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范文1

[关键词] 好玩;童年;数学记忆;符号

古希腊哲人普罗塔戈说得好:“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儿童文学、绘画、歌曲、游戏等是童年记忆不可缺少的元素. 追问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是否剪掉了片面追求教学成绩的标签,是否给学生留下了数学童年的元素?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才能回归童年、走进童年?那就是数学要好玩.

■ 瑰丽、神奇,富于想象力、无限

遐想的空间世界

教学案例 “不可缺少的三条棱”

数学中有些“规定性知识”,该告诉的不妨直接告诉. 只是以怎样的方式“告诉”,却是一门艺术. 在教学“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如何让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是简单结合三视图告知它们的名称呢?还是采用别的方式来拓展学生富于想象力、无限遐想的空间世界呢?

教师出示长方体的透视图(如图1,12条棱全部能看清).

师:如果请你擦掉其中的一条棱,你还能想象出这个长方体的大小吗?

学生擦掉其中的一条棱,结果发现,同样能想象出长方体的大小.

师:如果再让你擦掉一些棱,想一想,至少要剩下哪几条棱,才能保证我们可以想象出长方体的大小?先想一想,再动手试一试.

学生展开想象,随后动手尝试. 结果多数学生留下三条线段.

师:根据这三条棱,你真的能想象出长方体的大小?

生:能!

师:请比划一下它的大小.

学生边想象,边比划.

师:还能再擦掉一条棱吗?

生:不能. 再擦掉横着的这条棱,就想象不出长方体有多长了;擦掉斜着的这条棱,就想象不出长方体有多宽了;擦掉竖着的这条棱,就想象不出长方体有多高了.

师:看来,这三条棱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它们直接制约着这个长方体的大小.

由此,教师水到渠成地告诉这三条棱的名称:长、宽、高.

“数学好玩”的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符合现阶段新课改的趋势和要求,符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有利于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凝结并积淀着人类漫长的数学探索脚步和数学文化. 小学数学教育,不能只是“数学”(科学意义上的)与“教育”的简单结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该和童话、游戏一样,善于点燃儿童想象的火花、善于激活儿童思维的萌芽.

我们的数学教育应该给儿童烙上多彩的思维底色. 一个充满色彩、充满无限想象空间的数学世界理应透过我们的数学课堂一步步向儿童走来. 在这样的数学课堂里,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是因为拿掉多少条棱而铭记在脑海. 儿童的数学,应该是一种“活的数学和玩的数学”,是一种能从内心深处唤醒儿童沉睡的想象力和激情的数学. 我们深知并期待着,小学数学教育言于教、身教外,更重心教;就像儿童文学、绘画和歌曲一样,在儿童丰富的精神世界里,烙上数学童年的记忆. 在蓝天下最美的学校里,一种真正适合于童年发展的数学教育,一个真正展示童年价值的数学教育境界正向我们走来!

■ 与众不同的逻辑和视角,充盈

着独特的数学思考

教学案例 “认识方程,不能一告了之”

方程思想的首要任务是“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因此,教学应通过设计丰富的情境、与众不同的逻辑和视角,让学生经历建立方程模型的过程.

在教学“认识方程”时,可以先出示四个场景.

……

教师将刚才对场景描述所得到的式子集中呈现.

师:你能把这些式子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吗?在小组里先说一说,再汇报.

组1:我们把有等号的式子分成一类,有大于号、小于号的式子分成一类.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将上述式子做如下整理:

组2:式子中有字母的分成一类;式子中没有字母的分成一类.

师:对!字母在这些式子中表示的是未知数. 我们可以把这样的分类方法和刚才一组汇报的分类方法综合起来.

教师对上述整理的式子进行整理.

师:同学们通过思考、交流,把这些式子分成了4类. 请观察这4类式子,说一说每一类式子有什么特征.

