,众多此类医院因资金和其它问题,绝大多数的污水基本没有经过严格处理,给环境卫生埋下了很大的隐患。鉴于此类医院污水量较少、资金紧张等原因,建议采用图3所示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目前,因资金、环保意识等问题应用该工艺方案的中小型医院、乡镇医院还无具体实例。
结 语
本研究在认真分析了各类医院的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并根据我国医院污水处理的实际情况和我国的现状,将我国的医院分为三类。在环境效益优先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经济实力、经济效益、水资源利用、场地及其它综合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别医院污水的处理方案和工艺流程,供各类医院改建、扩建和新建时参考。在参考时对具体问题还应具体分析,才能确保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萧正辉,王世聪主编.医院污水处理[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9-26.
[2] 刘春.医院污水处理方法的选择[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1,第25卷(第2期):57-59.
[3] 宋贤英,包薇红.医院污水治理技术探讨[J].环境导报,1999,第4期:30-31.
[4] 丁保宏,王晓立,孙彩兰,程床.医院污水的化学处理方法研究[J].抚顺石油学院学报,2003,第23卷(第2期):24-35.
[5] G. Sun, K. R. Gray, A. J. Bilddestone. Treatment of Agricultural Wastewater in Downflow Reed Beds: Experimental trials and man theoretical Model,1999,69(1):Jan.
[6] 陈志莉,叶茂平.医院污水处理技术[J].环境科学技术,2003,第26卷(第6期):49-50.
[7] 吴克宏,邓正栋,谢思桃.医院污水处理技术综述[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1,Vol.32 No.1:40-42.
[8] Rook JJ. Formation of haloform during chlorination of natural water Treatment Exam[M], 1974, 23:234-243.
[9] 李树猷.生活饮用水处理技术发展动态[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0,17(4):253-255.
[10] 刘春.医院污水处理方法的选择[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1,第25卷(第2期):57-59.
[11] 熊鸿斌,王海云.医院污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J].安徽化工,1998,总第92期:26-28.
医疗废水处理方式范文3
2021年卫生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的危害,在各类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迅速、规范地进行应急处理,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保障经济发展,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天津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及有关法规规定,结合南开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突发事件及其界定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直接关系到公众健康和社会安全的公共卫生事件。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影响公众健康的自然灾害、危害严重的中毒事件、影响公共安全的放射性物质泄漏事件、放射性危害事件、各种危害健康的恐怖袭击事件、群体不明原因疾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健康的事件等等。辖区内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即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一)重大传染病疫情
1.发生鼠疫、肺炭疽、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
禽流感暴发;
2.发生动物间鼠疫,发生布氏菌病和炭疽等流行;
3.乙类、丙类传染病暴发或者多例死亡;
4.发生脊髓灰质炎野毒株感染病例;
5.发生罕见或者已消灭的传染病;
6.出现新发传染病或者疑似病例;
7.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传染病疫情;
8.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重大疫情。
(二)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中毒人数超过30人或者出现死亡1例以上的饮用水、食物中毒事件;
2.短期内发生10人及以上急性职业病或者职业中毒事件;
3.有毒有害化学品、生物毒素等引起的集体性急性中毒事件;
4.有潜在威胁的传染病动物宿主、媒介生物发生异常;
5.医源性感染暴发;
6.免疫接种、药物预防引起的群体性反应或者死亡事件;
7.严重威胁或危害公众健康的水、环境、食品污染
和有毒有害化学性物质泄漏等事件;
8.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9.发生生物、化学、核和辐射等危害公众健康的恐怖袭击事件;
10.放射性污染、丢失放射源和人员受超剂量照射等事件;
11.自然灾害引发的疫情或者中毒事件;
12.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二、工作原则
(三)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提高全社会防范突发事件发生的意识,按照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的原则,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建立并实行对可能引发各类突发事件因素的监测、分析、预测、预警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四)统一指挥、属地负责
