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分析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信息分析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信息分析学

农业信息分析学范文1

一、农业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

所谓路径依赖是指制度变迁中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一旦走上了某一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制度变迁路径的力量决定于报酬递增和不安全市场两个方面,就是说在一个不存在报酬递增和市场的可竞争性世界,制度是无关紧要的,但路径一览的客观作用之下,一项政策一旦付诸实施,就会形成很大的惯性。如果政策是正确的,那么它给社会的积极影响就会持续发挥,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但是,如果政策有失误,那么对该政策的纠正就会耗费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成本。如果社会缺乏这种承认失误和纠正失误的机智与习惯,那么常常需要政策的制定者主动地“慢慢纠错”,而在这一纠错方式中又由于制度的惯性,每一次纠错往往对带有前一制度的症结,都是不完全的纠错方式,难免带有短期行为的特点。这一过程,从表面上看,保证了政策的平稳过度,丧失的却是巨大的机会成本,并因该过程进度不可控造成大量社会资源的浪费,甚至导致若干发展机遇的丧失。

我国农业在经过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创新以后,山现了不少新制度供给,但是这些新供给制度的路径,受初始制度影响,带有明显的旧制度痕迹,而H以后的制度供给都是在初始改革的框架内进行,制度变迁显示出强烈的路径依赖特征,农业制度供给相对滞后。当今我国农业制度供给滞后的状况表现得极为明显,大量外部利润难以实现。当前我国农业制度鲜见创新、供给不足致使巨大获利潜力难以实现,当前我国农业制度创新不足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组织制度创新不足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维织形式主要是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这种组织形式对农业生产力的解放、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但在新时期,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这种农业组织形式的不足日益显露出来。首先,这种小户经营的农业组织和生产方式使农业长期处于规模不经济状态,实现不了规模效益,难以有效参与国际竞争。其次,这种传统的、小规模的和分散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缺乏吸纳技术的动力,而且不具备采用先进技术的能力,造成农业生产技术长期停滞不前。再次,我国还没有真正形成代表农民利益的组织和团体,农民协会的发展滞后。现行的农业管理体制在产前、产中及产后的联系被人为地判断,束缚了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土地制度创新不足

从理论上说,土地产权制度会从两个方面影响上地产出。一是直接影响,即土地产权安排对人们的激励不同,从而影响人们投入生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二是间接影响,是指在不同的产权制度下,即使投入相同数量的劳动力、生产资料等,也会有不同的产出。我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在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丰的责任制和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鼓励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将稳步提高土地规模经营水平作为我国今后农业发展的目标。具体做法上,按照“强化所有权、明确发包权、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的思路,把放活土地使用权,建立上地流转机制列为重点,试图将市场机制引入土地资源的重新配置,逐步实行农业规模经营,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但目前我国土地制度仍存在许多问题,极大地束缚了我国农业大发展、农村经济的进步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主要表现在:1.土地产权界定不明晰,相关法规滞后,制约了土地的流转。而在现有承包制下,对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内容和范围缺乏明确划分,对所有权、使用权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也缺乏明确和具体的规定,使得农户对上地投资的积极性不高,农民合理使用土地的约束性减小,因而出现了随意改变土地用途、对上地掠夺式经营,甚至弃耕抛荒等行为。2.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制约了土地的流转。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量农业劳动无法稳定转移到非农产业,农业社会化服务也比较落后,土地作为农民的基本收入来源和重要社会保障,使得农民对土地具有极大的依赖性,因此土地流转十分困难。所以,加快农村上地产权制度变革以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

(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滞后

发达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民转变生产方式的关键条件之一。农民在传统的小农经济经营方式时期,对市场及其他社会化体系的依赖程度不高,完全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之下。然而,农产品的市场销售对农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销售与生产是相互依赖的,生产者在准备从事某一商品生产之前,必须确信存在着对其产品有利的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上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要在市场交换中实现价值。同时,市场要反映资源在不同部门的分配情况,发出准确的价格信号,使农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及农产品价格得到实现,必须是完整、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规范化的市场。可是,目前我闻农业市场体系及社会化体系发育严重滞后,主要表现在:农产品市场数量极为有限,这些为数不多的农村市场基础设施又非常落后。不仅如此,目前农产品市场大多是初级综合性集贸市场,交易方式停留在小范围、无组织的分散现货交易上,有组织销售、规范化的委托销售、专业市场以及大批量远距离的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刚川起步。另一方面,在农村社会中,目前比较活跃的是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还很不充分,土地市场、劳动市场、金融市场、科技市场远未形成。