……

师:正如我们学生所描述的,像第①类式子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从生活实际――购物场景中引入,儿童有生活经验,很自然地想到用钱的结果会有三种,用式子表示即引出等式与不等式;在等式与不等式的比较中建构对“相等关系”“等式”的理解. 当儿童与众不同的想法、思想以及思考问题的视角展现在教师面前时,你是否首先能保持一种审慎的态度,是否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去换位思考,是否能排除自我经验的干扰和成人的“文化优越感”,而以一种“平等中的首席”之身份介入对问题的思考,进而与儿童一起交流、沟通、协商?在不同的场景中,用数学方式表述现实场景中各种关系,再通过观察、比较、分类、交流等活动,概括方程概念. 概念的构建过程,并不是由教师机械地传授乃至直接告诉儿童,而是用数学符号提炼现实生活定关系的过程. 方程对儿童来说,不仅是形式上的认识,也是感受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建立“模型”的过程.

■ 直觉和抽象,模糊和准确,永不

灭的激情与冲动

当数学在认识中逐渐从静态走向动态、从确定走向变化、从精确走向易谬时,数学科学的神圣光环已逐渐褪去. 数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已不再是一成不变的真理的集合和化身,而更像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进化、不断更新着的物体. 所以,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求那些刚刚接触数学的儿童,能一步到位地完成对于数学知识的精确建构?又有什么理由拒绝数学的模糊性和直觉性?

教学案例 “零刻度线的警告”

在教学“角的度量”时,教师可在练习阶段设计下面有意思的习题.

① 断了一角的三角形物体,如何测量断角的度数?

② 用量角器如何测量一个边很短的角?

③ 猜一猜,下面的角可能是多少度?

A. 角的一条边指向右边的20°、30°、50°,另一边不给出. 学生猜测20°、30°、50°后,教师出示另一边正对着零刻度线,学生成功通过.

B. 角的一边指着60°,另一边暂不给. 学生猜测60°后,教师出示另一边(指向反方向),学生连呼上当.

C. 角的一边指向70°,另一边暂不给. 学生冷静猜测:这个角可能是70°,也可能是110°. 教师出示:角的另一边不是指向零刻度线,学生再呼上当.

D. 角的一条边指着80°,另一边暂不给. 学生抢着回答:如果另一条边对着零刻度线,这个角是80°或100°. 如果另一边没对着零刻度,则无法知道角的度数. 教师出示另一边,正对着30°刻度线. 学生先是直呼“无法测量”,继而纷纷举手,“应该是50°”.

……

在学生的“连呼上当”和“无法测量”中,角的度量在“零刻度线的警告”中落下帷幕. 说真的,这里每一个问题的设计都蕴藏着丰富的思考内涵. 零刻度线的警告让儿童明白角的度量靠直觉会上当,继而要抽象思考;靠模糊无法测量,更需要准确计算. 一道小小的习题,激发了儿童那永不灭的激情与冲动.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范文2

根据我平时的教学反思,我细心总结了一下,发现可以总结为三点: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规律与方法

教师必须加强学习,精通课标,通读教材,理解编者的意图、理清知识脉络;进而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与学法,精心备课;最后达到驾驭教材,为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趣参与课堂活动的,教师要真正把创造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创造。请看下面一个教学案例:我布置学生独立思考的内容:我们如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经知道面积公式的平面图形来研究它的面积公式呢?(提出问题之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合作交流不到2分钟,当我发现有一个小组的同学“过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作平行四边形的高,把平行四边形分割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然后再平移拼成一个长方形,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底乘高”的方法后,就立即宣布合作结束。

二、引导学生学会反思

反思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认知结果的监控和体会,数学的理解要靠学生自己的领悟才能获得,而领悟又靠对思维过程的不断反思才能达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思考过程,更是对自己的思维活动和经验的反思过程。一个人如果在成长过程中善于反思、总结经验、扬长避短,那么他一定比有同样经历的人更有收获。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提高主体意识,自主地进行学习,有效地进行自我教育。所以,学生知识的获得过程离不开反思的过程,教师要充分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反思、进行反思。好是好在哪里,不好又是不好在哪里,今后碰到类似的问题应该注意哪些地方等等。

