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插花礼仪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插花礼仪培训范文1
关键词 插花艺术;教学改革;对策;高校
中图分类号 G6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1-0032-02
Countermeasures on Teaching Reform in Art of Flower Arrangement Course in Universities
LI Da 1 LV Chang-ping 2 CHEN Hai-xia 1 HUANG Di 1 LIU Zhen-chao 1 SHAN Yuan-yuan 1 ZHANG Hong-zhi 1 *
(1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s,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Hunan 410128; 2 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main problems of practice teaching in the art of flower arrangement course were proposed in this bined with teaching experience of recent years,the position of the course,theory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content set were discussed,so as to integration of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improve students′ recognition of art of flower arrangement.
Key words art of flower arrangement;teaching reform;countermeasures;university
插花艺术是将剪切下来的植物材料经过技术和艺术的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致美丽,能再现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的过程[1]。插花是一项高雅的文化艺术活动,既可以陶冶性情,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又可以美化生活环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又一表现。笔者对该课程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探讨了该课程的改革对策,以供参考。
1 准确定位插花艺术课程
插花与花艺设计课程是农林类高校园艺、园林、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教学改革后,改为针对全校学生自由选学的公共选修课,每年选修人数达到1 000人次,成为湖南农业大学选课率极高的课程。为提高学生的兴趣,课程开始时设置一个小的开场,不急于切入正题,而从身边的插花作品讲起,让学生了解插花艺术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是任何人都能学习的兴趣爱好课程。在介绍日常用花的同时再介绍插花艺术在重要国际交往活动中的应用情况,如:2008年奥运会的颁奖用花,小小的花束蕴含了很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在里面,从花材的选择、花型的大小、花束的寓意都有很多的内涵与要求。通过这样的一个开场让学生了解插花艺术是用途很广的艺术类型,小到街边随处可买到的各色花束,大到各种国事交往活动中所使用的能代表国家形象与文化的特色艺术。
2 丰富理论课程教学内容
插花艺术是视觉性很强的艺术门类,插花艺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艺术美感的领悟程度,教学上优秀作品实例的展示和赏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2]。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课件如过多的展示文字性的内容,会给学生带来枯燥感。教师只有在教授过程中不断扩展每张图片和插花作品所展示的内容,才能吸引学生。因此,也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通过各个渠道收集大量的插花艺术资料,才能储备好足够的知识教授给学生。网上及国外的图片虽然可以作为教学资料,但学生如能亲眼看到这类插花作品,感受将更加深刻。笔者于2006年、2010年观摩了在广州举行的第四届亚洲杯花艺大赛和在上海举行的第十三届世界杯花艺大赛,收集到了大量的花艺图片、视频资料作为插花艺术课程中重要的教学资料,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比赛中的一系列见闻,也成为插花艺术课程教学中很好的素材。
3 加强插花艺术实践教学内容
3.1 合理安排实践教学课