在政府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卫生局及有关部门要按照预案规定的职责开展工作。发生突发事件的区域内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配合政府、街道办事处、卫生局及有关部门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五)快速有效、减少损失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要不失时机地做出快速反应,
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尽最大努力和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少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开展突发事件防范和处置的相关研究工作。及时总结控制工作成效,沟通信息,推广经验,完善应急处理技术规范。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方法。科学、规范、有序地处置突发事件。
三、组织指挥体系
(七)卫生局成立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由卫生局局长担任,负责领导、指挥全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卫生局。办公室由疾病控制、医疗救治、卫生监督等科室、部门有关人员组成。负责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和医疗救治工作。
(八)成立评估和技术指导组织。
分设突发事件评估组、医疗救护技术指导组、预防控制技术指导组和检测技术指导组。各组由相应的专家组成。
(九)卫生局组建医疗卫生应急队伍。
(十)卫生局组建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中心,设在卫生防病站。
四、参与突发事件处理的有关机构、组织职责
(十一)卫生局
1.负责草拟和修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并报政府批转执行;
2.组织协调卫生技术力量,防止、控制突发事件的蔓延和继续发生;
3.对医疗救治、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根据取得的经验,不断完善各项防治方案;
4.组
织推动社会心理卫生、卫生科普知识宣传、咨询等工作,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5.组织突发事件处置相关人员的培训;
6.建立检查制度。督导检查本预案各项措施在平时或者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的实施情况。
(十二)防病机构(含结防所)
1.做好突发事件的监测报告与预警;
2.确认突发事件性质。做出事件的发展趋势报告和评估;
3.负责核实疫情,提出疫点和疫区的划定意见。参与对控制疫情的组织实施工作。负责疫点、疫区消毒隔离等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汇总、分析、评估疫情;
4.建立紧急控制物资储备库。储备消杀药品、检测试剂、防护用品和相关器械等;
5.对突发事件预防控制效果进行评估后,提出改进建议;
6.对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评价。负责对在医疗机构外死亡的传染性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尸体进行消毒处理;
7.具体落实对预防控制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进行培训;
8.承担社会心理卫生、卫生宣传教育和预防医学咨询服务工作;
9.依据有关规定实施其它疾病预防控制措施;
10.承担对应急处理单位的技术指导工作。
(十三)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1.参加突发事件的现场取证和违法事实的调查工作;
2.监督检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措施或疫点、疫区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
3.监督检查收治病人的医疗机构及有关卫生单位的消毒、隔离、防护和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工作;
4.监督检查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
5.监督检查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的疫情报告和突发事件中危害公众健康,造成人员病、死、伤的报告情况;
6.监督检查公共场所消毒;
7.监督传染性疾病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疫点环境的消毒的落实情况;
8.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的消毒产品、防护用品的质量;
9.监督检查学校、托幼机构和公共场所等预防控制工作;
10.依法进行其它监督检查工作。
(十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1.按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和突发事件所涉及病例的报告;
2.负责病人的诊断、治疗和管理工作;
3.负责病房消毒、隔离工作;
4.对医疗机构内病人或疑似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排泄物进行卫生处理;
5.负责对医疗机构内死亡的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尸体进行消毒处理;
6.协同疾控机构或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中心完成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相关检验物、样品采集等工作;
7.负责医务人员的培训和个人防护;
8.进行疾病及有关防治科学知识的卫生宣传教育工作;
9.依据有关规定开展其它防治工作;
10.建设符合应急工作要求的门诊、病房。
(xx)医疗卫生应急队伍
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常备机动队伍。由预防控制、医疗、卫生监督三部分组成。负责处置突发事件,参与和指导各级医疗卫生等机构进行应急处理。
1.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检测检验、事件的分析、评估和上报;
2.协助和指导突发事件的现场救援、转运和后续治疗;
3.督导各项现场应急处理措施的落实;
4.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业务培训和咨询等。
(十六)评估和技术指导组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成立评估和技术指导组,下设突发事件评估组及医疗救护、预防控制和检测三个技术指导组;承担社会心理卫生教育和咨询工作。
