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等艺术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等艺术教育范文1
德国没有中国式的高考,只要有高中毕业证书即可,入学只考察专业,而且要经过面试。德国学生选择职业和大学专业主要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社会需要,且具有一定工作经历、社会体验,对事物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研究能力。艺考方式灵活,报名考试时间不同,考试内容各异。以柏林艺术大学视觉传达专业为例,学生报考时可以网报或邮寄报名资料,一个月后会收到一份家庭命题作业,再一个月后上交命题作业和作品集(15-20张作品或影视短片),然后再通知录取结果,参加面试。录取人数相对稳定,每年录取25-30人不等。德国大学的招生非常提倡学生独立创造性的,招收的是真正具有艺术天赋并对艺术有一定感悟的学生。①
二、师资建设
哈佛大学艾略特校长曾说:“大学的真正进步必须依赖于教师”。②中国高等设计艺术专业教师通常是公开招聘的具有高职称、高学历的人才,很多教师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充实到教师队伍,普遍比较年轻,年龄基本35岁以下,他们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完整的设计知识结构和实践教学能力。教师职称规定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见习教师等。德国的设计艺术专业教授也是公开招聘的,聘任条件严格,要求其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社会知名度,有从事本专业工作至少五年的社会实践经历等,因此,德国设计艺术教授大多数在获得任教资格时,年龄基本35岁以上。他们有丰富的知识结构、专业实践能力、社会经历,成为专业领域中有影响的人。德国大学教师一般分为:教授、老讲师、助教、实习指导教师。
三、教育形式
中国高等设计艺术教育实行收费制,且收费较高。学制为本科4年,专科3年,课程安排通常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性质分为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以本科教育为例,学期分为8个学期,课程的学期安排因学校和专业各异,一般1-4学期为基础课、公共课学期,5-7学期为专业课学期,第8学期为毕业设计学期。每门课程结束教师会根据学生的作业给出相应的分数,获得及格以上表示考核通过(按百分制,60分为及格),如出现不及格,可在下一个学期或毕业前进行补考。德国高等设计艺术教育实行免费制,教育形式因学校和专业的不同而各异。学制一般5年,10个学期。课程安排通常分两个阶段,即:基础学期和专业学期。以柏林艺术大学视觉传达专业为例,基础学期为4个学期,专业学期为4个学期,毕业设计为2个学期。③学生在每个阶段须获得规定数量的学习证明(一门课程一张证明),方可继续学习,学习证明没有分数,获得学习证明就表示通过考核,基础学期规定12张学习证明,专业学期规定13张学习证明。当学习的总学期超过14个学期之后,再进行学习必须缴纳学费。但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还可以得到两次休学期的机会。这样的规定,即考虑到学生在校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相结合,也限定学生在规定的学期内修完学业,避免时间、金钱的浪费。
四、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以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观点研究教学过程,是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教学体系,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基本框架。本文指的教学模式主要由教学方式、基础课教学、专业课教学、实践教学以及教学评价等几部分组成。
1、教学方式。
中国高等设计艺术教育的教学方式一般是理论讲授和作业实践相结合。理论讲授是授课教师讲授该课程的相关知识,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讲作记录,作业实践是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作业进行设计制作的过程,一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进行指导。每学期不定期的还会有专业讲座。专业课程基本采取分段安排、小班授课的方式,每班人数20-30人不等。而德国高等设计艺术教育的教学方式通常为:讲座课、讨论课和练习课。讲座课也是教师讲授理论为主,学生听讲,在课上教师与学生一般不进行讨论。练习课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做练习,“不仅是在形式上做了一种东西,而是通过实践了解、掌握整个过程。学生实习了这一项不光为了将来干这一行,而是培养全面的能力。”④讨论课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学生撰写论文,然后在课堂上做口头报告。课程安排相较灵活,可以几种课程交叉学习。在德国高等设计艺术教育中,除了一小部分讲授课以外,其它的部分都坚持小班教学,一个教授最多指导15个学生。⑤
2、基础课教学。
中国高等设计艺术教育的基础课教学一般分为造型基础(素描、色彩类)和设计基础(三大构成等),课时量较多,表现形式主要是手绘,而单一的手绘很容易使学生的思维方式以模仿表现的方式建立起来,导致学生缺乏多元审美能力。而德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体系依然保留着包豪斯时期的传统,强调艺术与技术结合在设计中。在基础课教学上,学生作业必须考虑如何选择材料、手段,如何用图形、文字色调来表达设计意图。在基础课上,只有较少的绘画训练课程,更多的是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强调创新思维、表达能力。教师“不过问用何种材料、不过问用何种工具,更不会过问学生们选择何种表达形式,只要作品是有内涵的、有个性的、有张力的、自己体验的”。⑥
3、专业课教学。
专业课教学是设计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专业课的训练主要是课题设计题目。在中国,通常教师理论讲授完布置下作业,学生开始寻求课题,但学生的作业多是虚拟的题目,学习往往被动,教师需要采取一对一的督促指导,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和指导建议进行设计制作,因为受到课程时间、实践条件等各种限制,使学生无法深入推敲设计要素和细节,课题设计大多沦为设计游戏。而德国的专业课的课题训练通常根据社会的需要和真实项目来制定设计题目,设计课题的整个过程严谨有序。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并尊重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意和设计形式。课题且不受课程时间的限制,学生可以深入推敲所有设计要素和细节。从设计构思到设计成型,不盲求设计经验,而是探求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德国的专业课教育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能够培养出具有设计创意能力的学生。”⑦
4、实践课教学。