二、我国农业制度创新不足的原因

(一)交易成本高

中国农业制度的供给不足,事实上是变迁现存农业制度以及现存不同利益集团间利益分配格局所需变易成本与创新制度收益间比例权衡问题。无论是正式制度(规划)还是非正式制度(习俗、行为)都存在着市场交易成本,在一定的社会生产范式下;若现存制度的市场交易成本偏高,必然会诱致对新制度创新的需求,而同时变迁制度本身的高成本也同样会抑制新制度的创新。实际上,真正对农业制度供给产生影响的并不仅仅在于现存制度本身的交易成本本身,而是对现存制度变迁这一行为的高成本抑制了新制度的供给。

(二)技术创新落后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制度创新主要有两个主要源泉,一是创新主体的推动,一个是技术创新的推动。可见,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有着紧密的联系,制度创新在技术创新的扩散和推广中形成,技术创新又是以一定的制度安排为基础

的,反之,技术创新又对下一轮制度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制度进一步变迁。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匮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制度的调整和创新。

(三)非正式制度因素的制约

非正式制度(传统思维、习俗等)对于制度变迁影响重大。在农业制度创机关报中,非正式制度因素,包括小农意识、市场经济经观念淡薄、对集体经济组织和政府的严重依赖。追求保险系数最大化等,在制度创新过程中或多或少的阻碍着制度创新的进行。这也是当前形成制度创新障碍的根源。

三、我国农业制度创新的路经选择

(一)加快农业组织制度创新,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以导向,以加工企业为依托,以农户参与为基础,以科技服务为手段,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生产经营形式,已被社会所公认,并取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教益。可以说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增中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最基本的经营制度,是各项农村政策的基石。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由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与千家万户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可以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引导分散经营的小规模农户组成专业生产联合体和大规模的农产品和平基地。开辟了在小规模家庭经营基础上,有效吸纳先进生产要素,提高农业整体规模效益的新途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具体来讲,实现农业产业化应做好以下工作: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在产品质量上有新的提高:不断完善和创新利益联接机制,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加大投入力度,使龙头企业的发展能力有新的增加强。

(二)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创新,适应农业发展的新需要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创新的动力在丁获取外部利润,即制度变迁的诱致性因素在于行为主体期望获得最大的外部利润。农村上地产权制度创新同样如此,存在能过变迁和创新而获取外部利润的内在需求。当某种农村上地产权制度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在未能有效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状态下,就可能被更有效的制度所替代。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实质上就足一种更有利于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产权制度安排,对原有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替代。我国现有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对于我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但这种制度也存在弊端,且这种上地产权制度的局限性亦日益明显,难以与目前农村经济以受市场经济发展之需要相适应。因此,各地应积极推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应进一步完善农村上地所有权的各项权能;推动农村十地承包权物权化;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但在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时,各地应结合自身实际,坚决避免“一刀切”或整齐划一的简单做法,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群众意愿与适当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效益和公平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市场调节机投影和行政干预机制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土地制度。

(三)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市场体系发育不健全,硬件、软件建设部比较薄弱,为生产者提供信息、科技等保障和配套的服务部门少,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落后:一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缺乏,原有的农技站基本不发挥作用,农业科技人员流失严重,而以民间力量为主的科技服务体系有待建立和健全;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营销服务体系发展滞后,主要表现任: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建设落后,农用生产资为交易秩序不规范,大部分农产品交易方式和手段落后,农产品的市场交易成本高,制约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其中最突出的是贯穿于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的,符合国际标准的农产品的规格,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疫体系不完善,农户的生产经营缺少市场的引导。今后,各地必须按照价值规律和市场规律,以产业载体来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使服务的供需双方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功能和效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应主要建立各种农业技术服务网络,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并发挥他们的作用,兴办科技服务实体,建立新型的技术服务公司,实行商业。另外,各地还应不断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促进农产品的正常流通。