1.突发事件评估组: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信息,为公共卫生政策和法规的实施提供咨询;预测突发事件发展趋势,提出启动和终止预案的建议;
2.医疗救护技术指导小组:指导医院的诊断、救治和医疗单位内医务人员防护、消毒隔离等工作。负责重点病例的诊断。
3.预防控制技术指导小组:指导防止突发事件危害进一步蔓延应采取的预防措施、流行病学调查、疫情统计报告、消毒隔离与个人防护等预防控制工作。
4.检测技术指导小组:指导并开展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事件发生的样本采集、运送和病原学检测等工作。
(十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中心
1.突发事件发生时
(1)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组织工作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对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或相关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场监测、现场采样、疫点消毒等工作;迅速查找突发事件原因,并按照突发事件应急报告要求,及时报告。
(2)提出防治措施、进行应急处理;协助各医疗单位进行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救治工作,对密切接触者或相关人员采取有必要的控制措施;全面负责疫点、疫区现场的防疫控制工作。
2.日常工作
(1)对传染病疫情和各类突发事件的信息资料以及其他国家、地区的相关疫情和信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报告,为政府采取预防与控制应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组织制定相关工作方案,收集、整理相关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突出突发事件的预警功能。
(2)置备、储存、保管突发事件所需应急设备、药品器械,现场防护用品、通讯设备、交通工具等等。
(3)对相关疾控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进行
模拟演练并对演练结果进行评估。
(4)组织开展社会心理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五、突发事件应急报告
(十八)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发现突发事件,必须在1小时内向卫生防病机构报告;
卫生防病机构应迅速进行核实,并在2小时内报告卫生局和市卫生防病中心;卫生局必须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报至政府和市卫生局;政府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报至市政府。
(十九)卫生防病机构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首次报告内容包括未经确认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隐患的相关信息,应说明信息来源、危害范围、事件性质的初步判定、可能原因、病例发生和死亡分布及可能发展趋势和拟采取的主要措施。
通过《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上报。
(二十)卫生防病机构在进一步调查基础上,尽快做出阶段和总结报告,阶段报告包括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诊断和原因;
总结报告包括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总结,分析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防范和处置建议。通过《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上报。
(二十一)卫生局(含卫生防病机构)在接到毗邻
地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相关疫情通报后,要做好应对准备,必要时应及时通知辖区疾控和医疗机构。
(二十二)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现严重威胁或危害公共健康的水、食品污染、有毒有害化学性物质泄露、发射性污染等特大、重大事故时,主管部门、当事单位、个人要立即向卫生局和有关部门报告。
(二十三)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六、突发事件分级(执行市级分级标准)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事件划分为四级:蓝色预警、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
(二十四)蓝色预警
1.发生腺鼠疫,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20例;
2.其他省市已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发生、本市存在传入可能,但未发现疑似或临床诊断病例;
3.发生霍乱,1周内发病10例以下;
4.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100人,无死亡病例报告;
5.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人以下,未出现死亡;
6.一次放射事故超剂量照射人数10~50人,或轻、中度放射损伤人数3~10人。
(二xx)黄色预警
1.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或周边省市及地区疫情上升;
2.1周内霍乱发病10~30例,或疫情波及2个及以上区(县);
3.1周内在一个区(县)内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
4.在一个区(县)域内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5.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或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在学校、地区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的;
6.预防接种或学生预防性服药出现群体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
7.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50人,或死亡5人以下;
