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教育教学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教育教学案例范文1
知识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
3.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4.常识性了解回声和利用回声可以加强原声、测量距离.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的学习,体会从实验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本节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爱好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声音的发生和传播;(2)发声体在振动;(3)声音靠介质传播;(4)回声.
教材从声音是我们了解四周事物的重要渠道出发,提出声音是怎样发生和传播的问题,点明了这节知识的中心.为阐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材安排了用音叉弹起泡沫塑料球用来说明“发声体在振动”的实验,同时安排了学生自己动手的实验.由实验得出结论后,又列举了人、鸟等发声器官发声时都在振动的事例,既加深对实验结论的印象,又扩展学生的知识.
教材中通过课本图3-2音叉的实验说明声音靠空气可以传播,为了解释此现象,教材类比石块激起水波讲了振动在空气中激起声波,让学生对波动这种运动形式有个初步印象.而后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来讲解液体、固体能够传声,告诉学生“真空不能传声”,教材中没有选用真空铃的实验.
对声音的发声和传播有了基本熟悉之后,简介了回声现象,教材最后通过“想想议议”再次激发出学生探索的欲望.
教法建议
1.本节为声现象的第一节课,简要简述声音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可以从声音是我们了解四周事物的重要渠道和声现象在技术声的应用(如超声波探伤等)两个方面加以阐述.也可简介几个奇妙的声现象(如回声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和热情.
2.本节是典型的现象教学,应以实验为主.
声音是最常见,最普遍的现象.对声音,学生有比较丰富的感性熟悉.但仍要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它是不能用其他任何教学手段所能代替的(包括现代化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不能替代实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分析、判定、归纳),同时还要注重让学生参与实验,能动手时尽量让他们动手.
3.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要分层次进行.
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应分层次进行,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最常见、最简单的发声现象,然后让学生观察不常见的物理实验,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平时熟悉但又不曾认真观察过的发声物体是否在振动并用实验加以验证,从而概括出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这样既能揭示现象的本质,又能引起学生的爱好.
4.利用回声现象及应用,既调动学生情趣又巩固前一章简单运动的知识.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难点: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把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如何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何开发非智力因素,在启蒙教育的初二物理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
教学工具:音叉、共鸣箱、铁架台、塑料小球、彩纸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先用收音机播放一段音乐,大家听到了美妙动听的音乐声.
师:声音与我们生活和生产劳动有密切的联系,本节课学习声音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的?
新课教学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教学方法:由学生对发声现象的观察,概括出上述结论.
供老师参考选择的实验如下:
用音叉和乒乓球演示
如图3-1-1,将没有敲响的音叉靠近并接触乒乓球,球不弹起.敲响音叉,缓慢移近并接触乒乓球,叉股将悬吊在铁架台上的乒乓球弹开,如图3-1-2.同时我们的耳朵听见音叉发出的声音.通过前后实验对比,引导学生思考乒乓球在什么情况下弹起?总结结论.
触摸喉头
让学生用手摸着喉头部分,分别体会不说话和说话时手的感觉,熟悉人发声时,声带在振动.
用碎纸屑和收音机演示(纸盆外露,上放碎纸屑)
请同学观察播放音乐前后,碎纸屑在纸盆上的情况.
用纸人和少先队队鼓演示
用彩纸做成高约10cm的纸人,放在少先队队鼓上,敲响队鼓,观察彩色纸人在跳动,如同少女翩翩起舞.纸人的跳动是敲鼓时,鼓皮振动,鼓皮由于振动发出声音.用手按住鼓皮,鼓皮停止振动,纸人停止跳动,声音也没有了.
用音叉和水演示(可视范围小,若有实物投影仪则可选用)
分别观察不敲击和敲击音叉,把音叉放入水中时,是否溅起水花.
注重:每个实验都应对比观察,由学生总结得出结论: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简介:鸟、蟋蟀和其他一些昆虫发声也是由于振动,提高学生学习爱好.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教学方法:由实验现象概括归纳得出结论.
可共选择的实验:
演示:如图3-1-3所示,
左边音叉被敲响,右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生将小球弹起.启发学生说出右边音叉的发生是靠空气传播的.