中国高等设计艺术教育的实践践教学有课程实践和毕业实习,也有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之分,这些实践共同特点是存在实践要求和形式,缺少实践内容和执行,都缺乏明确的定量要求和实习的实效要求。真正的校外实习基地较少,多数年轻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专业实践经验,无法达到预期实践效果。所以实践课的教学往往流于形式。而德国的设计艺术教育从一开始就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进入高校后,校方建有较好的校内实习车间和校外实习基地,有相应的实践课程和时间的安排,实践课程学时约占总学时的四分之一以上,有些院校还规定,学生必须要有1-3个月的社会实习期方可毕业。校外实习通常分为基础实习和专业实习两个阶段,实习结束后,由实习基地和教授一起对学生的实习进行考核评价。德国的实践课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使学生掌握专业实践流程,了解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5、教学评价。
课程的教学评价是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中国的设计艺术专业的教学评价是授课教师主要是以学生作业为依据,以个人观感进行评分,学生所关注的只是最后的分数以及是否及格,并不关心学习的得失,评价过程往往是单一的教师评分,缺乏师生间的点评交流。德国设计艺术专业的教学评价通常是设计方案陈述讨论的方式,学生先阐释自己的设计方案,然后师生间、同学间进行评价、交流,如果设计方案能得到通过,教授便会给出一张学习证明。这样的评价方式一个很重要的交流学习过程,不但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沟通表达的能力。
五、结语
高等艺术教育范文2
(一)艺术素养培养是关注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必然需求
根据《中国高等医药教育课程指南》统计,我国医学院校的必修课最多竟然达到75门,必修课的总学时数平均高达4250学时,其中理论课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3/4,在加上医学就业标准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学科人才流动性差等因素,使得目前医学生的学业压力激增,医学生心理问题突出成为了高等医学院校面临的普遍问题。对此,艺术素养培养在促进医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显示出无可比拟的优势。“艺术教育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强迫的,而是通过艺术活动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感情,让你愉快地受到教育。”作为非艺术专业的医学生能够主动参加艺术素养培养活动,绝大部分是出于对艺术的憧憬和向往,其主动性和自发性可以使在学习和生活中积压的心理困惑得到良好的释放。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积极参加各种艺术素养培养活动的学生性格更加开朗、自信,善于与人交流,心理问题极少。
(二)艺术素养培养是关注医学生智能培养的必然需求
著名学者霍华德•加登纳认为:人的智能存在一个结构,其中至少包括八个方面的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和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实践证明,上述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而且我们可以发现,以上八种智能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加以展现。因此,艺术素养培养过程中“以美启真”的原则有利于调动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快更好地掌握事物内在规律。此外,每一部伟大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都能够体现出严谨的科学思维和浓重的构建主义色彩,这对医学生主动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灌输,不断加强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思维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艺术素养培养对高等医学教育发挥促进作用的主要途径
(一)艺术素养培育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由于生活水平和收入的提高,如今高校学生的艺术素养基础水平程逐年上升的趋势,很多学生在家长的资助下,都接受过一种或多种艺术特长的培养,有的学生甚至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对于高校的艺术素养培养者自身素质和水平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要精通艺术理论和专业技能
艺术教师的艺术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决定了在艺术素养培育中“教什么”的问题。尤其是系统的艺术理论知识,可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深入地指导和启发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鉴赏,同时也可以细致地解读和剖析学生在理解艺术作品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和存在的困惑。更重要的是作为艺术理论素养的培养,强大的艺术理论知识可以使教师在方法论上激发学生接近艺术、体验艺术和享受艺术的主动性和浓厚兴趣。
2.要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和医学专业的特点
医学院校的艺术理论素养培养课程面对的对象是医学生,其专业背景、艺术兴趣、理解能力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此情况下,如何结合医学生的特点将艺术知识、艺术兴趣和艺术鉴赏能力有效地传播给他们,这对艺术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医学院校的艺术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医学专业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教育规律和教育理论构建有别于普通高校的艺术素养教育体系,从而达到将艺术素养的培养融入具有逻辑性、思辨性和可接受性的教学模式之中,使师生达到良好的互动交流,不断增强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艺术鉴赏力。
3.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人类的多种智能结构都可以通过艺术形式表达,而且不同国家、民族和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思想、认识、批判和评价也可以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因此,艺术作为社会生活的反应,其表达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就是极为多元的。在此情况下,艺术素养教师如果没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就容易出现对其所传授的艺术作品所反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作意图了解不深、理解偏差的现象,甚至会向学生传达错误的信息和思想立场,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艺术教师要自觉提高理论素养,加深文化底蕴,将艺术教育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构建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二)不断丰富校园艺术活动的载体功能