请看下面一个教学案例:某校四年级六班有56名同学,老师在教学实践活动课“秋游计划”一课时,在让学生合作制订购买秋游所需物品及所需钱数之后,又设计了一个活动――乘车与买门票。“一辆大客车可坐50人,每辆300元;一辆中型客车可坐30人,每辆200元。个人票每人10元,团体票每人8元(10人为一组)。”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这些数据,讨论交流应该怎样租车、怎样购买门票比较合理。讨论完之后,让每一小组各派一个代表回答问题并解释原因,回答得好的应当全班鼓掌表扬,回答的不好的也应当肯定他的思考和研究精神,要在平时这种练习中不知不觉地培养起学生的反思精神。

三、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具有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要使他们理解地接受、消化抽象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适当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的眼、耳、手、口等各种感觉器官参与知识的认知活动。在现实教学中,师生在课前都要做好充分准备。准备过程是进行操作活动的一个前提。教师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学内容,结合课标要求,确定出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做到心中有数。然后确定教学中是否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用哪些学具进行操作。学生要根据教师的要求,认真准备好上课所用的学具,如小棒、圆片、三角形等。只有在师生准备都充分的情况下,操作活动才有可能顺利进行。同时还要把学生的操作活动和所要解决的问题紧密结合起来。

请看一个关于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案例:

1、出示装了水的圆柱容器:师:圆柱里面的水是形成了什么形状?(圆柱)你有办法用过去过去所学习的方法求出这些水的体积吗?生(想了想):将它倒入长方体中,再量出数据来求。师:说说你完整的想法。是怎样转化的?

2、出示橡皮泥捏成的圆柱体。那你有办法求出这个圆柱体橡皮泥的体积吗?生A(热情的):老师将它捏成长方体就可以了!生B马上说:正方体也可以的!

3、出示圆柱体模型。问:那么老师这个圆柱体体积可以怎么想办法求呢?

生讨论了一下,举手说:找个装了水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将这个圆柱体投进去,然后求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就可以了!师总结:这么说同学们都有办法将一些圆柱体的物体转化成长方体或正方体来求它们的体积。你们真聪明!师:老师想请你帮忙求大厅里圆柱体形柱子的体积,你有办法吗?学生动脑筋想来想去,用求助的眼睛看着老师……最后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用圆柱底面积乘以高就能求出圆柱体体积了。师乘机引导:说说你是怎么知道这样求的?……最后再由教师取出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教学模具,通过分解再重新组合把它拼凑成一个圆柱,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要请一名学生上台亲手操作,教师则在另外一旁做适当的指导。 最后学生自然就会发现,原来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也是V=S×h。这时候学生一定会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这也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范文3

对此,笔者结合本校学生学习起点低、发散性思维能力差、知识迁移能力弱等特点,尝试了在数学复习课中运用分层教学的模式,为学生更有效地参与课堂学习搭建了平台。下面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复习”为例,谈谈笔者的具体做法与感受。

一、 分层教学的主要环节

(一) 认识分层教学的现实意义

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在认知水平、情感态度以及学习能力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课堂上的题目要体现层次性,因此,高段的数学复习课实施分层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操作中笔者根据本班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并且恰当地运用分层策略,从而让全班学生在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二) 分层教学的各项准备

做好分层教学各项准备工作,能保证复习课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因此,非常有必要学会各项技巧。

1. 明确《标准》对知识的要求

开展有效的分层教学,必须明确《标准》对复习知识的全部要求,具体可以解读为:(1)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知识最低限度的《标准》、教材要求。(2)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知识在《标准》、教材中的全部基本要求。(3)对《标准》、教材基本要求的适当提高、加深。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知道要复习的这一知识点对一般学生来说他的基点在哪里?对优秀学生来说他的增长点在哪里?对尖子生来说他的发展点在哪里?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要求和学生发展可能性的关系始终处于动态协调之中。