插花艺术是实践性相当强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教学的重点。只有理论课与实践课紧密衔接,合理安排,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才能逐步领会插花艺术的魅力,确保学生学习的效果。社会上也有很多花艺培训机构,有些课程很有特色,实践课达到全课程的80%以上,可以借鉴其经验,以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高校内的插花艺术课受课时和教学费用的限制,实践课所占比例虽然达不到那么高,但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分配比例安排为5∶5或4∶6还是可行的。
3.2 以西方基本花型为入门
西方式插花构图规则,基本花型有一定的制作步骤,是花艺教学入门的首选花型。西方式插花是一种理性为主的花艺设计,设计出的作品为几何图案,装饰性非常强,花艺设计的盛行同切花生产的规模化、商品化以及市场的需求是密不可分的。在教授西方式插花的过程中,为达到图形的一致性,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手中的花材要尽量一致,以便达到作品统一的效果。但插花艺术课程教学费用一直是各个高校开设该课程所需要面对的最大问题。如每次都使用鲜花教学,教学的效果绝对会很好,但西方式插花的特点是用花数量多,即便是用价格相对便宜的花材,合理的安排各个班级的使用情况,费用也会很昂贵。使用仿真花可以很好地解决教学花材耗费的问题。仿真花的款式很多,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价格合适的花材,目前有的仿真花单束费用上比鲜切花略高或不及鲜花价格,而且可以反复利用,购买1次可以使用很长时间。园艺园林学院于2008年购买了一批教学用仿真花,虽然花材类型不多,但是较多地采购了同一类型的点状、雾散状花材及焦点花材,只要适当地搭配其他形态花材,即能满足基本的西方式插花要求,目前使用情况良好,至今还有剩余,2~3年内依然可以使用。每次教学中教师都要提醒学生爱惜花材,每次完成作品,待教师评完分或拍照欣赏后,要求学生将作品拆卸,将各种花材归类放回整理箱内,既可以减少花材的耗损,也可以保证下次试验有序进行。
3.2.1 提高仿真花利用率。在仿真花材剪与不剪的问题上[3],笔者要求学生毫不犹豫地修剪。仿真花最大的特点是花材一致性好,如不修剪处理,插花作品很难达到效果。被剪断的材料只不过是花材的枝干,花头依然是完好的,可以再次使用。笔者每学期都会准备许多不同长度的竹签,直接插上花头或用透明胶粘上带枝条的仿真花即可以修剪,可以任意地调整花材的长度,满足不同的插花要求。要求学生在填充雾散花材时必须把整支的花材拆卸,穿上竹签,用小支一支一支地填入,这一过程既能让学生掌握填充花材的方法,又能培养学生的耐心。用竹签充当花材的枝干既能节省费用又能提高仿真花的利用程度,达到很好的插花效果。
3.2.2 增加西方礼仪花艺教学内容。西方礼仪花艺也是当代花艺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礼仪花束、婚礼花艺、餐桌花艺布置等一系列用于人际交往活动中的花艺,也是社会上用途最广泛的花艺类型。掌握这些花艺内容可为学生将来就业提高竞争力。
商业花束是市面上用的最多的一款礼仪用花,该教学内容一直是高校插花艺术课程的弱势[4]。为了逆转这一局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以下尝试:用有一定长度和粗度的竹签插上仿真花花头代替长枝的鲜切花;用废旧报纸代替部分包装纸,为“鲜切花”打上内部小包装;将同一类型雾散花材也穿上竹签作为花束中的配花使用;向学生教授花束制作的螺旋手法,并搭配不同的包装材料与花结,制作出基本的圆形花束与单面观花束。
婚礼花艺、餐桌花艺布置属于大型的花艺布置,在当今商业花艺市场中占有的份额较大,市场前景广阔。婚礼花艺、餐桌花艺的布置涉及到布景道具的使用,由于使用的仿真花是可重复利用的,这就为每学期的花艺教学节约了部分费用,利用该费用可以为花艺教学添置其他教学道具。笔者在整个插花实践教学的中期安排该内容,分组安排布置内容并指导学生完成。如:搭起婚庆背景架,拉上纱幔,在录影架上插制出圆球形作品;铺上桌布,摆上碟子、刀叉及水平型的餐桌花;安排学生集体制作花艺拱门,摆在教室过道内。虽然用的都是仿真花,但依然能布置出一个很逼真的婚礼现场,而且用仿真花来布置婚礼会场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形式。这样模拟现场既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获得操作经验,将前期所学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应用,又能让学生在布置大型花艺的过程中学会团结协作,布置完成时产生成就感。
3.3 挖掘东方式插花内涵
东方式插花崇尚自然,以自然美为最佳的艺术追求和表现。讲求“物随原境”、“形肖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5]。东方式插花注重的是以花寓人伦,内容表达含蓄,体现的是自然界的草木风情[6]。东方式插花与西方式不同,西方式装饰型用花主要注重整体的形态,形态内部的花材可以很丰富,但东方式插花属于构图造型插花,作品对每个枝条每朵花的要求都十分讲究,要经过仔细挑选。笔者认为东方式插花是花艺教学中的难点,因此在课程的后期才会安排学生制作东方式的插花,有了西方式插花的基础,才能运用简洁的枝条和花朵表达东方式插花的深远含义,通常用剑山作固定花材的工具,难度较西方式插花高。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当今东西方文化交融,插花已无严格的东、西方之分,但系统的学习还是很有必要的,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而且可以让其作为基本功进行练习。
3.3.1 注重东方插花技法讲解。东方式插花的花型变化很大[7],同一组材料不同的学生插出来的作品都会有所差别,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详细介绍东方式插花的基本构图要求,如何把握比例、尺寸,在演示作品时详细地讲解东方式插花的六大法则。在插制的过程中不一定要学生模仿教师教授的样式,而应该放开手让学生大胆地创作,在制作过程中老师不断巡视,随时指点修改。