农业信息分析学范文2

[关键词]农业高校 农科类大学生 新农村建设意识

[作者简介]张玲(1980- ),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农业大学,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研究。(河北 保定 07100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2-0172-02

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是农业人才的缺乏,与之相对应的却是我国农业高校每年有一大批农科类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提高农科类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意识,引导他们到新农村就业创业,是解决新农村建设人才缺乏难题和缓解农科类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双赢之举。本文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选取部分农科类本科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分析了当前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意识现状,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一、调查方法、对象和内容

1.调查方法。本次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通过发放“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意识状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67份,有效回收率为97.8%。统计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

2.调查对象。本次调查抽取了河北农业大学23个涉农本科专业: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科学与技术、草业科学、中药学、农村区域发展、园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动植物检疫、生态学、森林保护、木材科学与工程、林学、动物科学、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地资源管理、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农业水利工程。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男女性别比例与农业高校农科类学生的男女生比例基本相符;其中各年级比例为一年级20%,二年级20%,三年级20%,四年级40%。

3.调查内容。调查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调查大学生对于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动机与态度等;二是调查大学生对于参加新农村建设希望得到哪些支持。

二、调查的结果分析

1.农科类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普遍关注但了解程度不深。在调查“你是否关注新农村建设问题”时,86.37%的学生选择“经常关注”,11.24%的学生选择“偶尔关注”,2.39%的学生选择“不关注”;在调查“你认为对中国的新农村建设了解吗”时,8.59%的学生选择“很了解”,78.8%的学生选择“大概明白”,12.61%的学生选择“不清楚”,这说明了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农科类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问题普遍关注,但是对新农村建设的了解并不深刻。在调查“你是否在大学期间参加过‘三下乡’等了解农村、服务农村的活动”时,82.14%的学生选择“是”,17.86%学生选择“否”;在调查“是否仔细了解过三支一扶、大学生基层村官等计划”时,20.86 %的学生选择了“很了解”,71.98 %的学生选择了“大概知道”,7.16%的学生选择了“不清楚”,这说明了农科大学生对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途径不够清楚,参与形式以短期社会实践为主。

2.大部分农科类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发展前景看好但参与意愿不强烈。在调查“你认为农村的发展前景怎样”时,27.47%的学生选择了“一般,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有所好转”,10.77%的学生选择了“问题很难解决,前景不太乐观”,6.07%的学生选择了“很糟糕”,55.69%的学生选择了“一片大好”;在调查“你是否愿意投身新农村建设”时,28.97%的学生选择了“愿意”,27.61%的学生选择了“不愿意”,43.42%的学生选择了“视情况而定”;在调查“你的家人对你毕业后投身新农村建设持何种态度”时,28.69%的学生选择了“支持”,61.69%的学生选择了“反对”,9.62%的学生选择了“无所谓”;在调查“你愿意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原因”时,54.19%的学生选择了“通过实践锻炼自己”,56.23%的学生选择了“农村广阔的就业机会”,27.88%的学生选择了“个人理想,加入新农村建设”,82.34%的学生选择了“建设新农村的政策机遇”,16.22%的学生选择了“需要这些工作简历”,14.79%的学生选择了“其他”;在调查“你不愿意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原因”时,92.16 %的学生选择了“农村经济条件太差”,51.53%的学生选择了“家人不支持”,84.18 %的学生选择了“发展空间小”, 70.69 %的学生选择了“就业没有保障”,81.05%的学生选择了“不了解农村有哪些就业机会”,39.05%的学生选择了“其他”。这组数据说明大部分农科类大学生看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前景,但是在面临选择时,仅有28.97%的学生选择了“愿意服务新农村建设”,由此可见农科类大学生受经济社会大背景的影响,自我择业基本利益化。