艺术源自于生活,艺术的本质决定了医学生艺术素养培养要在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中得以完成,因此丰富的校园艺术活动便承载了艺术素养培养的重要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的教育平台教育部提出:以校园艺术活动为载体,弘扬主旋律。对医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高校的校园文化要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借助青年节、建党纪念日、国庆节、纪念日等重大节庆日,通过合唱、诗歌朗诵、红色经典回顾、艺术作品展等形式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在艺术活动中产生心灵的共鸣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而使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达到良好的效果。
2.艺术知识和艺术才华的展示平台
学校可以通过邀请艺术大师和艺术团体走进校园,举办艺术教育专题讲座和各类高雅艺术的专场演出,使医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够更多地接受艺术精品的熏陶,从而用艺术知识提升个人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艺术节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使学生通过亲身参与艺术表演,提升对艺术作品内涵的理解能力,同时锻炼舞台表演能力以提升自我展示的自信心。3.集体主队精神的培养平台大学生自发组建的社团和艺术团是校园艺术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如合唱团、舞蹈团、文学社、书法绘画协会、摄影协会等校园艺术团体,都是由有着共同爱好的学生自发组成的。这些学生在团体骨干的带领下,通过相互促进,不仅能够提高每个人的艺术专业水平,同时还能够自发形成具有本社团特色的人文思想和群体性格,并且加以传承。这对于大学生集体主队精神的培养将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三)不断完善艺术素养培养课程
医学院校的艺术课程是医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最有效途径。关于艺术素养培养课程的设计,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强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原则,如果将艺术教育有效地融入医学教育体系,就必须遵循这一原则。主要涉及艺术素养培养的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基础设施和教学管理等几个方面,且每个方面又由不同的要素组成或联系,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发挥艺术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
2.需要性原则医学院校的艺术素养培养课程要根据医学生固有的特点和自身需要加以设计,不能照搬其他普通高校的艺术素养培养模式。主要应该面向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整体思维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医学美学的审美能力加以考虑。
3.可行性原则
高等艺术教育范文3
关键词: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构建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被看做了教育的重中之重。此时,公共艺术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的作用就逐步显现了出来,它作为一种面向对象较为广泛的审美教育,不仅可以扩宽学生对审美基础知识的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锻炼学生的审美思维,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同步发展。因此,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合理构建和实施是极其重要的。
一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公共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课程,它运用生活中的美和艺术中的美等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在陶冶学生情操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修养。公共艺术教育并不是单纯的对于美术或是音乐等艺术品的简单分析与鉴赏,而是带领学生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明确美丑的界限,提升学生的精神思维高度。教育其实与情感无法分离,情感的冲动可以使人思考,从思索中受教,因此使学生具有丰富情感的内心培养在教育中是尤为重要的。大学阶段,学生正处于一个逐步提升心理素质和完善世界观、价值观的时期,对情感的需求和思索也日渐深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引导和教育,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辅助学生正确的提升和完善自己。素质教育中,学生德育素质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但是单纯的说教无法真正使学生理解到教育者要传达的信息,而公共艺术教育能以渗透的方式逐渐深入学生内心。艺术教育的特点,也是它的优点,就是能够让学生主动的接受老师想要传达的内容并自发进行融入思考,而不是老师通过单纯的教育让学生被动接受。艺术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良好的氛围里接受教育,帮助学生明辨是非,认识到何为善恶,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塑造健全人格。
二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实施现状
(一)学校教育观念陈旧,缺乏正确认知
素质教育在我国的推行促进了高等院校中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提升自我的机会。然而公共艺术作为一个新兴科目,无论是教学目的还是课程中的教学模式都与传统的科目教学有较大不同,很多高等院校都没有正确认识这一点,只是将其作为一个传统科目对待。目前情况来看,很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学科的课程教育并没有根据艺术的自身特点展开,师资以及课程规划都缺乏全盘观念,投入的精力严重不足。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学校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就是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在素质教育实行后这种情况虽已有所改观,但是学校对与学生专业能力的要求依旧比综合素质的发展要求高很多。普及公共艺术教育的观念在高等院校的教育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艺术课程在教育中仍属于调剂品和附属品,而不是作为独立的课程被严肃认真对待。
(二)优秀师资力量的缺乏