解释此实验:用石块激起水波类比振动在空气中激发声波.(可看书图3-4解释,也可做成课件)
叉股振动——压缩四周空气振动——空气发生疏密变化——形成声波——向远处传播.
敲击一次音叉,将叉股放入水中,跟没有放入水中时比较声音有什么不同.表明:液体也能传播声音.
学生随堂实验:两人一组,一位同学把耳朵贴在桌上,另一位同学在同一张桌子离耳朵较远的地方轻敲桌子,耳朵可清楚的听见敲桌声,然后两人互换.
“土电话”表明:固体也能传播声音.
真空罩演示真空不能传声.简介:月球上宇航员用无线电设备通话
结论:气体、液体、固体物质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声速:
引导学生回忆电视电影中看过的情景,讲解“伏地听声”的故事:人耳可伏在荒野的地上听到远处的马啼声,人耳可伏在铁轨上听到远处的火车轰鸣声.问题: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引入声速的概念,并能表明在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
固体物质中的声速最大,其次是液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小.不同物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
空气中:(15°C)340m/s
回声
引导学生展现已有感性熟悉:对着高山喊话,在大礼堂中大声讲话等出现回声现象.
提出问题:
为什么有时能听见回声,有时又听不见呢?
听到回声的条件是什么?离障碍物至少要多远?
为什么在屋里讲话比在操场上讲话听起来响亮?
回声是否能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你知道哪些?
结论:听到回声的条件是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
回声可以加强原声,可以测量距离.
通过想想议议中的问题思考物力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简介:回音壁、三音石、圆丘等建筑,扩展知识,激发爱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总结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利用回声可以加强原声、测量距离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组织形式】个人或自由结组
【活动目的】
自古以来,人们就对有关声音的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展至今,声学已是非常活跃的学科,它广泛涉及到建筑、音乐、心理、医学、地球、大气、海洋、工程技术等很多领域,形成的交叉学科多达二十几个.通过调查,了解其中的几个方面.
【活动流程】
制订计划;查阅和收集相关的材料;综合分析材料;写出论文;与其他组交流.
【备注】
生物教育教学案例范文2
关键词:案例教学;高中生物;教学效果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进行教学是传播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讲解,能够形象化生物知识,促进学生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本文分两个部分对高中生物案例教学相关问题进行分析,首先分析案例教学的好处,然后提出几个具体的案例教学方案。
一、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生物案例教学的好处
1.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空间的扩散
一般来说,高中生物课程中的知识点比较复杂,难以理解,教师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知识点讲解,能够扩散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更加灵活地理解知识,这样就能够避免死记硬背。
2.能够加深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教学效率
纯粹依据课本内容进行文字讲解容易引起学生厌倦,而适当加入案例分析进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有助于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同时,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所讲授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有助于学生从具有针对性的案例中直观地获取知识,培养其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3.可以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通过案例分析,能够增加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记忆和比较,从而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例如,当讲述“生态系统的结构”这方面的知识时,可以把学生分为三个小组,一组学生扮演“生产者”,一组学生扮演“消费者”,另外一组学生扮演“分解者”,让学生猜想如果生态系统中没有了自己的这个成分,那将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出现什么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之后教师针对相关问题进行知识讲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节课程中的知识。
二、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案例教学的具体运用