3.大部分农科类大学生对自身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信心不足。在调查“认为你应用专业知识服务新农村建设”时,18.68 %的学生选择了“能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并取得很好的效果”,59.71 %的学生选择了“能结合专业特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14.99 %的学生选择了“能发现一些问题,但无法解决”,6.7 %的学生选择了“无用武之地”;在调查“你认为学校的专业设置、开设课目、课程结构与服务新农村之间关系密切吗”时,20.65%的学生选择了“十分密切”, 32.71%的学生选择了“不够密切”,38.79%的学生选择了“有一定的关联”,7.85 %的学生选择了“不太清楚”。这组数据说明了农科大学生认为自身具备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与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在调查“你认为在参与建设新农村服务时,在专业能力上最需要的是什么”时,25.01 %的学生选择了“专业技能”,11.05 %的学生选择了“专业知识”,38.99 %的学生选择了“专业实践能力”,24.95 %的学生选择了“综合应用能力”;在调查“你认为在参与建设新农村服务时,在综合能力上最需要的是什么”时,90.45%的学生选择了“学好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91.96 %的学生选择了“树立为三农服务的思想”,89.91 %的学生选择了“掌握相关政策”,86.43 %的学生选择了“了解农村现状”;85.75%的学生选择了“参与生产实践,培养动手能力”;67.28%的学生选择了“与农民交朋友,培养爱心”;76.68%的学生选择了“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79.55%的学生选择了“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组织能力”。这组数据说明了农科大学生认为在服务新农村建设前,自身需要在专业实践能力、服务三农意识、掌握相关政策等方面下功夫。

4.多种主客观因素阻碍农科类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在调查“你认为影响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因素”时,27.41%的学生选择了“传统就业观的负面影响”,19.97%的学生选择了“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滞后”,30.67%的学生选择了“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21.95%的学生选择了“社会舆论宣传引导不深入”;在调查“如果你愿意投身新农村建设,你认为你会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时,19.42%的学生选择了“缺乏知识和专业技能”,35.24%的学生选择了“物质条件艰苦”,15.06%的学生选择了“精神生活单调”,30.28%的学生选择了“个人价值不能实现”。这组数据说明了国家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是造成农科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信心不足的主要因素。

5.国家的政策支持是对农科类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最大的鼓励。在调查“如果你投身新农村建设,你希望政府在哪些方面为你们提供帮助”时,95.77 %的学生选择了“资金方面(创业资金、薪酬待遇)”,96.45%的学生选择了“社会保障方面(医疗、养老保险)”,95.16 %的学生选择了“技术方面”,96.73%的学生选择了“完善的政府政策”;75.12%的学生选择了“其他”;在调查“如果你愿意留在农村工作,那你会愿意留多长时间”时,39.4%的学生选择了“视工作情况而定”,27.26%的学生选择了“攒够经验或足够的创业基金就回城工作”,17.72%的学生选择了“愿意一辈子留在农村,为建设新农村做贡献”,15.62%的学生选择了“不清楚”;在调查“如果你选择投身新农村建设,你首先会考虑哪种职业”时,65.92%的学生选择了“机关人员(村官等)”,19.77%的学生选择了“生产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等)”,14.31%的学生选择了“服务人员(教师、医生等)”;在调查“如果发起在校大学生支援农村建设,你更乐意接受哪一种鼓励政策”时,14.46 %的学生选择了“荣誉称号或精神鼓励”,20.51%的学生选择了“丰厚的薪水”, 36.06%的学生选择了“拥有就业优势”, 28.97%的学生选择了“考研或考公务员加分”。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农科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最渴望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同时,受传统就业思想的限制,农科大学生仍将“铁饭碗”的机关岗位作为首选职业。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农科类大学生对于服务新农村建设这一“历史任务”,存在着认识不深刻、动机不纯洁、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有待提高等主观问题,以及社会舆论引导不深入、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客观因素。要解决这一现状,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增强农科类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意识,促使广大农科类大学生选择在农村基层就业创业,实现农业高校培养农业人才与新农村建设需求农业人才的无缝对接,良性互动。