高等院校中,公共艺术教育由于普及较晚仍然处在发展阶段,此时,艺术教育人才的数量远远小于高等院校中所需的优秀教师数量,这就导致了师资力量的差距。大多数院校中的公共艺术教师都是艺术院校毕业的,教师虽然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但是在艺术院校注重培养专业技能的环境下,教师往往缺乏人文知识和对教育的认识,起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公共艺术教育课中,学生也来自不同的专业,通常来说,文理科学生对于艺术的基础看法是不同的,对知识的理解层面也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有充分的教学经验,对艺术本身具有很深刻的认知,还要有较为广博的学识来理解不同学生在自己的知识层面上对于艺术的看法,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
(三)课程管理系统化的缺乏
由于艺术教育的特殊性,我国的艺术教育没有统一的教材,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课程完全依靠自身的知识框架,很难为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网络,公共艺术课程也没有建立一个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相对完善正确的评断标准。艺术课程没有被当做一门正规的通识或是必修课来对待,课程的设置完全根据学校选修课应有的选修人数或是师资力量来决定,脱离了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有很多教师根据专业艺术院校的教材来进行艺术教育,这样虽然能够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对艺术审美水平,但是没有达到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根本目标。
(四)艺术教育评价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中,此门课程通常被当做选修课,其教学成效的评价机制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学校无法保证所有学生都受到公共艺术的课程教育,也无法合理的测试艺术课程给学生带来的教学成果,发现不了问题也就无法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
三公共艺术教育的构建与实施
(一)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位
高等院校中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很多,但是归根结底,还是高校中对艺术教育的定位和认知问题。高等院校中的公共艺术教育不是专业教育也不是选修教育,而是要对大学生集体进行的素质教育,对艺术的审美不是特长,而是帮助每个人建立起正确审美观和价值观的辅助手段。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开展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提高学生自身素质,这就要求高校要加强对公共艺术课程教育的重视,将艺术课程放在一个合适的定位上,根据定位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课程开设。
(二)加强公共艺术教育管理与师资建设
作为一门致力于提升学生自身素质的课程,公共艺术管理应该有健全的组织,只有这样,课程质量才能得到提高。学校中应该有专门的负责人分管艺术教育课程,配备专门的教师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学习和培训。虽然目前我国在艺术教育课程方面的优秀人才还较为缺乏,但是在各高校艺术教学分管部门成立并对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后,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们在分管部门中就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交流,长此以往,教师们的教学水平也会有大幅度的提升。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教师如果具有更高的专业素养,就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素养的提升。因此,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师要对课程的教育理念和目标了解的非常透彻,在自身已具备能力的基础上发现不足,积极进行学习,在教学之余主动查阅相关资料,学习各种公共艺术教育方式,在课堂上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课堂知识与体验。同时,高等院校的相关部门应该根据教师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上所获得的成果进行适当奖励,激励教师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使教师认识到自己所从事教育职业的重要性,提升身为艺术教育教师的成就感,从而更有效的进行公共艺术教育。
(三)健全公共艺术教育评价机制
健全公共艺术教育评价机制,通过公正、科学的评价,可以加强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进一步了解与掌握,并且发现艺术教育课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从而选择合适的途径和方法对其进行重点突破。合理的教育评价同样能够对教学工作起到总结作用,使得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在发展的基础上更加高效和科学的开展。
(四)明确学生主导地位
高等院校中,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教育对象是大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明确学生的主导地位,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自己理解发现所学知识。根据长久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最终的学习效果,因此如果想要使学生更深刻的学习到艺术教育的精髓,就要改变以往被动学习的方式,用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五)加强校园艺术文化建设
校园艺术文化作为学生最常接触艺术的途径,是学生培养自身对艺术兴趣的方式之一。校园的艺术文化建设可以是多方面的,如开展各种课外活动,使具有不同兴趣和特长的同学都能有自己的舞台,让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公共场所开展一些艺术展览等,为学生营造一个艺术化的环境,通过校园的各种艺术文化建设,学生能在美的氛围里受到启发,感受到接受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改变自身对于艺术的认知偏差,从而有效的使自身全面发展。
四结语
公共艺术教育将娱乐、欣赏、学习融为了一体,成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高等院校应结合自身情况,重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构建,加强公共艺术课程的管理和师资建设,使艺术教育课程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翔.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实施路径探索[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4,04:81-83.
[2]王巍,对钟天娥,池阿海,李敏.公共艺术教育在普通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84-87.