1.通过案例分析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高中生物教学中,采用案例进行教学是生物课程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对课程内容的难点、重点以及结构等进行合理划分,并找出与之相匹配的案例,设计包含课程内容的情景,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巧设问题情境进行知识传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例如,在讲解“遗传与进化”这一课程内容的时候,教师在课前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准备好相关案例,并引入主题问题情景,请同学们依据自由组合定律回答,基因型为Aa的个体可以产生几种配子?他们的比例分别是多少?萨顿认为染色体和基因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吗?你认为他的观点正确吗?等等。通过一系列问题层层深入分析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理解,通过设置一定的悬念,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整个过程更多地强调问题,把知识点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巧妙运用俗语、诗句等案例吸引学生兴趣,展现教学内容
高中生物学科比较枯燥,很多内容学生不容易理解,并且知识点也不容易掌握,单靠死记硬背,难于提高高考分数,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大家都学过的一些诗句或者是俗语进行知识分析,这样容易加深学生的印象,吸引其兴趣,促进知识理解。
例如,教师可以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凤生凤、龙生龙”等俗语引入变异和遗传等相关内容。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经典诗句引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以“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俗语来讲解食物链方面的知识等。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3.把学生本身作为案例,更加深入地传授课程知识
传统模式下,课堂教学的方法比较单一,往往是教师进行知识讲解,学生进行知识记忆,纯文字性的讲解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这样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并且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空间。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可以把学生本身作为案例,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当教师进行课程内容讲解的时间较长,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的时候,看到学生昏昏欲睡的样子,教师可以这样说:“同学们,看见你们这样的状态,就像是个个注射了大量的胰岛素,并且也有点像甲状腺激素缺少的症状,懒散没有活力”。这时学生一听便会产生了积极性,开始对胰岛素和甲状腺激素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沉闷的气氛立即变为活跃氛围。再比如,当课堂上学生太过于活跃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说:“同学们你们是不是把酶加的太多了,这么活跃,如果在不进行降温的话,我可要用水进行稀释了啊”。学生听到之后会立刻明白教师的意思,课堂氛围立刻改进。
三、结束语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巧妙运用案例进行知识讲解,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设立案例的同时,要注重趣味性和教材内容相结合,使知识性和趣味性和谐统一,高效率传授知识。同时,在运用案例的时候,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案例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沈平.新课程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生物教学.2005年
生物教育教学案例范文3
关键词: 导学案 导学乏力 问题诊断 矫正措施
导学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剧本”,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的学习活动方案,是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真理的载体。导学案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直接决定课堂学习效率的高低,但笔者在实践和观察中发现一些导学案存在学习目标简化弱化、学习内容有骨架无血肉、容量过大加重负担、要求统一忽略学生差异、重知识传授轻学法指导、以“案”代“本”脱离教材等问题,具体表现为导学乏力。笔者针对导学案导学乏力的现状提出矫正措施,以期与同行交流共勉。
1.学习目标简化、弱化
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只是抄袭教案和课标中的知识目标,课标要求的三维目标变成了一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认为空洞被简化了,思维训练等能力目标浅化为知识传授,对知识的生成、联系、运用认为多余给省略了。例如,在“基因的分离定律”中只有知识目标,没有“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通过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的情感目标。
导学案要充分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结合学情确定恰当合理的学习目标,从而在教学中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学习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必不可少,要注重思维过程和推理过程的学习和体验,如通过分离定律到实践的应用,从遗传现象上升为对分离定律的认识,训练学生“假说―演绎”的思维推理能力。要最大限度地还原科学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体验知识生成、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良好的科学思维品质和习惯。
2.学习内容有骨架无血肉