1.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引导,营造人人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当前,新农村建设成功典范受到媒体关注较少,得不到充分的宣传,使得新农村建设工作得不到社会的广泛舆论支持,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得不到家庭和社会的充分理解与认同;同时,农业高校缺乏对新农村建设的广泛和深入宣传,大部分农业高校没有建立新农村建设宣传的长效机制,学生通过校内宣传了解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少之又少。因此,要充分发挥社会媒体和高校宣传部门的作用,大力加强社会舆论对新农村建设的引导:一是新闻媒体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正确的舆论引导,加大“三农”政策解释力度,使学生了解农业政策和农村现状,同时要对新农村建设中的成功的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进行深入报道和大力宣传,激发学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高校应建立新农村建设宣传的长效机制,开辟专栏对当地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政策进行宣传,同时,深入挖掘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成就的校友先进事迹,树立典型,增强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意识。

2.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为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障。首先应引导大学生认清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据统计,2013年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699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在大学生就业前景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农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将会更加困难,特别是农科类学生的就业更是如此,而新农村建设对于人才的需求仍然很大,鼓励引导农科类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既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又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其次,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他们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利益完美统一,积极主动地担负起为新农村建设奋斗的重任。

3.高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保障。一是要根据新农村建设人才需求变化,掌握适应新农村建设相关专业与学科的最新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二是要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技能课程的设置比例,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标;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建立一批既懂专业理论,又具有解决实际农业生产问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适应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需要;四是探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各种新方式与新机制,拓宽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例如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开始实施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实行“订单式”培养,较好地实现了“设立一个专业、面向一个产业、安置一批就业、发展一个行业”良性循环的办学目标。截止到目前,已为河北省农村培养了6000余名农民大学生。

4.政府要加强政策支持力度,为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政治保障。一方面要加强对农业高校的投入力度,例如在经费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大力支持,为农业高校培养适合新农村建设的农业人才提供可靠保障;另一方面要从完善针对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大学生的政策上下功夫,要加强保障性政策和鼓励政策的支持,让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学生无后顾之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号)等文件对“社会保险补贴、薪酬或生活补贴、参加有关社会保险等”作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国家还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例如不仅可以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还可以提供社会金融政策支持,提供个人成长发展的培训等。

四、结语

提高农业高校农科类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意识关系到新农村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也关系到农科类大学生是否能够顺利就业。因此,需要政府调动相关社会资源,以人才为本,从实际出发,正确地引导并指导农业高校农科类大学生主动扎根基层,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将农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谱写出美丽的新农村建设篇章。

[参考文献]

[1]郭丹,闵媛媛.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机遇、现状及障碍因素分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

[2]林佩云,谢韶锋,李敏,等.农业院校工科学生参与“三下乡”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1(11).

农业信息分析学范文3

关键词: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 DF413 文献标识码: A

1.农业经济管理的内涵

所谓的农业经济管理,指的就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业生产、交换以及分配和消费等一系列有关的经济活动进行有计划的组织、控制以及协调,并对参与经济的人员进行激励,从而达到预期目的的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我国对农业经济的管理起步较晚,根据我国农业经济学与农业企业管理科学的发展时间来看,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产生于20世纪的中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对农村实行改革以后,农村的农业经济管理受到了极大的重视。我国对农业经济管理的理论内涵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我国对农业经济微观和宏观规律的总结;另一方面是对西方有关农业经济的引荐,在结合我国农业经济现状和我国历史上对农村经济学的阐述发展而来的。

2.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概述

2.1管理体制与农业经济发展的节奏不协调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以及信息产业经济共同协调发展的模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由于经济成分的复杂性,对于各种经济的管理缺乏相应的制度体系的配置。同样对于农业经济,也缺乏完整的管理制度。现阶段,虽然农业经济发展节奏不断加快,但是有关的管理体制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这就阻碍了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体制的缺陷,严重影响了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

2.2淡薄的管理理念

无论是在古代的封建社会还是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对于农业的重视程度一直没有改变。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农业的措施,对于农业经济的管理,制定了具体的规范。然而,随着工业改革以及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员相应的发生减少,导致农业经济发展队伍缺乏后备力量。与此同时,由于管理人员缺乏实践经验,对农业的认识存在误区。有的人甚至认为在工业化大力发展的现阶段,可以忽略农业经济的发展。正是诸如这类错误思想的存在,导致农业管理意识的淡薄。一些农业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对于农业管理制度缺乏足够的重视,管理理念落后,限制了农业经济发展。同时,由于农业管理人员队伍整体水平参差不齐,工作态度不端正,知识储备不全,导致其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对农业的要求。