3.3.2 合理利用采集材料。在学习东方式插花的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首先确定好插花作品要表达的主题,确定好主要的花材,申请部分经费到批发点采购部分鲜切花材料;同时要求学生到校园里采集不同类型的材料,在这一过程中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创作的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观察材料、挑选材料的能力。
3.3.3 寻找东方式插花新思路。深入学习和挖掘东方传统花艺,加以继承和发扬,这就要求插花者要深入观察植物习性,思考其美之所在与美之精华,并融入个人情感,才能创作出具有感染力的作品[8]。创新东方式插花的展示新途径,对传播和发扬东方文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笔者在这方面也做了些尝试,将东方式插花的过程艺术表演化,使得观赏者不只是看到东方插花的最后结果,而是在插花的过程中配上音乐、花文化解说词,将插花的整个过程展示出来,这种新形式的展示提高了学生学习插花的兴趣。
4 鼓励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2002年9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插花员国家职业标准》,插花业首次被国家确认为一种职业[9]。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学生就业增加竞争力。同时向学生介绍插花艺术不只在花店行业中使用,还可以在室内装饰、酒店接待等大型会议场所使用,提高学生对该职业资格认定的认知度。
5 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花艺活动
每年教师节花卉消费量较大,存在较大的商机。学生学习完插花艺术课程以后,笔者鼓励学员利用课余时间组建兴趣小组,为其提供活动场地、活动机会,同学们可以利用学到的花艺技能,自己制作礼仪花束,进行销售,既可以让社会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又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一定的报酬。园艺园林学院每年都有各类花艺活动,学生可以在这些场合发挥专业优势,如:由学生组建的“七里香”花艺(下转第42页)
(上接第33页)
团队为晚会的花艺布置和花艺走秀做出了贡献,该团队在学院文化艺术节上展示的新娘花艺作品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同时还引起了国内知名网络花艺媒体的关注;该团队不仅进行传统的花艺制作,还按照插花艺术的新思路创作出一系列的表演型插花作品,由该团队提出的东方式表演型插花体系的创新项目得到了湖南省教育厅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支持。该团队创作出的“菊之韵”、“鹤舞献瑞”等东方式表演型花艺,在2011年第十一届“全国高校园艺学科建设与发展高层论坛”会议上得以展示,深受专家好评,给各位代表耳目一新的感觉。
6 结语
花艺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高校插花艺术的教学也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高校里的花艺培训更应该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花艺水平,为整个花艺行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提高整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从而为中国的花艺事业发展提供后备力量。同时也使得培养出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提高其综合素质,继承与发扬中国的传统花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与繁荣。
7 参考文献
[1] 黎佩霞.插花艺术基础[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27,77.
[2] 张虎,孙莉,吴冬.《插花艺术》项目课程改革的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301-18303,18318.
[3] 林丹彤,董军.插花艺术教学方法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23(1):161-163.
[4] 刘娇英.加强插花艺术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J].甘肃科技,2008,24(15):191-192.
[5] 王静.东西方插花艺术风格比较[J].文学教育,2009(6):52-53.
[6] 王莲英.中国插花艺术发展简史[J].中国园林,2006(11):44-48.
[7] 张清明.插花作品构思漫谈[J].广东园林,2009(1):31-32.
插花礼仪培训范文2
中国式插花概述
插花艺术在中国距今已有4500余年历史,中国是东方式插花的发源地和代表国。主要用途:一是佛前供花、二是民间生活与习俗。但在人类文化艺术的漫漫长河里,中国式插花艺术历经坎坷,几度兴衰,但是最终仍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文明与进步形成顽强的生命力给世人留下闪亮光芒。