导学案只有知识和试题的罗列,没有补充与学习相关的铺垫的材料,缺少知识间的逻辑联系,缺乏有效的情境引入。学习内容趣味性不强,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只是被动地完成学习任务,有些试题抄录或改编一些老旧题,缺少变化,没有新奇感。
教师角色的定位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导学案的设计是这个定位的诠释。导学案要为学生克服学习困难设置合适的阶梯,创设必要的情境,加强生物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增添生物学科的趣味性,选取试题要新颖,学习活动方式要多样,等等。如在教学“基因的分离定律”时引导学生分学习小组讨论“孟德尔选择豌豆做实验材料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从而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又加深印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导学案不只是知识的载体,还是学生自编自演的“课本剧”。
3.容量过大加重学业负担
导学案不给学生充足的预习、练习时间,题量偏多偏难,一堂课做不完,课后没时间做,导学案成为生物教师逼迫学生做题的工具,徒增学生负担,导学案成了压在学生头上的又一坐大山。
如何让学生轻松用好导学案?首先导学案要“减肥”,问题和练习要精选,习题不宜过难,要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生物必修班的内容不留课后练习。每课时导学案内容以16K正反一张纸为宜,力争堂堂清,不留尾巴。其次导学案要提前发放,每周的学习计划要让学生明了,从而充分利用课余及早晚自习时间安排预习。
4.要求统一忽略学生差异
导学案设计普通班与重点班一样,成绩优劣一样,不同认知程度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统一“齐步走”,练习没有区分度,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如同样是“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在不同的班级就要做不同要求,普通班学生要加强直观教学,重点班学生要多辨析。
导学案的设计要立足于中等水平的学生能较轻松地完成来分配时间,这就要求导学案要根据不同班型不同学生在内容上、环节上、数量上有一个区分,要让优秀生“吃饱”,后进生“吃了”,要对整体课程计划、教学进度、学生掌握程度把握准确,以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面积提高生物教学成绩。生物选修班的优秀生,课内“吃不饱”的,应适当的课外拓展、探究,如让他们利用校本课程,发展特长;或开出书目,引导发展。
5.重知识传授轻学法指导
导学案只有知识不见学法,只有大量的试题无有效的方法指导,知识面面俱到,浅尝辄止。堂堂讲学案,节节做试题,学生活动单一,没有及时有效的学法指导,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生物的兴趣。
教师在导学案设计中,与“学什么”相对应的应该有“怎么学”的指导。如在“基因的分离定律”一课中知识点繁多,学生没有头绪,这时导学案要给予学法指导:教材内容按照孟德尔的探索过程的顺序构建框架体系,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地展开讨论,削枝强干,重点突出,内容简洁流畅,便于学生根据孟德尔的探索进行思考和从实验中领悟科学的方法。导学案设计要着眼于学生想学、能学、会学,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动起来,从而将培养能力落到实处。
6.以“案”代“本”脱离教材
有的导学案以“案”代“本”脱离教材,有的补充了大量的课外内容而将教材束之高阁。导学案只是学习教材的“扶手”,是为用教材服务的,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思考课本。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生物教育教学案例范文4
(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 215123)
摘 要:参照西安交通利物浦大学的课程,从课程、教材、师资三个维度分析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的专业英语课程,发现金螳螂建筑学院的专业英语课程重点偏向英语语言技能方面,忽视在语言基础上学生专业核心知识、思维方式、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引导。笔者基于内容依托的教学理念,试图构建苏州大学特色的全英语教学培养模式:以课程为中心,以英语语言为形式,以专业知识为核心内容的国际化教学培养模式。
关键词:全英文教学;研究生;苏州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8-0040-03
收稿日期:2014-12-21
作者简介:李凤玮(1989—),女,山东临沂人,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史、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苏州大学2014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KYLX_1191)
研究生课程建设是研究生培养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适应教育全球化的国际形势,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许多高校开始建设一系列教学理念国际化、教学内容反映学科发展前沿、教学方法先进的全英语教学课程体系。全英语教学源于双语教学,是指运用第二语言组织专业教学活动,并且根据语言的不同使用程度划分三种不同的模式:
渗透模式(MaintenanceModel):“用英语组织教学,渗透学科英语词汇等,其他以汉语讲解和交流为主”[1]。
过渡模式(TransitionalBilingualModel):“课程的主要概念、定义、法则等可用中文讲授,而其他内容尽量使用英语讲授。汉语与英语互为教学主体语言”[2]。
浸透模式(ImmersionModel):“即全部教学活动用英语进行,让学生沉浸于英语氛围之中。换句话说,全浸模式教学的基本含义是让学生用第二语言学习学校的课程”[3]。