3.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科学的建设

3.1明确农村经济管理科学发展方向

虽然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三大的传统问题依旧存在:一是我国农民依旧众多,而农业发展资源平均不足;二是虽然农村合作社初具规模,但农业生产规模依旧小而分散;三是虽然我国自古就重农抑商,但是农业管理基础制度和生产形态没有持续改善这些传统问题又与当前农业发展需求严重违背:当前农业生产管理依旧由过去的注重数量生产向质量转化,农业经济管理更加适应市场需求,产品销售范围扩展到全球,农产品的生产业更加多元化这些新需求使传统农业的弊端更加明显,这就需要我们依靠科学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来弥合我国农业与新时期的裂痕,因此明确农村经济管理科学发展方向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明确了科学的发展方向,我国农业发展才能从传统的管理弊端中摆脱出来,从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2加强农业信息化管理

(1)发挥政府职能的作用

各级政府要把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保证领导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领导到位就是加强对各有关部门、各相关行业和领域做好统一的规划和分工工作,保证每一环节的专业人才可以积极配合,提升工作效率。农村信息化管理工作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政府要做好资金支持工作且加大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工作,保证资金的有效使用,防止腐败现象或浪费现象的发生。政府还可以制定相关措施或政策,如鼓励个人、集体或企业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鼓励大学生毕业回农村建设信息化建设等相关政策,广泛调动可利用资源,积极发挥政府职能,建设现代化、信息化农业。

(2)建立信息化管理示范基地

目前,我国实行农业信息化管理的农村较少,广大农村对于农业信息化无意识,通过示范基地的示范作用,让广大农民最直接感受到农业信息化管理的作用和意义,便于农业信息化的开展。选择一些有利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乡村组建示范基地,采用政府补助、项目带动、企业优惠、农户自筹的方式对示范基地进行支持,保证基地内农民有一半以上拥有计算机,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查询,营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息化氛围。通过示范引导,带动全国其他地区农村广泛建设信息示范化基地。

3.3加强人才的培养

从差异性的学科中可以发现,针对不同的重点有着不同的方针,这样就导致了需要不同的人才。可以提出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合理和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科学合理地选取农业经济在转型期管理学科所需要的资源,例如教学教材、教师辅助教学所要用的资料和理论。恰当调整研究重点,将教学新理论、新方法和技术融入到管理教学中,培养探讨重点所需要的人才。政府应加大教学的改革和规划,推出新的农业经济管理教学中的人才培养对策,重点培养在工作中有突出表现和优秀的人才,增强培养力度。

3.4创新农业经济管理

(1)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方法的创新

现在的社会已经发展为一个信息全球化的信息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各行各业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也逐渐的在实施信息化的方针。因此,农业经济管理也应该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农业经济管理的方法,对农业经济的管理方法进行创新。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我国虽然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农业整体的状态有所改善,但是我国还面临着新科技技术的挑战。因此,我国应该创新农业经济管理的方法,对农业经济管理实行信息化的管理。

(2)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

农业经济发展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经济管理的水平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农业经济产生波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农业经济管理比较落后造成的。实现对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是农业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一直都处于一个比较平稳的状态,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更新速度的加快,我国农业在科技技术环节还比较薄弱。要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拓宽农业资金的来源,如果单单依靠国家的农业科研资金来发展农业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农业部门要扩大农业资金的来源,确保有更多的资金来购买先进的科研设备,为更好的研发农业新产品创造条件,通过研究出来的作品,获得更多的资金进行农业的科研,实现农业科研资金的可持续战略,达到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的目的。

结束语

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管理已成为国家对农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化是促进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要不断创新农业经济的管理方式的创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从而促使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向着科学化、国际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正生.对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的探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4,01:25-26.

[2]桑玉丽.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4,03:189-190.