20世纪80年代,是改革开放发展的初期,中国式插花艺术已经步入成长期。中央和地方的插花机构相继成立,全国各地先后设立专业花店及各类插花培训班和学校。插花被首次被列入国家的职业工种之内,劳动部公布了《插花员国家职业标准》,出版了插花员职业培训教材。当今,插花艺术已成为国事活动,我国插花虽恢复较晚,但在各地政府重视和支持下;在行业同仁的积极参与和民众热情鼓励下:在国外插花爱好者的影响下等;促进了中国式插花艺术的快速发展。无论是东方的、西方的、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各流派的插花都得到很快的展现。中国传统插花作为国家级唯一的插花项目,并且被列入中国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中国插花艺术将进入兴旺发展时期。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插花艺术随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和完善,世界的交流、融合、撞击与发展,在吸收外来因素的技术层面推动下,从插花艺术方面能反映出民族、时代、地域的特征,故中国东方式插花可分为当代中国式插花和中国传统式插花,当代中国式插花的发展是继承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及国外的经验相互吸收、相互渗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当代中国式插花的七大特点
所谓插花通俗来讲,插花即插花艺术的简称,是用植株上剪切下来和的根茎、叶、花果、实等为主要素材,经过艺术构思、造型、配色和适当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加工后插入瓶、盆、盘、筒、缸、碗中,制作出表现自然美与生活美的一门造型艺术。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文化素养、文化意识、社会环境等不断的提高,同时受现代与国际新潮两大文化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而且中国传统插花在表现手法、制作技巧,艺术内涵,创作理念等也要有所更新,方可符合现代人的精神生活与时尚情操。当今,新奇的花材、及其配饰被应用于插花当中,使插花艺术外延更广泛,现代社交场合,礼仪活动、节日庆典等都需要当代中国式插花风格,所以强调中国传统式插花的表现手法是有必要的,使之更适应现代人的心理要求、符合当今发展潮流,才能给中国传统插花注入新生命力,才能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中国式插花发展。
当代中国式插花有自己民族特色
在传统插花中,人们往往认为插花艺术这种形式是为了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点缀居室,探亲访友,增进友情和传递信息等。民族特色,就是要体现特色之处,所以要做好一件插花作品不是非常单纯地造型,也不是简单地模仿而为的。因此,在继承与发扬民族特色时,都脱离不开当地本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素质、风俗习惯等。如果在制作一件当代中国式插花创作品中失去民族特色,自然也就不受人民群众喜爱。
当代中国式插花还要借助其它艺术之长
在历史的长河中,花艺师受各个时期的文化及其它艺术的熏陶,根据自己的追求、品位,自由使用几种手法,利用一些设计元素来创造出自己特定的风格。当代中国式插花与其他艺术如雕塑、盆景、造园、建筑、绘画、书法、摄影等艺术学科存在共性,都是借用所创作的具体形象来表现主题和意境的,充分展示形式美和内涵美的一种造型艺术。丰富当代中国式插花的欣赏氛围,创作出更多有个性、有活力的插花作品。
当代中国式插花花材选用上更加灵活
当代中国式插花的用材领域内容各有不同,花材的选择上也具灵活性,除了线条之美外,选择范围更广泛,不仅仅是植物的花、根、茎、叶、果等;植物材料的处理方法也越来越丰富,如:作品中加入分割、编织、喷漆、镀漆等等。表现当代中国式插花作品。虽各有范畴,但毕竟本质总是一致的。要以花艺师灵敏的思绪、丰富的情感,源于生活中的灵感,找寻更多的素材,努力地设计出最符合民众需求的当代中国式插花艺术作品。
当代中国式插花花器选择更广泛
花器在中国传统插花中占很大地位,是插花作品中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当代中国式插花在花器的选择上除运用传统的陶、瓷、竹等,还选用异质材料为花器,如:玻璃、塑胶、金属等,或不使用花器,使用花泥试管等。由于当代中国现代式插花作品自由、抽象的外型,与之配合的花器一般造型奇特,选材广泛,色彩丰富。只要有想象力,任何花材和物体都可以用来创作非凡的当代中国式插花艺术作品。
当代中国式插花创作手法新颖
中国传统插花不对称式构图三主枝是造型的主要特性,当代中国式插花在创作法上除传统插花三主枝外,花艺师把它们当成点、线、面、体。有一个或多个构图中心,既有平面观赏,也有立体观赏,使花材在创作中产生空间与律动。当代中国式插花在吸收东、西方插花艺术和其它艺术的优点和精髓后,取长补短,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国式插花艺术特色的作品。
当代中国式插花吸收外来精华
传统中国东方式插花的特点除崇尚自然、注重意境,讲究线条以外,同时也融入一些西方插花的特征,例如,装饰性强、追求块面和群体等。博采众长,突破传统特性融入现代元素,使得传统花型焕发出现代的活力。既有优美的线条,也有明快艳丽或淡雅色彩和现代的图案。更渗入了现代人的意识,不受拘束,自由发挥。追求造型美,既具传统、也有装饰性,还具有一些抽象的意念。
插花礼仪培训范文3