显然,通常泛指的全英语教学就是浸透模式双语教学,主要外在表现是教材、教学活动组织语言、师生互动交流、考核方式的全英语化。研究研究生全英语教学现状及其改革进程是对全英语教学课程体系的追踪调查,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全英语教学课程的实施,进一步营造与国际接轨的全英语研究生培养环境,真正达到提高高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研究型创新性拔尖人才。目前我国双语教学研究趋于成熟,但是由于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全英语教学有其特殊性,而且现在一些大学如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等刚刚开始进行相关的教学试点,针对此阶段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西安交通利物浦大学的课程为参照,从课程、教材、教学方式、师资四个维度分析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以下简称金螳螂建筑学院)的专业英语课程,试图探索适合苏州大学特色的全英语培养模式。
一、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和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简介
(一)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是苏州大学利用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和文化底蕴,为主动适应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需求而成立的新兴学院,培养从事建筑学、城乡规划、室内设计、园艺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院采取国内少有的集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园艺学四个一级学科为一体的特色办学模式,将相关专业放在苏州这座古城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特色建设,现设有建筑学、建筑学(室内设计)、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园艺(城市园艺)等专业,学院的目标是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水平设计学院。近年来,学院在人才培养方式、专业建设思路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加贴近社会的需求与形势的发展,着力构建具有特色化与国际化的办学模式,以国际化、职业化为特色,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尤其是专业英语课程是其对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研究型创新性拔尖人才的有益探索。
(二)西安交通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
西交利物浦建筑学院是国内年轻、独立的中外合作大学——西安交通利物浦大学的一个学院。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致力于促进国际化理解和改变陈词滥调,成为批判性分析和建筑环境设计的佼佼者。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教育有着超过20个国家的背景并且非常积极地参与到科研、设计中,并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作品,将东西方的传统与机遇融入到一个朝气蓬勃、快速发展的校园。这种复杂性、融合性、多样性同时带来了社会以及艺术上的敏感,精心致力于质量、专业的一致性以及学术的高水准。学生也在学院活跃的学术气息中受益,经常参与苏州或者更广范围的建筑设计活动,以及生活项目、竞赛、学术协会等。其在建筑设计和建筑环境方面批判性方法的努力促使西交利物浦大学在2012年主持了超过40位主讲人的国际会议。作为国内外建筑方面的佼佼者,西交利物浦建筑学院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建筑教育、设计和科研的卓越中心。
同样为建筑学院,两者风格迥异。金螳螂建筑学院立体化的专业设置、“四位一体”的办学模式折射出苏州大学“大、全、深”的历史老校的特点,这也从侧面说明其传统气息浓厚,其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必将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无论是西交利物浦建筑学院还是其大学本身都是中西教育模式融合的新兴个体,体现着国际学校所特有的“小、精、活”特征,其专业知识紧跟际学术前沿,不断更新的知识体系。
二、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和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专业英语课程比较
(一)课程
将金螳螂建筑学院和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的专业英语课程进行比较发现,在课程设置上,相对于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专业课程的全英语授课,金螳螂建筑学院的课程主要以中文为主,只有一门“专业英语”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例仅为7%,同时其课时只有一个学期。
(二)教材
通过调研发现金螳螂建筑学院“专业英语”课程的教材主要是由代课教师选取的外文文献,如EnvironmentalisminLandscapeArchitecture,LandscapeasMethodandMediumfortheEcologicalDesignofCities,WhyHaven’tChina’scitiesLearnedfromAmericanMistakes,BULLDINGSTRUCTUREILLUSTRATER,其教学内容主要是对文献中单词发音的纠正及释义、文献的翻译等。教材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居支配地位,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以及考核的主要依据。西交利物浦大学的专业课程教材是CONSTRUCTIOGARCHITECTUREMATERIALSPROCESSESSTRUCTURES,ToolsforIdeals:ANINTRODUCTIONTOARCHITECTURALDESIGN,Architecture-fromPerspectivetoPost-modernity等国外引进教材,但是教材只是起辅助作用,其教师在借鉴教材的基础上将所有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并通过PPT等方式呈现,其教材更多的是用于拓展学生阅读,巩固基础知识。