农业信息分析学范文4

多学科融合的实质就是利用不同学科的优势,综合性的对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探究,把各种学科的不同特点综合起来,由内而外,形成一个整体的培养孵化平台。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工作方面,多学科融合的应用也成为必然,人才培养的进程中要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注重学生个性化实际与多学科融合的普遍原理相结合,培养综合性人才、培养适合社会主义发展人才。

一、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人才培养模式相对陈旧

目前国内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仍延续90年代的培养模式系统。过分注重学校优势学科的发展,对一些非优势或者较弱后学科的支持力度很小。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远远无法跟上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与国外农业院校相比较,国内农业院校的培养模式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处于落后状态。庞大的人才培养系统一旦形成,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改观。出现了“尾大不掉”的情况。

2、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

国内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过分单一化也是目前的重要表现之一。大部分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都处于单一化状态,即“专业教学—专业实习——自主就业”的模式。这种单一化的现象虽然是一种大规模培养人才的方便有效的方法,但存在着对学生个性化注重不足,综合素质较低的问题。

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不足

目前国内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上普遍不够。诸多农业院校固守传统陈旧的培养模式,不知道如何去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更有甚者根本不想去创新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专门研究人员也普遍不足,并没有专门的机构和管理者负责对院校内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定期的评估并对其进行研究。

二、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原因分析

1、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之所以出现改革缓慢,严重落后的局面,与农业院校管理对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管理者往往倾向于优势学科的创新发明与研究深化工作以及行政类的工作。以优势学科的发展来评价一个院系的发展状况。对于整个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并未组织专门化的人员对其进行监测和评估。

2、模式创新不足

一套模式方案的出现,往往与其创新人才的多少和质量是分不开的。农业院校之所以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出现了滞后和短板现象是因为目前国内高校普遍缺乏的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专门化创新人才。目前,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创新工作主要分散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者的身上,但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化不强,以前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的过于繁琐,没有时间也没有专门知识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探究。

3、多学科融合渠道不通畅

目前国内高校尤其是农业院校仍然处于专业化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不同学科之间的综合交叉严重不足。这是由于目前农业院校并没有建立一个常态化的学科交叉融合的合理化渠道。不同学科之间没有能够综合性的运用自身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这是造成多学科融合下培养人才模式的推进工作进程缓慢的又一重要问题。

三、多学科融合下人才培养实现的途径与方法

1、建立农业院校多学科融合人才培养体系

农业院校应当建立完善多学科人才培养的体系,真正实现多学科人才培养的发展。第一,要建立一个高素质的多学科人才培养的管理队伍,对多学科融合下的人才培养进行直接化管理统筹,做好一系列的配合和后勤工作。第二,建立一个常态化的多学科关于人才培养的交流机制。例如:抽调不同学科的领军教师,集中在某一时间进行会议讨论,充分发挥自身学科的优势。第三,建立一个多学科融合人才培养的试点,选调一部分优秀的学生进行集中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掌握多学科融合的特点和方法。

2、完善农业院校多学科融合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农业院校多学科融合培养人才模式的研究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如何设立一整套符合农本文转自dylw.net业院校实际情况的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多学科融合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应当充分认识教师队伍的学科专业优势与学生自身需求的认知优势,建立一个“教师-学生-管理者”三位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制,对“如何开展农业院校多学科融合人才培养”和“培养怎样农业院校的多学科融合人才”进行研究。

3、利用社会支持建立多学科融合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

农业院校多学科融合培养人才模式的顺利实现,离不开社会对多学科融合人才培养的大力支持。首先,人才使用的最直接组织就是社会上的一些企业、公司、政府机构,他们更了解自身需要怎样的人才,需要农业院校培养出怎样的人才。因此,加强社会与农业院校关于人才培养的合作,意义重大。同时,社会应当支持农业院校建立一个多学科融合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相统一。

参考文献:

[1]陈克忠.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莆田学院学报[J].2006,( 12)

[2]陈振中.论高等教育的地位等第现象,黑龙江高教研究[J].2006,(1)

[3]代明君.雷宏.关于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06,(1,2)

[4]孙绵涛.高等教育学概论. [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课题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多学科融合下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S201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