暖暖的午后,连微风都是软软的。在街角露天的咖啡店里,她懒懒地靠在藤椅上,享受着咖啡的香浓。桌边,一本《刺猬的优雅》记录着她沉思的轨迹;藤椅旁,一只吉娃娃宠物狗腻在脚边。偶尔,会有人从旁经过,对精致女子的欣赏,使得对方微笑着对她点头问候,在彼此轻轻上扬的嘴角间,周身的一切都随之更加美好起来。
这是于西蔓每周最享受的休闲方式。坐在咖啡店里看风景,不知不觉间自己成为一道风景的同时,也体味着人与人最本真的善意之情。她说:“女人的美丽是一生的战略,对美的崇尚与追求已经融入我的事业与生活。”
一座“色彩王国”的诞生
三家子公司;近百种形象教育课目,内容涵盖外在形象咨询、礼仪修养、时尚买手、服饰搭配等各个领域;与教育部联合主办色彩培训师资格认证的培训;承揽十座中心城市的色彩规划;为八十多名中央级部长、主持人以及世界五百强企业提供形象服务;旗下的子品牌“西蔓时尚教育”培训人数更是达到一万五千名以上……“西蔓色彩”,这座美丽王国的版图还在向外延伸,“我们已经与法国巴黎最专业的艺术院校Mode Art达成了战略合作,日本、韩国分校的成立也已经基本成型,2011年之后的10年,是中国时尚业提供给‘西蔓色彩’的第二次发展契机,‘西蔓色彩’要实现全面突破!”而实际上,“西蔓色彩”这13年的成长,也恰恰见证着中国本土时尚的兴起与沉浮。
她永远也不会忘记1998年“西蔓色彩”刚创建时的情形,满大街的报刊亭都是一片乌突突的色调,之前留学日本时随处可见的时尚杂志,在国内几乎难寻。只是随意送给友人的小礼物刮眉刀,便让对方欣喜不已。那时的国人对于形象美的重视与追求就如同这间工作室一般,一切都是刚刚起步。她选择了“先教育后生利”的模式,完成了“西蔓色彩”的第一次飞越。“之前国人认为要追求美丽和时尚,只要肯买、敢买衣服就可以了。我们通过专业的形象、色彩咨询,则告诉了人们,美丽同样是需要学习的,在追求美与变美之间,我们提供了系统的学习,这在当时是一片蓝海。”
多年的耕耘与积累,使得“西蔓色彩”伴随着中国本土时尚的发展而迎来了第一个契机。那是2003年非典前后,伴随着国际一线时尚品牌的陆续进军中国,中国本土的时尚产业以及与之相伴的时尚杂志迎来了一次百花齐放。“时尚杂志直接体现着一个社会对美的关注度。2003年前后,忽然有一天,我路过报刊亭时,就一下子不愿离开了,那么多让人眼花缭乱的时尚杂志,欧美系的、日韩系的,从各个方面熏陶着你的衣着品位,你会强烈地感受到中国人的品位开始快速成长和改变了,身为一名女子,那是最美妙的时刻。”而“西蔓色彩”也用实实在在的业绩印证了这一国人追求美丽与时尚的爆发期,从2003年到2006年,短短3年,“西蔓色彩”每年的营业额以300%到400%的速度迅猛增长,潜在的美丽需求得以突显,企业的收益与品牌在迅速壮大。如今,伴随着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已经在市场上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的“西蔓色彩”迎来了又一次发展机遇。“我们很幸运,有机会目睹了中国人的品位成长,而下一个十年,我们也将一起更具品质地服务于中国人的品位成长。‘西蔓色彩’用13年的发展,已经在各种与美和品位相关的领域形成规模,形象顾问、社交礼仪、服饰搭配、发型设计、时尚买手、室内软装饰、桌艺造型、艺术插花、绘画书法等等,下一个10年,我们会与国人的品位一起,变made in China为created in China。”
女人穿衣,多半是穿给“爱”的
与西蔓的访谈,约在静谧的夜晚。温柔的灯光下,忙碌了一天拍摄的西蔓倚在临窗的沙发椅上,于一片淡淡的茶香中,她将自己的美丽观点娓娓道来。
这位一手创建了“西蔓色彩”王国的女子,没有想象中的女强人之感,喜欢修指甲、爱好插花,即便与三五好友把酒言欢时,一举杯、一落筷之间仍是轻盈的优雅。她说,女人的美,是不断学习的结果。一个女人只有一生都处于学习状态,才会永葆年轻。
“女人穿衣,多半是穿给‘爱’的。无论年龄多大,女人多半还是为了让男人心跳才爱美的。为‘职业’多少会放在其次。扮靓自己的过程,是自我价值和尊严的维护和提升。女人的这个心如果死了,说明她已经开始放弃了作为女性的性别权。”在于西蔓的畅销书籍《西蔓美丽观点》中,她如此总结女人的爱美之心。而在不断实践“终身美丽”这条道路上,她更推崇日本女子的方法――先学7年,后学一生。
“在日本,一个女子从上高中起,就开始用自己的零花钱学习各种美丽的课程,如何化妆、何种发型适合自己、接人待物如何得体等等,这些国内大学毕业生在面临找工作时才开始恶补的课程,日本女孩子用高中到大学的7年已经修炼得炉火纯青。所以当她们步入职场时,你挑不出一点毛病,职业妆容、言谈举止,甚至是制作的一个普通WORD文档,在各种配色和整体形象上都完美无缺。”在于西蔓的印象中,日本的女子是始终沐浴在“美”的熏陶之中的,进入社会后,她们更是开始了名媛淑女的修炼过程,她们会定期学习插花、琴棋书画,国人印象中的简单个人爱好,在日本女子看来,却是一种生活的必需。“我经常会看到一些七八十岁的老奶奶,每周仍然还会来上插花课。而花束最终呈现的效果美不美,实际上需要插花人综合考量色彩的搭配、材质的选取等各个因素,这是一种美学的不断修养。这种对美的修养,也会源源不断地辐射到她的生活,所以我们看到日本主妇布置的家里,永远都是干净整洁的,餐具的摆放、家具的搭配也是和谐、令人舒服的。而‘美’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谐,色、形、材各个方面的统一。”
只是,与日本人相比,国人对“美”的理解和感悟一直是比较“粗糙的”,“当初我们开办插花的课程时,向一些客户推荐,对方答应得倒也爽快,‘好,改天让我家保姆来学习!’”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还有很多,在于西蔓看来,国人更习惯了“买服务”、“买美”,“我们理解不了自己动手美化生活的乐趣,我们太久没有享受过美对内心和生活的净化,所以我们总认为美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我们更倾向于别人提供‘美丽范本’,然后自己去购买。‘美育’在中国任重而道远。”
西蔓式尚美新生活