[3]王越,石伟红.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实施分析其教学体系构建的基础[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4,06:216-219.
[4]童山东.高师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云梦学刊,1996,03:36-42.
高等艺术教育范文4
高等院校的艺术教学管理工作就是在现有教学目标下,综合全院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在艺术教学的规律的指导下,基于当前学生的特点和现有水平,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创意能力,注重学生情感教育及个性发展,不断提高艺术教学质量,并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教学效益。具体而言,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艺术教育管理的特点在于:
(一)具有明确的艺术教育目标
一方面,艺术教育计划是高等院校艺术教学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艺术教育计划体现了各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质量要求。高等院校的组织教学、教学任务及教学编制都应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在总体的艺术教育目标下,还应拟定院系目标、各分类学科的目标等二级目标,以保证总的教学目标顺利实现。二级艺术教育目标,内结合各学院的专业特点、师生力量、基础资源等要素,外结合社会、时展要求,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为艺术教学活动提供具体指南和方向。
(二)在具体的教学目标下开展艺术教学活动
从整体上看,艺术教学活动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流程。一是参照专家意见,以科室为单位,为艺术各科目编写、修定艺术教学大纲,这是艺术教学活动中最核心,最基础的工作。二是组织管理课堂教学活动,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三是加强课堂教学监督,把握教师课堂教学概况及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四是加强艺术教学实践活动,不仅把艺术和学习有机结合,还让艺术走进生活。五是加强对艺术教学效果的考核与评估。以学生学习的效果为判断标准之一,从课程作业,学期论文,考试多渠道对教师教学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考核。
(三)深入研究艺术教学管理相关课题项目,积极进行教学管理活动的实践
艺术教学管理研究的内容是与本学科或本专业紧密结合的对艺术教学课改有较强影响力的课题项目。在各教研室完成相关课题项目的基础上,把相关研究成果用于艺术教学管理实践,从实践上对艺术教学课改的相关问题进一步讨论认识发现,并结合具体教学实践形成新的教育教学成果,结合本校实际,进一步推广应用,努力在教学方式方法及理念上进行创新,不断推动教学组织、教学测评工作的深入开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发展学生的艺术审美意识。
二、当前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艺术教育管理工作的目标不能与艺术教学特点紧密结合
在一些刚由专科升本科的高等院校,常常忽略了艺术院系的独特性,而是把艺术院校与一般院校的教学管理等同起来,认为艺术教学管理只是排课、调课、课程组织与安排、听课,登记学生成绩,保管学籍档案,安排考试监考,检查课堂教学等,只是上传下达,执行和落实学校有关的教学计划和文件而已,没有特别之处。这类院校所树立的艺术教学管理目标具有普遍意义,如规范日常管理,强化教师职责等,而忽略了艺术教学的自身特点。
(二)在开展艺术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艺术教学的相关教学管理人员,尽管对艺术专业有教扎实的理论知识,但对教学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却很缺乏。每日又忙于应付各种繁忙的具体工作,缺乏系统学习管理知识的时间和精力。此外,大部分教职员工常年累月在同一工作岗位,对工作产生厌倦乏味感,也少了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更缺乏以人为本,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潜力和价值的思想。因此,在艺术教学活动中,不能针对本院校的艺术教学实际情况和专业特色展开有效的科学的管理。最后,艺术系(院)教学管理内容多、广、杂,工作成绩不易量化,没有相对可参照的固定模式,可操作性差。所以,考核、奖励不能到位,不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三)忽视艺术教学实践的重要性,创新不足
从整体上看,我国高等院校艺术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实践创新不足。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艺术教学强调美的发现,强调发挥想象力,构建、分析推理,强调构思,忽略了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的事实,由此造成艺术教学中的创新不足。
三、提高高校艺术教育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结合艺术教育的特点,确立当代高校的艺术教育管理目标
1.艺术教育管理目标应结合真、善、美的要求。高校艺术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意能力、个性发展、情感教育及艺术实践教育。艺术创意能力要求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意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具备发现美的一双眼睛,一颗心灵和一副灵巧的双手。教导教育学生具备把握美的本质,捕捉美的事物,感受美的意义是当代高校艺术教学的重点。尽管管理是一项理性、严谨的科学,但管理也是一项艺术。无论在何时何地,真、善、美都是教学管理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2.尊重个人发展,创造相对宽松的教学氛围。当代高校的艺术教学管理应该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由于艺术教学具有较强烈的个性化特征,强调学生求异、求新、求变,追求个性,展现不同。因此,高校艺术教学管理,也不应拘泥于一般的死框框,守旧的意识,而是应充分尊重师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管理意识及制度,创造一种求新、求变的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和氛围,既允许张扬的个性,又接纳平常,为艺术人才和新的艺术观点的诞生创造深厚的土壤。
(二)加强高校艺术教育管理,切实提升教育管理绩效