8.一次放射事故超剂量照射人数51~100人,或轻、中度放射损伤人数11~20人。
(二十六)橙色预警
1.局部地区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续发病例,或发生局部暴发;
2.腺鼠疫发生流行,流行范围波及2个及以上区(县),在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病20例及以上;
3.霍乱在一个区(县)范围内流行,1周内发病30例及以上,或疫情波及2个及以上区(县),1周内发病50例及以上;
4.乙类、丙类传染病疫情波及2个及以上区(县),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
5.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其他区(县);
6.预防接种或学生预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
7.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8.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或死亡5人及以上;
9.一次放射事故超剂量照射人数101~200人,或轻、中度放射损伤人数21~50人,或重度放射损伤人数3~10人,
或极重度放射损伤人数3~5人;
10.鼠疫、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霍乱、脊髓灰质炎等菌种、毒种丢失。
(二十七)红色预警
1.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
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波及2个及以上区(县),并有继续扩散趋势;
3.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涉及多个省份,并有扩散趋势,造成重大影响;
4.发生新发传染病或已消灭传染病;
5.一次放射事故超剂量照射人数200人以上,或轻、中度放射损伤人数50人以上,
或重度放射损伤人数10人以上,
或极重度放射损伤人数5人以上;
6.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认定的其它特别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七、应急处理
当接到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蓝色预警级别)报告后,卫生局应立即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并对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必要时,向政府提出成立区级应急处理指挥部的建议。同时,迅速组织医疗、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处理工作,并按照有关规定,向政府和市卫生局报告。
发生较重、严重、特别严重(黄色、橙色、红色预警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立即报告市卫生局和市政府,并进行应急处置。
(二十八)启动预案
1.当天津市突发事件达到黄色预警程度时,卫生局应急办公室根据黄色预警的要求,将有关情况立即上报政府和市卫生局。
2.当突发事件达到橙色预警、市政府决定启动市级预案时,卫生局提请成立区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并
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别和处理需要,设置由有关部门组成的若干工作组。
(二十九)应急措施
应急处理工作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落实各项控制措施,有效地控制事态发展。
1.区卫生局在征得区政府同意或批准后,紧急调集、调配各类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设施、设备进行应急处理工作。组织应急处理队伍迅速赶往现场,开展医疗救护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2.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应急队伍到达现场后,尽快制定流行病学调查计划和方案,专业技术人员按照计划和方案,对突发事件累及人群的发病情况、分布特点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3.实验室检测。卫生防病机构按有关技术规范采集足量、足够的标本,送市级或区级实验室,必要时送国家应急处理功能网络实验室检测,查找致病原因,协助市防病中心的病原查询和病因诊断工作。
4.划定控制区域。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区政府报经市政府决定,可以宣布疫区;经市政府决定,可以对甲类传染病疫区实施封锁。对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根据污染食品扩散和职业危害因素波及的范围,划定控制区域。
5.采取控制措施。根据突发事件类别和应急处理需要,按规定采取以下控制措施:病人和疑似病人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易感人群应急接种,疫点消毒,水源保护,污染食品追回和封存职业中毒事故物品等。
区卫生局报请区政府可以依法发出公告,采取限制或者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停工、停业、停课;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等紧急措施。对流动人口进行预防工作,落实控制措施,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的措施。
6.追踪调查。防病机构根据疫情线索,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查明传播链。并向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报情况。
7.开展医疗救治。区卫生局按照医疗救治方案启动指定的专门医疗救治网络,开展病人接诊、收治和转运工作。实行重症和普通病人分别管理。对疑似患者及时排除或确诊。做好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和医疗垃圾处理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和污染。要进行传染病和中毒病人的报告。对因突发事件造成的病人,任何医疗机构不得拒绝接诊。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中毒事件,按照相关的应急处理和医疗救治方案进行现场救援、病人转运、后续治疗工作。对新发传染病作好病例分析与总结,积累诊断治疗的经验。必要时,请市卫生局或卫生部派出医疗专家组,参与和指导医疗救治工作。