已经将美丽作为事业奋斗目标的于西蔓,在日常生活中同样是一位处处追求美的女子,每周的插花都是她例行的“养心时刻”。褪去了一周的忙乱与风尘,只是安静地坐在落地窗边,身边环绕着各式各样新鲜、盎然的花草,在对这些灵性植物的摆放与搭配中,于西蔓收获的是一份心灵的充盈与愉悦。“现代女性每天工作都很繁忙,社会和外界的压力要求女性必须是干练、果断、充满速度和效率的。可是女性的本我中,天然有希望自己宽和、优雅、充满爱心和友好的一面,于是,现代女性每时每刻都面临着这两方面的搏斗与纠结。如何在这个快时代使自己慢下来,是所有现代女性面临的一个问题。”而于西蔓选择让自己“慢”下来的方式,除了插花,更多的还有收藏日式和服上的缎带。
在西蔓的家里,墙面上挂满的和服缎带散发着丝绸所特有的光泽,珍珠白仙鹤花纹、亮粉梅花纹路……一件件精致的手工刺绣静静地彰显着主人的品位,她说她在这一系列的“日本国宝”中,看到了唐代的中国。“很多人到我家后,会说‘西蔓,你在收藏日式的东西’。我总是回答:‘错,我是在收藏古老的中国。’”因为历史的渊源,日本和服的制作和刺绣工艺,与中国唐代服饰的工艺一脉相承,经过朝代的更替与流转,国内目前已经无从寻觅这份盛唐繁荣的技艺,而日本和服则在这百年间,历经变换,始终有专门的家族守护着这项工艺。“我在看到它的第一眼就入迷了,它的色泽、材质、纹路和搭配,各个方面都是一门艺术!触摸它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与美对话,在听那段曾经繁华的历史倾诉。”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留学日本就开始收藏和服缎带,15年来,西蔓的收藏已经近千条,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将来能把日本家中的收藏都运来,然后建造一个小型的博物馆,专门展览这些“国宝”。
“一位真正的淑媛是气质优雅、安静干净、和谐美丽的,至今,我仍然行进在这条成为淑女的路上,我很享受这份对‘美’的热爱与孜孜不倦的追求。” ■
作为“西蔓色彩”的创始人,于西蔓的生活也充满了多姿多彩的美丽。
生活中的于西蔓习惯于与琴棋书画打交道,在做陶、画画的过程中,她体会到了心灵的滋润之美。
女人穿衣,多半是穿给“爱”的。无论年龄多大,女人多半还是为了让男人心跳才爱美的。为“职业”多少会放在其次。扮靓自己的过程,是自我价值和尊严的维护和提升。
――于西蔓
于西蔓的画作同样充满了色彩,彰显着她的乐观、自信。
西蔓的画
收藏日式和服缎带是于西蔓的业余爱好,目前已收藏近千条。
西蔓收藏的和服缎带局部。
“一位真正的淑媛是气质优雅、安静干净、和谐美丽的。至今,我仍然行进在这条成为淑女的路上,我很享受这份对‘美’的热爱与孜孜不倦的追求。”――于西蔓
西蔓的家花团锦簇,厚重的文化与勃勃生机并存。
于西蔓特别推荐:
1.对于职场上的整体形象而言,于西蔓认为发型与眉型是最重要的。眉型一定要清晰干净,找到合适的眉峰,眉型的粗细暗中传达着自己的职业位置与立场。
在发型上,于西蔓建议至少找当地五家美发店里最好的发型师来设计发型,综合对比后,选择最适合自己脸形的那一款。
插花礼仪培训范文4
关键词:插花艺术 项目式教学法 多元评价体系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星级饭店接待规格也逐渐提升,而装饰美化效果显著的花艺布置成为了饭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饭店大堂、中西餐厅、会议室、客房等随处可见各类花艺作品,饭店对花艺师的需求也应运而生。
为了实现中职教学与市场接轨,为行业输送具有一定花艺知识和较好技能的人才,笔者学校旅游专业教师面向高二旅游专业酒店模块学生,开设了插花艺术课程(以下简称“花艺”),创造条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花艺技能,使学生在掌握前厅接待、客房整理、餐饮摆台等基本服务技能的基础上, “一专多能”,以达成中职旅游专业“培养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人才”目标。
一、克服重重困难,创造课程开设条件
中职学校旅游专业近几年大都开设过花艺课程,但主要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面向部分对插花感兴趣的学生;课时不多,一个星期约2节课;课程经费少,教学过程以理论教学和教师示范为主,学生实操机会少;授课教师未受系统培训,操作能力低,对行业现状不了解。这一系列的问题和困境,必然导致我们无法为行业提供足够的符合要求的人才。
为了确保花艺课程教学顺利有序开展,笔者学校斥资10多万元建立了面积约80m2的花艺室,安装了多媒体设备,配备各类花器、剑山、花泥、剪刀等工具,可供40位学生同时操作,为该课程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场地。
花艺作为一门应用型课程,要让学生敢动手、会动手,必须强化实践操作。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大量鲜切花作为练习材料,且这些花材难以重复使用,消耗大。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努力争取学校的经费支持,为花艺课程提供经济保障。另一方面,我们多使用价格较低的花材种类,并有意识地收集生活环境中的花材和枝条,作为鲜切花的补充,从而解决了因花材缺乏造成的学生实操严重不足的问题。
教师拜中国花艺大师为师,积极参加中高级花艺师、技师培训,接受系统的花艺知识和插花技能训练,获取花艺师高级、技师资格证书;同时,积极参加行业市、省乃至全国花艺大赛,在快速提升插花水平的同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加强与行业专家的学习和交流。
此外,在课程设置上,花艺课程一周6课时,分两次进行,每次3课时,并采取小班化教学,既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实践时间,也有利于教师照顾到每位学生。