(三)教学方式
金螳螂建筑学院的教学方式是围绕外文文献的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讲授,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师生互动主要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不同于金螳螂建筑学院的传统模式,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的专业课程通过案例教学、设计室学习,辅之以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教学方式,拓展学生专业学习平台,同时突破英语的瓶颈(见图1)。“以解决问题为着力点围绕主题内容进行课堂活动设计,强调学科融合、团队协作的项目式学习,促进知识创新”[4]。此外,在课外,学生的团队协作方式以及通过报告、会议、研讨会等形式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英语与专业综合能力的提高、逻辑思维的转变,而且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协调创新能力。不难看出,西交利物浦建筑学院通过教材开展的是更为开放的学习,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这一传统的学习方式,而是更为主动地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
(四)师资
金螳螂建筑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系专业教职工员19名,其中有国外工作、学习经历的教师占57.8%,通过图2我们可以发现金螳螂建筑学院大部分教师拥有海外留学背景或者出国访学培训等,并且主要以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为主,但是全体教师都是华人。
而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得益于充满激情、国际化的外国教师,他们来自澳大利亚、法国、德国、印度、意大利、日本、英国、美国、韩国和西班牙等20个国家,他们在学术上的经验、专业的领导才能、反思的深度以及他们将经验、研究融入课堂的能力使得建筑学院成为独一无二的建筑学习之地。这一教师海外教育水平上的差异直接致使了语言环境上的差异。面对多样化的外籍教师,英语成为学生在学校生存、学习、交流的必备工具,学习英语的融入性动机和工具型动机都非常强烈,而且他们生活在英语环境的包围之中,时时处处都有现成、真实地道的语言输入。更重要的是,其外籍教师不仅通过语言来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同时其西方教育模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习惯以及创新能力。而在金螳螂建筑学院以及苏州大学整个学习氛围中,英语只是处于外国语的地位,不是学生学习或融入学院所必备,“而且自身的文化和认知结构都不是用英语来编码的,英语无法像我们的母语那样自然生成并在母语环境与母语课程中得以惊人的发展”[5]。
三、苏州大学全英语教学模式建议
通过与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EAP英语课程比较,对于金螳螂建筑学院现行的专业英语课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立体化的全英语课程体系尚未建立起来。金螳螂建筑学院的专业英语课程数目少,且周期短。
2.缺乏多样的教学方式。金螳螂建筑学院的教学方式仍然以传统的教师讲授方式,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课件、配套的课程网站、案例库等尚处于起步阶段,专业、权威的英语教材缺乏。
3.受语言环境、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片面地理解专业英语课程就是将专业知识用英语去表达,重点偏向了英语语言技能方面,忽视在语言基础上学生专业核心知识、思维方式、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引导。
总的来说,金螳螂建筑学院的“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仍然停留在英语学习技能上,没有充分体现以系统学科内容为依托的教学理念,忽视了核心学科知识的融入。这一忽视导致学生无法获得该学科的核心英语词汇,教学效果也因此无法获得实质性的提高。这正是以内容为依托教学理念下外语教学所面对的问题。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Content-BasedInstruction,CBI)是“以传统的语言教学法为基础,强调语言教学的重心向语言所代表的学科内容转变”[6]。它依托专业知识开展语言教学,又以语言教学促进专业知识拓展。基于内容依托的教学模式,对比西安交通利物浦大学的英语课程笔者试图构建苏州大学特色的全英语教学模式,即以课程为中心,以英语语言为形式,以专业知识为核心内容的教学模式(见图3)。围绕专业英语课程这一中心,在全英语的教学环境中,英语语言本身作为一种表达的工具,成为专业知识的载体,用于构架、分析、拓展系统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兼顾批判性思维、国际化视野的输出。专业化知识为英语提供承载内容,不仅可以有效地突破英语的瓶颈,而且在跨文化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系统的逻辑知识体系,从而形成了内容带动语言获得、语言促进内容学习的教学培养模式。
当然,不可能有一种培养模式适合所有的课程,本文的研究结果只是通过与西安交通利物浦大学相对成熟的英语课程进行比较,进而分析金螳螂建筑学院“专业英语”课程的现状,进而提出本土化的英语教学培养模式,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曹志芳.大学生对高校满意度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2,(16).
[2][3]帅传敏.对高等院校全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2).
[4]曲云英,刘鸿鹄,杨金鹏.以培养协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学术用途英语课程建设[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2).