8.督察与指导。区卫生局负责对辖区内的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
9.普及卫生知识。针对事件性质,开展社会心理卫生、医疗卫生知识宣教,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消除公众心理障碍,开展心理应激和危机干预工作。
10.进行事件评估。应包括事件概况、现场处理调查概况、患者救治概况、所采取的措施、效果评价等。
(三十)终止预案
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进展和突发事件专家评估委员会的评估建议,市卫生局向市人民政府适时提出预案实施终止的建议。区卫生局报告区政府后,执行终止预案。
八、工作保障
(三十一)技术保障
1.区卫生局负责建档,列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名单及相关个人技术档案资料。同时列出相对应的第二梯队名单及其技术档案资料。
2.区卫生局负责组织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开展突发事件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推广最新知识和先进技术。建立考核制度。
区卫生局按照预案的要求,在市卫生局指挥下,统一组织、定期安排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演练工作。演练形式有:对单一突发事件从指挥到救治处理的全过程演练;局部演练;指挥系统、救治系统,涉及预案各系统、各单位、多发事件的全过程演练。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由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系统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业务培训。平时要针对不同学科举办培训班。需要公众参与的应急演练必须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3.常规监测。加强实验室建设,按照市卫生局的要求,建立统一的突发事件监测、报告组织网络系统。包括:法定传染病监测报告组织网络、卫生监测组织网络、实验室监测网络、监测医院监测网络、突发事件报告网络等。
4.医疗救治网络。按因地制宜、平战结合、防治结合的原则,建立医疗救治网络。该网络由指定的急救机构(包括市、区县急救机构和院内急救机构)、综合医院、市、区(县)传染病专科医院、后备医院及职业病防治机构组成。针对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别的突发事件,指定不同的医疗机构承担应急工作。医疗救治网络机构之间建立有效的横向、纵向信息连接机制。
5.信息系统。建立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决策支持与指挥调度的技术平台。承担辖区突发事件及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和应急处理工作。
(三十二)物资保障
1.建立已知可引起重大突发事件现场处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常备储存系统。包括:诊断试剂库、血清库、疫苗库、药品库、特效毒剂库等。
2.建立与突发事件相关的诊断,救治仪器装备储备系统。
3.建立应急物资信息管理系统。明确各种物资的储备、运行、功能状态标准,确保可迅速调配使用。
4.健全应急物资资产更新规定和操作规范,并强制执行。确保应急物资使用时的可靠性。
(三十三)经费保障
1.为了保证我市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机制的正常运行,区卫生局要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项基金,并建立相应的补充机制。
2.每年公共卫生事业经费的比例占卫生事业费的比例应逐步提高到30%-50%;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区卫生局财务部门应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必要时,可向区政府申请专项拨款。
(三十四)人员保障
1.卫生局要组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备队,随时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2.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中心按照工作职责,配备各类
专业人员,并保证工作人员的相对稳定性,保障日常工作正常运转;
3.充实专业技术人员,扩展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项目;
4.不断完善社区防疫网络。
5.第一中心医院、第三医院、第四医院、传染病医院、海河医院、医大总医院和儿童医院等单位作为突发事件发生时,市级指定的应急医疗救治单位。
(三xx)宣传教育
卫生局协调和组织有关单位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宣传画、册等各种形式对社会公众广泛开展突发事件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年一月二十六日
南开区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部门职责
一、环保局
根据突发事件处理工作的需要,监管医疗卫生部门对医疗废水、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监控医疗废水、固体废弃物处理方式和最终走向,记录废水、固体废弃物产量、处理量、排放量并上报;督查医疗机构对医疗废水处理设施和固体废物焚烧设备的安装和使用等工作。
二、环卫局
根据突发事件处理工作的需要,加强晨扫和日、晚两次保洁工作,做好重点路段水洗压尘工作。督查落实门前卫生责任制,做好全区垃圾转运站的内外环境卫生和消毒,做到生活垃圾集中清运,日产日清;全天候开放转运站并增加运输车辆,及时接纳重
点区域的生活垃圾。搞好全区环卫公厕清掏、刷保、消毒工作。及时处理群众热线反映的问题。严格管理道路污染,大力处罚和处理违章饲养的家禽和家畜。根据需要,加强处理突发事件地域的清洁工作。
三、公安南开分局
协助有关部门,依法强制管理拒不服从监控隔离规定的被隔离人员和外部闯入人员。依法严肃处理严重扰乱救治秩序的违法人员。开展专项治理违章养犬行动。认真受理群众举报,做好查处工作;协助社区做好防治突发事件的宣传工作。坚决打击借机制造恐慌、造谣惑众、哄抬物价、制售伪劣防护用品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不法行为。必要时,选派警力全程驻守市传染病医院、防病站、医学观察所和突发事件发生地等重要场所,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四、爱卫会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除四害,使蚊、蝇、蟑螂和鼠密度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提高市容环境卫生水平;重点做好疫区及周边地区的消毒工作,防止蚊、蝇、蟑螂和老鼠传染病菌。