1.强化管理对于艺术教学重要性的认识。管理产生效益,产生人才。一所好的高校,离不开管理;一项艺术教学活动,更需要管理。但高校的艺术教学活动尤其自身的特点,因此,高校艺术教学管理也应该与艺术教学的特色紧密结合起来。一流的管理,造就一流的大学,打造一流的人才。
2.实施以人为本的高校艺术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人是高校艺术教学管理的基础,也是最核心。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切实把人力资源管理从人事管理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管理。充分尊重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动性,把实现人的价值与提高艺术教学质量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对艺术教学的师资力量的管理,还必须加强艺术专业培训和教师职业道德,不仅提升学院艺术教学教师的教学技能,提高艺术专业水准,也让学院艺术教学的老师树立奉献意识和敬业精神。
3.完善高校艺术教学教师的监督激励机制及考核机制。建立健全艺术教学教职员工的激励监督制度。高校不是温水池,不是休养地,而是培养人的摇篮。为此,必须在高校艺术教学师资队伍中引入竞争机制,一方面永葆高校艺术教学教师队伍的年轻和活力;另一方面,通过优胜劣汰,确保师资队伍的质量和教学水平。最后,完善对高校艺术教学教师的考核测评机制。根据艺术类课程的特点,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采用多角度的综合评价方法和体系。其中,包括学生评教、学生作品展览后评价、教学示范评价、教学督导组和院、系领导听课、督查评价。
(三)强化科研成果实践,逐步深化创新意识
只有不断创新,高校艺术教学管理工作才能永葆青春和活力,才能不断培养具有较高审美意识和情趣的艺术人才,从而建立高校艺术教学管理的特色品牌。因此,高校艺术教学的创新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意识。艺术创造意识的养成,需要通过教学活动去激发被教育者的审美意识,教授学生产生新奇构思的方法并使之具备相关能力。从根本上看,艺术教学的本质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充分利用已有的材料、知识和理念,发挥艺术想象和分析推理,不断创造美的、新的事物和观念。科研中的不断创新,要求创作不剽窃、不抄袭,既尊崇严谨、科学的学术科研之精神,也充分发挥艺术的想象力,不断深化艺术教学改革,推陈出新,还把当前的科研成果应用于高校的艺术教学管理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推动创新。
四、结语
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管理实践中存在管理目标与艺术教学特色脱节的现象,高校艺术教学教职员工队伍激励机制不健全,强调理论,忽视实践和创新,因此,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管理应该创建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以鼓励艺术构思,为艺术创造创造良好条件;不断深化管理对艺术教学的重要性的认识,完善激励考核机制,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断强化实践和创新意识。
作者:黄睿 单位: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艺术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惠琴,李其亮,傅丽芳,张信群,郑修兴.艺术类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3月,第20卷,第1期,74-77.
[2]黄朝晖.试析高等院校艺术系(院)教学管理[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高教研究专辑),2006年,第27卷增刊,143-145.
[3]徐峰.高校艺术教育管理改革初探[J].艺术教育,2013年11月,204-205.
高等艺术教育范文5
关键词: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危机
90年代,市场经济的进入在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的同时,也在大学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上造成了混乱,大学教育的社会与文化意义正被无孔不入的市场大潮所侵蚀。中国当代大学越来越趋于专业化、技术化、企业化和商业化。而作为大学教育的首要原则、核心和立足之本――学术却日渐衰微,人文学科弱化。特别是在最近20年中,这些问题甚至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整个教育的正常发展。
1国家政权对教育的干涉和支配
国家政权对教育的干涉支配着大学的发展模式,大学在国家政权的干涉下各自按照国家的愿望和目的在一个统一的模式下发展,在这种发展模式下大学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则受到严重削弱。艺术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独特性更要求教学自由、开放。而自由作为决定艺术教育发展乃至整个大学教育发展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却严格受国家政权的控制。古希腊艺术之所以能取得高度繁荣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自由。近代陈寅恪在其美学教育思想上也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美学思想。我国的艺术教育自《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就严格的受政治的管制和支配―即文艺服务于政治,这必然导致艺术的发展严格受政治的约束和支配,深深地束缚了传统文化中的文化和艺术的发展,在这种思想模式下引进了西方艺术史中的所谓“写实主义”而拒绝了中国传统艺术和西方现代艺术的文化积累。在这种“写实主义”的艺术观和苏联模式的融合和吸收,改造中重建“红、光、亮”的风格模式和“高、大、全”的艺术形象,以达到歌颂光明和政治理想主义的目标。艺术为政治服务远远高于自身的学术价值,成为政治意识形态后的另一种意识形态。在这种特定的艺术模式下,艺术个性消失于一种集体风格中。共同的创造了一个虔诚的宗教世界,而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
2艺术教育模式的落后