生物教育教学案例范文5
本节内容位于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前一节内容为跨膜运输实例,后一节内容为跨膜运输方式。前后两节内容都为生物膜的功能,而本节内容则是生物膜的结构。什么样的结构决定什么样的功能,因此本节内容是基础,是支撑。要学好本节内容,必须让学生建立起“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并初步学会运用这一观点进行科学推理。同时,本节内容还蕴含有较丰富的科学史料,利用这些材料还能较好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使学生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
通过各种实例的呈现,学生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从而一步步准确建构生物膜的结构模型。
在认识生物膜结构的基础上,结合各种事实,学生能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在探究生物膜结构的过程中,学生尝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学生在建立生物膜结构模型过程中逐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探讨在建立生物膜结构模型过程中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四、教学策略及设计
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建构主义理论,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研究性模式,主要有“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性学习”“基于项目活动的研究性学习”和“基于任务的研究性学习”等。本节内容的教学选择“基于项目活动的研究性学习”,即项目教学法。
本节内容的教学将生物膜的结构探究过程分为三个项目来完成,即:探究生物膜中的磷脂;探究细生物中的蛋白质;探究磷脂和蛋白质的组合方式及特点。
五、教学过程
1.利用生活经验导入
苋菜是一种我们经常食用的蔬菜(图片展示),在煮过之后汤会变红,可用来清洗的清水却不会变红,这是为什么?(可能是加热后细胞膜、液泡膜等会被破坏,使色素释放出来),这说明了细胞膜等生物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为什么生物膜具有这样的功能,还得从其结构分析。科学家对生物膜结构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那段探索的历程。
2.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通常要研究一种结构,首先要了解其成分。
问题一:生物膜的成分?让我们先来看19世纪末欧文顿的实验。
资料一:时间:19世纪末,1895年,人物:欧文顿(E.Overton)。实验:用500多种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上万次的通透性实验,发现脂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
请同学们根据现象,猜想能得出什么结论?(生物膜是由脂质构成的)最初认识到生物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还是通过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推理分析)在推理分析得出结论后,还有必要对膜的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吗?为什么?(有必要,因为需要实验去验证)在科学探究中根据现象推理提出假说后,还需要实验去验证假说的正确性。请看资料二能说明什么。
资料二:欧文顿的推论是否正确呢?细胞膜中除脂质以外还有没有其他成分呢?众多的科学工作者通过实验发现:使用蛋白酶容易破坏生物膜。
请问这能说明什么?(说明生物膜中含有蛋白质)时间到了20世纪初,科学家通过对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分析,得出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过渡:在了解了生物膜的成分之后,接着我们该去探究什么?(膜的具体结构,脂质和蛋白质是如何构成生物膜的)
问题二:脂质的分布?
在组成生物膜的脂质中主要为磷脂,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磷脂分子。屏幕显示磷脂分子结构,介绍磷脂分子由磷酸、甘油、脂肪酸组成,磷酸构成其头部,脂肪酸构成其尾部。
资料三:时间:1917年,人物:朗姆瓦(Langmuir),实验:朗姆瓦(Langmuir)将磷脂溶于苯和水中,当苯挥发完以后,磷脂分子在空气与水的界面上分布散乱,经过推挤排列成了单层,而且每个磷脂分子的头部浸入水中,尾部浮于水面。
由这个实验可说明磷脂分子的头部和尾部有什么性质?(对水的亲和力不同,头部亲水,尾部疏水)
活动一:让我们根据朗姆瓦的实验,结合磷脂分子的特点,展开想象力,尝试构建磷脂分子在空气与水界面上分布的模型,请用铅笔作画。(学生尝试构建模型)参与学生活动,请同学在完成后在探讨区展示,并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但这毕竟是磷脂分子在水与空气界面上的分布,而细胞膜等生物膜两侧都是?(水环境),那磷脂分子在生物膜中又该如何排布呢?
资料四:时间:1925年,人物:荷兰科学家,实验: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的细胞膜中提取脂质(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层分子,发现单分子层面积是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
由这个实验大家推测结论是什么?(生物膜中的磷脂分子为双层排布)
活动二:根据以上实验结论构建生物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布模型,怎样排列画出来,比较那种情况下膜的稳定性强。(学生讨论并尝试构建模型)参与学生讨论并指导,请学生展示,其他同学评价。
过渡:现在我们知道了脂质的排布,如果你是科学家,下一个探讨的问题会是什么?(蛋白质的分布)事实上科学家们也正是这样做的。
六、教后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去主动参与构建生物膜模型是关键。本节内容利用科学史料还原科学探究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将建构主义理论运用到生物学教学中,把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能充分体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领悟项目学习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问题的设置。以问题进行驱动,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达成目标。把课堂还给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不同学生的能力,相互帮助,促进发展。由小组汇报展示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其中。