五、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大力治理外来商贩违章摆卖等乱摆乱卖和违章占路摆卖;严格清理违法经营盒饭、快餐和露天制售餐饮的马路餐桌及马路烧烤;彻底清理全区干、支道路两侧的餐饮、食品制售企业的里空外卖和露天加工;大力查处和拆除违章建筑,特别是严格治理对外来人口的违章建筑。联合有关部门,负责农贸、封闭市场防控工作的检查。
六、工商南开分局
加强市场巡查,强化对防治突发事件药品及相关商品生产经营的监管工作,依法严肃查处趁机制售假冒伪劣药品及相关商品,哄抬物价等违法经营行为;及时查处借机进行违法经营的不法行为。加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
七、建管委
全面负责对辖区建筑工地及其外来民工的突发事件防控工作。督查各项防控制度的落实,专人负责各建筑工地外来人员的身体状况、外出登记、民工驻地及重点部位的督查工作;一旦发现施工人员出现传染病、中毒症状等,立即通报防疫部门,并立即进行对施工现场的消毒和有关人员的隔离。必要时,建立建管委、各建筑工地、卫生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例会制度,及时沟通信息,果断处理有关防控问题。
八、财政局
强化预算管理,保障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的经费,并及时足额划拨。加强监督,确保经费专款专用。
九、交警南开支队
做好突发事件防控工作的备勤工作,及时处理交通突发事件。做好对重点医院和隔离区周边的道路疏导,确保交通畅通;严格安全检查。协助卫生等部门做好进津车辆所乘人员的体质监测和车辆的消毒工作;加强逐级报告制度。
十、教育局
全面负责辖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师生的突发事件防控工作;督查系统单位做好教室、图书馆、食堂、实验室、宿舍、厕所等部位的清洁、消毒工作,保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消毒到位。督查系统单位制定应对突发事件预案、防控工作措施和建立应急队伍。督查系统单位设立隔离室;出现可疑症状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消毒和隔离。普及防控知识,提高师生自我防护能力;按全市统一部署,调整教学安排,合理安排学生生活。
十一、经贸委
全力组织好突发事件防控期间市场供应,做好市场监控;督查所属各经营单位的消毒、通风、依规购销货等防控措施的落实;联合有关部门,负责大中型商场与超市的突发事件防控工作的检查。做好突发事件预防、治疗等工作必须的药品、器械、消毒药械、防护用品等物资的储备和供应工作。
十二、科委(科协)
广泛宣传《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规,普及各种突发事件防治科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公众科学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联合有关部门,负责驻区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突发事件防控工作的检查。
十三、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按照有关规定,协调市社会保障中心做好参保人员医治突发事件涉及疾病的医疗保险和其他保险工作。
十四、民政局
做好老年公寓的预防和救助管理工作,做好低保人员和民政救助对象的疫病救治和社会救助工作。
xx、武装部
协助街道办事处做好基层武装部的突发事件防控工作;组织民兵积极参加爱国卫生运动和防控突发事件宣传教育活动;建立防控突发事件民兵应急分队,建立预案,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十六、侨办、民宗办(外办)
负责区内归侨侨眷、海外华侨华人、在区外国人及宗教活动场所突发事件防控工作,加强疫情预防和其他应急措施;建立出入境人员的疫情报告制度
.
十七、房管局(含物业管理办公室)
负责区域内各物业管理项目单位的突发事件防控工作。组建区物业管理项目单位突发事件防控工作联络协调组,开展互助和互检,做到监控管理不留死角;作好小区居民的预防宣传、保洁消毒和外来人员登记等防控工作;督查全区物业管理项目单位突发事件防控各项措施的落实;及时受理业主投诉。
十八、物价局
有效监控药店、医院、超市、市场经营的药品和相关商品价格,依法从严处理拒不执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明码标价规定和价格干预措施的单位和个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受理群众投诉,稳定价格和群众情绪。
十九、文化和旅游局
加强和规范网吧、歌舞场所、电子游戏厅等公共娱乐场所的管理;督查娱乐场所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联合有关部门,负责文化娱乐业的突发事件防控工作的检查。
二十、质量技术监督局
认真做好突发事件防控相关产品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以次充好等制假售假行为;督查食品加工企业落实从业规定的情况。
二十一、消防南开支队
做好执勤备战工作;督查火灾救援中心的各种防护措施的落实;做好参战人员和器材装备的洗消工作,防止二次感染。及时调集所需警力及器材,应对处理突发事件时出现的其他紧急情况。
二十二、招商办
督促大中型企业落实防控突发事件总经理负责制,协助企业做好防控管理和防控知识的宣传工作,正确处理好企业生产经营和突发事件防控工作的关系。联合有关部门,负责外资、合资企业的突发事件防控工作的检查。
二十三、宣传部门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市区有关突发事件防控的指示精神,广泛信息收集,全方位搞好对内、对外的宣传报道工作;多角度、多侧面宣传突发事件防控的科学知识,营造全民参与共同抗击的良好氛围。
二十四、供水、供电、商业部门(经贸委)
负责保障医疗机构、卫生防病机构和医学观察留验场所等部门的用电、用水和有关生活用品的供应。
二xx、街道办
组织各街道办事处做好社区突发事件防控工作;督查指导各街道办事处突发事件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帮助整改;及时协调街道办事处与有关职能部门的关系,共同做好突发事件防控工作。
二十六、卫生局
组织协调卫生技术力量,防止、控制突发事件的蔓延和继续发生;负责疫情监测并及时准确上报疫情动态;负责突发事件病例、确诊及疑似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提出疫点、疫区实施管制的建议;负责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指导并实施消毒和隔离工作;医疗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