我国的现代高等艺术教育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自建国以来一直还在沿用欧洲19世纪或20世纪50年代由俄罗斯传入中国的艺术教育体系。而美国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已大胆的将对材料的认识,对对象的观察方法,个人的体验及表达个人情感的训练放在首位,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和创新能力。而我国的艺术教育还是停留在对造型能力的重现,对基本技能的强化的教育模式下。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老师只是注重对学生基本造型(在绘画中,指对固体形象或向后退缩的一个个平面做立体表现)能力的训练,而作为艺术最重要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方法却显得相形见绌。艺术教育不仅仅是传统技法的教授,而是要开发和扩展学生智慧的复杂系统工程。这就要求除了掌握技法之外还要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对艺术发展史的了解,对艺术欣赏的趣味和艺术评价敏锐的洞察力。同时对哲学、诗歌、社会学、文学等等其他学科的了解,对当下社会现象引发的思考,都是艺术教育至关重要的方面。而大学教育逐步趋向于专业化、技术化、商业化和企业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鉴于中国教育资源的局限和社会需要的迫切,他仍然是一个可以被人接受的艺术教育模式,但是随着世界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社会逐步融入到世界的潮流中,原有的艺术教育模式已经不能促进当前艺术的发展状况,而培养出的毕业生也不能促进当今信息快速发展的世界。这可以从最近几年中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可以清晰的看出。
3教育的投入引发的现象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投入,近些年国家在财政教育经费上逐年增加。从表面上看,有十足的提高,但是相对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还是显得太少,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也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国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在地域、城乡和学科上的投入严重的不均衡,东部沿海大大多于中西部,城镇远远多于农村。除了财政资金投入的不均衡外,还有对于教育最重要的资源―教师资源的严重不均衡。这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农村教师资源少,城镇多,中西部少,东部多。水平高的教师大部分是集中在城镇,名师更是集中在城市或者少数名校里面。强烈的择校观,致使好的教师往往希望自己留在城市里或者好的学校,因为城市里各个条件都比农村好。而在中西部不发达地区或者是广大的农村教师资源是相当匮乏的,一些地区和学校往往是一个老师带全部课程或者几门课程,投入的不均衡和教师资源的分化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国教育的发展。在学科上由于我国重理轻文的偏见,在财政投入上理工科远远多于人文科。再加上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过于追求科技化知识,从而埋没和减弱了人文学科的教育。这些问题导致了艺术教育资源的匮乏,它包括学校艺术教育和社会艺术教育资源的缺乏。学校艺术教育资源匮乏主要体现在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而导致的人均教育严重偏少。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则主要体现在包括公共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和其他公共艺术教育资源的缺乏。
4中国人对教育这一概念的误解
大学作为与众不同的机构和制度。不应该是社会的缩影,应该是一个健康社会的理想类型,大学不仅要培养具有责任认知的公民,还要具备价值指导的理性,将道德理想变为实践行动的作用。教育不仅要对社会负责,还要对人民负责。而我国的教育事业由于人们的错误理解而歪曲了教育的真正目的。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而教育沦为协助推进经济增长和拉动内需的光荣任务于1999年开始扩招,在扩招的十年间,我国大学教育在有限的基础设施和师资条件下大力扩招学生人数,更不惜因为数量而牺牲质量,大学教育从以往的精英教育开始过渡到大众教育。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大国”的观念应运而生,这种“大国”观念又急切需要建立“世界一流大学”来符合自身的大国地位。所以大学大规模的圈地扩建和合并,盲目的追求规模和数量。而扩建必然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保证,而国家财政对学校教育的注资有限,大学不得不向银行机构大量贷款,贷款后大学又很难及时偿还贷款,致使大学欠债累积,从而导致大学不得不提高学费来偿还债务。大学教育的费用的增高已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的正常发展。
5结语
在社会巨变,商业大潮的冲击下,鉴定学术方向,保持专注的学术研究和崇高的理想追求,始终把教学与创作放在首位,在教学环境中创造持续的学术作风。面对我国教育中的诸多问题,我国教育必须改革。首先,教育体制的改革。其次,重视人文学科的教育和学术至上的大学传统观念。再次,对教学思想、理念的改进,对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和思想的借鉴与吸收。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创新能力,注重学生内心的体验和情感的表达,最后,就是“当下”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李英华.儒道佛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 韩水法.大学与学术[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高等艺术教育范文6
关键词:艺术;职业教育;教学评价
高等艺术职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它担负着为各地经济和文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艺型专门人才的重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研究也逐步深入。但是,作为职业教育重要门类之一的艺术职业教育,因为其本身的特殊性,对它研究比较滞后,尤其是对高等艺术职业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建设的专门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以云南艺术学院高职教学的教学评价模式为例,分析探讨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云南艺术学院高职教育现有的教学评价模式