二、转变教学理念,开展项目教学法
花艺教学若停留在理论教学、视频观摩、教师示范为主,而实践教学不足的局面,只会产生“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效果,无法培养出行业所需人才。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发生,我们立足行业需求,贯彻现代化教学理念,学习课改新思路,在教学中探索“项目教学法”教学模式,并应用于花艺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项目为载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实际项目进行开发、制作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法。它提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展学习,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我们在进行花艺课程设计时,依据教学内容的相关性和实用性原则,把课程分为西式插花、中式插花和礼仪花束三大项目。三大项目各由几个子项目构成,如西式插花项目分为三角型插花、L型插花、直立型插花、倒T型插花、水平型插花等子项目。子项目的具体实施是依靠具体任务的完成来实现的。如西式插花项目由5个子项目构成,每个子项目又设有相对独立的一组工作任务――花型设计、花材选择、插作步骤、作品评价,一组任务的完成意味着一个子项目的结束。
传统教学模式中,虽然理论课的知识体系是完整的,但对插花作品的制作过程来说却是支离破碎。插花作品的制作是一个个性化的创作、创新过程,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创作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角色;而教师的作用则是引导、指导学生进行主动性、创造性学习,并帮助学生解决碰到的疑难问题。项目式教学法以项目引领理论学习,充分体现了丰富的职业工作的行为过程,更适合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
三、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在采取项目教学法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改变了以往笔试为主的单一评价模式,坚持“理论够用,技术过硬”的原则,注重对学生完成项目的能力和成绩的考核,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分数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
我们重视学生的平时表现,把各子项目列入考核范围,作为平时成绩,根据学生子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记录在案。
期末考试时,我们坚持以技能考核为主、理论考试为辅,技能考核成绩占期末成绩的80%。期末技能考核具体实施方法为:第一,临近期末,任课教师给学生预留一星期准备时间,让学生根据本学期所学内容,在一定的花材范围内,设计一款插花作品,主题自定,两小时内完成,并详细解说作品的花材选择、花型、插作步骤、主题和寓意等;第二,插花考试前,教师汇总学生所需花材,统一购买,学生也可自己采集所需花材或枝条,其他用品由花艺室提供,学生自由选择;第三,作品完成后,请来本校持有中高级花艺师、插花技师证的教师共同打分,并邀请外聘教师――行业专家来现场点评;第四,所有作品向全校师生展示,投票选出“十佳花艺作品”。专家和多位专业教师的点评,给学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也为学生拓开了一片新视野;而在校园展示作品,则让全校师生见证了我们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训练所取得的显著进步。
改革后的考核方式,紧密接轨行业,既突出了课程的能力本位,又兼顾了学生的理论掌握情况和综合素质,是我们在探索和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上的又一次尝试。
四、反思教学过程,尝试校本教材开发
项目教学法和多元评价体系在花艺课程中的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锻炼了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学生一改以往爱开小差、爱讲话、做事三分钟热度等毛病,课堂气氛活跃,参与度高,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也面临新的难题,如教材的选取。目前市面上的参考教材大都沿用传统的学科式教材模式,教材的内容及结构仍然按照知识的学科系统性进行编排。虽有部分教材进行过一定的改革与探索,出现了一些新版本,但其内容结构,或停留在某些章节的增减,或在排版时对版面加以设计,使教材面孔变得生动活泼一些,但都很难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材的知识体系,难以冲破“知识本位”的藩篱。这类教材无法有效指导学生实践,也不利于教师开展项目教学,因此,教材改革迫在眉睫。
在后续的探索实践中,我们将努力开发与有效教学模式相配套的校本教材,以项目为主线,突出教材的实用性,理论知识辅助实践教学,以便更合理地安排教学进程。同时,力图将职业资格证书所需要的技能融入课程标准中,使考证与常规教学结合,实现学生“多证在手”。
参考文献:
[1]林丹彤,董军.插花艺术教学方法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1).