生物教育教学案例范文6
[关键词]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16-0125-02
生本课堂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其中存在着好多模仿和复制,作为一线教师只有让生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下嫁――从具体的实践情景中产生适合自己的理论,才能获得新生。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方向,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充分贯彻和落实生本教育观,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强调让学生自己主动地进行学习,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与拓展,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努力做到使学生在课堂中会听、会讲、会评,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现代教学巧妙地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课堂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每组3~6人)。要求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体现了生本课堂的理念。
教育理念只有根植于课堂实践这片土壤,才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才能生根、发芽、开花,并结出丰硕的果实,惟有教学实践才能检验生本理念是否内化。教学案例就是教学实践,通过教学案例进行教学实践反思,以教学案例为根本,通过反思来优化生本课堂。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教学反思之所以引起理论界和一线教师的普遍关注,主要在于它带来了一种不同于常规的教学新理念,体现出教师自主思考和批判分析的态度和方法。教学案例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真实、典型记录,也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真实体现,是不断反思、改进自己教学的一种方法,能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从而促成教师自我教育和成长。它有利于教师将来自外部的教育理论与指导自己教学实践的内在教学理论相互转化,有利于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培养教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案例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宝贵资源,是教师之间交流的重要媒介。
下面是笔者在成都市青羊区全体生物教师教研活动中,有关生物学科生本课堂中教学研讨会的教学案例课提纲:
第二节 尿液的形成与排出
一、教学目标
(一) 认知目标
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尿液的形成过程。
(二)教学难点
学生对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一)生物值日
按照学号轮流演讲与本课主题有关的感人故事。
(二)新课引入
带着演讲故事的感动,学习和肾脏有关的知识。
抛砖引玉:前置性作业检查。
(三)新授内容
1.尿液形成:(1)学生分组实验:尿液成分鉴定。(2)分析资料。(3)教师用ppt展示。(4)通过原尿与尿液数据,思考比较,找出不同点。(5)各小组合作完成:尿的形成过程分两步骤,过滤作用和重吸收。
2.尿的排出:各小组阅读教材,自主学习,自主总结。
3.前呼后应:小组内合作,小组间竞争完成分组实验提出的问题,依次利用本节课知识点找出尿糖原因、尿蛋白原因、尿血原因,并由一小组评讲订正尿糖原因,一小组评讲订正尿蛋白原因,一小组评讲订正尿血原因。
4.下节课前置性作业的布置,每小组各一个问题:(1)泌尿系统卫生总结。(2)人体依靠泌尿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之间的合作,把废物排出体外。这些对人来说看似无用的物质真的毫无用处吗?目前人们对人粪尿有哪些处理方法?(3)吃盐多了会感到口渴,通常情况下喝得多排得也多吗?(4)收集有关人类汗腺遗传病,如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的资料。(5)人体皮肤属于人体哪一结构层次?皮肤是器官吗?说明理由。(6)皮屑脱落为什么不会使皮肤变薄?(7)为什么皮肤滋润并有弹性和韧性?为什么可以用动物皮熬皮胨?(8)毛发从根生长还是从梢生长?(9)汗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案例和实践,笔者做出如下反思:
其一,如何凸显生本课堂。我们不妨假设,如果在教学前学生对所学内容所知甚微,就不能体现生本课堂教学理念所主张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不教而教。我们不妨再假设,如果把将要学习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前置性作业,实际上是把教学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问题,通过前置性作业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先学。因此,如何设计布置前置性作业就成为生本教学操作的重要环节。笔者所教学的班级均为九个学习小组,所以,每次课前预设九道前置性作业,分配给九个学习小组,把学习任务教给每个小组,抓好小组长的培训工作,让小组长认真、负责地监督好自己的组员。
其二,小组合作学习时虽然有些学生没有按要求去做,但每个人都得到了发言的机会。合作讨论太多有时会耽误时间,尽管学生在小组中会非常认真地去读书、交流问题,但往往会出现教学内容滞后、滞留现象。
其三,不是所有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自制力都能达到一定水平, 如果学生课前准备不足,意味着没有发言权,这些学生将失去课堂的主动权。每个学生一学期要学七八门课程,在时间和精力上有时难以应对各科的前置性作业。
其四,教师无法给予全面系统的讲解,因而学生获得的知识可能会缺乏系统性、连贯性,知识点在学生脑海中是零碎的、不完整的。
其五,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目前的课堂上,交流的过程存在于表达过程中,学生缺少倾听,有些学生忙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根本没有去认真听别人怎么说、怎么想,这样,合作学习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周卫勇主编.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李建军.教学反思五“要”[J].教育科学研究,2006,(8).
[4]文.做反思型教师[J].教育科学研究,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