2. 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

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调研成绩、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知识复习前的能力水平鉴定为依据,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学生按3∶5∶2的比例分成A、B、C三层,A组为尖子生,各方面表现都十分优秀;B组为优秀生,各方面表现都比较能干;C组为学困生,各方面表现都很困难。这样的学生分层,避免了“优生骄傲”和“差生自卑”的心理。分层可以是显性的(告知学生与家长),也可以是隐性的(谁都不说),无论怎样,分层都是相对的,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做适当的调整,也可以给学生形成一定的激励机制。

3. 科学地设计分层目标

根据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同一班内不同层次、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科学地设计不同层次的课时目标,同时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达成共同性目标后,选择高一层次的目标进行学习,用不断递进的分层目标来引导和要求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能得到发展。

(三) 精心设计教学模式

根据复习课的特点以及分层教学的理念,精心设计复习课教学模式,使这种课型逐步趋于常态化。

说明:传统的复习课一般都是目标统一,教学内容、教学程序及习题统一,就会出现尖子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消”的现象,导致复习只是走过场,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因此笔者把目标分为三层:最高层为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中间层为能根据知识解决一些变式的题目,基本层为能根据概念解决一些基本的题目。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适合的目标,从而做到下有保底,上不封顶。在作业分层中十分关注各层次学生的能力,设计了合理的练习题,共分四次进行。第一次:A组自测(基本题+变式题+灵活运用题),B组自测(基本题+变式题),C组师生共同复习相关知识点;第二次:A组师生一起交流反馈,以学生解释为主,B组以小组或同桌交流为主,C组自测(基本题);第三次:A组学生一对一指导C组学生,B组师生一起交流反馈,请学生讲解说理。第四次:统一时间分层次检测学生,全班能力得到提升。

(四) 注重合理的动静搭配

打破传统的复习课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运用“动静搭配”的教学结构,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既有面向全体的“动”,又有兼顾各组的“动、静”。在一节课内有统一的讲解、小结,又有分层的教学、自学、合作学,还有分层次的练习。其基本流程是“有效导入、明确要求”(面向全体,用时约4分钟)—“复习旧知、巩固练习”(分组开展,用时约8分钟)—“师生反馈,生生交流,巩固练习”(分组开展,用时约8分钟)—“师生反馈,生生指导”(分组开展,用时约8分钟)—“反馈口授,课堂小结”(面向全体,用时约2分钟)—“分层检测,教师巡视”(分组学习,用时约10分钟)。(具体见第46页表1)教学时要注意“动”而不“乱”,“静”而不“死”,并且要特别注意时间的搭配。

二、 分层复习课教学案例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复习课案例(见表1)。

三、 分层复习实施的效果

对照事先设计的三个层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复习课的教学目标,笔者发现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各层次学生都有较大的提高。

(一) 动静相宜,有效提高

在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复习课中采用动静搭配的教学模式,在本课的第二环节中每一层次的学生都有二动一静的机会。这样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使枯燥的复习课变得生动有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 层层训练,异步提升

笔者在课堂练习中给每一层次的学生设计了二次作业,第一次主要是考查全体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二次主要是检测全体学生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层层训练,使各层次学生意识到基础的重要性,从而真正做到夯实基础,并使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应在哪个环节上下工夫。使复习更有针对性,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

(三) 多样学习,培养能力

在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复习课中教师采用“自我练习+同伴互助+教师指导”的方式,在完成自测题后,在课堂上及时反馈,当场解决问题,达成共识。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使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范文4

摘要: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亲身经历、自主探究、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协作能力。因此,根据新课程理念和“先学后导,自主互助”的教学模式,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在探究中发现;在操作中感悟。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亲身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物体的面是不同的。在操作、推理、反思的过程中较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促进学生养成有序思维的好习惯。

关键词 :教学案例;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3-0022-02

《观察物体》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后续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在学生初步学习观察物体知识基础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可大大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提高教学实效。

一、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引题。

师:平时经常听到同学们背诵古诗,今天数学课上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首古诗,(出示课件《题西林壁》),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谁来说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表达了什么意思?(生说)

师:同样是庐山,为什么一会“成岭”,一会又“成峰”?