插花礼仪培训范文5
在哈尔滨市道里区,上至老人,下至学童,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科普体验项目。在这里既有退休的大学教授能给中学生指导数学难题,也有科学养生的科普录像片,另外还有图书阅览室,社区居民可以查阅有关食品安全的书籍。
这就是哈尔滨市道里区抚顺街道抚顺社区内——一个“十星”科普社区的缩影。这项活动以科普志愿者和讲师团为智力支撑,以科普宣传栏、科普书屋、科普活动室、科普信息网络平台等为教育阵地,将“民生科普”的理念融入到科普工作的方方面面。这项活动已经持续四年,哈尔滨市目前已有66个社区荣获了“十星”科普社区荣誉称号,而道里区的科普社区活动更是开展得有声有色。
哈尔滨市道里区科协主席邴英泽告诉记者,2010年,道里区投入资金470万元,在抚顺街道抚顺社区打造了一个占地4900平方米的现代化社区,投放了一大批科普体验器材,配套建设了科普体验驿站、科普电化教学室、科普技能培训室、科普图书室、科普绘画室等。科普社区在功能定位上,突出实用性、教育性、活动性,免费向市民开放,每月可为数百名社区居民提供科普活动。
在建成一年的时间里,道里区13个社区科普体验驿站共接待不同年龄的社区居民7600多人次。
每一个年龄段的居民,都能在社区科普体验驿站中有所收获。中学生可以在电脑室内浏览预存的知名科普网站,而退休居民则十分钟情科普图书室,在这里,居民可以学习到生活保健、食品安全、防灾减灾等诸多知识。今年,科协工作人员发现居民对食品安全很感兴趣,于是在收集了相关资料后,印制了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内容发放到各社区的科普图书室,受到社区居民的普遍欢迎。
同时,针对不同的社区,科普宣传内容也各有侧重。比如外来务工人员多居住在城乡接合部,那么这些社区科普活动内容的配置就会更多地涉及一些技能培训,比如维权、劳资知识,文明礼仪、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城市与乡村科学生活的方法等内容;而在老城区,退休职工较多,科普内容就更多涉及养生和保健。
除此之外,科普社区的科普活动日益常态化。据了解,社区科普大讲堂平均每月举办两次讲座,影视教育室每周播放一部科普影片,图书室每天举办一次读书活动,体验室全天8小时免费向居民开放……这些活动,使道里区的居民真正做到了“科普无间隙”。
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副书记程东红在参观完道里区的科普社区后指出,“十星”科普社区建设内容贴近民生、贴近实际,与社区居民的科技、科普需求实现了对接,值得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
插花礼仪培训范文6
为满足广大群众对文化服务的质量、品位、风格等日益提高的要求,河北省群众艺术馆在服务理念、知识素养、专业技能等方面紧跟时展,着力提升全省广大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2014年以来先后举办了全省文化站长培训班、农村文艺辅导基地广场舞培训班、全省群众文化志愿者文化志愿服务培训班、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少数民族自治州文化馆舞美灯光艺术培训班等14期培训活动,培训人员涵盖广大农村文艺爱好者、乡镇综合文化站业务骨干、市县级群艺馆业务骨干等各个层面,总培训人员千余人次。此外,组织灯光音响专家分别赴全省11个地市举办了“全省数字音响技术巡回普及讲座”,历时24天,行程4000多公里,培训学员500余人,切实提高了基层群众文化服务队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完善提升群众文艺创作职能作用
群众文艺创作是群众文化艺术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文化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河北省群众艺术馆作为承担着全省群众文艺繁荣和发展使命的省级馆,按照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2014年以来积极发动各级文化馆(站)广大业务干部,深入群众,扎根基层,感知群众生活现状,体悟群众精神意愿,开展了第十一届燕赵“群星奖”群众文艺作品评选,“我的中国梦”“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廉政文化”“反”主题群众文艺作品创作、征集、评选,编印不同主题的《文艺演唱材料》,“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跳百姓健康舞”推广等活动,全省各地推出了一批主题鲜明的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在这些群众文艺作品创作过程中,为真正使这些作品让群众满意,受群众喜爱欢迎,按照强调的“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的要求,每部作品坚持取材老百姓日常闲谈和群众生活点滴,同时,待作品成型后,第一时间下到基层接受实践的考验,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最终推出了一批接地气高人气的群众文艺作品。
三、立足提高群众艺术修养,完善提升群众文艺讲座和辅导职能作用
目前,广大群众对文艺知识的诉求日益提升,河北省群众艺术馆切实立足群众需求,一是大力办好“百姓课堂”公益性文化艺术讲座。“百姓课堂”是是2012年创建的一项公益性文化服务项目,讲座内容涵盖了文化艺术、法律、美容、礼仪、插花艺术等老百姓日常感兴趣的各个领域。截至目前,已策划举办了《摄影的魅力》等30余期公益讲座,听众达万余人次。二是精心做好“边远贫困地区”人才支持专项工作。2013年以来,在巩固提高完善已有“河北省农村和社区文艺辅导基地”的基础上,每年选派15名专业骨干人员,定期到河北张家口尚义县、保定望都县等九个边远贫困县开展广场舞、合唱技法、群文作品创作等一系列群众喜爱的辅导培训活动。同时,组织有关业务骨干深入多个农村进行调研,仅2014年就新建了石家庄市井陉矿区横涧乡赵村店村、井陉矿区贾庄镇东王舍村等8个文艺辅导基地,受到广大农民群众一致认可和好评。
四、立足现代数字化建设,完善提升群众文化数字化服务职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