云南艺术学院高职教学的现有教学评价模式是上课班级对授课全部教师一一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为:(1)教学责任心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2)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指导学生采用有效学习方法。(3)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4)教学态度端正。(5)普通话授课,语言准确生动,板书工整。(6)讲授逻辑清楚,条理清晰,教学时间分配合理。(7)讲授知识系统准确,重点突出,理论充分。(8)密切联系实际,内容熟练充实,信息量大,举例恰当。(9)认真布置、批改作业,定期组织答疑。(10)教法灵活,讲课通俗易懂,能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维。(11)合理运用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12)遵守学院规章制度,按时上下课。(13)课堂教学组织严密,管理严格。(14)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能够掌握课程内容。(15)能初步运用课程内容解决本学科和相关学科中的具体问题。(16)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评价表的纵向由以上16栏内容组成,横向分为好、中、差3栏,由学生勾选一栏。最后再汇总每个教师的评价,得出评价结果。
二、云南艺术学院高职教育教学评价模式单一
1.教学评价的内容单一
教学评价要具备客观性、整体性、科学性,其内容应该包括对教学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因素的评价。但云南艺术学院高职学院现有教学评价模式只对教师的责任心、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学进度等作出测评,对教学的其他重要环节如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状态以及教师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实用性等都没有进行评价。
2.教学评价的形式单一
教学评价内容复杂,应该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这个体系应该是多层次、多方向、多种形式的。云南艺术学院高职教育现有教学评价模式采取院内评价、学生评价的单一形式,不能充分体现教学评价的客观性、整体性和科学性,必须把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使得评价更加全面、公正和客观。校内评价应该包含学生评价教师、学生评价教学内容,教师评价学生、教师评价教学内容等环节,校外评价应该包含家长评价教学内容、用人单位评价教学内容、家长和用人单位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等环节。
3.教学评价的作用单一
云南艺术学院高职教育现有教学评价模式是学生对教师的单向评价,只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责任心、教学方法、教学组织能力、教学纪律做出评价,因而评价的结果只能用于规范教师的行为,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此评价只对教学中教的过程有规范作用,对教的内容和教的对象没有规范、促进和调整的作用。因此,这种教学评价模式不够客观、科学,不具备整体性。
三、高等艺术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模式应具备的作用
1.对教学内容要有指导作用
一个专业的教学内容一般由教学计划和教学课程大纲组成,是由该专业的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制订的,但毕竟是少数人的经验,难免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这就需要教学评价给出及时反馈,以便做出修订。
对教学内容最有指导作用的教学评价,一是授课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评价,因为同一个教学课程大纲会有不同的教师使用,在依据教学课程大纲讲课的过程中,教师会发现不合理的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哪些课程该增加课时数,哪些实践课程教授的是社会最需要的技能,哪些课程的内容已经更新了等,授课教师会对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给出意见和建议。二是用人单位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评价,艺术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是为社会用人单位服务的,适合工作岗位与否,用人单位最有发言权。一个专业该具备什么专业技能和能力不是学校说了算,而要根据社会行业当下的需求来决定,因此用人单位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评价是指导教学内容进行修订的重要依据。另外,对教学内容有一定指导作用的还有学生、家长对教学内容的评价。这些评价都可以指导教学内容向着更科学、合理、必要、新颖的方向发展。
2.对教学过程要有规范作用
有了科学、合理、必要、新颖的教学内容,还要有把这些内容传授给学生的好教师,这样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评价必须要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有规范作用。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责任心、教学方法、教学组织能力、教学纪律、教学效果等进行评价可以使教师获得职业成就感,更加努力地投入教学,也可以督促评价不达标的教师规范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3.对教学对象要有约束作用
有了科学、合理、必要、新颖的教学内容,有了把这些内容传授给学生的好教师,还要有爱学、上进的好学生,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评价必须要对学生有约束作用。对学生的上课纪律、上课求知状态、课后作业、实践能力、学习方法进行评价是学生实现自我管理的动力,它可以为学生管理部门提供做好学生工作的依据,也可以为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提供信息。
综上所述,高等艺术职业教育教学评价的内容单一、形式单一、效果单一,只能用于规范教师的行为,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对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对象没有规范、促进和调整的作用,因此高等艺术职业教育教学评价现有教学评价模式不够客观、科学,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高等艺术职业教育教学评价要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指导作用、对教学过程的规范作用、对教学对象的约束作用,就必须建立一个多层次、多方向、多种形式的评价体系,这样才能客观、整体、科学地评价高等艺术职业教育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罗宇佳.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