生: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2.水到渠成,出示目标。(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1)知道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知道一个位置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依纲自学,探究新知。

教学案例1:

(1)自学指导1:认真看课本第38页,然后进行以下操作。首先,小组议一议。四人一组,拿出学具中的长方体,边观察边回答下列问题:①在你的位置观察,你看到了哪几个面?②你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分别是什么面?③你能看见所有面的位置吗?④注意:观察时,视线要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由此,通过观察长方体物体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所有的面。在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笔者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在组内冷静思考,理智分析。)

(板书:最多看到三个面。正面,侧面,上面)

(2)小组画一画。从不同角度观察下面四个物体,把你从各个角度看到的形状画下来。

同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怎么样?在这个环节中,笔者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出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平面图形。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直接参与,在活动中产生思想,给予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空间,以动脑思想的机会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操作中探索知识,把学生推到思维活动的前沿,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拥有主动权,使学生得到自主探索、主动发展的机会。

(板书: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各不相同。)

(3)检测。课件出示三道练习的设计,不仅让学生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而且提高了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案例2:

(1)自学指导2:某博物馆被盗了两件古董,被盗当天门窗都是锁好的。(形状如下)

“冒险小虎队”突然发现房梁上有一个洞。接着,他们找到四个犯罪嫌疑人,他们每个人都画了自己看到的古董的形状:

思考:他们谁是小偷?为什么?他们分别是从哪个方向上看到的?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以此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把难点利用故事化简,把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形状淋漓尽致地呈现在学生眼前。

(2)检测2。课本例2补充完整。

4.自主互助,巩固新知。①练习八的第1、2题。②课本39页的做一做。(在学生需要巩固动笔时,水到渠成地“挤”进练习题,使练习与教学和谐共振。

5.品味数学,总结延伸。师:同学们,我们不仅学数学,还要品数学。今天我们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不同。同样,在生活中,我们看人、看事也要多角度观察,再下结论,愿大家都成为生活的有心人!

二、教学反思

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亲身经历、自主探究、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协作能力。因此,根据新课程理念和“先学后导,自主互助”的教学模式,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结合教材内容,笔者有如下想法:

1.在情景中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动力,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笔者尊重教材的编排,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推理的故事情景,让他们参与到“冒险小虎队”的侦探活动中去,在活动中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位置关系,丰富课堂教学中的现实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2.在探究中发现。本节课教学围绕“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主线循环往复学习。注重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氛围,通过一个推理情节和两个活动的设计,力图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数学活动,在观察、交流和探索中,根据自己的经验,感悟出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而且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这个充满体验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推理问题,并且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最终学会学习。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范文5

一、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现状

目前虽然已有小学数学教师认识到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笔者把存在的问题归为以下两点∶

(一)忽视学生主体性

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明确提出一个要求,即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做好课堂的主导者。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小学教师却没有在教学中贯彻此要求,还是按照固有的教学模式机械地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忽略小学生认知能力不足和接受慢的情况,因此就造成了小学生只能去模仿模仿数学教师对例题计算的过程。

(二)教学设计缺乏科学性

当今部分小学数学课堂依然维持原有的教学设计,没有丝毫的创新,使得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低下。而且有些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缺乏合理性,直接就对学生展开知识点的教学,缺乏过渡和层次感。

二、推动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进一步发展的措施

(一)构建教学情景,引发学生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模式还处在具体思维阶段,进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时需要构建一定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去学。在构建具体情景时教师要注意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学生熟悉教学情景,从而投入到其中,跟着教师的思维进行数学的学习。

笔者在这里结合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进行教学情景构建的说明。小学数学教师上课时拿出一个小纸箱,并向学生说因为想要用这个纸箱包礼物,但不知道要用多大的礼品纸去包这个纸箱,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说可以计算一下这个纸箱的面积,教师接着问学在不破坏纸箱完整性的前提下计算面积呢?学生摇头,教师遂开始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教师结合生活常常可以看见的纸箱导入本课的核心问题,即表面积的计算,并由帮助教师解决难题引导学生围绕本课核心问题进行思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数学课堂的教学中,随着教师的引导进行数学问题的思考,引发了学生的思维。

(二)借助辅助工具,立体思维过程

数学教学的思维过程是抽象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借助一定的辅助工具,把抽象的思维立体化和形象化,让学生能“看到”这一思维过程,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笔者将在这一部分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详细分析教师如何借助辅助工具,把数学教学思维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为例,在这节上课前教师先准备一个塑料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准备合适的水。在课堂上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指出哪一个物体的体积最大。当学生回答后,教师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而是把事先准备好的水分别倒入长方体和正方体中,学生由此观察到两个物体体积一样。然后教师说水倒入长方体和正方体中发生了什么,使得其一样呢?学生水随着物体的长宽高发生了变化,教师说对的,物体的体积就是与长宽高相联系。,教师再引导学生做深入的思考。小学教师使用辅助工具,让学生清晰地“看见”了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与其长宽高有关,把这一数学思维过程立体化,不再是以往的抽象教学,即教师说什么学生只要记得就行,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思维培养效果

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就如前面笔者所讲到的,如今的数学教学方法并不适应于现在学生的发展,即方法过于老旧,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创新教学方法这一部分中,笔者将结合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倍数和因数》进行具体的阐述,教师在教学这一节课前,应先认识到学生对于倍数和因数这一抽象的数学概念不易理解,更应该从学生兴趣点着手进行讲解,以兴趣带动学习。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制作一个倍数的形象和一个因数的形象,然后写一个计算式,比如12÷6=2,然后让这两个形象进行战队,这样学生可以清楚看到12为倍数,6和2为因数,然后再点击鼠标,让这两个形象旁出现解说。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勾起了学生想要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以兴趣带动学生进一步学习,从而促使学生进行思考。

(四)增强课堂互动性,构建轻松思考氛围

人的思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没有波澜,一顺到底的,这就需要教师增强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构建一个可以让学生轻松思考的氛围去发展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还以《倍数和因数》为例,教师可以采取对话的方式,如教师先问学生知道何为倍数吗?学生说知道,教师就让学生先自己解说给其他学生听,然后教师问学生何为因数呢?学生摇头,然后教师就结合具体的实例,对学生展开教学,并再给出一些实例,让学生说出谁为谁的倍数,谁为谁的因数等等。教师通过对话的形式,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促进学生进一步去思考。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要培养高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紧密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不断创新数学教学方法,以此提高学生数学课堂的参与度,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范文6

一、片断一:长方体棱长和的计算

教学《长方体的认识》后,我出示了一道习题:用一根长72厘米的铁丝折成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体模型,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有部分学生列式为:72-8×4-6×4=16(厘米)。针对这种错误,我进行了评讲,可事后仍有少部分学生犯类似的错误。反思我的教学后,我利用身边的乡土资源,设计了一个教学活动: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长方体框架。要求:小组长放学回家后,找一根长72厘米的细树枝条,带到班上。先根据长和宽的长度,算出长方体的高是多少厘米,再小组合作共同制作这个长方体框架。课上汇报交流时,我有意指名让那些做错的同学说一说,算出16厘米后,为什么还要除以4?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16厘米是4条高的长度和,要求高还必须用总长度除以4,所以这个长方体框架的高为4厘米。

【反思】建构主义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一个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让学生亲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远比我对学生说教:长方体有4条长,4条宽和4条高有效的多。所以,我巧妙利用身边的乡土资源(细树枝条)做教具,设计了制作长方体框架的数学活动,让每位学生都经历算一算,想一想,量一量,剪一剪,粘一粘的活动过程,从而感悟出长方体的12条棱分为长、宽、高三组,每一组分别有4条相等的棱,这样求长方体棱长和的计算方法“水到渠成”,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片断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章后,我进行了单元测验,试卷上有这样一道题:

有一个棱长是5厘米的正方体,从它的一个顶点处挖去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后,剩下物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阅完试卷后,我作了统计,这道题做对的学生大约占30%,究其原因,大部分学生对表面积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规则图形上。为了弥补学生认知上的不足,丰富学生不规则图形表面积的表象,我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放学回家后,请每位同学用土豆或萝卜或苹果切一个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第二天带到学校,上数学课时用。

上课了,我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用小刀从它的顶点处挖去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后,观察剩下的物体表面积,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剩下的物体缺了一个角,它的表面积变小了。

生2:我发现剩下的物体表面积变小了,但又增加了3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面积。

生3:老师!我发现剩下物体的表面积大小没有变。

师:为什么?

生3:由于挖去了一个小正方体,剩下物体的表面积减少了三个面,但又增加了与它们相等的三个面,所以说它的表面积大小没有改变,剩下物体的表面积就是5×5×6=150(平方厘米)。

说得真好!教师及时给予了肯定和表扬。

【反思】求不规则物体的表面积对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只有将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具体,丰富学生空间与图形的经验,才能帮助学生构建表面积的具体含义。因此,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让每一位学生切土豆、切萝卜、切苹果,在切的实践过程中,感知表面积的形成过程,再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最后找出计算方法,教学知识难点被轻易化解。

三、片断三:长方体体积的计算

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和复习一课中,我出示了这样一道开放题:现有一张长4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铁片,请你用它做一只深是5厘米的长方体无盖铁皮盒(焊接处及铁皮厚度不计,容积越大越好),你做出的铁皮盒应该是多少立方厘米?

学生很快就说出了第一种方法,把铁皮的四角截去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它的体积是:(40-5×2)×(20-5×2)×5=1500(立方厘米)。

“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没有人举手。这时我说道:“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片,将它裁成长4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看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做出的铁皮盒容积更大?”

一语激起千层浪,学生们手中跳跃着智慧的火花。几分钟后,一个小组汇报说他们组找到了另一种方法。我请这个小组的小组长上台演示汇报。

第二种方法:在铁片的一侧角上截下两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焊接到铁皮另一侧的中间位置,这样做成的无盖铁皮盒长是40-5=35(厘米),体积是(40-5)×(20-5×2)=1750(立方厘米)。如图1。

他的话音刚落,又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出了第三种方法,在铁皮的两侧各截下一条宽为5厘米,长为20厘米的长方形铁皮分别焊到上、下边上的中间部位,这样做成的无盖铁皮盒的的是长是40-5×4=20(厘米),宽是20厘米,体积是(40-5×4)×20×5=2000(立方厘米),如图2。

师:为什么第3种方法做出的盒子体积最大?你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的思维再一次被激活,通过观察比较得出:当底面积是一个正方形时,做出的盒子体积最大。

【反思】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的思维只有通过数学活动才有可能被激活,才能迸射出创新的火花。在学生的思维受阻,只能找出一种方法解答时,我马上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纸片),设计了一个教学活动,学生的探究欲望一下子被点燃,他们有的剪,有的拼,有的量,有的算,学生们个个手中跳跃着智慧的火花,人人脑中闪烁着创新的光芒,很快找出了另外两种方法。当学生找出第三种方法后,我又乘胜追击,组织学生寻找规律,使知识得以延伸和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再次得到发展,归纳比较能力再次得以提升。

上述三个教学案例,都没有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只是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和简单的自制教具搬到课堂上,这些信手拈来的教学资源同样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要点,化解知识的难点,迸发创新的火花;同样能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启迪孩子数学思维的心扉,转化为生动有效的课堂教学。

1.身边的教学资源,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片断一中细树枝制作长方体框架活动,虽然简单,但它贴近学生的生活,迎合了学生的心理。学生的兴趣倾记得被调动起来,全神贯注地参与学习。由于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参与制作过程,所以对长方体的棱长感知颇深,计算掌握准确。在玩中学,在学中悟的数学课堂,学生能不喜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